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是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所制定的详细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秋节的活动教案(模板16篇)篇一
1、了解中秋节习俗及有关中秋节的民间故事。
2、播放电视节目《海峡同乐》中有关中秋节的录相带,让幼儿懂得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我们和台湾小朋友都在欢度中秋节。
3、引导幼儿做月亮圆缺的记录卡。
4、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5、活动延伸: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1、学会唱这首歌曲,激发热爱老红军的情感。
2、学会正确演奏方法,掌握各种乐器的伴奏型。
3、会用乐器打出4/4拍音乐的强弱拍。学习简单节奏型的齐奏。
准备:
1、老红军打坏蛋的故事。
2、乐器:铃鼓、串铃、小鼓等。
3、音乐磁带;节奏卡;。
1、讲述老红军打坏蛋的故事,教育幼儿热爱老一辈革命家。
2、幼儿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体会爷爷对孩子的一片深情。
3、请幼儿欣赏磁带音乐:有乐器伴奏和没有乐器伴奏的`音乐。让幼儿比较:哪一咱比较好听。
4、幼儿练习敲击乐器:串铃、铃鼓、小鼓等。
5、学习各种乐器伴奏型。
6、幼儿学习为歌曲伴奏:
——徒手练习,指导幼儿打出音乐强、弱、次、强、次弱的规律。
——幼儿看乐器标志练习不同的节奏型。
——看教师指挥进行简单的齐奏。
幼儿园中秋节的活动教案(模板16篇)篇二
1、了解中秋节习俗及有关中秋节的民间故事。
2、播放电视节目《海峡同乐》中有关中秋节的录相带,让幼儿懂得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我们和台湾小朋友都在欢度中秋节。
3、引导幼儿做月亮圆缺的记录卡。
4、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5、活动延伸: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1、学会唱这首歌曲,激发热爱老红军的情感。
2、学会正确演奏方法,掌握各种乐器的伴奏型。
3、会用乐器打出4/4拍音乐的强弱拍。学习简单节奏型的齐奏。
准备:
1、老红军打坏蛋的故事。
2、乐器:铃鼓、串铃、小鼓等。
3、音乐磁带;节奏卡;。
1、讲述老红军打坏蛋的故事,教育幼儿热爱老一辈革命家。
2、幼儿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体会爷爷对孩子的一片深情。
3、请幼儿欣赏磁带音乐:有乐器伴奏和没有乐器伴奏的音乐。让幼儿比较:哪一咱比较好听。
4、幼儿练习敲击乐器:串铃、铃鼓、小鼓等。
5、学习各种乐器伴奏型。
6、幼儿学习为歌曲伴奏:
——徒手练习,指导幼儿打出音乐强、弱、次、强、次弱的规律。
——幼儿看乐器标志练习不同的节奏型。
——看教师指挥进行简单的齐奏。
音乐活动:爷爷为我打月饼。
1、进一步理解歌词亲切感人的内容。
2、学习创编节奏型,并根据节奏型为歌曲设计出打击乐器的方案。
1、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和内容。学习了初步的打击方法。
2、各种乐器:铃鼓、小铃、圆舞板等。
1、复习歌曲,感受歌曲亲切欢乐的情绪。
3、根据随乐表演的动作,用拍手表达整套节奏型,再将节奏型转换成“身体总谱”。
4、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总谱”。
——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动作,能准确地做出节奏反应。
5、引导幼儿探索歌曲的打击乐器方案。
6、乐器演奏。
——请幼儿看老师的指挥进行集体演奏。
——幼儿自由交换乐器、选择乐器进行演奏。
幼儿园中秋节的活动教案(模板16篇)篇三
活动目标:
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4、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5、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幼儿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活动过程:
出示图:月球。
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欣赏。
3、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
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5、互送贺卡,学说祝愿的话。
6、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回家自制贺卡。
活动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
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幼儿园中秋节的活动教案(模板16篇)篇四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幼儿自带月饼,ppt
一、儿歌引出中秋节
1、《小小的船》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
月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2、理解儿歌里的内容
(1)儿歌里的船,真的是一艘小船吗?(不是)
(2)那指的是什么呢?(月亮)
二、介绍节日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三、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四、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幼儿园中秋节的活动教案(模板16篇)篇五
1、感受散文优美的意境和语句,体验愉快的节日气氛。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词语:又大又圆、钻、挤、团员、欢乐。
3、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散文诗《中秋节的月亮》。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发兴趣。
(1)你们过中秋节吗?和谁一起过节的?
(2)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2、欣赏散文,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
(1)散文的题目是什么?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学习词组又大又圆)。
(2)中秋节是个什么节日?(团圆)。
(3)家家户户传出什么样的声音?(欢乐)。
3、幼儿欣赏散文。
月亮是怎么赶来凑热闹的?(学习钻、挤)并用动作表现。
4、幼儿随录音(老师)一起随意的朗诵散文。
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月亮?
幼儿园中秋节的活动教案(模板16篇)篇六
活动前言:玩具是小孩子们的新天地,现在的家中都是一个孩子,但是玩具却是堆成了山,那么如何才能让让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玩具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玩个小游戏吧,让我们学会如何给幼儿园找家!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班里有许多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处。
2、尝试根据玩具标记图,一一对应收拾摆放玩具。
3、愿意参与集体劳动。
活动准备:
1、会发声的娃娃。
2、玩具标记图,幼儿用书——送玩具回家。
活动过程:
1、以送玩具娃娃回家的游戏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将玩具娃娃藏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带领幼儿寻找发出哭声的玩具娃娃。
找到娃娃后关心娃娃为什么哭?家在哪里?然后把娃娃送回家,并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找不到家会怎样?懂得玩具玩好后要送回家。
2、认识玩具标记图,初步学会一一对应收放玩具。
教师提问:我们还有哪些玩具?这些玩具的家在哪里?怎样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
教师出示几种不同的玩具和设计好的玩具标记图,让幼儿说说这些玩具找谁做自己的标记最合适。
幼儿自己手拿标记图寻找,贴在相应的玩具篮上。
根据玩具篮子的数量,选择相同数量的幼儿将玩具根据标记放回玩具柜里。
3、游戏“送玩具回家”,巩固一一对应收放玩具。
将刚才的玩具拿出来,一部分幼儿送,一部分幼儿评“什么玩具走错了家。
游戏可重复若干遍,让每位幼儿都参与。
4、幼儿阅读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图上的小朋友早干什么?启发幼儿用书本的知识来结局问题。
幼儿园中秋节的活动教案(模板16篇)篇七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1、月饼图片。
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月饼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a、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见到的月饼?——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b、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c、老师小结。
d、分享月饼。
5、听故事《嫦三、结束部分。
幼儿园中秋节的活动教案(模板16篇)篇八
1.激发学生主动了解中秋节的热情,在体验与中秋节相关的民风民俗中感受华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2.通过对中秋节有关资料的搜集,继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0xx年9月16日。
活动一、佳节读月:
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
在报刊、网站上亲子共同搜集与查阅和中秋节有关的经典诗词故事、诗歌、文章,了解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或打印下来。各班(第三周一)举行一次“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亲子、同伴之间的感情。
活动二、唱中秋节儿歌、诵读中秋节童谣:
音乐课、每天出操学习唱中秋节儿歌、诵读中秋节童谣《中秋节》《河塘边的歌谣》。在歌声中了解中秋节习俗,形造过节快乐氛围。
活动三、佳节赏月:
中秋节当晚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将“品月饼赏明月”中发生的令你最难忘记的、温馨的一幕拍摄并记录下来,上传班级博客分享。
活动四、网上中秋寄语:
幼儿园中秋节的活动教案(模板16篇)篇九
20xx、9、619:00—21:00。
秋水广场。
满月,长家,圆人。
1、丰富同学间的交流,营造团圆氛围,体验中秋主题,分享中秋快乐;
2、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团队意识,同时发挥个人才能;
3、营造和谐氛围,放松心情。
吴xx负责采购月饼、水果、零食、奖品(14日上午一切要准备好);张x负责比赛的准备和赛事现场的主持;王x负责联系返校车辆;郑xx负责带数码相机和拍照。
1、14日下午5:30,在16号楼楼下集合,各组去公交站乘坐209路公交车到秋水广场。
2、去秋水广场加入警察,合影,找到场地。活动7点正式开始,中间大家可以自由活动拍照。
3、赏月,发月饼(吴xx负责),给大家介绍活动(张xx负责),用心体会中秋节的主题意义(我们可以建议你打电话回家给远方的亲朋好友传达我们的心意)。
互动游戏(约50分钟)。
1、接受七份订单。
从1—99数,但是当有人数一个包含“7”或“7”的倍数的数字时,不要数。拍一张自己后脑勺的照片,下一个人继续数。如果有人报错号或者射错人会受到惩罚(说实话的话,男一个选一个同学,女一个选一个同学,请他们提问,真诚回答;或者接受其他同学的任何问题,从其中选择三个问题真诚回答,选择其中一个。主持人可以适当要求提问者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
2、1、50元。
男生一块,女生五毛钱,叠加为一个单位,主持人马上报号,大家在公告开始时快速组合。单单或错组数的同学一定要表演节目,可以选择自己的节目和表演形式。
3、八点看喷泉,活动自如,但要分组观看,注意安全。
集体有奖游戏。
1、解开灯笼上的谜语。
解灯笼上的谜语分为两部分:必答和急答,分为四组。每组有5道必答题,答对10分,答对10分,答错10分。最后,他以最高的总分获胜并颁奖。
2、歌曲接龙。
学生可以分为四组。从第一人称开始,每个人依次用指定的词唱一首歌。每个人唱的歌词都不能重复。3秒钟没追上的就是输家,没追上的跳过,直到到达每组最后一个人。
第一组:每人唱一首有“曰”字的歌(如曰、曰、曰等。);
第二组:每人唱一首有“亮”字的歌(如亮、二、凉、干等。);
第三组:每人唱一首有“钟”字的歌(如钟、钟、钟等。);
第四组:每人唱一首有“秋”字的歌(如秋、秋、狱等。);
四组接龙完成后,将宣布对失败者的集体惩罚:从狼到月学习。
这个游戏参与人数多,可以很快唤起开放氛围。
王腾馆前集体朗诵《王腾馆序》,初步分为一两段。请用xx读,并手序。(大概需要20分钟)。
8、活动结束后,集合清点人数,坐车回学校。
活动费用。
1、月饼、水果、奖品等。估计是250元。
2、往返票价估计是150、00元。
幼儿园中秋节的活动教案(模板16篇)篇十
“双节同庆——家园共庆教师节中秋之际贺团圆”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并知道9月10日是老师的节日。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感受幼儿园的温暖,老师的亲切。
3、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有关“双节”的场景布置;幼儿自备月饼;相关诗歌、故事、卡片制作材料等。
班级集体活动。
20xx年9月7日(星期三)。
1、各班老师根据本班情况搜集有关教师节、中秋节的资料,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
及教师节的`来历及意义。
2、家长在八月十五传统节日期间,带领孩子看望老人与亲人团聚,晚上与家人
3、品月饼,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4、手工制作根据各班情况进行:
(1)孩子、家长制作感恩卡,共同感受老师的伟大与辛劳,引导幼儿懂得感恩。
(2)绘画:提供水果图片,供孩子绘画之用。
(3)泥工:橡皮泥,家长指导孩子做月饼。
(4)美工: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供装饰节日的灯笼。
5、欣赏儿歌如:《爷爷为我打月饼》、《老师亲、妈妈亲》等,体会节日的喜悦!
幼儿园中秋节的活动教案(模板16篇)篇十一
1、知识目标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
3、参与节日游戏。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画月饼活动准备白纸、彩笔若干,关于中秋节的音乐。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1、说说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样度过的。
2、听一听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二、中秋节的风俗。
1、欣赏图片了解中秋节。(与家人团圆,吃月饼等)。
八月十五赏月节,摆上果饼来拜月。
八月十五团圆节,亲人团聚像过年。
八月十五丰收节,敲锣打鼓庆丰年。
八月十五中秋节,传统节日记心间。
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知道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个团圆的日子。
每个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月饼形状,并装饰。
活动小结。
1、复习学习的儿歌,加深对中秋节的印象。
2、欣赏歌曲《中秋大团圆》。
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对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秋很感兴趣,了解了中秋要团圆,并能够教育幼儿在节日时献给爸爸妈妈自己制作的礼物。
幼儿园中秋节的活动教案(模板16篇)篇十二
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2.日历。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至于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和蒙古人当了中国皇帝有关。那时蒙古人非常野蛮和残暴,常常欺负老百姓,有时会强抢人们在路边摆摊要卖的东西,不肯付钱,又随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于是,老百姓计划在中秋节那天赶走蒙古人。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动,他们想出用饼来传递消息这个好方法。他们先在纸条上写上“中秋节晚上赶走蒙古人”,然后把纸条放在饼里,送到家家户户去。结果,大家在吃饼时都发现了纸条,于是便在中秋节这天合力赶走了蒙古人。从此以后,人们互相赠送月饼,便成为中秋节的习俗。
2.与幼儿讨论:
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全家人一起吃饭。)。
人们选定了哪个日子庆祝丰收呢?这个习俗成为了什么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你认为在月饼里藏字条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自由回答。)。
3.出示一个日历,请幼儿说出中秋节的日期,并请一位幼儿在日历上指出农历八月十五。
幼儿园中秋节的活动教案(模板16篇)篇十三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明白更深刻的道理。
《三字经》故事,音乐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
一、多种方式,复习旧知。
二、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读得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名读,生评,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2)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你们学明白这段故事了吗?那就请听同学来讲一讲吧!(配乐,进一步感悟原文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4)小结:只有知道这些,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三、拓展升华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学习的?你喜欢他们的方法吗?说说理由。
四、课外延伸。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背诵给家长听。
2、亲自查阅有关今天学的《三字经》中的典故,小组合作试着表演。
幼儿园中秋节的活动教案(模板16篇)篇十四
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幼儿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4、知道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5、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活动过程:
出示图:月球(请点击)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欣赏。
3、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相应资料:人们过中秋(请点击。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请点击)。
(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5、互送贺卡,学说祝愿的话。
科学活动:
认识中秋节。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准备:
1、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品名。
2、民间《常娥奔月》。
过程: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有叫团圆节。
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a、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b、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c、老师小结。
d、分享月饼。
5、听《常娥奔月》。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与同伴友好协商,提高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引起吃中秋月饼的兴趣,并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感到亲切。
2、初步学会念儿歌,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儿歌内容,各种月饼的图片。
【活动过程】。
1、相互介绍月饼的名称。
2、欣赏儿歌《味道好极了》。
老师朗读并提问:什么样的'月亮空中挂月亮下坐着几个胖娃娃?四个娃娃叫什么名字?
3、幼儿讨论:他们是怎样吃的?
指导语:每人都把自己的月饼切成四份,大家就都能尝到各种说服月饼的味道了。这个办法最好。
4、交代任务。
大家分享吃吃月饼。
幼儿园中秋节的活动教案(模板16篇)篇十五
本主题的目标是体验中秋节美满团圆和喜庆丰收的快乐气氛,加深对父母和亲人的感情;在参与中秋节各种活动中能大胆自信地表现自己;在成人引导下,学习寻找、搜集资料,并学习交往、合作与分享;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祖国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节日有很多,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月到中秋分外明”,大班幼儿对其有深厚的兴趣及探究欲望。由于幼儿对民间节日、习俗了解较少,开展这一主题活动时涉及到社会、语言、艺术、科学等领域,教师可采用参观、讨论、搜集资料、展示成果、动手操作、文艺联欢等活动形式来组织教育活动。
1、初步了解传统节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2、知道教师节、国庆节、国际劳动节等重要节日的名称日期,进一步了解这些节日的社会意义。
3、积极参与各种节日的筹备及庆祝活动。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人交往、沟通、合作,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爱亲人的健康情感,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传统节日 中秋节
1、环境: 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反映中秋节的环境,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作月饼、水果;制作各种灯笼;张贴有关中秋节的故事挂图、画有观赏月亮的图片等。
2、游戏:“月饼加工厂”。 教幼儿制作各种月饼,做好的月饼装在盒子里放在“超市”里卖,也可放在小吃店里供“客人”用餐。
3、教育活动:
(2)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创编表演童话剧由幼儿自己分配角色,制作道具并进行表演。
4、观察活动: 请幼儿在节前节后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做月亮变化日记(从小月牙开始观察记录至八月十五),要求幼儿自己观察并将结果画在自己的表格上。
5、家园共育:
(1)指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大小变化。
(2)给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节的古诗。
(3)中秋节前夜,家长带幼儿来幼儿园进行“庆中秋第七集,一定要去看啊!
幼儿园中秋节的活动教案(模板16篇)篇十六
“一切为了孩子的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认为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来,有利于扩充孩子的知识经验,同时信息技术也能解决许多传统媒介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如认识微小的物体形状,了解物体的变化过程等。本活动拟通过各种逼真的电子图片向幼儿介绍各种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和信息。它通过有趣的网络游戏锻炼幼儿的信息技术技能,通过中秋电子贺卡传输祝福。在游戏孩子也认识到电脑是我们游戏的伙伴,更是我们学习的伙伴。今天我为孩子们准备的这些多媒体、网络资源就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数字化的学习环境。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和爸爸妈妈、小朋友、老师一起品尝月饼,欣赏月景,感受集体过节的快乐。
3.在父母的帮助下,利用浏览器浏览中秋节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中秋节的信息,进一步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4.学习用键盘左右键控制游戏,喜欢电脑这种学习工具。
5、使父母认识到电脑不仅是孩子游戏的伙伴,也是孩子学习的伙伴,并可以通过因特网帮助孩子拓展获得信息的渠道。
活动一:节日的由来。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2.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1.活动前请幼儿在家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图片。
2.教师收集的有关中秋节的电子图片及网络资料。
1.讲述有关中秋节的传说。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小结。
2.了解各地过中秋的习俗。教师利用液晶投影仪向幼儿介绍各地过中秋的风俗习惯。
活动二:各种各样的月饼。
1.欣赏各种各样的.月饼。
2.了解制作月饼的工艺。
幼儿收集家里各式各样的月饼盒子教师收集有关制作月饼的电子图片、网络资料。
1.布置中秋月饼展。
2.了解月饼的制作工艺。
活动三: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1.学会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自然。
2.产生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兴趣。
月饼制作过程的图片和歌曲。
1.出示月饼制作过程图片活资料。
2.播放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引导幼儿欣赏。
3.组织幼儿学唱歌曲,重点指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活动四:亲子活动欢度中秋节。
1.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和爸爸妈妈一起品尝月饼,感受集体过节的快乐。
2.在父母的帮助下,利用浏览器浏览中秋节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中秋节的信息,进一步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3.学习用左右键控制游戏,喜欢电脑这种学习工具。
4.使父母认识到电脑不仅是孩子游戏的伙伴,也是孩子学习的伙伴,并可以通过因特网帮助孩子拓展获得信息的渠道。
月饼、水果若干网络教室。
一、活动引入(家长参与)。
教师:各位家长大家好,感谢各位家长的参与。我们今天的活动共有两块内容,首先我们邀请您和您的孩子一起到网上查找有关中秋节的资料,第二个活动是庆祝活动“欢度中秋”。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班目前开展的主题活动是“欢度中秋”,就孩子们收集到信息来看,大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口说的,也有一些有关中秋的图片,内容不是很丰富。我们觉得网络是一个资源丰富的信息库,所以邀请大家陪同我们的孩子一起到网上去看看各个地方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向亲戚朋友发送电子贺卡以示庆贺。让我们的孩子感受中国传统佳节的乐趣。家长们可以用帮助孩子们打字、读资料的方法想孩子们介绍,也可以根据孩子们想知道的信息有目的的去查找。
二、“欢度中秋”资料搜索(以下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
小朋友们,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今天的月亮最最圆,今天我们邀请了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陪我们一起欢度中秋。爸爸妈妈今天会帮助我们了解许多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小朋友想知道中秋节的来历或者古时候的人怎样过中秋节的知识,月亮的大小变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诗都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助我们到网上去查,还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助我们向亲戚、朋友送上中秋节的电子贺卡。
三、资料展示教师利用液晶投影仪展示家长们搜索到的资料。教师展示老师搜索到的资料。以下都有链接:中秋节的来历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奔月赏月风景123456中秋邮票123四、庆祝活动“欢度中秋”
1.下面我们先一起来唱一首歌《爷爷为我打月饼》。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团团圆圆过中秋,品尝月饼和水果,欣赏月景吧。播放名曲《二泉映月》欣赏活动中活动中请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念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神秘的月亮。”启发幼儿讲述节前、节后月亮的大小变化。
活动五:绘画《欢度中秋》。
1.学习使用金山画王绘画工具中的铅笔、油漆桶等表现过中秋节的活动场景。
2.喜欢电脑绘画,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
1.回忆过中秋节的事情。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幼儿使用铅笔工具勾画轮廓线,使用油漆桶涂色。
3.将幼儿作品保存在幼儿园网站的班级主页中,引导幼儿和家长共同欣赏评价自己的作品。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