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7篇)

时间:2023-11-10 作者:HT书生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7篇)

每年的年底,总结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它帮助我们审视成果和反思不足。在读这些年度总结范文时,大家可以思考自己的成长和不足之处,为新的一年制定更好的计划和目标。

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7篇)篇一

时间安排:xx年9月—11月。

阶段目标:对软件进行实际运行测试,及时发现并解决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做好相关培训工作。

主要工作:由点到面,对软件进行实际运行测试。在软件编写完成后,首先在试点单位进行一个月使用测试,经试点单位初验符合要求后,再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两个月的全面试运行。在测试过程中,合作双方对碰到的问题及不足之处要及时交换意见,提出解决方案,加以完善,确保软件在11月底前正式投入使用。

(二)、完善并推广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

办公自动化软件自xx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开发工作以来,目前公文管理、档案管理等主要模块编程已经完成,在局办公室进行了小规模试用,反应良好。在今年主要工作是进行更大规模的使用测试,计划自3月份起在局机关开始进行试用,在4月份选择一个基层防疫所进行试点,在6月份进入全省试运行阶段,在使用中根据各方面反馈意见,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全省稳定试运行三个月后进行验收。同时注意建立有关规章制度,确保软件使用的规范性和及时性,并做好相关培训工作,使办公自动化系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顺利推广,计划4月下旬举办一期系统维护培训班,邀请开发公司软件工程师集中讲授数据库、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日常管理与故障排除等维护知识;5月中旬举办一期软件使用培训班,面向一般使用人员讲解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日常操作与其他相关计算机基础知识。

(三)、建立局机关及各防疫所内部网站。

内部网站是信息化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以各种静态、动态网页为信息发布手段,为各单位、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快捷方便的软件平台。xx年上半年我局将逐级建立全局和各防疫所的内部网站,其中全局内部网站由局办公室负责进行网站栏目设置、页面布局和内容上传审核,基层防疫所网站由各自办公室负责相应工作,各网站的初始架设和界面美化由南京南软公司(我局办公自动化软件开发商)承担,所需服务器及建站软件由省局统一配备。

(四)、铺设局机关新办公楼计算机网络。

年内我局将进行新办公楼装潢改造工程,与工程相配套,将同期进行新楼计算。

机网络的铺设。新办公楼局域网包括内、外网两套系统,相互间严格隔离,可有效地确保信息资料安全。原则上每间办公室安装网络接口3组,每组含内、外网接口各一个,全部三层楼共安装网络接口90组。整个建设工作分“网线铺设”与“交换机配备”两部分进行,网线铺设与装潢工程相合并,由装潢公司直接承担,不单独招标,交换机等设备则在充分利用现有硬件的基础上,酌情增加,列入预算进行定点采购。经测算,整个新办公楼网络建设约需费用4.8万元,其中单独采购交换机费用2.8万元。

(五)、积极争取建成局所远程专线,实施网络电话和电视会议系统。

远程网络应用系统能够有效促进厅、局机关和基层单位间的信息沟通,降低办公成本,确保数据安全。目前省厅已将远程网络系统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根据我局的实际需要,参考监狱局的建设使用经验,我局远程网络应用系统将主要包括“局所远程专线”、“网络电话系统”、“电视会议系统”三项实施内容。

远程数据专线是整个远程应用的硬件基础,在我局可应用于传递网络电话语音信息、电视会议视频信息、远程监控信号、各类业务软件数据四个方面。远程专线在建设费用上主要包括一次性购买路由器费用和日常线路租赁费两部分,初步估算一次性投资需24万元左右,日常线路租赁费根据目前电信报价,每条线路月租为7100元,按每个省属所各一条线路计算,全年共需付月租费42万元左右。

网络电话系统是在远程专线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的增值应用,具有不产生长途电话费用,使用方便,安全保密性强等优点。所涉及设备主要有“网络电话中央交换机”和安装在各用户端的“网络电话终端”。按局机关和基层单位共120个终端计算,我局整个网络电话系统建设约需投资21万元。

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7篇)篇二

3、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精神,以《条例》正式施行三周年为契机,以“中国?”党政门户网站为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认真对照《条例》的要求,查漏补缺。抓好党政门户网站信息更新和保障工作,充分深挖政务资源,加强与公众和其他部门的沟通,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推动网站对外宣传,提高网站信息质量。

4、推进电子监察与行政审批系统运行。去年我区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系统已建成并运行,今年将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积极利用该系统推行政务公开,实现网上办事和办事结果可以在线查询,通过网络为企业和群众服务,提高政务公开透明度。

1、切实加强电子政务培训工作。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办班、组织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信息联络员的培训,会同组织、人事部门抓好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电子政务轮训工作,着重抓好网上行政审批及oa协同办公系统应用的培训。

2、建设红网分站。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着手建设红网分站,将本区的人文历史、新闻资讯、招商旅游等资源进行强力推介。建成后的红网分站将打造全新的网上问政、参政议政的新平台,有利于我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更好地了解民意,开展工作。

3、继续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引导工作。进一步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督促各乡镇街道开展舆情信息搜集上报工作,强化舆情信息监控力度。建立覆盖全区各级各部门、上下联动的网络评论员队伍,扩大舆情信息搜集范围,及时引导舆情向正确方向发展,努力为我区政治、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4、建好新农村信息示范点。在现有信息化服务站点示范、新农网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农村信息化建设覆盖范围,协调通信营运商抓好新农村信息示范点建设。依托中国新农村网平台,及时发布区内农产品品种、数量、质量等信息,搭起了网上农产品交易平台,为我区的农产品走出去服务。

5、强化网络安全工作。加快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继续推行安全定级保护工作。加强网络安全知识宣传培训,开展经常性信息安全和保密监督检查,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三、进一步推动信息产业发展。

1、加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力度。加强对信息产业的规划、引导和服务,研究制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中的应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融合、共生,带动信息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信息产业在我区经济中的比重。

2、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总结推广本区和外地企业电子商务建设的经验做法,鼓励和引导区内重点企业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3、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产业,提升发展规模档次,重点跟踪省、市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试点企业,抓好现有企业的培育,积极帮助企业争取政策、资金。

一、指导思想。

以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坚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实求效”的原则,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重点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改组、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同时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以适应我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二、主要目标。

1、新增省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示范试点企业1家;。

2、新增市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示范试点企业2家;。

3、新增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示范点1家。

三、工作重点。

1、政府推进、市场主导,加快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企业本身、相关的政府部门及信息技术咨询和提供商等多个环节,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对企业信息化的推动作用,抓好总体规划,制订各种配套政策,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机制,创造一个良好的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宽松环境,积极组织和引导企业信息化进程。现代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将有力地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更新换代,加强企业管理和决策智能化,已成为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的强大武器。政府技改资金、科技专项要向企业信息化项目倾斜,优先扶持重点项目,培育信息化示范基地。同时,要坚持市场主导的原则,充分重视和发挥企业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角色及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强化宏观规划、指导和市场监管,致力于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帮助企业选择先进适用的信息化技术,提高信息化应用效率。

2、统筹规划、分层实施,加强企业信息化规划管理。

针对我区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企业间、地区间差异很大,带有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工作计划,加强引导与管理,防止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随意性和欠科学性。有关部门要尽快建立企业信息化联席会议等有关制度,对企业信息化动态实施跟踪,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同时,要采取分层实施的战略步骤。优先发展基础好、见效快的行业与企业,积累经验,逐步推广,从而带动全区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从我区行业分布情况看,制造业的信息化基础相对较好,且在工业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以制造业为突破口。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我区的传统制造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销售运营的电子化,不断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水平。在具体实现方式上,可以分多个层次,通过抓重点企业信息化项目力争列入省、市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示范试点企业发挥示范效应,通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抓好通用平台建设节约中小企业信息化改造成本,通达工业集中区的信息化项目带动园区内企业实施信息化,通过龙头企业或市场等电子商务示范点带动上下游企业进行网上营销节约销售及采购成本。

3、循序渐进、效益为本,提高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

目前,我区规模以上企业有一半以上已建有局域网,并有将近一半企业在互联网上建有门户网站,但多数企业网站的应用目前还停留在发布产品、服务信息和企业新闻以及收集客户信息方面,企业实施工业设计及生产过程信息化、人财物的数字化管理、电子商务等较高层次应用的不多,总体来讲大多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尚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改造的自身条件还较差。因此,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引导企业循序渐进,把握好自身的定位与切入时机,做到不求“新、奇、高”,但求“好、够、实”。对技术力量较差、资金不足的企业可选择投入小、见效快的企业网站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对有一定基础和资金实力的企业,要帮助其制订长远规划,并通过资源整合、流程重组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结构的信息化转型。要引导企业不一味地追求先进技术,走精打细算、低成本、高效益的路子,采用小步快跑的循序渐进策略,切忌一哄而上随大流的建设模式。要采取建设—见效—再建设的滚动投资方式,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融入到企业整体发展框架内,在使用过程中逐步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增强企业的整体发展动力。

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7篇)篇三

总体目标:

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达到三个转变,即:转变学校管理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

具体任务: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

(三)信息资源进一步开发建设。

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形式生动活泼、方便师生使用的信息资源和相应的软件支持,建立健全共建共享机制,集中优势,建设学科完备、内容优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既要为教师提供各种教学辅助资料、优秀课例、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和素材,又要为学生提供优秀教师的教学辅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努力在20__年初步建成这样的便教利学的资源库。

(四)队伍建设。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保证。要把信息技术纳入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必修课程,分层分级抓好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应用、开发、管理、学科教学、科研五支队伍建设。

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7篇)篇四

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深入推进省级工业强市建设,坚持以产业企业培育引领工业发展、以科技创新驱动工业发展、以两化融合提升工业发展,全面振兴实体经济,努力当好温州市转型发展的顶梁柱,赶超发展的排头兵。20xx年,全市工业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有好,工业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我局被评为乐清市20xx年度工作先进单位,并获突出贡献奖;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小微园、小升规、信息化工作等7项考绩工作居温州第一;工业强市建设综合评价由一档第五位晋升到第四位,全省排名由第六名晋升到第五名,其中五项一级指标中的结构调整得分居全省第一,绿色发展居全省第三,连续三年荣获工业强县(市、区)建设综合评价全省先进单位。

(一)工业生产平稳增长。20xx年我市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286.9亿元,同比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79.6亿元,同比增长6.6%。同时,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年,电气主导产业实现规上产值790.46亿元,同比增长7.0%,增幅高于规上工业总产值1.4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产值61.42%。地方财政收入中工业税收收入达到32.31亿元,同比增长8.86%;国税制造业入库税收达到56.03亿元,同比增长10.67%。

(二)工业投资逐步扩大。全年我市完成限上工业投资222亿元,同比增长18.2%,工业投资占限上投资40%。“机器换人”工作持续加强。工业技术改造投资达到181.7亿元,同比增长22.5%,占限上工业投资87.8%,技改项目备案145项。

(三)节能降耗工作有序推进。至三季度,单位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5.6%,超额完成20xx年节能目标任务(目标为下降0.25%),至20xx年三季度累计单位gdp能耗下降21.8%,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目标为累计下降17.4%)。20xx年,全社会用电量达49.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1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达28.0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11%,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7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8%,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1.06个百分点。从20xx年三季度看,全市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增速为2.54%,远低于全年6%的控制目标任务,规上企业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1.8%,超额完成年度下降2%的目标任务。

(一)“三强”推动,全力支撑工业强市创建。一是努力推进工业强镇建设。引导全市工业总产值15亿以上镇(街道、功能区)开展工业强镇建设,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建立域内企业分类管理档案。北白象、柳市、虹桥在全省71个规上产值100亿的建制镇中,分获第1、第2和第12名,经济开发区在全省62个工业强区排名第7;同时柳市、北白象、翁垟获温州市工业强镇先进单位。二是扎实推进工业强企建设。全面实施“三名”工程,华仪集团成功入选第二批省“三名”培育试点企业,7家企业入选温州市“三名”企业培育名单,21家企业入选温州领军型工业企业,39家入选温州高成长型工业企业;全年新增20亿元企业2家、10亿元1家、5亿元2家、亿元企业22家;全年新增“小升规”企业149家。加大企业联合重组,指导我市包装印刷行业和预拌混凝土行业实施联合重组;电光防爆收购了3家企业,跃华控股与沃城集团完成了联合重组。三是指导推进工业强业建设。重新修订了工业行业考核评价和奖励补助实施办法,加大对行业协会扶持和奖励力度。全面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发挥协会服务职能,建立行业自律规范公约,遏制行业内低质低价恶性竞争行为,启动开展2个行业提升发展计划试点示范。

(二)产业联动,夯实工业强市建设基础。大力实施“一六五”产业发展战略,做强大产业大企业。持续做强支柱产业。召开电气行业提升发展动员大会,强化质量提升培育,规范行业竞争秩序,查处打击低质低价生产经营行为,提高行业企业质量效益;积极引导电气产品结构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延伸,从低端化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品方向发展。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信息经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大生命健康产业培育,建立了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前期1.5亿元,生命健康产业园创新产业培育运作模式,去年底举行了开园仪式,前期有10个项目(企业)入园,5名“国千”和“省千”入驻,乐清市政府与上海新生源医药集团签署了乐清生命健康产业园委托运营协议。加快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培育,与中国兵器工业第五八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浙江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研究院所和高校就在乐清建立研发中心等事项进行了对接和沟通,建立了温州市“机器换人”工程服务平台。积极实施信息化战略,发展信息经济,我市列入20xx年省首批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并获得400万元补助资金。

(三)投资拉动,全力推进工业强市建设。以有效投资为载体,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后劲,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获得省新增用地指标120亩奖励。工业性投资和技改投资总量稳居温州首位,增速排名稳居省内20个工业强县(市、区)前列,完成省里下达的全年20%的技改增速目标,预期能获得1000万奖励资金。抓重大项目,加快德力西集团、人民集团等重大产业项目以及意华接插件、远方车载等工业大项目形象进度建设,正泰乐清创新创业园等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化项目。抓重点项目,创新项目生成机制,遴选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积极做好金龙机电等21个温州市技改重点项目服务工作,有效拉动和扩大了工业投资。抓园区建设。加快推进16个小微园建设,目前乐清生命健康产业园、环保产业园(一期)和柳市方斗岩工业区3个园区已基本完工,9个园区正在开工建设,4个园区正在筹备开工中。全年完成小微园供地共计1272.605亩,供地完成率169.6%;小微园新增竣工面积达102万平方米,完成率102%;373家企业入驻小微园,小微园入驻面积达145.5万平方米,完成率为145.5%;新增产值达40.13亿元,完成率160.5%;新增示范小微园开工率100%。

(四)创新驱动,全面深化工业强市建设。积极搭建创新研发平台。加快推进工业设计基地建设,目前已正式开园运营,21家设计企业已入驻基地开展工作,举办了设计企业与行业协会、制造企业首场对接活动。引导企业加快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年新增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个、企业技术中心2家、企业工业设计中心1家,新增温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企业工业设计中心4家,新增乐清市企业技术中心10家。加快机器换人与换人机器工作。《乐清市电气行业“机器换人”推进工作方案(20xx-2017年)》和《乐清市百企装备优化提升工程示范实施方案》成功入选省级项目,分别获得省财政资金500万元和250万元。建立了温州“机器换人”工程服务平台,成立了温州市电气行业“机器换人”产业发展联盟,全省和温州市“机器换人”现场会在乐清顺利召开。深度促进“两化”融合。全面推进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创新“847工程”,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顺利通过全省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绩效考核,示范区绩效评价排名前三。积极培育两化融合典型示范,正泰仪器仪表为温州唯一通过国家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的企业,合兴等2家企业列入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推进浙江中迅电子有限公司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积极打造智能制造(数字工厂)示范工程,万控集团等3家企业列入20xx年省两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专项计划;4家企业入选省云工程和云服务项目;正泰公司智能制造项目列入工信部专项项目,获得6000万元补助。

(五)节能降耗,全面实施集约节约发展。严把节能评估审查关,把好项目“准入关”。对17个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审查,对110多个技改项目实行了节能备案登记。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年共淘汰10座砖瓦窑、24家电镀企业。鼓励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省绿色企业和节能示范企业创建,35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4家企业创建省绿色企业,5家企业被评为温州市节能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实施节能改造,全年共将12个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列入项目库。多层次开展能源监察活动,完成20个重点用能单位监察;对年用电量达30万千瓦时以上的规下企业进行专项监察,对异常企业进行重点监控。加强能源管理人员培训,组织一期(160人)重点用能单位企业负责人、能管员及各镇(街)能源监管员培训,不断提高节能管理能力。大力开展节能宣传工作,投入40多万元宣传经费,分别在电视媒体、《乐清日报》专门设立节能宣传专刊,不断增强全民节能意识,营造全民节能降耗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服务促动,有力保障工业强市建设。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综合配置改革,开展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将工业企业评价分类结果与要素资源差别化配置相挂钩,目前全市1.7万家企业已纳入亩产效益评价体系,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发挥淘汰落后产能、市场出清作用。开展用能确权和交易工作,核定企业用能总量指标配额和新增用能指标配额,实施差别化收费,倒逼企业自我改革和自我创新。加大助企强工力度,整理汇编《乐清市扶工政策汇编(指南)》,内容涉及科技创新、金融帮扶、土地建筑、税费优惠、产业培育、人才引培、转型升级、优化服务和奖励补助等9大类。加大企业帮扶工作。全年为114家企业办理应急转贷554笔,合计45.09亿元;使用资金企业数同比增长16.3%,办理笔数同比增长21.3%,资金使用量同比增长26.8%。深入开展驻企服务工作。建立市管领导干部担任重点企业驻企服务员制度,全年共为企业解决问题4418个,办结率87.29%。

(七)强化管理,全力保障国有企业稳定。全力抓好平安创建工作,与各国有企业签订安全(消防)目标责任书,督促各单位加强对本单位安全(消防)工作的领导。积极开展安全检查,督查企业生产经营场地85处,查出隐患5条,现场整改5条。做好国企维稳工作。认真抓好信访工作,极力化解各种矛盾,重点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全年来信来访来电30件,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在全国、省、温州市、乐清市“两会”期间,认真做好排查稳控工作。加强了国有企业班子建设,充实了班子力量,全年对化学厂、重配厂、虹桥物资公司等有关人事进行了调整;健全国有企业后备干部数据库,加强企业后备力量的培养。开展了国有企业和职工生活现状调研活动,进一步掌握和梳理国有企业诉求,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并争取相关待遇。

(八)加强党建,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工作。狠抓班子领导带头学,全年共集中学习讨论13次,邀请专家授课3场。二是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全年共顺利完成机关党委下属11个支部以及社会组织联合党委下属1个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指导成立了防雷协会、紧固件协会、企业信息化促进会等3个新的协会党组织。做好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打造了英博啤酒公司、市印刷厂、营销员协会等党建示范点,通过示范引领,促进党建工作开展。开展党建联盟建设,进一步提升两新党组织的学习效果和活动吸引力。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全年共发展党员16名,列入积极分子22名,按期转正8名。开展党内关爱活动。在春节、“七一”和重阳节期间积极做好34名党内和各结对村建国前老党员、贫病老党员慰问工作。重阳节组织局机关离退休老干部到工业设计基地参观,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组织开展“五星争创”、“红色细胞工程”建设和机关党员进社区活动。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积极申报创建“企业之家”机关服务品牌,深化六型机关、四好科室创建,积极参加“万人评机关”活动,进一步提升机关干部作风。抓好机关文化建设和群团工作。完成了系统妇委会换届,开展了困难职工子女金秋助学工作,组织青年干部开展户外拓展活动,增强群团组织的凝聚力。四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禁令”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有关规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落实涉企优惠政策的意见》,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公平性、公正性;组织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组织机关全体干部、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和各党组织负责人开展了廉政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一)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乏力。工业产值增速不理想,20xx年,我市计划全市工业产值及增加值增长7.0%,从完成情况来看,规上工业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分别才完成5.6%和6.6%。

(二)企业生产经营仍然比较困难。企业受土地、人才、融资等要素制约依然严重,企业“两链”问题仍然没有有效解决,转型升级压力不断加大。

(三)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新产业新增长点培育难度大,传统支柱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金融杠杆的'泡沫化仍然比较突显。

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局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等理念,主动适应工业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强创新、补短板、防风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开局。20xx年要力争实现以下目标:规上工业产值增速5.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实现电气产业总产值1200亿元以上,年增长率8.1%以上;力争完成工业性投资25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以上,技术改造占工业性投资比重达到70%以上;完成单位gdp能耗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一)大产业,即做大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同步发展。20xx年,工业经济实现“双中高”,即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速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产品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深入实施“一六五”产业计划,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构建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新型制造体系,提升发展电气等传统支柱产业。20xx年电气产业实现产值1200亿元;着力培育信息经济、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占领新经济的制高点;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服务型制造。20xx年,力争实现主导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达8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0%和55%以上。

(二)强企业,实现大企业与小微企业共同发展。加大工业强企建设力度,大力实施“三名”工程和领军型企业培育工程,大力推进省、市级“三名”企业培育试点工作,加大资源要素向骨干企业和领军型企业倾斜。一是做强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以行业、区域龙头骨干企业为对象,加快培育领军企业(集团)“顶天立地”,20xx年培养2名领军企业家,新增超10亿企业1家。二是做优高成长型企业。着力培育高成长型企业,20xx年全市新增超亿元企业15家,新增超5亿元企业1家,培育成长型企业70家。三是做专小微企业。以“小升规”、“四换三名”为抓手,培育引导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打造“隐形冠军”和行业“小巨人”。同时,加大工业强业建设力度。开展行业优化升级,全面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建立行业自律规范公约和约束机制,开展若干个行业优化升级试点示范。

(三)谋项目,实现工业强市建设2.0。全面推进工业强镇建设。做好省级、温州市级工业强镇(区)创建工作,争取北白象、柳市在全省工业强镇中排名继续保持全省领先,虹桥镇进入前10,经济开发区在全省功能区中排名进入前5,创建提升温州市级工业强镇4个。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大推进重大产业项目、重点工业项目和未开工项目建设,强化工业项目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等指标考核。一是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在重点区域和重点板块布局正泰乐清创新创业园等重大工业项目,重点推进正泰、德力西、人民集团等省级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二是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完成企业零土地技改(包括旧厂房、厂区改造)180亿元。三是谋划一批重要平台。着力打造柳白新区智能装备小镇、经济开发区智慧小镇和虹桥港口新城生命健康小镇等三大工业“科创”特色小镇,建设工业转型升级主平台和示范区;继续做好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努力提升小微园区质量和品质。

(四)推创新,实现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一是搭建创新平台。加快工业设计基地建设,争取列入省级示范基地,力争引进入驻设计公司21家以上,工业设计人才120人以上,年设计服务收入达到1500万以上。二是加强企业重点研究院、研发中心建设。引导企业加快“机器换人”,创建10家省、温州市和乐清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三是强化方式创新。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业态。引导企业加快“机器换人”,完成技改项目50个,总投资3亿元。推进两化融合,继续推进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示范区建设,加快省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创建。

(五)重绿色,实现集约节约发展。深入实施“四换三名”、“三转一市”,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强化资源要素综合配置改革,积极开展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建立企业分档数据库和明细档案,以“亩产论英雄”,以市场机制倒逼企业转型发展。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继续围绕能源“双控”目标任务,完善节能机制与政策体系,建立完善能源配置激励制度,推进用能预算化管理。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总量确权工作,积极推行用能量(权)交易试点,探索建立利用市场化手段配置能源的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探索建立产业“上新汰劣”用能动态平衡机制,积极利用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等措施,推动淘汰一批落后产能、设备和工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实施技术节能。实施一批重点节能技术(产品)改造项目,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组织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企业创建工作。

(六)优服务,实现精准服务助企兴工。充分发挥经信部门牵头抓总、综合协调、联络服务的作用,全力做好精准服务。出好规划政策,编制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规划、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等,当好参谋助手。搭建有用平台,建立有效机制,切实发挥各工业行业协会、电气行业“机器换人”产业发展联盟作用。加大培训力度,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转变作风,建立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加强精准对接和精准服务,打造“企业之家”服务品牌,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动力,促进工业经济赶超发展,助推“五市六城”建设。

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7篇)篇五

20xx年,是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深入推进省级工业强市建设,坚持以产业企业培育引领工业发展、以科技创新驱动工业发展、以两化融合提升工业发展,全面振兴实体经济,努力当好温州市转型发展的顶梁柱,赶超发展的排头兵。20xx年,全市工业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有好,工业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我局被评为乐清市20xx年度工作先进单位,并获突出贡献奖;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小微园、小升规、信息化工作等7项考绩工作居温州第一;工业强市建设综合评价由一档第五位晋升到第四位,全省排名由第六名晋升到第五名,其中五项一级指标中的结构调整得分居全省第一,绿色发展居全省第三,连续三年荣获工业强县(市、区)建设综合评价全省先进单位。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一)工业生产平稳增长。20xx年我市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286.9亿元,同比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79.6亿元,同比增长6.6%。同时,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年,电气主导产业实现规上产值790.46亿元,同比增长7.0%,增幅高于规上工业总产值1.4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产值61.42%。地方财政收入中工业税收收入达到32.31亿元,同比增长8.86%;国税制造业入库税收达到56.03亿元,同比增长10.67%。

(二)工业投资逐步扩大。全年我市完成限上工业投资222亿元,同比增长18.2%,工业投资占限上投资40%。“机器换人”工作持续加强。工业技术改造投资达到181.7亿元,同比增长22.5%,占限上工业投资87.8%,技改项目备案145项。

(三)节能降耗工作有序推进。至三季度,单位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5.6%,超额完成20xx年节能目标任务(目标为下降0.25%),至20xx年三季度累计单位gdp能耗下降21.8%,超额完成节能目标任务(目标为累计下降17.4%)。20xx年,全社会用电量达49.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1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达28.0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11%,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7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8%,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1.06个百分点。从20xx年三季度看,全市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增速为2.54%,远低于全年6%的控制目标任务,规上企业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1.8%,超额完成年度下降2%的目标任务。

二、20xx年主要工作。

(一)“三强”推动,全力支撑工业强市创建。一是努力推进工业强镇建设。引导全市工业总产值15亿以上镇(街道、功能区)开展工业强镇建设,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建立域内企业分类管理档案。北白象、柳市、虹桥在全省71个规上产值100亿的建制镇中,分获第1、第2和第12名,经济开发区在全省62个工业强区排名第7;同时柳市、北白象、翁垟获温州市工业强镇先进单位。二是扎实推进工业强企建设。全面实施“三名”工程,华仪集团成功入选第二批省“三名”培育试点企业,7家企业入选温州市“三名”企业培育名单,21家企业入选温州领军型工业企业,39家入选温州高成长型工业企业;全年新增20亿元企业2家、10亿元1家、5亿元2家、亿元企业22家;全年新增“小升规”企业149家。加大企业联合重组,指导我市包装印刷行业和预拌混凝土行业实施联合重组;电光防爆收购了3家企业,跃华控股与沃城集团完成了联合重组。三是指导推进工业强业建设。重新修订了工业行业考核评价和奖励补助实施办法,加大对行业协会扶持和奖励力度。全面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发挥协会服务职能,建立行业自律规范公约,遏制行业内低质低价恶性竞争行为,启动开展2个行业提升发展计划试点示范。

(二)产业联动,夯实工业强市建设基础。大力实施“一六五”产业发展战略,做强大产业大企业。持续做强支柱产业。召开电气行业提升发展动员大会,强化质量提升培育,规范行业竞争秩序,查处打击低质低价生产经营行为,提高行业企业质量效益;积极引导电气产品结构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延伸,从低端化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品方向发展。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信息经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大生命健康产业培育,建立了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前期1.5亿元,生命健康产业园创新产业培育运作模式,去年底举行了开园仪式,前期有10个项目(企业)入园,5名“国千”和“省千”入驻,乐清市政府与上海新生源医药集团签署了乐清生命健康产业园委托运营协议。加快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培育,与中国兵器工业第五八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浙江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研究院所和高校就在乐清建立研发中心等事项进行了对接和沟通,建立了温州市“机器换人”工程服务平台。积极实施信息化战略,发展信息经济,我市列入20xx年省首批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并获得400万元补助资金。

(三)投资拉动,全力推进工业强市建设。以有效投资为载体,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后劲,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获得省新增用地指标120亩奖励。工业性投资和技改投资总量稳居温州首位,增速排名稳居省内20个工业强县(市、区)前列,完成省里下达的全年20%的技改增速目标,预期能获得1000万奖励资金。抓重大项目,加快德力西集团、人民集团等重大产业项目以及意华接插件、远方车载等工业大项目形象进度建设,正泰乐清创新创业园等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化项目。抓重点项目,创新项目生成机制,遴选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积极做好金龙机电等21个温州市技改重点项目服务工作,有效拉动和扩大了工业投资。抓园区建设。加快推进16个小微园建设,目前乐清生命健康产业园、环保产业园(一期)和柳市方斗岩工业区3个园区已基本完工,9个园区正在开工建设,4个园区正在筹备开工中。全年完成小微园供地共计1272.605亩,供地完成率169.6%;小微园新增竣工面积达102万平方米,完成率102%;373家企业入驻小微园,小微园入驻面积达145.5万平方米,完成率为145.5%;新增产值达40.13亿元,完成率160.5%;新增示范小微园开工率100%。

(四)创新驱动,全面深化工业强市建设。积极搭建创新研发平台。加快推进工业设计基地建设,目前已正式开园运营,21家设计企业已入驻基地开展工作,举办了设计企业与行业协会、制造企业首场对接活动。引导企业加快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年新增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个、企业技术中心2家、企业工业设计中心1家,新增温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企业工业设计中心4家,新增乐清市企业技术中心10家。加快机器换人与换人机器工作。《乐清市电气行业“机器换人”推进工作方案(20xx-20xx年)》和《乐清市百企装备优化提升工程示范实施方案》成功入选省级项目,分别获得省财政资金500万元和250万元。建立了温州“机器换人”工程服务平台,成立了温州市电气行业“机器换人”产业发展联盟,全省和温州市“机器换人”现场会在乐清顺利召开。深度促进“两化”融合。全面推进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创新“847工程”,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顺利通过全省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绩效考核,示范区绩效评价排名前三。积极培育两化融合典型示范,正泰仪器仪表为温州唯一通过国家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的企业,合兴等2家企业列入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推进浙江中迅电子有限公司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积极打造智能制造(数字工厂)示范工程,万控集团等3家企业列入20xx年省两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专项计划;4家企业入选省云工程和云服务项目;正泰公司智能制造项目列入工信部专项项目,获得6000万元补助。

(五)节能降耗,全面实施集约节约发展。严把节能评估审查关,把好项目“准入关”。对17个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审查,对110多个技改项目实行了节能备案登记。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年共淘汰10座砖瓦窑、24家电镀企业。鼓励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省绿色企业和节能示范企业创建,35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4家企业创建省绿色企业,5家企业被评为温州市节能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实施节能改造,全年共将12个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列入项目库。多层次开展能源监察活动,完成20个重点用能单位监察;对年用电量达30万千瓦时以上的规下企业进行专项监察,对异常企业进行重点监控。加强能源管理人员培训,组织一期(160人)重点用能单位企业负责人、能管员及各镇(街)能源监管员培训,不断提高节能管理能力。大力开展节能宣传工作,投入40多万元宣传经费,分别在电视媒体、《乐清日报》专门设立节能宣传专刊,不断增强全民节能意识,营造全民节能降耗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服务促动,有力保障工业强市建设。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综合配置改革,开展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将工业企业评价分类结果与要素资源差别化配置相挂钩,目前全市1.7万家企业已纳入亩产效益评价体系,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发挥淘汰落后产能、市场出清作用。开展用能确权和交易工作,核定企业用能总量指标配额和新增用能指标配额,实施差别化收费,倒逼企业自我改革和自我创新。加大助企强工力度,整理汇编《乐清市扶工政策汇编(指南)》,内容涉及科技创新、金融帮扶、土地建筑、税费优惠、产业培育、人才引培、转型升级、优化服务和奖励补助等9大类。加大企业帮扶工作。全年为114家企业办理应急转贷554笔,合计45.09亿元;使用资金企业数同比增长16.3%,办理笔数同比增长21.3%,资金使用量同比增长26.8%。深入开展驻企服务工作。建立市管领导干部担任重点企业驻企服务员制度,全年共为企业解决问题4418个,办结率87.29%。

(七)强化管理,全力保障国有企业稳定。全力抓好平安创建工作,与各国有企业签订安全(消防)目标责任书,督促各单位加强对本单位安全(消防)工作的领导。积极开展安全检查,督查企业生产经营场地85处,查出隐患5条,现场整改5条。做好国企维稳工作。认真抓好信访工作,极力化解各种矛盾,重点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全年来信来访来电30件,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在全国、省、温州市、乐清市“两会”期间,认真做好排查稳控工作。加强了国有企业班子建设,充实了班子力量,全年对化学厂、重配厂、虹桥物资公司等有关人事进行了调整;健全国有企业后备干部数据库,加强企业后备力量的培养。开展了国有企业和职工生活现状调研活动,进一步掌握和梳理国有企业诉求,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并争取相关待遇。

(八)加强党建,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工作。狠抓班子领导带头学,全年共集中学习讨论13次,邀请专家授课3场。二是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全年共顺利完成机关党委下属11个支部以及社会组织联合党委下属1个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指导成立了防雷协会、紧固件协会、企业信息化促进会等3个新的协会党组织。做好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打造了英博啤酒公司、市印刷厂、营销员协会等党建示范点,通过示范引领,促进党建工作开展。开展党建联盟建设,进一步提升两新党组织的学习效果和活动吸引力。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全年共发展党员16名,列入积极分子22名,按期转正8名。开展党内关爱活动。在春节、“七一”和重阳节期间积极做好34名党内和各结对村建国前老党员、贫病老党员慰问工作。重阳节组织局机关离退休老干部到工业设计基地参观,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组织开展“五星争创”、“红色细胞工程”建设和机关党员进社区活动。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积极申报创建“企业之家”机关服务品牌,深化六型机关、四好科室创建,积极参加“万人评机关”活动,进一步提升机关干部作风。抓好机关文化建设和群团工作。完成了系统妇委会换届,开展了困难职工子女金秋助学工作,组织青年干部开展户外拓展活动,增强群团组织的凝聚力。四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禁令”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有关规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落实涉企优惠政策的意见》,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公平性、公正性;组织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组织机关全体干部、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和各党组织负责人开展了廉政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三、存在问题。

(一)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乏力。工业产值增速不理想,20xx年,我市计划全市工业产值及增加值增长7.0%,从完成情况来看,规上工业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分别才完成5.6%和6.6%。

(二)企业生产经营仍然比较困难。企业受土地、人才、融资等要素制约依然严重,企业“两链”问题仍然没有有效解决,转型升级压力不断加大。

(三)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新产业新增长点培育难度大,传统支柱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金融杠杆的泡沫化仍然比较突显。

四、20xx年工作思路。

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局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等理念,主动适应工业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强创新、补短板、防风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开局。20xx年要力争实现以下目标:规上工业产值增速5.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实现电气产业总产值1200亿元以上,年增长率8.1%以上;力争完成工业性投资25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以上,技术改造占工业性投资比重达到70%以上;完成单位gdp能耗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一)大产业,即做大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同步发展。20xx年,工业经济实现“双中高”,即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速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产品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深入实施“一六五”产业计划,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构建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新型制造体系,提升发展电气等传统支柱产业。20xx年电气产业实现产值1200亿元;着力培育信息经济、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占领新经济的制高点;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服务型制造。20xx年,力争实现主导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达8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0%和55%以上。

(二)强企业,实现大企业与小微企业共同发展。加大工业强企建设力度,大力实施“三名”工程和领军型企业培育工程,大力推进省、市级“三名”企业培育试点工作,加大资源要素向骨干企业和领军型企业倾斜。一是做强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以行业、区域龙头骨干企业为对象,加快培育领军企业(集团)“顶天立地”,20xx年培养2名领军企业家,新增超10亿企业1家。二是做优高成长型企业。着力培育高成长型企业,20xx年全市新增超亿元企业15家,新增超5亿元企业1家,培育成长型企业70家。三是做专小微企业。以“小升规”、“四换三名”为抓手,培育引导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打造“隐形冠军”和行业“小巨人”。同时,加大工业强业建设力度。开展行业优化升级,全面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建立行业自律规范公约和约束机制,开展若干个行业优化升级试点示范。

(三)谋项目,实现工业强市建设2.0。全面推进工业强镇建设。做好省级、温州市级工业强镇(区)创建工作,争取北白象、柳市在全省工业强镇中排名继续保持全省领先,虹桥镇进入前10,经济开发区在全省功能区中排名进入前5,创建提升温州市级工业强镇4个。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大推进重大产业项目、重点工业项目和未开工项目建设,强化工业项目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等指标考核。一是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在重点区域和重点板块布局正泰乐清创新创业园等重大工业项目,重点推进正泰、德力西、人民集团等省级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二是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完成企业零土地技改(包括旧厂房、厂区改造)180亿元。三是谋划一批重要平台。着力打造柳白新区智能装备小镇、经济开发区智慧小镇和虹桥港口新城生命健康小镇等三大工业“科创”特色小镇,建设工业转型升级主平台和示范区;继续做好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努力提升小微园区质量和品质。

(四)推创新,实现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一是搭建创新平台。加快工业设计基地建设,争取列入省级示范基地,力争引进入驻设计公司21家以上,工业设计人才120人以上,年设计服务收入达到1500万以上。二是加强企业重点研究院、研发中心建设。引导企业加快“机器换人”,创建10家省、温州市和乐清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三是强化方式创新。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业态。引导企业加快“机器换人”,完成技改项目50个,总投资3亿元。推进两化融合,继续推进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示范区建设,加快省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创建。

(五)重绿色,实现集约节约发展。深入实施“四换三名”、“三转一市”,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强化资源要素综合配置改革,积极开展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建立企业分档数据库和明细档案,以“亩产论英雄”,以市场机制倒逼企业转型发展。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继续围绕能源“双控”目标任务,完善节能机制与政策体系,建立完善能源配置激励制度,推进用能预算化管理。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总量确权工作,积极推行用能量(权)交易试点,探索建立利用市场化手段配置能源的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探索建立产业“上新汰劣”用能动态平衡机制,积极利用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等措施,推动淘汰一批落后产能、设备和工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实施技术节能。实施一批重点节能技术(产品)改造项目,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组织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企业创建工作。

(六)优服务,实现精准服务助企兴工。充分发挥经信部门牵头抓总、综合协调、联络服务的作用,全力做好精准服务。出好规划政策,编制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规划、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等,当好参谋助手。搭建有用平台,建立有效机制,切实发挥各工业行业协会、电气行业“机器换人”产业发展联盟作用。加大培训力度,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转变作风,建立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加强精准对接和精准服务,打造“企业之家”服务品牌,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动力,促进工业经济赶超发展,助推“五市六城”建设。

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7篇)篇六

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困难,召开银企洽谈会,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经济和信息化局20xx年度总结及20xx。

工作计划。

希望对你有帮助。

20xx年,是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深入推进省级工业强市建设,坚持以产业企业培育引领工业发展、以科技创新驱动工业发展、以两化融合提升工业发展,全面振兴实体经济,努力当好温州市转型发展的顶梁柱,赶超发展的排头兵。20xx年,全市工业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有好,工业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我局被评为乐清市20xx年度工作先进单位,并获突出贡献奖;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小微园、小升规、信息化工作等7项考绩工作居温州第一;工业强市建设综合评价由一档第五位晋升到第四位,全省排名由第六名晋升到第五名,其中五项一级指标中的结构调整得分居全省第一,绿色发展居全省第三,连续三年荣获工业强县(市、区)建设综合评价全省先进单位。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一)工业生产平稳增长。20xx年我市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286.9亿元,同比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79.6亿元,同比增长6.6%。同时,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年,电气主导产业实现规上产值790.46亿元,同比增长7.0%,增幅高于规上工业总产值1.4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产值61.42%。地方财政收入中工业税收收入达到32.31亿元,同比增长8.86%;国税制造业入库税收达到56.03亿元,同比增长10.67%。

(二)工业投资逐步扩大。全年我市完成限上工业投资222亿元,同比增长18.2%,工业投资占限上投资40%。“机器换人”工作持续加强。工业技术改造投资达到181.7亿元,同比增长22.5%,占限上工业投资87.8%,技改项目备案145项。

(三)节能降耗工作有序推进。至三季度,单位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5.6%,超额完成20xx年节能目标任务(目标为下降0.25%),至20xx年三季度累计单位gdp能耗下降21.8%,超额完成节能目标任务(目标为累计下降17.4%)。20xx年,全社会用电量达49.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1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达28.0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11%,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7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8%,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1.06个百分点。从20xx年三季度看,全市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增速为2.54%,远低于全年6%的控制目标任务,规上企业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1.8%,超额完成年度下降2%的目标任务。

二、20xx年主要工作。

(一)“三强”推动,全力支撑工业强市创建。一是努力推进工业强镇建设。引导全市工业总产值15亿以上镇(街道、功能区)开展工业强镇建设,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建立域内企业分类管理档案。北白象、柳市、虹桥在全省71个规上产值100亿的建制镇中,分获第1、第2和第12名,经济开发区在全省62个工业强区排名第7;同时柳市、北白象、翁垟获温州市工业强镇先进单位。二是扎实推进工业强企建设。全面实施“三名”工程,华仪集团成功入选第二批省“三名”培育试点企业,7家企业入选温州市“三名”企业培育名单,21家企业入选温州领军型工业企业,39家入选温州高成长型工业企业;全年新增20亿元企业2家、10亿元1家、5亿元2家、亿元企业22家;全年新增“小升规”企业149家。加大企业联合重组,指导我市包装印刷行业和预拌混凝土行业实施联合重组;电光防爆收购了3家企业,跃华控股与沃城集团完成了联合重组。三是指导推进工业强业建设。重新修订了工业行业考核评价和奖励补助实施办法,加大对行业协会扶持和奖励力度。全面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发挥协会服务职能,建立行业自律规范公约,遏制行业内低质低价恶性竞争行为,启动开展2个行业提升发展计划试点示范。

(二)产业联动,夯实工业强市建设基础。大力实施“一六五”产业发展战略,做强大产业大企业。持续做强支柱产业。召开电气行业提升发展动员大会,强化质量提升培育,规范行业竞争秩序,查处打击低质低价生产经营行为,提高行业企业质量效益;积极引导电气产品结构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延伸,从低端化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品方向发展。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信息经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大生命健康产业培育,建立了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前期1.5亿元,生命健康产业园创新产业培育运作模式,去年底举行了开园仪式,前期有10个项目(企业)入园,5名“国千”和“省千”入驻,乐清市政府与上海新生源医药集团签署了乐清生命健康产业园委托运营协议。加快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培育,与中国兵器工业第五八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浙江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研究院所和高校就在乐清建立研发中心等事项进行了对接和沟通,建立了温州市“机器换人”工程服务平台。积极实施信息化战略,发展信息经济,我市列入20xx年省首批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并获得400万元补助资金。

(三)投资拉动,全力推进工业强市建设。以有效投资为载体,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后劲,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获得省新增用地指标120亩奖励。工业性投资和技改投资总量稳居温州首位,增速排名稳居省内20个工业强县(市、区)前列,完成省里下达的全年20%的技改增速目标,预期能获得1000万奖励资金。抓重大项目,加快德力西集团、人民集团等重大产业项目以及意华接插件、远方车载等工业大项目形象进度建设,正泰乐清创新创业园等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化项目。抓重点项目,创新项目生成机制,遴选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积极做好金龙机电等21个温州市技改重点项目服务工作,有效拉动和扩大了工业投资。抓园区建设。加快推进16个小微园建设,目前乐清生命健康产业园、环保产业园(一期)和柳市方斗岩工业区3个园区已基本完工,9个园区正在开工建设,4个园区正在筹备开工中。全年完成小微园供地共计1272.605亩,供地完成率169.6%;小微园新增竣工面积达102万平方米,完成率102%;373家企业入驻小微园,小微园入驻面积达145.5万平方米,完成率为145.5%;新增产值达40.13亿元,完成率160.5%;新增示范小微园开工率100%。

(四)创新驱动,全面深化工业强市建设。积极搭建创新研发平台。加快推进工业设计基地建设,目前已正式开园运营,21家设计企业已入驻基地开展工作,举办了设计企业与行业协会、制造企业首场对接活动。引导企业加快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年新增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个、企业技术中心2家、企业工业设计中心1家,新增温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企业工业设计中心4家,新增乐清市企业技术中心10家。加快机器换人与换人机器工作。《乐清市电气行业“机器换人”推进。

工作方案。

(20xx-20xx年)》和《乐清市百企装备优化提升工程示范实施方案》成功入选省级项目,分别获得省财政资金500万元和250万元。建立了温州“机器换人”工程服务平台,成立了温州市电气行业“机器换人”产业发展联盟,全省和温州市“机器换人”现场会在乐清顺利召开。深度促进“两化”融合。全面推进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创新“847工程”,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顺利通过全省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绩效考核,示范区绩效评价排名前三。积极培育两化融合典型示范,正泰仪器仪表为温州唯一通过国家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的企业,合兴等2家企业列入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推进浙江中迅电子有限公司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积极打造智能制造(数字工厂)示范工程,万控集团等3家企业列入20xx年省两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专项计划;4家企业入选省云工程和云服务项目;正泰公司智能制造项目列入工信部专项项目,获得6000万元补助。

(五)节能降耗,全面实施集约节约发展。严把节能评估审查关,把好项目“准入关”。对17个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审查,对110多个技改项目实行了节能备案登记。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年共淘汰10座砖瓦窑、24家电镀企业。鼓励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省绿色企业和节能示范企业创建,35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4家企业创建省绿色企业,5家企业被评为温州市节能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实施节能改造,全年共将12个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列入项目库。多层次开展能源监察活动,完成20个重点用能单位监察;对年用电量达30万千瓦时以上的规下企业进行专项监察,对异常企业进行重点监控。加强能源管理人员培训,组织一期(160人)重点用能单位企业负责人、能管员及各镇(街)能源监管员培训,不断提高节能管理能力。大力开展节能宣传工作,投入40多万元宣传经费,分别在电视媒体、《乐清日报》专门设立节能宣传专刊,不断增强全民节能意识,营造全民节能降耗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服务促动,有力保障工业强市建设。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综合配置改革,开展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将工业企业评价分类结果与要素资源差别化配置相挂钩,目前全市1.7万家企业已纳入亩产效益评价体系,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发挥淘汰落后产能、市场出清作用。开展用能确权和交易工作,核定企业用能总量指标配额和新增用能指标配额,实施差别化收费,倒逼企业自我改革和自我创新。加大助企强工力度,整理汇编《乐清市扶工政策汇编(指南)》,内容涉及科技创新、金融帮扶、土地建筑、税费优惠、产业培育、人才引培、转型升级、优化服务和奖励补助等9大类。加大企业帮扶工作。全年为114家企业办理应急转贷554笔,合计45.09亿元;使用资金企业数同比增长16.3%,办理笔数同比增长21.3%,资金使用量同比增长26.8%。深入开展驻企服务工作。建立市管领导干部担任重点企业驻企服务员制度,全年共为企业解决问题4418个,办结率87.29%。

(七)强化管理,全力保障国有企业稳定。全力抓好平安创建工作,与各国有企业签订安全(消防)目标。

责任书。

督促各单位加强对本单位安全(消防)工作的领导。积极开展安全检查督查企业生产经营场地85处查出隐患5条现场整改5条。做好国企维稳工作。认真抓好信访工作极力化解各种矛盾重点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全年来信来访来电30件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在全国、省、温州市、乐清市“两会”期间认真做好排查稳控工作。加强了国有企业班子建设充实了班子力量全年对化学厂、重配厂、虹桥物资公司等有关人事进行了调整;健全国有企业后备干部数据库加强企业后备力量的培养。开展了国有企业和职工生活现状调研活动进一步掌握和梳理国有企业诉求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并争取相关待遇。

(八)加强党建,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工作。狠抓班子领导带头学,全年共集中学习讨论13次,邀请专家授课3场。二是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全年共顺利完成机关党委下属11个支部以及社会组织联合党委下属1个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指导成立了防雷协会、紧固件协会、企业信息化促进会等3个新的协会党组织。做好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打造了英博啤酒公司、市印刷厂、营销员协会等党建示范点,通过示范引领,促进党建工作开展。开展党建联盟建设,进一步提升两新党组织的学习效果和活动吸引力。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全年共发展党员16名,列入积极分子22名,按期转正8名。开展党内关爱活动。在春节、“七一”和重阳节期间积极做好34名党内和各结对村建国前老党员、贫病老党员慰问工作。重阳节组织局机关离退休老干部到工业设计基地参观,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组织开展“五星争创”、“红色细胞工程”建设和机关党员进社区活动。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积极申报创建“企业之家”机关服务品牌,深化六型机关、四好科室创建,积极参加“万人评机关”活动,进一步提升机关干部作风。抓好机关文化建设和群团工作。完成了系统妇委会换届,开展了困难职工子女金秋助学工作,组织青年干部开展户外拓展活动,增强群团组织的凝聚力。四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禁令”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有关规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落实涉企优惠政策的意见》,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公平性、公正性;组织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组织机关全体干部、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和各党组织负责人开展了廉政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三、存在问题。

(一)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乏力。工业产值增速不理想,20xx年,我市计划全市工业产值及增加值增长7.0%,从完成情况来看,规上工业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分别才完成5.6%和6.6%。

(二)企业生产经营仍然比较困难。企业受土地、人才、融资等要素制约依然严重,企业“两链”问题仍然没有有效解决,转型升级压力不断加大。

(三)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新产业新增长点培育难度大,传统支柱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金融杠杆的泡沫化仍然比较突显。

四、20xx年工作思路。

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局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等理念,主动适应工业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强创新、补短板、防风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开局。20xx年要力争实现以下目标:规上工业产值增速5.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实现电气产业总产值1200亿元以上,年增长率8.1%以上;力争完成工业性投资25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以上,技术改造占工业性投资比重达到70%以上;完成单位gdp能耗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一)大产业,即做大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同步发展。20xx年,工业经济实现“双中高”,即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速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产品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深入实施“一六五”产业计划,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构建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新型制造体系,提升发展电气等传统支柱产业。20xx年电气产业实现产值1200亿元;着力培育信息经济、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占领新经济的制高点;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服务型制造。20xx年,力争实现主导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达8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0%和55%以上。

(二)强企业,实现大企业与小微企业共同发展。加大工业强企建设力度,大力实施“三名”工程和领军型企业培育工程,大力推进省、市级“三名”企业培育试点工作,加大资源要素向骨干企业和领军型企业倾斜。一是做强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以行业、区域龙头骨干企业为对象,加快培育领军企业(集团)“顶天立地”,20xx年培养2名领军企业家,新增超10亿企业1家。二是做优高成长型企业。着力培育高成长型企业,20xx年全市新增超亿元企业15家,新增超5亿元企业1家,培育成长型企业70家。三是做专小微企业。以“小升规”、“四换三名”为抓手,培育引导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打造“隐形冠军”和行业“小巨人”。同时,加大工业强业建设力度。开展行业优化升级,全面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建立行业自律规范公约和约束机制,开展若干个行业优化升级试点示范。

(三)谋项目,实现工业强市建设2.0。全面推进工业强镇建设。做好省级、温州市级工业强镇(区)创建工作,争取北白象、柳市在全省工业强镇中排名继续保持全省领先,虹桥镇进入前10,经济开发区在全省功能区中排名进入前5,创建提升温州市级工业强镇4个。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大推进重大产业项目、重点工业项目和未开工项目建设,强化工业项目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等指标考核。一是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在重点区域和重点板块布局正泰乐清创新创业园等重大工业项目,重点推进正泰、德力西、人民集团等省级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二是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完成企业零土地技改(包括旧厂房、厂区改造)180亿元。三是谋划一批重要平台。着力打造柳白新区智能装备小镇、经济开发区智慧小镇和虹桥港口新城生命健康小镇等三大工业“科创”特色小镇,建设工业转型升级主平台和示范区;继续做好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努力提升小微园区质量和品质。

(四)推创新,实现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一是搭建创新平台。加快工业设计基地建设,争取列入省级示范基地,力争引进入驻设计公司21家以上,工业设计人才120人以上,年设计服务收入达到1500万以上。二是加强企业重点研究院、研发中心建设。引导企业加快“机器换人”,创建10家省、温州市和乐清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三是强化方式创新。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业态。引导企业加快“机器换人”,完成技改项目50个,总投资3亿元。推进两化融合,继续推进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示范区建设,加快省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创建。

(五)重绿色,实现集约节约发展。深入实施“四换三名”、“三转一市”,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强化资源要素综合配置改革,积极开展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建立企业分档数据库和明细档案,以“亩产论英雄”,以市场机制倒逼企业转型发展。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继续围绕能源“双控”目标任务,完善节能机制与政策体系,建立完善能源配置激励制度,推进用能预算化管理。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总量确权工作,积极推行用能量(权)交易试点,探索建立利用市场化手段配置能源的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探索建立产业“上新汰劣”用能动态平衡机制,积极利用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等措施,推动淘汰一批落后产能、设备和工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实施技术节能。实施一批重点节能技术(产品)改造项目,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组织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企业创建工作。

(六)优服务,实现精准服务助企兴工。充分发挥经信部门牵头抓总、综合协调、联络服务的作用,全力做好精准服务。出好规划政策,编制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规划、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等,当好参谋助手。搭建有用平台,建立有效机制,切实发挥各工业行业协会、电气行业“机器换人”产业发展联盟作用。加大培训力度,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转变作风,建立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加强精准对接和精准服务,打造“企业之家”服务品牌,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动力,促进工业经济赶超发展,助推“五市六城”建设。

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经信委的指导下,我局积极贯彻落实“工业富县”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六新大宁德”发展大局,努力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截至20xx年底,全县工业企业将近700家,20xx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7.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工业增加值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6.3亿元,比上年下降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5%。目前我县规模以上企业有160家,规模企业中冶金行业4家、建材行业62家、化工行业16家、医药行业2家、机械行业7家、电力生产及供应业4家、轻工业65家。20xx年1-12月全县规上企业完成产值166.3亿元,同比下降2.1%。

1、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业。

该行业共有47家规模以上企业,其中涉及食用菌加工企业39家,其他食品加工企业8家,1-12月份实现产值45.0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27.1%,1-12月实现税收2957万元,同比增长45.3%。食用菌加工企业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目前已研发食用菌山珍精调味料、山珍菌汤煲、软包装食用菌罐头、糟制食用菌、银耳颗粒、纳米银耳粉等10多种加工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呈现良好开端。骨干企业古甜食品于今年6月成功实现新三板上市;邑珍公司在银耳产品勃商所上市的基础上,正在积极筹备新三板上市;顺达、亚西雅等企业希望有用地新建厂房扩大生产。其他食品加工企业主要从事调味品、黄酒、红曲等具有古田特色产品生产,骨干企业华龙、百家宴、屏湖红等企业已完成技改项目,部分生产线已开始投入试生产。

2、生物医药产业。

1-12月份,3家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产值2.8亿元,同比增长46.2%,占全县规模工业1.7%,1-12月实现税收1049万元,同比增长28.9%。骨干企业古田药业目前已通过小剂量注射剂生产线新版gmp认证,正在实施口固生产线和重要车间技改,福兴医药也已取得新版gmp认证;福大百特已通过iso220xx/haccp认证,拥有福建省工业企业中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同时也是我国酶制剂生产企业中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酶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福兴医药是国内最大的卡那霉素原料生产企业之一,企业通过新报gmp认证is0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3、石材加工业。

该行业中56家规模以上石材加工企业1-12月份累计实现产值47.7亿元,同比增长19.3%,占全县规模工业28.7%,1-12月税收累计1271万元,同比下降2.0%。企业数量占规上企业三分之一的石材加工企业普遍不景气,按照鳌江流域环保治理要求20xx年底将实施关停转产,将对全县工业经济总量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4、冶金业。

该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4家,其中1家有色采选矿企业、1家铁合金企业、2家不锈钢企业。1-12月份4家企业实现产值13.0亿元,同比下降14.2%,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比重7.8%,1-12月实现税收2162万元,同比下降58.9%。目前,古田天宝矿业有限公司正在进行钼矿技改升级,技改完成后矿石日处量可达5000吨。

5、机械制造业。

全县该行业共有规上企业7家,1-12月份累计产值12.7亿元,同比增长12.5%,占全县规模工业比重7.7%,1-12月实现税收2671万元,同比增长138.3%(主要是恒辉金属和福建铁王税收大幅增大)。其中机械制造企业3家(闽武、三木、康鑫),金属制品企业3家(恒辉、铁王、鼎美),骨干企业三木、闽武和康鑫机械制造企业均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技术能较好地应用到产品开发中,陆续有新产品推向市场,保持较强的产品竞争力。铁王公司近年陆续通过德国tuv公司is09001认证、德国qs9000、欧盟ped、德国ad20xxwo、美国api6d、api607、中国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制作许可证等资格认证,产品销往欧美、日本、澳洲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6、电力生产及供应业。

全县共有水力发电站176个,装机容量405.9mw。该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4家,其中发电企业3家,供电企业1家。1-12月份4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8.0亿元,同比下降5.3%,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4.8%,1-12月实现税收5350万元,同比下降28.8%。主要由于20xx年份雨水较上年偏少,3家发电企业产值较上年下降21.5%。

7、新材料产业。

我县新型材料产业发展处于刚起步阶段,至12月份企业工业总产值约11.3亿元。目前我县与新型材料相关的行业主要有新型建筑材料、功能合金等。其中,新型建材以昌鹤建材、嘉德建材为主,功能合金以聚丰合金、鑫豪科技为主,高品质不锈钢应用以福建铁王为主,复合材料应用以海宏塑胶、腾高管业为主。

二、工业投资完成情况。

至20xx年12月中旬,我县完成工业投资21.93亿元,工业投资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4.4%,比增11.6%,完成市下达工业投资24亿元的91.4%。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5.78亿元(含采矿业1.71亿元),比20xx年17.3亿元下降8.8%;能源工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完成投资6.15亿元,比增161.5%。我县工业投资中技术改造完成投资8.8亿元,技改占工业投资比重为40.1%,超额完成市下达工业投资10亿元的88%。

三、工业园区建设基本情况。

一是大甲工业集中区。规划用地5500亩,其中工业用地3000亩,定位为机械制造与新材料,目前基础设施已累计投资约3亿元,“三通一平”已基本完成,已入驻企业32家,总投资30亿元,目前已有20家开工建设,16家企业建成投产。二是城西工业园区。规划用地2100亩,目前正在开展安征迁工作。三是古田食品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20xx亩,其中工业用地1500亩,定位为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园区。目前,预安征迁工作基本完成,“三通一平”工程已开工,一期504亩计划20xx年底前完成。四是黄田库区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750亩,目前入驻的企业囊括了食品加工、金属制品加工、木材加工、纸制品加工等不同的行业。五是杉洋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6500亩,完成总规、控规批复,作为宁德市冶金新材料下游深加工重要延伸区,目前已完成一期420亩的征地落地工作,一期800亩的施工图已完成,目前正等待招商项目落地。

四、全县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典当行业监管情况。

一是加强全县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我县共有9家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总共30459万元,其中6家能正常开展业务,3家未开展业务或无法正常运营。我局通过联合工商、人行、银监等部门对担保公司开展定期、不定期例行检查,及时进行风险提示,确保担保公司合法合规经营。同时认真落实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补偿的有关政策,积极争取各项风险补偿金,增强担保公司抵御风险能力。二是配合市经信委做好典当行业的管理。定期对我县仅有的1家典当行进行检查,规范典当行依法依规经营。

五、服务企业情况。

一是积极履行“三转一加强”活动办职责,认真梳理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目前已上报市级协调解决问题21个,县级协调解决问题74个。二是积极申报专项补助资金,目前已为企业申报取得技改、创新、节能补助等资金共981多万元,有力促进了企业发展。此外,我局按照省国动委20xx年国防动员工作要点和市里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和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支前工作目标要求,着力实施福建省支前动员建设意见,提升能力,主动作为,热情服务,努力推进我县支前工作科学发展。

六、下一步发展思路。

近年来我县工业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规模偏小。除铁王、天宝为中型企业外,其他均为小型企业,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二是发展能力较弱。偏重于外延的扩大再生产,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不多,受自身资金、人才不足等因素限制,转型升级困难。三是品牌知名度不高。工业企业创建驰(著)名商标投入少,缺乏国内外知名品牌。今后工作重点:

(一)加大工业平台建设。

一是大力推进山海协作和园区共建,力争将大甲园区与东侨开发区共建、凤都工业集中区项目列入市“十三五”工业规划园区建设重点项目,积极争取上级园区建设专项补助。二是促建促投。加强项目协调管理,加快凤都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进度。做大做强大甲园区已投产企业,目前9家已投产的企业,5家已批为规上企业。腾高管业争取与西安林后辉重组合作;海宏塑胶争取与德国优马合作成功,进一步提升企业实力;鼎美不锈钢进一步提高不锈钢产品市场占有率。三是在建促投产。对在建企业进行专人跟踪服务,争取早建成早投产。三是加强招商工作。围绕现有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和关联配套产业,引进战略合作者,实现增资扩产;瞄准不锈钢下游加工这个目标和福州、宁德“退城入园”项目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性强的企业。

(二)推进石材加工业转型。

我县石材加工业占全县规模企业三分之一,20xx年底关停石材矿山后将对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急需发展替代产业,促进平稳转型,因此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指导和支持,尽快引进转型升级项目,引导现有石板材企业转变生产方向,将资金、精力投入到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中来;鼓励企业转向消纳石材废料,开发新型建材等废料综合利用产业。研究出台用电、土地利用、资金、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让转产转型的石板材企业转得好、转得稳;扶持大中型石材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联营等形式,集中抱团集体转产;采取厂房租赁、注资入股等方式,对石材企业原有厂房、机械、设备进行综合利用,盘活资源,发展机械制造、金属制品加工、物流运输等产业,打造新的发展空间。

(三)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业。

立足古田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推进现代先进加工技术应用,推动食品产业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重点推进食用菌、笋、红曲、水果等速食、熟食以及饮料、酒类、果酱、食用色素等特色产品开发,努力形成品种繁多、类型齐聚的区域特色食品加工业。做大做强食品产业龙头,鼓励企业建立无公害原料基地,构建食品安全全产业链可追溯体系,支持古甜食品、百家宴、正茸、屏湖红等本土有实力企业争创福建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引导他们通过重组整合上市,形成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强化古田食品加工园区(凤都工业集中区)食品加工功能定位,努力创造条件吸引省内外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到古田投资,并对入驻园区的全国百强、食品行业十强企业给予一定支持。鼓励民营科研所、企业及个人自主创新,推动企业由简单加工向精深化加工转变,积极推进精深加工科研攻关和技术成果转化;规划建设食用菌产品精深加工园区,扶持和引进食用菌加工企业,加快食用菌功能性产品开发,做大做强食用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古田食用菌产品知名度;定期举办“中国(古田)食用菌节”,积极承办全国及国际性食用菌烹饪大赛,不断扩大“中国食用菌之都”的品牌影响力。

(四)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以产业集聚区、产业园、产业链为抓手,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带动产业规模化发展。扶持古田药业加快实施新版gmp技改,不断提高药品质量,利用技改后的中药车间在中草药及其有效生物活性成份的发酵生产方面进行攻关,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大规模工业化提取中草药的有效生物活性成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技术医药实现产业升级。推动福大百特产品从饲料板块向食品板块延伸,逐步发展木糖醇、麦芽糖等下游应用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福兴医药改造抗生素工艺技术,研究采用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技术和传统生产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优良菌种,研究并尽快使用大规模生产技术—表霉素酰化酶固定技术工艺生产半合成表霉素,应用现代生产技术生产高效低毒的广谱抗生素。督促同春医药依托南药集团销售网络,拓宽销售渠道,加快基层配送网点建设,打造闽东北医药物流基地。依托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福建农林大(古田)菌业研究院、福大百特酶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科研优势,大力挖掘食用菌、红曲等古田特色产品药用保健功能,研究提取真菌多糖、氨基酸等有效生物活性成分和中草药特效成分,逐步开发一批具有降血压血脂、活血化瘀、美容养颜、消食养胃、抗癌、保肾等保健功能和医疗的产品,引导企业发展下游应用产业,延伸产业链。

(五)做优金属制品及机械制造业。

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xx”,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环保节能、高附加值产品。促进恒辉金属注重环保、质量、安全,提升企业形象,建设现代企业;引进下游生产线,开发角钢等新产品。促进华强特钢逐步延伸企业产品链条,加快引进浙江汽车刹车片生产线。根据我县现有的机械制造业企业自动化水平低、大部分仅生产初级产品的现状,需要以提升机械制造产业水平和延长产业链条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重大项目为依托,紧紧抓住国内外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好机遇。支持闽武机械、三木机械、康鑫矿山等企业进行提质增效改造,鼓励企业多参与项目成果对接会,引进高校科研成果,加强高档数控设备研发。

(六)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

鼓励嘉德建材拓宽玻化微珠产品应用领域,发展新型墙面保温涂料。全力推动德博奇新型建材生产线建设,力争20xx年底完成厂房建设和生产线安装调试,同时积极抢占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引导昌鹤建材等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推广建材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支持聚丰合金继续做好、做精微碳铬铁等新材料,为不锈钢等下游产品发展提供支撑。鑫豪要加快“年产1300吨氮化钒新型复合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进度,尽快投入试生产,加快研发新产品,积极抢占不锈钢冶炼添加剂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我县电价、园区用地优势,进一步对接鼎信、义联集团下游产业链,加大不锈钢中下游产业招商力度。鼓励铁王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环保节能、高附加值产品,加快实施“精密铸造三期扩建项目”建设,不断开发高品质不锈钢应用产品,扩大生产能力。海宏塑胶加快项目建设,尽快建成投产;加大产品推广力度,不断研发smc复合材料新产品,开发汽车配件等下游产品。

(七)积极推动企业技术改造。

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级财政资金对我县企业技术改造及技术创新的扶持,并及时掌握企业技改重点项目的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技改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同时,继续开展全县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摸底调查,重点推荐20xx年国家和省级工业企业重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储备项目。

(八)抓好重点企业和工业增长点项目。

集中优势资源向重点工业企业倾斜,优先要素保障,确保重点企业平稳增长。建立健全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加快在建项目早日投产、投产项目早日达产。

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7篇)篇七

1、切实加强电子政务培训工作。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办班、组织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信息联络员的培训,会同组织、人事部门抓好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电子政务轮训工作,着重抓好网上行政审批及oa协同办公系统应用的培训。

2、建设红网分站。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着手建设红网分站,将本区的人文历史、新闻资讯、招商旅游等资源进行强力推介。建成后的红网分站将打造全新的网上问政、参政议政的新平台,有利于我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更好地了解民意,开展工作。

3、继续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引导工作。进一步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督促各乡镇街道开展舆情信息搜集上报工作,强化舆情信息监控力度。建立覆盖全区各级各部门、上下联动的网络评论员队伍,扩大舆情信息搜集范围,及时引导舆情向正确方向发展,努力为我区政治、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4、建好新农村信息示范点。在现有信息化服务站点示范、新农网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农村信息化建设覆盖范围,协调通信营运商抓好新农村信息示范点建设。依托中国新农村网平台,及时发布区内农产品品种、数量、质量等信息,搭起了网上农产品交易平台,为我区的农产品走出去服务。

5、强化网络安全工作。加快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继续推行安全定级保护工作。加强网络安全知识宣传培训,开展经常性信息安全和保密监督检查,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1、加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力度。加强对信息产业的规划、引导和服务,研究制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中的应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融合、共生,带动信息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信息产业在我区经济中的比重。

2、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总结推广本区和外地企业电子商务建设的经验做法,鼓励和引导区内重点企业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3、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产业,提升发展规模档次,重点跟踪省、市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试点企业,抓好现有企业的培育,积极帮助企业争取政策、资金。

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7篇)篇八

xxxx年,按照“实施六大攻坚行动、实现六个显著提升”发展思路,坚持“工业兴县”战略,围绕做大做强园区经济,紧抓工业运行保障、工业项目建设、服务民营经济三项重点工作,落实“六保”“六稳”政策,努力实现工业和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xxxx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xx%左右,工业技改投入增长xx%以上。

(一)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抓运行,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抓重点骨干企业培育,壮大规模总量。抓好重点园区、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调研分析,对企业主要产品产能、产值等指标做好分析研判,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确保重点企业能够稳步运行,带动全县工业经济总量提升。

二是抓经济指标预测调度,增强研判分析能力水平。充分发挥经济运行专班职能,强化经济数据的提前预判能力,精准分析企业指标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问题短板,及时梳理问题台账,做好查找问题精细准确,处理问题快速有效。

三是加强重点企业帮扶。坚持对重点企业的帮扶,向重点企业派驻驻企服务员,在工业经济运行的减停产、亏损企业加强进一步的帮助力度,实行“两清单一台账”,建立减停产、亏损企业的主要数据指标清单,减停产、亏损企业的问题查摆清单和减停产、亏损企业帮扶措施台账。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原则,建立问题收集、分析研判、会商解决、及时反馈的工作闭环,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的问题,“一企一策”助推企业发展。

四是抓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帮扶企业落实省市出台的“六稳”“六保”政策,贯彻落实好技术改造、创新等支持政策,提升企业信心。开展精准化业务指导和企业管理水平培训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全市“企业家活动日”和专题培训活动,提升企业家管理水平和企业家素质。

(二)围绕拉长产业链抓技改,实现工业经济产业提升。

一是加强指导提高企业技改积极性。加大对上级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各企业开展技改工作的积极性,引导相关企业开展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企业新旧动能转换步伐。

二是分级分类建立台账。建立工业在建、拟建和储备项目台账,开展摸排调研,及时掌握企业的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类提出解决办法。对鑫岳x×xx万吨聚氨酯、x万吨聚苯硫醚,鲁北xx万吨磷酸铁锂、电池级电解液添加剂等重点项目落实领导干部包保制,实行全过程服务。

三是抓好“链长制”落实。全面推行“链长制”,以鲁北企业集团、鑫岳化工集团为龙头,确定培养一批“链主”企业,强链增链补链,完善健全产业链条,推动主导产业向“战新”产业转型。四是抓好化工园区扩容升级工作。立足工作职责,积极做好全县两个省级化工园区扩容升级和转型发展,为我县化工产业良好发展积蓄后劲。

(三)以服务企业为总抓手,努力做好中小企业梯次培育。

一是抓好惠企政策的落实落地。建立长效机制,根据惠企政策的立、改、废情况,及时梳理整合,实时更新发布,扩大涉企政策知晓度。全方位做好惠企政策的推送工作,及时通过政策宣讲、采访、图片、短视频等形式对政策进行解读,使惠企政策做到家喻户晓,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享受到惠企政策的红利。

二是抓好中小企业的梯次培育。按照企业设立、成长、发展、转型等不同阶段,挖掘企业的需求,做好分类施策,精准对接。对接利用社会、政府、高校等优质资源,抓好线下实体的运作同时,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等手段,针对性、系统化的为中小企业赋能。

三是抓好企业管理者素质的提升。针对企业管理者整体素质不高的实际情况,抓好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与外出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着重从企业发展、品牌建设、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集中培训,鼓励企业家参加高校的研修班系统学习,同时引导中小企业抓好企业的内训。四是深入推进产业培育示范工程。进一步围绕渔网和智能电气装备两个产业开展产业整体专家服务,打造“县全生命周期专家服务新模式”,形成“调研问题、选取问题、确定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成果”的专家服务闭环,在渔网产业的市场营销、智能电气装备产业的精益生产方面做出x个标杆示范,通过示范企业和示范产业的培育,形成学标杆、做标杆的发展氛围,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进而带动产业链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

(四)以xg基站建设为总抓手,培植壮大信息产业。

一是全力抓好xg基站建设。按照全县xg基站建设规划,完成xxxx年xxx个xg基站建设任务,到xxxx年底实现xg信号重点区域全覆盖,为全县工业企业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全力抓好信息产业发展。抓项目。以两化融合专项导向资金为抓手,积极培育申报各类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项目,争取得到更多的上级支持。抓产业。加强调研,全面掌握信息产业基本情况,挖掘信息产业发展潜力,帮助解决信息产业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培养,努力实现信息产业规上企业零的突破。

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7篇)篇九

按照会议安排,我先就我市信息化工作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我市信息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初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长期以来,由于观念、体制、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市的信息化工作存在着多头管理、统筹规划不足、重复建设严重、信息孤岛大量存、资源共享程度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促进信息化工作的良性发展,_年底,市委、市政府决定,专门成立了_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统筹管理。

为了规范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市政府先后制定了《_市信息化“_“专项规划》、《网上听证管理办法》、《12345市民热线管理暂行办法》、《_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审核暂行办法》等信息化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为我市信息化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奠定了基础。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的锻炼和培训;初步组建了一支由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本地优秀信息技术人才组成的信息化专家咨询队伍,为我市信息化工作的科学决策、项目实施提供了智力和人才支持。

(二)搭建了“两网一站“的信息化框架,为各项应用系统建设提供了基础平台。

_党政网(电子政务内网)经过8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覆盖市、县、乡镇及市、区县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宽带网络。

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经过两期建设,完成了与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对接,接入了市级部门81个、区县10个,划分40多个单独虚拟专网,为我市开展电子化业务延伸、搭建商务平台提供了网络平台,有效降低了网络运行成本。

_市政府门户网站(_市公众网)是市政府信息公开、便民服务、政民互动的门户,自_年底开通以来,整合了70多个部门、企事业单位、10个区县政府信息资源,网站的信息量和信息内容日益丰富,功能不断完善,_年被评为全国地级市优秀政府门户网站。

(三)信息化的领域不断拓宽。

教育信息化成效明显,计算机辅助教育蓬勃开展,优质教育资源初步实现共享;医疗卫生领域实现了医院信息化管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网络化管理;金融系统实现银行卡跨行联网通用,实现了电子汇兑计算机联网和票据清算自动化;税务部门在税收管理、税收会计的核算、稽查、发票管理、与银行进行数据交换等方面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公安、审计、人事、海关、财政、社保等系统信息化建设也取得很大进展,先后建成了西南人才网、科技信息网、农经网、教育信息网等专业网络。党政公文网上交换系统、政府部门电子邮件系统、政府网上采购系统、网上招商系统、政务信息交换系统、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网上办理系统、空间地理数据共享平台等应用系统已经建成或正式启动;完成了“数字_“工程中的示范系统建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2345市民热线“、“网上听证“、“市民议政“等网上互动栏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12345市民热线“今年年初开通以来,共受理群众和基层单位有效信件15000余件,办理回复信件14000余件,总办结率达到96、5%,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支持,有力推进了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

二、我市信息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全市上下对信息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全民信息化意识和全市信息化水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是信息化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低效运营、资源分散、“信息孤岛“等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是信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信息制造业品种较少,科技含量不高;软件开发业薄弱;信息服务业基本没起步;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还没有形成大气候。特别是一些干部认为_没有发展信息产业的基础和优势,这种思想观念严重制约了我市以信息产业为引导的产业结构升级。

四是信息安全存在隐患。在网络和网站安全硬件和软件上,特别是信息安全管理上还有较大的差距。

五是投入机制还有缺陷。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三、坚定信心,加快发展,强力推进_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

党的_大为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把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作为刚性任务抓好落实。

(一)进一步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全市信息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市信息办具体负责统筹。在体制调整的过程中,各部门必须顾全大局,割舍部门利益,服从统一安排。

(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紧密跟踪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适时实施通信基础网络的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完善政务网络平台。建成具有高速率、智能化、综合性、广覆盖、出口流畅的城域网络通信平台,使网络平台能有效支持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急联动指挥、高清晰视频电视会议等应用和多终端、络接入。加强网络设备配置,提高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各通信运营商已经建成的网络。在投入方面,原则上今后凡是市本级公共网络建设由市级财政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建设,凡是不符合统一规划的条条系统和部门网络市财政不予支持;区县参照这种办法处理。

二是完善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快数据管理中心、自然资源与空间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党政信息资源库、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建设,为“数字_“各项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统一的数据支撑平台。对已经建设的各类数据库,要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实现数据共享,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抵制。凡是新建设的数据库,一律统一在数据中心扩展,市财政对今后自行建设的数据库一律不予支持。要通过数据共享,为全面实行网上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奠定基础。要加快建设容灾备份系统。

(三)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工作。

要把电子政务工作作为整个信息化工作的突破口,带动信息化的全面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先期是做好全市市级财政供养网站的整合工作,要运用先进的网站集群管理模式,整合现有部门网站,建设统一的政府门户网站。市委、市政府已决定,以后市级财政供养网站中除极少数业务需要并经批准的外,都要整合归并到市政府门户网站,市财政将不再单独安排经费,请市信息办和市财政局共同把好这个关。网络的整合按照国家和省上的统一安排部署逐步推进。各部门各单位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积极配合,打破部门利益格局,消除信息孤岛,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二是强力推进全市政府系统公文无纸化办理及传输平台建设。此项工作涉及我市的所有部门和10个区县政府及部门,希望各级政府和部门积极支持配合,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好头,下大力气推进。要通过应用现代办公手段促进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工作效能的提高。市政府办公室和市信息办在制订建设方案时,要把这个系统的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和规范性有机结合,同时要把全市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统筹考虑。

三是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要求,严格按《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全面、正确、有效施行。此项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各区县、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大力协调和支持,安排专门的人员把政府信息公开有关工作抓紧、抓好。同时要做到有人管、有人做,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经费落实。

四是继续加强“12345市民热线“办理工作。当前市民热线办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少数单位主要领导重视不够,办理中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走过场等现象还不少,比较集中的是城市管理、违章建筑、噪声污染、西区卫生等问题。各区县、各部门都要认真办理批转的每一封信,努力多为市民群众办实事。今年是市民热线开通的第一年,对办理工作的考核要严格逗硬,对办理成绩突出的要重奖,对长期办理不落实的要严惩。

五是抓好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目前技术设计方案正在加紧制作,待经有关专家评审通过,并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后,加快推进。各区县、各应急管理建设部门要组织本地区、本部门积极投入到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的准备工作中来,要抓好应急信息系统基础数据清理、收集、整理,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四)加快电子商务建设。

积极探索利用现有资源,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一是要积极思考怎样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搭建我市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探索市场化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和发展模式;二是要尽快建立电子商务门户网站,及时发布、更新商务信息,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并作为网上交易的统一窗口;三是与各大金融机构积极协调资金结算问题,积极推动我市电子商务网的形成,带动企业信息化发展;四是建立企业诚信管理机制,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五)深入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最薄弱而需求又是的信息化领域,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依托和重要内容。目前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试点,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准信息化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按照“先试点,再推开“的工作思路,认真做好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前期调查工作;二是夯实硬件基础,加强信息化网络设施建设,努力提升示范点网络覆盖面和网络质量,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最终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信息入万家“。三是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信息化的投入和技术支持,解决农村“用不起“和“用不来“的问题,把“支农“、“惠农“政策通过信息化建设切实体现好;四是加强信息整合,建立统一的农村信息数据指标体系、信息采集指标体系,增强信息的互通性、共享性和公用性,为农村提供最丰富、便捷的信息服务;五是健全保障体系,确保农村信息化建设快速持续发展,加强服务体系、技术队伍的建设,通过“政府扶持、多元参与、市场推动“等模式,保障发展资金的投入。

(六)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我认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至少应该包括管理人才队伍、技术人才队伍、经营人才队伍这三支队伍建设。目前,我市的实际状况是,无论哪支队伍都明显与信息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解决信息化人才问题,要多渠道想办法。一是尽快成立本地区的信息化协会或专家咨询委员会,把分布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的信息化人才组织起来形成合力,服务本地区和本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解决人员紧缺问题,我市市一级已经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计算机学会等组织,在信息化建设项目咨询上发挥出了很好的作用,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二是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支持,弥补人才技术实力不足;三是在编制许可的前提下提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信息化人才;四是要有计划地加强人才培训,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学习和培训要作为经常性的工作。

(七)切实抓好信息安全工作。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深入发展,信息安全越来越成为一个战略性的课题。我们要严格按照信息安全的管理规定,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来抓。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我市信息安全防范体系还没有建成这一严峻形势,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对信息安全设备和软件的投入,完善安全防范体系;二是要结合信息资源的整合,尽量建设统一的安全防范体系,降低成本,提高效果;三是要建立健络信息发布管理制度,层层审核,严格把关,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四是要制订和完善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处置信息安全事故;五是加强经常性的检查、督查工作,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切实加以解决。

同志们,信息化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凸显,运用信息化促进改革创新,推进我市各个领域的深层次变革还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党的_大精神指引下,把我市信息化工作水平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7篇)篇十

20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我区信息化工作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电子政务应用整合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推进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加强宣传培训,大力普及信息化知识;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不断提升全区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信息产业优化升级和传统产业改造。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能力。

1、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全力配合抓好全市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建设,搭建区级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科学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应急指挥体系,全面提升我区城市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

2、加快政府网站群建设。进一步升级和完善“中国?”党政门户网站,按照“统一规划、协同建设、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建设模式,完善以“中国?”党政门户网站为主站,部门及乡镇街道网站为子站的党政门户网站群建设,打造省、市一流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对外宣传平台,建好英文版,提高网站国际化程度。做好子网站群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明确专人负责。

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7篇)篇十一

突出"安全、发展"两大主题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的力度以安全生产运行为核心大力推进全功能银行系统开发优化生产运行和应用研发体系完善信息科技治理机制以高度集成的技术平台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息系统服务推动全行金融产品创新和经营管理再造的进程。

(一)20x'x年科技工作重点。

1、大力提升生产运行质量和管理水平,保证全行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推进两大数据中心整合工程,建立全行集中的主机核心业务生产运行体系。

2、确保按计划完成全功能银行系统20x'x年版本的开发和投产任务,实现国际业务、牡丹卡、会计核算、网上银行等业务应用的新突破;深入开发信贷管理应用,加快电子银行平台的集约化建设,加强网上银行与柜面业务两个平台的互通;拓展海外分行业务系统功能,实现境内外业务联动。

3、系统整合科技资源,优化科技体系架构;完善科技治理机制、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人员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力度,增加总行直管科技人员数量,壮大总行管理的产品研发人员队伍。

根据工商银行确定的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目标和基本任务,我行信息化建设到20x'x年末,建立满足我行经营管理需要、具有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准的信息科技体系,全面发挥信息科技的优势,推动我行向现代化商业银行的根本转变。

1、全面完成数据中心整合工程,形成高度集成的信息处理平台,把全行生产运行管理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保持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

2、建立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实现全功能银行系统整体功能的应用,使其成为满足我行竞争需要的、具有国际一流业务和技术水准的业务处理系统。

3、架构功能强大的数据仓库,建立集及时反映、经营监测和决策咨询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全行经营管理的全面升级。

4、完成全行生产运行、应用开发、科技管理体系的整合,建立与现代商业银行要求相适应的科技治理机制,实现科技管理的信息化、集约化。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加总行直管的生产运行管理、技术人员、产品研发人员数量,保证我行信息科技的持续发展。

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7篇)篇十二

为了促进我校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让信息化工作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江宁区20xx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意见的指导下,制定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学校资产与装备管理工作纷繁复杂,运用此管理系统,能使纷繁复杂的管理工作更加细致化,条理化,使学校资产与装备管理有序开展。为此,针对本管理系统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工作,组织一个高素质的管理员队伍,年初进行相关培训,保障本年度的学校资产与装备管理的有序进行。校教育技术室定期检查各管理员的管理权限范围内的管理状况,主要检查数据录入是否及时,是否准确,逐步提高各管理员的管理质量。

1.结合教育资产与装备管理,对管理员进行管理培训。通过培训,每个管理员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责,熟练掌握管理系统中自己权限范围内的管理操作步骤方法。

2.对我校一线教师进行教育技术相关培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各教师在工作中进一步落实,推进。教育技术的掌握与运用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有力保证。本年度,教育技术室将对我校一线教师开展相关教育技术的培训。主要进行多媒体使用与维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微课制作、电脑系统常见故障排除等方面的培训。

本年度,上级各部门的主要活动、竞赛有:暑期的网络夏令营、区电子白板竞赛、校园电视制作评比、学生电脑制作评比、教师自制电教教材(课件)评比、微课制作评比、网络读书征文等。围绕各级部门组织的活动和竞赛,教育技术室将认真准备,积极参与,提高参与质量,提升活动效果和竞赛获奖数量及等次。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部分活动或竞赛将采用责任到人的方法。

为提升学校网站的展示、宣传作用,本年度将进一步加强我校的网站建设。教育技术室将督促校网站各栏目负责人搞好各自负责的栏目建设。各栏目内容做到:内容详尽,活动新闻做到图文并茂,做好内容审查,避免错误信息。新闻或文章发布符合上级规定要求,做到数量足,时间及时,排版合适。

各专题网站负责人主要由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带头人和校青年教师承担。本年度将扎实做好专题网站建设,避免集中发文,数量不足等问题的发生。教育技术室将定期对专题网站进行检查,统计各网站发文数量,查看发文质量,对数量不足或质量不高的专题网站负责人给以提醒并及时纠正。

本年度将进行相关教学器材征订、语音教材征订、教师电教教材征订、图书征订等工作。在征订过程中,做到及时、细致。需要征求教师和学生家长同意的,通过书面意见反馈并统计,根据实际需要征订,做到不浪费。接收征订物品时,认真清点,做到不遗漏,无损坏。

定期对校园广播系统、多媒体系统及其他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故障或隐患及时排除,根据上级要求,校内维修不了再进行校外维修,减少不必要的维修经费。部分设备老化或淘汰的,将通过更新部分配件进行升级,无法升级的将申报报废,申请设备更新。目前我校需要更新的设备主要是部分班级电脑、部分班级实物展示台。根据实际需要,将逐步对这些老化严重的电脑进行升级,对使用效果较差的展台进行更新。

为了延长学校电教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本年度将进一步加强设备使用管理,延续班级多媒体管理制度,并进行月考核。为了让网络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保持正常教育教学时的网络通畅,本年度将重新调整学校网络终端ip地址,绑定终端设备的物理地址,并通过网络管理手段限制部分不适宜工作期间内登陆的网络地址。

及时更新emis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做到及时准确。家校通工作符合上级要求,做到不滥发垃圾信息,不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加入,参与或退出自由。更换新号码做到及时,不拖延时间。

配合电教中心相关部门,拍摄制作质量较高的视频新闻,为江宁教育网络电视台提供资源。结合学校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以上的校园直播活动,并上传至江宁教育视频点播系统,为系统提供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视频资源。

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7篇)篇十三

随着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现代化的硬件设施为我校信息化发展提供一个平台。新学期,我们在新的起点上,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推进我校信息化进程,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增加信息化硬件投入,加强信息化硬件管理,提高信息化教学教研能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现制定以下信息化工作计划。

以实干的精神、超前的思路开展学校信息化工作,做到有认识、有领导、有落实。从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出发,科学研讨、合理规划、协同合作,整合各种现有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将硬件建设与软件开发放在同等重要的水平,加强管理和培训力度,实施同步发展策略。将科研与教学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与信息化工作相关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信息化工作。学校将依据本指导思想,切实地将信息化工作计划落到实处。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工作组织网络

要使全体老师统一思想,在潜意识中认识到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地使用现有的信息化软硬件资源,并鼓励教师自主开发新的教育资源。

其次,教育信息化工作覆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别需要有一支肯吃苦、能创新的领导组织网络,因此需要在原有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组织、合理分工,最终建立一支由一把手校长协调、分管校长总负责、电教组具体负责、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组织网络,共同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扎实、顺利、高效地开展。

(二)做好电教设备管理,确保信息化工作高效开展

硬件设施对于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尤为重要,它是物质基础、是先决条件。我校硬件设施还不完善,还需要持续地投入硬件设施。从而更高效地开展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学校的管理,具体包括:

以网络中心、校园网建设为核心,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环境,加强网络设备管理,完善校园网站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三)积极组织开发教育资源,充实学校信息化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烦琐的工程,需要不断地充实、不断地完善。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及时收集和整合教学中使用的资源,争取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最优化。资源的获取可采用网络下载、自制、改造等多种方式,其中素材又包括文本、图片、图像、视频、音频、动画、应用程序、教育软件、课件等。

(四)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努力打造具有高信息化素质的教师队伍

通过培训,使教师具有现代化教育的远见和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识,深入地了解教育改革动向和趋势,更新教育观念,使教师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最大限度解决课改中所遇到的问题,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五)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要求教师能够运用教育技术理论,形成一个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并与国家课程标准相吻合的完整的“整合方案”。同时,注重教师电脑操作技能的提高,在原有的培训基础上,深层次地组织教师学习各种新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及使用方法。

此外积极配合区电教中心做好各项竞赛活动,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是继新课程改革工作之后的又一项重点工作,学校将把此项工作作为全校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点工作来抓,争取早日实现预期目标。同时,我们也相信,在学校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学校信息化工作。

二月份:

1、电教设备使用情况检查。

2、制定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信息化工作计划。

3、20xx春季电教教材征订。

三月份:

1、班级电教设备安全使用检查。

2、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

四月份:

1、电教教材管理。

2、组织新教师参加区教学课件竞赛。

3、电子白板课评比

五月份:

1、信息技术应用竞赛。

2、电教器材的整理。

六月份

1、学生信息技术学科考核工作。

2、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7篇)篇十四

我公司将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利用不同场合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群众对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此项工作。同时,举办信息化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授课或专题讲座,分别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业务知识、网络应用等内容进行培训,切实增强干部群众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为公司信息化建设提供思想上、技术上的保障。

公司门户网站的运行质量决定了信息工作水平,网站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将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二是加强上网信息的审核发布管理。宣传部门要严格把关,防止涉密信息上网;

三是要严格规范公司门户运行。要明确门户管理职责分工,确实将管理职责落实到人;

四是强化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不断提高网络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建立病毒防范措施,保证公司门户网站正常运行。

五是提高公司门户网站的质量和水平。不断完善、改进和创新公司页面,真正发挥公司门户网站的强大功能和作用。

我公司将不断推进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从加快公司发展、提高竞争能力的角度出发,提高对公司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信息化管理意识。

二是依据信息化管理技术性、系统性强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标准,建立沟通、管理、服务等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三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参与信息化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改善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环境。

1、建议**公司信息中心从设备、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使之能扩大影响面,真正发挥效益。

2、建议把信息化人才培训工作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多组织开展对信息化工作人员的电脑专业知识培训活动。

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7篇)篇十五

20xx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时间日益临近,工商银行的综合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全行以建设现代化商业银行为目标,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努力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制度。我行的信息化建设将紧密围绕全行的工作重点,突出"安全、发展"两大主题,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的力度,以安全生产运行为核心,大力推进全功能银行系统开发,优化生产运行和应用研发体系,完善信息科技治理机制,以高度集成的技术平台,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息系统服务,推动全行金融产品创新和经营管理再造的进程。

1、大力提升生产运行质量和管理水平,保证全行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推进两大数据中心整合工程,建立全行集中的主机核心业务生产运行体系。

2、确保按计划完成全功能银行系统20xx年版本的开发和投产任务,实现国际业务、牡丹卡、会计核算、网上银行等业务应用的新突破;深入开发信贷管理应用,加快电子银行平台的集约化建设,加强网上银行与柜面业务两个平台的互通;拓展海外分行业务系统功能,实现境内外业务联动。

3、系统整合科技资源,优化科技体系架构;完善科技治理机制、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人员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力度,增加总行直管科技人员数量,壮大总行管理的产品研发人员队伍。

根据工商银行确定的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目标和基本任务,我行信息化建设到20xx年末,建立满足我行经营管理需要、具有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准的信息科技体系,全面发挥信息科技的优势,推动我行向现代化商业银行的根本转变。

1、全面完成数据中心整合工程,形成高度集成的信息处理平台,把全行生产运行管理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保持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

2、建立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实现全功能银行系统整体功能的应用,使其成为满足我行竞争需要的、具有国际一流业务和技术水准的业务处理系统。

3、架构功能强大的数据仓库,建立集及时反映、经营监测和决策咨询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全行经营管理的全面升级。

4、完成全行生产运行、应用开发、科技管理体系的整合,建立与现代商业银行要求相适应的科技治理机制,实现科技管理的信息化、集约化。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加总行直管的生产运行管理、技术人员、产品研发人员数量,保证我行信息科技的持续发展。

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7篇)篇十六

指导思想:

以学校总体办学思路为指针,贯彻教育局信息中心,从务实、求真出发继续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工作,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将信息教学普及化、提升管理使其规范化,加强管理机制的建设,提高教师应用和学习新技术、新理念的认同度。同时认真总结20xx学校教育技术工作中的不足,以示范校的标准衡量各项工作,确保信息化在校园的正确应用。

加强学校信息员队伍的管理,形成一支力量强、协作能力好的信息化师资队伍,为开展各类信息化应用做好铺垫,同时深入科研工作,认真积累,积极尝试、及时总结,将点滴的积累汇集成一套适合我校信息化建设的方案。另外,定时定期地开展全体教师信息化自培工作,使工作更具有成效化,努力创建一流的教师应用信息化的环境和氛围。

在工作中我们会用持续发展的眼光关注信息化趋势,紧跟时代步伐,吸取兄弟校信息化建设的经验,进行不断的完善,弥补不足。

工作重点:

1、加强信息员的管理,进一步提升信息员岗位意识。

2、做好多媒体设备的纪录工作,及时进行检查。

3、防毒软件的安装和部署。

4、提高网络的实际应用效能(工民办网络视频会议及网络教研活动)。

5、协助财产管理部门开展工作,尤其是笔记本的管理。

6、继续做好教育信息的保送工作。

7、学校网站内容的更新(每周1次)。

时间安排:

1、办公室及相关部门计算机的调试。

2、校园网络的调试工作,杀毒软件的安装。

3、信息员第一次例会。

4、学校网站各部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上传。

5、新一批笔记本的发放工作(联想)。

6、笔记本存储柜的登记和调整。

1、收集资料,完成市级课题总结,现正收集各类相关资料并完成撰写工作。(初稿)。

2、信息员第二次例会。

3、进行本部门财产清点,做到细致、严谨、无纰漏。(核对、报废)。

4、视频会议设备的调试及试运行。

5、信息组网络教研活动(qq平台)。

1、20xx.9—20xx.1期间课件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规范)。

2、信息员第三次例会。

3、信息化设备使用情况自查(使用记录、使用情况等)。

4、检查网站更新。

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优秀17篇)篇十七

20xx年,信息化部门紧紧围绕工委、管委会全年中心工作,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申报、建设为引领,坚持智慧发展、统筹规划、服务保障、整合共享,以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和共享互通能力提升为重点,深化信息化新技术在新区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关键领域的应用推广,圆满完成了年初各项任务指标。20xx年,信息化部门将加强全区信息化工作统筹与顶层设计,坚持信息化与提升政府自身能力相结合,与推动产业发展经济建设相结合,与加快社会管理服务创新相结合,与完善城市精细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切实提高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全力推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

根据新区“战略产业新区、区域发展支点、创新驱动前沿、低碳绿色家园”的发展定位,对应《智慧北京发展纲要》,按照统筹规划、整合共享、服务引领、全面发展的原则,制定完成《开发区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实施方案》,作为xx市推荐区域,列入住建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并签署《国家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

1、加快推进开发区政务网络优化升级工作。完成电子政务互联网双百兆链路接入运行,完成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政务网络接入并南区增设网络节点间,扩大了南区政务专网覆盖范围。继续推进管委会政务网络升级,确定骨干网双核心、网络汇聚层、政务双环网“环+星”及驻区职能局接入管委会政务网实施方案。

2、积极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以开发区现网基站及无线基站规划为基础,推动区内重点企业、园区信号覆盖与通信服务保障,不断扩大3g通信及“无限亦庄”覆盖范围,完成隆盛大厦办公大厅热点布设,继续推进公共区域免费wifi覆盖。

3、稳步推进云计算虚拟平台建设和应用系统托管工作实施。继续开展政务信息应用系统虚拟平台建设及托管工作,截至目前,管委会对外托管系统15个,管委会自建虚拟化平台资源池搭建虚拟机25台并全部投入运行。

1、大力推进各部门网站信息发布工作。截至目前,开发区门户网站信息更新量13538条,网站有效页面浏览量:6,838,051次,较去年同期增长83%,境外有效页面浏览量:371,290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5%。

2、启动重点企业和优势产品虚拟展厅建设,开拓对支柱产业、重点园区和知名企业、优势产品的展示推介新渠道。

3、建成xx市民主页亦庄专区,开辟区域宣传、公共信息服务的移动平台新渠道。

1、启动统一移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一工委管委的短信发布平台,规范管委会各部门短信发布流程、标准,整合管委会5个部门短信机。现平台用户单位33家,对接业务系统9个,截止目前发送短信177565条,较去年同期增长90%。

2、完成内外网统一认证平台建设部署。实现区内企业登录政府各部门对外服务系统时的单点登录和统一认证。其中,内网统一认证平台对接管委会8个部门13套业务系统应用,外网统一认证平台对接科技创新申报系统。

3、完善法人基础数据库系统,为部门业务开展提供基础法人信息支撑。截至目前,开发区法人库积累法人数据7742条(企业法人7626条),与工商分局等部门比对数据26973条,为开发区企业环保与科技普查工作共提供7898条/次法人数据支撑。

4、加快内网办公系统功能完善和推广应用。持续推动工委管委各部门、驻区职能局间电子公文流转应用。截止目前,工委发文47次,管委会各部门发文1595次,其中电子公文数1173次,管委会电子公文占发文总数的73。54%,系统发送会议通知61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03%。

1、不断完善城市公共监控体系。完成139路新增公共监控点位建设,完成重点工地扬尘及城市早餐工程监控试点建设,启动博大公园、企业文化园公共监控规划及包含12平方公里新扩区域在内的全区公共安全与城市综合管理监控体系需求规划编制,相关建设资金已列入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建立城市综合管理快速应急响应机制。依托无线网络,建立起对城市综合管理临时监控需求的快速响应机制,协助发改局、建发局、城管执法分局快速建设完成临时监控点位,有效保障了开发区“早餐工程”餐车安全与重点工地监控快速搭建。

3、完成视频图像信息管理平台改造主体建设。完成该平台验收及试运行,实现了基于空间地理信息平台的视频调用和对前端监控设备的分级授权、远程智能检测和视频质量分析,该平台现已接入监控1576路(自建自管310路,接入重点社会单位监控1162路,公安移动执法车监控4路),其中无线监控39路,实现相关部门移动执法车、早餐工程监控、重点工地监控的有序接入,为应急管理、公共安全、城管执法、安全保密等综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化支持与保障。

深化整合区域对企服务各种资源要素,基本完成以“优势产业宣传、特色园区介绍、龙头企业展示、重点产品推介”为核心功能的开发区产业企业引擎门户网站的功能梳理和方案设计。稳步推进构建基于社区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的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规划建设。

参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标准完成对管委会信息系统预测评工作,为下一步管委会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提供技术依据与管理提升方向;在现有网络安全体系中对已过期的设备进行更新升级并新增数据库审计设备,实现对管委会各信息系统数据库操作行为实时监控、记录,通过技术手段确保及时发现管委会信息系统的网络入侵和服务器漏洞。

按照全流程监管模式,对电子政务项目进行审核监管和过程控制。截至目前,对20个项目进行了立项审核,召开12次专家评审会,集中式监理验收项目25个。对环保在线监测平台、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等重大重点项目紧密跟进,做好业务支持与技术服务支撑;对管委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公务用车管理系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系统等项目加强方案审核、立项控制。

完成20xx—20xx年网站群运维、政务信息网络及视频监控系统运维、网络安全运维服务单位的招标采购工作,实现新老服务单位工作的顺利平稳交接,集中式监理单位同步开展运维。不断提高运维服务标准、优化运维服务流程,将基础运维服务纳入平台化管理。

按照“统筹规划、动态推进,整合共享、融合渗透,全面推进、示范引领”的原则,研究确立具有亦庄特色、符合亦庄区情的智慧城市组织机构、工程建设、项目运营与投融资模式,完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把智慧城市战略转化为可操作、项目化的业务系统和服务工程,做好任务分解并强化落实。围绕公共安全、资源能源、环境治理、区域交通、园区物流、智慧社区等重点领域适时启动“无限亦庄”二期、空间库(二期)、政务云服务平台、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智慧公交等一批重点工程,并配套出台开发区智慧城市相关政策性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加强对提升城市管理、产业提升项目的引导、组织、规范、扶持,吸引区内外企业、社会力量投入开发区智慧城市建设中。

按照扩大覆盖、优化结构、整合资源、智能管理的原则,全面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整合、承载运行、应用支撑、优化管理能力。第一,全力打造xx市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综合示范工程领先示范区。在原有3g、mcwill、wifi无线通信及区域无线信号全面覆盖基础上,划定重点园区、企业、社区做好无线信号保障。第二,继续推进开发区百兆入户、千兆入企工作,以更高标准实现xx市光网城市建设相关任务。第三,完成政务网络核心骨干网双核心建设。第四,推进驻区职能局接入管委会政务网络。第五,继续深化云虚拟平台建设,完善应用系统托管模式。第六,配合相关部门办公地点更换,对管委会政务网络及“无限亦庄”网络进行优化,同步推广网络办公终端使用,实现政务网络基础环境、公共平台、业务应用系统一体化支撑。

按照统一规划、全面覆盖、资源整合、一体服务的原则,加快对内、对外的信息化门户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政府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水平。第一,完成门户网站全面改版工作,推动网站信息资源整合,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高网上办事服务功能。第二,启动内网办公平台升级改造,推进管委会政务应用向驻区职能局推广应用。第三,结合行政服务大厅实体布局及办事流程启动网上虚拟服务大厅建设,实现网上服务公告查询、投诉咨询等在线功能。

第一,完成公共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方案设计,启动相关数据采集和平台主体功能建设。第二,完成外网统一认证平台与劳动用工与薪酬管理系统的对接。第三,不断完善法人基础数据库系统,提高系统使用定制灵活性,配合统计局完成基础数据信息汇总分析工作。

以城市公共安全、环境管理、体征监测为重点,充分利用物联网、视频技术,加快提升城市综合管理和体征运行监测精细化、可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第一,启动新一批次238路监控点位规划设计。第二,以环保在线监测平台建设为切入点,结合安全生产物联网远程服务平台的模式创新,启动城市体征在线监测综合平台及公共物联网平台前期设计。第三,推广重点项目工地现场安全管理视频监控的建设。

以产业聚合、促进发展、精细管理、提升服务为目标,深化企业和社区信息化建设与服务,提高企业服务、社区服务管理水平。第一,基本完成开发区产业企业门户平台一期建设,力争年底前上线运行。第二,完成重点企业和优势产品虚拟展厅建设。第三,完成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方案设计,确保年内启动一期建设。第四,协调、整合区内企业的信息化能力与资源,以云计算应用为核心,规划、研究、建设开发区产业、企业发展资源体系。第五,以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专业型园区为重点,推动信息化在物流、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的深度应用与融合渗透,打造全市“两化融合”示范区。

继续做好电子政务资金项目监管。切实加强对年度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核监管、过程控制、进度督办,特别是加强对环保在线监测平台、社区精细化管理系统、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项目管理系统等重点项目的跟进,确保重大项目实施进度。

切实做好信息化大运维体系建设。完成政务网络运维、监控设施运维、信息安全运维、网站运维服务单位的招标采购工作,以此为契机,对照itil规范,建立统一运维平台,改进it服务的质量,为总体的业务持续性管理提供支持。

打造安全稳定的基础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标准,狠抓落实,更新并增加网络安全设备,确保安全设备体系化。加强网络安全应急值守保障。对网络安全现状进行全面测评,并整改提高。加强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制度建设,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体系。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化宣传、培训工作。深入调研政府、企业、社会信息化需求、热点,以主题论坛、开放讲堂、专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形式开展面向不同群体的信息化主题宣传推广、教育培训活动,特别要注重开发区各类企业需求,促进产业对接,提高区内信息化技术在区内的应用水平。

相关范文推荐

    时政五分钟发言稿(优质15篇)

    发言稿的语言要简练、明确,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和冗长的句子结构。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发言稿样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

    户籍辞职报告大全(17篇)

    辞职报告是对辞职决定的正式确认,对于离职员工和公司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下所示是一些典型的辞职报告示例,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写作要点。户籍证明的格式是怎么样的呢?大家敬

    医疗补助报告范文(22篇)

    通过写报告,我们可以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更加出色。推荐阅读以下这些精选的报告范文,它们涉及了各个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尊敬的院领导:您好

    生日宴会最的讲话(优质16篇)

    生日是一个人一年中的特殊日子,是庆祝和纪念一个人的诞辰的时间节点,是朋友和家人向寿星表达祝福和感恩的机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独特生日旅行目的地,为你的生日增

    民政局办离婚协议书(汇总20篇)

    在离婚协议中,双方应详细列明财产的分割方案以及债务的分担责任。接下来是一些经过专业律师审核的离婚协议范本,供您借鉴。男方:__,__。女方:__,__。男女双方

    立冬活动教案中班(模板18篇)

    中班教案是中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和安排,能够帮助幼儿获得全面的发展。这里有一些中班教案的实施效果和学习收获的调查结果,在这里与大家分享。1.激发幼儿观察汽车

    质量及售后服务承诺书(优秀21篇)

    质量月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质量绩效进行总结和分析的阶段。以下是一些质量月总结的实例,通过阅读可以了解不同行业和组织的实践经验。xx有限公司现就xx产品,做出如下书

    介绍一种事物四年级范文(18篇)

    优秀作文应该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语言让读者产生共鸣。在这里,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值得学习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老人与海读后心得(实用13篇)

    这次实践让我领悟到了很多人生道理,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些心得体会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这是一篇通过总结经验和反思思考写成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弘扬传统节日演讲稿(模板18篇)

    节日演讲稿是一种传统文体,它可以增强节日氛围,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通过这次演讲,我希望能够传达给每个人节日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尊敬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