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竖鸡蛋日记(大全13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文轩2023年竖鸡蛋日记(大全13篇)

一分钟,不要轻视它,因为它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如何合理安排一分钟的时间,也许就是一项关键的技能。一分钟的总结:留下值得铭记的瞬间。

竖鸡蛋日记篇一

目标:

1.学习课文中人物的对话,感受人物的不同心理和情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片断。

2.理解课文中哥伦布说的“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站在后面指手划脚是无用的,关键在于创先。”这句话的含义。

3.懂得敢于创先、勇于实践,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重点:教学活动始终贯穿朗读训练,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题:19哥伦布竖立鸡蛋

2、质疑

(1)哥伦布是谁?(板:哥伦布)

(2)他怎么竖立鸡蛋?(板:竖立鸡蛋)为什么要竖立鸡蛋?结果如何?

二、新授

1、学习字词:忌妒(嫉妒)、抹煞、宴会、挑衅(挑选)、磕

2、交流哥伦布的生平(板:发现新大陆)。

3、师: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探险家和航海家,他曾经历过数次出海航行的失败,后来终于获得了成功,首次横渡大西洋,同时还发现了当时无人知晓的美洲新大陆。这一事迹成为历史上的壮举,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但在当时,一些达官贵人(板:达官贵人)非常嫉妒,他们千方百计抹煞哥伦布的伟大创举。

问:什么叫达官贵人?(上层社会有身份有官职的人)

4、哥伦布怎么竖立鸡蛋呢?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写竖立鸡蛋这件事的几个小节。(5~7)

5、指名读5~7节,思考:哥伦布、达官贵人分别去竖立鸡蛋,结果如何?

板:

6、跟老师配合读读这部分内容:5——7节

再读,想想用什么语气读?

师读旁白,生读语言。

7、你认为竖立鸡蛋简不简单?为什么?

(简单——只要磕破了一点鸡蛋的尖头就可以竖立了。

不简单——关键要想到这个方法。)

8、师:是啊!只要想到磕破鸡蛋尖头这个方法,其实人人都能做到竖立鸡蛋这件事,这真是一件简单的事。(板:简单)

板:

9、哥伦布为什么让自己和达官贵人做竖立鸡蛋这样简单的事?默读课文找答案。

10、师:答案在哪里?(1—4节)

11、自读1—4节,完成填空(用自己的话概括)——小组交流

出示:因为,所以哥伦布要和达官贵人做竖立鸡蛋这样简单的事。

12、交流填空。

13、师边述边板:因为哥伦布历经千辛万苦,创先(板:创先)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这一事迹成为了历史上的壮举,而达官贵人却非常忌妒(板:忌妒),攻击(板:攻击)哥伦布,说这是一件简单的事,连傻子也做得到,所以哥伦布要和达官贵人做竖立鸡蛋这样简单的事。

板:

14、这部分内容也是用对话的形式来写的,自读,体会语气。

指名交流,指名读。

师读旁白,生读语言。

齐读1——7节。

15.达官贵人认为发现新大陆很简单,所以哥伦布就让他们做简单的竖立鸡蛋试验,结果他们做不到。哥伦布为什么要用竖立鸡蛋这个方法来反击达官贵人的攻击呢?(板: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

板:

16、师:做任何事情,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站在后面指手画脚是无用的,关键在于创先。

出示: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站在后面指手画脚是无用的,关键在于创先。

读好。

17、发现新大陆到底简单不简单?下面来读一段话。

出示:为了横越大西洋,哥伦布精心筹划了。他受尽了别人的嘲笑和奚落,被认为是愚蠢的梦想家。经过无数次的辩论和游说,他的真诚和信念感动了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他们给了哥伦布远航的船只。哥伦布终于成功地渡过大西洋,并发现了美洲大陆。

师:简单不简单?

师:想像一下,哥伦布当时碰到的困难和艰辛。

师:所以发现新大陆是不简单的。(板:不简单)

三、

1、一个小小的鸡蛋,让达官贵人哑口无言,也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让我们记住这个道理,再一次读句。

2、齐读第9节。

3、听了哥伦布的话,达官贵人会怎么样?

4、哥伦布善于发现、勇于实践,关键是还敢于创先,所以他能创造奇迹。其实任何一个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发现、去思考、去实践,最终做出不平凡的壮举的。

竖鸡蛋日记篇二

第一段:引言(150字)

鸡蛋羹是一道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传统美食,在我家也是经常吃的一道菜。最近,我也尝试着自己动手做鸡蛋羹,尽管在妈妈的指导下,但我学到了很多有关烹饪的技巧。通过亲手制作鸡蛋羹,我不仅收获到一道美味的食物,更体验到了烹饪的乐趣和成就感。

第二段:准备材料和调料(200字)

为了做一道美味的鸡蛋羹,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调料。鸡蛋是鸡蛋羹的主要原料,我通常会选择新鲜的鸡蛋。另外,还需要清水、盐和味精,它们能够使鸡蛋羹更加鲜美。我还会添加一些切碎的葱花或小块的火腿丁,增添口味和美观。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我要注意洗净葱花和火腿丁,确保卫生。

第三段:制作过程(300字)

制作鸡蛋羹的过程看似简单,但其中有一些关键的烹饪技巧。首先,我会将鸡蛋打入容器中,然后搅拌均匀。接着,我会加入适量的清水,使鸡蛋与水的比例保持适中。为了使鸡蛋羹更加鲜美,我会依次加入盐和味精,再次搅拌均匀。接下来,我会将调制好的鸡蛋液过滤,去除其中的蛋壳碎渣。最后,我会将鸡蛋液倒入蒸锅中,再撒上葱花和火腿丁,盖上锅盖,用中火蒸10分钟左右。

第四段:心得体会(300字)

在做鸡蛋羹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烹饪的乐趣和成就感。一开始,我可能会有些手忙脚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调料的用量和搅拌的力度有了更好的掌握。我发现只有细心耐心地处理每一步骤,才能做出口感细腻、口味鲜美的鸡蛋羹。而且,自己动手制作的食物总是特别美味,毫无疑问,我会对自己的成果感到骄傲和满足。

第五段:总结(250字)

通过做鸡蛋羹,我认识到烹饪是一门综合性的技能,它需要我们细心、耐心和动手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制作鸡蛋羹的方法,还培养了一种感受食物的方式。我开始更加关注食材的质量,注重卫生和清洁,在制作的过程中注入爱和热情。同时,我也发现烹饪可以带给我无穷的乐趣和成就感。无论是在厨房里,还是在生活的其他领域,只要我勇于尝试、开拓创新,都能够收获到自己的成果和快乐。我相信,只要我持续努力,不断探索,我能够成为更好的烹饪大师。

竖鸡蛋日记篇三

第一段:引言(150字)

鸡蛋羹是一道简单又美味的家常菜,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对小学生而言却是一次难得的烹饪挑战。我是一位小学生,在家里学着做鸡蛋羹,尽管刚开始经常失败,但渐渐地,我掌握了一些技巧和心得,也对鸡蛋羹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二段:准备工作(200字)

第一步是准备工作,这是决定是否成功的关键。首先,要把鸡蛋打入碗中,然后搅拌均匀,这样能使鸡蛋羹更加细腻。接下来,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一些调味品,如盐、酱油等。我喜欢加入少许料酒,可以让鸡蛋羹更加鲜美。最后,要将鸡蛋羹倒入碗中,用保鲜膜盖好,放入蒸锅中蒸熟。

第三段:蒸的技巧(250字)

蒸的时间和火候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蒸锅要提前加水和预热,这样可以使鸡蛋羹更加均匀地受热。其次,蒸鸡蛋羹需要用中小火,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蒸鸡蛋羹时要注意,可以用筷子在表面扎一下,如果没有粘到筷子,说明已经熟透了。但如果蒸得时间过长,鸡蛋羹会不嫩,错过了最佳口感。

第四段:出锅处理(300字)

等鸡蛋羹蒸熟后,要注意的是不要急着马上取出放凉,这样会导致鸡蛋羹收缩变形。我通常会关掉火,让鸡蛋羹在蒸锅中自然冷却一段时间。然后再用剩下的热气将蒸锅里的水蒸气蒸发干净,这样取出的鸡蛋羹才会完整无瑕。最后,可以将鸡蛋羹反过来倒出,再用刀子修整一下边缘,这样更加美观。

第五段:心得感悟(300字)

通过这次小学生做鸡蛋羹的经历,我明白了烹饪需耐心和细心。刚开始,我的鸡蛋羹经常蒸不熟或者不好看,但我坚持不懈地尝试,慢慢进步。我发现,与其急于做完出锅,不如尽量掌握好每个环节的技巧。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为了更好的成功。同时,这次经历也让我更加懂得珍惜每一餐的美食,尊重每一道烹饪的工序。我相信,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我肯定能做出更美味的鸡蛋羹,也能在生活中烹饪出更多的美食。

总结:

通过小学生做鸡蛋羹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看到,烹饪是一份耐心和细心的工作。我们通过正确的准备工作,掌握蒸煮技巧,以及合适的出锅处理,可以做出一道美味的鸡蛋羹。这个过程也让我们懂得了珍惜和尊重每一餐的美食,同时也鼓励我们不怕失败,勇于尝试。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我们能够在烹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做出更多美味的佳肴。

竖鸡蛋日记篇四

今天上课时,老师笑嘻嘻的走了讲台,手里还拿着一个鸡蛋,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老师叫我们画鸡蛋,有的说老师叫我们做鸡蛋娃娃,最后有一个同学说老师请我们吃鸡蛋,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老师笑了笑说:“我们要举行捏鸡蛋比赛。”同学们听了开心极了。

老师先请了女生大力士霍欣然,只见她充满信心的走上讲。老师把鸡蛋给了她,只见她右手拿紧鸡蛋用劲的握着,挣的满脸通红,可是鸡蛋还是完好无损,霍欣然只好放弃走下了讲台。老师又请了顾飞然,只见他理直气壮的走上讲台,拿起鸡蛋就捏了起来,使出全身的力气。心想:“小小的.鸡蛋在我的手心里一定没问题”,可是他面红耳赤怎么也捏不动,只好走下了讲台。

同学们看了都说:“这鸡蛋是特制材料做的”。老师听了说:“鸡蛋是椭圆形,用手捏鸡蛋受力很均匀,所以不会破。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捏鸡蛋看似简单的事情,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竖鸡蛋日记篇五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会基本的烹饪技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做鸡蛋羹,无疑是小学生们最适合入门的菜品之一。作为一道简单而营养的菜式,鸡蛋羹不仅容易学会,而且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可以在厨房里充满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才能。

第二段:准备工作

在制作鸡蛋羹之前,小学生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首先,他们需要把材料和厨具都准备好。鸡蛋是制作鸡蛋羹的主要材料,同时还需要牛奶、盐和水等配料。小学生需要在家长的指导下,确保使用的材料和厨具都是干净卫生的。此外,小学生需要理解食物安全的概念,包括手部卫生、食材新鲜度和避免交叉污染等。

第三段:制作过程

小学生制作鸡蛋羹的过程相对简单,但需要仔细操作。首先,他们需要将鸡蛋打入一个碗中,并加入适量的牛奶和盐,然后搅拌均匀。接下来,他们需要将配料倒入蒸蛋器或碗中,再将其放入一个大锅中加水蒸煮。小学生需要耐心等待蒸熟,期间可以通过观察变化和试吃来确认是否熟透。最后,小学生需要小心取出鸡蛋羹,轻放在盘子上,并用勺子撒上一些香菜或其他调料,以增添口感和美观。

第四段:体会与收获

通过制作鸡蛋羹,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首先,他们学会了负责任和独立地处理食物,这对于他们的未来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小学生们还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因为他们可以自由选择配料和调整口味,使鸡蛋羹更适合自己的口味。此外,通过制作过程中的观察和实践,小学生们也会学到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例如鸡蛋在加热时会固化这个现象等。

第五段:结论

小学生做鸡蛋羹不仅增加了他们对食物的认识和对厨房操作的熟练度,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通过参与烹饪过程,他们可以体验到动手的乐趣以及自己的成就感,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对烹饪的兴趣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家长和老师能够引导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美食,让他们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不断成长。小学生可以通过做鸡蛋羹这样简单的菜品,开启他们与烹饪的美妙之旅。

竖鸡蛋日记篇六

妈妈炒的鸡蛋是平时我最喜欢的一道菜,炒鸡蛋。今天我决定尝试着做一次,让爸爸、妈妈也尝尝我的手艺。

按照平常自己的观察,我坚持自己把每一个程序都做好。我选了一个又大又圆的鸡蛋,我拿着鸡蛋把它对准碗的边缘,轻轻的敲打了几下,鸡蛋没有裂开,鸡蛋好象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敲开,于是我加大了力气,终于鸡蛋裂开了。我双手握着鸡蛋,小心地沿着裂缝把鸡蛋抠开,鸡蛋黄象小乒乓球一样的顺着裂口冲出来了。呀!此时碗中的鸡蛋像一个火红的小太阳,周围还有透明的云朵呢!我找来盐罐,洒了少许的盐,拿起一双筷子像妈妈平常一样用力的搅拌,鸡蛋黄和鸡蛋清相互融合在一起了,变成了淡淡的米黄色,上面还冒着许多泡泡,用筷子搅动发现它已经变得稠稠的,就算打好鸡蛋了,炒鸡蛋。

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炒鸡蛋了,妈妈帮我把油锅热好后,我把碗里的鸡蛋倒入锅里,只听“哧”的一声,鸡蛋在锅里流动着,鸡蛋由米黄变白而后又逐渐的变黄,不一会儿就结成了块。我选了把木锅铲,学着妈妈的动作在锅里不停地翻动着鸡蛋。一阵阵香气迎面扑来,啊!我成功了,鸡蛋熟了,我大声的叫着,爸爸快来帮我把鸡蛋装起来,快来关火。

一盘炒好的鸡蛋端上了饭桌,全家人围着这盘香喷喷的鸡蛋开心地吃了起来。听着爸爸、妈妈的表扬,我很自豪,看着自己的成果,我决心要在生活中多学习各种技能,这样我就能帮爸爸妈妈做点事了。

其实在生活中每件事情只要仔细观察,认真地做,就一定能学会的,也会取得相应的成功。

竖鸡蛋日记篇七

贵州省兴义市红星路小学一年级五班李雨桐

今天,我和我的好朋友妞妞举行一场捏鸡蛋比赛,规则是这样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使鸡蛋烂掉,妞妞拿起鸡蛋往桌子一磕,磅,蛋黄都出来了,到我了,我拿起鸡蛋用力的一捏,奇怪,怎么鸡蛋没有烂掉?回家后,我找到了十万个为什么才知道,这是因为鸡蛋有圆圆的壳,当我们捏鸡蛋的时候,用的劲在弹壳上是均匀地散开的.,就比轻轻在桌上敲的劲还要小,原来鸡蛋是捏不烂的。磕是磕得烂的,虽然我输了,不过我又认识了新的知识。

竖鸡蛋日记篇八

我对鸡蛋有一份特别的感情,心里总是装着儿时与鸡蛋有关的情景。那时(上个世纪70年代)的煎鸡蛋太好吃了,回味起来那感觉美滋滋的,以致我在城市生活期间,还经常寻找有儿时味道的好鸡蛋。

我每次去超市采购,看到各式各样的鸡蛋琳琅满目,包装很漂亮,大多标有“生态鸡蛋、绿色鸡蛋、农家鸡蛋、营养鸡蛋”等标签,还配有野外养鸡和农民养鸡的漂亮照片,很吊人胃口。我想这样的鸡蛋可能跟我想要的鸡蛋差不多吧。于是,我挑名字最好听的、价格最贵的鸡蛋买回家,希望味道好些,营养丰富些,钱不白花。但每次买回来的鸡蛋,无论是煎、煮还是炒,味道总是一般般。在豪华酒店吃饭,我也点一份鸡蛋,想体会一下高级厨师炒鸡蛋的味道,但同样也不能让我满意。不管怎样,我都找不到儿时那份鸡蛋的感觉。

我出生在离县城有30多里山路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的生活是艰辛的,但也是快乐的。从我记事起,正是“农业学大寨”和“割资本主义尾巴”时代,爸妈只能在生产队出工挣工分,什么副业都不能搞,只能养几只鸡下蛋,家里的收入少得可怜。这几只鸡和它们下的蛋给我留下了深刻地记忆。

鸡是我儿时的好伙伴。我家是单家独户,邻居相距较远,刚会下地走路的我,没有小伙伴陪伴,最先只能接触到鸡,鸡的叫声就是我的启蒙音乐,难怪现在有朋友开玩笑说我唱卡拉ok有点象“鸡”叫。吃饭时,鸡就啄我小碗内的饭粒,大人发现后就叫着驱赶,“哦嘿,该死的鸡,吼起……”。我每天都争着要给鸡撒食,期盼着黄绒绒的小鸡快快长大。几个月后,公鸡头上长出了酱红色的鸡冠,尾巴上竖着五彩羽毛,揪准时间就高声打鸣。母鸡则安静的卧着下蛋,下完蛋后“哥达、哥达……”叫着向人报信。

那时候的鸡是敞养的,早上把鸡放出笼,鸡就欢呼雀跃的喝露水、啄虫吃草去了,傍晚时分还要撒一些二壳谷(劣质谷)人工喂养一次。鸡吃的是纯天然环保食品,喂养半年多时间才下蛋,所以营养十分丰富。根本不象现在的鸡在笼子中动弹不得,用激素拼命催长,两个多月就成熟下蛋。

那时的鸡蛋用途可大了,它可当做通用营养品,补充婴儿营养喂鸡蛋,孝顺老人、看望病人用鸡蛋,求人办事送鸡蛋。当地合作社(后为供销社)还长期以6分钱一个的价格收购,可以用卖蛋的钱买盐、肥皂、洗衣粉等生活用品。它还可以当成广义的流通货币,在市场上直接换你所需要的东西。由于当时用于喂鸡的粮食珍贵,家里养鸡并不多,加上鸡蛋的用途多,所以真正吃鸡蛋的机会很少,吃鸡蛋就成为我们的一种奢望。记得小学三年级,我那时刚学会写作文。有次按老师要求写了一篇“不忘阶级仇,牢记民族恨,当好革命接班人”的小文章,其中有一句我写为“那北风卷着大雪吹进破烂的屋里……”意思是说解放前贫下中农日子过得很苦,没好屋住,冬天很冷……现在日子好多了,要记住共产党恩情……。老师认为我这句话写得好,在“卷”字上划了一个圈,批了个“好”字。放学回家爷爷看了,爷爷不识字,就问我,老师为什么给你打了“鸭蛋”?我告诉他,老师划圈是说我写得好,不是得零分。爷爷疼孙子,听说孙子得到老师的表扬当然很高兴,当即表示“老师给孙儿打鸭蛋,我给孙儿煎鸡蛋”要犒劳我。爷爷在灶头生火煎鸡蛋,我就在旁边看着。爷爷在大锅里放了一点茶油(当时农村里只有用木榨打的茶油,很少很香很珍贵),用火烧热,再把鸡蛋在锅沿上敲破,将鸡蛋瓣开,让蛋清和蛋黄流入锅中,油和蛋噼里啪啦炸开了,蛋黄黄黄的`,蛋清稠稠的,爷爷用锅铲翻来覆去,很快,一个金黄色的鸡蛋就煎好了,好香好香直让人吟着口水,我三下五除二几口就解决了。那神奇的蛋香味伴着我的饥渴味,至今都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自此以后,我家大人把鸡蛋当作我们小学时期学习的奖品,只要我们学习成绩好,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会不时煎鸡蛋给我和姐姐吃。

平常爸爸妈妈都舍不得吃鸡蛋,但要是有客人来时,鸡蛋就成为爸妈待客的最佳菜肴。那时候家里无钱买肉,唯一作为荤菜的就是几个鸡蛋。尽管珍贵,但爸爸妈妈还是毫不犹豫的拿出来待客,并且要让客人吃好。爸爸妈妈省己待客的为人处世之道也影响了我。

随着时间的流逝,爷爷奶奶早已过世,爸爸妈妈年纪也80来岁了,但时间没有冲淡我对小时候吃鸡蛋的记忆,那份蛋香味一直在我的眼前萦绕。也正是这特别蛋香味的吸引力,促使我挤出更多时间回老家去寻觅和体会。每当我回到老家,来到年迈的爸爸妈妈身边,爸爸妈妈都会煎出我小时候一样的鸡蛋款待我。每当我要离开他们回到遥远的城市上班时,他们会拿出一袋鸡蛋要我带走。我说不带让他们自己吃,爸爸妈妈会说,我们老了,不用补充营养了,你们年轻,还有孙儿,现在城内的鸡蛋不好吃,你们多吃点土鸡蛋,加强营养,把工作搞好,啊啊!…..

鸡蛋,是爸妈对儿女的一份深沉的关爱和牵挂!但愿爸妈身体一直健康,让我一直能品尝这特别的土鸡蛋和这特别的亲情!

竖鸡蛋日记篇九

2、什么样的鸡蛋永远也孵不出小鸡?

3、贝儿的妈妈从外地买回一种鱼,无论放多长时间也不会臭。为什么?

4、什么人指望腿生活?

5、什么球身上长毛?

6、癞蛤蟆怎样才能吃到天鹅肉?

7、在情人的脸上发表的处女作是什么?

8、怎样才能使人有心跳的感觉?

9、什么样的人见到阳光就会躲得无影无踪?

10、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何时发生?

点击下一页查看答案:

竖鸡蛋日记篇十

今天我们的早餐是煎鸡蛋和南瓜粥,南瓜粥甜滋滋的,挺好喝,但煎鸡蛋就没那么顺利了。

由于火开的.有点大了,油太热了,第一个鸡蛋没煎好,破了,成了炒鸡蛋了,不过也不影响吃。直到第三个鸡蛋才煎好,是个完完整整的煎蛋。虽然不顺利,但我和爸爸妈妈还是很开心,我又积累了一些生活的经验,煎蛋时油不能太热。

竖鸡蛋日记篇十一

今天,我准备大显身手,给爸妈做鸡蛋饼。我拿了两个又大又圆的鸡蛋,往桌角轻轻一碰,手一扳,把蛋液倒入碗里,那蛋液好象放大的银包金。我打开冰箱,拿出一盘土豆丝,一根火腿肠。我先把土豆丝放进一个盆里,再把蛋搅拌好,倒进去,再把火腿肠切成片放进去,最后把盐、面粉等也倒进去,还撒了一些葱末,一起搅拌好。

我拿出平底锅,小心翼翼地插上插头,按下开关,把盆里的鸡蛋、土豆丝、火腿肠往里倒,锅面发出“滋滋”的响声。我看着鸡蛋液在锅里沸腾,总感觉有什么不对劲?哎呀,忘了放油!我手忙脚乱地拿出油,倒了一点在锅面上,唔,终于没事了!我把锅盖盖上,慢慢地等待色香味俱全的鸡蛋饼出锅了。等了5至10分钟,美味的鸡蛋饼出锅了,看着金黄金黄的鸡蛋饼,爸妈都不忍心下手,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一块就往嘴里送!啊,太美味了!爸爸妈妈看我动手了就开始争夺鸡蛋饼。不一会儿,鸡蛋饼就被我们三个人瓜分了。

到现在还回味无穷呢!

竖鸡蛋日记篇十二

今天是周末,早上我起床后,妈妈对我说:“我教你煎鸡蛋好吗?”我一听很高兴,早就想亲手做一做了。我连忙说:“好啊!好啊!”
开始煎鸡蛋了,妈妈说:“煎鸡蛋时,要先放油,再把鸡蛋打下去。”我就照着妈妈说的话做。煎着煎着,突然,鸡蛋上冒了个泡泡,泡越来越大,一会儿,又慢慢缩小了。真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我说:“空气受热在膨胀,遇冷要收缩,鸡蛋泡里的空气受热后膨胀,就会冒出大泡泡,泡破了,空气就跑掉了,泡也就缩小了!”啊!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妈妈还说这是一种物理现象。
今天,我学会了煎鸡蛋,又知道了一种物理现象,真是一举两得。

竖鸡蛋日记篇十三

蚕宝宝的身体软软的,有的是12节,有的是11节,还有的是10节。它的尾部有一根小刺,每当它要大便的时候,那根刺就会翘的高高的。蚕宝宝吃桑叶时会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就像下起了小雨。

过了几天几夜,蚕宝宝不吃不喝、仰着头一动也不动的状态把我吓坏。奶奶告诉我,那是蚕宝宝要脱皮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蚕宝宝要长大了,担心的是万一蚕宝宝脱皮不成功。第二天放学回家,奶奶告诉我说“蚕宝宝脱皮成功了!”我高兴的手舞足蹈。我仔细一看,发现蚕宝宝脱皮以后,身子比以前白多了,也比以前胖多了。经过三次脱皮,蚕宝宝开始结茧了:它先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慢慢地往身上吐丝,丝越吐越多,茧越结硬。几天后,我把茧摘下来放在盒子里,没想到里面的蚕蛹竟然变成蛾,咬破茧飞出来了。这就是蚕宝宝的一身。

怎么样,蚕宝宝很可爱吧!有机会的话,你也可以试试哦!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