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感悟(精选5篇)

时间:2023-10-09 作者:影墨智慧人生感悟(精选5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优质的心得感悟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感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智慧人生感悟篇一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1850年写的《附录和补遗》中的一部分。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人生的智慧读后感,希望您喜欢!

拜读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敬佩不已。现在欣赏到大师级的文字、音乐,常常由衷的发出敬佩的感受。人类的感情中,嫉妒是很普遍的,罗素说过,女人对世界上所有其他女人都有可能产生嫉妒,男人则通常对同行的男人产生嫉妒;幸好,上帝还赋予了人类另外一种高尚的感情,那就是敬佩。希望自己能够多发展敬佩这种感情,也许将来会有时间和意愿去欣赏艺术、美术、雕塑之类的内容,但就目前而言,书籍、文字可能是最容易得到,内涵也最丰富的艺术形式。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常常被叔本华的比喻引得忍俊不住,虽然这本书完成的时代在叔本华的后半生,但在这本书中,叔本华常常表现的像个自负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异常热烈的表示支持,用自己的哲学思想为个人的生活作了最好的注解。举几个让人非常耳目一新的见解:

痛苦和无聊是人生幸福的两个死敌。每当人们远离其中的一个,就靠近了另外一个;一个人对痛苦的感受能力与对无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智力的平庸和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亚里士多德说过,理性的人们追求的不是快乐,而是没有痛苦。亦即:所有的快乐,其本质是否定的;而所有的痛苦,其本质确实肯定的。举个例子,哪怕你平常生活的90%都是顺利的,你很少感受到这些顺利给你带来的快乐,即使有,也只是转瞬即逝;但只要有些微的痛苦,比如说牙疼、损失少许钱财,这个痛苦都会时时的拜会你,给你带来深刻的印象。因此,快乐只是表象,无法持久,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世上人们都去追求快乐,感官上的,情欲上的,权利上的,但殊不知,只有痛苦是持久的。因此,与其追求快乐,不如避开痛苦。

独处的好处,一个人只有感知能力非常丰富,对别人的依赖性很少,才能从独处中自得其乐,而独处对于天才而言,则更是必需的部分。一个无法忍受,无法从独处中获得快乐的人,其思想和智力,都是贫乏的,是这世上大多数庸俗的人的一部分。想想你可以避开的哪些俗不可耐的人,你一定会好好享受独处的好处。

哲学家,是探索人类灵魂的先行者,是人类思想文明的开拓者,他们的思想往往远远领先于他们的时代,不被当时所理解,但最终真理就是真理,即使过了几百年,也会被重新认定;所以也有一种说法,在当代就被大家赞扬的杰出人物,往往死后会被遗忘。因为天才就是引领人类的火把和旗帜,他们永远前行在大多数人的前面!

花了一天的时间,拜读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敬佩不已。现在欣赏到大师级的文字、音乐,常常由衷的发出敬佩的感受。人类的感情中,嫉妒是很普遍的,罗素说过,女人对世界上所有其他女人都有可能产生嫉妒,男人则通常对同行的男人产生嫉妒;幸好,上帝还赋予了人类另外一种高尚的感情,那就是敬佩。希望自己能够多发展敬佩这种感情,也许将来会有时间和意愿去欣赏艺术、美术、雕塑之类的内容,但就目前而言,书籍、文字可能是最容易得到,内涵也最丰富的艺术形式。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常常被叔本华的比喻引得忍俊不住,虽然这本书完成的时代在叔本华的后半生,但在这本书中,叔本华常常表现的像个自负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异常热烈的表示支持,用自己的哲学思想为个人的生活作了最好的注解。举几个让人非常耳目一新的见解:

痛苦和无聊是人生幸福的两个死敌。每当人们远离其中的一个,就靠近了另外一个;一个人对痛苦的感受能力与对无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智力的平庸和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亚里士多德说过,理性的人们追求的不是快乐,而是没有痛苦。亦即:所有的快乐,其本质是否定的;而所有的痛苦,其本质确实肯定的。举个例子,哪怕你平常生活的90%都是顺利的,你很少感受到这些顺利给你带来的快乐,即使有,也只是转瞬即逝;但只要有些微的痛苦,比如说牙疼、损失少许钱财,这个痛苦都会时时的拜会你,给你带来深刻的印象。因此,快乐只是表象,无法持久,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世上人们都去追求快乐,感官上的,情欲上的,权利上的,但殊不知,只有痛苦是持久的。因此,与其追求快乐,不如避开痛苦。

独处的好处,一个人只有感知能力非常丰富,对别人的依赖性很少,才能从独处中自得其乐,而独处对于天才而言,则更是必需的部分。一个无法忍受,无法从独处中获得快乐的人,其思想和智力,都是贫乏的,是这世上大多数庸俗的人的一部分。想想你可以避开的哪些俗不可耐的人,你一定会好好享受独处的好处。

哲学家,是探索人类灵魂的先行者,是人类思想文明的开拓者,他们的思想往往远远领先于他们的时代,不被当时所理解,但最终真理就是真理,即使过了几百年,也会被重新认定;所以也有一种说法,在当代就被大家赞扬的杰出人物,往往死后会被遗忘。因为天才就是引领人类的火把和旗帜,他们永远前行在大多数人的前面!

近来阅读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一书,颇多感触,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1850年写的《附录和补遗》中的一部分。叔本华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的作品蕴含着丰富而伟大的哲学思想,但早期的作品并不受到同行们应有的欢迎和理解,当然也不会得到世人认可和赞许。金子总是会发光,在去世的前几年,叔本华终于获得了他早应获得的名声。

书中讲述了,决定人生命运的根本区别在于三项内容: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和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人的自身对于造成人们的幸福抑或不幸福会产生根本和彻底的影响,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潜在发展。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对人的幸福的影响仅次于人的自身。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是指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亦即人们对他的看法。他人的看法又可分为名誉、地位和名声。这些对人的幸福所发挥的作用是最微弱的。

我们应该爱护,培养和发展我们的自身,因为它是我们得到幸福的关键,对我们的幸福起决定性的作用。最直接带给我们幸福的莫过于轻松、愉快的感官,因为他所带来的好处是即时呈现的。一个人如果他能时刻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那么幸福就会想他招着手走过来。所以乐天派是幸福的,他们总能找到高兴的理由,拥有轻松、愉快的心情。我们的幸福取决于愉快的情绪,而愉快的情绪取决于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健康的体魄,会使我们精力充沛,干劲十足,专注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没有人会愿意像病人一样躺在床上,或者坐在轮椅上度过他的一生,因为健康的乞丐比染病的君王幸运。叔本华认为最大的愚蠢就是为了诸如金钱、晋职、学问、名声,甚至为了肉欲和其他片刻的欢娱而献出自己的健康。

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而我们就生活在这两者之间。当距离痛苦越远的时候,我们离无聊就越近,反之亦然。生活的艰辛和匮乏产生痛苦,而无聊来自丰裕和安定。普通民众为了温饱和免于饥饿,和痛苦进行着旷日持久的战争。富人却不得不面对无聊连续不断的袭击。

金钱之于人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人们总是夸大了金钱的作用,以至于为了得到更多的金钱,使用了一些卑鄙下流的伎俩。这样做的后果是幸福离他们越来越远,因为伤害了自身,与高贵的人格是背道而驰的,也损害了自己的名誉,尽管名誉对于我们的幸福没有我们的自身和拥有的身外之物更有优势。人们希望得到足够多的钱,好让他们的后半辈子免于因为钱而造成的不幸,然后疯狂地追逐金钱,当赚到的钱能让他们安享晚年的时候,他们又有了新念头要让下一代能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于是又开始追逐金钱的行动。财富犹如海水:一个人喝的海水越多,他就越感到口渴。人追求财富的欲望,总是难以满足,因为他们追求财富的欲望总是在不断地膨胀。金钱可以为我们解决吃饭、穿衣、住房的问题,还可以为我们生病时提供医药费和一些意外事故的花费。这也是金钱的真正意义。至于购买华丽的服装,闪着耀眼光芒的珠宝首饰,名贵的跑车,还有结婚祝寿宴请时铺张排场,都是浪费金钱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对于我们的幸福并没有多么大的好处。

地位、名誉、名声对我们人而言都是奢侈品,我们不应该过分地追求,更不要将它们视为生命的支柱。上述三者都是别人赋予我们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且可能随时被别人收回去。其实得到名誉并不难,只要恪守本分,兢兢业业,它自然就会来到你的身边,因为名誉的要求就是做好你该做的事情。一旦你没做好一件事情,或者没去做一件本该有你去做的事情,那么名誉就会从你身边溜走,而且一去不复返。名声被视为名誉的孪生兄弟,名誉会死,而名声却永恒的存在。正因为得到后可以永恒的存在,所以得到名声是很艰难的,在得到它之前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贝蒂在《吟游诗人》中写道:高傲的名声殿堂闪耀在陡峭的山上,要爬上去是多么的艰难!显而易见,要得到这一奢侈品并非易事。很多做出过非凡成就,写出过卓越作品的人,在获得了他们应有的名声之前,就已经悄悄地离开了人世。在他们做出非凡成就和写出卓越作品的年代,这世上并没有比他们伟大智慧和思想稍微差一点的评论家,更没有和一样拥有伟大智慧和思想的头脑。直到后世,诞生了天才,他们智慧和思想才开始被大众所知道了解,并且名声大噪。本书的作者还是幸运的,在他永远地闭上眼之前,世人就将显赫的名声赠予了他,尽管此刻他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已经无力承受月桂花环。

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也非常乐意使用和维护这种权利。但如何才能利用好这种权利,让我们从这权利中受益呢?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不可逃避的问题。从我做起,从人的自身开始,培养我们良好的道德品格,发展我们丰富精神思想,锻炼出我们健康的身体。钱不要太多,但不需能保证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因钱的缺乏而受到干扰。地位、名誉、名声,我们不必强求,做好本职工作,热衷于自己的事业。做到了这些,你会发现,幸福的翅膀长在自己的身上。

智慧人生感悟篇二

本书中,所谓“人生的智慧”含义完全是形而下的方面;“人生的智慧”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如何称心、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关于这方面的教诲在哲学上可称为“幸福论”。因此,这本书教导人们如何才能享有幸福的生存。而这样的“幸福生存”,从客观上审视,或者更确切地说,通过冷静。缜密的思考(因为这里涉及主观的判断),都可以定义为肯定要比非生存好。既然“幸福生存”是这样的定义,我们就可以这样说:我们依恋这一生存,就是因为这一生本身的缘故,而不是出于是否活着能够与如此定义的生存相吻合,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幸福论的这种肯定答案是基于人的一个与生俱来的错误,很多人对很多著作已经给予了批判,但是要完成这一类型的著作,就只能放弃更高的、属于形而上和道德的审视角度――而真正的哲学本来就是要引领人们进入这样的审视角度。因此,书中所作的评论是从平常、实用的角度出发,并且保留着与此角度相关的缪误时,那么,这些议论就确确实实经过了折中的处理。因此,它们的价值就只能是有条件的。其实,eudamonologie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委婉词。另外,这些议论还说不上完整彻底――其中一个原因是我所讨论的主题难以穷尽;另一个原因就是如果我要全面讨论这个主题,那么,就只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话。

卡丹奴斯的《论逆境》其目的与这本书相似,它可以作为这本书的补充。虽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修辞学》中,掺进了简短的幸福论方面的论述,但那些只是老生常谈。当然,一般来说,各个时代的智者们,都说过同样的话语,但是很多人却在做着相反的一件事,因此,伏尔泰说过:“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是照样愚蠢的邪恶,跟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多发现的并没有两样。”

智慧人生感悟篇三

读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一个感悟就是幸福源自人的内在。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人生的意义,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无比的喜悦,快乐的时刻和更深的慰藉。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自己如何对待生活的每一天,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快乐是自己带给自己的宝贵财富。

叔本华认为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人向他人所显示的样子。人的自身比起财产和他人的看法更具有优势。最高级、最丰富多彩以及维持最为恒久的乐趣是精神思想上的乐趣。因此,我们想要取得进步,首先得有高贵的品质,有了高贵的品质别人才愿意于我们交往合作,这是真正的,有用的,持久的幸福源泉。其次我们应该保持愉快的性情和健康的体魄,要把一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不断提升自己,并且为了自身目标而持续奋斗,这才是人生的智慧。这本书教会了我不仅在工作中要拼劲全力做自己,给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且生活里也为自己而活,做喜欢的事情,让所有人刮目相看。正所谓,一个具有思想天赋的人会过双重人生,一个是为了人生而活,一个是为了自己而活。虽然生活很累但是也要拼劲全力,做自己然后追寻属于自己的快乐。

如果一个人能够享有自己卓越的、与众不同的精神个性所带来的乐趣,那么,普通大众所追求的大部分乐趣对于他来说,都是多余无意义的。我们为了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有个更好的未来,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把每一天都视为一段特别的生活。

智慧人生感悟篇四

很早就读过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知道人的最大快乐应该发自内心,而不是遥寄于外物,但事实是,“知道”和“懂得”总差一些经历。

有的困惑不去戳过就不知道跨过,试错要趁早与少走歪路之间的那条康庄大道各有各的理解,若是坦率地说了一句,现在就是最好的安排,人生百态,精彩并不单一,也无可挑拣,因为这何尝不是发自内心,不需认可。

竭泽而渔,与矜矜业业陷于浮华没什么不同。只不过浮华难老,韶华易逝,人生难少年。孤独也不过是孤零零的来,孤零零的走,那条路不允许并肩而行。

生活美好,但若是过分地相信生活所带来的惊喜,或者人为地去制造矫情造作的东西,那么这样得来的快乐来得快去得也快,并且索然无味。

这一时的温婉如同饮鸩止渴,不把钥匙归还给内心,随之迎来的奇妙态度有时都无法被分清是本性使然还是佯装作怪。

而娱乐至死,让一点点稀缺情绪空前放大,关注的重点也流落成为常人审美所左右的傀儡,失去了意义。

在这样的舞台上,与你作对的不应该是台下的观众多少、反应大小,而只是拿着麦克风的自己。

纵然风起云涌,缘起缘灭,你只笑骂一句:

宁做我。

本文作者:四缄(公众号:fm718)

智慧人生感悟篇五

第二章阐述了第一种分类——人的自身,是全文的一个核心章节,占据了相当多的内容。作者首先论述了“愉快”这一人类感觉。他认为人如果愉快,原因是其自身是一个愉快的人;追求愉快是正当的,人们不应该犹豫不决地接受愉快的心情,因为生活的真实性就体现在此时此刻——它无法割裂地连接无尽的过去和将来——此时此刻的愉快。作者认为应把把获得和促进愉快的心情放在各种追求的首位,而增进愉快心情的莫过于健康——避免纵欲放荡的行为、令人不快和剧烈的情绪动荡,以及长时间、紧张的精神劳累;每天至少在户外进行两个小时的身体快速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勤洗冷水浴,饮食有节。相比较而言金钱财富对于愉快心情的贡献最小。

这里作者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妄图给“愉快”这一极度主观的感觉一个定义。首先,每个人的愉快都是有其限度的,一个相对总是心情愉快的人,我们只能说能够使他愉快的事物范围比其他人大,但不能说他是一个“愉快的人”,否则让他遭受各种病痛的折磨,让他经受各种非人的待遇甚至死亡,“愉快的人”还会愉快,这不是很荒谬吗?愉快的对象总是有下限的。否则不分具体对象的“愉快”犯了形而上的错误,或者说这里的“愉快”其实翻译有误。其次,作者认为一个人追求当下的愉快是正当合理的,那么有些愉快当下让人舒服一时,过后却造成了长远的痛苦;有些事情完成的过程中没有一刻是愉快的,完成后却带来了长久的愉快,那么眼前的愉快还有那么重要吗?并且作者所反对的纵欲放荡、饮食无节,在进行的那一刻带来的肯定是极大的愉快,否则人们就不会去干这件事。只是因为伴随着这些极大的愉快的,是极大的空虚与痛苦,所以作者才反对它,那么追求这些愉快的人难道不是在追求此时此刻的愉快吗?作者的说法前后矛盾。我们只能说,有些愉快持续的时间较短,有些愉快持续的时间较长,我们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应追求长远的愉快,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愉快是应当规定崇尚和禁止的,只有当获得愉快的途径违反了社会规则时,才会去惩罚这种行为。但问题又来了,长远的愉快,其愉快的感觉固然长久,但也必定不那么明显,不那么强烈,那么这种愉快与其称其为愉快,不如说是平和,已经脱离了一般感觉的范畴;而短时间的愉快,其感觉必然是强烈、深刻的,那么我们又凭什么认为前一种愉快就是真的愉快,后一种愉快就是假的愉快?综上所述,如果有人认为自己能够规定他人的愉快,那么这个人就是荒谬的,愚蠢的。他可以说,人为了自身长远的发展,或为了其他特定的目标,应该追求怎样的愉快。但单独拿“愉快”出来说事是形而上的,是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接着,作者认为:

1、幸福取决于愉快情绪,愉快情绪取决于身体健康;

2、但身体健康的人如有天生超常的感觉能力也会产生忧郁情绪(天才是忧郁的)——人有愉快型和郁闷型(两者各有利弊);不满情绪越厉害,自杀所需的诱因就越小;愉快情绪越强烈,自杀的诱因就必须越大。这里的见解可谓深刻,以个人之浅薄阅历,实不足以妄加评论。

作者认为幸福有两个死敌:

1、痛苦;

2、无聊。两者在外在和内在两重含义上对立:外在:生活的艰辛和匮乏产生出痛苦——丰裕和安定产生无聊;内在:一个人对痛苦的感受能力与对无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每当我们远离上述的一个敌人的时候,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这里实在是指出了人生不幸的根源。

作者认为精神富有的人会寻求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的状态,追求宁静和闲暇,思想深远者甚至会选择独处。因为一个人自身拥有越丰富,对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就越不重要。人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人最终只能诉求于自身,不应向自身之外期望太多。此处实属不刊之论,个人感同身受,是作者真正令我赞叹之处。到始信峰始信黄山之美,见此语方信叔本华之伟。人类的绝大多数痛苦,都是因为把期望放在了外界的事物身上。

作者认为闲暇被伟大人物视为最可宝贵的东西,因为闲暇之于每个人的价值是和这个人自身的价值对等的——“幸福好像就等同于闲暇。”个人赞同叔本华的观点,但是有必要指出,也许有一部分人会将忙碌视为一种幸福。因为我们无法确切得知每个人对自己所忙碌的事物的情感态度。有些人可能终日忙碌,却也感觉到幸福。有些人可能终日清闲,但却感觉痛苦。也许这里的“闲暇”特指的便是那种有益的不为俗务所累的状态,那么这里的思考又纯属累赘了。

叔本华列举了很多哲人的观点,说明智慧是矛盾的:愚人可能比智者更愉快。这里个人还是持上文的观点:离开特定的目标或实际情况讨论“愉快”,是形而上的,是对世界的多样性和个体的独特性的蔑视,容易陷入臆断的错误之中。如果人人都认为自己连愉快这一再主观不过的情感都不能掌控在自己手里,而要随意地评价他人和受制于他人的评价,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可怕。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的读后感(汇总7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语

    米开朗琪传读后感(模板7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

    最新托祥子读后感(实用10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

    最新云宝贝app 宝贝宝贝读后感(实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

    2023年读后感有字数限制吗(模板10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

    最新读了青角牛这本书的读后感(大全9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

    最新胡雪岩全传读后感 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汇总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

    史记读后感小学生(汇总7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

    林清玄读后感 林清玄选集读后感(实用6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草房子读后感(大全7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