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路养护调研报告 公路养护调研课题(6篇)

时间:2023-05-24 作者:储xy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公路养护调研报告公路养护调研课题篇一

公路建设由于投资大、风险小、效益高、拉动能力强,竖家实施投资拉动战略的重点之一,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根据《**市交通"十五"计划及20xx年远景规划纲要》,"十五"期间,全市公路建设将投资56.64亿元,到20xx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6140.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2.5公里,一级公路341.7公里,二级公路1484.7公里,公路密度为57.47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必将推动公路养护工作实现一次大的发展、质的飞跃,组建公路养护工程公司前景非常广阔。

(一)组建公路养护工程公司是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公路养护工作诗路部门长期的、首要的职能,诗路部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公路工作中存在的重建设轻养护以及经常性、预防性养护跟不上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影响了公路部门的整体形象。市局领导本着"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思想,把养护管理工作作为当务之急,要求各单位将养护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全面提高养护质量,提高通行能力。组建公路养护工程公司,是提高我市公路养护质量,加快公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组建公路养护工程公司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

作为公路产业开发企业,以公路为依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植主导产业,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途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公路工程建设中标难度越来越大,施工要求越来越高,利润率也越来越低,促使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将工程建设重心由公路工程向养护工程倾斜,开创建、养并重的工程建设新格局。

"十五"期间,**市国、省道干线和县乡道路正常养护投资额分别达到3.5亿元和3000万元。《**市交通"十五"计划及20xx年远景规划纲要》要求,到20xx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094公里,其中:国、省道1753.3公里,县乡公路5273.9公里,专用公路67.6公里;高速公路202.5公里,一级公路564.9公里,二级公路1631.6公里。《**市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发展规划(20xx-20xx)》规定,到20xx年底,全市80%的国省干线公路达到gbm工程标准,综合好路率达到92%以上,全市平均每年安排的国省干线公路改建及大修里程不少于干线公路总里程的10%,中修里程不少于12%。由此可见,20xx-20xx年,公路养护工程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一)施工资质

现已具备公路工程三级施工资质,计划年内晋升二级施工资质,可承揽各类养护工程的施工。

(二)年施工能力

根据往年施工能力,20xx年完成产值820万元人民币,20xx年完成产值610万元人民币,20xx年完成产值1570万元人民币,确定养护公司年度施工能力为1600万元人民币。

四、管理、技术人员配备及机构设置

(一)管理、技术人员配备

设经理1人,副经理2人,总工程师1人,各类技术人员、施工人员25人。

(二)机构设置本站

(一)技术培训

聘请讲师,购置专业书籍,对养护公司所有员工集中进行岗前业务培训,经考核取得上岗证后方可正式上岗。

(二)设备配置

现有稳定土拌合机、12j振动压路机、30装载机、开槽机、吹缝机、灌缝机、喷射机、搅拌机等一批公路养护设备,折旧后的价值为113.07万元。根据现代养护工作需要,为提高养护科技含量和工作效率,养护公司计划新购置一批现代化养护设备:公路养护王、沥青洒布机、洒水车,约需资金220万元。

设备类型

设备名称

原值(万元)

现值(万元)

备注

原有设备

稳定土拌合机

65

31.25

1997年购置

12j振动压路机

22.5

8.44

1998年购置

30装载机

19

2.38

1996年购置

开槽机

5

5

20xx年购置

吹缝机

2

2

20xx年购置

灌缝机

50

50

20xx年购置喷射机

9

9

20xx年购置

搅拌机

5

5

20xx年购置

合计

177.5

113.07

计划购置

公路养护王

150

150

洒水车

20

20

沥青洒布机

50

50

合计

220

220

(一)投资估算

人员业务技术培训费用

5万元,原有设备价值113.07万元,办公场所费用5万元/年,流动资金20万元,合计总投资为143.07万元。此外,计划新购置设备的费用为220万元。

(二)资金筹措

投资方注入资金50万元,不足部分93.07万元,由向金融部门申请贷款。

(一)固定资产投资113.07万元

(二)流动资金20万元/年

(三)每年固定成本

1、人工费 2.2万元/人×25=55万元

2、管理费 10万元

4、大修费 8万元

5、其他费用 5万元

合计:92.13万元

(四)工程利润分析

1、盈亏点。根据20xx年、20xx年和20xx年工程竣工决算分析,工程毛利润占工程造价的11%。工程盈亏点为:年度固定成本/年度利润率=92.13万元/11%=838万元。即年度工程量838万元可实现收支平衡。

2、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企业每年所完成的工程量按年施工能力1600万元的80%计算。

(1)毛利润: 1600×80%×11%=140.8万元。

(2)利润: 140.8—92.13=48.67万元

(3)所得税: 48.67×33%=16.06万元

(4)法定公积金:48.67×10%=4.87万元

(5)法定公益金:48.67×5%=2.43万元

3、投资回收期

回收年限=总投资/(折旧费+企业净利润)

=143.07/(14.13+25.31)=3.63年

从分析上,4年内可以收回投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五)社会效益

成立养护工程公司,可以进一步确立龙头地位,同时进一步强化公路养护工作,提高综合好路率,树立公路系统的良好形象,社会效益显著。

成立公路养护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可观,综合分析此项目可行。

公路养护调研报告公路养护调研课题篇二

隆冬季节,带给人们一丝寒意。正值此时,我段的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荡尽了冬的寒意,像一股暖流沁入心脾,温暖着职工的心房。

20xx年11月,我段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坚持以“平稳有序、高效科学”的原则,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里,进行了以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为主要方式的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方式得到了各级领导认可和同志们的好评。

根据县委的总体要求,我段结合实际情况,针对职工对改革在意识观念上存在的问题,作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多次召开了段务会,职工代表大会进行专题研究,反复进行宣传动员,使广大职工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真正懂得改革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解决现实矛盾的需要。为此次人事制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坚持因事设岗,优化组合的用人用工机制。段机关实行定编、定岗、定责的“三定”原则。股室负责人和机关管理、工勤人员全部实行竞聘上岗,择优聘用;各基层养护站生产岗位人员,实行双向选择,优化组合。

2、坚持规范操作,平稳过渡原则,建立健全制度。如制定自谋职业、离岗待退等职工分流处理办法、充分考虑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规范运作,以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实行各股室负责人、机关管理、工勤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养护站员工实行优化组合、双向选择。在整个改革过程中,我们所有的程序都是透明的,没有任何暗箱操作,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聘,为改革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得到了全段职工的拥护,干部职工没有异议,就是落聘人员也无话可说。通过公开竞聘21名同志走上了段机关管理人员岗位。

沐浴着春风的人们,积极投入到改革之中来,改革的枝头挂满了累累硕果:使职工们的思想得到了统一、认识得到了提高、观念得到了转变,真正达到了“以为争位,以位促为”的改革目标;建立起了“竞争、高效、科学”的用人机制,极大地优化了职工队伍结构;为养路事业的更大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为养护体制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路养护调研报告公路养护调研课题篇三

近年来,随着我省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以及路面改造工程的实施,农村公路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幅度地提高,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大为改善,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由于我省农村公路量大面广、地区差异较大,加之养护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缺位”、养护资金不到位等问题日益突出。今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xx〕49号)的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我们拟定了《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主体、职责分工等进行了规范,为理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各种关系、健全养护管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质量和水平,探索适合我省实际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省厅将《关于我省农村公路管养模式的探讨研究》列为今年重点调研课题。为此,我们在前两年农村养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有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再次就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和研究。通过对浦江、海盐、安吉等各具特色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践探索和分析,同时借鉴省外养护管理经验,对群众性养护、分段养护、道班养护、专业养护等养护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形成本调研报告。

我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基本情况:

据统计,截止20xx年底止,全省农村公路(县、乡、村道)总里程为85643公里。按目前行政等级标准分,其中:县道23097公里、乡道15873公里、村道46673公里;按技术等级分,其中:一级公路1019公里、二级公路3648公里、三级公路6935公里、四级公路43895公里、等外公路30146公里(其中准四级公路13527公里);按路面类型分,其中:水泥砼路面36329公里(其中县道9384公里、乡道5703公里、村道21242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8965公里(其中县道5016公里、乡道655公里、村道3294公里),简易铺装路面17089公里(其中县道8549公里、乡道3589公里、村道4951公里),未铺装路面23258公里(其中县道147公里、乡道5926公里、村道17185里)。铺装路面公路里程合计62384公里,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72.84,到20xx年年底乡道砂石路面改造工程完成后,铺装路面公路里程将增加5000多公里,达到67000多公里。

20xx年前我省各市、县均设有专业和县乡两个公路管理机构,分别负责国省道和县乡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20xx年养护体制改革后,实现了两合并,即:所有市和绝大部县(市)专业与县乡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合并,国省道、县乡道公路养护管理职能统一由市、县(市)公路管理机构负责,部分市、县(市)公路管理机构内相应增设了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内设机构。

目前,我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县道和乡道大部分已纳入交通公路部门管养范围,基本上实行“条块结合,以县为主”。村道公路的管养,由于目前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一直未纳入交通公路部门管理范围。在养护资金安排上,目前仍沿袭过去(两合并前)专业养护经费和县乡养护经费分别安排下达的方式。县乡养护经费由省汽车养路费切块补助一部分,不足部分由地方自筹解决(手拖费安排一部分,地方财政预算安排一部分)。

目前,县道公路的养护生产(包括日常养护和大中修工程)基本上采用国省道的养护运行机制,走养护市场化的路子,主要由专业养护队伍(养护公司)进行养护,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行业管理。乡道公路的日常养护工作主要由乡镇政府负责,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行业指导和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或以奖代补)。

我省乡村道的养护生产运行机制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模式:

模式一:由乡镇成立固定的专门养护队,负责乡村道的日常养护和大中修。养护队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并有少量的机具设备;养护资金由交通部门补助一部分,不足部分由乡镇财政解决。这种模式一般在经济较发达的乡镇采用较多。

模式二:乡镇政府按行政区域将乡村道公路的路面保洁、巡查、行道树维护等日常管养工作分段包给沿线村委会,再由村委会将乡村公路养护工作承包给村里的农户。大中修工程通过招投标,由专业队伍施工;养护资金由交通部门补助一部分,不足部分由乡镇财政和村委会解决。

模式三:由村委会组织,一年对行政区域内的乡村公路集中进行二、三次季节性、不定期的突击养护(保洁和少量的维修)。这种模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山区)采用较多。养护资金由交通部门补助一部分,不足部分主要通过投工投劳。

公路养护调研报告公路养护调研课题篇四

行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化、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渗透日益深入,现代经济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趋向,即文化化。行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经营理念武装干部职工头脑,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规范干部职工行为,塑造服务品牌和行业形象,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增强行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是实现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文化在公路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是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养护职工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交通部《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对此这样界定的:精神文化是交通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交通行业的核心文化;制度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规范交通行业行为的规章制度;物质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展现交通行业外在形象的工作环境和形象标识。因此,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事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公路养护行业文化与公路事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321”工程即:三年时间,建设300个高标准的大管理所,200个设施完善的石料场,100个设备齐全的机械化站”。到20xx年底,全局已建成大所275个、石料场156个、机化站108个,新改建职工宿舍8530套。基本解决了职工住房简陋,材料靠外购,手工作业养护等历史遗留问题。“321”工程不仅改变了我省公路养护的传统组织结构形式、养护技术手段和职工生产生活环境,还扭转了养路职工过去“技术素质低,养路机械化水平低,养护生产力低”的“三低”状况。

“安保”工程。“安保”工程即:“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截止20xx年底,全局投入资金11503万元。自实施安保工程后,在全省机动车猛增至600万辆的情况下,20xx年的交通事故比20xx年下降39.8%,经济损失减少32.6,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309人,这是我省20多年历史上没有过的。“安保”工程,受全社会欢迎,都称这项工程为“救命工程”。

“人性化服务工程”。全局以为公路用户提供安全行车环境、为公路维护提供安全工作环境、为公路设施提供安全保障,的“三为”作为最高服务标准。围绕"实施安保工程,增设服务设施、规范标志设置;填筑会“吞人”的深侧沟;在主要交通路口、风景区设置人性化标志标牌;实施环境生态绿化工程,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路政咨询服务、温馨亲情服务、公路通行信息、路况信息服务、畅通便捷服务,打造公路人性化服务的民本形象。树立云南公路路况好、路风正、行车畅、效益高,安全快捷的良好形象。

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以下难点:

(一)、云南公路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公路行业是一个社会性、技术性、服务性、综合性很强的部门,它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这需要从事公路行业管理的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然而,当前公路行业职工文化素质偏低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十.五期末,我省省管公路在编人员20206人,专业技术人才仅为2993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4.3,技术工人15443人中高级以上技工仅占32.9,职工队伍素质偏低,文化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缺乏。

(二)行业核心价值观缺失。

行业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职工对行业性质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是干什么的;二是对行业使命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的存在是为了什么;三是对行业现状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现在如何;四是对行业前景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未来的发展如何。可以说当前绝大多数公路职工对上述四个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或者是不全面的。

(三)行业文化与行业工作脱节。

公路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种管理行为,目的在于规范管理行为,优化行业形象,增强品牌效应。当前的公路文化建设大都表现为提口号、拉标语、定制度,开展文艺体育活动,停留在公路文化建设的外延和表象上,与公路行业的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工作结合不够,没有把文化元素融入我们的行业工作。

(四)、对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认识欠缺,思路不清。

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认识欠缺,思路不清。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不明确,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形式和监督方法;二是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思考和理解缺乏层次性、系统性、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渗透在公路行业职工内心世界中行业群体合力挖掘不够;三是对公路文化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模糊认识,有着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只要有公路不怕没路养”,“事业单位,不怕下岗”等传统思维方式。

(五)、行业文化建设以偏概全,本末倒置。

以效果推断程度、衡量工作水平。例如,一家单位路管好了养好了,经济效益上去了,似乎一好百好,文化建设必定是高水平的,给干部职工在认识上产生严重误导。这种以为行业文化一学就会地简单化认识是幼稚的与片面的。尤其是那种迎合政治需要,以偏概全的做法更是十分有害的。

公路养护调研报告公路养护调研课题篇五

公路建设由于投资大、风险小、效益高、拉动能力强,竖家实施投资拉动战略的重点之一,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根据《**市交通“十五”计划及20xx年远景规划纲要》,“十五”期间,全市公路建设将投资56.64亿元,到20xx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6140.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2.5公里,一级公路341.7公里,二级公路1484.7公里,公路密度为57.47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必将推动公路养护工作实现一次大的发展、质的飞跃,组建公路养护工程公司前景非常广阔。

(一)组建公路养护工程公司是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公路养护工作诗路部门长期的、首要的职能,诗路部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公路工作中存在的重建设轻养护以及经常性、预防性养护跟不上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影响了公路部门的整体形象。市局领导本着“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思想,把养护管理工作作为当务之急,要求各单位将养护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全面提高养护质量,提高通行能力。组建公路养护工程公司,是提高我市公路养护质量,加快公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组建公路养护工程公司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

作为公路产业开发企业,以公路为依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植主导产业,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途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公路工程建设中标难度越来越大,施工要求越来越高,利润率也越来越低,促使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将工程建设重心由公路工程向养护工程倾斜,开创建、养并重的工程建设新格局。

二、市场预测

“十五”期间,**市国、省道干线和县乡道路正常养护投资额分别达到3.5亿元和3000万元。《**市交通“十五”计划及20xx年远景规划纲要》要求,到20xx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094公里,其中:国、省道1753.3公里,县乡公路5273.9公里,专用公路67.6公里;高速公路202.5公里,一级公路564.9公里,二级公路1631.6公里。《**市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发展规划(20xx-20xx)》规定,到20xx年底,全市80%的国省干线公路达到gbm工程标准,综合好路率达到92%以上,全市平均每年安排的国省干线公路改建及大修里程不少于干线公路总里程的10%,中修里程不少于12%。由此可见,20xx-20xx年,公路养护工程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三、施工资质和年施工能力

(一)施工资质

现已具备公路工程三级施工资质,计划年内晋升二级施工资质,可承揽各类养护工程的施工。

(二)年施工能力

根据往年施工能力,20xx年完成产值820万元人民币,20xx年完成产值610万元人民币,20xx年完成产值1570万元人民币,确定养护公司年度最大施工能力为1600万元人民币。

四、管理、技术人员配备及机构设置

(一)管理、技术人员配备

设经理1人,副经理2人,总工程师1人,各类技术人员、施工人员25人。

(二)机构设置

设置办公室、技术科、质检科,以及道路养护队、桥梁养护队两个专业施工队伍。

五、技术和设备的选定

(一)技术培训

聘请讲师,购置专业书籍,对养护公司所有员工集中进行岗前业务培训,经考核取得上岗证后方可正式上岗。

(二)设备配置

现有稳定土拌合机、12j振动压路机、30装载机、开槽机、吹缝机、灌缝机、喷射机、搅拌机等一批公路养护设备,折旧后的价值为113.07万元。根据现代养护工作需要,为提高养护科技含量和工作效率,养护公司计划新购置一批现代化养护设备:公路养护王、沥青洒布机、洒水车,约需资金220万元。

公路养护调研报告公路养护调研课题篇六

行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化、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渗透日益深入,现代经济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趋向,即文化化。行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思想政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经营理念武装干部职工头脑,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规范干部职工行为,塑造服务品牌和行业形象,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增强行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是实现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文化在公路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是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养护职工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交通部《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对此这样界定的:精神文化是交通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交通行业的核心文化;制度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规范交通行业行为的规章制度;物质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展现交通行业外在形象的环境和形象标识。因此,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事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公路养护行业文化与公路事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321”工程即:三年时间,建设300个高标准的大管理所,200个设施完善的石料场,100个设备齐全的机械化站”。到xx年底,全局已建成大所275个、石料场156个、机化站108个,新改建职工宿舍8530套。基本解决了职工住房简陋,材料靠外购,手业养护等历史遗留问题。“321”工程不仅改变了我省公路养护的传统组织结构形式、养护技术手段和职工生产生活环境,还扭转了养路职工过去“技术素质低,养路机械化水平低,养护生产力低”的“三低”状况。

“安保”工程。“安保”工程即:“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截止xx年底,全局投入资金11503万元。自实施安保工程后,在全省机动车猛增至600万辆的情况下,xx年的交通事故比xx年下降39.8%,经济损失减少32.6,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309人,这是我省20多年历史上没有过的。“安保”工程,受全社会欢迎,都称这项工程为“救命工程”。

“人性化服务工程”。全局以为公路用户提供安全行车环境、为公路维护提供安全环境、为公路设施提供安全保障,的“三为”作为最高服务标准。围绕"实施安保工程,增设服务设施、规范标志设置;填筑会“吞人”的深侧沟;在主要交通路口、风景区设置人性化标志标牌;实施环境生态绿化工程,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路政咨询服务、温馨亲情服务、公路通行信息、路况信息服务、畅通便捷服务,打造公路人性化服务的民本形象。树立云南公路路况好、路风正、行车畅、效益高,安全快捷的良好形象。

(一)、云南公路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公路行业是一个社会性、技术性、服务性、综合性很强的部门,它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这需要从事公路行业管理的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然而,当前公路行业职工文化素质偏低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十.五期末,我省省管公路在编人员20206人,专业技术人才仅为2993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4.3,技术工人15443人中高级以上技工仅占32.9,职工队伍素质偏低,文化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缺乏。

(二)行业核心价值观缺失。

行业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职工对行业性质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是干什么的;二是对行业使命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的存在是为了什么;三是对行业现状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现在如何;四是对行业前景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未来的发展如何。可以说当前绝大多数公路职工对上述四个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或者是不全面的。

(三)行业文化与行业脱节。

公路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种管理行为,目的在于规范管理行为,优化行业形象,增强品牌效应。当前的公路文化建设大都表现为提口号、拉标语、定制度,开展文艺体育活动,停留在公路文化建设的外延和表象上,与公路行业的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结合不够,没有把文化元素融入我们的行业。

(四)、对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认识欠缺,思路不清。

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认识欠缺,思路不清。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不明确,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形式和监督方法;二是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思考和理解缺乏层次性、系统性、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渗透在公路行业职工内心世界中行业群体合力挖掘不够;三是对公路文化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模糊认识,有着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只要有公路不怕没路养”,“事业单位,不怕下岗”等传统思维方式。

(五)、行业文化建设以偏概全,本末倒置。

以效果推断程度、衡量水平。例如,一家单位路管好了养好了,经济效益上去了,似乎一好百好,文化建设必定是高水平的,给干部职工在认识上产生严重误导。这种以为行业文化一学就会地简单化认识是幼稚的与片面的。尤其是那种迎合政治需要,以偏概全的做法更是十分有害的。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公路养护调研报告(六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

    2023年生产与运作管理实验报告心得(3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

    2023年小学实验报告单(15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

    2023年学生演讲稿200字左右(九篇)

    演讲稿首先必须开头要开门见山,既要一下子抓住听众又要提出你的观点,中间要用各种方法和所准备的材料说明、支持你的论点,感染听众,然后在结尾加强说明论点或得出结论,

    2023年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手写(三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

    2023年贫困地区调研报告(五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

    2023年学校发展调研报告(14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

    2023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四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1500(七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

    2023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1500字(13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