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传递作者独特的观点和情感。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示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悼念袁隆平院士(汇总14篇)篇一
今天,中国一位老人离世了。
他,带领着团队,默默走向稻田。他,因为儿时的一个愿望而走到现在。他,一生功名成就却将得到的钱投入到水稻研究,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先生小时候因为看过一座漂亮的花园,就决心务农,但他真正到农村时,却发现,农村并不像他想象中那样好。但他仍坚持初心。
袁隆平先生遭遇过灾荒,粮食紧缺,甚至饿死过人。为了不让全中国在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下定决心研发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那年,他三十多岁。
为了找到雄性不育株水稻,他走向了茫茫稻海,去找这雄性不育株水稻,他头顶烈阳,一株一株去找,经过14天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这种没人见过的水稻。他欣喜若狂。并在三年内找到了六株这种水稻,也在十年后发表了论文。
又过八年,他过五关斩六将成功研制出杂交水稻的种子,并在1975年开始种植并大获成功,开始推广。1975年冬,国家开始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培育杂交水稻,他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在这九十余年的路程中,他研制出了各种产量优秀的水稻,让中国经济直线上升,可是,在互联网上,他却被唾骂。
有人骂他生活奢侈,有人说他拿国家的钱去买车,买房。可是房子是国家给的,已经被袁老改成实验室,车是国产价值才十万,还是因为袁老脚不好不能骑摩托车,用来代步。
向袁老表达敬意,中国永远以他为荣。
悼念袁隆平院士(汇总14篇)篇二
袁爷爷:
谢谢您,您是多么伟大。1949年,您本来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最好的大学,但您却不顾家人的反对进入了江西农业大学。您小时候看到有不少灾民因为闹了大饥荒,活活饿死了。您下定决心,要为我们祖国的人民出一份力,让全球的人都吃上热腾腾的白米饭。
还有一次,您和一位学生去找一株雄性的水稻。您不顾一切在找,结果一无所获。但皇天不负有心人,16天后,你们成功了,找到了六株雄性水稻。经过反复研究,您发明了海水稻和超级稻,为粮食紧缺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13:07,爷爷不幸去世了,我只想说,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永远爱您。
写信人:
日期:
悼念袁隆平院士(汇总14篇)篇三
“隆平高科”是我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上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现任该公司名誉董事长,持公司5%股份,每年分红20多万元。10月6日,重回母校、出席前身为博学中学的武汉四中110周年校庆的袁隆平,在回答记者“是否关注‘隆平高科’的股价”的提问时,平静地说:“我从来不管这个事。”
袁隆平是人不是神,他也要吃饭穿衣,自然不能脱俗地拒绝金钱。但是,他尊重自己,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袁隆平说:“我的主要精力是做研究。只要田里有稻子,从播种到收获,每天都要下田,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的兴趣。”
与此事业观相呼应的是袁隆平的平民生活观。他说自己每月工资6000多元,还有股份分红、稿费、咨询费等“额外收入”,每年总共有30多万元收入。这位八旬老人坦承自己的财富观:“钱是要的,因为要生活,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是拿来用的,该用则用,不挥霍不浪费,不小气不吝啬。”
所以,袁隆平对“隆平高科”股价的“从来不管”,语气虽然“平静”,却让我们看到了一名科学家对名利的淡泊,对科技事业的执着。没有正确的荣辱观,没有对毕生追求的事业的热爱,面对滚滚而来的股票红利诱惑,也许就不会有头顶烈日、脚踏泥地进行田间科研的耐心,超级杂交稻亩产700公斤的纪录,也许就将作为袁隆平一生的终结标签载入历史。但是,我们的亩产现在达到了800公斤。袁隆平还说,杂交稻亩产900公斤有希望在实现,比预计提前3年。
有目标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才能有实现梦想的可能。不是说袁隆平就应该劳作一生,“每天都要下田”,用稻穗书写成大写的人,只是当我们听老爷子表述着自己只管自己份内的事,学有专长的事,我们才感到,人原来并不是万能的主。袁隆平当然可以挂着他“杂交水稻之父”的招牌,坐在气派的“隆平高科”老板桌前“指点江山”,而且我丝毫也不怀疑以他的聪明才智,赚取的必将是大笔的钞票。但袁隆平的“兴趣”却让我坚信,即便他家中多出了成吨的票子,世界却少了亩产900公斤1200公斤的水稻田,袁隆平一定依然若有所失,视为人生的耻辱。一份评估机构的报告称,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价为1000亿元。袁隆平说:“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或许,他就觉得这是对他的侮辱。
都说“术业有专攻”。袁隆平对持有5%股份的公司“从来不管”,当是对许多自诩的“能人”当头棒喝。用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一心无二用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谋求更大的作为,这是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也是对自己一生的珍惜。学学袁隆平对“本职工作”内外的“野心”和“平静”,也许会有更多的人能用平凡充实的人生创造出不平凡的功勋。
悼念袁隆平院士(汇总14篇)篇四
昨天下午我从网上得知袁隆平爷爷逝世消息。这位“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我大多数人一样从未见过袁老先生,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袁爷爷,不会忘记他贡献他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繁衍至今,靠就是一个又一个像袁爷爷这样明星指引护航。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五谷杂粮,在我们国家人们常吃主食就是水稻了,也就是大米。袁隆平爷爷不分白天黑夜,都在辛苦研究杂交水稻种植,不论是炎热夏天还是寒冷冬天,他都穿着水鞋在湿漉漉水稻田里亲自插秧,培育水稻。
袁隆平爷爷为了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用了四十多年时间,经过上千次上万次失败,流了多少辛苦汗水都没有放弃,最后终于成功了,这需要多么大毅力啊!如今,我国大江南北农田都种上了袁隆平爷爷培育杂交水稻,增加了我们国家粮食产量,解决了人民吃饭问题,这是多么了不起贡献啊!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白米饭时候,就会想起让人类摆脱饥饿,让天下人民都吃饱饭袁隆平爷爷,他是我们国家英雄,是我们学习榜样。
所以如果想要纪念袁隆平爷爷,最好方式,我想就是不要浪费,一粒粮食都不要浪费!
悼念袁隆平院士(汇总14篇)篇五
还是忘不掉两位老人的微笑,无声或有声的追悼,可惜没了这两个人的心跳,但我们会努力让这里变得更美好,放心希望天堂安好。
为什么呢?这个世界上总会有太多的意外发生,能使人痛苦的原因太多太多了。在我们生进度条向前不断推进的时候,我们也总得失去一些东西,作为代价。就好像那扇通向美好世界的大门外告诉我们,想进入就不能有任何牵挂。
因为他是个英雄,对吧?一点过去了,我在镜子前听到妈妈脚步走近,她隔着门缝对我说:“袁隆平爷爷真的离开了,就在刚刚。”随后门内门外都安静了,一滴水顺着我的头发划了下去,滴落在毛巾上,这两分钟的寂静,就当作是我们短暂的告别。他在我们吃过中午饭后才离开。因为有他,中国人有了饭吃。生物书上有一张他的图片,笑得那么开心,我以为他永远那么开心,但他突然就离开了,笑容永远定格在那一页,温暖又慈祥。
几分钟后,又一噩耗传来,“中国肝胆之父吴孟超去世”。我有听说过他,他曾救过1。6万人,今年99岁,已经从医78年了,医生本就是个神圣的词汇,而他是医学界伟大的人物之一,值得所有人去记念和追悼。
两张沉甸甸的图片在网上疯传着,长沙人群大街上奔跑祝愿着。两颗星星在衣食无忧的世界里,悄悄熄灭了自己的灯。还是忘不掉两位老人的微笑,无声或有声的追悼,可惜没了这两个人的心跳,但我们会努力让这里变得更美好,放心希望天堂安好。
时间教会我们去铭记。但很可惜,时间不会铭记,他一直走着,却不记得人世间因为他而出现的离别。他们和国人的情谊却永不分割,谢谢你们,还有,永别了。
悼念袁隆平院士(汇总14篇)篇六
是谁,在田间辛勤工作;是谁,忙于工作,以实验田为家;是谁,解救人民的饮食问题……种种疑问指向一位伟大国士——袁隆平。
望着面前热气腾腾的米饭,一位辛劳的身影渐渐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在田地埋头苦干,一次次实验造福于民,您的功名被人传颂,您的身影永存于人们的心中!您虽已是高龄老人,但您不辞辛劳,一直在田间穿梭,一直为人民服务;您整天潜心实验,但您丝毫不古板,爽朗的声音回荡在我们的心中,您的发明成就,也成为人们暂无绝口的美食,成为了人们的福音,解决了人们的饮食问题。像这样的伟人、国士,被所有人所赞颂。
可是,就在昨天,您却远离了我们,远离了世界,远离了您的实验成果……当您的遗体在驶过长沙街道时,许多人追随着您,大声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话音刚落,许多人泣不成声。
关于粮食,你们这样说:“一粒粮食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上世纪六十年代,饥荒饿死人,大家都吃不饱饭,我都亲眼见过。”当记者问:“您还担心这种现象会发生吗?他释然的回答:“不可能了。”说完,他松了一口气。
关于工作,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国的梦。“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这样说。
5月23日,袁爷爷去世后,长沙天降暴雨,群众冒雨为袁爷爷送行。
回过神来,面对着白米饭,我竟泪眼朦胧,怀着最高的崇敬与怀念,对袁爷爷说一声:“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
悼念袁隆平院士(汇总14篇)篇七
昨天下午我从网上得知袁隆平爷爷逝世的消息。这位“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从未见过袁老先生,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袁爷爷,不会忘记他的贡献他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繁衍至今,靠的就是一个又一个像袁爷爷这样的明星指引护航。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五谷杂粮,在我们国家人们常吃的主食就是水稻了,也就是大米。袁隆平爷爷不分白天和黑夜,都在辛苦的研究杂交水稻的种植,不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都穿着水鞋在湿漉漉的水稻田里亲自插秧,培育水稻。
袁隆平爷爷为了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用了四十多年的时间,经过上千次上万次的失败,流了多少辛苦的汗水都没有放弃,最后终于成功了,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如今,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都种上了袁隆平爷爷培育的杂交水稻,增加了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贡献啊!
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时候,就会想起让人类摆脱饥饿,让天下人民都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他是我们国家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所以如果想要纪念袁隆平爷爷,最好的方式,我想就是不要浪费,一粒粮食都不要浪费!
悼念袁隆平院士(汇总14篇)篇八
《我有一个梦》这首歌的词是一位老人抒发内心的呈现,他有着伟大的梦想,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给全世界交出了漂亮的成绩!
这位老人他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越挫越勇;不因失败而气馁,不因成功而自负,不断的制定目标,不断的进取,不断的超越自己!
这位老人他很朴实无华,他就是一颗定海神针,能带给所有人安心!
他就是袁隆平爷爷,一位非常慈爱的老人,我曾经看过老人的一篇采访,其中他说:“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啊,饥荒的时候饿死人啊,我亲眼见过”主持人接着问:“您是不是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老人连说:“不可能了,不可能了,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可知粮食的重要性!”回想老人在采访中的神情,大有忧天下之忧而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为了让人民不再像他看到的那样食不果腹,他带领着团队开始了漫长的攻坚之路!
他瘦瘦小小的一个人,风吹日晒皮肤黑黝黝的,像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为人低调,他的奖项非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的进步树立了丰碑!
当我深入了解袁隆平的事迹后,再一次瞻仰他的.仪容,袁隆平爷爷,瘦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肤,满脸皱纹,慈祥可亲的笑容,一副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然而在这朴素的外表下却有着无穷的智慧与力量,因为他的科技研究让中国老百姓实现了吃饱饭的梦想,在查阅袁隆平的视频资料时,袁隆平爷爷说过他曾做过一个梦,他梦见超级稻长得比高粱还要高。稻穗有扫帚那般大,谷粒儿就和花生粒一般大,风儿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和他的助手高兴地在水稻下乘凉!虽然这是他在梦境里出现的场景,但中国的每个人都该记得他的这个梦,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新一代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将会实现这个梦想。
一粒一饭,当思之不易,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时,要懂得感恩,更要懂得珍惜。
悼念袁隆平院士(汇总14篇)篇九
20xx年5月23日,凌晨1点零7分。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是一个让世界人民都沉浸在哀痛的时间点。
是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不幸去世。袁爷爷此生最大的梦想有两个第1个在禾下乘凉第2个将杂交水稻覆盖全国,这是一个多么伟大而雄壮的梦想,这燃起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而伟大的袁隆平爷爷,就在这里牺牲了。当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多么的悲痛多么的惋惜。袁隆平爷爷把一生的时间都贡献在杂交水稻上,先后获得了许多种奖项,却因为器官衰竭而不幸死亡。仔细想想,袁隆平爷爷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杂交水稻上,这是一种多么伟大而又爱国的表现,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梦想,我们一定要向袁爷爷学习学习这种想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的精神学习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一心一意只想为人民造福,为祖国做贡献。
当得知了袁隆平爷爷去世的消息时所有人都在痛苦,有的人跪在地上失声痛哭,在这么多人的情况下,他们这样做,这是有多么爱戴袁隆平爷爷。在袁隆平爷爷的送别仪式上,有几辆车在旁边停着,一直不停的向袁隆平爷爷的灵车鸣笛,这是对袁隆平爷爷的一种致敬。
袁隆平爷爷是全中国全世界的人民都可以吃饱了饭和以前对比一下,靖西是有多么大的差别以前有逃荒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当时的饭菜很少。而经过袁爷爷带领的,还有自己的毕生的奋斗之后是全国人民都能吃饱饭。
我们要向袁爷爷学习,学习这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品质!
悼念袁隆平院士(汇总14篇)篇十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每每吟诵这首古诗,我就情不自禁想起一位老人。
这位老人,是一介“农夫”。他毕其一生耕耘田间,淡泊名利,播撒希望,收获粮食的富足,他在泥泞中倔强地寻找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方法。
这位老人,就是袁隆平爷爷。
“仓廪实,天下安。”千百年来,粮食一直就是一个国家的立根之本,是全民的希望。袁隆平爷爷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为了这个梦想,他努力了近70年,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一事业。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取得了无人超越的成就,他成功了!他研究的杂交水稻使得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1%的人口!袁隆平爷爷,是人民的英雄。
袁隆平爷爷曾说过,他有两个梦想:
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第二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不幸的是,5月22日下午13时07分,袁隆平爷爷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一时间,全国哀悼,长沙人民更是自发十里长街相送。
当我得知这个消息,内心很是沉痛。但我所能做的,就是好好吃饭。把碗中的米饭吃完、吃干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应该节约每一粒粮食,珍惜现在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
很多人热衷追捧娱乐明星,并乐此不疲,又有多少人去关注科学界这些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默默无闻于人群中的一些人呢?像袁隆平爷爷这样为中国、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这才是我们青少年应该追捧的明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我做起,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与粮食同行,珍惜当下。
“地上播种子,天上撒甘露。”祝袁爷爷一路走好。作者:郭雯澜。
悼念袁隆平院士(汇总14篇)篇十一
“知识+汗水+机遇+灵感=成功”是袁隆平爷爷说过的话,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在网上查资料时认识了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爷爷。袁隆平爷爷平头小脸,其貌不扬,经常戴着草帽,卷着裤脚,在田里做试验,让你第一次看见他照片时绝想不到他就是鼎鼎大名的袁隆平。
但是没有想到袁隆平爷爷,只活到了91岁,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就非常的伤心,袁隆平爷爷这样伟大的人,应该被上天所眷顾。
袁隆平爷爷出生在1930年9月7日,在他的一个夜晚,他做了一个梦,就是禾苗像高粱苗一样高,米像花生一样大。不管风吹雨打,禾苗都不会被折断或被烧烂。袁隆平希望这个梦可以实现,也把它命名叫做禾下乘凉梦。由于袁平爷爷看到这几年的食物匮乏遭遇决心要让中国人每天都能吃上饱饭,就开始了,对杂交禾苗进行了研究。
经过了几年的研究终于研究出了杂交禾苗的配方,别人称他为“水稻之父”。这时别人国家用几千亿来买这种技术,但袁隆平,拒绝了它始终记着他的梦是让所有中国人都能吃饱饭,他没有为这些金钱所迷了眼。
我相信袁隆平的`这种精神和品质一定会流传在世界上代代相传,像王冕写的诗一样,“只留清气满乾坤”。让更多人学到袁隆平的这种精神。
文档为doc格式。
悼念袁隆平院士(汇总14篇)篇十二
在5月23日中午1:07的时候,我们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了。听到这一消息之后,我非常的震惊,也感到伤心和婉惜。因为帮助我们种植杂交水稻的老人竟然活到91岁就离开了我们。
小时候的袁隆平非常地调皮。他也很好奇一些东西,他每次上课的时候都会问老师这些奇怪的问题,然后老师就觉得他的思想有问题,袁隆平就自己去找答案。6岁的时候,他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园艺场,园艺场里面有许多的葡萄,从那时候在袁隆平心里就埋下了一颗想当农民的梦想。长大以后他每天日夜都翻看着农学的书,向那些农民请教。勤换种,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这样子就能收丰收很多水稻。袁隆平意识到了农民的需求,每天日夜的都去观察水稻有时候只带馒头和水拿着放大镜震荡里观察一天一夜,最终在1961年7月的时候,翟龙平发现了一株长得很特别的水稻,他和助手数来数去里面上面一共有239课鼓励他,非常地高兴就给他取名为鹤立鸡群。
在这之后,水稻茁壮成长开花授粉,孕育稻谷。金黄色的稻谷,随风飘摇,一株水稻有两三百朵花,花结成两三百颗米,这就是我们的大米。真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要尊重袁隆平的辛苦劳动,尊重大米生命的历程。知道这些是因为我看了一本书叫《一颗种子改变世界》。
里面的袁隆平非常坚持,刻苦钻研这项技术,把每株水稻都能产出100多公斤的大米。我有时候也很努力去锻炼一些事情。比如说玩魔方,一开始我不懂,慢慢看着其他人玩就学会了一点。我只懂一些公式在那里上下左右一转错了或者转快了就打乱了,我就会找其他人帮忙。每天有闲功夫我就练习,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都会练习15分钟。后来我的魔方技术达到了一分20秒左右就复原魔方了。
种植水稻成功的艰辛,让我反思自己。我有点挑食,每顿饭都爱剩饭。没有吃完就去房间写作业。我要改掉这个习惯,把米饭都吃干净吃完。我要改掉这一错误。
虽然袁隆平去世了,但是我们心中还牢记着这一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种下了杂交水稻给我们吃,这样才让我们成长长高,才有了今天不愁吃水稻的生活,如果没有他,世界上就没有杂交水稻就没有吃的,很多人就会饿死,那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意义了。我坚信袁隆平爷爷在天堂也能看到我们蓬勃的农业的发展,让我们学好本领,替代完成他那“禾下乖凉,覆盖全球”的两大心愿!
悼念袁隆平院士(汇总14篇)篇十三
隆平院士故离去。
立马关注各媒体。
视频播放这消息。
看到市民送袁老。
"一路走好”泪如雨。
是谁。
让我们碗中再不缺米。
是谁。
让我们从此再没挨饥。
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
苦心研发杂交新品米。
使得米香饱腹饭迷你。
想当年。
我们从小挨饿忍肠饥。
家家粮食不多余。
户户粮缸很少米。
袁老一心搞科研。
杂交水稻创奇迹。
如今吃饱没问题。
叫人怎能不想您。
是否使命已完毕。
匆匆忙忙就离去。
叫人怎能不痛哭流涕。
您给人民造富余。
百姓永远感念您。
您是当代大明星。
我们永远怀念您。
返回目录。
悼念袁隆平院士(汇总14篇)篇十四
悼念您。
以饮水,思源。
悼念您。
以饥饿,
悼念您。
肠,还是愁肠。
以秋心,
悼念您。
用清汤,照出您的身影。
寡水里,
看您蹲下,站起。
看年轮在您脸上耙起的田埂,
看片片稻苗,在您眼中燎原绿的火焰,
看金黄的稻穗,如您一样。
恭敬,虔诚,弯腰。
看锃亮的大米,捧出人间。
富庶,馨香,欢喜,诱人的味道。
我以碗,以食为天一一。
悼念您,
一粒粒米的恩情。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