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

时间:2025-07-23 作者:雁落霞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和组织的有力工具,它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动力。希望以下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一

授课班级:五年级。

授课类型:新授。

教学方法:讨论法、交流法。

教学目标:

1、介绍一种家用电器或农机、农具,要说得清楚具体。

2、通过这次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这次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在与人交往时,怎样表达才受人欢迎,怎样表达才让对方听得清楚明白,这就体现在你的口语表达能力上。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就得从平时的学习中逐步锻炼。(板书题目)。

二、提出任务,明确要求。

1、让全班齐读两遍题目,让学生说说知道哪些电器(农机、农具)。

指名学生说,电器有电视机、录音机、电脑、电饭煲、电磁炉、微波炉、洗衣机、电冰箱、电灯-----;农机有辗米机、辗面机、猪菜机、挖土机、粉碎机、播种机-----;农具有镰刀、斧头、锄头、垃圾箩、背篮----。

2、全班读口语交际的提示,明确任务要求。

(1)介绍一种家用电器或农机、农具,可以从外形、功能和使用方法等方面介绍。

(2)要抓住特点,把特点和使用方法说清楚。

三、分小组介绍。

1、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评出本组讲得好的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四、全班交流。

每个学生说完以后,师生共同评价。可以按照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一是说得是否清楚,是否有一定的顺序;二是是否把特点和使用方法说明白了;三是说一说哪些学生说得好或有突出的进步。

五、教师总结。

表扬说得好的学生,针对问题,指出不足,归纳出介绍一种物品的一般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二

教科书第七页的例五及“做一做”,练习二的第1-4题。

使学生懂得求积的近似值的必要性,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实际需要与题目要求正确地求积的近似值。

小黑板准备以下的表格: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整数。

1.283。

5.904。

2.876。

一、复习:

1、口算。

0.840.3220.812.5。

7.80.013.20.20.080.08。

9.30.018.42+5.84.8-0.48。

选其中几题讲一讲算式的意义。

2、出示小黑板。

说明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位小数的近似值。指名让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的。

二、新授。

1、引入新课。

师:在实际生活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2、教授新课。

出示例5。指名读题,说计算方法,列式。

问: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单价数量=总价)。

指名学生板演:

0.9249.2=45.264(元)。

问:1)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分)。

2)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分`的是哪个数位?(百分位)。

3)现在我们算出的积有几位小数?(三位小数)。

教师说明:“在收付现款时,通常只算到`分`。然后问:4)要精确到分该怎么办?(保留两位小数)。

5)那么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多少?(45.26元)。

0.9249.245.26(元)。

答:应付菜款45.26元。

3、小结。

在实际生活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或题目要求取近似值,取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是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是几,要保留两位小数,就看第三位小数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取舍。

例如:3.9523.95(保留两小数或精确到百分位)。

3.9524.0(保留一位小数或精确到十分位)。

3.9524(保留整数或精确到个位)。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七页“做一做”的第一题。

提示:求付款的题目没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时,都要以元为单元保留两位小数。

对于第2题,由于这道题只有两位小数,不必再求近似数。在以后做题时,一定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或实际情况来判断。

2.练习二的第1-4题。

第1、2题的第一小题。

第4题,引导学生看懂发票中文字。告诉学生发票中的“金额”就是总价。并向学生说明填写的方法。填完后,集体订正时让学习较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填写的。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三

本课时主要学习将非整万、整亿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学生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已初步了解了近似数,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近似数。同时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观和学习方式的论述,在设计本课时的教学过程中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

1.注重已有的生活经验。

对于学生来说,先前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经验,遇到某些问题时,他们会从有关的知识经验出发,形成对问题的某种合乎逻辑的解释。如近似数的概念学生虽然没有接触过,但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通过学生对生活事例的调查和直观的描述,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近似数。

2.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既然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不可能所有的知识都要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给学生。因此,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自己先前的经验来建构新知识。本课时在设计上更多地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数学信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对近似数的认知中去,让学生经历探究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获取信息。

让学生观看一个短片(课件出示国庆60周年庆典片段),提问:这是什么场面?

生:国庆60周年庆典。

师:请同学们阅读资料,说一说从资料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教材10页主题图的文字资料)。

2.处理信息,建立数学模型。

观察这组信息中的数据,它们有什么特点?你们能不能试着将它们分分类?

(1)小组讨论。

(2)全班汇报,说明理由。

(学生分类的角度不同,但大部分学生会按是不是准确的数这一标准将这些数据分为两类:准确的数和大概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国庆庆典资料中的数据,让学生初步体会什么是近似数,什么是精确数。同时对学生了解近似数的特点也有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理解精确数、近似数的含义。

(1)介绍精确数和近似数。

说明: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经常遇到各种数据。有些数据与实际完全相符,这样的数叫精确数。例如:四(1)班有40名同学,40就是精确数;而有些数据与实际大体符合,或者说比较接近实际数据,这样的数叫近似数。例如:课桌宽约50厘米,50就是近似数。

(2)分辨精确数和近似数。

师:说一说国庆庆典数据中,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为什么?

“60周年”中的“60”是精确数,“60响礼炮声”中的'“60”是精确数,“行进了169步”中的“169”是精确数,“169年”中的“169”是精确数,“近66分”中的“66”是近似数,“有56个方队和梯队”中的“56”是精确数,“约20万人”中的“20”是近似数,“近2万平方米”中的“2”是近似数)。

2.了解近似数的作用。

(1)教师质疑,激发思考。

(2)学生探讨。

(3)指名交流想法。

教师小结:有些情况很难、也没有必要用准确的数据来描述它,只要知道一定的范围就足够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近似数。这说明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相当广泛的。

3.发现生活中的近似数。

(1)请同桌说说自己收集的数据中的近似数。

(2)请同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近似数。

(学生纷纷发言,表述自己的看法)。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四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发现它与普通计时法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运用这两种计时法表示时刻。

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在学习24时计时法以及简单经过时间的同时,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时间观念的建立。

(三)学情分析。

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广泛采用着,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这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在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教学时,应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或学具,理解24时计时法。

(四)重点难点。

1.认识1日里钟面上的时针走两圈,1日有24小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五)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入。

师:大家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哪位同学能用三两句话给大家讲一讲?

生:兔子和乌龟比赛,因为兔子太自信了,在比赛中睡了一觉,最后输给可乌龟。

师:这位同学的表达能力真好,一会在回答问题时,也希望大家像他一样回答的简单准确。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的故事《龟兔赛跑2》(看课件)。

师:为什么这次比赛小兔子又数了呢?

生:他没有搞清楚时间……。

生:8时没有说是早上8时还是晚上8时。

师:一天中有几个8时啊?

生:两个,一个早上,一个晚上。

师:应该怎么说才不造成误会呢?

生:应该加上早上和晚上这样的词。

师:像这样时间前面有早上、晚上这样的词汇的时间表示方法使我们平时经常。

使用,叫做普通计时法。

师:这里有一个小兔平日的作息时间,你能帮小兔改正一下吗?

生:(加上早上、晚上等修饰词)。

师:谁能说说普通计时法有什么特点?

生:时间前面有“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这样的词。

生:记录的时间只用了12之内的数。

师:你们知道还有什么计时方法吗?

生:沉默、不知道。

生:24时计时法。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都不清楚,其实24时计时法就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课件出示)请自由的出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

师:其实,电视、广播、交通、邮政等部门计时,为了简易不易出错,多采用这种表示时间的方法--24时计时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计时方法。(板书)。

二、学习24时计时法。

师:谁能猜一猜为什么叫24时计时法。

生:因为一天有24小时。

师:哦,他与我们一天的时间联系在了一起,非常好!1天=24小时(板书)。

一天时针转了几圈?一圈是多长时间?

生:两圈,一圈是12小时。

师:很好,我们就感受一下一天的24小时,我们借着钟面来看一看。

师:指针停在早上6时,这是什么时间,我们在干什么?

生:起床。

师:指针停在早上8时,这是什么时间,我们在干什么?

生:早读。

师:指针停在早上12时,这是什么时间,我们在干什么?

生:起刚吃完午饭。

师:从12时接着往下走是什么时间?

生:下午1时。

这是不是第二圈了?(是)。

师:如果用24时计时法接着往下数是什么时间?

生:13时。

师:真棒!下午2时呢。

生:14时。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接着13时数就是14时了。

生:12时过了2时就是14时了。

师:那夜里12时呢?

生:24时。

师:我看一起来看一看大家说的对不对。(继续演示)。

师:这一时刻表示一天的结束,又意味着第二天的开始。所以习惯上常称这一时刻是0时。

师:请同学们观察钟面。想一想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他和内圈的数有什么联系?仔细思考后和同位讨论一下。

生:这个钟面的数表示时针走第二圈的24时计时法。

生:内圈的数加12就是外圈的数。

生:外圈的数减12就是内圈的数。

生:外圈的数比内圈的数多12。

生:外圈的数表示中午12时到晚上12时(第二圈)的24时计时法。

师:同学们,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第二圈的时间你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了吗?

生:用内圈的数加12。

师:非常好,说的又准确又简练。

我们看一看是这样吗?(课件出示)。

师:刚才我们只是研究了第二圈,第一圈呢?你们猜猜?

生:时针指向几时就说几时,没有前面的修饰词。

师:为什么?

生:沉默或是回答出。

师:想想一天小兔子,一天有几个6时,普通计时法不加修饰词行吗?24时计时法有几个6时?晚上6时怎么表示,既然能分清了,还用加上修饰词吗?这就是为什么24时计时法在很多地方广泛实用的原因。

师小结:

下图:

普通。

计时凌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1234567891011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210。

+

1211。

+

1212。

+

12。

第一圈第二圈。

三、练习(寻宝)。

第一关。

1、借助钟表回答普通计时法向24时计时法。

转换的相关问题。

2、脱离钟表自己独立回答。

3、选取回答又快又对的同学担任“小考官”,

考察其余同学。

第二关。

看图判断时间(要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第三关。

我是小小播音员。

(六)板书设计。

板书:24时计时法。

1日=24时。

普通计时法凌晨0时---中午12时下午1时---晚上24时。

24时计时法0时---12时13时----24时。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五

求出积的近似数和有关它的一些内容。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计算。

(2)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3)体会“四舍五入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难点:要根据实际需要求出积的近似值。

(一)复习:

1.保留一位小数

2.345.68

2.保留两位小数

4.25634.708

3.保留整数

5.676.502

(二)导入课:

(1)我们班有28人

(2)这个箱子里大约有23个苹果。

(3)小明的身高是172厘米,体重约60千克。

4.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板书:积的'近似数

(三)探求新知: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读题,找出已知所求,列式计算,板书:0.04945

(2)指明板演,集体订正。

(3)按要求,积保留一位小数,怎么保留?结果怎样?

0.49×45≈2.2(亿个)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那么谁来归纳一下?生答,互相补充,归纳概括:我们求积的近似数时,首先求出积的准确值,然后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上的数字,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数。

(四)巩固练习:

1.填空题:

(1)积是4.56保留一位小数()

(2)积是6.075保留两位小数()

(3)积是45.9保留整数()

2.要完成第10页的“学一学”

(五)小结:

四舍五入法:

0------4要舍去。

5------9向前进一位,再舍去。

(按着要求再用“四舍五入法”)

五.布置作业:

第13页1.2

(一)优点:

(1)从实际问题中取材,使学生更快进入新知学习中,也能让学生体会源于实际生活而且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出示图片后让学生自己提取信息、提问、解答,意在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不足:

(1)引入太冗长,“四舍五入法”是四年级所学的内容,对五年级学生来说不是难点,因此可以直接入题。重难点把握不是很准确,没能很好分析学生的学情。

(2)内容过于简单,不够充实,练习的时间过长了。可以再根据生活中实际情况深入内容,渗透“进一法”和“去尾法”。

(3)在上课时,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在对及时抓住学生的反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引申方面有很大欠缺,比如:我在问学生你们想付给他多少钱时,学生的答案很多,有的说6元,有的说6.1元,这些我都没能及时抓住学生的反馈,完美地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

(4)在巩固练习的习题设置上不懂得延伸,2、3两题设计意图有点重复,其实可以直接用其一进行延伸。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六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尝试通过“研究朗读”加深理解课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2、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复合片)。

[教学步骤]。

一、激情导入。

师:万里长城雄伟壮观,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是人类文明的见证。然而千万年来,神奇的大自然也在缔造着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我国广西的桂林山水就是大自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去一睹它迷人的风采。(板书课题)。

二、观察图画。

师:(投影出示桂林山水画面)看,这就是桂林山水的部分景色,青山绿水,非常美丽。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美丽的景色?(学生介绍时,教师引导侧重于观察有顺序有重点,叙述的语言要生动。)。

过渡语:如此秀美的风光,该用怎样的语言来描写它呢?

三、初读课文。

1、看画面,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2、简单介绍“啊”的音变:在普通话中,“啊”在句子末尾时,读音会受它前一个字的读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在本课中“啊”就这样读:真静啊(nga);真绿啊、真奇啊(呀);真秀啊(哇)真险啊(哪)。

(注:学生了解“啊”字读音这一特点即可,为什么这样变化不必讲。本课出现的让学生读准,读对。)。

3、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字音。

4、检查朗读情况。

过渡语:“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就与作者一起荡舟漓江来观赏这天下第一的山水美景吧!

四、图文结合,研究朗读。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画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结合画面,想一想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2、讨论: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把特点说具体,并与大海、西湖的水比较,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镜”。)。

静--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3、指导朗读。

采用研读法,即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真正做到由感而发。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读时语气要缓,要轻。“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读得稍重些即可,不要过分强调重音,以免使得整体不和谐。“静”字读得稍慢,“清”略显示轻快,“绿”读得更加明快。读这一段,整体感觉轻缓,富有起伏。

指名读--师生评价(可问:这里为什么这样读?怎样读更能体现漓江水的这一特点呢?你认为他哪里读得好,请说说理由。你能试一试吗?评价中穿插自由读、指名读、范读等形式的朗读)--自由读想象体会漓江水之美。

4、总结学法:结合图画读课文--找特点--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先通过观察、比较领落桂林水的独特,然后再从语言文字的具体描写中进一步体会,最后通过研究读使学生感悟、表现桂林水的特点。此时,学生随着有声有色的朗读,身心会进入那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色之中,进一步领悟大自然的美韵。

(二)运用第二中学到的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三)检查自学。

1、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

奇--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秀--色彩明丽。

险--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结合画面,理解“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理解“奇”这一特点时,可补充以下内容,帮助学生想象体会漓江两岸的奇峰,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摆开架势啄斗的公鸡。碧莲峰的山体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书僮山很像一个古代捧书而立的书僮,螺蛳山周围有一道道盘旋的螺纹,活像一只尾巴朝天的大田螺。还有一处山景叫“罗汉晒肚”,像一个敞胸露肚的罗汉坐在江边休息。也可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接下来山峰像什么。

2、指导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

把学到的学法紧接着运用,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到学法的运用之中。这样便于学生掌握学法,起到了学以致用的作用,长期坚持一定能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的。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想象山绕水,水映山,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美丽画面。

2、说说你想象到的画面。(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舟行碧波上,人在面中游”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

边读边想象,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能够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对语言文字的具体描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促进学生能够直观地、创造性地理解语言文字。

五、感情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象,再次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含义,并试着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2、桂林山水。

甲天下。

水--静、清、绿。

山--奇、秀、险。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七

知识重点[单击此处输入知识重点]。

教学难点[单击此处输入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复习:

(1)保留一位小数。

2.345.6843.22452.97。

(取舍后十分位的0要也要保留)。

(2)保留两位小数。

1.4835.3475.8973.996。

(取舍后百分位的0要也要保留,为什么,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教学过程出示p23【例7】。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列式。

19.4÷12。

学生计算后发现这题的余数不能等于0。

提问:这样算下去,商可能算不完,小数点后的位数很多,我们还要继续往下算吗?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在计算除法算式时候,商可能有很多位,这时候我们要根据四舍五入来取近似数。

这题19.4是表示钱数,19.4÷12表示的也是钱数,表示一个羽毛球的钱数,现在人民币最小的币值单位是“分”,“分”刚好是用“元”做单位数的“百分位”,因此表示钱数的时候,根据实际,要保留两位小数。

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教师问:保留一位小数,应该等于多少?表示计算到“角”。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课堂练习p23“做一做”

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本题最多保留三位小数,所以要计算到小数点后面第4位。

本课作业[单击此处输入本课作业]。

课后追记。

因为商有可能是无限小时,同时鉴于实际生活中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高精度的小数,所以同样用四舍五入来取舍小数的近似值,注意要比题目要求保留的位数多计算一位小数。

教学内容p27-p28循环小数例8、例9。

教学目标1通过求商计算,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以及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的关系。

3、能够比较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大小。

知识重点无限小数的两种简便记法。

教学难点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过程p27【例8】。

一、出示例题图,找出已知条件。

(1)列式400÷75。

(2)计算(自主计算)。

学生从计算得到商得前几位中,发现商的小数部分都是3,

师:你们发现什么?

生:商的小数部分都是3。

师:那我们继续算下去,还是会不会是3呢?你发现了什么?并让学生观察并讨论。

二、引入循环小数的定义和写法。循环小数和有限小数、循环小数和有限小数的区分、联系。

定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小数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包含循环小数)。

五:循环小数的写法(1)用省略号3个点(2)用循环节。

六:比较各种书写形式的小数大小的比较。

课堂练习p30第1、3、6。

课后追记。

在练习中,出现了学生循环节书写不规范的情况,只要在循环部分的第一位和最后一位点上小圆点,而部分学生在循环部分的每一位都点上了小数点,这点在教学中要注意。

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p29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知识重难点根据提示的例子,找出规律,根据规律写出余下的题目。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单击此处输入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例10】。

1÷11=0.0909…。

2÷11=0.1818…。

3÷11=。

4÷11=。

5÷11=。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6÷11=。

7÷11=。

8÷11=。

9÷11=。

我们发现这些数学非常的神奇,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数学有规律。

做完课堂练习之后。

课堂练习p29做一做。

p31第7、8题。

课后追记。

本课关键不在于如何使用计算器,而是在于培养学生观察寻找并得出商的规律,把得出的规律应用于后续的计算。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八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四舍五入”法是截取积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2、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知识源于生活。

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数。

能根据生活实际灵活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数。

(一)导入(复习导入)。

师:在开始新课程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之前小数乘法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小数成整数和小数成小数。

生:求小数的近似数。

师:还都记得怎么做吗?

生:记得(忘了)。

师:让我们先来热热身,看看谁掌握的最为牢固。

(ppt展示题目)。

求下列小数的近似数,并说出你的思考过程。

要求:

1、(精确到十分位)。

2、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通过做题,总结规律:

1、先确定保留的数位,在要保留的数位下划条横线;

2、将下一位上的数同“5”作比较,如果小于5,则舍掉;如果大于5或者等于5,则向前进1。(四舍五入法)。

3、取近似数时,若末尾的“0”起到占位的作用,则不能去掉。

(二)情景导入。

例: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找同学读题两遍,让同学自己提取信息、列式,让同学到黑板上做题板书,并说出思考过程。

0.049×45=2.205≈2.2(亿个)竖式略。

答:

此处强调两点,一个单位,一个答句不能丢。

(三)经典练习。

0.95×0.95(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0.95×0.95=0.9025≈0.9(竖式略)。

想一想,若此题改为保留两位小数,怎么做?(做在练习本上)。

0.95×0.95=0.9025≈0.90(取近似数)。

(四)做一做(书上)p11现学现练,加深印象。

1、计算下面各题。

0.8×0.9=0.72≈0.7(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0.765≈0.7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一种大米的价格是每千克3.85元,买2.5kg应付多少钱?(联系实际生活,保留适当的小数位数)。

延伸:实际生活中,常用的纸币面值为元、角,所以保留一位小数即可!

1、学生自己谈收获。

2、老师总结课程重点。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九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算一算,比一比。

12()2.4=。

0.72÷1.2=()0.24÷4.8=。

0.12()0.024=。

二、新授。

1、妈妈购买萝卜和西红柿的单价和用去的钱如下表。(小黑板)。

品种萝卜西红柿。

单价(元)0.551.2。

总价(元)1.13。

买萝卜多少千克?

列式。1.1÷0.55=。

提出:把这道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要乘几?

被除数呢?

将除数变成整数时,被除数的小数点怎样移动?怎样补“0”?(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2、试一试。

买西红柿多少千克?

3÷1.2=2.5(千克)。

2.5。

1.230。

24。

60。

60。

小组讨论。

三、练一练。

先说出下面各题怎样移动小数点,再计算。

0.169.66.8340.255。

1、练习十七。

完成第一题。

集体订正。

2、计算并用乘法验算。

6.1÷0.051.8÷0.24。

3、实际应用。

四、课堂总结:你对你今天的课堂表现有何评价?

第三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快速地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2÷0.842÷0.72.6÷0.134.8÷0.04。

0.81÷0.0972÷0.66.3÷0.092.4÷1.2。

指名回答,说说6.4÷0.08是怎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的。

二、综合练习。

(1)练习十七第6题。

左边一组题蕴含了商不变的规律;另两组题蕴含了商的基本变化规律。

(2)练习十七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一组一组地比较计算,比较每题商和被除数的大小,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3)练习十七第8题。

指导学生利用第7题发现的规律直接作出判断,再适当要求说明。

判断的理由。

三、实际应用。

1、火车超音速飞机火箭。

0.025千米/秒0.5千米/秒4.5千米/秒。

(1)超音速飞机的速度是火车的几倍?

(2)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食品厂加工一种蛋糕,每个蛋糕需要用5.6克白色奶油和2.5克。

彩色奶油。某天加工的这种蛋糕共用了彩色奶油100克,你能。

算出一共用了多少可白色奶油?

先独立计算,再说说是怎样想的。

3计算器算出下面的食品每千克各是多少元?

虾片鲜奶片核桃仁米饼。

160克3.2元80克5.1元200克8.5元250克6.7元。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堂作业。

练习十七10.12题。

文档为doc格式。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较熟练地按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会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3.724.185.256.03。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1.4835.3474.0033.996。

3、计算下面各题:

7.3×0.315(保留两位小数)。

0.27×0.45(保留三位小数)。

4、说说小数乘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要先计算出整个积的值,然后看比要求保留位数多一位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

二、新授:

(一)教学例7。

下面是几种动物在水中的最高游速。

动物名称海狮海豚飞鱼。

速度(千米/时)405064。

海狮的最高游速是每分多少千米?

40÷60=0.666……(千米)。

0.666。

6040.0。

360。

400。

360。

400。

360。

40。

如果继续除下去,余数和商有什么特点?

说明:像0.666……这样的小数是循环小数。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这道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40÷60≈0.67(千米)。

(二)试一试。

用计算器算一算,海豚和飞鱼的最高游速大约各是每分多少。

千米?(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50÷60≈64÷60≈。

(三)综合练习。

1、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0.1818……≈1.290290……≈。

0.5656……≈6.74949……≈。

2、用四舍无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2.7÷1.1。

16÷23。

2.7÷0.46。

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请你谈一谈。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十一

课题24时记时法课型新授课。

教学。

目标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探索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的规律,能正确地进行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换。

3、培养学生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

难点重点:了解和认识24时记时法,正确地把两种记时法表示的时间进行互换。

难点:能正确地理解0时和24时。

课前。

准备前置性学习:

1、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走几圈?

2、一天有多少个小时?

3、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

4、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多媒体课件实物钟。

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1、出示情境。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先听一段音乐(播放新闻联播开场曲)。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节目吗?你知道新闻联播是什么时候开始吗?

生:7点看!

师:什么时候的7点?说完整。

生:下午的7点。

师:还可怎么说?

生:晚上的7点。

师:新闻联播开始的时候天黑了,我们把它叫做晚上7:00。

老师把它写下来。

板书:晚上7:00。

师:老师在新闻联播刚开始的时候截取了一个画面,上面显示的时间是19:00。(出示画面)。

师:这19:00和大家说的晚上7:00一样吗?

师:19:00与晚上7:00指的都是一天中的同一时刻。晚上7:00就是19:00。

2、找生活中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

生自由说,教师出示生活使用24时计时法计时的情况。

师:老师也找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3、揭示课题。

师:像19:00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我们称为24时计时法。(黑板上贴出2);像我们平时所说的晚上7:00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一般称为为普通计时法。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学生齐读。)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明确目标。

1、了解24时记时法的意义,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发现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之间的练习与区别,会进行两者之间的转换。

尝试探究小组合作探究:

5、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走几圈?

6、一天有多少个小时?

7、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

8、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现在组内讨论交流,后指定小组展示。

(一)认识24时记时法。

课件出示从0时到中午12时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及场景的变化。

生1:时针会继续往前走,走到1时。

生2:也可以说成是13时。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时针时如何走第二圈的?

重点提示学生思考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注意内外圈数字之间的关系。

点拨:在一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记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记时法。

(二)明确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关系。

师:仔细观察钟面,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

(表示时针走第二圈的数;表示下午和晚上的时刻)。

师: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内圈的数+12=外圈的数)。

师:它们为什么会相差12呢?

师:原来是这样!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头脑灵活反应快。

(三)、研究两种计时法的关系。

出示所有用两种计时法表示的时刻。

a、师:知道了这个关系,那我们来看看黑板上的两种计时法,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先仔细观察再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b、反馈: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1、普通计时法有时间词,24时计时法没有。)。

师:为什么普通计时法要有时间词,而24时计时法不需要?

小结:是啊,24时计时法是从0时到24时来表示时间的,每个数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普通计时法中的每个数在一天中都会出现两次,必须加上时间词进行区分。

(2、下午1时前:两种计时法的数一样;下午1时开始:普通计时法+12=24时计时法)。

交流点拨。

1、在一天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转为普通计时法:从13时到24时,24时计时法-12=普通计时法。

练测反馈。

1、填空。

(1)一天有()小时,一天里,时针正好走()圈。

(2)新的一天是从深夜()时开始的,这个时刻也叫做。

()或()。

2、将普通记时法转化为24时记时法:

3时9时17时。

21时24时13时。

板书设计。

24时记时法。

晚上7时:19时。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十二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是近似数的连续进位问题。

1.复旧引新,沟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课始出示: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986413356286521490088,目的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结合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4、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3.深刻体会保留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

4.重点比较2.5和2.50的区别。通过在数轴上的取值范围,使学生体会到2.5的取值范围在2.45~2.54,2.50的取值范围在2.495~2.504,虽然大小相等,但是精确度不一样,2.5表示精确到十分位,2.50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1.学生对于保留整数就是看十分位上的数是否满5,但对于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整数的逆向理解有些困难。

2.对于典型题中形如9.956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学生还是存在不知如何进位的问题。

1.加强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的含义的逆向理解,使学生深刻体会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

2.加强典型易错题的练习,消除学习中易出错、易混淆的问题。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十三

成功之处:

1.情境化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新知时,利用豆豆身高的近似数来引入:豆豆的身高是0.984m,三位同学的回答不同,通过说法的不同引出争论。通过引导,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小组交流中把思维充分暴露出来,加深学生对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方法的理解。

2.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

学生理解了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出这些语句,小结后让学生熟读。通过让学生试着把豆豆的身高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这样逐步过渡,让学生找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3.通过质疑,引发思考。

在比较近似数1.0与近似数1谁更精确些时,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明白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突破难点。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不足之处:

同学们出现较多的问题是不能准确写出符合要求的小数:比如4.985要求保留两位小数,错写成一位小数。还有,学生对小数不同数位的对应位置还不够熟练。

再次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引导学生思考,纠正学生错误,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小数不同数位的对应位置的理解,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十四

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后,安排学习认识近似数,出现两幅情境图:(1)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1500人,(2)新长镇有9992人,约是10000人。从而自然引出1500是1506的近似数,10000是9992的近似数。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两组数的特点,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让学生们把自己个性化的想法说出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并引导学生讨论: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更容易记住?你还能举出近似数的例子吗?从而明确近似数与准确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加深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举出生活中的近似数,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课堂上,学生没有知识积累,这以前他们没接触过数字估算,根本不会估算,当然也不可能有不同的策略|||交流;当要求举生活中的近似数的例子时,学生没有生活积累,举不出生活中估算的例子,我觉得一是学生没有仔细观察生活,另外也是学生的估算经历少;在作业中,求近似数也是出现了不少问题,有的乱估,有的离准确数太远,还有一些学生不会做题,我觉得他们是没有找到做题的方法。

估算就是推算出某数的大概数,即准确数的近似数。教学时重点强调,估算是没有唯一答案的,但在比较多个答案之后,让学生明白估算出的数要最接近于准确数。实践中我认为下列方法效果会好一些:

1、如果所要估算的数最高位是百位就看个位。

例如:506、217、428、734、962等就看个位,个位小于14的.数就直接写0,十位、百位的数不变。如734≈730,962≈960,如果个位是59的数,就在十位上加1,个位变0。如,506≈510、217≈220、428≈430。

2、如果最高位是千位就看十位。

十位是14就把十位和个位都写成0,百位、千位不变。例如:7046≈7000、1837≈1800。如果十位是59就把十位、个位写成0,在百位上加1,千位再随百位变化而变化。例如:6080≈6100、9960≈10000。

总之,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地渗透,需要教师每堂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当学生将估算内化成一种自觉意识,才会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的估算方法,学生的估算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十五

教科书第七页的例五及“做一做”,练习二的第1-4题。

使学生懂得求积的近似值的必要性,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实际需要与题目要求正确地求积的近似值。

小黑板准备以下的表格: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整数。

1。283。

5。904。

2。876。

1、口算。

0。840。3220。812。5。

7。80。013。20。20。080。08。

9。30。018。42+5。84。8-0。48。

选其中几题讲一讲算式的意义。

2、出示小黑板。

说明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位小数的近似值。指名让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的。

1、引入新课。

师:在实际生活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2、教授新课。

出示例5。指名读题,说计算方法,列式。

问: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单价数量=总价)。

指名学生板演:

0。9249。2=45。264(元)。

问:1)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分)。

2)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分`的是哪个数位?(百分位)。

3)现在我们算出的积有几位小数?(三位小数)。

教师说明:“在收付现款时,通常只算到`分`。

然后问:4)要精确到分该怎么办?(保留两位小数)。

5)那么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多少?(45。26元)。

教师板书:。

0。9249。245。26(元)。

答:应付菜款45。26元。

3、小结。

在实际生活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或题目要求取近似值,取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是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是几,要保留两位小数,就看第三位小数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取舍。

例如:3。9523。95(保留两小数或精确到百分位)。

3。9524。0(保留一位小数或精确到十分位)。

3。9524(保留整数或精确到个位)。

1。教科书第七页“做一做”的第一题。

提示:求付款的题目没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时,都要以元为单元保留两位小数。

对于第2题,由于这道题只有两位小数,不必再求近似数。在以后做题时,一定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或实际情况来判断。

2。练习二的第1-4题。

第1、2题的第一小题。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十六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近似数》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近似数》教学反思《近似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7页的内容,学生在学校本内容之前,已经学校过简单数的估数,以及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学生基本能理解大约、左右、大概等词的意思,并且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数的组成。这些知识构成了本节课的学习基础。

课堂设计的板书如下:

近似数。

准确数:近似数:

102元100元。

313人310人。

41人40人。

9992人10000人。

近似数接近准确数,近似数一般是整十、

整百、整千、整万的数,所以较容易记忆。

在练习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存在几个问题:

1、学生没有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近似数的特点与作用。比如说对于603米,有的学生的答案是约为601、602米。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近似数》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近似数》教学反思2、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近似数可以有多个。

3、学生没有能正确地进行估数,比如练习洗衣机售价为1198元,约是多少元?这题,很多学生就回答约是20xx元。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呢?回顾我的教学过程,我发现对于近似数的特点,教授得并不透彻,而且好像没有正式地提到近似数可以有多个。所以如果上课时,我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些细节,也许就可以避免出现第一和第二个问题。

第三和第四个问题出现的原因,我觉得可能是一样的,那就是学生还没有体验到较大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无法准确地把握大数之间差距的程度究竟有多大,如:学生可能知道9019与9000相差19,却无法体会到19对于这两个数而言,这个差距是很小的。

如果重新教授本课,我该如何处理,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呢?也许通过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小结,可以很好地解决第一和第二个问题;而第三个问题,可以通过一百一百地从1200数到20xx,发现之间的差距有800之多,并顺势提醒,近似数跟准确数是接近的。但第四个问题,目前,我真想不出很好的办法来解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十七

p23例7、做一做,p26练习四第10、11题。

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知道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6。03 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8。785 7。602 4。003 5。897 3。996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 计算0。38*1。1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二、新课

1.教学例7:

教师出示例6,口述图意, 再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为什么?(应 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横式应该怎样写出?教师板书。

教师问:表示计算到“角”需要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应该约等于多少?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我们学习班了求积的近似值和求商的近似值,比一比这两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p23做一做: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师: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数:

3.81÷7 32÷42 246。4÷13

2、p26第10题第(1)题。

四、作业:p26第10题第(2)题、第11题。

本以为求近似数是教学难点, 所以在新授前安排了大量相关知识的复习。但在实际教学中才发现计算才是真正的教学难点, 由于例题及做一做中所有习题全是小数除以整数, 所以当作业中出现小数除以小数计算时, 许多学生装都忘记了"一看, 二移"的步骤。 所以在设计巩固练习时应增加小数除以小数的练习。

其次我根据学情补充介绍了一种求商近似数的简便方法。 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 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介绍了这种方法感觉好的同学算得更快了,但悟性较差的学生听完后连最基本的保留两位小数应除到小数点后面第几位也混淆不清 了。所以下次再教时,此方法的介绍时间可以适当后移,放在练习课上。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十八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具准备:

相关数据资料,学生课前搜集的数据。

教学重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2页底1题。

2、教材第12页第2题。

3、教材第12页第3题。

五、思维训练。

括号里能填几?

49()835≈50万 49()835≈49万。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十九

2、能按要求取近似数和保留有效数字;。

3、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有效数字概念的理解。

知识重点能按要求取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学生:收集有关数据;老师:多媒体课件。

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1、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收集一些数据(投影演示)。

(1)我班有名学生,名男生,女生。

(2)我班教室约为平方米。

(3)我的体重约为公斤,我的身高约为厘米。

(4)中国大约有亿人口。

2、在这些数据中,哪些数是与实际相接近的?哪些数与实际完合符合的?

3、与实际接近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近似数。

小组合作分析问题。

1、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近似数?

学生纷纷举例:

(1)20xx年第一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的人口总数为12.9533亿。

(2)某词典共1234页。

(3)我们年级有97人,买门票需要800元。等。

上面的数据,哪些是精确的`,哪些是近似的?

2、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

1、教师引导学生: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序,可以用精确度来表示。例如,教科书上的约有500人参加会议,500是精确到百位的近似数,它与准确数513的误差为13.

2、按四舍五入法对圆周率取近似数,即完成教科书55页的填空。

3、通过填空,引出有效数字的概念,强调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为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举例说明零“是”还是“不是”有效数字,让学生辩别。

1、师生共同完教科书第55页例6。

并让学生思考:近似数1.8和1.80一样吗?为什么?可组织学生讨论。

2、讨论后反馈:(1)精确度不同;(2)有效数字不同。

3、做一做:教科书第56页练习,可请四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并由其他学生点评。

4、补充例题: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公布的20xx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的人口总数为1295330000人,请按要求分别取这个数的近似数,并指出近似的有效数字。

(1)精确到百万位;(2)精确到千万位。

(3)精确到亿位;(4)精确到十亿位。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这堂课的学习,你得到了哪些收获。

本课作业1、必做题:第57页习题1.5的第6题。

2、选做题: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取近似值:

(1)0.20xx(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2)0.785(精确到百分位)。

(3)75436(精确到百位)。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二十

2.过程与方法: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

多媒体。

一、复习导入。

复习旧知:(出示如下题目)。

1.用“四舍五入”法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一位小数。

8.7693.45212.7118.64。

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43×4.6712.15×3.41。

订正答案,并通过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求这些数的近似数?

(保留几位小数就看这位小数后面的数位,大于4就向前一位进一,小于五就舍去。师引导总结方法的名称:“四舍五入”法。)。

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商的近似数”。(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32页例6情境图。

阅读情境图中的信息,并问:怎样解决爸爸提出的问题呢?

引导学生自主列算式,并试着计算:19.4÷12。

通过交流,学生可能会想到:实际计算钱数时应该算到分,因为分是人民币的最小单位;也可以算到角,因为现在买东西时已经不用分了。

教师小结: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当所买的商品数量少的时候,可以保留整数,或者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两位小数。当然如果数量很多的时候,通常会计算到分,这就要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进行取近似数了。看来取近似数一种是按照要求去取,一种是按照实际情况去取。(板书:按要求取,按需要取。)。

然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算到分和角时分别需要保留几位小数?

(算到分要保留两位小数,算到角就要保留一位小数。)。

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除的时候应该怎么算?

小组讨论后,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算出三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算出两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让学生自己用竖式计算:19.4÷1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只需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用“四舍五入”法就可以取近似数了。或者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者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同时,求商的近似数的时,不需要算出商的准确值之后再进行取舍。

3.引导学生比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

小组讨论后发言:相同点: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不同点:积的近似数要求出准确数之后再求近似数;商的近似数不需要求出准确数,只需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求近似数。

师小结:求商的近似数非常重要,有时按照要求取近似数,有时按照实际取,在取商的近似数的时候,要明白应该除到哪位就可以不用再除了。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近似值分别是怎么取的。有些题保留指定小数位数后,近似数的末尾有0,要让学生说说是如何处理的。如第2小题1.55÷3.9,保留两位小数是0.40。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归纳。

1.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2.求商的近似数的时候不需要算出商的准确值之后再进行取舍。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者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

近似数教学教案(精选21篇)篇二十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会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用四舍五入法分别求出近似数。

5.9685: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末尾的0怎么处理)、保留整数部分。

二、学习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以前我们学过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现在我们继续学习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教学例11:。

我国生产汽车4443900辆,把这个数改写成以万辆为单位的数。再保留一位小数。

(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要求,理解改写隐含的意思和解题方法。

与小数点为之移动建立起联系(除法)[理解改写的结果是怎样得到的]。

4443900辆=444.39万辆。

444390010000=444.39(为什么除以10000?)。

(3)学生独立完成改写和求近似数。

(4)交流订正:

(5)观察:今天所学的哪儿是新知识?(改写的过程和方法)。

(1)应该怎么办?(要把6158100缩小多少倍?小数点应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2)引导学生小结方法,教师说明:为了简便,只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台。

3.练习:

(1)把356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让学生完成后说说是怎么做的。

(2)我国生产水泥573000000吨,把这个数改写成以亿吨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一位小数。

学生独立试做,指名板演,订正时说明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提醒学生防止将改写与省略和精确混淆。

4.整理:比较改写与求近似数的区别。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四、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五的第5、6题。

教学反思:学生很好的掌握了小数改写的方法,能够正确区分改写和近似的区别,本课中要是加强练习量,扩展练习形式。增强学生兴趣上下工夫,课堂气氛可能会好一些的,建议可以尝试着把近似和改写一起讲可能就提高教学效率了。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幼儿园教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我们特别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幼儿园教案,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通过对叶子的观察,让幼儿去发现叶子千姿
优秀作文是通过丰富的语言表达和生动的描写,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思绪的激荡。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优秀作文的参考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我有很多玩具,我
学生演讲稿是一种展示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来展示自己。我们特意整理了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激励力的学生演讲稿,期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
主持词的声音语调应该自然流畅,富有变化和感染力,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注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相关总结素材,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开篇: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
培训心得可以提高个人对培训目标和课程的理解和把握,进而提升学习效果。突破自我: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和感悟,与大家分享。我是一名小学数学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平时的琐碎经历融入到自己的思考中,提升自我反思和思考的能力。接下来是几篇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写一份检讨书需要真实地面对自己,对过去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全面反思,以达到自我成长的目的。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检讨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尊敬的教官:您
英语是一门有趣的语言,学好英语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增加人生乐趣。请大家阅读下面这些英语学习的故事和材料,相信会对你的学习有所启示。转眼之间,我已跨入研三,回想
作文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是一些被评为优秀作文的范文,它们在题材、观点、语言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
感恩是一种力量,它能让我们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强和坦然。感恩的力量是伟大而无处不在的,以下是一些感恩的实践方法和建议。是谁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是父母。是谁把知
检讨书是一种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的文书形式,用于总结并反思过去的行为和决策。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检讨书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亲爱的大人:就在这冬雪初融,
优秀作文能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引发共鸣,并给予深刻的思考。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记录乐曲的方法叫做记谱法。在历史发展过
教师工作总结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思考和思考的机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一学
通过阅读优秀作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
合同协议的签订是商务合作中规范行为、保障权益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将为您呈现一些著名企业的合同协议样本,供您参考和研究。甲方:代表:地址:电话:乙方:代表:地址: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提高和进步。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片段的选取,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指导。
作文是一种表达能力的展示,通过写作可以展示自己的思维和观点。小编精选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不同的思考和创作的思路。其实,每一个诗人都是一位出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点,通过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摘抄,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市民广场非常的美丽,
转让是一种灵活和多样化的行为,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和需求。通过转让,我们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风险分散,以下是一些成功的转让项目,供大家参考。转让方:(以下简称甲
优秀作文是语文学习的目标之一,我们都希望通过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分享这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写作的兴趣和热爱,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汪汪。”隔壁的
培训心得体会是在参加培训课程后,对所学知识和经验进行总结归纳的一种文字表达,它有助于巩固学习成果和提升个人能力,我觉得写一份培训心得体会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一些
优秀作文是作者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窗口,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优秀作文范文,看看这些文学之美如何展现。在一生中,不知会有多少令人美
演讲稿的语言要简练明了,不啰嗦,让听众易于理解和记忆。通过阅读这些范文,你可以了解到一些成功的演讲技巧和注意事项。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作为我们这
转专业申请书需要突出申请者在原专业中的学术成绩和个人成就,以及对目标专业的积极学习和研究。以下是一些成功的转专业申请书样例,希望对大家的申请起到一些指导和鼓励作
幼儿园教案的编写过程需要注重针对孩子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希望以下的幼儿园教案范文能对大家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1.观察金鱼,初步了解金鱼的外形
演讲稿是一种用于演讲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组织思路和表达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晚上好!党
致辞的语言应当朴实、真诚,能够让听众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不同的致辞范文中,有的感人肺腑,有的深入浅出,都值得我们去品味和学习。各位教职员工、女士们、先生们、同志
优秀作文是作者用文字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它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这里有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在“书香”的天空下,我领略到“看庭前花开花落,望
大班教案包括课堂导入、知识讲解、实例演示、练习巩固等环节,每个环节的设计都需要精心准备。编写大班教案要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差异化的教学设计。
作文是人们用文字表达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方式,写好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我们下一番功夫。下面是一些经典名篇中的优秀段落,让我们一起欣赏并学习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
优秀作文是遵循语文规范和艺术要求的产物,它给予读者思考和触动的力量。以下是一些备受赞赏的优秀作文,它们或让人震撼,或让人温暖,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力。
小班教案包括了各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系统指导幼儿学习。小班教案的编写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以下是一些相关资源的分享。1、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写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我们有丰富的阅读积累和思考能力。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欣赏,好作品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2008年是奥运中国年,要是你问我2009是什么年
演讲稿是一个可以影响他人思想和行为的机会,可以通过演讲来改变人们的观点和态度。演讲是一种艺术,下面是一些精彩的演讲稿范文,让我们一起欣赏和学习。尊敬的各位老师,
计划书范文是在制定某项计划时,对计划的目标、内容、方法、措施等进行详细阐述和规划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能够为实施计划提供参考。如果你还不确定如何
培训心得是通过写作来记录和整理自己在培训中的感受、体验和领悟的一种方式。这里有一些来自不同人士的培训心得,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不同角度的思考。新课程标准设计理
教学工作计划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培训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进行回顾和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彩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学习。今年暑假,园区教育办及中心学校进
优秀作文是通过独特的形式和结构来展示作者文采和艺术才华的作文。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些优秀作文范文中汲取灵感,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自从上一届的森林赛跑大
合作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它能够促使我们理解和尊重他人,实现共赢的结果。合作是指不同个体共同参与、相互协作以达到共同目标的行为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合作已经成为
编写计划书有助于提高团队成员和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效率。阅读他人的计划书范文,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和视野,提高我们对目标和计划的理解和把握。深刻、完整、全面认
合同协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交易的稳定性和合作关系的持久性。掌握了合同协议的基本要点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示例来加深理解。乙方:_____________。
演讲稿是一种有效的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的方式,可以通过演讲来影响和激励他人。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演讲稿范文,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演讲的艺术和技巧。
优秀作文是一种展示学生语文实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优秀作文是作者通过文字向读者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优
教师心得体会的撰写可以提高认识水平,增加对教师工作的思考和认识。经过筛选和整理,下面是一些精选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范
优秀作文是注重细节和语法的准确性,能够展示作者对语言规范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
竞聘是对自己能力和经验的一次检验和验证,也是提升自己的机会。竞聘是一种通过比赛的方式来选择最优秀人才的过程,在职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竞聘成为了许多人进入理想职
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深感我对其他领域的兴趣和发展更大。下面是一些成功离职者留下的经典辞职报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尊敬的xxxxx总:您好!不知不觉在
教师工作总结需要系统、客观、全面地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成果。阅读了一些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后,我觉得大家可以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写作经验。本人能努力用党的方针政策
通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可以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本学期我担任906,9
护士需要持续学习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医疗领域不断变化的需求。以下是一些护士总结的实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写作的思路和写作技巧。各位领导、同仁们:大家好
调查报告一般由题目、目录、引言、主体和结论等部分组成,结构严谨清晰。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调查报告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使用。5年过去了,人们对塑料袋的危害与使用是否
青春是我们追求幸福的时刻,让我们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美好的瞬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青春励志电影,让我们一起领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有人说,如同花朵终将凋谢。我们的
优秀作文常常能够用简练明了的语言准确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通过阅读以下优秀作文范文,我们可以深刻理解作文写作中的技巧和要点。“哥哥,哥哥,哥哥……”西奥的泪点点
我们实习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都应该在实习报告中得到体现和总结。在阅读下面的实习报告范文之前,建议大家先对自己的实习经历做一次整理和总结,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范文中
优秀作文是作者用文字创造的艺术品,能够打动人心、留下深刻印象。下面是一些写作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作文,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精彩的文字。一缸金鱼,一共有几条小金鱼?
学期工作计划是对过去学期工作的总结和对新学期的规划,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学习和工作效果。接下来是一些学期工作计划的成功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检讨书是一份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表现,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的检讨书案例,了解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检讨书。
通知的发布应该遵循一定的规范和程序,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通知写作的技巧和范文,可以浏览以下内容。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马上要开学啦
在幼儿园工作计划中,会明确规定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这些幼儿园工作计划范文中把握了教师与幼儿的情感交流,加强了教学的亲和力。通过中班上学年的游戏开展,幼儿的交往
实施方案是管理执行力的体现,它要求我们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并及时调整。以下是一些行业领先企业的实施方案,通过学习它们,我们可以了解到最佳实践和成功经验。
民主生活会的开展需要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下面是一些关于民主生活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范文1:在民主生活
演讲稿是演讲者思考、准备和练习的产物,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把握演讲内容和表达方式。接下来是一些备受欢迎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工作汇报的语言应该严谨准确,避免使用含糊不清和夸张的词句,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最后,希望这些工作汇报范文能够对大家在写作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让
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的一次深入反思,可以促使我们更好地规划和安排下一个月的工作。针对不同职业和行业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小编为大家汇总了一些供参考。。20__年,在经
年终总结是我们对过去一年付出的努力和收获进行回顾和评估的机会。年终总结是在一年的时间里对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一种重要材料,随着一年的结束
年终总结是一个交流的机会,通过与同事、领导和上级的交流,我们可以听取他们对我们工作的评价和建议,从而不断提高自己。以下是一些精心挑选的年终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
辞职信是我们向雇主传达离职意愿和表达感谢的书面形式,它能够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口碑和个人形象。辞职信的书写风格和内容会因人而异,但这些范文可以提供参考,促使我们思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场难忘的活动。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主持人的成功秘诀,以下的案例将给你一些启示。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以及各位社团代表
通过通知的形式,我们可以及时、准确地向目标对象传达相关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希望这些通知范文能够给你提供一些启示和灵感,帮助你写出高质量的通知。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先规划教学内容、考虑教学方法和教具,并且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篇大班教案的案例分析,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工
幼儿园小班是学龄前儿童教育的起点,是孩子们开始接触学习和社交的重要阶段。幼儿园小班的总结范文是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以下是一些案例,供您参考。
学生评语应该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表现,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评价。为了方便大家评价学生的表现,我们整理了一些学生评语的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嘉琪,你能遵守学校
学生会工作总结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总结,更是对自己学习与发展的一种思考。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学生会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总结阶段的写作有所帮助。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着,回
通过编写个人简历,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进行总结,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做一个清晰的规划。个人简历是一种重要的自我宣传材料,以下范文将向你展示如何通过简洁明了
中班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进行灵活调整和改进。通过阅读中班教案范文,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教学灵感和经验,丰富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一年四季,在电视或
读后感可以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并给予自己更深刻的启示。以下是一些精心挑选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这本书非常有趣,它写的是一个
月工作总结是对一个月内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审视自己的工作表现,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同时也可以总结工作中的亮点和成就,提升工作效率和
在学期总结中,我们可以审视自己在学习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些学期总结范文包含了不同学科和不同成长阶段的写作样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学期总结的要点和技巧。
无论是政治家、演讲家还是企业家,都需要掌握撰写演讲稿的技巧。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演讲稿范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演讲的重要性和技巧。同事们:。进入11月份以来,全
月工作总结还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和自己的职业发展需求。还在苦恼如何写一份出彩的月工作总结?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范文分享,希望
施工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用于明确双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施工合同的范例,希望对大家的工程施工有所启发。乙方:为明确双方
教案模板的编写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灵活调整,以满足教学需求。借鉴一些优秀的教案模板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以下是一些值得一看的教案参考。
感恩让我们更加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使我们建立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接下来是一些与感恩有关的文章,希望能够为你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尊敬的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
情况报告是对特定事件或情况进行详细陈述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用于向相关人员提供相关信息和决策依据。一份情况报告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和把握当前的情况,找出问题所在
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心得,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大对道德教育的力度,通过
自查报告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表现,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改进。以下是一些关于自查报告的范文示例,供大家在撰写自己的报告时参考和学习。
优秀作文应该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启发和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大年初一,妈妈带我去和顺看烟花,七点多的时候,
年度总结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更是对过去所付出努力和取得成果的一种肯定和激励。希望以下这些年度总结样本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本职工作,认真学习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的工作成果进行回顾和分析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如果你想写一篇出色的月工作总结,可以参考下面这些优秀
策划书是对于项目的整体把握和思考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执行项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策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本站发布元旦迎新晚会策划书,更多元
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一种自我检验与评估。以下是一些关于月工作总结的参考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20__年我校在市教育局
当我们需要做一次演讲时,一篇演讲稿范文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帮助我们更好地准备和展示。总体而言,范文是我们学习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有益参考资料,希望大家能够
通过编写教案模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更加清晰和有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模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测量力的大小》是全国小学
实习报告是对实习期间工作内容和收获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实习报告范文中的案例和经验分享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20xx年x月,我结束了xx年的学习生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思考和行动的梳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改进自己。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心得体会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启迪。假如我是一名安全
月工作总结的重点是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便在下一个月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改善和提升。下面是一些月工作总结的实例,大家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
学校是一个让我们实现梦想的地方,它给了我们追求成功的机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和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参考。
读书心得是培养个人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总结和归纳可以提升文化素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读书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