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怀念袁隆平 介绍袁隆平的演讲稿(实用7篇)

时间:2023-09-12 作者:字海演讲稿怀念袁隆平 介绍袁隆平的演讲稿(实用7篇)

演讲稿首先必须开头要开门见山,既要一下子抓住听众又要提出你的观点,中间要用各种方法和所准备的材料说明、支持你的论点,感染听众,然后在结尾加强说明论点或得出结论,结束演讲。优质的演讲稿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演讲稿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演讲稿怀念袁隆平篇一

大家好!

当金戈铁马的喊杀声渐渐远去,谁,会为人们所崇拜?在曾经一次媒体调查中,有舞台上的`明星,有英勇的烈士,还有伟大的领袖,直到这份名单的最后,袁隆平教授的名字才挤入我的眼帘,这入选的科学家默默守望着人们对科学家的那份敬重,而到了第二年,这的守望者也消失了。

数年前的一个夏天,在湖南安江的一块农田里,一位农民模样的人,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着头,弯着腰,正在寻寻觅觅。他,就是袁隆平。在那时,他是安江农校的一位教师,正在寻找雄性不育株水稻,以便进行水稻杂交试验。在次年六月份,他带领助手和新婚不久的妻子,先后共检查了1.4万余株稻穗,找到了6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植株,之后耗时六年进行试验。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挫折,袁隆平并不气馁,继续坚持着。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于一九七三年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周国平说过,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才是最美好的。在这最美好的时光中,我们崇拜的对象不应该是聚光灯下那些所谓的“星”,而是那些能够激励我们,充实自我的,真正为社会做出奉献的人。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像袁隆平教授一样无私奉献的“星”,让我们与星光同熠。

谢谢大家!

演讲稿怀念袁隆平篇二

大家好!

不容置疑:民以食为天。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只是近些年的事。在解决祖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吃饭问题上谁的贡献呢?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标准答案:袁隆平。

看了央视记者对他的采访,我为他的两个梦想深深地震撼,感慨着:这才是伟人的梦想,这才是追梦的伟人!

他的一个梦想是“禾下乘凉”:超级水稻个头比高粱还高,稻穗有扫帚那么大,稻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他这个梦想真够高的——不但水稻长得高、产量高,而且境界更高。被1960年的饥荒刺痛,他研究水稻是为了能让大家都吃饱饭。他这个梦想也够远的,遥远得像一个特不现实的神话。从1960年7月发现奇异的稻子,采花药进行镜检,反复种植、实验,到19xx年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提出三系育种法,从14000多个稻穗中仔细搜索出6株不育株,两年春播、翻秋,仅有四株繁殖了两代。1970年,他翻山越岭跟助手到海南,终于找到“野败”取得突破性进展,1973年育成第一次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的制种技术。其中,他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耐住了多少寂寞的休闲时光,忍受了多少无知无聊者的冷嘲热讽啊!从三系法、二系法到超级杂家水稻、海水稻,再到落实研究成果的“三产四丰”工程,他风里来雨里去百折不回,五十年如一日,累在其中乐在其中。如今,他名满全球,水稻亩产早超一千公斤,个人品牌价值超过千亿,依然不辞劳苦在田间忙碌,追求着水稻高产的“上不封顶”。他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追求高远的梦想,是他的使命和幸福的源泉。

科学无国界,他的另一个梦想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为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领导的团队为近80个国家培养了14000多名技术员,40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杂家水稻700万公顷,普遍增产20%以上。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等地,因为种植他改良的'杂交水稻,亩产从每公顷3吨增加到10.8吨!他还牵挂着吃大米全靠进口的利比里亚,每年花掉两亿美元,国民才能打牙祭。他要推广杂家水稻,让大家每天打牙祭。

当我深入了解袁隆平的事迹后,再一次瞻仰他的仪容,袁隆平爷爷,瘦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肤,满脸皱纹,慈祥可亲的笑容,一副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然而在这朴素的外表下却有着无穷的智慧与力量,因为他的科技研究让中国老百姓实现了吃饱饭的梦想!

一粒一饭,当思之不易,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时,要懂得感恩,更要懂得珍惜。

谢谢大家!

演讲稿怀念袁隆平篇三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天下富足,禾下乘凉》

噩耗传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吴孟超同志是我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国际肝胆外科的著名专家,被誉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

在这痛心疾首的消息之后,让我不经想起了袁老生前说过的:我有两个愿望,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老一生致力于国家粮食发展,鞠躬尽瘁。

他说,敬天惜粮、勤俭节约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年中国粮食连年丰收,已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2021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但是,丰收不是浪费的理由,我们必须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他说我是研究杂交水稻的,目的就是增产粮食,保障粮食安全。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从播种到收获,每一粒粮食可以说吸天地日月之精华,附农民辛勤之汗水。科研人员想方设法钻研怎样提高水稻产量,哪怕提高5%-10%都十分不易!粮食增产是令人高兴的事!但当看到提高产量的粮食却被白白地浪费掉了,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看看工厂食堂、酒店宾馆、学校饭堂,白花花的米饭倒在泔水桶里,太刺眼了!现在,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率超过10%,大型聚会的浪费更是接近40%。虽然他们是用钱买的,但是没有粮食的时候,有钱又怎么样呢?过去说:两个金元宝挑不到一个窝窝头;20世纪60年代,有人拿着当时市面上面值最大的10元钱想要买一斤粮票,但是买不到。有钱也不能填饱肚子啊!

提倡节约不是强制做什么,也不是要求少吃饭,更不等于缺粮,而是提醒人们铭记丰年不忘饥苦,富岁当思节约之诫,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人对饥饿会有深刻的印象,他曾亲眼看到有人因为饥饿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那种感觉真是锥心般的刺痛。在那个困难年代,粮食非常珍贵。因为经历过饥饿的痛苦,所以爷爷们这一代人对于粮食格外珍爱。

古有宋应星贵五谷而贱金玉,写就《天工开物》;今有袁隆平心怀禾下乘凉梦,致力杂交水稻的研究。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普通,却比普通人更懂得奉献。

演讲稿怀念袁隆平篇四

大家好!

很荣幸在今天的座谈会上发言。

前不久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让我等痛心。然,斯人已逝,如今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我们新一代青年汲前辈精神,接力奋斗。所以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致敬袁老学习精神,终生求知再创新功。

古湍飞瀑,终生求知让我们能在专业领域精益求精,永攀高峰。

耄耋之年的袁老仍在攻关超级稻研究,并愿为了其推广到全世界而练习英语。在我看来,这不只体现了袁老心中有大爱,更体现出他对专业知识储备要求之高。或许在座的各位想问:“英语与袁老专业有什么关系?”其实,相关领域的研究会推进所属专业学习。就像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为摸清人体每块肌肉去解剖尸体,终成美术史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星。而这类学习好比瀑布,瀑布飞流而下,冲击力形成的,不是独独一个小而深的坑,而是一大片的湖泊。故终生求知,精研自己专业同时学习相关领域,终会让我们在专业上有所突破。

静水流深,终生求知让我们修身炼心,成就更好的自己。

水到渠成,我们这个年龄段的青年学生当秉前辈学习精神,再创新辉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袁老用切身行动告诉我们: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我们也应收下前辈之“水”,于心田修渠,让终生求知之水长流,进而提高自我修养。甚至能像袁老一样,为国家、乃至全人类的事业增一点光、发一份热;充分利用这本该学习的年龄,练好本领、将自己火热的青春投入无限的进步中。

袁老之风,如高山仰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希望在座各位,饮源头水,以学为舟,把握青春,承前辈事业,再创不世之功!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演讲稿怀念袁隆平篇五

大家好!

2004年10月的一天下午,袁隆平应邀为依阿华州大学师生做了题为“中国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的报告。经久不息的掌声过后,依阿华州大学校长请学生们提问。

台下一阵大笑,为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坦诚和直率而叫好。他对自己性格中的优点和缺点不加掩饰,让中外大学生们愈加觉得他可敬、可亲,完全真实地展现了这位科学家伟大和平凡的完美统一。

就这样,他的学术报告在简单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

谢谢大家!

演讲稿怀念袁隆平篇六

大家好!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尖锐命题。“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就能养活中国人。”袁隆平用惊人的科学成就响亮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的袁隆平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决时,他似“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了精辟的回答。

面对未来,袁隆平仍满怀梦想,他希望杂交水稻由目前占世界水稻面积10%提高到20%,实现总增产3000万吨,真正造福全人类。袁隆平用科学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实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我由衷地敬佩他——一个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袁隆平。

谢谢大家!

演讲稿怀念袁隆平篇七

大家好!

他是一位饱经风霜而消瘦的老人,太阳亲吻过他黝黑的皮肤,岁月刻在他脸上一道道皱纹,时光将他的须发染成花白,他却丝毫顾不上这些,只顾着大步迈向田野,望着收成的水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用粗糙的双手,轻轻地抚摸着水稻,眼里充满了喜悦。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在一次实验中,他所研究的杂交水稻稻谷减少了5%,而稻草却足足增加了60%,在这时有人就说:"人要是能吃草的话,你这个水稻就大有发展了。”面对无数的讥讽,袁隆平依然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终于将杂交水稻研究成功。

每当有记者采访他时,他总会像个小孩子乐呵呵的,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80岁时是80后,我90岁时就是90后。”他这种乐观积极的心态,感染了我,对待事情总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待,所有事情都会变得美好起来。

我喜欢他从不言败的精神、乐观积极的态度、纯朴而高尚的品德,他就是我的偶像,一个真正能让我的肚子和头脑都吃饱饭的男神——袁隆平。

种子破壳而出,把头伸出浑浊的泥水。它的目标从来就很明确——生长,结穗。水稻只能踏实,因为它生在水里,也必须长在水里,这样沉默的生长着。终于,在黄叶遍地的季节,金灿灿的稻穗挂满了水稻,又是成熟,又到收获。然而,这时的它更深深地弯下了腰,在秋日中更显沉稳,它的虔诚总是有增无减。

这个人就是袁隆平,这位“杂交水稻之父”的'身上也带着水稻的秉性:务实,淡泊,正直。

水稻想要长得笔直,根就得抓得稳。袁隆平懂得做事先做人,也就懂得立人先立本。正直无私的人总比欺世有术的人更接近理想,袁隆平的刚正不阿正是他攀向成功的根基。

爱因斯坦说过:“不要希冀做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袁隆平的水稻人生,就是奉献人生。

谢谢大家!

相关范文推荐

    演讲稿怀念袁隆平 向袁隆平致敬演讲稿(模板5篇)

    要写好演讲稿,首先必须要了解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使演讲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问题。优质的演讲稿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演讲稿

    最新三八演讲稿题目 三八节演讲稿(优质8篇)

    演讲,首先要了解听众,注意听众的组成,了解他们的性格、年龄、受教育程度、出生地,分析他们的观点、态度、希望和要求。掌握这些以后,就可以决定采取什么方式来吸引听众

    怀念过去演讲稿(通用7篇)

    演讲作为人类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演讲者、听众、沟通二者的媒介以及时间、环境。那么演讲稿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

    2023年都市银行就职演讲稿(大全5篇)

    演讲,首先要了解听众,注意听众的组成,了解他们的性格、年龄、受教育程度、出生地,分析他们的观点、态度、希望和要求。掌握这些以后,就可以决定采取什么方式来吸引听众

    最新演讲医生和医德心得体会(优秀6篇)

    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

    最新邹韵演讲比赛视频(优秀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

    爱惜粮食演讲稿(优质9篇)

    演讲作为人类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演讲者、听众、沟通二者的媒介以及时间、环境。那么演讲稿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演

    演讲稿数学很简单 简单的演讲稿(优质8篇)

    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演讲稿会更加事半功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利用到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演讲稿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

    2023年德育演讲稿(优秀8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好的演讲稿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演讲稿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讲稿模板范

    最新典范的力量演讲稿 销售的演讲稿(汇总7篇)

    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那么我们写演讲稿要注意的内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