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带我去旅行的美文(实用8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GZ才子女儿带我去旅行的美文(实用8篇)

运动会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动会中,不仅要展示自己的实力,还要尊重他人的努力。运动会成功案例分享,带你感受到团结合作的力量和胜利的喜悦。

女儿带我去旅行的美文篇一

最近,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漂亮书,那就是阿sam的作品《去,你的旅行》。说这书漂亮得从三个方面说起,第一是装帧漂亮,第二是照片漂亮,第三是文字漂亮。

先说第一:书的护封设计成浅灰底色,上面配了几幅深颜色的国外风情照片,浓淡相宜。另有一溜橙色,上面印着文字。一部分护封折入封面,一下子看不全上面所有信息,留了个小悬念。拉开一看方知上面印着作者简介等等。护封上色彩搭配素雅大方,令人赏心悦目,上乘。

再说第二:这本书是借旅游说事,涉及吃喝玩乐,要说那些场合生花妙笔总不如照相机“咔嚓”,于是这本不到三百页的书中有九十多幅彩色照片,让人大饱眼福。上海、悉尼、墨尔本、东京、西贡、芽庄、首尔、台北、曼谷、清迈、北京、厦门、福州、香格里拉、丽江、新加坡、阿德莱德、武汉等国内外十八个城市,大场面小特写均有可圈可点之处,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可以说,如果碰上一个懒得读文而喜欢看图的人,也一定爱不释手地专门挑里面照片看。譬如东京照片共有十八张,第一张上有两名穿了藏青色工衣的女孩子,站在路边打电话,笑容满面,后面却是几张像关于“悬赏通缉”的告示。想来这些元素不是随便套在镜头里的。第十八张是在一条大街上,两位神情庄重的骑警昂然骑在高头大马上,好像在巡逻。大盖帽上很怪异地缀着一朵红花,马鞍垫上印着“警视厅”。楼房上有索尼公司广告,路边有“消火栓”牌子。哦,这确系是东京大街一景,可是没见过,开眼。这本书里国内照片也同样拍得出彩,譬如上海照片不见陆家嘴城隍庙,却见晨光微明,高楼俯瞰,狭窄马路上早起的人……。这里分明听到作者一声叹息。总之,这本书里所有照片都可以写出一篇文章来。

但是《去,你的旅行》不是摄影作品集,重点还是文字。所以就说到第三:文字漂亮。阿sam虽然是80后,笔端下味儿却既深沉又清寂。这本书第一章从上海写起,提到常德路上张爱玲住过的公寓,张爱玲这位旷世才女是鲁迅都佩服她的。阿sam在张爱玲住过的公寓门口留连忘返,思绪飘然飞到民国年间。他说欢喜上海就是从张爱玲开始的。阿sam又喜欢邓丽君。白岩松说过,邓丽君的声音能让全世界的华人安静下来。邓丽君去世的城市是泰国清迈,阿sam就记住并去了清迈。他仔细地描写了那里的风土人情并动员“邓丽群的粉丝一定要到这里来看看。”阿sam心中偶像是张爱玲邓丽君这些人物,他的文字就自然不俗。如何不俗?还是留给读者看了之后各抒己见。这本书介绍旅游,但不是鼓吹单枪匹马苦行僧一样长途跋涉,那样不免太过辛苦。

女儿带我去旅行的美文篇二

只要在书上或者其他什么地方看见鱼的图案,小小兵就会说:我要去海里面,和小鱼一起游泳。

这不是他的凭空想象,而是他曾有过的真实体验。

所以他脑海中对于鱼的认知,就是应该在大海里游来游去,而不是被关在小小的玻璃缸里,更不是在餐桌上。

你叫他吃鱼他也是绝对不吃的。

去年小小兵两岁生日,带他去了菲律宾的巴拉望海岛。

我们在一个小岛的海里浮潜时,他站在浅水区的海水里,一群五颜六色的小鱼围着他的脚边畅游,他低着头出神的看着,那些鱼儿碰触到他白白嫩嫩的小脚,也不害怕,很开心的跟它们玩,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这正是我想让孩子与自然万物相处的方式,不用告诉他任何道理,他自己就能领会生命与自由的珍贵。

如果你经常带孩子去旅行,他再也不会喜欢去动物园,因为他看过满山乱跑的猴子,看到他们在树枝上荡秋千,小猴子依偎在母亲怀里吃奶......

他知道它们不该被关在笼子里。

他也不会想去骑大象,因为他知道大象的脊柱是它身体最脆弱的部分,并不适合承受长时间负重。

更不愿意看它表演,因为大象是灵性很高的动物,它们被驯服成宠物会各种表演,是背后经受了地狱般的折磨,被强迫了千万次以后,才学会的屈服,足以让它心碎。

纪录片《黑像》中,一头被囚禁了几十年的大象,在被放归自由的那一刻,竟然感动到流泪。

02

这是几年前,我在从拉萨去西宁的火车上,途径可可西里时,看到的画面,像精灵一样的藏羚羊。

我一直想,等孩子大点要带他去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

这里是中国最后的原始荒原,藏羚羊的最后栖息地。

上个世纪初,可可西里藏羚羊种群在100万只以上。

但到了上个世纪末,随着一种叫做“沙图什”的藏羚羊绒纺织制品的走俏,1985年以后,盗猎者开始大规模屠杀藏羚羊,以满足欧美市场对藏羚羊绒的需求。

短短几年时间,藏羚羊从一百万只锐减到不足一万只,正濒临灭绝。

这是纪录片《可可西里》里面的画面。

这部片子讲述了在可可西里无人区,藏民自发组织的巡山队员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态环境,和盗猎分子顽强抗争不惜牺牲性命的真实故事。

除了震惊,你会看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低的时候,可以像蚂蚁一样,大口大口呼吸,土壤的气息。

所幸,因为一些人士的努力,藏羚羊终于得到了一定保护。

我为什么要带孩子去旅行,因为我知道,他能在书本上学到许多知识,却学不到对大自然的敬畏。

我希望他能领略它波光洌滟的好,并能以自己的好,来成全它的更好。

但前提是,我们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孩子,

还能有看到这些美好的一天。

一束光

使蓝天上的裂缝动人地美丽

秦俑干裂的眼眶里

开放如雾如露的百合花

让我们想嚎啕大哭

纷芜的错误之下

是人类不可拒绝的真理

公众号:雨轩小记(yuxuanxiaoji)

女儿带我去旅行的美文篇三

礼拜天闲暇无事,几个朋友约在一起想要去天留山逛逛。驱车到达,没料吃了闭门羹。那里一切都是在开发建设中,连山门都进不了。根本不像网络宣传的那样,只好扫兴而归。在车子调转头的当儿,有人建议,既然来了,不如去秀龙山。于是,开始打开导航,寻找要去的路径。可能是山里信号不好,手机导航也“脑转”了,把我们胡乱指引。一走一个死胡同,惹得大家啼笑皆非。

后来,关闭导航,直通花园街,才算找到了通向秀龙山的路。车子行进在坑坑洼洼的水泥小路上,路边的杂草伸头别枝的刺刷着车子的两侧,可拉可拉地响。路上行人稀落,根本看不出有什么旅游境地的味儿。我的心里觉得凉凉的,郁郁的,淡淡的,只有去随他们了。车子颠颠簸簸,摇摇晃晃,东弯西拐了好一阵子,只听引擎一阵轰鸣,车子努力冲上一个土坡戛然而止。司机说,到了!我们下了车,看着眼前的景况,苍凉静寂,都有些激发不起游玩的兴趣来。

既来之,则游之。我只好跟着朋友顺着弯曲的小径行进,几乎连个东西南北都辨不清。只知左侧傍着山崖,右边沟下是一条溪河,潺潺的流水声时断时续。脚下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雨后湿润的泥土散发着浓浓的土腥味。头上,肩膀不时被藤蔓扯挂。心想,上当了,上当了,这是个鬼都不来的地方。走了不远,随行的两个年轻女士好像觉得没啥意思,不愿前行了。我是个恋山喜水的人,只要看见青山、绿树、红花、曲径和溪泉,就想尽情去欣赏。于是,抿了一口水,望了望山间深邃的天宇,深吸了几口清鲜无比的空气,振作精神继续前行。欲往上,小径愈发难走。狭窄陡峭,也有被雨水冲掉的残垣豁口。脚下如羊粪蛋似的碎石,踩不实就会有滑倒的危险。我和一个朋友走的比较慢,前边的两个年轻人早已不见了踪影。越往前,只觉路越难行。忽儿上,忽儿下。时而右转,时而左进,头上不时会有巨石压顶,藤蔓遮天,心里不禁有点悚然。偶遇一棵山桃树,熟透的果实滴落一地。我和朋友惊叫,掂起脚,想法摘几个野桃尝尝,圆圆童年的梦。谁知那山桃果到了嘴里又涩又酸,根本就不是小时候在家乡塄坎摘下的山桃的味道。难怪,满树的桃子没人摘。于是,我们想起古书里的故事来。

就这样,我和老朋友两人前后而随,边走边聊。遇到一处有台阶石的地方,我们便停下来缓口气,喝口水。临高四望,满眼墨绿。我们好似被高大的山体怀抱着,漫山遍野,显得是那样的生机盎然。按节令,时间快到了中秋了,可秀龙山却不愿脱下盛夏的服饰!当我们再次听到汩汩的山溪声时,心里豁然有所醒悟。也许是山里空气湿润,植物自然生长茂盛,也就有了青春的活力。

休息片刻,起身再行。往上的路径觉得越发吃力,坡多路陡。有时还需要攀着其它物体,才可以前行。头上的天空也是时隐时现,不是被藤蔓遮住,就是被密林笼罩。走到一个制高点,我们环顾四野,虽然视线不像山下那么开阔,但会觉得天空似乎变得深邃莫测。山里的空气是清鲜的,路径是湿润的,草木是苍翠的,泉水是清亮的,就连游者的心也似乎敞亮了许多!这就是山里山外的别样之处,难怪山里人那么淳朴,真诚和善良。

这原来是一座原生态境界,上下山的路仅仅就这一条羊肠小道。一旦遇到下雨天,人是根本无法上山的。恐怕只有那些山羊和野猪可以攀行了。欲往上,虽然路径艰难,可我们的兴致愈高。偶尔大声“嚎嚎”几句,瞬间,山谷就会出现回应,似乎有一种天籁之音的呈现。我和老朋友一边走,一边喊,想去追赶那两个年轻人。试着唤了几声年轻人的名字,没有回音。知道他们已经走远了,看来我们是追不上了,也感叹着岁月不饶人。再坚持攀爬了一会儿,发现右侧有一道巨石,溪水声突然变大了。我们觉得也有些爬不动了,就停歇下来。寻着走向山涧的蹊径,慢慢攀着藤蔓溜下去。呵,眼前一片空谷。只见溪水如练,潺潺而下,连那如乐的响声一起跌落进低处水潭里。空谷间平卧着几块莫大的巨石,就像一铺铺大床,随你任意徜徉。我和朋友仰面朝天,任意摆着“大字”和“人字”。沐着凉凉的,柔柔的山风,闭目遐思,随着脚下溪水咕咕的伴奏声,我们的思绪已游逾进一个辽远的梦里。不由觉得,这儿真是一方人间仙境!

“给这儿盖间小屋,采几棵野菜,炖一盆蘑菇,弄一壶烧酒,该多美呀!”朋友把胳膊放在头底下,惬意地说。“美咋咧,那我们就成活神仙了。”我悠闲地点起一支香烟,回应着朋友的话。心想,大开发,大旅游,真的把许多自然景观人为地破坏了。到处都在人看人,车跟车,就像是赶庙会。处处物欲横流,垃圾遍地。像今天秀龙山这样的原始风貌,这辈子真的很少去过。朋友耐不住寂寞,又起身跑到溪水边,用手撩起泉水品尝。“甜,甜,就是甜。”他一边砸着嘴,一边不住地赞叹!惹得我也想起身喝几口。我拿了茶杯盖,盛了几次都是空的。因为那溪水看起来很浅,但水流湍急,杯盖太浅,根本盛不住溪水。最后还是合拢双手,才品尝到了秀龙山的甘泉。“甜,就是甜,还有一种滑腻感!”我扭过身向朋友解释说。看到不远处有一巨石,朋友兴致一来,打腿盘坐,双手合十,闭目静神。我连忙给拍照作念。

小憩片刻,我们该下山了。我们两个顺着溪边,踩着乱石,东列西歪,跳跳跃跃地向下走去。山溪间,只有我们两个人,似乎我们成了这座山的主人。每到一平缓处,我们都要停一停,看一看。也许是上山急促,没有来得及欣赏一路风景。趁这会拍拍溪边的野花和不同物种。我虽是个喜爱花草的人,但有好几种花儿也不认识。花儿虽然开的很小,颜色有黄,有红,也有紫,十分艳丽,让人驻足留恋。走着走着,一处深深的断崖阻碍了我们的回路。就近一看,大约有成十米深,没有可以下去的路径。“哈,那不是李老师跟雷老师。”从断崖下面隐约传来女子的话语声。见那两个落在后边的年轻女士正在嬉戏河水,我们也招招手。下不去,我们只能停留下来。观察中,发现崖坎右侧有两条铁链子,这就是下断崖的路了。我们两个他推我,我推他,谁也没有胆量第一个先下去。不一会,底下一个女士费了好大的劲总算攀着铁链爬了上来与我们汇合。另一个和我们一样,也没有胆量上来。思来想去,我们还是绕经而行。顺着右边的石崖,艰难地回到上山原路,又返归沟底溪旁。攀上爬下,密径环绕,这回才真正体会了什么叫“峰回路转”。

顺着小溪下山,道路虽然坎坷,但相比上山还是平坦多了。所以,朋友们一路玩耍,说说笑笑地下山,心情显得十分愉悦。我在后边忙于拍照,常常被他们拉得老远。整个山涧里,几乎看不到人影,一片寂静,唯有潺潺的溪流一路欢歌笑语。下到一个平坦处,我们停歇下来,等候上边的两个年轻人。不大功夫,他们返回了,而且带回几样宝贝,摆出来让大家欣赏品尝。除了野葡萄和野樱桃,其它都是稀罕物。我只好拍照作为探游秀龙山珍贵的留念了。

在小溪边行走,没有正道,踩着乱石,个个姿态就像跳舞一样。一不小心,顽石滚动,踏一脚水那是常有的事,惊叫一声,乐在其中。听着溪水的伴奏,顺着水流,我们曲曲折折地总算回到了山底。

回头望,苍翠依然。尽管我们没有看到秋天的丹色蔓延与层林尽染,心境却和上山时截然不同了。秀龙山,我们真的没有白来。

本文作者:李钟晓(微信公众号:三贤文苑)

女儿带我去旅行的美文篇四

发生过的事只是无意义的重复,延伸到更远的,无聊的那个时机去。而我们正在这条轴上翻滚挣扎,以为向着光的方向而斗志无穷,哪知道这世界上却根本没有光,只有更深的黑暗,让人们把平凡误以为伟大了而已。

逐渐趋于一种平淡的释然,只想着人生皆有定数,它来时我便安就好。没了野心,也没有了什么痛苦,只是有点儿无聊。

不是那么想的,想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去旅行。坐在火车上听歌,从沿途的风景中感受生命的力量。从那些在春天里生长着的事物身上,获取一些深沉的勇气,由此来支撑我向着某个确定的方向披荆斩棘,而不是在重复当中随波逐流,跟从了某些不闪烁的微光,而怀抱了庸俗的理想。

其实我们一直这样运行着。活着的人总在一刻不停歇地感受到力量,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有些事物在各自的轴上无意交汇,然后冲撞,相拥,交绕撕扯,最终安然相离,寻找下一次无意的交汇。

生命便是这样组合而成的,通过那些卑微,庸俗,或者平凡的无意交会,成为一个灿烂的整体,给予其中那些茫然无措的人,获得启明的力量。最终所有的事物都会归于一个沉寂的终点,取而代之新的东西被孕育出来。但是凡是存在过的`,已经成为了生命的一部分,成为了世界的一部分,成为了精神的一部分,他们会作为新的力量,作为新事物的启明,而长久的存在下去。

我们就是这样运行着。在交汇中生长,在交汇中获得力量,在存在中保持勇气,并给予其他人勇气。悲伤与希望原是一个整体,伟大与平凡也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一切只不过是生命。

而生命向着太阳,就会把根深深扎到黑暗的地底去。这世界上本是没有光的,但朝圣者的信念和希望,让生命中的某些东西,可以代替光芒。

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去旅行吧,与每一片土地交汇擦肩,然后成为他们的一部分,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成为春天的部分,成为浪漫的一部分,成为草种,成为微风,遍足四野,由此可以负重前行。

女儿带我去旅行的美文篇五

旅行情怀

一个人的旅行,我走过了一季又一季,从夏蝉鸣叫,到雪花飘飞。一个人的旅行,我漂泊了一程又一程,从韶华年茂,到眉宇沧桑。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古镇情怀,流水江南,烟笼人家。

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

一个人旅行,不理会繁杂的琐事,自由自在地,去体验一个城市,一段故事,留下一片欢笑。

有多少和我一样,坐在不足平米的空间里,看着书里九万五千公里的绚丽。又或是和我一样,拥有一颗比九万五千公里还辽阔的心,却坐在不足一平米的椅子上。

一根弦若是绷得太紧,总有一天会断裂,一颗心若是禁锢得太久,总有一天会失去平衡,我们需要放飞心灵,让心翱翔在自由的天空。

旅行文艺小清新

1留下来,不然我陪你走。——《海角七号》

2.旅行是为了离开,旅行是对庸常生活的一次越狱。

3.旅行是消除仇恨和无知的最好方法。——马克吐温

4.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务必有一个在路上。

5.不想在年华老去时回头看看自我一无所有而遗憾。

6.当遗忘变成另一种开始,我踏出了旅途的第一步。

7.梦想,并不奢侈,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8.旅行是在一个又一个拐角你又遇到了谁。

9.在那里,内心的震动无以言表,突然就流泪了。

10.旅行的理由不需要阐述太多,一个字就能够概括全部:走。

11.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2.当风停住脚步时候,已经轮回了几个春秋。

13.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14.昨夜还在蓓蕾里,一夜相思成灾,此生,有你,世间便无它。

15.一个人看到的是风景,两个人看到的是生活。

16.通常愿意留下来跟你争吵的人,才是真正爱你的人。

17.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18.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19.夜未央,流星落,情已殇。爱在夜色里永远是传奇。

20.无须强求,最美好的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女儿带我去旅行的美文篇六

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古城,一个是凤凰古城,还有一个是长汀古城。不过,长汀古城已经被破坏了,失去了它原有的模样。凤凰古城因为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和开发,相对来说,保存比较完整。

说起凤凰古城,我要想起我的一个朋友,他就住在凤凰古城。他说他童年里的凤凰古城比现在美,保持着原生态,只是现在的凤凰古城多了一种与时俱进的现代感。

对于在凤凰古城土生土长的他,在这个古城中心里度过了整整九年的时光。他回忆起这段短暂的时光,都觉得是一种很美好的体验。小学离北门城楼和沱江河不超过一百步,放学时会穿过半个古城过广场回家。学校里的地砖缝里长出绿绿的草,永远充满着生机;老瓦檐还有老教室的木质楼梯,曾经被我们扣得轻响;黄昏时打下的光,给学校铺满了一件金色的外衣;操场上迎着夕阳奔跑的少年们,享受着青春才有的阳光;教室里持续不断的朗读声,不绝于耳;楼梯的角落里,又不知有多少情侣在拥抱和接吻;不知又是谁的笔又掉在了过道上,被那白球鞋踩了好多次......青春就这样被浪费在这些美好的事物上,在你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悄悄溜走。不知道是不是被哪个少年偷走了,还是被自己遗忘在这个校园里。但你最终知道,自己的青春在这里逗留过。

听他说,下雪的凤凰古城非常美。白色的雪,灰色的建筑,红通通的灯孔,映照在我们曾经青春过的脸上。我拉着你那纤纤玉手,在飘飘洒洒的雪花下牵手滑行,从街头溜到街尾,笑容从这边一直传到那边,直到最后充满了整个街道。最后,累了的时候,我们坐在街头的那家小吃店,吃着香豆腐和葛粉。望着老板娘那忙碌的身影,在各桌之间来回穿梭,脸上从不失笑脸。最后,看着老板娘来到我们的身旁,把香喷喷的食物端上桌来,跟老板娘说了一声“谢谢”,食物的热气很快就把我们脸上的疲倦给散去了。

晚上,我们走在那被红灯笼点亮的城楼上,望着那充满生气的大街小巷,来来往往的人群在那极具特色的小店里来回穿梭。那古城迷离的夜色,酒吧里不断传出的音乐声,点亮着这座美丽的古城。

我和你走在江边路,看到有许多人在放河灯。河灯的黄色灯光在夜里闪烁着,很快点亮了这河水。从远处看,像是一场萤火虫的舞会。我和你来到那放河灯的地方,买下了一位老爷爷手中的河灯,写下了我们相守一生的诺言,把它轻轻地推走,一直游向远方!

凤凰古城,一座极美丽的古城,值得我们一生去回味!趁着空闲时间,带上你喜欢的人,踏上凤凰古城的路途!

本文作者:北城没有海

女儿带我去旅行的美文篇七

我们的人生像渡过一个大海。生时,我们相聚在这个狭小的舟中;死时,我们便到了岸,各往各的世界去了。

近日,常常悲于人生的无常。每天惯有的动作,打开电脑,看些当下的新闻。一些大人物,在岁月的凌迟下,也不得不走向那个终点。更不要说一些意外的、人为的……想来,平安到老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啊!

生老病死,是人生无法避免的功课。从生的那一刻起,每走一步都更接近人生的'终点。

在我们幼年的时期,那些陪伴在身边的亲人们,有些早已日薄西山,但于我们而言,他们的年老与生死无关,只是单纯的老了。

都说,在人生的这条路上,只有走的更远,回过头去,才能够看得清楚。

站在生命的高点上,过去的路一目了然,一些人伴着一些事,永远地葬在了某个时光的路口。

时光不会为我们停留。余下的亲人,伴着我们走向一条非走不可的路――未来之路。那条路上,不论消失了多少亲人,也唯有留几滴清泪祭奠曾经的恩情。

一个人生命的结束,仿佛是为这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路越走越远,心中的句号便也越积越多。一些人,一些事,化为记忆,与我们一路同行。

对于人生的无常,年轻的我们想不通也想不明白,自然一时的悲伤会盖过所有。物换星移,几度春秋已过,我们也终于等来了那一刻:

在一个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乘客上船!

女儿带我去旅行的美文篇八

芬兰回忆录停了有段时间了。原本想一鼓作气,先把芬兰之外的几个国家写完,可是写过哥本哈根,突然就少了接着写下去的激情,觉得来来回回也就那些东西,并无新意,也没人喜欢看。况且,要把回忆录写成随笔,而非旅游攻略,着实要费一番心思。但想想我动笔的初衷,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而非博得什么人的赞赏,所以还是应该坚持写完。现在,只剩两个地方没有说到,塔林和斯德哥尔摩。按时间排,当然应该先说说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

爱沙尼亚是我在芬兰交换期间,到过的第一个国家。那个时候才九月底,还不是很冷,白天也足够长。几个同学在微信群里一约,买了船票就去了。我们乘坐的邮轮是viking line,从赫尔辛基码头出发,直达塔林,单程两个多小时,可以当天往返。

当时在船上,我发觉很多芬兰人都拿着超大尺寸的旅行箱,很是不解。塔林如此之近,何需这么大的行李箱。后来问过才知道,他们是来游轮上买东西的,这里没有关税,便宜很多。在芬兰人看来,塔林与其说是旅游胜地,不如说是购物天堂。虽然只隔着一个海峡,但塔林的物价却只有芬兰的一半左右,巧克力,面包,鲜肉都很便宜。我们在塔林一共逗留了不到五个小时,就有一个小时在商场里,采购下个礼拜的食材。当时把那么多东西从码头拖回去,手酸了好几天,后来才觉得着实不划算。

我习惯每到一个地方,都必先了解其历史,知道名字的来历。塔林也不例外。据说,1219年丹麦人在此地建立城堡,并于1227年至1346年占领塔林。塔林的词源也是由“丹麦的”和“地堡”组成,意为“丹麦地堡”。1991年,爱沙尼亚恢复独立后,塔林成为其首都。

爱沙尼亚是个国土面积不大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其高速增长的经济,资讯科技,爱沙尼亚被称作”波罗的海之虎“。塔林(tallinn)位于爱西北部波罗的海芬兰湾南岸的里加湾和科普利湾之间,海岸线绵延45公里,是爱沙尼亚重要的港口。

塔林三面环水,是北欧唯一一座保持着中世纪外貌和格调的城市。城区分为老城和新城两部分。13世纪中叶,塔林老城区又分为上城和下城,上城是上流社会、宗教阶层和封建权贵的聚集地,而下城则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居住地。

因为时间有限,一下邮轮,大家就直奔老城区了。那里是塔林美景的集大成之处。在塔林的老城区,我们走在一颗颗鹅卵石精心铺就的'步行街上,目光扫过广场周围色彩跳跃却风格统一的建筑立面,驻足在哥特式大教堂的尖拱门前,流连于北欧中世纪风格的商业街里。阳光斜照进狭窄的街巷,商铺之上随风飞舞的彩旗在明暗参半的街道上空分外耀眼。酒吧入口处都有着精致的小花园,开着浅绿的绣球,绽着明黄的金盏菊。

顺着一条长长的坡道蜿蜒而上,可以到达老城区最高的观景平台。坡道两边是巨石砌筑的高墙,这些巨石历经岁月的洗礼,像是有千言万语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站在城区的制高点放眼望去,是鳞次栉比,错落纷繁的赭红色屋顶,教堂的白塔从民居中脱颖出来,婷婷地立着。青色的尖顶干脆地向天空生长,显得有些孤独与决绝。视野尽头是波罗的海的海平线,隐隐地描在最远处。

后来去过布拉格,我才知道,为什么塔林被大家赞为“小布拉格”,那些斑斓的屋顶与布拉格的一样,都承载着难以描述的宏大与震撼。


【本文作者:籽言。(公众号:寻常)】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