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一学生作文字数要求实用(4篇)

时间:2023-05-31 作者:储xy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初一学生字篇一

小学生字谜语大全及答案,谜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下面带来小学生字谜语大全及答案范文,欢迎阅读。

谜题:九十九 (打一字)

谜底:白

谜题:上边少一半,下边加一半。(打一字)

谜底:劣

谜题: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谜底:王

谜题:人有他大,天没有他大。(打一字)

谜底:一

谜题:远看像头牛,近看没有头。(打一字)

谜底:午

谜题:加倍才算多。(打一字)

谜底:夕

谜题:四面都是山,山山皆相连 。(打一字)

谜底:田

谜题:自大加一点。(打一字)

谜底:臭

谜题:判决无罪。(打一字)

谜底:皓

谜题:吾妻。(打一字)

谜底:肉(内人)

谜题:吴头楚尾。(打一字)

谜底:足

谜题:何需杀人灭口。(打一字)

谜底:丁

谜题:伯父隔壁没住人 。(打一字)

谜底:白

谜题:半真半假。(打一字)

谜底:值

谜题:弄瓦之徵 。(打一字)

谜底:姚

谜题:行千里路。(打一字)

谜底:冲

谜题:住在黄金屋 。(打一字)

谜底:锯

谜题:半推半就。(打一字)

谜底: 掠

谜题:去了上半截,有了下半截,比成两半截,又无下半截 。(打一字)

谜底:熊

谜题:古时候的.月亮。(打一字)

谜底:胡

谜题:司马中原。(打一字)

谜底:魂(说鬼)

谜题:自言自语。(打一字)

谜底: 记

谜题:只是近黄昏 。(打一字)

谜底:酱

谜题:失其心也。(打一字)

谜底:共

谜题:半出半进。(打一字)

谜底:崔

谜题:左有十八,右有十八,二四得八,一八得八。(打一字)

谜底:樊

谜题:打开门有客来先脱帽再脱衣 。(打一字)

谜底:阁

谜题:自有一日出头天。(打一字)

谜底: 春

谜题:又圆又扁肚里空,活动镜子在当中, 大人小孩都爱它,每天向它鞠个躬。(打一用具)

谜底:脸盆

谜题:看看象块糕,不能用嘴咬, 洗洗衣服洗洗手,生出好多白泡泡。(打一用具)

谜底:肥皂

谜题:我的身体细又长,头长白毛身上光。从来就爱讲卫生,天天嘴里走两趟。(打一用具)

谜底:牙刷

谜题:一个小儿郎,每天站桌上。肚里滚滚热,肚皮冰冰凉。一个大耳朵,穿件花衣裳。(打一用具)

谜底:暖水瓶

谜题:大碗长着俩耳朵,比碗盛得多得多, 不怕水,不怕火,爱在炉台上面坐。(打一用具)

谜底:锅

谜题:一根柱子好些梁,没有门窗没有墙, 好象一座小亭子,用它挡雨遮太阳。(打一用具)

谜底:伞

谜题:个儿不算大,帮着人看家, 身子用铁打,辫子门上挂。 (打一用具)

谜底:锁

谜题:兄弟几个人,各进一道门, 那个进错了,看了笑死人。(打一物)

谜底:扣子

谜题:身细头尖鼻子大,一根线儿拴住它, 帮助妈妈缝衣裳,帮助姐姐来绣花。 (打一日常用具)

谜底:针

谜题:小房子里,住满弟弟, 擦破头皮,立刻火起。(打一日常用具)

谜底:火柴

谜题:身体细长,兄弟成双, 光爱吃菜,不爱喝汤。(打一日常用具)

谜底:筷子

谜题:一个小碗尾巴长,能盛饭菜能盛汤。 盛上又倒了,倒了再盛上。(打一物品)

谜底:小勺

谜题:一匹马儿真正好,没有尾巴没有脚, 不喝水来不吃草,骑上它就满街跑。(打一物品)

谜底:自行车

谜题:四四方方一块布,嘴和鼻子都盖住, 两根带子耳上挂,不怕风沙不怕土。(打一物品)

谜底:口罩

谜题:十个客人十间屋,冷了进去暖了出。 (打一物)

谜底:手套

谜题:小小两只船,没桨又没帆, 白天带它到处走,黑夜停在床跟前。(打一物)

谜底:鞋

谜题:叮铃铃,叮铃铃,一头说话一头听。俩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打一物)

谜底:电话

谜题:小铁柱儿胆不小,头戴玻璃平顶帽。一只眼睛亮闪闪,哪儿黑往哪儿瞧。 (打一物)

谜底:手电筒

谜题:溜溜圆,光闪闪,两根针,会动弹, 一根长,一根短,嘀哒嘀哒转圈圈。(打一物)

谜底:钟表

谜题:弟弟长,哥哥短,两人赛跑大家看, 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一圈才跑完。(打一物)

谜底:钟表

谜题:绿娃娃,街上站,光吃饼干不吃饭。(打一物)

谜底:邮箱

谜题:小小木房站路旁,两边开着活门窗。 要使街道干干净,果皮纸屑往里装。(打一物)

谜底:垃圾箱

谜题:能圆能扁,能长能短,每次做饭,它在里边。(打一自然物)

谜底:水

谜题:摸不着,看不见,冬季人人都讨厌;夏季人人都喜欢,浑身爽快又舒坦。(打一自然物)

谜底:风

谜题: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水中看不见,万物生长有了我,个个心里笑哈哈。(打一自然物)

谜底:雨

谜题:一条彩桥空中架,谁也无法通过它,要想过桥实在难,一会你就看不见。(打一自然物)

谜底:彩虹

谜题:一条火龙空中闪,天上鼓声响连天,想想这龙它是啥,回答鼓声是什么。(打一自然物)

谜底:闪电

谜题:我的老家在空中,又白又亮六个棱,落在地上白一片,小娃玩耍心喜欢。(打一自然物)

谜底:雪

谜题:有时圆,有时弯,它离大家实在远,圆如镜,弯似镰,能放光芒不刺眼。(打一自然物)

谜底:月亮

谜题:一块石板青又青,上边铜钉数不清,白天看不见,晚上一片明。(打一自然物)

谜底:星星

谜题:小小金坛子,装着金饺子,吃掉金饺子,吐出白珠子。(打一植物)

谜底:柚子

谜题:生根不落地,有叶不开花,街上有人卖,园里不种它。(打一植物)

谜底:豆芽

谜题:小时胖乎乎,老来皮肉皱,吃掉它的肉,吐出红骨头。(打一植物)

谜底:枣

谜题:头戴节节帽,身穿节节衣,年年二三月,出土赴宴席。(打一植物)

谜底:竹笋

谜题:红口袋,绿口袋,有人害怕有人爱。(打一植物)

谜底:辣椒

谜题:上搭棚,下搭棚,开黄花,结青龙。(打一植物)

谜底:西瓜

谜题:小时青,老来黄,金色屋里小姑藏。(打一植物)

谜底:谷子

谜题:青青果,圆溜溜,咬一口皱眉头。(打一植物)

谜底:梅子

谜题:小小花儿爬篱笆,张开嘴巴不说话,红紫白蓝样样有,个个都像小喇叭。(打一植物)

谜底:牵牛花

谜题:空心苗,叶儿长,挺直腰杆一两丈,老时头发白苍苍,光长穗子不打粮。(打一植物)

谜底:芦苇

谜题:青青蛇儿满地爬,蛇儿遍身开白花,瓜儿长长茸毛生,老君装药要用它。(打一植物)

谜底:葫芦

谜题:不是葱不是蒜,一层一层裹紫缎,说葱比葱长得矮,像蒜就是不分瓣。(打一植物)

谜底:洋葱

1) 羊的眼睛(打一字) —— 谜底: 着

2) 无尾母羊(打一字) —— 谜底: 姜

3) 看似八只手,实则有两只(打一字) —— 谜底: 扒

4) 市长的高帽飞了(打一字) —— 谜底: 巾

5) 暗送秋波眼睛闭(打一字) —— 谜底: 眹

6) 天下同心(打一字) —— 谜底: 合

7) 雨后相逢(打一字) —— 谜底: 霜

8) 与君府前会(打一字) —— 谜底: 廊

9) 金木水火打一字 —— 谜底: 坎

10) 来人已见闹市空(打一字) —— 谜底: 闪

11) 是也不是(打一字) —— 谜底: 地

12) 人无信不立(打一字) —— 谜底: 言

14) 看万山红遍(打一字) —— 谜底: 瞅

15) 只剩下一只耳朵(打一字) —— 谜底: 职

16) 庙里坐着土地公(打一字) —— 谜底: 庄

17) 火烧韦小宝(打一字) —— 谜底: 炜

18) 好汉不疑妻(打一字宗教用语) —— 谜底: 善男信女

19) 一方木头齐人高(打一字) —— 谜底: 保

20) 他答对一半(打一字) —— 谜底: 符

21) 森林医生(打一字) —— 谜底: 蚀

22) 木制的矛 (打一字) —— 谜底: 柔

23) 西边有十个太阳 打一字 —— 谜底: 覃

24) 菜田浇水(打一字) —— 谜底: 藩

25) 一人独自亲小嘴(打一字) —— 谜底: 仫

26) 挥手告别日来见(打一字) —— 谜底: 晖

27) 树旁有只小黄狗(打一字) —— 谜底: 横

28) 村前寨后春光映(打一字) —— 谜底: 森

30) 爷爷持扇出户去(打一字) —— 谜底: 翁

31) 猎犬失踪了一日(打一字) —— 谜底: 获

32) 王者之道(打一字) —— 谜底: 璐

33) 竖起旗帜招人来(打一字) —— 谜底: 队

34) 爱上一异乡友(打一字) —— 谜底: 缓

35) 五张嘴一起说话(打一字) —— 谜底: 语

初一学生字篇二

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汉字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下面是关于学生字谜大全及其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

1.【字谜】:一月七日,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脂

2.【字谜】:一加一,猜一字  字谜谜底:王

3.【字谜】:一半儿,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臼

4.【字谜】: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汁

5.【字谜】:一百减一,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白

6.【字谜】:一夜又一夜,猜一字  字谜谜底:多

7.【字谜】:一个人搬两个土,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佳

8.【字谜】:一个礼拜,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旨

9.【字谜】:一家十一口,猜一字  字谜谜底:吉

12.【字谜】:一只牛,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生

13.【字谜】:一只狗四个口,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器

14.【字谜】:一一箭穿心,猜一字  字谜谜底:必

16.【字谜】:一边是水,一边是山,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汕

18.【字谜】:七人八只眼,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货

19.【字谜】:七人头上长了草,猜一字  字谜谜底:花

20.【字谜】:七十二小时,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晶

21.【字谜】:走出深闺人结识  字谜谜底:佳

22.【字谜】:九十九,猜一字  字谜谜底:白

23.【字谜】:九只鸟,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鸠

24.【字谜】:九号,猜一字  字谜谜底:旭

25.【字谜】:九辆车,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轨

26.【字谜】:四个人搬个木头,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杰

27.【字谜】:一人,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大

28.【字谜】: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猜一字  字谜谜底:拿

29.【字谜】:一人在内,猜一字  字谜谜底:肉

30.【字谜】:一人挑两小人,猜一字  字谜谜底:夹

31.【字谜】:一人腰上挂把弓,猜一字  字谜谜底:夷

32.【字谜】: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告

33.【字谜】:一口咬定,猜一字  字谜谜底:交

34.【字谜】:一大二小,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奈

35.【字谜】:一斗米,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料

36.【字谜】:九点,猜一字  字谜谜底:丸

37.【字谜】:二八佳人,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妙

38.【字谜】:二小姐,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姿

39.【字谜】:二兄弟,各自立,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竞

40.【字谜】:人不在其位,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立

41.【字谜】:人有他则变大,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一

42.【字谜】:人我不分,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俄

43.【字谜】:人都到了,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倒

44.【字谜】:人无寸铁,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控

45.【字谜】:人无信不立,猜一字  字谜谜底:言

46.【字谜】:八十八,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米

47.【字谜】:八兄弟同赏月,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脱

48.【字谜】:刀出鞘,猜一字  字谜谜底:力

49.【字谜】:十一个读书人,猜一个字  字谜谜底:仕

50.【字谜】:需要一半,留下一半  字谜谜底:雷

初一学生字篇三

劝学是初中的一篇文言文,大家是否学习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荀子劝学生字注音注释,一起预习吧!

木直中(zhòng)绳

其曲(qu第一声)中(zhòng)规

揉(róu)

槁(gǎo)暴(pù)

就砺(lì)

参(cān通“叁”)省(xǐng)

知(zhì)明

须臾(yú)

跂(qǐ)

假舟楫者 假(jiǎ)

楫(jí)

生(xìng)非异也

跬(kuǐ )步

骐骥(qí jì)

驽(nú)马十驾

锲(qiè)而舍之

金石可镂(lòu)

螯(áo )

蛇鳝(shàn)

朽(xiǔ)

假舆(yú)

善假(jiǎ)于物

朽木不 折(zhé)

爪(zhǎo) 牙

1.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停止。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于:比。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6.輮以为轮:輮 :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一种手工艺)。以:把。为:当作。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槁暴,枯干。

9.挺:直。

10.受绳:用墨线量过。

11.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12.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习。日:每天。知: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动没有过错。

14.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15.须臾:片刻,一会儿。

16.跂:提起脚后跟。

17.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18.而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而,表转折。

19.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指声音宏大。

20.彰:清楚。

21.假:借助,利用。舆:车。

22.利足:脚走得快。致:达到。

23.水:指游泳。名词,用作动词。

24.绝:横渡。

25.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资质,禀赋。

26.善假于物也:于:向。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27.兴:起,兴盛。

28.焉:于之,在那里。

29.渊:深水。

30.蛟:一种似龙的生物。

3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得,获得。而,表因果关系。

32.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33.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34.骐骥:骏马,千里马。

35.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36.功在不舍:(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舍,停。

37.锲:用刀雕刻。

38.金石可镂:金:金属。石:石头。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39.用心一也:(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用,以,因为。

40.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另一说,“六”虚指。这两说高中课本中没有提到)

41.螯:螃蟹的大钳子。

42.躁:浮躁,不专心。

43.神明:精神智慧。

44.跪:脚,蟹腿。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 通:性)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是荀况等所著的《荀子》中的第一篇。“劝”,是“劝勉”之意;“学”,即学习。所以,《劝学》篇所论述的,就是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它反映了先秦儒家学派在教育方面的某些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家荀子的文章艺术风格。

荀子,生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一说约生于公元前325年,约卒于前235年年,名况,字卿,因荀与孙,其二字古音同,故又称之孙卿,赵国郇人,即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主张人之初,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的。一生的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元年,即公元前298年,到赵悼襄王七年,即公元前238年的60年间,他曾游学齐国稷下,齐襄王时被奉为最有声望的学者,三任齐之祭酒。其间又曾归赵聘秦,去齐适楚。楚相春申君黄歇曾两次任他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数年,荀子亦终老于兰陵,即今山东省枣庄市。其著作《荀子》,在汉代时有三百多篇,后经刘向的编订,删去重复的,定著三十二篇。

1、于:介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引进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解释“从”“对于”等。另一种是表示比较,一般用于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语之后,可解释为现代汉语的“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表示“从”,后一个“于”表示“比”。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里,“于”表示“对于”。

2、虽:复句中表示让步关系的常用连词,等于“即使……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即使又经过风吹日晒枯干了,也不会再挺直,那是因为人工把它弯成这样的呀。

3、者:比较特殊的代词,可用在动词后表“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者”表示“的原因”。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者”代原因。蟹有六条腿二只螯,不靠水蛇、黄蟮的洞穴就没有可以存身之处的原因,是用心不专。

4、则:连词,一般用表连接复句中的分句。可以表示条件、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解释“就”“便”。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能变直,兵器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锋利……就认识通达而行动没有过失了。

5、以为、无以:是一种凝固结构。“以为”也就是“以之为”,“以”后省了宾语“之”。

“輮以为轮”,“把……作成……”用火重烤把它弯曲成木轮。

“无以”是“无以”后省去宾语“什么”,“没有什么可以用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把小水流积聚拢来,就没有办法可以汇成江海。

6、而:连词,在文言文中用得非常广泛灵活。在本文中有这样三种用法:

(1)表示并列。

“蟹六跪而二螯”,表示两个并列词组。

“知明而行无过矣”,连接词组有进一层的意思。知识通达而且行为上没有过失了。

(2)表转折,意为“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用车马的人并不是他善于走路,却能到达千里远。

(3)表示前后意思相顺承。前一动词表示方式,后一动词表示目的或结果,中间的“而”与“则”相同,解释为“那末”。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多做好事养成崇高的道德,那么自然能达到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圣人的思想了。

7、“中绳”与“受绳”:

“木直中绳”的“中”,音zhòng,解释符合,作动词。绳,绳墨,名词。 “木受绳则直”绳,用墨线衡量,表动作。受,表示被动,加在动词前。

8、参省:

参,在此音cān,比较检验的意思。省,音xǐng:反省,反察。不能把“参省”理解为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因为荀子的认识论与曾子的反躬自问不同。荀子认为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应该参加社会实践。

9、利足:

利,便利。足,走路,等于如今“远足”的“足”。表示善于走路。

10、君子曰:

君子,指有道德学问之人,这是虚指。是作者假托君子之言,表示言之有据,借以展开论证。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1、判断句

①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例装句

(1)状语后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状语后置: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被动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⑴这是转折复句的紧缩形式,“而”是转折连词。第一分句的“青”应当是主语,“取之于蓝”是偏正词组作谓语(“取之”是正,“于蓝”是偏)。“之”代替“青”使“青”复现,从而产生强调的作用:两个“于”用法不同:前一个要译成“从”;后一个要译成“比”,“于”在形容词后面总是介引比较的对象。第一个“青”跟第二个“青”不同: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形容词。翻译时两个介词结构要移到中心语前面作状语。

⑵前一个“青”,靛青,青蓝色的染料。现在也叫“靛蓝”。“蓝”,不是指颜色,《说文》:“蓝,染青草也。一种可以提炼靛青染料的植物。又,白居易《忆江南》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蓝”也是“染青草”。

译文:靛青从蓼蓝里取来,却是比蓼蓝更青。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⑴转折复句。

⑵“能”这里既不是名词,也不是动词,而是形容词。上文“非利足也”,“利”也是形容词。《出师表》:“先帝称之曰能。”“能”也是形容词。“水”,动词,“能”的处所补语,上文“利足”也是“利于足”的省略形式。又,《韩非子·孤坟》:“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能法”也是“能于法”,在法制方面能干。“绝”,横渡,《三峡》有“沿溯阻绝”。

译文:借助船和桨的,并不是在游泳方面能干,却能横渡江河。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本句的“利”和“强”词义显豁不晦。原句“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都是主谓词组,加上“之”字使“利”、“强”重读也因而被强调。为什么要强调“利”和“强”这又是由特定的语言环境决定的,下文有“上食埃土,下饮黄泉”,都是“利”和“强”在一般条件下应当产生的作用。如果不是这样,就写成“利爪牙”、“强筋骨”,当然用不着有“之”字,也就不能写成“利之爪牙,强之筋骨”了。总之,句式不同,所产生的修辞功能不同。

译文:蚯蚓没有爪牙的锐利,筋骨的强劲。或者: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这样翻译,强调的重点转移到“爪牙”和“筋骨”上了。

本文节选自《荀子·劝学》篇的第一、第三和第六段。所选的这三段融为一体,成为一篇完整的短文,能体现原著精神。本文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应持的态度和方法。

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首句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用一连串的比喻进行论证,最后说明人要广博地学习并不断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无过。

第二段,论述学习的作用。作者先从正面阐述学习的显著效果,接着阐述良好效果的取得是因为凭借外界条件,最后推论人需要通过学习来改造、提高自己。

第三段,说明学习应持的态度。全段分三层:第一层,着重说明知识需要积…累;第二层,着重说明学习贵在持之以恒;第三层,着重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这三层意思层层深入,内在联系十分紧密。

1、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分段论证。每一段阐明一个问题,论证集中,脉络清晰。例如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后,连用比喻说理,从不同方面论证,最后结句照应首句,收束上文。第二段承上文,先提出“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肯定学习的重要作用,然后连用比喻,说明“假物”的重要,最后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一句作结,条理十分清楚。第三段论述学习应取的态度,先讲积累,次讲有恒,后讲专一,层次非常分明。

2、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3、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4、多用对偶,夹用排比。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如,文章开篇就是一组排比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如此的排比句式在文中很多,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本文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和“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道理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说服的力量。

初一学生字篇四

谜题:九十九 (打一字)

谜底:白

谜题:上边少一半,下边加一半。(打一字)

谜底:劣

谜题: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谜底:王

谜题:人有他大,天没有他大。(打一字)

谜底:一

谜题:远看像头牛,近看没有头。(打一字)

谜底:午

谜题:加倍才算多。(打一字)

谜底:夕

谜题:四面都是山,山山皆相连 。(打一字)

谜底:田

谜题:自大加一点。(打一字)

谜底:臭

谜题:判决无罪。(打一字)

谜底:皓

谜题:吾妻。(打一字)

谜底:肉(内人)

谜题:吴头楚尾。(打一字)

谜底:足

谜题:何需杀人灭口。(打一字)

谜底:丁

谜题:伯父隔壁没住人 。(打一字)

谜底:白

谜题:半真半假。(打一字)

谜底:值

谜题:弄瓦之徵 。(打一字)

谜底:姚

谜题:行千里路。(打一字)

谜底:冲

(猜谜语网http://)

谜题:住在黄金屋 。(打一字)

谜底:锯

谜题:半推半就。(打一字)

谜底: 掠

谜题:去了上半截,有了下半截,比成两半截,又无下半截 。(打一字)

谜底:熊

谜题:古时候的月亮。(打一字)

谜底:胡

谜题:司马中原。(打一字)

谜底:魂(说鬼)

谜题:自言自语。(打一字)

谜底: 记

谜题:只是近黄昏 。(打一字)

谜底:酱

谜题:失其心也。(打一字)

谜底:共

谜题:半出半进。(打一字)

谜底:崔

谜题:左有十八,右有十八,二四得八,一八得八。(打一字)

谜底:樊

谜题:打开门有客来先脱帽再脱衣 。(打一字)

谜底:阁

谜题:自有一日出头天。(打一字)

谜底: 春

谜题:打断念头。(打一字)

谜底:心

谜题:半个人。(打一字)

谜底:伴

谜题:弄璋之喜。(打一字)

谜底:甥

谜题:我丈夫也。(打一字)

谜底: 余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初一学生作文题目实用(五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

    最新初一学生作文字汇总(三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3年我学会了坚强作文字 我学会了坚强作文字通用(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我学会了坚强作文字实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

    我学会了坚强作文(大全九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

    2023年春天的颜色作文(大全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春

    2023年春天的颜色作文字 春天的颜色作文字作文优秀(七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春天的颜色作文字(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

    2023年冬日温情作文优秀(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冬日温情作文篇一当我们走在

    最新冬日温情作文字通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