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中秋节的故事(精选17篇)

时间:2023-12-03 作者:琉璃

优秀作文能够准确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引发读者的共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汲取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技巧。

写中秋节的故事(精选17篇)篇一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

元朝末年,汉人打算团结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蒙古人,迎义军!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无锡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红烧玫瑰糖芋头,据说也与此有关。相传蒙古灭宋之后,民族压迫深重,汉人时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约好中秋之夜一齐动手。为了厌胜,人们要吃红烧芋头,象征蒙古人人头落地,这就是现在中秋节吃糖芋头的来历。

这个传说在潮汕各地则变异为: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每户潮人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养,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极了,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把相约举事的纸条,放在月饼馅子里。潮人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因此每至中秋,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蒙古人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蒙古人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写中秋节的故事(精选17篇)篇二

又到了每年的中秋节了,今年小动物们说好在小兔家里聚会。小兔脸上长了大红包也为大家准备这美味可口的食物,到了晚上大家都到了,只有小狼还没有到。等到小狼到的时候,它一边说着小兔准备的食物不好吃,一边说小猴和小狐狸穿的土气,只有自己是最帅气的。

每年的阳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天,动物们都会聚集到一起庆祝中秋节。

中秋节到了,狼先生想,去年大家是在我家过的中秋节。今年的中秋节上小兔家去过吧!于是,拿起了电话拨通了小兔家:“小兔,今天是中秋节,去年在我家过的,今年叫大家到你家过吧!你请我们吃好吃的`哦!”

“好啊”虽然小兔昨晚脸上长了一个大红包,有点不舒服,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

小兔分别给小猴和小狐狸打电话,邀请他们一起吃晚饭过中秋节。

小兔忙了一天,准备了月饼、葡萄和苹果派,还炖了一锅香喷喷的什锦靓汤。

月亮露出笑脸的时候,小猴和小狐狸到了,他们等着小狼来了一起吃好吃的东西。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小狼的影子,“咕噜噜...咕噜噜...”三个小伙伴饿得肚子咕咕叫。

“来,每人先吃一个苹果派,顶顶饿。”小兔说。

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吃苹果派,一边等小狼,一边聊着天……。

又过了半个小时,小狼才大摇大摆地走来了。

“哦,你终于来了,开饭,开饭。”小狐狸说道。

大伙品着什锦靓汤赞不绝口。

小狼猛然看到了小兔脸上的包:“哎哟,你今天好丑呀!”

“长了个包,过几天就消下去了。”小兔说。

“你也太丑了。”小狼咕哝道。

“还有小猴和小狐狸,你们今天穿的怎么这么土气呀?”

“这...”小狐狸和小猴感到很尴尬。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快乐的心情飞走了。

“今天我打扮得这么帅气,本来想过个美美的节日,都让你俩破坏了。”小狼大大咧咧地说道。

小猴、小狐狸和小兔都面面相觑,他们都觉得,虽然小狼今天打扮得很帅气,但是他的言行,好丑!

故事中的小狼不知道感恩小兔准备的食物,还笑话小兔长的大红包。没有向大家道歉自己迟到的事情,还嘲笑其他小动物穿着土气。贬低完所有动物后,说自己是最帅气的那个。即使外表穿的再帅气好看,言行举止不受人尊重,才是最丑陋的那个。

写中秋节的故事(精选17篇)篇三

中秋节是个团圆的好日子,那么在中秋节那天,大家又发生了什么新鲜的故事呢?接下来,我来给大家看看我中秋节的故事吧。

昨天是中秋节,我和姥姥、姥爷去龙潭湖看灯会。那里的灯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看得我眼花缭乱。

最令我难忘的是“精彩世博”那一组灯。这组灯是由一个“中国馆”和五个可爱的.“海宝”组成。中间的“海宝”向我们微笑,它在莲花灯上不停地来回转,向周围的人展现出胜利的手势。左边的两个“海宝”一个拿着寿桃,一个手持灯笼;右边的两个“海宝”一个抱着大鲤鱼,一个守着“东方明珠”。它们带着中国各类吉祥元素把祝福带给人们,把“中国馆”烘托得美仑美奂。

我抬头一看,美丽的月亮就在“中国馆”的上方,月亮是那么的圆,那么的明亮,旁边还伴着一个小星星。这真是一次难忘的中秋灯会。

写中秋节的故事(精选17篇)篇四

今天是中秋节,小飞来到他的好朋友家。

月饼烤好后,小飞就和好朋友坐在月亮下吃月饼看月亮。他们吃着个月饼就想念家乡的味道,甜蜜的。月亮像月饼,圆圆的,好想吃一口。月亮高高的挂在天上,看着他们吃着月饼,看着,看着月亮就越来越亮了。动物们就开心,他们一边唱着歌一边跳着舞。

每逢佳节倍思亲!月是故乡明。

写中秋节的故事(精选17篇)篇五

农历的8月15日中秋节是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吃月饼,赏明月,与家人团聚。

那么,你想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和故事吗?想知道的话,就听我讲讲吧。

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的祖国x中国的传统中秋节,中秋节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因为八月十五日是在秋天八月的正中间,所以,就叫做“中秋节”,而且它也称作“仲秋”,所以中秋节也叫做“仲秋节”。

中秋节追根到底,来历与“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等的神话故事有着密切的关系。

故事中的许多事都与民族的传统习惯还有月亮有关。

如: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等,中秋节的一些习惯也就是从这里来的。

今天就是中秋节,让我们回家好好的和家人们团聚吧!

写中秋节的故事(精选17篇)篇六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从那儿讨来的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写中秋节的故事(精选17篇)篇七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写中秋节的故事(精选17篇)篇八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

元朝末年,汉人打算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无锡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红烧玫瑰糖芋头,据说也与此有关。相传蒙古灭宋之后,民族压迫深重,汉人时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约好中秋之夜一齐动手。为了厌胜,人们要吃红烧芋头,象征“鞑子”人头落地,这就是现在中秋节吃糖芋头的来历。

这个传说在潮汕各地则变异为: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每户潮人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养,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极了,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把相约举事的纸条,放在月饼馅子里。潮人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因此每至中秋,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鞑子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这就是我从电脑上知道的故事。

写中秋节的故事(精选17篇)篇九

从月宫回来的途中,唐玄宗经过潞州城,俯视全城,见月光如画,城中静悄悄的。天师就请玄宗用玉笛演奏乐曲。奏完曲子,君臣几人向城中投撒金钱。过了十几天,潞州官府上奏说,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城市上空有天乐传来,并有金钱落下。这个故事在唐代笔记小说《龙城录》中也有记载,对月宫的景象、素娥仙乐等描述得更为详细生动,并提到“次夜上皇欲再求往,天师但笑谢而不允”。意思是游月宫是特定时间“八月望日”才能做的事。

杨贵妃赏月赐名“月饼”

在史料记载中,月饼很早就有了。汉朝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从国外带回来芝麻、胡桃,当地人们用胡桃仁做馅,做出一种圆形饼,就叫胡饼。有一年八月十五,唐玄宗和杨贵妃一起赏月的时候,一边看月亮一边吃胡饼。唐玄宗说:“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杨贵妃望着又大又圆的月亮,顺口说:“这饼很像天上的月亮啊,就叫月饼怎么样?”唐玄宗说:“好。”从此,胡饼就改叫月饼了。

关于月饼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率军征讨突厥,打了大胜仗。在八月十五这一天班师回朝。唐高祖李渊为他设庆功宴。这时,有一个来唐朝经商的吐鲁番人向皇帝献上了他们家乡的特产——一种很好吃的饼,表示祝贺。唐高祖看着漂亮的圆饼,觉得跟空中明月有点相似,就说:“应将胡饼邀蟾蜍。”又把饼赏赐给群臣分食,都说这饼好吃。从此以后,胡饼就流传开了,每到八月十五,就边吃胡饼边赏月。后来,胡饼又改叫月饼。

写中秋节的故事(精选17篇)篇十

8月15是我期盼已久的节日——中秋节,它终于来了。因为今天不但可以吃月饼还可以大家在一起,团团圆圆的。

下午,奶奶和妈妈包饺子,爸爸负责炒菜,大家都在忙碌中,只有我闲着没事,我便说:“妈妈我来帮您包饺子吧。”妈妈说:“好呀,但你不会,我来教你吧。”我说:“好呀。”开始,我把馅子放到一个面皮里,把面皮弄得圆圆鼓鼓的,像一个胖娃娃似的在开心微笑,可是,把面皮弄鼓了面皮却包不住了,我说:“妈妈你看,真难看!”妈妈说:“还你看呢,把饺子包成这样馅子露出来了不说,这长相更不好了。”我说:“妈妈,我是第一次包吗?包成这样就不错了,你应该鼓励我。”妈妈听后,说:“好!好!好!不错,跟着我学,边说边手把手地教我,在妈妈的耐心传授下,我终于学会了包饺子。看来,学习任何东西,都得有耐心才行呀。

一会儿饭就做好了,一顿美味又可口的饭便做完了,我们吃完了饭便去赏月了。

在院子里,我们全家人把桌子搬了出去,我们边吃月饼边赏月,月亮像玉盘一样镶嵌在天空中。妈妈说:“这中秋也有很多故事呢。让爸爸给你讲一讲吧。”

我说:“关于中秋的故事有什么呀?”爸爸说:“有很多呢?以前的时候,蒙古人来侵犯我们的家园,这一天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他的官非常大,他假借发月饼的名义,把月饼里面放入纸条,纸条的内容是:今天月圆之时,杀蒙古人。他们大战两天两夜,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终于胜利了。”我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呀。”爸爸又说:“中秋节还有很多别名呢。有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拜女节、女儿节等。”我说:“拜女节是不是就是求女儿平安呀。”爸爸说:“不是,拜女节的意思是说:在古代的时候一般没有什么事是不会出来的,一年也就出来两会,一回是中秋节出来一回是新年出来,出来是为了找自己心仪的另一半。”哦,原来中秋节这么多别名呀。

今年的中秋节特别有意义,我不仅学会了包饺子,还知道了许多,真是收获多多。

写中秋节的故事(精选17篇)篇十一

古代民族在中秋节前后举行祭祀月神,文字记载已有二千多年。到唐代记载更多,后来加上吃月饼杀的传说,中秋节成为有民族意识的节日。明清以来成为一年中三大节日之一。

据说远在四千多年前,有穷国的国王后羿,勇武善射,但生性暴戾,不体恤民间疾苦,弄得民不聊生。后羿想长生不老,从昆仑山找来长生之药,准备择日吞药,此事为嫦娥得知,为体恤子民,免于后羿长期残暴统治,乃先将此药吃下,突然身轻如燕,飘飘然向月宫腾空飞去,后羿发现,以箭射嫦娥,嫦娥进入广寒宫,成了月神,称为“明月之神”或“太阴娘娘”。

相传,元末,中原人民不甘受其元的残暴统治,爱国之士纷纷奋起抗元,朱洪武的军师刘伯温要属下扮道士到各县卖符,并称:今年天将降灾,要避灾者可于八月十五日悬挂日月旗,旗将藏于大月饼中。到了这天,各地民众都切大月饼,将其中所藏的旗挂起来,起义声势大振,元人大为吃惊,朱洪武就一击成功,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后来,这种日月旗就是“明”旗。另外类似的.传说是月饼内藏一条纸,内写“八月十五夜杀”,大家切月饼时看到这一张纸,就纷纷奋起把杀了,元朝就被推翻了。

写中秋节的故事(精选17篇)篇十二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500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事,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写中秋节的故事(精选17篇)篇十三

自古以来,关于中秋节的故事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大全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从此小兔告别父母和姊妹们,到宫陪伴嫦娥住了。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逄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逄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逄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逄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逄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过去,每到中秋节,北京街头的许多店铺里都摆满了色彩鲜艳,造型可爱的泥塑玩具————兔儿爷。关于兔爷还有一个传说呢。

有一年,北京城里忽然闹起了瘟疫,几乎家家都有病人,吃什么药也不见好。老百姓们愁眉苦脸,只好烧香拜月求嫦娥保佑他们。这天正好是农历八日十五,又圆又大的月亮挂在空中,月宫中的嫦娥看到人间烧香求医的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到人间去为百姓们消灾治病。

玉兔变成了一个身穿素白衣裙的少女,当天就来到了北京城。她去敲开了一家家的大门,但是,人们打开门一见到她,都连忙把门关上,不敢让她进去。

玉兔想来想去,不知为什么人们不让她进门。她只好坐在一座小庙里寻思。她低头一看自己这一身素白的衣裙,忽然恍然大悟:只有办丧事的人家才穿白的衣服,现在人们家里都有重病人,看到我一定觉得不吉利,我应该换一身衣服去试试。玉兔儿看见身边的神像穿着一身铠甲,就借来穿在了自己身上。

女人打扮。病人太多了,玉兔跑得再快也忙不过来,她就骑马骑鹿、乘凤乘鹤;或者骑上狮子、老虎,走遍了北京城内外。玉兔走到哪里,哪里就充满了欢乐。

在人们的赞扬和感谢声中,玉兔高兴得有点忘乎所以,把自己的两只长耳朵露出来了。拜月的人们看到这人身兔首的少女,觉得很奇怪,抬头看看月宫,发现嫦娥身边的玉兔不见了。大家这才明白,原来是月宫中的玉兔来到了人间,为百姓们布医施药,解除病痛来了。

玉兔忙了一天一夜,消除了北京城的瘟疫,就回到月宫中去了。可是,她那美好的形象却永远留在了北京人的心中。

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人们还都亲切地称她为 “兔儿爷”、“兔奶奶”呢。

文王姬昌之长子伯邑考,被妲己迫害后三魂化作玉兔。

据《封神演义》,他生性敦厚仁爱,是一名孝子。父亲因触怒纣王而被监禁,伯邑考为了营救父亲,带了七香车、醒酒毡与白色猿猴三样异宝,献给纣王。

纣王妃妲己见伯邑考长相俊美、琴艺绝伦,欲加亲近,但却遭伯邑考正言羞辱,气愤之下,先是诬告伯邑考调戏自己;又暗自现出原形,引出白猿的杀意,最后再诬陷伯邑考之琴声 ,是在暗骂纣王无德。 于是伯邑考就这样被妲己诬陷,割去了四肢,万刃剁尸,做成肉饼后,妲己再送给他的父亲姬昌吃下。

最后西伯侯终于施计回乡,当他刚刚踏上西周的土地,便觉得一阵恶心,张口吐出三只小白兔。他知道这是伯邑考三魂所化,痛心的流下眼泪。这只小兔东瞧瞧西看看,便沿着大路直进了西伯侯的宫殿,在西伯侯的'夫人和母亲面前徘徊。婆媳两人不知哪来的小兔,却见到它后内心升起一种莫名的悲伤。此时天已经黑了,小兔子又走到院里,仰望天空。这时,嫦娥奉女娲之命下凡,将它带到了月宫。

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 “太师饼”,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南天门的吴刚和月亮里的嫦娥很要好,但他经常挂着与嫦娥相会,而疏于职守。玉皇大帝知道后,一气之下,就罚吴刚到月亮里去砍一棵叫月桂的大树,如果吴刚不砍光这棵月亮树,便不能重返南天门,亦不能与嫦娥相会。

吴刚砍啊,砍啊,从冬天砍到夏天,足足砍了半年,眼看快要将树砍光,玉帝却派乌鸦来到月亮树旁,“唰”的一声,把吴刚挂在树上的上衣叼去了。吴刚马上放下斧头,去追乌鸦。衣服追回后,吴刚回到树旁一看,只见被砍下的所有枝叶又生到树上去了。从此,每当吴刚快要砍光大树的时候,乌鸦就站在树上哇哇大叫,吴刚只要停下斧头,望它一眼,大树便会重新长出枝叶。

吴刚每天伐树不止,千万年过去了,那棵神奇的桂树依然如旧,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吴刚知道人间还没有桂树,他就把桂树的种子传到人间。

古时候在杭州的两项山下,住着一个卖山葡萄的寡妇,她为人豪爽善良,酿出的酒,味醇甘美,人们尊敬她,称她仙酒娘子。一年冬天,冰封雪冻,清晨,仙酒娘子刚开大门,忽见门外躺着一个骨瘦如柴、衣不遮体的中年男子,看样子是个乞丐。仙酒娘子摸摸那人的鼻口,还有点气息,就慈心大发,也不管别了怎么议论她,把他背回家里,先灌热汤,又喂了半杯酒。

那汉子慢慢苏醒过来,激动地说:谢谢娘子救命之恩。我是瘫痪人,出去不是冻死,也得饿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几天吧。

仙酒娘子为难了,因为常言道,寡妇门前事非多,像这样的汉子住在家里,别人会说闲话的。可是再想想,总不能看着他活活冻死、饿死啊!终于点头答应,留他暂住。

果不出所料,关于仙酒娘子的闲话很快传开,大家对她疏远了,到酒店来买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

但仙酒娘子忍着痛苦,尽心尽力照顾那汉子。后来,人家都不来买酒,她实在无法维持,那汉子也就不辞而别,不知所往。

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处去找,在山坡遇到一位白发老人,挑着一担干柴,吃力地走着。仙酒娘子正想去帮忙,那老人突然跌倒,干柴散落满地。老人闭着双目,嘴唇颤动,微弱地喊着:水,水……荒山坡目哪来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顿时,鲜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边,老人忽然不见了。

一阵清风,天上飞来一个黄布袋,袋中贮满许许多多小黄纸包,另有一张黄纸条,上面写着:

月宫赐桂子,奖赏善人家。福高桂树碧,寿高满树花。采花酿桂酒,先送爹和妈。吴刚助善者,降灾奸诈滑。

仙酒娘子这才明白,原来这瘫汉和担柴老人,都是吴刚变的。这事一传开,远近都来索要桂子。

善良的人把桂子种下,很快长出桂树,开出桂花,满院香甜,无限风光。

对那些心术不正的人,种下的桂子就是不生根发芽,使他们感到难堪,从此洗心向善。

大家都很感激仙酒娘子,是她的善行,感动了月宫里管理桂树的吴刚大仙,才把桂子酒向人间,从此人间才有了桂花与桂花酒。

当年,吴刚的妻子缘妇由于内心负疚,便叫三个儿子,一个叫鼓、一个叫延、一个叫殳斨,飞往月亮,陪伴他们名义上的爸爸,度过那漫长无尽的清冷岁月。吴刚的三个儿子叫鼓的变成了蟾蜍,叫延的变成了小兔,叫殳斨的变了叫“不详”天癸。从此殳斨开始制作箭靶,鼓、延开始制造钟、磬,制定作乐曲的章法。所以寂寞的广寒宫时常仙乐飘飘。

后世,唐明皇漫游月宫的时候把这些游乐曲记录下来,回到人间,创作了《霓裳曲》。传说唐明皇漫游月宫的时候,吴刚还接见了他呢!只不过当时他面容疲倦,而且他的斧头已经生满了黑锈,破旧的衣袖也因为没有人缝补而破烂不堪罢了。

这便是中华远古五帝时代吴刚第一位做成了天下第一美酒——桂花酒的事!

写中秋节的故事(精选17篇)篇十四

兔爷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京城地区爆发一场瘟疫,很多人染上瘟疫,恐惧、绝望的气氛笼罩着整个京城。身居月亮广寒宫的嫦娥目睹百姓的苦难,心中不忍,便派自己身边的玉兔下凡为百姓祛灾除病。

玉兔下界后担心百姓忌讳自己的白色装扮,便在途中借了神像的战袍与铠甲穿上。为更快治愈所有病人,玉兔时而骑虎或鹿,时而骑象或麒麟,长途跋涉为百姓治病。忙中出错,双耳外露。同时,百姓们窥见月亮上终日捣药的玉兔不见了,大家终于明白这个兔面人身的郎中乃是嫦娥派下来的玉兔。

玉兔回宫后,百姓非常感激他,供奉其为祛灾除病之神。并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各种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样子千姿百态非常可爱。

每年八月十五京城百姓都要设供拜月供奉兔儿爷,还亲切地称它“兔儿爷”“兔奶奶”。北京的东岳庙都会按照老北京的风俗摆一座高高的兔爷山,成百上千尊兔爷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承载着老北京几百年的民俗风情,也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吉祥生活的无限期盼。

写中秋节的故事(精选17篇)篇十五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与左右微服淆,中秋夕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个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中秋节有很多的.故事,它发展的过程也是作为中国人应该要了解的,我们一定要让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好好的发展下去。

一般,我们都会在家里吃芋艿和月饼,吃好了,就会到外面去赏月。呀!月亮上面怎么有黑云呀?我想,一定是月亮姐姐看见我们看着她,她感到很害羞,于是就把几朵黑云挡住了自己。

听妈妈说,月亮里面有一棵大树,大树下有一只白兔,白兔叫玉兔,玉兔天天陪着嫦娥。

中秋节真是一个既快乐,又能让合家团聚的节日呀!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但关于中秋节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我讲两个你不知道的故事给你听听。

以前元代时期是元兵统治中国,大家受不了元兵统治,于是朱元璋就集合各路人马进行反抗,但元兵看得很紧,怎么才能把消息传出去呢?朱元璋的军师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纸条放进月饼里带出城。就这样,明兵左右夹击,把元兵给灭了。

远古时期,传说天上有十个太阳,一个名叫后羿的人射去了九个。于是王母娘娘给了他一颗不死药让他吃了升天,他舍不得离开妻子,就把不死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有一天,后羿不在家。有个心术不正的人要来抢,嫦娥只好吃下不死药升天,她的小兔子往她怀里一跳,也飞了起来。但她非常想念后羿,于是到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大家想念嫦娥,就在每年八月十五这天摆很多东西给嫦娥吃。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节日,因为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称为中秋节。节日的特色是吃月饼和提灯笼。

中秋节和农历新年一样,是一个家人大团圆的家人。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月色也最皎美。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子上,一家人一面赏月一面吃月饼,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多么美好的图景。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满清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中秋节原是丰收的家人。在中国农业社会,农民在丰收的季节里,总是大事庆祝一番。这个家人之所以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神话有关。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远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这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悲痛欲绝的后异,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她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写中秋节的故事(精选17篇)篇十六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里还有一个颇为浪漫唯美的故事唐玄宗神游月宫’。

开元初年,一次中秋佳节,唐玄宗与众大臣一起赏月,饮桂花酒,吃月饼,兴致非常好。唐玄宗望着天上那轮又大又明亮的月亮,皎洁的月光洒向人间。忍不住浮想联翩,心想:“如果我能到美丽的月宫里游玩一趟该多好啊。”

玄宗对旁边的.国师说:“朕早就听说广寒宫的景色美不胜收,真想亲眼见识见识,您能做法带朕去月宫走走吗?”国师说:“这有何难。”只见他折了一根桂树枝,往空中抛去,树枝立刻变成了一座银光闪闪的大桥,直通云霄。

国师和玄宗一起踏上银桥,往天上走去,大约走了几十里,眼前出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在空中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国师说:“陛下,这就是月宫了。”此时,一阵悠扬的乐曲声传来,数百名仙女身穿素衣,轻舒广袖,在月宫的大厅里翩翩起舞。她们舞姿曼妙,真是翩若惊鸿,矫若游龙。整个大厅有五色祥云缭绕,阵阵异香扑鼻。那音乐声悠悠扬扬,百转千回,听得唐玄宗如醉如痴。唐玄宗对音乐很感兴趣,听过得好听的曲子不少,可是还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美妙的乐曲呢。这曲子每一个音都那么和谐悦耳,浑然天成。哪怕是师旷在世,伯牙复出也弹不出那么完美的乐曲。

唐玄宗问身边的国师:“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啊?”国师回答:“叫做《霓裳羽衣曲》”。唐玄宗仔仔细细地听着曲子,一边听一边默默地把曲谱记在心里。一曲终了,唐玄宗觉得余音绕梁,他和国师一起从桥上往回走。等他们到了地面,银桥消失不见了。这段神游月宫的经历让唐玄宗犹如做了一场美梦,一直沉浸在仙境的美好中,流连忘返。

唐玄宗想让自己能随时都看到月宫中那样奇幻唯美的景象。于是他根据自己记下来的曲谱,再加上一些创作,写成了一首《霓裳羽衣曲》。让梨园弟子们演奏,宫女们伴舞,杨贵妃领舞。每次演出的时候,宫女们随着悠扬的乐曲翩翩起舞。杨贵妃在中间犹如天女下凡,仿佛在月宫里看到了景象又重现了,唐玄宗经常看的如痴如醉。

从此,霓裳羽衣曲成了唐朝最有名的大型宫廷乐舞。唐玄宗年老了以后,不理朝政,成天沉迷于奢侈享乐,歌舞升平。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杨贵妃被赐死在马嵬坡,《霓裳羽衣曲》竟然成了亡国的靡靡之音,这些是后话。

写中秋节的故事(精选17篇)篇十七

(二)月神生日八月十五日是月神的生日。月神是女性神,相传为日神的配偶神。我国以嫦娥为月神,代表美丽、善良以及一切足以代表女性优美的性格。中秋节为月神生日,台湾并没有专祀月神的庙,都配祀在太阳公庙裡。台北市内湖太阳公庙,八月十五日信徒们前往祭拜月神,一般民众:有在户外院内设香案供鲜花、水果、月饼、焚香烧金,放炮祭月,全家人在团圆的气氛中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就是所谓的「拜月」。

(三)土地公生日八月十五日除了月神生日外,也是土地公生日,土地公庙要演戏酬神,农夫们在田裡插「土地公拐杖」,用竹子一根,上端绑以金纸,这种竹杖是给土地公走路时作拐杖用,并祈求明年会存更好的收成。

(四)推翻元朝相传,元末,中原汉民不甘受其统治,爱国之士纷纷抗元,朱洪武的军师刘伯温要属下扮道士到各县卖符,并称:今年天将降灾,要避灾者可于八月十五日悬挂日月旗,旗将藏于大月饼中。到了这天,各地民众都切大月饼,将其中所藏的旗都挂起来,元人看了大吃一惊,朱洪武就一击成功,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后来,这种日月旗就是「明」旗。另外类似的传说是月饼内藏一条纸,内写「八月十五夜杀鞑子」,大家切月饼时看到这一张纸,大家一起把鞑子杀了,元朝就推翻了。

相关范文推荐

    酒店前台员工作总结(通用22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上一个月工作表现的总结和概括,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工作状态和进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月工作总结格式和写作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失败过后字(精选17篇)

    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一篇优秀的作文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优秀作文的写作特点,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参考。

    军训意义心得体会(优质17篇)

    军训心得体会是对参加军事训练的学生们在一段时间内的心情、感受和收获的总结和概括。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军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1)、站军姿。军姿口令

    我和篮球的故事(专业22篇)

    优秀作文应该具备独特的创新精神,有新颖的观点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能够给人以新鲜感和冲击力。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清明节的活动策划(汇总15篇)

    通过活动策划,我们可以提前规划好每个环节,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如果你正在准备一份活动策划,不妨参考一下这些范文,或许能够帮助到你。清明祭英烈,深深学子情。先烈自

    审计经理的个人简历(通用16篇)

    个人简历是一种规范化的文书,可以让求职者对自己的经历和能力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以下是一些成功应聘者的个人简历分享,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和帮助。婚姻状况:未婚民族:

    班干部给班级的建议书(模板21篇)

    鉴于目前的情况,我认为我们需要给出一些建议来改善现状。以下是一些写作中常用的意见和建议表达方式,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帮助。尊敬的林老师:您好,针对班级的一些

    校庆文艺演出策划(热门22篇)

    策划书的编写需要注意条理清晰、语言精练,能够准确表达出项目的核心理念和独特之处。以下是一些优秀策划书的评价和解读,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为迎接xx届朝气蓬勃的机电工

    党小组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全(15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写作的不足和问题,进而改进自己的写作水平。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总结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简单吧人生初二(精选16篇)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人生都是值得珍惜和感恩的宝贵经历。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有关人生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人生是一段美好的历程。虽然会有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