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培训心得 酒店管理创新人才培养分析论文(大全8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ZS文王人才培养方案培训心得 酒店管理创新人才培养分析论文(大全8篇)

方案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风险的评估以及市场的需求等,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成功实施。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才培养方案培训心得篇一

一、酒店管理专业现状

酒店管理专业虽然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个分支,但是专业划分的比较细致,所学课程有专业的代表性,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一个专业。酒店专业现在在各大本科院校及高职院校均有设置。就像大家所知道的那样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培养职业技能人才,讲究实际操作。而在大多数本科学校比较重视理论,培养的是学术型人才。尽管许多本科院校在培养酒店专业人才的方法上正在进行改革,想做到理论与实际,即“学习+实践”的模式也比较难。为此,本文认识到,创新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人才培养目标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服务技能和较强经营管理实践能力、能胜任酒店企业中基层管理岗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酒店职业经理人,而不应仅仅限于服务人员,否则将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目标设定不合理,也不会吸引优秀学生报考本专业。

2.人才培养形式

在学校进行系统教育,参加专业的培训班和研讨会,和职业培训。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不仅在学术方面,在德智体美劳方面也要体现出一个专业人才的素养。主要是强调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是必要的环节,而且还包括教学模式的改革,包括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情境模拟教学等,都比较适应这个专业。

3.人才培养模式

在大学除了学习大学英语外,还要进行专业英语的教学,主要以外教为主,外教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语言。加强第三语言的培养,提高语言能力,突出个人才能,增加竞争力。除了应用现有的书籍进行教学外还应引进外国优质教程。在校提供可供学生展示专业技能的实训场地,如酒吧实训室等。

4.人才培养规格

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爱岗敬业,遵守纪律。学生应具备基本能力,较强社交和表达能力,领导及协调能力等。学生应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除了要掌握酒店管理和餐饮服务与管理岗位所必需的职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旅游管理的基本知识。还应及时关注酒店业发展动态,和人文、法律、国防知识。

5.人才培养改革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我们,培养人才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培养人才要和估国际接轨,吸取国外经验,培养有国际市场意识的专业人才。不完全改变以往的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而是取其精华,进行教学教育改革,而且还要汲取各方之长。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的质量是从内到外,即学校和社会。

三、案例解析及启示:瑞士的洛桑模式

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高水平运作能力,“学以致用”,是洛桑学校的教学传统。把学校的学科型教育转变为适应酒店的技术应用型教育,培养有理论、懂业务,既会实际操作又有管理才能的人才。洛桑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产教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在洛桑学校的食堂你不会看到食堂厨师或者职工,因为每一个学生都要扮演顾客与服务员的角色。在入学条件上,入学申请者要具备领导意识、独创性、成熟性、自信、智商、写作能力、数学概念、参与性、团队精神和纪律条件并接受测试。为了训练学生品行,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新生入学后,必须经过18周的酒店基本锻炼,每周一个课题,如餐饮备料、运输、初加工、餐具洗涤、客房整洁、食堂服务、大堂清洁等等。在课程设置,不断推陈出新。学校十分重视学生职业品行教育,学校建立有一系列严格的学生职业品行评分制度。酒店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对于学生的培养,而且也是对于教师能力不断提高,不断更新的督促。学校对教师也十分严格,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要求教师每隔三五年,回到企业里去,不断丰富新的经营信息,调研国际化经营中出现的新问题,这样就可不断更新学校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通过学校酒店一体化,“工作+学习”的方法来锻炼学生能力。生源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高职学校的学生以较低的录取分数线进入学校,专业分数肯定没有本科院校同学高,例如外语水平,大部分不如本科学生,学习氛围和兴趣与本科学生也存在差距。本科学生每天都在学习理论知识进行学术研究,实际操作能力不如高职学生,这种现象是由于学校性质和教育体制造成。酒店业目前所遇到的人才困境,已经不单单是学校能够解决,更需要行业企业、国家和社会来共同努力。首旅集团张润钢说到“教师在认真地教,学生在认真地学,但他们的床单破旧不堪,墙壁到处裂缝,怎么可能培养出优秀的酒店管理人才?”想要模拟酒店,就应该有完备的实训设施,学生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虽然设备不能比得上五星酒店。完备的.设备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学校和企业联手,酒店将学校视为酒店的人力资源部门,作为酒店人才的基地,而学校将酒店作为培训人才的基地。酒店积极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人才培养计划中去,有目标的培养人才,培养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有用的人才。学校在,学校教学,学生实习,学生就业方面应多与企业合作,建立良好友谊,通过一年的实习,学生通过对酒店的了解不断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对酒店的了解,学生都对企业有了感情,或纷纷选择留下来发展,或选择其他企业。他们通过学习和锻炼,逐步走向管理岗位。从而达到学校教学、学生就业、与酒店用人的三赢。行业企业的支持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简言之,人才是发展的基础,是一个企业屹立在企业之林中的根基。马克思说过:“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人的作用激发他们的潜力,用心挖掘,正确引导,给他们创造机会去展示自己,我们就能培养出自己的优秀人才,有了这些人才,酒店业才有长远的发展,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才能屹立不倒!

人才培养方案培训心得篇二

改革的基本思路出发点在于适应社会需求,关注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基于此,本文提出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三种培养模式,分别是大类式培养、模块式培养、订单式培养,三者可以结合使用。

2.1大类式培养

简言之,大类式培养是先择大类,进校学习两年后再择专业。在基础教育方面能够延续宽口径、重基础的优点,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跨学科广阔视角。

大类式招生在招生入学时不划分专业,而是按照经济学大类、管理学大类进行教育。本科四年的前两年,学习本大类一定学分的基础课,涉及经济、管理、数学、计算机、美学、社会学、等各个方面,旨在奠定学生广泛全面的人文科学知识,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专业兴趣。从大学三年级根据前两个学年的成绩和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定专业。管理学类学生可以选择的专业有: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工业工程。通过核心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限选课以及一系列课程设计、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完成专业学习。

大类式教育的做法,可以使学生对各专业掌握充分信息后再选择专业,有效避免了盲目性,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

2.2模块式培养

对各专业方向教学平均用力的培养模式看似顺应了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其实不然。从目前企业管理的层次和职能来看,分三个级别:高层管理者一一把握战略全局,要求知识和经验技能必须全面;中层管理者一一分管某一职能部门或具体项目,要求同时具有专业技能和整体视野;基层管理者一一作为中高层的后备,执行具体职能工作,应有扎实过硬的具体专项工作知识和能力[2]。不同层次管理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如图2所示。

总体上看,越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于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培养,而越低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业务技能的培养。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和mba教育的迅猛发展,使得企业在选择管理人才时有很大余地,本科毕业生大都只能从基层的管理工作做起。因此,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一一为工商企业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一一己经不再适合,需要作出相应调整,调整的回归点仍然是针对工商管理部门的岗位设置。

为避免走向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的另一个极端,导致学生在某个专业学习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笔者提出模块式培养。即根据现有的优势师资和专业特长,将专业方向划分为三个模块:市场营销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生产管理模块,学生在后两年的专业学习中至少选择其中两个模块。

模块式培养,充分融合了现有“通才式”和“专才式”教育的长处。学生通过至少两个专业方向的深入学习,既延续了宽口径的特色,能够领会各管理职能内在的关联,有较全面的管理视野,也响应了社会需求,能在人才市场中占据优势。

2.3订单式培养

如果把高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看作是产品,那么高校就是生产产品的企业,所面对的是社会的人才需求这个市场。工业产品和消费产品经历了大量生产方式到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转变,为的就是能够满足顾客需求,在市场中把握主动。“订单式”培养就是借鉴企业生产经营思想的.“以销定产”[2]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达成协议,根据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学校短期设置相关专业,选拔、培养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用人单位相应岗位工作。

“订单式”培养模式尚在探索阶段,学校和学院应当主动走出去,联系一些知名的用人单位,为“订单式”培养打开局面,开辟道路。条件不很成熟的情况下,也可以由个别有对外资源的教师牵头联系用人单位做试验点。学生筛选、培养方案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制订,师资以大学为主,配合用人单位选派的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具有高级职称或职务人员来补充和丰富专业师资,加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一般而言,用人单位负责订单培养学生的学费和培养所需其他资源费用,如实习基地、试验设备等;学生则和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约定毕业后服务年限和其他要求。

这种培养模式,能达到高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共赢。一方面,学校能够把握市场脉搏,依据市场调整教学,围绕市场有效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缓解师资不足、缺乏实验设备和实习场所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入这种培养的学生减轻了经济上的负担和毕业后求职的后顾之忧,能够安心为今后的工作学本领,打基础,目的明确;用人单位方面,由于对人才培养的跟进和参与,大大缩短了用人的就业适应期,用较小的成本凝聚和获得了可靠的、有文化、有修养、有技能且熟知本单位文化的急用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订单式”培养仅是缓解就业问题的一个途径,在整体就业环境低迷的大背景下,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还需要多渠道配合。另一方面,把“订单式”培养重新回归到教育的目的上来讨论,这种培养模式不应当顾此失彼地将大学教育沦为仅仅给学生提供谋生技能的手段,同时应该提倡和强调的是教育和引导学生培养研究学问的兴趣,养成学问家的人格。这一点,高等学校应当和职业技术院校区别开来,在进行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学生各方面的教育,不能让高等教育沦为企业的附属品。

3结束语

关注学生特点,贴近社会需求,拓展专业深度,加强实践环节,是提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就业竞争力的必然趋势。大类式、模块式、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方式正是顺应了这个趋势,在不同方面各有侧重。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大类式+模块式,大类式+订单式,模块式+订单式或三种方式并用,基础课程、实践环节和专业核心课程相互支撑,按三者时间分配,达到2+1+1或2+0.5+1.5的比例,让实践起到应有的效果。

人才培养方案培训心得篇三

一、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体系人才缺乏人才能力框架和评价体系

管理会计人才的技能标准、管理标准应该是什么?用什么方式来衡量和考核这种能力?考核的周期是多长?我国的会计培养体系中应该如何建立会计人才的培养标准?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都还存在此类问题。

(二)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目前会计学术研究中考虑外部投资者、社会公众和外部审计比较多,而服务内部管理决策是不够的,管理会计发展比较滞后,主要的体现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和执行上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不完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包括人员管理、使用操作管理、维护管理、档案管理等各种管理及控制制度的建设。

(三)管理会计实践处于自发无序状

管理会计的体系缺乏严谨,导致实践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如会计电算化的要求中,对于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账目记载有明确要求:以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为平台做好企业内部的财务账目。但是在实践中,较多企业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对于年长的会计人员来说,基本采用手记、手写的状态记账,导致电算化信息系统应用推广不全面,无法覆盖企业的会计工作岗位。

二、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的策略

(一)完善管理会计人才的制度及考核体系

明确管理会计的体系及制度的细则,明确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及素养的考核,以细则要求会计管理人员,才能将会计的实践明确划分。管理会计的人才考核方法应该以多样化、全面化结合的方式进行,如目标管理法、排序法、对偶比较法、强制分布法、关键事件法、行为观察量表法、行为锚定考评法、登记考评法、360度绩效考评方法、平衡计分卡法、关键业绩指标法等。根据企业划分的`行业,要求会计管理人员的考核中明确岗位职责,明确完成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为绩效考核提供客观依据。每个维度的考核划分三个层次:优秀、合格、不合格,依照考核的维度进行100分制的评分,评分不合格者需要接受10小时以上考核周期的课程学习。

(二)逐步完善会计理论管理体系建设

会计管理系统是主打会计管理的指引,如管理会计体系的任务中有推动形成管理会计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支持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用5到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包括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会计咨询服务体系的建设。明确会计产、学、研联盟,例如以武汉市为例,每年分为3个季度进行按区划分产学研联盟,以签订合作合同的方式将3~5个企业与会计管理协会产、学、研三个项目为基点,明确未来合作1~2年的经济创收效益,以企业扩大范围、经济效益为衡量的标准,以此为试点,有所成效后可以逐步在其他类似城市推广。

(三)加强管理会计体系的实践监督和监管

如明确初级会计资格证的会计人员,在执行会计财务的管理中进行的操作需要统一由该辖区内的税务体系进行监管,企业财会经营中的会计操作失误、故意犯错等行为,应该以累计的形式进行统计,一个季度有3次以上,若连续2个季度则开设会计基础理论学习课程,学习及考核合格后才可重新上岗。若连续有2个季度达到5次以上,则可以提出从业资格的警告,情节更严重者可以直接取消会计资格,要求该会计重新考核。人才的制度考核依照每个企业对会计的要求标准而定,管理会计系统确定的统一标准不一定对每个企业要求的会计标准适用,个人建议以同一经济发展水平为基准划分标准。如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可执行统一的会计考核标准,企业规模在100人以上的可以执行统一的人才标准与考核。同时,以会计从业者所在的税务管辖范围,将所有的从业会计人员以片区划分,监督会计管理人员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张先治.关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j].财务与会计,(6):18.

[2]余蔚平.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j].新理财,(1):18.

[3]高大平.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j].和讯理财,2014(4):21.

人才培养方案培训心得篇四

管理会计是逐步从传统会计中派生出来的,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不断完善。

而今,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类也已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许多专家学者认识到人的经验﹑能力﹑心理等因素,以及在经济活动中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的.程度等是极其复杂多变的,无法用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于是,提出管理会计应以人本主义的管理观和发展观为主线确立智力资源的基础地位和主导作用,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从而管理会计的内容也有了进一步拓展。

2、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是我国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管理科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科学的管理会计制度。无疑,管理会计已成为我国企业提高决策水平和加强管理控制能力的重要工具。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开始的,其历史并不长。然而,我国管理会计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方面,目前我国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有待深入,至今尚未形成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管理会计的性质内容等基本理论问题尚未界定清楚,各基本概念也亟待规范和统一。

另一方面,实务界缺乏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和系统应用,缺乏具有示范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缺乏专职管理会计师。管理会计应用水平较低,成果推行尚不普遍。这表明驱使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动力明显不足,管理会计深入民心并广为应用任重而道远。

今后,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管理科学的要求,把握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积极吸取西方先进国家管理会计的先进成果,并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将是我国管理会计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3、我国管理会计的中国特色

管理会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从属物,它与管理环境密切联系。西方管理会计是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逐步建立起来的,而我国企业所处的经济体制环境﹑法律体制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均不同于西方,直接应用西方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不合适的,所以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管理会计的同时,还要结合本国企业的特点来建立管理会计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培训心得篇五

摘要: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是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从全面系统、能力提升、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相融合等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分析了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知识与能力标准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计等主要内容,从组织机构的建立、资源的挖掘与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变革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式。

关键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途径

一、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

1.全面系统原则。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不是简单的课程组合,而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需求的岗位能力标准,设计课程体系,制定课程大纲与课程标准,构建理论与实践课程模块,建立系统全面的课内培养体系,丰富多彩的课外培养体系,专业化、综合化的社会实践体系。将产教融合贯穿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每一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突出人才培养的连贯性、整体性,全面系统。2.能力提升原则。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是以物流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为主线,以学生的物流管理实践能力的提升为目标,以产学合作、校企融合为手段,从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课内外培养体系的开发、理论与实践课程模块的结构安排等方面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解决现有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的问题。3.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相融合原则。基于产教融合,将物流企业文化、物流管理方式和物流企业资源等因素嵌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物流企业运营中的实际问题作为学生实践项目、教师科研、学生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将双创教育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融入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内与课外并重、实习与就业一体、创新实践项目的设计等途径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内容及模式

1.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社会需求以及学校的办学定位,就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可定位于高素质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再具体结合区域产业需求、学校定位特色、资源优势等确定具体的专业定位方向,如第三方物流管理、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向。2.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知识与能力标准的制定是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群以及物流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构建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根据岗位职业能力标准确定专业能力标准和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从而为后续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体系提供依据。3.课程体系的设计。结合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以及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与需要,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物流管理的作业流程及岗位需求,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仓储管理能力模块、运输管理能力模块、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能力模块及物流企业管理能力模块,每一模块内确立该模块对应的理论知识与能力标准,从而确定开设相应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同时,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每一模块内单列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与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方式

1.组织机构的建立。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是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可从校、院、系三个层次考虑,分别建立不同的组织机构。学校层面成立校级董事会,负责学校层面的产教融合,制订学校校企合作的长远规划;二级学院根据学校董事会的总体要求可成立二级学院董事会,在校董事会的领导下履行二级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能;各系、专业可以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企业人员至少达到60%以上,负责具体的专业建设工作。2.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完善。校企共同完善教学资源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基础。(1)校企共同编写教学文件。教学文件是课堂教学的顶层设计,包括课程标准与课程大纲等,这些文件的编写离不开学生岗位能力标准、专业标准以及课程归属的各模块目标与标准,这些内容的编制均需企业人士参加,双方共同进行研讨,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贴近企业实际。(2)校企共同开发课程。随着物流业的迅猛发展,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也应不断创新与完善,课程设置应紧紧关注物流行业发展动态,及时补充物流行业发展新技术、管理新方法。通过产教深度融合,与物流企业共同研究与探讨,开发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对专业课和创新创业课进行大幅度重构,使课程内容更具应用型。如《物流大数据实验》、《物流中心工作管控》、《智慧仓储实践》等课程既体现了应用型,亦与物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3)校企共建实践基地。采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构建校内外实践基地,是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与企业合作单位共建校外实践基地,通过校外实习、现场教学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模拟企业的实际流程、实际数据、购买仿真软件等方式与企业共建校内基地,供学生在校内进行在企业现场难以实现的操作流程以及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同时教师与学生还可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完成的科研项目及创新创业项目,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3.师资队伍的建设。校企共同培养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保障。师资队伍既包括校内专职教师,也包括由行业企业人员组成的专职教师。为了更好地实施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通过引进、培养和聘任等方式,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学团队,校企共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方案。与合作企业联合,选派教师去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参加相关企业、机构举办的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班,聘请行业企业从业人员为学生做专题讲座和授课。特别是针对物流行业发展的前沿理论、方法与经营模式,校企共同进行研讨,并尽可能将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亦可通过项目研发的形式,组建研发小组,在为企业提供咨询、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同时,使教师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授课内容更加贴近实际,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与能力。4.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变革。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变革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关键。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主要还是体现在具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上。在教学方法上,可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情景教学、渗入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及引入企业实际案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多媒体视频、企业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在考试方法改革上,注重过程考核、实践能力的考核,建立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安静,崔民日.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与战略路径[j].教育评论,,(05).

[2]林琦芳.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研究[d].华侨大学,.

[3]曾玲晖,张,卢应梅,马楠.基于卓越教学视角的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01).

作者:李虹单位:沈阳工程学院

人才培养方案培训心得篇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规范等制度体系的建立完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更加注重通过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发展质量的提高。这些有利条件为加快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但我国管理会计面临起步晚、经验不足等情况。本文通过对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相关建议。

一、加快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依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企业事业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分析定义不难看出,管理会计首先是一项管理活动,其次其服务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管理需要,再次其服务的基础是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融合,最后其服务活动贯穿了企业从规划、决策、控制到最后评价的整个过程。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对于建立完善、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管理活动科学化、规范化、效能化,主动有效合理防范和控制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会计信息化等准则体系已基本建成,并通过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的应用实践,日趋成熟和完善。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大幅提升,审计、评估、律师等中介机构执业质量显著提升,为加快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奠定良好基础。企业经营中应对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和外部环境的需要,增强价值创造力的需要,提升法人治理的需要,都迫切期望加快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外部投资者也期望企业加快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其获取更有决策价值的会计信息,并得到可持续的投资增值回报。政府相关部门已进行广泛调研,对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进行了统一部署。可以看见,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已具提速的基础和条件。

二、现阶段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会计起步晚,各项工作相对滞后

随着会计工作不断深入,提供的会计信息无论是对企业内部管理,还是对投资人等外部报表使用人的决策,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的会计标准体系建设,以及会计学术研宄和会计实践,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都对外部投资人、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考虑的较多,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不足。客观上造成了管理会计起步晚,相关理念、理论研宄以及实物应用相对滞后。

2.管理会计准则体系尚未建立

经过多年摸索和实践,适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需求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内控规范、会计信息化等准则体系已基本建立。但因管理会计起步晚,相应准则规范尚处于研宄探索建立阶段,造成管理会计发展目标及路径不明确、不清晰。同时,受传统观念影响,多数人认有了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以及会计实现了电算化就足够用了,无需再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区分,并单独建立管理会计准则体系,这也极大挫伤了会计人研宄应用推动管理会计发展的积极性,阻碍了管理会计准则体系建立。

3.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造成人才匮乏

近年来,我国通过建立实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会计领军人才培养等体系制度,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围绕会计人才管理、评价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但针对管理会计人才专门的培养体系尚未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匮乏,制约了管理会计的发展。

三、加快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随着我国会计工作改革的持续深入,管理会计这们新兴学科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如何用好、用活这门管理技术,加快管理会计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于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探索实践。

1.着力构建管理会计准则体系

借鉴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首先应广泛搜集资料,深入分析研宄论证,并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确立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目标,建立管理会计基本准则,为学科发展指明方向。在此过程中,应加强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研宄,做到管理会计理论与基本准则理念相统一。其次总结我国管理会计已有经验做法,根据社会需求的迫切程度,按照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原则,逐步建立管理会计各项具体准则。在此过程中,应注意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管理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其实践优势,提升具体准则的实用性。再次为弥补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对特殊、复杂管理会计问题可能存在指导性、操作性不强问题,配套发布基本准则的应用指南。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会计协会、会计师协会以及高校会计研宄资源优势,并加强其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确保应用指南的操作性。通过上述途径,逐步推动管理会计建立类此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体系所涵盖的的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等的完整体系。

2.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逐步扭转管理会计人才匮乏的局面

加大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使一批既掌握财务知识有懂管理会计的复合型会计人才脱颖而出。探索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管理会计人才评价体系,激发会计从业者从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人才转型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将管理会计知识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并将其作为会计领军人才、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核评定的重点内容。引导企业与高校加强协作,发挥企业的实践功能,借助高校师资力量和理论研宄优势,共同培养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紧缺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加强对国际先进管理会计理念、理论和典型案例的学习,建立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培养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的国际视野,满足我国涉外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通过上述途径,逐步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管理会计人才匮乏局面,妥善应对人才不足对学科发展的掣肘。

3.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普及,提供的会计信息以准确、及时、客观、实用得到各方使用人的认可,极大促进了会计的发展。由于管理会计起步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会计核算领域日趋成熟完善的优势,从开始就应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建立管理会计专属的信息系统。政府相关部门应对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或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积极性。

4.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舆论宣传

借助当今媒体信息社会引导效益强的优势,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意义、目标、作用及途径,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宣传。逐步引导社会各方了解熟悉管理会计知识,关注支持管理会计的发展,重视对管理会计的应用,进而促进企业提升治理水平,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推动管理会计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结语

随着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进程的加快,可以预见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内部管理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显现,这门新兴学科也将成为今后会计发展的重要方向。总之,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离不开大家的关心、关注和支持,更需要大家参与其中,共同推动此项工作的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培训心得篇七

中层管理干部是最高决策层和基层一线员工之间的纽带桥梁,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核心力量。下面小编为你介绍中层管理人员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更多信息敬请关注相关栏目。

“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一句时髦的话道出了组织最宝贵的资源就是组织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所拥有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没有关键、核心、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体系,可以说组织就基本趋于消弭了。只有透过富有创新精神、高素质团队的努力,组织才能在为顾客提供独特价值主张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有所作为,才能快速成就组织目标并获得巨大成功。

对一个组织而言,创新型人力资源体系建设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同时它亦是牵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诸多模块的系统工程。而且这些方方面面旷日持久的工作最需要用人部门主管去开展和推动。

以招聘及晋升来说,组织在招聘、选择新人的时候,作为主管,你肯定希望选择到认同公司企业文化、价值观,有能力,积极主动的人。但仅仅做到这些对你来说是不够的。我们一般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候你之所以会选择某位新人或晋升某位下属,除了上述的考量因素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相信他们愿意以及能够在工作中进行开拓、创新。当然,新人(或新晋升人员)也需要你来帮他开发他的潜能,激发他的创意。

对新员工(或新晋升人员)创新能力的发挥如此,老员工也亦然。他们有时也会发觉,目前的技能和知识已经难以应付组织的发展需要了。他们也必须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并不断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我们不难想象,主要是因为现在的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了。组织的目标会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可用的资源变化而随之改变。同样的,组织中的个人工作也会跟着组织目标的改变而改变。还有,新的科技的应用会带来新的作业程序、新的角色和人与人间的`新关系。这时,身为主管,你的部分角色还在于觉察出这种改变对你们团队所带来的压力,并思考团队内的个人要怎样才能改善他的技巧和能力。并且,可能的话,也要改变他对待事情的观念和方法,以适应新的科技所带来的改变。

即使你所在的组织人力资源部门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做的足够好,作为用人部门的主管,你仍然是最能提供你部门人才创新需求和建设创新人才体系主要推动力量。所以说,作为用人部门主管的中层管理人员在组织创新人才体系建设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人才培养方案培训心得篇八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旅游与酒店管理等服务行业迅速发展。市场化的需要对专业学生的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在教学工作中的比重,强调重基础、强能力的素质教育,拓展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工作的重点。现就目前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对部分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多的活动在中国举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职业院校的培养重点,通过一系列的实习、专业实践让学生掌握专业应用知识和技能,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旅游和酒店工作的管理。

一、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同时带动了酒店服务相关行业的迅速兴起,现代旅游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尽管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但是旅游发展中的很多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与旅游管理相关的专业人才缺乏,综合能力较差,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脱节。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重视不足、教学设施缺乏等问题都制约着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一)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不合理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一些高等院校师资力量有限,有的院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更是刚刚成立,对学生的专业培养方案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高等素质教育理念愈来愈严格,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市场更加规模化,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教学体系的改进,培养的专业人才将跟不上行业发展的变化。

(二)对旅游与酒店管理实践教学缺乏重视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实践、管理以及服务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理论知识积累,还需要完备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和长期的培养计划。学校制定了社会实践的相关制度,但是并未在真正意义上重视,缺乏健全的实训基地,在社会实践的落实和实践经费的重视方面都是很不足,有些学生和家长对实践教学也不重视,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想方设法的逃避,使实践教学工作的难度重重。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是一科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合理的设置实践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旅游服务、酒店服务技能,很多高校对专业理论课程的教授还算重视,但实践教学落后,学生空有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束手束脚,效率低下,错误百出,对学生、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不完善

学校实践教学设备缺乏是很多高校的现状,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受资金和场地的限制,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学水平和效果不明显。纵观所有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实习一般都是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时间在半个月到三个月不等,由任课老师或者辅导员带队进行,从开展的时间和方式来看都是不够科学和规范的。毕业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经历的实践,但是很多学校除了毕业实习外没有别的实践教学过程,在培养人才的模式中应该将暑假实践、社会调查、学校志愿者活动等纳入学生的必修课程,综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现今,我国教育大力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但是还没能在深层次上与相关企业建立互惠互利、双赢共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国旅游与酒店管理行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对大量掌握创新和服务意识的人才需求量增大,特别是从事酒店经营服务管理和接待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是渴求,这些原因也是我们进行高职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根本原因。

(一)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信息化时代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实践能力强、专业技能好、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对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应侧重于旅游、酒店服务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实践弥补理论,融入企业文化与职业标准,根据市场需求,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目标进行培养是教学的目标。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必须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对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认识,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个性发展,让人才培养方向更贴近市场需要,使每一个学生走出校门,都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展现在实际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二)适应经济社会市场的要求

人才的培养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市场需要,教学也要面向市场实际情况,仅靠理论教学是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将一些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分析,适当地可以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旅游与酒店管理行业的市场行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与企业管理的要求相一致,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模式,权衡经济效益跟社会责任的关系,让学生能具体地了解工作内容,增强学生的从业荣誉感。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是为了培养全面性的人才,无论是思想、知识、能力还是道德、性格、体魄等方面都要协调发展,旅游与酒店管理的高校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验证,如:接待客人、整理房间、处理顾客的投诉等都将在实践中得到本质的提升。在实践教学中学生能慢慢接触我国旅游与酒店管理行业的实际情况,开拓视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激发社会和职业的责任感,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构建旅游与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具有一个健全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学校培养专业化人才的基础,建立系统性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改进理论教学体系中的弊端,通过循序渐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重视实践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师资力量,优化教学课程结构,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培养服务意识,给予大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改革教学理念,合理配置设备

旅游与酒店管理的实践教学改革并不是学校单方面就能完成的,只有在全校师生、校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完成。转变教学观念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从教育根本上转变思想,全面落实教育改革任务,做好思想准备工作才能保障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将各种改革措施落实,思想准备不足容易造成形式主义。理论联系实践,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教学理念。

充足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提高教学工作效率的基本前提,鉴于教学设备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教学改革中,高校应注重教学设施的配置,满足学生基本的学习要求,与时俱进,一些酒店服务中常用的用具,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分段教学

学校应加强对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合理增减课程,完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拓宽知识范围,为以后的就业做铺垫。就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总的课程应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类,理论课上对专业文化知识、专业方向理论、基础文化教学进行知识授课,实践课更多的是实训、实习,将理论课所学习的文化知识在实训、实习中亲身实践,得到知识的验证。

理论与实践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课时安排上应合理,避免偏重现象的出现,利用一年四季旅游特征进行教学。在4-11月的旅游行业和酒店行业发达时期实行顶岗实习,在旅游淡季则返校学习,分段教学,合理安排,相互促进,综合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三)将理论用于实践,发现自身不足

在我国旅游旺季的时候进行顶岗实习不仅能解决旅游和酒店服务行业人手短缺,应接不暇的困难,也能让学校的实践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同时,学生能在实际工作中验证所学的知识,深入了解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对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培养自身的职业责任感。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对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寻找平时存在的漏洞,完善自我综合能力。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创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就是为旅游行业和酒店服务行业提供专业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为了实现教育目标,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可以创建学校和企业合作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和企业的双向选择,按照工作岗位和企业要求进行订单式的教育,可以参照“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模式,将企业专家请进课堂,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技能。还可以在校外建设实训基地,聘请一些业内知名人士和资深人士进行指导交流,开展各种讲座、报告。定期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零距离就业。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实践教学

完善的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管理体系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综合提高专业素质的前提。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校培养理论知识和服务意识等方面合格的实用性人才。实践教学模式是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管理体系

在实训基地建设完成后应单独培养实训管理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要有一定的保障,功能齐全,还要注意固定资金的投入,适当地聘请和旅游与酒店管理行业相关的企业、公司工作中的佼佼者,到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专业讲课。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或毕业论文时,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传授经验,拓宽人才培养的方式。实践教学中所使用的设备和仪器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与企业使用的仪器设备相一致,基础设施准备齐全之后,还应建立相关的实训管理体系和制度,良好的管理实践教学。

(二)加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强大程度直接决定培养学生的质量,也是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实践教学的讲师应具备一定实践能力,在专业上成绩优秀,比如有的讲师在导游岗位上有过一段工作经历。这样的教学模式能精简机构,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符合现代高效的办学原则。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学校可以在教师中选拔优秀的教师到国外或者大型的旅行社、酒店进修,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对于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可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及时更新,跟上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五、结语

全国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十分激烈,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规模也在继续扩大,高校工作者应该立足市场的需求,准确对大学教育的定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行业输出专业型、应用型的人才。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意识,充分体现行业特色。不断完善综合性的教学体系,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

    共青团员个人评价表自我评价(汇总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

    给县领导写申请书格式(实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表自我鉴定 计算机专业学生自我评价(优秀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计算机

    2023年岗位调动申请书公文 岗位调动申请书(汇总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2023年于丹交友之道感悟(优质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感悟,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感悟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

    最新大专奖学金申请书(优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最新幼儿园后勤主任的述职报告实用(优秀5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

    最新销售述职报告范例(大全5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

    家长给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书 家长对学校意见和建议书(优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

    2023年初一开学心得(实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