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范文(18篇)

时间:2023-12-09 作者:XY字客

教学计划是教师在课程开设前必须制订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于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一

教学要求:

1、能自己读懂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理解课文中某些词语的意思。

3、能从课文中感受到袁隆平搞科学研究的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袁隆平的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

教学难点 :能从袁隆平的具体事迹谈自己的感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概括介绍袁隆平的生平事迹)。

二、进行新课。

1、初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讨论回答:

a、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

b、袁隆平为了研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c、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

4、回答问题。

5、给课文分段,并写段意。

三、总结。

四、作业 。

谈学后的体会。

五、教学后记。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生字11个生字,会拼写10个生字,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拼读多音字“看”.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3.默读课文,认识小萝卜头,了解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了解当时国民党统治的残酷以及革命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文中具体语句的理解,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想象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激发学生有感而发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想象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教学媒体:诵读有关小萝卜头的故事,搜集图片.观看影片《在烈火中永生》或阅读长篇小说《红岩》.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随笔。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两天我们了解了二小放牛郎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特别有意思,很多人都叫他“小萝卜头”,你听说过他的故事吗如果你知道可以向大家介绍.

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

可以是故事,可以是当时小萝卜头的生活背景,也可以是图片,还可以根据图片介绍“小萝卜头”名字的来历.

通过介绍小萝卜头的资料,使学生对他有所了解,介绍背景资料,使学生能走进文本,为学习文章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组织学生自学生字,弄懂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借助拼音读文章,认清生字.注意“薄”的读音.

2.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每段的意思.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3.自由读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与同座或学习小组的伙伴讲一讲.

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培养学生默读能力.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理解课文深化主题。

教师出示课后练习题二中的两组段落.

1.学生读熟段落.

2.联系课文中的具体语句,猜一猜小萝卜头当时在看什么,想些什么.

重点理解“若有所思”是什么意思小萝卜头想到了什么。

学生如果能说出他渴望自由就更好了.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小萝卜头的生活背景理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文中人物小萝卜头的思想对于学生来讲通过读文章来体会会有些困难,所以从具体句子入手,由学生自己分析,再来体会,难度会小些.

使学生明白人物的性格特点与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直接关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一点一点地体会出小萝卜头的人物思想.

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四,回归整体读中再悟。

师:下面请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读给你的伙伴听.如果你发现了问题,可以提出来.

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这么漂亮的飞虫,小萝卜头又很喜欢,为什么还要把它放了呢。

学生可能会认为因为小萝卜头爱护昆虫所以才放的,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首先从文中找到描写飞虫漂亮的语句读一读,然后再找一找从哪可以看出小萝卜头很喜欢飞虫,最后再回忆小萝卜头当时的想法.接着分析小萝卜头为什么把它给放了.

学生再读文章,充分地在读中去体会.

恰当的引导能让学生更充分的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小萝卜头对自由与解放的渴望.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师:同学们,小萝卜头的故事还有很多,如《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大家可以读一读.我们还可以读一读你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你还可以给文中的小萝卜头写一封信.

扩大知识面,增加积累,为综合运用五的口语交际打基础.

文档为doc格式。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三

1、能自己读懂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理解课文中某些词语的意思。

3、能从课文中感受到袁隆平搞科学研究的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

了解袁隆平的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

能从袁隆平的具体事迹谈自己的感受。

小黑板。

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概括介绍袁隆平的生平事迹)。

二、进行新课。

1、初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讨论回答:

a、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

b、袁隆平为了研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c、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

4、回答问题。

5、给课文分段,并写段意。

三、总结。

四、作业 。

谈学后的体会。

五、教学后记。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四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经过,学习他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准备:了解袁隆平的事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揭题。

板书  16。

读课文第一小节回答第一个问题。

交流自己了解的袁隆平。

二: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标好小节,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1)读书,纠音。(2)质疑解疑。

3、默读,文章主要写上什么?

三:学习重点段。

1、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

读课文二、三自然段。首先明确袁隆平是为了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其次明确这是一个世界难题,国内外从无人试验过,而且外国专家武断地肯定“此路不通”。但袁隆平坚信有天然杂交水稻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水稻。再次袁隆平作出这个决定要有极大的勇气,要有创新精神,更要付出艰辛和心血。

2、袁隆平为了研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读三、四、五、六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语句,并通过想象去体验和感悟。

学生边说边指导朗读。

3、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

读七、八小节,对文中的几个数字算算账,具体感受一下这是怎样的巨大的贡献。

4、指导朗读。

四:总结。

1、为什么称袁隆平为?

2、为什么本文以为题?

4、袁隆平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经过,学习他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准备:了解袁隆平的事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质疑“杂交水稻之父”指谁?为什么称他“杂交说稻之父”?

读课文第一小节回答第一个问题。

交流自己了解的袁隆平。

二: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标好小节,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1)读书,纠音。(2)质疑解疑。

3、默读,文章主要写上什么?

三:学习重点段。

1、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

读课文二、三自然段。首先明确袁隆平是为了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其次明确这是一个世界难题,国内外从无人试验过,而且外国专家武断地肯定“此路不通”。但袁隆平坚信有天然杂交水稻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水稻。再次袁隆平作出这个决定要有极大的勇气,要有创新精神,更要付出艰辛和心血。

2、袁隆平为了研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读三、四、五、六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语句,并通过想象去体验和感悟。

学生边说边指导朗读。

3、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

读七、八小节,对文中的几个数字算算账,具体感受一下这是怎样的巨大的贡献。

4、指导朗读。

四:总结。

4、袁隆平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六

自学课文,了解袁隆平敢于创新,经过细致、艰苦的科学研究,历经失败和磨难,终于取得大面积栽种水稻的成功的历程,学习其身上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最高科学技术奖及袁隆平的生平事迹。

作业设计、安排。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了解概况。

1、自读课文,读通课文,并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讨论交流。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抓住全文,指导读懂。

1、分清课文层次。

学习第二段。

1、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

阅读第二三自然段解决问题。

2、袁隆平为此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阅读三、四、五、六自然段,找出有关语句。

想像当时的情景,如何艰苦,如何细致等,指导朗读。

3、默读第六自然段。

找出这部分内容里的几个有关数字,从中体会到什么?感受袁隆平经受的无数次失败。

4、自读七、八自然段。

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

三、总结全文。

1、为什么称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

3、袁隆平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七

一、教学目标:

1、能自己读懂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理解课文中某些词语的意思。

3、能从课文中感受到袁隆平搞科学研究的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了解袁隆平的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

三、教学难点:

能从袁隆平的具体事迹谈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小黑板。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解题、导入新课。

父,本指父亲。这里指首先发明和创造某种东西的人。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这些人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杰出的、他们也是很受人民尊敬的。袁隆平在全世界首先成功地进行了杂交水稻的实验,所以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二、进行新课。

1、初读课文。

2、小组讨论。

a、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

b、袁隆平为了研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c、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

3、回答问题,汇报讨论结果。

4、给课文分段,讨论段意。

三、总结:课文叙述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所经历的坎坷的取得的成就,塑造了一个不畏艰难、执着追求,最终实现了自己“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愿望。

四、作业设计:

谈学后的体会。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八

一、课程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

2、帮助学生熟悉略读的方法。      。

3、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

二、教学策略:点拨法、问答法 。

三、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熟悉并掌握略读的方法。     。

教    学    活    动 。

一、导入课文 。

2.介绍袁隆平的生平及成就。 。

二、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 。

1.让学生阅读课文,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 。

三、略读训练 。

1.给学生讲授略读技巧(见参考资料)。 。

2.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集中注意力默读完课文。要求:     。

整体把握阅读材料,捕捉关键信息; 。

找出文中的典型事例; 。

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 。

理解课文所着力表现的袁隆平的科学 。

精神和卓越贡献。 。

板书设计 。

1  分析结构,把握大意      。

第一部分(1—3自然段),袁隆平简介。 。

教学执行时间:2005年10月19日 。

一、课程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

2帮助学生熟悉略读的方法。      。

3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

二、教学策略:点拨法、问答法 。

三、重点难点:1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熟悉并掌握略读的方法。     。

2难点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和追求真理的科学观,用科学的态度亲近自然、理解社会。 。

教    学    活    动 。

一、分析本文写作特点, 。

课后体会 本课教学,关键在于使学生熟悉并掌握略读法,锻炼学生的略读能力,对今后学的开展及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都是极有帮助的。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九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读后感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度。在如河的岁月中,有非常多的爱国英雄。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爱着祖国。今年,我看了一本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书,看完以后,我心中思潮起伏,深受鼓舞。书中,袁隆平在小时候就萌发了长大要当一名农业学家的念头,而他也为这个梦想而努力着。在那个时候,祖**亲备受战乱之苦,亲眼目睹了饿殍满地的惨景,袁隆平患者自己童年的理想,他几十年如一日耕耘在水稻研究的第一线。

有一次,袁隆平培植水稻的地方地震了。明明他可以去安全的地方居住,但是他放弃了宝贵的机会。依旧在已变成了废墟的'房子旁盖草棚,住了下来,他要看着芽长大。袁隆平几经风雨,几经考验,终于以响当当地事实证明:中国人不但有能力养活中国人,而且,还可以昂住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他说:“我就是一位知识农民,我的根在中国。”“袁隆平”这个名字已深深烙在我的心中,他救活了十三亿中国人民。我有许多的梦想:画家,书法家,外交家,我从小就一直为了这些目标而奋斗着。有人说:“人的梦想可以有许多,但实现一个就够了!”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所有的梦想都实现了,人生才会更加丰富多彩。人需要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生才有动力,才有希望。因为有了实现梦想的过程,生活才会变得充实而充满意义!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

1、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重点)。

2、.理解典型事例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理解运用数据的作用;(难点)。

3、了解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和卓越贡献。

新课导入:我国有句古话,叫作“民以食为天”,离开了粮食,也就没有了我们这个活生生的世界,那么,为我们解决吃饭问题的人,得到大家的尊敬与关注,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为了杂交水稻的增产增收,他耗费了大半生心血,从他的身上,我们能真正理解一个大写的“人”字的含义。

(一)人物简介: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水稻研究。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二)文体知识:通讯是一种经常被使用的新闻文体,但比消息长,内容更为丰富。可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人物和事件。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风貌通讯。

所谓“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它以写人为主,专门介绍人物的典型事迹、成长过程和精神面貌,可以写人物的一生,也可以写人物生活中的片段,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在统一的主题下写一组人。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字词正音。

籼()型祖籍()黔()阳大相径()庭。

鉴()于兵不解()甲矢()志不移甲钵()雌蕊()夜不能寐()劫()后余生丰硕()。

2、词语解惑。

鉴于:

大相径庭:

矢志不移:

劫后余生:

功成名就:

二、用略读的方法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听了向福财的话,袁隆平心情很沉重。”

袁隆平为什么心情沉重?

2、培育杂交水稻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袁隆平是怎样解决的?

3、(1)概括一下,课文中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形象的?

(2)作者选取了这些典型事例来写袁隆平,有什么作用?

4、(1)用课文中的数字说明杂交水稻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2)想一想:这些数字究竟对表现人物有怎样的作用呢?

读过课文后,你认为袁隆平的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他哪种精神对你启发很大?

1、选词填空。

(1)与会人员对袁隆平()的学术报告和答辩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a.精彩b.精湛c.优美d.严谨。

(2)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还以()之势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a.迅猛b.迅速c.凶猛。

2、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立下志愿决不改变。()。

(2)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

(3)比喻彼此相差太远。()。

(4)神异的光辉。()。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一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记叙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自20世纪60年代到1975年这十多年里,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故事,表现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的歌颂和崇敬之情。

教学中,有以下几个特点:

1、布置课前预习,初知文本内容。

这篇课文的篇幅很长,课前,我先布置学生通过略读、默读课文的方法,先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并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了杂交水稻的重大意义和培育杂交水稻的百劫千难,并为课文的四个部分添加了小标题。

2、搜集适当资料,了解人物形象。

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熟悉这位被誉为“当代神农氏”的袁隆平,知道他在科学事业上取得的杰出成绩,在导入新课时,我出示了神农氏的资料,与袁隆平有关的资料和他在我国乃至国际上获得各种奖项的图片,使学生对这位“水稻之父”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铺垫。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精神。

“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表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当西方学者断言:“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时,袁隆平偏偏要啃这块“硬骨头”。用“偏偏”表现他迎难而上的决心,“硬骨头”突出了这一任务的艰巨。

“他卷起裤腿,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像大海捞针似的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寻找。灼人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小刀似的稻叶刮得他脸上、手上、腿上发痒发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透过稻叶,滴进水中。”本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细节的描写方法,比喻的修辞,表现了寻找的困难,即这种试验的难度之大,体现袁隆平坚忍不拔的精神。

“第一天,没找到”。“第二天,没找到”。“第三天,还是没找到”体现时间漫长,表现袁隆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

“袁隆平和助手们跳进水沟,小心翼翼地把稻株连根带泥挖出来”表现了科学家们对实验成果的珍爱和成功时的喜悦。

通过讨论,学生对袁隆平有了深入地了解,不但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而且体会到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以及作者对他的歌颂和崇敬之情,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注重课文朗读,体会人物情感。

比如:“第一天,没找到……”,当学生反复有感情地读着这些句子时,自然而然感受到袁隆平的献身精神,以及他为了科学研究矢志不移、知难而上、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读着这样的句子,学生本身也深受鼓舞,达到“情感的迁移”。读的目的性明确,层次也十分明显,不是为了读而读。学生的每一边朗读都有每一遍的收获,在朗读中,理解了课文、体会了作者的情感。

通过教学,我觉得自己在引导学生多读多悟上存在着一些遗撼——课堂上的读不够、也较单调。我们知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本课中,科学精神的培养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学生的自读自悟不容忽视。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二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记叙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自20世纪60年代到1975年这十多年里,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故事,表现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的歌颂和崇敬之情。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重点设计一个问题:面对困难,袁隆平是怎样做的,让学生在文本中寻找答案,画出相关语句,并写上批注,和同桌交流感受。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比如:“第一天,没找到……”,当学生反复有感情地读着这些句子时,自然而然感受到袁隆平的献身精神,以及他为了科学研究矢志不移、知难而上、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

读着这样的句子,学生本身也深受鼓舞,达到“情感的迁移”。读的目的性明确,层次也十分明显,不是为了读而读。学生的梅一边朗读都有每一遍的收获,在朗读中,理解了课文、体会了作者的情感。

不足之处是,本节课我还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鼓励他们主动阅读,积极思考,并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在过渡语的处理上,应更精简,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三

读课文第一小节回答第一个问题。

交流自己了解的袁隆平。

二: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标好小节,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1)读书,纠音。(2)质疑解疑。

3、默读,文章主要写上什么?

三:学习重点段。

1、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

读课文二、三自然段。首先明确袁隆平是为了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其次明确这是一个世界难题,国内外从无人试验过,而且外国专家武断地肯定“此路不通”。但袁隆平坚信有天然杂交水稻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水稻。再次袁隆平作出这个决定要有极大的勇气,要有创新精神,更要付出艰辛和心血。

2、袁隆平为了研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读三、四、五、六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语句,并通过想象去体验和感悟。

学生边说边指导朗读。

3、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

读七、八小节,对文中的几个数字算算账,具体感受一下这是怎样的巨大的贡献。

4、指导朗读。

四:总结。

4、袁隆平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袁隆平爷爷为科学事业认真、奉献的精神,感受他的可亲可敬。

2、学会加小标题。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感受袁隆平爷爷为科学事业认真、奉献的精神,感受他的可亲可敬。

2、学会加小标题。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谈话导入课题。

孩子们,最近国家重奖了一位科学家,你知道他是谁吗?他为什么获得如此殊荣呢?引出课题,板书。

交流,全班齐读课题,并质疑。

二.交流资料,初步了解。

分小组互相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袁隆平的资料。说说通过这些资料,你对袁隆平有哪些初步的了解。

学生交流,讨论。

三、自由读文,运用抓中心句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

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你对袁爷爷有了哪些了解?启发学生运用抓住中心句读懂课文的方法,并做上自己的读书符号。

2、交流读文后的收获。抓关键词句展开理解。

3、试着给每个部分加上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4、交流有关资料,深入感受袁爷爷的伟大、可亲可敬。

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并做上自己的读书符号。

2、交流读文后的收获。抓关键词句展开理解。

3、试着给每个部分加上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四、回顾全文。

说说你心中的袁隆平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

总体介绍--袁隆平。

(1)。

立志务农。

杂交水具体叙述艰辛育种为科学事业认一位科学家认真奉献。

稻之父(2-7)爱好广泛真、奉献的精神一位长者可亲可敬。

总体概括--大科学家、长者。

(8)。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五

一.本周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当一回小记者。

写作:写一则本地或本校的消息。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感知课文内容。

2.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3.理解典型事例、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方法。

4.理解课文着力表现的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和卓越贡献。

文体常识:

1.作者简介。

谭士珍,著名记者。

2.背景资料。

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任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4]。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六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我问孩子们:“请大家读一读第三至第六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你从哪里看出袁隆平付出了极大的艰辛和努力?”

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了一些我极为满意的答案,他说:“我是联系课文的前面来理解的',在文章的第二小节,我们可以看到袁隆平是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下定决心要攻克这道世界难题的,到了第六小节,我们就看到了袁隆平在1970年,才刚刚发现一颗种子,中间经过了十年的时间,要想想对于一个人来说,你能有几个十年呢?更何况在这十年当中,袁隆平可是一直在找寻适合栽培的种子啊,他一定吃尽了千辛万苦!”

另外一个孩子估计是受到了他的启发,说道:“我也是联系课文的前面来理解的,在文章的第二小节,我们可以看到袁隆平以前一直是待在湖南安江农校做一名普通的教师,但是十年后,他却是在海南的三亚发现了适合的种子,这两个地方相隔的有多远呀,这说明了袁隆平在这十年里,说不定是跑遍了祖国的很多地方,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至宝,我打心眼里敬佩他!”

这两个孩子的答案我特别欣赏,因为他们学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意思了,他们真棒!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七

1、能自己读懂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理解课文中某些词语的意思。

3、能从课文中感受到袁隆平搞科学研究的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

了解袁隆平的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

能从袁隆平的具体事迹谈自己的感受。

小黑板。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概括介绍袁隆平的生平事迹)。

二、进行新课。

1、初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讨论回答:

a、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

b、袁隆平为了研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c、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

4、回答问题。

5、给课文分段,并写段意。

三、总结。

四、作业。

谈学后的体会。

五、教学后记。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八

从这年10月,袁隆平他们开始到气候炎热的云南和海南去南繁。

遍寻资料,他发现海南的野生稻资源最多,所以,1970年秋天,几个人的科研小组又到了海南岛崖县的南红农场。

这时候刚好《人民日报》发表《农业学大寨》评论,后来袁隆平得意地说,“在外面搞科研,成了“逍遥派”,两头都不管。”

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上了袁隆平的课,就意识到农场附近的“假禾”,很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野生稻。它们一大丛匍匐着,穗粒又小又少,一碰就掉,看起来就像野草。他约了袁老师的助手李必湖一起去辨认,然后挖回了一兜雄花异常、花药细瘦没开裂的稻穗。

这株被取名“野败”的野生稻后来成了所有杂交稻的母本。

1971年初,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又组织了一个全国性协作组。3月下旬,全国18个科研单位的一百多名农业科技人员都来到了南红农场。

此时“野败”的杂交第一代正在抽穗,还没有人知道其科研价值,但袁隆乎却毫无保留,把“野败”材料分送给大家做实验。

人多力量大,很快,在用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上万次回交转育后,结果,湖南组和江西组、福建组都培育出了几个优良的不育系和保持系。

1974年,袁隆平育成中国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经试验种植,两季水稻产量都比常规水稻增产30%以上。

随后,他又设计了父本与母本分垄间种的栽培模式,还创造出用竹竿”赶花粉"的土办法,将种子产量从亩产5.5公斤提高到40公斤以上。

1976年是很特别的一年。稻田边的广播里,不时播出周恩来逝世、唐山大地震、_逝世等大事件。稻田里面,稀稀疏疏的杂交水稻却长出了粗壮饱满的颗粒。这年,全国大面积试种,208万亩杂交水稻,增产20%以上。

杂交稻面积开始急速推广,到,全国有一半的稻田都在栽种杂交稻。

等到1981年6月,推了一个光溜溜的平头的袁隆平上了北京,领了我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一个特等发明奖。

相关范文推荐

    金工实习应届生工作心得(优质22篇)

    实习心得是对实习期间所遇到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整理和总结,不仅能够帮助自己成长,还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通过阅读实习心得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思考方

    第一学期工作计划总结(模板14篇)

    学期工作计划是一份详细的学期学习和工作规划,它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以下是一些学生在学期工作计划中遇到的困惑和解决方法的分享,欢迎

    幼儿园厨房人员师德师风自查报告(通用18篇)

    自查报告能够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在这里,我们向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自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教师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崇高

    在班里包饺子(热门20篇)

    优秀作文凝聚了作者对于真理的追寻,对于美的追求,对于生命的热爱和体验。在下面,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成功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今天是星期六,妈

    中国传统文化之春节春节大全(18篇)

    春节是一个传统的穿新衣的时刻,人们会换上新衣,以表示新的一年的新气象。下面是一些春节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

    幼儿园上期中班班主任工作计划(汇总20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是班主任管理班级、指导学生学习和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工具。在以下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班主任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有效进行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

    汽车专业英文简历(通用15篇)

    汽车的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节油技巧,如果您想减少汽车的油耗,不妨一试。必胜客起止年月:2007-10

    暖冬行动·关爱环卫工人倡议书(精选17篇)

    范例是在写作时可以参考的样本或者模板,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下面是一些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尊敬的市民朋友们:清晨,当我们还在酣睡,

    零星维修施工合同(专业18篇)

    施工合同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法律作用,为各方搭建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平台。接下来是一些关于施工合同条款的解读,希望能为大家理清思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春季开学典礼领导国旗下讲话稿(专业16篇)

    国旗下讲话稿要具备一定的时效性和灵活性,能够针对不同的场合和受众,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内容和建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国旗下讲话稿范文,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