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质量物理教案(汇总8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文锋最新质量物理教案(汇总8篇)

教案是教师为了实施教学活动而准备的一种书面指导工具,它具有指导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小编特地收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供大家参考。

质量物理教案篇一

知识目标:

1、理解质量的概念;

2、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3、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4、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能力目标:

1、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对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估测的能力.

2、通过用天平测量常见的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改变的物理量。

情感目标:

1、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2、通过对物体质量的测量,获得成功的喜悦.

学生对生活中的质量单位较熟悉,对各种秤也有所见,好奇心较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动手操作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还会感到一些疑惑。教学参考书要求2课时,我安排1课时讲授新课,1课时复习巩固训练,为以后学习密度及力学打好基础。

1、重点: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来测质量.

2、难点: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中考撷要:

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

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一、质量

学生阅读教材108页,了解并掌握质量的概念、符号、单位及换算,阅读109页,了解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阅读后回答老师提问,同时老师播放课件,学生边看边回答。

二、质量的测量

1、阅读109页“质量的测量”和“天平的使用”部分的内容,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什么仪器测量物体的质量?

(2)实验室中用什么仪器测质量?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4)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有哪些?

2、天平使用的基本步骤:

(1)调水平:把天平放在_______上,将_______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调平衡:调节横梁右端的_____________(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反之,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此时横梁平衡。

(3)称量:将被测量的物体放在_______盘,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后,用____________向_______盘里加减适当的砝码,并适当移动标尺上_______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读数:天平平衡时,左盘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所有_______的质量加上_______对应的刻度值。

(5)测量结束要用镊子将砝码夹回砝码盒,并整理器材。

3、学生分组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上报测量结果)

(1)分组测量各种硬币的质量;

(2)分组测量杯内盐水的质量。

三、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通过讨论111页想想议议,并实际用天平测量橡皮泥变形前后的质量;盐溶于水前后盐水的质量。得出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和状态改变。根据举例及投影得出质量还不随物体位置及温度而改变。

结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学生结合所讲内容谈本节收获。

质量:

1、概念:xxx

2、单位:xxx

3、实验室质量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xxx

4、性质:xxx

投影习题,学生回答。

1、请填出合适的质量单位。

(1)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_______。

(2)一头大象质量约为6_______。

(3)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_______。

(4)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为80_______。

3、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调节天平平衡时,如右盘下沉,则应调节右侧平衡螺母向左移

b.称量时,左盘放被侧物体,右盘放砝码

c.称量时,可用手增减砝码使天平平衡

d.称量完毕,将砝码及时放会砝码盒.

4.10千克冰融化成水,则水的质量( )

a.大于10千克

b.小于10千克

c.等于10千克

质量物理教案篇二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知道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像;

2、通过观察和初步实验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透镜焦点和焦距;

3、会利用平行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以丰富、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带着问题,体验科学

探究的过程;

2、经历用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过程,并尝试对各种方法的优劣做初步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创设情景,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养成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2、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

重点: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难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学法指导:通过观察和实验,总结归纳规律。

预习导学: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做”,通过“解决问题”,通过“交流与合作”,感知有关方法,构建关于透镜的科学内容。在问题给出时注重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导入:同学们知道,用放大镜可以把小字放大我们会看得更清楚;旅游时有看到美好的风景我们会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眼睛近视的同学配一副眼镜就又可以看清楚东西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让我们共同来揭开上述现象中的秘密,引出课题,阅读教材并完成以下题目:

预习习题:

1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_规律制成的。透镜有两类:一类是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如镜片;另一类是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如镜片。

2、光心大致在透镜的中心处,通过光心和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

3、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4、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将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称为凸透镜的,到光心的距离叫做,一个透镜有两个。

质量物理教案篇三

一、教材分析

1、简介:本节为初三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教材通过滚摆和单摆实验来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通过木球与弹簧片碰撞实验说明动能和弹性势能也可以相互转化。最后分析了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情况。本节是“机械能”这一章的重点,也是学习其它形式能的起点。

2、目的和要求:(1)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并能解释自然界中机械能相互转化的现象;(2)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重点:课本第4页实验1、2、3。

4、难点:由实验现象分析概括出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二、器材准备

滚摆、单摆、cai软件、计算机设备。

三、教学方法

本节教学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为了增加实验的`可风度,配合演示实验采用cai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可把实验1、2、3及人造卫星的运动由动变静、由小变大、由快变慢,使知识的传授具有鲜明的表现性,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更有利于分析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四、教学程序

1、新课引入。

手持粉笔头举高,问:粉笔头具有什么能?为什么?(重力势能,被举高了)放手,下落过程中问:粉笔头又具有什么能?(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问: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指出: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这就是本节所要研究的内容。启动计算机投影本节cai课件封面: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2、新课教学。

实验1:滚摆实验。出示滚摆,并介绍构造及使用方法。告诉学生可通过观察摆轮上的红色标志来判断摆轮的快慢。

做此实验时,同步放映cai课件中的滚摆动画,引导学生对照动画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使学生总结出:下降时,滚摆位置变低,速度变大,则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说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时,位置变高,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说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学生总结正确后,点按鼠标显示实验结论:滚摆实验证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相互转化。

实验2:单摆实验。展示单摆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然后放开,观察小球运动情况。放映cai课件中单摆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出最高点a、c两处速度为零,则球从a—b—c的速度变化很容易观察出来,学生也好得出a-b-c和c-b-a的能量转化。点按鼠标显示实验结论:单摆实验证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相互转化。

实验3:此实验改为cai模拟实验,并把弹片改为弹簧来增大可见度。放映本实验动画,学生很容易观察弹簧被压缩后再恢复的动作,不难得出能量的转化。点按鼠标显示实验结论:撞弹簧的实验证明:动能和弹性势能可相互转化。

点按鼠标显示结论: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

3、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事例分析。

布置学生阅读课本p5面卫星和“想想议议”。学生讨论卫星和皮球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放映东方红1号卫星绕地球运行动画。介绍卫星知识,告诉学生这是我国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讨论其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放映皮球动画,学生一目了然的就可完成“想想议议”的内容。

4、小结精练。

(1)放映cai中练习题,学生解答;

(2)讨论回答课本p9面习题4,讲评习题3、5两题;

(3)布置作业:p9面习题5、6、7三题。

五、时间安排

1、新课引入3分钟,2、新课教学20分钟,3、举例分析10分钟,4、小结练习12分钟。

质量物理教案篇四

(1)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

(2)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

通过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个工作过程的异同,学习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

了解这些内燃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技术进步在工业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利用图例说明了汽油机的结构,并用四个参考图详细分析了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指出汽油机实际工作时,是靠外力使曲轴和飞轮先转动起来,带动活塞运动后汽油机才自己工作。

柴油机教学比较简单,知识说明了其工作过程,并分析了和汽油机的区别,指出了柴油机的应用、教材最后还提出了问题,思考汽油机和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本节利用挂图分析,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所以在教法上有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比较、联系实际这些环节。

“汽油机”利用挂图和实验仪器演示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使学生在理解工作过程的内在逻辑联系、体会到汽油机的发明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在技术应用领域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柴油机”要注意比较教学,学生自主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甄别、判断、比较能力,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内燃机的资料,学生阅读,增强信息处理能力。

内燃机

【课题】内燃机

【重难点】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和联系。

一、汽油机

方法

1、教师简介汽油机,指出汽油在汽油机汽缸中燃烧,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运用挂图表现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分析每个过程和四个冲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学生在观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思考下面的问题:

a、汽油机的结构主要有哪些;每部分的用途是什么。

b、运动四个冲程,说明汽油机的曲轴能带动活塞连续转动。

c、四个冲程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理解了四个冲程后,教师可以讲解汽油机的.应用,可以提供关于汽油机的资料,学生阅读,提高利用信息学习的能力。

方法2、对于基础和设备条件较好的班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料辅助学习,例如可以用电话展示,学生利用课件的交互功能,自主的学习汽油机的结构、作用、各个冲程的工作情况等、对于汽油机的应用,仍可以向学生提供资料,学生利用信息学习,提高采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柴油机

方法1、利用媒体资料辅助学生学习,可以有:柴油机的剖面图、柴油机四个冲程的挂图、柴油机的应用举例、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对比柴油机和汽油机的冲程,找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柴油机的应用可以 提供资料,学生阅读,自己从信息中学习。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组织学生实验探究,参考课题可以是:发动机的原理和作用,学生组织成小组,自行制订计划和实施方案,主要了解蒸气机、内燃机、气轮机、喷气发动机的简单原理和这些发动机对生产力的发展所作的贡献。

第三节内燃机

一、汽油机

1、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2、汽油机的应用

二、柴油机

1、柴油机和汽油机的区别

2、柴油机的应用

质量物理教案篇五

1 、简介:本节为初三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教材通过滚摆和单摆实验来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通过木球与弹簧片碰撞实验说明动能和弹性势能也可以相互转化。最后分析了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情况 。本节是“机械能”这一章的重点,也是学习其它形式能的起点。

2 、目的和要求:( 1 )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并能 解释自然界中机械能相互转化的现象;( 2 )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 3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 、重点:课本第 4 页实验 1 、 2 、 3 。

4 、难点:由实验现象分析概括出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滚摆、 单摆、 cai 软件、计算机设备。

本节教学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为了增加实验的可风度,配合 演示实验采用 cai 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可把实验 1 、 2 、 3 及人造卫星的运动由动变静、由小变大、由快变 慢,使知识的传授具有 鲜明的表现性,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更有利于分析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1 、新课引入。

手持粉笔头举高,问:粉笔 头具有什么能?为什么?(重力势能,被举高了)放手,下落过程中问:粉笔 头又具有什么能?(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问: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指出: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这就是本节所要研究的'内容。启动计算机投影本节 cai 课件封面: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

2 、新课教学。

实验 1 :滚摆实验。出示滚摆,并介绍构造及使用方法。告诉学生可通过观察摆轮上的红色标志来判断摆轮的快慢。

做此实验时,同步放映 cai 课件中的滚摆动画,引导学生对照动画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使学生总结出:下降时,滚摆位置变低,速度变大,则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说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时,位置变高,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说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学生总结正确后,点按鼠标显示实验结论:滚摆实验证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相互转化。

实验 2 :单摆实验。展示单摆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然后放开,观察小球运动情况。放映 cai 课件中单摆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出最高点 a 、 c 两处速度为零,则球从 a — b — c 的速度变化很容易观察出来,学生也好得出 a - b - c 和 c - b - a 的能量转化。点按鼠标显示实验结论:单摆实验证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相互转化。

实验 3 :此实验改为 cai 模拟实验,并把弹片改为弹簧来增大可见度。放映本实验动画,学生很容易观察弹簧被压缩后再恢复的动作,不难得出能量的转化。点按鼠标显示实验结论:撞弹簧的实验证明:动能和弹性势能可相互转化。

点按鼠标显示结论: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

3 、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事例分析。

布置学生阅读课本 p5 面卫星和“想想议议”。学生讨论卫星和皮球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放映东方红 1 号卫星绕地球运行动画。介绍卫星知识,告诉学生这是我国 1970 年 4 月 24 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讨论其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放映皮球动画,学生一目了然的就可完成“想想议议”的内容。

4 、小结精练。

( 1 )放映 cai 中练习题,学生解答;

( 2 )讨论回答课本 p9 面习题 4 ,讲评习题 3 、 5 两题;

( 3 )布置作业: p9 面习题 5 、 6 、 7 三题。

1 、新课引入 3 分钟, 2 、新课教学 20 分钟, 3 、举例分析 10 分钟, 4 、小结练习 12 分钟。

质量物理教案篇六

2. 天平的主要结构。

(三)练习用天平测同学们自己的学具橡皮擦、铅笔等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协同品质、科学态度)

1.学生结合教材p11阅读和讨论老师编制的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

a.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a.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也有自己的“分度值”,即标尺上每个小格所代表的值。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b.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c.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b.托盘天平正确的使用方法:

a.放:把天平水平放置。

b.调: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左边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其次,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c.称:物体放在左盘,根据事先估计的物体质量,用镊子向右盘从大到小加减砝码,还可适当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d.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之和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e.复原:测量结束要用镊子将砝码夹回砝码盒,并整理器材,恢复到原来的状况。

2.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老师巡视,适时引导。

3.组间交流,直觉靠得住吗?

(四)探究: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跟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温度有关吗?(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完成教材p11想想做做得出结论。其中第1个称塑料瓶改为橡皮泥,分9组,第2个分6组进行实验,每小组3人。(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分别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和将白糖溶于水中再称它们的质量,比较两次称量的结果。)

四、达标检测(独立完成)

1.下列物体中,质量可能是0.15kg的是( )

a.一头大象 b.一个苹果 c.一台电视机 d.一只蚂蚁

2.下列数据中,你认为最接近你身体质量的是( )

a.40kg b.400g c.4.0×1010mg d.0.40t

3.下列几种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一块冰块熔化成了水 b.航天员从地球到月球

c.将泥团捏成小动物 d.一支铅笔用去了一半

4.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当左盘中放入待测物体,右盘中加入35g砝码时,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这时( )

a.向右盘中加砝码 b.减少右盘中的砝码

c.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五、总结提炼: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一起来谈谈自己的收获。

六、课外作业:

必做题

1.如何测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说出你的测量办法。

2.猜想p11想想做做的结论,说出你的理由。

选作题:自制一架天平交给老师。

质量物理教案篇七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知识,即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质量的概念只作粗浅介绍,重点讲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

(一)质量的概念

通过列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对物体和物质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各具体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建立起质量的概念.在质量概念建立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首先通过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不同物体所含物质多少不同得出质量的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才能比较质量的大小,一定注意不要让学生形成这种错误认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向学生阐明这一点.

(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教材中没有明确指出物体的属性,但是,教材内容中已涉及到这一点,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在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在教学中应明确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通过实践予以说明,这样有利于后面密度的教学.

(三)质量的单位

学生在小学学习过质量的单位吨、千克、克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接触质量的单位.教学中可先复习学生原有知识,使学生知道吨、千克、毫克之间的关系.然后说明千克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1kg的质量有多大,使学生对千克形成具体观念.接着介绍吨、克、毫克,这些单位常用在什么情况下.利用课本中给出的“一些物体的质量”,可进一步使学生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观念.

讲过质量的单位后,可以告诉学生,在生活和贸易中,人们习惯上把质量叫做重量,但是物理学中都统一叫质量.

(四)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测质量的工具有很多,可先向学生介绍几种秤,使学生知道它们都是用来称质量的.然后重点讲实验室里用的天平.教师可根据本校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选择重点讲述的对象.如果本校实验室里托盘天平较多,学生实验中主要用托盘天平,则可重点讲托盘天平.

天平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比较精密的测量仪器,教师应从1.认识天平2.调节天平3.使用天平三个方面入手.为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天平,为下几节课打基础,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参与,分层次讲授.

二、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组织学生举例、分析、讨论弄清什么是物体、什么是物质.

(二)组织学生分析、比较同一材料组成的不同物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进而引出质量的概念.

(三)组织学生观察天平,观察应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局部的层次进行.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以下为本教学示例所需的教具和学具,教师可参考本示例和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五、教学设计示例

(一)新课导入

需要的教具与学具:教室内的各种装备、行星与恒星的幻灯片、讲桌和木椅实物、铝锅和铝勺实物、铁锤和铁钉实物.

方案一:观察教室中的桌椅、黑板、粉笔、黑板擦,教室外的树木、房屋、汽车、飞机,放映幻灯片“行星、恒星”,向学生介绍物体是由铁、木头、水等各种材料组成的,人们叫这些材料为物质,也就是说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方案二:列举生活中熟悉的几种物体,指出它们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例如,指出讲桌和木椅由木材构成;铝锅和铝勺由铝构成;铁锤和铁钉由铁构成.接着向学生提问:讲桌和木椅;铝锅和铝勺;铁锤和铁钉除形状和用途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东西有多有少”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一张课桌比一把木椅所含的木材多;一个铝锅比一把铝勺所含的铝多;一把铁锤比一个铁钉含的铁多.引出“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课桌和木椅虽然都是由木材构成,但是它们的质量不同.

注意事项:在质量概念建立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首先通过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不同物体所含物质多少不同得出质量的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同种物质才能比较质量,一定注意不要让学生形成这种错误认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向学生阐明这一点.

(二)新课教学

1.质量的概念教学

为了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量的不同,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质量.

2.质量的单位

本处教学建议使用幻灯片投影或视频形式的教学手段.

教学中可先复习学生的原有知识,使学生知道吨、千克、克、毫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千克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1kg的质量有多大,使学生对千克形成具体观念.接着介绍吨、克、毫克,这些单位常用在什么情况下,例如汽车、火车的装载量,粮食、钢铁、煤的产量等常用吨,药房和实验室常用克或毫克做质量的单位.利用课本中给出的“一些物体的质量”,可进一步使学生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观念.此处可用幻灯片投影或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物体的质量.使学生知道大象的质量是人的近百倍,鲸的质量可达大象的二十多倍,地球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八十多倍,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三十多万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由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温度的测量引出质量的测量

实验演示“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而变化”,幻灯片放映辅助实验教学.

一个铁钉,它的质量是100g,把它弄弯,它含有100g铁这种物质.100g的冰化成水,质量仍是100g.将一个200g的大苹果从地球拿到月球上去,质量仍然是200g.

4.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知识点的引入

1964年,在西安出土了一只秦代生铁秤砣,它说明远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已有了秤.我国传统称量质量的工具是杆秤,今天还常用台秤、磅秤、电子秤.在实验室,称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由此引入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知识点的学习.

5.天平的构造

认真观察自己桌上的天平,认识它的构造.认真观察砝码盒内的砝码,观察盒内每个砝码的质量数,提示学生注意不能用手接触砝码,应当用镊子夹取.

学生观察一段时间,教师可用投影仪把天平的实物图打在幕布上,请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说出天平各部分构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说出自己所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最小称量.

6.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关于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教师可采用边演示、边讲解的方法讲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分组让学生边看教师演示,边自己动手练习.最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有关内容搞清楚使用的步骤和方法.

质量物理教案篇八

1、简介:本节为初三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教材通过滚摆和单摆实验来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通过木球与弹簧片碰撞实验说明动能和弹性势能也可以相互转化。最后分析了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情况。本节是“机械能”这一章的重点,也是学习其它形式能的起点。

2、目的和要求:(1)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并能解释自然界中机械能相互转化的现象;(2)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重点:课本第4页实验1、2、3。

4、难点:由实验现象分析概括出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滚摆、单摆、cai软件、计算机设备。

本节教学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为了增加实验的可风度,配合演示实验采用cai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可把实验1、2、3及人造卫星的运动由动变静、由小变大、由快变慢,使知识的传授具有鲜明的表现性,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更有利于分析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1、新课引入。

手持粉笔头举高,问:粉笔头具有什么能?为什么?(重力势能,被举高了)放手,下落过程中问:粉笔头又具有什么能?(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问: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指出: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这就是本节所要研究的内容。启动计算机投影本节cai课件封面: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2、新课教学。

实验1:滚摆实验。出示滚摆,并介绍构造及使用方法。告诉学生可通过观察摆轮上的红色标志来判断摆轮的快慢。

做此实验时,同步放映cai课件中的滚摆动画,引导学生对照动画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使学生总结出:下降时,滚摆位置变低,速度变大,则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说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时,位置变高,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说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学生总结正确后,点按鼠标显示实验结论:滚摆实验证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相互转化。

实验2:单摆实验。展示单摆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然后放开,观察小球运动情况。放映cai课件中单摆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出最高点a、c两处速度为零,则球从a—b—c的速度变化很容易观察出来,学生也好得出a-b-c和c-b-a的能量转化。点按鼠标显示实验结论:单摆实验证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相互转化。

实验3:此实验改为cai模拟实验,并把弹片改为弹簧来增大可见度。放映本实验动画,学生很容易观察弹簧被压缩后再恢复的动作,不难得出能量的'转化。点按鼠标显示实验结论:撞弹簧的实验证明:动能和弹性势能可相互转化。

点按鼠标显示结论: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

3、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事例分析。

布置学生阅读课本p5面卫星和“想想议议”。学生讨论卫星和皮球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放映东方红1号卫星绕地球运行动画。介绍卫星知识,告诉学生这是我国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讨论其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放映皮球动画,学生一目了然的就可完成“想想议议”的内容。

4、小结精练。

(1)放映cai中练习题,学生解答;

(2)讨论回答课本p9面习题4,讲评习题3、5两题;

(3)布置作业:p9面习题5、6、7三题。

1、新课引入3分钟,2、新课教学20分钟,3、举例分析10分钟,4、小结练习12分钟。

相关范文推荐

    医院医保自查整改报告 医院医保自查报告(优质11篇)

    报告范文的语言应当简练明了,条理清晰,以便读者快速理解和掌握。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整改报告范文,相信会对你们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医院医保自查整改报告篇一20

    2023年促销员的社会实践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总结(汇总16篇)

    大家好!今天我将对这次活动的背景和目的进行简要介绍。开场白的内容要与整个演讲或表演紧密结合,体现出主题和内在逻辑。希望下面这些成功的开场白样本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

    结婚时对老婆说的话简单点(大全5篇)

    环保宣传可以引导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态习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写一篇较为完美的环保宣传语要善于运用视觉元素,提高宣传效果。环保宣传激励了政府加大环保政策的力度和执

    2023年项目经理合同(大全9篇)

    合伙协议可以为合作伙伴提供法律保护,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租赁合同范文,供大家参考。项目经理合同篇一一、工作范围:乙方在甲方授权负责

    三色堇的唯美句子 三色堇最美的暖冬三(实用8篇)

    条据书信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了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条据书信,我们需要事先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几封条据书信范文,供大家参

    2023年离婚协议是不是签字就生效(模板10篇)

    爱国标语是指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爱国主题的口号或标语。创作爱国标语要注重创新与传统的结合,既要有新颖的表达方式,又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

    最新先进护士简要事迹 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获奖感言发言稿(优秀8篇)

    请示的态度应该谦虚诚恳,以尊重对方的意见和决策。在请示时,我们要及时反馈并感谢对方的帮助和指导,以维护双方的良好关系。请示是与上级沟通的有效方式之一,下面是小编

    幼儿大班上半年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9篇)

    总结范文可以成为我们今后工作和学习的参考和借鉴,为我们的成长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这些年度总结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专业,希望能够给大家多样化的思路和写作参考。幼

    最新搜一些励志的个人收藏(模板17篇)

    条据书信的编写需严格遵循规范,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需要在书写条据书信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调研,确保书信内容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希望以下的条据书信范例能够对大

    正青春演讲 致青春的演讲稿参考(模板18篇)

    在这个特殊的场合,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欢迎词的范文七:尊敬的嘉宾,欢迎您加入我们的行列,让我们一起度过这个意义非凡的时刻。正青春演讲篇一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