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真实 真实生命感悟心得体会(优秀8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紫薇儿生命的真实 真实生命感悟心得体会(优秀8篇)

理想是人们心灵中的一片净土,可以滋养身心。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理想是什么,确立一个有明确目标和可行性的理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理想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生命的真实篇一

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定的生命感悟。这个“生命感悟”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我们自身对于生命、对于时间、对于世界、对于自我存在的一种感悟和认识。在这个问题上,每个人的看法或许并不相同,但是我们应该都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带来的重量和深度,特别是在面对生离死别、时光荏苒、世事无常等大问题时更能感受到。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一些真实的生命感悟,以及对于这些感悟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岁月不饶人”,每个人都会经历老去和死亡的过程,而生命的短暂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有的时间。曾经有一次,我妈妈生病住院,我陪在她身边看着她每天病情恶化,心情异常沉重。在这个时候,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我们无法预测未来,更无法掌控生与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每一天都珍惜它。我对于生命的感悟是,生命如同一枚珍珠,脆弱而宝贵,我们需要时刻保护它,让它在光和影中闪耀。

二、时间的无情和重要

时间是无法逆转的,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未来的还未到来。在这个矛盾中,我们要承认人类的一种无能为力。时间会让我们一步步老去,也会让我们在某个时候死去,我们无法避免这个现实。但是,在时间的无情和重要中,我们可以学会珍惜每一天。每天想做的事情都要去做,因为过去的永远不会再回来,未来的也无从得知。我的感悟是,时间如同一位沉默的工匠,他可以雕刻出最美的景色,也可以摧毁一切。所以,我们要学会让时间变得有意义。

三、意义的多样性和共鸣

人生有很多意义,羁绊、家庭、信仰和爱都是人生的底色。不同人对于意义的理解或许并不相同,但是意义背后的感觉应该是相通的。关于这一点,我印象深刻的是看到一幅画——《万川归海》。画面开阔而壮丽,山峦和河流在一片极富动感的流动之中汇聚成海洋,浩瀚而深远。我对于这副画中的意义的感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滴水”,而这个世界就是“大海”。我们的单纯和平凡,在汇聚之后就可以变得强大和有意义。

四、自我存在带来的不同场景和情感

自我存在是我们感受和体验世界的基础,自我存在无处不在,在生命和时间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然而,在自我存在的过程中,不同的情境和体验让人的情感和思想有着微妙的变化。比如,站在高处俯瞰世界时,我们会感到无尽的自由和豁达;而当面对死亡和生离死别时,我们会感到一种深深的悲伤和无助。对于我来说,自我存在是一个广阔的涂鸦本,上面记录着我所有的思考和情感。或者说,自我存在是一个重要的芭蕾舞台,上面展现着我自己的戏剧。

五、人生的丰盈和未知

人生的丰盈和未知,这是我们无法预料和想象的。每个人的人生是独特而珍贵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着无尽的可能性和意义。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与自己、与世界、与他人交错,我们经历了成长、改变、迷失和发现。在这个丰盈的过程中,我们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等待着我们的,只能在每一天里尽自己可能去发现和经历。我的感悟是,人生如同一本丰富的大辞典,我们需要不断去学习和探索,才能留下一本完美无瑕的书。

总的来说,生命感悟是一种独特的表达和思考方式,它在我们的内心中激荡着种种情感和思考。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并享受生殖、时间和意义带来的影响。只有在感性和理性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丰盈和自然的美妙。

生命的真实篇二

生命是无限的奇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个性与生命轨迹。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经历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悟和体会。我的生命感悟,或许与你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体现生命本质的真实感悟。

第二段:珍惜生命

珍惜生命,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做的。当我们看到新闻报道的事故或者是身边的亲友某一天不在人世时,便会深深地感受到,生命是非常脆弱的,而且我们无法预测它的走向。因此,我们必须珍惜生命,怀着感恩之心对待我们所拥有的每一个新的一天。

第三段:勇敢面对挑战

生命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总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在生活中,我们必须学会勇敢面对困境,学会坚定自己的信念,把握住再难的机会,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善良和乐观的态度。这种勇敢的表现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

第四段:与人为善

在生命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照顾好自己,也要平等地对待周围的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而生命的意义也在于我们相互帮助、理解和关爱。与人为善,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生命更加有意义。

第五段:成为更好的自己

生命是不断成长和变化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学习、反思,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知识水平,让自己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为生命的价值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真谛,让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结语:

在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我们的生命也变得更加值得珍视和感悟。通过珍惜生命、勇敢面对困境、与人为善、提升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努力,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和有意义,让我们也在生命的漫漫旅程中走得更加坦然和有信心。我们应该永远牢记:生命是一种献身,是一种充实,也是一种感悟,让我们一起在这个世界里,享受生命的美好。

生命的真实篇三

人生意义何在?这一直是困扰人们的哲学问题,更是迷失的根源。事实上,真正的生命应当包含对自我和周围人的关注、尊重、爱和尊严,以及对内心的深刻理解和表达。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并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真实意义时,他们就会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和归属感。

第二段:寻找真实生命的核心要素

在生命中,人们应该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这样才能真正地领悟生命的真实意义。当我们意识到我们所拥有的,如亲情、友情、爱情、工作、学业、财富、健康等等,是多么的珍贵时,我们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生命中的大小事情,积极地面对自己的困境和挑战。

第三段:如何获得真实生命?

真实的生命是建立在深刻的自我认识上的。我们需要通过自我探索和反省,深刻了解自己就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改善自身,进而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命。同时,我们需要与真正的朋友建立密切的关系,学习和借鉴他们生命经验的智慧,从而不断自我完善,成为更好的人。

第四段:如何彻底理解真正的生命价值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我们需要用心去体验这一切。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正是这些瞬间构成了我们生命中的美好。当我们用心体验每一刻的际遇和感受,就能够深刻地体验到生命的真实意义。

第五段:结论

正是因为人生的短暂和不确定性,我们才会珍视自己的真实生命和生命的意义。我们需要以感恩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和困境,用心去体验生命的美好并不断地完善自我。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彻底地领悟生命的真实含义,并得到生命的完美,成为一个比自己更好的人。

生命的真实篇四

没有雄鹰的搏击长空,黄莺仍可于树上秀出佳音,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小溪仍可于山间青石作伴,没有大树的挺拔身姿,鸟儿仍可于土间抹上新绿,没有天鹅的曼妙身姿,鸭子仍可在鱼池中自由游泳。何必刻意模仿他人呢?杜丽娘说得好,回归天然,还生命以真实吧。

找准自己的位置,回归天然,还生命以真实吧。

戴上面具,伪装他人又怎会轻松自在呢?华晨语唱,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火花。的确,大千世界,人人有异,固然异彩纷呈,找准自己的位置,把坚守本身,回归天然。还自己以真实的面孔!陶公一去30年中的回归天然,重返南山,饮酒采菊好不惬意。李白也曾贵妃研磨,力士脱靴,但他深知自己的位置,只愿举杯邀明月,守望敬亭山。李叔同亦有芳草外,碧连天,夕阳山外山的诗情,但他找准自己的位置,走向青灯黄卷,常伴佛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把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当做必然,找准自己的位置吧,回归天然,还生命以真实。

善取良友的忠言,回归天然,还生命以真实!

忠言逆耳利于行,喧嚣的人群里,我们的确很难一直保持清醒,所以面对亲朋好友的谆谆良言,请理智听取!唐太宗以魏征为镜,才没能让一国之君的位高权重蒙蔽了视听,察纳雅言,以真实的自己创下贞观之治,齐威王听的诌忌良言,不以王位显赫而禁止他人挑错,回归天然中的万朝来贺,不战而屈人之兵,相反,晋灵公不听赵盾劝谏,一意孤行,桃园不义,最终国破家亡。商纣王不听。比干忠言,执意妄为,留得千古骂名,听一听良友的忠言吧,他能让你褪去浮华,找回最初的自己。

拒绝他人的奉承,回归天然,还生命以真实。

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阿谀奉承者并非善类,所以请拒绝他人的奉承,以免抱憾终生。拒绝他人的奉承,行医者才能回归天然,细究药理,悬壶济世之学者才能回归天然,深挖知识,教书育人。为商者,才能回归天然,坚守诚信,生意兴隆。从政者才能回归天然,恪尽职守,平步青云,奉承与恭维如那妖娆的,美艳超群,却会让你陷入无尽的深渊,找不到自我,拒绝他们才能回归天然,坚守本真,掌握自己,还生命的真实。

嬉戏水间的鸭未必比不上白天鹅,回归天然做自己,还我生命以真实,掌握命运之方舟,行我人生之航程,我愿意真诚的微笑去揭下世人的面纱,还世界一片姿态万千,美丽纷呈。

生命的真实篇五

青春的.无怨无悔,命运的超出非凡!也许,在这浩瀚的宇宙之中。我们又总是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青春的飞扬,生命的可贵,逝去的生命渴求真实!而此生最大的遗憾也就是拥有了不珍惜!所有的逝去都将会是回忆的长流!而这却永远都只是青春中的一个过客!那样消失的无影无踪!逝去的生命,只希望不会再来,毕竟所有的消失都将会是无法挽回的!

逝去的生命

生命的宝贵,生命的源远流长!都将会由时间而改变!而时间却不是静止不动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如此,生命也固然如此!相信每一个小生命都将会是父母的宝贝!而这生命的诞生又总是经历了风风雨雨!生命的长存却是来之不易的。明天怎么样?那将会是不确定的!未来怎么样?那将会是一个未知数!相信,所有的拥有都不是一个巧合。而是经过自己的不断付出而造就了现在的一切!逝去的生命也无法挽回了,那就做到现在,珍惜拥有!相信,此时的我们,才能够算是最幸福的!因为懂得珍惜,才能够拥有现在的一切!

渴求真实

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同样的,生命的宝贵则更令人所向往!生命也许就在那一瞬间。但当你真正的去拥有的同时,便会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一生之中,同样会经过很多的事情!酸甜苦辣,乐在其中!这样的人生才会更加的绚丽额多姿!因为拥有你,一切事物随风飘扬!那就珍惜现在,所有的拥有都将会是值得的!不要总是活在幻想之中,因为那些美好的事物并不属于你!渴求真实,做最好的自己,不要因为任何人而改变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会是那独一无二的个体!命运非凡有同样在于此时!因此,相信自己,做最好。最棒的自己!成功与否,就在此时。渴望真实,乐观面对。坦然面对一切都将会是最好的!愿自己如初,我们依旧。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命运非凡,超出自我!

所有的消失都将会是无法挽回的。付出与回报却又总是在那一瞬间!命运的非凡将会无时无刻的打动着我们!只希望在这未来之路,都希望做最好的自己!追求完美,追求自由。生命之花,都将会更好的绽放!

逝去的生命,渴求真实,希望未来我们一直拥有!

生命宝贵,懂得珍惜。命运非凡,超出自我!

生命的真实篇六

海伦·凯勒(helen·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19世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疾有障碍的教育家。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个小城镇——特斯开母比亚。她在19个月的时候被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在她的导师安妮·莎利雯的努力下,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

她热爱生活:会骑马、滑雪、下棋,还喜欢戏剧演出,喜爱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并从中得到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着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海伦认为视力和听力丧失的悲剧往往发生在那些因贫困而无法给予孩子及时治疗的家庭。为了消除社会不平等引发的罪恶现象,海伦加入了美国国家社会党(socialistpartyofamerica)和国际产业工人协会iww(industrialworkersoftheworld),成为一名激进的社会主义者。

曾着有“我是怎样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的”和“我为什么要加入iww”两篇文章解释自己的行为动机。但西方历史教科书往往褒扬海伦·凯勒早年与疾病抗争的故事,而其成年后作为一名社会主义者的事实被故意忽略了。在《老师告诉我的那些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犯下的错误》一书中曾提到这一点。

生命的真实篇七

何为“命”?当生物叩启只能进出一次的大门后,即有了“命”。生命之可贵,如千年开放一次的铁树花。不,铁树花开千年一个轮回,生命没有轮回。上帝容纳万物,生命是他最吝啬的礼物。

稍有良知的人都不能容忍残害无辜生命的行为。谋杀,是法律上最恶劣的罪行。

如果世界是一树灿烂的果实,一颗果实的表皮上蠕动着一条罪恶的虫。在果实被狠狠的咬下一口之后若及时地出现一双除虫的手,那么这一点点的伤痕不会影响一整颗果实的美味。其他的果实更是努力地成长着,甚至不知道他们的伙伴身上曾出现过一条虫。但是,如果一颗果实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虫,整个果实成了黑黑的一团。那巨大的蚕食的沙沙声,令大手犹豫了,令其他果实惊骇了。这颗果实,即使后来除掉了身上所有的虫,也无可厚非的变得伤痕累累、面目全非。

虫的领导人说:“每一颗子弹都必须充满帝国的风范,每一枝刺刀尖上都必须烙有民族的精神。”树愤怒的摇晃着,为可怜的虫子,为它们对生命的蔑视。

在这里,虫的名字叫日本。那备受摧残的果实的名字,叫中国。

人们把那次虫灾叫做日本侵华战争,把最残暴的一次突袭,叫做――“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本士兵在这里开始了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残暴屠杀。数万名年轻人被包围着驱赶到城外,有的被日军用机枪扫射,有的则被当作刺刀练习的活靶子,或是被浇上汽油活活烧死。一连几个月,南京城的街道上堆满了尸体,到处弥漫着腐烂的人肉臭味。多年以后,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专家们保守估计,自1937年末至1938年初,南京大约有超过260,000名非战斗人员死于日军手中,还有专家认为这一数字超过350,000。

一位历史学家曾估算,如果把南京死难者的手连接起来,可以从南京一直拉到杭州,足有200英里长。他们的血总重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

生命,在日本官兵的屠刀下被蹂躏成了轻飘飘的纸张。

头脑中不自觉地切换过一张又一张血淋淋的图片:

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日军的刺刀训练和砍头比赛中被当成活靶子。

一群日本兵在了中国妇女之后,剖开她们的肚子,把她们活活地钉在墙上。

一个中国人的舌头被穿上铁钩后整个人被吊起来高悬于屋顶。

许多中国人被埋入深至腰部的土坑,日本兵正兴致勃勃地蹲在一旁看他们怎样被德国牧羊犬撕碎。

日军把婴儿撕成两半,甚至三块、四块,身后的长江水已被血染成红色。

……

这些惨不忍睹的图片浮现在脑海中时,我的血管如被棉絮堵住了般。血液无法移动,压抑地感觉逼得人快要崩溃。

斑斑兽行。罄四海之竹,无以书其罪;倾九天之水,难以洗其恶。

日本人民没有错,他们也是活生生的命。在禁止士兵与家人通信的战争时代,他们对战事一无所知。错的是在军国主义旗帜笼罩下日本官兵那被扭曲的灵魂。他们听不见妇女痛苦的哭泣,看不见孩子畏惧的眼神。或许,他们陶醉于他人的不幸中,甚至自以为是地将那一声声划破苍穹的惨叫声视做了贝多芬音乐的令一种表现形式。

一股股鲜血逆流成河,一具具尸骸覆盖大地,甜腻的血腥味弥漫着整个南京。安宁的旧城在持续6个星期的大屠杀后,真的安静了。躺着的人比站着的多,缺胳膊少腿的人比健全的多。只听得见乌鸦的哀鸣声,从城南一直响到城北。比凄凉更凄凉。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每个人都有一不小心被汽车撞死的可能。在那失去生命的一刻前,你还能模模糊糊的感受到周围发生的一切。有的人在万分焦急地打着急救电话;有的人将自己的外衣轻轻披在你因失血过多而显得削瘦的身子上;有的人匆匆的跑向附近的警察局呼救。更多的人围在你的身边,坚定地告诉你,“不要怕。医生快到了。挺住!”即使死亡就在下一秒,至少此刻,你的心不会被恐惧吞噬。你的死,是在众人的关怀下幸福的进行着的。

而在大屠杀中死去的那些人啊,死亡进行的时候,他们在哭,敌人在笑,呲牙咧嘴的笑。笑人临死的挣扎,笑生命的卑贱。这笑声,在歌颂魔鬼的伟大。这笑脸,在奉迎死神的到来。垂死的人,绝望的看了一眼天,灰蒙蒙的。人间比地狱更可怕。

六十几年过去了,中国在成长。但噩梦却持久不断。

这六十几年来,日本是在悔,他们越来越悔。但他们悔的不是它曾经犯过的罪行,它悔的是当初的这些罪为何要承认!

在德国不断向大屠杀的受难者表示歉意的时候,日本人却在东京膜拜战犯。一位在战争中受到日本迫害的美国人把日本人的行动形容为:这在政治意义上相当于“在柏林中心为希特勒建造一个大教堂”。

日本右翼势力日渐复苏。他们精心伪装,编造神话,把日本战争发动者的角色转换为战争受害者的角色。在广岛和长崎爆炸的原子弹给日本人民带来的恐怖成为帮助这种神话去代替历史的工具。

日本人民无辜而纯朴的心脏容器里,被一天天地灌进粘稠的墨汁。

诺贝尔桂冠诗人伊利威塞尔多年前就曾提出警告:忘记大屠杀就等于第二次屠杀。

西班牙哲学家小说家乔治桑塔亚流传下来不朽警句:忘记过去的人注定会重蹈覆辙。

怎样让世界记住大屠杀?怎样让日本诚服地将罪恶的头低下?摆在中国人面前的是一个历史留下的难题。

抵制日货的行为只在一念之间,争取世界人民的支持却是一段长久的路。

不能让可恶的虫子再次爬上成长中的果实。团结,是中国人最好的出路。

不要忘记血的历史,逝去的生命渴求着真实。

生命的真实篇八

姓名,由姓和名组成,也称名字。每个人的姓名,都是与生俱来的特定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也饱含着父母的殷殷寄托和牵挂。

而对于一位写作者来说,一般还会有另一个名字,那就是笔名。曾经很多人好奇地问我,我的笔名为什么叫荔溪老农?有什么特殊含义吗?对于寄托了我太多情感和印记的笔名,我真的是一言难尽。所以,我经常会含糊其辞抑或三缄其口,一笑而过。

为了一些不必要的纷扰,也不想让自己的名字像荔溪山水那样一直离奇神秘,现在,我觉得有必要揭开这面纱,隆重地介绍我的笔名给更多的人。

在我心灵深处,荔溪永远都是最美丽的地方,美的如我的笔名一样生动形象,淳朴实在。青山绿水,吊脚木屋,古朴典雅,温情秀美。作为湖南湘西“哇乡人”的主要集居地,独特的地方语言、浓郁的风土人情,神秘的“哇乡文化”、秀美的自然风光,已沿着那条荒草覆盖的茶马古道徜徉千年。

“老农”作为整个笔名的中心词,不但符合我的真实身份,尤其它还散发淡淡的泥土清香。勤劳,朴实、善良,默默耕耘,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华都在“老农”二字里。“荔溪”作为对“老农”的修饰,是警示自己不忘初心,不过飞多高走多远,都不要忘记回家的路。

窗外落叶缤纷。荔溪老农荷一把锄头走进广袤斑斓,用力如牛、虔诚如祭的他们背负青天烈日,埋首于脚下的母土,用执着给大自然注入了一种活力与春夏秋冬的灵性。他们,是伟大的征服者,是辽阔田野的主人,就像我的笔名“荔溪老农”一样简单而又真切。

久居闹市的人,哪怕你曾泛舟烟雨江南,看遍江南美景;抑或策马西风,阅尽北国风光,若有生之年能去一次荔溪,感受一回做老农的滋味,泡染一回泥土的芬芳,定会让你铭心刻骨,醉美一生。

写作就好比老农如十年如一日的耕耘,“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我知道什么一定要写,什么一定不能写,有人问我:“你希望你的文章成为流行还是经典?”我回答:“当然是经典。流行的东西就像山里的雪,瞬间化为乌有;只有经典的东西才会像家乡那条荔溪,清澈甘甜,经久不息。”

记得有人说过,文字表达的'最高境界,就是当读者看到你的文章,首先想到的是你的笔名,而不是姓名。在这方面我认为莫言做的非常好,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笔名早已童叟皆知,真实姓名却鲜有知晓。在我还不了解莫言时,最先吸引住我的是他的笔名。“莫言”的意思可能就是不要说话,要低调的近乎沉默寡言,只重耕耘,不问收获,这好像和我的笔名有点异曲同工。

创作出传世佳作,关键不是才华,而是心态。很多时候,一个稳重质朴的笔名,也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心态。一个没有淳朴健康心态的作者,只会把自己变成污浊的始作俑者,进而污染世界。成功的人,一般不是才华横溢的人,而是,最能以“老农”般亲切和蔼的态度,给人以山泉般清新好感的人。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落日在他乡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消失,天空像是末日的昏暗天气将一切笼罩。古人笔下的情,和雾霾下的景互相交融,凄迷而朦胧。摇曳的霓虹灯下,醉意阑珊的路口,经常会有摇摇晃晃的身影穿梭于浮躁的街巷。醉眼朦脓中,笔名里的乡愁,乡愁里才有的平和和安逸,会让你漂泊的情怀,有些许“采菊东篱下”的悠然。

我们都是故乡洒向海角天涯的种子,用笔名给自己盖一所温馨的房子,困了累了,就把诗心和真情在这里安放。有几分沧桑,也有几分接地气的赶脚。

我不拒绝生活的白眼和鄙视,面对挫折,就把难以释怀的心情,化成笔名里的淡然。走自己的路吃自己的饭,自我感觉良好就行。撷一抹山里的时光,沉淀喧嚣岁月。春来的日子,播种希望;秋收的季节,收获理想。守一方心灵净土,许流年淡薄时光,这种生活方式才是我喜欢的。我在取笔名时考虑到既要能够概括乡愁里的风花雪月,又不至于忘记自己来自哪里,将去向何方?想到这些,脑海里立即就浮现了四个字:荔溪老农。

不忘本,不虚浮,笔名就这样敲定了,不奢望被人铭记,只希望你看到我时印象中除了姓名,还有我的笔名。因为只有在你对我笔名的呼唤中,我才可以体会到生命的存在感和一份生活的真实。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