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备课(专业17篇)

时间:2023-11-07 作者:LZ文人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备课(专业17篇)

教学环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教育氛围和教育条件。请您参考以下一年级教案范文,了解一下如何为一年级学生编写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备课(专业17篇)篇一

教学目标:1.通过数学生熟识的玩具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2.学会书写数字。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内数一数,说一说图上都有些什么?

2.小组汇报。

二、写一写。

1.师示范,生书写。

2.生描红,师巡视。

3.同桌互相比较、评比。

三、练一练。

1.写数。

(1)生独立看图完成,师巡视。

(2)小组内交流,分别说一说每幅图中各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3)小组内评比,对于优胜者给予奖励。

2.看数画线。

(1)理解题意。

(2)生独立完成。

(3)同桌交流。

(4)集体订正。

3.数一数、填一填。

(1)理解题意。

(2)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玩具。

12345。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备课(专业17篇)篇二

复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复习重难点: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

一、基础练习。

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三、小结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课时:十几减9练习课(2)。

教学要求:

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多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15(2)9+()=18。

15-9=()18-9=()。

(3)9+()=14(4)9+()=17。

14-9=()17-9=()。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作业设计。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小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备课(专业17篇)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游戏中领会左和右,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那咱们一起唱一曲吧!(放歌曲,师生共同唱,并做拍手动作)。

提问: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拍的手?(手)。

1、认识左右。

(1)强调左右手的作用,加深对左右的认识。

师:伸出左手右手,看看自己这双灵巧的手,(学生看手)。

在生活中常用左、右手干什么?

(2)找找身体上的左右。

师:坐手、右手是对好朋友,配合力量可大了!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身体上还有像这样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请你一边找,一边和你的桌说说。

(学生活动,寻找身体上的左右)。

提问:“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身体上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老师建议,他说到哪儿,咱们也就指到哪儿行吗?”生汇报寻找结果,边说边指,其余的同学也跟着指一指。

小结:在我们身体上有这么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请这些好朋友帮忙,来辨别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师:现在我们来玩“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右手拍左腿,左手拍右腿。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左手叉腰,左手举起来,向左弯弯腰。右手叉腰,右手举起来,向右弯弯腰。

2.各种方位感知左、右。

师:刚才通过游戏老师发现你们能很快辨别出左右,现在我们再来试试......

师说学生做。

在第一排中,坐在最左边的是谁?(学生找,点到名的同学请站起来)。

第一排最右边的是谁?

第二排从右数第3个孩子是谁?

从左往右数第5个孩子是谁?

三、整理应用,内化提高。

课件展示课本13页第六题练习题。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听取信息)。

2、师:小蚂蚁的问题解决了,可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问题。

老师举起左手,老师举的是哪只手?

同桌互相说说。

请学生面对面,都举起右手?让学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课本13页练习:生活中的左右。

师:生活中也有这种情况,走楼梯时靠哪边行走!靠谁的右边?

我们很快就要成为少先队员了,行队礼时应该举哪个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这节课你认为哪个小朋友表现得好?也可以说说你自己。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臵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领会左右的意义。能准确的用左右来描述物体所处的位臵,是教学的重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是教学的难点。

回顾本次的教学活动,发现还有许多需要思考与推敲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辨别左右。

整合课程实质上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它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本节课我整合了语文课等多种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巩固对左右的认识。比如:在导入中,让学生认识汉字宝宝“左右”,在这里就整合了语文的资源。并再进一步区分识记这两个字,为以后解题读题做准备。

二、利用生活经验辨别左右。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这一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比如,在本节课中,我没有简单地讲述左右,而是在一上课,就让学生说说他们是怎样辨别左右的,学生的思维、语言、行为无不是在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合作与交流中流露出来的。课前我就想过辨别左右方位,单靠教师认真讲解和学生记忆是学不好的。因此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主动学习,但没想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如此丰富,他们辨别左右的方法如此多样。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原有经验为基础,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才是有效的学习。

三、让学生在玩中辨别左右。

布鲁纳说:"学习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本节课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他们在玩中学,在乐中悟。学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下,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游戏中。

1、活动形式多样。

本课中,我预设了很多活动,如找身体上分为左右的好朋友、遥控机器人、摆一摆文具并说一说、数一数、猜一猜,拿一拿;说说自己的邻居、拍手游戏、握握手等这些活动,有的活动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活动是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有的活动是对新知识的巩固与应用,把动手和动脑通过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学习效果的化。

2、知识层层深入。

分清左右的方法就是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因此在上课开始,我就问学生是怎样区分自己的左手和右手,经常用右手做什么事?这样对学生原有知识起到了承接和巩固,之后由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扩展到身体上左和右,学生会发现有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腿右腿等。接着通过摆学具,在动手做中,进一步加深对身边左右的感知。随后,把左右延伸到身边,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左右是谁,这样范围以自己的左右手为圆心,逐渐地扩大到身边,并质疑:同一人为什么既说他是在左又说他在右边?从而体会到左右的相对性。最后通过和同桌拍手游戏及握手活动进一步感受到左右的相对性。可以说知识是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前一个环节的结论做为下一环节的基础,每一部分在学完知识后,都能利用活动及时巩固复习。

四、课后感受不满意之处。

整节虽然游戏活动不断,但在重难点之处感觉没把学生激发起来,突破不够。要能做到收放自如就好了。再有受时间的限制,没有机会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物体的位臵,这方面对于本班学生来说也是个很大的难点。

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学生原有的经验不够一致,甚至差别很大,特别是组织学生用左手拍同桌的左手、右手拍右手时,少数学生在活动中处于旁观者的态度或是不能正确使用左右手做拍手活动,教师还需适时点拨、提醒、帮助他们,可请拍手游戏不顺利的组上台或任意组上台展示,能让学生从活动中安静下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左右的相对性,从而突破难点,效果将会更好。

教学中真的是千变万化,有许多不可预料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及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方面是我今后努力的重点。

总之,对于本堂课的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去感悟知识,领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臵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方法,感受到学习的价值。由于本节课以活动为载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的浓厚,学习的热情高涨,可以说是师生非常开心的"玩"了一节课。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备课(专业17篇)篇四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8、7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8、7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8、7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8、7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一共有多少把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8+7=□。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用小棒代替喇叭,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算法。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8+7=15。

25。

10。

还可以怎样算?

板书:8+7=15。

53。

1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备课(专业17篇)篇五

教材xx,xx页和xx页。

1、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了解到100以内数的顺序。

2、能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会数100以内的各数,弄清数的组成。

演示法,动手操作法。

会数100以内的各数,弄清数的组成。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数一数这里有几只羊?(10只)那你们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数出来的?(一个一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

师:那这里又有多少只羊呢?(20)请同学们举手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师:在我们数学王国中,数数通常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还可以十个十个的数。

师:现在同学们数出书本xx页当中有多少只羊,并圈出来,之后呢请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告诉对方自己是怎么数的。

(二)探究新知。

1.数100以内的数(跟着教学ppt)。

师:同学们,之前我们在茫茫的大草原上看到有100只羊,现在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从0开数到100。

(师生互动:0,1,2,3……98,99,100)。

师:我们将10根小棒捆在一起就代表一个10,两捆木棒就代表20,那么三捆木棒是多少呢?(四捆,五捆,六捆……十捆呢?)。

师:所以说100里面有10个十。

板书:10个十是100。

师:同学都很棒,大家一起跟着老师举起大拇指对着自己说:棒棒棒,我很棒!

2.练习巩固。

书本xx页做一做x题。

3.两位数的组成(教学例2)。

师:我们刚刚说过了,一捆代表1个10,那么七捆呢?(7个十,70)四捆呢?(40)。

师:那么同学们,你们告诉老师,两幅图片分别表示的数字是多少?(70,46)。

4.练习巩固。

书本xx页做一做。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很注意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了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0的物品,培养好的数数品质,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数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有花生、幸运星、豆子、小棒、橡皮筋等)。选取这么多丰富的材料一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很贴近生活的,二是希望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不同的人数物品的方法是不同的,同一个人数不同的物品方法也不同,这些丰富的学具本身就刺激了学生,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三是进行交换物品数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更具体的体验,有体验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交流才能落到实处。尤其是在检查别人数的过程中,学生们显得更为仔细,并且有自己的主见,会选择更好的方法来数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备课(专业17篇)篇六

 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x单元第x页例题x,练习x第x、x题。

1、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好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3、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学会对问题进行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具准备:课件、各色各形磁性贴片。

学具准备:白纸、铅笔。

其实啊,芳芳老师也有一些玩具的收藏,你们可能没有欧!

(一)、挑一挑。

(邀请x个孩子,逐个拿出毛绒玩具:墨鱼、比目鱼、骆驼、魔鬼鱼。)。

谁能从这x个玩具中挑出不同的?(分为两类了)。

(二)、分一分。

1.再拿来一个小鹿,应该放在哪边?

2.这是一个小矮人,放哪里?

3.那么,我现在把这x个玩具混在一起,除了刚才分为三类以外,还可以怎么分一分呢?

4.小结:孩子们真棒,刚才的“分一分”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板书),分类就是把同一类的事物放在一起,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不同。

(三)、学习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1.这里有4幅图(ppt),大家先仔细观察一下,孩子们想一想可以怎样分类?

2.可以分别按“颜色”、“形状”、“数量”分类。我们以一次体会到了不同的分类标准产生了不同的分类结果!

(四)、学习分类后的简单整理。

1.那么生活中有什么现象是“分类”呢?(ppt)。

2.分类有什么用呢?

3.接下来,我们一起看(ppt):这里是语文、数学、英语书,一共有多少本?怎么进行分类?我们这样整理一下,让我们自己看得很轻松、一目了然。我们再来数一数、加一加,与刚才所数的数据对一对,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4.师问:

(1)谁最多?谁最少?

(2)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5.这样的整理过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个内容“整理”(板书)。

(五)、学习简单的象形统计图。

(教具贴片)这里是我们前几天学习的几种平面图形,都认得吗?

1.首先,我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

2.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邀请孩子到黑板上来操作贴片)。

3.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4.谁最多?谁最少?你怎样看出来的?强调“一一对应”。

5.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当即拍照上传展示)。

6.算一算,分完以后总数量变了没有?

7.还可以怎样分呢?(步骤重复第4、5、6)。

孩子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回家后,把今天的学习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备课(专业17篇)篇七

1、为了表扬同学们对刚才所学知识的态度和效果,老师给班级读书角买了2本书。出示挂图:

师:淘气和笑笑都看了这本书的1/3,他们看得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

学生汇报:因为的书厚薄不同,所以两人看的页数也不同。(整体“1”不同,分数表示的量也不同。)。

2、阅读教材34页的“画一画”

画出每个图形的4分之1,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做?(学生总结)。

提问:为什么4个方格可以用4分之1表示,1个方格也可以用4分之1表示呢?

(学生可能的回答)。

生a:把4个方格平均分4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4分之1来表示。

生b:我把1个方格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4分之1来表示,只不过这个一份小一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备课(专业17篇)篇八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会看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难点:学会看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意图: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注意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现实中寻找学生学习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于周围的世界中,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体的设计思路如下:

1、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围绕新课标的这一具体要求,力图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统计,处处有数学。

2、数学活动化,让学生学习动态的数学。为了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统计的过程中,为此创设了摆一摆、画一画、分一分、排一排的活动氛围,从活动中初步感受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全过程,从而形成统计观念。

3、数学问题化,让学生学习思考的数学。注意在课中引导学生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数据,根据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拓展思维,深化对统计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积极发言,“长高了、长胖了、……。”

看,大头儿子也来参与咱们的发言了,(课件演示:大头儿子唱着歌向同学们走来,最后,露出两颗掉了的门牙笑着问候大家),谁发现大头儿子的变化了?(换牙了)。

有换牙经历的孩子说说自己换了几颗牙?

生:汇报自己的换牙数量。

师:面对全班换牙的情况,你最想了解什么?

生:换几颗牙的人最多?换2颗牙的有几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备课(专业17篇)篇九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

4、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二幅。

师:春天到了,教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郊外进行春游活动,同学们来到郊外,非常开心,吃过饭后,便玩起了游戏。

一、说一说。

出示主题图:(例3的主题图)。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2)13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6个同学。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

3、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板演,齐练,评讲)。

如:第1小题:8+68-6。

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

(其它各题与以上相同)。

b:出示“做一做”的主题图。

(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说成一个数学小故事吗?试一试(四人小组互说)。

(3)指名说(3――――5人)。

(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

1、完成p21:1。

出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2)你能根据你编的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

(3)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4)你能说说它们各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吗?

2、p21: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完成课外作业。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备课(专业17篇)篇十

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面――――第16面)。

完成第21页的第1题――――第4题。

教学要求: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3、认识3(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no:2。

教学内容:比大小(第17页的内容)。

完成第21页的第5、6题。

教学要求: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

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学情预测与反思。

1、出示主题画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梨桃香蕉)343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3234。

3等于33大于23小于4。

2、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谁会读?(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第21页的第5题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no:3。

教学内容:第几(第18页的教学内容)。

完成第22页的第7、9、10题。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三、反馈练习:1、投影出示:5只小鸟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学情预测与反思预测:生可能说出:我是看出的,她前面还有一个人,所以她排第2;我是数出来的,因为1的后面是2,所以阿姨排在第2为小朋友乔在第3,而阿姨排在小朋友前一个,所以阿姨排第2。

no:4。

教学内容:几和几(第19页和20页的教学内容:5以内数的组成)。

完成两个“做一做”和第22页的第8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计数器:老师拔数,学生观察。

1、(1)先拔二颗珠,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4)请你比一比:4和3谁大,谁小?请你用符号连接。

二、学习新知:

(一):主动探索:4的组成。

1、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4、读的组成(1)先领读: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二)学生合作:学习5的组成师: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请你赶快行动吧!

1、师: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4、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

5、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7、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然后再连线。集体评价。

三、练一练:第21页的第5题:集体评价第22页的第6题:这是一题判断题,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如何做,然后学生再开始进行判断。第8、10题放在托管时间完成。

学情预测与反思学情预测与反思预测:

学生有可能会有这种说法:5的组成有4个;它是按顺序来分的组;5的组成可以只需要记住2个就可以了。

no:5。

教学内容:加法(第23页-第24页的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27页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苹果树图、小草图。

生:小棒或学具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电脑演示: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并对四只小鸟加以特写。同时还伴随着清脆的鸟叫声。

2、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4、“一共有几只小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1=)。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2、全班交流算法。(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并板书5)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4和1拭目以待组成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1、“做一做”第1题(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2)学生汇报算式;3+2=5,2+3=5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2、“做一做”第2题要求学生边摆边列算式。

四、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1、游戏一:贴苹果要求:在苹果图片上写出“5以内的加法算式”并贴到苹果树上去。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大家摆学具说算式,一人写算式。评价方式:请学生当“小法官”

2、红花配绿叶要求:这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比一比哪能个小组找到的“红花”答案多。评价:给找到正确答案多的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智慧星”

五、托管时间完成第27页的第1————4题学情预测与反思预测:学生有可能说:我是一只一只数出来的;也有可能说:2、4只。

预测:

学生有可能出现的算法有:(1)数数法,也就是看着画面一只一只的数。(2)接数法,也就是先有4只鸟,接着往下数就是5(3)用小手指或小棒一个一个地数(4)运用数的组成来数。

no:6。

教学内容:减法的认识,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27页的第5————6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师:课件、实物投影仪。

生:5个圆片、5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按顺序填数()3()5。

2、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2+31+31+42+24+13+13、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把两部分合起来)。

二、探究新知。

2、学习减法算式问:3只纸鹤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拿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拿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板书:3-1=问:3-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然后全班齐读算式)3、发散联想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来。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3、学生独立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然后集体进行评价。

四、巩固反馈。

1、p27页的第5题(1)4人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鼓励。(2)说完图意后,再每个小朋友独立写出算式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说一说每个人写出的算式是不是符合题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2、p27:6每个小朋友拿出5朵小花,根据题目摆一摆。

学情预测与反思学情预测与反思目的:在这里设计一个这样的发散联想题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道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想法,这种想法越多越好。

no:7。

教学内容:练习课(第28页的第7————11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对所学的加、减法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结合图进行减法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按数的顺序填数。

1()34()5()()21()()3()()。

(学生口答)数的组成。

二、指导练习。

2、p28页第9题看图把算式填完整。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把算式补充完整。

4、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第28页的第10题。全班进行评价。

三、数学小游戏:回家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听算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能得100分。1+34-25-14-32-11+12+13-23-12+23+14-11+42+35-25-35-43+2(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no:8。

教学内容:p29页:0的认识。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30页1、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具准备:

1、三只小猴图片,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没有桃子的图片。

2、实物投影仪,活动灯片二张。

学具准备:1―――5的数字卡片和1张空白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学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

1、提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出示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小猴看到2个桃乐呵呵)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出示1个桃,问:用几表示?(小猴吃了1个桃,嘴巴鼓鼓的)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出示空盘子,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板书:0的认识板书0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

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

四、教学书写0 。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

3、学生写0在书中第29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从优缺点。

4、在准备好的空白卡片上写0。

五、巩固练习:

六、调查:0到底是双数还是单数,请大家回家查一下资料或问一问家长。学情预测与反思预测:学生有可能会说:第1只猴子在微笑,第二只猴子在咧嘴笑,第三只猴子不好意思地笑;有可能会说:第一只猴子吃饱了,第二只猴子没有吃饱不太高兴,第三只猴子没吃上,在馋嘴巴。学情预测与反思预测:比赛跳远学生立即会兴趣大增,面且会主动当起“小裁判”,从0起点起跳的规则也会深入人心。

学情预测与反思预测:

学生可能会联想到秤盘上的0,温度计上的0。

预测:

no:9。

教学内容:第20页有关0减法。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0页的3――――第31页的第9题。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说出图意。

2、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3、渗透空集的概念。

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和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不借助图口算0的加法、减法。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二:探索新知。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左手拿5支粉笔,右手一支也没有,两手一共有多少支粉笔?(学生口答算式)。

2、完成第29页的做一做(全班集体评价)。

3、第30页的第3、4题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先互相说图意,然后再列式计算。评价要求:先同桌互评,再全班进行集体评价。

四、综合练习:

1、p31页的第6题,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对做的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鼓励。

2、第39页的第5题要求每个同学先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再列式计算,蝚后集体评价。

3、托管时间完成:第30页的第7、8、9题和思考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备课(专业17篇)篇十一

教学内容:第84页―――85页的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

完成“做一做”及87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

教学准备:小棒、苹果教具、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快乐的周末来到了,老师领着假日小队的同学去军属李奶奶家做好事,这时他们正穿过一条喧闹的马路。(出示主题图)。

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有什么?

数一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各小组讨论,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教师选择性地板书)。

生:这些数都没有超过20。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和11―――20各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数小棒,感知满十。

师: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满十根后,捆成一捆放在一边,继续数,又满十根,再捆成一捆,明白了吗?(学生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一学生上台跟全班同学一起数。

数完后,师问:通过刚才数小棒,想一想,1捆小棒就是几个十?2捆呢?

2、摆小棒,学习数的组成:

(1)认识15。

请小朋友拿出15根小棒摆一摆,看谁摆得又对又快。

(学生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摆法,把不同的摆法指名学生展示在黑板上。

问:这几种摆法你最喜欢哪种摆法?

看你摆好的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是由一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板书:15。

教师领读。

(2)认识11和20。

问:谁能用你喜欢的好方法一下摆出11和20,并悄悄地告诉同桌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操作,并说理由)。

反馈汇报,问:11和20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120)。

同时领读。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十几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并且今后在摆小棒时,就可用较简便的方法摆了。

3、看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

1)、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直尺,找出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读一读。(先学生自由的读,再同桌互读,然后指名读)。

2)问:看着尺子上的数,你能提出些数学问题?

三、有趣练习,巩固新知。

1、比一比,摆一摆。

用小棒摆下面的数:12161720。

(要求:摆每一个数时,指名一位同学上台演示)。

2、连一连,猜一猜(出示练习十四的第2题的点子图)。

出示要求:从1到20。按顺序把点子连起来。

师:这是一个隐形小动物,这很想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7页完成第2题。

3、找一找生活中的数。

no:2。

教学内容:第86页的内容:11―――20各数的写法。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十六的第3----5题。

教学要求: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十位和个位”

教具准备:小棒若干,数位筒,计数器,学生准备小棒和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拍手数数。

从1数到20,从20数到1。

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

(1)一根一根数。

(2)先把10根圈起来,再看有几根。

3、下面每一堆有几个十?几个一?

一捆加一根一捆加三根2捆。

4、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

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学生往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边数。

问:右边的4根表示什么?

(我们把4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1个十)。

(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

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

“那么14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数。”

2、利用计数器写数。

出示计数器。

观察: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计数器右边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边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一,合起来就在个位上写几。

让学生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

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例4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摆小棒写数。

讨论:“20”个位上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也没有)。

三、巩固练习。

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

2、听老师读数,学生写。

121115171620。

3、给小马虎错误。

十一写成101十八写成81二十写成2。

4、做练习十四的第3―――5题。

no:3。

教学内容: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第88页的例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列出四个算式,并计算结果。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教学中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学数学。

教学重、难点:看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棒数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以下复习题。

复习:1)卡片出示: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9。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1、观察例图:盒内的10个和盒外的5个,这样,你可以说出哪些算式?

2、探究算法。

1)你能算出得数吗?请你把书翻到86页,试着填一填。然后把你的方法告诉你的同桌。

2)谁愿意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指名学生回答)。

3、老师小结: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既可以用数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算。

三、巩固深化,拓展创新。

1、出示做一做1。

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列出四个算式。

2、完成做一做2。做完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

no:4。

教学内容:十几减一位数(第88页的例6)。

完成“做一做”第89页的第1、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十几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能够用多种算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一天早上,二只松鼠提着一个篮子上山采松果,松鼠妈妈采了14个,松鼠宝宝采了3个,然后就一起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学生看图,然后让学生根据图意编一个小故事,比一比,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1、指名编故事。

2、有谁能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先同桌互相说,然后再指名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选择性的板书:

(1)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2松鼠妈妈比松鼠宝宝多采多少个?

(3)松鼠宝宝比松鼠妈妈少采多少个松果?

(4)松鼠宝宝还要采多少个才能和松鼠妈妈采的同样多?……………。

3、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2)14+3=?你是怎样算的?同桌互说算法,然后指名说。

(3)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4)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用你最喜欢的算法说14+3=?

4、再解决第2--------4个问题:

问:用什么方法计?如何列式?你是怎样算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二、巩固深化。

1、完成第88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最后教师指名说算法。

2、找朋友。

完成第89页的第1题。

3、比较大小。

让学生先在书中完成,然后再全班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为什么要这样填?

4、数学游戏。

第90的数学游戏学生自由的完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备课(专业17篇)篇十二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认识和体会“1厘米”的意义,初步培养估测意识,学会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测量。

正确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正确进行简单的测量。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合作意识,锻炼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合作交流。

多媒体课件,尺子。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小熊遇到了难题,想让小朋友帮忙,难题是“桌子有多长”。

二、知识探究

1.自主探索,感悟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学生测量桌子的长度,并汇报结果。

师生一起观察测量的结果,引出尺子。

2.认识尺子,认识1厘米。

活动一:通过认真观察、交流,总结出:

(1)尺子上有数字0、1、2、3、4……,0在尺子的最左端,表示起点。

(2)有一条一条的线,有长的短的,我们把这些一条条的线叫做刻度线。

(3)有“cm”-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学生通过打招呼认识它。

活动二:认识1厘米。

尺子上从0到1这一段的长度是1厘米,尺子上每一大格为1厘米。

活动三:1厘米到底有多长?

学生用拇指和食指对准尺上的0和1,比划一下就能感受到1厘米的长度。

寻找身边的1厘米:大拇指指甲的宽度、拇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大约都是1厘米。

有了1厘米的基础,进而认识3cm、5cm。(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三、用直尺测量物体的方法。

1.当0刻度完整无缺时,将物体的一端对准0刻度,看另一端与尺子上的哪个刻度对齐。(生动手测量自己的铅笔有多长,在测量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物体的一端与0刻度线对齐,而另一端却不能于某个刻度对齐,这时我们就看它的末端离哪个数字近,就说大约()cm。)

2.尺子上0刻度找不见的时候,物体的一端对准一个整刻度,看另一端与尺子上哪个刻度对齐,此时,物体的长度为两刻度值的差。

四、应用练习。

小熊量东西。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桌子有多长

尺子cm—厘米

《桌子有多长》一课,重点是让孩子认识1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以及能正确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教学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活动,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机智,然而,这也正是我所欠缺的东西,导致整节课进行得杂乱无章,秩序混乱,所以这是一节失败的教学。

1.创设问题情境,以小熊做客为主线贯穿整节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生动手量桌子这一环节,学生没有完全参与进来,这与我有很大关系,教师的示范作用本应该体现出来,但是自己也没有做到,这是不应该的。

3.认识1cm,体会1cm的实际意义这一环节,我做的准备不够充分,学生只是用手比划了几次1cm,不如给学生准备一些1cm的实物让他们体会好。

4.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少,只是单纯的看了小熊的错误,这种间接的方式肯定不如亲身体验好。

5.另外,平时的习惯养成没做好,导致课堂中间经常出现一些突发现象,我处理得很不到位,也没能及时的处理好,这些方面的技巧还需要自己一点一滴的去积累,慢慢去摸索,多动脑思考,多请教其他老师。

恳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备课(专业17篇)篇十三

1、通过观察、比较、摆学具等活动,能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进一步观察方法。

3、初步形成操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谁多谁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

用完整的语言表达两者之间多几、少几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教材相关情境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知,解决问题。

三、练一练。

学生积极参加活动,认识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1、看情景图,思考里面会有那些数学问题。

2、汇报问题。

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有几人?老师有几人?

学生比老师多几人?老师比学生对几人?

3、汇报结果:一共有10人,学生有8人,老师有2人,学生比老师。

多6人,老师比学生少6人等等。

4、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5、指名回答,汇报想法,列出算式:8-2=6。

6、独立完成,汇报:女同学有5人,男同学有3人。列式:5-3=2。

8、相互交流,相互解决问题。

全班交流。

1、与同桌合作,拿出学具摆一摆,交流结果,再完成填空。

2、合作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图上信息:图上有7只小鸭,三只大鸭。

提出并解决问题。

一共有几只鸭子?

列式:7+3=10。

3、与同桌交流图意,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有8个小朋友、10把椅子、每人坐一把,还剩几。

总结游戏,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要用刚才的观察方法来学习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1、课件出示情景图,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主题图中的情景:下课铃响了,老师和同学们在操场上进行课间活动。瞧,他们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数各数,有的在记录,玩得多高兴呀!

2、看看这幅图,老师想到了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你们猜猜,老师要提什么数学问题?

3、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那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4、你是怎么知道,学生比老师多6人的呢?

5、要求学生比老师多几人,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6、试一试: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多少人?你是怎么想的?

7、出示问题: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多少人?

小结:这两个问题中,谁比谁多和谁比谁少说法不同,意思都是一样的,所以结果都一样。

8、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1、第1题。

让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再完成填空。

2、出示第2题图,引导: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参与学生小组活动,适时给与必要指导。

3、让学生看图,交流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以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训练学生根据情景图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两个不同的问题,体会比较多少的不同表述方法。

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活动。

把椅子?

列式:10-8=2。

1、小组合作,完成调查活动,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全班活动,做游戏。

1、小调查:调查小组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做一做。

2、组织学生做游戏: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想跟谁比就跟谁比。

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老师有2人,学生有8人。男生有3人,女生有5人。

1、学生比老师多几人?老师比学生少几人?8-2=6。

2、女生比男生多几人?男生比女生少几人?5-3=2。

备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备课(专业17篇)篇十四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4、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6、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7、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8、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9、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教学用具: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教学方法:实验研究法。

知识与技能:

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七巧板使学生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备课(专业17篇)篇十五

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1、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应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1、理解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能解答求另一个加数以及相差数的应用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备课(专业17篇)篇十六

一、复习内容:

1、字词:复习本册教材里的生字157个,396个左右的词语,并会运用。掌握10个多音字,辨别形近字。复习钢笔字的写法,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2、阅读:复习预习课文的要求;复习抓住重点词句、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方法;复习用"摘句法"、自然段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段落大意的方法。

3、写作:学会把一件事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学会文章"开头"、"结尾"的写法;巩固把长文章缩写成短文的能力;复习写启事。

4、听说:复习背诵指定的课文,有的还会默写;复习有条理、具体地说清楚一件事,根据要点清楚地介绍自己的家;简明扼要地介绍一本课外书。

二、具体举措:

1、扎实:复习的知识要以本学期必学知识为主,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特别是后进生,更要从一点一滴抓起。从字到词、句、篇,不放过任何的一点。

2、分层:复习时要与平时的教学一样,也要注意实行分层教学。对优等生来说,设置一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延伸的或加深的灵活的题目。而后进生,我们则应更多地"开小灶",对本学期的知识给予补习与复习,扎实基础。

3、深化:复习并不是某种意义上的"炒冷饭",应该是"温故而知新"。在复习时我们要立足于"打实基础,有所创新。"我们仍然要坚持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旧的知识上进行深化,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新的见解。

4、拓展:在复习时,学习的范畴不能拘泥于原有的知识,而应该有所拓展。可以出现新的语言,新的阅读资料,让学生进行学法的巩固和迁移。

5、移情: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多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习上的自卑心理。在复习课上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既觉得复习课是重要的,又觉得复习课是轻松有趣的,在好学中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特别是对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更要多关心,多照顾,布置分层要求,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三、复习办法:

按内容分块复习,层层落实。

四、重点辅导对象:

五、复习课前学生的准备活动:

翻看有关的书本、作业、练习卷等。

(1)整理每个单元易出错的字词。

(2)看看每个单元的作业题型和错错的题目。

(3)想想自己还有哪种类型的什么题目没有掌握。

(4)整理每个单元的学习提示,复习学习方法。

(5)翻看自己的作文本,回顾每个单元的写作要求。

单元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听说训练。

一按要求预习课文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二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写启事有条理、较具体地把一件事说清楚。

三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把事情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四用摘录句子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仔细观察,把图意写具体按要点介绍自己的家。

五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写好文章的开头简要介绍一本书。

六用归并片段段段意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写好文章的结尾。

七简要复述课文缩写课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备课(专业17篇)篇十七

认知目标。

1、对星空中的一些星座(由7颗星组成的)的星星计数。

2、按给出的数在方格纸上画星图。

3、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的星座知识。

1、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2、在画点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

按给出的数在纸上画出星图。

1、教师方面的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小圆片。

2、学生方面的准备:课前有关星座的知识探究、水彩笔。

一、情境引入。

1、播放歌曲《一闪一闪亮晶晶》。

师:夜晚悄悄地来临了,美丽的月亮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可爱的小星星在对你调皮地闪动着大眼睛,这些星星用直线连接起来,就形成很多的星座。请学生分组交流介绍收集到的有关星座的知识。

2、个别回答:你知道有哪些星座吗?星座对于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呢?

3、出示课题:美丽的星座。

二、新授实施。

1、教师边操作多媒体课件,边介绍:天鹅座、狮子座、猎户座,北斗七星座。

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同样是7颗星星,可是由于排列的位置不一样,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

2、请你用7个小圆片模仿摆出以上的四个星座,教师巡视辅导。

3、你还能用7个小圆片摆出其他的形状,并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组织评比:谁的星座最可爱、最美丽?

4、小结:奥妙无穷的宇宙世界等着小朋友长大以后去探索、去求知。

三、练习尝试。

1.我们可以把这些星星看作是一个小圆点,然后我们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星座。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画画看呢?(教师选择其中的一个星座带领小朋友尝试画)。

师:先画4个圆点,将点与点用线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形成一幅星座图。

生:选择喜欢的颜色画4个圆点来画出星座。

2、想一想,画一画:用4个圆点、5个圆点创作出其他的星座,小组内交流评比。

3、教师指导写数:7的写法。

四、探究巩固。

1、比一比,赛一赛:我是小小天文家。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己来发明星座,并展示学生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

2、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本领?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呢?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实用15篇)

    教学工作总结可以让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师角色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为未来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总结的范例,看看是否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创作的灵感和思路。

    社会生活工作学习心得体会大全(19篇)

    工作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而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发展计划。在写工作心得体会时,不妨参考以下范文,通过比较和参照,找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

    小英雄雨来教案中班(通用21篇)

    2.中班教案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记录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一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样例,请大家一起来学习和探讨。活动目标:1、学习分组合作

    片区工作汇报发言稿(专业16篇)

    工作汇报可以为工作评价、绩效考核和晋升提供依据,对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汇报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

    商标审查工作总结(模板16篇)

    月工作总结是发现自己潜能和不足的重要方式,也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必要步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供大家借鉴和学习。根据xx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

    公司总裁年会演讲稿(优质18篇)

    公司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和公益事业的发展。这些总结范文涵盖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为您提供全面的参考。亲爱的各位同事,尊敬的吴总

    研究生三年规划表(专业13篇)

    在生活中,规划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时间和资源,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条理。规划计划范文汇总如下,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一)根据mbti职业测评结果显示

    职业技能培训合作协议(专业21篇)

    进行合作可以促进多样性和创新思维的碰撞,产生更好的解决方案。如果你对合作感兴趣,以下是一些专业书籍和研究报告,供你参考学习。甲方:乙方:为了发挥双方优势,合作搞

    安置点工作方案(实用17篇)

    工作方案是一种制定出来用于指导工作的计划和方法,它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达成工作目标而设计的。我们精心收集了一些成功项目的工作方案,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指

    管道维修年终总结(热门16篇)

    年终总结是对自己成长的一次反思,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不足之处。在以下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过去一年的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收获和值得改进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