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热门18篇)

时间:2023-12-05 作者:QJ墨客

范文范本是提高写作水平和培养写作能力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提升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与借鉴。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热门18篇)篇一

一九一九年爆发的五四运动,犹如响彻云霄的一声春雷,打破了辛亥革命以来的沉闷局面,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出现了高潮。

五四运动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刻的社会根源。辛亥革命后,外国侵略者,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妄图把中国变成它独占的殖民地;封建军阀为了维持反动统治,极力勾结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主权。内忧外患,日甚一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就是在中国社会基本矛盾日益深化的基础上发生的。五四运动爆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它受到了苏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当时世界革命潮流的影响和推动。

五四运动既是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又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的口号把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和动员起来,为挽救国家的危亡和争取民主自由而战斗。富于敏感的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六三”以后工人阶级独立地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全国人民的共同斗争,使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和拒签对德合约,得以实现。从五月四日到六月二十八日的这场政治斗争,就是五四爱国运动。

从一九一五年《青年》杂志创办开始,中国就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随着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的分化,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脱颖而出,经过他们的努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结合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五四运动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分水岭,自鸦片战争开始以来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斗争,以五四运动为标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五四运动的酝酿。

一九一九年的春天,严重的民族危机笼罩着中国。四月底到五月初,巴黎和会的噩耗频频传来,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日益暴露。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以及由这一场危机引发的五四爱国运动,都是紧紧围绕着日本侵占中国山东及其权益问题发生的。

二。爱国热潮席卷了整个中国。

“五四”前夜,中国的内忧外患日益深重,使人之祸迫在眉睫。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全国各地都有一些人开始丢掉企图依靠外力收回国家主权的幻想,痛切感到只有自己奋起反抗,才是挽救危亡的正确道路。五月四日,北京学生提出的“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的口号,喊出了当时全国人民的心声;他们焚曹击章的爱国行动,鼓舞了人民的革命热情。因此,五四运动在北京一爆发,就立刻得到各地的积极响应,爱国热潮顿时席卷全国。这场运动的发展速度之快,斗争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及其影响之深,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三。六三运动。

“六三”是五四运动的里程碑,以它为界限把五四运动划分为两个阶段。从“五四”到“六三”,是运动的第一阶段,这时运动的中心在北京,运动的主力是青年学生;从“六三”到六月二十八日拒签“和约”,是运动的第二阶段,这时运动的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了运动的主力。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是五四运动中的两大主力,他们高昂的爱国呼声构成了五四交响乐的主旋律。运动发展到“六三”以后,工人阶级奏出了这部交响曲的最强音,工、学、商采取了联合行动,把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推到了高潮。

四。从罢免曹、章、陆到拒签“和约”

五四爱国运动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威力。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特别是“六三”以后工人阶级独立地登上政治舞台,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斗争,使得反动派极为恐惧。北京政府被迫罢免了万夫所指的三个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专使也没有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

五。改造社会的探索。

界出现的围绕着关于“改造社会”的热烈探索和争论,就是这种新、旧交替的主要体现。那时,既是一个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群星灿烂,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又是新旧文化思想相互排斥、相互渗透的复杂局面。这种新、旧交替的状况,在“五四”后的第一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六。走十月革命的路。

五四运动一年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并日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与此同时,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中,涌现出一批坚信马克思主义、决心走十月革命道路的早期的共产主义者,从而导致了一九二一年七月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这是五四运动最伟大的历史功绩。

陈独秀和胡适,都是五四时期为社会所公认的思想战线上的民主主义者,都曾被封建卫道者们攻击为“过激党”。如果说,在五四时期的历史条件下,从民主主义的思想出发,而又保留这一思想的某些原则,还可以形成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那么,他们要继续前进,成为共产主义者,就不能再囿于这种状况了。他们所面临的,是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和走十月革命道路的尖锐课题;这同构成民主主义思想的个性解放和天赋人权等基本原则,是直接冲突的。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在已经出现的一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中,不少人在新的课题面前退缩了,甚至与之对立,背道而驰;能够继续前进,成为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只是其中的少数人。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比较重视实际革命斗争,把自己学得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同实际斗争相结合,从而使自己在政治思想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坚定地相信科学社会主义,坚持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七。总结。

五四运动的经验告诉我们:促成五四运动的社会矛盾最根本的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国人民如果不从封建主义的旧教条中解放出来,破除一切封建迷信思想,学习资本主义的进步文化,为改造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落后面貌而奋斗,中国就没有自由和独立的希望;无产阶级的科学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人民战胜强大敌人,争取彻底解放的唯一正确的思想武器;为了保持共产主义思想的纯洁性,还要不断地和小资产阶级的无政府主义作斗争。

五四运动所提供的这些基本经验应该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作为今天进行新的长征中的借鉴。

参考文献: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热门18篇)篇二

摘要:“鸦片战争”使中国极不情愿地卷入了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清朝统治者的自主改良性的“洋务运动”成果在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损失殆尽,统治权在内外压力下面临合法性危机的“临界点”时期,制度替换行将发生,1898年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来突破中国封建王朝路径依赖的惰性,把中国带入民主宪政的轨道。然而知识分子为主力的维新派却是晚清政治舞台上势力最弱的政治集团,诸因素包括基本的社会基础力量的缺乏、光绪皇帝的无权状态、未全盘考虑和计划缺乏程序性以及臣民文化对变法的阻滞等,都决定了戊戌变法不可能完成近代中国制度创新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然而它仍然开启了中国制度变迁和以制度救中国的道路,时至今日依然功不可没。

关键词:戊戌变法;制度变迁;制度创新。

一、制度变迁的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治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制度主义,引起了处于政治学研究困境的学者们的极大关注,并成为政治学研究的“关键词”之一。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三大流派之一的历史制度主义在继承传统制度对重大制度替代和宏大政治变革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将行为主义对行为主体在制度变迁和政治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引入了研究视域,它将研究的核心放在了制度对于行为主体如何产生影响,以及由制度、行为和观念共同作用、相互影响于具体的历史境遇中塑造某种政治后果具有必然缘由。这一研究方法的优点是它避免了行为主义的太过微观琐碎以及对社会历史背景现存限制性条件的忽视,克服了传统制度分析模式的单一边界条件的缺点。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二)制度变迁的“临界点”或“关键节点”

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中夹杂着制度变迁的“临界点”或“关键节点”。在新制度主义看来,所谓“临界点”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能够打破旧制度产生新制度的路径突破和路径替代时期;“关键节点”通常归结为重大的外部冲击,诸如战争、经济危机等打破原有政治制度,为制度变迁找到突破口和产生理由,这节点上的制度处于断裂状态,各方利益集团处于博弈争斗状态,新制度可能产生。

(三)制度变迁的利益博弈。

历史制度主义认为,导致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是剧烈的社会环境变化引发了不同社会集团巨大的利益冲突。旧的政治制度由于其先天的惰性使其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主动改变,它会由于自身的惯性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刚性而进入“路径循环”状态,这种封闭循环使得新旧制度难以实现有序对接,当旧制度难以容纳环境剧烈改变而带来的冲突时,往往会导致旧制度的崩溃,新制度的创立。制度创新的动力之源来自于行动者对于新制度能够带来比旧制度更多利益的期望以及旧制度所引发的政治博弈和人们对旧制度存在合法性的怀疑。在旧制度走向崩溃的“临界点”上,制度选择的走向存在多种可能性,各种政治力量围绕各自的利益诉求和政治理想进行激烈政治冲突和力量博弈,这种合力决定了政治制度的最终走向。

二、路径危机中的晚清政治困局。

中国自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以人治、集权、保守、宗法继承、抑商重农为特征,在服务于皇权统治的路径中运行着。伴随这种路径的是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传统臣民文化这种非正式制度。封建帝国的运行由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作用、相互强化,在君权轨道上难以脱离。这一切注定了因为缺乏政治创新而在东西文明激烈碰撞之际,中国必然失败的历史宿命。

鸦片战争的爆发把中国强行拖入到了世界资本主义的体系之中。变局促使封建知识分子中的一些开明分子开始寻求“应变”之道,在晚清政治中出现了一些人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的政治新气象,尽管很多都是昙花一现。早期开明的士大夫们看到了西方技术层面的先进,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理念指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甲午海战的惨败促使人们进一步对中国封建政体的反思与醒觉。

甲午战后清王朝为了偿还赔款,向列强大举外债,以海关税收为担保,进而使得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肆无忌惮的掀起了势力瓜分狂潮。中国处于瓜分豆剖的局面,财政亏空更使这台陈旧机器的运转雪上加霜,清政府只能“横征暴敛”,导致民变四起,正如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指出:“民日穷匮,乞丐遍地,群盗满山,即无外衅,精华已竭,将有他变。”“付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下,各地会党,发作待时”[3],内忧外患的政治危局促使惊醒,在康有为的领导下和光绪皇帝的支持下,中国二千多年以来第一次试图打破传统政治制度的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三、戊戌变法和制度变迁的流产。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在以后的103天中他发布了一系列的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叫“百日维新”。在政治上,措施主要是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取消旗人享受国家供养的特权。但一些比较激进的具有资本主义内涵精神的措施却没有被采纳,如康有为在1898年6月对于新政的建议提出“拟定开制度局,立宪法,设议院,建设新京,议开懋勤殿以议制度”[4]。即便维新是以挽救危局为目的且措施多有折衷但变法在后党疯狂的镇压下崩溃瓦解只维持了103天,除了留下一个京师大学堂外,一切回复照旧。以康有为为首的改革派在改革中所设想的君主立宪还未成形就夭折了,一个没有结出果实的花朵随即凋谢。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一次失败的制度替换运动,它没有打破中国几千年以来君主专制的路径依赖,没有成功地实现君主立宪体制的制度创新。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戊戌变法仍有一定的制度创新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尝试打破传统的路径依赖,成为近代以来制度变革的先锋。

制度变迁一般可以分为渐进型制度变迁和突变型制度变迁。渐进型的制度变迁是统治集团在在政治体制能够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局部不适合形势发展的政治体制进行必要的变革。突变型的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更替通过剧烈的、暴力的和全局的方式实现。在以渐进式变迁为主的制度替换过程中,也存在突变型制度变迁,在政治活动中矛盾双方不能在现成的制度架构内协商成功达成妥协,在政治资源中占有优势的一方凭借掌控的话语权,利用暴力机器胁迫对方,以实现有利于自己的制度变迁。晚清政府在19世纪末期已经处于危机之中,只有突变型的制度变迁才能打破传统政治制度的“路径锁定”状态,实现制度创新。但发生于1898年的戊戌变法却是中国近代以来一场渐进型的制度变迁,康有为等人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政体过渡。虽然这种渐进型的制度变迁最终命运是以失败告终,但它毕竟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制度创新的尝试,解放了思想,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探索从君主专制转向君主立宪之路的路径替代模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动力。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社会变革就会到来。清朝末期危机四伏,统治阶级内部旧制度的构建者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势下,一部分人开始认识到不变革将会亡国灭种,于是一场旨在挽救王朝的改革提上议事日程。然而,任何政治改革都会触动既得利益者敏感的神经,遭到他们激烈的反对。15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说:“再没有什么比带头采取新的制度更困难的了,再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件事的成败更不确定更没有把握了,再没有什么比这事施行起来更加危险的了。因为新制度的倡导者使所有那些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都变成了他的敌人,而所有那些可以从新制度得到好处的人们则只是他的三心二意的支持者。”[5]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希望通过模仿日本,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来取代君主专制政体,以实现制度变迁的路径替代,然而,渐进式制度变迁已经无法突破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王朝“路径锁定”状态。这样一群势单力薄又缺乏任何政治资质的改良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来发号施令,试图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这注定了失败的结局。但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以来试图仿效西方进行资本主义改革的第一次尝试,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虽然步子迈得不大,但毕竟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这是“康梁”的一小步,却是中华民族探索新政治制度的一大步。

四、“康梁”维新集团的弱势状态。

(一)利益集团的“搭便车”行为。

戊戌变法的组织依托之一的强学会,其成员构成复杂,鱼龙混杂,有不少人加入强学会是带有功利性的,是为了捞取升官发财的资本,并不是真心支持变法,甚至有破坏分子混入其中。维新派人士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不加甄别地将一些封建官僚动员进入强学会,不仅使强学会的组成人员复杂而且矛盾也日益突出。

(二)行动资源不足制约着创新主体的行为。

从历史上看,凡是在制度创新上取得成功的创新集团都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创新资源。在具备较高创新能力的前提下却没有足够的创新资源,制度创新主体就很难突破现有的制度路径锁定状态,实现既定的制度替换的目标。制度创新资源主要有军事、经济、政治资质和组织等资源。

首先是军事资源严重不足。在变法之前,光绪皇帝也意识到军队的支持性作用,而自己却无军事调动权,他只有将全部希一望寄托于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身上,通过职务提拔,希望他能支持变法,袁世凯效忠后党集团,在了解光绪皇帝的意图后立即向荣禄报告,于是政变爆发,手无寸铁的维新派只能任人宰割,在镇压维新派人士后,一切恢复原状,制度替代宣告破产。

其次是制度创新的经济资源缺乏。改革旧制,修铁路、奖励农耕、建立现代化的海军等都需要大量经费,而此时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已经捉襟见肘,为了偿付甲午海战失败的赔款,只能大举外债。这些借款除了偿还对日赔款外,还用到政费、利息、军费、佣金、贪污和折扣等上面去了。列强通过对清政府借款把持了中国的海关税收。所以,戊戌变法过程中颁布的很多发展经济的措施因为无钱支持只能作罢。

再次是政治资质太浅。戊戌变法,其领导者康有为只是一个工部主事,并且维新集团中没有一个人有实际的政治经验,其所依靠的光绪皇帝也是毫无实权的“光杆司令”,要他领导负载如此沉重的政府,做出比王安石还要激烈十倍的变法,失败是可想而知的。

最后是组织不力。戊戌变法的政治组织强学会无法克服组织内部一些投机分子“搭便车”现象,不能形成一个纪律严明的组织和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进而在变法过程中不能形成上下合力协同效应。

(三)制度创新主体意识形态内聚力与整合力不足。

政治集团的主流意识形态体现的是该集团主流的价值取向、利益诉求和政治主张,表现为道德、政治理想、宗教、哲学等形式。意识形态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包括教化、批判、整合、导向和控制等功能,其中整合功能对于制度创新主体来说十分重要,对于解决制度创新过程中利益集团“搭便车”现象很有帮助。

维新集团因为没有搭建起一个合理、严谨、合乎逻辑的意识形态框架,没有形成共同的价值认知目标,更无维持集体行动的动力机制,是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戊戌变法也缺乏深厚的思想基础,推动变法的动力不是源自维新集团成员对传统体制的深恶痛绝,而是来自外部,即列强对于国家领土的蚕食和瓜分的阴影。

(四)难以抵制臣民文化对于制度创新的阻滞。

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惰性在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中国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以后,皇帝就成为权力的代表,因此,他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于是君主世袭“君权独尊”成为“积习”。所以在改革前后提出“君民共主”,试图利用皇帝的权威来发号施令是很自然的。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发布“密诏”,实行“勤王”运动,可以看出臣民文化对其影响的深远。臣民文化不仅使现代公民文化在皇权崇拜、愚民的专制主义的土壤上难以自发成长并开花结果,也使得西方的先进文化难以为国民所接受。因此,若要在中国成功实现制度替代,就必须对中国的臣民文化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淘汰,培育适合现代民主宪政体制的公民文化。

五、结语。

中国作为后发型国家在制度发展历程中若能模仿先发型现代化国家走上制度创新之路是最好不过了,但在模仿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改革者应该立足中国的国情,结合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嵌入到世界政治发展的潮流之中。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必须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先进理论和科学的意识形态作为指导建立具有强大内聚力与整合力的创新团队来完成制度创新的路径替代,这是一项伟大的历史使命,只有具备求实、创新、坚定精神的人才能担此任。面对社会混乱、主权失落、领土残缺的局面“康梁”举起了制度创新的大旗,然而其组织松散,意识形态混乱,创新资源缺乏等,注定了在这个积淀厚重的专制主义沉渣的国家构建民主宪政政体失败的命运。但戊戌变法作为开启了中国近代制度变革先声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启示,至今为后学者探索不尽。(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2]paulpierson.increasingreturn,pathdependence,andthestudyofpolitic.the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view,2000.

[3][4]汤志钧。戊戌变法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5][意]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热门18篇)篇三

摘要:在大学学科教育里,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等许多学科都能帮助大学生真正寻求到到社会的价值观,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本文笔者主要就中国近代史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校教育中国近代史思想道德教育现状重要性强化教育。

在大学学科教育里,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等许多学科都能帮助大学生真正寻求到到社会的价值观,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在中国近代史的教材中,列举了许多的事例,这些事例蕴含着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这些具备道德教育的事例,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能够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从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了解公民在社会中应该尽到的责任和可以享受的权利,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

一、当前我国高校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现状。

高校学生不同于初中生,高中生,他们对于学习历史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学习书本上的内容,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书本背后的知识,书本外可以延伸的东西,针对高校学生学习历史的这些特点,高校教育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进展也很顺利,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但是,在高校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思想更新不够,还在运用传统方式开展教学,只强调传授知识,就书本而进行教学,课堂上思想道德教育喊得响,但都是学用脱节,表里不一,仍然流于形式,并没将中国近代史中的思想道德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二是一些老师教学方式单一、陈旧,还在沿用以的老套路,还是传统的“口耳相授”,他们不想花时间去制作多媒体课件,没有想到调动学生学习性;三是没有积极开辟中国近代史教学的第二课堂,出现就书本内容进行书本教育的情况,思想品德道德教育的效果不佳;四围是教学中并不关注学生的主体情感和生活需要,课堂上更多的是大话、空话和套话,没有紧密联系实际,学用脱节,知行脱节,没有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样的教学模式注定会导致高校中国近代史教学效果不好,出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不良的社会文化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导致学生出现道德问题,而教育教学模式还囿于原有思维模式,受到传统观念的阻碍,改革一直推进不理想。当今社会中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严重影响学生正常道德意识的形成,这些消极的反面现象,严重摧残着学生的身心。部分学校德育工作者也受到影响,从而让学生逐步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讲,可有可无,没有任何价值。

加之,当今社会上的许多家庭中家长错误的认识也成为影响高校学生道德意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建立的思想道德意识与社会生活中相抵触,在生活中并不适用,甚至遭到大多数的讽刺、嘲笑,这些现象的存在,让高校课堂中的教育与学生生活距离越来越远,一些学生由相信这些观点到怀疑这些观点,到后来公然反对教师的观点。历史教师的教学中也存在偏离正确教育导向的情况,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表现,轻内在,观念极为落后,自身素质也不高,大大降低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影响。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包罗万象,信息量世大,师生之间在课堂中缺乏互动,一些教师拿着国家发的工资,安逸于轻松的教学,的巨大信息世界,但师生之间互动作用发挥得并不明显,整个课堂死气沉沉。

二、当前我国高校中国近代史教学渗透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长期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英勇无畏的中国人并没有被吓倒,更没有屈服,他们奋起抗争,积极探索救国之路,为的是让国家定富强,社会安宁,人民幸福。让高校学生通过这中国近代这段历史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认识,培养大学生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在了解当时国情的同时,增强与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树立追求真善美的热情,培养学生大我的的人生境界。让学生深入学习和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让学生热爱并乐于继承中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人生态度,激发对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建立起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树立为国家作贡献,为社会努力,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的人生理想。

通过对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充分认识到人类在发展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能自觉做到真善美,杜绝假丑恶。在中国近代史上渗透思想道德,为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三、要强化在高校中国近代史教学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力度。

牛根生说: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从这位知名企业家的言语中看出思想道德的重要性。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的终极目标,是历史教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在中国近代史的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让学生形成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公民意识。

教学中,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可以使用移情体验法,在学生眼前、脑海中再现历史情境,从而形成道德表象;可以使用对比法,让学生在鲜明的历史对照中深入深化道德认识;可以使用故事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总之,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专注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教师就要不断致力于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让中国近代史中思想道德教育效果更好,影响更大。

参考文献: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热门18篇)篇四

[摘要]西藏本民族的服饰特色得以保留主要原因是取材自然,源于生活,符合藏族劳动人民的生产劳作方式,简要对藏族聚集地区的服饰进行描述。

[关键词]西藏;服饰;特征。

服饰是承载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及审美内涵。藏族服饰,从头到脚一应俱全,主要有动物皮、氆氇制作的僧俗帽类,藏袍、袍裙、长布衫、皮毛坎肩、围裙,衬衣,僧装,帮典还有传统藏靴。藏族不论男女极喜爱穿金戴银,佩饰就地取材,常用红珊瑚、绿松石、玛瑙、翡翠蜜蜡镶嵌点缀,给人厚重古朴的质感。衣领、袖口、饰物图案花纹丰富特征明显,辨识度极高。

近代前期藏族服饰样式变化不大,基本沿袭甘丹颇章时期的传统。根据藏族主要的分布地区,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区域。

一、卫藏服饰。

城镇居民服饰,平民男子以长袖装为主,襟大、袖长,用料为氆氇。内穿棉布衬衫,脚穿牛皮底的藏靴,靴面用借植或平绒。夏天戴毡制礼帽,冬天戴橙植或狐皮帽。平民女子夏装为斜玛、稽毽质的无袖长袍,内穿粗布衫,冬装穿里子为羔皮或夹棉的藏袍,外套棉布罩,腰束帮典。戴次仁金果帽,靴子用氆氇制成。

牧区服饰,主要指阿里高寒地区。男子以长袖皮袍为主,襟、袖和底边镶上黑色平绒、灯芯绒和毛呢,女子藏袍以着皮袍为主,在板皮外边镶上五彩的帮典料,然后用紅、蓝、绿等颜色作花纹,在襟、袖口和底边镶上黑色羊绒、灯芯绒或毛呢,增加服饰的色彩感和立体感。黑氆氇的藏袍,肩披绸缎为面料水獭皮镶边的披肩,藏语称“甲不力”。

二、康区服饰。

康区包括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西藏的昌都,青海的玉树地区。史上称康巴为“人域”,人杰地灵,风景秀美。一年之内的民族节日盛会很多,藏历年、金马节、迎秋节,每逢节日,康巴汉子、姑娘着盛装欢庆。

农区藏袍大襟、宽腰、长袖、无扣。注重色彩的艳丽明快。男子藏袍以挂金丝缎或毛呢等为面料,下摆、襟、袖等处镶宽大的水獭、豹、虎等珍贵兽皮,白色衬衫外,穿锦缎袄褂夏装与冬装基本相同,只是冬天里子加羔皮,夏天为单层,脚穿钩鼻厚底藏靴,显得粗犷刹悍。康区女子服饰有较大的差异,玉树、昌都、甘孜等地的女子藏袍制作极为考究,多用织锦缎、毛料为面子,边镶一尺余宽的黑白相配的水獭皮,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对比感。稻城等地女子盛装,以五颜六色的花错植制成的百褶连衣裙,左右胸襟处镶以红、黄、绿、藏青、金丝绒三角形,双袖肘处镶红布,袖边镶绿布,背部镶绣吉祥图案“公热”,裙边镶红色,色彩鲜丽,装饰性极强。

牧区由于多在高寒地带,男女均以厚重的皮板老羊皮、羔羊皮为袍,上饰线条宽大的五色布、呢料条纹或其他宗教图纹。气候稍温暖的地方夏季以轻、薄的面料里加羔皮,或穿错植袍。早期穿光板老羊皮裤子,冬天毛朝里,夏天毛朝外,脚穿厚底藏靴,腰际横插长刀或铁棍(以防狗),火镰、后腰吊小刀。女子不佩长刀,在前腰佩吊小刀、针线盒、奶钩、银链等,服饰基本形状与玉树农区相似。

康区的丹巴县太平桥的上宅垄、下宅垄和半扇门一带,至今留着清代遗留下来的古老服饰,每逢重大节庆日,妇女们都会穿上先人留下来的盛装歌舞。可能是古老的清代服装珍品在社会上流行的唯一一处地域。

三、安多服饰。

农区妇女多选锦缎为袍面,白羊羔皮作里皮,纯黑、紫青、墨绿、碧蓝、咖啡等色为上乘。袍边、袖口常用橙、黄、绿、蓝、靛五色氆氇镶成一寸宽的花边,犹如彩虹叠绕,色彩明快艳丽。戴白毡高尖帽,帽尖高约一尺,沿圆缀以黑色布边。还有一种棉边帽,俗称“四片瓦”,是用细棉制作的圆顶小帽,镶满了金银丝织锦花条。靴子由氆氇制成,靴头、靴帮都用不同色线装饰,在色线中又夹杂着十字纹作为装饰,不同的色块区划分单元,图案十分耐看。

西藏的服饰之所以与内地的服饰有很大差异,最根本的原因是西藏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方式和基本政治结构不同,我们还需要联系藏民族的文化和其基本精神的影响。藏族人民的服饰一开始便与大自然有密切联系,制服材料取之于自然,用青稞染色,皮毛,羊皮袍,藏地昼夜温差大,牧区风大寒冷,服饰整体厚重。避免了服饰与宗教一体化的僵局,同时一味地突出自然属性,使其服饰长期停留在原始状态上。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苏丽英,山西省原平市人,目前就读于西藏大学。

[作者单位]。

西藏大学。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热门18篇)篇五

每当提到孙中山,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是振奋,是热血,虽然他所在的年代离我们很远,但他对我们国家、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所做出的贡献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他是一个伟人,他的伟大是任何人都无法取而代之的。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说:“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也想发表一下个人对孙中山先生的感受,斗胆对这位伟人做一下评价。

一、伟大历史地位。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说:“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这段话已经大概反映了孙中山的部分伟大贡献。具体来说,他的伟大贡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1、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他系统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先生刚强不屈,连遗言都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推翻封建帝制,捍卫共和制度。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先生最大的历史功绩。为了维护之后的共和,从护法到北伐,孙中山先生时刻都没有停歇。

3、孙中山先生晚年更加进步,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成立,直接推动了国内第一次革命高潮的来临。他对三民主义作新的解释,成为了国共合作的基础。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府支持下,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孙中山与工农日益接近,他参加工农群众的集会,称赞工农是革命的先锋和基础,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

他是全面推动中国进入现代化的先驱,是对中国经济现代化进行总体规划的开山祖。他是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之重要阶段性人物。他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民主权,权力分立制衡,与社会主义等等。

孙中山先生作为革命的先行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极具意义的。他的人生都在为人民而奋斗,他最后留下的政治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让人心酸心痛,但是国人更加热血沸腾,为之更加努力!

二、高尚的思想修养。

孙中山先生常以“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自勉;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而我们的孙中山先生就是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修身以齐家,治国。胡适先生曾说过,中山先生所以能至死保留着他的领袖资格,正因为他终身不忘读书,到老不废修养。可见中山先生是很重视自身的思想修养。

命也是救人。治病只能救少数的几个人,而革命能救千千万万的天下人,在国家危机的时候正需要有人站出来,而孙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孙中山先生所处的时代,正是国家危难之时,无人知晓国家的命运将会如何。他敢于用自己的力量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他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他敢于站出来,这是挺身而出的精神,这种敢于担当历史国家重任的宝贵精神值得学习。他启迪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必要时候挑起国家重任。

孙中山先生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中山先生积极投身革命,然而革命道路总是充满曲折的,极其需要坚定的意志才有可能成功。广州起义失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然而,挫折面前,孙先生没有丧失斗志,而是愈挫愈勇。孙先生在谈到自己的革命经历时说道:“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精力尽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不能屈,穷途之困苦不能扰;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用能鼓动风潮,造成风潮。”他的政治遗愿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可见他的信念有多么的坚定。他这种坚定不移,不达目标势不摆休,屡败屡战的精神令我深深感动。

中山先生的良好思想修养是很有口碑的。他的崇高思想修养让世人折服,让后人深深感动,让我们都敬仰万分。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的全部优良品质可用“天下为公”四个字来概括。他是一个真正的民主主义者,一个真正以国家、社会、民众、民族利益为重的人,一个真正以建设性的立场推动社会改革进步的人,一个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真正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三、不足与缺点。

在我看来,每个历史伟人都摆脱不了众多正、负面的评价。孙中山政治生涯中,因固执以至与同志反目。例如同盟会时代之章太炎、中华革命党时之黄兴、护法时之岑春煊,皆曾为孙之股肱,而后来反目不相往来。此外,孙对革命的奉献也许很大,但未必如官方所说般远远超过其他革命人士的贡献。但不可否认孙中山在倡导革命思想,组织、领导革命团体都是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孙中山为推翻帝制所付出的牺牲与贡献也为多数人所认同。

一些人认为,孙中山在民国建立以后,有多次作为未能贯彻民主、自由、法治等。

精神,例如:二次革命时力主使用武力使中国出现分裂;护法战争时召开非常国会的合法性;组织中华革命党采行秘密会党形式,皆存在曲解、损害民主及法治的表现]。而后孙中山因为不满西方列强不支持其广州政权,党内实行集权之外,转向师法列宁俄国,推动联俄容共,国民党组织机构采行列宁式体制,遭到党内右派与党外西化民主派颇多批评。孙中山逝世时有三份遗嘱,其中一份遗嘱乃是致函苏联。中国国民党也曾于第一次代表大会后,甚至考虑国民党加入共产国际,只是未为莫斯科同意。另有一些研究认为孙中山对日本的态度有权宜投机的嫌疑。孙中山为换取日本支援革命,曾主张把中国东北,也就是满族的发源地-满洲,让给日本。此种看法与内地十八省“驱除鞑虏”后放弃满蒙西藏的情绪相契。(革命党在长江中游等地使用之旗帜即为十八星旗)然而此类主张虽然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组织中相当普通,但今日观之缺乏远见。

孙中山为讨袁,企图争取日本反袁。曾在致日本有司小池张造私函中提出与二十一条相匹敌之不利条件。事实上,孙中山革命时期曾颇受日本友人资助,流亡时也曾避居日本。建立共和后企图推动中日合作,曾首先提出大亚洲主义,成为日本大东亚战争的思想根源之一。惟此一战略后来不受日本日趋激进的扩张派势力欢迎,孙中山转向俄国。近代史中,中国领导人于混乱局势下,企图以权宜手段对列强在华权益让步的案例甚多。李鸿章的中俄密约,重庆与延安对德苏互不侵犯、雅尔塔协定、苏日中立友好条约、外蒙古争议性的公投独立等等的沈默,国民政府为求美国支援的让步,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保证苏联支援的让步,后来皆颇多学者批评。

孙中山先生作为革命的先行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是极具意义的。他的人生都在为人民而奋斗,他最后留下的政治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让心心酸心痛,但是国人更加热血沸腾,为之更加更近!更加努力!孙中山一辈子就干一件事----奋斗与救中国。他具有乐天的人生态度,博爱的人生境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敬仰!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977年,人民出版社。

2.《中山书信手迹选》,1986年,文物出版社。

3.《伟人孙中山》,2001年,出版社。

4.《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

5.《孙中山选集》。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热门18篇)篇六

我的家乡在祖国的西南隅,即美丽的彩云之南。有人说,这是荒蛮之地,有人说,这里住着野蛮的名族。但在这片红土地上的确涌现出许多文人志士,抑或是将领之才。而在旧中国和新中国轮换的时候,这里的救国英雄也表现出中华儿女忧国忧民之情节,为祖国贡献一己之力,在中国近代史中留下他们独特的足迹。作为近代影响人物,不得不说的就是龙云。

龙云(1884年—1962年),字志舟,彝族人。他1948年加入民革,历任民革第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中央副主席,第四届中央常委。龙云先后主政云南17年。期间,他努力革新,支持民主运动,坚持抗日,使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步,被誉为“民主堡垒”,在中国近代为巩固边防做出一定贡献。

龙云曾担任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校长。彝族人,彝名纳吉乌萨。龙云早年参加过反清斗争,1911年加入滇军,1914年于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第四期骑兵科毕业后,入云南都督唐继尧部,为唐所赏识,被唐继尧从下级军官逐步提拔为侍卫队长。1927年龙云与胡若愚等策动“二•六政变”迫使唐继尧下台,投向广州国民政府,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军长,之后在与胡若愚争夺云南统治权的斗争中获胜,1928年被蒋介石任命为云南省主席兼国民革命军第十三路军总指挥等职。1929年秋统一云南。1933年出兵助蒋镇压福建人民政府。至1945年,共主政云南18年之久,被称为“云南王”。

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地处后方,但龙云先后派遣滇军20多万赴抗战前线,参加了包括“台儿庄战役”等二十多次战役,伤亡10多万,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1948年12月,在陈纳德等人帮助下,龙云从南京出走香港,脱离蒋介石的控制。不久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949年8月13日,龙云与黄绍竑、刘斐等44位国民党同仁在香港发表《我们对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正式宣布起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50年1月3日从香港赴北京,加入共产党的新政府,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等职。1956年曾出访苏联、罗马尼亚、捷克、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1962年在6月27日因急性心肌梗塞在北京去世,享年78岁。

虽说中国近代大多数是沿海巨变,沧海桑田,工业社会影响下的东部沿海地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中国较落后的几个省份也开始有所作为,在龙云执政期间,云南的明主,明权体制大为改善,为解放人们的思想,为今后云南的政治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的演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近代史上为中国抗击外敌侵略和保全祖国的完整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边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新中国成立后为祖国的建设又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可以说,中国近代内忧外患的国情产生出了这样一批特殊的人,他们在不起眼的地方做出了了不起的事业,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和一个云南同乡,我为这种精神和作为感到自豪。

第二个要说的便是近代文人李根源老先生。

李根源生于1879年,字印泉,又字养溪、雪生,号曲石,别署高黎贡山人,生于云南腾冲。光绪二十四年李根源中秀才,二十九年入昆明高等学堂。次年留学日本,学习陆军军事,先后毕业于振武学堂与士官学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加入同盟会,次年春任云南留日学生同乡会会长,《云南杂志》社经理。宣统元年(1909年)回国,任云南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旋升总办。武昌起义后,与蔡锷等发动新军响应,成立大汉军政府,任军政总长兼参议院院长,继任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兼国民军总统。后参加“二次革命”,反袁世凯称帝活动和“护法”斗争等革命运动。

1923年,因反对曹锟贿选总统,李根源退出政坛,隐居吴中。“吴淞战事”起,与张仲仁等抚伤救民,收敛大批阵亡将士遗骸,葬于藏书五峰山与马岗山。1926年春夏时,游遍横山、尧峰、皋峰、穹窿、邓尉、天池、渔洋、支硎、天平、灵岩、阳山诸山,《吴县志》书影摩崖题刻访古探幽,历时3月,撰成《吴郡西山访古记》一书。1931年,担任《吴县志》总纂,并撰冢墓、金石卷。同时,担任吴中保墓会会长,还创办“善人桥农村改进会”、阙茔小学、成人学校,凿井筑路,绿化山岭,深为乡民称颂。1936年,为营救“七君子”而奔走。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与张仲仁等倡议组织老子军。不久离苏去内地。

从1932年到1945年,李根源曾先后4次为英勇牺牲的抗日将士建造英雄冢,披麻送国殇。“霜冷灵岩路,披麻送国殇。万人争负土,烈骨满山香。”这是李根源在1932年写的一首题为《奉安东战场阵亡将士忠骸》的五绝。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5年病逝于北京,骨灰安葬于藏书小王山。今小王山辟有李根源纪念馆。遗著有《曲石文录》《曲石诗录》《雪生年录》等。

李根源访记下的史料切实可靠,他从不轻信原有资料的记载与群众的口述,而是注重身临其境,亲自观察。有些地方,他一访再访,力争把事情弄清为止。这是他一贯的态度,例如,他绘制的《滇西兵要界务图》126幅及图说两卷,就是深入英军驻地险境后才写成的实况纪录,为1960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提供了确凿可靠的史料根据。他为中国近代边境考古事业的发展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文化层面上推动了中国的边境事业的发展。

在中国的近代,云南还涌现出了许多的仁人志士,如为中国教育添砖加瓦的楚图南先生:

楚图南先生生于1899年,他6岁丧母,14岁离开文山,辗转到昆明。15岁时,考入昆明私立联合中学。191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校期间,楚图南就在校办的《史地丛刊》《教育新刊》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内容涉及了美学、心理学、教育学、民族学等。当时正值“五·四”运动时期,楚图南有机会读到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的文章,并直接接触了李大钊。以后,就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办起了《劳动文化》小报,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熏陶。楚图南是由云南考入的官费生,按规定毕业后必须回到云南敬恭桑梓。1923年的秋天,他带着李大钊先生“一要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生,多组织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二要适当地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建立党团组织准备条件”的嘱托,回到了阔别4年的昆明,并在省立一中任教。楚图南以其博学多识,使许多学生后来成了名人、大家。一位从香港回到昆明,考插班生进省一中的李生萱同学,就是楚图南的得意弟子。在楚老的教诲下,李生萱成了著名哲学家。

当年的李生萱,就是我们今天早已熟知的哲学家艾思奇。

1926年春,在李大钊的指导下,楚图南从云南又到了北京,迅即转到哈尔滨,先后在哈尔滨三中、六中、省立女中、吉林六中等中学及长春二师等校任教。这年春天,楚图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楚图南受党组织的指派,先后到山东泰安省立第三中学、曲阜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济南省立第一中学任教。楚图南经常给自己的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讲解鲁迅诗文和柯仲平诗歌,给学生以革命的启蒙,培养同学们努力思考社会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他的引导下,柯仲平长诗《风火山》的“一个朋友下监牢,千个朋友杀火冒!一个朋友枪决了,万个朋友滴血誓战刀”之类悲壮、慷慨的诗句深深打动了青年的心,鼓舞青年学生的革命斗志。

1935年春天,楚图南到达上海,改名楚曾,进入暨南大学史地系任教。1936年至1941年,楚图南进行了大量的翻译工作,并将他翻译的德国陀劳尔、德米尔、贝赫尔,俄国的莱蒙托夫、尼克拉索夫,美国的惠特曼、匈牙利的沙罗西、欧特瓦士等进步诗人的16首诗作结集为《枫叶集》。1944年由昆明北门出版社出版。“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楚图南从上海回到云南。整整抗战八年,楚图南始终以云南大学教授的公开身份,积极投身于昆明的抗日救亡运动,成为云南省民盟的重要领导人和云南文化教育界抗日救亡活动以及昆明民主运动的重要组织者、领导者之一。云大给楚图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93岁时,楚图南还题书赠与云大附中同学“读好书,交好友,行远路,做大事”。

楚图南老先生为中国近代的文化发展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他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在为中国的发展中,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思想,他用自己的知识保卫了祖国。

如果说近代史中有哪个云南人能让全国人民记住的话,那这个人就是聂耳。聂耳是中国红色革命的先驱,为中国共产党的艺术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最突出的,便是《创作义勇军进行曲》,也就是今天的国歌。

聂耳是天才的音乐家,又是革命者。恰恰因为后者,才能出现前者辉煌“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乐乃心声”。聂耳本人乃至他那些激越高昂的不朽作品,都是那个特定的民族危亡时代所造就。那些铿锵有力的音符,也都是当时环境下人民的心声。日本侵华和国内抗日群众运动的风雨,在他心中激起澎湃的心潮,音乐与革命从此结合到一起。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的十天后,即2月7日,在外面隆隆炮声可闻、难民在街上到处流离奔走哭喊的环境中,聂耳在日记中首次提出“怎样去做革命的音乐”。聂耳是一个天才的音乐家,又是一个革命者,而且恰恰因为后者,才能出现前者的辉煌。《义勇军进行曲》在银幕上首次响起时,不幸正逢聂耳去世,但这支歌作为民族革命的号角响彻了中华大地,还享誉全球。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英、美、印等许多国家电台经常播放此歌。战争结束前夕,美国国务院还批准将其列入《盟军胜利凯旋之歌》中。新中国成立前夕征集国歌时,周恩来就提出用这首歌,并在新政协会上一致通过。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和此后每年的国庆节,聂耳谱出的乐章都雄壮地奏响,这足以告慰亡逝于异国的英灵。

在中国近代曲折的道路中从云南走出的革命者和救国者不胜枚举。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名族情结在那个年代绽放,集结了所有的中华儿女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在祖国的西南角,也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影响着中国近代的走向,他们在那段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自豪,作为云南人,我同样为他们骄傲。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热门18篇)篇七

如何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特点,通过改进世界近代史教学方式、方法等,达到通过世界近代史的教学,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成为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通过目前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改革对策,旨在为教学提供参考。

一、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教学思维下使世界近代史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近几年,学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在课程设置进行了不小的改革,除增加了适应当前社会要求的应用型课程外,还增加了与之相匹配的社会性课程、实践等,这虽然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受这种应用型学习思维的影响,许多教师将关注点放在对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热情上也对这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相比之下,虽然世界近代史课程同样也培养学生能力,但受学生、教师的关注度不够,这也是造成世界近代史课程的教学时间受到压缩。世界近代史课程被严重压缩,但是,教学大纳及教学要求没有改变,这就要求世界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有内容全部讲完,这必然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形成教学质量下降、学习关注点降低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二)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陈旧。

世界近代史课程的教学应以教师阐述历史为主,通过对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真实历史事实、历史人物活动的阐述,通过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反思,研究,达到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的目的。但是,目前高校世界近代史课程仍以政治性分析为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仍以背诵标准答案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学习过程僵化,无自主能力,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失去对学生分析能力、总结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的作用。

目前,部分高校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仍像高中教学一样,以教师课上讲解,学生被动听讲、记笔记的方式为主,教师只重视课程内容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主观能力的培养。单一、重复的教学方式,易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厌倦心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世界近代史教学与中国近代史等相关学科断层。

部分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师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课本上的内容,而忽略了与本时代历史事件相关连的中国近代史的讲解,与相关历史知识断层的问题,使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在分析历史事件时,仅将之作为一件独立的事件来看待,缺乏连续性、全面性的思考,使历史事件、人物分析相对片面。

二、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改革初探。

(一)教学内容与形式多样,课堂重视学生参与度。

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不仅以教授知识为中心,更重要的还是要重视对学生查阅史实、分析史实的能力培养为主,因此,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注意将课堂多放给学生,通过布置资料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要学习的历史时期的全部史实,由学生向学生讲解的方式,达到学生间相互学习的目的,这也是对学生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工具选择的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图册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历史图册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画展示,向学生讲解相关历史。在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历史图册向学生展示所要讲解的历史史实的脉络,引导学生清晰地了解当时世界各国、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面貌,与此同时也可与中国近代史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建立全面性、系统的历史观。

近几年,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得到不断的应用,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影像资料的展示,向学生展示更为真实的世界历史,有利于学生记忆。如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课程学习中,我们通过播放关于二战史实的资料影片,配合教师前期的讲解,加深学生对二战的认识,同时向学生布置作业,指导学生通过到图书馆自行查找资料,分析二战对当今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远影响,许多学生在分析这个问题时,甚至提出了如果没有发生二战,当今世界的社会、经济、文化又将如何的反思。

(三)介绍学术界相关研究信息与成果,让学生自行分析。

通过向学生介绍世界近代史当前的相关研究信息与学术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深化历史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对这些学术信息与成果进行质疑,发表不同观点,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告知学生,通过抛砖引玉的形式,由学生向这些学术信息与成果提出问题,通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此教师应注意对学术信息与成果进行合理筛选,选择适宜学生理解的问题。

总之,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可通过改革教学形式、应用多种教学工具,通过对现有的学术信息与成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科研的能力,从而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使世界近代史课程真正达到其教学目的。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热门18篇)篇八

[摘要]近现代思想史中对国民性的讨论批判从未停止,国民性问题关系着民族的存亡与发展。而近代民众劣根性的流弊是民族发展的严重阻碍。许多思想家均着眼于国民性的改造。现树立介绍了即为典型的思想家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思考,并对其进行简单对比。

[关键词]国民性;近代思想。

晚晴启蒙思想萌发后,中国近现代思想界逐渐发起国民性讨论的热潮。严复、梁启超、胡适、陈独秀等人都有其对中国国民性的思索与探究。国民性在政治心理学中是群体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是将国民作为一个大群体所具有的典型特点,在一定意义上国民性与民族心理等同,包括该民族的成员个体身上所体现的心理特点。国民性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环境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一定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各种文化产品得以表现,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多数成员共有的、特有的、反复起作用的心理和行为特质、性格特点、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一个民族的政治活动、政治行为、政治制度以及政治观念往往会集中地展现其民族心理特点。因此在讨论国民性本身的同时,也是对这一时期的政治心理文化的探索,会对国民的政治行为有导向作用。

近代中国思想史中之所以发生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批判讨论,是在列强压迫侵略,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企图通过国民性的改造来提高国民的素质,摆脱民族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争取民族的独立和强大。“国民性”这一话语是从西方传人的,18、19世纪,西方以及日本对国民性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在日本留学的中国精英群体深受其影响,从中获得启示:一是一个落后的民族可以通过培养出一些发达的民族所具有的习惯或特性,来提高本民族成员的素质,从而推动民族的文明进步;二是消除阻碍民族进步的消极因素,使人从政治、宗宗教及其它压迫体制下解放出来,能够促使民族的进步。近现代许多政治思想家都有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思考。

首先要提到的是严复。“国民性”概念在晚清思想界的广泛使用和流行,是以现代“国家”、“国民”意识的出现为前导的,而中国现代“国家”意识及“国民”概念,是在晚清启蒙运动中才产生的。据梁景和考证,中国近代史上最先表达国民意识的是严复。1895年3月,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严复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表《论事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等文章,首先将国民的精神素质视为救亡兴邦的根本,进而提出挽救国家危机的措施,严复思考的国民性问题,是怎样能够实现民族的复兴保住民族生存的活力。在《论事变之亟》一文中,严复在中西文化的对照中来探索中国的国民性:“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认为中国人“好古而忽今”。严复推崇进化论,其进化论来自于西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赫胥黎的社会进化论,认为“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不但是生物界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只有那些适应生存竞争的智者、强者才能赢得生存和发展。而个人作为国家的一个细胞在国家兴亡盛衰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就成为关乎国家强弱存亡的一件大事。严复认为“民智者,富强之原”,而精神的涣散衰颓、道德心的丧失,是中国失败的根源。严复提出的启蒙“三民”说,是在西方进化论学说的影响下提出的改造中国国民性的具体方案,成为近现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的先声。

另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便是梁启超。梁启超在其《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新民说》、《中国积弱溯源论》等文章中均有提到其关于中国国民性的论断。梁启超认为中国国民缺乏独立、自由之德。“吾中国所以不成为独立国者,以国民乏独立之德而已。言学问则依赖古人,言政术则依赖外国。官吏依赖君主,君主依赖官吏。百姓依赖政府,政府依赖百姓。乃至一国之人,各各放弃其责任,而唯倚赖之是务。”而且奴性深重“数千年民贼之以奴隶视吾民”,既然如此便罢了,但国民不能自己视自己为奴隶。并感叹“吾不解吾国之秉奴隶性者何其多也。”梁启超认为奴性导致中国数千年的腐败,而且奴性不除可能会导致亡国灭种。梁启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建立在当时的客观事实基础之上的,他对国民性的论述主要也是对劣根性的批判。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专制压迫制度以及家族部落思想等,都是劣根性形成的动因。民主法治观念几乎没有,而且在教育上,学而优则仕的导向,后来严格的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压抑了国民的思想。除此之外,我认为儒家传统思想中的一些观念发展到另一方面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比如“中庸”,强调克制自己来达到整体的和谐,学会宽容与忍让,这样的思想理念在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同时也使国民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独立与反抗的精神。在趋同的过程中磨损了个性。

梁启超在对国民性进行批判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拯救方案。梁启超主张以“新民”来“新吾国”。梁启超提出了“新民”的两个途径:“一日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日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不同于严复的拯救方案中,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技和思想。梁启超也看到了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继承和发扬古代中华民族精粹的同时采补外来文化中新的价值观念,学习其它民族的优秀文明以实现本民族国民性的改组。梁启超强调国民意识的塑造,除了有“国”的概念,还看到了强调国民个人权利的重要意义。认为“国权”与“民权”是紧密联系的。国民个人权利的倡导将个人由以往的对君主意志被动服从的臣民而推为主动参与国家意志形成的国民,由“国”而“人”的观照,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人的觉醒”和“人的解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前提。梁启超将国民素质的改造与提升视为社会会政治改革发展、民族复兴的首要前提。

晚清启蒙意识到这个国民是民族自立的根本,“国民性”的改造便是有效的方法方案。但是,他们基本上还是从传统的“用民”的角度出发来倡导“重民”甚至“新民”。他们的“新民”之道,还是比较狭隘的,设想的是在旧有的文化体系内部借助一些外来文化的力量以辅助民族实现自新、自强。在严复、梁启超等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那里,“民”的概念是作为建立“民族一国家”的必备因素被提出来,其涵义与西方人道主义立场上的“人”的概念有本质差别。而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用现代“人”的标准来反省国民性的弱点。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包括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思想家。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更是其作品思想的灵魂。鲁迅在其众多文章以及言论中对中国国民的劣根性进行毫不留情的批判。鲁迅笔下的民众盲目自大死要面子、奴性十足、麻木冷漠、愚昧无知,鲁迅一向不吝使用最尖锐的词汇也不吝以最恶来论述中国的国民性。鲁迅受“世纪末”思潮的影响。世纪末思潮视现代文明为颓废、摧丧本能、造成人种退化,认为文明的再生有赖少数天才或杰出的个人。鲁迅笔下的革命者作为杰出个人,为了革命流血牺牲,课面对的是无知看客的麻木不仁,革命者为他们献身,他们非但不会理解,而且还把他的遭遇受刑当作娱乐节目。鲁迅一方面对庸愚大众进行批判,但是他又不能离开群众,他不能没有听众。鲁迅常常在文章中把自己的同胞比作虫豸,而虫豸一般是族群意向,需要相互协助完成艰难的任务。这体现出对群众的依靠。因此“超人”在情感上得依靠庸众,至于庸众,却连自己被贬为昆虫都不知情。这是一种复杂的双重情感。鲁迅批判国民劣根性,而劣根性的来源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压迫,封建礼教的束缚另外还有外来侵略的刺激的因素作用在里面。众所周知,鲁迅弃医从文,便是认为国民病的不是身体,病在国民的性格国民的素质,麻木愚昧的民众是不可能有带领其走向反抗、带领民族走向复兴的希望的。

除此之外,林语堂、梁漱溟、张君劢等人也有关于国民性问题的讨论,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关于国民性问题的讨论是近现代思想中的热门话题。这是如当时的历史背景直接相关的。我认为单从国民性本身来看,可能包含的内容会更多也更温和。近代思想中主要是对国民劣根性进行批判,并企图通过对国民性的改造来实现民众的觉醒民族的复兴。中国国民的国民性的形成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相关联,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作为正统文化,其“仁”的核心并由此而来的行为导向深深的影响着中国国民的思维习惯道德风俗。道家等阴阳调和无为自然的思想也对国民性格有影响。传统文化的影响本就是辩证的,有精华的同时也含有糟粕,儒家的封建等级教化的束缚等为国民劣根性的形成埋下祸根。封建专制统治的登峰造极,使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民众的性格受到严重压抑。而中国的闭关锁国在思想技艺上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后的对比更加使近代中国国民性的劣性彰显。

近现代思想家之所以均从国民性的批判与改造入手是因为国是由民组成,民众的思想行为会对国家的生存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近代中国国民的劣根性的根种已经严重阻碍了民族的救亡图存发展复兴。所以欲救国,首先要开民智要改造国民性。

从主要思想家关于国民性的讨论中我们能够发现有发展创新之处,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下面来谈谈自己的总结归纳。

一、正如前文所诉,从严复梁启超等启蒙思想家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后者更多了对个人精神的探索与重视,不再是在国家一民族的构架中来,讨论因为民众是其组成部分,需要发挥民众的作用,民众的思想意识存在问题所以要对其进行开化。五四时期鲁迅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更多的是从人本身来论述,看到了国民应该拥有权利。

二、陈独秀等批判的矛头更多的是指向纲常礼教,改造国民性的要求是与反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相符合。

三、我认为对五四时期对国民性的批判由于提出反对传统文化的口号,虽然严复的思想中也有提倡西方思想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显然要更激进更偏至。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国民性批判本就是深受启蒙思想家影响的,所以有很多共性字不用说。对国民劣根性产生的根源的分析都是一致的,是封建专制制度下的产物。思想家们都受到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批判的目的都是一样的而且有破有立,在不同程度上提出自己国民性改造的方案。都接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与刺激,而且将中西方的文化进行了对比,发现了文化中落后之处,并相应的提出了自己的改造处方。都看到了民众在国家发展中的中的重要作用,将民众作为民族发展的载体,只有民众的问题解决了,才能进而谈进步谈发展。

国民性的问题一直都在提,现如今的一些社会现象如集体过马路便不用管红灯等也会归结到国民性问题上去思考讨论。我认为,国民性虽是一个民族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但是它还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如地域环境等,而且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会有一成不变的传统保留,但同时绝对会有发展变化。因此它包含的内同是十分丰富的。对国民性的批判是有其特定历史环境背景的,在当时,只有将国民的思想打开智慧开启,才能够求得民族的发展。我们现在再来谈国民性,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对自己的观照,能够以之为镜,进行反思,实现现代人国民性的发展。国民性问题应该重视和思考,但是不能过度。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热门18篇)篇九

摘要:辛亥革命中一些接受西方思想的妇女开展了参政活动,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运动最终归于沉寂,但是参政运动的开展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运动兴起的原因,对妇女参政的活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妇女参政运动归于沉寂的原因,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参政运动。

关键词:辛亥革命;妇女;参政运动。

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运动的开展从民族发展以及自身解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妇女也要参政”的口号,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拉开了妇女参政的大幕,从此女性为了自身的合法权利走上了顽强拼搏和充满坎坷的抗争之路。

(一)革命活动拓展了妇女的眼界。

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比较多,妇女基本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辛亥革命的爆发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上千年的封建帝制,明国强调男女平等,女性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这样就为妇女参政议政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辛亥革命的爆发促进了思想的传播,很多国外的民主思想传入到国内,促进了国民民主意识的觉醒。

(二)“天赋人权”思想为参政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妇女参政运动的开展还离不开思想基础,“天赋人权”则是其中的代表。在20世纪初,西方女权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出现了很多女权运动领袖人物,这就为我国女性树立了学习榜样,造成妇女参与到参政活动中。妇女吸收了“天赋人权”思想,同时辛亥革命的爆发为妇女提供了平台,参政运动开展中妇女采用办报刊的方式进行宣传,扩大女子参政的影响力。

(一)外部原因。

辛亥革命妇女虽然参与到政治活动中,但是相对于男性而言,妇女参政的人数比较少。在当时的社会中“男尊女卑”的观念依然存在,即使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甚至很多辛亥革命的参与人员也对妇女存在歧视心理,这样就导致妇女参政活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不仅如此参政的妇女主要为革命参与人员、官员,这些人员理应具有相同的目标。妇女参政运动中受到了抵制,这些人员在面对抵制时采取不同的应对手段,参政妇女之间不够团结,导致参政运动的失利。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妇女参政活动的开展也没有得到社会的支持,请愿活动受到舆论反对。

(二)自身原因。

导致妇女参政运动归于沉寂的原因还包括妇女自身的原因,辛亥革命虽然提升了妇女的地位,但是在当時的社会上妇女的地位仍然比较低,妇女在经济方面不独立,这是重要的原因。妇女在经济上不独立,需要听从男性的指挥,在表达意见时自己的主张不敢轻易的表达出来。其次妇女的素质也比较低,很多妇女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对于政治空有参与热情,但是对于政治的了解比较低,参政的影响力比较小。在参政中不能有效的表达自身的观点,虽然参与到政治活动中,但是效果比较差,这些原因都对参政运动的开展带来了阻碍,最终导致参政运动沉寂下来。

(一)经济独立是参政的基础。

封建时期的妇女在经济上严重的依赖男士,这样就导致妇女受制于人,不能真正参与到参政活动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说明经济发展对于政治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因此要想使妇女真正的能够参与到政治活动中,需要妇女在经济方面处于独立。经济独立可以使女性拥有自己的选择权,表达自身的观点,反之若女性在经济方面处于依赖的状态,则会处处受制于人,辛亥革命中妇女参政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妇女在经济方面不独立,因此要想妇女真正参与到政治活动中要做到经济独立。

(二)参政运动的开展需要妇女的共同参与。

辛亥革命妇女参政的人员数量比较少,绝大多数的妇女没有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同时参政人员之间也没有建立共同的目标,从而导致参政运动的失败。这就说明参政活动的开展需要妇女的共同参与,扩大妇女参政的影响力,在社会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为参政活动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妇女要想参政还需要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准确的表达自身的观念,加快参政活动的开展。参政运动中要广泛的动员群众的力量,让更多的妇女参与进来。

(三)参与革命是妇女获得权利的重要手段。

封建社会下妇女的权利比较少,不能表达自身的观点,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必须开展革命,获得自身的权利。辛亥革命爆发前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此时妇女将自身的权利与国家的利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参与到辛亥革命中,这样就使得妇女参政运动不断高涨。政治局面比较复杂,资产阶级不能引领革命走向胜利,因此也就不能满足妇女参政的需求。虽然妇女参政运动最后归于平静,但是妇女参政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新中国成立后女性政治权利的获取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了妇女参政运动,妇女参政运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辛亥革命妇女参政运动最终归于沉寂,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既有外部原因,也有自身原因。妇女参政运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经济独立是参政的基础、参政运动的开展需要妇女的共同参与、参与革命是妇女获得权利的重要手段,可以说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活动的开展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热门18篇)篇十

摘要:孙中山的思想和业绩是中国近代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在处理国内民族问题时,孙中山和谐思想正是基于对中国社会不和谐的原因而形成的。他赞成“五族共和”,反对民族歧视,主张各民族和谐共处,促进各民族发展,不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统一的自觉认同意识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也是构建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和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参照标准,同时是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孙中山;民族和谐;和谐社会。

翻开历史,不难发现人类古往今来所有世俗的、宗教的思想学说,以和谐理念为其终极与归宿,以和谐社会蓝图为目标和旗帜,号召人们为之实现而努力奋斗。回顾并总结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对于21世纪如何对待民族和谐问题无疑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形成的背景。

孙中山民族和谐思想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动荡的年代。在此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孙中山之所以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1]正是孙中山对社会的不和谐认识基础上提出的。这不和谐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政治方面,孙中山痛感“中国现行政治,可以概括之曰:无论为朝廷之事,为国民之事,甚至为地方之事,百姓均无发言或与闻之权。”[2]第二,在经济方面,针对因中国的生产力落后、区域经济不协调、经济结构畸形、经济秩序混乱等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而造成的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障碍,孙中山提出建立生产发达、区域协调、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和谐经济。第三,在文化方面,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形成冲突,多元文化和各民族的精神文化存在现实差异。不同的人文及文化背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不同的行为方式,都需要创新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进行对话、融会、整合与引导。最后,在个人经历方面,与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孙中山学习中国经史,不但对孔孟的忠恕之道和仁义思想情有独钟,而且完全继承了孔子所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早年在海外学习、流亡,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崇尚西方民主。他为了民族和谐,一生为之奋斗。

(二)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的发展过程。

1894年11月,孙中山成立资产阶级早期的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要“驱逐鞑虏,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中指出,“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3]他明确地提出要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就必须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但这一时期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还是处在狭隘的排满状态。1905年同盟会成立,同盟会的章程中规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4]为盟会的政治纲领,同盟会成立以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已经渐为人知、深入人心,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这个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三民主义,后来统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则是孙中山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和原则。“满洲以一民族宰割于上”的民族压迫制度,实现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完成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实现“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5]。由狭隘的革命的民族主义变成民族同化的民族主义。

新三民主义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产生了新飞跃,在反帝为首要任务和民族自决原则上,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上达成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孙中山先生高举起民族主义的大旗,从“民族自治”到“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1]。为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为克服民族自卑感、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孙中山的和谐社会思想依据中国国情而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并经常将其作为论证和谐社会的依据。

(一)政治领域。

政治领域分别体现在政党和政权方面:第一,政党问题。孙中山不仅领导资产阶级为代表的人民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仿效了西方政治,他指出“要知文明各国不能仅有一政党,若仅有一政党,仍是专制政体,政治不能有进步。吾国帝皇亦有圣明之主,而吾国政治无进步者,独裁之弊也……要皆为利国福民者也”[6]“夫法久必弊,施行者终有不适之时,学勤益精,研求者自有特优之点”[6]。力图把政党政治引入到中国的轨道,推进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以促政治日日向上。第二,政权问题。孙中山抨击了其黑暗现状,专制政体的种种弊端。他对民国的政治蓝图作了精心规划,高举“废除专制,实行共和”的大旗。通过权力的分解、制约而达到社会和谐,是其核心部分。

(二)文化领域。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很早就具有了“和谐”的意识。道家宣扬的“天人合一”说是其最高理想境界,古代人们向往和追求友善、和睦相处、平等对待,社会财产为公共所有,孙中山先生“天下大同”的社会,对以后国家政治生活和民族性格的形成,均有广泛的影响。与我们今天所倡导建设的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民族共和下,在这个意义上,“民族共和”类似于现代人们所说的文化(宗教信仰)多元主义体制,就是说,在同一个体制下,各种文化和宗教和平共处。文化多元主义的本质不是让各种文化的载体居住在特定的空间,而是在同一空间里,各种民族或者族群共同生活和互动。各民族之间的日常互动会发展出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有助于和谐状态的达成。因此,继承发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应当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有机结合起来。

(一)正确理解孙中山的民族和谐的内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民族自治”到“中华民族为统一体”等这些民族和谐思想。孙中山先生提倡的“民族必须独立”、“祖国必须统一”、“天下为公”等思想文化,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文化层面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对孙中山文化思想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二)民族和谐的内涵是构建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

民国建立以后,孙中山更是重视一个和平的环境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多次呼吁各方力量“以和平方法促成统一”,表示自己一定要尽心竭力,实现敦促和平统一,并倡导南北议和,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但是,恰在祖国大陆迅速崛起的时候,在海峡对岸“台独”势力最为猖獗的时候,“台独”不但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族,甚至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我们必须从正反两面提醒中国人。在对待“台独”的态度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从构建和谐世界的大视野出发,本着两岸的互赢共生,用和平的手段,极大地改进了两岸关系的生态。对等、对话、对流,代替或部分代替了对立、对抗、对垒。因此,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是构建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

(三)民族和谐思想是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参照标准。

孙中山在就职演说中庄严宣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7]民国成立,他强化民族和谐,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这对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我国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以雄辩的事实印证着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主旨:在统一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里,进行多民族间的多维交流与对话、健全民族和谐的制度保障,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观念将有助于我们实现民族和谐,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中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民族政策对民族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

考虑民族问题的同时,不能无视宗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7]。这对中国共产党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1957年1月,周恩来同__在印度新德里谈话时明确表示:“我们欢迎发展宗教联系,不但和印度,而且和东南亚各佛教国家均要发展这种联系。但是,我们反对那种以宗教为外衣而以政治为内容的活动。……如借宗教名义向我们进行颠覆活动,那我们就要坚决反对。”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再一次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民族和谐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继承“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确立牢固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是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思想基础。孙中山崇尚以人为本,重视人生价值,倡导自由、平等和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下大同”、“中华民族和谐统一”等文化思想传承了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文明,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一种不断地丰富发展、兼容的文化集合。它的内在含义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论有着众多不谋而合之处,是以科学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精神为支撑的现代文化精神主流,是社会主义和谐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孙中山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75.

[5]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一:孙文学说——行易知难[c]//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87..

[6]孟庆鹏.孙中山文集(上)[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热门18篇)篇十一

摘要: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形式,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要求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论灌输。《近代史纲要》理论灌输教学必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学生自我理论灌输,改革理论教育工具和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教育效果。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育法《近代史纲要》。

重视理论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理论教育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们的思想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理论教育往往采取填鸭式、命令式、教条式和硬性灌输的方法,缺乏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缺乏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学生成为教师单向灌输的工具。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这种简单落后的灌输教育模式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抨击。

一、当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灌输的必要性。

理论教育通常也叫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形式,是由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帮助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一种教育方法。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1]这里的“彻底击中”就是指把科学共产主义思想的闪电“灌输”给无产阶级和“人民园地”。列宁曾经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他认为,科学的、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通过自发的方式产生,而只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自觉地教育,才能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掌握。只有进行理论教育,才能引导人们超越个人、家庭为单位的局部范围,用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武装自己,认识社会和阶级的整体利益,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社会责任。“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但是,“我们的理论始终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越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给美国人,而越多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去检验它,它就越会深入他们的心坎”。因此我们讲的“灌输”并不是强制性“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去引导、启发人们通过自身体验及不断学习,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心悦诚服地接受科学理论。在今天,虽然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灌输的理论、原则并没过时,反而对灌输的要求更高了。

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教育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加强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当代青年学生进行西方民主、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文化渗透,企图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年轻一代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最终达到他们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目的。我们必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灌输,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日益多元化。当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缺乏。例如当代大学生赞成和拥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但对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长期性、主要矛盾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坚持和拥护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但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渐进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够;坚持拥护改革,但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缺乏理解和宽容。因此只有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灌输,才能帮助青年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理论教学法在《近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近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在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灌输。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近代史纲要》课程的开设,不仅仅是对大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教育,而是帮助他们从历史知识的认识上升到思想上的科学的认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通过国史、国情的内容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使学生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理论教育法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是保障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而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时要力求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互动式、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例如在讲述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时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问答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讲述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时采用参与式教学,使学生懂得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抗争史;在讲述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时采用研究式教学,把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作用放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策略方针、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战前期和后期的作用与战果等问题的比较,用历史事实说明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此外,我们应认真组织好课堂讨论和辩论。针对一些比较重要、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组织讨论,由于这些问题与现实联系紧密,能够激发同学们的讨论热情,也会有不同意见的争论。例如讲授怎样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坚强党的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等问题时开展课堂讨论。在讨论中,我们应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起来发言,并提倡学生不同观点的争论。由于学生都会有一定准备,因此发言时会比较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在讨论中,教师要给予适度的点评和引导,对于不正确的观点要明确地进行纠正和说明。只有准备充分,发言热烈,讨论课的效果比较好,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才能起到理论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采用理论教育法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自我理论灌输。

《近代史纲要》在每个章节最后都给学生列出相关阅读文献,要认真指导学生自觉课下阅读这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领会党的文件精神,写出读书心得体会,作为学生平时的考核成绩记入学生的学业考核总成绩,这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章节内容,弄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思想认识,使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更加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导学生阅读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等,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救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深刻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通过阅读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义论》《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破产》等,学生能深刻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以及两种命运的选择。

(三)应用理论教育法必须改革理论教育的工具,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媒体、网络及小说和影视作品等多种渠道获得近代史方面的知识,因此学生对教师上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要精心做好多媒体课件,精心选择影视作品辅助教学。学生已经不满足于教师课件仅仅是文字和图片,还希望有图表,并且穿插一些视频,必须体现教师自己的特色。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把课件做得精美些。当然,课件的设计也要恰当,不能文字太多,也不能太花哨。如果课件过于追求形式和色彩,就可能喧宾夺主,使学生忙于记笔记或过于关注课件图片而没有听清楚教师讲课内容,从而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影响教学效果。《近代史纲要》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政论题材的影视作品和专题片都非常多,讲授这门课程时要充分利用相关的丰富的影视教育资源,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影视作品,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生动性,提高理论灌输的直观效果。

(四)应用理论教育法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实际。

我们应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任务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在讲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时,必须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际国内环境;讲授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时,必须联系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理论教育法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解决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感到困惑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

《近代史纲要》教学还要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我们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2]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317.

[3]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31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681.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热门18篇)篇十二

你们好!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一建党节,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各位优秀的党员汇聚一团,庆祝中国共产党97周岁的生日。

首先,我谨代表向各位劳动在各条战线上的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同时也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各个单位和优秀个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回忆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97年的光辉历程,在这97年的风风雨雨中,我们经受住了来自外来世界的考验,维护了祖国的和平和主权。在这97年的人事变动中,我们坚持着最初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联合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家园!这是坎坷的92年,这也是辉煌的97年!

随着十九大的召开和“中国梦”的提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途中又增加了两盏明亮的指引航灯。我们的计划要有大局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的工作要更加细化,让各行各业各司其职,各处的成就拧成一股绳,这样才能更快实现“中国梦”,并使之更加牢固。

在这里,我回顾这一年来我们的工作,感觉既欣慰又惭愧。

首先,一年来,党委带领着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xx”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在“中国梦”蓝图的指引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全镇各族人民思想认识得到了统一和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发展了一批有觉悟、有潜质的年轻党员,为我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强了我党的生命力和生机。

其次,市党委在抓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同时,也绝没有放松基层组织的建设。

我们不仅坚持以党建目标管理为龙头,带领着农牧民全面奔小康,而且以村级党支部“五好建设”为基础,狠抓落实,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双带”作用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让我党的战斗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再次,市党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人民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抗震捐款、实施“两基”工程,扶贫帮困,使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各族人民的民族团结意识显著增强,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不过,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要实现“中国梦”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我们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任务和重要的责任。为此,我特别点出这样几个建议,希望能与诸位共勉:

第一,进一步加深对党的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全面了解十九大思想和精髓,发挥榜样的作用。

作为党员一定要自律自戒,做人民群众的表率,一定要以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学在前面,用在前面。

第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同务实肯干的作风相结合。

远大的目标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实现,因此,我在此希望同志们能够保持住现有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对自己做出更高的要求,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不遗余力。

第三,做好群众工作,执政为民。

无论想问题办事情,都心系群众,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指导个人行为的标准。同时,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意见,彼此促进,为建设更好的城市而努力!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热门18篇)篇十三

摘要:随着五四运动的到来,妇女解放运动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指导思想的确定,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及国际社会的影响,促得五四时期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的重要价值和转折意义。从此,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紧密结合起来,中国妇女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关键词:五四运动妇女解放马克思主义。

(一)经济基础。

(二)思想的启蒙与传播。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统治。使得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在革命形势的推动下,新文化运动在思想领域重新又一次掀起了反封建的浪潮,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猛烈抨击“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号召人们勇敢挣脱封建枷锁获得自由解放,这些都对深受压迫、歧视和剥削的妇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主义思想,冲击了旧中国传统封建主义,对广大妇女的思想产生了颠覆传统腐朽的作用。这样就解决了五四运动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基础。

(三)国际社会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发展很快。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的交涉失败直接导致了国内五四运动的爆发,广大女青年和男青年一起罢课,进行集会抗议,号召女工展开罢工运动,共同将五四运动推向高潮,在运动中表现出来了极大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妇女的思想解放以及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五四运动之前,妇女运动的思想武器主要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和“进化论”学说,以及自由、平等理念。在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思想成为了妇女解放思想的主流,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指明了方向。

(一)突破资产阶级女权主义的旧框架,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作为思想武器。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从激进民主主义者队伍中分化出来,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妇女问题,逐渐成为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李大钊于1919年2月发表了《战后之妇人问题》一文,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指出西方资产阶级的女权运动与无产阶级运动妇女解放的区别,并断言“妇女问题彻底解决的方法,一方面要合妇人全体的力量,去打破那男子专断的制度;一方面还要合全世界无产阶级妇人的力量,去打破那有产阶级专断的社会制度。”

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新青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1919年至1921年《新青年》登载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及苏维埃俄国妇女状况的文章近20篇,其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主要观点有:第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说明男尊女卑观念的深层根源在于妇女经济的不独立,因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妇女的活动也仅限于个体家庭的小圈子,追求妇女解放必须改变这种社会发展模式。第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研究妇女问题,指出实现妇女解放的最终途径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三,重视革命自觉能动性的作用,强调妇女解放最终要靠妇女自身的觉醒和参与。

这些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为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指明了方向,即通过阶级斗争改变社会制度,实现社会主义,以求得妇女问题的根本解决与妇女的彻底解放。

(二)突破英雄史观的束缚,劳动妇女成为妇女运动的主体。

辛亥革命时期开创了近代妇女运动之先河。孙中山先生曾经指出:“其入同盟会奔走国事,不折不回者,已与各省志士媲美,至若勇往从戎,同仇北伐,或投身赤十字会,不辞艰险,或慷慨助饷,鼓吹舆论,振起国民精神,更彰彰在人耳目。”但是,这次的妇女解放运动仅限于上层资产阶级的妇女当中,有少数的知识妇女参加,占妇女80%以上的劳动妇女没有被动员起来。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运动也没找到真正的解放道路。

五四时期的妇女运动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以劳动妇女为主力的妇女运动,实现了知识妇女与劳动妇女的结合。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妇女领袖向警予,在领导中国妇女进行解放斗争的道路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妇女解放思想。他认为,劳动妇女最有团结心,最能战斗。“因大工业的发展把她们成千整万的聚在一起,使她们天然的易于组织和战斗,从而她们的觉悟与实力也就超出了其他妇女团体之上了”,她们一起来,“一声摇班,动辄数百人数千人乃至数万人不等”,用罢工的手段,争自由、争本身的利益,“这支勇敢奋斗有组织而能战斗的新兴妇女劳动军,不独是妇女解放的先锋,而且是反抗外国掠夺者的国民革命之前卫!”由于劳动妇女的这种特殊地位和特殊素质,“我们要完成妇女解放的使命,只有去找群众,只有去找生活最痛苦,要求解放最迫切,而最富有解放精神与魄力的群众。这种群众,方是我们妇女运动真正的基础”

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由于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伴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妇女运动也随之失败。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虽然在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运动的理论不够成熟,但是它毕竟为之后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在妇女运动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以五四运动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为起点,从此,中国妇女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彻底解放的光明之路。

(四)妇女运动与政治革命相结合。

康、梁也把妇女问题与社会问题相结合,但没有触动封建统治基础。孙中山尽管把女权运动看成是民权的一部分,但是在资产阶级所允许的范围内,那是虚伪的,不能实现的。只有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妇女才能真正解放,从而从根本上找到妇女解放的道路。

向警予明确提出,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是实行政治革命。并且号召,热心妇女运动的妇女,在革命运动中,一面要代表全国人民的要求,提出救国救民的主张,一面代表全体的妇女,提出男女平权的主张。这样,显示妇女的能力,使妇女成为每次国民运动中间的劲旅。广大妇女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奔走呼号,推动了社会革命运动的发展,而社会革命运动又促进妇女运动取得了成功,并进一步将其推向高潮。

(一)妇女运动主要由男性领导,妇女对男性中心社会的反应比较温和。

五四运动对封建礼教进行深入批判,但是妇女解放运动主要由男性启蒙和领导,这就造成了对男性为代表的父权制深入批判的缺失,不仅不把男性作为批判对象,反而以男性为榜样,这就造成“以男性为准则的妇女解放没有从深层去挑战男尊女卑的文化观念的价值标准,其结果是,女性走进了男性的世界,却未能改变这个男性世界的社会性别等级及其价值观,社会资源和权利也依然由男性掌控,知识生产领域更是极少能包容女性的生活和经验”

中国的传统性别始终处于一种基于“男尊女卑”下的和谐状态,中国“有轻视妇女的历史,但是没有仇视和诋毁女性的运动,因此,妇女对男性中心社会的反应一直是比较温和的”。

(二)妇女自身的觉醒和参与不够,女性地位仍然有待争取。

五四时期的女子教育仍旧集中在中上层家庭的女子,广大劳动妇女仍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经学校培养出来的新型知识女性仍占少数。北伐后,虽然在法律上承认男女平等,男女权利义务差不多一样,但实际上,人们的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女性就业机会比男人少,就业范围小,也不能同工同酬,女性在某一方面有成就经常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用支离破碎的婚姻来换取一己的事业。

首先,五四运动时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的解放思想,并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表现出了巨大的生命力。

其次,五四运动使妇女解放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联系起来,促成了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政治方向的转型。

再次,五四以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有了自己坚强的领导者。

由此看来,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经历了漫长的摸索过程,到五四时期才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从此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结合,开创了新的纪元。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热门18篇)篇十四

摘要:《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著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这部史诗巨著使我们在建党就是周年之时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国情;教训。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是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短短的十年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它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内有军阀混战、外受帝国主义欺辱这样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民族的独立而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旨在向那些为革命奋斗牺牲的先烈们致敬,也提醒现代观众特别是党员们不要忘记那些新中国的开拓者们。观看完该片,我同大多数观看者一样,被深深感动,同时也深受启发。该片对于我们今天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首先,影片展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中国革命选择中国共产党来完成其历史使命,不是偶然的,这是历史的必然。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一直遭受列强入侵,逐渐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者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卖国苟活,国将不国;中国各阶级的有识之士起来反抗,代表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起义、代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代表上层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可谓风起云涌,但是,由于受阶级自身的局限所影响,或者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这些革命或者改革自救运动先后都失败。这表明,这些阶级所领导的革命和改革运动不能救中国,不能将中国救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那么,中国的出路在何处?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必须要有新阶级来领导新式的革命,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革命的重任带有历史的必然性地落到了先进阶级的身上,此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一批人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们终于找到了革命的正确方向——以苏维埃俄国为师,走社会主义道路,和指导革命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就这样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阶级——无产阶级和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利益,他们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天生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又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加上与农民有着天然的同盟,这些优势就决定了革命的光明前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在她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建国伟业》教育我们,要做一个爱国家爱民族的人。唯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享受到幸福美好的生活。在近代中国风雨如晦的年代里,民族遭受外敌蹂躏,丧权辱国的事屡见不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原本想借此机会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却被列强拱手转让给日本。这让人何等的愤怒,何等的不平!但是,作为当时腐败的北洋军阀政府,又能怎么样呢?具有爱国良知的学生们终于不能忍受政府的无能,起来抗争,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痛打卖国贼,火烧赵家楼,却遭到政府的镇压,爱国工人和商界也联合起来援助学生的行动,最终迫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时刻警示着中国人,必须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否则就会成为奴役的对象。这些参加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其中就有许多人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奋斗终身。

《建党伟业》教育广大党员,应树立起远大理想,坚守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不断努力奋斗。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就是怀着伟大的理想、崇高的追求,经历巨大的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顶着牢狱之灾,赴汤蹈火,忧国忧民,无所畏惧,真正表现出共产主义战士革命英雄主义的崇高品质,永远值得后人学习、敬仰、缅怀。对比之下,贪生怕死,动摇信念,最终难免为世人不齿,甚至沦落为千古罪人。陈公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来参加党的成立大会的他被酒店里的枪杀案所吓倒,竟然忘记自己的使命,被妻子劝说潜回老家广东。从这里就可以窥见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历史也证实,后来陈公博叛党,投靠军阀陈炯明,然后又跑到国民党阵营里去了,再后来跟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沦为大汉奸,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罪人,抗战胜利后最终被处决。这就是陈公博的下场,也值得后人警醒与深思。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应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高尚品质和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保持先进性,做好先锋带头作用,冲锋在前,享乐在后,舍小家为大家,创先争优,做好表率作用,唯有这样,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凝聚民心,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建党伟业》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时代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是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然而,少数逆历史大势者,违背民心搞复辟,下场自然悲惨。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结果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梦,在人民的唾骂声中抑郁而死;张勋复辟,也只上演了一回十二天的小丑闹剧就草草收场。这就说明,帝制时代在中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能顺应潮流向前看,不能开历史倒车。新的历史时期也是如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否则必然会被时代淘汰出局。那么,就要做到:一是要弄清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就要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二是要了解新生事物、接受新生事物,促进新生事物的成长。新生事物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是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产生,是进步的。三是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只有开拓创新,我们的事业才会进步,才能在国际社会有着较强的竞争力,我们的国家民族才会屹立不倒。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就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面向未来,促进发展。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过去,要牢记历史,因为这是一个民族的“魂”。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风风雨雨,她的丰功伟绩已载入史册,万古不朽。让我们携起手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历史使命,坚持信念,开拓进取,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吴恩远.十月革命:必然性、历史意义和启迪,2007。

[3]斯大林.《斯大林集》.人民出版社,1959。

[4]柯云;丽阳.《钟山风雨》,2006.06。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热门18篇)篇十五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可以说,这段历史既是中华民族的受侵略和压迫的屈辱史,又是华夏大地的劳动人民通过智慧与勤劳摆脱压迫,走向光明的探索史。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但同时也走向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到了鸦片战争前夜的嘉庆、道光年间,清王朝尽显衰相,潜伏着许多危机,而且闭关自守,固步自封。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鸦片战争前夕,鸦片在中国从贵族之间的炫耀的奢侈品变为普通百姓用来解脱贫穷与饥饿的工具时。就注定造成贫穷与诱惑的恶性循环。而曾想借此缓解财政危机的清政府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弊病,却没有像其他国家抵制鸦片那样和平介入,而是直接武力封锁烟局,这直接加快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当清朝落后的战斗器械面对列强的洋枪洋炮时,结局就注定是失败。清廷震惊,天朝形象随之垮台。之后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随着外国资本注意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然,中国人民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中国这么一步步的沦陷,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英法要求按照合约内容修约时,清政府再次显示出封建国家的局限性。不仅未予以许可,还无缘无故的对外国船队进行袭击。这一不仅认真考虑的决定的直接后果就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不仅差点遭遇灭国危险,还导致圆明园这一人类文明的结晶遭到无情的焚毁,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文物外流。

在天朝尊严面前,百姓生命如同草芥。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引以为傲的北洋因为各方势力的矛盾而全军覆没,结束了清政府的美梦。没放在眼里的日本国竟能迫使中国这一泱泱大国签订代价惨重的条约,这无疑给清政府的头狠狠地浇了盆冷水。台湾也在这一战争后被割让给了日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无法抹去的耻辱。洋务运动并没有把中国从水深火热中拯救过来。这一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拥有爱国热枕的知识分子试图通过变法来实现民族振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进行资产阶级政治改革,却由于行动激进,没有考虑到统治阶级的利益而遭到慈禧太后为首的势力的强烈反对,前后仅持续了一百零三天。这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局限性。

在外国侵略势力一步步渗入中国时,反帝反侵略斗争也风起云涌,义和团运动就是为了反对帝国主义而掀起的一场斗争,却激起了帝国主义的集体侵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随之爆发,不仅义和团被镇压,清政府也彻底沦为帝国主义的工具,慈禧太后甚至在《辛丑条约》签订前夕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经过八国联军战争后,列强似乎意识到了中国此时已无力抵抗,开始依实力瓜分中国。中国几乎成为列强炫耀自己实力的大本营。即使意识到不改革就要面临被推翻危险的清政府也无法力挽狂澜,拯政权于水火。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相继建立起来。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起义,却都以失败告终,直到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第二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不得不承认,辛亥革命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他们不敢彻底和帝国主义决裂,也无法真正团结民众,这就注定他们无法取得本质上的胜利。

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逐步建立起来,袁世凯对内镇压国民党,对外出卖国家主权,甚至妄图恢复帝制,终于引起人民不满,在护国运动中被迫取消帝制。虽然袁世凯被赶下台,但中国的军阀割据的局面并没有因此而终结,反而更加严重,甚至出现了张勋复辟的丑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更是最主要的矛盾。中国人民要想摆脱受压迫的局面,就要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这正是这段时期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在对近现代史的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要用辩证的眼光来认识历史现象,不能单纯凭借某一历史事件就判定历史上人物的性质,要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来分析个人的功过得失。而对待历史,要从是否能促进社会朝着健康进步的方向发展为标准,正视历史。历史的发展不以个人意志转移,但是需要一些有能力的人去推动一些关键性事件的发展,而这些肩负历史重任的人并非一定是有着超人的天赋,但他们往往能审时度势,把握住机会,最终在各自的事业上取得不朽的成就。历史的确为我们提供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我们也应该把历史作为的一个忠实的朋友,为自己的奋斗指导方向。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热门18篇)篇十六

回溯明清之际,西风东渐,引起中西文化正面冲突的开端。西方文明,历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工业革命,气焰万丈,其文哲、科技、经济、军备、地理知识、及造船技术,皆有空前的发展。西欧诸国以雷霆万钧之势东来,强行打破了闭关自守的满清帝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面临史无前例的冲击和生存危机。有识之士,确认自强更生之道,继而投身民族振兴的大业,并进入国际社会中奋斗,争取独立与保持国家尊严。

正如史学家所言,近代中国史就是一般中国的奋斗抗争史,而如今我们更当明白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法国史学家阿尔方有言:“挽救过去的事实,使之不被遗忘。”其言直击学习历史之目的。学习近代史就是让我们深记中国近代的屈辱与奋斗,更突出学习近代史的重要性。

然而最后发生的事件我们都相当熟悉,就是四川宣布独立,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轰然倒塌,而赵尔丰亦最后也逃不了死亡的命运。由此其实我们相当明了,赵尔丰其实就是一场斗争的牺牲品,在惨案后他不仅受到清廷内部的指责,还变成人民的公敌,后来他也成为革命爆发的一个合理依据。然就赵尔丰之死,郭沫若曾经写过:“他病了,全无抵抗地遭了别人的屠杀,尽管在他生前人人曾经以‘屠户’目之。待他一死,大家对他却隐隐有些惋惜起来。”就这样,那个曾经说过“知县是知一县之事,即知人民事也。故勤政爱民者,因爱民而勤政。非勤政为一事也,爱民又为一事也。凡民有疾苦,而官不能知之,不能救之,是贼民者也"的清廉官员赵尔丰就这样成了革命的牺牲品,然而我们说,其实赵之死其实就是清廷之死,腐朽落后终究逃不过历史进步潮流的淹没。其实就赵尔丰来说,他并非是未曾有过功绩,数次击退英人对西藏的侵略,其对治理边疆亦是有其一套方法,时人学者尚秉和评论:“自清以来,治边者无有著功若此者”。然而他确是屠杀过人民,无可否认。然历史功过,自有来人继续评说,勿敢继续妄言。

而谈到学习近代史及其我们如今所学课程,我想大抵有些许想法。就是我们是该继续以史实出史论还是史论中看史实。然而我们有一无法逃避的硬伤就是我们对史学理论的学习。西方近代以来史学长足发展,兰克学派,以及后来的年鉴学派以及美国鲁滨逊学派的新史学运动,而中国在近代的史学理论的学习则由一些学者介绍进入中国,其中不乏李大钊的马克思史学理论,和傅斯年引进的兰克主义和成立的史语所,以及胡适为代表的实验主义。当然中国亦是不乏,乾嘉学派以及近代的疑古运动亦是极大推动史学的发展。然而到今现在,史学理论的学习并不那么普遍,甚至许多人并不知道,而学史的方法多为史实出史论这一固定模式,并无几许突破。假如我们在学习近代史,当然不仅是近代史方面,如果参杂教授史论知识,那对于我们学习历史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件相当好的事情。史学理论其实是对历史知识性质的根本看法,学习史学理论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对著史者其对历史的态度更好的认识,对我们自身来说亦是可以产生一个思考的过程,准确的说是可以产生一个实践过程。我想说,史学理论的学习并不只是历史工作者的专事,人人皆可以习之,且其作用并不只产生于历史,于人的三观皆作用得到,并且可以上升到哲学阶段,并无一害。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热门18篇)篇十七

新乡地处河南北部,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在历史上是传统的北方内陆城镇。晚清时期,新乡与沿海城镇相比受到西方文化冲击较小,社会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到了20世纪初,随着京汉、道清两条铁路交会于新乡,使新乡城市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乡的历史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深深影响到新乡近代建筑的发展,因而对于新乡近代建筑的研究有助于探究新乡近代城市发展和近代建筑史。有鉴于此,笔者结合相关材料,对新乡近代建筑发展过程进行分期研究,总结各发展阶段的特点,探究其发展规律。

近代新乡建筑发展的萌芽期。

(1840年至1900年)。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在1840年至20世纪初,新乡的当地建筑仍以传统明清建筑为主,建筑材料以传统的土、木、砖、石为主,延续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体系。但随着西方宗教的日渐传入,新乡出现了一批教堂建筑,其建筑形式多为西式和中西结合式,这也是新乡最早的新式建筑。这些新建筑对新乡建筑面貌的改变并不明显,当时建筑仍以传统民居为主。

這一时期新乡最具代表性传统的民居应为位于今原阳胜利路的夏家民居,宅主是当时阳武县(今属原阳县)最大财主夏家。夏家民居至今仅主院保存完整,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院是北方民居传统的四合院建筑,有三进院落,房屋74间,皆为硬山顶灰瓦建筑。院落规划整齐,坐西面东,屋顶上有五脊六兽,古朴典雅,浑厚庄重,夏家民居是典型的对称式布局。除夏家民居外,新乡现存的清末民居还有位于凤泉区前郭柳村的宋家民居,位于红旗区北关一带的付家大院、游家大院,以上各处民居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1882年的卫辉南门里天主堂是新乡最早的教堂,意大利神父白玉华于1897年进行扩建。该教堂规模宏大,房屋百余间,为中西结合式建筑。该教堂主殿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中国庑殿顶式的殿身实体,二是仿古罗马柱廊的殿身虚部,这是西方建筑样式第一次出现在新乡。这一时期新乡还有建于1884年的新乡县牧野乡天主教堂,1901年建成的原阳县天主教堂和1902年建成的获嘉县中和镇天主教堂,这些建筑均为中国庑殿顶与古罗马柱廊的结合。虽然这些建筑数量少,但对周围建筑影响较大,模仿者日渐增多。

近代新乡建筑的繁荣期。

(1900年至1937年)。

20世纪初,随着京汉、道清两条铁路通车,新乡成为两条铁路的交会点。交通的便捷拉近了新乡与天津、汉口、武昌等城市的距离,人员和物资的快速流动极大促进了新乡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和新文化的传播。同时,这一时期外国资本大量进入河南,大量外国企业直接在河南投资设厂,进行工矿业生产。在以上因素的推动下,新乡兴建了大量新式建筑,近代建筑类型、技术、材料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西建筑风格不断得到融合、混存,城市面貌得到很大改变,当地出现了近代建筑的繁荣景象。

一、住宅建筑。

这时新乡的住宅大多是传统形式的延续,依旧保持四合院的样式,但有些住宅采用了新的建筑工艺。在传统住宅中也分化出新式的住宅,这些住宅不仅使用了新材料、新技术,而且在建筑形式及功能上有了明显改变。

徐世昌公馆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住宅,现位于辉县牌坊街,创建于民国初年,为徐世昌在辉县活动期间(1909-1911年)的办公场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馆“原有建筑占地十余亩,左中右三穿三进,九院相连,皆为四合院,主院穿厅……青堂瓦舍,朱门丹窗,方砖铺地,回廊相连。”(《辉县文史资料》第9辑)。

新乡北关劳动路上的李家大院是新乡市区规模较大的中西结合式住宅,为民国时期新乡商人李裕达及其三个儿子的私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建筑群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如墀头、梁枋、雀替、如意头、莲花束腰柱础等饰物,又掺杂较多的西方建筑设计手法,如精美线角、雕花、门旁扶壁假柱上的涡卷等。”(《河南近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282页)该建筑使用油毡沥青豆粒砂屋面,为新乡地区最早使用新型防水屋面材料的住宅。

卫辉城内健康路丽湖花园内的王家大楼,建于民国初年,为近代民族实业家王锡彤私宅。大楼为砖木结构,青砖墙基,具有明显的西式建筑风格,是新乡近代住宅建筑的代表作,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家大楼整体为正方形,前面有半月形凉台,四周有双柱走廊。穿过凉台是宽敞的会客厅,客厅东西各有一室相对。绕过影壁有南北走廊,南北走廊和东西走廊成“t”字形,所有房间在“t”字形走廊两边,室室相对,20余间,上下两层基本相仿,上下楼梯均在后部。该建筑样式精巧,美观大方,是独具一格的近代优秀建筑。

二、工业建筑。

新乡的近代工业自20世纪初起步以来,逐渐兴建了一批纺织、面粉、冶铁等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厂房多为单层砖木结构,内部空间宽敞,车间有适宜的生产环境。同时,新乡也出现了多层的厂房和数十米高的烟囱。工业建筑的发展充分说明建筑的发展适应了新的工业生产技术发展的要求。

这期间新乡兴建的大型工业企业,主要有通丰面粉公司和宏豫冶铁公司。通丰面粉公司位于新乡卫河北岸,西临京汉铁路,主要建筑为一栋五层砖木结构制粉楼,砖墙承重,木梁木楼板。木梁板在震动较大的面粉车间可有效地吸收一部分动荷载。宏豫冶铁公司建于1923年,位于新乡市卫河北岸黄岗,东临京汉铁路,是新乡最早且规模最大的一家私人冶铁企业。该工厂建筑布局、房屋结构、造型都依照工业生产所需而设计,其标志性建筑为一座30米高的烟囱,外形修长,粗细得体。宏豫冶铁公司的烟囱与通丰面粉公司的五层制粉楼相互呼应,构成当时新乡卫河北岸的一大景观。

三、公共建筑。

伴随着新乡近代化城镇的发展,医院、文化场所、学校、车站、办公楼等新式公共场所开始出现,展示出近代社会变革中的新乡面貌。始建于1903年的博济惠民医院,旧址位于卫辉市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内,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为西式风格,后于1920年完成扩建,为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为四层内廊式双面病房楼,中厅设楼梯,两侧对称布置,并设有暖气和隔火墙。该建筑集中体现了中西合璧的风格,西洋古典建筑的砖石结构再加上传统样式的屋顶,是中国建筑从传统建筑到现代建筑过渡的一个典范。同时,这一时期新乡还有同善医院和国光医院,这些医院布局合理,造型简洁,为近代医疗卫生建筑的代表。 新乡文化建筑出现较晚,直到1927年冯玉祥主豫,文化建筑才有一定发展。1927年以后,新乡新建的文化建筑主要有惠祥戏院、中山图书馆、新声戏院、河朔图书馆等,而1934年建的河朔图书馆当属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文化建筑。河朔图书馆位于新乡市卫滨区一横街北头的卫河公园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4年,一期工程即三层宫殿式办公及阅览大楼动工,1935年8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河朔图书馆为近代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是一座“工”字形宫殿式三层砖钢筋混凝土建筑,为新民族形式建筑,具有中国民族特色与西方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特点。主楼外观为民族建筑风格,里边是西式设施,光线充足,馆内有新闻杂志社、文物陈列室、演讲室等,可容纳300余人在此阅览。

自20世纪20年代,新乡的近代教育有了快速发展,一大批近代教育建筑发展起来。1913年建造的卫辉中学堂教学楼,是新乡地区现存最早的教学楼。该教学楼为二层砖木结构,“采用了上下拱券外廊、突出的女儿墙、推拉式玻璃大窗、附墙壁柱等近代建筑处理手法,使用玻璃、红机瓦等新建筑材料”(同上,121页)。1930年建成的私立静泉中学(今新乡市第三中学),位于新乡市姜庄街今市卫生学校院内,该学校续建的“廿一”教学楼为砖木结构三层双面楼房,门厅地坪使用了水磨石。建于1933年的获嘉县中和镇天主教堂学校,为两层砖木结构楼房,“教学楼门窗过梁、基础圈梁和雨篷,均使用了钢筋混凝土材料,其中全悬挑钢筋混凝土雨篷建筑,在新乡是第一次出现。此外,还采用了單斜梁两侧双悬挑踏脚板式的木楼梯,亦属本地少见”(同上,121页)。

道清铁路新乡车站于1904年建成,后为方便旅客,于1910年新建车站票房一座。该票房位于新乡车站北端,今建国路西侧,为英国人设计。站房9间,坐东向西,设厕所、月台、风雨棚,仿西欧票房样式。票房由四个功能区构成,功能区内部开门,相互通达。四个区中北区办公、调度,南区售票、后勤,中间两区候车。

建于1933年的新乡第四督察专员公署办公楼,位于今新乡市东大街路北,该建筑为新乡行政管理机构和最高行政长官的办公场所。办公楼坐北朝南,为二层砖石结构房屋。主楼为东西走向,东西两端有南北走向的端楼,因而整个办公楼为中轴对称的“h”形。主楼正面立红漆柱四根,鼓石柱础。楼内为双面内走廊,楼上楼下平面布置相同,每间房设两个平开玻璃窗。整座建筑布置紧凑,造型朴实清新,堪称佳作。

四、市政建筑。

由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铁路沿线城市集中,新乡原有的城区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需要,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开始突破城墙的制约,向人流、物流比较方便的火车站附近发展,形成新的城区。新乡新城区的建筑多数放弃了传统设计和规划,多采用西式或中西结合的建筑样式,使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其功能也更为多样。

在铁路没有通车前,新乡的商业街区位于临近卫河的北门一带。随着铁路的通车,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老城北门外沿卫河商业区开始向旧城西部方向的火车站发展。于是在1915年前后,在新旧商业区中间开辟了一条通道,从北门外沿河街,经石榴园、姜庄街、新华街至火车站。这个区域逐渐被民宅和商铺填满,形成了以中山大街(今新华街)为主的新城区。人口增加、店铺林立,商店多为高门脸和门窗洞口加线饰等西式建筑风格,采用水泥饰面和玻璃橱窗等新材料。民国10年(1921年),由火车站至水阁门,修西站马路。民国20年(1931年)后在火车站东、卫河南岸建中山大街、保安街、斜街、疏河街、姜庄前后街、菜市街等街道。这些街道条块结合,构成卫河南岸街区。同时,在1933年成立城关马路工程委员会,专门整修道路,又将新城区西站马路、中山大街、姜庄街、石榴园、民族路等马路修筑成碎石碎砖路面,还为中山大街、民族路、建国路等马路安装了路灯。通丰面粉公司于1919年在卫河上修建了一座桥,取名为“通丰桥”,此桥原为简易木桥。1933年国民党华北办事处将此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改名为华北纪念桥,为新乡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桥长35米,宽6.6米,石墩、水泥梁,内衬道轨为筋,棱形红石铺面,8根1.5米高铸铁杆桥灯,为新乡市第一座现代化桥梁,方便了卫河南北交通。在今姜庄街与胜利路交叉口处,民国年间还有一座下方上圆最上为尖顶并镶有机械钟表的装饰建筑,当地人称之为“钟楼”,用以报时之用。华北纪念桥、钟楼与同一时期建造的河朔图书馆、第四督察专员公署办公楼,被新乡百姓称为新乡20世纪30年代的“四大建筑”。新式市政建筑的大规模修建,使城市面貌也相应发生变化,马路宽阔,洋楼林立,门窗也均刷油漆。

五、园林建筑。

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城市内园林建筑也有所发展,这一时期新乡出现两座公园,分别为1924年修建的暴张公园和1927年修建的道清公园。暴张公园是为了纪念暴质夫、张宗周而建,两人为民国初年豫北的革命者。暴张公园位于新乡姜庄街,园内设有暴张纪念堂、衣冠冢、八角亭等。暴张纪念堂建在公园迎门处,是公园重要建筑,现位于新乡市卫滨区武警支队院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纪念堂坐北向南,“单檐歇山顶,正脊、垂脊、截脊用灰瓦砌成,四面建回廊。四壁用青砖砌墙,檐柱抱在墙内”。暴张纪念堂建筑式样别致,与之类似的近现代纪念性建筑并不多见。1927年修建的道清公园位于火车站东边的建国路,为爱国将领吉鸿昌所建。道清公园虽规模不大,但环境优美,具有现代城市公园的雏形。入门处为直形长廊,左右种植翠柏,长廊左右,还各有一圆形花坛,有小径将其分作十二尖角形,构成了国民党党徽图案。

近代新乡建筑发展的停滞期。

(1938年至1949年)。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迅速由京津地区南下,新乡于1938年2月沦陷。日伪政权在新乡7年多的殖民统治,致使新乡原有的生产关系被打破,百业凋零,经济衰败,社会倒退。

日军占领新乡后,大力修建军事工程和为其服务的设施,“日本帝国主义在新乡修建飞机场、军政机关及为其服务的金融、商业、邮电、娱乐设施,共建项目58个,建筑面积61799平方米,其中军政设施建筑面积达80%以上”(《新乡市建筑工程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38页)。这一时期代表性的建筑为位于新乡市人民路上的日本领事馆,该建筑平面为长方形,二层混合结构,木质地板,红砖墙,大灰红瓦,四坡式屋顶。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在房屋的基石上有21个通气孔,通气孔直通屋顶四个方形通气孔,通风防潮。领事馆北是领事住处,为日式建筑,开关式门窗,内门和壁柜皆为推拉门,木地板上铺有榻榻米,全部木隔扇,布设讲究。领事住宅路东为三栋日式平房住宅,造型相同。除此以外,在新乡市卫滨区的金家营和八里营现存十座飞机掩体工事,该建筑为拱形,为水泥混凝土结构,异常坚固,很像倒扣地上的大锅,当地老百姓称之为“飞机窝”。这些飞机窝为侵华日军所建,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日伪政权在1943年开始修建引黄济卫工程,计划将黄河水引入卫河。至日本投降时,只将50余公里的总干渠挖掘完成。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该工程加以改造,命名为人民胜利渠。

同时,日伪政权重视新乡的城市建设,曾将新乡列为华北八大城市之一加以规划。“本市于事变后跻于重要地位,人口剧增,拟使成为军事上要点及商工业都市,而策其发达。并应作为政治交通文化经济之地方中心都市,加以计划。”(《北京档案史料》1999年第4期)因此,日伪政权编制《新乡都市规划大纲》,进行为侵略战争服务的城市建设。新乡规模拟为20平方公里,以京汉铁路东侧为主,从新乡车站往东四五公里,往南三四公里,往北约二公里,包括车站西侧一部分。本区范围东起土马路西至铁路线,南至城南庄,北至中兴街,为一正方形新区。并以孟姜女河为分界线,南面为行政区、住宅区,北面为街市混合区,卫河北岸为工业区。同时,新开6条道路框架,即安城街(今自由路)、中央大道(今解放路)、土马路(今胜利路)、安民街(今平原路)、道尹街(今人民路)、中兴街(今宏力大道)。这一时期,新乡完善、新修大小街巷45条,道路长度11.47公里,面积9.27万平方米。日伪政权按照这个规划大纲对新乡经营多年,对新乡城市建设与规划布局产生较大影响。

1945年秋至新乡解放,兴建的较大工程只有1945年秋国民党新乡县政府为迎接蒋介石路过新乡暂住而建的中正堂。该建筑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北端设讲台,南端正门有台阶,门厅为三柱拱券,纵墙两侧设休息走廊,间间有高大的砖粉砂浆红廊柱,两端间有传统的倒柱连龙,墙面使用水泥摔毛、拉毛工艺。

结 语。

新乡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出近代新乡的社会变迁,是由当时的经济与社会条件所决定的,是科学技术、思想文化与社会历史发展结合的产物。新乡近代建筑总的来说是把西方建筑风格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产生符合现实需要的新建筑。同时,新乡近代建筑局限性很大,在有些建筑类型、技术、材料方面相对单一,高质量建筑少,这表明新乡近代建筑的发展并不充分。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热门18篇)篇十八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张可明学号:

1105616034。

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以此作为近代史的起点,开始了一段令国人振奋,悲哀,无奈的不可磨灭的历史。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并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的签订,为中国近代史写下了一个耻辱的开头,世界就这样用近乎残酷的方式让中国人认识了当时的时局,认识当时的中国,当时的世界。当时在一连串的失败后,中国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大堆的条约,使得帝国主义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19世纪60至90年代,各地群众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并不是偶然的。他们还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宣扬中国等黄色人种对西方人构成的威胁,但是这样更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击,刺激了中国人民的醒觉,促使中国人民投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鸦片战争后不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实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主义形态。帝国主义势力于中国封建势力、买办势力相互勾结,共同压迫、剥削中国人民,镇压中国革命。由于外强的进入,大量倾销商品使得中国本身的自然经济迅速崩溃,白银外流严重,人民生活失去经济来源,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了中国从落后的自然经济中发展到商品经济,然而过程却是异常艰苦的,当人们意识到仍旧依靠单纯的自然经济手工劳动已经无法保障自己的生活是已经太迟,而地主,官僚等得出现更是使他们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这种情况在19世界70年代终于开始转变,中国的民族资本兴办的形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但其中的真正的民族资本家却因为原始积累不足,大多数规模过小,设备落后,受到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发展缓慢,始终未能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但这样成果是来之不易的。

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去附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1867年,台湾人民也在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奋起反抗,《马关条约》签订时更让他们鸣锣罢市,表示抗议,1884年,中法战争时,香港中国造船工人举行罢工,拒绝修理受伤的法国军舰,爱国商人也罢工,码头工人则不运送法货。1900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战斗。鸦片战争后只有少数人朦胧意识到的民族醒觉意识,在甲午战争以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才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醒觉。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开始了洋务运动,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这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主用,都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但洋务运动有封建性,加上对外国的依赖最终难免失败。由此给人民心中一个重击,寄予的希望都无望。清末新政可以算是中国最伟大的政治革命,清末新政自1901年开始,在慈禧太后主持下,进行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清末新政的伟大和成就,在海外史学界已经得到承认,清末新政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彻底而迅速地对中国政治系统加以改造,在体制和思想两个方面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从传统向现代转移,从中国转向西方模式,造就了新旧两个中国的分野。清末新政之前的中国政治与清末新政之后的中国政治有着根本意义上的区别,清末新政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标志着中国政治在西汉至今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唯一的一次革命。“新政”以政治上的革新为主,实际拟定和实行的改革措施以政治为多,改革所影响最深的领域也是政治。新政的开始起因于帝国的危机,但它又刺激引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价值观,反而又加剧了帝国的危机,促进了清朝的灭亡,然而新政所带来的新思想、新概念、新制度,却保留了下来。新政所规划的改革措施,很大一部分没有来得及推行,已经明令实施的计划也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各种原因而举步维艰。但是,清末新政是一系列历史事件链条中的一环,它受到了以前历史环境的影响和限制,也影响和限制了后来的历史环境。新政的失败更是让国民对未来的飘渺的希望一个迎头重击。一直到了1911年10月,武昌首义,全国响应,人民首尽了太多的压迫,太多的委屈,终于在这一刻爆发出来,1912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得封建帝制终于覆灭,年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整在人民当然地以为会迎来新生活的时候,人民艰辛取得革命成果却袁世凯窃取,虽然如此,1921年新文化运动,1919年得五四运动,依然是人民心中对自由、幸福无限追求的体现。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共逐渐扩大,却形成了国民党和中共的对峙,国民党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剥夺人民的言论自由,厉行文化专制主义,企图压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但是民心所向,马克思主义在人民心中拥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人民一直坚持着的它,一直相信它,坚持了七年直到抗战胜利,再坚持了十年,直到内战结束。

1927-1937年为土地革命时期,也是十年内战时期。期中中国出现短暂繁荣的现象,但是因为国民党的欺压,中国人民开始作出坚韧的反抗斗争,为了取得民族的独立和自身的解放。从而进入了土地革命战争,在毛泽东主席的带领下,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方式,经历了长征的洗礼,一步步的走向中国革命的心局面。

刚开始,在张学良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后,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但国民党变成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息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这个政权性质与当时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的本质是没有区别的。所以国民党实行***和军事独裁统治。首先,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而且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同时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以控制广大人民的行动。最后,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一个个的控制手法,正是为了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

不过在“一战”期间,因为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使得中国的办工厂和投资数额增长迅速;轻工业发展显著;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可是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相当的不成熟,也为成为中国的统治阶级,所以很快就被国民党控制了。

这样的情况,这样的背景使得中国人清醒了,也开始站起来了。无论在国民党的追杀,摧残下,还是在白色恐怖统治下,中国共产党还是独立高举起反封建的革命旗帜。

可是当时无论中外,都没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而且中国近代革命也曾在大城市进行过革命斗争,但不成功。不过当时的毛泽东主席已经在艰难的探索中发现了问题,他最早关注农民问题,最早提出进行农村的武装斗争,还明确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领导创建了第一次农村革命根据地,明确提出以农村为中心,最早提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所以由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后来的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广州起义,让我们革命时期走到了土地革命时期。

土地实行私有制,农民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保护中小工商业,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这一个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和参军参战的积极性,再加上声势浩大的左翼文化运动,大大推动国家的进步,而且根据地也慢慢的成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雏形,使身在苦难深渊的中国人民看到了一线光明和希望。

由于中国情况的复杂性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缺乏认识,而且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所以中国共产党滋长了一种“左”的急躁情绪,而且“左”倾错误一而再,再而三的在领导机关取得统治地位,使得很多方面产生了很多的错误,导致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所以迫使到最后红军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主席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论上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为中国革命提供合乎实际的,完整的理论,路线和方针。再加上红军战士秉着长征精神,为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拼搏一战,展现了长针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在经历过种种的阻碍和困难,中国共产党已在人民的心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地位,而且慢慢的走进了人们的心中,所以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人民都满怀信心的去斗争、去奋斗。这次的土地革命是成功的,它确立了中国的性质,找到了中国的前进方向,而且人民也开始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带给他们明天。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经历了109年的不断战火后,中国人民终于都能够过上自由和平的生活,然而回忆当中的战火烧得依旧猛烈,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时时刻刻反省自己,谨记历史的教诲,谨记自己的处境,自尊自强,不再受辱。

而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但并不彻底,而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发展,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966年5月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使党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因为“文化大革命”中江青集团的艰难曲折的斗争,使得“文化大革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国民经济虽然遭遇巨大的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在国家**的情况下人民解放军依然英勇地保卫着祖国的安全,对外工作也打开了心的局面,这一切并不是“文化大革命”的结果,但是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本应取得更大的成就。

尽管经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两次严重挫折,但是从总体上来讲,在以毛泽东未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下,新中国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进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主义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随后开始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人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国人民定以此为戒,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的自由、富强的时代。参考文献:

(4)[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5)[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6)《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7)《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8)《江泽民文集》人民出版社(9)李侃等:《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2004年版。(10)蒋士第等编:《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第11次印刷。

(11)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2)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3)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6)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17)胡绳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

(18)费正清、赖肖尔著:,张沛等译《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19)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20)[美]李侃如著《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

相关范文推荐

    以登山靴为题的初中(精选21篇)

    1.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的方式,也是一种展示个人能力的手段。在这里,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所提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乐趣,

    廉政承诺书(热门15篇)

    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表达能力。推荐给大家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我司于20xx年07月26日与贵司签订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个人读后感(实用18篇)

    读后感的写作需要遵循客观公正、言之有理、情之有情的原则,通过合理的论述和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主观感受。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读后感的优秀作品,供大家

    德育主任竞聘演讲稿范文(21篇)

    演讲稿范文是演讲者思考、准备和演讲的重要基础,它能够引导整个演讲过程的流畅进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优秀的演讲稿范文,共同进步,共同学习。各位老师:。大家

    社区清明节策划书(优秀17篇)

    策划书的编写过程需要与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项目符合预期目标。每个策划书范文都展示了作者的思考和创新,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亲近自然、亲近传统、亲

    一个内向的人大全(21篇)

    优秀作文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文成绩,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匪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它们用精妙的语言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参考范文(17篇)

    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所进行的一项综合性任务,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论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下是一些对毕业论文写作注意事项的整理和总结,供大家参考。【论文关键词】

    难忘的风景学生(优质20篇)

    优秀作文是在表达方式上独具匠心,能够让读者对主题产生深刻的思考和反思。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作文写作上的启示和指导。世间的美景有很多很

    绿色出行个人心得体会大全(19篇)

    通过总结和反思,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也明确了进一步提升的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方面的参考和借鉴。

    六一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优秀18篇)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总结,让我们明确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计划。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些精选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出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