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编写三年级教案时,可以参考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以下是一些精选的三年级教案示例,欢迎大家进行借鉴和探讨。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模板18篇)篇一
教学内容:
第23页练习五1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地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2.逐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除数是三位数以内,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习,加深对除法从高位算起的方法,及被除数除于除数不够商1的除法算法,并让其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过程:
(列出所有题目)。
一、基本练习。
1.听算20题乘除法练习题。
2.课本第23页第一题,给合适的题目涂上颜色。
3.第23页第二题,看好,并用尺子连线。通过除法运算,锻炼计算能力。
4.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要同时要求格式及书写的规范,然后认真检查除法竖式的正确与否,是否漏了单位等。
5.蚂蚁搬家:设置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尽量的.帮助蚂蚁抢运粮食过冬。
6.先进行估算商是几位,然后再计算。
7.第7、8题,是综合练习。要求学生综合应用乘数、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知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知识和分析、推理能力解答一席简单的实际问题。另外第7题的解法有多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模板18篇)篇二
学习时间:2月18日(星期一)。
教学反思:
课堂情景再现。
整个教学设计了两个大问题:
(1)6003=?你能口算出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请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第一个问题在放下去后,学生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见板书)但由于是第一次提出把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大部分学生都采用了文字记录,语言叙述正确,但比较繁琐,缺乏数学美简洁、明了。学生出现的情况完全在我预料之中,利用这个机会,我教给了学生记录思考过程的方法,这也是我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处理的:※第一个学生叙述方法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把简单的方法板书在了黑板上(板书种第一种方法:联想)。※第二个学生在叙述方法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把简洁的方法进行板书了,没有让学生感受到这样书写的简洁、明了,于是自言自语说:同学说了很长的一段话,这样不够简洁,数学讲究的是简洁、明了,你看张老师在板书第一种方法的`时候多清楚啊,你看简洁吗?(自我感觉牵强附会,但学生一起迎合:是)然后要求学生看我板书第二种方法,还和同学一起起了名称。※第三种方法很自然地也我是所为。※还有一位同学介绍了第四种方法。※三种方法呈现后,为了使学生能掌握记录的方法,全班进行了8002=?巩固练习,要求是:口算出结果,并把你的想法记录在作业本上。学生中80%采用了第一种方法,20%采用第二种方法,正确率100%。
第二个问题放下去后,学生呈现出两种状态:第一种是能准确的进行竖式计算,占全班20%;第二种是在百位上92商4余1,把十位上8和6同时移下,变成1862,学生无法解答,占全班80%。学生大面积出现这种情况是我始料不及的,因为上学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竖式计算,学生利用迁移,完全能独立解答,最多只有个别学生会出现遗忘的现象(上课前我的学情分析)。随后,我调整教学,请学生一起重温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见板书右:742)然后在我的带领下一起计算例2:9862=?在边计算的过程解决:4为什么商在百位上?最后进行了两题巩固:带方格的竖式计算。
课后反思。
今天的计算课,在以往计算课教学要求下,我力争体现新基础教育理念开放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记录思考过程。
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在呈现了多种方法时,由于受条件限制,没有投影仪,所以对于从文字表达到数学算式表达的优越性学生缺乏直观感受,体验不够强烈,故对于新的记录方式热情不高。在预设三种方法全部呈现后,第四位同学的方法没有认真倾听,原因是一方面脑子里只有教案,另一方面为了节省时间,所以忽略了第四个同学的方法,反映出在课堂上我还是在走教案,怕出现意外。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开始的时候课堂还给了学生,但出现问题后,课堂完全在我的掌控之中,这时的课堂是假开放的课堂,这时的学生是听众。但是,为什么学生会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原因当时我不得而知,课后我想,也许是对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时候,学生对于算理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导致出现课上的情况(这也只是我的猜测)。现在想想,如果在课堂上我不是为了赶时间、完成教研,给学生一些思考机会、给学生一些话语权,也许就能自然而然找到,而且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开放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虽只有几字,但并非简单之事,要把新基础教育理念渗透到骨子里、应用于实践中,路漫漫啊!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模板18篇)篇三
一、填空。
1、被除数与除数都是16,商是;除数与商都是16,被除数是()。
2、374÷34的商是()位数,试商可以把34看作()来试商;264÷28的商是()位数,试商可以把28看作()来试商,这时商会偏()。
3、()除以23,商与余数都是12。
4、()÷34=21……(),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
5、()个14是112,368是23的()倍。
6、从522里连续减去()个29,结果是0。
7、()72÷29,要使商是一位数,()内最大填(),要使商是两位数,()内最小填。
二、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三、解决实际问题。
2、一节火车车厢限载60吨货物,要运走560吨货物,至少要多少节这样的火车车厢?
3、做一个中国结要用去60厘米丝带,小星买了7米的丝带,最多多少个这样的中国结?
6、三味书屋打算把600本《故事大王》寄往外地,如果每包40本,需要捆成几包?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模板18篇)篇四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使学生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口算卡片
1.读一读:大声朗读第6、8题。
2.想一想:仔细思考题后的问题,并动手做一做。
3.比一比:积极动脑思考“聪明小屋”,并把你的想法说给家长听一听。
出示口算卡片,说说商是几位数,你是怎样判断的,并估算出商。
1.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第6题是解决问题的综合题目,检查时重点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对于“平均每
分钟至少要走多少米?”的理解非常重要,要提醒学生注意)
第8题,全班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第2个问题的思考方法。
2.第5题是判断商的位数,估算及笔算相结合的题目,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帮助。
全班交流时,重点说说是怎样判断商的位数的。(第5题是难题,也是一个难点,
最后一栏“准确的商”学生都可正确无误的解答出来,但是在解前两栏“商的位数”和“估计的商”时出现很多失误,以后应加强对这类题的练习)
3.第7题是解决有关路程、速度、时间的题目,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填写,再集体交流。
先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再进行补充讲解。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模板18篇)篇五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页-5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以及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2、经历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教学预测:
一、新课。
活动一:
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参观好吗?(师出示第2页情境图)我们到生产厂家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
谈话:根据你们调查了解的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交流,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活动二: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情况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平均天接待多少个客户?
2、平均每天签订多少万元的销售合同?
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好。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
生1:90÷3=30。
6÷3=2。
30+2=32。
生2:9个十除以3得3个十,6个一除以3的2个一,30加2得32。
巩固练习:
做课本第3页自主练习第1题。
口算时让学生说明算理。
活动三:
谈话: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平均每天签订多少万元的销售合同?
谈话: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你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生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生1:48÷4=12。
480÷4=120。
生2:480就是48个十,48÷4=12,12个十就是120.
巩固练习:
做课本第3页自主练习第4题。边口算边说明为什么这样做。
二、巩固应用。
1、做课本第3页自主练习第2题。
2、做课本第3页自主练习第3题。
3、做课本第4页自主练习第6题。
2、做课本第4页自主练习第7题。
谈话: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该怎样计算?
三、小结。
谈话: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
分层次布置作业:
特殊学生备课。
教学反思: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模板18篇)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思考和探索,了解乘法可以用竖式笔算,认识乘法算式,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会笔算。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分析思考获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笔算方法的算理。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小棒若干根,课件或情景图案。
表达训练: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谈谈可以怎样计算。
板书设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12×3=36(只)。
教学过程:
一、迁移互助。
1.口算:
20×4=30×3=2×300=。
200×4=300×3=2×30=。
【互助】(1)。
互助方法:相互说。
互助形式:双号说给单号。
互助目标:人人会口算。
2.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板书课题。
二、探究互助。
1.出示例5。
(1)让学生读题,说明条件和问题,并说出图上是怎样表示条件的。
【互助】(2)。
互助表达:湖面上飞过3队大雁,每队12只。
互助方法:指着图,共同理解图意。
互助形式:双号说给单号听。
互助目标:看懂图意,说条件和问题,人人达标。
(2)求一共有多少只怎样列式?
【互助】(3)。
互助表达:求一共有多少只。
用乘法计算。12×3=。
互助方法:讨论交流。
互助形式:相互说一说。
互助目标:学生能列出算式,并能交流出自己的想法。【难度不大,要求人人达标】。
(3)讨论:怎样计算。
【互助】(4)。
互助表达: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说说可以怎样计算。
互助方法:讨论交流。
互助形式:相互说一说。
互助目标:借助小棒引导学生逐一理解不同算法。让学生觉得不管是用连加,还是根据3个10,3个2用乘法算,都是先把12分成10和2来算,再合起来,个位上3个2是6,十位上3个10是30,合起来是36,都为理解竖式笔算的算理,发现笔算过程和方法奠定思维方向。
2.探索笔算。
(1)怎样列竖式?
【互助】(5)。
互助表达:按上面这样的算法,乘法可以用竖式计算。那乘法竖式怎样列呢?
互助方法:相互说一说,在本子上书写。
互助形式:单号检查双号。
互助目标:人人会列竖式。
【指出不正确的书写方法,加以纠正】。
(2)怎样笔算?
【互助】(6)。
互助表达:按照刚才我们找到的算法,你能想想竖式中可以怎样算呀?
互助方法:相互讨论,交流。
互助形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分成两部分来一步一步算,并画箭头表示,板书在黑板上。
互助目标:大部分学生会计算,让学生说这个竖式的笔算过程。
3.三位数乘一位数。
出示:试一试:3×312。
【互助】(7)。
互助表达:和前一题比,乘数有什么不同?百位上多了个“3”怎么办呢?你会计算吗?
互助方法:指导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书上完成。
互助形式:同桌互检,师讲解。
互助目标:多数人会做。
表达提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起,用一位数按顺序乘每一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那一位上。(呈现板书: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乘到哪一位,积就写那一位上)。
【互助】(8)。
互助方法:教师说出学生重复读。
互助目标:学生达到理解就行。
互助形式:师生共同说一说。
三、应用互助。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每题乘法的顺序,再计算。
【互助】(9)。
互助方法:单号检查双号做题情况,找出存在问题。
互助形式:看一看,评一评。
互助目标:人人达标。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学生板演(请双号四人)。
【互助】(10)。
互助方法:检查是否计算正确。
互助形式:看一看,评一评。
互助目标:人人达标。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评价互助。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体会。
【互助】(11)。
互助方法:把这节课的收获说给同桌听。
互助形式:双号说给单号听。
互助目标:举例子人人达标。
五、拓展互助。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20。
()×()=1200。
【互助】(12)。
互助方法:同桌交流研讨。
互助形式:集体一起研讨。
互助目标:班级70%的学生能理解。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模板18篇)篇七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方法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探索算法;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图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4+528÷29÷36÷3。
20×450×280÷290÷3。
60÷3200×4500×2800÷4。
二、探索学习。
导入:800÷4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虽然我们以前没有学过,但小朋友们都很聪明,很快就算出了答案。那像这样的题目怎么算呢?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出示例题。
(1)提问: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平均每层有多少只”怎么列式计算?(根据学生回答列式)。
600÷3=。
这是整百数除以一位数,你能马上口算出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3)小结:对于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我们可以与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一样,想10以内的除法或乘法口算就可以了。
(4)“想想做做”第一题口算。
(1)出示例题。
这些鸡2天共产鸡蛋986个,平均每天产多少个?
1)学生说出计算的算式,教师板书。
986÷2=。
(2)你能估算一下平均每天大约产蛋多少个吗?
(3)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
(4)“想想做做”第二题1、2小题。
(5)“想想做做”第三题前四题。
四人板书,其余做在作业本上。
老师讲解。(注意格式书写)。
三、练习。
(1)“想想做做”第二题3、4小题。
(2)“想想做做”第三题其余4题(做在作业本上)。
(3)“想想做做”第四、五题。
五、聪明题。
第二课时。
一、准备练习。
(1)口算。
(2)列竖式计算。
98÷9852÷4497÷7。
二、尝试练习。
(1)出示例题。
学生根据图示找出条件和问题,并列出算式。
312÷4=。
请你估算一下,商大概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2)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列出竖式。
7
4
312。
28。
7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你能接着算下去吗?学生列竖式算在本子上,一人板演。
(3)“想想做做”1完成在书上,后两题请2人板演。
(4)用竖式计算,并验算156÷2460÷7。
一人板演,老师重点讲解验算。
(5)小结。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2另2题268÷4502÷8。
(2)“想想做做”4、5、6。
四、回家作业。
(1)书p93。
(2)聪明题。
一块蛋糕切成8小块,最少要切几刀?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体会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过程,掌握算法。
2、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算法,使学生在计算知识的学习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图,引导观察。
提问: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平均每只猴能采到几个桃?
2、根据学生回答,列式:6÷3=0÷3=。
3、计算0÷20÷40÷70÷50÷34……。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1、出示例2图观察。
平均每天产鸡蛋多少千克?
2、题目中告诉了我们那些条件?要求问题怎么列式?
板书306÷3。
商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出102的。谁会列竖式?
讲解竖式的一般写法。
三、末尾有0的除法。
1、出示试一试让学生先估计商比100小还是比100大,再计算。
(1)估计完后,先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然后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竖式的写法,一人板演。
(2)全班交流。
(3)独立完成另一题350÷5一人板演。
四、巩固练习。
1、书第8页第2题完成在书上。
2、第3题先找出错在那里,再改正。
3、第8页第5题要让学生知道从8时到12时经过4小时。
五、课堂作业:
书第8页第4题后四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体会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过程,掌握算法。
2、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算法,使学生在计算知识的学习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商0时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口算:
78÷445÷656÷340×2。
65÷341÷285÷827÷3。
32÷352÷541÷442÷3。
二、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挂图,观察。
这个星期的后4天共产鸡蛋432千克。后4天平均每天产鸡蛋多少千克?
读题、思考。
指名列式:432÷4。
先让学生估计,再用竖式计算。
讲解计算方法。
2、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让学生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同时,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讲解时重点讲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指名板演第10页第1题,其余学生填在书上。
2、做第2题时,先让学生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3、第4题先让学生说题目的意思,再列式计算。
四、课堂作业。
做课本第10页第3题后4题。
五、家庭作业:
课本第10页第3题前4题。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观察思考。
1、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让学生提出。
2、教师总结。
二、自主探索。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同桌或小组商量,教师巡视指导。
1、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会出现几种解法,教师对每一种方法都正确地评价,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同时板书。
2、讨论比较。
提问: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三、应用提高。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最后让学生交流思考方法。
2、完成第2题。
让学生先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再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汇报。
3、完成第3题。
出示学生购买乒乓球拍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解答。
注意提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找到图中隐藏的已知条件“有两个小朋友”。
四、课堂作业。
书第12页5、6、7。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模板18篇)篇八
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所学的整数乘法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并整理,使学生对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应注意的问题系统化,加强知识间的地联系。
教学过程:
谈话:本单元,我们除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还学过哪些知识?回想一下。
生可能会说:
生1:我们学了积的变化规律。
师:两个因数相乘,因数变化会引起积怎样的变化规律?试举例说明。
生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变化规律。
生做课本p50综合练习5。
订正时,生说明自己的想法及规律。
生2:我们学习了三步混合运算。
师:老师补充几道混合运算题,你能说明它们的运算顺序吗?
出示题目:
872+(25+135)×2636×72+36×128。
生说说每题运算顺序。(要求学生能准确地说出计算顺序)。
师:大家能正确计算吗?试试看。
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师:同学们能按正确顺序计算混合运算,能用这部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吗?
生做课本综合练习10、11。
注意:让生说说自己计算步骤及每步算的是什么,以进一步理清思路。
二、拓展延伸,升华提高。
三、课堂总结。
谈话:通过学习,你觉得你有什么要注意问题想与同学交流、分享?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模板18篇)篇九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不用计算,能够正确判断出商是几位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出商的位数。
教学难点。
不用计算,能够直接判断出商是几位数。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0~9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提高技能。
口算下面各题:
80÷2=200÷5=84÷2=4×6=。
58-54=2800÷7=2400÷6=60÷8=100÷2=。
20-18=17÷2=63÷3=6300÷9=5600÷8=。
二、加强比较,得出结论。
使学生明确:笔算除法时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
2.想一想: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所得的`商一定是两位数吗?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
3.出示黑板上的两组题。
第一组:156÷3=434÷8=。
第二组:565÷5=863÷7=。
(1)指名在黑板上演示,其他同学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集体订正,指名说出计算过程。
第一组:
156÷3=52434÷8=54……2。
第二组:
565÷5=113863÷7=123……2。
(3)观察这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4)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
第一组所得的商都是两位数,第二组所得的商都是三位数。
由于第一组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所以所得的商是两位数。而第二组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和除数相等或者比除数大,所以得到的商是三位数。
(5)思考:商的位数和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使学生明确商的位数与被除数有关系。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一位。
(6)小结:判断商是几位数关键看被除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与除数相等或比除数大,那么高的位数就与被除数的位数相等。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一位。
三、应用结论,解决问题。
1.不用计算,直接说出下面各题商是几位数。
2.数学游戏。拿出0~9的数字卡片,任意抽出4张编成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试题,并判断商是几位数,看谁编得快,判断也快。同桌两个同学完成。一人说题,另一个人判断。每人最少说3道。
3.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5÷6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几?
()97÷9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几?
()810÷9的商是三位数,()里能填几?
四、小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p15第2题。
课堂练习设计: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模板18篇)篇十
课题教学内容:
信息窗1、口算除法与估算。
信息窗2、笔算除法。
信息窗3、除法的验算。
信息窗4、综合练习。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除法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除法的口算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估算意识。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整百整十数的除法口算。
4、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6、学习验算的方法。
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风筝厂的见闻为大的学习背景,使学生学习用一位数除多位数的方法,内容包括口算除法、估算、笔算除法、验算四部分。本册教材中的除法,每个例题都有配有不同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在学习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单元教学建议: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探索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建议教学课时数:11课时。
1、信息窗1-------2课时。
2、信息窗2-------3课时。
3、信息窗3-------2课时。
4、信息窗4-------3课时。
5、我学会了吗---1课时。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p11――p1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燕风筝?”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鹤风筝?”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这里教师教授估算的方法。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孔雀风筝?”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这里教师总结估算的方法。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活动三:练一练。
1、一练第一题:在学生理解除法法算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并计算,并鼓励学生规律,然后全班交流。
2、3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并总结规律与特点。
3、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并说说估算的方法。
活动四:数学游戏。
教师可以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全班同学抢答,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13_14。
教学目标:
1、巩固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巩固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练习5--10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15――p16。
教学目标:
2、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1、口算。
2、估算。
3、竖式。
教师小结竖式的计算方法。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补充练习:96÷384÷466÷3。
活动三:练一练。
1、练一练1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2、练一练2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3、练一练3题:让学生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独立解答。然后在小组、班级里进行讨论交流。
4、练一练4题:学生立做,然后全班交流规律。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街接教材p16――p17。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二、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一位数除二、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72个线轮能装多少盒?”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学生可能出现下列几种方法。
估算:72≈60,60÷6=10,72÷6的商比10大一些。
口算:60÷6=10,12÷6=2,10+2=12。
笔算:列竖式。
教师讲授列竖式的方法。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小组讨论并交流]。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活动三:练一练。
1、练习1题: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做,然后全班交流。
2、练习2题:学生自己看表,弄懂题意后独立做,全班交流。
3、练习3、4题,学生独立做,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模板18篇)篇十一
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中,是在表内乘法、除法,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为学生学习除法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以下问题:
1.教学中数学语言不规范:
2.研究教材不透彻。
1.最后一位写上商忘了把商和除数相乘。
2.喜欢把所有的被除数移下来一起算。
3.数位不对齐。
在教学中呈现出的问题,主要是因为:
1.孩子们对除法的意义掌握的不好;
2.孩子们粗心总是忘。
3.小组合作交流没有很好的利用。
在教学中,我想做以下改进:
1.仔细研究教材,规范数学语言。
2.让孩子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孩子们养成检查的好习惯,避免粗心的毛病,争取做到会的不错。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模板18篇)篇十二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引导学生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迁移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上来,因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是在三年级的上册第一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是在三年级的下册第一课时,经过一个学期的时间,可能一些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已经比较模糊,所以我认为复习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是有一定的帮助的。我先出示了三个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提取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得出三道除法算式:75÷3600÷3986÷2。75÷3这道笔算题,利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作为切入点引入,让学生充分理解除法的笔算过程和算理,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算法的探究做好铺垫。600÷3这道题,我先让学生说口算结果,接着让孩子同桌间交流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然后通过“想想做做”1的练习,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为教学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算理的`理解做好准备。紧接着出示课本986÷2探究笔算的方法,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商是几百多,为解决商4为什么写在百位上奠定基础,再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学生在自己尝试解题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类型的算法,让学生板演这两种方法。这节课在一开始的教学设计中我没有设计复习环节,发现百位余1学生不知道和十位上的8合起来继续除,由于现在有了复习做铺垫,学生这种情况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两种情况,一种是除完百位把十位和个位一起除以2,一种就是正确的算法。在两位学生在板演的过程中,我让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再让板演的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的算法,请下面的同学评价那种算法更为科学、合理,在学生初步理解了算法后,教师再请一名学生上来说说是怎么算的,在学生说的计算方法的时候,教师重点点拨:为什么4要写在百位上?百位上余的1怎么办?十位上是多少个十除以2?先算的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这样在师生的共同探究中,让学生明确986÷2的计算过程和算理。最后,再回过头来让学生将自己的方法改进,并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改进后的计算方法。在最后的练习环节中,我紧紧抓住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练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重点解决“想想做做”2,因为“想想做做”2基本涵盖了所有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不同类型,通过“想想做做”2的练习也有助于学生从例题的学习运用到练习中去,进一步的让学生掌握并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和算法,让我欣喜的是在这四题的练习中基本没有出现错误。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想想做做”4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在最后的总结中,我采取师生共同评价总结,教师先说说自己一节课的收获,在请学生说说一节课的收获,重点回顾计算方法。
其实,我的教学设计从拿到课题到最后定稿,在领导和老师们的帮助下经过了至少三四次的调整,我们希望尽可能的体现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当然在很多地方还欠缺考虑,特别在听了童老师的讲座后有了更深的领悟,教学是要面向全体的学生,我们不仅要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须的数学,而且还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要求,我想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应该照顾到不同孩子的接受能力,只有这样每一个孩子才可能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在一些细节方面也没有深入的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例如在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理解上不够到位,没有为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做好铺垫。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的收获很多,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能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学无止尽,我一定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让我的学生在数学中得到更好地发展,让我的教学生涯少留遗憾!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模板18篇)篇十三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教材分析】:
本课复习的内容包括第四单元《100以内加减法。
(一)》和第六单元《100以内加减法。
(二)》,涉及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具体表现为: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和退位。这些内容中,应该以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和退位为重点。
【教学目标】:
1、经历分类整理的过程,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准确、熟练、灵活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形成初步估算意识。
2、在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整理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并能发现规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回顾。
1、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课外活动?(生说:跳绳、拔河、阅读……)。
2、小结揭题。
谈话:其实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也蕴含着许多数学问题,比如我们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一下《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板书)。
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一)复习100以内数加减法的口算。
1、提出问题。
2、独立思考。
谈话:重点想一想你计算的时候是怎样想的?
3、班级交流。
预设:三个层次:问题——算式——计算过程。
4、归纳小结。谈话:刚才我们用口算的方法复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时用分解数的方法,先分解大数,再进行加减。
(二)复习100以内数加减法的笔算。
1、提出问题。
2、独立解答。
谈话:想一想你计算的时候是怎样算的?(找4名学生板演)。
3、班级交流。
预设:(1)口算的,要充分肯定。
(2)笔算的。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竖式计算的方法。
4、概括小结。
谈话:(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2)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的从十位借一个十,在个位上加10,再减。(出示课件,齐读)。
(三)复习分类,引导建构。
1、提出问题。
2、独立思考。
3、班级交流。
预设:可能分成加法类,减法类。
追问:(1)观察26+12和35+27的竖式,计算个位时有什么不同?这样加法又可以分为几类?(引导加法分成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
4、归纳小结。
谈话:刚才,我们把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先是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加法,一类是减法;接着又把加法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不进位加法,一类是进位加法;还把减法也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不退位减法,一类是退位减法。这种整理知识的方法叫分类整理法。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大家学的都很好。老师现在来考考大家,有信心吗?(出示课件)。
1、口算下列各题。(卡片)。
2、火眼金睛辨对错。
56488278+27+64573443623。
3、花儿笑了(算出结果,连一连)。
83682839433411+8+1819。
4、我是最棒的(接龙练习)。
12+27=+35=()-24=()-17=()+28=()-46=()+39=()。
5、解决问题。
四、总结提升。
谈话:今天我们复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表述(知识、方法、情感)。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模板18篇)篇十四
2、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首位除时有余的情况应如何处理。
十位上余下的数与各位数合起来再除。
创设情景,并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从而突破难点。
挂图、小黑板等。
1、出示准备题:把40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能分到多少个?
2、指名列式计算。说一说口算和竖式计算方法。
1、把准备题改成例题:把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能分到多少个?
2、列式并讨论计算方法。
(1)借助学具摆一摆。
a、分法一:体会到先分整筒的,分给每班2筒,余下的一筒要和单个的合起来再分。
40÷2=2012÷2=620+6=26。
b、分法二:先把5筒平均分成2份,每份2筒,剩下1筒;再把一筒散开,平均分成5只;再把2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只;最后得到每份26只。
(2)引导比较分法,形成统一认识。
(3)学生复述分的过程。
(4)用竖式计算。
26。
3)52十位上的5减4等于1,
4这个1实际上是多少?
12。
12。
3、验算。
26×2=52。
1、想想做做:第1题。
78÷384÷692÷280÷5。
2、想想做做:第3题。
(1)先让学生自行练习。
(2)再通过比较,沟通每组两题之间的联系。
3、想想做做:第5题。
(1)热水瓶的价钱是一幅画的几倍?
56÷4=14。
(2)热水瓶的价钱是茶杯的几倍?
56÷2=28。
(3)一幅画的价钱是茶杯的几倍?
4÷2=2。
想想做做:第2、4题。
板书设计:
26。
2)52十位上的5减4等于1,
4这个1实际上是多少?
12。
12。
26。
2)52十位上的5减4等于1,
4这个1实际上是多少?
12。
12。
26。
2)52十位上的5减4等于1,
4这个1实际上是多少?
12。
12。
这部分内容教学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中相对复杂的一种情况,也是学生本单元学习的难点。在课堂上,这部分内容的处理应当比首位能够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更为细腻些,在教学时还要提醒学生进行验算,通过验算进一步确认相关的计算方法。
练习的安排从易到难、逐层深入。第5题是开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并有利于增进学生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第6题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计算经验的基础上,要求他们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课前先一题复习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将52个羽毛球平均分成2份,学生将可能出现的分法都想到了,在这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方法的择优,这与列竖式笔算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然后,通过情境的回顾,即“十位上的5减4等于1,这个1实际上是多少”的问题,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非常清晰地了解了这个1就表示剩下的一筒羽毛球,就是10个,再和散装的2个合起来是12,这样在理解了口算方法后,对于学习笔算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又将这一新知的难点处理了,因此,很顺利地学完了笔算方法,当比较抽象地讲解笔算过程时,我将难点结合刚才的具体情景,学生就很明朗,这一笔算方法就这样比较简单地学好了。但出现在练习中速度比较慢的现象,可能是因为学生欲想口算,但又没这么好的反应能力,又想笔算,可又觉得没口算来得方便、快捷,因此,速度偏慢。还有一些学生用口算的方法,将今天所学的计算看成是前两次课学的计算,即没把十位上的余数忽视了。基于这样,我强调了不能口算,则一定要笔算的要求,或者可以进行口头检验来验算结果是否正确,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从课堂作业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正确率比较高。
三年级的学习较一二年级来说,明显紧张了许多。上课时既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又要有合作探索的过程,还要定量的练习,教材内容丰富、细腻,课堂教学安排总是显得比较紧凑。看来还是要多积累经验,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控制好课堂教学时间。学生由于年纪小,做作业速度慢,升入三年级后总是很辛苦地应付着各个学科,希望他们很快能适应中年级的学习生活。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模板18篇)篇十五
2、巩固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
3、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6、7、8、9题及聪明小屋。
1、第六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试着完成,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商的位数,是怎样判断的,引导学生掌握判断的方法,还可以适当补充类似的练习进行巩固。
2、第七题:注意对解题思路的引导,让学生体会计算的必要性,又渗透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
3、第八题: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洗相片付钱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冲洗相片的常识,再解决有关的问题。问题应由学生自己提己解答。
4、“聪明小屋”是一个重叠问题。对学生出现的情况,可通过操作学具或画示意图的办法帮助学生弄明白,为什么是36棵而不是40棵。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模板18篇)篇十六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31页上的例3、例4及“做一做”中的题和练习八中的第3~7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三位数的组成,理解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地按照数位顺序读写三位数。
教学重点:三位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每人一张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出示课件,一只小动物出来与同学交朋友,然后出题考考同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数活动,请数出下面各数后面的五个数。
376498217879。
2、教师任意报数,请同学在计数器上拨数。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多媒体出示例3图,提问:“这幅图里共有多少根小棒?”根据学生回答,再提问:“谁能说出二百三十五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出示字幕:“个百、()个十和()个一。
(2)做例3后面的.”做一做“。
多媒体出示图,教师提问:“这幅图里共有多少个小木块?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多媒体出示答案。
2、教学例4。
(1)出示计数器,拨出126。
提问:“这是几位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提问:“你会写这数吗?请试着在数位表上写写看?”
教师说明:三位数的写法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的写法相同,要从高位写起。
(2)课件出示图拨出304。
集体订正,提问:“这个零可不可以不写?”
“想想这个数怎样读?”
(3)课件出示图拨出580。
学生试着在自已的数位表中写数,并读给同桌听。重点说明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4)试着比较304和580。
读一个数时,中间的零和末尾的零读法有何不同?
三、归纳小结、深化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谁能说说三位数怎样读?怎样写?
师小结:读写三位数从百位起,一个数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反过来,一个数里有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有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四、变式练习、反馈矫正。
1、读出下面各数。
234520806900721915。
362404883650770300。
订正时重点说说520、806、900的读法。
2、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八十七四百。
二百九十六百零五。
3、计数器数数。
数数前先让学生明确十个十个地数,应从哪一位开始拨珠。
(1)一百起,十个十个地数,数到二百一十。
(2)从七百九十起,十个十个地数,数到九百九十。
4、写出下面各数。
2个百5个十和6个一。
4个百和8个一9个百2个十。
五、游戏找朋友。
游戏规则:请同学们看看自已手上拿着的数字卡片,同屏幕上的数一样的就是它的朋友。你就举起数字卡片站出来,并读出这个数。
六、作业。
练习八的第5题、第7题。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模板18篇)篇十七
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一、复习。
1、口算:
13×3=20×4=50×6=300×2=210×4=160×1=。
2、32×3读作(),还可以读作()。
3、20×4这道算式表示(),还表示()。
4、9乘6写成()×(),26乘以1写成()×()。
1、笔算(指名板演)。
6347。
×7×5×2×6。
二、新授。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先学习“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不进位的)”。(板书课题)。
(一)教学例第3个红点知识。
出示运用多媒体课件再次呈现的是渔民们出海打鱼归来的情境图。
提出问题:1、渔民捕了2筐虾,每筐13千克。一共多少千克?
2、渔民捕了带鱼312千克,每千克3元。这批带鱼大约能卖多少钱?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计算13×2,问:13×2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出示直观图)。
(1)学生口算13×2=?你是怎样算的?
(2)教师说明:先概括口算方法,再指出,计算13×2除了口算,还可以笔算。
×2。
被乘数的个位对齐。然后边讲解,边板书笔算方法。
×2。
横线下。
b、露出遮住的“1”,引导学生想:用3乘被乘数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意思?得多少?(3乘以10,表示3个10是30即是30。)板书:
13。
×2。
6
c、把个位、十位乘得的积合起来,得36,板书:
13。
×2。
6--------2×3。
20--------10×3。
26-------6+20。
d、此竖式可简写为;13。
×2。
26。
e、请1-2名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将上面的计算过程及积书写的位置完整地说一遍。
(先用”2“乘被乘数个位上的”3“,二三得六,在积的个位上写”6“,再用乘数”2“去乘被乘数十位上的”1“,一三得三,在积的'十位上写”2“,12乘以3的积是26。)。
f、归纳:笔算一位数乘二位数,要先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再乘十位上的数。
(4)练习。
练习课本第14页4题第一行。
学生算完后,以24×2为例,说一说一位数乘二位数和笔算方法。
(1)出示3×312。
(2)指名用两种方法读题,并写乘法竖式:312。
×3。
(3)这道题与13×2有什么不同?如果老师将被乘数的百位上的”3“遮住,这道题你会算吗?(指名板演)。
(4)请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重点讲清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6)全体学生在下面乘一遍,边计算边口述计算过程。
: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时,要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个位,再乘被乘数的十位和百位,并要特别注意用乘数去乘被乘数哪一位上的数,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练习练习课本第14页4题第二行。
三、巩固。
1、p15、5、6。
2、笔算(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34213234。
×2×2×2。
四、作业:基训p9-p12。
13×2=36312×3。
1313。
×2×2。
6--------2×326。
20--------10×3。
26--------6+20。
课后反思:
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模板18篇)篇十八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2页。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进行简单的估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模拟购物。
谈话:快开学了,几位小朋友结伴到文具店购买铅笔。(教师扮营业员,几名学生上来购买)。
2.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的几个问题:
(1)女孩、男孩一共买了多少枝铅笔?
(2)女孩比男孩多买多少枝铅笔?
(3)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铅笔?
(4)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铅笔?
表扬学生爱动脑筋,能主动提出问题。在解决了前两个问题后,重点启发学生解决后面两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探究40÷2的口算方法。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算出结果。有困难的可以借助小棒,动手分一分,看看结果是多少。
(2)引导学生根据分小棒的过程和结果,说说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计算“想想做做”第1题。
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题组比较,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
2.探究46÷2的口算方法。
(1)借助实物操作,形成表象。
先让学生独自分小棒,再到讲台前展示不同分法。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先分6根,每人3根;再分4捆,每人2捆,合起来2捆3根。
第二种:先分4捆,每人2捆;再分6根,每人3根,合起来是2捆3根。
教师相机增加1捆小棒,让学生分,使学生在具体操作中体会到先分整捆较合理,从而为后面学习笔算除法的顺序打下基础。
(2)引导学生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说说46÷2的口算方法。(同桌互相说)。
(4)口算练习:26÷269÷384÷4。
3.学习46÷2的竖式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联系分小棒的过程,尝试用竖式计算。
(2)展示学生的竖式计算的不同写法,通过交流明确正确写法。
(3)反思: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用自己的话说说笔算除法的方法是什么。
(4)计算“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纠正错误的写法。
三、迁移推理,拓展新知。
计算“想想做做”第3题。引导学生比较在计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体会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出示场景图,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鼓励学生用估计的方法解决问题:杨树苗每棵十几元,松树苗每棵二十几元,所以,松树苗贵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