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增强公众意识和塑造社会舆论起到重要作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特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新闻报道范文。
参观科技馆的新闻稿(专业20篇)篇一
今天是星期六,天气晴朗,爸爸妈妈带我去,我们提倡低碳出行,乘坐130路公交车到达科技馆。
来到科技馆,我看见了很多的人在排队,我也很快地站到队伍的后面排队。进了科技馆,哇!好大呀,我四处望了望到处都是来参观的,现在正是暑假,学生特别多。
科技馆一共三层,一进入大门,就看到一个展厅,上面写着“大数据”三个字,参观完后,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无人驾驶汽车,这个汽车在没有人驾驶的情况下为什么会移动呢?这是“大数据”的功劳,只要在汽车中输入一些数据并调整,便会像正常汽车一样移动,会自己拐弯,都不用人操作。还有更神奇的,“大数据”可以通过照片上的建筑物很快定位它的位置。
参观完一楼,我们来到二楼,我又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比如玻璃陨石,哈哈镜等。我查了资料,知道了哈哈镜的.原理,原来哈哈镜的镜面不是平的,而是由凹透镜或凸透镜组成的,凸面镜成像是缩小正立的图像;而凹面镜的成像要分好几种:当物体在焦点以内时,成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在焦点和球心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在球心之外时,成倒立缩小实像,所以哈哈镜里面的你有时变长、有时变短、有时变胖、有时变瘦,看起来滑稽可笑。
玻璃陨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含硅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但它不是玻璃,是黑色的,我用显微镜观察了玻璃陨石,发现他上面有很多气孔,为什么有那么多孔呢?原来它经过高温燃烧,所以会产生气孔,就像我们的煤块燃烧过以后形成煤灰块一样有很多孔。
参观完科技馆,我发现有很多东西与物理知识有关,如声、电、力、热、光等。我通过也学习了不少知识,但是也有我不明白的地方,所以我要努力学习,探索新知识。
参观科技馆的新闻稿(专业20篇)篇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
课题。
计划学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以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的计算。
能力目标。
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验数学的实用性。
情感目标。
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习的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能计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除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情境导入。
复习:完成口算除法的练习题一组。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你们想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学生听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3分。
设计意图。
通过课件展示科技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对下面问题的思考。
探究。
1、出示题目,提出问题:你从题目中都能获得哪些数据和信息?
2、指名列式,板书。
3、组织学生讨论算法。
将学生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4、将答案写在书上。
5、完成试一试第1题。
完成试一试第2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组织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认真读题,从题目中或信息及问题,并与同伴说一说。
学生先列出算式,然后思考算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可能出现的方法:
1、2×30=6060÷2=30。
2、6÷2=360÷2=30。
学生独立完成,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观察纵向的算式,发现规律,在小组内交流。
14分。
设计意图。
发挥了学生小组合作的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多种口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巩固与探究。
完成p91~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先引导学生看图,然后根据要求列式解答,最后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出示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4、以比赛的方式完成。
看图,获取信息,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说一说发现的规律。
学生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与同伴交流。
学生分组竞赛。
16分。
设计意图。
1、在练习的训练学生运用规律的灵活性,培养灵活的思维和口算的准确性。
2、从我们身边的事物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找出规律、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总结。
你觉得这节课学的怎样?
学生独立发言,学生自评、互评。
分
作业布置。
搜集身边可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领会计算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例:60人乘2俩大客车去参观科技馆,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60÷2=30人。
答:平均每辆车坐30人。
参观科技馆的新闻稿(专业20篇)篇三
本节课的教学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教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因此,在备课时,我主要围绕口算方法,和算法的多样化进行设计。先是出示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从中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重点放在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的多样化上。
听了师傅张老师的这节课后,我对她上的课进行了好好的学习,找出了之前备课的误区,并借用了师傅的教学设计展开了这节课的教学。对这二节课对比并如下反思:
1、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是密不可分的。
在备课时,我重点放在了计算方法的教学上,忽视了北师大版教材中解决问题和计算教学是不分家的,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计算方法。我只是单纯的将教学情境出示,接着就是纯粹的计算教学。而第二次上课,增加了解决问题的环节:先是直接在黑板上出示题目:同学们去青少年宫参观。80人乘2辆车,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在学生列出了80÷2时,追问:你为什么要怎么列?在学生回答时,抽象了数学模型:把80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来计算。之后让学生汇报计算的方法。注重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和算理理解。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了计算方法。然后改变信息,60人乘2辆车,让学生试着提出问题。这又是对学生的更高一步的要求。学生理解了第一次的问题,抽象了数学模型,因此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就比较的简单和容易了。
2、算理是计算教学的关键。
还记得第一节课上《小树有多少棵》时,我只是单纯的在教学生怎样计算,而学生不知道为什么的计算,只是机械地进行着计算。而这个课中十分重视学生的算理的理解。反复追问:为什么要在末尾添1个“0”?而不是添2个“0”啊?通过小棒的演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
3、注重算法多样化。
在计算教学中,或许很多老师认为这种方法是最简单而可行的。往往在教学中只教这种方法,忽视了其他的计算方法。但是在这节课中,我展示了很多算法,如:“想乘做除”,另一种思路是“860里有8个十,把8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个十,即40。
4、适时抓住学生的回答,为下面的计算做下伏笔。
出示600÷2时,有学生说到因为60÷2=30,所以600÷2=300。引导学生理解被除数,除数和商发生了什么变化。虽然学生只能用自己的话而不能用数学语言说出规律,但是通过引导聪明的孩子还是能理解的:当除数不变的情况下,被除数扩大几倍,商也扩大几倍的道理。就这样在学生汇报算法的同时,让试一试第二题中的问题进行了解答,真是一石二鸟。
参观科技馆的新闻稿(专业20篇)篇四
今天妈妈告诉我:“明天早上9:00,大世界作文学校孙老师组织同学们去参观科技馆,你去吗?”“我去,我去,我当然想去。”我开心地说。
到了新的一天了,我七点就下了床开始整理自己,然后去吃饭,完事我又去换了一条好看的连衣裙又梳上了头发,然后我们就出发了。
到了科技馆我一看孙老师正在那里举着旗子,我就马上喊爸爸妈妈过来了。
孙老师领我们在门口照了一张相,就进去了。到了那里,老师首先跟我们讲馆名的提字。老师告诉我们:“这几个字是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培源题写的,谁跟他照相,谁准能考上清华北大。
老师带我们玩乐陶陶、踢球,我踢中了,老师给了我一个小奖品,还有方形车轮的车子……最后老师让我们自由活动,我们排队看了电影。
电影里讲的是一颗小行星不小心撞上了地球,而刚好恐龙生活的地区,小行星把恐龙都炸死了,那里炸得一片漆黑。
过了很多年后,那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电影演完了,妈妈说:“你都把这里看遍了,咱们走吧。”于是我们就开心地走了。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参观科技馆的新闻稿(专业20篇)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力目标: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具准备:
挂图、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
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二、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3.引出: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3=。
全班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三、解决问题。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是,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四、拓展应用。
13×370×524×215×3。
31×334×224×413×5。
五、总结。
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怎样?
参观科技馆的新闻稿(专业20篇)篇六
星期四的早晨,空气特别清新,我们一家人到东莞科技馆参观。
来到了科技馆,我们进去一看,里面的东西我都没见过,我感到很奇怪。里面有的东西是给人们参观的,有的东西是给人们动手弄,还有的东西到了时间就给人表演的。
我们高高兴兴的进了科技馆。我们先去了地下室(就是一个启蒙展览厅)。到了地下室,这有很多的科学道理的东西,有水车、电子秋千、彩色转盘、看看花是什么颜色的等等有科学道理的东西。电子秋千是一种无形的“力”推动着,这个无形的“力”就是磁场;彩色转盘转起来后会看不清而形成一种颜色;水车打起火来,另一边却把水倒了,因为水转起来之后会把水桶装满水;还有自行车造电,因为这是人工造电,动力越大,电力越大。
我参观了各种机器人的表演,有的表演非常精彩,打篮球的机器人投篮的时候非常准确。我还玩了滚铁球,一个铁球滚来滚去,我要控制球的赛道让铁球一直滚下去,从低到高按轨道运行。
接下来我又去了二楼,里面就有更多好玩的了。
我感到这次参观,增长了许多的科学知识。
参观科技馆的新闻稿(专业20篇)篇七
星期五的早上,一辆大巴载着满车的老师和学生,驶向滨江低碳科技馆。在车上,似乎没有一刻是安静的,同学们谈着许多,对这次活动充满畅想。
到达目的地,一个如“鸟巢”一般的,由条纹搭出的建筑映入眼帘,场馆前立着环保低碳的标语提示牌和各式的绿色幕墙。拍完照后,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拥进了科技馆的大门。
走近里面,视野广阔到不可思议,处处布置得都有一种浓浓的后现代实验室的感觉,每个展室的主题都不同,但都有一种新奇的味道。整个展馆中有许多“密道”,巷子……像每个都通往一个不能言说的秘密。
顺着前面的楼梯上去,是介绍“生活低碳”的展厅,各种各样随时彰显着“黑科技”的游戏,让我们瞬间对生活低碳“秒懂”。像中间的“低碳望远镜”真的是用“影片百科”霎时把我们对生活低碳空空的概念填满了。
流连于二楼的同学们转了一圈又一圈时,突然,我看到另外一边的展厅闪着几点亮,好像上天为了顺应本人,队伍开始鱼贯而入地往前走。
到处都是类似高级化学词汇的词,幸好配了几个实验来加以解说。“植物净化器”,“etc”……所有无聊的字母却拼出了一幅指着正确方向的箭头。
“流连忘返”正是形容我们最好的词语。直到走出场馆后,这片难忘的绿色也在我的眼前像影像一样不停地闪现。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样想,我只知道上,这生机的绿会永远镌刻在我心里。
参观科技馆的新闻稿(专业20篇)篇八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经历与他人交流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具:“夺红旗”游戏的计算卡、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去参观科技馆,一共去60名同学,乘2辆大轿车。同学们想一想:“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二)、玩中学:
1、深入探究,寻求答案,掌握计算方法。
(1)、学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也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摆一摆。
(2)、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要让学生汇报自己的算法,并说清楚算理。在汇报交流中不断修缮自己的算法。
2、即时演练,延长知识点。
出示:80÷2、800÷2、8000÷2让学生尝试计算,并汇报计算的方法。
3、试一试:
(1)、完成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学生比较上下算式,说说两个算式的联系。
在学生汇报“想乘法做除法”的思路后,出示240÷4,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
(2)、完成第2题。学生先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最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每一组算式,说说发现了什么。
(三)、学中做:
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实践应用:
参观科技馆的新闻稿(专业20篇)篇九
前几天从电视的新闻中听到一则令人兴奋的消息,科技馆最近有珊瑚展。爸爸答应我星期三带我去科技馆。
终于盼到星期三了,我们来到科技馆。爸爸买了门票后,我迫不及待的冲进科技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童话科学”主题展。童话展区里有匹诺曹,有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有三个和尚,还有白雪公主。
最吸引我的要数美丽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可爱的小矮人。来到“魔镜”面前,镜子里的白雪公主好像来到了我的跟前,当我伸手去摸白雪公主时,却怎么也摸不到她。真是好奇妙呀!
参观好童话区后,我们来到珊瑚展区。我被美丽的珊瑚惊呆了。这里有好多的珊瑚呀!珊瑚原来这么美啊!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珊瑚让我目不暇接。有像喇叭一样的喇叭卷珊瑚,有像帽子一样的帽檐珊瑚,像菜花一样的菜花珊瑚,还有名字很奇特的,像海绵一样的二道桶海绵珊瑚。
科技馆里还有许多动手参与的科技项目,比如可以敲击发出美妙音乐的三角铁,可推动比自己大好多的魔方,大家合作击掌就会冒出气的发热器。
今天真是惊喜不断,竟然还在科技馆意外的碰到了同学。我们一起在儿童区玩好久,才依依不舍的道别。
参观科技馆的新闻稿(专业20篇)篇十
参观科技馆浙江省桐乡市桐乡市乌镇植材小学三(2)班陈赟豪听说“神舟”飞船航天展在嘉兴成功举办,为了实现我当科学家的理想,我就马不停蹄地赶来了。我将零距离接触“神舟”号返回舱、降落伞、火箭发动机、太空食品等珍贵的实物和各种卫星、火箭模型。想到这些,我就激动万分。
我一走进科技馆,啊!我的眼前好像是一副美丽的画卷。我们首先来到返回舱展示厅。返回舱上有三个透明的小窗子,就是杨利伟叔叔向我们招手的地方,下方有三个小圆圈,里面有一个十字形,那是天线,用来和地面传播信号的。顶上有个小洞是喷出三把降落伞的地方,降落伞的面积可大了,有1200平方米呢!降落伞是用来放慢速度的,如果不用的话,返回舱会钻到泥土里去的.,宇航员还会受伤呢!还有一个最大的窗口没说呢,那是用来让宇航员出入的地方。这个返回舱是“神舟”一号遨游太空,返回地面的实物,返回舱位于飞船的中部。为密闭结构,其上端有舱门,供宇航员进出轨道舱使用。返回舱的外形像一口钟,是宇航员的座舱和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舱的外部是耐高温的复合材料。总重量是3。2吨,直径是2。5米。
我们看完了返回舱,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神舟”五号飞船的模拟演示,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飞船升空的一刹。
参观了科技馆,我知道了很多火箭上的知识。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也要为国争光。像杨利伟叔叔一样。
参观科技馆的新闻稿(专业20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探索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二、思索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学生列出式子后,先独立思考计算方法,再组织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各种算法。对合理的方法都要鼓励,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3、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第1题,再组织比较上下算式,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4、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练一练第4题:
这一题是组织学生开展“夺红旗”比赛的游戏,活动的目的是巩固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教师将准备好的计算卡片或练习纸,以小组接力的形式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参观科技馆的新闻稿(专业20篇)篇十二
今天妈妈告诉我:“明天早上9:00,大世界作文学校孙老师组织同学们去,你去吗?”“我去,我去,我当然想去。”我开心地说。
到了新的一天了,我七点就下了床开始整理自己,然后去吃饭,完事我又去换了一条好看的连衣裙又梳上了头发,然后我们就出发了。
到了科技馆我一看孙老师正在那里举着旗子,我就马上喊爸爸妈妈过来了。
孙老师领我们在门口照了一张相,就进去了。到了那里,老师首先跟我们讲馆名的提字。老师告诉我们:“这几个字是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培源题写的,谁跟他照相,谁准能考上清华北大。
老师带我们玩乐陶陶、踢球,我踢中了,老师给了我一个小奖品,还有方形车轮的车子……最后老师让我们自由活动,我们排队看了电影。
电影里讲的是一颗小行星不小心撞上了地球,而刚好恐龙生活的地区,小行星把恐龙都炸死了,那里炸得一片漆黑。
过了很多年后,那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电影演完了,妈妈说:“你都把这里看遍了,咱们走吧。”于是我们就开心地走了。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参观科技馆的新闻稿(专业20篇)篇十三
科技馆是一家大型的展览馆,这个星期六,班级要组织一次活动——参观科技馆。
在大家的.热切期盼中,终于迎来了星期六,我兴冲冲地走向科技馆,虽然我来了很多次,可是我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这次和以往不同,有位大姐姐给我们讲解。
如果说我最爱的那就是倾斜小屋了,这次我在里面的时间格外久,只想搞清楚一件事,为什么在屋内会有失重的感觉,我百思不得其解,回到地面上才恍然大悟,因为小屋本身是倾斜的,所以感觉身体失重的。
姐姐还为我们介绍了其它很多的科学事物,尽管不太懂,但我们仍听得津津有味。通过这一次参观,我体会到科技的发达,祝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我也要认真学习,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
参观科技馆的新闻稿(专业20篇)篇十四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科技馆就在安华桥附近,一走进科技馆我就惊呆了:展厅里摆放着高大的“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我们的杨利伟叔叔就是乘坐这个返回舱回到地球的。栩栩如生的机器人乐队,精彩的机器人投篮表演,好看的穹幕电影等等,科技馆里有好多好玩和有趣的.活动。
在这些项目中,我最喜欢的是“法拉第笼”的表演了。表演开始了,解说员叔叔邀请3位小朋友参加表演。我立刻高高举起了手,甚至还站了起来,急切地希望能够参加活动,其他小朋友也不甘示弱,争先恐后地举手。非常荣幸,我被选中了,我兴奋地一溜小跑,跑上了台,钻进了那个大笼子。
叔叔把我们都关了进去,然后拿起一根电棒对大家说:“我手里电棒的电压有几万伏,你们猜一猜如果点在笼子上,会是什么结果。”我一想,那么高的电压点在笼子上,还不把人都烤焦了!笼子里的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非常害怕。这时,叔叔把电棒点在了笼子上,只见火花闪闪,发出啪啪的巨响。叔叔说:“小朋友们,不要怕,你们摸摸笼子,看有没有感觉。”我小心翼翼地碰了一下笼子,咦?一点都不电手。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高压电都顺着笼子的外壁跑到地下去了,摸着笼子内壁是不会电手的。爸爸告诉我:根据这个原理,下雨打雷闪电的时候,尽量不要外出,实在不能回到屋里,就躲在汽车里最安全,因为汽车就相当于一个“法拉第笼”。
今天,我在科技馆转了一天,虽然很辛苦,但是我却不觉得累。因为我又掌握了一项新知识,我过得很开心。
参观科技馆的新闻稿(专业20篇)篇十五
太好了!今天,我们五(2)班和五(1)班要代表全校去一小。
一路上,我们兴致勃勃,不一会就到了一小,我放眼望去,啊,人可真多呀!有二小的,马中的,还有职高的……都被邀请来,不一会儿,活动就开始了,一共有六个议程,前面五个都是讲话,最后一个才是参观,等呀等,终于等到最后一个议程了!我们走进了科技馆,呈现在眼前的有好多种游戏,我记得最深的两个就是“无皮鼓”和“无旋竖琴”了,一开始,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无皮鼓”见有个启动按钮,就按了一下,在无皮鼓没有皮的那个地方敲了一下,就听见“咚”的一声,怎么回事?我想着,目光慢慢地从无皮鼓移到上面的.牌子里,原来,这“无皮鼓”虽然有一面没有皮,但是科员人员用红外线给代替了,所以,才会发出声音,另一个“无旋竖琴”也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才能使空旷的轮廓里有“隐形”的旋,所以,用手在空旷处一抹,就会发出各种好听的声音。
参观了不久,我们要回学校了,我边走边望着那高大的科技馆,心中充满了依依不舍,我多想再玩一会呀!回到了学校,我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太阳,心想:这可真是特别的一天,一个跨越新世纪的一天!科学带给了我们种种方便,参观了科技馆,使我学到了许多,让我发现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也用科学去创造更多为人类有用的科学仪器,这真是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呀!
我似乎已经感觉到了,新鲜的空气就在前头。来吧,让我们好好学习,招手迎接未来吧!
参观科技馆的新闻稿(专业20篇)篇十六
明媚的阳光打搅了我的懒觉,我一起床就听老师说要组织去,我的心情无比的高兴.我们飞快地来到楼下,排好整齐的队伍,往我们的目的地科技馆出发.来到了科技馆,整座科技馆就像一个人,屋顶像个圆圆的脑袋,中间圆柱形像个健壮的身子,真有意思.科技馆的大门开了,大家都蜂拥而上,我第一个看到的是高压电球,大网状似的电球里有几个人,他们一个个把手放在电球上.
这时,师傅拿出了电球的电棒,往电球上一放,冒出了小火苗,嗤嗤地响,往他们的手划了过去,可是他们的手竟然毫发无损,真是太有趣了.就在这时,我转过身来又看到了静电球,这时,有一个小女孩站了上去,碰到了静电球,她的头发像长了翅膀般得飞了起来,太神奇了.我又看见了一个水龙头,只要压几下,水就流了出来,我想把水流完,可我压了半天,也没有压完.真奇怪?这么会有流不完水的水龙头呢?当我迷惑不解地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我,水龙头下有一条透明的水晶柱,我们压下开关,水从水晶柱中流下来,我们就看到流不完的水.原来如此.
我又来到了游戏馆玩了一个游戏,.画面上有一个守门员,我们有一个足球,我们只要踢进球门,就赢了.如果我们的球踢飞了或被守门员接住的`话我们就输了.我鼓足了力,往前用力地踢了一脚,啊!踢进了,我赢了,乐得我手舞足蹈.大家玩得正起劲时,老师说吃饭了,我们要走了我们都没玩够呢,可吃饭时间到了,我们大家总不能不吃饭吧,大家依依不舍地回家了.我想下次来福州我还要来科技馆玩.
参观科技馆的新闻稿(专业20篇)篇十七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力目标: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挂图、幻灯、小黑板。
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
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1.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3.引出: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3=。
全班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是,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133705242153。
313342244135。
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怎样?
参观科技馆的新闻稿(专业20篇)篇十八
周四,我们班级组织去科技馆学习探究人体的饮食。
一走进科技馆,我们就看见了许许多多有趣的实验仪器。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动手啦!一开始,老师先给我们每人发一本实验记录册,并给我们讲解了人体的饮食,以及器官。
经过老师有趣、生动的讲解后,大家都对脂肪有了更好的了解。“接下来,我给大家分配任务!”老师拿着几张纸片,给我们分发任务卡片。分好后,老师便带着我们进了一展厅,来到了一个超级大的张着嘴的小男孩前,老师对我们说:“现在,把自己想像成一个草莓蛋糕,将要被男孩吃掉的草莓蛋糕,我们就根据刚刚给大家发的线索,两两分组去寻找图片呀!记住,要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地方,仔细观察并记录哦!”话音刚落,我和子然便冲进了男孩的口腔,仔细观察并记录下来,接着,我们爬过食道,到达了胃,开始找碎片啦!不一会儿,就听到子然高兴地大叫:“我找到了!”老师笑着拿过碎片,跟我们说:“这个图片上的是食糜,它是经过牙齿的摩擦,胃的蠕动所产生的!”呀!我在玩耍中又学到了一个知识呢!
有趣的食物之旅到这就落下帷幕了,那一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收获了很多快乐!
参观科技馆的新闻稿(专业20篇)篇十九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骑着自行车去参观芜湖科技馆。
从远处看,科技馆的大楼像一艘‘大船’。来到馆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根长长的杠杆,杠杆的一头连接着一辆奇瑞汽车。而另一头在不同的位置上垂挂下来四根长绳。我一个人用力拉最前面的绳子就可以把汽车吊起来。哈,我立马变成超级‘大力士’了,妈妈笑着对我说:“这就是杠杆原理。”
走进科技馆,里面一共有二层。一楼的左边主要是展示芜湖奇瑞汽车的内部构造,右边是军事国防模型展。二楼是介绍和演示一些科学现象,比如,静电发生器、会与你下棋的机器人、地震演示屋、救火演示墙等。通过这些演示和介绍,我们很容易知道一些现象发生的原因。不光可以观看,我们还可以自己操作,自己体验。我和别的小朋友一起进了视觉演示屋,那里面的灯环形旋转,我在里面眼花缭乱,感觉自己站不住,歪歪斜斜地扶着墙走了出来。让我强烈体会到视觉错觉的冲击。
在二楼,我还喜欢玩划船。可让我百思不解也是划船。因为汽车的方向盘往左转,车身也往左转;方向盘往右,车身也往右。可为什么船桨在左边划,船身却往右边漂;船桨在右边划,而船身却往左边漂呢?我带着疑问,问了爸爸。爸爸说:“这叫做反作用力,船桨向左划水,水就向右推动船身,所以船向右漂。”听爸爸这一解释,我终于明白了原因。
从参观科技馆当中,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收获非常大。
参观科技馆的新闻稿(专业20篇)篇二十
今天爸爸局里组织全局的小朋友到烈士公园和到通程电影院看电影。看电影的事我会在下一篇的作文中会一一向大家介绍。今天介绍的主要是的事。早上我和爸爸一起到他局里,没想到其他小朋友都上车了。我上车后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不一会儿车子就启动了。一路上,我望着车窗外,一会儿就到了。
下车后,我们就直奔科技馆。走了一段路后就到了。我们一个个都迫不及待的往里头挤。第一个看见的就是“人力吹球”,就是一辆单车,单车前面有一个气球大小的玻璃缸,玻璃缸里装了一个气球,只要你骑那辆单车,玻璃缸里的气球就会往上升,谁把气球吹得最高,谁就赢了。瞧,那位同学投篮为什么老是投不进呢?走,过去看看。哦!原来这是“永远投不进篮球”这个“永远投不进篮球”的旁边有一个两个镜片的东西,你透过镜片再去投篮就会永远投不进。第三个就是“摸不着的弹簧”,其实这个就是一个玻璃缸里有电压你把手放在玻璃缸外面,里头的电压就会变。第四个就是“自己拉自己”,这个就是有一张椅子,椅子前面有一根绳子,你就拉绳子,拉得越高越好,当然也越来越难。其实啊,这个科技馆里头还有很多好多好多好玩的不能一一向大家介绍,所以你们还想了解更多,那么你们下次自己去玩玩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