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的编写需要定期进行反思和调整,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最新幼儿园往返跑说课教案大全(15篇)篇一
1、幼儿尝试用简单的语句描述纽扣的外形特点及其功能。(可以从纽扣颜色、形状等进行描述)。
2、幼儿之间相互讨论交流。
1、各种纽扣、投影仪。
2、幼儿事先和家长收集并认识纽扣。
1、幼儿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纽扣。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带来的纽扣的外形特征及其功能。
3、老师出示和幼儿不同的纽扣,向幼儿介绍。
4、对纽扣进一步认识。
最新幼儿园往返跑说课教案大全(15篇)篇二
1。感受与朋友交往的快乐。
2。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3。正确使用请、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
1。趣味练习:到朋友家做客。
2。趣味练习:给东西和接东西的礼节。
一、导入。
问题导入课题。
提问:有人到你家里面先要说什么?
主人给我们端水,请我们吃水果、糕点,我们应该说什么?
在别人家里我们要怎样表现?
离开时我们要说什么?
二、展开。
1。经验讲述:做客。
提问:我们到别人家做客,意见活动过程。
2。趣味练习:到朋友家做客。
提问:到朋友家做客,你应该说些什么呢?
见到大人的时候。
大人给点心的时候。
回家的时候。
小结:去别人家做客,见到主人我们首先要问:“您好”,
吃东西要向主人说“谢谢”,
做客时不能在别人家里乱跑,不随便乱动人家的东西,
离开时要跟主人说:“再见”。
3。交流活动:请客。
(1)幼儿自由讨论,说说请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需要说那些话、做哪些事。
指导语:客人来了,热情地请客人进门,给客人递拖鞋,为客人端水。
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阅读图书,还可以晴爸爸妈妈帮忙招待。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使用“你好、请、谢谢、不客气、再见、欢迎再来”等礼貌用语。
4。开展游戏:请到我家来做客。
引导幼儿分组利用环境布置“家”进行游戏,教师积极参与指导。
5。知识拓展:给东西和接东西的礼节。
比如:铅笔,剪刀。
给东西的小朋友怎样做?接东西的小朋友怎样做?
三、结束。
1。活动讲评:根据幼儿参与活动使用礼貌用语情况进行讲评。
2。活动延伸:要求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
最新幼儿园往返跑说课教案大全(15篇)篇三
1、学习歌曲的基础上,能感知ab两段音乐的不同,并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唱歌。
1、材料准备:录音机、磁带等。
2、经验准备:谈话活动:了解什么是郊游,初步对郊游的活动产生向往。
一、激发兴趣,游戏导入。
美丽的春天来到了,老师带你们坐火车去郊游,谁当司机(幼儿争先恐后)好,请-幼儿当小司机,我们当乘客,"我们去郊游了"。
二、学唱歌曲,体会情绪。
1、有感情朗诵歌词。
2、教师范唱或放歌曲录音。
3、歌唱:《郊游》。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引导幼儿说唱歌词。
(2)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3)学唱歌曲,教师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4)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重点提示幼儿注意:白云飘飘,春风柔柔…….的唱法,要求声音轻柔、甜美。
4、教师用琴反复教唱,指导幼儿找出歌曲相同部分。
5、随音乐伴奏带演唱歌曲。
三、创编表演,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1、刚才我们高兴的唱着歌,来到了这么美丽的地方,此时此刻你们想干什么?(游戏)。
2、听音乐即兴表演:划船、钻山洞、拍手、过小桥……等等,教师适时指导。
3、分组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在旋律相同部分做相同动作。
四/结束部分。
大家玩的很开心,可是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乘火车回家吧!
最新幼儿园往返跑说课教案大全(15篇)篇四
1.通过整理图书活动,让幼儿掌握整理图书的方法和技巧。
2.幼儿会在实际操作中,提高独立整理物品的能力。
3.促进和培养幼儿爱惜图书,爱看书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通过整理图书活动,让幼儿掌握整理图书的方法和技巧。
幼儿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整理好班级里的书架。
幼儿自带各种各样、大小不一、厚薄不同的图书,图书架6个,图书摆放整齐的图书架样例。
1.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书放在一起,堆在桌子上。
这么多书,放的这么乱,你打算怎么把书放整齐?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想到的整理图书的方法。
每个人的整理方法尽可能说的不一样。
3.请一名幼儿利用图书架演示——整理图书。
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图书?
4.引导幼儿讨论。
要想整理好图书架有没有技巧?技巧在哪里?
5.把幼儿分成六组,大家运用自己想到的方法和技巧,把自己小组的图书,在图书架上整理并摆放好。
6.老师小结,表扬图书整理得好的小组。
请小朋友们回家整理自己家里的书柜和自己房间的物品。
1.因为是大班小朋友了,大家对整理自己的物品已经有一定的归拢、分类能力,而且喜欢自己动手进行整理,所以本节课的目标基本上达到了。
2.通过此次整理图书活动,可以看出小朋友们能积极参与,而且能想出各种办法来整理图书。
3.一部分小朋友想到的整理图书的方法很好,可以按图书的大小,图书的厚薄不同等方法来进行整理。
4.小朋友们的讨论也很热烈,发言积极、踊跃。
5.有两个小朋友对这节课的活动表现的不够积极,在整理图书时,两个人闹着玩,没有专心整理图书。
最新幼儿园往返跑说课教案大全(15篇)篇五
2、能听辨出mi、sol、la,并能初步理解三个音在五线谱上的关系。
1、老师与幼儿共同讨论,根据小鸡,小兔.小鸟的体型.特征,确定它们代表哪个音。
2、幼儿自选小动物的头饰,进行游戏。
4、违反游戏规则停玩一次。
2、说明游戏规则:幼儿根据听到的音乐自由表现,音乐停,小动物迅速站到自己的家内。
4、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分配角色,商定规则,教师可以提供帮助和配合,幼儿自由游戏。
最新幼儿园往返跑说课教案大全(15篇)篇六
小班幼儿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对形状的认识需要直观具体的方法,我们班的孩子对情景游戏十分感兴趣,因此,我设计的数学活动是以一个故事为线索,让孩子马上进入环境中去,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后一个看望小兔的环节,本来是想不用真的小朋友,而用录音代替,但考虑到幼儿活动的兴趣,就请大班的一个孩子来做小兔,增加趣味性。
数学—有趣的图形
1、巩固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知道图形的特点。
2、喜欢动手,乐于参加数学活动。
巩固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知道图形的特点。
喜欢动手,乐于参加数学活动。
1、图片一幅、纸制小路
2、小白兔头饰一个,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2、出示图片,提问:师:你们看,老师把房顶盖成什么形状的?房身呢?门又是什么形状呢?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二、巩固对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认识。
师: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1、出示“魔术箱”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三、做游戏—给小兔家铺路
1、一名大班幼儿扮演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道谢,并要求再次帮助教师接电话,小白兔说:新房子!刚才我想来跟你道谢时,家门口有很多泥坑,我不小心就摔倒了,老师你能不能再帮助我把这条路铺好呢?”
师:小朋友,你们都听到了小白兔的话了,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白兔把路铺好,好吗?
2、摆出各种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吗?这里有很多不同的形状,请你们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铺平!
最新幼儿园往返跑说课教案大全(15篇)篇七
泥,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玩具。泥到处可见,在我们幼儿园围墙外的社区里就有一块很好的泥土地。每次我们去散步,总有些小朋友蹲在地上玩泥。捡根树枝在泥地上画画,用脚重重地在泥地上踩上几下……对于在城市里生活的孩子来说,很少能接触泥。为了能让城市里的孩子也来玩一玩泥,我特意安排了大班科学活动《玩泥巴》这个活动。《纲要》中提出: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因此,我通过此活动,让孩子们从中体验创造和接触大自然的乐趣。
1.辨认颗粒、粉末等泥土状态,乐意在玩中了解泥土的特点。
2.会用自制的粘土,塑一件器皿,感受尝试的快乐。
3、萌发幼儿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幼儿自备挖泥工具;教师备筛泥盒、水、干泥土等。
一、感知泥土。
1.教师组织幼儿来到社区的空泥地,请幼儿仔细观察、感知。
2.小朋友请你们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看看泥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气味?
二、说说用途。
1.你觉得泥是什么样的?它们都一样吗?
2.师生讨论:泥有什么用处?引导幼儿自由发言。
泥土可以用来种花、种树等,还可以盖房子,像小蚂蚁、蚯蚓这些小动物都生活在泥土里,使幼儿了解泥土对人及动植物的重要性。
三、玩玩泥土。
1.给幼儿一个相对宽松的室外操作空间,鼓励幼儿自由结伴(2—3人),除自带泥土外,允许幼儿到环境中自取泥土开始玩泥。
2.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往干泥巴里加水,观察泥巴的变化,引导幼儿比较水量的不同让泥土产生的不同变化。
3.鼓励幼儿边和泥,边互相交流和泥感受。
如:泥土太湿,就会因太软而不易成形;泥土太干,就会因太硬而不易揉捏。
4.交流玩泥经验,梳理泥土特点。
四、简单塑形。
1.幼儿分散玩泥,学习整理泥土、糊泥、敲打成土胚。
2.让幼儿再玩“塑形”,教师据情况可提供备好的干泥,给泥糊得过烂者调整湿度而用。
3.要求幼儿用自制的粘土塑一个简单的器皿,装入纸盒放在阴暗处。
活动反思:
《纲要》中明确提出: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前三个环节充分感知、了解了泥土,并让幼儿在玩泥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加入不等量的水后泥土将有什么不同的特性表现,从而进一步了解水、土之间的直接关系,最后在简单塑形中将活动推向高潮。活动中因为班级人数较多,教师没能顾及所有的孩子。幼儿抛过来的“球”,有时也没有很好地给予回应。在泥塑创作中,细节部分的创作不够到位,教师应充分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新幼儿园往返跑说课教案大全(15篇)篇八
2.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了解祖国的广阔.间接地感受国家的雄伟。
1.他们去的地方你认识吗?
2.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
3.你是从照片上的哪个部分看出来的?
4.我们请这位旅行家来公布正确的答案。
5.我们的小脚印走遍了祖国大地。
6.你们觉得每个地方都一样吗?
7.他们都是各有特色的。
8.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
9.他一共有几个城市呢?
1.你最想去哪里?
2.为什么?
3.让我们来寻找一下它的位置。
中国地图——我最想去的地方。
最新幼儿园往返跑说课教案大全(15篇)篇九
绿一方净土,多一份温暖。
浇一棵小树,放一颗童心。
松一片土地,飞一片梦想!
3月12日4月12日。
幼儿园操场周围绿化带和小操场周围绿化带(具体划分见“植树节各班活动场地划分表”)。
1、各班级教师知道各班绿化场地。
2、各班自备水桶、洒水壶、小铲、植树用工具若干。
植树节当天。
第一项:“绿色小卫士”进场活动(依年级组次序:班、中班、小班、小小班)。
第二项:园领导讲解植树节的来历,宣布活动开始。
第三项:主持人给小朋友介绍种树的意义,讲解护庐树的重要性。
第四项:幼儿一起唱响《小树之歌》、喊出植树节活动口号“你来我来家来,植树造林、绿化幼儿园”。
活动阶段:(初期、中期、后期)。
一、活动初期:(3月12日3月19日)。
活动内容:“我给小树浇浇水,我给小树松松土,我给小树修枝叶”活动。
活动流程:以各班为单位,划分绿化场地,给幼儿园内的小树浇水、松土、修枝叶。
二、活动中期:(3月22日3月31日)。
活动内容:“绿化环境、美化家园”,绿色植物种植活动。
活动流程:以各班级为单位,在各班种植园地,请幼儿撒播种子,进行“绿色种植活动”。
三、活动后期:(4月1日4月12日)。
活动内容:“放一颗童心、飞一片梦想、我与小树一起成长”,心愿树祝福活动。
活动流程:各班幼儿将自己的梦想写在心形纸上,在种植园地祈祷祝愿后,悬挂在小树上,并与小树合影留念。
最新幼儿园往返跑说课教案大全(15篇)篇十
1、对滚动的物体发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2、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方形积木若干和球、木棍等各种圆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1、出示一圆形物体,操作滚动。
教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怎么样了?还有哪些东西会滚动呢?
(幼儿自由发言)。
2、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行实验操作。
3、教师幼儿共同总结实验结果。
(1)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玩的?为什么它们会滚动呢?
(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在玩中的新发现、新问题。
教师: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
(启发式提问:它们滚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二、幼儿再次自由造作材料,探索圆形物体滚动轨迹的不同。
教师:为什么有的物体滚一下不动了,有的能滚很远。有的可以到处滚,有的却朝一个方向滚。为什么有的滚得很直,有的会拐弯。
三、幼儿再次操作材料,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实验操作。
2、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什么物体滚动的轨迹不同。
3、教师操作两种不同的形状的物体,验证幼儿猜想。
一次性纸杯滚不直是因为两头粗细不一样。
四、幼儿滚动自己身体。
小朋友,我们的身体也会滚动,大家一起试一试。
最新幼儿园往返跑说课教案大全(15篇)篇十一
1.在尝试用夸张的绘画手法表现物体的倒影。
2.玩水中感受物体倒影在水中变形的有趣现象。
【活动准备】。
2、大水盆3个、蜡笔、水彩颜料、刷子、纸、玩具。
3、童易软件有趣的水——哈哈镜、操作材料包(水中倒影)。
一、观看课件,欣赏诗歌。
1、欣赏诗歌《哈哈镜》。
2、谈论:听到诗歌中讲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倒影在水里,圆的变成什么,扁的变成什么,长的又变成什么?为什么?
小结:原来水里晃动的时候,里面的倒影也在晃动,所以就想照哈哈镜一样。
二、玩倒影,体验乐趣。
1、每组分别提供大水盆,看看水面中的倒影。
2、比较平静的水面和晃动的水面倒影有什么不同,进一步发现水盆中的倒影有时会变得歪歪扭扭或破碎,并从中体验乐趣。
三、绘画想象。
1、想象水中还有什么倒影,什么倒影最有趣,并用蜡笔画出来。
2、用刷子蘸水,在画上刷一层淡淡的水影,以表现水的意境。
3、相互欣赏各自花的有趣的倒影。
活动延伸:
在生活中找找还有哪些“哈哈镜”的现象。
最新幼儿园往返跑说课教案大全(15篇)篇十二
冲饮料、吃饼干(12一一36个月)。
1、会自己动手冲饮料、吃点心。
2、提高幼儿小肌肉的平衡发展。
各种需冲泡的饮料、小点心、温水、一次性杯子、调羹、垃圾筒、毛巾、桌椅数张。
针对幼儿。
1、目的:让幼儿学会自己冲饮料、吃点心。同时,在抓、握饼干,搅拌饮料的过程中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展。
2、玩法:首先,给幼儿介绍一下桌子上的饮料品种及点心;然后,告诉幼儿应该先拿一个杯子,在杯子里放上适量的冲泡品再用水冲泡,同时用调羹搅拌,使其溶化;最后,当幼儿吃完,应提醒他们把杯子放入垃圾筒,再用毛巾擦净小嘴巴。
3、注意事项:。
a、要求幼儿不要依赖父母,要学会自己做。
b、冲泡时,应节约饮料冲剂,不随便浪费。
c、提醒幼儿在搅拌饮料时要小心,不要把汁水洒出来。
针对父母:
1、目的:要学会放手让幼儿去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
2、玩法及注意事项:当地方拥挤,暂时没有空位时,父母应维持好秩序,等候排队。在幼儿喝完后,父母要提醒幼儿不能乱丢弃杯子,使幼儿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
最新幼儿园往返跑说课教案大全(15篇)篇十三
1、幼儿动手操作初步感受溶解现象,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
2、乐意参与科学活动,能够用语言完整地把自己的发现表述出来。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秩序操作的好习惯,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1、每人一个水杯、搅拌器。
2、白糖、盐、奶粉、果珍。
3、背景音乐。
1、老师讲故事:“小朋友们好,我们是糖宝宝和和勺子宝宝,你们想不想听我们的故事呀?”
2、老师拿出白糖和一杯水,请幼儿猜猜把白糖放入水中,勺子还能找得到么?
3、把幼儿的猜测用笑脸和哭脸表示,找到的用笑脸表示,找不到的用哭脸表示。
4、幼儿操作实验,讨论:发现了什么?白糖去哪里了?
1、幼儿自由进行水的溶解实验。步骤如下:
(1)想一想:需要放多少糖(一勺糖)。
(2)看一看:白糖还在吗?
(3)搅一搅:用勺子搅拌。
(4)再次看一看:白糖还在吗?
2、自由进行探究实验,教师观察并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孩子做实验记录。
3、提出问题:糖跑到哪里去了?
4、师生交流实验结果,根据猜想更换卡片。
1、向幼儿介绍这一现象叫做溶解。
2、向幼儿解释什么事溶解,提出问题:白糖溶解到水里,水变成了什么味道?
3、幼儿品尝糖水。老师:糖很甜,你们可不可以多吃呢?
1、还有其它的哪些物质能够被水溶解?
2、请幼儿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
老师:小朋友们太能干了,要奖励能干的宝宝们,我们来用溶解的现象自己做一杯饮料吧,大胆的宝宝可以把你的饮料送给客人老师一起分享。
3、在背景音乐下,幼儿能够大胆地把饮料送给老师,并告诉老师是用什么做的,提高幼儿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品尝自制饮料。
最新幼儿园往返跑说课教案大全(15篇)篇十四
1、开火车通过不同难度的隧道,发展合作钻爬能力。
2、能与同伴动作协调地通过障碍,体验游戏快乐。
1、音乐。
2、竹梯、凳子、绳子等。
一、热身活动。
念儿歌活动身体。
小火车,跑得慢,一、二、三,跑得快,三、二、一,左跑跑,一、二、三,右跑跑,三、二、一,跑到很多地方去旅游。
呜呜呜——,我们火车开到了北京,看到长城了吗?
让我们一起来登一登,一、二、三。呜呜呜——,我们火车开到了海南,看到大海了吗?
让我们来游游泳吧,一、二、三。呜呜呜——,我们变成一列长长的火车,呜呜呜——,我们变成两列火车。
二、基本活动。
1、直线钻爬(钻爬凳子)。
(1)教师:你们试试看,你们通得过这些隧道吗!(自由尝试过凳子)。
(2)教师:你们能开小火车通得过这些隧道吗?(以小火车形式钻爬过凳子)。
(3)提问:过这些隧道要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小结:小火车要注意安全,头和身体要低一些才能不撞到隧道。
2、宽曲线钻爬(钻爬垂吊彩带)。
(1)教师:你们能开小火车通过这些隧道吗?试试吧。(以小火车形式钻爬过垂吊彩带)。
(2)提问:小火车怎么样才能又快又好地钻爬过隧道呢?
教师小结:小火车的眼睛要看着前面的小火车,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距离如果太近,
要撞车的,不安全,如果太远,时间就浪费了。
3、窄曲线钻爬(钻爬梯子)。
(1)教师:让小火车试试能不能通过这些隧道吧!(以小火车形式钻爬过梯子)。
(2)提问:你们是怎么通过这些隧道的?
教师小结:通过这些狭窄的竹梯通道,要收缩身体才能顺利地通过。
三、放松活动。
1、乘着小火车旅游去,小火车钻更有难度的山洞。
2、整理活动材料。
最新幼儿园往返跑说课教案大全(15篇)篇十五
1、进一步认识猫的外形特征,并了解猫的生活习性。
2、喜欢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3、愿意复述和表演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1、不同款式的猫粮。
2、有关猫的图书或影片。
3、有猫叫声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请家中养了猫的幼儿介绍猫的生活习性。
1、猫吃什么食物?(教师可向幼儿出示猫粮。)。
2、它最喜欢做什么?
3、它怎样去厕所?
4、它怎样清洁身体?
5、你和家人会怎样照顾它?
6、它生病时怎么办?
二、与幼儿一起欣赏有关猫的图书或影。
1、引导幼儿观察猫的动作及外形特征。
2、强调猫脚有肉垫,因此在跳动时不会发出声音。
三、播放有猫叫声的音乐。
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小猫,模仿猫叫、洗脸和清洁身体等动作。
四、学《小花猫洗澡》儿歌。
小花猫洗澡小花猫,爱干净,洗洗脸,洗洗脚,
不用水,真方便,洗干净,去睡觉。
五、请幼儿想象自己是小花猫,边做动作边说儿歌。
活动评价。
能说出猫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
能模仿猫的叫声和形态。
能说儿歌《小花猫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