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元旦节的由来心得体会(优质9篇)

时间:2024-01-18 作者:储xy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元旦节的由来心得体会篇一

第一段:引言(100字)

元旦节是每年的1月1日,是世界上最普遍被庆祝的节日之一。元旦节的由来颇具历史底蕴,源自古罗马的新年庆祝活动。如今,元旦这一节日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庆祝。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表达对过去一年的感恩,并向未来充满希望。

第二段:元旦节的历史由来(300字)

元旦节的历史由来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古罗马人将1月份称为“雅努亚利斯”(Januarius),以纪念开始的一年和希望的开始。新年之初,人们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以祈求新年的幸福和祥瑞。这个传统延续至今,虽然庆祝形式各地有所不同,但底蕴依然不减。

第三段:元旦节的全球庆祝(400字)

如今,元旦节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盛大庆祝活动。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庆祝这一节日。例如,美国的纽约时代广场传统倒计时活动,法国的巴黎凯旋门烟花表演,中国的春节联欢晚会等等。这些庆祝活动旨在表达对过去的感激,对未来的期盼,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欢聚一堂的机会。

第四段:元旦节的重要意义(200字)

元旦节不仅仅是一个过年的日子,更是对过去一年的感慨和总结,对未来的展望和期许。这一天,人们会归纳总结自己在过去一年里的成就和失误,反思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与此同时,也会对未来有所期待,计划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要实现的目标和愿望。元旦节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坚定信心,迎接新的开始。

第五段:我对元旦节的心得体会(200字)

通过参与元旦节的庆祝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个节日的庄重和喜庆。在和家人和朋友一起度过元旦的时刻,我意识到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更加明白了家庭和社交关系的珍贵。同时,我也反思自己的过去一年,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元旦节给予我反思和成长的机会,让我更加积极向上地面对新的一年。

结尾(100字)

元旦节的由来凝聚着历史的积淀,元旦节的庆祝带给人们欢乐和团聚的时刻。通过参与元旦节的庆祝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过去和展望未来,珍惜与亲人朋友的相处时光。元旦节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它不仅仅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更是人们对过去的告别和对未来的期许。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心怀感激,追求幸福。

元旦节的由来心得体会篇二

最早的元旦由来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了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元旦节的由来心得体会篇三

1.知道一月一日是元旦节,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

2.学说祝福的话语。

3.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增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子卡:一月一日,元旦节;气球许多;皱纹纸做的尾巴许多条;

磁带:家长为幼儿准备礼物,会唱《新年好》的歌,观察过街上环境的变化,家长、教师、幼儿共同布置好教室。

1.出示子卡“一月一日”,这几个字怎么读?它是什么节日?(出示字卡元旦节)教幼儿认识“元旦节”。

2.“元旦节”到了,你看到街上有些什么变化?(拉起了彩旗,挂起了红灯笼,哥哥姐姐们还举行各种活动,庆祝元旦节。)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3.教师总结:一月一日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也是元旦节,它表示新的一年到了。新的一年到了,人们都很高兴,他们要拉起彩旗,挂起红灯笼,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新年的到来,除了这些外,人们之间还互相送礼物,说祝福的话语,祝你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学习进步,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等等。

1. 今天就是一月一日,是“元旦节”。请爸爸妈妈和我们一同庆祝“元旦节”好吗?家长、老师、幼儿共唱《新年好》的歌曲。

2. 互送礼物,说祝福的话语。

爸爸妈妈为你们准备了礼物,请你们把礼物送给你想送的人,可以是爸爸、妈妈、老师、你的好朋友等等。送礼物时要说祝福的话,收到别人的礼物要说”谢谢”.知道了吗?教幼儿说几句祝福的话。

3. 幼儿送礼物,说祝福话语。(教师家长指导)

今天是元旦节,我们都很高兴,请小朋友们为爸爸妈妈表演节目吧!

小朋友们表演得很精彩,现在我们请爸爸妈妈为我们表演节目,大家拍手欢迎。

1. 踩气球:家长脚上挂气球,背上背幼儿,音乐响,去踩别人气球的同时又要保护好自己的气球不被别人踩,音乐停,气球没被踩坏的家长和幼儿得奖。

2. 揪尾巴:把彩条插在幼儿的裤腰上当尾巴,家长背上幼儿,音乐响起,家长背幼儿让幼儿去揪别人的尾巴,同时家长和幼儿又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不被别人揪,音乐停,尾巴揪得多,自己的尾巴没被揪的幼儿及家长得奖。

元旦节的由来心得体会篇四

元旦节是一个全球性的庆祝活动,每年的1月1日,人们都会欢庆这一天,庆祝新的一年的开始。那么,元旦节是如何形成并且在各个国家广泛庆祝的呢?通过学习了解元旦节的由来,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个节日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元旦节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的罗马时代。那时候,罗马人庆祝一年的开始,并且祈祷将来的一年能够丰收、平安。这个节日被称为“新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年”这个称呼传入了欧洲各个国家。在罗马时代,人们通过大规模的祭祀和庆典来迎接新的一年。而这种方式在今天各个国家仍然存在,并且形成自己的独特庆祝活动。

其次,元旦节的意义不仅仅是庆祝新的一年的开始,更是人们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对未来一年的期许。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经历了欢笑和泪水。元旦节是一个我们可以回顾过去、总结经验的时间。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成长和不足,进一步完善自己。同时,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们可以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并制定新的目标和计划。

此外,元旦节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庆祝时刻,更是人们团聚的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和家人、朋友一起庆祝和迎接新的一年。他们会举办宴会、燃放烟花、互送祝福和礼物。这不仅是一个令人愉快的时刻,更是加强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时刻。我们可以与亲人团聚,互相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祝福。在这个日子里,人们可以放下繁忙的工作,享受简单而温馨的时刻。

最后,元旦节也是一个人们欢度假期的时间。在这一天,很多人会放假休息,远离工作的压力和学习的困扰。在假期里,人们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一些人可能选择出游,去探索新的风景;一些人可能选择宅在家里,享受慵懒的时光;还有一些人可能选择独自思考和反思,在宁静的环境中与自己对话。无论怎样,元旦节给人们带来了放松和充实的时刻,让人们重新充满活力地迎接新的一年。

通过了解元旦节的由来和意义,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个节日的独特之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日,元旦节承载着人们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表达。它不仅仅是一个庆祝时刻,更是一个人们寻找内心平静的时刻。元旦节教会了我们学会感恩,珍惜拥有的一切,并且给予我们重新开始的机会。无论过去的一年经历了什么,元旦节都是一个值得欢庆的时刻,让我们迎接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和勇气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元旦节的由来心得体会篇五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泛滥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伺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便是元旦的由来。

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丹麦人在元旦前夜,家家户户都要将平时打碎的杯盘碎片收集起来,待夜深人静时偷偷地送至朋友家的门前。元旦的早晨,如果谁家门前堆放的碎片越多,则说明他家的朋友越多,新年一定很幸运。

西德人过元旦,要表演妇女夺权的喜剧。许多地方的妇女成群结队地冲进市政府大厅,闯入市长办公室,坐上市长办公椅,表示接管市长权力。

意大利的一些地方,元旦前夜午夜时分,如果你在路上行走是很不安全的,因为这时人们都要把屋里的一些破旧瓶、缸、盆等扔出门外砸碎,以示除旧迎新。

法国人在新年到来之前,各家一定要把家中的余酒全部喝光,以致许多人喝得酩酊大醉。他们认为,元旦时如果家中还有剩余的酒,新一年里交厄运。

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夜全家团聚。到12点时,以教堂钟声为号,争着吃葡萄,每敲一下钟,必须吃下一颗葡萄,而且要连着吃下12颗,表示来年一帆风顺。

元旦节的由来心得体会篇六

元旦,中国节日,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每年1月1日,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我国俗称“阳历年”。但是元旦一词绝不是随着公元纪年引进而来的,它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古语,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

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元旦”一词作为书面语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在中国古代,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很不统一。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

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

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

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传说在四、五千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尧天子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

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元旦节的由来心得体会篇七

1. 让风吹走你的忧愁;让雨洗去你的烦恼;让阳光给你带来温暖;让亲情给你带来温馨;让爱情给你带来激情;让朋友给你带来无限的快乐和祝福;朋友,元旦快乐。

2. 元旦行大运,新的一年祝福长:“新”酬月月涨,“新”“新”向荣事业强;“新”无烦恼伤,“新”情好比喝蜜糖;“新”苦悄悄藏,信“新”百倍财源旺!

3. 元旦悄悄到,祝福忙报道,许下小心愿,愿你梦想都实现,幸福展笑颜,祝你元旦快乐,好运连连,万事如意心也甜!

4. 一声问候,打开新年气象;一杯美酒,斟满富贵美满;一束鲜花,绽放温馨美丽;一句快乐,带来无限欢笑;一道祝福,情谊就在其中。元旦佳节,祝你快乐!

5. 元旦到,把短信驶进超车道,速度不减神舟五号,不怕被吊销驾照,不怕被罚打扫街道,只要给你的祝福第一时间到,祝你节日快乐,天天快乐!

6. 每一年的今天,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任世事变幻,时光流转幸福、平安、快乐、健康永远伴随你左右!

7. 元旦到,元旦到,短信忙来问声好,顺便把我的心愿捎。祝愿你在新的一年里好事成双,快乐加倍,幸福成对,平安围绕,健康相随,事事如意,心情最美!

8. 元旦谱了一段曲,荡起奋斗和进取;元旦唱了一支歌,唱起喜悦和快乐;元旦写了一首诗,流出激动和惊喜;元旦说了一句话,送出祝福到您家:祝您元旦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精精彩彩!

9.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车去吧。穿别人的鞋,让他们找去吧。现在就送给你元旦的祝福,让别人羡慕去吧。新年快乐!

10. 元旦到了,我托手机为邮差,把热腾腾的问候装订成短信,用一分钟快递传到你的身边,真心祝福你,在新的一年里,拥有更幸福、更快乐的时光。

11. 元旦寄语:爱情,要敢于去追;工作,要敢于去拼;事业,要敢于去闯;八戒,要敢于去当;傻子,要敢于去装;一三年,愿你万事勇往直前,幸福当仁不让!

12. 辞旧迎新,日子总是要过去的。革旧图新,生活总是要向前的。旧雨新知,问候一定要送到的。2021年走远,2022年来到,祝你元旦要快快乐乐的。

13. 元旦将至,美妙的钟声又要敲响,让它敲响你2022年的幸运之门,带给你一整年的健康平安、幸福快乐、如意吉祥。提前祝你元旦快乐!

14. 昨天再舍不得,也已经成为过去,昨天再伤心,也已经成为历史。2021已经结束,2022已经到来,时间不等人,我们能做的只有珍惜现在,愿你过好每一天,元旦快乐!

15. 2022将至,送你一张吉祥船票:从梦想港湾启航,穿过吉祥福地,横渡平安之海,绕过希望之都,直达快乐新大陆!

16. 送走2021年,喜迎2022年;天上真的掉饼,彩票买就中;娶妻是美女,简直赛明星;事业天天顺,赛过__。哈哈,元旦快乐!

17. 2022年祝你逢赌必赢,发点小财;好事不断,交点小运;马上升职,做个小官;得个表彰,露个小脸;生活无忧,喝点小酒;预祝元旦快乐,眯眯小眼。

18. 元旦快要到了,趁着还没有放假,欢庆晚会还没有开始,祝福短信还没有爆发,你的手机还有空间,我的手机还没欠费,发消息还没涨价,提前祝你元旦快乐!

19. 新年到了,买辆奔驰送你,太贵;请你出国旅游,浪费;约你大吃一顿,伤胃;送你一枝玫瑰,误会;给你一个热吻,不对!发条短信祝你元旦快乐,实惠!

20. 新年将近短信发,愿你兔年:工作无重压,悠闲呆在家;工资照样发,红包使劲拿;烦恼不找茬,运气也不差;生活美如画,元旦乐哈哈!

元旦节的由来心得体会篇八

中国元旦原是农历正月初一,在古代是纪念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国纪念采用西历,从此公历的1月1日就变为中国的元旦,中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由于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并是由春节演化而来,所以,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毕竟元旦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并不见的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

元旦节的由来心得体会篇九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中国元旦的由来,据说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三皇五帝时期。在古代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开始的意思,而旦指的是日子元旦合称并是“初始的日子”。而在历法上,专家们习惯称地球围绕太阳1周为1年。到解放后元旦节被政府定为1月1日,在立春前后并且还有假放,而在民间有的地方会举行“庙会”等欢庆活动,传承古代的民俗。

元旦的习俗种类很多,地方不同习俗也不同。存在着饮食、服饰、活动、交互、过礼、娱乐等方面的差异!是由于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为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的!但大多数还是一样的。

元旦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2)贴春联:

对联,又称春联,它的种类很多,但大致有对联和春条。每幅对联都有横披和一个「福」字,而春条则如「万事亨通」,则单贴在适当的地方,如门柱上等。其实因春联(包括对联和春条)在古代都是专人挥毫(用毛笔)书写的,所以俗称「挥春」。而广东地区将春条称为挥春,有别于春联,实有以讹传讹之嫌。年廿九,为了表示新的一年,新的气象,以及增加过年的气氛。

3)放爆竹:

爆竹一响,表示旧年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年来了。传说「年」是一只可怕的怪物。在过年放爆竹是为了吓走吃人的年兽,保护家人的安全而来的。这也是为元旦添加喜庆、热闹的气氛。

4)拜年: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到亲友家「拜年」,也就是走亲戚。大家见面互相恭贺,说:「恭喜发财!」,祝福对方在新的一年,事事顺利、身体健康。

在中国,像元旦的习俗还有很多,元旦的到来预告着旧的一年将要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新一年春回大地的开始,新一年岁月辉煌的开始,是展现自己新的一面开始。元旦的气氛会渲染整个名族。

相比于其他传统节日,我们过元旦节的历史并不是很久远。元旦是公历纪年的第一天,我国政府采用公历,始于中华民国建立。所以,在我国,有元旦节的.历史尚不足百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元旦是怎么来的?元旦的产生有哪些传说?中国吃网小编接下来就为您介绍。

“元旦”,最早来自西方。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也就是一年。同时古埃及人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就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由此,我国政府采用更彻底的公元纪年法,所有政府文告、统计报表、报纸刊头等均采用公历,中国传统的农历纪年除了在重要报纸报头的公历后边标注外,官方文件中已彻底没了踪影。而元旦节日,也于1949年12月23日的政务院(即今国务院)会议上通过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被规定为我国四大法定节日之一。今天,公元纪年及元旦节日在国人中已经逐步通用、流行、稳固。元旦与春节两个节日,称谓上不再混用。如1952年《毛泽东**在元旦团拜会上的祝词》,此处元旦就是指公历元旦了,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元旦节了。

由于最近500余年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等基督国家的影响,纵横世界各大洲,也由于公历的相对精准,公元纪年法被世界各国纷纷采用,元旦作为节日,在西方比不过圣诞节,在中国比不上春节,但由于其本身的世俗性、非宗教性,反而因此成了一个世界性的节日。

在中国远古时候,有一个平凡的少女叫"百合女",她长的十分漂亮,她住在一个叫芳幽国的地方。那里终年百花盛开,许多有灵性的动物在那里生活着。百合女就生活在那里,所有男人都迷恋上了她。可是百合女却不喜欢他们,因为她知道,这些男人并不是真正爱她。但是因为家境贫困,她的父母必须让她嫁出去。有一天,百合女去雨莲山上采花,采花时差点掉入悬崖,突然从夕阳中飞出一个英俊的少年,那个少年救了她。于是,两人在山上坐者聊起了天。百合女和他聊的很开心。那个少年告诉她:"你要是想找我就来这座山上大喊一声"索伦"就行了。

于是百合女每天都来这座山上。漫漫的他们日久生情。但是这件事被百合女的家人知道了,让她嫁给一个大少爷。她不肯父亲把她关在屋子里不让出来。索伦知道了这件事,努力想把百合女救出来。可是大少爷得不到的东西,任何人也别想得到,把百合女杀了,索伦为百合女殉情而死。

这时两人的灵魂化做雨莲上的百合花山。人们被他们的爱情所陶醉。感动。于是这一天定为元旦。

相关范文推荐

    个人读书心得活动总结(精选10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总结书写有哪些

    专业列那狐的故事收获体会通用

    竞聘是一种通过比拼各项素质和能力来争取某个职位的行为,它能展示个人的优势和特点。竞聘过程中,如何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阅读

    最新高中教学工作总结优质(三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

    老年大学开学典礼讲话稿(实用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

    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总结大全(十四篇)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

    2023年《绿野仙踪》读后感200字优质(8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

    绿野仙踪读后感100字通用(8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2023年《伊索寓言》读书心得300字 《伊索寓言》读书心得体会(6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

    最新《伊索寓言》读书心得500字(优秀五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

    2023年学校教研工作总结 家长学校教研工作总结(优质三篇)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