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说课稿(实用14篇)

时间:2023-11-16 作者:温柔雨二年级语文说课稿(实用14篇)

教案模板可以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老师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的教案模板范文,为您的备课提供更多参考。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实用14篇)篇一

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盛产、茂密、凉棚、五光十色、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理解并掌握句子跟句子之间的连接方法——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并能自我体会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节。

1、理解并掌握句子跟句子之间的连接方法——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2、准确领会第二自然段的词句,并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两点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即文章的第二节。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是由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完成上述基本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读可以显形,读可以激趣,可以动情,可以启智,可以育人。因此在本课时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益知、怡情,发展语言和能力。

新课程导引的新课堂,其本质特征在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又是道德主体、审美主体。一句话,他们应当是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而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离开了自主的、具体的、感性的学习活动,学生是无法获得主体地位,也不能发挥主体作用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自主选择作业方式,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过渡:是呀,那里的葡萄太棒了,那里的人们太好客了,现在你们最想读哪一节?(第二节)。

1、那好,自己赶快去读第二节吧,想想你能读懂些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畅谈)。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你知道这个小节有几句话吗?有哪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看看哪几句是写夏天的?哪几句是写秋天的景色的呢?(夏天和秋天、这时候)这时候指什么时候啊?自己读一读。(秋季)。

(2)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看图理解“山坡、梯田”。(梯田是沿着山坡开辟的一级一级的农田。)。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是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但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教师的显性(定形的)教学设计与学生主体学习、自主发展的冲突和矛盾。因此,在此我设计了隐性设计,学生喜欢夏季则先学第二句,若学生喜欢先学秋季的,则先学第三四句,以此作为课堂调节手段去调适和引导学生的主体行为。)。

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景色?

a夏季(你看见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茂密、一个个”

(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

(只有把文字所描述的场景还原、再现,把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在一种相似的和谐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知识产生共鸣。让学生自己来贴一贴叶子,用手做一做向四面展开的样子,将“茂密”二字还原成具体的画面,形象地理解“茂密”即是表示枝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

(2)(看到了许许许多的绿叶,像凉棚)看到了多少凉棚,一个两个还是……看到了几个凉棚?(一个个)。

一个个凉棚拦住了阳光,给你什么感觉?能读出凉爽的感觉吗?

同桌准备——指名读。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怎么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呢?依照教师的讲,即逐段地作烦琐的内容分析,还是让学生多读熟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听懂和读懂的意义是不大一样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论家刘勰说得好: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让学后反复地读,在多读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逐步了解葡萄枝叶的茂密,感受葡萄沟夏季景色的美丽,更在读中感悟到秋季葡萄丰收的期待、希望。)。

b、到了秋季,葡萄果然丰收了!老师为什么要用果然?快抬头看看葡萄架透过茂密的枝叶你从哪儿发现葡萄成熟了!(若学生先说秋季,则如此引导:为什么喜欢秋季啊?)。

(1)唉呀,有几种颜色啊?这么多颜色的葡萄你都见过吗?认识哪种颜色的葡萄?(课件出示)让孩子认识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读)读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这里一连4个顿号的作用。

(许多葡萄的品种是我们这些学生所没有见过的。通过课件,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亲眼目睹大家所陌生的甚至是从没见过的白葡萄、紫葡萄等。)。

(2)这么多颜色,可以同什么词来形容呢?“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可以换吗?看图,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出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读)。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通过两幅直观的图片,浅显易懂地理解了“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的区别,让语言文字训练不露痕迹。)。

(3)“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是不是只有两串啊?(读)。

比较:

{葡萄一串一串挂在绿叶底下}。

{葡萄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

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再看看,像什么呀?(一个个玛瑙)(一颗颗宝石)(一颗颗珍珠)(一颗颗明珠)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3、往下读,你还能读懂什么?(老乡的热情)哪里看出老乡的热情呀?

(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这不仅是因为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而且有角色效应的作用。当了角色,孩子就由“本角色”我——一个小学生为“他角色”——维吾尔人老乡,那种新异、好奇心,使孩子激动不已。)。

4、朗读。

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

趁热打铁,围绕本课教学重点,我设计既有准对性又有开放性迁移模仿作业,并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题来先说后写,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习能力。

我们家乡—象山出产的水果可多了,五月有,六月有,七八月有,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成熟了。

夏天。

秋高气爽的时候。要是这时候您到我的家乡——象山来,我。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实用14篇)篇二

《太空生活趣事多》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且把造成“奇特”的原因巧妙地安插在第三段:“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这就是失重,也就是造成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奇特的原因。这些有趣的事情对学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老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使他们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

根据课标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

3.积累由“宇、航、员”拓展的3组词语,能初步体会每组词语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习生字词。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的内容。

难点:1.了解太空生活的常识。2.激发了解科技的兴趣。

学具准备:

学生收集的有关太空的资料。制成飞船形状的字卡、词卡。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这一“例子”,训练学生识字写字以及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运用语言,甚至在说话中创造语言,体现了工具性的特点;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努力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想学、乐学。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怀。在教学中采用精彩的视频,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让学生说出所见的画面,从读课题中说出自己的发现,提出疑问,用不同形式的读—小组说—模拟宇航员介绍,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谈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在识字中,我先让学生读文自主识字,接着由句—词—字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再次认读,体现识字的层次性。接下来让学生拿出自制的字词卡互相测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研读感悟中,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自读、模拟读、介绍读、展示读等一系列读书活动,间或穿插说话训练,真正达到了理解课文、提高表达、运用语言的目的。课标要求教师要有大语文观,要着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文感悟后,教师依据学生已调动起来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基础,顺势而导,让学生谈学习的感受,激发学生爱语文的感情。接着又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产生对网络这一新科技的喜爱,最后鼓励学生上网或上图书馆再查资料,把语文课堂扩大到了课外,走入了学生的平常生活当中。

本课属于趣味科普性文章,内容易懂,我设计的教学环节: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合作学习,研读感悟——总结回顾,拓展交流。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不少学生对宇宙太空有一定的兴趣,我从航空、宇航员带着学生引入到太空生活,能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地过渡到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梳理生字我放在了这一环节,所以给出自读任务,要求学生找出生字词,同桌间互相正音,将课文句段读通读顺。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办法识记生字,比赛认读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学生拿出自制的字词卡,互相测读。根据动画演示,学生书写描红,教师巡视,及时纠正或给出指导。

写字教学,重在写。但掌握好的方法,能使记字、写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一环节让学生充分看—想—说,加深印象。教师的范写与学生的认真观察,能让生较快地掌握写字方法。

在生字疏通了的情况下,请小老师带读,其余同学带着问题思考着听。

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机会,能满足低段学生好表现的欲望,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去读书。学贵有疑,疑而促思。学生产生“想知道”的愿望后,才能积极地去发现,去探索,能激发学生去通过读书探究的迫切愿望。

指名学生尝试整理文章脉络:课文围绕什么展开?具体讲了一些什么样的事?你最好奇的是哪一件事?你还有什么样的疑问?学生之间互相评议,教师适时补充。

3.合作学习,研读感悟。本课也是总—分—总的结构,可以不必细讲,首尾呼应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即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不必按照课文顺序。我依据学生的学习逻辑,改变学习顺序为“睡觉——喝水——洗澡——走路”,并不影响整体的学习。抛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在地球上的生活方式,感悟太空生活的奇妙之处。小组接读比赛,看哪个小组读得最有感情,最有趣。

4.总结回顾,拓展交流。

采用让学生讲解介绍的方式巩固复述,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分别上台介绍,可以读文,可以用自己的话。教师适时补充,引导学生适时提问。学生介绍后,示范读,领读。指名其余同学回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行,从而了解“失重”,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课后请小朋友们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更多有关太空知识的资料,来和同学们交流。

现代信息社会,学生会利用网络资源,是他们今后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本领。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学习,产生了解新科技的兴趣,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为他们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基础。

18太空生活趣事多。

睡觉绑在睡袋里。

喝水带吸管的饮水袋失重。

洗澡特殊淋浴室。

走路穿带钩的鞋。

板书设计简介明了,脉络清晰,能帮助学生回忆课文,复述课文。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实用14篇)篇三

儿子,这个字眼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扬母爱的时候,也应该引导孩子们读读“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

本课中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沉甸甸的水桶。

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浅显的文字中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教学时,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道理,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个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

3、学会体贴、孝敬长辈。

本文内容浅显,人物对话多。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不同,表达的意思不同,表达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我把“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列为教学重点。把弄清“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可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这个问题作为教学的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我预设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1.换位揣摩。

让学生走进文本,当当妈妈、当当老爷爷、当当儿子,与人物换位思考,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与文本人物展开零距离的对话。

2.以读为本。

本课教学将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读书实践,通过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教学分四步完成:

(一)营造情感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对课文的学习、理解,离不开情感的参与。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就激起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动力。因此,让孩子们回忆妈妈的夸奖,模仿妈妈夸奖时的动作和表情,营造一个换位思考的空间,为后面揣摩人物的内心,表达人物的情感奠定了基础。同时,老师也非常自然地导入到了新课的学习:今天,课文中的三个妈妈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孩子呢,自然地走进文本。

(二)体悟人物情感,落实语言训练。

本环节以读为主线,充分体现了“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在小组内开展合作读书,互相比赛,互相学习。如,我在重点引导学生揣摩第一个妈妈说话时的语气时,预设了这样一个交流平台:

师:呀,你读出了妈妈夸奖孩子的语气,真了不起!老师很想知道,你刚才在夸奖这个儿子时,心情怎么样啊!

生:我为我的儿子感到骄傲。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眼神。)。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生自信地读)。

经过反复的揣摩使情感得到升华。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时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与此同时,老师也以一个妈妈的角色加入到孩子们的角色体验中——进行示范朗读,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此时,掀起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高潮。对于第二个妈妈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将“授之以鱼”转换成“授之以渔场”。教学第三个妈妈的话时,我引导学生通过与前面两个妈妈的对比朗读来揣摩出第三个妈妈平淡、缓和的语气。在充分的阅读实践中,孩子们揣摩领悟了三个妈妈的不同内心,表达出了三个妈妈的不同情感。更重要的是落实了语言训练,培养了学生语感。

(三)尊重教材特点,引导情感表达。

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是这套教材中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通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深层含义的环节。抓住“直晃荡、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这些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并通过两次朗读来突破课文难点:第一个层次的读——探究朗读:依据自己的感受、理解,用朗读表现出水桶很重;第二个层次的读——动作体验读:借助肢体语言,用带上动作的朗读强化出水桶很重,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股对妈妈的体贴、关爱之情。

(四)模拟文本情境,促进情感升华。

为了顺利突破课文难点,我抓住学生喜欢活动,乐于表演的的特点,模拟出一个老爷爷和妈妈对话的场景,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的方式,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动作,并有声有色又有动作地朗读出来。最后,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说说,讲讲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自己对待父母是怎样的。这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受到教育,懂得“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板书设计。

一二三。

力气大嗓子好不会。

翻跟头唱歌帮妈妈。

好儿子。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实用14篇)篇四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二〈〈读读词语识汉字〉〉的第一课时。

〈〈读读词语识汉字〉〉是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识字写字课文,它将在生活中常见的树木、花、蔬菜、水果等类名词汇在一起,编成生动上口的词串,让学生在朗读词串的过程中,认识一些木字旁和草字头的字,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体验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乐趣。

根据教学内容,我确定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认识“菊、荷、菠”等10个生字,会写“语、茶、卷”3个字。

2、能够姿势正确地书写,并能把字写得正确规范。

3、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外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1、启发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2、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游戏中认识生字,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1、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前我就把孩子们带到万紫千红,美不胜收的植物园中欣赏各种植物,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示范引导法。本课生字是按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归类集中识字的,我在识字教学中重方法的引导,在写字教学过程中重示范,重欣赏,重引领。

3、游戏巩固法。在识记汉字的教学环节中我通过“找朋友”的游戏给生字以巩固和拓展,让语文学习充满生机和活力。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叫学生领读,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赛等多种手段方法,促使学生爱读乐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的确,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新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想,学生也只有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才会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本课的教学中,我时时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处处催化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学得不亦乐乎。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开课后,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是大自然的点缀,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植物?今天,杨老师就带我们去植物王国参观,你们愿意吗?于是就把孩子们带到万紫千红,美不胜收的植物园中欣赏各种植物,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欣赏的同时初步认识了本课时要学习的12个词语。这一环节的设计,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从而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形式多样,自主识字。在这一环节教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为主线,把时间、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紧扣课题中心,很好地调动、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竞赛比拼的方式;互助方式;教师范读方式;小老师领读方式;分组拼读方式;去掉拼音帽,看谁认读快又好方式;打乱词组顺序的方式;自创自编式等,让学生反反复复的读,在读中发现,纠正轻声音、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读法。让学生在读中准确掌握字词读音、区分字形,真正充分落实《读读词语识汉字》课题中的“读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学生不但熟读成诵,而且对字词的形,有了很深的印象。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在本环节中设计了一个给词语“找朋友”的游戏。教师制作了与课文词语相应的植物图片,这些图片直观形象、色彩鲜艳,学生通过这个游戏,巩固了词语,认识了植物,感受到识字的快乐和自己获取知识后的喜悦。同时,本环节中还设计了一个“摘星星”的游戏,教师充满赞美的语言,漂亮的星星,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这些都体现课程标准所说的“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理念。

3、动手动脑,学写生字。“不动笔墨不读书。”

一堂课下来只读、只记是不够的。还需学生动手实践,练写,加以巩固。做完摘星星的游戏老师会说:“星星回家了,现在我们来写写字吧!”如何书写的端正、美观呢?教师以3个生字(语、茶、卷)为代表,让学生自己分析字的结构,思考在田字格里如何规范写生字,重点指导“卷”字的书写。学生动笔练写学生书写时教师关注孩子书写,认真巡视,及时提醒,写完后及时评议。新课标对写字提出: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本环节“巩固识记,多动笔。”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书写技能,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和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4、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贯穿了以下教学理念:

1、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识字环境,让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快快乐乐地去读、识、记,让识字的过程变得轻松而有效。

2、在课堂中尽量创造生字复现的机会,在语境中复现生字,反复见面,以达到巩固认字的目的。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实用14篇)篇五

今天,我说的《动物过冬》是浙教版六年制第三册中的课文,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说: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们现在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动物过冬》这篇课文正是能体现上面理念的一个好例子。

本课写的是一个关于动物过冬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写小蚂蚁找朋友的经过,告诉我们小蚂蚁、燕子、啄木鸟、黄莺和青蛙过冬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小蚂蚁找不到朋友,觉得奇怪。第二自然段写啄木鸟告诉小蚂蚁、黄莺、燕子到南方过冬,它自己继续消灭害虫。第3自然段写青蛙准备冬眠。第4自然段写小蚂蚁准备过冬的粮食。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的方式。

4、会在课外查找有关动物过冬方式的资料。

针对上面的目标,我确定用三课时来完成。

我这里选的是第一课时。这课时要学的是第1、2自然段,为此我制定了以下3个子目标:(1)学会生字“周、静、悄、忽、消”,理解词语“静悄悄”“忽然”“四周”“声音”“消灭”。(2)会正确朗读课文。(3)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欣赏一些有关候鸟的图片,并能自己查找一些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及资料。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句子“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四周静悄悄的。”并随文理解“静悄悄”“忽然”等词语意思。教学的难点是“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这个词句及第二自然段中啄木鸟与蚂蚁的对话的理解及朗读训练。

(一)以题统文法设计。

讲读不仅从课题入手,而且始终抓住课题,统摄全文,使讲读精要,条理清楚,环节紧凑,学生理会深切。

(二)诵读法设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来达到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进行语言训练的目的。

(三)直观法设计。

根据课文内容,借助现代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冬天的树林”、啄木鸟与小蚂蚁的图片,啄木鸟啄树的声音等感性材料,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展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四)表演法设计。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分角色表演,充分从情感上熏陶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培养表演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五)文本扩展法设计。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是借课文中的“例子”,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爱好,从而学生的思维。这篇课文显而易见,是让学生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因此,我在课后设计了学生搜集资料,小组汇报的形式,这样做一者准备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吸收能力,二者也是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合作学习方式具体地运用。

每一次学习新的课文,课题其实早已被学生所熟知。所以虽然在设计时我也曾想过多种方式来揭题,最终我还是采用了直接揭题的方式,这样既节省了时间,直奔主题,又符合当时的情境,因为学生早就知道他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是《动物过冬》。

在出示了课题以后,我让学生对课题进行了质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注重探索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抓课题进行质疑是低年级学生可以尝试的一种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方式?)。问题出来以后,我就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探究的主题即“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请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己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在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时,我利用课件,先出现一只小蚂蚁,向学生介绍“大家看,谁来啦?――这是一只好奇又好问的小蚂蚁,它来到树木里发现了什么?”然后出示树林图,让学生说变化,随机出示句子“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四周静悄悄的。”让学生读读并教学生字“静”,词语“静悄悄”,并进行朗读指导。满意以后过渡:“小蚂蚁发现树林里静悄悄的,他会怎么想?”并随机出示句子“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进行朗读训练。课件在教学当中真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课件上的一个个句子的出现,使朗读的重点与难点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学习第2自然时,老师过渡:“树林里静悄悄的,朋友们都上哪儿去呢?小蚂蚁正在想时,听到了(课件:出示“笃笃笃”的声音),大家看,谁来了?”自然的过渡衔接,把大家带到了这个童话的情境中。学生在老师的稍微点拨下读(1-2句),接着老师设计了“忽然”的词意理解,设计一个语境接下半句:“有一天,我在马路走着走着,忽然________。”让学生大面积地进行说话训练。回到文本时重点理解“喊”字,并抓住喊字进行对话训练。为了增强训练过程的趣味性,我运用了多种朗读方式:自由练读,男女分角色,同桌对话,师生对话、评价,再分角色带上头饰表演读等等。本教学片断采用体验性学习方式,把语文训练与学生自我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先让学生读中体验,把自己置身于角色之中,然后再加以适当的点拨,抓住提示语“喊”,进行分角色表演,让学生进入情境体验。这样,学生读书是靠自己去读懂,在读中自己领悟语感,而不是靠教师讲懂。

在多次的读以后,我问:“听了啄木鸟的话,小蚂蚁明白了什么?”学生就会把自己读书所体会到的东西一一作出陈述,这时我介绍候鸟、留鸟的一点知识,并向学生展示我在网络上查找到的候鸟的图片。

好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图片展示的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使学生引起对动物过冬方式的兴趣,激发查找资料的愿望。所以布置作业时,我设计了一个关于查找动物过冬知识及资料的作业。

因为这篇科普知识,简单易懂,内容上并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东西。在本节课中,除了几个词语,其它的基本上在课件上演示,我板演的就是几个要重点理解的词语:“静悄悄、忽然”。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实用14篇)篇六

这篇课文贴近儿童生活,以一个有趣的问题,引起了课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风看不见,摸不着,怎样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本文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的相互交流。二年级的学生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观点、做法。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弄清每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小朋友的创意,学习他们爱提问题、爱动脑筋的精神。

1.知识目标: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能力目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爱提问题,爱动脑筋,有成功的体念。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说出还有什么别的办法画风。"为教学难点。

"读--悟--说--画"。

就是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体会感悟以及动口说、动手画,在阅读中积累了语言,在领悟中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在说中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又在画中培养了创新精神。

第一环节: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我通过谈话:"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风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风》。"接着板书课题。以此引入新课。

第二环节:多形式读,体会感悟。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强调积累,教学中应该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在相互讨论中,在交流、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手去朗读,去理解词句,去培养语感,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1.学生自由地读课文,读通全文,整体感知。生读后汇报: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我相机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三个小朋友的名字,并提出问题。

2.再读课文,指导朗读。抽生逐段读课文,通过读了解文中每个小朋友的观点。

3.让学生细读课文,动手勾画。边读边用笔勾出写小朋友怎样画风的句子。

4.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勾出了哪些句子,然后全班汇报,我通过板书把这些重点句子展示出来,更容易使学生明确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这样就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5.指导重点朗读,领会创意。让学生反复读小朋友们怎样画风的句子,以此体会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创意。特别是强调赵小艺画的画,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领会她的创意,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达到了我预设的知识目标。

6.我通过让学生说说喜欢课文中的哪位小朋友,为什么?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从而懂得要做一个爱提问题,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也就达到了我预设的情感目标。

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一次体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边读边想,自己还有什么别的方法画风。

第三环节:动手画风。

在这一个环节里我把绘画引入语文教学之中,以此领悟、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艳丽的色彩,喜欢每天拿着笔描描画画。因此,我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风后再动手画风。也许,孩子们的笔法不那么高明,色彩也不一定很和谐,但在这愉悦的气氛中,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板书设计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所以我精心设计了板书。内容就是三个小朋友的名字以及对他们怎样画风的概括,还有"爱提问题,爱动脑筋"这一文章主题。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实用14篇)篇七

《识字7》以“拍手歌”的形式,为小朋友描绘了大自然中动物们自由生活的情景,同时揭示了“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的道理。课文内容生动、活泼,富于情趣。读着本课,想起了孩提时玩过家家和唱拍手歌的生活情景,眼前浮现出家乡那熟悉的“布谷——布谷——”的阵阵催春,还有那小羊互相追逐、嬉戏……诗情画意,令人神往。

本课的拍手歌共十节,字数相同、读音压韵、节奏感强。相信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定能从演唱“拍手歌”的掌声中有所领悟——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互相依存……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唱一唱、演一演这首“拍手歌”吧,这是个游戏,但绝非儿戏,拍手之间,我们在感受着一个重大的主题,感受着一种责任。

2、教学目标。

鉴于对教材的认识和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10个生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培养自主学习,乐于与他人合作的品质,促进语言的积累。

(2)过程与方法:寓识字于情景中,寓识字于优化课堂教学之中,寓识字于学生学习识字方法引导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课文的主题,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激发保护动物的美好愿望;培养自主学习,乐于与他人合作的品质。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0个生字;有节奏地读拍手歌;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难点:识记生字是难点。

4、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相关多媒体课件。

1、教法:

由于低年级年龄小,有意注意不能持久,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采用情境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游戏等多种形式再现生字。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字音、字形、字义的联系,教给学生一些识字方法,让他们分析字形,自主识字。如:做动作记忆,借助表演形式,形近字比较,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等,使之快速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感受词文结合,帮助学生领悟儿歌,达到加深理解字义,增加语言积累的目的。

2、学法:

(1)自主学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扶放结合,让学生在已有的识字基础上充分运用已掌握及教师提示的识字方法主动识字,达到识字效果的最优化。

(2)游戏学习法。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猜字谜,找朋友、摘苹果……将这些游戏引入课堂,使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3)在语言环境中循环记忆。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动物朋友,他们是谁呢?咱们先来猜一猜,好不好?

2、依次出示两则谜语:

(1)花冠头上戴,锦袍披身上,尾巴象扇子,展开很漂亮。(孔雀)。

(2)栖息沼泽和田头,随着季节南北走,队列排成人字形,纪律自觉能遵守。(大雁)。

3、同学们真聪明,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保护动物的儿歌。

4、看老师写课题“识字七”,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孔、雀、锦、鹰、鹂、灵”

1、生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2、请你用喜欢的符号把小动物的名字圈出来。(生圈)。

3、谁能汇报一下你找到了哪些小动物?(指名汇报)孔雀、锦鸡、雄鹰、大雁、老虎、黄鹂、百灵和熊猫。

4、学习“孔、雀、锦、鹰、鹂、灵。”

通过大屏幕一起去认识这些小动物。

(1)多媒体课件一一出示动物的图片和名字,学生借助图片认识动物的名称。

(2)多种形式认读带拼音词语。

(3)八种动物的名字里藏了我们要认识的六个生字娃娃,让我们一起把他们叫出来吧。(课件出示生字“孔、雀、锦、鹰、鹂、灵”)。

(4)谁能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大家一起读。

(5)(出示字卡:鹰、灵、锦)。

老师提示你们注意:“锦”是前鼻音,“鹰、灵”是后鼻音。

(6)说一说你有哪些好办法来记住这些字。

孔:换一换。联想记忆“孙、礼、扎”

锦:形近字记忆“锦——棉”换偏旁。

鹂:加一加,熟字加偏旁。

雀、鹰: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两个字?

可引导学生说出通过课外看电视如动物世界认识的;看画报或关于动物的各种课外书认识的;还有的是通过去动物园看一些标牌认识的。

(出示字卡“鹂、鹰”)你发现了什么?鹂和鹰:都有鸟,(拓展)你还能说出哪些带鸟的字?(多媒体课件出示带鸟的生字,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7)游戏“对号入座”

咱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对号入座”(贴动物图片)(拿着词语卡片)请表现好的同学给这些词语卡片找一找座位.(生贴词卡)他们贴的对不对啊?请贴词卡的同学领着大家读一读你贴的词语。

三、朗读课文,学习句子。

1、你最愿意和谁交朋友?请你在课文中找到写它的句子,先自己读读,要读出对它的喜爱。

2、先说你想和谁交朋友,再读读写它的句子。(课件随机配图出示该生读的句子。)。

孔雀锦鸡是伙伴。

雄鹰翱翔在蓝天。

天空雁群会写字。

丛林深处有老虎。

黄鹂百灵唱不休。

竹林熊猫在嬉戏。

3、指导朗读,相机点拨,拓展说话:

(1)孔雀锦鸡这一对好伙伴常常一起(),一起()。

(2)雄鹰飞过(),飞过(),飞过(),翱翔在蔚蓝的天空。

(3)聪明的雁群会写什么字呢?

(4)孔雀百灵会唱什么歌呢?

四、巩固生字。

1、猜谜语游戏(课件出示“我会猜”)。

两人挤过独木桥(丛)。

房屋底下拴头牛(牢)。

女孩欢欢喜喜(嬉)。

手拿户口本(护)。

美丽的鸟儿(鹂)。

2、做游戏:“找朋友”

五、书写指导。

1、例字范写。

(1)(课件出示带田字格的“护”)分析结构,师示范,生书空。

(2)(课件出示:牢、丛)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师示范,生书空。

2、学生在田字格里将黑板上的三个字描红一个,写一个。

3、点评作业。

六、引导课外巩固。

1、字宝宝不只藏在我们的书里,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的话,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实用14篇)篇八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现在我自己执教的《三个儿子》这篇课文作一个简单的说课。

本课中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沉甸甸的水桶。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长的儿子却能帮妈妈干活,他才是真正的儿子。

这是一篇浅显的课文,但浅显的文字中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要教育学生要孝敬长辈。教学时,我通过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个问题,从而教育学生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本节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让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生字组词、造句、并用词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寓意所在。

3、学会体贴、孝敬长辈。

1、让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生字组词、造句。

2、理解老爷爷的话是一个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以学习课文明白道理为重点,因此朗读、讨论问题是主要环节。要体现出自主学习,我每节课都要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解决识字、词语积累、用词造句的问题。教师通过自主学习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入下一环节:我来考考你,展示出他们自学的效果。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适当补充出本课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第一环节:学习生字。先让学生同桌学习课文的生字。再让齐读课文生字,给生字组词、造句,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第二环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明白:课文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他只看到一个儿子这句话的意思。

第三环节:课文的拓展认识。让学生说说,讲讲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孝敬父母是怎样的。这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受到教育,懂得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实用14篇)篇九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旨在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从课文中受到启发,学会留心身边的事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经常自己动动手,或者互相协作做做看,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新。

《画风》,这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了宋涛、陈丹、赵小艺一起画画儿时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谁能画风”。是赵小艺首先动脑筋想出了办法,最后还是三人合作,用不同景物的变化描绘出了风的样子。本课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要勤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要动脑筋、善于合作、敢于创新。

本课的教学总目标为: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不断创新的意识。

难点:培养学生动脑想像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勇于求知的兴趣。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创作画风的方法,自由发挥他们各自体会的情感,并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展示学生劳动成果,将学生的语言积累转化为语言运用,让学生用眼去观察、用脑去思考、用心去体会、用语言来表达、用手去创造。

针对课文特点,结合班级实际,我计划用两课时学完这篇课文。

第一课时主要讲: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会正确书写“艺、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初步培养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第二课时主要讲:

1、认知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让学生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出风的。并通过读文理解句意。

2、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际和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风的特点、作用和种类,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2)深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3)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拓展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3、语感目标。

通过情感朗读,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体会到故事中小朋友的聪明机智。

现在我就将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说一说: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一、猜谜激趣,导入课题。

1、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画风》一课的导入可采用猜谜的方法“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学生兴致勃勃地猜出谜底是:风。

2、风看不见,摸不着,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却是《画风》。(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指名质疑。

过渡:小朋友们真善于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认真读书,善于思考的孩子一定能够在课文中找到它们的答案。请大家打开书,翻到15课。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实用14篇)篇十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课文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的《北京》。

《北京》是一篇讲读课文,通过描述北京美丽和变化,表达出作者对首都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

1、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爱探索易感染。

2、积累了与课文有关的生活素材。

3、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

4、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相当的基础。

新课程提出,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优化整合,才能打造出一种崭新的、充满活力的课堂。因此在充分研读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定出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巩固1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课文内容。

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的美丽,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出北京的美!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描述出北京的美丽!激发爱国的情怀。

【设计意图】。

新课程标准提出:对文章的理解,要紧紧抓住情感要素,发掘人文内涵,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感染学生情绪,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而培养学生具有丰富情感内涵的精神境界。

1、先学后教。

2、朗读品悟。

3、创设情境。

4、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它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创设情境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朗读训练。迎合新课标中在阅读教学方面的要求。

本节课我将以闯关的游戏方式进行,

第一关:我会认5分钟。

第二关:我会读25分钟。

第三关:我会讲10分钟。

(一)第一关:我会认。

出示闯关目标:我能准确的读出生字词。

【设计意图】。

读准生字是学好课文的前提。采用各种游戏来检测孩子对生字的掌握,简洁高效,又能极好的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二)第二关:我会读。

出示闯关目标:我能找出文中描写了哪几个景点,还能有感情的读出来。

我会说:“小朋友们,请大家先自读课文,找找有哪几个美丽的景点,试着通过你的声音和情感读出它的美丽。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

让学生带着目标去自学,这是高效教学的关键,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先学;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强弱搭配,体现了“兵教兵”的理念。这个目标的设置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然后小组展示,全班交流。师生共同。

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完成板书。

(三)传递美丽。

闯关目标:我喜欢这迷人的景色,我能美美地读一读,然后展示给小伙伴听,哈哈!我开始啦!

这一环节重在阅读,是教学的重点,力求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以读促思,以读代讲,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要做到这一步,需要孩子用心灵去体会,从字里行间领悟,从遣词造句中揣摩,这是一个吸收、消化、积淀、酝酿、而后再倾诉的过程。为此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从而实现了学生阅读主动性、多样性、独特性。

具体是这样处理的:第二段的配乐朗读。第三段老师引读。第四的想象阅读,第五段欣赏阅读。最后给全文配音“正当小小播音员”的比赛,把朗读环节推向了高潮。

课件展示。

在朗读的同时进行重点词句理解。理解和朗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充分的理解就没有深刻的感悟,没有深刻的感悟就无法实现感情朗读。期间我运用课件引导孩子掌握三种理解词语的方法,一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二是从字面上理解。三是配合画面想象理解。(配以课件展示)。

(四)介绍美丽。

出示闯关目标:面对这迷人的景色,我忍不住想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北京的美!让孩子们当小导游,就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这个环节孩子们自由选择,结合自己的生活素材和阅读经历,随意介绍,任意发挥。孩子们会挑选自己喜爱的地方去介绍。根据孩子的选择适时的出示相应的画面,(课件配合)这些画面会给孩子的介绍在最大程度上提供最充足的信息。孩子们会在视觉的冲击下,快速灵动的思维,开始生动的介绍。这样使孩子的介绍不拘泥于教材,不局限于文本,灵活而丰盈,这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对孩子的介绍我预设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程度不太好的照本宣科,面对图画背诵相应的课文。二是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适当的添加自我的元素。三是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按照一定条理,把自我的元素和课文的信息加以整合,流畅的表情达意。我会分别选择不同程度的孩子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着重加以引导,力争在实际意义上实现“学以致用”目的。

【设计意图】。

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学以致用。这个环节用多媒体来辅助,可以变抽象为直观,以形象可感的画面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学生的眼、脑、心、口都动起来,所有的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视野更加开阔,使思维更加活跃,使表达更加流畅,从而轻松突破难点。

(五)拓展延伸。

学生在充分感受首都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之后,热爱之情油然而发,当然不能使这种情感只在心底荡漾翻滚,得想办法使孩子们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以便从小扭转中国人羞涩内敛不善表白的缺点。于是我就设计了这个环节。

说话训练:

我想对北京说----------------。

我想对世界人民说--------------------。

这样使孩子学生个性化语言得以张扬,思维得以拓展,情感得以释放,心声得以表达,一切水到渠成。

天安门广场纪念碑。

马路北京立交桥。

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

【设计意图】。

板书简洁,明了。有多个景点围绕的北京城嫣然变成了一轮火红的太阳,寓意深刻,即勾勒出了文章的脉络,又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道别: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您的聆听!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实用14篇)篇十一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课文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欢庆》。

1、教材分析:本文是一首诗歌。这首诗写的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阵阵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画面。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2、设计理念:(1)坚持“以读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2)、抓住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积累的识字方法,生生互动,在交流探究中学会生字,力求识用结合。(3)、构建了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用自然贴切、生动、有趣的评价语拨动学生的心弦,激活他们的思维,促使他们以高涨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4)、能正确处理课内外的关系,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知识与技能上要求学生认识7个生字、会写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庆的气氛。情感目标是在润物细无声中激发学生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

本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我采用情境感染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读是很好的实践活动。因此我把读书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认识生字,交流学法,读懂这首诗,达到入境入情。同时我还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集图片,很好地体现了课内外的联系,树立了大语文观,达到了学科间的融洽。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课伊始,我先让学生欣赏开国大典和建国55年来,人们用各种方式庆祝祖国的生日的录象。让学生感受祖国人民普天同庆的幸福时刻。这种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在本课要求认的字的处理上我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教学原则。

1、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说说什么是欢庆,读出喜悦的心情,再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欢、庆两个字。

2、然后让学生带着要求初读课文,把读不准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3、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词,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适时提醒“乐”是多音字。

4、当剩下生字宝宝的时候,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再把自己的好办法介绍给大家。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效率。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因此要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去感受、思考,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汲取营养。

1、让学生再次读课文,读好了,就读给同桌听。同桌认为他读得好,就竖起顶呱呱表扬他。

2、教师范读后,再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汇报交流。

3、学生在小组内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讨论怎样才能读得更好。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懂得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情,才能读出真情实感。

开发教材资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因此在教学中我还设计了让学生搜集有关欢庆的图片,并配上一句话或一首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选几幅进行展示。从中较好地为学生创设了探究空间,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学生带着自豪、骄傲的语气读最后一句——十三亿孩子,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

2、学生配乐读文,并共同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3、最后学生齐唱《歌唱祖国》,再次感受这欢乐的场面,在歌声中走出课堂。

(做到了由情贯穿始终,在浓浓的情感熏陶中学习语文知识,升华各自的情感。)。

总之,这节课我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时时刻刻坚持以读为本,读训结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切切实实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实用14篇)篇十二

《泉水》是鲁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是用爱心串起来的课文,它们潜移默化地熏陶孩子,不但接受别人的帮助,也要学会关爱别人。

《泉水》一课以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共有四幅场景: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爱心。课文用词准确,语句生动形象,字里行间中让读者感受泉水的热情与助人为乐。

二年级下学期的小学生学生依然很喜欢童话色彩的文章,《泉水》一课生动地赋予了泉水生命,伴随泉水一路的快乐之旅,小学生很容易亲近文本,与作者对话,心中涌起像清泉那样大方、宽容、帮助别人的渴望。朗读能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但课前经过充分的学情调查发现,学生在第一课时正确、流利地用普通话朗读,把泉水的几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还有些困难,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生字成为部分学生读正确的拦路虎,另一方面是是因为朗读方法不科学所致。

我从学情出发设计教学环节,把该学段字词句的教学重点贯穿听说读写之中,适时补充资料联通课内外阅读、情景鼓励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恰如其分的评价语言顺学而导、指导识字学词和朗读并及时提炼学习方法,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效。

从导入入手,我设计了听歌曲、看图片激趣的方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课文,与泉水交朋友。

本课需认7个生字,我们采用适合学生认真规律的随文识字的形式,熟字换偏旁、加一加、探寻汉字演变、图文对照等多重方法识字,突出第一学段识字教学重点。

本文结构清晰,语言优美,在朗读指导方面,我们从学情出发,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指导学生读正确,做到普通话读准每个字音,吐字清楚,声音响亮,尽可能没有错字、别字、添字、漏字,不重复,不唱读;能读出句逗和段落之间的停顿,语气比较连贯,节奏自然,读流利;重点语句朗读时通过轻重变化把自己的感情传达出来。最终实现入情入境地读,自然而然地背诵。

写字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地全面参与学习的过程,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轻松的在不同程度的得到发展,是我追求的目标。

本课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识6个生字,观察“股、腰、脆”三个字的结构特点,并能对照字贴写好。

2.在读正确的基础上,用“读出轻重变化”和“边读句子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读流利。

3.知道泉水流经的地方,了解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感受泉水乐于助人的热情,背诵泉水的话。

4.仿照“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的句子样式说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对于阅读教学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和组织不同对象、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在经历对话的过程,在对话的场景中,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本课教学在对话中主要完成三大教学任务:多种方法随文识字,落实第一学段字词句的教学重点;有梯度地教给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语句通过掌握“轻重变化”和“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读出自己的感受;掌握汉字书写规律,把握结构特点,写好主笔,课上学写“月”字旁的三个字。

(一)查阅资料,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泉水叮咚响》,看图片,直观认识泉水,感知泉水的清澈、活泼。进而板书课题。

(二)随文识字学习第一自然段,引入课文:

通过“你看到了多少泉水?”这个问题,学习生字“股”,进而学习“一股清泉”这个短语,由字到词,由词读句子,指导学生读出轻重变化,感受到了泉水的力量很大。

(三)学习朗读方法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通过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接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交流:泉水都流到哪些地方了?分别遇见了谁呢?理清文章脉络。

(四)边读边想,品读泉水流经山腰时的语言:

四个场景,四个自然段,内容不同,结构却很相似。因此教学中,我设计精讲第一个场景——山腰的水池,通过图片理解感悟——随文识字学词朗读——想象画面背诵,引领孩子学习课文中句子的表达艺术,理解泉水为山里的姐姐提供泉水,热情帮助,不求回报,与山里的姐姐交上了好朋友。

图文对照学习“塔”字,探寻汉子文化学习“罐”字。想象山里的姐姐用瓦罐打水回去要干什么的场景和画面,品味泉水是如何和山里的姐姐交上朋友的语言。通过“我的水很多”和“我的水很多很多”的对比,体会泉水的热情与大方。

(五)默读课文,用想象画面的方法读泉水其他三个场景说的三句话,随文识“脆”字。

(六)积累运用,仿照课文说话:

品读之后,男女生比赛背泉水的话,积累语言。

大胆地想一想:泉水还能流到哪里去?又会看见谁呢?泉水又会说什么呢?说话。

泉水流到了,它看见了,泉水说:“_________。”

(七)课堂小结,提炼方法,检查识字:

1.齐读六、七自然段,感受泉水流向大海的欢乐。

2.小结读书方法:注意了轻重的变化,还想象着画面来读。

3.课件出示生词,学生齐读。

(八)指导发现结构特点,静心写字:

1.观察“股、腰、脆”这三个字结构上的共同点。

指导:月字在旁细又长,右边主笔要找准。自己在书上把这三个字各写一遍。

2.展示字,生评价。不满意的再写一个。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以上是本课设计的思想和思路,希望在我的课堂上逐一落实,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习得方法,灵活运用。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实用14篇)篇十三

本课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本课《秋天的落叶》要求学生了解秋天“落叶”的自然现象,把握书签的基本特征,进行书签的设计与装饰变化,通过设计秋叶形的书签,感受秋天多彩的丰收季节。是属于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本班学生在综合实践课里已经尝试过用落叶做书签,因此对叶形书签并不陌生。为此,学生对把握书签的基本特征这一重点并不困难。通过欣赏不同形状的树叶图片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愿望。教材还提供了多幅学生作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比较这些适合书签外形的装饰纹样,发现作品中有创意美、对称美、均衡美、简洁美,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前,教师播放秋意图片及音乐,创设秋天的情景,把学生带进金黄的秋天里,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回忆与想象。接着,提问“秋天的落叶为什么会飘落 下来?为什么会变黄和红呢?”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求,自觉了解秋天“落叶”的自然现象。教师顺势再问“落叶可以用来做什么?”自然的把学生引导到了本课的课题上,即用“叶子的形状来做书签”。然后,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根据书本的提示,合作探究出书签的要求和设计步骤。变教师单方面的教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并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书签作品,了解适合书签外形特点的图案设计及色彩搭配,解决本课的难点。在合作创作后,设计了自评和他评的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后,以“翻书比赛”游戏体现书签的实用意义和本课的“设计.应用”这一学习主题。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实用14篇)篇十四

《雾在哪里》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3篇课文。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本单元课文侧重于体现想象之美。

《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因此在教学本文时除了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外,更重要的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顽皮淘气。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比较乐于阅读童话类文本,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也是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雾在哪里》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有部分生字会造成阅读障碍,同时,二年级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但二年级的学生在写话上表达还不清晰,所以,本课的教学目的主要为培养学生识字、写字和写话的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施教之功,贵在得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我选择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演示有关幻灯片激发学生充分想象,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1、范读法。指导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体味雾的淘气。

2、提问法。为了加深学生对雾这一形象的理解和认识,我设计了若干个问题引导学生在反复的阅读课文中,动脑、动手、动口,逐步体会雾淘气、顽皮的性格特点。

3、比较法。通过对相似句子的比较让学生发现课文结构的相似之处,并以此引出仿写句式。

4、读说结合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说话写话还处在模仿阶段,模仿是提高写话能力的重要一步。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我采用读说结合的方法,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通过适当的想象完成仿照课文句式写话的教学任务,如此以读促说,以说促写,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1、朗读法。新课标规定:“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学习本课着重从朗读入手,通过范读、自由读、齐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童话语言的生动有趣,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童话的喜悦感。

2、圈点勾画法。着眼于培养学生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找出重。

要信息的同时用笔进行圈点勾画。

3、自主—合作—探究。课堂上,调动各种手段,引进激励机制,把学生的眼、耳、脑、手各个感官调动起来,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在这个过程中体会雾的淘气。

进行新课前,我已经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了预习,并提出如下预习要求:

1、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3、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雾在哪里》这篇课文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围绕雾“淘气”“藏”来设计。抓住雾“淘气”,雾把什么“藏”了起来等问题,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悟,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朗读训练力求扎扎实实。

语文学习“以读为本”,“读中体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读”更是重要,这对于理解语言、感受人物情感的能力培养,逐渐掌握朗读的技巧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课中,我把“雾”说的五句话作为朗读的重点,通过多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雾”的淘气,充分利用个别学生示范读来感染其他学生,再读时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淘气”的特点。另外,很多时间都花在朗读课文上,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和习惯,在熟读基础上理解,与文本间的交流更为密切。

2、语言训练力求扎扎实实。

引导学生找课文中语言来说,自由选择内容练习说话,将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并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培养了语感。而根据图片仿照课文,展开想像练习说话,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环节,因为有图片,学生有话可说,因为前面有句式训练的铺垫,学生语言表达也很流畅,连能力较弱的学生也有了说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少数学生的课堂,学生们学得更积极、主动了。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班主任学期班级工作计划(精选22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是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和规划的一份计划,它可以帮助班主任有效地组织和指导班级的各项事务。我想我们需要制定一份班主任工作计划了吧。以下是小编

    体育教师教学总结个人(精选14篇)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可以反思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推荐大家浏览以下个人总结范文,可以从中汲取写作的灵感和经验。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有效地开展体

    国网入职一年工作总结(精选15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内工作情况的回顾和总结,有助于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方法。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20xx年7月14日,

    重症护士年终总结及计划(精选14篇)

    年终总结是在一年结束之际对过去一年的工作和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估的重要活动。以下是一些志愿者的年终总结,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责任感。

    画的说课稿(实用22篇)

    教案模板中的内容可以有选择地包含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信息。以下是一些教案模板的示例,它们可以帮助教师规范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很多人看不懂抽象画,

    街道办年度考核表个人工作总结(实用20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工作状态,找出问题所在,为下一个月的工作做好准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20xx年,在领导们的

    校园在职教师辞职申请书(模板18篇)

    写辞职申请书时,应注意语气要正式、措辞要得体,以保持职业形象。接下来是一些辞职申请书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尊敬的领导: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

    酒店薪酬管理制度方案(热门21篇)

    计划书的编写需要充分调研和分析,以确保我们在制定计划时具备准确的信息和合理的预期。以下是一些已经取得成功的企业编写的计划书,可以借鉴其经验和做法。酒店作为餐饮服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和教案(汇总17篇)

    教案是教师探索和创新的载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我们分享了一些四年级教案的范文,供教师们学习和参考。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为了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

    看乡村女教师心得体会(热门15篇)

    教师心得体会的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必经之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并认真对待。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教师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