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优秀8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ZS文王2023年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优秀8篇)

公司宣传语是我们市场竞争中的秘密武器。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对手分析,找到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卖点。通过浏览以下的公司宣传语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将企业的特点和优势转化为生动而吸引人的口号。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篇一

1、压强是描述压力产生的效果的物理量,这种效果不仅和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受力面积的大小也有关。

2、压强是物体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它存在于受力的两物体的接触面上。压强不但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和压力的方向相同。

通过上面对压强知识的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并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

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通过上面对物理中透镜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的学习物理知识。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篇二

解题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而同学们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那么,什么才是良好的解题习惯呢?简单的说,分为五个环节:审题-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列式求解-验证。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学生需要跟进教师,牢记公式和解题方法。除此之外,还有答题中的公式的书写方式,单位的换算,各物理量字母的使用等等都需要量的积累才能运用的游刃有余。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提高物理成绩的关键。而必要的审题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法宝。1、认真仔细,对题目要细致考察,不仅是文字上,在插图中也要多角度无遗漏的收集信息。2、咬文嚼字,题目的关键字往往就是解题的重点。例如恰好与刚好,至多与至少,变化率与变化量,增加了多少与增加到多少等等。在一轮复习中就要养成深入挖掘隐含条件的意识,利用隐含信息建立解题思路。

高考考的是能力,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要领悟其中的学科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一轮的复习过程中要适当的将物理方法归纳总结。例如:整体法、隔离法、等效法、模型法等等,使之有利于自己消化吸收,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技巧。

清楚高考的考点,不可平均用力针对高考的一轮复习,有效的得分是关键。对于高考考点的把握至关重要。就北京高考而言,近年来题目设置选择题8道、实验1道、计算题3道。选择题有一些必考题目包括光学、原子物理、机械振动、机械波、分子动理论、万有引力、电磁场、交流电、电磁感应等,北京的最后一题往往是推陈出新的,考察的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这样的思路,新东方老师建议同学们要清楚重点在哪里,哪个知识点只考选择?哪个知识点是计算题经常出现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1、认真审视题中的每一个字,千万不要经验主义;

2、根据题目选择适当的方程;

3、注意细节问题:估算几位小数,单位的使用,g取9.8还是10,作图要用尺,写错要用双横线划掉,答案不要超出扫描框等。

往往都是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遗漏。一轮的复习就是要无遗漏的复习知识点,弥补漏洞很好的方式就是错题集。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高中物理老师建议同学们除了将做错题目抄下做出改正过来,还要将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和分类,比如将做错题目按课本章节的顺序进行分类整理,或者将做错题目按错误的原因进行分类整理。这样,便于后期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篇三

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7、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8、 理解:

(1)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

(2)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9、两种反射现象

10、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1、 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3、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 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篇四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

1、实验步骤:

(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o+at(减速:vt=vo-at)

(2).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ot+at2/2(减速:s=vot-at2/2)

(4)位移推式:(减速:)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

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at2(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加速度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

自由落体运动(a)

(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加速度

(1)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

(3)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t=gt.h=gt2/2,vt2=2gh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篇五

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

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

5、减小误差的方法:

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

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

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篇六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体受到的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是g=mg,g称为重力加速度或自由落体加速度,与物体所处位置的高低和纬度有关。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在南北极或赤道上指向地心。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2、万有引力

存在于自然界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力。万有引力f与两个物体的质量m1、m2和它们之间距离r的关系是,g称为引力常量,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其大小通常取。万有引力的方向在两物体的连线上。

3、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弹簧的弹力f与其形变量x之间的关系是f=kx,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m,与弹簧的长短、粗细、材料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弹簧都有弹性限度,超过弹性限度后,前述力与形变量的关系不再成立。

4、静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当两个物体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这时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两个物体间的静摩擦力有一个限度,两个物体刚刚开始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的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两个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0和静摩擦力fmax之间。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5、滑动摩擦力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fn之间的关系是f=ufn,u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6、静电力

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力。静电力f与两个点电荷q1、q2和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关系是,k称为静电力常量,其大小为。两个点电荷带同种电荷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斥力;两个点电荷带异种电荷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引力。静电力也称库仑力。

7、电场力

试探电荷(带电体)在电场中受到的力。电场力f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q之间的关系是f=eq,e称为电场强度,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其单位为n/c。

8、安培力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当直导线与匀强磁场方向垂直时,导线所受安培力f与导线中电流强度i,导线的长度l,磁感应强度b之间的关系是f=bil。安培力的方向可由左手定则确定。

9、洛伦兹力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受到的力。当粒子运动的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时,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与粒子的电荷量q,粒子运动的速度v,磁感应强度b之间的关系是f=qvb。安培力的方向可由左手定则确定。安培力是大量带电粒子所受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

10、分子力

存在于原子核内核子之间的一种力。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尺度内,核力比库仑力大的多;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之内。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篇七

1.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t=v0+at

(1)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s=v0t+1/2at2

注意:当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当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3.推论:2as=vt2-v02

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1秒,前2秒,……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时间的平方比;第1秒、第2秒……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奇数比。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篇八

进入了初三,本次期终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意义是非比寻常的,我们可以以此来检验此前的学习成果,同时也是发现问题,调整学习计划的最佳机会,所以我们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要充分的利用好这次考试和复习。

一、学情分析

期中考试,初三物理成绩不是特别好。这个原因是:将近五分之一学生是低分学生,出现两极分化。这部分学生主要问题:不重视学习,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不愿意思考。但是通过初二一年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对于学习物理的方法还是有一些了解的,所以要想通过期末复习,提高他们当中一些人的成绩,还是有可能的。

二、复习课设计原则

1、不能是对知识点简单的重复,要强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考点设计知识框架,用知识对知识进行整合,重新排列,这样做平时优秀的学生不觉得简单重复很乏味,同时也为学困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搭了梯子,降低了记忆和理解的难度。

2、具体课时设计,我计划结课时间是1月15日,期末考试时间是1月23日,大致复习课时数5节,根据对期末考试的考点分析,难易度分析,制定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复习专题,做到每节课都有针对性,每节课都对复习内容有检测和反馈。而且课时设计有重点。

3、采取多种多样的复习模式,比如小组学习,这半年以来也取得一定的效果,通过组内合作学习,让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充当组内小老师,解决一些常识问题。也可以把抗震加固那段时间没做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在复习课上作为主线,以加深学习印象。

4、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辅导。这主要是针对学困生和优秀生而言,每年期末考试结束之后,都会留一些遗憾,能拿优秀的没拿着,能及格的没及格。其实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学困生主要还是抓基础,优秀生主要进行便是训练,通过训练,挖掘对物理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5、落实课堂效果,落实考点过关,根据以往记录的知识点过关表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和复习,并且要反复过关,及时记录。落实课堂实效,建立在研究考点的基础上,不仅知道要考什么,还要知道考到什么程度。选择例题要典型,不做题海战,时间紧迫也来不及做题海战。

6、落实模拟题的训练,近3年的期末考试题目,争取做到有效模拟,不仅是做卷子上的题目,更要通过做模拟题提高应试能力,答题能力,以及考试的实践分配能力。

三、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定为三个层次:

(1)对基础差的学生,做好思想工作,让他们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对基础略好的学生着眼深化和提高;

(3)对基础好的学生着眼能力提高。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动眼、动脑、动手,积极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三物理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