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诗歌伞教案小班 诗歌鉴赏教案(通用10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ZS文王

小班教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学习风格和需求。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经过精心调整和优化的五年级教案范本,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诗歌伞教案小班篇一

时间:23日下午

学生:高三某班

教材内容:海子的《日记》,杜甫的《孤雁》,苏轼的《卜算子》课前准备:

投影仪投放,苏东坡的画像,字迹。

分组:引用李商隐(庄生梦蝶),辛弃疾(金戈铁马),柳永(冷月无声),日本学者对中国文学的评价(风花雪月)等等。

开始上课:

贾老师:上课

学生:老师好,我要努力学习。。。。。。

面向观众席

贾老师:为了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向老师们鞠躬。

学生鞠躬。

诗歌是深沉的,我们祖先都没有说透,《尚书》说诗言志,为什么要借助诗呢?

是为了抒发情感,最难把握的东西,人类在语言发展中逐渐发现,诗歌是最好的安顿情感和心灵的方式。。。。。。

贾老师问:情感有几类呢,怎么划分?

有学生说:孤独。

有一学生站起回答:喜和悲

贾老师:非常聪明,快乐和悲伤,古希腊(喜剧和悲剧)。

为什么诗歌安顿的悲伤多呢?孤独。

我们就带着这样一种理解走进诗人的感情世界。

贾老师带着深情读海子的诗歌。

孤独是痛苦的,海子写出来的诗歌带着怎么样一种意向。

领读一遍

学生齐读(背景音乐古曲)

贾老师提示:孤雁,为什么要寻找,寻找什么?

贾老师提示:要带着一种蔑视一切的态度,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魄。

卜算子 苏轼

一女生朗读 读的很有感情(声音微小)

贾老师提示:读诗是走进诗歌的第一步。歌诵言,所以我们国家的诗叫诗歌。

对于上面两首诗歌,进行整体的感受,有没有共同的情感走向(反复提示两遍,加深印象)开始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贾老师走下讲台和学生进行交流,与一组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一分钟后

1,贾老师提问:这两篇文章有没有共同的情感走向?有没有?

庄生梦蝶组:孤独。

贾老师:同意不同意?

学生:还有悲凉。

贾老师:是不是进入了诗的境界。。。。。。

2,贾老师:有没有共同的意象?

孤雁------孤鸿

贾老师:在高考中比较阅读需要注意,上海卷有两年出到比较阅读的题目,可见。。。。。。

那么我们从形式方面和内容方面分析一下。

形式方面 内容方面 (板书)

体裁和表现形式 题材,内容,意境,意象

贾老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快速抢答。举手站起来,抢答。

一学生起身: 不同。孤雁是五言律诗,卜算子是词。

一女生回答:

第一首1:孤雁;2:云;3:野鸭

第二首 1:缺月;2:疏桐;3:幽人;4:孤鸿;5:寒枝;6:沙洲

贾老师:意象包括四大类,植物,动物,人物,抒情主题

(对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出画面,每一组都想,把意象想成画面,一组一个画面。

开始讨论。贾老师下讲台看学生想出来什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几分钟后

一女生解题,描述一下诗歌描写的意想,一人一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一男生,不是概括而是描述。重新描述。

投影仪 画面

贾老师启发:他在想什么呢,想家吧,想朝廷吧,想。。。。。。

明代一个画家画的不是太清楚,在哪啊?

为什么要展示画面?他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呢?讨论,抓紧时间。

学生答,

贾老师总结

第一首诗歌:孤独不得志,对家的思念,对朝廷的思念。

第二首诗歌:没有知音,没有人理解,对故乡,亲人,朝廷都有,还有没有?还有更高的,对天下太平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感情。

孤雁是一个孤独离群但是向往群体的形象。野鸭呢,反衬,是一个自鸣得意。

诗歌的本质是什么?

布置课后练习

最后一句话,诗歌是心灵的家园。

下课

[打包下载] [引用该文] [发表评论] [转寄该文] [关闭窗口]

此文章相关评论:

该文章有11个相关评论如下:(点这儿论坛方式查看)

董隆 发表于: 2004/11/24 02:54pm

又让我得了第一。

我的心都要醉了,别认为我是谀词,尤其是这最后,让学生带这问题离开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妙!

顶部

初雪霁 发表于: 2004/11/24 03:39pm

省略部分多?其他组的解读情况?

顶部

szw6998 发表于: 2004/11/24 04:59pm

还要细看,然后再说

顶部

草 发表于: 2004/11/24 08:37pm

打印机有问题了,

先在这占个地方

顶部

xiaoyanzi 发表于: 2004/11/24 09:02pm

xiaoyanzi认真听了这节课,就不再评论了。

洗耳恭听各位的高见!

顶部

hbxfld 发表于: 2004/11/25 08:35am

不错啊

顶部

xiaoyanzi 发表于: 2004/11/25 10:10am

hbxfld

感谢参与!

顶部

天地一沙鸥 发表于: 2004/11/26 10:31am

看得不太懂啊,不好妄说。

顶部

臭虫 发表于: 2004/11/26 01:22pm

我来说两句,实在看不下去了^^^^^^^^

开始上课:

贾老师:上课

学生:老师好,我要努力学习。。。。。。

面向观众席

贾老师:为了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向老师们鞠躬。

学生鞠躬。

是语文课吗?怎么玩政治了?看来我也要鞠躬了:感谢给我看您的帖子。有手帕的吗?我感冒了。

诗歌是深沉的,我们祖先都没有说透,《尚书》说诗言志,为什么要借助诗呢?

是为了抒发情感,最难把握的东西,人类在语言发展中逐渐发现,诗歌是最好的安顿情感和心灵的方式。。。。。。

诗歌不是东西,诗是生命的转移和存储的一种方式,它凝固在语句里。

贾老师问:情感有几类呢,怎么划分?

有学生说:孤独。

有一学生站起回答:喜和悲

贾老师:非常聪明,快乐和悲伤,古希腊(喜剧和悲剧)。

为什么诗歌安顿的悲伤多呢?孤独。

我们就带着这样一种理解走进诗人的感情世界。

感情的分类心理学有标准呀?!!!!

郁闷!!

顶部

elvis007 发表于: 2004/11/26 02:14pm

诗歌和散文同样难讲,

教有定法那就不是文学了

顶部

盖玉春 发表于: 2004/11/27 07:07pm

聆听着大家的高论。

诗歌伞教案小班篇二

《太阳和月亮》是一首简单而有趣的诗歌,比较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情景化、游戏化的教学过程,使幼儿参与其中,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游戏中自然地感受到白天的热闹和夜晚的安静。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学说短句:**醒来了,**睡着了。

3.大胆想象,尝试仿编诗歌。

教学用ppt图片。

一、出示图片月亮和太阳,激发幼儿兴趣。

二、观看课件,学习诗歌

1.欣赏诗歌第一遍

“你听到了什么?”

2.第二遍欣赏诗歌,理解内容

a: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b: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白天怎么样?白天真热闹,热闹是什么意思?

c: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夜晚怎么样?夜晚静悄悄,静悄悄是什么意思?

3.幼儿学习诗歌(集体、个别)

三、利用图片,幼儿尝试仿编诗歌

1.幼儿大胆想象,讲述

2.结合图片,幼儿进行仿编

外面太阳出来了,我们出去找找还有谁醒来了。然后再编到诗歌里,念给其他小朋友听听。

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1.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儿歌教学更生动,易于小班幼儿理解,运用两段不同的.音乐,“活泼”和“安静”让幼儿体验诗歌的意境美,并理解了“热闹”和“静悄悄”。

2.教师语言富有感染力,教态亲切、自然。

课件制作,在声音链接上要调整一下,能更好地发挥音乐的作用,诗歌创编部分可以省去一个环节。

诗歌伞教案小班篇三

二、作品分析

“今天比比哪个小朋友最先睡觉?”“浩浩,别和星星讲话了!”午睡前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加上本班的床位又是大通铺,小朋友一个挨一个的睡觉,给幼儿之间说悄悄话提供创造的机会,加上小班幼儿兴奋强于控制,自控能力差。所以幼儿在老师的来回巡视的情况下被动的入睡。这篇文章短小、简洁,用重复的手法创造出一种安静、甜美的氛围,让读者感到很温馨,像妈妈哼唱的摇篮幼儿曲,读者听着仿佛也要进入梦乡。“七彩的梦”溜出窗外,又营造了一个令人向往、值得回味的广阔空间。

三、教案目标

1、初步理解诗歌,用语言、动作、表情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2、感受诗歌摇篮曲的风格。

活动重点:初步理解诗歌,用语言、动作、表情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活动难点:幼儿能感受诗歌摇篮曲般的美。

四、教案过程:

教案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一、调动幼儿已有经验,重点前置。

1、引起注意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2、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根据已有经验进行)

二、幼儿初步理解诗歌,用语言、动作、表情表达自己对诗。

诗歌伞教案小班篇四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学习三拍子的不同节奏型,培养节奏感。

2、使幼儿能用节奏乐表现对春天的感受。

活动准备:

1、三角铁、小铃、木鱼、沙球、2、节奏卡: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停乐曲《春天》,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特点。

2、让幼儿听音乐拍节奏,请个别幼儿先拍出几种不同的四三拍节奏型。

3、出示三张节奏卡,引导幼儿观察,有什么不一样?

(1)三角铁节奏。

(2)木鱼节奏。

(3)小铃节奏。

4、分声部让幼儿徒手练习,分组练习四种乐器的节奏型。

5、每组请一位幼儿领奏,全班幼儿持乐器在教师的指挥下合奏数遍。

6、师指出不足之处,继续练习。

7、放录音,幼儿伴随音乐合奏。

8、小结幼儿上课情况。

诗歌伞教案小班篇五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知道春雨会给大地带来生机,初步了解植物生长与春雨的关系。

春天大图一张,种子、麦苗、梨树图示

一、谈话引题

二、出示挂图,教师朗诵诗歌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一遍

师:哎~诗歌里说的春雨是怎么下的啊?春雨落下来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小结:原来春雨落下来的声音是“滴答、滴答、滴答”

师:谁需要春雨呢?它是怎么说的?

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引导幼儿说出下一句。

2、出示图片,教师再次朗诵一遍

师:春天里种子发芽了、梨树开花了,麦苗也渐渐地长大,真是太美了。带着这种美好的心情,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遍。

教师一边朗诵,一边出示教具

3、幼儿跟着朗诵一遍

师:春雨真厉害!小朋友让我们看着图片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朗诵一下《春雨》吧

4、分组分角色朗诵2~3遍

师:下面我们来扮一扮种子、梨树、麦苗、小朋友,老师就扮演春雨一起来朗诵一下这首诗歌。

三、启发幼儿扩编

出示春天挂图

师:请小朋友看看图片上有谁?下春雨了,他们可高兴了,猜猜它们会怎么说?让我们把它们说的话编进诗歌里。

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说完一句诗歌。

四、结合挂图,完整朗诵

师:我们一起把这首好听的诗歌一起念一念吧。

诗歌伞教案小班篇六

1、欣赏诗歌,感受春天十大自然的变化。

2、学说诗歌中的`优美语句。

3、尝试仿编。

:事先幼儿观察春天的自然变化。

一、结合生活经验讨论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来的?春天在哪儿呢?

二、欣赏诗歌:春天的秘密

1、幼儿欣赏一遍配乐录音。

2、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诗歌里告诉我们春天在哪里?

3、分段欣赏,学说诗歌中优美的语句。

4、幼儿再一次欣赏一遍配乐朗诵。(教师朗诵)

三、尝试仿编。

如: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天在哪儿呢?

青蛙从泥洞里站出来,

小声地说:春天在这里,春天在这里。

(附)诗歌:春天的秘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天在哪儿呢?

小河里的冰溶化了,

河水淅沥淅沥地流着,小声地说:春天在这里,春天在这里。

诗歌伞教案小班篇七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儿童诗歌,让生知道什么是儿童诗歌以及儿童诗歌的基本知识。

2、让生了解儿童诗歌的特点。

教学准备:

几首儿童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诗歌。你们知道什么是诗歌吗?

生说自己对诗歌的看法。

师总结: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那什么是儿童诗歌呢?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对象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

二、欣赏与讲解

1、欣赏儿童诗歌:

《月亮》

天上月亮圆又圆,

照在海里像玉盘。

一群鱼儿游过来,

玉盘碎成两三片。

鱼儿吓得快逃开,

一直逃到岩石边。

回过头来看一看,

月亮还是圆又圆。

这首儿歌在月照大海的静态美景中,通过鱼儿的“逃”和“看”的动态加入,在精巧的构思中,创造出一群小鱼儿戏水观月的优美意境,既有童话般的境界,又有盎然的童趣。

又如:

《妈妈是棵大树》

妈妈是棵大树,

我是树上小鸟,

每天,在妈妈身边,

快活得又蹦又跳,

热了,妈妈给我绿荫,

绿叶摇响催眠小调;

冷了,妈妈把我搂紧,

雪花谱出春的歌谣。

啊,妈妈,

将来不论飞到哪里,

我都不会忘记,

这翠绿的林梢。

这是一首写我与妈妈的小诗,同学们可以仿照这个样子写一首与妈妈有关的诗歌。

三:与生交流让生说一说他还知道哪些儿歌,这些儿歌好在哪里?

诗歌伞教案小班篇八

整个活动分五大环节。

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激发学习。

一开始,我便播放下雨的声音,让儿童说说小雨点落下来的声音,来唤醒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具有亲切感。

第二个环节:让幼儿讨论:小雨点会落在哪里?谁喜欢小雨点?为什么?通过讨论让幼儿懂得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好处。为课后的创编做铺垫。

第三个环节:结合课件初步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动词:张(嘴巴)、摇(尾巴)、发(了芽)。

教师依次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小雨点落在了哪里?

花朵、鱼儿、种子是怎样表现的?它们的心情怎样?

教师引导幼儿将看到的、听到的或想象到的大胆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以诗歌内容小结,同时用动作表现动词。

第四个环节: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并加动作进行表演。

我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结合图片朗诵诗歌,让幼儿对诗歌有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提问:听了这首诗歌你感觉怎样?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通过提问让幼儿感受诗歌的优美,回忆所获得的知识经验。然后通过师幼完整朗诵,幼儿边朗诵边加动作进行表演的形式学习朗诵,使幼儿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及小雨点给花朵、鱼儿、种子带来的快乐。然后,让幼儿自由扮演角色,大胆的用语言和动作表现诗歌内容,体验游戏的乐趣。

第五个环节:活动延伸:请幼儿在活动区仿编诗歌并朗诵给大家听。

启发幼儿思考"小雨点还会落在哪里?那里有谁?它会乐得怎样?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观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诗歌伞教案小班篇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诗歌《公园真美丽》,感知理解诗歌中春天的气息。

2.通过观察图夹文的诗歌,能有序地记忆诗歌的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诵。

3.感受公园美丽的色彩,尝试简单的仿编诗歌,体验仿编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自制大图书、图片、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引出主题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师:是啊,冬爷爷刚走,春姑娘就提着百花篮,伴着春风,带着春雨,悄悄地来到了人间,大自然又生机勃勃了,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吧!(教师播放《郊游》的音乐,幼儿欣赏)二、欣赏学习诗歌(一)学习第一段1、师:哇,公园到啦!

师:在逛公园之前,我们猜猜看公园里会有什么呢?

师:那我们一起去逛公园,看一看公园里到底有什么?

师:瞧,公园里都有些什么呀?

师:师:公园里原来有这么多的景色啊!

2、师:那这些景色会是什么颜色呢?它们呀就藏在这一本书里,想看吗?

师:它们有什么颜色?谁能用一句完整地话说一说:公园里有什么颜色的什么?

师:哇,公园里居然有这么多漂亮的颜色啊!

3、师:那这么多漂亮的颜色我们可以称它为彩色!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公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呀?

师:哦,公园是一本彩色的书!

师:那我们一起来夸一夸这个公园里的景色吧!(教师朗诵诗歌,鼓励幼儿一起参与朗诵)师:有的小朋友把公园里的景色夸的真漂亮,我们一起再来试一试!

2、师:瞧,谁来了?那小鸟会在公园里唱什么歌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师:看,是谁在公园里唱歌呢?他是怎么唱歌的呀?小青蛙们唱歌咯!

4、师:这些都是小动物在唱歌的声音,那还会有什么声音呢?听!(“嚁嚁嚁”)有谁猜出来这是谁在唱歌?这是蟋蟀的声音,它是一种昆虫,生活在田野里或者公园里,喜欢鸣叫,声音也很清脆很响亮。

5、师:(“沙沙沙”)这是谁在唱歌?原来小树叶也高兴的“沙沙沙”唱起了歌。

6、师:我们来玩个小游戏,我说小鸟,你们模仿小鸟唱歌;我说青蛙,你们模仿青蛙唱歌,再交换。

7、师:这么多好听的声音,公园真是一本——会唱歌的书。(教师示范带领幼儿朗诵)师:我们一起来把会唱歌的书唱一唱吧。

师:请女小朋友做小鸟,男小朋友做青蛙,老师做蟋蟀,最后大家一起做树叶,好吗?

(三)完整朗诵1、师:春天的公园是最美丽的,所以这首诗歌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公园最美丽”!

2、师:我们把最好听的声音亮出来!先一起读题目,请男孩子朗诵彩色的书,女孩子朗诵会唱歌的书,我们比一比谁朗诵的更好。

3、师:春风是很轻柔的,吹着公园里的小花小草,所以我们在朗诵彩色的书这一段时要用很优美的声音,我们再来试一试。(交替角色)三、创编诗歌1、师:公园是一本彩色的书,在公园里还有哪些有颜色的事物呢?什么颜色的什么,请你说完整。(黄黄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白白的玉兰,红红的茶花……)2、师:公园是一本会唱歌的书,在公园里还有什么也会唱歌?会唱什么歌呢?(小鸭嘎嘎嘎,小鸡叽叽叽……)3、再将儿歌完整朗诵一遍。

四、音乐活动《杨柳青》

教师:公园里这儿红,那儿黄,还有绿绿的草地和杨柳真美丽呀!让我们共同演奏一曲《杨柳青》吧!

附诗歌《公园真美丽》

公园是一本彩色的书,绿绿的草地,红红的玫瑰,黄黄的小船,蓝蓝的湖水。

公园是一本会唱歌的书,小鸟“叽叽叽”

青蛙“呱呱呱”

蟋蟀“嚁嚁嚁”

树叶“沙沙沙”。

诗歌伞教案小班篇十

1、结合自己的感受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歌的句式特点。

2、愿意大胆表达,学习用合适的词语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觉,学习仿编诗歌。

3、加深对自我的认识,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心情和感觉的变化。

4、认读重点字词:高兴、生气、伤心、累、冷、热。

1、知识经验准备:了解一些表达心情和感觉的词语,懂得它们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周围人的表情。

2、物质准备:ppt课件、画有不同表情和表现感觉的的小图片有表情或感觉特征突出的照片或图片若干。

3、环境准备:激昂准备的照片和图片布置在教室里。

:大班语言诗歌课件《有时》ppt课件

一、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候。

2、幼儿有序取书或教师发书。

二、感知理解活动

1、交流分享:丰富的表情。

师幼一起观看各种表情的ppt图片。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表情,猜想产生这些表情的原因,鼓励幼儿用相应的词表达所观察到的心情和感觉。

2、欣赏诗歌。

播放诗歌ppt,教师朗读诗歌,幼儿认真倾听,感知诗歌的内容。

3、幼儿自主阅读,教师观察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根据画面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回忆所听到…,与同伴相互交流,说出诗歌的内容。

4、集体阅读,学习描述和感觉的词语。

教师与幼儿以问答的形式熟读诗歌。

三、体验活动

五、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幼儿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