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

时间:2023-11-22 作者:笔舞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思考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式,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这些心得体会范文深入浅出,字字珠玑,值得大家细细品味和参考。

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篇一

语言学概论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在我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通过对语言学的研究和学习,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体会。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语言学概论让我明白了语言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语言是人类社会交流的工具,是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表达方式。通过学习语言学,我了解到语言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文化、思维和社会的反映。语言的复杂性体现在语音、语法、语义等多个层面,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语言学概论深入剖析了这些方面,让我对语言的丰富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其次,学习语言学概论让我了解了语言的历史演变和语言的变异。通过学习语言学的历史发展,我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语言对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和演变。例如,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在发音和词汇上的变化。同时,不同地域的语言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比如英语和汉语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知识让我对语言的变异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跨文化交流中具备了一定的应变能力。

第三,语言学概论让我学会了语言的研究方法和技巧。语言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现象。在学习语言学概论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语音、语法和语义等方面的分析,以及如何收集和整理语料。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对于深入理解语言的本质和结构非常重要。通过实践和练习,我逐渐掌握了这些技能,并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语言分析和研究。

第四,学习语言学概论让我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学习语言学的知识和理论,我深刻意识到自己在语言能力方面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语言学概论让我更加关注语音和语法等方面的细节,以及用词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我开始更加重视语言的修辞和语用等方面,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的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最后,学习语言学概论让我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通过学习语言学概论,我开始关注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我了解到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和塑造,而且语言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媒介。这让我对跨文化交流和文化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并对保护和传承优秀的语言和文化有了更强烈的意识。

总之,学习语言学概论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经历。通过这门课程,我深入了解了语言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了解了语言的历史演变和变异,学会了语言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些知识和体会将对我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将继续学习语言学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

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篇二

蓝纯语言学概论是一门引人入胜的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语言学的魅力与价值。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语言的起源、发展、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让我对语言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增强了我对语言研究的兴趣。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首先,蓝纯语言学概论引发了我对语言起源的思考。通过学习语言的起源理论,我了解到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与众不同的重要特征之一。学习语言起源的理论,我深刻地认识到语言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交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语言起源也涉及到人类大脑的演化与语言能力的发展,这使我对人类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次,蓝纯语言学概论让我认识到语言的普遍性和多样性。通过学习语言的分类和语系的划分等内容,我了解到世界上存在着众多不同的语言,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这不仅拓宽了我的语言视野,也增强了我对语言多样性的重视和尊重。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关注现代语言的多样性,积极学习和使用不同的语言,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第三,蓝纯语言学概论让我对语言结构和语言规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学习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的知识,我了解到语言具有一定的结构和规则,是一种符号系统,通过这种符号系统,人与人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深入理解语言结构和规则,不仅有助于我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的能力,更有助于我分析和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从而更好地使用和掌握语言。

第四,蓝纯语言学概论让我认识到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学习语言社会学和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我了解到语言不仅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和认同的重要标志。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影响着语言的形式和用法,人们通过语言表达和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因此,研究语言不仅需要关注语言本身的结构和功能,还需要考虑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最后,蓝纯语言学概论让我深刻认识到语言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语言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通过研究语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解决语言相关的问题,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多个层面和领域,如语音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这为我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选择余地。

总而言之,蓝纯语言学概论是一门引人入胜的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语言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语言研究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研究水平,为促进语言学的发展和应用做出贡献。

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篇三

在人类的生活中,语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更是思维的载体和文化的传承。而蓝纯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学习语言的机会,让我对语言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语言的多样性、规律性以及变动性,这些对我个人的语言能力提升和跨文化交流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蓝纯语言学概论课程让我对语言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们学习了许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比如音位、音位组合、语法等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我了解到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之大。世界上有着众多的语言,它们在词汇、发音、语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譬如,中文中的四声和英文中的语调,以及不同语言中的语法结构,都使人对语言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个认识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不同的语言,也有助于我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融入和理解他人。

其次,蓝纯语言学概论课程让我明白了语言的规律性。语言并不是一个杂乱无章的东西,它有着一定的规律和体系。通过学习语音学、形态学、句法学等语言学的基本概念,我意识到了语言背后的规律和结构。譬如,音素的分析和分类让我对语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句法学的学习让我对句子的组成和构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些规律性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写作和口语表达方面,我能够更加准确地运用词汇和语法,使我的表达更加清晰和流畅。

此外,蓝纯语言学概论课程也让我认识到语言的变动性。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通过学习语言的历史演变和方言变体等内容,我了解到语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譬如,英语的发展和演变从古英语到中英语再到现代英语,在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都发生了不少变化。这个认识让我明白到了语言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也让我更加开放和包容地对待不同语言的使用和变化。

最后,蓝纯语言学概论课程还启发了我对语言的思考。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学术论文的撰写,我学会了思考语言的本质和功能。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它还承载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和文化传承。通过对语言功能的分析和讨论,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语言的多重功能,例如交际功能、表达功能和认知功能等等。这个认识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也更加欣赏和尊重其他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总结起来,蓝纯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给予了我对语言的全新认识。我学会了理解语言的多样性、规律性、变动性,并且开始思考语言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门课程的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但也是一次收获。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语言能力的提升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增强有着积极的影响。(1200字)。

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篇四

这次药学概论的学习,使我对药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药学知识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践中的应用也同样重要。

首先,我对药学的定义和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药学是研究药物设计、研发、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的学科。它涉及到药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临床应用、药事管理等多个方面,是医药产业的核心领域。

其次,通过学习药物发现与设计、化学治疗、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物分析、药物代谢、生物药剂学、生物药物、临床药学、药物经济学等课程,我对药物研发的全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些课程涵盖了从药物发现、临床试验、药品注册、生产到上市后监测的整个过程,使我对药物研发的艰辛和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同时,我也了解到药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编辑等技术在药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药学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最后,通过学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自信。药学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进步。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为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这次学习使我对药学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自信。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将更好地为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篇五

作为一门涉及语言本质和语言运用的学科,语言学概论是语言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深切体会到了语言学的重要地位和应用广泛性。以下是我从这门课程中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段:对语言学的认识。

通过学习语言学概论,我深刻认识到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础工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语言学概论课程系统地介绍了语言学的起源、分类、结构和变化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拓宽了我的视野。我了解到语言学所涵盖的范围之广,不仅仅是对现代标准语的研究,还包括对方言、古代文字、双语习得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学习,我明白了自己作为语言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在不同领域进行研究,以推动人类语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段: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语言的结构和意义。通过对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学习,我对语言的结构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了解到语音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发音规律和音变规律,语义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词汇的意义和句子的含义。这种对语言的结构和意义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同时,从语言结构和意义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能更好地管理和翻译语言,以满足人们对于沟通的需求。

第三段:语言的历史与变化。

另一方面,语言学概论课程还介绍了语言的历史和变化。通过学习语言变迁和语言的历史背景,我明白了语言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语言不断地演变和变化,受着时间和地域的影响。通过对语言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语种之间的关系、共性和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同时,“语言变化的规律”这一知识也对我个人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有着重要意义。

第四段:语言学与实际应用。

语言学概论课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语言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语言学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如教育、翻译、人机交互等。通过学习语言学概论,我明白了语言学对于语言教学的重要性。了解了语言学的知识之后,我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语言教学,如了解学生语法规则的习得过程,更好地简化语法规则,增加语言教学的效果。此外,语言学还可以运用于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和机器翻译等领域,对于人机交互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学习语言学概论,我深刻认识到语言学的重要性以及语言的奥妙之处。这门课程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语言的窗户,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提高了我的学术素养。但是,我也明白这只是语言学的一部分,语言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学科,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学习。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语言学的理解和掌握,为语言学的研究和应用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语言学概论课程给我带来了很多宝贵的收获。通过学习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我对语言的本质、结构和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了解语言的历史与变化,我明白了语言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通过探索语言学的实际应用,我发现语言学在教育和技术领域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语言学将进一步推动人类的语言能力和交流水平的提高。

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篇六

在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语言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学习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我对语言的起源和演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我也逐渐意识到语言学研究对我们理解和应用语言的重要性。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总结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第二段:语言起源和演化的认识。

语言起源和演化的研究是语言学的基础,也是我在课堂上学到的重要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语言的起源不仅仅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更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物。语言的演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语言间的接触和交流,不同的语言因素相互影响从而形成新的语言。通过这一学习,我对语言的多样性和变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第三段:语音、语法和语义的探索。

学习语言学概论的过程中,我还深入了解了语言的多个层面,包括语音、语法和语义。在语音学方面,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发音和认识不同的音素。这对我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都有极大的帮助。同时,语法学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不同语言的结构和规则,这不仅拓宽了我的语言视野,还提高了我的语言组织能力。另外,语义学的学习让我明白了不同语言中词汇和句子的意义构建方式,这对我理解和运用语言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第四段:语言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语言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也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学习语言学概论,我认识到语言学在多个领域的重要性。例如,在语言教学中,了解学生的母语和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在人机交互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语言学的应用可以提高机器对人类语言的理解和产生能力。而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沟通。因此,我深信语言学的学习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五段:对语言学的展望和总结。

通过学习语言学概论,我对语言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我也意识到还有很多重要的领域等待我们深入探索。尽管我只是初步接触了语言学的一部分内容,但我相信这门学科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我将继续学习语言学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更好地理解和推动语言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通过学习语言学概论,我在语言起源和演化、语音、语法和语义以及语言学的应用领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我也认识到语言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且对语言学的未来发展充满了希望。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我的语言学知识和能力将不断提高,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篇七

我们在闲暇时候或者在疲劳的时候会聆听美妙的歌曲,也会看些休闲的电影,玩些动感的游戏,我们为那些唯美的画面所折服,为那些动听的音喉所感动,为那些炫幻的游戏所激动,无疑,我们是很幸福的。然而,这些休闲娱乐的背后是语言在支撑着它们。没有词人,哪来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美妙画面,也不会有“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感人场景和声音,更不会有现在美好的一切。

在高中的时候,我在学习生物时,了解了“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当时我还很不屑,动物也有语言啊,鸡鸣、狗吠、狼嚎、虎啸、猿啼等等,它们也用语言啊,学习了语言学概论这门课后,我了解了人类语言是多么的复杂和高深莫测,它和动物的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

语言有很多机制,“牧笛横吹、夕阳余晖”是羡余机制的体现,“蛋白质(笨蛋、白痴和神经质)”是经济机制的体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对称机制的体现,语言还有预设机制、隐含机制、排除机制、补偿机制等,而在这里,我班门弄斧来浅谈一下语言的预设机制。

弗雷格是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他于1892年提出预设的概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斯特劳森从真值条件出发,将预设看作是句子或命题之间的关系。所谓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指生物机体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

而语言机制也就是语言内部的可循的规律,那么预设机制就是语言本身内部可以寻找到的具有“预设”的机制。

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

同样,语言只有有了依托才能焕发光彩,才能真正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而预设就是支撑语言的基础。

预设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很重要。人在使用自然语言时,有很多不言自明的预设,否则交际就会比较困难。“吃核桃”、“吃花生”其实是吃核桃仁儿;“吃排骨”、“吃鸡蛋”其实是吃排骨肉、蛋清和蛋黄。人们只是在“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这类绕口令中才分出葡萄皮和葡萄肉这类精确的涵义。

在语言学概论的学习中,我了解了预设即预先设定,是说话人在说一句话时主观认定的他和听话人都接受的背景信息,是假定的交际双方所共知的内容或共有的认识;预设在话语中总是附带表达的(在断言范围之外),是潜在的,也是不言自明的,无论对话语本身进行肯定还是否定都不影响预设的存在。

预设在语言里随处可见,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古代,比如在《西厢记》里:[夫人云]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末背云]呀,声息不好也![旦云]啊,俺娘变了卦也![红云]这相思又索害也。

夫人话中有一个预设:小姐和张生是兄妹关系。由此而生出另一层意思:既是兄妹关系,那就不能结婚;夫人赖婚的意图非常明显,故而,张生、莺莺、红娘他们才会有如此强烈的反映。

在我看来,“预设”可以看成是语言发生的环境,它预先设置了语言发生的环境,不同的“预设”对于相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含义,比如,对于一个成功人士的妻子说:“你先生真有本事啊!”这就是一个赞美。而对一个不求上进失败的人的妻子说:“你先生真有本事啊!”这就是一个讽刺。不同的环境就有不同的表达的目的,于是有了讽刺这一修辞,也造就了鲁迅这一个文学大师,但是在现代鲁迅的文章很难读懂,就是因为时代不同,语言的环境不同,我们没法真正全面的了解它的真正含义。

语言的预设机制具有很多特性,它体现了预设的内在特点。

语言的预设机制具有合适性、共知性、单向性、主观性、隐蔽性、可撤销性。

1、合适性。

最早对预设的合适性进行研究的是菲尔莫(charlesfillmore)。他从言语行为的合适条件出发,认为语用预设就是指“通过一句话来有效地实施某一个言外行为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2、共知性。

共知性指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对共知信息的假设或交际双方所共同接受的信息,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共有的背景知识、交际场合的情景和交际双方的相互关系等。

它在我们的生活随处可见,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辽大食堂一楼,如果你想买鸡蛋饼,你可以说:“要一份三块五的!",老板就知道你要的是加肠的,但是,如果你在卖米饭的那说同样的话,老板肯定没法给你打饭,因为最低的是四块的。这就是预设机制共知性的体现。

3、单向性。

单向性指预设是由说话人单方面做出的,在被听话人理解之前只有说话人自己知道预设的含义。

例如:

a:你这人真够阿q的!b:阿q?听到a说阿q,b不理解,是因为他不知道a所说的阿q是什么意思,或者他不知道a指的是自己的哪一点,所以才要求a明示。

4、主观性。

主观性指带有断言性质的语境假设,预设本身并不具有必然的真实性或正确性。有些广告也运用了预言该特性而让消费者在潜意识里相信了该产品。例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杀菌治脚气,请用达克宁”

脑白金广告的预设是“脑白金是最有价值的,其他礼品都不如脑白金”;或“如果送礼,脑白金最合适,最讨对方的喜欢”。

西安杨森制药厂推出的治疗脚气病的“达克宁”抗真菌药膏,它的预设是“治疗脚气,达克宁疗效最好”。

这两个广告的预设都带有的强烈的主观性特点。

5、隐蔽性。

隐蔽性指说话人没有将预设信息明白地表达出来,而是将其隐含在话语之中,这种隐含的信息是交际双方所共知的。

例如:

a:你说谎的时候会不会紧张?b:不会。不,我从来不说谎!a的问话含有一个预设:b说过谎。而b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答“不会”,其实等于认可了a的预设。

6、可撤销性。

在一定语境下,语用预设可以撤销,这种可撤销性“依赖于说话者的态度和信念”。例如:

a:您儿子好可爱啊!

b:我还没结婚呢!从以上对话的预设触发语“儿子”中我们得知a预设了“b有儿子”,然后这一预设随着交际的进行而被b撤销了,b的话语中蕴含着“这不是我儿子,我还没结婚”这样一个意思。

说来说去,预设就是预先设定一个语言环境,这个环境使别人可以知道,也可以不让别人知道,也可以大家潜意识里都知道。

那么,语言的预设机制对于我们有什么作用呢?它难道只是局限于发现而不能使用它吗?

预设的作用有很多:

1、表达不适合直接表达的言外之意。

2、利用预设诱使对方中圈套。

3、使语言更为准确、得体。

比如,商家打广告的目的是什么呢?除了宣传自己的产品外,更重要的是打击对手,使自己的产品能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好钙,蓝瓶的”,预设:不是蓝瓶的就不是好钙。这就含蓄的表达了该公司的意念,那就是只有他们公司生产的蓝瓶钙才是质量好的钙,这运用了预设的第一个作用。

还比如,在法庭辩论中,律师常常会这样问:“你是案发前还是案发后出的门?”样预设的目的,就是诱使谈话对象进入自己事先设计的“陷阱”,以便控制谈话对象,实现自己谈话的目的。这也是一种谈话的技巧,既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又不让别人发现自己在问他问题。

再比如,一位年轻人患病住院,他的好友来探望,一见面就说:“怎么,你的脸色还是这么难看。”年轻人顿时沮丧起来。在医院这样的场合,本应安慰病人,而不是打击。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尴尬局面,我们说话也应分清场合,看清对象,所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要真心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不要说出伤害病人的话,俗话说“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之所以说出不合身份、不合场合的话,主要是说话人忽视了话语中的预设。反过来说如果能够注意言语中的预设那么就可以使语言准确、得体。因此,利用预设,遵循预设理论,可以使语言更为准确、得体。

可见语言的预设机制是多么的重要,任何言语行为都有预设,在实际言语行为交际中,如能巧妙利用言语行为的预设,能有效地达到自己的言语行为交际目的,有时,还能产生奇效。

怎样才能把预设运用到生活中去呢?怎样才能更好的与别人沟通呢?只有了解和学会语言的预设机制,才能在生活中得体的表达那些隐晦的话,或者听得通别人的“言外之意”,这样才能更好的生活。

这里有一个幽默的例子: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与共和党人交恶,曾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说:有些共和党人是婊子养的。他的言论在议会引起轩然大波,共和党人纷纷抗议,要求马克吐温公开道歉。马克吐温便在《纽约时报》上公开发表声明:我道歉,我收回我的话,应改为“有些共和党人不是婊子养的!”。

马克吐温除了运用“逻辑学”中的“判断”技巧外,还运用了“言语行为的预设”,他的“有些共和党人不是婊子养的”否定句中早有预设:有些共和党人就是婊子养的。

另外,在现代生活中,广告的预设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消费者的心理,使消费者接受其产品和服务。

作为消费者,在接受广告语时也应提高认识,辨别信息的可信度,洞察广告宣传背后的诱导机制,不要盲日从众。认识到语言预设机制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听别人说话时要注意语境和说话人的真正意图,真正做到合理的沟通、有效的沟通、真诚的沟通、,这样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就减小了,语言所起的真正的作用就达到了。

我在小学的时候做过一个阅读理解,现在看来就是和语言的预设机制有关,该文章内容如下:

有个人过生日,邀请四个好友到家中吃饭。

三个准时到达了,只有一人迟迟未来。主人有些着急,不禁脱口而出:“急死人了,该来的怎么还没来呢?”其中一人听后,很不高兴的对主人说:“我先告辞了,再见。”说完就走了。

一个人未到,另一个人又走了,主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该走的却走了。”剩下的两人中的一个也生气地说:“那好,我也走了。”说完掉头就走。

又一个人走了,主人更加着急起来。最后剩下的这位就劝主人:“朋友都被你气走了,以后说话要好好想想。”主人很无奈地说:“他们全都误会我了,我说的根本不是他们。”这位朋友听后再也坐不住了,最后也铁青着脸走了。

这不仅是一个悲剧,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在说话时要注意自己的语境会不会给别人带来“预设”,因而会引起误会,这在生活中屡见不鲜,那些说话爱得罪人的朋友们,绝大多数并不是有意而为,而是由于不注意语言的前提预设导致人际关系淡薄,所以语言的预设机制对于我们非常重要。

在这里浅谈了一下语言的预设机制,希望老师多多指教!感谢老师这一学期的教导!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统计学2班。

学号:110704222。

姓名:董朋朋。

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篇八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其起源、演变和使用方式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和规律,学者们发展出了各种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蓝纯语言学概论作为语言学的入门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各个方面的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本文将分享我在学习蓝纯语言学概论课程中的体会和心得。

在学习蓝纯语言学概论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语言学的广泛和复杂性。我们从语音、语法、语义到语用等多个层面来研究语言,每个层面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研究方法。通过学习不同的学派和思潮,我对语言学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我也意识到语言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关联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蓝纯语言学概论课程为我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野,让我对整个语言学领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蓝纯语言学概论中,我学习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如形式语言、语言变体、语言族群和语言规范等。这些概念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语言的本质和结构。例如,通过学习形式语言,我了解到语言的符号系统和生成规则对于语言理解和沟通的重要性。同时,学习语言变体和语言族群让我认识到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掌握这些重要概念不仅增强了我对语言的认识,也增强了我对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蓝纯语言学概论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程,更是为我们提供了运用语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在翻译和口译工作中,我们可以运用语言学知识,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他人的意思。此外,在语言规范和语言政策的制定中,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也会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蓝纯语言学概论不仅加深了我对语言的认识,也提供了实际应用的工具和方法。

第五段:总结并展望。

通过学习蓝纯语言学概论,我对语言学的重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我也意识到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有许多未知和待发展的领域。未来,我希望能继续学习和研究语言学,进一步探索语言的本质和规律。同时,我也希望将语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为促进语言交流和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蓝纯语言学概论课程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语言学的大门,我将继续探索其中的奥秘,并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不断挖掘语言学的深度和广度。

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篇九

1、口语: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相对于书面语是第一性的。

2、书面语:书面语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相对于口语是第二性的,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3、语言: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4、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说话)和结果(所说的话)。

5、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6、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 7、所指:是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9、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指语言符号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不能任意改变的。

10、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11、组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12、普通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

13、理论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一般语言学。

14、应用语言学: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可分为狭义应用语言学和广义应用语言学。

15、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6、结构主义语言学:指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旨在语言系统本身的规律。

17、语音的生理属性:指发音器官发音动作、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8、语音的物理属性:指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震荡,形成一种音波。音波传到人的耳朵里,使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语音的物理属性可从音高、音长、音强、音质四个方面分析。

19、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0、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

21、非音质音位: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

22、音位的条件变体: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23、音位的自由变体: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24、区别特征:具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语音特征。

25、调位:利用音高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

26、重位:利用音强等方面的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

27、时位:利用发音长短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

28、音渡: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联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联接方式,这些方式叫做音渡,又叫音联。

29、元辅音分析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如把以元音作为核心的音节他为v、c—v、v—c、c—v—c四种基本类型,所采用的就是这种分析方法。

30、声韵调分析法:以“声母”,“韵母”、“声调”为基本分析单位,按照这种分析法,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31、同化: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32、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的现象。

33、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的现象。

34、韵律特征:又叫做“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

35、连续变调:声调语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合在一起时,音节的调值有时会发生变化而与单念时不同的现象。

36、语汇的任意性:指任何语言的词语,特别是意义单一的词,发什么音表什么义在初始阶段大多是任意的。如汉语管某一种东西叫“书”(shu),英语管书叫“book”这都是任意的。词语和命名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精选》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篇十

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解释“符号”

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解释“语言”

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6.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口语和书面语中基本的语言成分也就是基本的语汇和语法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基本一致的。

7.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8.解释“普通语言学”。

答: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它以一般语言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9.解释“应用语言学”。

答: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10.解释“传统语言学”。

答: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

11.解释“内部语言”。

答:第一,内部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形式;第二,内部语言的交际对象是说话者本人,且没有出声。因此,内部语言是没有说出口的内心的话。

第二章语音。

1.解释“语音”。

答: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2.解释“音高”。

答: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主要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

3.解释“音强”。

答: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决定于振幅的大小。

4.解释“音长”。

答: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5.解释“音质”。

答:音质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特征,它决定于声波的形式。

6.简答语音中最基本的要素。

答:从物理学角度看,语音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四要素。音质是最基本的要素,因为它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影响音质的三个因素有:(1)发音体不同;(2)发音方法不同;(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语音中的音质也取决于上述三方面的因素,即(1)声带振动不振动,这是发音体方面的因素。(2)肺里呼出的气流所碰到的阻碍用什么方法克服,这是发音方法方面的因素。(3)肺里呼出的气流在什么部位受到阻碍,如果没有受到阻碍,口腔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这些都会造成共鸣腔的不同形状。

7.简答语音的本质属性体现在那些方面?

答:语音的社会属性首先体现为:语音与语义的结合由社会约定俗成,离开了社会的约定俗成,就没有语言的产生,也就没有语音的存在。语音的社会属性还体现为语音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8.简答国际音标与音素之间的关系。

答:国际音标是由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用来标写世界上各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的标号。它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可见,它与音素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

9.简述元音分类的依据。

答:(1)可将元音按舌头起作用的部位分为舌面元音与舌尖元音两大类。(2)舌面元音内部又依舌位的高低或口腔的开闭分为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等;依舌位前后分出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依唇形的圆展分为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3)舌尖元音内部又按舌尖的不同状态分为舌尖前元音、舌尖后元音和卷舌元音。(4)元音内部又可根据软10.解释“音位”

答: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11.论述音位的性质(特征)。

答:(1)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的这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2)音位不仅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且是具有这种辨义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3)音位是由一组彼此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类。(4)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总是特定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超语言或超方言的音位。12.音位的划分。

答:音位从构成材料上看,可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音质音位”。通过音高、音强、音长来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包括利用音高差别来区别意义的“调位”、利用音强等方面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重位”和利用发音长短来区别意义的“时位”。

13.解释“音位变体”。

答: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就叫做“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又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14.简答“对立关系”与“互补”关系。

答:音素之间存在着两种重要的关系,一是“对立关系”,一是“互补关系”。对立关系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会引起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改变,进而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而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

15.简答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

答:音位是从具体音素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功能音类,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音位是用来概括反映一组音素的辨义作用的功能单位,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各种语音环境里的实际发音。

16.解释“音位的区别特征”。

答: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也叫区别性特征。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相互区别,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联系在一起,聚合成群。

17.音位与音素的区别。

答:音位与音素的区别表现在:(1)划分角度不同。音素是从人类语音的音质上着眼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两个音若音质不同,就是两个不同的音素。(2)划分范围不同。音素是从人类的语言所能用到的全部语音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音位则是在某种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18.解释“音节”。

答: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也是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而成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

19.简答复元音与几个相连的单元音的区别。

20.解释“复辅音”。

答: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的组合叫做“复辅音”。

21.解释“语流音变”。

答: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1)同化,语流中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和它相同或相近。(2)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3)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4)脱落,语流中某些原有的音消失。(5)增音,语流中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

22.解释“韵律特征”。

答:韵律特征又叫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以外的音高、音长、音强方面的变化。长短音、声调、轻重音、语调都是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有两个特点,(1)他们永远都只能和音质成分同时出现。(2)他们都是一种对比性特征。

23.解释“音渡”

答:人们在说话时,音位与音位、音节与音节连成一串,形成前后相连的连续语流,这些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连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连接方式,这些方式叫“音渡”或“音联”。

24.解释“二合元音”

答: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二合元音”,在二合元音中,前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前响二合元音”,后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后响二合元音”。

25.解释“三合元音”。

答:由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三合元音”。三合元音一般都是中间响两头弱,因而又叫“中响复元音”。

26.简答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特点。

答:(1)汉语普通话具备v、c-v、v-c、c-v-c这四种音节结构的基本类型,但是汉语普通话的音节中不允许出现两个或几个辅音相连的辅音群。(2)普通话的闭音节中的收尾辅音-g只能是鼻音。(3)普通话音节中的元辅音最多不超过四个。

27.解释“时位”。

答:长短音也可以像元辅音那样起区别意义作用,所以可以把它们看作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时位”。

第三章语汇。

1.解释“语汇”。

答:语汇是语言结构系统的一个要素,语汇也可以叫词汇。语汇或词汇作为语言学的术语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是词和语的汇集。它只能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语的整体,而不能指具体的一个一个的词或词语。

2.简答语汇的性质和特点。

答:(1)语言在产生时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任意性和理据性是统一的:任意性是语汇得以产生的途径,理据性是语汇不断丰富的手段。(2)语汇在表达上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语汇的普遍性和民族性是统一的:语汇的普遍性使得各种语言的语汇能表达大量共同的概念,而民族性则使得某种语言的语汇又能体现一些独特的认识。(3)语汇在变化中既有活跃性,又有稳定性。语汇的活跃性和稳定性是统一的:活跃性使得语汇的个体元素不断增加和更替,这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变化的需要;但稳定性又使得语汇的基本成分和整体系统保持固定和平衡。

3.简答语汇的作用。

答:就语汇在每一种语言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都是先由一个个的词组成句子,再由句子组成段落、篇章的。所以,语汇在语言构成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没有语汇就没有语言。

4.解释“词”。

答: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5.解释“语”。

答:语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但意义比较凝固,又经常作为一个整体单位使用的固定词组或熟语性语言片断。

6.解释“基本语汇”

答:基本语汇是语汇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它具有产生的历史长、使用的范围广和构词的能力强三大特点。

7.解释“一般语汇”。

答:语汇中除去基本语汇以外的那一部分即一般语汇,它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

8.解释“惯用语”。

答:惯用语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惯用语多为三个字。

9.解释“成语”。

答:成语是汉语独有的而且最大量使用的熟语形式,一般为四个字。

10.解释“歇后语”。

答: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指一种短小风趣、生动形象的语句,由两部分组成,一般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利用谐音或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

11.论述一般语汇与基本语汇的关系。

答:语汇中基本语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语汇。一般语汇的特点是不为全民常用、使用范围窄、产生历史较短、构词能力较弱。一般语汇所包含的词的数量大大超过基本语汇的数量,内容也非常复杂。一般语汇对社会的变化很敏感,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先反映在一般语汇中。一般说来,新词、古语词、外来词及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都属于一般语汇。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语汇中大量的词都是在基本词的基础上构成的,反过来,一般语汇又不断地充实基本语汇。

12.简答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原因。

答: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原因是:(1)语音偶合,汉语汉字数量多,但汉语普通话音节数量少,会造成语音相同。(2)历史音变。在历史上本不同音的词,随着语音的发展演变成为同音。(3)词义分化造成。

13.简答同音词与同形词的关系。

答:同音词指语音相同的词,同形词指字形相同的词,它们的关系主要有三种情况(1)同音不同形;(2)同形不同音;(3)同音又同形。

14.简答单纯词与单音节词的关系。

答:单纯词与单音节词,不是相同的概念,它们的划分角度不同,单纯词是从语素角度划分出来的,是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单音节词是从音节角度划分出来的,是指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

15.简答汉语语素的类别系统。

答:(1)把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直接形成为词,即可以单用的语素。(2)把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不自由(黏着)语素”。自由语素指某种语素既可以单独形成词,有时又可以单独说出来。因为是虚词,所以永远不能单独说出来,这就是黏着语素。(3)把语素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定位语素指的是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的位置是固定的,或者总前置,或者总后置。不定位语素是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它们既可以前置,又可以后置。(4)把语素分为“实义语素”和“虚义语素”。实义语素就是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或说本身直接负载了词汇意义的语素。虚义语素就是一般不具有实在词汇意义的语素。

16.简答语素、音节与字符之间的关系。

答:语素、音节与字符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汉语中语素大多数是单音节形式,书面上用一个汉字记录,三者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般而言,一个语素就是一个音节,一个汉字。但是语素、音节、汉字又属于不同的范畴,语素是语汇单位,音节是语音单位,字是文字单位,因此将三者合起来看,就不成简单的对应了。

17.解释“变性成词”。

答:指语素转变词性而形成另一类词。即某些成词语素在语法功能上本来只是动词性的,或名词性的、或形容词性的,但在形成词的时候,却同时形成了两种词性的词。

18.解释“变形成词”。

答:变形成词是把原本合成词中的不成词语素变为成词语素再形成词,包括逆序成词和简缩成词两种。

19.解释“复合构词“。

答:复合构词就是词根语素+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构成复合词的词根语素都是实义的成词语素或实义的不成词语素。主要有陈述式、偏正式、支配式、并列式四种。

20.解释“附加构词“。

答:附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附加式合成词,即“派生词”。构成派生词的词根语素都是实义的成词语素或实义的不成词语素,词缀语素是不成词、粘着、定位和虚义的语素。按照词缀在词中的位置,派生词可分为三种:前缀式、后缀式和中缀式。

21.解释“重叠构词”。

答:重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重叠式合成词,即重叠词。汉语的重叠词包括:(1)名词性重叠词。(2)副词性重叠词。(3)多重重叠词。重叠词重叠以后既增加某些语法意义,也不改变重叠词本身的词类。

22.简答后缀语素与词尾语素的区别。

答:后缀语素与词尾语素有共同点,他们都不能单独成词。但二者又有所区别:从表意功能的角度看,后缀一般可以表示附加性的词汇意义,这是一种词汇意义。而词尾只表语法意义,而不表示什么词汇意义。

23.简答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的形式和作用。

答:词根语素简称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主要词汇意义由它体现出来。词根语素都有一定的实在意义,与别的语素一起构成合成词时,也负载最主要的词汇意义。词缀语素又叫构词语素,构词语素位置固定,不作为词的主干部分,但又参与构造不同意义的新词。词缀语素也有某种意义,但一般不如词根语素的意义实在,而往往是一种抽象的类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参与构造新词。

24.简答离合词和词组词。

答:离合词和词组词是形式上或人们感觉上像词,但在结构性和意义的搭配性上又接近词组的特殊的语汇单位。由于可以插入或扩展,所以它们有相当于一般词组的特征;但在未插入和扩展的情况下又跟一般双音节词的长度差不多,所以至少在插入和扩展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看作词,这就是所谓的“离合词”(可以插入某些成分的词)和“词组词”(可以进行较大扩展的词)。

第四章语法。

1.解释“语法”。

答:语法即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2.解释“递归”。

答:递归指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3.解释“语境”。

答:语境是说话时的环境条件,包括特定的场所、对话人和上下文等。4.简答语法规则的抽象性表现。

答:语法规则作为人们说话时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具有高度抽象的性质。词语和句子的数量是无限多的,因此不可能对每一个词语和句子都建立一条规则,于是就需要把各种现象加以归类。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对人们说的话中的单位、结构和关系的某种类的概括,供人们在说话时由此及彼,以类相从,在由各种类别构建的单位、结构和类系的框架内选出一句一句合格的话来。

5.简答语法规则的递归性。

答:“递归”指的是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语言中句子的格式和长度各不相同,而且抽象也不能使新的规则不断地衍生,这样就需要让一种规则多次起作用。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一种有限手段可以重复使用的规则。语法规则的这种递归性质,使它成为一种简明的规则,帮助人们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时举一反三,以繁驭简。

6.解释“历时语法”。

答: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的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及其规律。

7.解释“共时语法”。

答:共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法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

8.解释“个别语法”。

答:个别语法指的是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它既包括研究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也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中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

9.解释“句子”。

答:句子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10.解释“语法规律”。

答:语法规律指语法规则本身,也就是客观存在的语法,即人们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某种语感。

11.解释“普遍语法”。

答:普遍语法指的是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有的语法机制。

12.解释“核心语法”。

答:核心语法又叫小语法,仅指句法结构规则。

13.解释“外围语法”。

答:外围语法又叫大语法,它研究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

14.语法单位可分为哪几级?它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15.解释“语法形式”。

答:语法形式是能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16.解释“语法手段”。

答: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它们归并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叫做“语法手段”。

17.解释“词法范畴”。

答:由词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范畴。

18.解释“句法范畴”。

答:句法范畴是由结构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

19.简答词法手段的类别。

答:语法手段首先可以分为“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其中词法手段主要包括“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词的重叠”三类。词形变化又分为:(1)附加;(2)屈折;(3)异根;(4)零形式。词的轻重音是指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词的重叠是指通过词或词中某个语素重复使用而产生的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20.简答句法手段的类别。

答:句法手段主要包括虚词、语类选择、语序、语调四个小类。虚词就是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类选择是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可以组合的词类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序是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调是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重音、停顿等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21.解释“语法范畴”,常见的词法范畴有哪些?

答: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叫做“语法范畴”。语法范畴可以分为“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两大类。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词法范畴。词法范畴又分为“体词属性范畴”和“谓词属性范畴”两类。常见的体词属性范畴有:(1)性;(2)数;(3)格;(4)有定和无定。常见的谓词属性范畴有:(1)时;(2)体;(3)态;(4)人称。

22.解释“词类”

答:词类就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23.解释“词组”。

答:特定的词类与词类的组合就构成了词组。

24.解释“向心词组”。

答:向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组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

25.解释“离心词组”。

答:离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不等于词组中任何成分的功能的词组。

26.解释“不完全主谓句”。

答:能够补足缺少的成分而构成主谓句,或者说需以来一定的语境和上下文的补充才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就是不完全主谓句,或叫省略句。

27.为什么词和句子是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答:词和句子是最重要的语法单位。因为词和句子都既是基本单位,又是最终单位,它们可以把各种语法单位联系起来。词是造句的基本单位,句子则是表达的基本单位。从构词和造句看,词既是造句的最终单位又是造句的基本单位;从造句和表达看,句子既是造句的最终单位,同时又是表达的基本单位。词和句子是既能联系低一级单位又能联系同级单位的语法单位。

28.简答划分词类的标准有哪些?

答:划分词类的标准有:(1)根据词形变化来确定词类,即形态标准。(2)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词类,即意义标准。(3)根据词的聚合位置来确定词类,即分布标准。功能分布的标准最具普遍性,而且是反映词类聚合关系本质的特征,是词类的本质属性。

29.解释“直接成分分析法”。

答:把复杂词组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或从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到复杂词组为止的方法,就叫做“直接成分分析法”或“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必须依据两条原则:一是“成结构”,二是“有意义”。

30.解释“复句”及其判定标准。

答:复句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从属的主谓结构组成,表达多个相互关联的较完整的意义,并且中间有较小停顿,或有特定的连接词连接,句子前后有较大停顿的句子。复句是复合句的意思。衡量复句的标准不是看有多少主谓结构或表达多少个意义,而是看句中有无停顿和关联词。

每五章语义。

1.1语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

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语义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也就是所谓的“理性意义”,一是情感,也就是所谓的“非理性意义”理性意义也叫做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理性意义是语义的基本要素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的。

语义是同语言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意义,同语言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基本特征。

语言形式粗略的说,包括“语汇形式”和“语法形式”两类。语汇形式就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实词和固定短语,语法形式包括语序、虚词、形态、重音、语调等形式。由语汇形式表达的语义通常叫“词汇意义”,由语法形式表达的语义叫“语法意义”。

在语言里,语素、词、词组、句子等各级单位都有意义,它们的意义都是语义。其中句子的意义和词的意义具有突出的地位。

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有一般与个别、稳定与临时的分别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够存在的意义是一般的、稳定的,在特定睥上下文、特定的交际场合中或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才能出现的意义是人别的临时的前者叫“语言意义”即语义,后者叫“语境意义”

1.2语义的概括性。

概括性是语义的重要属性,无论是词义还是句义都是概括的。

1.3语义的模糊性。

所谓的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但也不是所有的词语都如此。不少词语的词义是精确的。

1.4语义的民族性。

语义的民族特点比较突出地体现在词义上。语义的民族特点也体现在词语的非理性意义方面。

2.1词义的构成。

词义是指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部分。词义可以说是由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两部分构成的。

词的理性意义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的反映而形成的。词的理性意义由于概括深度上的差异而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之为“通俗意义”;另一种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为“科学意义”。

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的和核心的部分。

词的非理性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

词的非理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感情色彩。感情色彩中最主要的是“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褒义色彩表现的是对词义反映对象的肯定、赞许、喜爱的态度;贬义色彩表现的是对词义反映对象的否定、贬斥、厌恶的态度。没有感情色彩的词是中性词,这样的词在语言的词汇中占大多数。

二是语体色彩。由交际环境的不同而导致的语言变体就是“语体”。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是语言中两种最基本的语体。如果一个词语只用于或经常用于某种语体之中,就会带上这种语体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色彩”。词的语体色彩分为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两种基本类型。不带任何语体色彩的词语是通用词语,它们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三是形象色彩。词的形象色彩是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

2.2义项和非义项。

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义项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不包括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所显现的个别的、具体的、临时的意义。

一个词有几个义项,这几个义项尽管反映的对象不同,但它们应该有一般人可以感觉得到的联系,如果没有这种联系,它们就不能算是同一个词的不同义项,而只难算不同的词。

2.3义素和义素分析。

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叫做“义素”,又叫“语义成分”、“语义原子”。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

义素分析就是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以便说明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

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对比法。

义素分析通常可以按照三个步骤来进行:首先是确定对比的范围。一般来说,用来对比的应该是指称同一种类对象的词语。第二步是比较词义的异同。最后一步是整理和描写。

义素分析应力求做到准确,和简明。

义素分析的作用:首先,义素分析可以清楚、简洁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便于揭示近义词、反义词等词义关系,有利于词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其次,义素分析还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限制条件。最后语义分析还可以使语义的描写形式化。

3.1单义和多义。

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一类对象,也就是只有一个义项,这类词叫“单义词”。

一个词的意义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这类词叫“多义词”。

科学术语一般都是单义的,并且不带任何附加色彩,一个词在刚产生时往往是单义的。

词由单义发展为多义是有其各方面的根源的。首先,客观对象之间的各种联系是词语多义化的现实基础。其次,词语的多义化是语言经济原则的必然产物。

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

多义词的其他意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本义衍生出来的,这些后来衍生出来的意义叫“派生义”,也叫“引申意”。

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总有一个是某个时期最常用最主要的,这个意义叫“基本义”。基本义不同于本义,基本义是就某个时代中多义词各个意义之间的关系和使用频率而言行的,而本义则是就多义词各个意义产生时间的先后而言的。由于确定二者的依据不同,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派生意产生的途径就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引申一般都是沿着客观对象间的相关性联系或相似性联系这两个方向进行的。前者的引申方式叫“借代”,后者的引申方式叫“比喻”。

借代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虽没有相似性,但存在着某种比较稳定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比喻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在此基础上,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己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相同的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表示几个意思不一定是多义词,如果这几个意思之间没有联系,那就只是同音词。

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一个语音形式来表示多个意义。

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是: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同音词的意义之间则没有任何联系;多义词是一个词兼有几个互相有联系的意义,是词义的一种聚合方式,而同音词则是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词,与词义的聚合没有直接的关系。

3.2同义词。

以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就是同义词。同义词是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同义词具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同义词是就词语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孤立的词语无所谓同义词。其次,要构成同义词,不同词语的词义所概括反映的对象必须是相同的,或者是基本相同的,因而指称某一大类事物的词和指称这一大类事物中的某一小类的词不能构成同义词,指称事物整体的词和指称整体中的某个部分的词也不能构成同义词。最后,同义词是就特定语言和方言的词汇系统而言的,不能跨越语言或方言来讨论同义词。

同义词有的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大同小异,因而可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两类。

等义词是指包括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在内的词义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言中的等义词有些是借用外语词或方言词的结果。

近义词是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差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一般所说的同义词绝大多数都属于这种类型。

近义词之间的差别可以表现在词的理性意义上,也可以表现在非理性意义上。有些近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为感情色彩的不同,有的表现为语体色彩的不同,有的表现为形象色彩的不同。

3.3反义词。

反义词指的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的两个词。

反义词的特点:首先,反义词的意义反映的是同类事物内部两个矛盾或以对立的方面,具有共同的意义领域是构成词语间反义关系的基础。其次,反义词是指两个词意义相反,这种意义相反,是以逻辑上的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为基础的。再其次,反义词是就词语的基本理性意义之间的关系而言的,理性意义上的细差别及附加色彩的对立都可能成为近义词之间的反义因素,但不能构成反义词。最后,和同义词一样,反义词是就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词汇系统而言的。

反义词可以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

如果两个反义词处于矛盾关系之中,非a即b,这种词就叫绝对反义词。

如果两个反义词处在反对关系中,肯定一方就必然否定另一方,否定另一方则未必肯定另一方,二者之间存在着非此非彼的中间状态,这类反义词就叫相对反义词。

反义词的作用:首先,利用反义词可以帮助我们在编纂词典时确定多义词的义项,可以帮助我们辨析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其次,反义词在修辞上有对比作用,可以用来揭示矛盾,突出对立面,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4语义场。

词义有一定的系统性。语义场就是这种词义系统性的重要表现。

语义场是指若干具有共同的类属义素的词语(义项)构成的聚合体,类属义素是指反映一物所属类别的语义特征。

语义场与语言中的上下位词有着密切的关系。属于同一个上位词的若干个下位词都具有相同的类属义素,可以构成一个语义场。

语义场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系统性。系统性也有程度的差别。

语义场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层次性。

研究语义场的意义:首先,语义场研究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语言中的词汇意义,不是把不同的词义看作彼此毫不相干的个体而孤立地研究单个的词义及其变化。其次,语义研究可以为义素分析提供一个分析的基础。再其次,语义场研究为词义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理论和途径。最后,语义场的研究工作认识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对应关系提供了一种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框架。

4.1句义的构成。

句子的语言意义可以依据表达形式的不同而大致分析为词汇意义、关系意义和语气意义三个主要部分。

词是句子的基本构成成分,句子中词的意义也就成为句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句子通常都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词语在组合时总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我们所说的“关系意义”。词语在组合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语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因而,词语之间的关系意义又可分为“语法关系意义”和“语义关系意义”。

词语在一定的语法结构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就是语法结构关系,由这种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语法关系意义。比如主谓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是陈述,动宾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是涉及,语义结构关系是指词语在组合中产生的语义上的关系,它是一定的现实关系的概括反映。

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就是“语气意义”。语气意主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语气一般都是通过语调形式来表达的。

4.2句子的语义结构。

从语义结构上看,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部分。情态部分包括时态、语态、语气等方面的意义,情态以外的部分便是命题。一个命题在语义结构上可以进一步分析为一个“述谓结构”,一个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组成。谓词一般就是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变元又称“题元”、“项”等,是与谓词有直接语义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变元一般都是名词性的词语,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或宾语。

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不同的语义关系,可以把变元分为若干个类型,这种变元的类型一般称之为“语义角色”。常见的语义角色彩有“施事”、“受事”、“工具”、“结果”、“处所”等。从语义看,一人变元在述谓结构中属于哪一种语义角色,首先取决于谓词的语义,谓词的语义规定着谓词与变元之间可能具有的语义关系。

述谓结构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简单述谓结构,复合述谓结构,从属述谓结构,降级述谓结构。

有的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构成,其中所有变元都只是名词性成分而不是述谓结构,这样的述谓结构就是简单述谓结构。

有的述谓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述谓结构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复合而成,这样的述谓结构就是复合述谓结构。

有的述谓结构中的变元本身也是一个述谓结构,这种充当其它谓词变元的述谓结构就是从属述谓结构。

述谓结构中的变元可以带有修饰或限定性的成分,以表示变元某方面的特征,充当这类成分的述谓结构就是降级述谓结构。

句子的语义结构还包括“语义指向”的内容。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

4.3蕴含和预设。

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就说甲蕴含乙。蕴含用公式表示为甲乙。如果两个句子互相蕴含,它们之间就是同义关系。如果两个句子互相以对方的否定命题为蕴含,它们之间就是矛盾关系。

4.4歧义。

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

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

口头上有歧义的,书面上不一定有歧义。书面上有歧义的,口头上不一定有歧义。

在言语交际中,歧义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来消除。

歧义的类型:歧义一般分为词汇歧义和组合歧义。

词汇歧义是指由词汇上的原因造成的歧义。词语的同音异义可能造成口头歧义。词语的同形异义也可能造成歧义。词语的一词多义也可能造成歧义。

组合歧义是指由词语组合关系上的原因造成的歧义。又可分为语法结构歧义和语义结构歧义两类。

第六章文字。

第一节文字的性质。

识记:1文字;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如汉字的“字”和拼音文字的字母。

3意符;意符也就是表意的字符。

4音符;音符也就是表音的字符,但是语音没法用图形来表示,因此,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

5记号;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即意符,音符和记号。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记号。

6自源文字;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称为自源文字。

7他源文字;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基础上上创制的文字可以称为他源文字。

8单纯字符;单纯字符是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的字符。每一个拉丁字母都是一个单纯字符。

9复合字符;复合字符是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也包括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再组合而成的字符。

10词语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言中的词语相联系的文字是词语文字。

11语素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素相联系的文字是语素文字。

12音节文字;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节相联系的文字是音节文字。

13音位文字;全部字符只跟辅音音位相联系的文字是辅音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辅音文字。既有代表辅音音位的字符,也有代表元音音位的字符的文字是全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音位文字。

15表意文字;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是表意文字。

16表音文字;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是表音文字,表音文字习惯上又称为拼音文字。

17意音文字;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是意音文字。

18假借字;自源文字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表示无法用图形来表示的词语,都采用了假借已有的同音或音近的字符来替代的办法,这就是“假借字”。

领会;

1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的符号系统;答:说文字是一个符号系统,那就是说文字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孤立的符号,而是互相有联系,有一定规则制约有。文字系统由一定数量的“字符”以及字符的组合规则和书写规则组成。

2字符的类型:意符、音符和记号,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答: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归纳为三大类,即“意符”、“音符”和“记号”。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记号。字符又可以分为“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两种。单纯字符是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的字符,复合字符是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也包括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再组合而成的字符。

3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答:因为语音没有办法用图形来表示,所以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

4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字符号区别;答:单纯字符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而复合字符还能分解为更小的字符。

5文字的类型;答: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在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词语文字”、“语素文字”、“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音位文字还可以细分为“辅音音位文字”和“全音位文字”。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在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思考:

1应该如何看待一些表示比较复杂意思的图画以及夹杂一部分字符的图画跟文字的关系;答:因为文字的定义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所以关键是要看某种图形是不是跟确定的语言单位相结合。如果某种图形跟语言单位没有确定的关系,只表示一个大致的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和语句去解释,那么图形就还不是文字。

2汉字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文字。答:汉字根据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是一种词语文字;而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是一种意音文字。

领会:

1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是有影响的,但不能把这种影响绝对化;答:

2文字也会影响语言,但无限夸大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没有根据的;答:文字对语言的影响主要是帮助语言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使语言的功能大大加强和扩展了。文字的类型会影响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因为在现代社会里语言之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书面语进行的,文字类型相同会促进这种影响,而文字类型不同会在不同程度上阻碍这种影响。但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有限的。现在说文字的种种神奇作用,归根到底都是语言本身,包括口语和书面语的作用。

思考:

1为什么说文字和语言关系密切,但二者又不能画等号;答: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不是语言本身。文字至少包括三个不同的义项:(1)书写或记录语言的符号,也说“字”或“字母”。(2)语言的书面形式或书面语,如中文、英文等。(3)文章(多指形式方面)。

识记:

1楔形文字;高度象形的古苏美尔文字。

2象形字;简化了的实物的图形,传统的文字学称之为象形字。

3会意字;有些属于行为动作的词语只得用某些已有的字的复合图形来表示,传统文字学称这些字为会意字。

4独体字;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单纯字符称为“独体字”。

5合体字;指把复合字符称为合体字。

6偏旁;把合体字中的独体字称为“偏旁”;

7形旁;表意的偏旁称为“形旁”;

8声旁;表音的偏旁称为“声旁”。

领会:

1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

2结绳跟文字的起源没有直接的关系;结绳只是在文字诞生以前人类使用过的一种记数、帮助记忆和起提示作用的工具,跟文字的起源没有直接关系。

3文字系统的形成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4古苏美尔文字的情况;答:楔形文字。

5古埃及文字的情况;答:碑铭体,僧侣体。

6腓尼基人借用古埃及文字创造了辅音文字;答: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他们在借用古埃及文字来书写时创造了只写辅音音位而不写元音音位的拼音文字。这种文字向东传播,演变为阿拉马字母系统和印度字母系统;向南传播,演变为撒巴字母系统;向西演变为迦南——腓尼基字母系统、希腊和拉丁字母系统。

7已知的所有自源文字都是意音文字或词语文字,已知的所有表音文字都是他源文字;

8“六书”的含义;答: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9由于汉字字形的变化和简化,声旁和形旁的作用已不那么明显了;答:由于语音和字形的演变以及社会的发展,到了后代,很多形旁和声旁除了文字学家还能辨认为,普通人都已很难辨认。

10汉字的形旁跟表意字符的区别;答:由意符构成的独体字是跟语言中确定的词语相联系的。但合体字中的形旁只表示某个语义类别,不跟语言中的具体词语相联系。

11汉字的声旁跟表音字符不完全相同;答:

12汉字字体的演变;答: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到现代汉字,在字形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字体的演变。汉字大致经历了甲骨文和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几个不同字体。

思考:

1文字起源和演变的大致历程是什么样的;答:表意文字到表音文字到意音文字。

2应该如何看“文字发展三阶段论”的观点。答: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阶段、音节文字阶段和音位文字阶段。各有所长,不便分高低。

领会:

1文字的创制的含义;文字的创制在这里指的是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是政府或语言学家为还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不涉及历史上各种民族语言的文字创制过程。

2非洲一些新兴国家创制文字的情况;答:改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斯瓦西里语。其他国家只得沿用殖民时代宗主国的语言。

3新中国为少数民族语言创制文字的情况;答:

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篇十一

1、下列词语中属于音译词的是(b)。

a.电话b.逻辑c.西芹d.面包。

2、[b]是一个(a)。

a.双唇浊音b.双唇清音c.双唇鼻音d.轻唇擦音。

3、/p/是一个(b)。

a.非音质音位b.音质音位c.音素d.音节。

5、[u是一个(b)元音。

6、下列单位中属于成词语素的是(c)a.菠b.猩c.的d.槟。

8、一般来说句法结构具有(b)。

a.多样性b.层次性c.必然性d.封闭性。

9、汉语中“枯萎”和“干巴”这对同义词具有不同的(b)。

a.感情色彩b.语体色彩c.理性意义d.形象色彩。

11、汉语的“黑板”是一个(c)。

a.单纯词b.词组c.复合词d.派生词。

12、一般来说句法结构具有(b)。

a.多样性b.层次性c.必然性d.封闭性。

14、壮语属于(b)。

a.印欧语系b.汉藏语系c.阿尔泰语系d.闪含语系。

17、开口度越大,元音的舌位就越(d)a.前b.闭.c.高d.低。

19、[i]是一个(a)。

a.舌面元音b.舌尖元音c.卷舌元音d.舌根元音。

21、下列属于形声字的是(c)。

a.玻、家b.济、好.c.闻、汗d.美、机。

22、下列文字中,属于表音文字的是(c)。

a.纳西族东巴文b.汉字c.俄文d.古埃及圣书字。

24、下列词中属于复合词的是(a)a.天子b.傻子c.席子d.椅子。

25、下面与汉语同属一个语系的是(a)a.苗语b.日语c.英语d.阿拉伯语。

26、语序是一种(c)。

a.句法范畴b.语法范畴c.语法形式d.语法意义。

27、语言混合的形式有(b)。

a.双语b.洋泾浜c.共同语d.借词。

30、用义素分析法分析多义词时,分析对象应该是(c)a.整个词。

b.这个词的全部意义c.这个词的某一义项d.这个词的某些义项。

31、汉语“坦克”中的“坦”是(d)a.词b.词根c.词缀d.音节。

33、下列词中属于支配式的复合词是(d)a、解放b、自杀c、明显d、司令。

34、下列属于常见语义角色的是(a)。

a.施事。

b.主语。

c.宾语。

d.介词短语。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词形变化中,运用了附加手段的是(ab)。

-pens-longer–feet–men。

4、“数”是有些语言的名词所具有的(acd)。

a.语法范畴b.语法形式c.语法意义d.词法范畴e.语法手段。

5、下列属于分析语的是(be)。

a.法语b.英语c.德语d.阿拉伯语e.汉语。

6、下面属于分析手段的是(ce)。

a.内部屈折b.附加c.语序d.异根e.虚词。

7、下列属于形容词的是(ade)。

a.仔细、细心b.突然、忽然c.光荣、荣誉d.勇敢、勇于e.正确、正当。

went–。

10、[m]是一个(ae)。

a.双唇音b.闪音c.舌面音d.颤音e.浊音。

13、语音具有(abc)。

a.物理属性b.生理属性c.社会属性d.数理属性e.化学属性。

14、下列属于分析语的是(be)。

a.法语b.英语c.德语d.阿拉伯语e.汉语。

18、三、是非题。

1、音位是一定的语言或方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正确)。

2、义素就是构成一个多义词的各个意义。(错误)。

3、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p]和[p‘]是同一个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错误)。

4、分析语是以词形变化为主要语法手段的语言。(错误)。

5、词义具有全人类性,概念具有民族性(错误)。

6、推动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是语言自身的相互矛盾。(错误)。

7、汉语中的“手表”中的“手”是定位语素,“表”是不定位语素。(错误)。

8、阿拉伯文属于表音文字,日文属于表意文字。(错误)。

9、“女孩”这个词的词义包含下面三个义素:[+人,-男性,-成年]。(正确)。

10、语言和种族无关。(正确)。

11、在汉语中,一个音节不能没有韵母。(正确)。

12、洋泾浜是语言转用的表现。(错误)。

13、词根和附加语素组合起来构成的词是派生词。(正确)。

14、语素是语言中能自由使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体。(错误)。

15、汉字中的会意字属于独体字。(错误)。

16、因为汉字是词语文字,所以汉字只表示词语,不表示语素。(正确)。

17、语法规则具有可变性,但又具有稳定性。(正确)。

18、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只有口语。(错误)。

19、语言中任何词义都具有概括性。(正确)20、一个句子的隐含不止一个。(正确)。

21、语言和种族无关。(正确)。

22、语言自始至终都没有阶级性。(正确)。

23、任何词义都具有抽象性。(正确)。

24、语言的分析和统一来自于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正确)。

25、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正确)。

26、汉语中的“手表”中的“手”是定位语素,“表”是不定位语素。(错误)。

27、音位是一定的语言或方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正确)。

28、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错误)。

29、汉语中大约有近百万个词汇。(错误)30、语法与词汇相比,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正确)。

31、同义词是以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相同的或相近含义的一组词。(错误)。

32、一个句子的隐含不止一个。(正确)。

四、名词解释。

1、音位:是指在特定语言或方言中能通过区别词语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到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谱系分类法: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做的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一个语系。同一个语系中的语言还可以根据它们的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语群等。

3、音段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角度来加以分析的,在特定语言或方言中,通过区别词的语音形式来起到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叫做音质音位。

4、语法范畴:把相同或相近的语法意义概括为一类,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叫作语法范畴。如把单数和复数这两种语法意义概括为语法范畴。

5、语法手段:根据某些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语法形式归并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就叫作“语法手段”。语法手段又可以先分成“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即凡是通过词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手段,凡是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句法手段。

6、非音质音位:在语音中,除了音质之外,音高、音重、音长也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这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叫做非音质音位。

7、义素:是通过分解词的义项得到的、比义项更小的、不与语音形式结合的意义单位。比如我们把“椅子”的义项分解为两个比义项更小的意义单位“有靠背”“坐具”,“有靠背”“坐具”就是两个义素。

8、社会方言:是指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使用语言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9、词汇意义: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反映到词语中来的意义叫做词汇意义。

10、组合关系: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符号的组合关系是有条件的。比如“红”和“花”可以组合成“红花”和“花红”。它们在两个组合中的关系不同,整个组合的性质也不同。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

11、五、简述题。

1、简述文字的作用。

第一,文字的出现帮助语言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第二,文字可以帮助语言积累各种经验,避免各类实践都得亲历亲为。第三,任何一种文字都具有超方言性。

2、举例说明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别。

同音词是指语音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一组词,是一个关系概念;而多义词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意义上有联系的义项,是一个个体概念。如“花费”的“花”和“花朵”的“花”在意义上没有任何关联,它们是一组语音形式相同的同音词,而“打人”的“打”和“打井”的“打”在意义上有关联,后者是从前者引申来的,“打”是一个多义词。

3、简述元音与辅音的区别。第一,发元音时气流不受阻,发辅音时气流受阻;第二,发元音时发音部位均衡紧张,发辅音时某一部位会特别紧张;第三,相对而言,发元音时气流较弱,发辅音时气流较强。

4、简述洋泾浜与克里奥尔的区别。

第一,洋泾浜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来学习,一般不会把它作为官方语言,而克里奥耳人们把它作为母语来学习,现在有许多国家把它作为官方语言;第二,洋泾浜的使用领域十分单一,克里奥耳的使用领域要广得多;第三,洋泾浜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都十分疲乏,而克里奥耳的词汇和语法系统相对要完善得多。

5、简述实词与虚词的区别。

第一,实词可以独立充当句法成分,虚词则不可以;第二,实词多为不定位的,虚词多为定位的;第三,实词多为开放的类,其成员不可胜数,虚词多为封闭的类;第四,实词既有词汇意义,也有语法意义;虚词一般只有语法意义。

6、举例说明派生意义产生的方式。

第一,隐喻的方式。利用已有意义与新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来产生新的意义。例略。第二,换喻的方式。利用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们的意识中已经固定化了,因而可以用指城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例略。

7、简述影响音色的有哪些因素。

第一,发音体的不同会导致音色的不同;第二,发音方法的不同会导致音色的不同;第三,共鸣腔的不同也会导致音色的不同。

8、简述一般词汇的特点。

第一,不是全民常用的;第二,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第三,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构词能力比较弱。

9、举例说明词缀语素与词尾语素的不同。

第一,所属范畴不同。词缀属于构词法范畴,词尾属于构形法范畴;例略。第二,使用词缀会构成一个新词,使用词尾不是构成一个新词,而是构成了词的一个具体语法位置上的语法形式。例略。

10、简述决定元音音质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舌位的高低;第二,舌位的前后;第三,嘴唇的圆展。

11、举例说明基本词汇的特点。第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稳固性。例略。第二,具有全民常用性。例略。第三,能构成大量新词,具有能产性。例略。

12、举例说明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可以分为几类。

第一,全音译词。如“巧克力”。第二,音译兼意译的词。如“逻辑”。第三,半音译半意译的词。如“新西兰”。第四,音译加类名的词。如“卡宾枪”。第五,借形的词。如“引渡”。第六,字母词。如“wto”。

13、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

第一,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例略。第二,语言符号具有线条性。例略。

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篇十二

作为一名学生,追求知识和成长是我的使命所在。在大学学习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课程之一就是“概论”。这门课程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让我对世界有了更系统化、全面的认识。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概论”的重要性,这对我的学习和未来人生都有很大启示,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概论的作用和意义。

概论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通过多种学科领域的融合,带领学生逐步了解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在我们大学早期学习的时候,很多专业知识还未接触。但是,通过“概论”,我们可以拓展视野,探索知识的各个领域,增强对知识的兴趣,为日后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二、探索知识的多样性。

“概论”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比如,从宏观的历史演变到微观的智力开发,从传媒文化的广告学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每一章节都在带领我们探索新领域,并在其中发现自己兴趣所在。我记得,当我学习了心理学知识后,对于自己的个性和优点缺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甚至能够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这就让我兴奋不已。

三、学术能力的提升。

“概论”不仅能够让我们探索知识的广泛性,还能够培养我们的学术能力。这门课程的作业形式不仅仅局限于填空和选择题,还包括研究报告、论文和PPT等形式。在学习“概论”的期间,我们需要独立思考和深层次的阅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本质和规律。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的学术能力和文献查阅能力得到了提高,这对我们所有课程和未来的学习都是有益的。

四、启示未来的职业规划。

“概论”更重要的作用是启示未来的职业规划。通过学习课程中的各种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对哪一个方向特别感兴趣,并有机会接触到这些领域的专业人士和组织。我认为,在此期间建立人际关系和积累经验,对于未来的求职和职业发展会有极大的帮助。

五、总结。

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概论”对我们的学习和未来职业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他拓展了我们的知识视野,让我们称为具有学术能力和阅读能力的人才。除此之外,“概论”的知识也让我们更加熟悉这个世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希望在将来的日子里,“概论”的课程仍能够继续升华,让更多的学子受益。

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篇十三

监理规划的基本作用就是指导项目监理机构全面开展监理工作。

建设工程监理的中心目的是协助业主实现建设工程的总目标。实现建设工程总目标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需要制定计划,建立组织,配备合适的监理人员,进行有效的领导,实施工程的目标控制。

只有系统地做好上述工作,才能完成建设工程监理的任务,实施目标控制。在实施建设监理的过程中,监理单位要集中精力做好目标控制工作。因此,监理规划需要对项目监理机构开展的各项监理工作做出全面、系统的组织和安排。它包括确定监理工作目标,制定监理工作程序,确定目标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等各项措施和确定各项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二)监理规划是建设监理主管机构对监理单位监督管理的依据。

政府建设监理主管机构对建设工程监理单位要实施监督、管理和指导,对其人员素质、专业配套和建设工程监理业绩要进行核查和考评以确认其资质和资质等级,以使我国整个建设工程监理行业能够达到应有的水平。

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进行一般性的资质管理工作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监理单位的实际监理工作来认定它的水平。而监理单位的实际水平可从监理规划和它的实施中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政府建设监理主管机构对监理单位进行考核时,应当十分重视对监理规划的检查,也就是说,监理规划是政府建设监理主管机构监督、管理和指导监理单位开展监理活动的重要依据。

(三)监理规划是业主确认监理单位履行合同的主要依据。

监理单位如何履行监理合同,如何落实业主委托监理单位所承担的各项监理服务工作,作为监理的委托方,业主不但需要而且应当了解和确认监理单位的工作。同时,业主有权监督监理单位全面、认真执行监理合同。而监理规划正是业主了解和确认这些问题的最好资料,是业主确认监理单位是否履行监理合同的主要说明性文件。监理规划应当能够全面而详细地为业主监督监理合同的履行提供依据。

实际上,监理规划的前期文件,即监理大纲,是监理规划的框架性文件。而且,经由谈判确定的监理大纲应当纳入监理合同的附件之中,成为监理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

(四)监理规划是监理单位内部考核的依据和重要的存档资料。

从监理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出发,需要对各项目监理机构的工作进行考核,其主要依据就是经过内部主管负责人审批的监理规划。通过考核,可以对有关监理人员的监理工作水平和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从而有利于今后在其他工程上更加合理地安排监理人员,提高监理工作效率。

从建设工程监理控制的过程可知,监理规划的内容必然随着工程的进展而逐步调整、补充和完善。它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全貌,是最好的监理工作过程记录。因此,它是每一家工程监理单位的重要存档资料。

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篇十四

学习“概论”的一门课程,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这门课程涵盖了许多不同领域的知识,如历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等。在学习和探究这些领域的知识时,我深深感受到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这一篇文章将分享我在学习“概论”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广度与深度的平衡。

在“概论”这门课程中,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十分重要。我们需要了解一个领域的总体概貌,同时也需要探究其中更深层的原理和细节。这一点给了我深刻的启示,在学习其他课程或者进行其他的学术研究时,广度和深度的平衡是必要的。

第三段:跨学科的思维。

学习“概论”不仅需要广度,而且需要跨学科的思维。我们需要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这种能力对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非常重要,例如环境问题、社会不公等等。正因如此,我认为在未来的日子里,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凸显。

第四段:批判性思维与价值观。

批判性思维也是学习“概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对各种观点和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能够反思自己的一些价值观和信念。学会批判性思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变得更加理性和客观,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观念。

第五段:个人成长与未来展望。

学习“概论”对我个人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学术研究和跨学科思维的重要性;同时,我还提高了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探究能力。在未来,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并且运用这些能力去贡献于社会和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结论。

在学习“概论”这门课程中,我从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各种启示。我发现在学术研究中,广度和深度的平衡、跨学科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非常重要。这些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对于我的个人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篇十五

历史语言学:主要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某种语言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变化规律,如汉语史、英语史。

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相对静止的情况,如现代汉语。

普通语言学: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隐性意义:指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通常表现为施事与动作,动作与受事的关系等。

隐性形式:从微观角度看,句法结构的外部形式具有层次性。这种层次性不能从外表一眼看出来,需要我们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地分析。

显性形式:从宏观上看,句法结构外部形式是线条性,我们把它叫显性形式。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

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符号”必然包括有任何情况下永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物质的实体,另一个方面是约定俗成的意义。

“能指”:是索绪尔给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创制的一个专门的术语。也就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所指”:是索绪尔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的一个专门术语,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语音:虽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根据音质的不同,对一串语音不断加以切分,直到不能切分为止,这样得到的语音就是“音素”。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做“音标”。“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音位从构成材料上看,可以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音质音位”。语音中除音质外,音高、音强、音长也能起这种作用,因此也构成音位。这种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

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也就是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以元音收尾的音节叫“开音节”,以辅音收尾的音节叫“闭音节”。“肌肉紧张说”:这种理论认为,人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肌肉总是松驰和紧张相互交替的。音节是发音过程中肌肉的一次紧张过程,肌肉每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

“复元音”和“复辅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叫“复元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复辅音”。

“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变音现象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等。

同化: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这种现象叫“同化”

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化得不相同或不相近,这种现象叫“异化”。

“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这种现象叫“弱化”。

“脱落”:语流中某些原有的音消失了,这种现象叫“脱落”。

“词”:既是语汇单位,又是语法单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语”是语汇单位,不是语法单位。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但意义比较凝固,又经常作为一个整体单位使用的固定词组或熟语性语言片断。

惯用语: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汉语的惯用语多为三个字的词组形式。谚语:指在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

成语:是汉语特有的而且最大量使用的熟语形式。成语一般是四个字的,大多有出处,一般都来自对历史事件、古代寓言的概括,但也可以直接采用名言诗句或社会流行用语。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一般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单纯词和合成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语汇构词:就是由两个以上语素组合产生一个合成词。可分为“复合构词”、“附加构词”和“重叠构词”。

附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可分成三类:前缀式派生词、后缀式派生词、中缀式派生词。

重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又叫重叠式合成词,即“重叠词”。“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词”: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词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句子”: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的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书面上用句号、问号等表示)的语言单位。

“语法形式”:语言中不管是语音的表现形式,词开的变化形式,还是成分的组合和类别形式,凡是能够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就都是语法形式。

“语法意义”:语言中不管是词语意义,还是结构意义,凡是通过一类形式或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

语法范畴: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叫作“语法范畴”。

体词性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体词的词组。谓词性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词组。

向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组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

离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不等于词组中任何成分的功能的词组。

句子的句型类:根据主谓词组的形式给句子进行结构分类。

句子的功能类:从句子的用途和语气给句子分类。

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

语言意义: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义。

语境意义:个别的、临时的意义则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

词义:是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词义还包括人们对一定对象的主观态度和其他附加色彩。

词的理性意义: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反映而形成的。

词的非理性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义项: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不包括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所显现的个别的、具体的、临时的意义。

义素: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又叫语义成分和语义原子。

单义词;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一类对象,也就是只有一个义项。

多义词;一个词的意义也可以概括反映互相联系的几类对象,也就是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

本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

派生义(引申义):多义词的其他意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本义衍生出来的,这些后来衍生出的意义叫。

借代: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虽没有相似性,但存在着某种比较稳定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比喻: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在此基础上,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同义词:多义词和同音词都是以相同的语音形式表达不同的意义,在语言中也存在相反的现象,即以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

等义词:是指包括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附加色彩)在内的词义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近义词是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差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反义词:是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的两个词。

绝对反义词:如果两个反义词处于矛盾关系之中,肯定一方就必然否定另一方,否定一方就必然肯定另一方,二者之间没有非此非彼的中间状态存在,这类反义词叫。

相对反义词:如果两个反义词处于反对关系之中,肯定一方则必然否定另一方,否定一方就未必肯定另一方,二者之间存在非此非彼的中间状态存在,这类反义词叫。

语义场:是指若干具有共同的类属义素的词语(义项)构成的聚合体,类属义素是指反映事物所属类别的语义特征。

变元又称“题元”、“项”等,是与谓词有直接语义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

语义角色: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不同的语义关系,可以把变元分为若干个类型,这种变元的类型一般称。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结果”“处所”等。

有的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构成,其中所有变元都只是名词性成分而不是述谓结构,这样的述谓结构就是简单述谓结构。

有的述谓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述谓结构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复合而成,这样的述谓结构就是复合述谓结构。

有的述谓结构中的变元本身也是一个述谓结构,这种充当其他谓词变元的述谓结构就是从属述谓结构。

述谓结构中的变元可以带有修饰或限定性的成分,以表示变元某方面的特征,充当这类成分的述谓结构就是降级述谓结构。

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

文字的创制:在这里指的是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是政府或语言学家为还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

谱系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做语言的。

通用语:在存在方言分歧的社会里,人们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际,往往会选择一种方言作为各方言区之间的交际工具,称这种语言形式为。

一种语言的共同语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

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为了维系整个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的联系,还需要有共同的交。

际工具,有人把这种一个国家内各民族所共同使用的语言叫国语。

双语现象:是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

语言转用: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也叫“语言替换”。

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作出的有组织的、有意识的管理、调节和改进,被称为语言规划。如果语言规划具有法律、法令或政令的形式,就叫语言规划。

思维分三类:狭义的感性思维只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这是一种直观思维。广义的感性思维也包括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这就是表象思维。

抽象(或叫理性、逻辑、径称)思维指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

发散思维是指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产生的综合心理活动,如感情、意志、美感和相关的文化传统意识等。

语言习得:顾名思义就是一半靠学习,还有一半靠获得。要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就必须研究儿童是怎样获得语言的,这是语言获得问题。

一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这就是中介语。中介语在学习初期发展较快,越到学习后期发展就越慢。

学外语的人的母语叫来源语;所要学的外语叫目标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会产生影响,叫语言迁移。

结构的关系意义特别是显性意义入手,对句子成分的功能和地位作分析的方法。直接成分分析法:指从句法结构的外部形式特别是隐性形式入手,对句子的直接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的方法。转换分析法:主要指显性形式即线条的次序的转化以及显示意义与隐性意义之间即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的转换。篇章的连贯性:指篇章的语义关联,它存在于篇章的底层,是一种语义逻辑的联系。句法:研究词组和句子的模式以及它们的构造和关系。篇章语法:第六章表意文字:是通过象征性符号的组合来表达词或语素的意义,而不是标记它们声音的一种文字体系。表音文字:标记语言声音的文字叫表音文字。字母:表音文字的书写符号叫字母自源文字: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文字的形体、体系都是自己独创的。借源文字:借用或参照其它文字的形体、体系而建立起来的文字。

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篇十六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表现为:口语、书面语。

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在有了文字之后才产生的。口语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只记录词语,没有记录这些成分。书面语有可能比口语积累的语汇丰富,语法结构也更精密,表达方式也更多样化。

3.语言和民族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大多数情况而言,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但在世界上也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即不同的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民族却又使用不同的语言。

第二节语言的性质。

句子是最小的交际单位。

2.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3.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4.所指是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5.组合关系是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叫组合关系,也叫“句段关系”。它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整体中。

6.聚合关系是在同一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7.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他人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言语则具有个人特色,因为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结构都不尽相同。即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包括写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8.语言符号的特征:任意性、强制性与可变性。人们最初创制单个的语言符号时,用什么样的形式――语音与什么样的内容――语义相结合,并没有什么必然性,而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或随意性。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同一社会在不同时代,其语言符号的声音、意义,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第三节语言学。

1.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被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

2.结构主义语言学是由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主要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

3.索绪尔的主要贡献在于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界定了“语言”,明确地限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是原因呢学脱离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想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科学的道路。20世纪语言学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下集中主要精力研究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甚至超越了语言学领域,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的性质。

1.语音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2.语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是音质。

3.汉语普通话中的轻声,主要与音强有关。

4.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音质的不同主要取决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

5.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主要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

6.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决定于振幅的大小。

7.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

第二节音素。

1.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根据发音时舌头起作用的部位不同,可把元音分为“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

3.常见的辅音发音部位: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根音。

第三节音位。

1.音位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叫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3.互补关系是指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互相排斥,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素,就构成了互补关系。

4.音质音位是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位。

5.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音位存在于音位变体之中,离开了音位变体,音位也就不复存在,我们平时发出或听到的都只是音位变体。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没有主次之分,都是平等关系。

6.音位与音素的区别在于划分角度不同和划分范围不同。音素是从人类语音的音质上着眼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两个音若音质不同,就是两个不同的音素。而音位则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即辨义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如果两个音音质不同,但彼此间不起辨义作用,仍然只能归为一个音位。音素是从人类的语言所能用到的全部语音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音位则是在某种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语言系统中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第四节音位的组合。

1.音节是语流中最小的发音单位,也是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开音节是以元音收尾的音节。

3.闭音节是以辅音收尾的音节。

4.语流音变是指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

5.语音的同化是指语流中两个邻近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

6.语音的异化是语流中两个邻近的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7.弱化指的是在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近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

8.脱落是指在语流中,弱化的音往往会进一步消失,或为了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

第五节韵律特征。

1.韵律特征又叫做“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

第三章语汇。

第一节语汇的性质。

1.语汇指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

2.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一种语言可以包含成千上万个词或几百个固定词组,如汉语中有许多具体的词和固定词组,像“天”、“地”、“水”等和“胸有成竹”、“开后门”等,但这些不叫语汇,只能叫词或语。

第二节语汇的类聚系统。

1.基本词汇是整个语汇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它具有产生的历史长、使用的范围广和构词的能力强三大特点。

2.一般词汇是语汇中除去基本语汇以外的那一部分,它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

3.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合成词就是有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新造词指过去没有而新创造出来的词。

4.外来词即一种语言和外族语言中翻译或借用的词语,可分为几种:纯粹音译词,半音译半意译,一半音译一半注释,音译兼意译。

5.单纯词与单音节词的关系是它们不是相同的概念,它们的划分角度不同,单纯词是从语素角度划分出来的,是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单音节词是从音节角度划分出来收尾,是指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

6.词是最小的、能独立使用的、音义结合的单位,具有意义凝固、不可分割、

形式固定、能自由运用的特点。

7.词与语素的区别是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所谓“独立运用”是指词在造句中能够到处作为一个单位出现,强调这一点,是为了把词同语素区别开来。因为语素也是一种最小的语音单位,但是它在造句中不能独立运用。也就是说,能够独立运用的是词,不能独立运用的是语素。

第三节词汇的构造形式。

1.变性成词是指语素转变词性而形成另一类词。即某些成词语素在语法功能上本来只是动词性的,或名词性的,或形容词性的但在形成词的时候,却同时形成了两种词性的词。

2.变形成词是把原本合成词中的不成词语素变为成词语素再形成词,包括逆序成词和简缩成词两种。

3.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4.离合词和词组词是形式上或人们感觉上像词,但在结构上和意义的搭配性上又接近词组的特殊的语汇单位,由于可以插入或扩展,所以可以插入某些成分的词为离合词,可以进行较大扩展的词为词组词。5.汉语语素的类别系统把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直接形成为词,即可以单用的语素。(2)把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不自由(黏着)语素”。自由语素指某种语素既可以单独形成词,有时又可以单独说出来。因为是虚词,所以永远不能单独说出来,这就是黏着语素。(3)把语素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定位语素指的是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的位置是固定的,或者总前置,或者总后置。不定位语素是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它们既可以前置,又可以后置。(4)把语素分为“实义语素”和“虚义语素”。实义语素就是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或说本身直接负载了词汇意义的语素。虚义语素就是一般不具有实在词汇意义的语素。

6.语素、音节与字符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汉语中语素大多数是单音节形式,书面上用一个汉字记录,三者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般而言,一个语素就是一个音节,一个汉字。但是语素、音节、汉字又属于不同的范畴,语素是语汇单位,音节是语音单位,字是文字单位,因此将三者合起来看,就不成简单的对应了。

7.复合构词就是词根语素+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构成复合词的词根语素都是实义的成词语素或实义的不成词语素。主要有陈述式、偏正式、支配式、并列式四种。

8.附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附加式合成词,即“派生词”。构成派生词的词根语素都是实义的成词语素或实义的不成词语素,词缀语素是不成词、粘着、定位和虚义的语素。按照词缀在词中的位置,派生词可分为三种:前缀式、后缀式和中缀式。

9.重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重叠式合成词,即重叠词。汉语的重叠词包括:(1)名词性重叠词。(2)副词性重叠词。(3)多重重叠词。重叠词重叠以后既增加某些语法意义,也不改变重叠词本身的词类。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语法的性质。

1.语法就是语言学中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2.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尽管语法规则不同于语音、语汇等规则,但其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例如:语音形式有死就可能影响到语法。像句末用低调或降调表陈述,而如果用了高调或升调就表疑问了。语汇与语法也相互作用。例如:“差一点儿迟到”和“差一点儿没迟到”意思一样,都是“没吃到”可是“差一点儿及格”和“差一点儿没及格”的意思不一样,前一句是没及格,后句是及格了,这可以看成是人们对“差一点儿”这个词语的理解的不同而造成了语法上肯定与否定的不对应现象。

3.语法规则具有抽象性与递归性。

第二节语法研究的内容、类别和单位。

1.根据研究材料的不同,语法研究可分为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和规律。共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一种语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

2.核心语法又叫小语法,仅指句法结构规则。外围语法又叫大语法,研究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核心语法仅指句法结构原则,即语言片段是不是合乎结构上的规则,外围语法则包括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包括词语的搭配,意义的表达和语音的实现等。

3.语法单位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中语素组是由语素组成的,它们的功能是用来构词,第二级中词组是由词组成的,它们的功能是用来造句,第三级中句组是由句子组成的,它们的功能是用来表达的。

4.每个语法成分都处于组合关系又处在聚合关系中,组合规则指的是就线性的不同位置看语法成分相互如何搭配的关系,聚合规则指的是从线性的某个位置看语法成分相互能不能替换出现的关系。

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篇十七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语音:

人类器官所发出的能够承载一定意义的并为人能理解的。

语言的物质表达形式。

语音单位:音素:是从音质(物理)角度划分出来的超语言或方言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音位:特定语言或方言中。

有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作用的最小的。

语音单位(语音集合体)。

音节:语流中最小的发音单位。

音素和符号一一对应不含混。

简单易学完备统一。

发音器官:分为动力(肺)、发音体(声带)、共鸣腔(口鼻咽)。

各部分协同动作产生语音元音: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

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保持均衡紧张。

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较弱辅音: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

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形成阻碍,成阻部分特别紧张。

气流必须克服阻碍通过口腔或鼻腔,较强音位变体:处于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可归为同一个音位。

它们就被看成为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

条件变体:

两个音素处在互补关系中,是同一个音位的两个变体。

且需在语音上相似,彼此的差别能用出现的环境来解释。

出现条件受环境制约。

自由变体:

有的语言或方言中。

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

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

从音质的角度分析。

非音质音位: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

音位的区别特征:音位之间的对立表现为一对或若干对发音特征的对立。

是能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

构成一个完整的该语言的音位系统。

语流音变:语流中一个音受前后音或者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等因素的影响。

在发音上产生某种变化。

同化:语流中两个临近的不同的音。

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

顺:同化音在前,被同化音在后。

逆:被同化音在前,同化音在后。

异化:两个相邻或相近的音。

其中一个受另一个影响变的得不同或不相近。

顺:异化音在前,被异化音在后。

逆:被异化音在前,异化音在后。

弱化: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临近的音的影响。

变成较弱的音。

清音浊化、前后元音向央元音靠拢、复元音变成单元音。

脱落:有些较弱的音或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了。

或者为了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

增音:在语流里连续发音时有时加入没有的音。

换位。

音峰:处在紧张度的强峰阶段,即音节中心的领音位置。

音谷:渐弱阶段的尾端和另一次肌肉紧张阶段的开端之间的地方。

第四章语法。

语法:用语法形式组织各级语法单位。

并在组织过程中产生语法意义的规则。

内容包括词法(构词法、构形法)和句法(组词成句的规则)。

性质包括抽象性、稳定性和民族性语法单位:存在于具体的语句中。

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

语素: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词:造句时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词组: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

本身又是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

句子:最大的语法单位。

语言用于交际时最小的使用单位。

功能分类为**类,存在内部差异。

语法规则:词是造句中可以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以词为枢纽,可把语法规则分为两类。

组合规则:包括构词法和句法。

是横向的用于表达的线性关系。

有层次性、递归性和开放性。

聚合规则:语法单位分类和变化的规则。

词类和词形变化。

是纵向的用于归类的替换关系语法形式:能够把语法单位组织起来。

并能在组织过程中产生语法意义的语言形式语法手段: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的聚合。

综合手段:内部屈折、异根、重叠。

分析手段:语序、虚词、语调。

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在组织一定语法单位的过程中产生的意义。

句型/句式:从一个个具体的句子中概括出来的数量有限的句子构造模式。

变换:运用一定的规则把一种句式变为另一种句式的方法。

被转换的句式:基本句式转换的:转换句式。

它们之间是平行句式之间的转换关系。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固定词组的总汇,是集合体。

词汇意义:简称词义,是以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主观评价;以及词在特定使用范围中产生的意义。词义与词的语音意义是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词义与客观事物是概括与反映的关系。有概括性和模糊性。

语境: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所处的特定环境。

物理语境:现场参与因素。

话语语境:前后文,狭义语境也叫小语境,是词语的上下文和口语的前后语。

广义语境也叫大语境,是指交际时的具体场合与社会背景。语境义:词义在语境中有多种变化模式:

限制义:指词义在具体语言表达时的具体意义,而不是语言体系的一般抽象意义。

反义: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词义的情感色彩向相反的方向转变。

转义: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词义由原来的意义转为另一种新的但又不是完全相反的意义。

第六章:文字与书面语文字:是按一定方式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辅助语言并扩大其作用的工具。

第七章: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社会方言:适应社会分工的需要而产生的全民语言的分支,是全民语言的社会变体。

地域方言: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语言的分支。

谱系:一种语言分化成一些不同的语言,这些语言仿佛是一个家族,一代一代地繁衍下去,语言学把这种情况比作生物学上的谱系,把关系最亲近的若干语言合起来叫一个语支,若干语支合起来叫语族,若干语族合起来构成一个语系。

谱系分类:按语言的亲属关系的层级把语言加以分类的方法。也叫语言的发生学分类。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词义演变: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篇十八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贴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a)。

a。任意性b。强制性c。离散性d。线性。

2。音高取决于(b)。

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c。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光d。共鸣器的形状。

3。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d)。

a。音素b。音位c。音渡d。音节。

4。就词重音而言,不能用来区别好处的是(c)。

a。自由重音b。移动重音。

c。固定重音d。不固定重音。

5。北京话“慢”单念时读[man],但“慢慢儿”却有人读做[maimar],前一音节的语流音变现象是(b)。

a。同化b。异化c。弱儿d。增音。

6。“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词包含的语素数量是(c)。

a。2个b。3个c。4个d。7个。

7。英语“worker”中的“-er”是(a)。

a。构词语素b。构形语素。

c。虚词语素d。词根语素。

8。下列汉语词语中的“儿”不属于词根语素(实义语素)的是(d)。

a。健儿b。女儿。

c。少儿d。花儿。

9。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d)。

a。通用语汇b。常用语汇。

c。一般语汇d。基本语汇。

10。一般语汇(非基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是(c)。

a。古语词b。方言词。

c。新造词d。外来词。

11。词组的聚合关系分类是指把词组分成(a)。

a。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b。联合词组和偏正词组。

c。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d。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

12。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这种分类是(d)。

a。句子的句型类b。句子的句式类。

c。句子的功能类d。句子的简繁类。

13。“吓唬”和“恐吓”在非理性好处上的主要差别是(c)。

a。语气好处不一样b。感情色彩不一样。

c。语体色彩不一样d。形象色彩不一样。

14。下列关于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c)。

a。二者总是一致b。二者总是不一致。

c。基本义比本义更常用d。本义比基本义更常用。

15。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比喻方式的一项是(d)。

a。“锁”本指一种器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器具的行为。

b。“兵”本指兵器,后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

c。“南瓜”本指一种植物,后引申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d。“后台”本指舞台的后面,后引申指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16。下列关于等义词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

a。等义词是理性好处和非理性好处都完全相同的词。

b。等义词一般都能够长期并存。

c。等义词在语言表达上有必须的用心好处。

d。同义词大多是等义词。

17。“老王说服了小李”中“老王”是行为的施事,“小李”是行为的受事,这种好处是(b)。

a。语汇好处b。语法好处c。语境好处d。蕴含好处。

18。从现有文字史的资料来看,最早出现的字符大多是(d)。

a。记号b。笔画c。音符d。意符。

19。世界上最早的表音文字是(b)。

a。元音文字b。辅音文字c。意音文字d。全音位文字。

20。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a)。

a。词语的借用b。语音成分的借用c。词缀的借用d。语法结构的借用。

21。下列几种类型的社会方言中,具有排他性的是(b)。

a。行话b。黑话c。官腔d。贵族语言。

22。以下对“思维”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

a。思维既包括思维活动,也包括思维结果。

b。思维分为感性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类。

c。思维的形式就是概念、决定、推理。

d。思维务必以语言为工具。

23。人类开始制造工具这种行为意味着(b)。

a。人类已经产生了语言b。人类已经产生了思维。

c。人类已经同时产生了语言和思维d。人类既没有产生语言,也没有产生思维。

24。患“失语症”是因为(b)。

a。大脑左、右半球的单侧化功能发生了改变。

b。大脑左半球的某个部位受到了损伤。

c。大脑的语言获得机制出现了遗传性障碍。

d。在语言临界期以前没有接触语言环境。

25。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概念知识的一类词典是(d)。

a。历史词典b。信息词典c。语言词典d。百科词典。

26。从翻译技术的平面看,机器翻译能够分为四个层级,从低到高的排序是(a)。

a。单词、句法、语义、语境b。单词、语义、语境、句法。

c。单词、句法、语境、语义d。单词、语义、句法、语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贴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7。从发音方法上看,一个辅音的特征取决于(cde)。

28。下列关于语义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bcd)。

a。语义场与上下位词没有关系b。语义场是具有共同类属义素的义项的聚合体。

c。语义场是一个层级体系d。语义场是词义系统性的重要表现。

e。不一样语义场的系统性是均衡的。

29。下列关于语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e)。

a。语素是最小的有好处的语言单位b。有些语素只有语音形式而没有好处。

c。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两大类d。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

e。词都是由语素构成或组成的。

30。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d)。

a。汉字是一种自源文字b。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

c。汉字是一种音节文字d。汉字是一种词语文字。

e。几千年来,汉字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31。“民族语言政策”所包含的资料主要是(ade)。

a。关于民族语言教育的政策b。关于官方语言的选择问题。

c。关于一个国家内部主体民族语言的政策d。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

e。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问题。

39。下方都是“动词(着)+形容词”构成的词组,试从结构形式。

(a)和语义指向关系(b)进行分类,分别填入各项中:

坐着挺好显着不高兴看着悲哀透着轻浮躺着不适宜。

听着刺耳走着累闻着臭、吃着香。

b1形容词陈述指向动词,或动词支配指向形容词:

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参考答案。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2、[参考答案]语法单位的构成关系。

(1)构成关系指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功能性差别。即语素和语素组获得选句功能就成为词,词和词组获得表达功能就成为句子。但各级语法单位所含成分的数量不必须增加。

(2)汉语“好”,即是语素,也是词,还可能直接成为句子,就反映了这种关系。

33、[参考答案]义素。

(1)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

(2)义项能够进一步分析为一束更小的语义构成成分的集合,这种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语义特征叫做义素。

(3)例如,“哥哥”词义经过与同类的其他词(如“弟弟、组组、妹妹”等)比较,能够得出它的义素:[同胞][男性]、[年长]。

34、[参考答案]音位文字。

(1)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单位相联系的文字是音位文字。音位文字可分为“辅音音位文字”和“全音位文字。”全音位文字常常也简称音位文字。

(2)例如,古腓尼基文字就是只表示辅音音位的辅音音位文字;古希腊文字既有表示辅音的字符,又有表示元音的字符,是全音位文字。

35、[参考答案]语言的亲属关系。

(1)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这种关系称作语言的亲属关系。

(2)语言的亲属关系是语言谱系分类的基础。具有亲属关系(历史同源关系)的各个语言就是亲属语言归属为同一语系。

(3)例如,汉语和藏语都来自原始汉藏语,它们之间有亲属关系,是亲属语言,归属汉藏语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6、[参考答案]举例说明单纯词与单音节词、合成词与多音节词的区别和联系。

(1)单纯词、合成词是根据词所包含语素的数量划分的;单音节词、多音节词是根据词所包含音节的数量划分的。

(2)合成词必须是多音节词,但单纯词不必须是单音节词。

(3)合成词是多单节词,如“飞机”。单纯词是单音节词的例子,如“书”。单纯词是多音节词的例子,如译音词“沙发”,拟声词“轰隆”,连绵词“逍遥”等。

37、[参考答案]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1)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是指:话语并不是浑然一体的,而是能够分解成大小不等的组成成分。例如:“我找他”这句话,能够分解为“我”、“找他”两个组成成分。“找他”又能够进一步分解为“找”和“他”两个组成成分。

(2)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是指:人们说话时,语言符号只能依时光的先后成线性排列,正是在这种线性的排列中,语言符号之间才得以构成各种组合关系,产生各种不一样的语法结构。例如,“我”和“找”这两个语言符号只可能线性排列为“我找”或“找我”,前者构成主谓关系,后者构成动宾关系。

(3)正是因为语言符号是离散的,才有可能依线性顺序对这些语言符号进行不一样的排列组合,使有限的语言符号透过这种反复的重新组合,能够表达无限的信息和思想。

38、[参考答案]举例说明语言的发展演变为什么只能是渐变的。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急剧变化会使社会的交际活动难以顺利进行,这一性质要求语言务必有必须的稳因性。例如汉语中“山、水、日、月、人、手、笑、哭”这些词汇古今好处基本没有变化,一向沿用于今。

(2)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社会交际活动的资料也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为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语言务必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的,为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语言务必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例如“网吧”、“网虫”就是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出现的新词汇。

(3)稳固和发展这两个对立的要求决定了语言一方面不能不变,一方面又不能突变,因此,语言的演变和发展只能以渐变的方式来进行。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9、[参考答案]。

a1:坐着挺好,躺着不适宜;

a2:透着轻浮,显着不高兴;

a3:看着悲哀,走着累,闻着臭、吃着香,听着刺耳。

b1:透着轻浮,显着不高兴,坐着挺好,躺着不适宜;

b2:看着悲哀,走着累;

b3:听着刺耳,闻着臭,吃着香。

40、[参考答案]说明“他说不好”有几种好处,并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

(1)至少有三种好处,

a他不能把某件事或某句话说得让人满意;

b“不好”是他说出来的话;c由他来说不好。

(2)a和b是由句法结构关系不一样造成的。

“说”和“不好”若按动补关系来理解,则为a;若按动宾关系理解,则为b。

(3)c和a(或b)是由层次构造不一样造成的。若按“他/说不好”来理解,则a(或b);若按“他说/不好”来理解,则为c。

六、论述题(本大题包括第41、42小题,第41小题10分,第42小题8分,共18分)。

41、[参考答案]谈谈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和声韵调分析法的区别和联系。

(1)元辅音分析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把音节结构分为v、c—v、v—c、c—v—c四种基本类型。其中的v代表元音,c代表辅音。

(2)声韵调分析法以声母、韵母、声调为基本分析单位,更关注音节内部的结构层次,按照这种分析法,汉语的音节能够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整个部分,韵母又分成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例如汉语普通话“挑”[t`iau55]里的[t`]是声母,[iau]是韵母,[55]是声调,在韵母[iau]里,是韵腹,[u]是韵尾。声韵调分析法能够比较好的揭示汉语音节内部的组合规律和整个语音系统的面貌,是汉语音节分析最基本的方法。

(3)声韵调分析法和元辅音分析法并不是对立的和互相排斥的,能够看作是音节结构分析的两个不一样层面。如果从元音和辅音出发进行音节结构分析,仍要思考它们处于音节结构的位置和层次,如果从声韵组合出发进行音节结构分析,也要思考它们由哪些元音、辅音来具体实现。例如汉语普通话的声母都是由单个辅音构成的,韵母是由元音或元音和元音、元音和辅音的组合构成的。

42、[参考答案]举例说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1)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一方面是不一样民族的文化意识永定了不一样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不一样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又能够反映不一样民族的文化意识。

(2)从文化到语言这头看,透过考察不一样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能够帮忙了解不一样语言的特点。这方面的研究就是文化语言学。不一样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对语言的影响在词语的好处和用法上最明显。例如相同事物用不一样的词语表示,相同词语有不一样的好处和用法。

(适当举例)。

(3)从语言到文化这头看,透过分析不一样语言的特点,能够帮忙了解不一样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这方面的研究就是否语言文化学。这对于了解没有历史文献资料的民族文化和早期历史及史前史,都很有用处。

(适当举例)。

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篇十九

动物之间也有相互用来交际的信号,但这跟人类的语言有本质的区别,人类语言具有如下特点:

1、功能开放:米、分米、厘米、微米、纳米。

2、构造灵巧:音位,音节。

语素,词,句子。

3、需要学习。

层次性:电+影。

电影。

彩+色。

彩色。

电影+彩色。

彩色电影。

3、荀子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你如何理解?

语言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音义之间不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是一种人为约定的联系,音义在结合之初具有多动选择的可能性。因此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但命名一旦成立就具有强制性。因此说,“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

4、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你如何理解?请联系语言事实加以论述。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音义之间不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是一种认为约定的联系,音义在结合之初具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索绪尔: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最高原则。

1、形式内容的联系是非本质的,是人赋予的,具有约定性。如“马”“车”对这两个语素本身的例句,现代词源学还没有找到一致的认识,因此他们是任意约定的。

2、一旦形成后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3、非本质的联系不意味着没有联系,理据性是可以成立的,帮助记忆。人、鸡、鸭。布谷鸟。联系是成立的,但不是本质的。

5、关于幼儿是如何习得语言的有哪几种假说?试加评述。

1、模仿说:认为幼儿是通过摹仿听到的语句而学会说话的。通过成人的重复,更正、赞许等反馈,正确的说法得到强化,由此而形成幼儿的说话习惯。

2、天赋说:以乔姆斯基为代表,认为有一种可遗传的“语言习得机制”,儿童在后天具体语言输入刺激下,经过语言习得机制习得一种具体的语言。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儿童习得母语学的是抽象的规则,即语言能力,虽然他们接触到的是具体的语言行为。

3、认知说: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是伴随着认知能力而发展起来,语言习得能力仅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斯洛宾、皮亚杰认为,不能脱离智力发展的全局来考查语言习得。如先有判断事物大小的能力,然后才会有“狗比猫大”直螺纹ideas语言表达。儿童学话的早期似有此种情况,但两者都比较发达后,关系就比较复杂,语言也可影响认知能力。各学说局部真理,互相补充。

6、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有哪些特性?

1、任意性:音义之间不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是一种认为约定的联系,音义在结合之初具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索绪尔: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最高准则。

3)非本质的联系不意味着没有联系,理据性是可以成立的,帮助记忆。

2、线条性。

3、层次性:语言单位具有层层“套装”的性质。小的组成大的,大的组成更大的:我们学习语法。

4、系统性:语言符号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的性质。其中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两种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

7、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包括符号及组织这些符号的规则,具有抽象性;言语是说(写)话的过程和结果,具体。(言语是人们对语言运用的行为或结果)。

1、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语言是对语言的抽象,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语言存在于言语中。

2、语言对语言具有强制性的规范作用。

3、言语带有个人性,语言是全民的。

4、言语的语义手具体语言环境的制约,而语言则是离开具体语言环境的抽象物。

社会功能又包括: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基本职能)。

标志功能——语言是集体的标志。

语言是思维的最重要工具最基本的功能是交际功能。

聚合关系:通过联想、类比形成的语言单位之间的替换关系。

每个符号都处于这两种关系的纵横交叉之中,正因为有了这两种关系,语言这部机器才能灵活自如的运转起来。

10、举例说明切分和归并及二者的关系?

切分:按一定标准将语言单位分割成更小的单位。

后院的葡萄熟了。(词,句子,语素)。

归并:判明在话语中多次出现的类似单位是否同一个单位。米:

对立:米:长度单位。

metre(法)metre(英)非对立:可互换位置:兰州话n,l不分。

补:如正的意义的各项切分和归并的关系:

1)切分和归并是研究的两个必要程序,互为依存。

2)有归并才能且分出有意义的单位,是衡量切分正确与否的手段。

11、什么是音位?音位归并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

音位是一种语言或方言里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归纳音位的一些原则:

1、对立:如果某两个音是对立的,鄙视两个不同的音位,2、互补:如果两个音是互补的,却不能直接判断他们属于同一个音位。这时往往要看第三个规则。

3、当地人的语感。(有一定的主观性)。

12、常见的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有哪些?试举例说明。词序:我看见他。

他看见我虚词:我的弟弟、我和弟弟。

词尾:thecontentofthesebooksisverygood.内部屈折:goose-geese重音:

声调:好棒喜好重叠:走——走走语调:年轻的老师和医生。

异根法:用不同来源的次来表示语法意义零形态:零形态本身也是一种形式。

体:表示动作的持续与否的状态。现代汉语中“着”表示动作的持续。“了”表示完成,“过”表示已然。

14、什么是词义?词义有哪些性质?请举例说明。

偏差,词典再版。

2概括性。

3模糊性。

中年青年。

4民族性。

15、从原生义到派生义主要有哪些模式?请举例说明。从原生义到派生义的变化一般有如下几种模式:

2、类比模式:着眼于相似性质派生出新义如地下(地面之下。

隐藏在敌后工作的方式状态)。

3、关联方式:着眼于相关性派生新义兵(武器、士兵)。

16、什么是语言变异?语言有哪些类型的变异?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语言变异是一种语言在不同环境所形成的不同特点。语言变异表面看是共时现象,其实是历时的结果。语言变异相对某种“标准语”而言。语言变异有三种:社会变异、功能变异、地域变异社会方言和与地域方言的区别于联系:

1、社会方言没有自己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仅表现在某些特殊词语上,而地域方言有自己独立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这是二者最本质的区别。

2、社会方言不能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而地域方言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

3、地域方言里还有可能包含有社会方言。

17、什么是言语行为?什么是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用言语来达到做事目的的行为家叫言语行为。(命题意义、施为意义)直接言语行为:直接说出施为性行为的所要达到的目的。

间接言语行为:用某一类施为性行为来达到另一类施为性行为所预期达到的目的。真冷(外面)(直接:命题意义与施为意义一致)。

真冷(屋里)(窗开着)(间接:命题意义和施为意义不一致)。

18、什么是合作原则?它包含哪些准则?

合作原则为使交际能顺利进行下去交际双方必须真诚合作的原则,包括以下四条准则:

1、量的准则:所提供的信息适量,不过多也不过少。也叫“适量准则”

2、质的准则;所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

3、相关准则:所提供的话和对方的话相关,也叫“关联准则”

4、方式准则:所说的话意思明白确定,不模棱两可,也叫“明白准则”

19、什么是语境?语境包括哪些因素?联系实际说明语境的作用。

客观因素。

直接因素。

间接因素。

非语言因素。

语言因素。

1、限定作用:昨天他来过这里。

2、调节作用:普查员对老太太说有配偶没,老太太不懂,普查员改为老伴。

5、补足作用“我咖啡,他茶。”

20、什么是语言演变?其原因和特点是什么?

语言演变指语言从一个历史时期到另一个历史时期的系统的变化。原因:社会的发展史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外因)。

1、社会由低到高的总体发展,导致语言的演变。

2、社会的分化统一导致语言的分化统一。

3、社会的接触导致语言的接触。

4、社会的发展思维的发展,思维发展促进语言发展。

特点:

1、渐变性(即使在社会急剧动荡时期,也是渐变的)。

2、不平衡性。

3、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21、方言是怎样产生的?共同语是怎样产生的?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怎样?

共同语实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不是“杂取各方言”形成的。成为共同语形成的基础方言叫基础方言,一种方言成为基础方言的条件: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现代民族共同语与北方方言、英吉利民族共同语和伦敦方言、意大利民族共同语和托斯卡纳方言。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

1、共同于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2、共同语一旦形成了之后就成了一种高级形式,方言逐渐向他靠拢。

3、共同语仍可从基础方言以外的方言吸取有用成分。

4、推广共同语不是用行政手段消灭方言。

22、什么是语音演变规律?试举例说明它有什么特点。

时间性。

拉丁语发展成法语的规律13世纪后不起作用。

地域性。

如普通话m尾音与方言。

23、举例说明词义演变的原因、途径、结果。

1、词义演变的原因:社会发展。

床由古代的坐具到现在的睡具。

认识的改变。

鲸的认识由鱼到现在的哺乳动物。

词义的相互影响。

脚、足、腿、股。

2、词义演变的途径:比喻(走狗)、引申(月)、吞并(肉吞并了肌)、组合能力的改变(被从跟表示不幸的事词语到现在可跟表示非不幸的事组合)。

3、词义演变的结果:义项的增减(兵)、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菜)。

24、举例说明新词产生的途径。

1、利用已有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创造新词。

2、旧词新用:博士。

3、词义分化:刻。

4、借词。

25、语言接触表现在哪些方面?

1、语言成分的借用。

2、双语现象和语言同化:双语现象是两种语言接触的发展阶段,语言同化是高潮结局阶段。

3、皮钦语和混合语。

皮钦语:在特殊的环境里所获得的支离破碎的、变形的、杂交的外语,又叫洋泾浜语,词汇是外语的,语法绝对是本族语的,语音也不标准。

混合语:也叫克里奥尔语,是两种语言“杂交”后形成的语言,是某些地区人民的母语。

26、为什么说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27、简述语言的形态分类和谱系分类。

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亚,使用人口仅次于印欧语系。总体特点:语音上都有声调;语法上虚词和语序是重要的语法手段,有量词;词汇上以单纯词和复合词为主,派生词少。

印欧语系:主要包括日耳曼语族,拉丁语族,斯拉夫语族,印度—伊朗语族等,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总体特点:没有声调,赛因多;语法上形态变化丰富,没有量词,词汇上派生词次多,复合词少。

28、什么是文字?文字和语言关系怎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1、记录语言:与语言中的词、语素发生固定联系,有读音。文字是在语言基础产生的,不能脱离语言。从发生学角度来看,也许是创字之初,表示“日”,直接表意,但在记录语言中的某个单位之前,在有读音之前,它只能是一幅图画,而不是文字。文字演变之后,今天从没学过汉字的人,恐怕也难悟出着四方的“日”是表示“太阳”

2、书写符号:并不是所有的书写符号都是文字,只有与语言中的(词或语素)相联系的才是文字。

3、系统:文字不等于字。作为系统包含几个方面:

1、用来记录某种语言的所有符号;

2、这些符号的组合及书写规则。

4、文字的三要素:形音义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1、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

3)促进共同语的形成和规范化,维护共同语,缩小方言差异4)便于语言学习。

29、简述文字的作用。

1、突破了语言所受的时空局限,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2、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3、记载、传播科学技术文化,传承历史,沟通古今。

4、促进了语言本身的精密、完善、发展。

30、什么是表意文字?什么是表音文字?二者各有什么优缺点?10名词解释:语言: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包括符号及组织这些符号的规则,具有抽象性。言语:言语是人们对语言运用的行为或结果。3预设:预设是指说话或写作是假设对方已知晓的信息。4聚合关系:通过联想、类比形成的语言单位之间的替换关系。5组合关系:语言单位在语流中产生的相互关系任意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音义之间不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是一种认为约定的联系,音义在结合之初具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归并:判明在话语中多次出现的类似单位是否同一个单位。8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一种语言或方音里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10对立:某两个音能出现在同样的语境里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11互补:某两个音出现的位置形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即甲出现处,乙绝不会出现,反之亦然,12词义:词义是词的语言形式所承载的信息内容,是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虚词也有词义,但词汇学研究的主要是词的词汇意义。

13语法手段:语法手段是对语法形式时进行概括后所得到的更大的类别。14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是对语法意义进行概括所得到的更大的类别。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因受到邻近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15义素:是最小的语义单位,是词义的组成部分,是分解义项后得到的,也叫区别性特征。

16语素:一种语言里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17自由:一个语言单位如果加上一定的语调等条件可以独立成为句子,可以单说的是自由形式。

18粘着:一个语言单位如果加上一定的语调等条件不可以独立成为句子,可以单说的是粘着形式。

19语言变异:语言变异是一种语言在不同环境所形成的不同特点。语言变异表面看是共时现象,其实是历时的结果。语言变异相对某种“标准语”而言。

20言语行为:用言语来达到做事目的的行为家叫言语行为。(命题意义、施为意义)。

21合作原则:合作原则为使交际能顺利进行下去交际双方必须真诚合作的原则,22会话含义:局势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言外之义。

23语言演变:语言演变指语言从一个历史时期到另一个历史时期的系统的变化。

24语音规律:某种语言的语音在一定历史时期里的有规则的演变现象可以概括成一些语音规律。

25双语现象:是个人或语言集团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

26语言同化:是一种语言排挤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共同的交际工具的过程或结果。自愿被同化(鲜卑语),被迫接受同化(满语),强迫同化(日语在台湾、东北)。

27亲属语言:具有共同来源地语言形成亲属语言,28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最新语言学概论心得(热门20篇)篇二十

在学生的大学生活中,概论作为开学必修的一门课程,是最基本的入门教材。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们要认真思考、全面了解并掌握的知识很多,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以及开拓我们的眼界。在学习概论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本文将会就概论课程的学习心得进行阐述。

概论是一个既全面又通用的概念,它涉及到整个个学科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流程。不难看出,学习概论并不是只学某一门学科的基本原理,而是通过对各种知识领域的系统介绍,从而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全面的学科思维方式。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最初被它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所吸引,从而感受到了概论课程的独特魅力。

第二段:概论课程的知识结构。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概论课程的知识结构。它可以分为总论和各个部分。总论是基本概念的概述,包括科学方法、基本知识、学术流派等。而各个部分是指各种学科的基本知识与特定内容,如数学、物理、化学、心理学等。在这些不同的知识领域中,每一个部分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子课程来探讨。

第三段:概论课程的知识方法。

概论课程不仅对于学科知识结构的探讨很重要,而且还重视对于科学方法的介绍与体验。在学习概论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科学方法,包括实验、观察、归纳、演绎等等。而这些方法的学习不仅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还能加强我们对科学的面向问题、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了解。

第四段:概论课程的思维模式。

在学习概论的课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总结概论思考的基本思维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例如从概念的角度、方法的角度和实践的角度等。通过这些思维模式的训练,我们可以培养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从而在学术和生活中更加自如地解决各种问题。

第五段:总结。

总结起来,学习概论课程是学术道路上很重要的一步,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概论课程还帮助我们培养了自学的能力,让我们更加善于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全面开拓我们的眼界,同时也让我们有更好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掌握。这些东西都会对我们的未来学术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承诺书(汇总21篇)

    食品的种类繁多,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肉类、鱼类、豆类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食品饮食小窍门和调理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持健康。坚持学习食品安全教育

    最新初中历史小论文一点(精选14篇)

    范例范本是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借鉴的典型样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论述的重点。来看看下面这些总结范文,它们总结得很到位,言之有物,对于写作指导很有帮助。

    最新艺术测评心得体会报告(优秀16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积累下来的经验与感悟,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反思。接下来是一些针对不同主题的总结范文,供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材料。

    2023年孩子在学校学习的心得体会(专业19篇)

    总结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孩子在学校学习,

    2023年服装业工作感想(汇总21篇)

    服装不仅具有功能性,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服装风格各具特色。无论是正式场合还是休闲活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多种风格的服装搭配,希望能够满足大

    2023年高二第一学期政治教学工作计划大全(13篇)

    教学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加家校合作的机会。大家可以参考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很快就要开学了,高二年级的

    2023年师德演讲活动方案(汇总20篇)

    活动方案的编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比如资源的利用、协调与安排、风险的评估与管理等。每个活动方案都有其独特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关键。为了进一步增强我园教职

    最新医生建党一百周年的心得体会(汇总13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过程需要主动思考、深入思考,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在下方,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上的启发和帮助。

    最新学习苏轼心得体会和方法(实用12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的过程,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2023年社团部工作计划书(模板13篇)

    工作计划书是一个不断完善和调整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工作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编写自己的工作计划书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