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的节日(优质17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念青松

优秀作文不仅能够表达出我们的思想和观点,还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片段,让我们共同品味和思考。

三月三日的节日(优质17篇)篇一

我还知道农历三月三的'几句谚语“农历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春食荠菜赛仙丹”,大家便知,大家一定想知道荠菜是什么样子的?长在哪里?荠菜矮矮的不是很高,叶子有很多小毛。长在潮湿阴暗的地方,荠菜有明目,止血等作用,荠菜可谓是“菜中甘草”。

中华有三千年的历史“农历三月三煮鸡蛋”是江南风俗,中华历史悠久,中华民族不同地区有不同风俗,农历三月三日是中华传统节日。

三月三日的节日(优质17篇)篇二

我家的社区有举行中秋节活动,很多人在那边烤肉,也有很多人在那边唱歌,大家都兴奋极了。那天早晨,我在我家的社区公园里看到有人曾经在烤肉了,我飞也似的跑回家通知正在预备腌肉的妈妈说:“妈妈,人家好多人都在烤肉了,我们赶快下去烤肉吧!我好想吃烤肉了。”妈妈边忙边点摇头,再整理一下之后,我们就下楼去烤肉了。

到了社区公园里,家家户户曾经预备好桌椅,也预备好烤肉了。突然香味随着和风阵阵吹来,吹开了我的胃口,使我的口水直流,真想好好大展身手,好好的烤肉,好好吃上一大顿。不久,阿姨和爷爷还有很多人也都来了,他们闻香而来,大家应酬一下子之后,就开端手忙脚乱的烤起肉来了。

哥哥带着几个小毛头上楼去打电脑,增加几个只会吃而且碍手碍脚的小毛头之后,烤肉就顺利多了,不过有时还是会闻到“臭火干”的滋味,是十全十美的事。爸爸一边烤肉,一边和妈妈聊天,大家都烤肉烤得不亦乐乎,我吃饱了之后,就和几个小冤家玩游戏,玩累了之后,又坐回烤肉架旁。

有时我会仰起头来,看看天上那个圆圆发光的水银灯---月亮,明天的月亮是那么的亮堂,老天友谊,上苍有眼,使往年中秋节的天气好得出奇,月儿高挂在天上,周围有繁星点点,但也只能烘托着月亮的光芒。那时我才晓得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用月亮的光芒来描述母亲的爱,原来是那么的皎洁得空,那么的光亮映人,真是描述的十分的贴切。

三月三日的节日(优质17篇)篇三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

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荠菜煮鸡蛋。

在湖南地区有着三月初三,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而荠菜的谐音是“聚财”。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荠菜煮鸡蛋不仅可能祛风湿、清火,令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因此,民间有着“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民谚。

发糕。

发糕算是老南宁过“三月三”的一道特色美食了。据市民陈小姐回忆,小时候过“三月三”,她都要缠着母亲蒸发糕给她吃。发糕有焦黄、泥黄、雪白三色,焦发糕是传统地道的做法,后两种是随着市场的发展,顾客口味的差异化而演变出的新品种。每逢“三月三”,不少南宁人都会准备一些发糕拜祖祭祀。发糕口感松软香甜,老少皆宜。

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又称蒿子粑。是传统江南青团衍生出来的另一种做法。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是安徽江淮,江南一带汉族民间传统风俗。每年三月,家人采来粑粑蒿的嫩叶,洗净,然后拌以粘米和糯米粉,做成扁平溜圆的粑粑,放入锅内,用旺火蒸熟,吃起来软糯香甜可口。而吃蒿子粑粑的习俗是为的是纪念死者,同时祝愿人人健康长寿,不为邪灵所侵。

薄饼。

农历三月初三吃薄饼,是同安人的传统习俗之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其子郑经继承父业,继续抗清,多次出兵攻打闽南一带,因清军顽抗造成百姓伤亡惨重。在郑军反攻下,清军投降,郑军进入城内,老百姓一边迎郑军,一边制作薄饼祭祀死难的亲友。后来民众就用薄饼在农历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

做薄饼单是馅就足够忙活好长时间,但是更关键的是需要薄饼皮做支撑。薄饼皮不但要薄更要劲道,这样包着馅料就不容易破裂。吃时将馅料放在薄饼皮上,卷成竹筒状,非常味香可口。因为质量好的薄饼皮很q,所以也有很多人喜欢单吃薄饼皮。

水油堆。

柳江的水油堆,是壮家特色小吃之一。在柳江的一些老街或者学校附近,经常可以看到上了年纪的老人,仅凭着一个锅头,一堆炭火,一瓶油,一盆面粉,一碗芝麻,转瞬之间,白面在油锅里上下翻腾,白进黄出,一股浓浓的香味在街道上空弥漫,久久不散。水油堆一般在圩日时现做现卖,软软的水油堆,夹一个放进碗里,再淋上红糖水,咬一口,又软又糯,又甜又香。

壮粽。

壮族称粽子为“粽粑”,宁明壮粽是用糯米、猪肉等煮制成的一种大粽粑,是壮族“三月三”特制的传统食品,也是用来祭祀拜祖的食品。壮粽比我们一般吃的粽子要大很多,一般要几个人一起吃才能吃完。

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为最隆重。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以下简称“三月三”),大地回春,春阳荫动。我国部分地区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以各种形式欢度这一传统节日。三月三源于我国古代的“上巳节(古时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又称‘修锲节’)”,是周代华夏族民间一祓祸祈幅的节日,上巳节原初的意义就是以巫术信仰为依托举行的乞婚配、求生育习俗活动,后演变成为我国古老的男女相恋的歌节。汉代,三月“上已”被确定为节日。魏以后,将上巳正式定为夏历三月初三日,即春楔,作为每年岁时中的重要令节。到晋朝时,上巳修锲巳演变为春游踏青和水边宴饮的娱乐性节日。宋元时,上已节春游踏青逐步让位于清明节,流楔游戏已不限于三月三。广西三月三,有的地方又称“三月三歌节”,是壮族的传统歌节;有的地方则是祭祖扫墓,是传统的扫墓拜山节日,别样的风采,各有来历与不同的习俗。

关于壮族“三月三”歌圩(或叫歌会、歌节)的由来,有好几种传说:一说,古老相传唱歌可以乐神,可以消灾除难,求得风调雨顺,后来发展为定期的三月三的歌圩。二说,很久以前,有一对青年男女,从小相爱,他们很会唱山歌,谈情说爱都是用山歌来表达,但因受到家人反对,他们不能结为夫妻,便双双殉情。青年们为了纪念这对坚贞的情侣,每年在他们殉情的日子,聚焦起来唱山歌,并逐渐形成三月三歌圩。三说,唐代出了歌仙刘三姐,以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并揭露财主们的罪恶,因而财主们怀恨在心,趁她上山砍柴时,派人斩断山藤,使三姐跌山身亡,后世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三姐逝世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四说,远古时期,某家有三个很漂亮的女儿,上门求婚的人络绎不绝,但父母都看不上。后来父亲想了个点子——让求婚的后生仔当场唱歌,谁唱得最好,漂亮的女儿就嫁给谁。结果通过唱歌,三个女儿都找到了如意郎君。从此之后,唱歌成了一种男性求偶的形式,并发展成为歌圩。这几种传说,虽不是正史记载,但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南宁三月三狂欢节将于4月1日―6日在广西民族博览馆广西民族村将有丰富精彩的壮族迎宾习俗、刘三姐传哥、踏青踩街、壮族铜鼓舞、对歌三月三、假面舞、多耶舞、抛绣球、夜歌圩、歌舞表演等同时有200―500人品尝的百家宴和各地特色美食。

从3月31日至4月3日,柳州市区及六县将举办“鱼峰歌圩三月三风情柳州等你来”系列节庆活动,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柳州国际水上音乐节、柳州民俗文化博览会、桃花节、花炮节……一场丰盛的文化娱乐盛宴等着你哟!

三月三期间,桂林龙脊梯田景区准备了吃五色饭、山歌擂台赛、梯田抢翠鸭等活动。

桂林两江四湖景区在三月三期间推出门票大优惠,区内游客凭身份证夜游两江四湖可享受买8.5折买一送一等活动,同时还将举办“唱响山歌赢红包”活动,三月三当晚还将在桂湖将上演大型渔火秀,在木龙湖将上演壮乡铜鼓舞,同时,两江四湖女子“水晶乐坊”还上演现场秀。

三月三日的节日(优质17篇)篇四

中国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文化,至今依然流传许多美丽动人故事,和承传着民间习俗。三月三节日虽然不及端午盛行,但现在仍然有着许多传说,一些三月三的节日习俗还保留在各民族民间里。下面为大家带来农历三月三节日有哪些习俗,快来看看吧。

汉族。

有吃地(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该日民间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等活动。汉族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有“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样的诗句。宋代欧阳修也在一首词中写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这些都说明,三月三的习俗,唐宋时期仍在盛行。同时这个节日也是男男女女出游踏青的日子,亦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女儿节。

台湾、福建地区三月三为“三月节”,“采鼠麹(曲)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湾府志》),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扫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四川忠县等地有“三月会”,举行纪念抗敌将领巴蔓子的盛大活动,是日,群众抬巴蔓子的偶像绕城游行,后跟社火队,玩龙灯、舞狮子,家家张灯结彩,燃放爆竹,热闹非凡。

土家族。

土家族的三月三,则是土家族的情人节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为媒,以踩脚定亲。

“三月三、踏沙滩”是象山石浦镇的一种民俗。关于它的由来,有几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与生产劳动有关:当地农历三月初三前后,地温和水温开始升高,浅海辣螺争相爬上滩头繁殖。当地人便在这个季节去沙滩拾螺,由此产生“三月三、踏沙滩”的`劳动场景。

虽然现在滩头资源逐渐枯竭,当地老人仍耐不住在这个日子带着晚辈赶沙滩,重温昔日拾螺的场面。“三月三、踏沙滩”的劳动场景,也逐渐形成一个全新意的民俗文化活动。

如今的“三月三、踏沙滩”,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以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为主体,以体育、渔业竞技项目以及所邀外地歌舞、杂技节目为陪衬的特点。其中的文艺表演多种多样,除了跑马灯、舞龙灯、彩阁巡游等,还有据《辣螺姑娘招亲》等民间故事改编的越剧表演,以及“辣螺姑娘抛彩球”在观众中招亲等娱乐活动。这些活动具有民俗性、群众性、参与性和娱乐性等特点。

黎族。

称三月三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们称它为谈爱日。关于它的来历,有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据说很久以前,七指岭地区遇到罕见的大旱,人们度日如年。一天清早,一个名叫亚银的年青人告诉大家,说他梦见一只百灵鸟,要想摆脱这场灾难,必须爬上五指山的顶峰,吹起鼻箫诱捕它。亚银自告奋勇地登上五指山山顶峰,他在山顶上吹起他心爱的鼻箫。一直吹了三天三夜,一只百灵鸟才从幽谷中飞来,亚银赶忙追捕,他追过一座山岗,最后亚银定神一看,百灵鸟变成了一位非常漂亮的黎族姑娘。姑娘答应跟亚银到人间解救灾难。旱灾解除后,未想到却触怒了峒主。他派家丁把百灵姑娘捉去,这时亚银赶来,他俩躲进一个山峒里,峒主命令家丁用火烧到山洞时忽然乌云滚滚、雷声大作、石裂山崩,把万恶的峒主和他的家丁全压死了。亚银和百灵姑娘变成一对鸟儿,飞上天空,乡亲们闻讯赶来,目送他们,激动地跳起舞唱起歌,祝他们美满幸福。这一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三,从此这一天便成了黎家的一个传统节日。

为了庆祝三月三,准备工作要提前半个月进行。男子上山狩猎,把所获猎物腌好封存;妇女在家春米和做粽粑;青年男女准备漂亮的服饰和定情的礼物。猎物和粽粑作为祭品,用以祭礼堂里的祖先,若出猎无所获,则杀鸡代替,祭祀由氏族老人主祭。

畲族。

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节日里吃乌米饭。夜幕降临时,则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畲民善对歌,此日往往要邀请省内外各地的畲族歌手登台献艺,场面十分热烈。节日里还要赶舞场,跳起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同时还有问凳、操石磉、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畲族民间竞技。“三月三”节日活动是畲族人文历史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建设新农村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由于畲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居住在东南沿海欠发达地区,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畲族居住环境的改变,畲族的语言、服饰、歌舞正在逐渐汉化,“三月三”传统节日活动也趋于萎缩,亟待加强保护。

壮族。

多于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侗族。

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布依族。

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至今,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传统的三月三节日习俗。

三月三日的节日(优质17篇)篇五

农历三月三吃鸡屎藤,是广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种传统习俗,我们将叶与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做成一片片的鸡丝藤面,用这种面做成的鸡丝藤粿仔汤,味道清香甜美,是本地人喜爱的特色小吃。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北海人以此纪念这位伟人。

农历三月初三,在侨乡江门家家户户都有吃“鸡矢藤”饼的习俗。先将其叶子洗净,与糯米一同磨碎,拌入煮溶的糖水,搓成粉团,压成饼状。部分还会在饼面印有“福、禄、寿”等吉祥字。用鸡矢藤叶做出的饼甘凉可口,别有风味,食后清热解毒。

2、荠菜煮鸡蛋。

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汉族在这日有吃地(荠)菜煮鸡蛋的习俗。

因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三个鸡蛋。

3、五色糯米饭。

黑、红、黄、白、紫——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美食,因糯米饭呈多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壮家人把五色糯米饭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传说古时候壮家村寨有个青年叫特侬,外出干活总是带着糯米饭。而山上的猴子总是把糯米饭抢去。有一次,特侬随手扯了枫叶驱赶猴子,却发现自己掐枫叶的手被染上了黑色。他灵机一动,回家后把枫叶浸泡到糯米饭里蒸煮,制成了黑色糯米饭。猴子看见一大团黑乎乎的东西,以为是毒物不敢碰。特侬吃了黑色糯米饭,口不干不燥也不腻倦,反而觉得浑身是力。后来,壮家人都学着特侬做黑色糯米饭,后又逐渐用黄栀子、红蓝草等做成了黄色、红色、紫色糯米饭。

4、蒿子粑。

三月三吃蒿子粑,与传统习俗有关。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民间又称为“鬼节”。传说这一天,人的魂魄容易被东游西荡的鬼迷惑,朴实憨厚的乡民们认为,必须吃这种带有野味的蒿子粑,才能把人的魂儿“粑”(粘)住,不为邪恶所侵,人才能健康,不生病。这种美好心愿代代相传,使这种千年旧俗延续至今,演变成祈求康泰的地方特色风俗。

做蒿子粑的蒿子,是青蒿的俗名,又名香蒿、花蒿,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能食用的野生天然植物。春天,轻风和煦、万物复苏。据医书介绍,蒿子有清热、泻火、利湿、解暑、平肝、安神等功效。看来,蒿子粑“粑魂”虽是传说,祛病健身之言却是不虚。

5、薄饼。

农历三月初三吃薄饼,是同安人的传统习俗之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其子郑经继承父业,继续抗清,多次出兵攻打闽南一带,因清军顽抗造成百姓伤亡惨重。在郑军反攻下,清军投降,郑军进入城内,老百姓一边迎郑军,一边制作薄饼祭祀死难的亲友。后来民众就用薄饼在农历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

做薄饼单是馅就足够忙活好长时间,但是更关键的是需要薄饼皮做支撑。薄饼皮不但要薄更要劲道,这样包着馅料就不容易破裂。吃时将馅料放在薄饼皮上,卷成竹筒状,非常味香可口。因为质量好的薄饼皮很q,所以也有很多人喜欢单吃薄饼皮。

桃花。

6、春饼。

三月初三,上巳日也有一种食俗,就是吃“春饼”,把面赶成薄薄的饼,把鸡蛋煮熟剥去皮,捣碎,有的人家还加进去蒜泥,把薄饼卷起来吃,有的地方暖得早,已经有了小葱,用春饼卷小葱吃。

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春饼来历故事:相传宋朝年间,一个书生名叫陈皓,有一位贤慧的妻子叫阿玉,两人感情深厚,情投意合。陈皓专心致志读书,但常忘记了吃饭。这可急坏了阿玉,她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做春饼这个办法,春饼既能当饭,又能当菜。陈皓边读书边吃春饼,餐餐吃得香,读书的劲头更足了。不久,陈皓赴京赶考,阿玉又制作春饼并用油炸,给丈夫当干粮。结果,陈皓得中状元,高兴得把妻子做的春饼干粮,送给考官品尝。考官一吃,赞不绝口,顿时写诗作文,称之为“春卷”。

7、艾叶糍粑。

清明前后,是艾草生长茂盛且最为鲜嫩的时节,由于农历三月三与清明节靠近,艾叶糍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

将采摘回来的艾叶洗净,煮过以后剁碎,与糯米粉、黄糖混合后舂匀,捏成一个个墨绿色的扁圆形糍粑。最后用芭蕉叶垫底,放进蒸笼蒸熟,即成软绵香甜的艾糍,艾糍里面的馅可咸可甜。

8、乌米饭。

畲族,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馈赠亲友,欢度“乌饭节”。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梧州也有吃乌米饭的习俗。

乌米饭驱邪扶正,健身暖胃,加上独有的枫香味、乌黑油亮的颜色,再配以炒香并捣碎了的花生米及腊肠等配料一起蒸煮,吃起来味道相当美味,是一道深受市民青睐的传统美食。

9、壮粽。

宁明壮粽是用糯米、猪肉等煮制成的一种大粽粑,是壮族“三月三”特制的传统食品。

壮家粽子起源于宋代,叫“风莫”。它是一种特大的粽粑。大年夜,姑娘们便把煮熟的“风莫”从铁锅里捞出来,以备正月食用。正月十五,出嫁姑娘都要回娘家吃风莫饭,父母打开风莫,分给全家人。儿女须将风莫吃完,以示孝敬父母,祈求父母高寿。

10、水菊粑。

每年农历三月三,在安庆太湖县、潜山一带,有吃水菊粑的习俗。水菊又名鼠曲草,清明菜、寒食菜、粑菜,四五月开细小的头状花。在我国的华中、华东、华南及西南各省的原野、田坎、路旁均有生长。春季可以采摘嫩茎叶洗净,拌入糯米面中,蒸熟或者油炸食用,西南各省称作“清明粑”。

1、汉族。

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汉族,有吃地(荠)菜花煮鸡蛋的习俗。当天民间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等活动。汉族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

2、壮族。

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盛大的节日,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歌圩一般以唱山歌开场,展示能歌善舞的人文风情,千人共跳竹竿舞,每个方块都很有壮乡特色,人们捧着五色糯米饭,抱着壮乡的美酒,扛起劳作的锄头,精致的簸箕也被举在手中。

3、侗族。

侗家传说,古时侗家的原始属地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为了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到三月初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侗族,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清晨,姑娘们到菜园采来半篮蔬菜,洗净,穿戴打扮好聚在莫嘎树下,等在那里的小伙子们伺机向意中人讨篮,得到者便与姑娘约定还篮日期,届时回赠水果与布料。从前有对青年男女相爱,而女方妈妈将她许给一富商,定于三月初四出嫁。初三这天,相爱的这对情侣在莫嘎树下,悲愤欲绝,跳潭殉情。为纪念他俩,每年三月三,当地青年便来到这里吹笙对歌,挣脱了包办婚姻的枷锁。

4、苗族。

“三月三”又称“挑葱节”,是从苗族古老的男女青年恋爱节日演化而来,据传每到三月三这天,男男女女以挖野葱为名汇集在一起在山坡上相亲相爱,边挖野葱边说话边唱苗歌,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这一天苗族姑娘穿着盛装,来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展示她们的美丽。小伙子们也等着这一天,他们有机会认识很多姑娘,和她们对歌,如果相互喜欢的话,马上就可以拉回家去。所以歌会散了之后就可以看到很多男男女女拉拉扯扯的。

5、瑶族。

“三月三”又名“干巴节”即每年的“三月三”之前,瑶族男人都提前一个星期到老林守猎、捕杀野兽、下河捞鱼摸虾,并且烤成干巴带回家里。妇女们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四种颜色的糯米饭用于敬献盘古,年复一年,一直传到今天。

瑶族,也以三月三为歌节,除唱序歌、茶歌、散歌外,还唱诉苦歌和谢仙歌,但很少唱情歌。吃喝少不了酒呀、茶呀之类的。

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除了以上的民族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也过三月三,不妨来看看。

6、布依族。

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这一带的布依族为了保护农作物,争取获得丰收,于每年三月初三这天,都用炒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蚕”,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让五谷丰登。祭毕,人们沿田边土坎边走边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

北部坝王河一带,因气温较低,此时枫叶尚小,未能着色,以三月十三日为“枫叶节”。节日这天,人们到山野踏青游春,儿童们摘嫩枫叶做成圆球抛打,妇女们则摘几匹嫩枫叶插在头髻上。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吃。青年们到山坡上吹木叶、唱山歌。如遇上称心如意的对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达旦地对歌。临别时,主人家用芭蕉叶包着花糯米饭和鸡腿肉分送歌手,作为节日的礼物。

7、畲族。

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传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节日里吃乌米饭。夜幕降临时,则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

相传在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各族人民起义,在一次战斗中被困在山上。由于没有粮草,起义军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他们靠吃一种叫“乌稔子”的野果充饥,坚持了几个月,在次年的“三月三”冲出包围,反败为胜。为了纪念这些畲族英雄,以后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就吃“乌米饭”作为纪念。“三月三”前后是春耕,所以吃“乌米饭”也有祷祝丰年之意。

8、黎族。

三月三,是黎族传统的郊游节。相传洪水时期,天妃和观音兄妹,飘泊在五指山区,幸免于难。为了传宗接代,妹妹脸刺花纹,使兄认不出来,配成夫妻,生儿育女,刀耕火种,使五指山富饶起来。此后,每年三月三,黎族青年便带上竹筒香饭,手打花伞,来到五指山上,迎接春天。

每逢“三月三”,各村寨的黎族同胞聚会于旷野上,挑着山兰米酒,带上竹筒饭,举行打粉枪、射箭比赛以及中老年黎族男女吟歌对唱、跳竹竿舞等特色浓郁的民俗民风活动。届时,还可以看到青年男女成双成对进行“山恋”这一独特的恋爱方式。

9、土家族。

土家族的三月三,则是土家族的情人节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为媒,以踩脚定亲。

土族传统节日鸡蛋会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异。届时,在寺庙里举行献牲酬祭,请法师诵经跳酬神舞,以禳灾祛祸,保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与会群众还随身携带许多熟鸡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击作戏。

其他如水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传统的三月三节日习俗,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说法一:古老相传唱歌可以乐神,可以消灾除难,求得风调雨顺,后来发展为定期的三月三的歌圩。

说法二:很久以前,有一对青年男女,从小相爱,他们很会唱山歌,谈情说爱都是用山歌来表达,但因受到家人反对,他们不能结为夫妻,便双双殉情。青年们为了纪念这对坚贞的情侣,每年在他们殉情的日子,聚焦起来唱山歌,并逐渐形成三月三歌圩。

说法三:唐代出了歌仙刘三姐,以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并揭露财主们的罪恶,因而财主们怀恨在心,趁她上山砍柴时,派人斩断山藤,使三姐跌山身亡,后世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三姐逝世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说法四:远古时期,某家有三个很漂亮的女儿,上门求婚的人络绎不绝,但父母都看不上。后来父亲想了个点子——让求婚的后生仔当场唱歌,谁唱得最好,漂亮的女儿就嫁给谁。结果通过唱歌,三个女儿都找到了如意郎君。从此之后,唱歌成了一种男性求偶的形式,并发展成为歌圩。

三月三日的节日(优质17篇)篇六

农历三月三吃鸡屎藤,是广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种传统习俗,我们将叶与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做成一片片的鸡丝藤面,用这种面做成的鸡丝藤粿仔汤,味道清香甜美,是本地人喜爱的特色小吃。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北海人以此纪念这位伟人。

农历三月初三,在侨乡江门家家户户都有吃“鸡矢藤”饼的习俗。先将其叶子洗净,与糯米一同磨碎,拌入煮溶的糖水,搓成粉团,压成饼状。部分还会在饼面印有“福、禄、寿”等吉祥字。用鸡矢藤叶做出的饼甘凉可口,别有风味,食后清热解毒。

2、荠菜煮鸡蛋。

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汉族在这日有吃地(荠)菜煮鸡蛋的习俗。

因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饮食鸡蛋。

3、五色糯米饭。

黑、红、黄、白、紫——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美食,因糯米饭呈多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壮家人把五色糯米饭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传说古时候壮家村寨有个青年叫特侬,外出干活总是带着糯米饭。而山上的猴子总是把糯米饭抢去。有一次,特侬随手扯了枫叶驱赶猴子,却发现自己掐枫叶的手被染上了黑色。他灵机一动,回家后把枫叶浸泡到糯米饭里蒸煮,制成了黑色糯米饭。猴子看见一大团黑乎乎的东西,以为是毒物不敢碰。特侬吃了黑色糯米饭,口不干不燥也不腻倦,反而觉得浑身是力。后来,壮家人都学着特侬做黑色糯米饭,后又逐渐用黄栀子、红蓝草等做成了黄色、红色、紫色糯米饭。

4、蒿子粑。

三月三吃蒿子粑,与传统习俗有关。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民间又称为“鬼节”。传说这一天,人的魂魄容易被东游西荡的鬼迷惑,朴实憨厚的乡民们认为,必须吃这种带有野味的蒿子粑,才能把人的魂儿“粑”(粘)住,不为邪恶所侵,人才能健康,不生病。这种美好心愿代代相传,使这种千年旧俗延续至今,演变成祈求康泰的地方特色风俗。

做蒿子粑的蒿子,是青蒿的俗名,又名香蒿、花蒿,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能食用的野生天然植物。春天,轻风和煦、万物复苏。据医书介绍,蒿子有清热、泻火、利湿、解暑、平肝、安神等功效。看来,蒿子粑“粑魂”虽是传说,祛病健身之言却是不虚。

5、薄饼。

农历三月初三吃薄饼,是同安人的传统习俗之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其子郑经继承父业,继续抗清,多次出兵攻打闽南一带,因清军顽抗造成百姓伤亡惨重。在郑军反攻下,清军投降,郑军进入城内,老百姓一边迎郑军,一边制作薄饼祭祀死难的亲友。后来民众就用薄饼在农历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

做薄饼单是馅就足够忙活好长时间,但是更关键的是需要薄饼皮做支撑。薄饼皮不但要薄更要劲道,这样包着馅料就不容易破裂。吃时将馅料放在薄饼皮上,卷成竹筒状,非常味香可口。因为质量好的薄饼皮很q,所以也有很多人喜欢单吃薄饼皮。

6、春饼。

三月初三,上巳日也有一种食俗,就是吃“春饼”,把面赶成薄薄的饼,把鸡蛋煮熟剥去皮,捣碎,有的人家还加进去蒜泥,把薄饼卷起来吃,有的地方暖得早,已经有了小葱,用春饼卷小葱吃。

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春饼来历故事:相传宋朝年间,一个书生名叫陈皓,有一位贤慧的妻子叫阿玉,两人感情深厚,情投意合。陈皓专心致志读书,但常忘记了吃饭。这可急坏了阿玉,她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做春饼这个办法,春饼既能当饭,又能当菜。陈皓边读书边吃春饼,餐餐吃得香,读书的劲头更足了。不久,陈皓赴京赶考,阿玉又制作春饼并用油炸,给丈夫当干粮。结果,陈皓得中状元,高兴得把妻子做的春饼干粮,送给考官品尝。考官一吃,赞不绝口,顿时写诗作文,称之为“春卷”。

7、艾叶糍粑。

清明前后,是艾草生长茂盛且最为鲜嫩的时节,由于农历三月三与清明节靠近,艾叶糍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

将采摘回来的艾叶洗净,煮过以后剁碎,与糯米粉、黄糖混合后舂匀,捏成一个个墨绿色的扁圆形糍粑。最后用芭蕉叶垫底,放进蒸笼蒸熟,即成软绵香甜的艾糍,艾糍里面的馅可咸可甜。

8、乌米饭。

畲族,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馈赠亲友,欢度“乌饭节”。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梧州也有吃乌米饭的习俗。

乌米饭驱邪扶正,健身暖胃,加上独有的枫香味、乌黑油亮的颜色,再配以炒香并捣碎了的花生米及腊肠等配料一起蒸煮,吃起来味道相当美味,是一道深受市民青睐的传统美食。

9、壮粽。

宁明壮粽是用糯米、猪肉等煮制成的一种大粽粑,是壮族“三月三”特制的传统食品。

壮家粽子起源于宋代,叫“风莫”。它是一种特大的粽粑。大年夜,姑娘们便把煮熟的“风莫”从铁锅里捞出来,以备正月食用。正月十五,出嫁姑娘都要回娘家吃风莫饭,父母打开风莫,分给全家人。儿女须将风莫吃完,以示孝敬父母,祈求父母高寿。

10、水菊粑。

每年农历三月三,在安庆太湖县、潜山一带,有吃水菊粑的习俗。水菊又名鼠曲草,清明菜、寒食菜、粑菜,四五月开细小的头状花。在我国的华中、华东、华南及西南各省的原野、田坎、路旁均有生长。春季可以采摘嫩茎叶洗净,拌入糯米面中,蒸熟或者油炸食用,西南各省称作“清明粑”。

三月三为何要吃地菜煮鸡蛋?

每当农历三月三,孝感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地菜即荠菜,在路边或野地里随处可见,它不仅是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民间不仅有“阳春三月三,地菜当灵丹”的谚语,还流传着“春食地菜赛仙丹”的说法。

地菜在三月的农村随处可见、随处可采,如果你有一份雅致的心情,可带上小铲子,趁着风和日丽的天气去田间,挖一些地菜回来。那些长得翠绿翠绿的,有白白的根须,还没有开出小白花的,就是极好的地菜了。在菜市场上,也有地菜出售。祖国医学认为:地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

地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可用来做馅或做汤,均色泽诱人、味道鲜美是一道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用地菜来煮鸡蛋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每到三月三这天,人们会将新鲜地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呢!

小编记得每年的三月三,妈妈都会早早起床用新鲜的地菜花为全家煮上一锅鸡蛋,地菜的清香总能够将懒床的我从睡眠中唤醒。妈妈对我们说三月三吃鸡蛋一年都不会头痛。

壮族,多于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歌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民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它是以对歌为主体的民俗活动。三月三歌墟是在农历三月三举行的节日歌会。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满足广大壮族群众的热切愿望,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每年农历三月三为壮族歌节,并在南宁、柳州、桂林等地举行歌节盛会。传统节日从此焕发了青春,更受到壮族人民的喜爱。如果你在三月三时来广西旅游,你就有机会一睹三月三歌墟的盛况。

农历三月三的壮乡,山山寨寨到处都是歌的海洋。人们如过节一般精心打扮,男女青年心怀喜悦向歌墟涌去,河边、山谷、林子都是天然的舞台。春天的大地,万木复苏,嫩草茸茸,初绽的野花,或白、或紫、或红,争芳斗艳。这美丽的春色唤起人们的美好情感,欢乐的歌声在空中回响。

三月三日的节日(优质17篇)篇七

清明节前后,是艾草生长茂盛且最为鲜嫩的时节,由于农历三月三与清明节靠近,艾叶糍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俗话说,“年年艾叶绿,岁岁馃泛香,当天,艾叶糍粑遍布南宁街头巷尾,得到很多人喜爱和追捧,艾叶糍粑也有清凉香甜,味道鲜美,有消除腻意,增进食欲的作用。

2、蕉叶糍。

蕉叶糍是壮家民间风味小食,南宁街头巷尾随处可以买到,也是南宁人的家常早餐的选择,磨好的米浆加糖搓匀,用蕉叶包成长条状,放到蒸笼上蒸,蒸好的蕉叶糍有股淡淡的清香味儿,一口就能咬到陷,一般的蕉叶糍有花生馅或者芝麻馅的,也根据各人口味,有咸和甜两种。

3、鸡屎藤。

农历三月三吃鸡屎藤,是广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种传统习俗,我们将叶与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做成一片片的鸡丝藤面,用这种面做成的鸡丝藤粿仔汤,味道清香甜美,是本地人喜爱的特色小吃。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北海人以此纪念这位伟人。

4、蒿子粑。

三月三吃蒿子粑,与传统习俗有关。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民间又称为“鬼节”。传说这一天,人的魂魄容易被东游西荡的鬼迷惑,朴实憨厚的乡民们认为,必须吃这种带有野味的蒿子粑,才能把人的魂儿“粑”(粘)住,不为邪恶所侵,人才能健康,不生病。这种美好心愿代代相传,使这种千年旧俗延续至今,演变成祈求康泰的地方特色风俗。

1、三月三,祝你元气满满,幸福满满,生活一切都美满!

3、三月三,愿所得皆所期,所失亦无碍。

4、三月三的记忆,愿能温暖你。

5、今日祝福三月三,鲜花蜂蝶扮春天!

6、三月三,上巳节,风微起,春正长。

7、愿你像春天一样更加自豪,快乐地陪伴你。

8、三月三,一世情缘相伴永远。

12、春日里,愿幸福尽情浏览,好运时刻萦绕身边。

13、愿你年年春花灿烂,月月平安如意,天天好歌相伴!

14、三月三,咬一口春天的味道。

15、又是一年三月三,一江春水暖,一世爱相伴。

16、三月,愿所有美好都如期而至。

17、花开三月三,春光暖人心。

18、美在冬天之后,飞来春天,暖在沉默之后,融化时间,梦在昨天之后,走到今天,我的祝福经过岁月送到你的身边,春的季节,愿你健康快乐。

19、也许你知道,也许你不知道,也许你真的知道装作不知道,也许你情愿不知道,但是我不得不让你知道,我真的很想你过得很好。祝福你每天都会笑笑笑!

20、春风和气和风春,福寿双全双寿福;清风轻雨轻风清,延年益寿益年延;财气旺旺旺气财,名就功成功就名。祝福朋友事业蒸蒸日上,财运亨通,健康长寿!

21、快乐如风,天天吹来吹去;幸福如雨,每次痛快淋漓;好运如月,高悬天际透亮美丽;健康如阳,红红火火,充满力量!祝你天天开心,天天快乐!

22、阳春白雪情意纯,炎炎夏日信笺展,桂花飘香把酒饮,结庐夜话冬日暖。朋友是轮回的季节美,朋友是匆匆的岁月痕,不是天天联系,但会常常关心。愿万事如意吉祥顺心。

23、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春天的气息浓浓地包围着我们;草长莺飞,百花吐蕊,春天的灿烂已经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愿你幸福,平安!

24、喜鹊在枝头。春风杨柳燕影斜。风如酥,花似火。十里桃花相映红。雨后春笋,争相破土而出。小麦青青,一片粉花翠浪,远处近处的田畴里,春风泛起涟漪。阳春三月,微风和煦,绿柳含烟。漫天飞着软绵绵的柳絮。

25、春天里,花是香的,草是绿的,你是幸福的,我是知足的。春天里,风是暖的,天是朗的,你是健康的,我是快乐的。祝你春天过的健康幸福!

又是一年三月三。缠绵了一周的雨雪天气终于远去,大地回春。蓝湛湛的天空水洗过一般,几朵飘飘悠悠的流云,远方的山峦泛出淡淡的绿色。阳光照耀着大地,微风轻抚着河堤,沐浴在这温润的三月里,如同小时候妈妈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的脸庞。

河水淙淙的流淌,如同一支生活的赞歌。一河两岸的柳枝已抽出新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嫩绿。长堤上,户外运动者,缓慢地奔跑着,脸上挂满了春天里的晶莹的`汗珠。

行人迈着闲适的步伐,徜徉在洁净的公园里。不时舒展一下身姿,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嗅一嗅春天的味道。打两下太极,扭一扭自己的腰肢,领略沿途的风景,拿出手机记录下春天的模样!

年轻的夫妻带着孩子,趁着东风,放飞孩子哭闹了一个冬天的风筝,牵着长长的丝线,奔跑者,跳跃着。

渐渐的,天空中的风筝多起来了,孩子也多起来了。春天是孩子们的季节,春天是孩子们咯咯的笑声,是三月里放飞天空的风筝!

三月三日的节日(优质17篇)篇八

一、活动背景: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__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办电〔__〕31号)精神,为做好我校“壮族三月三”节日前后的校园文化氛围、文化活动及民族团结,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该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风采”

三、活动时间:__年3月1日---4月30日。

四、活动内容。

我校将以“壮族三月三”为契机,结合我校实际,集中开展为期一周的民族文化教育过活动,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拓展民族文化视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丰富校园民族文化生活,激发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提升师生民族文化素养。促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展。

五、活动形式以及安排。

(一)宣传、筹备阶段(3月1日至4月4日前)。

1.方案制定、发放负责人:胡_。

__年3月份开展以“壮族三月三”主题进行旗下教育活动。负责:团委落实:黄_。

2.全校各个班级在“三月三”放假前开展主题班会课,在本班宣传“壮族三月三”基础知识、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民族团结团结进步创建,积极营造班级校园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

负责:各年级领导、班主任落实:黄_。

3.在“三月三”放假之前,举办以“壮族”为主题的体现壮族特色的手抄报评比活动。引导各个班级挖掘壮族人民的文化特色(语言、音乐、戏曲、绘画、雕塑、舞蹈、建筑、服饰、习俗、节日等)。

负责:各年级领导、班主任落实:胡_。

(二)举办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艺活动。

1.举办我校第一届民歌合唱节,民歌合唱节选唱曲目以中华民族传统民歌为主,通过咏唱中国传统民歌,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不断丰富校园民族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中国传统民歌中感受中华民族艺术的魅力,提升我校师生民族文化修养。民歌合唱节比赛所唱曲目由各班选定,交由年级汇总报音乐组审核。各年级预赛在清明节前结束,并将参加学校决赛名单上报德育处。名额分配:高一加“2+4部”初一、初二共9个班级、高二加“2+4部”初三共8个班级晋级学校决赛。决赛时间定于__年4月份(“三月三”放假前)。

(三)举办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摄影艺术展。

三月三日的节日(优质17篇)篇九

人生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正值青春期的我们,有时会回想;有时会静静的发呆;呆呆的望着天空遐想,却多是毫无头绪......

青春中的我们往往会对年龄相仿的异性产生朦胧好感,千万不要轻易的相信那是爱,因为真正的爱是不会建立在朦胧上之的,爱不仅仅是一种承诺,它更是一种责任!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要学习要进步当然是在这青春年华......

无耐世间百态,我们唯有用更加清醒的头脑来面对这繁荣复杂的世界。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花。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又笨又傻。

我真的不想长大:当时光的碎片悄然滑过,我多想时光在此停留,因为这一刻我将永远快乐......

想到这里,耳边再次响起: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

长大后世界就没有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

我宁愿永远又笨又傻,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

让我们用美丽的诗篇奏响青春的乐章!

【奏响青春的乐章作文2】。

青春,多么美好的`字眼!青春,如初升的骄阳,光芒万丈;青春,如灿烂的云霞,绚丽夺目。青春之美,美在热血沸腾,美在壮怀激烈。现在正在改革时代,我们应该谱写出壮丽的青春乐章。

第一章孝长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在孝敬父母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的父亲去世后留下一笔巨额遗产,按照律法,长子恩格斯应获得一笔财产,但他的弟弟却蛮横的要他放弃继承权。这时,他的母亲正患重病,为了不使母亲因纠纷而加剧病情,恩格斯毅然放弃了继承权。他说:“我还会有成千上百万个企业,但我永远只有一个母亲。”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烧。父母为我们奉献了一切的一切。不厌其烦的叮咛,路灯下企盼的身影,严寒酷暑中的关爱,孜孜工作的苦心……这一切都叩启了我们感恩的心门,孝敬父母是我们对父母的深深情愫,作为青春的我们,就应该体谅父母,进而理解父母,关心父母。

第二章友谊篇。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撇开友谊,无法谈青春,因为友谊是点缀青春最美丽的花朵。青春的我们,热情洋溢,需要手拉手度过平凡而不平淡的日子。友谊不是抽象的,它是发自肺腑的深情问候,是一张淡雅的贺卡,是一封远方的来信,是雨中的撑起的一把伞,是充满鼓励与期待的眸子,是危难之中伸出热情的手,是流露在一言一行中的爱……泥土的气息与花草的清香的对话就有了山的独特韵味,鱼和水的交融才有了友情的陪伴,才有了难忘的青春。

但是,我们要“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不要“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第三章理想篇。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青春的我们,只有立下远大的目标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理想是迷雾中的指航灯,理想是崎岖路上的助跑器。有了目标我们就应该努力奋斗。各分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只要坚定不移地奋斗就很有可能成功。如果成功,我们就要戒骄戒躁,应用“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这一古训来勉励自己。如果失败,我们要勇敢地面对挫折,铭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青春的我们,应充满斗志与朝气去为理想而搏击长空,应少一些冲动与狂妄。

让青春的我们对父母尽孝,对友谊忠诚,对理想孜孜以求;让青春的我们在未来不为曾经的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为过去的虚度年华而羞耻,让岁月的年轮留下熠熠闪光的辙印;让我们的青春像一团燃烧的火,一轮滚烫的太阳,为祖国,为身边的人发出最大的光和热。

三月三日的节日(优质17篇)篇十

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黄帝,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传说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黄帝同炎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国务院确定新郑黄帝拜祖祭典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河南新郑是黄帝出生、创业和建都之地。今天,这里举行了丁酉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每年都会吸引数十万海内外华夏子孙前来寻根拜祖,成为华人世界极具影响力和标志性的文化名片。

三月三日的节日(优质17篇)篇十一

明天就是“三月三”。我们老家有个习俗,在这个日子里,要约几个好朋友野炊。可是明天我要去少年宫练跆拳道,所以奶奶决定把这个活动提前到今天。我很期待这个活动,因为可以和很久没见面的小朋友玩,所以特别兴奋,一大早就起床了,催着妈妈出发去太湖沿途看到公路两边的油菜花开得真漂亮,金黄金黄的,象一片金色的海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月三日的节日(优质17篇)篇十二

三月的风,轻柔温婉,三月的心情,晴朗恬静,三月的思念,诚挚绵长,三月的天空,风筝飞满天!

小村边,孩子们清脆纯真的笑声唤醒了我尘封许久的情怀,一种温暖的感觉悄悄爬上了心头,深深的,我开始怀念儿时的伙伴。这样的季节,我们也曾经这样任风筝满天,把我们最初的梦想放逐在天边。这样的季节,我们放开长长的线,让风筝带着我们天真的笑,去和白云做伴。

记忆里,还有那只我们费尽心思设计制作却怎么也飞不起来的风筝,那个时候的我们,还是那么认真的跑着,还是那么不甘心的试了一次又一次,那个时候我们的笑声传遍了小村边,那个时候我们的快乐渲染着整个春天。今天,我把思念和梦幻镶嵌在满天的风筝里,追----忆----童----年----!

常常在这样风筝满天的季节,怀念我们的童年,怀念我们一起走过的那一段清纯时光。你俏皮的小辫子,真挚的笑脸常常会出现在我的梦里。岁月无情,改变了我们曾经纯真的笑脸。无奈的我们,用童年的快乐,少年的纯情,换来了今日而立之年的隐忍。

三月三日的节日(优质17篇)篇十三

农历三月三是我们景宁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今年农历三月三的主题是:“浪漫畲乡,诗画景宁”。节目可多可热闹了,有“诗画畲山”摄影展;有广场文艺表演和畲族服装表演;有畲族婚嫁表演;还有木偶戏等民间艺术表演。

虽然这几天天气时不时地下起倾盆大雨和阴冷,但还是阻挡不了人们去参与和观看的热情。

星期六上午,我和爸爸去看“诗画畲山”摄影展。靠在右手边的是畲乡的山水风景照片和畲族婚嫁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是那么地美丽,那么地神奇,我们景宁真不愧为华东的香格里拉。左手边的是移民搬迁照片和滩坑库区风景照。移民满脸笑容,库区风景秀丽,我想他们移到新的地方肯定会幸福,库区的风景将来会更美丽。

今天中午,在景宁宾馆旁边看到了一些穿着畲族服饰的大妈用杉木枝条挡住前进的道路。一打听才知道今天要在这条街上举行畲族婚嫁表演。婚嫁表演的内容是这样的:新娘的婆家人让新郎对山歌,对不出来就罚酒。一会儿,就听到吹吹打打的锣鼓声,从建行那个方向传来。啊!迎亲的队伍真的来了,那场面真壮观啊!队伍前面是一头披着红绸布的大公牛,接下来是锣鼓乐队,最后是大红花轿,我数了数,总共有12对新郎新娘。爸爸向旅行社经理打听,原来这些新郎新娘都是“货真价实”的,不是假扮表演的。除了一对是本地的新郎新娘,其他都是从杭州等外地赶来参加这种有纪念意义的婚礼的,他们真幸福啊!

以前,我对农历三月三没什么印象,现在才知道农历三月三这么有意义,景宁是这么神奇美丽,真是:“浪漫畲乡,诗画景宁”。

三月三日的节日(优质17篇)篇十四

三月三日率尔成章诗。

作者:沈约朝代:南北丽日属元已。

年芳具在斯。

开花已匝树。

流莺复满枝。

洛阳繁华子。

长安轻薄儿。

东出千金堰。

西临e鹜陂。

游丝映空转。

高杨拂地垂。

绿帻文照耀。

紫燕光陆离。

清晨戏伊水。

薄暮宿兰池。

象筵鸣宝瑟。

金瓶泛羽。

宁忆春蚕起。

日暮桑欲萎。

长袂屡已拂。

雕胡方自炊。

爱而不可见。

宿昔减容仪。

且当忘情去。

叹息独何为。

三月三日的节日(优质17篇)篇十五

一天早上我一起床就闻到了鸡蛋的气味可香了。

我起来时,就去吃鸡蛋了,可是只有3个,我就问:“怎么只有三个鸡蛋”。妈妈说:“我一个人到山上去只采了这么多地菜。我把三个鸡蛋分给了哥哥、妈妈还有我自己。我哥哥、我妈妈我都到山上去菜采地菜到了山顶,微风对着我们吹,很凉快,我们把采来的地菜放在一边,在观赏风景,我们还在山顶录了相。观赏完了我们就开始采地菜,我们一个采了一把。

据说3月3日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她亲自下凡洒下仙水,据说喝了地菜煮的鸡蛋的不能很健康,不管什么病都没有了。

我们一回家就开始煮鸡蛋,我和哥哥都迫不及待要吃鸡蛋了。因为我太饿了,我们把蛋煮好了,都在抢着吃,这一天都吃鸡蛋。

这就是我的3月3日的一天。

三月三日的节日(优质17篇)篇十六

“三月三”是我国民间的一大节日。同时也是少数民族的一大节日,“三月三”比“二月二”更有名,要说“三月三”的来历,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福安畲族“三月三”文化节。

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节日里吃乌米饭。夜幕降临时,则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畲民善对歌,此日往往要邀请省内外各地的畲族歌手登台献艺,场面十分热烈。节日里还要赶舞场,跳起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同时还有问凳、操石磉、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畲族民间竞技。“三月三”节日活动是畲族人文历史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建设新农村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由于畲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居住在东南沿海欠发达地区,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畲族居住环境的'改变,畲族的语言、服饰、歌舞正在逐渐汉化,“三月三”传统节日活动也趋于萎缩,亟待加强保护。

三月三,亦是壮、侗、苗、布依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三月木棉红绯绯,八方歌手来相会。绣球牵动千家情,壮乡歌海浪花飞”。壮族在农历三月三举行歌圩节,人们除蒸五色糯米饭和红鸡蛋以纪念祖先招待亲友外,主要是举行“歌圩”活动,盛装的男女青年对唱终日,以歌代言,选择对象,会见情人。

侗族“三月三”男女对歌。

三月三,是侗族社交游乐节日。清晨,姑娘们到菜园采来半篮蔬菜,洗净,穿戴打扮好聚在莫嘎树下,等在那里的小伙子们伺机向意中人讨篮,得到者便与姑娘约定还篮日期,届时回赠水果与布料。从前有对青年男女相爱,而女方妈妈将她许给一富商,定于三月初四出嫁。初三这天,相爱的这对情侣在莫嘎树下,悲愤欲绝,跳潭殉情。为纪念他俩,每年三月三,当地青年便来到这里吹笙对歌,挣脱了包办婚姻的枷锁。

三月三,又是黎族传统的郊游节。相传洪水时期,天妃和观音兄妹,飘泊在五指山区,幸免于难。为了传宗接代,妹妹脸刺花纹,使兄认不出来,配成夫妻,生儿育女,刀耕火种,使五指山富饶起来。此后,每年三月三,黎族青年便带上竹筒香饭,手打花伞,来到五指山上,迎接春天。

三月三,也是朝鲜族人祭祀祖先的节日。这一天妇女们上山采集金达莱花制作成花面食品,用以祭祀。同时,家家备酒菜,举行春游活动。阳春三月,延边各地山花烂漫,风光明媚,春游之人,踏遍青山,留连忘返。

三月三是聚居在贵州、湖南、广西的苗族、瑶族的“花炮节”。这天,人们喜气洋洋地观看或参加富有特殊竞技性、对抗性的体育运动——抢花炮比赛。花炮是个直径约6厘米、外缠彩绸的铁环,点燃火药后,铁环被轰到场地上空。当铁环坠下时,凡拾夺者便得分。

三月三,彝族人民欢聚河边,跳起舞蹈,青年男女寻侣言情。海南岛的黎族群众在当天举行集会,预祝丰收。

台湾、福建地区三月三为“三月节”,“采鼠麹(曲)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湾府志》),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扫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重庆忠县等地有“三月会”,举行纪念抗敌将领巴蔓子的盛大活动,是日,群众抬巴蔓子的偶像绕城游行,后跟社火队,玩龙灯、舞狮子,家家张灯结彩,燃放爆竹,热闹非凡。

在英德市英红镇华侨聚居区域,妇女会在三月三当天收集艾草、苎麻、路边青等多种植物的叶子,和米粉做成粿子食用,据说能去百病。

土族传统节日鸡蛋会。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异。届时,在寺庙里举行献牲酬祭,请法师诵经跳酬神舞,以禳灾祛祸,保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与会群众还随身携带许多熟鸡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击作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月三日的节日(优质17篇)篇十七

明天就是“三月三”。我们老家有个习俗,在这个日子里,要约几个好朋友野炊。可是明天我要去少年宫练跆拳道,所以奶奶决定把这个活动提前到今天。我很期待这个活动,因为可以和很久没见面的小朋友玩,所以特别兴奋,一大早就起床了,催着妈妈出发去太湖沿途看到公路两边的油菜花开得真漂亮,金黄金黄的,象一片金色的海洋。

相关范文推荐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参考(精选17篇)

    读后感是对所读内容的感悟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开阔思维和拓展视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感文集,供大家阅读和交流心得体会。《寂静的春天》教会了我们要爱护环境,

    暑假里的一件深刻事(专业20篇)

    每一篇优秀作文都是作者小心翼翼构思和打磨出来的,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在以下范文中,作者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让人产生共鸣和思考。在我的记忆海洋中,

    打往天堂的电话读后感(通用21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理解整理出来,形成独立的见解。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优秀的写作技巧和思路,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描绘下雪的初一(优秀19篇)

    优秀作文是注重细节和语法的准确性,能够展示作者对语言规范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些作文涵盖了不同主题和写作风格,展示了优秀作文的特点和魅力。今天我们库尔勒第一次下雪

    小学家长会老师发言稿三年级班主任(实用16篇)

    家长会可以提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互通,促进双方的合作,为孩子的发展搭建桥梁。接下来是一些家长会议程设置的建议,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规划活动内容。尊敬的各位家长

    团委实践部工作总结大全(20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个人成长的机会,通过总结自己的工作,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下面是一份优秀的月工作总结案例,对于我们撰写自己的总结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养老院的志愿者活动总结(实用16篇)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过程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让我们更好地应对类似活动的挑战和问题。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活动总结的写作指导和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小学生参考(汇总18篇)

    优秀作文是在学生作文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内容独特、结构完整、语言得体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它不仅能够展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给读

    售楼处经理述职报告(模板16篇)

    通过撰写述职报告,我们可以加深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认识,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篇精彩的述职报告,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尊敬的公司领导:我叫xx

    我眼中的缤纷四季(通用18篇)

    优秀作文要能够打动读者,引发共鸣,给人以启示和思考。以下这些优秀作文充满着新颖的观点和独特的感悟,让人忍不住为之赞叹。今天晚上我刚写完作业,妈妈也开始做饭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