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

时间:2023-11-05 作者:笔舞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

教学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和组织的重要工具,对教学质量的达标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篇一

(1)做实验成了背实验。

教师注重讲解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甚至连实验结果都会和盘托出,直接呈现。

学生不需要动手实验,也没机会动手实验,只需要记住老师讲授的实验内容,这样,做实验演变成了“背实验”,一节实际操作的实验课就演变成了一节理论课,学生兴趣不大。

(2)实验课互动少。

通常是学生机械地、盲目地照搬教师安排的实验计划。

(3)分组实验自主少。

由于书本的约束多,造成学生自主发挥得少;分组实验中,个别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只是在旁边观望,而不是实验的参与者。

(4)常规实验探究少。

对于教材中的众多实验来说,多数是验证性实验,而探究性实验实在是少之又少。

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上,体会不到实验的真正意义,当然也就谈不上探究与创新。

(5)实验结果单薄。

课堂上的实验往往只是为了验证教师设计的实验计划是否成功,学生很少从实验中真正得到启发。

物理建模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是解题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突出地呈现了对原始问题的分析、假设、抽象的物理加工过程和物理工具、方法、模型的选择和分析过程,较完整的体现出学物理和用物理的关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物理实验是一种可实现的、科学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获得物理思维的材料,检验物理理论规律或假说是否正确。

利用建立物理模型,可得出一些与实验事实相符合的结论,从而解释物理现象或实验定律。

例如,爱因斯坦建立了“光的波粒二象性”模型对“光电效应”实验事实作出了完美解释。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

运用建模教学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

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把用建模推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做法归纳如下:

3.

1用建模教学培养学生对常规实验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一种直接的动力。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

正如教育家布鲁纳所说的“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物理建模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创设情景,可以根据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炼出物理模型,将学生引入其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3.

2让学生先建模后实验,避免盲目机械实验。

所谓“通过模型解决问题”,就是根据物理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分条缕析,剖切成各个层次的过程模型,并抓住同一模型中各类问题的共同特性,列举有代表性的实体模型,综合运用各种物理知识,各种定理、定律,运用不同的观点、方法,归纳出解决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技巧。

让学生先建模,后实验的做法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动手不动脑”,机械的进行实验。

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

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往往也很多。

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它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3.

3以建模来引导实验,最终收获实验的创新性、探究性、自主性、拓展性。

书本上大多数的物理实验约束多,这样就造成学生自主发挥得少,实验实施的过程中,个别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只是在旁边观望,而不是实验的真正参与者。

为调动的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完成一些实验设计。

我们可以有效地将建模教学应用到实验教学中,解决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建模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

运用物理模型开展高中实验教学,可使学生对物理实验本质的理解更加细致深入,对物理实验问题的分析更加清晰明了,培养学生对常规实验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从而提高科学素养。

作者:杨耀忠单位:吉林省吉林市双吉中学。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篇二

对于物理实验课堂而言,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一大动力,但是在传统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课堂上,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是以演示性的实验教学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这会让学生觉得物理实验课堂枯燥乏味,很难长时间保持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的认知、理解与记忆,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物理学科教学的客观规律.

因此,在高中物理实验课堂上,高中物理教师要打破传统实验教学思维的限制,要积极创设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激发出学生在物理实验学习中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高中物理“摩擦力”的教学中,教师不妨先设置一些“趣味化”的实验,从而会有效激发出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

二、强调物理实验教学的生活化,拓宽学生的实验空间。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理论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单纯让学生观察实验、记诵知识,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掌握,也容易让学生感觉物理知识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影响到学习热情的保持.

但是,物理课程作为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科学,如果教师能够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生活化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科学的价值,还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心理障碍,激发出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要有意识的将生活化教学策略贯彻于物理实验教学当中,通过更多的生活现象与案例的引入,拓宽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上的探究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亲自动手实践中实现物理知识结构的完善以及物理探究精神的培养.

三、优化实验教学流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基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性、应用性等主要特征,以及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职能.

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验课堂上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增强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上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物理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对此,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在原有物理教学方案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实验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物理应用意识以及独立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

例如,根据自己所学的“牛顿运动定律”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流程,这样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加强学生动手实验过程的指导。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边做边学,实现理论学习与实验操作的有效结合,无疑是最理想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但是,每个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兴趣偏好、学习积极性等都不尽相同,如果教师单纯进行统一化的指导,难以实现理想的效果.

这就需要高中物理教师能够结合物理实验课堂上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以及在实验过程中面对的各种困难和遇到的各种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和引导措施,强化对学生实验过程的监督和控制,提高学生在自主实验过程中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维护好课堂教学秩序.

尤其是在教学评价环节,要全面考核学生在物理实验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进步情况、动手实践能力,保护好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贯彻与实施,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必须转变传统以单向演示实验为主的教学方式,要给学生更多亲自动手、主动思考的空间,增强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上的主体意识和探究欲望,从而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更具趣味性、实践性、探究性,加快学生物理科学思维能力的养成.

作者:王维肖利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吉林省德惠市第一中学。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篇三

高中物理必修教材编写的学生实验,共有l9个必做实验、4个选做实验,这些实验按教学目标可分为四人类型:练习使用物理仪器;观察和研究物理现象;验证物理规律;测定物理量。不同类型的学生实验具有不同的特点,教法也不相同,所以,教师只有根据不同类型的实验,采用对应的教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练习使用物理仪器类型的实验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仪器的构造和原理;使学生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或读数方法,因此,这类实验宜采用示范—实践—设障考查法,即教师先示范,在示范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使用仪器并提出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认真实践,在实践中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教师设障考查,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设置障碍,让学生排除,这样学生在排除过程中,不仅能牢记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打点计时器,它的故障率最高。这就要讲清它的基本原理,以及可能出故障的几种情况,启发学生依靠自己排除故障。同时,老师也解脱了因排除故障而所致的忙乱,有了指导学生的主动权。

观察物理和研究物理现象类型的实验的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现象产生的条件,观察现象发牛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现象的理解,因此,对这丁这一类型的学生实验,宜采用探索—总结法,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即放开手脚让学生玄探索,去观察,去寻找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然后师生共同总结。以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为例:

放手让学生独立实验,在无危险的前提下,不加以过多的限制,相信学生能独立完成实验,有能力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摸、爬、滚、打”。不用担心教学任务完成不了,不怕仪器被损坏。除在关键处加以引导外,教师只是一个欣赏者。实验前,先公布在该实验中需获得的数据是:“电流、电压”,利用r=u/l求待测电阻的阻值。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验内容自己选择实验器材,设计电路,教师不再作提示。

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用心观察每个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记录出现的各种的异常情况以及违规操作,如:选错器材无法实验、接错电表测量器、变阻器连接错误而不起作用;也会出现一些设计思路新颖、令人耳目一新的实验,此时,各个学生表现的情绪状态不同,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痛苦,不一而足,这就达到预期的目的: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情感体验,对所学知识将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印象,同时也培养了能力。

耐心听取每位学生的总结,故障分析,无论正确、错误,我们总会从这些稚嫩的总结中帮助学生找出“病根”。

实验后,针对实验内容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回答:实验中出现了哪些现象?变阻器起何作用?拆装电路应遵循什么原则,为什么?如何提高所测电阻的准确程度?若无电流表或电压表时,怎样测量并说出思路和方法。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众说纷纭,教师可找到切入点对症卜药。

观察听讲后,教师逐个回答上述问题,评析“各家之说”。指出该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提供测未知电阻的可行方案及其思路供学生参考。带着学生进行正误对比、结论对比、方法对比,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验证物理规律类型的实验,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对这一规律的理解,因此,这类型的实验宜采用理论—实践—再理论的教法。

1.学生动手之前,教师需要讲的内容有:共同复习物理规律的内容;介这一规律是谁发现的,在什么条件用什么方法找到的;采用什么方法什么仪器来验证这一规律;介绍现今的仪器中哪些会引起系统误差,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误差等,使学生明白将要做什么,该怎样做。

2.学生实践时要做到:严格按操作程序操作;严格满足一切实验条件;采取各种严密措施减少误差;观察要准,读数要准,记录要准,分析要准,演算要准。

3.学生操作完毕,教师要指导学生验证定律,如有误差,必须进行误差分析,解释误差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心悦诚服,同时,还要做好知识的迁移和引申,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这个规律和方法去解释有关物理问题。

测定物理量类型的实验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实验测出某物理量的值,加深学生对物理量和概念的理解。因此,这类型的实验,宜采用分析—实践—再分析法,即在学生做实验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被测物理量与哪些因素有关?采用什么方法测量更方便,更准确?如何去测量?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方法,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在学生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将实验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篇四

物理是一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科学,物理基础教学更要注重技能的训练。实验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学校有物理实验室一个,有16个教学班级,其中八年级有8个教学班,8个教学班。在教学过程中,改变物理课脱离学生生活的情形,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通过,为,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改变过去充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为,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改革过去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搜集整理的应用,也可以是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其形式可以是社会调查、查阅资料、参观访问或实地测量等。

1、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使学生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同时能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1、演示实验必须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1、制定出本学期实验教学进度计划,并写明实验目录,写明实验的日期、班级、节次、名称,教学中按计划安排实验。

2、任课教师须将实验通知单提前送交实验室,实验教师必须将每个实验用到的仪器、药品以及其他有关事宜提前准备好,做到有备无患。

1、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爱护财务,节约用水、电、药品,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3、要求学生严格认真的按照实验要求来操作,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填写好实验记录。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篇五

style="color:#125b86">经过一年的大学物理实验的学习让我受益菲浅。在大学物理实验课即将结束之时,我对在这一年来的学习进行了总结,总结这一年来的收获与不足。取之长、补之短,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受用。在这一年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习中,让我受益颇多。

一、大学物理实验让我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一直以来就没能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虽然一直认为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但经过这一年,让我深深的懂得课前预习的重要。只有在课前进行了认真的预习,才能在课上更好的学习,收获的更多、掌握的更多。

“实验就是为了让你动手做,去探索一些你未知的或是你尚不是深刻理解的东西。”现在,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大学物理实验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平台。每个实验我都亲自去做,不放弃每次锻炼的机会。经过这一年,让我的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之所以伟大就是他们利用实验证明了他们的伟大。实验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试金石。为了要使你的理论被人接受,你必须用事实(实验)来证明,让那些怀疑的人哑口无言。虽说我们的大学物理实验只是对前人的经典实验的重复,但是对于一个知识尚浅、探索能力还不够的人来说,这些探索也非一件易事。大学物理实验都是一些经典的给人类带来了难以想象的便利与财富。对于这些实验,我在探索中学习、在模仿中理解、在实践中掌握。大学物理实验让我慢慢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学习就是为了能自我学习,这正是实验课的核心,它让我在探索、自我学习中获得知识。

总之,大学物理实验课让我收获颇丰,同时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在实验课上学得的,我将发挥到其它中去,也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完善;在此间发现的不足,我将努力改善,通过学习、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克服那些不应成为学习、获得知识的障碍。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有更大的收获,在不断地探索中、在无私的学习、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篇六

高中物理,要求我们的物理教师帮助学生加深对重要物理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研究事物本身存在的定律,要更大的拓展物理知识的学习范围,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应用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理解的能力,也是要求教师对物理的理解能力,消化过后,能否以一种相对具体化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并且帮助学生提高对物理的好奇心,积极性,让他们认识到物理的重要性。这对于教师或是同学都是个新阶段的挑战,相对于初中物理来说,都是螺旋式的上升的。

1.知识理论的深奥。翻开高中物理的教科书,我们明显发现高中物理教材的文字的论述更加严谨,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单纯的读通字面的意思是不难的,但是文字背后的含义,就需要学生开动大脑,认真听教师们对概念、定义规律的解释。这只是第一层。而在面对那些简单的构图,简单语句的问答卷时,学生解题还是错误的,这才是真正高中物理层面的深奥。

2.物理题目的复杂。做高中物理的练习题,你就需要自己变身成为福尔摩斯,每一句话,每一个数字,一环扣一环,你不知道哪个细微的线索,你没有注意到,也许它就是整道题目的命脉。有时甚至复杂得有些变态,需要学生发散性的思维,而且还不能偏离物理定律的规定,要通过综合的分析能力,较强的数学能力,来解答问题。

3.学习过程的严谨。当我们学习完所有的高中课程时,我们就会发现,也学这一道物理大题,它可能包含了所有你能知道的学到的物理定律。这就意味着,学习过程,必须坚持一步一脚印的基础,每走一步都要踏实,充分理解每一个定律,每一个合力,每一条守则。

1.物理实验课程的设置较少,理论知识课件多,实际体验较少教师的演示实验较多,学生的具体操作较少。这样导致学生们对物理实验的接触,只是一时的新鲜,并没有强化经验和对理论知识的实际理解,只是对实验的理解是片面的。

2.物理实验的课程忽略了实践的真正含义是要学生对物理知识印象的加深。一些学生对于偶尔学校安排的实验课程,感到新奇,新奇那些实验教学的器材,因为平时只是看到教师拿在手里,终于到了自己手里,总是抱着一种好奇的态度,而忘了实验课程的真正含义,只是想赶紧做完实验,提交好实验报告,就此结束。或是较为关注的是一板一眼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数据,过分追求与教师,教材的一致性,而忽略了实验原理。

3.实验课程教师授课的形式过于单调,与学生的沟通较少。教师讲述的部分较多,学生思考的部分较少。有时候教师可能直接在引入实验课程的时候,自己单纯的演示一遍操作过程,然后就任由学生自己实验,过程很少与学生交流,学生们对一些物理知识也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了。这样也可能导致学生对这一实验课程安排产生一定的误解。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不够充分,就无法真正的体会物理实验的研究方法。

1.正确引导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合理认知,培养学生物理实践能力,提高实验意识,关注学生内心对物理的接受能力。由于高中物理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更加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热情,提高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让他们了解物理对生活的`重要作用。在物理课堂上最担心的就是,教师无论怎么抢到这个定律,那个守则,可是最终的结果还是不会。这就代表这学生没有走心或者走心了,没走懂。所以在物理教学中,结合着实验教学是绝对必要的。

2.学校教师提高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应该统一重视实验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了解到实验教育所带来的有益的结果,为学生提高良好的实验环境,有利的实验器材,关注学生们对实验的认知,引导并指导他们实验的真正意义和实验所带给他们的理论体验,以加深他们对实验原理,定律守则的印象。

3.教师改善教学风格,不断穿插实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基本的教学流程就是,教师先讲解理论知识,接下来随堂练习题,乏味,灌输教学,学生们也处于被动,不积极的状态在学习,最终的结果还是遇到题就是错。所以教师相应的变化一下风格,把课程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即使有些时候没有去实验室用正式的仪器做实验,教师在课堂讲解中也可以穿插一些小型的例子,来加深学生们对定律的印象。例如,研究力做功与物理速度的关系时,可以用小的砝码,计时器,橡皮筋进行简单的操作演示。培养学生在实验中领悟实验的核心原理的能力,并且不断思考实验过程。也可以让学生结组,实验,讨论问题,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相互合作,沟通的意识。

4.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强化学习物理实验。由于现在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更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课堂的呈现也是必不可少的。网络学习,更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只要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网络的搜索得到一定的解答,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并且一些网络上的实验教程也许比实际实验教程更具有趣味性和创新性,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和兴趣。

所以,综上所述,帮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他们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帮助他们体会物理实验的真谛。面对高中物理目前产生的问题,我也列举了简单的解决方案,但是我对这方面的认知也是局限的,对此研究仍需要不断完善,也需要学校教师不断的革新自己的教学工作。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篇七

事实上如今高中考核教师的评价系统自身就存在问题,所谓好老师就是在高考中成绩好坏为标准,该科在高考中平均成绩多少等.而评价学生总是高考中获得了多少分数,能不能顺利考入大学.所以要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观念,树立新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物理实验教学效果.教育部门要将物理实验纳入到高考项目中,让分数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评价标准,教育者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依据学生生活与学习,用正确教学理念去引导学生.

2.加强课题提问

在新课标下,教学中要实现师生间的理解、沟通及创新过程,采取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教师提问,学生通过思考作答.在这种模式下转变教师角色,由传输者转变为引导者.通过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要重视实验课题教学中有效提问,这种途径是实现师生理解与沟通主要途径,更是师生间交流信息与情感的重要手段.并且有效提问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够反思本课堂的内容.

3.加强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物理实验要注重动手,只有通过动手训练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发掘能力.可以建立制作小组、模型小组及发明小组等各种团体,将一些科技活动融入进去,学生从小制作或小发明中获取成功喜悦,形成了良好意志品质与严谨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实验设计、操作及创新能力.学生亲手摆弄或者制作器具能够形成牢固物理表象,理解物理知识,例如巨型水火箭制作比赛、鸡蛋撞地球比赛及扑克牌承重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研究者、发明者.

4.培养学生实验兴趣

无论是那个学科,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必然就会喜欢,因此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同样也重视实验的兴趣,虽然这个过程较为长期、复杂及潜移默化,但是教师一定要重视起来.学生对实验一旦有了兴趣,必然会主动探究实验中所含深意,极大提升实验课堂的教学效率,加深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与领悟能力.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环境下一定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必须对物理实验教学高度重视.在重视基础上不断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改进实验教学措施,通过物理实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新课标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有一个共识——实验是课堂教学极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尽管当今多媒体网络的发展为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平台,但物理实验仍然有其不可代替的地位。当然并不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有了实验,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一定会是高效的、成功的。在平时的物理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做些初浅的分析与思考,聊作抛砖引玉,恳请专家同行不吝指教。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与教师的实验功能意识不强、实验教学中缺少有效的教学策略、实验资源的开发能力不够有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实验只重视现象与结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体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探究的兴趣得不到充分发挥。

2、演示实验平铺直叙,缺乏认知冲突,实验前缺少问题情景的创设,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结论的得出出现教师霸权主义,教师缺乏科学精神。

4、对实验装置“照方抓药”,缺乏改进和创新。

5、实验资源开发单一性,忽略了社会生活资源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二、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实验探究的过程

1

容易使探究流于形式。如果教师能自觉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把教师自己看作一个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评价者或学习者,并把科学探究看成是一种学习方法,强调学生自己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知识、体会科学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如某位教师关于《楞次定律》的教学片段是这样的:

师:你认为感应电流的方向跟什么因素有关?

生1:可能跟闭合回路中磁通量的变化情况有关,因为感应电流的产生就是磁通量的变化引起的。

《改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篇八

备课组内做到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使用资料统一.团结一致,精诚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得备课组内教学、教研工作目标明确,计划详细,有条不紊.认真钻研新教材,新课标.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教学六认真”落到实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贯彻落实江苏省“五个严格”和苏州市“三项规定”,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主要工作思路和措施。

依照区教研室下发的教学进度表,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可行的教学计划.做到计划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2.明确教学重点、难点。

认真钻研新教材,搜集、整理、研究近年来各地高考试卷.吃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把握高考命题的新趋势.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3.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活动常态化.根据教学计划,集体讨论、研究教学重点和难点.每周备课组活动内容明确,任务明确.布置作业、练习统一.编制练习任务分工到人,责任到人.

4.提高课堂效率,减负增效。

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新思路,新方法.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又要有效地控制学生在课后的学习活动,强化预习和复习两个环节.积极努力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把先进的、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贯彻到日常教学中去,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篇九

高中物理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验证已有的科学论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而在此过程中,物理实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高物理实验的质量,对于提高高中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教学效果具有极大的作用。下面结合实际教学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

高中物理实验是对已有科学论断的一个验证,也是为学生提供亲历科学概念形成的一次实践机会,同时还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途径。物理实验的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物理实验的质量。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应该与理论讲授相结合,从有利于学生知识概念形成的角度去研究实验的教学。一次成功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掌握的理论知识。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发展阶段,他们依然喜欢直观的事物,所以物理实验的新奇和直观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物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物理实验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理解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养成端正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1.用实验验证规律,促进教学难点的突破。

科学家在发现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时候,往往都是从大量的物理实验中获得的,所以说学习物理、验证已有的科学概念,离不开物理实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帮助学生建构物理知识。物理实验要用来验证已有的科学规律和物理概念,要能够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科学知识,并形成深刻烙印。物理实验还可以为学生的物理学习营造气氛和创设环境,使学生对学习更加富有兴趣,帮助学生利用最简洁的途径获得最直接的物理概念和科学规律。比如,高中物理“楞次定律”的教学,就是一个典型的.内容,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教师教学的重点。笔者在教学中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选择了实验的方式,利用实验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在课堂上让学生都有一套仪器,避免以往教师做实验、学生当观众的局面,把教师单一演示实验变成每个学生都参与的的探索性实验。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边教边演示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楞次定律”,既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又促进了学习的积极性,还加深了对楞次定律的理解,保证了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2.采取多样化的实验方式。

在物理实验活动中,要注意实验方式的变化,让学生随时都有新奇感。多样化的实验会使学生时刻保持好奇心,提高学习的趣味。而且不断变化的实验可以体现基础教育阶段新课改的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要转换自身的角色,成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和策划者,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在合作实践中进行沟通和交流,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开展。教学中的实验设计,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实验设计要创新,要具有可操作性,从而保证教学的效果有所提高。

每一名教师都在追求一种最佳的教学方式,力图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物理实验的成功开展,无疑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也是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的良好方法,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一定要努力实现创新和突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几江中学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篇十

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脱离了实验就无从谈物理。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物理与实验紧密联系,物理规律和知识都是通过物理实验不断总结而来。物理实验作用之大,首先它能将抽象的理论变为直观的语言,还在于它能够将物理原理转换成物理现象,非常直观形象。此外,物理实验趣味性浓,学生通过实验更易于接受物理知识,归纳物理规律,加深物理原理的记忆。物理实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为一些物理实验在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实验和物理是分不开的,物理本身就是在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物理学家的不断总结和不断修正得来的。实验操作对于一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而言,实验课是他们大展身手的一个好机会。一些学生可能物理成绩不是很理想,而动手能力却很强,这会让他们中物理实验课上信息大增,提高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促进物理知识的学习。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逐渐学会探究性学习方法,在实验过程中,通过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质疑,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提高物理教师自身素质。

作为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实验教学素质,这样才能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好物理学理论,实验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等,还要保持刻苦钻研的态度和创新精神。例如: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的灵活处理,“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做、学生看;“做一做”多是课后小实验,这些内容如何来安排更加合理,如果忽略会不会对以后的教学有影响;练习中有很多的小实验是不是要学习做还是只是作回答,这些问题都要处理好。同时,我们教师还要对物理教学中的疑难实验进行专题学习和研究,对一些现有实验进行改进等,还应该接受新的实验理论,新的实验思想,并及时应用于指导自己的物理实验教学实践。

2.在物理实验中设置情景教学。物理课也要让学生感兴趣,才能学有所得。物理实验本身就是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教师可联系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丰富有趣的物理课堂实验导入。通过情境导入法、提问导入法等方法导入课堂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物理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使原来呆板的知识变得灵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让学生能在新的背景下,在实验中积极地去探索,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通过精心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找出规律,得出结论。比如在进行“单摆”教学时,可以设置情景教学:冬天,小乐去长春玩,卖了一个摆钟,当时钟表时间和当地保持准确,而回到福建时,走了几天,发现时钟相差了几分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通过这个情景,让学生来进行讨论,大胆猜想。

3.合理调整课堂结构。物理实验中理论探究也有实验探究。对于不同的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理论上探究,也可以从实验上探索。比如在教《电磁铁》这章内容的时候,可以采取两种探究,一是探究“外形一样的电磁铁与通电螺线管比较谁的磁性更强”,二是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影响因素”。要探究第一项内容时,要学生从理念上探索,在通电螺线管插入铁芯以后,铁芯在电流的作用下被磁化了,在铁芯磁性和通电螺线管磁性共同的作用下导致电磁铁比另一根外形一样的通电螺线管磁性更强。之然,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这种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将物理课上好,物理老师一定要把握好教材内容,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找好方法进行重难点的突破,如哪些要着重讲解,哪些只要提及就可,都要心中有数,还要注意教学的进度,不宜太快,也不要太慢,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来活化教材,优化知识结构。

5.鼓励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物理知识本身也是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因此,实验教学也就是让学生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运用于我们的实际现实中。实验教学有利于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常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在生活中能够运用到物理知识。比如在教授变压器原理时.让学生在一旁观察,老师可以对简单的变压器进行演示实验,观察后让学生总结变压器的结构和用途,并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将变压器的原线圈和副线圈分别和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灯泡连接在一起,并仔细观察灯泡有什么反应。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发现灯泡亮了,这是为什么?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表述这个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也掌握了电磁感应线圈中的互感现象,也掌握了知识。

总之,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物理理论知识在不断地更新,新课程标准对物理知识的要求也不再限于书本,而更加注重实验性。因此,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要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探究,努力使创新的教育不断走向深入,将实验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篇十一

:

很多教师对实验教学在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在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的思想影响下,重理论、轻实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更多采用的是偏重记忆理解、接受式的教学方式,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有重结果、轻过程,轻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养成的倾向。

: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以实验为基础,而物理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概念、规律、结论往往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总结概括得出的。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很多教师对实验教学在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在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的思想影响下,重理论、轻实验,把物理实验仅仅当作为理论教学服务的工具和手段,忽略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更多采用的是偏重记忆理解、接受式的教学方式,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有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轻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养成。学生做实验时我们往往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实验,长期习惯于按照老师教的去做。实验没有学生的自我参与性,学生就只剩下了枯燥的任务。这样学生丧失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在遇到新问题就会束手无策。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我们的学生能力有限、水平低,而应该认识到,这样做学生会失去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的发展,也很难达到培养动手动脑的效果,最终将使学生失去创新能力。

实验课注重程序化和验证已知的结论,学生做实验常常是因为去实验室好玩或只是被动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在实验课上,教师总是先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注意事项统统讲一遍。各步骤都规定好了该干什么,只要按照老师设定的程序做实验,获得与老师实验数据差不多的数据。做好实验后很多学生也不会积极主动得去分析、处理得到的实验结果,就更谈不上发现问题了。而且学生的个体差异十分显著,大部分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但与应达到的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少数学生进入实验室根本就呆在那里浪费时间,由于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很多,老师往往也顾不过来。时间长了,使学生失去了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物理实验不仅仅为物理教学提供典型模型及案例、验证已知的物理规律和定律,更在于在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自主实践,学会分析问题、提出假设,用实验解决问题,连接生就是对物理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然而目前的实验教学只重视与高考有关的物理实验知识与技能,与学生的生活脱节,这样造成了物理实验的课堂化,学生认为物理实验就是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离自己的生活有相当远的距离。

1、改变实验重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验的主体是学生,实验的重心应当放在学生上。我们重新审视物理课堂实验,理应给它一个新的定位,实验不应再被看作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附属品或者是学生的可有可无的活动,而应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在课堂演示实验中,应从教师指导下地被动观察向教师引导下的主动观察转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在亲身观察体验和操作中,加深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并学习一些实验操作方法,为自己实验奠定基础。在平时的实验课中,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由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把各种条件罗列出,再提供给学生实验。那样做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例如,讲解“水流星”时,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桶在最高点时,桶内的水对桶底的压力是竖直向上的,有必要让他们亲自动手做这个实验,实验可以用细线系一小球来代替小桶,让学生在竖直面内转动,感觉一下细线对手的作用。还有像“单摆”、“内能的变化”、“摆的共振”等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在课堂上演示给全班看,这样的演示不仅完全可能,而且获得了更好的效果。学生参与课堂实验操作加强了课堂上的师生交流互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学生学到更为鲜活生动的物理知识,能锻炼动手实验的能力,能培养动手实验的意识。

2、改变实验形式,多进行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各有特点,在教学中有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于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最大的不同是在于,在未知结果的情境下,在教师引导和配合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分析综合、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交流的一种实验形式。它以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教学目标,它不仅关注“正确的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经历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究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在高中阶段,由于受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限制,中学物理演示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探究性实验数量相对较少。对于这部分验证性实验,学生基本上不参与实验的操作、更不参与实验的设计,只是按部就班地观察、读数和记录,无须认真观察和思维就能成功,这和真正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有很大差距。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容易造成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简单化、片面性认识。所以,在课堂实验教学中变部分教师验证性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性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把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设计成探究型实验,先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引导学生猜想电流通过金属导体时受到的阻碍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明确好探究方向后,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通过讨论得出实验方案、步骤,设计好表格,自己组装好实验器材,按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实验,把实验得到的数据填入表格。学生完全能在实验数据的反复比较分析中找到金属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这样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相应的思维方法步骤,学会如何控制物理条件,学会在什么条件下测量哪些物理量,学会选择怎样的测量手段,数据记录表格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

3、改变实验观念,紧密联系生活、社会、科技,培养学生兴趣课堂上精彩实验往往会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果老师适时的加以引导,把实验的范围从课堂上引导到生活中去,多介绍一些生活中相关的小实验让学生课下试探着去做,想必不少学生会比较容易的取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选材料,依靠学校资源平台及社会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在教师和社会的帮助下,积极开展小实验小制作。课外小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提醒学生通常哪些生活用品可以完成哪些小实验,比如像铅笔可以演示滑动摩擦、静摩擦,可以说明导体与绝缘体,钢笔可以演示大气压的存在,生活中的物品像一根筷子、一玻璃杯水能做许多光学实验,废旧的日光灯或灯泡可以做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实验等等。对一些小实验、小制作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一样动手制作,并把自己的展示给学生看,与学生比一比,以激发学生动手实验、动手制作的热情。总之,物理实验能很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包括我们教师在内,都应在教学方法,教学思想等方面进行转变。改革物理实验教学势在必行。

[1]闫桂琴。中学物理教学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冯杰。高中物理探究实验及案例教学设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篇十二

教师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兴趣,有兴趣听的课堂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如何使学生有兴趣听,除了教师在讲解物理知识的时候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在于教师能够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能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知识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学习物理,达到最佳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在如何营造课堂氛围中,师生关系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其一,教师应该做的是改变传统的师生模式,而转变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角色互换,物理教学过程变成了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当彼此交流,交换感受和体验。所以教师角色转变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教师成了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其次,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寻找资料,在物理实验上和学生同享数据,使学生感受到开放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气氛的影响下,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兴奋的状态。在面对物理抽象的思维逻辑时,有着更强的探讨精神。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有价值的探讨和讨论,建立师生平等友爱的关系。所以创设一个开放轻松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能使学生在环境的作用下受到激发和启示。

二、创造开放和鼓励学生并行的课堂环境。

高中物理教学需要教师结合教科书材料,使学生提出一些感兴趣的、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知识。高中物理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实际处处相关的科目,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学手段、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前景,让学生能够置身于实际问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教师在结合实际问题的同时,也应鼓励学生能够设计探究性实验。例如对物理的“超重和失重”问题的分析,鼓励学生在演示人在体重计上起立和下蹲时示数的变化,并将数据记录下。又比如“弹簧连接小球实验”,让学生从数据中体会到问题,在此基础上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和进步。

三、总结。

在高中物理世界中,通过一个新颖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深奥的知识时,更自然的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趣味化、形象化,把深刻的道理浅显化,使学生掌握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是很必要的。使学生的高中物理达到最全面的知识掌握和应用,学生不断挖掘物理课程的实质,并在其中不断学习和提高。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篇十三

摘要:物理作为一门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大多数学生认为物理学科比较难学,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枯燥呆板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物理本属于科学的范畴,教学内容抽象,学生付出再多的时间也不一定可以掌握学习物理的技巧。本文主要是要求教师能够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基础,并且注重实验的教学探究。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的含义主要是指在学生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等基础上,提出的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的过程。从核心素养的含义,我们可以得出,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与物理有关的知识,促进物理知识与物理能力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所以,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物理实验的更好发展。

(一)教师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智还不够成熟,思维也不够缜密,他们不需要教师呆板的纠错,而是需要科学的引导。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在实验过程中也最为常见,效果显著。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都有一名学习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比如:教师在讲解《电与磁》这部分知识时,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关于电与磁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将物理知识与日常实际生活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虽然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人们逐渐开始注重学生的技能与能力的培养。物理实验教学也需要通过这些途径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而核心素养的提出还会帮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可以成为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与物理实验相关的知识,然后在课上提出来,坚持自己的想法。教师让同学们根据其中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黄富强(广东省连州市连州中学513400)一个同学的物理实验案例,进行讨论,教师在进行指导,纠正同学们错误的思想。比如:教师在进行长度测量的过程中,让同学们寻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找到的测量工具,去测量一些事物,像桌子的高度、瓶盖的内径等,让学生先了解物理知识源于生活,然后告诉他们更先进的测量工具,就是利用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尺来进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

(三)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校通常都是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的听为辅,这就导致学生没有学习主动性,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对于高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来说是最大的威胁。所以,在进行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程度,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生动、灵活,学生也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实验教学的.精髓。比如:教师在讲解必修二第一章《抛体运动》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体验,扔一团纸、粉笔等,然后观察他的下落趋势。这样的游戏会极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一次次的实验过程中,不断挖掘物理实验的灵魂,从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比如:在讲解必修一第四章内容中的《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了解实验活动的难度和复杂程度,然后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给学生介绍这项实验的目的、原理以及内容和步骤,之后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环节。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一旁进行观察,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操作。之后,大部分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动手操作会出现很多失误,与教材实验结果不相符。经过教师的分析之后,学生知道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实验工具重量不一致,也或者是没有同等质量的小车。这考验的是学生的应变能力,同学们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实验方案进行创新,从而得出一个不需要小车质量大于钩码质量就能完成实验的新方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物理学科的教学可以融入相应的科学价值观和综合素养。物理实验教学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物理能力的提升,所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实验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全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刘明.探究实验创新的思考: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课说起[j].湖南中学物理,(0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篇十四

高中物理电磁学是将磁场与电场结合在一起,整体突出场与路的关系。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磁学的特点,运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理论结合实践对学生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电磁学知识。

高中物理主要思路就是力与运动、功与能的转换,所以对于高中物理的电磁学教学也需要充分把准这一命脉,将其作为教学的基本思路。电磁学在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中由场和路两方面构成,所以在电磁学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从这2方面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其基本概念,找出电磁学的基本规律,最终更好地解决电磁场综合问题,完成对电磁学的学习。例如,在电磁学问题的解答过程中,首先根据粒子在不同的运动情况或者物理现象下都是以力与运动的联系进行组合,将电磁学的问题转换为力与运动或者是功与能的问题。这样,解题思路得以显现,再对电磁学问题进行力学分析,将粒子运动状态所体现的受力情况完全显露出来,再应用牛顿定律,最终完成电磁学中力学的讨论部分。同时,对于电磁学中功与能的问题就需要应用能量守恒与转化的观点,列出能量方程式,让电磁学问题迎刃而解。对于电磁学的'教学就是抓住电磁学特点,将抽象的电磁运动转化为宏观的力学与能量问题,利于学生运用已知的知识解决未知的问题。在电磁学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尽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现象,帮助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掌握电磁学运动问题,总结解题的一般思路。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篇十五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其发展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在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而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财政体制与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困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面临经费短缺的困难,继续提高教育水准更是举步维艰,城乡教育与知识差距明显加大。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更将影响社会的公正与稳定乃至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把农村教育作为一个战略性问题进行全局性的思考与筹划,实在是当务之急。本文只是就普及教育角度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以期引起重视与讨论。

一、现状。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中国(内地)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人口素质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2.19亿,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每万人口大学生数为4名,平均文化程度为4年,这种状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沉重包袱。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

农村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全国小学553622所,其中城市32145所,县镇81184所,农村440284所,分别占5.81%,14.66%,79.53%;小学在校生数130132548人,其中城市18166507人,县镇26928904人,农村85037183人,分别占13.96%,20.69%,65.35%。初中学校62704所,其中城市14473所,县镇20852所,农村41942所,分别占18.73%,26.99%,54.28%;在校生61676458人,其中城市10346351人,县镇17045443人,农村34284664人,分别占16.78%,27.64%,55.59%。如果从教育民主化的要求来看,没有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教育的公平原则,更谈不上教育的现代化。

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的覆盖人口也达到54%左右。普及教育对农村社会起了动员作用,重教兴教蔚然成风,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许多地方农村学校的校舍确实是当地最好的建筑之一,为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并对普及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保证与推动作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调动了地方政府主要是县乡两级政府的积极性。在这种体制下,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实际上是由县乡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教师工资由县乡政府和农民交纳的农村教育费负担;学校建设和设施由农民集资;学校公用经费向学生收取杂费。过去提倡的“人民教育人民办”,农民说实际上是“人民教育农民办”,县级以上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主要承担了城市的教育投入,而农村教育经费则主要落到了县级以下政府和农民身上。

农村已经实现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只是初步的,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巩固的,其中还存在一些“水分”,而城乡的差距扩大正在加剧,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据90年代中期的统计,全国只有40%左右的小学和50%左右的初中达到了原国家教委规定的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的标准,由此推断农村中小学绝大多数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在有些城市投入上亿、甚至数亿元建设所谓“标致性学校”或“示范性学校”的同时,乡村不少学校却在危房里上课;城市有的学校建设超标准的健身房、温水游泳池等高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准的豪华设施,而不少乡村学校的学生买不起必需的书本,教师得不到必要的教学材料。当然,这些现实是现阶段城乡差距的反映,但是教育体制和政策在缓和还是加剧这种差距上是有重要作用的。我们这里讨论的重点也就是这方面的现实问题。

二、困难。

财政体制的调整影响农村教育的体制基础,县乡政府财力难以承担原先分担的财政责任。20世纪80年代中期确定基础教育实行地方政府负责的体制时,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财政包干、分灶吃饭,扩大地方政府的财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从80年代初的40:60,变为90年代初的22:78。地方政府财力的增强为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9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革,改变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结构,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改变为52:48,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的财政收入日渐困难,而教育成本由于教师工资和教材等材料价格的上升而提高,许多地区单靠县乡财政已经难以承担义务教育的全部经费,贫困地区有的县乡全部财政收入还不够发放教师工资(例如甘肃省榆中县年全县财政收入7410万元,而财政支出13900万元);在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权放到乡级政府后,由于乡财政中的大部分是教师工资,容易被挪用,这样就连续出现了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2000年曾达到180亿元,有的地区拖欠达半年以上,农村教育面临着经费短缺的严重困难。

农村正在全面进行的税费改革,势将给现有的农村教育投资格局以重大的冲击。农村税费改革将取消各种收费,改为只收一种农业税,这对于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和保证农村的社会稳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在税费改革中将取消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大部分教育集资,大幅度减少农村教育经费,全国农村教育费附加240亿方,269亿元,2000年151.97亿元,地方教育费附加25.94亿元,农村教育集资34.2亿元。在农村地区,教育费附加是补充教师工资不足部分的经费来源,而农村教育集资则是改善校舍和办学条件的主要经费来源。由于税费改革造成的经费缺口,只靠地方财政是难以完全填补的。仅以已经全面推行税费改革的江苏省为例,根据去年的调查材料看,该省财政增加20亿元转移支付,用于苏北地区税费改革造成的缺额,其中10.6亿元用于教育,其结果是保证了苏北地区教师国标工资(现有教师工资构成中,大约60%左右是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而40%左右是地方政府规定的各种补贴)按时足额发放,教师的这部分工资不再拖欠。由于苏北地区原先地方补贴约有一半以上的教师未发,现在矛盾不太突出,但长远来看这部分工资来源没有落实;而苏中地区现在国标和地方补贴都发,这次没有省财政的转移支付,地方财政只能支付国标工资,地方补贴并未落实,教师实际收入减少,反响强烈。据省财政厅估计如要解决地方补贴省级财政还要增加20亿的转移支付。即使这样,农村学校的校舍设施和设备添置仍然没有经费来源。江苏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地方财力充裕,其困难尚且如此,其他地区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中央财政的大幅度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可能会造成农村教育的严重困境。

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持续拉大,农村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仍在扩大。大城市、中心城市、县城、乡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一般县城的教师比乡镇教师的收入高出三分之一或一半,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中西部城市的教师向东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流动,县城的向中心城市、乡镇的向县城流动,而流出的都是骨干教师,如四川省德阳市20已流出高中高级教师61人,有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在参加国家级培训时,就给沿海大城市挖走。与此相对应,农村又大量增加了代课教师,因为一名公办教师的工资相当于五六名代课教师的报酬,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地方政府和农村中小学宁愿用代课教师,而不用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农村教育仍将不断滑坡,将会失去持续发展的条件。

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放缓,缺乏推动和支持农村教育持续发展的能力。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在80年代联产承包和90年代农产品提价的政策调整中,曾有两次明显的提高,1978-1990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加5.1倍但9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乡镇企业的调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农业劳动力过剩等原因,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减缓,1991~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加3.1倍,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甚微,有的地区和有的年份甚至下降,个别的还有入不敷出、种地赔本的现象,这势必影响农村教育的经济基础。而农村教育水平低,脱离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实际,相当部分学生厌学;学校收费提高,超出部分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高等学校收费过高,使贫困家庭失去继续学习的希望。这些因素造成农村地区教育与经济之间的非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造成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差;农村教育落后,难以发挥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影响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优秀的人才很少留在农村任教,现有的教育也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突出表现在初中辍学率大幅提高,一般县在10%以上,有的县高达30%~50%,如任其发展,“普九”成果有可能得而复失,农村教育的基础将会因此而动摇。

今后若干年,农村教育面临着危房改造、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初中入学高峰、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四重叠加的校舍建设高峰,短期内需要大量基本建设投资,如不统筹规划,合理调节教育资源,将很难应对如此巨大的基建投资。

三、对策讨论。

(一)调整并逐步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与投资体制。

适应财税体制改革的新情况,2000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明确了新体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对于改变基础教育管理权限和经费分担责任层层下放,农村学校经费难以保证的状况,提供了制度的保障。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出发,形成体制实现的制度模式,从全国范围而言,最终应该制定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在内的教育投资法规。作为过渡性措施,首先建立教师工资由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分担的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师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然后按照不同地区义务教育生均成本的额度,确定不同地区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的分担比例,并以法律形式保证实施。为此,需要从现在就开始着手进行调查研究,确定不同地区义务教育的生均成本,并按不同地区财政收支状况,确定各级政府分担比例,作为制定投资法规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教育经常性经费的按时足额拨付,农村教育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采取应急措施,缓解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困难。

农村教育的投资体制与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国家财政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它的完善势必要经历一段发展过程,而目前农村教育的经费短缺不可能等新体制完善之后才解决,这就需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主要包括:加大中央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发达地区继续发挥乡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管理和投资作用;在基本实现小康目标的农村地区,地方政府财力不能充分满足教育需求的阶段,继续实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例如义务教育适当收取杂费、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单项教育集资等。当然,鼓励发展民办教育也是增加教育投入,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的途径。这里就增加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主要是贫困地区教育投入问题提些建议。2000年国务院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之后,中央财政增加农村教师工资转移每年50亿元,危房改造两年30亿元,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五年50亿元,还有其他用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是历史上中央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增长最快的时期,对缓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困难产生了明显的作用。但是,财税体制改革和农村教育发展所带来的经费缺口,仍然没有充分解决,仅以“普九”期间的举债而言,全国不完全测算约500亿元,近几年将要相继进行的大规模校舍建设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近期维持学校正常运行的经费仍然难以保证,需要采取特殊的办法缓解困难,是否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下决心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真正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第一要务”,把农村发展摆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下决心压缩行政性开支(1991~19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增加3倍,而政府行政性支出增加4倍)和生产性建设中的决策成本浪费(例如有的生产性项目投资决策错误浪费达数十亿元之巨,据调查新疆某油田盲目决策建设石化厂,投资达24亿元,建成至今未能投产,每年还要支付一大笔维持费,把这样的经费用于解决教育经费困难对国家和人民会产生多大的功德),因此,完善国家预算审核程序和投资决策程序,就有可能把一部分经费用于教育主要是农村教育,把对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的水平提高到基本弥补税费改革后的缺口;另一方面在近几年内把国债的一部分用于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缓解近期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的困难,现在许多地方政府用国债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有些“标致性工程”标准过高,经济效益并不高,不必要地加大城乡差距,如果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大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将产生更大的作用。因此,在现有的财政收支框架内进行适当的调整,有可能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而这方面所需的投入比之大型工程项目和城市标致性工程的投入要少得多,它所产生的作用和效益则是长久和深远的。

(三)中央与省级政府采取一些特殊政策,解决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燃眉之急。

中央政府在“十五”期间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将极大地推进贫困地区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但是,因为它面对三片地区(包括少数两片地区)的相当数量的乡镇和学校,可能产生的效果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能产生普及教育的整体性效果。根据笔者在一些地区调查的情况,有的地方行政部门领导建议能否从贫困地区开始首先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逐步在全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实施步骤上,例如可以在云南这样的办学非常分散的多山省区(小学办学点两万多个),由国家在乡建设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学生免交杂费、书本费以及住宿费和伙食费,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能保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对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和初步实现小康的政府财政而言,适当向贫困地区实行倾斜是有可能做到的,而对于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全面推进现代化的事业则是千秋功业。

(四)加强城乡教育交流与互助,逐步缩小城乡知识差距。

城乡知识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现在的问题是首先不要继续拉大这种差距,然后逐步创造条件力求缩小差距。跨地区的城乡差距有待于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而现在需要努力的首先是在一个县域范围内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据一些成功的地区的经验,现在有可能做到的,首先是政府公共教育经费和其他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按照公平的原则分配给每一所学校,农村“示范性学校”的建设既要有适当的超前性,更应有现实的可效仿性,即公平的竞争性,而且政府的教育经费不应只集中在个别学校,人为地制造不公平竞争的局面,就现阶段而言,政府的重点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更多地关注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对于那些条件好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适当放宽政策,让他们增强自我造血的功能。其次建立城市与农村教师定期轮换的制度,可以先从年青教师做起,即规定城市年青教师要有在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才能晋升职务或职称;还可以规定高中等院校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要先到农村学校任教。与此相适应,应实行在一个城市和县域范围内城乡教师工资标准统一(包括地方补贴),以便于城乡教师流动,有条件的地方(如江苏省江阴市)实行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提高工资待遇,并计入退休工资之内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变农村教师素质低下的状况,为提高农村教育的总体水平提供基本的条件。此外,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发达地区的学校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包括校长、教师之间的交流任职,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有条件的还可进行学生之间的交流,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对农村学校、同时对城市学校都会有帮助。

在城乡学校、教师以及东中部与西部的交流方面,不仅是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而且从现代化的进程而言,应该看作是现代教育与现代文明的传播过程,因为农村教育的现代化不仅需要现代校舍和教学设施的建设,更需要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的传播与实施,因此,人员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更为重要。可以在团中央现在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基础上,扩大其范围,适当提高其服务期的待遇,让各类高校的毕业研究生到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服务1~2年,除了从事教育工作外,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培训教师,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因为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

(五)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创新。

革与创新过程。如果说我国长期形成的农村教育传统与教育经验基本上是适应小农经济基础与社会环境的话,那么,当我国农村正在进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新时期,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将会发生激剧的变化,农村教育的对象、功能、机构和体系都将需要有调整和变革,尤其需要有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教育创新。这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与时代使命,需要几代人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坚持不懈的探索。以下就几个实际问题提出一些想法,供研究讨论。

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协调发展,要从新世纪的实际出发,探索不同地区的新思路、新模式。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尤其是“公司加农户”“贸工农”以及各种专业经营、规模经营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农村教育将扩展其内涵,不仅要增加农业生产与农业教育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生产走向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还需要适应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培养和培训制造业和服务业需要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并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提供多种教育服务。在有条件的地区,各种教育机构应该逐步成为当地社区文化传播和科技扩散中心,带动地区现代化的发展。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也将赋予农村教育新的任务与要求,集中体现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势必会有许多新问题需要研究、回答。在当前,尤其是对农村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不仅要统筹规划乡村中小学的布点集中、新校舍建设与危房改造,而且还要规划未来新城镇建设中的学校布局,使学校建设与社区建设相协调,也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而从更长远的角度,农村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素质与规格上要着眼于造就一代具有现代精神的新农民,即促进人的现代化,为改变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现代化协调发展准备人力资源。

教育信息化在推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包括中小学的“校校通”工程,最好能通过政府拨款、城市支援、银行贷款和社会捐助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逐步增加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并且不断探索与丰富适合农村实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把重点放到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意识,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接受现代文明,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扩展视野,促进人的现代化,进而推进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年鉴2000[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3]教育部财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0[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苏明.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5).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篇十六

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教师应该进一步思考如何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且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本质上说,物理实验的本质就是一种探究,也正是在物理学家不断的实验与探究中,才发现了众多的物理定论,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构建突出探究与开放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即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表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多角度的思考和看待问题,要有意识的进行创新。例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并探究影响的因素和原因。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营造开放的氛围,要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扩散思维。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和形式进行实验,而不是完全按照教材内容,或者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实验。具体的说,学生在实验中控制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在不同的时间测量物体的速度,这就能够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同时,学生也会尝试控制时间而改变物体的初速度,进而探究在相同时间下影响匀变速物体速度的因素。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所学的理论和自己的想象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从多个角度得到最终的实验结果。

最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早已被广泛运用于现代教育领域,并且已经在实验教学中取得不俗的成绩。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师可以报纸物理实验的安全性,也可以节约相应的经费,同时让学生更仔细的观察到物理现象。因此,教师需要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设备,降低实验的风险。例如,在《磁场》的实验中,学生很难观察到抽象的实验现象,进而降低了实验教学的效果。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现象,将难以用肉眼观察道德抽象的实验现象变得生动具体,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是支撑物理教学的关键。这就需要众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与交流,构建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质量,落实新课程标准,推动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篇十七

高中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物理实验,他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是在我国的物理教育中,存在着这样的漏洞,老师们普遍偏重于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教学的方法,只是一味的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在学习物理中的动手能力。对于最终的考试结果过度重视过程比较松懈。这样少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物理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收获甚微。

高中生想要更好的将物理知识融会贯通,在物理学习上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就需要和物理实验相结合。但是物理实验真正发挥效用还需要好好做好物理教学的工作,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需要很好的认识分析,才可以看到物理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弊端,从而找到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1、忽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高校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老师及学校的管理者都认为,只要基础知识够扎实,高考照样可以拿到高分,这和物理实验并没有多大的关系,随着这种错误观念的延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越来越被轻视。在一些硬件条件不足的学校,实验教学的设备得不到保障,实验教学当然无法实现。而一些条件较好的的学校,教学实验设备齐全,但是却存在教育者的敷衍了事,认为实验教学也不过地得到结果的手段中的一种。这些都让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难以好好的发现下去。

2、实验教学得不到预想的结果。

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实验的最终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多数的老师,他们在做物理实验的时候,自己在讲台前面做实验,学生只能在一旁看着老师做实验进行抽象的学习和思考。有些老师也是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亲自进行实验操作,但是他们已经把实验的步骤过程及结果告诉学生,并让他们按照自己所给的步骤来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就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老师的规矩来进行实验。这样一来,学生虽然完成了实验,但是实验所带来的乐趣及知识便不复存在,而且学生的好奇心及想象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3、物理实验的评级体系不够健全。

高中物理实验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物理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还存在一定的漏洞。现在,高中生的在进行高考时考试的内容主要还是书本上的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并没有一定的评价体系。虽然目前教育界已经对于高中物理实验有了一定的关注,但是依然没有产生特别有效的解决方案。如果在高考中设立物理实验的考试科目是比较困难的。对于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的研究发现,实验题大都都是教材中的老题目,那些具有新意的实验题目寥寥无几,这个问题在全国卷中尤为突出。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实验评分的体系还不够完善,操作起来存在比较大的难度。然而这样也导致了实验中的创新意识评分的缺陷。值得庆幸的是近几年来,高考中的一些实验试题出现了一些创新。会考制度的产生使得物理实验得以进行评分,但是也是徒有形式,所操作的实验均是书本上最基础的实验,创新性质的实验还是没有出现,这样就无法考察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能力。

将物理实验教学的地位提高,让老师充分意识到物理是一个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很好的学习物理知识需要结合观察和实验。不可以仅仅把实验教学当做一个任务,或者知识为物理教学的服务的一个平台,要知道物理实验室物理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双方相铺相成。要将物理学好两者缺一不可。

2、知识与技能的重视。

现今,大部分的教师对于知识与技能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对于教学中过程及方法也并不是知识与技能的附属品,这是两个个体的单独存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同等的道理,他们都有独立存在的意义,然而将这三个个体整合在一起便很好的体现出了新课程的意义所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中的不断探索和学习,便使得自我思维的突破和提升,最后在不断的学习提升过程中渐渐形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传统物理实验的突破。

问很多学生,你做这个实验的目的以及意义何在?学生的回答是,老师让做的,我们按照老师所演示的,结合课本上的步骤作出这个物理实验。这样才可以得到和老师及书本上的标准答案。这样看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老师的复刻机,他们做物理实验的最终目的也只是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所以在新课改革的背景下,物理实验也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的整体改革,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的完成物理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积极地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对所有的实验问题要进行探究学习。

在物理实验课中需要改掉教师手把手教学的的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多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知识的引导者,教师在课堂物理实验中不应该占用太多的时间来演示,而应该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并解决问题。

[1]李贵安,刘婵玉,王较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云”模式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6)。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篇十八

所谓sts,就是sciencetechnologysociety,它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三方面组成,即sts研究,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sts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改变科学和技术的分离为目的,重在扭转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使之有利于人类。sts教育随着科学教育改革的推进,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科学教育理念。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具有科学素质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公民。sts教育重在理解科学、社会以及技术之间的联系,面向全体公众,将科学技术运用于社会生活生产当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避免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并为其产生的不良后果负责任。它也要求教育者重视对于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注重教育的科学化和社会化。

高中物理教育是具有基础性质的教学内容,主要的目的是为中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科学教育,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内涵。对于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上有重要的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sts教育和高中物理教育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比如说教学目标和教育宗旨。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sts教育将引导高中物理教育从现在所面临的教学窘境中走出来,实现教育的科学化和社会化。第一,高中物理教育的发展道路是由sts教育理念指引的。sts教育作为新型的教育思想,将科学、技术和社会结合起来并对教育的目标和教育的宗旨进行探究。现在的素质教育与sts教育的思想相类似,sts的核心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高中物理教育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依然有传统教育应试理念的烙印,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与现在提倡的教育理念之间的差距还很大。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物理教育是类属于自然科学的,这和sts教育的科学性是相联系的。从目前的状况来看,sts教育对于指引物理教育走出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从包含的范围来说,高中物理教育是sts教育的缩影。sts教育既包含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也包含公民的道德修养,旨在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因此sts教育是通过探究科学、社会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出提高公民整体的方法和策略,而不是简单的去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sts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加大,高中物理将会改变过去的教育观念,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体,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掘问题,彰显个性化教学观念。这将是对sts教育理念的正确贯彻,所以说高中物理教育是sts教育的缩影。

目前在高中物理教育的教学安排中仍然以学科教学为中心,但是我们不可忽视sts教育在其中的应用。sts教育的实现要妥善处理好教材、学生和教师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要处理好教材中的sts教育理念,教师要不断进行挖掘。教材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师要充分全面的熟悉了解教材内容,准确地把握和运用教材,这是教学活动的必备环节。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现在的高中物理教材中在很多方面都渗透了sts教育理念,有很多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物理知识,例如学生们熟悉的“练一练”,“演示实验”等,课后还有“sts”、科学足迹等都体现了sts教育。教师则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实例,有效的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开发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寻找教材中包含的sts教育素材。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发挥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发现sts教育渗透的内容,整理教材中的sts知识点,结合课本资料适时拓展课外素材,与学生共同解决教材中的sts习题。第二,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对于教材内容的学习,物理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是渗透了sts教育的,有部分模块是专门为学生学习设计的。在高中物理教育中渗透sts教育光靠教师是不够的,学生也需要参与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从生活实际和课后的阅读材料中让学生找到他们自身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自主对教材内容进行研读,形成学生自己的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第三,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转换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传统的教学活动教师担任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新课程和sts教育理念下要改变这种状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要求教师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改变过去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sts教育。例如在习题课、实验课等中都可以合理渗透sts教育。让学生自主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采用实验分组让小组同学共同探讨解决办法,逐步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遇到的问题将会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并对sts教育有自己的认识,渐渐地将其运用中物理学习过程中。

本文通过对sts教育的内涵进行分析,发现了物理教育和sts教育之间的联系,并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策略提出了基本的建议。旨在使现在的物理教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当代公民,使之为社会的发展建设更好的服务。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表(优质19篇)篇十九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面对不同实验主题要有不同的实验设计,但是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我们进行求同比较教学,这种方法通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分析,找出适合学生特点的实验,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动手做了几个物理实验后,自己探求其中的共同点。例如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

1.液体的扩散实验。该实验我们是观察硫酸铜溶液与清水的扩散现象,但是我们都知道这种扩散是需要几十天才能观察到明显的变化,这在课堂教学上根本无法完成。通过采取改进的教学材料,学生可以清晰的发现,在30田后硫酸铜溶液与清水的界面逐渐模糊不清。

2.改变内能方式。我们的实验内容是在压缩引火仪中加入硝化棉,当我们快速按压活塞时,由于密闭的气体被反复压缩,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从而致使硝化棉燃烧。我们都知道硝化棉燃烧的过程是十分短暂的,可以说是瞬间,学生通常情况下很难捕捉到这样的瞬间,从而对整个实验的变化过程没有清晰的意识。这两个不同的实验主题,不同的实验设计,可以采用相同的实验方法来避免实验给物理课堂教学带来的弊端。我们可以通过摄像机把整个实验过程拍摄下来,对于时间长才能看到实验结果的,我们采取快放的方式;对于时间瞬间的,我们可以采取慢放,将整个实验过程清晰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究竟是否能够达到最优的目标,章节中各个部分是否能够进行协调运转有重要意义。在进行物理实验的研究过程中有很多科学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事物的规律,才能真正的做好物理实验学好物理。

只发现事物之间的共性而不能发现其之间的个性,对于物理的学习仍是不利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观察和总结创新,利用好同中的存异,这也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深化点。

(一)实验方法同中存异在教授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的实验时,我们可以发现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设计要求根本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大口玻璃瓶内放了些水,在不断给瓶内打气时,达到一定限度瓶塞会跳起,观察瓶内的变化。实验结果:在瓶塞跳起是瓶内会出现白雾。实验教学目标:通过实验证明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这就需要有求异精神,改进实验方法,将水换成酒精,因为酒精较水更易蒸发,实验效果更佳。

(二)教学对象的同中求异通常情况下,我们在教授两个班级的学生时,两个班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相同的实验主题时,要根据每个班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实验设计,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教授的两个班的学生差距就很大,一个班-a班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弱,思维也不是很积极反应较慢;另一个班-b班的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

因此笔者在教授串、并联电路的实验时尝试了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物理规律一直都建立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之上并且经过思考和总结而得到,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不断地探寻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很好的实现物理教学目标。总之,求同存异作为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基本方法,对于培养学生认知世界的多样性和一致性的对立统一具有重要意义,使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比较探究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相关范文推荐

    对模糊数学的体会(热门12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得与失、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对于我们的成长和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下是一些小编整理的心得体会样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季开学国旗下讲话稿(优质21篇)

    在国旗下讲话稿中,我们可以分享个人成长和奋斗的故事,激励他人追求梦想和实现自我价值。小编搜集了一些优秀的国旗下讲话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中职劳动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和方法(模板17篇)

    写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把握事物的本质。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作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

    作为少先队员的心得(精选16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提高自我认知和进步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10.以下是一些独特而有个性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创意和灵感。

    消防队伍内部安全心得体会(汇总17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回顾和回想过去的经历,梳理思路,发现自己的成长与不足之处。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心得体会的例子和范文,请看以下小编为大家搜集的相关资料。

    银行信贷业务实训心得体会(通用24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写下来可以加深印象,也方便以后的参考。下面是一份对自我成长和进步的心得体会,作者通过对自身经验的反思,找到

    科技小论文格式(模板17篇)

    范文范本可以让我们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和质量。这些范文范本涉及到不同主题和文体,适合不同阶段的写作练习。在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生活中,也会有

    学生会活动策划书方案(优秀17篇)

    优秀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同学一起完成任务并取得优异的成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优秀学生是如何取得辉煌的成绩的吧。(2)也让大学生们学会关心他人,增

    小学生植物观察小课题(优秀19篇)

    优秀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新的见解。接下来是一些优秀学生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大自然中的每种植物都有它的神

    如何做好一名团员心得(优秀14篇)

    团员应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下是一些团员的实践报告,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成长和收获。为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