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王亚平事迹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介绍榜样王亚平个人事迹(大全5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碧墨2023年王亚平事迹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介绍榜样王亚平个人事迹(大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王亚平事迹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篇一

2021年6月,29岁的王亚平已经是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但她依旧临危受命,接受残酷的训练,积极备战重返太空,并在太空中开展“天空课堂”讲课,被大家誉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以及摘星妈妈。

农村女孩

1980年1月,王亚平出生于山东烟台的一个小农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靠种地为生。王亚平的童年过得并不单调,很小的时候,就主动地帮助父母干农活,扫地、打扫卫生,给父母做饭菜,所以王亚平从小就养成了乖巧懂事的性格。

十几岁的王亚平就经常帮助父母到地里收庄稼,经常是把手弄得起泡流血,可是王亚平从来都没有抱怨过,一直坚持着,因此造就了王亚平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农村的这些经历,没有成为王亚平前进道路的绊脚石,反而成了踏入太空的垫脚石,正是因为有农村的这些经历,为王亚平的日后训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为飞行员

王亚平虽然来自农村,而且家境不好,但是她的成绩很好,在班级里一直是名列前茅,在老师的眼中就是一个准大学生。

1996年,空军部队到王亚平就读的学校招收飞行员,王亚平从小就渴望能够在天上翱翔,做梦都想成为一个飞行员。

在王亚平看来,飞行员的招收条件很高,自己能够入选的机会非常的渺茫。可是老师却非常看好王亚平。

因为老师知道王亚平来自农村,王亚平的体能非常好,经常在学校跑步和参与跑步训练,相比于其他的同学,王亚平入选的机会非常大。

于是在老师的鼓舞下,王亚平参加了飞行员的选拔,凭借着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学习成绩,成功地被长春飞行学院录取。

也就是在王亚平16岁那年,王亚平收获到了不一样的成年礼,成了飞行员中的一员,而这也成了日后踏入太空的第一步。

艰苦的训练

1996年,16岁的王亚平进入长春飞行学院开始学习。训练是艰苦的,自从入学之后,王亚平从早到晚都是训练、学习、训练、学习,王亚平根本就没有过多的时间休息。

1999年,经过了三年的艰苦训练,王亚平进入到哈尔滨第一飞行学院继续学习。到达哈尔滨的第一天,王亚平是兴奋的,因为哈尔滨是冰雪城市,能够看到壮丽的雪景。

但是王亚平不是来度假的,她是来训练的,寒冷的天气,给王亚平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零下几十度的低温环境,一度让王亚平冷的直哆嗦。

但是环境再恶劣,相比于王亚平内心中对天空最原始的向往以及渴望,这些挑战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些困难终究只是王亚丽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无法阻止王亚平在空中飞翔。

就这样,王亚平在后面几年的训练过程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了各种飞行任务,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女飞行员,并且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驾驶着飞机参与了汶川地震的救援任务,同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及日常的消云减雨的任务中也能看到王亚平的身影。

此时的王亚平还只是一个飞行员,还不算航天员,但是王亚平一直都有航天梦,渴望飞出地球,漫步于太空。

航天梦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中心成功发射太空,而我国世界上第三个将国人送上太空的国家,也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迈上了新的一个征程。

让王亚平没有想到的是,国家真的开展了培养女宇航员的计划,2009年,国家选拔女宇航员,于是王亚平第一时间报名,并且成功地通过了选拔,和另外一名飞行员刘洋一起成为我国的女航员。

王亚平自己也没有想到,在30岁之际,自己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成了中国女航天员。

学习的力量

航天员和飞行员的训练有着本质的区别,航天员不仅仅有必备技能的训练,同时还有大量知识的学习。

王亚平需要学习并且完成30多门课程的学习,涵盖天文学、物理学、动力学,机械学等分门别类的科目。

为了能够掌握这些庞大的知识体系,王亚平每天的生活作息是两点一线,不是在课堂就是在宿舍,或者往返于课堂与宿舍之间的路上。哪怕是在宿舍,王亚平依旧坚持学习,宿舍里的台灯从来没有在12点钟之前熄灭过。

而且学得越多,王亚平愈发觉得学习的力量,人类在知识面前是显得那么渺小,唯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从这些知识中汲取力量,才能成为支配这些知识的人。

除了需要储备庞大的知识,还需要不断地强化体能,10公里强行军,野外露营,超重失重等重力训练更是王亚平的家常便饭,每次顺利完,对于王亚平来说就是一次涅槃重生。

首次登陆太空

就这样,王亚平日复一日的训练,年复一年地学习,最终成功地通过了航天员的考核,成了宇航员。

2012年6月16日,王亚平的战友刘洋搭乘着神舟九号从酒泉卫星中心出发飞向了太空,同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在太空待了14天之后,于2012年6月29日安全返回地球。

2013年6月1日,王亚平和宇航员张晓光、聂海胜三人一起搭乘神舟十号飞船,从酒泉卫星中心出发飞向太空。

而王亚平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航天梦,并且在太空中完成了第一次太空课程的直播,给全国8万所中学的6000多万学生讲“太空第一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片赞誉。

而且让王亚平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八年之后,自己成了一个五岁孩子的妈妈,还能有机会再次登陆太空,成为太空讲师的时候,还成了摘星的妈妈。

王亚平事迹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篇二

出生于1980年的王亚平,是个“天生的运动苗子”。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学校运动队的长跑选手。800米,1500米的耐力训练,不仅练就了她过硬的身体素质,更练就了她坚韧的意志。不到终点不能停下,再累,也要努力,这是王亚平经常告诉自己的一句话。凭着这份意志,王亚平不仅体育出众,学习更是出类拔萃。

1997年7月,王亚平以超出分数线130分的高考成绩考取了长春飞行学院,叩开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扇幸运之门。可是走进飞行之门我她,发现要成为一名真正的飞行员,真是谈何容易。在长春飞行学院的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王亚平和她的同学们除了要学习大学理论课程外,每天还要进行大量的常规体能和军事训练。不仅如此,还要进行拉练、游泳、跳伞等特殊训练。记得在第一次跳伞训练时,王亚平和另外7个女学员看着地面上的人越来越小时,都兴奋不已。等到跳伞指令一出,八个女学员一个接一个稀里糊涂地跳下去后,望着几千米高的地面,恐惧迅速袭击了她们。虽然最终安全着陆,但总感觉惊魂未定。训练返回的车上,8个人一边唱着《真心英雄》,一边泪流满面。但是最终王亚平靠着那份坚韧地意志和努力同队友们一起战胜了自我。

1999年4月,出众的身体素质加上她的刻苦努力,王亚平顺利地转入了哈尔滨第一飞行学院。曾一同学习和训练的37名学员,淘汰了7个,王亚平庆幸自己离飞行梦更近了。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传乘坐神舟五号飞天。当时只有23岁的王亚平还是一名刚刚加入空空飞行部队两年的运输机飞行员。看着神五飞天的那个瞬间,王亚平在想,中国能有女飞行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如果呆能,她一定要成为一名女宇航员,她要挑战太空。

机会在五年后,真的来了。2009年5月,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启动,首次向女性天启了大门。有着9年驾驶各类机型在蓝天上安全飞行1600小时的王亚平,经过层层选拔,幸运地成为首批女航天员之一。当然,迎接她的还是更加超出寻常的训练。很长时间里,王亚平一直不能突破二级,身体的极限简直让她难以承受。该怎样超越自我呢?王亚平想着自己那句,不到终点不能停下,再累,也要努力的话,深思。之后,她一面向“老大哥”们讨教,一面加班加点增强心血管和肌肉练习。终于在第二年,他的超重训练成绩轻松达到了一级。

2013年6月11日,曾和“神九”擦肩而过的王亚平,自信满满地走进了神舟十号运载火箭。几天后,王亚平在距离地面约300公里的“天宫一号”里给全国的中小学生们上一堂实实在的“太空物理课”。

王亚平幸运地成为在太空进行授课的中国第一人和世界第二人。回忆过往,王亚平始终坚信,越努力,越幸运。

王亚平事迹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篇三

相信有不少人听说过空军招飞,大家也都知道招募飞行员的条件十分苛刻,对各方面要求都很高,所以想要成为一名飞行员很难。

然而,大家要知道的是,成为一名飞行员难,成为一名航天员则是难上加难。大家可以观察,这些年,能够代表国家航空航天领域升上太空的优秀航天员也就那么几十人,由此可见,成为一名航天员的难度究竟有多大。

而在这些优秀的航天员当中,王亚平便是其中之一。

而除了航天员的身份外,她还是丈夫的妻子,女儿的妈妈,以及父母的女儿。

其中,王亚平对自己女儿的教育尤其上心,在升上太空之前,她心心念念的依然是自己的女儿。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便是如此。

为人父母之后,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将来能够成为可造之材,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所以,王亚平这次离家,最不舍的便是自己的女儿,也叮嘱女儿不能在妈妈不在家的时候荒废了学习。

当然,女儿也不舍得王亚平,所以为了让女儿安心,王亚平承诺女儿自己会平安回来,而且回来之后还会给她“摘星星”。

从20__年10月16日升空,到20__年4月16日安全降落,在此期间的183天,王亚平以及另外两名航天员都将在太空度过。

在这期间思念女儿了,便通过视频聊会儿天,让女儿安心,在家好好学习,等着她回家。

王亚平对女儿有多疼爱呢?这点可以从一个细节中得以体现。

王亚平在升空之前,便将女儿送给她的玩偶带在身边,然后到了太空之后,便将这个玩偶挂了起来。在王亚平心目中,这不仅仅是一个玩偶,还寄托着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家人对她的关怀。

王亚平在太空期间,她的女儿对她也十分想念,于是便想着通过绘画的方式来把自己的思念之情给表达出来。

于是王亚平女儿便画了一幅画,画面中有一位宇航员,还有一只小熊和好多星星。而那名宇航员正在摘星星。

显然,画中的宇航员便是王亚平,因为她曾经对女儿说过,要在太空给女儿“摘星星”。

时光飞逝,一转眼,183天的太空生活圆满结束,于是王亚平便和两位航天员一同返回地球,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走出舱门的那一刻,王亚平首先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感谢,与此同时,还借此机会对自己女儿说了一句话。她说:

“我想对我的女儿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

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充满着复杂的情感,这是对曾经许下承诺的兑现,同时也是对女儿和家人思念之情的表达,因为她知道,再过不久就能和家人相见,就能看到那个活蹦乱跳的女儿,就能和家人一同分享这次奇妙的太空之旅。

纵观王亚平的成长经历,可以发现她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王亚平出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家庭,父母以务农为生,家境贫寒。

不过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贫寒的家境让王亚平懂事更早,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所以在中小学期间,王亚平的学习成绩都很优异。而在福山第一中学读高中时,王亚平参加了长春飞行学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招飞,凭借着过人的综合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王亚平顺利入选,开始踏上飞行员之旅。

从1997年到长春飞行学院学习,到20__年首次到太空执行飞行任务,这十多年时间,王亚平虽然成长迅速,但背后的付出更是让人敬佩。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需要经历的训练让很多人难以承受。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训练强度更是增加了不少。但是王亚平都挺了过来,而且变得越来越优秀。

也正是因为她的出众,让她能够在20__年再次获得到太空执行飞行任务的机会,所以她是一名十分出色的航天员,同时她也是一位优秀的妈妈。

王亚平事迹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篇四

在2021年11月7日,王亚平完成了首次出舱,这也是中国女航天员的第一次出舱。隔着小小的手机屏幕,我守候着、期盼着、注视着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直播的画面在我的眼前放映。只见她身穿舱外航天服,醒目的五星红旗牢牢地“刻”在她的“战袍”的衣袖上。

由于人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她小心翼翼地移动着身体,在她出舱的一瞬间,一只手向太空挥了挥,随后又继续扶住舱门。这是王亚平第二次上太空。2013年,神舟十号发射升空,王亚平第一次上太空,与聂海胜、张晓光三人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行任务。2021年她再次踏上探索太空的旅程,并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

在这荣誉的背后,是她为梦想奋斗坚守、为自身所热爱事业拼搏的态度。她曾在采访中说,太空带给她的是震撼,从太空看地球是一种独特的美。航天员的训练过程并不容易,需要注意控制每天的饮食,需要扛住四至六小时的水下训练,来模拟、适应在太空中失重的感觉。

通过日复一日的严格训练,经过层层选拔,王亚平依靠自身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付出艰辛与汗水,为我们展现出中国航天员的飒爽英姿,也展现出新一代航天员身上艰苦奋斗、勇敢拼搏的精神。

在生活中,王亚平是一位妈妈,有一个5岁的小女儿和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身为女性,她巾帼不让须眉,2013年被授予了“英雄航天员”的荣誉称号,获得“三级航天功勋奖章”。她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致敬勇敢的航天英雄们!他们用专业素养和技能在自身的领域闪闪发光,也替我们实现了目睹浩瀚宇宙的梦想。航天员的职业是神圣而特殊的,他们身上凝聚着我们每个人对太空的向往和希冀。登上太空是富有挑战性和使命感的任务。他们需要经历一道又一道的考验,才能磨砺出钻石一般璀璨耀眼的光芒,最终亲身感受宇宙的浩瀚、探索宇宙的奥秘。

王亚平用自己的青春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人生的美丽篇章,带着探索科学、超越自我的勇气与决心,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也为中国航天精神赋予了新的内涵。

她说:“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正如歌词中所吟唱的“我向你奔赴而来,你就是星辰大海”,那深邃的蓝紫色星际,那一身航天“战袍”,我将永远铭记!

王亚平事迹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篇五

201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王楠给王亚平写了一封信:

“六年前,您在天宫一号里给还是高中生的我,讲解什么是‘陀螺的定轴性’;六年后的今天,我坐在北航的实验室里,又研究起了惯性导航系统里的陀螺仪。”

作为当年聆听太空授课的第一届“太空班”学生,她高考时选择了航天相关专业。后来,研究生毕业,正式成为一名航天人……王楠追求梦想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像她这样热爱航天、投身航天事业的孩子还有很多。

第一次太空授课科普教育活动,激发了广大中小学生对宇宙空间的向往,点燃他们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让他们逐渐走近航天、了解航天,也更加热爱航天。王亚平说:“这给了我再次飞天的动力,更激励我一定要把第二次、第三次太空授课讲得更好!”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在中国空间站再次开讲,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王亚平又讲了一堂精彩生动的太空科普课。

课堂的最后,还特别进行了“天地连线”,网友们和地面课堂的同学们抛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3名航天员一一作答。这些问答,充满奇思妙想。

“我有没有机会成为一名能在太空中做实验的科学家呢?”有人问。

王亚平的授课搭档叶光富鼓励大家,“随着空间站的建成,将会有更多的科研人员到空间站来开展科学实验,非常欢迎同学们未来到空间站上来做实验,也可以把自己设计的实验项目提交到空间站来,然后在地面上远程操作。”

太空授课,“天地互动”,点燃了无数中小学生心中的航天梦。正如王楠给王亚平信的结尾写道:“或许一直以来,您并不知道我是谁,但您早已成了我追梦路上向往的光。未来我会继续以您为榜样,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微小却坚定的力量。”

团结协作,共谱航天乐章

奇妙无比的太空授课,背后凝结着无数航天人的心血。看似普通不过的实验,在太空操作起来可能也很费思量。

人在失重环境下连站稳都很难,何况还要开展授课、实验和拍摄?为了完美呈现,王亚平和聂海胜、张晓光一起携手,在地面进行了200多个小时的训练,做足了功课。

“就拿水球实验来说,动作轻了重了、水量多了少了,都可能导致水膜破裂。我们就一遍一遍地练;再比如‘冰雪’实验,状态很不稳定,一不小心它就会结晶。”王亚平说,“每次实验失败后,我都会和队友们认真查找原因,分析对策,找出窍门,做好预案。”

“天宫课堂”每持续一秒,天宫一号就在太空移动了7800米,王亚平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横跨了好几十公里。如何保证40多分钟空中课堂不间断天地传输、每一帧画面清晰稳定,是一次全新的挑战。王亚平介绍,她和专家团队对授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逐一分析,制定了几十种预案,确保万无一失,以达到最佳效果。

王亚平说:“太空授课是航天大协作的缩影!从设计实验内容到准备教案,从研制教具到天地协同配合,每个环节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航天人、科学家、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艰苦卓绝的努力。”

地面多一份努力,太空多一些从容。正是这种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激励航天人攻坚克难,让中国航天事业迎来一次又一次突破。

一堂太空科普课,背后的科技支撑十分强大,集中体现了我国多方面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宽敞明亮的“天宫课堂”、流畅的天地双向互动……相比2013年在天宫一号进行的首次太空授课,神舟十三号乘组的“天宫课堂”是在中国自主建造的空间站内进行,展示空间更大,通信保障技术更加成熟。一个个细节见证着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日新月异。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王亚平在太空课堂上的这句结束语,深深扎根在热爱航天、崇尚科学的孩子心中,接力传承,共同谱写中国航天事业的动人乐章。

这些年,王亚平到过全国近百所学校,与青少年学生面对面交流。王亚平动情地说:“我愿永远做一名孩子们心中的‘太空教师’,尽我所能,为孩子们打开神秘太空的大门,带着我们共同的梦想,在科学的世界里自在遨游,飞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服装加工承包合同 委托承揽方加工服装合同书(精选5篇)

    合同是适应私有制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出现的,是商品交换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合同是适应私有制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出现的,是商品交换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合同对于

    最新六年级语文拓展课教案(大全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

    2023年小露珠课文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

    2023年深圳商铺租赁备案合同(实用5篇)

    随着法治精神地不断发扬,人们愈发重视合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合同来调和民事关系,合同能够促使双方正确行使权力,严格履行义务。合同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

    最新小学老师开学典礼发言稿(精选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

    2023年正式供电申请书模板

    在转学申请书中,我们需要说明为什么选择转学,并表达对新学校的向往和期望。以下是一些写得不错的学生会申请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在写作时有所启发。

    最新一年级语文试卷加答案 一年级语文复习计划(模板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

    最新宿舍长期末总结(大全9篇)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

    2023年新生国防教育与军训报告(模板8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

    最新开甲壳虫女人家庭条件 开甲壳虫车的女校长读后感(模板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开甲壳虫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