春节代表了家庭的重要性和传统价值观的传承,是一种文化的纽带。倾听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分享他们过春节的经验和故事,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视角。
欢欢喜喜过春节教案(专业16篇)篇一
设计意图: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也是孩子们最期待和最喜欢过的节日。正值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为了让幼儿了解春节的一些传统习俗,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能向同伴或长辈表达新年的祝福。结合《指南》社会领域,我设计了本节教学活动《欢欢喜喜过春节》,鼓励幼儿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对春节传统习俗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幼儿乐于对同伴、对长辈表达新年的美好祝福,感受春节带来的欢乐。
活动目标:
1、了解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
2、学会向同伴或长辈表达新年的祝福,体验春节给人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儒灵童教学软件;
音乐:《春节序曲》、《辞旧迎新拜大年》、《琵琶语》;
灯笼、春联、压岁包、鞭炮、窗花、喜庆的服饰、糖果等物品;
面巾纸、颜料、湿巾。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谈话,感受春节的浓郁氛围。
1我们的好朋友儒灵童也来跟大家一起过年了,让我们一起动、跳起来吧。向孔夫子问好!
环节一:听故事《河马先生过春节》了解春节的习俗。
河马先生和小朋友们是怎样过春节的?
小结:过春节有不同的习俗,全家人一起贴春联、吃饺子、放烟花、看春节联欢晚会,有的地方吃汤圆、吃年糕,感受春节的快乐。
环节二:看动画,学会说春节祝福
师:宝宝是怎样给爷爷奶奶拜年的`?
原来拜年是有讲究的,要说吉祥话,你们会拜年了吗?让我们一起去拜年吧!(伴随音乐对现场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老师拜年,说吉祥话)。
小结:过春节代表小朋友又长大了一岁,我们要更加讲文明懂礼貌,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越来越棒!
环节三: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感受儿歌中表现出过新年的欢快气氛。
鞭炮响锣鼓喧,贴福字挂春联。
访亲友去拜年,敬长辈,过大年。
师:古代的时候,人们把过年写成一首诗了,杨老师给你们说出来听哦: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环节四:扎染窗花,巩固对春节的认识。
1、示范制作方法
师:看看老师是怎样变魔术的?折纸、扎染。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小朋友,你们的小手真能干,制作的窗花可真美呀!快来让客人老师也看看好不好看。我们带着美丽的窗花赶紧去装扮我们教室吧!
欢欢喜喜过春节教案(专业16篇)篇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与分享节日的快乐。
2、发展与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春节的风俗习惯,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尝试用多种表达情感。
活动准备:
1、把教室布置成过年的气氛,创设宽松、自由、热烈的氛围。
2、歌曲《拜年》磁带。娃娃家的头饰(爸爸妈妈宝宝)、表演材料。
3、幼儿自带和家人一起制作的有关过年的图画。
4、歌曲《拜年》录像带,彩绸、锣鼓等表演材料。
活动重点和难点: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看今天咱教室像是过什么节日的呀?小朋友答:过年引出主题。那小朋友互相讲一讲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
倾听故事《过年》,可结合音像资料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北方、南方过年的一些习俗趣事。
(二)进行部分。
1、教师提问小朋友动动自己的小脑袋想想“过春节”了:
(1)、自己和家里人是如何过的?如:全家人吃年夜饭的情景等。
(2)、春节里有哪些事自己最开心?如:爸爸、妈妈为自己准备的新衣服,去长辈或父母的朋友家拜年,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等。
评价:幼儿在回答以上几个问题时教师要及时补充启发幼儿有条理清楚的表达。
2、设置场景玩表演游戏:拜年。
结束部分:
咱们一起把你们制作的画贴在咱的教室。活动自然结束。表扬大胆讲述的幼儿。
教后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有条理的表达过年。
欢欢喜喜过春节教案(专业16篇)篇三
教学目标:
1、体会我国传统的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学习在人多拥挤环境中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学习目标:
1、我知道过春节的时间。
2、我能说出春节活动中的新鲜事。
重点难点:
1、展示春节期间的特色物品,体会春节活动的热闹气氛,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表现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ppt。
电教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了解过春节的时间;
二、了解人们在春节期间进行的活动。
2、(出示图片)教师介绍过节期间人们舞狮、观花灯、贴窗花等活动。
3、问;活动过程中,大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4、问;同学们每年过春节期间,你会参加什么活动呀?当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5、小结;过春节时人们的心情都很愉快,所以常说;“我要欢欢喜喜地过春节,快快乐乐地逛庙会。”
三、展示庙会特色物品,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问;在庙会中你曾收藏了哪些有趣的特色小玩意,将它的名字、来历或相关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听。(指名两人介绍,教师介绍一个,然后可以自由结合小组互相介绍)。
2、问;在庙会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或难忘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听。
四、了解庙会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应遵守的公共行为;
1、过渡;兔子贝贝在庙会中发现了这样两件事情,请你们帮忙想办法。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1)有人乱扔垃圾,这样好不好?你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
(2)人多拥挤怎样防止与家人走散?如果走散了该怎么办?
3、全班交流。
4、问;还有哪些事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5、设计宣传牌。
1、师;同学们,过节时令人向往的,春节就要来了,预祝大家欢欢喜喜地过春节。
2、播放课件,感受过春节的喜悦气氛。
六、课后延伸。
逛庙会时收集特色物品,回来再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札记:
欢欢喜喜过春节教案(专业16篇)篇四
情感与态度: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行为与习惯:从与家人准备年夜饭的活动中,学会分担家务劳动;从与家人共进年夜饭的活动中,感受亲情的温馨和美好,学习礼貌待人、文明进餐。
知识与技能:知道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一些有关春节的习俗。懂得文明、安全、快乐过节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春节的探究活动。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孩子们一年中最盼望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但他们对于与年相关的社会常识还缺乏相应的了解。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由于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盛大节日来临之际,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庆祝春节,迎接新年。孩子们身处其中,乐在其中,吃年夜饭,守岁,走亲访友,收压岁钱……种种习俗,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这一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充分感受春节的喜庆欢乐,了解一些有关春节的习俗,学习礼貌待人、文明进餐。并注意节日期间的安全。教学难点是在教学活动中了解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感知春节与元旦的不同,并树立安全意识。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可从查日历入手,让学生通过看录像、谈年夜饭等生动形式,了解与年有关的知识。结合春节燃放鞭炮、参加庙会等活动,教给学生一些安全小常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就事论事,而是应侧重在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和各地过新年的风俗,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节日文化的兴趣。增长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使学生乐于参加有意义的节日活动,并能以自己的方式爱亲敬长,注意节日安全。
感受春节的喜庆欢乐,了解一些有关春节的习俗,学习礼貌待人、文明进餐。
在教学活动中了解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感知春节和元旦的不同,并树立安全意识。
教师准备:准备相关年俗饰品,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向家人了解过年常吃的食物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迎新春”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年夜饭”的教材内容。
第3课时完成话题“拜年”的教材内容。
备注:“平安过年”穿插于各课时中完成。
第1课时
活动一 日历上找春节
2.提问:那么今年春节是哪一天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找一找吗?
(1)查查日历,找找今年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的。(教师出示当年的挂历或台历。)
(2)找不同:元旦和春节在日历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小结:元旦是公历新年的第一天,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新年;春节是我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是中华民族的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3.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迎接春节的到来!(出示课题:迎新春)
活动二 喜气洋洋过春节
1.播放动画:年的传说,了解“年”的来历。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年”的来历吗?谁能讲一讲。
(2)[播放动画:年的传说]
(3)小结:过年是中华民族一个传统节日。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
2.提问:你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
板书:欢欢喜喜过春节
全班交流。( 让学生畅所欲言,与同学一起分享自己最高兴、最难忘的过年经历。)
3.提问:过年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周围的邻居们呢?(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了解本地的过年风俗。)
(1)追问:春节时,你们家里会预备什么好吃的东西?
(2)问:除了吃一些有特色的食品,你家里还做什么?怎样布置呢?
(3)[播放视频:春节]
(4)小结:春节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各族人民都会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旅居海外的华人也用自己的方式庆祝这个最隆重的节日。
4. 谈话: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地的人们是怎样庆祝春节的?
欢欢喜喜过春节教案(专业16篇)篇五
1、了解一些有关过新年的风俗习惯。
2、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节日的气氛。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我国节日的传统文化,体验节日的气氛。
教学难点:能表述在以往过新年一些习俗,还能大胆表达自己迎新年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新年环境布置。
2、音乐磁带《新年好》。
3、对联、红包、手工爆竹、挂历、糍粑等教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认识新年。
(1)、出示日历讨论:“一月一日”是什么节日?
(2)、你们知道这个节日是什么意思吗?(是我国新历的新年)。
二、经验交流。
价值取向:交流以往过年的经验,感受新年的欢快的气氛。
1、师:新年就要到了,我们宝宝过年时会和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呢?(指名幼儿表述)。
2、师:你看到了人们是怎么庆祝新年的?(幼儿自由交流)。
提升:过新年的时候人们会穿上新的衣服,买好多好吃的东西,贴上对联,燃放烟火、互相拜年,宝宝还会得到很多压岁钱,来庆祝新年,新年里,每个人都觉得非常高兴。
3、师:宝贝们怎样使用压岁钱?(自由交流)师提醒幼儿应该怎样合理的安排使用压岁钱。
4、教师和幼儿分别送上新年的祝福。
三、歌表演:《新年好》。
过新年的时候大家会做很多的事情,都是为了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地迎接新的一年。来,让我们也一起唱起歌,跳起舞,庆祝新年吧!
欢欢喜喜过春节教案(专业16篇)篇六
1、体验过年的喜庆与热闹,培养幼儿愉快的情感。
2、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学习画圆形、方形、半圆形。
[活动准备]准备实物方糕、汤圆、饺子、馒头。
[活动过程]。
1、带幼儿跳舞《过新年》,导入课题。
2、谈话;体验过新年的热闹。
提问:过年时与平时有哪些不一样/过年时有没有自己动手捏饺子、蒸馒头。
3、观察实物范例,教师范画。
(1)提问:馒头、方糕、饺子、汤圆分别是什么形状?
(2)幼儿边书空边说边画。
(3)示范画方形、半圆形、长方形及圆形。
4、幼儿做画,教师指导观察。
指导语:小动物一起吃午饭,糕点不够吃了,我们用粗粗的彩笔在盘子里面画上许多糕点送给它们吃吧!
重点与难点:注意线条应接好口;糕点就画在盘子里。
5、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活动延伸]。
把糕点沿轮廓线撕下来,放入娃娃家开展游戏。
[活动评价]。
幼儿比较感兴趣,但有部分幼儿动手能力差,应继续锻炼幼儿动手能力。
欢欢喜喜过春节教案(专业16篇)篇七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肢体、道具表现各种新年习俗,感受新年各种习俗带来的乐趣。
2、通过律动游戏感应音乐中的高低旋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与家长收集各种春联,了解一些新年贺词,并初步了解其含义。
2、道具准备:水袖、打棒、铃鼓每人一份摆放好、春联、毛笔。
活动队形。
半圆形和自由站队。
活动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运用肢体、道具表现各种新年习俗。
教学难点:通过肢体律动游戏听辨高低音,根据高低音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新年传统习俗的认识。
故事引导:从前,每年过年的时候都有个怪兽叫“年兽”的出来吃人,有个老婆婆,她知道年兽最怕吵闹的声音和红颜色的东西,于是她在家里贴满了红纸,还在家门前点火烧竹子,后来人们在过年时在红纸上写上毛笔字就变成了漂亮的春联,制作了响亮的鞭炮来赶走年兽,年兽就再也不敢来了。
1、贴春联游戏。
(1)经验谈话:“你见过哪些春联?”,出示介绍各种春联,并带幼儿读读上面的内容,简单介绍其的含义,让幼儿学说。
(2)写春联游戏。幼儿分两组,一组拿毛笔假装沾墨描写春联上的字,一组用打棒和铃鼓做磨墨的动作。
2、舞吉祥话游戏。
师:我们一起学学给爸爸妈妈等说说祝福的吉祥话。(并由老师示范)。
(1)肢体舞蹈,老师带领幼儿用肢体动作舞出吉祥话,可以是创意的舞动。
(2)道具舞蹈,用水袖来舞出吉祥话,要体现出韵律感。
欢欢喜喜过春节教案(专业16篇)篇八
前言:过新年了,年货摊位上丰富的年货真是多啊,今年妈妈带着我来到幼儿园的年货摊位上选年货。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感受新年的气息,了解春节在中国人心里的重要性。
教案目标:
1.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受过年热闹、喜庆的气氛。
2.乐意参与活动,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欣赏故事,了解“年”的来历,知道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
教案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记号笔、纸。
2.课件:“年”的来历。
3.收集有关过年的各种庆祝活动的图片(贴对联、福字,放烟花,买年货,穿新衣,压岁钱,拜年,包饺子,放鞭炮,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并把这些图片集中布置在教室里。
4.音乐:《喜洋洋》。
教案过程:
1.参观“过年”图片展,了解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
“今天,带小朋友们去参观一个展览。大家可要认真、仔细地看。”
(1)幼儿自由参观展览,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3)小结:过年真热闹。
“过年真热闹,到处部是喜事。”言言还把自己听到的喜庆的音乐也小结进去了,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2.看课件,了解过年的来历。
(1)“可是,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可没有过年这个习惯。每年的这个时候是人们最痛苦、最害怕的日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请幼儿猜一猜,说一说。
豆豆想到的是因为当时人们没有钱;东东说是因为过年的时候很冷,人们怕冷;龙龙的猜想是因为有怪兽――他是个“奥特曼”迷,所以想象也和怪兽联系起来了。他的想法和问题的答案是相近的'……幼儿想法奇特,这也说明他们的思维活跃,有主见。
(3)“怪兽‘年’最害怕红色、灯光、响声,所以白胡子老爷爷用穿红衣服、贴红对联、放爆竹、点灯的方法来对付它。”
“从此以后,每年过年的时候,人们部穿红衣服,贴红对联、红福字,放爆竹,亮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守岁。过年的风俗就由此而来。”
欢欢喜喜过春节教案(专业16篇)篇九
活动目标:
1.知道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2.了解一些有关春节的习俗,从与家人准备年夜饭的活动中,学会分担家务劳动;从与家人共进年夜饭的`活动中,感受亲情和美好,学习礼貌待人,文明进餐。
3.懂得文明、安全、快乐过节的技巧。
活动重点:
知道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活动难点:
了解一些有关春节的习俗,懂得文明,安全,快乐过节。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方法:
观察法、谈话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新年好—课,了解人们迎接新年的方式,体会过节日活动的热烈和美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欢欢喜喜过春节》,进一步了解春节传统和热闹氛围。
二、活动步骤。
1.教师指导学生从日历中分别找出元旦和春节,比较元旦和春节在日历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元旦是公历的新年第一天。
3.生阅读54页图片。
4.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最喜欢的春节活动。
6.结合56页图片,生交流,吃年夜饭时,要注意什么?平时怎样做?
7.生阅读57页图片。
8.生角色表演,待客和做客礼仪。
三、总结。
过本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我们要文明、安全、快乐过节日。
板书设计:
迎新春。
午夜饭。
拜年。
欢欢喜喜过春节教案(专业16篇)篇十
春节到了!多么盛大的节日呀!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吃年糕﹑放烟花﹑爆竹,还要看春节联欢晚会。
我当然也不例外,晚上,开始吃饭了妈妈把蒸好的年糕端了出来,看起来真让人垂涎三尺,于是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真甜呀!吃完了饭,我来到电视机前等侯,没过多久,联欢晚会开始了,有小品、杂技、魔术??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杂技中的玻璃球,那个人拿着玻璃球往天上一扔,用头顶住,在手上滚来滚去,那时,我的心提到嗓子眼了,生怕玻璃球掉下来碎了,可是表演了几个钟头,玻璃球仍然完好无损。到了24点,妈妈把一张福字倒着贴在了门上,我看见了,心里非常奇怪,于是问妈妈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妈妈笑着说:“你想一想为什么要倒着贴呢?”我连忙说:“是不是福到了?”妈妈举起手来,伸出大拇指夸到:“真聪明。”说完,还摸了摸我的头。爸爸又拿了一大捆鞭炮去放了,我赶紧跑到楼上,还没来得及捂住耳朵,震耳欲聋的鞭炮已经放响了。接着,一串串烟花直冲云天,这代表对兔年的告别,又是对龙年的欢庆。
欢欢喜喜过春节教案(专业16篇)篇十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的一年来了!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到处都是一片红色,非常热闹。清早,我听到一阵咔嚓咔的声音,来到奶奶的房间,看见奶奶拿剪刀在剪什么东西,走近一看奶奶原来在剪窗花,桌子上还摆了很多奶奶剪的窗花,于是,奶奶剪,我把剪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过了一会儿,每个窗户都贴满了奶奶剪的窗花,漂亮极了!
贴完窗花后,奶奶教我包饺子。奶奶首先拿起饺子皮,然后,夹起了一些馅,装在饺子里,之后合拢,真像一弯月牙。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开始尝试包饺子,第一次,因为我馅放太多了,包的时候馅溢出来了,所以失败了,之后几次我就更加谨慎了,不到一会儿盘子就满了,有的像金元宝,有的像耳朵,形态各异。
吃晚饭的时间到了,大家聚在一起一边吃团圆饭,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大家有说有笑,房间里充满了喜悦。
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欢欢喜喜过春节教案(专业16篇)篇十二
二零一二年的一月,冰雪洒落在整个城市。虽天气有些寒冷,但是过春节却让人觉得暖洋洋的,而且总让人记忆犹新。
除夕的早晨,窗外就传来“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的声音。这一阵阵风风韵韵的旋律送来了喜气洋洋的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街上的人络绎不绝,人们个个神彩奕奕,容光焕发,一派节日的气氛。
一大早,我们一家就依依不舍的从暖洋洋的被窝里爬出来。爸爸一声号令,大家便忙碌起来。先是妈妈然大家都换上新衣服,还说:“新的一年穿上新的衣装,就会有新的面貌、新的成就!”接着我又和爸爸贴福字、贴对联。妈妈要去为晚上的年夜饭做准备了:炸花生、红烧鱼,香味窜满了整个屋子,大家都忙前忙后,但是却也其乐融融,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
晚上,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了。桌上摆着可口的饭菜,中间还有一条鱼,代表年年有余。我夹了第一口鱼,有些咸,我没有直说,只是说:“鱼真好吃,甜甜的!”妈妈说了:“怪,这鱼我是做咸了,可也吃不出甜味呀?”我说:“这里面是浓浓的爱,甜甜的心。”爸爸在一旁听完说:“呦,什么时候学的小嘴儿怎么甜呢!”我不做声,只是在一旁偷笑。
饭后,大家一起去放炮,烟花填满了整个天空,十分漂亮整个小区十分热闹。下面就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目:倒计时,迎接新一年。就在此时,忽然觉得外面也不那么冷了。“5、4、3、2、1”。随着我们一起倒计时,新年终于在我们的欢呼声中来到。喜悦、开心,都难以言表,大家都互相微笑凝视着,默默无言。
欢欢喜喜过春节教案(专业16篇)篇十三
凑热闹!对,凑热闹!
领:各位领导大家好,
金龙迎春好征兆,
我给大家拜个年,
福到!对,福到!
领:祝福大家身体好,
五谷杂粮不能少,
保持一颗平常心,
蛮好!对,蛮好!
领:二祝各位家和睦,
尊老爱幼喜乐多,
大富大贵人兴旺,
笑嗬嗬!对,笑嗬嗬!
领:三祝各位万事兴,
新年新事新风貌,
全民小康不是梦,
步步高!对,步步高!
(转圈)
领:2011不容易,
世界经济不景气,
古田干群齐努力,
创佳绩!对,创佳绩!
领:党建工作是抓手,
其他工作不落后,
创先争优守承诺,
亮点多!对,亮点多!
领:百年红楼齐瞻仰,
九十华诞结硕果,
继承传统普新篇,
唱红歌!对,唱红歌!
(转圈)
欢欢喜喜过春节教案(专业16篇)篇十四
每年快过春节时,也就是家家开始忙碌的时候,准备年货,买鞭炮,买灯笼,贴对联……过年的气氛也越来越浓,那些急促的、欢腾的、零零碎碎、像炒豆又像鼓点的鞭炮声也带来了节日的喜庆。节日的彩灯,一闪一闪的彩灯像盛开的鲜花。大街上熙熙攘攘,繁华热闹,空气中散发着鞭炮的火药味儿,人人都穿着节日盛装,个个喜气洋洋。
每年的对联都是我和妈妈一起贴的,今年也不例外,买好对联,拿到一处宽阔的地方,先对好,然后贴到门上,红彤彤,透漏着节日的气氛,看到就莫名的喜悦。
孩子们老早就换上新衣,买好了鞭炮,在院子里因兴奋而发疯似的乱跑、乱叫着新年到来的祝福语。糖果,水果,五颜六色的蔬菜,缤纷多彩的着装,让人心头暖暖,幸福满满。
最最令我难忘的是与父母一起守岁,一起聊天,聊生活,聊理想,聊失败,聊愿望,此时仿佛又不仅仅是我的父母,他们是我的朋友,我的导师,我的支持者……家,给我最大的力量,来年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
欢欢喜喜过春节教案(专业16篇)篇十五
“新年到,真热闹。穿新衣,戴新帽。无烦恼,真快乐!”每当我唱起这首童谣时,便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过年了。这不,我们现在也是欢欢喜喜过春节呢!
每个地方都会有他们独特的迎接春节的习俗呢!如:有些地方要大扫除、谢年;有的地方要穿新衣服、吃年夜饭;有的地方要贴春联、贴窗花;还有的地方……而我的家乡――椒江,也有着十分独特的“迎春”方式呢!
首先,我们这儿最传统的方式便是谢年。你瞧!在一张木桌上摆着一盘盘用红盘子垫着的供品:豆腐、猪肉、鱼、豆芽、文旦……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在这些供品的前面还插着三根香鱼两支红蜡烛,也是供品。我来到了木桌前,虔诚地拜了又拜,嘴里还念念有词道:“祖宗啊,我来看您了。您在天上过得好吗……”随后,我们有烧起了元宝、钞币等都供给祖宗们,好让他们在天上也能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们这儿还有一种习俗――大扫除。在除夕的前几天,妈妈便开始着手打扫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我也在一旁协助。你瞧!妈妈一会儿来到我的房间打扫,我便帮她来整理房间;一回来到客厅打扫,我便帮她递这递那儿;一回来到厨房打扫,我便帮她擦洗桌子……这和原来的家相比,简直是焕然一新啊!
我的家乡还有一种特色――吃年夜饭。在除夕那晚,许多亲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年夜饭。桌上的饭菜十分丰富,有新鲜的海鲜,如:螃蟹、鱼类、虾类……还有丰富的肉类,如:鸡肉、牛肉、猪肉……还有美味可口的蔬菜,如:青菜、包菜、菠菜……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一应俱全啊!亲戚朋友们也会送上自己真的祝福和红包,十分热情!当我接到红包时,也会送上一句真挚的祝福。虽然只是短短的“新年快乐”而已,但却包含着关心。
春节,我国的传统节日。大街上张灯结彩,商店里、超市里年货琳琅满目……就让我们再这美好的节日里,欢欢喜喜过――春――节――!
欢欢喜喜过春节教案(专业16篇)篇十六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时,在外的游子都回到家中,与自己的亲人团聚。今年春节,我们全家都到爷爷家,我也第一次参与到置办年货和打扫卫生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平常百姓过春节的欢乐气氛。
从腊月二十开始,家里就忙碌起来,“民以食为天”,过年聚在一起当然就要吃啰!所以办年货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入了冬至以后,爷爷奶奶亲手灌制了许多香肠、腊鱼、腊肉。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腊货让人垂涎欲滴。这点儿年货还远远不够哦,于是,爷爷奶奶带着我骑着三轮车来到了超市,买了瓜子、糖、烟、酒等,我拖着一车年货,开心极了。
腊月二十九,按照春节的习俗——扫扬尘,妈妈把扫把绑在竹竿上,顺着墙角刷掉墙上的蜘蛛网、灰尘,平时看着干净的墙面经过打扫,居然扫出这么多灰。灰尘扫完后,爸爸拿来长长的对联,在反面涂上胶水,贴在门口,红红的纸,金色的字顿时显现出新年的气氛。
大年三十早上,奶奶把擀好的面皮和饺子馅端到桌子上,于是全家人就围在一起包饺子,大家一边包着饺子一边说着自己一年来的所见所闻,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我们就迈入了新的一年,从初一就开始给长辈拜年,长辈们都说我长高了,懂事了,都塞给我压岁钱,按照传统习俗意寓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我乐呵呵地收下了好多红包。
春节,大家都回到自己家中,看望老人、互相交流、其乐融融。热闹的春节,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