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学年开始之前,编写一份教学工作计划是每位教师必做的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最新秋季传染病班会教案(热门13篇)篇一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秋季入学以后,昼夜温差很大,我们的身体很难适应,因此非常容易得病。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类疾病的发生。
二、讲解传染病知识。
1、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普通性感冒。
并有鼻塞、喷嚏、流涕、胃不适等。
3、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是小儿、未患过麻疹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烧、咳嗽、流涕、睑结膜充血及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发热3-4天后出现全身红色斑丘疹,经一周左右可自然恢复,注意防止合并肺炎、心肌炎。
4、水痘。
三、四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出现。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2、教室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关键。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5、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
6、衣、食细节要注意。
7、切莫讳疾忌医。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让学生了解各种秋季多发传染病的知识,在日后生活当中养成讲卫生爱干净的习惯,从而从源头上减少传染病发生的几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秋季传染病班会教案(热门13篇)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传染病的概念,了解和认识传染病。
2、知道常见的传染病,知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分别是什么。
3、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如何与病人相处等。
二、教学重点、难点:传染病的预防。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分析归纳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踏着时间的节拍,我们已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秋季。进入秋季之后,气温将会逐渐的下降,秋季风大干燥,气温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一些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都是秋季高发的疾病。
首先就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从小到大都得过哪些病?并判断一下会不会传染。(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近视眼等。)讨论:根据你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判断下列疾病中,哪些病是传染的?哪些病是不传染的?”。
总结:这些能传染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出示数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传染病的特点以及怎样预防传染病。
3、传染病的特点:具有传染性。传染病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在一定区域暴发,所以传染病还具有流行性。
(1)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在不同季节里发病率有高有低,以夏秋季比较多发,这与苍蝇活动频繁、繁殖加速、人们接触生冷饮食、瓜果蔬菜较多有关。预防肠道传染病,要认真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保护水源,搞好厕所卫生,严格粪便和污水处理,消灭老鼠、苍蝇、蜘蛛等有害动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瓜果要冲干净、不吃变质的饭菜等卫生习惯。
(2)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是病原体通过空气飞沫、灰尘使人吸入后而发病,病人咳嗽、吐痰时可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进入空气和灰尘中,再传给他人。
(3)、怎样预防虫媒传染病通过昆虫而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传染病。应该彻底消灭蚊子、虱等吸血昆虫。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及时检查治疗,充分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具体来讲,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是接种乙脑疫苗。而控制疟疾传播的重点是彻底治疗病人和可疑病人。对于班疹伤寒和回归热,则以来灭虱为重点。
(4)怎样预防经动物传播的传染病,这些经动物传播的疾病叫动物源性传染病。预防动物源性传染病的要点是杀灭有害动物,如消灭老鼠、杀死并深埋病狗、病猫。搞好畜、禽圈卫生。及时对学生进行预防接种,如被狗、猫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五、课外活动安排:
反思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要预防传染病,我们还要哪些坏的习惯要改掉?
最新秋季传染病班会教案(热门13篇)篇三
1、知道传染病的概念,了解和认识传染病。
2、知道常见的传染病,知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分别是什么。
3、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如何与病人相处等。
多媒体演示、分析归纳法、讨论法。
1、导入:
踏着时间的节拍,我们已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秋季。进入秋季之后,气温将会逐渐的下降,秋季风大干燥,气温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一些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都是秋季高发的疾病。
2、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首先就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从小到大都得过哪些病?并判断一下会不会传染。(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近视眼等。)。
讨论:根据你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判断下列疾病中,哪些病是传染的?哪些病是不传染的?”。
总结:这些能传染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出示数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传染病的特点以及怎样预防传染病。
3、传染病的特点:具有传染性。传染病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在一定区域暴发,所以传染病还具有流行性。
4、传染病的预防。
肠道传染病在不同季节里发病率有高有低,以夏秋季比较多发,这与苍蝇活动频繁、繁殖加速、人们接触生冷饮食、瓜果蔬菜较多有关。
预防肠道传染病,要认真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保护水源,搞好厕所卫生,严格粪便和污水处理,消灭老鼠、苍蝇、蜘蛛等有害动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瓜果要冲干净、不吃变质的饭菜等卫生习惯。
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是病原体通过空气飞沫、灰尘使人吸入后而发病,病人咳嗽、吐痰时可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进入空气和灰尘中,再传给他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白喉、百日咳等。其中流行性感冒发病率最高,流脑的'死亡率最高。
患呼吸道传染病后就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吐痰、闷气、流鼻涕、喷嚏、流泪等,有些还能使人出疹,如麻疹、水痘、风疹、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期主要在发病期,病愈之后,传染性就很快减弱。但也有例外情况,如白猴、流脑、百日咳等,病愈后仍有较强的传染性。
预防接种在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水痘、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等。其他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病人隔离治疗,教育学生不乱吐痰、擤鼻涕,咳嗽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教室每天要开窗2次,每次10分钟通风换气。这样可以使室内空气中病菌减少80%左右。还可用食醋熏蒸教室、宿舍,以杀灭空气中的病菌。
通过昆虫而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传染病。应该彻底消灭蚊子、虱等吸血昆虫。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及时检查治疗,充分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具体来讲,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是接种乙脑疫苗。而控制疟疾传播的重点是彻底治疗病人和可疑病人。对于班疹伤寒和回归热,则以来灭虱为重点。
动物中一些传染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传染给人类,如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布氏杆菌病、炭疽等。鼠能传染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等病,狗、猫、狼能传播狂犬病,家畜、禽类除能传播上述疾病外,还可以传播快乙型脑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这些经动物传播的疾病叫动物源传染病。
预防动物源传染病的要点是杀灭有害动物,如消灭老鼠、杀死并深埋病狗、病猫。搞好畜、禽圈卫生。及时对学生进行预防接种,如被狗、猫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1)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2)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教室、电脑房等;
(3)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商场、浴室等;
(4)勤洗手,洗手时要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5)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6)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7)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应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培养健身兴趣,加强体能锻炼,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11)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消毒剂喷洒、擦拭。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只要我们积极预防、正确对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将它们拒之门外。
最新秋季传染病班会教案(热门13篇)篇四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激发兴趣。
二、组织讨论:
1、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面:整洁无杂物。
三、预防传染病知识:
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2、如何预防?
a、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
b、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d、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e、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f、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最新秋季传染病班会教案(热门13篇)篇五
一、活动目的:
1、秋季是各种传染病多发季节,避免传染病在校内发生。
2、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预防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的预防教育。
3、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活动过程:
1、全体起立,唱国歌。
2、辅导员宣布主题班队会正式开始。
3、主持人讲话:
同学们,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我们为了学生的健康,开展本次班队会,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4、观看《构建无结核病的和谐校园》的影片。
(1)手足口病的预防及防护措施。
(2)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
(3)麻疹病的预防及防护措施。
6、小组讨论:
如何从身边做起,如何讲好卫生,如何预防各种传染病。
7、发出倡议。
同学们,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大家讲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定就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8、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传染病的防治”主题班队会,我们了解了更多的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希望大家要爱护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并回家向家人做宣传,发动家人讲好卫生,预防各种疾病。
最新秋季传染病班会教案(热门13篇)篇六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在思想上重视传染病的危害,从而积极地预防;正确对待传染病病人。
教学重点。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一般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
不同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关键结合实例和概念认真分析、讨论。
学情分析对于传染病,学生了解不多,但课前的调查对学习本节有一定的铺垫作用,应让学生做好。同时可以联系遗传病的知识作为比较。
教学方法。
和谐教学法教具学具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含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激发阶段。
1、知识准备:
什么是健康?
举例说明什么是遗传病?遗传病传染吗?
2、激趣导入:
肆虐的传染病曾经危害过多少人的健康,夺去过多少人的生命?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传染病的预防刻不容缓!
二、导学阶段。
1、展示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有什么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哪些,传染病有哪些类型。
2、导学、自学、讨论和交流:
你患过哪些疾病?哪些是传染的?哪些是不传染的?为什么?
什么是传染病呢?
什么是病原体呢?
猜一猜,它们能引起什么疾病?
想一想,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阅读69页资料,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
小组交流。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什么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讨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各是什么?怎样看待艾滋病人?
以组为单位交流。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对应措施进行预防?
下列图片中所表示的是采取了什么措施?
在具体预防中,往往采取综合防治和重点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以收到最佳预防效果。
猜一猜:传染病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简介人类四大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传播途径、流行季节和常见病举例。
艺术归纳:
特点(略)。
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略)。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略)。
按病原体分(略)。
按传播途径分(略)。
三、应用评价阶段。
1、激趣练习:
以组为单位以抢答的方式回答课后练习题。
2、达标测试:
以个人为单位以抽签的方式回答《学习与检测》上的练习题,每个学生回答两个题。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播放课件导入部分。
讲述(或课件展示)。
出示课件相关部分。
出示病原体的图片。
巡回指导。
最新秋季传染病班会教案(热门13篇)篇七
地点:2.3班教室。
参与人员:二年级全体师生。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学习,为学生控制秋季疾病流行和健康的生活提供了知识保障。
2、使学生知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预防疾病中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班会过程:
教师引言: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同时雨水较多,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秋季常见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口角炎、秋燥症等)。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军团菌病、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是“叮咬传播”的传染病,昆虫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口角炎:秋季空气比较干燥、寒冷,口唇黏膜经不起刺激;另外,秋季绿叶蔬菜的减少使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2、维生素c容易缺乏。因此,在秋季学生易患口角炎。
预防措施:多吃萝卜、冬瓜、菠菜、银耳、鸭子、梨、葡萄甘蔗等润肺生津的食物。如果学生出现口唇干裂的症状,应让学生加倍饮水,并涂写防裂油或润唇膏,以保持嘴唇湿润。
特别提醒:嘴唇干裂时,提醒他不要用舌头去舔。因为口水极易蒸发,水分蒸发时带走热量,会使局部湿度降低,加重口唇的干裂和疼痛。另外,口水中细菌很多,舔嘴唇是不卫生的.。
秋燥症:秋季气候干燥,不少学生会出现喉痒咳嗽、干咳无痰,这种症状医学上称为“秋燥症”。
预防措施:多饮开水、淡茶、豆浆及牛奶等饮料,多吃些胡萝卜、西红柿、豆腐、银耳、梨、柿子、藕、蜂蜜、香蕉等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作用的食物。
1、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洗手;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餐具、食物要防蝇;餐具要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从事餐饮业、保姆等工作的人员应定期体检。
2、在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
管好水源自来水要按规定消毒;不喝生水;消灭苍蝇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除和控制苍蝇孳生地;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苍蝇、蟑螂、老鼠。
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适当进食蒜、醋可预防胃肠道传染病。
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祝大家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学习生活!
最新秋季传染病班会教案(热门13篇)篇八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懂得有关传染病的常识和预防措施。
2、培养幼儿预防传染病,增进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2、一些有关于传染病的图片。
3、红眼咪咪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活动。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2、讲完故事后提问:
教师小结:原来咪咪的眼睛进沙子了,他用脏脏的小手去揉眼睛了结果眼睛发炎了,变红了,得了红眼病,红眼病是一种很强的传染病,所以红眼病传染给了妈妈!
3、引导幼儿讨论避免传染病的方法。
师:红眼病会传染给别人,那我们要怎么样预防自己不得红眼病呢?
教师小结:我们要记住不要用脏的小手去揉眼睛,用干净的毛巾去擦。如果得了红眼病,应在家休息,避免和别人接触,等病好了才能上幼儿园。得了红眼病后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点眼药水,用干净的手帕擦眼泪,不到公共场所去。
二、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1、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2、讨论该如何去抚养传染病。
(教师播放一些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认真观看)。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应该要多通风,勤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去人多的地方的话,我们也带上一个口罩,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卫生。
三、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感冒的典型特征。
2、掌握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
3、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了解感冒的具体症状以及掌握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
在游戏中运用自己了解到的方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感冒的经历。
物质准备:
1、手偶乔治,音乐《洗手歌》。
2、预防感冒小知识的ppt,健康小贴士主题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6分钟)。
1、手偶故事:乔治感冒了,激发幼儿谈论的兴趣。(3分钟)。
提问1:小朋友们,故事里的乔治怎么了呀?他为什么会不舒服呢?
提问2:你们是怎么发现的?(感冒的特征)。
2、自由讨论(3分钟)谈论自己感冒的经历,了解感冒的症状。
教师小结:感冒的症状(鼻子不透气、流鼻涕、嗓子痛、头痛、咳嗽、打喷嚏、有时候会发烧)。
(二)基本部分(6分钟)。
1、自由讨论:怎样才能预防感冒?
(1)幼儿谈论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
(2)播放ppt,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2、教师小结:总结预防感冒的方法。
(1)勤洗手,洗澡,注意卫生。
(2)尽量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
(3)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特别市室内。
(4)加强体育锻炼。
(5)均衡饮食。
(6)充足的睡眠。
(三)游戏活动(7分钟)。
游戏:病菌几点钟规则:由教师扮演"病菌",站在场地中间,幼儿围成圈站在四周,游戏开始后,可在圈内随意走动。幼儿边走动边询问"病菌",病菌病菌几点钟,当"病菌"回答1点钟时,幼儿就要做出洗手的动作;当"病菌"回答2点钟时,幼儿就要做出穿衣服的动作;当"病菌"回答3点钟时,幼儿就要做出睡觉的动作。在此期间,幼儿要保持不动,动了的幼儿以及未做出相应动作的幼儿就会感冒。
教师小结:所以我们要勤洗手,天冷勤添衣,按时睡觉,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棒棒,不感冒哟!
(四)结束活动(5分钟)。
1、播放《洗手歌》,幼儿学习洗手要点。
2、幼儿根据音乐,实际操作洗手,教师从旁指导。
延伸活动。
1、制作健康小贴士宣传画: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对付病菌的办法肯定更多了。可是,许多小朋友还不知道这些好方法,请你将这些办法画出来,我们制作成健康小贴士的宣传画,让更多的人能够健健康康的过冬天。
2、将健康小贴士张贴在醒目处,让更多的幼儿了解预防流感的好方法。
附故事:
有一天乔治一个人去森林里玩,他正玩得高兴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乔治没有伞,他只好淋着雨匆忙的跑回了家里。晚上,乔治觉得很不舒服,浑身酸痛,鼻子也堵得慌,乔治缩成一团,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讨厌的鼻涕怎么也止不住!乔治不停的吸着鼻涕,还忍不住打起喷嚏,因为鼻子不通气,他趴在床上张开大嘴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看来,乔治生病了!乔治的妈妈摸摸乔治的额头,说道:"天呀,乔治你的额头好烫呀。"于是,乔治妈妈赶紧请了杰克医生来给乔治看病,杰克医生赶紧给乔治打了针,吃了药。过了几天,乔治又活蹦乱跳的了。
教学目标: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幼儿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幼儿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激发幼儿讲究卫生,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播放录像。
二、组织讨论:
1、幼儿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兜:整洁无杂物。
9、不吃生或半熟的鸡鸭鹅及鸡蛋。
10、尽量不要接触猪和鸟类。
预防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最新秋季传染病班会教案(热门13篇)篇九
20xx年12月17日。
由于冬季是传染病流感、水痘、腮腺炎等的高发时期,为了增强全体学生对冬季常见传染病知识的了解和预防,以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出发点,紧急行动,密切关注,积极做好流感、水痘、腮腺炎等防控工作。让学生了解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等等。使学生们懂得了只有好的、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讲解、讨论。
学生搜集预防疾病谚语。
一、班主任介绍冬季常见病。
天气渐冷,又到了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冬冬季有哪些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易造成暴发性流行或世界性大流行。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呼吸道症状较轻。
2、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也叫“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常在幼儿园、小学里流行。2岁以下小儿较少得病。一般一生只患一次。
3、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其特点为全身皮肤分批出现散在的斑疹、丘疹和水疱疹,并伴发热。一般水疱疹结痂即愈,少留疤痕。水痘传染性很强,必须早期隔离患儿,直到隔离期满。
4、麻疹: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麻疹患者,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潜伏期通常为14日。
5、此外风疹、猩红热、流脑等也是学校中常见的传染病。
1、开展冬季传染病预防的科普宣传,使学生能了解疾病的特征与预防的方法,争取早发展,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
2、教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3、经常到户外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5、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自我身体的抵抗力。
6、对于哪些腋下温度38.0℃,咳嗽、咽喉痛、头痛、喷嚏、流涕、扁桃体肿大等症状体征明显者,劝其回家休息,及时进行治疗。
7、发现疫情或疑似疫情,及时向学校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生谈自己今后的打算。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
四、预防疾病谚语。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吃米带点糠,老少身体壮。
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管你伤风不伤风,三片生姜一根葱。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不干不净,吃了得病。干干净净,吃了没病。
生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
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不喝酒,不吸烟,病魔见了都靠边。
五、班主任小结。
最新秋季传染病班会教案(热门13篇)篇十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每人写一篇《预防传染病》文章;
4、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的准备.
展示图片,播放录像
1、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面:整洁无杂物。
划分两个小组,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分别给两个小组计分
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2、如何预防?
a、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
b、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d、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e、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f、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学生活动情况和效果评价。
出一期《讲卫生,预防传染病》的班报。
最新秋季传染病班会教案(热门13篇)篇十一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感冒的典型特征。
2、掌握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
3、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了解感冒的具体症状以及掌握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
在游戏中运用自己了解到的方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感冒的经历。
物质准备:
1、手偶乔治,音乐《洗手歌》。
2、预防感冒小知识的ppt,健康小贴士主题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6分钟)。
1、手偶故事:乔治感冒了,激发幼儿谈论的兴趣。(3分钟)。
提问1:小朋友们,故事里的乔治怎么了呀?他为什么会不舒服呢?
提问2:你们是怎么发现的?(感冒的特征)。
2、自由讨论(3分钟)谈论自己感冒的经历,了解感冒的症状。
教师小结:感冒的症状(鼻子不透气、流鼻涕、嗓子痛、头痛、咳嗽、打喷嚏、有时候会发烧)。
(二)基本部分(6分钟)。
1、自由讨论:怎样才能预防感冒?
(1)幼儿谈论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
(2)播放ppt,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2、教师小结:总结预防感冒的方法。
(1)勤洗手,洗澡,注意卫生。
(2)尽量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
(3)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特别市室内。
(4)加强体育锻炼。
(5)均衡饮食。
(6)充足的睡眠。
(三)游戏活动(7分钟)。
游戏:病菌几点钟规则:由教师扮演"病菌",站在场地中间,幼儿围成圈站在四周,游戏开始后,可在圈内随意走动。幼儿边走动边询问"病菌",病菌病菌几点钟,当"病菌"回答1点钟时,幼儿就要做出洗手的动作;当"病菌"回答2点钟时,幼儿就要做出穿衣服的动作;当"病菌"回答3点钟时,幼儿就要做出睡觉的动作。在此期间,幼儿要保持不动,动了的幼儿以及未做出相应动作的幼儿就会感冒。
教师小结:所以我们要勤洗手,天冷勤添衣,按时睡觉,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棒棒,不感冒哟!
(四)结束活动(5分钟)。
1、播放《洗手歌》,幼儿学习洗手要点。
2、幼儿根据音乐,实际操作洗手,教师从旁指导。
延伸活动。
1、制作健康小贴士宣传画: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对付病菌的办法肯定更多了。可是,许多小朋友还不知道这些好方法,请你将这些办法画出来,我们制作成健康小贴士的宣传画,让更多的人能够健健康康的过冬天。
2、将健康小贴士张贴在醒目处,让更多的幼儿了解预防流感的好方法。
附故事:
有一天乔治一个人去森林里玩,他正玩得高兴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乔治没有伞,他只好淋着雨匆忙的跑回了家里。晚上,乔治觉得很不舒服,浑身酸痛,鼻子也堵得慌,乔治缩成一团,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讨厌的鼻涕怎么也止不住!乔治不停的吸着鼻涕,还忍不住打起喷嚏,因为鼻子不通气,他趴在床上张开大嘴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看来,乔治生病了!乔治的妈妈摸摸乔治的额头,说道:"天呀,乔治你的额头好烫呀。"于是,乔治妈妈赶紧请了杰克医生来给乔治看病,杰克医生赶紧给乔治打了针,吃了药。过了几天,乔治又活蹦乱跳的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甲流感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预防,
2、了解甲流感的预防措施。
3、提高警惕预防甲流感。
教学方法:
查阅资料、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甲流感有关知识介绍。
1、什么是甲流感?
甲流感即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2、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会出现哪些症状?
3、流感病毒的传染途径。
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染期从发病前一天到发病后7天左右。儿童感染者传染期长于成年人。一个健康人如果吸入病人打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就可能被传染上;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以存活2小时以上,如果接触了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桌面、椅子和其他物品,没有洗手就接触自己的眼睛、鼻腔活口腔,也可能被传染上。
4、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预防措施。
(1)每天坚持晨测,注意体温变化,如有体温变化,如有发热(体温在37.5度以上包括37.5)等症状,即使通知家长前往医院就诊。
(2)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至少30—40分钟。
(3)避免接触生猪或者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场所,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或者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5)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合理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自身的免疫力,以免感冒。
三、我眼中的“甲流感”
学生自己谈一下你眼中的甲流感,你觉得甲流感应该怎么处理?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四、小结:我们能做的。
学生思考对于预防甲流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教学目标: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幼儿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幼儿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激发幼儿讲究卫生,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播放录像。
二、组织讨论:
1、幼儿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兜:整洁无杂物。
9、不吃生或半熟的鸡鸭鹅及鸡蛋。
10、尽量不要接触猪和鸟类。
预防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懂得有关传染病的常识和预防措施。
2、培养幼儿预防传染病,增进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2、一些有关于传染病的图片。
3、红眼咪咪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活动。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2、讲完故事后提问:
教师小结:原来咪咪的眼睛进沙子了,他用脏脏的小手去揉眼睛了结果眼睛发炎了,变红了,得了红眼病,红眼病是一种很强的传染病,所以红眼病传染给了妈妈!
3、引导幼儿讨论避免传染病的方法。
师:红眼病会传染给别人,那我们要怎么样预防自己不得红眼病呢?
教师小结:我们要记住不要用脏的小手去揉眼睛,用干净的毛巾去擦。如果得了红眼病,应在家休息,避免和别人接触,等病好了才能上幼儿园。得了红眼病后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点眼药水,用干净的手帕擦眼泪,不到公共场所去。
二、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1、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2、讨论该如何去抚养传染病。
(教师播放一些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认真观看)。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应该要多通风,勤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去人多的地方的话,我们也带上一个口罩,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卫生。
三、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最新秋季传染病班会教案(热门13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幼儿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幼儿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激发幼儿讲究卫生,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播放录像。
二、组织讨论:
1、幼儿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兜:整洁无杂物。
9、不吃生或半熟的鸡鸭鹅及鸡蛋。
10、尽量不要接触猪和鸟类。
预防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感冒的典型特征。
2、掌握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
3、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了解感冒的具体症状以及掌握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
在游戏中运用自己了解到的方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感冒的经历。
物质准备:
1、手偶乔治,音乐《洗手歌》。
2、预防感冒小知识的ppt,健康小贴士主题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6分钟)。
1、手偶故事:乔治感冒了,激发幼儿谈论的兴趣。(3分钟)。
提问1:小朋友们,故事里的乔治怎么了呀?他为什么会不舒服呢?
提问2:你们是怎么发现的?(感冒的特征)。
2、自由讨论(3分钟)谈论自己感冒的经历,了解感冒的症状。
教师小结:感冒的症状(鼻子不透气、流鼻涕、嗓子痛、头痛、咳嗽、打喷嚏、有时候会发烧)。
(二)基本部分(6分钟)。
1、自由讨论:怎样才能预防感冒?
(1)幼儿谈论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
(2)播放ppt,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2、教师小结:总结预防感冒的方法。
(1)勤洗手,洗澡,注意卫生。
(2)尽量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
(3)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特别市室内。
(4)加强体育锻炼。
(5)均衡饮食。
(6)充足的睡眠。
(三)游戏活动(7分钟)。
游戏:病菌几点钟规则:由教师扮演"病菌",站在场地中间,幼儿围成圈站在四周,游戏开始后,可在圈内随意走动。幼儿边走动边询问"病菌",病菌病菌几点钟,当"病菌"回答1点钟时,幼儿就要做出洗手的动作;当"病菌"回答2点钟时,幼儿就要做出穿衣服的动作;当"病菌"回答3点钟时,幼儿就要做出睡觉的动作。在此期间,幼儿要保持不动,动了的幼儿以及未做出相应动作的幼儿就会感冒。
教师小结:所以我们要勤洗手,天冷勤添衣,按时睡觉,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棒棒,不感冒哟!
(四)结束活动(5分钟)。
1、播放《洗手歌》,幼儿学习洗手要点。
2、幼儿根据音乐,实际操作洗手,教师从旁指导。
延伸活动。
1、制作健康小贴士宣传画: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对付病菌的办法肯定更多了。可是,许多小朋友还不知道这些好方法,请你将这些办法画出来,我们制作成健康小贴士的宣传画,让更多的人能够健健康康的过冬天。
2、将健康小贴士张贴在醒目处,让更多的幼儿了解预防流感的好方法。
附故事:
有一天乔治一个人去森林里玩,他正玩得高兴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乔治没有伞,他只好淋着雨匆忙的跑回了家里。晚上,乔治觉得很不舒服,浑身酸痛,鼻子也堵得慌,乔治缩成一团,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讨厌的鼻涕怎么也止不住!乔治不停的吸着鼻涕,还忍不住打起喷嚏,因为鼻子不通气,他趴在床上张开大嘴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看来,乔治生病了!乔治的妈妈摸摸乔治的额头,说道:"天呀,乔治你的额头好烫呀。"于是,乔治妈妈赶紧请了杰克医生来给乔治看病,杰克医生赶紧给乔治打了针,吃了药。过了几天,乔治又活蹦乱跳的了。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懂得有关传染病的常识和预防措施。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2、一些有关于传染病的图片。
3、红眼咪咪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活动。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2、讲完故事后提问:
教师小结:原来咪咪的眼睛进沙子了,他用脏脏的小手去揉眼睛了结果眼睛发炎了,变红了,得了红眼病,红眼病是一种很强的传染病,所以红眼病传染给了妈妈!
3、引导幼儿讨论避免传染病的方法。
师:红眼病会传染给别人,那我们要怎么样预防自己不得红眼病呢?
教师小结:我们要记住不要用脏的小手去揉眼睛,用干净的毛巾去擦。如果得了红眼病,应在家休息,避免和别人接触,等病好了才能上幼儿园。得了红眼病后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点眼药水,用干净的手帕擦眼泪,不到公共场所去。
二、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1、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2、讨论该如何去抚养传染病。
(教师播放一些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认真观看)。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应该要多通风,勤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去人多的地方的话,我们也带上一个口罩,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卫生。
三、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甲流感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预防,
2、了解甲流感的预防措施。
3、提高警惕预防甲流感。
教学方法:
查阅资料、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甲流感有关知识介绍。
1、什么是甲流感?
甲流感即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2、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会出现哪些症状?
3、流感病毒的传染途径。
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染期从发病前一天到发病后7天左右。儿童感染者传染期长于成年人。一个健康人如果吸入病人打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就可能被传染上;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以存活2小时以上,如果接触了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桌面、椅子和其他物品,没有洗手就接触自己的眼睛、鼻腔活口腔,也可能被传染上。
4、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预防措施。
(1)每天坚持晨测,注意体温变化,如有体温变化,如有发热(体温在37.5度以上包括37.5)等症状,即使通知家长前往医院就诊。
(2)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至少30—40分钟。
(3)避免接触生猪或者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场所,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或者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5)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合理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自身的免疫力,以免感冒。
三、我眼中的“甲流感”
学生自己谈一下你眼中的甲流感,你觉得甲流感应该怎么处理?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四、小结:我们能做的。
学生思考对于预防甲流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最新秋季传染病班会教案(热门13篇)篇十三
20xx.12.17。
由于秋季是传染病流感、水痘、腮腺炎等的高发时期,为了增强全体学生对秋季常见传染病知识的了解和预防,以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出发点,紧急行动,密切关注,积极做好流感、水痘、腮腺炎等防控工作。让学生了解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等等。使学生们懂得了只有好的、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讲解、讨论。
学生搜集预防疾病谚语。
天气渐冷,又到了秋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冬秋季有哪些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易造成暴发性流行或世界性大流行。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呼吸道症状较轻。
2、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也叫“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常在幼儿园、小学里流行。2岁以下小儿较少得病。一般一生只患一次。
3、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其特点为全身皮肤分批出现散在的斑疹、丘疹和水疱疹,并伴发热。一般水疱疹结痂即愈,少留疤痕。水痘传染性很强,必须早期隔离患儿,直到隔离期满。
4、麻疹: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麻疹患者,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潜伏期通常为14日。
5、此外风疹、猩红热、流脑等也是学校中常见的传染病。
二、如何预防秋季预防传染病。
1、开展秋季传染病预防的科普宣传,使学生能了解疾病的特征与预防的方法,争取早发展,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
2、教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3、经常到户外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5、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自我身体的抵抗力。
6、对于哪些腋下温度38.0℃,咳嗽、咽喉痛、头痛、喷嚏、流涕、扁桃体肿大等症状体征明显者,劝其回家休息,及时进行治疗。
7、发现疫情或疑似疫情,及时向学校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生谈自己今后的'打算。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
四、预防疾病谚语。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吃米带点糠,老少身体壮。
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管你伤风不伤风,三片生姜一根葱。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不干不净,吃了得病。干干净净,吃了没病。
生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
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不喝酒,不吸烟,病魔见了都靠边。
五、班主任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