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论文(专业16篇)

时间:2023-11-09 作者:雨中梧中职语文教学论文(专业16篇)

范文范本是指某一类文章或作品的典型代表,它可以给人一个参考,理清思路,提供写作的素材。通过阅读范本,我们可以了解到优秀作品的独特之处和成功之道,从而借鉴和学习相关的经验和方法。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专业16篇)篇一

“电学”是中职学校电子电工相关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对学生的电学知识基础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宏观角度来看,传统的“电学”课堂教学更多地以知识系统构建为主要目标,以一定量的习题训练作为巩固知识结构、形成解题能力的主要途径。这样的教学从电学知识系统的构建来看,没有什么问题,但从教学效果角度来评价,尤其是从中职学校办学定位的角度来衡量,就存在着一些不足。1.1“电学”课程实际教学的定位不准“电学”作为一门课程,其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这恐怕不是太多同行思考的问题,通常是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教什么样的内容。但在职业教学的视野下,笔者认为需要关注一门课程自身的定位,这样才能寻找到准确的教学起点。电学作为物理学中最重要也是逻辑性最强的知识之一,笔者认为其教学定位应当确定在:(1)知识基础的巩固,这是常规要求,不赘述;(2)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建立在学生的职业需要上,也就是“电学”课程相关专业的学生将来在工作中都是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这种能力在“电学”的学习中就需要高度重视,通常还需要作为教学的主线之一;(3)拓展学生的视野,这是一个容易忽视的教学目标定位,纵观“电学”发展史,可以发现“电学”总是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也总能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比如当前最流行的vr技术,就与“电学”高度相关。跟踪最新“电学”发展(不仅是技术,也包括设计理念)应当成为中职“电学”课堂上的一道风景。1.2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衔接性不强对于不少中职学校而言,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电学理论的构建与实践之间常常脱节;而这一现象如果叠加上教师不够先进的教学理念,那学生在“电学”课堂上所能获得的可能就是一堆抽象的电学符号与公式,难以真正体验到电学原本具有的一种有形的力量,其实这就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衔接性出现了问题。“电学”实践性项目较多,既有课程自身的实验,也有职业需要下的实训等,充分利用好这些平台,真正从“双师型”的职业化取向出发,才可以为学生的“电学”学习奠定好理论与实践基础。1.3课堂上“电学”知识缺乏时效性由于传统教学中以本为本的思路和教师自身知识结构更新意识不强,很多时候“电学”的教学都容易囿于教材而无法得到有效突破,因此学生所能学到的“电学”知识永远是书本上的知识,而纯粹教材知识所构建的“电学”体系肯定是缺乏时效性的。这种缺失容易导致学生一直在相对较低的系统水平中徘徊,不利于建立一种追求时效的学习视角,不利于学生学习品质的形成。分析这些不足,是为了让当前中职“电学”课程的'教学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能够更好地适应中职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进行了“电学”课堂教学提效途径的相关探究。

提效当然是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效只有放到一定语境下才有意义,对于“电学”教学而言,课堂教学的提效途径放在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需要视角下,才有了进一步探究的意义。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总是时刻考虑学生的职业素养对“电学”课程的教学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需要,这种需要又对课堂教学提出什么样的要求,这种要求又需要通过什么样的策略才能在课堂上得到满足,这种满足是不是真正符合学生的需要。如此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使得所探究到的“电学”课堂教学提效途径能够得到理论与实践上的双重保障,也是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笔者总结出如下3条提效途径。2.1建立应用导向的教学理念中职学校自然要建立一种基于就业需要的教学导向,这种就业需要体现在学科教学中,应当是一种鲜明的应用意识。在中职学校的教学定位之下,“学以致用”应当成为长期坚持的学科教学导向。在“电学”课程教学中,“教”的内容是从基本电学概念出发,进一步构建电学规律;而“用”不仅仅是用这些知识去做课本上罗列的实验,也要基于当前产业对“电学”提出的要求,进行一些超越课本的实践。2.2建立方式多样的实践平台实践是形成应用能力的关键,如上一点所强调的学以致用,用是需要平台的,这个平台可以是“电学”课程的实验平台,更应当是职业素养提升需要下的实训、实习的平台。作为“电学”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并思考“电学”课堂教学可以在提升学生实训、实习水平中发挥什么作用。这样的思考,常常可以让“电学”教学走出书本,走向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需要。2.3培养学生较强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支撑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因素,“电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学科之一,利用“电学”自身的逻辑性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在应用中巩固这种能力,可以让学生获得支撑职业素养最重要的能力因素。另外,要高度重视电学概念的形成教学,尤其是当今一些新颖电学概念的教学,因为这种教学往往对学生创新概念有着极大的帮助,而这又是学生在就业当中特别需要的一种能力,也是由普通蓝领走向高级蓝领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应用角度来看,当前社会缺乏高级蓝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诞生这些蓝领的摇篮———中职学校,没有真正借助于课堂这个最重要的平台进行创新教学的缘故。

针对学生的“电学”学科学习需要与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笔者总结自己的探究过程,认为最重要的一个结论还是“电学”课堂教学要建立就业导向的理念。就业导向是应用导向的更宏观的描述,“电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结果的评价等环节中,如果能够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从学生就业之后所需要的职业素养角度审视自身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过程,那就可以寻找到“电学”学科学习的最有效的推动力,同时也就完成了中职学校视域下“电学”学科教学的最准确的定位。事实证明,建立了就业导向的“电学”学科教学视角,并真正从以上所论述的3个角度去努力,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让“电学”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彰显出独有的生命力。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专业16篇)篇二

[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属于一种静态的教育。它注重学校德育对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主导作用,注重教师对学生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达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学目标,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中职学生是个特殊群体,其道德的完善比技术和职业训练更为重要。中职德育不仅需要传授道德知识,还需要以公共生活为中心,向生活世界回归,注重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的养成,还需要道德体验的交流,并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可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然而,据调查,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达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学目标,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弱势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第一,义务教育阶段处于学生群体中的弱势,大多数文化课学习成绩不理想,受到来自家长、教师甚至同学的歧视。

第二,大多数来自弱势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收入水平偏低,家境较为贫困。

第三,不少学生自卑心理较为严重,内向和离群现象较为突出,“我不会”、“我不是学习的料”、“我做不好”等成了其心理定势。他们常常感到前途无望,有的迷失了方向。

第一,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显然,道德的目标指向是个人幸福生活。德育是快乐的、是有用的。

第二,教育的职能,第一是培养人格,第二是开发智力,第三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第三,学校道德教育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夯实,要构筑道德精神,增强道德教育的生命力。

第四,道德教育不仅需要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还需要道德感受与道德体验的交流。

1、创建职业的教育环境和实施环境。

培养企业所需的员工,不仅仅要有精湛的技能,更需要有过硬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没有专长的人才是次品,没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学生是危险品。因此,中职德育应紧紧围绕培养“职业”作为主线,学校的德育内容围绕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组织,按岗位需求进行德育创新。把学生在校的一日行为和在校三年的行为规范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内容可为:激发潜能、挑战自我、学会沟通、熔炼团队、自我保护、吃苦耐劳、抗击挫折、逆境求生、顽强自立等。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同时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同伴影响作用,形成一个富有道德影响力的德育“场”。

2、引导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未来。

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生在心态上相差很大,因此,学校应努力引导他们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未来,如通过拓展训练,让其点燃激情,超越自我在活动中分享快乐、感悟生活。同时,以心理辅导为牵引,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设法让学生领悟:自卑是事业的大敌,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生活动的三大要素,我们不会遭遇失败,碰到的不过是暂时的'挫折。而且让学生在成功训练中经历磨砺生存意志的逆境体验,使其遇到挫折时而不选择逃避。

3、填补以往教育内容的空白――感恩。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现在,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容易忽略身边所拥有的一切。有位退休老师曾伤感:有个班级他做了近三年的班主任,仅一次在教师节收到该班学生的贺卡。可后来有个实习老师只待了一个月,却得到了学生的鲜花和礼物。这说明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在意,而对于已拥有的珍贵的东西,并不珍惜。再如,许多学生对父母的嘘寒问暖,不但不感动,却认为是唠叨。

针对这一现状,应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起码品德。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同学对我们有帮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等等。也就是说:感恩是对生命恩赐的领略,感恩是对生存状态的释然,感恩是对现在拥有的在意,感恩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感恩是对赐予我们生命的人的牵挂……只有学会感恩的人,才拥有谦虚之德。

4、充分运用交往式教学――互动教学。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即是交互式教学。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真情实感的交流,教师在理解、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师与学生间的信息传递由单向灌输向双向对话转变,师生间进行交互信息传递和反馈。教师知道学生所思,学生知道教师所想,这样,我们的德育教学工作才能更好地展开。道德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最壮丽的日出”,人因道德而崇高。正如古代著名思想家苟况所言:“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道德教育永远是一种脚踩大地,仰望星空的存在。脚踩大地是因为教育必须扎根实践;仰望星空是因为教育必须执著人类的理想和理想的人类。任何教育工作者,对德育的道理既懂也能讲,而且对德育都能评判一番,而难的是操作与践行,难的是有实效,中职德育更是如此。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专业16篇)篇三

摘要:语文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长期处于薄弱环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明确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文化课程之一,它是具有基本工具性质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和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阅读是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方式,结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的内容,分析中职学校校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旨在提升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增强语文学习效果的措施。

中职学校是专门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表面上看,职业技术与语文阅读水平似乎没有太多关联,但实际上,学生语文阅读水平与其学习职业技术的效果是密不可分的。强化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是增强学生理解力的重要途径,而学生理解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职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效果。因此必须大力强化语文作为中职学校重要基础课程的地位,结合新课改要求和新教材内容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更好地为中职学校职业技术教育服务。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础性文化课程,对其他科目的学习能够起到紧密的衔接作用,同时对增强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职学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面临着诸多问题,许多中职学校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认识上不够清晰,片面地认为职业学校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语文阅读作为文科项目有可无,进而忽视阅读教学,因此,中职学校语文阅读教学亟须进行改革。

语文阅读具有全方位的功能,在中职学校技术知识的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语文阅读可以提升学生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强化理解力。在语文阅读中,学生阅读文字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的搜集、处理过程,增强自身的理解能力,()对信息进行加工提炼为生活服务,中职学校学子的学习职业技术的过程中这种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2.语文阅读能启发和拓展人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过程中需要创新思维,才能更好地在专业技术上有所建树,但创新思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相当长的习惯中培养出来。语文阅读能够使学习在阅读中拓展思维,养成活跃的创新思维意识,对学生大有裨益。

3.语文阅读能够提升学生审美观,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阅读是从庞大的信息库中去获取和感知信息,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水平会不断提升。此外,通过用心阅读,学生可以感受到书本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1.转变教学理念,重视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中职学校在阅读教学改革中一定要按照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的要求,转变教学思维理念,把阅读教学摆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位置,使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养成善于阅读的良好习惯,不断增强语文课程的学习效果,更好地为中职学校其他科目服务。

2.提升教师阅读教学水平,丰富和创新阅读教学方式,使学生爱上阅读,提升阅读教学实效。在中职学校阅读教学中,许多老师教学水平不高,没有真正理解阅读教学的真谛和重要意义,片面地认为学生大声朗读即是阅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朗读就够了。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对的,教师一定要把阅读教学的真正含义理解透彻,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式,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善于阅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

例如,在《琵琶行》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烘托文章中白居易所表达出的壮志难酬的悲凉境遇,讲解文章中一些难点和关键字词,然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中去,亲身去感知文章中作者的心境,而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读后感,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和点评。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3.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人文化倾向。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文化教育更加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阅读教学的人文化倾向是中职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具体来讲要做好以下几点:

(1)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审美理念教育。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应该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审美认知能力:首先,应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美,以读为切入点,以读促悟,从眼见和耳听的感知中了解美;其次,以文章为媒介,激发审美情趣,在学生的心灵中形成善于审美的习惯和能力,增强学生悟性,进而提升学生阅读的水平和境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通过学生朗读如此优美的句子去感知美,进而促进心灵的领悟,达到提升阅读审美能力的目的。

(2)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人格培养和心灵洗礼。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是阅读教学改革的又一重要目的,充满人文和人性元素,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对文章内容的透析,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人性的真、善、美,自觉抵制假、恶、丑的一面。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尽力使学生在阅读时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树立优秀的人格品质,使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发挥更大效能。

参考文献:

[2]彭莉。关于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4)。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专业16篇)篇四

文学作品的描写不仅客观,还灌注着作家的主观理想和愿望。所以,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思想和精神面貌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情操,塑造高尚、完美的人格,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全篇文字平平实实,渗透着一种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十分感人,不仅给人以性情的陶冶,而且增进了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学习老舍的《我的母亲》,这是对母亲崇高精神和母爱的伟大的颂扬,母亲不仅养育了“我”,还改变了“我”的习性,在精神上给予了“我”一生的支持,是我的精神支柱。学习《合欢树》,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让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习《边城》,从人物的情感故事中,寻觅人性美与人情美的踪迹。学习《书愤》,让学生感受到诗人抒发的报国壮志和忧国深思。学习《岳阳楼记》,让学生感受到范仲淹能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学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引导学生学习保尔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而《水浒传》中,许多见义勇为、豪放英武的梁山好汉及见义忘利、阴险歹毒的反面人物也是体现美丑、善恶的例子。如鲁达同郑屠,林冲同高俅、陆谦等,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把英雄同恶霸,君子同小人的美丑、善恶刻画得栩栩如生。这就体现了文学作品审美意识的教育作用,能让中职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符合中职生的现状。

目前在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不论是年龄上还是思想上,他们都处在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并且这些学生几乎都是“90后”,他们当中多数是独生子女,而且他们还正处在一个青春发育的高峰期,心理不够成熟。所有这些都给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与此同时,由于中职生一般都远离家庭住校,父母的管教相对少了,他们又处于半成人状态,易受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全面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的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向,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消极情绪时有存在。他们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观念淡泊,互助互爱意识不够,行为偏激,心理素质差;他们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不能谦让、帮助、团结、合作共享;他们知行不能统一,虽然明白尊师敬长,而行动上却很难做到;他们随意崇拜偶像,却对民族历史知之甚少,缺乏爱国热情。中职生的德育素质现状不容乐观,诸多因素造成的中职生的这种道德素质现状,使得道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对中职生的心灵净化、情操的陶冶、是非的明辨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让学生知道,说话、做事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必修课,有的人先说后做,有的人只说不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常人相比有哪些不同?通过学习作品,明确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同时也让学生知道,生活在世上,要做一个生动的人、大写的人。而学习《致橡树》,理解的是作者的爱情观,并且要明白,爱,并不是狭隘的爱对方伟岸的身躯、容貌和才华,还要爱他的理想、他的追求,爱生活,爱祖国,这才是真正的爱情。这样,学生感悟的是诗人提倡的独立、平等的爱情观,能培养他们独立自尊的伟大人格及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对于完善中职学生高尚的人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三、规划中职生美好的人生。

现今社会,如果没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和对人生的合理规划的话,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失去主动权。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对中职生的人生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很大的帮助。

1.培养学生面对困境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发现他们的亮点,树立起他们的职业理想。自信是建立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对自己实力的正确估计和积极肯定,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有利心理条件。每个人都是一座待开发的金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势智能,都有未被挖掘的潜能,有自己的特有优势领域。在语文课上,教师可采用师生换位、辩论会、分角色表演等教学方式,给每个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自我,找到改正不足的切入点,使学生在感受肯定中得到自信。如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和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两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两位作者艰难的成长历程,启发学生“当上帝关闭你的一扇门时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鼓励学生不怕挫折,让他们认识到苦难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无论何时都要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又如学习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时,让学生明白,在选择职业之前要为自己定一个目标,选择职业时不仅需要一份对职业的热情,更需要有冷静的研究,进而认清该职业的分量,并了解它的难度,还要结合自身的体质,不能跨越自己的体质。从而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此外,作为教师可以大量搜集关于成功人士、优秀创业者的成长历程或先进材料在课堂上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信,使他们树立长远的职业理想。

2.把握课文精髓,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作为人们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在思想上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和行为方式。无私、正直、勤奋、诚实、守信、坚定、勇敢等优秀职业品质是人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因此,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当中,不应仅限于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培养,还应该注意挖掘课文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而使学生走向积极、健康的就业之路。如《一张诊断书》这篇课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文中细节描写的关注和对关键语句的品读,让学生体会林巧稚大夫的敬业精神及人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敬业意识和坚持职业操守的重要性。又如《窗》这篇课文,除了学生按照教学目标理清文章线索、分析人物形象、提炼中心思想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专业谈谈这篇文章对自己的启发。同学们一致认为,做好服务业最重要的就是真诚和善良,要处处做到为被服务者着想,并认识到善良和真诚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品质。这样,在这些作品的学习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上恰如其分地及时地进行职业道德渗透,就会使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让他们进一步形成良好的职业品格。中职生同样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做好中职生的德育关系重大。面对新形式、新机遇,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利用学科特点,把人文素养、爱的品质教育、审美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引导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德育贴近现实,春风化雨显成效,促进他们成才。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专业16篇)篇五

近年来,中职教育蓬勃发展,社会对中职教育认可度也逐渐提高,中职教育为社会输送了众多的技能型劳动者,不少行业已经成为中职毕业生施展才能的大舞台,如餐饮行业,中职烹饪专业的学生已挑起行业的大梁,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不少中职语文教师却越来越困惑,学生对专业课学习有浓厚兴趣,但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培养烹饪专业学生听的本领、说的功夫、读的兴趣和写的能力四个方面,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行专业学习。

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针对“听”的专题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听清要点、听懂言下之意等,能够通过复述实现教学目标。但由于语文教材中所举例子一般与学生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并不易掌握,往往敷衍了事,实际训练效果不佳。为此,对于烹饪专业学生,教师应要求他们认真“听”一节专业课,认真记录该节课学到的一道中式烹饪家常菜的制作流程,并在语文课上对所记录内容进行复述,由教师检验“听”的成果,比一比哪位同学“听”得最认真、复述最清楚,评判专业课教师对烹制中的细节介绍是否到位。要求学生在专业课上做好内容记录,一是内容都是他们比较熟悉的,学生往往能积极对待;二是他们为专业课的内容复述作准备,这就促使他们课前预习,在专业课上“听”得认真,记住重点,关注细节,到了语文课的内容复述时才能表述流利、讨论热烈,从而实现了语文课与烹饪专业课的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课基础能力,也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了每道菜的烹制流程。

二、培养烹饪专业学生说的功夫――介绍菜。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烹饪专业的学生往往不愿意在课堂上多“说”,不喜欢朗读课文、发言不积极,不注重口语训练。过去,在语文课口语考试中,烹饪专业的学生得分往往比其他专业的学生低,他们认为今后的工作环境是在厨房认真做菜,不需要与他人有太多的言语交流,对自己“说”的能力并不重视。对于语文教材上的口语训练内容如自我介绍、模拟求职面试,对他们来说太大众化,缺乏实际意义。笔者结合烹饪专业学生的特点,从当今社会对厨师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社会现实引导学生,一名优秀的厨师不仅要能烹制一道好菜,还应该能将一道佳肴的妙处介绍出来,为食客带来听觉的享受,并提高各种菜系的文化听品味。例如,教师与学生一起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中国传统的美食文化对会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让学生明白:好菜也是需要包装的,能用美丽的词汇介绍美食的妙处才能吸引更多的食客。()此时,笔者适时提出要求,好厨师不仅要会做,还要会说。由此一来,就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上介绍烹饪流程的兴趣了,学生往往会在课前精心准备,学会介绍不同菜系的烹制方法,或介绍不同美食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从不愿说、不屑说,到大声说、抢着说,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多数中职学生对读书缺乏兴趣,烹饪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很难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阅读,那就要找到他们的兴趣点。笔者在引导烹饪专业学生进行阅读时,仍然是将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对现有的`一些通用菜名加以改革,取一个新菜名,新菜名或要有文化底蕴,或有时代特点,或有诗情画意。刚开始,学生觉得很难,但慢慢就在课文中找到灵感,取出一些较有创意的菜名,如将普通野菜汤重新命名为“我愿意是激流”、扣肉双吃命名为“将相和”、杂粮包命名为“那些年”等,在取菜名的环节上,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在天马行空的取菜名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意,而创新和创意的源泉就在于多学习、多阅读,古人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多一些知识的积淀对专业学习是极其重要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和美食文化以及地方文化的书籍,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

四、培养烹饪专业学生写的能力――列写菜谱。

中职语文考试的作文部分,学生大多都是写得很少,甚至空白。用学生的说法就是“语文课最不愿意写作文”,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烹饪专业的学生采用练习写菜谱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刚开始,学生认为列菜谱很简单,但真正动笔后才发现要写好一个详细的菜谱也不容易,因为菜谱的菜名、原料、烹制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要一一写清楚就有点难度,因此,教师要强调学生在列菜谱的练习中不断地增加词汇量,提高其文字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把菜谱写好,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在语文课进行专业学习,要将培养烹饪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这样的语文课才会更加精彩,才能提高烹饪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潜能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储德发。试论职业学校语文课的专业渗透――以烹饪专业语文教学为例[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5)。

[2]杨峰明。浅谈烹饪专业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地方文化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10)。

【作者简介】秦海宁(1978-),男,广西灵川人,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政教处副主任,讲师。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专业16篇)篇六

现代中职生思想活跃,求新、求异、求变的意识和欲望强烈。鉴于此,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课文教学方式,变讲读课文为学生自己演绎课文,努力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新颖多样,以课堂教学充盈的情致和韵味激发教学情感,增强学生心理投入,发展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在教学《古希腊的石头》时,我选择了合适的音乐配音,指导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后,把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即时扩写和仿写训练。而对于《祝福》一课,我则在初读课文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改编课文为小剧目,让学生分角色尽情发挥,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等方式展示课文内容,表达内心情感。这种对课文的.演绎过程不仅增添了语文学习的新意和趣味,给学生一种轻松、畅快的心理感受,更有利于学生领会课文的内涵,感受课文在意境、语言和立意方面的独到之处。

二、引导问题合作探究,深化学生独立学习语文的情感投入。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现代教育理念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是突出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行为诠释。中职语文教师要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观和学习观,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以恰如其分的“问题”作导向,引导学生开展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用探究打破学生内心的“平静”,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深化学生独立学习语文的情感投入。如教学选读课文《等待散场》时,我就在引导学生自读后,设置了如下的探究问题:

(1)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2)剧场里演出的《天鹅湖》对文章有什么特殊寓意?彰显了什么主题?

(3)这篇文章有哪几个场面描写?(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标注)。

(4)文章哪些地方描写了让“我”久久不得释怀的情感。

(5)小伙子和妙龄女郎到底遭遇了什么?

(6)文章如何通过“我”的“晚点”而去“感受爱情”。组织学生对这些教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有问题做导向,学生学有目标、议有方向,学习自然地由被动转为主动,课堂自然变得精彩而灵动。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方式,愉悦学生自信学习语文的情感体验。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课堂教学中恰当的激励评价具有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会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形成强劲的学习动力。”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认定,是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调动学生学习情感、发展兴趣、巩固知识、强化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构建起精彩而灵动的中职语文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教师要尊重学生喜欢被肯定、被鼓励的天性,“爱”字当先,立足换位思考,通过细致的观察与访谈,全面掌握每位学生性格爱好、学习状态、学科特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宜的、目标多元化的学生评价语言。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每个学生,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多给学生几把标称的尺子,多给学生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教师的激励评价成为调动学生学习情感、构建精彩而灵动的中职语文课堂的“催化剂”。使语文课堂精彩而灵动是每个中职语文教师孜孜追求的教学境界。教师应以学生的求职就业为导向,注重弘扬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彩而灵动吸引学生的情感投入,推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主动发展。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专业16篇)篇七

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一直为人们所诟病,普遍认为中职语文教学耗时低效,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普遍存在。怎样改变当前中职语文的教学现状,让中职语文成为学生乐学、老师爱教的一门基础学科?从教学方面来说,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实施赏识教育。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

赏识教育是以人性为基础,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相互激发与激励的状态下实施的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教育者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理念,其指向直对生命,并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信任与尊重、理解与宽容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与外界的交流,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以及人际环境的改善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给学生创造一个温馨与幸福的环境。赏识教育就是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学生,肯定学生的人格魅力,坚信侮一个学生都能成才,以赏识寻优为主要的教育方式,培育学生的自信,教会学生赏识自我,赏识他人,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

赏识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道德教育的延伸,是依据人渴望得到赏识的本质要求应运而生的。在赏识教育里,要以尊重为前提,把爱作为赏识教育的根源,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目标,注重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进而给他们以鼓励信任。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教学对象是文化素质日益降低的学生,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省金坛市为例,公办普通高中文化类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为500分,即使是金坛四中艺术特长生,他们的录取控制线也在450分以上。而笔者所在学校除对口单招班外,其他专业学生的录取分数多集中在300~400分数段,300分以下者也比比皆是,和普通高中的差距一目了然。这就造成了中职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低的现象。就语文学科而言,具体表现为:语文基础知识薄弱,不少学生把日常用字写成错字或是别字的现象十分普遍。不少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作文中能比较正确使用成语的学生少,多数学生的作文几乎都是口语化表达,且乱用词语,语法错误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个别学生甚至通篇都是病句。不少中职学生对学习都有一种“被强迫”的感觉,缺乏语文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他们迫于家长的压力上学,而本人学习目标不明确,基本上没有学习动力。因此,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违反课堂纪律也就不足为奇。另一方面,中职学校语文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与普通高中无实质差别,没有贴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此外,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顺畅,一些教师对学生选取的是打压式的教学方法,这就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造成学与教都缺乏热情,最后陷入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怪圈。

(一)中职学生身心和学习现状。

从身心发育的特点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值青春发育的关键期,其心理发展处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关键阶段,他们个性的可塑性很强。[2]自我意识开始进入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的新阶段。他们自尊心强但承受挫折的能力特别差,他们的感情丰富,情绪容易波动。

从文化素质上说,中职生文化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很多中职学生连最起码的拼音字母表都拼不出,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差,与人交际的能力很弱,他们普遍在语文学习上有障碍,而且堆积的问题比较多,受到的责难也多。这使得中职生普遍存在着一种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是学习的失败者,上了中专就意味着被大学淘汰,被同龄人淘汰,也即将被社会淘汰。仿佛自己被抛入了遗忘的角落,处处低人一等,因而对前途感到希望渺茫,进而导致学习的信心和热情不足,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在智力的发展上,他们虽然不及普通高中学生,但其认识水平和自我意识上都有了一定发展,情感体验上比同龄人丰富。他们渴求得到别人的尊重,对生活有一定的激情。一些中职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会钻研很深,并对取得的成绩引以为豪。而一些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学生则在穿着打扮、不健康的行为等方面显示自己与他人不同之处,借此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以此寻找立足于群体的自信点和兴奋点。

鉴于上述学生的实际状况,作为中职学校教师,急需寻找一种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职业学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教育方式。笔者认为,对中职生实施赏识教育,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抓住闪光点因势利导,具有现实意义。我们需要在教学策略上进一步改善,通过积极的正面教育,努力发掘学生人格中每一个闪光点,对其好的行为多加肯定,调动其隐藏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感,以促进其人文道德素养的发展。要用真诚的话语激励学生,重新点亮他们的希望之火,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重拾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一旦他们找到自己内心的支撑点,他们学习的动力就会不断提高。

因此,赏识教育和《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由此看来,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具有先天的有利条件。此外,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一般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较长,对学生了解也相对较深,更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且,中职校语文教师大都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具有较高的人文综合素质,对学生更有说服力,更有机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因此,中职校语文教师有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从语文教学的内容来说,语文教学是追求真、体验善、感受美的乐园,语文教学的过程是追求真善美的过程。而赏识教育就是要发现学生的美好与善良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职语文教学和赏识教育是契合的。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发挥促进者的作用,关键不在课堂设置,不在教师知识水平及视听教具,而在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这种态度品质包括:真诚、接受、理解。”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感觉到你关心他,尊重他。教师温和的.声音和微笑的面孔都能带给学生积极信号,调动他们上课的情绪,会给语文教学课堂带来和谐的氛围。教师学生和谐的关系会让学生觉得教师不是居高临下,是朋友,这样有利于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教学方法的选用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中职学校教师要尝试情景教学法,设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交际活动,如开展一些角色扮演、小组活动、辩论演讲等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方法。如在学习苏教版中职教材第五单元第一课鲁迅先生的《药》这篇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排练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自己对角色人物进行包装,包括化妆、道具等均由学生决定。教师要肯定他们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在表演中感受作品,体会故事人物内心的情感。这样,文章的思想内涵自然就能掌握,从而打破学生对鲁迅先生作品艰涩难懂的看法。上课时要求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在此过程中充当的角色应该是组织者和管理者,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做到了然于胸。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怎样进行活动,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参加到语文实践中来。同时,还要注意,活动过程应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不能让基础差的同学感到任务太难而产生畏难情绪,又不能让基础好的同学因任务简单而失去兴趣,争取让所有学生都从实践活动中收益。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知识重点和交际技能,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性格孤僻、不爱交流的学生,对他们要热情,鼓励他们开口说话,耐心聆听他们阐述的问题答案,让学生在自然宽松的环境中把所学的东西掌握,变成自己的能力。

(三)成绩评定采用形成性评价手。

传统单一的评价方法已经不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也与赏识教育背道而驰。实行赏识教育,应采用形成性评价手段来评价学生在校表现。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经验表明,经常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有关教学进程的信息,可以使学生和教师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按照需要采取适当的修正措施,使教学成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就语文学科而言,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可采取综合成绩考核方式,考核内容比例参考如下:平时作业占20%,课堂笔记占10%,期中考试10%,语文实践活动占20%,期末考试占40%.其中语文实践活动可以是班级黑板报、广播稿等实际操作内容。

五、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在客观真实的前提下多鼓励、少批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了解学生的优点,并加以客观真诚的赞美。学生内心的被接受、被认同的心理会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这样学生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然而,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要本着客观真实的态度,如果只是一味的赞美取悦学生,会对学生造成一种老师伪善的感觉,从而影响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明辨是非,如果学生回答错误,千万不要只鼓励不批评,批评时应采取委婉的方式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二)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对每一位学生采用赏识教育只是一个大的方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要针对不同学生个体,采取不同的赏识态度和语言。如针对一些性格开朗、勇于表现的学生,在鼓励的前提下增添一些中肯的评价语言,谨防其在老师的表扬下骄傲自大、忘乎所以;对于一些性格内向,表达能力差的学生,要尽量避免使用一些否定词语,尽最大的力量调动这一部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三)注意区分与学生情感沟通和交流的场合。老师要注意与学生情感沟通和交流的场合。有的情感可以面向全体沟通,有些则应通过个别交流来解决。比如:有的自尊心很强的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好,常受到老师的赞赏,若他偶尔犯错,教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他感到没面子,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老师可采用课下沟通的方式,找其聊天,在聊天中提及他错误的所在,同时,给出正确的指导。这样,既纠正了他的错误,又顾及了他的面子,维持了他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2]孟繁华。赏识你的学生[m].海口:海南出版社,.

[4]崔学鸿。赏识教育初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专业16篇)篇八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充分发挥积极的探究作用,有效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进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语文知识体系,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调动语文知识体系中的知识,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运用有效教学策略,发展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中职学生认为学习语文知识对自己的用处不大,他们只要学好专业课知识就行了,这种错误的想法阻碍了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和语文能力的提高。针对此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语文教学和专业课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对语文知识产生兴趣,在不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发展的同时,使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力也不断获得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教学设计的改进,在结合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要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情况对教学进行设计,使课堂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他们的语文思维。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记忆和掌握的语文知识只是死记硬背,缺乏对知识的运用。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突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使学生能感受到学习语文对自己的帮助和促进,使他们充满兴趣地探究欲望知识。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差,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的情况考虑,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使他们逐步建立起探究语文知识的信心,并在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中对语文知识感兴趣。

(二)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才能有效实现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才能让教师从交流过程中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使课堂教学设计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提高教学效率的提高。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进行灌输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当实时互动,融为一体,上课不应当只是埋头默念或者独自板书。师生应该一起来探讨和思索课程中的问题,在课堂上步调保持一致,通过积极探讨来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使他们能从多方面来分析语文知识,有效掌握课堂学习的内容。教师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促进语文课堂的有效开展。

(三)多种教学情境激活学生语文思维。

课堂上采用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已经显得陈旧。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情景式、自主式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需要进行运用,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另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声音和视觉的刺激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结语。

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使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课堂探究过程中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要加强语文学科和专业知识的联系,使学生通过语文课堂的学习能促进专业知识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综合发展和提高。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专业16篇)篇九

教师普遍认为中职学生的课难上,究其原因是由于高中连年扩招带来的中职生源素质下降。不少学生是以“失败者”的心态,无可奈何地进入职业学校的,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应该具有的知识水平,缺乏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行为习惯,缺少对成功的体验,厌学而抵触学习,甚至抵触教师。其入学年龄在16~18岁之间,正处在青春期,师生之间的思想隔阂不单是教师所讲的知识、道理学生懂不懂的问题,而是想不想懂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运用了如下技巧。

通过情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校的功能是育人,是人才的加工厂,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包括班主任的每一次说教,任课教师的每一堂课,每一次实训示范,都是对半成品进行细微加工的过程。常言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人的初次感觉非常重要。尤其是第一堂课,教师对在学生面前的首次亮相应该重视。铃声响后,笔者微笑着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环视一下四周,对学生作自我介绍:“同学们,大家好!本学期我将与大家一起完成《电工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和大家一样,我也是学习机电专业的,非常高兴你们选择了这个专业。这个专业的前景无限广阔,因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电,不久的将来,你们将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行业对学生的要求是思想好、懂技术、肯钻研、能动手。你们的师兄、师姐在这个行业已经取得了很好的业绩。他们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你们的明天一定比他们更好。有一句话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在这个专业有所作为,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电工基础》课就是重要的基础。相信在我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把《电工基础》这门课学好,共同度过这段教学时光。此刻,真诚地希望同学们能做到遵守纪律出满勤,完成作业学习好。”随后,笔者提出了两个关于电的常识性问题,直接叫了两个学生的名字,请他们回答问题,这样做是为了告诉学生我已经记住他们了,我也将自己的电子邮箱和qq号告诉了学生,这样使师生的距离拉近了。

通过介绍名人轶事活跃课堂氛围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主动性的高低主要来自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工基础》课是电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内容繁杂,公式符号多,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学习起来非常困难,也提不起兴趣。为使学生的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可结合教学内容插入一些名人轶事,增加学习趣味性。当讲到“安全用电”一节时,笔者插入了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的一个小故事: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和热的实验。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受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将哥哥踢伤。讲到这,我说:“电击使瘸腿的马都能跳起来,说明马这样的大牲畜都受不了电击,更何况人乎?”学生听了哄堂大笑,接着,我继续讲了电流对人体的作用、触电的方式、安全电压及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等知识,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安全用电的知识。我用这个故事激励学生:“焦耳在求知的道路上刻苦钻研,取得了成功,希望大家在刻苦学习的道路上也能取得成功。”

引入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教学法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讲解某些概念、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给学生一些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当讲到涡流的概念时,我举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电磁炉。目前,电磁炉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它利用涡流产生热的原理,炉体内的线圈通过交变电流产生交变磁场,在铁质锅的底部产生感应电流,自成闭合回路,很像水的旋涡,叫涡电流,简称涡流。由于金属电阻小,所以涡流很强,释放出大量的焦耳热,使锅本身迅速地自行发热,加热锅内的食物。这个例子证明涡流的力量非常大,人们利用了涡流有利的一面,但涡流还有有害的一面,如铁芯是电动机、变压器等设备的主要部件,铁芯的外面有线圈,当交变电流通过线圈时,铁芯中就会产生很强的涡流,导致铁芯发热,浪费电能。为了克服涡流带来的影响,减少损失,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铁芯采用了电阻率较大的硅钢材料,并制成很薄的片状,外面涂上绝缘层,叠压制成铁芯,目的是使回路电阻增大,减少涡流。

利用口诀增强记忆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记忆是知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口诀记忆是增强记忆的有效方法。在进行“左、右手定则”的教学时笔者发现学生总是记不住,极易将左、右手的.应用混淆,不知什么情况下该用左手,什么情况下该用右手。利用“口诀记忆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左手判断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的受力方向,右手定则判断的是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时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即如果是与力有关的则依靠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判断的主要是与力无关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的记忆口诀是:左通力、右生电。因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问题是电动机的原理,而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切割磁力线产生电动势是发电机的基本原理,于是笔者总结出这样一个口诀左手电动机,右手发电机。学习楞次定律时,学生掌握不住产生感应电流磁通的方向与原磁通方向的关系,对阻碍磁通变化的原因理解得不深不透,我和学生共同分析了产生电动势的磁通量和原来的外磁场磁通量变化的方向相反的现象,总结出描述这种阻碍的口诀:增反减同,来拒去留。

借助寓言故事启发学生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认真指导学生做作业,既能检验教学效果,又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良好学风。布置作业时,我注意作业的难度、分量适度,并全部批改。但有的学生做作业还是不认真,审题不严格,还有一些学生抄袭他人的作业。在一次布置作业时,我就讲了一个寓言故事:很久以前,有张、李两个穷先生。一天,张先生到李先生家做客,居住多日也不提离开之事。家境贫穷的李先生碍于面子不好撵张先生走。于是,在一个下雨的日子,他给张先生写了张纸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张先生看罢,在纸条上加了几个标点符号,变成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李先生接过纸条,哭笑不得。这个寓言说明,将句子的标点改动后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意思。学生听了又一次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受到了要树立严谨学风的教育。从那以后,我在作业本上又加写批语,对好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差学生指出努力的方向。学生的作业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以“做”代“讲”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单纯地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基础差,接受能力弱,使教师的教面临着重重困难,很难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与学的矛盾也比较突出。“做中教”可以扭转这种局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显然要比“听”容易接受、掌握,常言道,听别人讲十遍,不如自己亲自动手做一遍。使学生会做比会听简单得多,例如,当讲到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时,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了节点、回路等概念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照教材连接出闭合电路,并指导学生用万用表分别测量某一个回路中的电源电压和各电阻两端电压的值,然后将这些值取代数和,学生会发现结果是零。对哪个回路电压的计算代数和都是零。这时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这个现象,经过教师点拨和学生的讨论,可以得出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任一时刻、任意一个闭合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这样,就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或动画将一些用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知识点表示清楚,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当讲到“支路电流法”时,可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出节点的位置,并利用动态的手法使学生看清楚该节点涉及的支路,由学生列写电流(kcl)方程式,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回路,突出表示出哪几个回路中有新支路及各回路的绕行方向,据此由学生列写电压(kvl)方程式。这样就可以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顺利地列出支路电流法所需要的方程式,使课堂信息量加大,在愉快的气氛和交互讨论中使学生掌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效果相当明显。

教学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复杂的个体性工作,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就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的心理融通过程,课堂教学的技巧就在于使简单生硬的说教变为沟通情感、寓教于乐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发现更多的教学技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绍敏.电工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孙翠娥.《工程力学》教学探讨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6).

[3]郭亚宏.多媒体课件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10).

[4]孙成林.《电工基础》课教学中的“做中教与做中学”[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专业16篇)篇十

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这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特长的形成。因材施教首先要求老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且根据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坚持“差的扶着走、中等的领着走、好的放开走”的教学思想。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领路人,教师的义务是帮助学生学习,但最终学习的中心还是学生,教师的教学指导必须建立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对生物的热情。

老师可以充分结合生物学的理论内容,联系生活中相关的生物现象,多多开展户外课堂,将学生从苦闷的课堂带出去,走进大自然,真正认识生命的本质与活力。如生物的进化过程往往是以化蛹成蝶为例来讲解的,但单单是在课本上讲蝴蝶经过卵期、幼虫期、蛹期到成虫期的过程,学生仅凭自己的想象去理解这样的过程,很难明白进化的真谛,而化蛹成蝶的过程在自然界又是极其常见的,如果老师能够带着学生到大自然里寻找蝴蝶破蛹而出的足迹,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一现象的认识,还能让学生体会到进化的真正意义,更能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热情。

2.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中职学生多数是些活泼好动的青少年,生活态度散漫,漠视纪律是他们的常态,针对学生违纪现象,传统的处理手段是通告批评、劳力处罚,这对于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来说,只会激发其逆反心理,教育效果不明显。所以,在新型的教育方案中,针对这一现象,老师应该多注重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打情感牌,找出学生心理脆弱的防线,与学生进行深入的真心的交谈,和学生做朋友,亦师亦友,才能真正为学生解除困惑,帮助学生走向正道。

三、开展实验课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学生不仅要学会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还要学会应用科学探究思维去探究生物的奥妙。所以开设实验课堂,让学生动手实验,检验理论的真实性,是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有效途径,如开设蛋白质的检测实验等。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改进教学实验,多方面考虑能够使实验达到相同效果的实验途径,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开放思维,主动思考。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专业16篇)篇十一

摘要: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正大踏步的前进与发展,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美术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是锻炼学生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本文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与现状,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相关内容与方法做了系统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找到了改善的对策,以便更好地提高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正步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型人才的场所,其教育目标的核心就是要使学生具备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中职学前教育美术专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我国招生的不断扩大,中职学前美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下降,这成为中职美术专业待解决的难题。通过近几年课程改革,中职学校都在推进“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在美术教学中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发挥地方经济资源与特色,进一步完善中职学前美术专业学生培养策略,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高美术学生的就业能力,让中职美术学生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立于不败之地。

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发展不平衡。

当前,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我国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策略,已经成为中职学校重要办学模式。但我国具有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域广阔的特征,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还具有片面性。当前产教结合还不平衡,部分中职学校缺乏主动性。[1]在课程设置上,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忽略了美术职业岗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使美术学生远离生产第一线,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培养出来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学生综合能力还有待探究。

2、我国对美术行业认识的不够。

首先,从社会角度来看,现在社会及家长对美术教育虽然引起注意,但这种注意使扩招后的中职学校都开设了学前教育美术设计课程,在这样的条件下仓促上马新课程,必然会使师资力量缺乏,造成学生成才率下降。加上中职学生越来越多,而幼儿园数量有限,可容纳的人数有限,学生居多而教学条件不足,教育资源越来越危机。还有,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的学生文化素质不高,美术设计基本功很不扎实。其次,从学校角度来看,在我国中职学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职业技术学校很少,很多中职学校对美术相关的其它方面不引起重视,从而影响了我国美术设计教育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中职教育的急功近利。

我国很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资金不足,课程上还重抓文化儿轻专业,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对实训基地和设施的投入也非常有限。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学生很难在实训情境中得到锻炼,实施以人为本的培养方式较难。当前,中职教育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竟然大规模削减基础文化课的学习,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培养人文精神,忽略了陶冶情操课程的学习,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培养策略的探究。

1、更新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观。

2、转换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课程设置的适应性。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在社会职业岗位第一线从事操作、服务或管理的实用型人才为主。笔者通过对职业教育学的学习,认为进一步完善“宽专多能型”学生的培养,整合学科资源,实施模块教学,实现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课程设置要进行以下几点改革:首先,要巩固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够最大限度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文化基础。其中,基础论课课程设置具体科目有公共礼仪与就业指导、法律基础知识、政治经济学、公关与应用文写作、数学、应用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等。其次,要对基础知识课程进行合理科学的课时分配。对技能知识模块与实训知识模块进行合理配置。

3、努力提升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必须强调课堂的实效性,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和教师与学生双主体性,注重启发诱导,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我地发现学习,努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中职美术教师必须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参与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开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团结协作的能力。

4、多渠道开发美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资源。

中等职业学校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熟练,强调人才能够快速适应某一具体工作岗位。新时期职业学校要努力加强校企结合,学校积极和幼儿园联系,和多家幼儿园建立了合作关系。结合学校各专业优势和各具体幼儿园的特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学校本着面向市场的需要,创造性地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

参考文献:

[1]邓进昌.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综合美术应用”课程的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06).

[2]刘艳莉.浅谈中职学校幼儿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05).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专业16篇)篇十二

试论中职物理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它除了要求劳动者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这一问题与大家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关键词:中职物理;应用能力;应用意识;物理实践。

当前的教育体制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差、底子薄,一般中职学校是学困生较为密集的地方,大部分学生已经对文化课的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物理学习水平更是处于较低层次,他们甚至还存在着物理与所学专业没关系,学习物理一点用处也没有的偏激心理。那么,我们究竟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措施来践行上述理论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引入学生所熟悉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物理应用意识。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各种涉及物理知识的生活现象和现实问题,如果我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脱离了现实的生活环境,将物理教学课程设计得太过于模型化和抽象化,就会远离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也无法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因此,在中职物理教学课堂上,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引入一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以激发学生的物理应用意识,并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这部分内容时,我就引入了以下几种生活现象:在海边,经常会看到海市蜃楼的美景;带上老花镜的老人,可以看清近处的东西;夏天大雨之后,天空很容易出现彩虹;用鱼叉捕鱼,明明看准了却常常捕不到等等。然后,我针对“夏天大雨之后,天空很容易出现彩虹”这一现象运用物理知识作出解释:一般下雨过后,空中会漂浮很多微小水滴,当太阳出现后,这些微小水滴就等同于一个三棱镜,会将原来仅有的白色光线分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同时还会使太阳光线发生折射,使其偏离原来的照射方向,从而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美丽的半圆形彩虹。这样,我们通过将雨后经常看到的彩虹现象与“光的折射”知识相结合,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还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他们的物理应用意识,()这就为端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将教学与专业接轨,使物理教学服务于专业,培养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

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一批在生产、服务、技术等第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而中职物理作为一门服务与专业课的课程,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中职物理教学课堂上,我们应该将物理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有机结合,突出介绍物理知识在学生所学专业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明白学习物理是在为他们将来参加社会就业铺路搭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渐培养起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

比如,面对通信线路专业的学生,我们可对物理教材中的力学部分、光学部分、热学部分等内容与专业特色结合进行讲解;面对计算机、电子技术类专业学生,我们可重点突出电磁学知识和电子方面知识;面对机电、数控专业学生,我们则可以将物理知识与电工基础课中的电磁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

总之,通过将物理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接轨,增强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也感受到了物理知识在专业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

三、开展物理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应用机会,提高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

我国心理研究资料表明,只有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形成紧密的联系时,学生才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并真正进入到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鉴于中职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力开展物理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并最终使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比如,我经常会给学生布置一些比较新颖、有趣的课外作业,如让学生在回家乘坐电梯时,注意体会电梯不同运动方向的感受,并将此记录下来;在药店称体重时,运用站立和蹲下两种不同方式,并注意观察这两种情况下指针示数的变化;认真对比房门大开和房门紧闭时的噪音强弱程度等等,还会根据一些物理知识来编排和排练情景剧,让学生深刻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物理。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这部分内容时,设计如下情景剧:在公交车上,一位男生站在一位女生的后面,忽然一个紧急刹车,男生撞到了女生身上,女生生气地说道:“德行!”男生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撞到你了。不过,不是因为德行,而是惯性。”这样,我们就把学生带入了真实的物理情景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迅速高涨。总之,通过大力开展物理实践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为此付出长期的努力和探索。希望广大物理教师能够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并将其真正付诸于日常教学实践中,以探索研究出更多可以培养学生物理应用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从而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输入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巧。浅谈中职物理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04)。

[2]苏有仁。抓住学生心理特点,提高中职物理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11)。

[3]梁爱平。中职物理教学与专业融合下的实施方案设计[j].吉林教育,2013(11)。

[4]刘晓静。对中职物理教学困境的思考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08)。

(作者单位安庆市技师学院)。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专业16篇)篇十三

摘要:谈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教学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原则。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学校和教师应当尊重教育规律,根据具体实际,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遵循一些指导性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本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全体性原则、个体性原则、可接受原则和实效性原则。

一、人本性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素质教育的精髓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基本出发点是人,是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过程。”教学模式应当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遵循人本性原则,教师应当注意:(1)坚持以人为本,要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的安排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始终以学生发展素质能力为出发点。(2)坚持以人为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和要求,保护自尊心,提高自信心,使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取得成就感,从而主动地学习。如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分层次教学中,应当将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相结合,防止挫伤学生的自尊心。(3)坚持以人为本,要摈弃传统上语文教学单纯以提高学习成绩为标准的`观念,树立语文教学为学生的未来工作和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语文学科的交际工具性,教学应当重点发展学生相应职业领域所需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人文性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关注人文,培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传统的语文教学类似于“说文解字”,将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趣味的语文知识予以解构和概括,忽略学生的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缺乏。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打好基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比较薄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遵循人文性原则,教师应当注意:(1)在教学过程中,把培育人文素养摆在首要位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组织要体现人文性要求。(2)将语文学科和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联系起来,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开阔视野,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和人文基础,有针对性地指导课外阅读,多读书,读好书,扩展知识,提高修养。

三、全体性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得到语文能力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使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达到教学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学的全体性,也体现在学生集体的能力提高和集体精神的培育。

在语文教学中,遵循全体性原则,教师应当注意的是:(1)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一个都不能少”。寻找语文后进生的闪光点,精心设计提高策略。(2)以“纲”为纲,按照语文教学大纲,严格要求全体学生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和集体协作精神。

四、个体性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尊重个体,使每位学生都得到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个性化发展,是语文教学创新的立意所在。

在语文教学中,遵循个体性原则,教师应当注意:(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和评价考核,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2)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自主创新,对于主观性学习内容,不预设固定“框框”和标准答案,避免扼杀学生的创造性。(3)在分组合作学习中,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特点,科学分组和安排活动,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个体优势,运用集体动力改正缺点和不足。

五、可接受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可接受程度。创新教学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废立”,而是在传统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comenius)指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青年人的年龄和心理力量的许可,一切事情的安排都适合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学创新不应一蹴而就、盲目冒进,而应理性分析,稳步推进。

在语文教学中,遵循可接受原则,教师应当注意的是:(1)在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定上,循序渐进,步子不要过快,采取阶段性递进策略。(2)与学生建立良性互动关系,根据学生反应来调整教学进程,经常与其他教师、家长和用人单位保持沟通,及时反馈,争取各方面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和支持。

六、实效性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实效,保证教学创新取得实际效果。很多教学改革由于流于形式,最后都收效甚微。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立足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实现相应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在语文教学中,遵循实效性原则,教师应当注意:(1)转变教学改革只是上几堂“公开课”作秀的观念,将教学创新保持常态,以负责的态度上好每一节课。(2)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要考虑教学过程的“最优化”,避免形式主义,既要做到充分利用教学手段,又要有的放矢,不滥用教学手段。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专业16篇)篇十四

语文教材里的篇目具有丰富的情感性。中学生阅历逐渐丰富,生活范围逐渐扩大,他们的情感也呈现出多样性。他们的自尊心、自卑感也较为强烈,有的时候呈现出不稳定性,容易走向极端。当他们在思想苦闷之时,读到励志的作品,就会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当他们热情高涨时,如果思想受到挫折,他们就会心灰意冷,这时如果读到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到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生命的意义”一段话也就会受到鼓舞,心中就会有积极的形象,也就会从自己的身上释放出正能量。当然,对中学生来说,受他们心理和生理的影响,他们的情感往往也会出现矛盾,各种思想感情会交融在一起。教师应该发挥语文教材人文性的特点,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摒弃假恶丑的思绪。此外,教师还应充分把握中学生的情感特点,利用好教材中情感教育的优势,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接受正确的情感教育。

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情感体验的过程。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认知,对学生良好心态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情感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任何环节都是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而且,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包含着很浓的情感色彩,很容易影响学生的情绪。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情绪,不能把自己不良的情绪带给学生。教师对语文课文的解读,一定要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情感,不能把消极的因素带给每一个学生。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感情的技巧,要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让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教师的积极情感能够激发学生的激情。这是因为情感具有传递性,教师的积极情感必然会向学生传递向上向善的因素,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向上,激活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一定要创设良好的情感交流氛围,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去学习,从而产生不竭的学习动力。而且,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交流能创造出和谐的教学气氛,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此外,语文教材中美的语言、善的行为、积极的形象、美好的人生,都会对学生产生感染的力量,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

1.在聆听中激发学生的情感。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叙事作品文字优美、情感至深,曾经打动了无数人,让一代代人感动不已。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根据作品的时代、作品的体裁,为学生的聆听创设条件。如恰如其分的教学情景,可以为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聆听中身处其境,犹如进入作品描述的情景之中。如教学《春》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的形式,让学生聆听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静听泉水的叮咚声,小鸟宛转的歌声,想象春天大自然的美,感受心灵的气息。这样,学生热爱生活之情便随之而生。

2.在阅读中产生感情。语文教学本身就与生活密切相关,如有一些作品,描绘了河山的壮美,荒漠的苍凉,小村的僻静,城镇的繁盛,到处是一幅幅画面。教学时,教师如果引导学生景中有情,面临其景,感知形象美,一定会使学生产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例如,教学《沁园春雪》时,教师可播放投影图像,让学生仔细观察雄伟的长城、起伏的山峦、滔滔的黄河,使学生在视觉上感知美的画面,为进一步领会诗人抒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奠定基础。

3.在朗读中品味情感。古人主张诵读,朗读成诵。古人充分肯定了朗读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通过朗读,品鉴诗文,可以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这是理想的诵读境界。在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读出作品的意蕴,进入到作品所描绘的境界中,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与作者一起爱之所爱,恨之所恨,真正受到情感的熏陶,就要让学生积极进行朗读。当学生通过涵咏、朗读,用心灵去领悟时,作品中的真善美的情感也就渗透到了学生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中去了,进而使学生获得感知和判断生活的能力。

4.在想象中体味情感。作品是对生活的反映,因此,鉴赏作品也需要借助想象,从而品味到作品的美,品味到作者创造的美。在教学中,教师只有调动起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中倾注自己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作品的真谛,把握作品的思想,体会到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意境的美妙,感受语言的美妙,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课文主题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

5.在导语中激发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有效设计,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因素。一个好的导语,能够将学生带入作品描绘的情境之中,可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进入情景并为之动情。如教学《曹刿论战》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远离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怎能带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这是公元前684年的一天,鲁国上下阴云密布……”这样不仅有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进入文中,从而取得了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情感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需要教师辛勤耕耘,播种知识的种子,撒播智慧的养料,激发成功的思维。语文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专业16篇)篇十五

严格来说,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需要比普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更具有实践性,计算机教师也需要将自己的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方面,但是现实情况往往总是不尽如人意。在当前应试教育这一大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即使是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也会有着机械性教学的缺点,这就使得许多中职院校的学生难以掌握真正实用的计算机技术,造成实用性人才的短缺。对此,计算机教师首先就需要对院校目标以及计算机这一科目的教学特点有一个详细而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出科学而实用的教学策略。

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开始正式的计算机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制定出一个科学而合理的教学目标出来,从而在此指引下开始科学而有效的具体教学。长期以来,中职院校的大多数计算机教师都比较注重学生们理论知识的增强,而对其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关注较少,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因此,计算机教师就需要对当前的教学目标做出一定的改变,即在重视理论讲授的基础上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提高上。举例说明,当计算机带领学生们学习《安装和卸载应用软件》这一课时的课本内容时,在开始正式教学之前的教案设计部分,教师需要合理安排理论讲解与实践练习两部分的教学目标。理论是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够在其指引下开展实践练习,因此,计算机教师需要将理论知识讲解列入教学目标之中。但是,学生如果只从教师讲解中了解到怎样在计算机上安装和卸载应用软件而没有进行实际操作演练的话,是很难真正掌握这一技术的,因此,教师需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实操练习上,给予学生练习更多的课堂时间,以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

2施行分层次课堂教学策略。

一般而言,中职院校的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能力水平是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可能有着丰富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较高的实际操作水平,而有的学生就可能理论知识掌握较熟练但是在实际应用方面有所欠缺等等。鉴于以上情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师首先就需要对本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有一个清楚而全面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一个分层次教学策略,以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现有的水平基础上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举例说明,在进行到《创建与编辑图表》这一课时内容的.具体讲学时,计算机教师就需要根据本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合理分配自己的教学内容。具体而言,在理论讲解部分,教师可以以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讲解为主,主要是为了照顾到大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计算机教师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授给学生们一些应用型的操作技巧,教会学生一些实际的编辑技能,这部分主要针对的是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总的来说,计算机教师就是需要将课堂教学分为基础篇与拔高篇两部分,且以基础部分教学为主,实施有效的分层次教学,从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发出各个层次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利于其能力的提升。

3注重学生的自主操作练习。

通常而言,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这一教学科目会有一定的实操训练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练习。但是,大多数计算机教师仍然没有转变“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在实操练习课上仍然是以自己的讲解为主,只留给学生少量的时间去自行操作练习,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想实现有效的计算机课堂教学,计算机教师就需要给予学生自主练习较多的重视,将课堂逐步还给学生。具体而言,在进行到《管理文件与文件夹》这一部分的操作练习部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自己进行一些复制与移动文件文件夹等基础性的操作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只需适时地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性意见。接着,计算机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为学生们出一道较复杂的操作题目,然后让学生们自由结组针对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并且实现有效的自主操作练习。在以上这一系列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真正将本课时的计算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还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更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总之,计算机作为一门应用型的教育学科,其在培养目标方面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而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之中这一教学特点就更加明显了,因此,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要想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不断探究创新性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们的计算机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牛晓强.浅谈中职计算机有效教学的策略[j].无线互联科技,(3):165.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专业16篇)篇十六

中职生大都处于15-18岁这一年龄阶段,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同时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在中职政治教学中,针对中职学生这一年龄特点,应打破传统的知识灌输方式,改变学生反感的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课堂教学方法,而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创造中职学生对政治教学内容认识与理解的过程。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带领学生互动,提高学习兴趣,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更能受到中职学生的喜。例如:结合一些时代性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改变政治教学中一潭死水的教学形势,带领学生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局势,国内外重大事件与政治教学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又如学习“诚实守信”这一教学内容时,指导学生搜集新闻报纸中有关企业缺乏诚信的事例,如肯德基供应商上海福喜使用变质过期肉,三鹿的三聚氢胺事件最终对企业形象与信誉造成的恶劣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诚信是立足社会的重要品德。政治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扮演导演的角色,给学生引导一条正确的道路。还可通过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情景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方法更丰富,学生拥有高涨的参与积极性,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职学生大多对网络多媒体拥有强烈的兴趣。要使中职学生对政治课堂教学产生兴趣,必须改变传统的说教教学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设备,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用生动的影像与音频等表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对“人生真正奉献在于社会价值”这一内容的授课时,通过播放《雷锋》、《郭明义》等影片,使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得到感官的刺激,对奉献有更深刻的'理解。此类政治教学中抽象的概念因借助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使知识变得形象,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再结合多媒体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使中职政治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实现。四、教师不断提升自我,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需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我,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中职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教学问题,这些经历将是后续教学过程中宝贵的经验,值得不断的借鉴与改进。中职政治课堂学习中经济、哲学、政治等常识都来源于社会,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教学,以过来人经验对学生进行指导,及时做到查漏补缺。政治教学过程中,中职政治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的教学。同时,对中职学生这一学生群体,教师应作为一名引导者,对学生的成长道路进行关注与引导,寻学不同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被肯定。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课堂语言组织的科学性与专业性,政治教师的事业为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其一言一行对学生都将产生直接影响,政治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自身必须要做到行为规范,不能违备教学准则。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服,赢得学生尊重。

中职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中职学校需要发挥政治教学对学生的教学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通过中职政治教学使中职学生更好的步入社会并且顺利的融入社会中去。做为中职政治教师,通过不断提升自己,创造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设备等多种方式,使政治课堂教学更具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中职政治教学应有的教学意义。

相关范文推荐

    银行述职报告个人(精选19篇)

    述职报告的目的是让上级和团队了解我们的工作情况,能够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优秀的述职报告范文,从中找到写作的灵感和技巧。

    红歌合唱比赛主持词四人(优质15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朋友们,在这里,让我们共同分享一份美好和难忘的时光。接下来,将为大家呈现一些精彩的主持词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合:下午好!男:五

    中学宣传部工作计划(优质18篇)

    在工作计划书中,我们可以规划出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关键任务,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详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编写工作计划书时有所帮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报告(模板15篇)

    实践报告可以让我们反思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行为和态度,以便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写实践报告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电子工艺实训实验报告心得体会(汇总22篇)

    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他人,促进共同进步。这是一份关于人际关系的心得体会,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我们可以了解到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技

    粮食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总结(专业16篇)

    在完成一个月的工作后,写一份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表现的一种客观评估。这个月的工作总结表明,大家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普遍较高。年市粮食局党委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暑假实践报告题目(优质14篇)

    实践报告不仅要包括客观事实,还要融入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思考,以展示我们的独立思维能力。希望以下的实践报告范文可以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如果说大学是一

    小学教师讲课比赛大全(18篇)

    参加比赛可以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我们应该团结一心,共同面对挑战。比赛是一种竞争性活动,能够展现个人或团队的实力和能力。比赛通常要求参与者充分准备,以达到最好

    团总支工作总结(优质18篇)

    在这个月里,我努力完成了工作任务,同时也积极寻求创新和改进。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它们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关于写作的思路和方法。我校团总支在团区委、教育

    档案工作下半年工作计划(优秀17篇)

    下半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需要通过总结来查漏补缺,以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更上一层楼。下半年规划范文:立下目标,脚踏实地,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送走忙忙碌碌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