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一种精神的表达,它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意义,大家可以在阅读范文的同时,思考如何将优点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美丽的民间传说大全(13篇)篇一
很多人都见过漂亮且变化万千的中国结,从其所蕴涵的深意来分,有寓意吉祥如意的“吉祥结”,有寓意如意自在的“如意结”,有表达平安和一帆风顺的“方胜结”,有表达长命百岁的“盘长结”,有寓意团圆美满、锦上添花的“团锦结”,有寓意祥云绵绵的“祥云结”,还有表达永结同心的“同心结”,表达花好月圆的“桂花结”等。这些中国结无不“以结寓意,以结表情”,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中国人的喜爱。
据说,中国结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传说“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即神祗女娲将绳子在泥中滚动,便造出了人。早期的人类曾经崇拜过绳子,甚至还结绳记事。史书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结”,《说文解字》解释为“缔也”。《集韵》认为,“结”与“吉”在古代同音亦同义,那么“结”也有吉祥的意思。由“结”组成的词语,如结缘、结交、结合、结果、结发夫妻等,都充满了温馨、幸福、亲密之感。《诗经》中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之句,是说女儿出嫁时,母亲一面与其扎结,一面叮嘱要注意的礼节。而由此演化的词语“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名词。
中国结肇始于上古,到了汉带,衣服的带子上开始出现了“结”。因为中国早期的衣服没有今天的纽扣、拉链等,需要靠衣带打结之法来系衣服。唐宋时更是开始广泛兴起。在出土的唐代的铜镜图案中,有绘有口含绳结的飞鸟,意指永结百年之好。那时的人们喜欢随身佩带饰物,而饰物基本上都靠穿绳打结系在衣服上的。明清时期,中国结的变化达到了繁盛,变化万千的中国结表达了美好的祝福。
中国结讲究的是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可接。它可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礼啊。
美丽的民间传说大全(13篇)篇二
你们听过阿诗玛这个名字吗?有没有听过有关于阿诗玛的传说故事,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阿诗玛的传说故事了解一下阿诗玛吧。
从前,有个叫阿着底的地方,贫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下了一个美丽的姑娘,阿爹阿妈希望女儿像金子一样发光,因此给她起名阿诗玛。她渐渐地长大了,像一朵艳丽的美伊花。阿诗玛"绣花包头头上戴,美丽的姑娘惹人爱,绣花围腰亮闪闪,小伙子看她看花了眼"。她能歌善舞,那清脆响亮的歌声,经常把小伙子招进公房。她绣花、织麻样样能干,在小伙子身旁像石竹花一样清香。在这年的火把节,阿诗玛向阿黑吐露了真情,愿以终身相许,立誓不嫁他人。
阿黑是个勇敢智慧的撒尼小伙子。他的父母在他12岁时,被土司虐待,相继死去。他被财主热布巴拉抓去服劳役。一天,他为主人上山采摘鲜果迷了路,在密林大管申挨冻受饿,受尽了惊骇,因怕主人责骂,不敢回去。正在这时,他遇到了放羊的小姑娘阿诗玛,她把阿黑领回家,阿黑被阿诗玛的阿爹、阿妈收养为义子。从此,阿黑和阿诗玛,两小无猜,相亲相爱。渐渐地,阿黑长成了大小伙子,他的性格像高山上的青松---断得弯不得,成了周围撤尼小伙子的榜样。人们唱歌夸赞他道:。
圭山的树木青松高,
撒尼小伙子阿黑最好,
万丈青松不怕寒,
勇敢的阿黑吃过虎胆。
阿黑十分勤劳,很会种庄稼。他在石子地上开荒种包谷,包谷比别人家的长得旺,包谷穗也比别人家的长得长。他上山砍柴,比别的小伙子砍得多。他从小爱骑光背马。他调理的马,骑起来矫健如飞。他挽弓射箭,百发百中。他的义父格路日明,把神箭传给了他,使他如虎添翼。阿黑喜欢唱歌,他的歌声特别嘹亮。他喜欢吹笛子和弹三弦,他吹的笛声格外悠扬,他弹的弦子格外动听,不知吸引过多少姑娘。这年火把节,阿诗玛与阿黑互相倾吐了爱慕之情以后,这对义兄妹便双双订了亲。
一个街子天,阿诗玛前去赶街,被阿着底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看中了,他要娶阿诗玛做媳妇。他回家央求父亲热布巴拉,要父亲请媒人为他堤亲。热布巴拉早就听说过阿诗玛的美名,他马上答应了儿子的请求,请了有权有势的媒人海热,立即到阿诗玛家说亲。海热到了阿诗玛家,用他那麻蛇般的舌头,夸热布巴拉家如何如何好,怎么怎么富,阿诗玛嫁过去怎样怎样享福……阿诗玛听了之后说:"热布巴拉家不是好人家,他家就是栽起鲜花引蜜蜂,蜜蜂也不理他,清水不和浑水一起蹬,绵羊不能伴豺狼。"阿诗玛的回答,惹恼了海热,他威胁道:"热布巴拉家是阿着底有钱有势的人家,热布巴拉的脚跺两跺,阿着底的山都要摇三摇,阿诗玛要是不嫁过去,当心丢了家。"阿诗玛不管海热怎样威胁利诱,就是不嫁。
转眼间,秋天到了,阿着底水冷草枯,羊儿吃不饱肚子,阿黑要赶着羊群到很远的滇南热地方去放牧。临走时,阿黑向阿诗玛告别,他们互相勉励,互相嘱咐,依依不舍。阿黑走后,热布巴拉便起了歹心,派打手和家丁如狼似虎地抢走了阿诗玛。想让阿诗玛磕了头,吃了酒,来了客,生米做成熟饭,不嫁也得嫁。阿诗玛忠于她与阿黑的。
爱情。
她被抢到热布巴拉家以后在热布巴拉夫妇的威逼利诱面前始终不从拒绝与阿支成亲。财主捧出金银财宝指着谷仓和牛羊对阿诗玛说:"你只要依了阿支这些都是你的。"阿诗玛瞧也不瞧轻蔑地说:"这些我不稀罕我就是不嫁你们家。"阿支绷着瘦猴似的脸眨巴眨巴眼睛恶狠狠地骂道:"你不答应嫁给我就把你家赶出阿着底!"阿诗玛毫不畏惧地说:"大话吓不了人阿着底不属于你一家的。"热布巴拉见阿诗玛软硬不吃恼羞成怒他命令家丁用皮鞭狠狠地抽打阿诗玛把她打得遍体鳞伤。热布巴拉的老婆诅咒阿诗玛是"生来的贱薄命有福不会享"。阿诗玛被关进了黑牢但她坚信只要阿黑知道她被关在热布巴拉家一定会来救她。
一天,阿黑正在牧羊,阿着底报信的人找到了他,向他报告了阿诗玛被抢的消息。阿黑闻讯后,很为阿诗玛的安危担心,他立刻跃马扬鞭,日夜兼程,跨山涧,过险崖,从远方赶回家来搭救阿诗玛。他来到热布巴拉家门口,阿支紧闭铁门不准进,提出要与阿黑对歌,唱赢了才准进门。阿支坐在门楼上,阿黑坐在果树下,两人对歌对了三天三夜。·阿支缺才少智,越唱越没词,急得脸红脖子粗,声音也变得像瘸蛤膜叫似的,越来越难听了;而有才有智的阿黑,越唱越起劲,脸泛笑容,歌声响亮。阿黑终于唱赢了,阿支只得让他进了大门。但阿支又提出种种刁难,要和阿黑赛砍树、接树、撒种。这些活计阿支哪有阿黑熟练,阿黑件件都胜过了阿支。热布巴拉眼看难不住阿黑,便想出一条毒计,皮笑肉不笑地假意说:"天已经不早了,你先好好睡一觉,明天再送你和阿诗玛一起走吧!"阿黑答应住下,被安排睡在一间没有门的房屋里。半夜,热布巴拉指使他的家丁放出3只老虎,企图伤害阿黑。阿黑早有准备,当老虎张开血盆大口向他扑来时,他拿出弓箭,对准老虎"哩哩嗅。连射三箭,射死了老虎。第二天,热布巴拉父子见虎死,很惊异,再也无计可施,理屈词穷,答应放回阿诗玛。可当阿黑走出大门等候时,热布巴拉又立即关闭了大门,食言抵赖,不放出阿诗玛。
阿黑忍无可忍,立刻张弓搭箭,连连射出三箭。第一箭射在大门上,大门立即被射开;第二箭射在堂屋柱子上,房屋震得嗡嗡响;第三支箭射在供桌上,震得供桌摇摇晃晃。热布巴拉吓慌了,连忙命令家丁拔下供桌上的箭。可是,那箭好像生了根,没人能够拔得下。他只好叫人打开黑牢门,放出阿诗玛,向她求情道:"只要你把箭拔下来,我马上就放你回家。"阿诗玛鄙夷地看了热布巴拉一眼,走上前去,像摘花一样,轻轻拔下箭,然后同阿黑一起,离开了热布巴拉家。
热布巴拉父子眼巴巴看着阿黑领走了阿诗玛,心中很不服气,但又不敢去阻拦。心肠歹毒的热布巴拉父子不肯罢休,又想出丧尽天良的毒计。他们知道,阿黑和阿诗玛回家,要经过十二崖子脚,便勾结崖神,要把崖子脚下的小河变大河,淹死阿黑和阿诗玛。热布巴拉父子带着家丁,赶在阿黑和阿诗玛过河之前,趁山洪暴发把小河上游的岩石扒开放水。正当阿黑和阿诗玛过河时,洪水滚滚而来,阿诗玛被卷进漩涡,阿黑只听到阿诗玛喊了声"阿黑哥来救我",就再也没听见她的声音,没看见她的踪影了。
阿诗玛不见了,阿黑挣扎着上了岸,到处寻找阿诗玛。他找啊找,找到天放晴,找到大河又变成小河,都没有找到阿诗玛。他大声地呼喊:"阿诗玛!阿诗玛!阿诗玛!"可是,只听到那十二崖子顶回答同样的声音:"阿诗玛!阿诗玛!阿诗玛!"。
原来,十二崖子上的应山歌姑娘,见阿诗玛被洪水卷走;便跳入漩涡,排开洪水,救出阿诗玛,一同在十二崖子住下,阿诗玛变成了石峰,变成了抽牌神(回声神)。从此,你怎样喊她,她就怎样回答。
阿黑失去了阿诗玛,但他时时刻刻想念着她。每天吃饭时,他盛着包谷饭,端着饭碗走出门,对石崖子喊:"阿诗玛!阿诗玛!"那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诗玛便应声:"阿诗玛!阿诗玛"。
阿爹、阿妈出去做活的时候,对着石崖子喊:"爹妈的好?呀!好?阿诗玛!"那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诗玛,同样地应声:"爹妈的好?呀!好?,阿诗玛!"。
小伴们在阿诗玛站的石崖子下,对着石崖子上的阿诗玛弹三弦,吹笛子,唱山歌,那石崖子上的阿诗玛也会应和着锋锋弦音、悠扬笛声,唱起山歌。
阿诗玛的声音永远回荡在石林;她的身影,已经化成石头,永远和她的乡亲相伴。从此,你怎样叫她,她就怎样回答你。她的声音,她的影子永远留在了人间。
现在阿诗玛已经成为彝族女子的代称,关于阿诗玛的传说版本比较多,但无论什么版本都表现了阿诗玛和阿黑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塑造了美丽善良,勤劳勇敢的撒尼姑娘阿诗玛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彝族人民追求。
幸福。
生活的。
坚强。
意志,歌颂了彝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反抗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
《阿诗玛》是流传在撒尼人民口头上的一支美丽的歌,是撒尼人民世世代代的集体创作,它充分体现了撒尼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阿诗玛》,于1982年获西班牙桑坦德第一届国际音乐最佳舞蹈片奖。自此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开始享誉海内外。从那时起,一个勤劳善良、能歌善舞、不畏强权的阿诗玛形象,活在了国人的心中,另有同名的香烟和景点。
彝族撒尼分支民间叙事长诗。1953年5月,云南省人民文工团深入到彝族撒尼族人聚集的路南县圭山区进行发掘工作,历时三个月,搜集到《阿诗玛》的异文传说二十种。后由公刘、黄铁、刘知勇、刘绮等对异文进行了整理、润色,于1954年发表。1959年,李广田在这个基础上作了加工,并写序文,于1960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长诗《阿诗玛》塑造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阿诗玛和聪明、勇敢的阿黑这两个撒尼族青年的典型形象,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阿诗玛》使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阿诗玛的故事。阿诗玛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终将代替黑暗、善美终将代替丑恶、自由终将代替压迫与禁锢的人类。
理想。
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阿诗玛》被撒尼人称为"我们民族的歌"阿诗玛的传说已经成为撒尼人日常生活、婚丧礼节以及其它风俗习惯的一部分在人民中间广为传唱。其艺术魅力随。
时间。
的冲刷而弥久愈新,不减光芒,成为我国百民族文学百花园中一块璀璨的瑰宝,蜚声世界文坛。
美丽的民间传说大全(13篇)篇三
娘美和条庙是舅表兄妹。娘美自幼已由父母作主与条庙订了亲,到十八、九岁时就嫁给条庙了。后来,条庙得了麻风病,他就一人住在高山上。为了一耽误贤妻的青春年华,就忍痛写下了休书。
娘美离开丈夫条庙后,跟周郎私奔到了贵州的九洞。那天走到九洞已是天黑,俩人无家可归,便住在银二家里。
银二是富贵人家的花花公子,时常爱寻花问柳。他看到周郎带来的妻子长得漂亮,心里顿起歹意。他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想了一条鬼计,他就装出对他俩很热心的样子,把自己的房子记给他俩住。
银二常约周郎一起上山游玩、打猎,同吃同住同玩,不知不觉几个月就过去了。周郎哪里知道,银二心怀夺妻鬼胎。有一天在高山上打猎时,银二乘周郎不注意,就把周郎害死在山上了。
天黑了,娘美只见银二回来,却不见周郎,放心不下,就去问银二:“银二哥,周郎怎么没回来?”银二说:“今天我俩到半路上就各走一路了。后来我也不晓得他往哪里走,我还以为他早已经回来了呢。这么晚还没回来,莫不是被考虑吃了吧?”娘美听了大吃一惊。她想:“我和周郎逃到这里,住在银二屋里,他对我们这样热情款待,莫非他……”银二的一举一动和贼眉鼠眼,娘美心里起了疑心。她越想越不放心,就到鼓楼上打鼓。众人听到鼓声都聚集到鼓楼里来,问她为什么击鼓?娘美说:“我丈夫周郎昨天去打猎不见回家,不知是被老虎伤了还是遇害,谁能帮我找到他的尸体,我就嫁给谁。”说完泪流满面。众人见娘美十分可怜,都上山帮她去寻找,找了几天也没有找到周郎的尸体。
第二年三月,几个看牛的姑娘来约娘美一起去找蕨菜。
到了山上,娘美往右边山坡走去,有个姑娘忙喊:“你不要到右边山坡去哩。”娘美问她们为什么不能走,她们告诉娘美:“银二哥说那边山上有鬼。大家都不敢去那里。”娘美听了她们的话,心想是不是周郎就在这里被人害死的。为了寻找丈夫的尸骨,她说:“我不怕。只要有蕨菜。”就上那“鬼”山坡去了。找遍了山坡,也没找到丈夫的尸骨。
第二天,娘美说是去找蕨菜,又独自上了“鬼”山坡。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几堆白骨。娘美一堆一堆的辩认,也不知哪一堆是丈夫的尸骨。她咬破中指,把鲜血滴在骨堆上,说:“要是我丈夫的尸骨就把血吸进骨里,不是我丈夫的尸骨血就往下流。”把所有的尸骨都滴上了血,果然有一堆尸骨把血吸了进去。她扑在尸骨上哭得死去活来。哭了好久才把尸骨装进背袋里背回寨子的鼓楼里,立即击鼓。众人听到鼓声,都来到鼓楼里,一看又是娘美,问她为什么击鼓。娘美说:“各位父老乡亲,你们看,今天我已找到了丈夫周郎的尸骨,谁愿为我葬夫,我就嫁给谁。”众人听了都伤心地哭了,只有银二心里感到高兴,便马上答应为娘美葬夫。娘美心中的疑团一下就解开了。
第二天早晨,她和银二扛着锄头,带上长刀,背着尸骨一起上山去了。到了山上,银二问她:“尸骨就在这里埋了吧?”娘美说:“这里离寨子太近,听得到鸡叫,还要远些。”俩人又走,走到一座山坡上,银二又问:“这里埋吧。”娘美说:“这里方向朝北,以后生崽耳聋。”俩人又走到一座高山上,银二问:“就在这里葬了吧。”娘美说:“这边朝南,日后生崽要瘫。”俩人又走,一直走到很远的一座山上,娘美说:“就在这里埋吧。”银二想到就要得到娘美了,高兴得不得了,不一会,就把坑挖了三尺深。他抬头问娘美:“这么深够了吧?”娘美说还要挖深些。他又挖,挖到四尽多深了,只露出脑壳了,这时娘美趁他不注意,把银二一刀砍死了,就将银二埋在他自己挖的坟坑里。
娘美报了杀夫之仇,背起周郎的尸骨,连夜翻山越岭,赶路回家。回到家,只见条庙坐在屋里,他告诉娘美说麻风病全好了。娘美问他是怎么好的,条庙说:“吃了墨蛇游过的山泉水后,病就好了。”娘美便主动与他复百年之好。条庙见娘美对他还这样好,也不忘过去的夫妻之情,更是同情娘美的遭遇,就同意了。就这样,他俩又结为恩爱夫妻。
美丽的民间传说大全(13篇)篇四
美丽的传说明月如镜,星斗满天。在八月十五那个幽静的夜晚,我们全家吃着甜甜的月饼,欣赏着明月。
我边吃月饼边吟着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这时,全家人都哈哈大笑。人们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看是的.,望着这轮明月,我不由得想起了在上海的弟弟。
爸爸看着明月,给我说了一个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英雄叫后羿,当时那里有十个太阳,他决心把另外九个太阳。于是,他来到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射下了九个太阳。许多人都敬重他,拜他为师,只有一个叫逄蒙的人不是真心拜师的。
后羿的妻子嫦娥非常美丽善良。西王母送给了后羿一丸仙药,吃后可以升天成仙,后羿不愿离开嫦娥,没有吃。逄蒙知道了,八月十五那天,趁后羿不在手持宝剑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不愿给这种人吃,一气这下把仙药吞了下去。她突然飘上了天空,飘到了月亮上。乡亲们想念好心的嫦娥,每逢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盼望团圆的中秋节。听完这个故事,我终于明白了中秋节的来历,这个美丽的故事让我久久徘徊在其中。
你知道我喜欢什么民间传说吗?告诉你吧!我喜欢的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
以前,有个孩子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不好,天天早上就叫他上山放牛,他没有名字,人们都叫他牛郎。
牛郎对老牛特别好,给它吃嫩嫩的草,给它和清凉的水,给它去嗮太阳。牛郎长大了,哥嫂跟他分家,只给了这头老牛,牛郎闷得慌,就唱一下歌。老牛好像听得有味儿。
晚上,他在牛棚,听见了声音。他走过去,老牛说:“明天黄昏,你翻过右边的山,山有个湖,湖有个树林,会看见一个姑娘。”牛郎跟着老牛的话去做,真的有一个姑娘,姑娘叫织女,牛郎跟织女相识了,织女看牛郎好,就做他的妻子。
织女和牛郎有了儿女,他们生活幸福。织女怕外祖母来找她,牛郎去喂牛,老牛说:“我要死了,你把我的皮剥下来,有急事就披上我的皮。”牛郎悲痛地剥下了皮,王母知道了织女下嫁人间,就把她捉回来。牛郎知道了,就披着老牛的皮,去追织女。王母用玉簪一划,出现了一条天河,他们只能隔河相望,在七月初七,喜鹊们就建一座鹊桥,让他们相会。
我觉得王母特别坏,拆散了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这故事真动人啊!
相传,中国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美丽的民间传说大全(13篇)篇五
彝族、撒尼支系风格独特的语言文字、婚丧习俗中的奇异舞狮、斑斓绚丽的服饰彩绣、风姿豪放的民间歌舞、内涵丰富的诗文传说、古朴粗犷的摔跤竞技、斗牛斗羊的传统风采,令多少游人叹为观止。更有那被撒尼人称之为“撒尼维纳斯”古老的“阿诗玛”动人传说,令多少游人为痴为迷。尤其是那被誉为“东方狂欢节”的火把节,伴随着热情奔放的大三弦舞,千万支火把映红石林夜空,更给多少游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和久久的回想。
美丽的民间传说大全(13篇)篇六
在这样一片桃林中,居住着一对恋人,他们是玉隐和惊鸿。
惊鸿不知道玉隐是哪儿来的,只知道某天当她如往时一样来到后山赏桃花时,桃树下多出了一个懒洋洋观含苞欲放的桃花的少年。她从未见过这个人,而他却毫不客气地把她打量了个遍,惊鸿不愿与陌生人交谈,自己步于不能被他望见的一角观赏桃花,期盼这只是一个过路人。
第二日,惊鸿再来到桃园时,他又在那儿,同样是懒洋洋地,只是手中多了一根横笛,从那样短短的小竹笛中,他居然吹奏出了极美妙的曲子。
第三日,惊鸿已经是带着期盼来桃园了,他在那儿舞剑。
第四日,他不知从哪儿弄来许多木头,好象要开始搭建什么,而且好象是个不小的工程。
第五日、第六日、第七日,都看到他一言不发,埋头做事。
第十二日,在桃林中间,出现了一座小小的木头搭建的房子。
第十三日,他又开始在小木屋旁边忙碌起来。
再一个八日,另一座小木屋也出现了。惊鸿就这样,也一言不发地看他搭了十六日。只是养成了每天为他带饮食的习惯,他也不问,渴了接来就喝,饿了拿来就吃。
第二十一日,他用小刀在第一座小屋门上刻下“玉隐”二字,然后把刀递给了她,她接过,刻下了“惊鸿”。
已是桃花盛开,落英缤纷时。他们经常各坐于小屋中,观花飞如蝶,听鸟鸣如莺。而她也爱上了他用笛子吹奏的曲子,爱上了他侧头吹笛的身姿,爱上了他……可是他从来没有说过他的来历,也没有问过她的,他不想知道吗?惊鸿只沉浸于眼前的日日相会,也浑然忘了要去询问他。
某天,他突然说他要走了。惊鸿顿时心如刀绞,可无从挽留,她转身离去,泪如雨下。
玉隐想:不是我要走,而是你根本不关心我的去留,你从来没问过我从哪儿来?是什么人?如今又如此绝然留去,更说明你心里没我。
两个情窦初开的少年男女,因着误会,相背而行。
一直在一旁暗中观察他们的爱神,这时看不下去了,她出现在玉隐面前,对他说“那个女孩子身患绝症,已没有多少。
时间。
的
生命。
了。”玉隐急道:“那如何是好?”爱神道:“只有在这座桃林靠南面的深处,去寻找四叶草,就是传说中有四片叶子的草,能够带来幸运和幸福的,才能挽救她的生命。”玉隐道了一声谢,就急急奔入了桃林,爱神微笑地看着他的背景,露出了满意的表情,她将同样的话又说给了惊鸿听,只是把方位改成了北面。从惊鸿焦急的反应中,她同样看到了预期的效果。
是夜,惊鸿第一次于日落时分没有回到自己家。她已经顾不上流连在外可能会受到的父母的询问和责备,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找到四叶草,救他的性命。月升时分,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伴随着雷声,今年的春雷格外的频繁,格外的响。将眼前的视线都迷糊了,惊鸿用手抚好淋湿披散在眼前的头发,睁大了眼睛向前奔跑着,其实她从小是最怕打雷的。
终于她发现了一片三叶草的密集的生长地,她忙乱地用手寻找着,一片一片,都是三叶的,四叶的在哪儿呢?这么多的三叶草中,一定会有一片是四叶的,必须得有。雨水早湿透了她全身的衣物,在踉跄中,也不知摔倒过几次,鞋上裹着厚厚的泥泞。疲劳和焦虑是她现在唯一的感受,终于,一夜地寻觅后,一片四叶草赫然出现在眼前。惊鸿如获至宝地将它全根挖出,双手捧在胸前,她用嘴唇轻轻去触碰那娇嫩的叶子,那小小的四叶构成的植物,寄托了她所有的期望。
惊鸿转身循来路奔去,她要去找到玉隐,将这棵四叶草带到他面前,也将幸运带到他面前。
一旁的爱神笑了,这是她和他们开的一个玩笑,因为她不想让幸福来得过于容易,只有彼此在乎、彼此珍惜的人才配拥有幸福。
在中国台湾,“四叶草”普遍所指的是四叶的酢浆草。
在爱尔兰民间,人们认为四叶的车轴草能带来好运,是爱尔兰最知名的国家象征,畜牧业在该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良牧草白车轴草一枝独秀。因此白车轴草被视为爱尔兰的国花,是用来献给爱尔兰守护圣人--圣帕特里克的花朵,爱尔兰为了争取独立曾经和英国长期浴血抗战。因此,它的花语是--。
爱国。
在德国,幸运草被认为是自由,统一,
团结。
和平的象征。
在欧洲,寻找四叶草还是小孩们热门的游戏,他们认为找到四叶车轴草就能得到幸福。四叶草,喜阳,喜湿,生命力强,截一段栽种可长出四叶草新的一株;夜间,四张叶子会紧闭在一起,次日太阳升起前再开放,[1]看来它懂人性!盆栽一段时间后四叶草会变,生长不如盆栽前,叶也会变的稀疏、细小,施肥收到的成效也小;如果发现上述情况可能是盆栽土里有虫(可能是白色),建议换土,否则有可能病死!最好还是放栽野外为好,难种植!四叶草,年生植物,一年一次的轮回;在每年的七月到九月之间枯萎,三叶草有种子在适合的环境下可以再长出新的幼株,而四叶草是没有种子的,也只有在一千万株传统的三叶草中寻找。即使找到也难以避免她的离去!她的珍贵亦在此。
四叶草,喜阳,喜湿,生命力强,截一段栽种可长出新的一株;夜间,四张叶子会紧闭在一起,次日太阳升起前再开放,看来它懂人性!盆栽一段时间后四叶草会变,生长不如盆栽前,叶也会变的稀疏、细小,施肥收到的成效也小;如果发现上述情况可能是盆栽土里有虫(可能是白色),建议换土,否则有可能病死。最好还是放栽野外为好,难种植。四叶草,年生植物,一年一次的轮回;在每年的七月到九月之间枯萎,三叶草有种子在适合的环境下可以再长出新的幼株,而四叶草是没有种子的,也只有在一千万株传统的三叶草中寻找。即使找到也难以避免它的离去。它的珍贵亦在此。
oneleafforfame,(一叶带来荣誉)。
oneleafforwealth,(一叶带来财富)。
oneforafaithfullover,(一叶带来。
爱情。
)
oneforglorioushealth,(一叶带来健康)。
allinthisfour-leafedclover.(四叶草啊!你拥有了这四种能力.)。
美丽的民间传说大全(13篇)篇七
尧相传原是陶唐氏部落的酋长,后来又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晚年把帝位禅让给舜,一直传为历史的佳话,由于尧能严于律己,关心人民,所以后世的传说多歌颂他的仁德和功绩。甚至把他神化了。
尧的生活非常节俭。传说他住在用茅草盖的房子里,屋内的大梁和柱子,都是用连刨也没刨过的原木做的,架起来就算了事;吃的是粗米饭,喝的是野菜汤;冬天穿着鹿皮做的袄,夏天穿着麻布衣裳;用的器皿也不过是些泥碗土钵之类,一点也没有特殊的地方。
可是尧对老百姓却充满了深厚的仁爱之心。如果有哪一个人挨了饿,尧就说:“这是我使他挨饿的呀!”如果有哪一个人受了冻,尧就说:“这是我使他受冻的呀!”如果有谁犯了罪,受了惩罚,尧就说:“这是我使他陷入罪恶的呀!”在尧做国君的70年间,先是遇到过大旱,天上同时出现10个太阳,大地上的草木和庄稼都干枯了,尧就命羿射下9个太阳,解除了旱灾。后来又遇到了特大的洪水,九州大地一片汪洋,尧就命禹去治水,用了的时间,终于把洪水治服了。所以那时人民虽然也过了些苦日子,可是百姓对尧始终是衷心爱戴的,一点也没有怨言。难怪后来像孔丘这样的圣人对尧也大加赞扬,他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这段话的大意说;尧这位国君,真伟大呀!最崇高最威严的是上天,唯有尧能像上天那样爱抚人民。那种对人民的宽厚坦荡的爱呀,老百姓不知怎么说才好。
本篇据《韩非子・五囊》、《谎苑・君道》(西汉刘向撰)等书中有关材料编写。尧是远古时着名的仁君,这篇神话传说歌颂了他节险爱民的崇高品德。
美丽的民间传说大全(13篇)篇八
她是一个戏子,一个很可悲的戏子,常常穿着别人的戏服,演绎别人的故事。她忘记了自己,丢失了自我,只活在戏剧中。
每当她演完戏,每当落幕的时候,她总会卸下戏服,在深夜的寂静里一个人思考,思考一些别人不曾思考的问题,进行一些自己也不懂的思考,就这样延续至今。
每个人都如戏子,都渴望站在胜利的舞台上。
她这个戏子,比别人少一些心计,多一份热忱;少一些虚荣,多了一种宽恕。她知道,自己仅是戏剧里的一个小角色,戏里的角色因戏分的更新而变化,而她始终停留在水银柱的零起点。是的,她已经麻木了。
她希望世界时刻充满生机,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健康快乐,所以她很卖力地表演,观众的微笑就是她最大的骄傲。
在一个阳光熹微的早上,她收拾了行装,决定离开。许是以后会再回来,许是从此便消失......
生活好比一个大舞台,任由你自己发挥。站在别人的舞台上,只会让自己感到卑微。因为年轻,所以自信,人必须要寻找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和自己的戏分......
美丽的民间传说大全(13篇)篇九
这天中午,一庄稼人干了一会活坐在地头一边歇息一边眼瞅着田地思虑。从前边走过来一个人问:“你在想什么?”
“想我这田地啥时能长出黄金白银。”庄稼人毫不掩饰内心说;。
“哈,哈,哈,哈……”那人一阵笑;。
“你不要笑我,你是干什么的?”庄稼人问;。
“我是一个能掐会算,知天文、懂地理,阴阳两界都熟悉的算卦人。”那人自我介绍说;。
“你算算、掐掐,我这田地里有个啥子丑寅卯?”庄稼人说;。
“你这田地里有个元宝!”那人背着手在田地踱了几个来回说;。
“不能吧!”庄稼人睁大眼睛吃惊地说;。
“我怎么看不到?”庄稼人问;。
“你是凡夫俗人,肉眼是看不到的。”那人解释说;。
“元宝在哪里,我这就去刨出来。”庄稼人着急地说;。
“我也说不清楚反正在这块田地里。”那人摇摇头说;。
“你的给我想个找出来的法子啊!”庄稼人请教说;。
“我给你写几句话,就一定刨出来。”
“什么话?”
“此地藏有大元宝,
不流汗水却难找,
三遍四遍土翻倒,
来年刨出可不小。”那人写完就走了。
庄稼人照着那人的指点把田地里土翻一遍、翻一遍,又翻一遍,却没有找到大元宝。十分生气,认为是那人是在说谎话。到了播种的时节,便种上了庄稼。第二年获得了大丰收。这才晓得那人说的大元宝是啥意思。
美丽的民间传说大全(13篇)篇十
从前在森林的深处有一个湖,湖中住着一个仙女。传说有心愿的人把自己的心愿写在纸上折成小船放进湖中,如果小船能够不沉而且漂的湖中心的话,仙女就会达成愿望。
有个女孩一直很喜欢一个男孩,可是有一天男孩离开了去寻找红玫瑰。那时,世界上还没有红玫瑰,花的颜色都是很单调的白色。
女孩就在湖边把写着自己心愿的小纸船放进湖中,小船漂到了中心,仙女出现了。给女孩一粒种子并告诉她要用自己的眼泪去灌溉。
女孩就在湖边种下了这粒种子,并且每天用泪水浇灌它。种子每天喝足了泪水就猛劲的长,后来它发现女孩的泪水已经没有了咸味—她的眼睛瞎了!
女孩就用自己的血去浇灌种子,终于有一天女孩倒下了,玫瑰花也开了,并且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红玫瑰。男孩也出现了,他看到了红玫瑰,却发现红玫瑰再美也远远没有女孩在他心里重要!
可是女孩却再也不能看到他以及红玫瑰了。
美丽的民间传说大全(13篇)篇十一
在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玉是美丽而善良的姑娘的化身。
相传古代于田国的玉河畔,居住一位技艺绝伦的老石匠,带了一个徒弟。
在六十岁生日那天,于玉河中拾到一块很大的羊脂玉,精心琢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玉美人。
老石匠情不自禁地说:“我要有这样一个女儿多好啊!”
果然,这玉美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拜老石匠为父,取名叫塔什古丽(玉花)。
不久老石匠去世,塔什古丽与小石匠相亲相爱。
可是,当地一位恶霸,趁小石匠外出,抢走塔什古丽,妄图强迫成亲。
塔什古丽不从,恶霸用刀砍她。
她身上发出了耀眼的火花,点燃了恶霸的府第,而自己化成一缕白烟,向故乡昆仑山飞去。
小石匠得知后,骑马去追,沿路撒下了小石子,成为后人找玉的矿苗。
维吾尔族人民历来崇玉爱玉,谚语说:“宁做高山上的白玉,勿做巴依(地主)堂上的地毯。”
美丽的民间传说大全(13篇)篇十二
范县城关有家小饭馆的老板名叫郝来福,他为人和气,饭菜价格也公道,小店生意还不错。这天有个过往商人在店里吃午饭,走时将一个钱袋放在板凳上忘了拿。等郝来福发现钱袋时,商人已经不见踪迹。无奈,郝来福小心地收起了钱袋,想等那个商人来寻时再还给他。
不多一会儿,商人果然回来了,郝来福便将钱袋还给了他。按说,商人道声谢便可以走人了。但那商人硬说郝来福见财起心,拿走了他十锭银子。
郝来福为人忠厚,听不得冤枉,再说十锭银子也不是个小数目,便和商人拉拉扯扯上了县衙要说个明白。县令郑板桥立马升堂,询问了事情缘由后,从衙役手中接过钱袋,只见钱袋里面有几两碎银子和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郑板桥赔着笑脸对那个商人说:“你高抬贵手放过他吧,郝来福做点小本生意也不容易。好在我还有些积蓄,由我代他赔给你吧。”说罢掏出十锭银子,交给了商人。
商人接过银子,眉开眼笑地想,都说郑板桥断案如神,没想到这么轻而易举就骗过他了,随手就把银子往钱袋里装。谁知这钱袋本就不大,里面又有东西,现在怎么也塞不下十锭银子。
郑板桥看得真切,一拍惊堂木怒喝道:“大胆刁民,你丢了钱袋,人家好心捡到还你,你竟然借机敲诈,良心何在?以后还有人敢做好事吗?来呀,给我拉下去重打二十大板!”衙役“噼噼啪啪”一阵板子打下去,痛得商人鬼哭狼嚎。
打完二十大板,商人终于承认是他敲诈郝来福,并跪地求饶。郑板桥收回了刚才给商人的十锭银子,当场判决将商人钱袋里的碎银子赏给郝来福,奖励他拾金不昧的美德。
这个商人聪明反被聪明误,闹了个鸡飞蛋打,捂着流血的屁股一瘸一拐地走出了县衙的大门,这就是坏人应得的下场。
美丽的民间传说大全(13篇)篇十三
很久很久以前,某个地方住着个老爷爷,老奶奶和美丽姑娘。
有一次,城里的年轻大人来狩猎,突然下起了大雨,所以就来老爷爷和老奶奶家躲雨,然后就看上了那位姑娘。临走前说“近期内,我会来提亲的。”
过了两三天后,老爷爷家要做法事,可是就连那和尚也看上了那位姑娘。
可是因为和尚是要为佛祖效劳的,所以不能和女性结婚。
因为不能说让那姑娘嫁给自己,所以就决定对老爷爷和老奶奶撒个谎。
“老爷爷,老奶奶,以我之见,你们的女儿最近可能会变成牛。但是我会在佛祖前面为她念经诵佛,所以让她来寺庙里呆几天吧。”
到第二天早上,老爷爷和老奶奶喊来轿夫把女儿送到寺庙里去。
可是爱喝酒的轿夫把轿子放在路上就跑去酒馆喝酒了。
这时城里的年轻大人正好经过,发现了姑娘就把她带到城里去了。
之后,不知道从哪里逃来的一只小牛逃进了姑娘下来后的轿子里。
而正好回来的轿夫什么都不知道就这样去了寺庙,不知道什么时候姑娘变成了小牛的和尚和轿夫都吃了一惊。
和尚对老爷爷和老奶奶说道:“在我念经之前,你们的女儿就变成了牛。我的经已经不能让她再变成人了。”然后让他们把牛领了回来。
老爷爷和老奶奶一边哭一边把小牛带回家,细心照顾它。
牛一天天大了起来,已经能让老爷爷和老奶奶坐着去田里了,可是有一天牛载着两人狂奔起来,跑到了城里。
对于突然出现的牛,城里引起了骚动。
这时,女儿出来迎接他们:“哎呀?爸爸妈妈你们来了啊。”后来,老爷爷和老奶奶和女儿,还有那头牛一起在城里幸福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