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汇报 从思考中医到中医思考(精选8篇)

时间:2023-10-05 作者:MJ笔神2023年中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汇报 从思考中医到中医思考(精选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篇一

1.感谢科教科给我们提供的这次学习中医经典的机会。我自己中医学的不太好,所以我就不在某个知识点上做深入的讲解了,今天主要讲讲认识和方法上的一些问题,大家也没有多少需要做笔记的内容,主要是认真听,仔细的去理解就好了。10年前,我看过一本书,叫《思考中医》,是广西中医药大学的刘力红教授写的,可能在座的有人也看过,写的非常精彩,很受启发,所以我在里面挑选了一小部分内容作为今天讲课的内容,分享给大家,很多话都是引用的原文,部分引用的案例也是以本书作者的角度讲给大家听,并不一定是我本人真实的案例,希望大家听后能有所感悟,对中医的认识上有所启发,就足够了。

2.既然是思考,那就肯定要有问题才能思考,这次我们主要谈谈以下三个问题:中医是什么、中医怎么学、中医怎么用。听起来题目好大吧?不要紧,时间有限,我们简单点讲。3.首先,第一个问题,中医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会说,这还不简单吗,中医就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嘛,我想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特别时学西医的人,是不是这样的呢?绝不是这么简单,这只是最肤浅的一层意思,中医的中字真正的含义是我的理解是中庸之道,什么叫中庸?不偏不倚谓之中庸。中医就是要让某样事物保持在中间或者动态平衡在某个水平的一门医学。那这个事物是什么,我们后面会讲到。

4.讲这个问题之前,先来说说一个普遍存在的认识上的问题:那就是中医理论是否滞后于临床?这几十年来,中医的局面为什么没有办法突破?临床疗效为什么老上不去?遇到高热降不下来,最后还是得上抗生素?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呢?中医的理论已经形成两千余年,在这期间,没有大的突破,大的变化,会不会是因为理论落后,已经不能为临床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指导了呢?大家可以思考,今天我们的临床落后,我们的治病水平上不去,是不是因为理论落后造成的?我的看法完全不是这样,恰恰相反,中医的理论不但没有落后,在很多领域还大大的超前,我们如果认为理论落后于临床,认为理论不能指导临床,那我们就要问自己,我们真正弄通中医理论没有?对于中医的理论,对于《内经》的理论,我们把握了多少?有十成把握没有?如果不到十成,两、三成呢?如果连两、三成都不到,有的甚至搞了一辈子中医,最后竟然还分不清阴阳,那我们怎么能说理论落后于临床?这个问题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没有认识好,那导致中医今天这样一个局面的症结就不容易抓到,我们今天看到的临床水平比较低下的状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错误的把这个原因归结到理论的落后,而去寻找理论方面的原因,那我们就可能会形成真正的倒退,真正的落后!所以对于中医理论我们应该放心的去信任它,在绝大多数时候不是理论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认识出了问题。

5.前面刚才提到了,中医是要让某样事物保持在中间状态。这个事物是什么呢?很简单,两个字——阴阳。它也是中医里最重要的东西,最核心的东西,方方面面都要围绕它,离不开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开首即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现在人都知道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当我们问一句中医怎么治本,或者中医通过什么来治本呢?这就回答不上来了,其实,这个本就是阴阳,阴阳是一个关系到方方面面的,最本始的东西。6.阴平阳秘就是健康状态,阴阳失衡就是疾病状态,中医就是要恢复已经失去平衡的阴阳。7.那阴和阳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阴阳谈的是阴与阳两者之间的事,既然是两者,就有一个相互关系的问题,这也就是阴阳这门学问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关于这个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有很精辟的论诉,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句话基本上将阴阳的主要方面包含进去了,因此,只要弄通了它,阴阳的学问也就可以基本解决。“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主要是讲一年里的阴阳变化以及万物的生长情况,古人就是通过观察这些自然现象悟出来的这些道理。阳生阴长主要讲上半年,也就是春夏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阳渐渐生,阴渐渐长,两者关系非常协调。联系到具体的自然,春天以后,白日渐渐长,气温渐高,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阳气的不断增长。那么阴呢?阳化气、阴成形,这些成形的、属阴的万物也随着这个阳的增长而不断的繁茂,真正的一派欣欣向荣。这个过程真正是阳在生,阴在长,就像夫唱妇随一样。与以往我们所说的对立的、消长的关系好像不同,并不是阳产生了,万物反而消灭,完全不是这么一个情况。如果用现代一些语言来形容这个过程,那么,阳气就好比能量,我们可以设想在天地之间有这样一个能量库,而在春夏这两季,能量是处在一个释放的过程,随着能量的释放,万物得到这个能量的供给,便逐渐的生长、繁茂起来。否则、万物凭什么会生长繁茂呢?就是因为这个能量的释放造成的,这就是阳生阴长,希望我这样讲大家能理解了阳生阴长是什么意思了。同样道理,阳杀阴藏就很好理解了,阳杀与阳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能量的释放是不会无休无止的释放下去的,就好比我们打拳击,拳头伸展出去了,如果还是老停留在那个状态,就没办法进行第二次出拳,所以,必须先把拳头收回来,才能打下面的一击。阳气也是这样,达到顶峰后就要转为收藏,能量收藏起来了,万物得不到这个能量的供给,万物的生长就趋于停止,而且渐渐的凋零、枯萎,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秋冬景象。上述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如环无端。收藏到一定的程度后又要开始新一轮的生发、释放。这便是素问所讲的“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8.弄懂了阴阳,我们再看看第二个问题,中医怎么学,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真的很大,也是令很多中医学子困惑的问题。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那么复杂,我认为学好中医的有效方法就是依靠经典、熟读、记忆、理解经典,当然这个过程是很艰苦的,没有捷径可走,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现在很多中医院校已经将经典改为选修,从必修沦为选修,经典的这个地位大大的下降了,它给人们的信息就是对于中医的学习来说,经典已经不是必须的了。有关部门也做过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很多人认为经典的学习没有太多意义,学也可,不学也没有什么损失。这是中医的悲哀,我的观点于上述这个认识截然相反,经典的东西不但不能消弱,而且还应该进一步加强,为什么呢? 9.历史的经验会告诉我们一些理由。翻开历史,我们看一看,从张仲景直到清代,这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凡是在中医这个领域有所成就的医家,我们研究一下他的经历,就会发现,大多数医家是从经典中走出来的,大多数医家是依靠经典而获得了公认的成就。中医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不得不使我们去思考,经典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从这些历史事实中我们感受到:自古医家出经典。那么近代和现代的人呢?只要我们翻阅周凤梧等编著的《名老中医之路》这本书,就会有相同的感受。就以大家比较熟悉的蒲辅周老中医为例,蒲老在初出茅庐时,就诊的病人很多,但是有有效的,也有无效的,为此,蒲老毅然停诊,闭门读书三年。将中医的经典熟读、精思、反复揣摩,三年后,复出江湖,便能在临床上得心应手,以致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屈一指的大医家。对于这段经历,蒲老深有感概的说:当时很多人不了解我的心情,认为我闭户停诊是“高其身价”,实际是不懂得经典的价值。无独有偶,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也强调,要做好一个中医临床医生,每年应拿出三个月的时间来温习经典。两位老前辈的话值得我们重视。10.很多人可能会说,那些经典的书籍都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写的,过时了、落后了,我们还学它干嘛。可是我要说的是,经典的年代虽然久远,但它不一定就过时了,落后了。所以,大家不要轻易地否定它、遗弃它。学习经典不是守旧。经典的意义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这里给大家讲两个故事。南宁有一位老中医叫廖炳真,廖老从医几十年,在某些病的治疗上有独到的经验,廖老有一次讲到蛇咬伤的治疗:在旧社会,有些江湖郎中治疗蛇伤往往会留一手,这一手的方法很巧妙,让你根本没办法察觉。郎中给你治蛇伤,很快就把蛇毒治住了,让你没有生命危险,很多症状也消除了,就是有一点,伤口老不好,隔上一段时间伤口又腐烂,你又得到郎中那里去买些药,在江湖上,这叫郎中钓病人,病人养郎中的招数,但是,这个窍门被廖老从他的父辈那里得知了,窍门就是什么呢?就是忌盐,如果让病人忌盐几天,再吃上几剂解毒、生肌的药,伤口很快就长好,而且再不腐烂,就这么一点小奥秘,可要是你不知道,就会被折腾的够呛。听完这个故事,大家仔细一琢磨,这不就是《内经》的东西吗?《素问.金匮真言论》上说:“北方黑色、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谷豆,其数六,其臭腐。”肾家的臭是腐,凡属腐烂一类性质的病变都与肾相关。肾病需要忌盐,“多食盐则伤肾”。蛇伤引起的伤口腐烂,忌盐几天,再吃几剂普通的中药,伤口便从此愈合,这是一个多么神秘而又极其简单的事实。经典的东西就是这样,没有揭开时,他非常神秘,揭开了,又这么简单。还有一个故事,就是廖老治骨癌的经验,骨癌的疼痛是非常剧烈的,而且这个疼痛往往很难止住,就是用上麻醉剂,效果也不理想。廖老对这个疼痛有个杀手锏,虽然骨癌最后不一定能治好,但这个疼痛却可以大大的减轻甚至消除,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廖老用的什么药呢?就是在一些草药里面加上一味特殊的东西,然后煎汤外洗患处,洗几次后疼痛就能逐渐消除。这个特殊的东西很灵验,加上它很快止痛,不加它完全没有这个效果。这个特殊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就是棺木的底板上长出的一种东西,过去人死了,用的是土葬,随着尸体逐渐腐烂,腐烂的这些东西就往下渗,渗到棺木的底板上,连同木质一同腐坏,上面的这个东西就是感受这个腐气而生的。大家可以沉思片刻,在所有的腐气里面,还有比人的尸体腐臭更厉害的吗,所以,说到腐字,根据前面讲的,大家应该就会悟到些什么了。按照内经讲的,它应该跟肾有非常特殊的关系,肾又主骨生髓,所以这个东西用在治骨癌上就有这样特殊的疗效。这么神奇的治疗又是《内经》的东西,为什么说学中医还需要点悟性呢,就是这个原因,不是非常聪明的人是学不好中医的,经典的东西早就告诉你了,就看你能不能领悟,能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并应用于临床。

11.学好经典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要具备一个基本条件,或者说一个基本的素质,就是信受奉行。这四个字什么意思呢?字面上理解就是:信任、接受、去实践。现在很多人学经典是带着一种批评的眼光来学,觉得经典这也不科学,那也不科学,你比经典都高明了,那你还学什么经典呢,你以一种抵触的情绪,认为经典过时了,那你怎么学得进经典?所以,学经典这个态度很重要,你必须完全地相信它,接受它,然后再思考怎么按照经典的思想去奉行。只有这样,经典才学的进,只有这样,你才会有收获。经典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考验,那么多人依靠经典成了名医,你有什么可担心呢?所以,对于经典完全地可以信受奉行。不具备这个条件,经典的学习就整个成了障碍。记得在读《本草纲目》的时候,读到白术这一条时,李时珍引了张锐《鸡峰备急方》的一则案例:“察见牙齿日长,渐至难食,名曰髓溢病。用白术煎汤,漱服即愈。”大家看到这个案例,第一感觉是什么呢?我想很多人会不相信,牙齿长到一定程度就定型了,怎么会越长越长,以致进食都困难呢?这太离谱了,即便是有这个髓溢病,怎么用白术漱漱口就能缩回去呢?简直太不科学了,但我不这么想,我首先是相信它,然后,再来思考它的道理。我们读古人医案,不是去考察它的真实性,而是要去理解它里面所蕴含的道理。首先这个病名很有意思,牙齿为骨之余,由肾所主,牙齿日长,就好像是髓满了在往外溢一样,所以叫做髓溢病。现在要考虑的是这个牙齿为什么会日渐长长,髓为什么会往外溢,这一定是约束骨髓的这个系统出了问题,骨髓由肾所生,肾为水藏,故骨髓亦属水类,按照五行规律,土克水,所以肯定是约束水的土系统出了问题,土虚了,当然就会发生水溢,髓溢了牙齿自然会日渐变长,这个道理明白了,用白术来补土制水,控制髓溢,就是十分简单的事了。这就是对经典的思考,想通了,就会有收获,甚至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学经典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了。曾经诊治一位跟骨骨刺的患者,疼痛厉害,足跟不敢落地,痛苦不堪,按常规的思路,补肾、活血、除痛等方法都无明显疗效,我突然想到了髓溢病这个案例,大家知道,骨刺是骨钙流失形成骨性赘生物,这与髓溢病有什么差别呢?道理应该是一样的,于是如法炮制,用白术煎汤,让患者浸泡足跟,每日两三次,每次20分钟,出乎意料,不几天疼痛就明显减轻,坚持1月余,足跟痛消失,痊愈了。这些案例给我们什么感受呢?经典的东西你必须相信,然后才有思考,才会有收获,你不相信,后面什么也不用谈了,中医你肯定学不好。

12.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中医怎么用,我们想尽各种办法努力学习中医,最后都是为了用中医来解决病人的痛苦,那么到底应该怎么用呢?不同的应用方法区分出了医者不同的层次,我们通常说医者分上工和下工,所谓下工层次就是对病欲愈,执方欲加者;上工层次就是临证察机,使药要和者。察机要和者,似迂而反捷,此贤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也。怎么理解这句话?下工就是我们所谓的庸医,看到一个病,很想让它快点好,拿个方子就乱加,咳嗽就加点止咳化痰的,发热就加点清热的,头痛就加点治头痛的,食欲不好再加点消食的,等等等等,病人一堆的症状,结果药就二三十味,却不知道病机到底在哪里,治疗效果也不理想,大家遇到过这样的医生没有?我想一定大有人在。我们不要做这样的医生,我们要做上工,要做到临证察机,就是把错综复杂的临床症状归纳总结,找到病机,就像从一个枝繁叶茂的大树上找到树干一样,树干砍了,整个树自然就倒了,用不着一根根的去砍树枝,看上去我们好像在找病机的时候费了点周折,但收货的效果将是立竿见影的,似迂而反捷!这其实是跟西医的诊断思路一致的,西医诊断疾病讲究一元论,就是尽可能的用一个疾病去解释患者所有的症状,中医也一样,我们要尽可能的用一个病机去解释患者所有的症状,当你这个一元论成立的时候,诊断基本上都是正确的。

13.察机实际上就是求本,“察机药和”就是治病求本,机就是导致事物发生的关键要素,病机就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那个最关键的因素。原子弹的威力大不大?当然很大,可是这个启动按钮没必要搞得那么大,一点就行了,病机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14.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审查好病机呢,审查病机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勿失气宜,要抓住气宜,这个提法在至真要大论里有两处,其中一处说“谨候气宜,勿失病机”,实在的说,病机就是气宜,气宜就是病机,这两者讲的是一回事。那到底气宜是呢?很简单,就是我们常说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那么这个气宜要怎么求呢?比如现在天阴了,要下雨了,这个气宜我们知道不知道?当然容易知道!这是什么?是湿气来了,我们可以直接感受这个气宜的变化,在这个时候产生的疾病,不管它是什么病,都与这个气宜的有关,抓住了这一点,不失去这一点,那你就抓住了病机。如果天气突然转冷,北风来了,这就是寒的气宜,其他以此类推。这也就是我们写大病历的时候要写节气了,节气往往是六气变化的转折点,与病机有关,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点了。上面讲的这些气宜,都是我们可以很明显感受到的,可以叫做外气宜,还有一些我们不容易察觉出来的,叫做内气宜,内气宜可以通过舌脉来查出来,时间有限,今天就不展开讲了。

15.讲到病机这个词,就不得不提中医里著名的病机十九条。很多学中医的对病机十九条的认识不足,以为天下的疾病那么多,那么错综复杂,怎么可以就用这么简单的十九条病机加以概括?十九病机到底能不能概括?回答是肯定的,能。歧伯在这里用了“诸”,“皆”等一些非常肯定的词语,就如我们前面说到的信受奉行,既然歧伯这么肯定的说了,那你就必须信,不要怀疑,大胆用准没错。在运用之前我们还要了解其中的一句话“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这句话什么意思?有或者没有我们都要去寻找,是过盛还是不足,我们都要找它,必须先了解五行生克关系,五胜就是指五行相生相克关系。我们就拿其中的一条来举例子,看看我们如何运用病机十九条来察出病机。就拿大家比较熟悉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这条来说,凡是风、凡是掉眩,必定与肝有关系,你就从这个肝去找,一定能找到病机,一定能找到导致这个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比如我们看到一个眩晕的病人,病人一来,我们看到他一副肝病的模样,脸色青青,脉又弦,肝的色脉非常明显,这个叫有。但是,如果没有呢?如果我们看到这个眩晕的病人脸色不青,脉也不弦,一点肝家的色脉都没有,这怎么办呢?这种情况叫“无”,无者也要求之,反正就是认定它了,它就是与肝有关系,这是病机规定的前提,那怎么求呢?这就要根据“必先五胜”的原则,用五行之间的关系去求它。方法就是以肝为中心,利用五行生克的原则去考察。比如这个眩晕的病人你看到的是肾很虚的表现,那么,你就要思考,肾属水,肝属木,水生木,是因为肾水很虚,母不生子导致的,所以治疗就应该补母生子,用补肾的方法这个眩晕就会治好。如果肾的情况没有,那就继续看,有没有肺的情况,如果是肺家盛,那你就又要开始思考了,肺属金,金克木,肺金太旺,那肝木就必遭克损,所以,治疗就应该是泄其太过,使木不遭克损,那疾病自然就会痊愈。同样道理,大家可以继续思考,如果是看到的心的情况、脾的情况又该怎么样去思考,从而发现病机。病机十九条是非常有用的,千万不能小看它,很多疑难杂症,它能帮你很大的忙,前提是你必须信它,认定它。它相当于帮我们把一个中心坐标确定了,你根据病人的实际表现,根据这个中心点去寻找,比你漫无边际的去寻找要方便很多,大家说是不是?这就是中医经典里的宝贝,大家可千万别把它丢了,要不真的太可惜了。

16.另外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就是“抓主证”,抓主证是刘渡舟教授提出来的,在坐的可能有不少人对刘老有所了解,刘老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伤寒界的权威,人称北刘南陈,北刘就是指刘渡舟,南陈指陈亦人教授。刘老认为,抓主证反应了辨证论治的最高水平,因此,能否抓好主证,就成了临证的一个关键问题。

17.为什么主证那么重要,我的理解有两点:1.主证最能反映病机,而只有这个能反映病机的证才能称为主证,2.是主证最有可能反映疾病的祛除途径。它提示你,你应该用汗法、下法、还是吐法,或者用其他方法,这样的主证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根据这个证就能辨别该从哪个方向着手。

18.说的比较抽象,举个例子大家可能比较容易理解。曾经有个女病人找我看病,西医的诊断是肾结石,肾积水,中西医都看过,效果不好,一位老病人介绍过来找我看。按照常规,结石、积水就要排石利水,对吧?一般人可能都这么想,也都这么开方,一般石韦散就开出来了。但是我没有这么考虑,只是静静的听病人讲诉病情,一边听一边思考,其实就是在等待主证的出现。当病人讲到这一个月都在拉肚子,心很烦躁,睡觉也睡不好,就是这一瞬间,主证出现了。我开出的方子是猪苓汤,没有加任何排石药,为什么开猪苓汤?因为伤寒论319条说:“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这里明确讲到,下利然后心烦不得眠,下利就是拉肚子,看看这个病人跟它所描述的是不是很像?主证符合,那你就大胆用猪苓汤吧。病人吃了半个月药,症状很快消失,复查肾积水没有了。19.如何才能抓好主证呢?当然,这要建立在对伤寒论条文非常熟悉的前提下,先是要熟记,然后逐渐明白其中说明的道理,最后还要在临床上多多实践,多用多体会,不断磨练。总结起来就是六个字,熟记,明理,多用。

20.今天的课接近尾声了,讲了这么多不知道我讲明白没有,总之,大家应该牢牢记住,上工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下工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虽然我们不能马上成为上工,但既定目标应该有。大家应该处处注意养成上工的习惯,处处注意避免下工的行为,不要一个肿瘤病人来了,你就满脑子想的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这些抗癌药,我想这个不是中医,充其量只是半吊子中医。既然是中医,你就要有中医的思路,你就要临证察机,也只有这样,你才容易有体会,你才容易有感受。否则,这个病人治好了,你不知道是怎么治好的,治差了你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当了一辈子中医自己还是糊涂虫,岂不可怜。要是做这样的中医,那真的没意思,所以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上工,至少成为一个准上工。我想只要按照上面的这些方法去操作,我们在形式上就已经成为上工了。21.谢谢大家!

中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篇二

中医诊断是中医学的基本功,也是中医治疗的前提条件。在长时间的临床实践中,我认真观察、细致询问、综合分析病情,不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下面就中医诊断谈谈我的感悟。

二、中医诊断的思路

中医诊断的基本思路是辨证论治,即“不以疾病名称论治,而以症状表现来确定病因病机与治疗方案”。辨证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环节,是将各种症状整合在一起,从病因、病位、病机、病行、证型五个方面进行辨别,找出病因。如通过分析病人的舌苔、脉象、精神、语言行为和体位等,了解病情的一般情况,再将其与中医病证分型的基础知识作结合,深入分析病因,从而明确病症。辨证之后,还需要根据辨证结果,研究治疗原则,为下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三、中医诊断的注意点

中医诊断的重要环节有很多,观察病人的舌苔、脉象、精神、语言行为和体位是其中之一,这是病人与医生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舌苔是一种对众多疾病起到重要提示作用的地方,而脉象又是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而精神、语言行为和体位则可以让医生了解病人的疾病状况,是否存在其他习惯性症状。在诊断过程中,一定要耐心细致,反复询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才能发现问题的“关键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四、中医诊断的实践体会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时候,病人在面对疾病时,情绪会起伏不定,这就需要医生以及时的沟通方式安抚病人,使其情绪稳定下来,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情。同时,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对症状进行综合分析。有些病人诉说的症状相同,但由于不同人的病因病机不同,因此治疗也不同。经过反复观察和反复辨证,遵循中医学的思路,编制合理的处方,治疗效果会大大提高。

五、总结

中医诊断是一项需要长时间锻炼和实践的技术,提高诊断准确性需要多加练习,遇到不同的病例,需要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做到心中有数,把握诊断方向。与此同时,也需要有耐心、责任心和爱心,医生需要以温暖的态度去接受每一个病人,为病人提供全面的治疗服务,效果才会更加明显,达到对患者的综合治疗的目的。只有不断总结中医诊断的经验和体会,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中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篇三

中华民族依靠了中国传统文化,依靠了中医学几千年之久,就是现在,对一些现代医学来说束手无策的疑难病,中医依然不失为一种希望。《思考中医》的写作正是出于作者对中医的信念和感情及对中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者希望通过这部书,切实地为中医解决一些问题,特别是认识上的问题,因为《思考中医》非常明确地指出,中医问题不在理论,而在对理论的认识。同时正如《思考中医》所说,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分支领域,因此,《思考中医》在解决对中医的认识问题时,自然也澄清了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本文试就以下几方面谈一谈《思考中医》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在勾勒中国传统文化大线条的同时,引发深层的哲学思考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是正确理解中医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思考中医》很明确地赞成梁漱溟先生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皆系人类文化之早熟品。”基于此,《思考中医》首先以不无代表性的杨振宁教授对中国文化不元代表性的理解为例,对比地提出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点认识。

(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理,治玉也”的解释,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或一种境界。她不仅在寻求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上毫不逊色于近现代科学,更进一步的是,她已经非常明确地表达出了要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顺应自然规律去解决问题的高超思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历来是引起争议的焦点之一。《思考中医》从《说文》:“理,治玉也。”的解释,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大的特点——整体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根本特点,也是与现代科学文化的最大分歧所在。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这个整体,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既是器质的又是功能的,既是体,又是用。总之是方方面面的统一。这也是与唯心论最大的不同。《思考中医》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理”的涵义的揭示,引发了对这两种哲学差异的深层思考。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结合。《内经》中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话,《思考中医》认为术数就是传统文化中的推演的一面。

(三)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实验,而且,很可能是更高超的实验——内证实验法。因此,中医理论既不是单纯的不具备理论结构的经验医学,也不是仅凭思考得出来的结果,而是两者结合的产物。

造成现代人接受中医的困难所在。但总之,不管你个人信与不信都不应当否认中医理论的产生与实验有关。

(四)有无中介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在应用上的最大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传统文化在应用和传承上的客观难度,使其在应用和传承上无法逾越主观因素的影响。

二、揭示出传统文化的独特研究方法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与别的文化差异明显,而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在文化的核心——哲学。所以钱穆先生有言:讨论文化要自其汇通处看,不当专自其分别处寻。若研究文化问题,不能从其汇通处看,不能从其总体上求,则最多仍不免是一种文化之偏见。

《中医学导论》中指出中医学的危机与不足,共八条,其中第二条是:独特理论体系的封闭结构阻碍了学科的顺利发展。为此,突破原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医学的关键。

第四条:中医学的许多认识和思想正确性高、准确性差;且大多无法用现代科学手段加以研究。如不对这些人类认识的“粗产品”加以科学提炼,中医学将永远踏步不前。

第五条:方法论和方法虽有某些特色,但却与现代科学方法论存在着时代的差距。还有第八条:最为关键的是中医理论自身的缺陷,许多基本概念含糊不清,有不少是无法证伪的哲学术语的移植,对这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若不清晰地予以确定,发展中医只能是纸上谈兵,因为明确概念是共同进行任何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

《当中医遇到西医》引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研究员陈小野的观点:倡议彻底革新,尤其强调方法学的现代化。他指出,中医只应用现代技术并不足够。他在《中医理论现代化概述》中断言:“中医传统方法论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其非实证性和非逻辑性。”种种这些认识大都是抓住了文化之异,大多最终集中在了方法论的不同上。《思考中医》很鲜明地指出:“现在大家身边所感受的都是现代文化的气息,都习惯了用一种文化视角去看待问题,去思考问题……我的意见,中医至少不是局限在科学文化这一层面的东西,所以光从这一层面去看待它,研究它,就难免会出问题。”(p4143)“中医是这样的一门医学,它整个地是偏向于形而上的一面,是以形而上统形而下,是以治未病统治已病,而我们现在却在完完全全的用形而下的眼光去看待它,把它当作一门完完全全的形而下的学问,治已病的学问。我们提倡科研,提倡现代化,提倡现代中医教育,完全就是用现代科学这个形而下的筛孔去对中医进行过滤,滤过去的是精华,是可以继承的东西,滤不过去的东西,就是糟粕,就要扬弃掉,大家想一想这个通不过筛孔的部分是中医的哪一部分呢?必定是形而上的这部分。对上述问题我们思考清楚了,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所采用的现代教育方式,我们所采用的现代中医教育路子,只是一条培养造就下工的路子。”

说到哲学,《思考中医》没有过多地涉及,但对中国哲学的总体精要还是提到的,如“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基于此,《思考中医》得出一个结论:现代科学讨论的领域,实际上是气聚合以后的这个领域,对于气聚合以前即“夸克”之前是什么样,现代科学还无力回答,甚至难有希望回答(p2223)。《思考中医》总结性地指出:“传统文化,传统中医,虽然的确是道器合一的统一体,虽然它强调要形气相依,形神合一,但总的侧重却在道的一面、神的一面、气的一面,所以她是一门以道御器,以神御形,以形而上御形而下的学问。”(p24)

如此看来,制约中医发展的瓶颈在哲学。中医这个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察人体生理、病理的学问,果真换了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就可以得到“科学的中医方法”进而解决人体生理、病理的问题了吗?我可以想见,那样的唯一结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医,从理论到方法的全面消亡——中医有可能成为当代的哥白尼、布鲁诺!

一点不在此文中展开,但有必要一提的是:正是其自身的这一特点给迷信以可乘之机,但科学不应走到另一个极端——把一时证明不了的全部否定。

三、倡导适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方法

提到认识,自然需要概念、需要解释。《思考中医》所解释的内容中,有两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内容:一是语言文字;一是时间。解释方法的特点是:突出以字释义,特别注重借助字形及《易经》的卦象做解释。

对于中国的语言文字,《思考中医》也是充满了感情,它深深感悟了汉字独特的释义能力的魅力。

中医》最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医是完完全全、彻头彻尾的时间(时相)医学。而绝不是部分的时间医学。沿着这个思路,《思考中医》对中医得出一个精辟的比喻:开方就是开时间。时间这个问题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数问题和相关性问题。可能这一思路也会对当今哲学及现代医学极具启示的。

汤一介先生一直在倡导创建中国的解释学,《思考中医》在这方面的大胆实践也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四、系统地阐明了《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

这一部分应当是《思考中医》主要的工作——导论《伤寒论》。

六经辨证一直是公认的来自于《伤寒论》的中医重要辨证方法之一。但历来对此争论颇多,且现代的中医教科书上也没有见到对于这种辨证方法及六经这一概念的清晰解释,像《思考中医》这样系统地解释,恐怕还是头一次。

《思考中医》从六经的本义、经义、府义、运气义全方位地阐述了六经,并对六经病的欲解时、欲剧时、脉证提纲和治法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阐述,使六经辩证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将脏腑,经脉,时间,治法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思考中医》揭示出中医中时间作为“象”的一种,进而用五行使之与反映生理、病理的六经相联系,让人大有开千古疑窦之叹,《思考中医》真可称得上中国的普罗米修斯!通过这样的导读,让人们清晰了对《伤寒论》这部经典的认识,它绝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它用六经将人体的生理、病理与外界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思考中医》细致地阐发了其间的联系,使《伤寒论》为万世立法垂方的雄浑姿态跃然纸上。

五、提出了很多疑难病的治疗新思路

由于《思考中医》揭示了很多崭新的对传统文化、对中医的解释,因此,自然而然对一些疑难病提出了崭新的治疗思路。如高血压,颈椎病,老年性痴呆等等,非常值得临床关注、验证。

六、收集了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神奇医案

用清肺剂配理中汤加砂仁外敷神阙穴治愈老年重症肺炎;天津盲医仅用不同数目的绿豆、葡萄干等治病;小柴胡汤化截止住了吗啡无效的癌痛等等,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

如果说中西之争的积极意义,恐怕就应当是其促进了文化的反思。从《医林改错》的思想可以看出,即使没有后来的中医遇上西医,中医也好、中国传统文化也好,也会从自身中出现这种反思的局面。两种文化,两种文化下的医学的相遇,大大加速了这种反思。《思考中医》让这种反思增添了很多的理性成份,增添了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题目,当然,诚如《思考中医》所说,他还仅仅是针对一部《伤寒论》,中国的文化经典还很多,中国文化更是浩如烟海,真正对其做客观深入的反思自然不是简单之事,怕是要几代人的努力。《思考中医》从传统文化中发掘出的与当今哲**流的暗合更是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和无比的信心。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特点,使其在表达上永远存在问题,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讲究写意,《思考中医》抓住了这一个大特点,很好地运用了“象”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工具,使我们在“意”上空前地接近了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医的精髓,其间一些逻辑上的失误在所难免,但从上述文化之特点上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想看《思考中医》还是需要一些写意的。

《思考中医》的历史功绩有多大,就留待历史做答吧。

参考文献:

[1] 刘力红:《思考中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陈勇:《钱穆传》,人民出版社,2001年

[3] 区结成:《当中医遇到西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社,1996年

[5]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6] 何裕民:《中医学导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篇四

该同志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上积极上进,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品行端正,尊敬师长、团结同志,为人诚恳,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在各项公益活动中表现较强的奉献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该同志心理成熟、健康,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对考生业务水平,外国语水平,科研能力的介绍

在我院工作与外出进修期间,表现出良好的业务能力、专业水平及良好的医德医风,受到我院与兄弟单位的一致好评。该同志具有较好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大学生英语六级考试,能够自如地阅读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能够用英语撰写本领域的学术论文。科研方面,该同志协助完成多项科研项目,并主持青年基金项目一项,表现出较强的科研素养和严谨认真的科研作风。进修期间,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的文字功底。

该同志硕士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勤于思索,追求上进,进一步深化了专业方面的理论学习,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在学期间参加了部分科研项目的工作,能够对实验方法和关键技术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对实验现象和相关结果能够灵活运用有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并能对所做工作进行阶段总结和撰写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在工作中,该同志思想积极,成绩优异,有进一步深造和提高的要求。该同志对贵校中药学专业的研究方向有浓厚的兴趣,衷心希望能够在贵校得到更大的发展。鉴于该同志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特向贵校推荐该同志,希望得到贵校得到进一步地培养和提高。

该生立场坚定,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积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注重提高理论素质和水平,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人诚恳,尊敬师长,团结同志,积极进取,责任感强,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思想道德素质。对考生业务水平,外国语水平,科研能力的介绍:

该同志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泛的专业知识。在我院工作期间,表现出良好的业务能力、专业水平及良好的医德医风。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六级,具有较好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擅长口语表达,能够自如地阅读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作为负责人,该同志主持我院青年基金项目一项,表现出较强的科研技能,对实验现象和相关结果能够运用有关理论,进行分析,并能对所做工作进行阶段总结和撰写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反映较高的科研能力。

从硕士生学习阶段和考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情况看,该考生有无继续培养的前途,对考生报考博士生的意见:

该同学在硕士生阶段学习刻苦认真,掌握了中医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在科学研究工作中,该同志表现出良好的科学精神,有较突出的学术能力和学术素质。参加了多项科学研究课题,较好地完成了研究任务,取得了一些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在科学实践中,培养和提高了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在工作中,该同志思想积极,成绩优异,有进一步深造和提高的要求。该同志对贵校中药学专业的研究方向有浓厚的兴趣,衷心希望能够在贵校得到更大的发展。鉴于该同志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特向贵校推荐该同志,希望得到贵校得到进一步地培养和提高。

中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篇五

头癣是一种常见的头皮疾病,它能够给患者带来不少的困扰。有人说,中医治疗头癣能够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所以,对于头癣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医关于头癣治疗的心得体会。

一、深入了解头癣的诱因

头癣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所以中医治疗头癣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入了解头癣的诱因。中医认为,头癣的产生是由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体质虚弱等原因所致。因此,治疗头癣需要在改善体质、调理脾胃、补充气血上下功夫。

二、按照中医的方法调理脾胃

中医通过按照中医的方法调理脾胃,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的中枢器官,控制了人体的营养吸收和代谢。脾胃虚弱的人,就会导致气血不足、阳虚阴亢等症状,从而诱发头癣等疾病。所以,治疗头癣需要首要改善脾胃功效。

三、中药治疗头癣很有疗效

中医治疗头癣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中药。中医认为,中药疗效温和、副作用小,在治疗头癣方面非常有效。常见的中药有枸杞、麦冬、黄连等,这些中药能够补益脾胃、益气补血,从而有效改善头癣的治疗效果。

四、中医推拿能够有效缓解头癣症状

中医推拿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手段,通过轻揉按压,调理经络,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头癣症状。中医推拿调理脾胃、补充气血都是很有效的,尤其是对于脾胃虚寒,头癣症状十分显著。所以,中医推拿也是中医治疗头癣不可缺少的一项手段。

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无论是中医还是现代医学,头癣的治疗都需要患者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中医认为,头癣的产生很多时候是由于免疫力下降、未及时治疗引起的。因此,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头部清洁,避免使用过多的滋润护发产品。此外,加强锻炼、适度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头癣的心得体会是:不仅要改善体质、调理脾胃、补充气血,还需要中药治疗、中医推拿、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疗。通过这些手段,很多患者的头癣症状都得到了很好的缓解。当然,每个人情况不同,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中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篇六

内伤和外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般来讲,人们在对内伤进行了解的时候,其是可以从中医和古代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的。

中医内伤的慨念:

1.泛指内损脏气的致病因素,如七情不节、饮食饥饱、房事过度等等;

2.病名,又叫内损,多由跌打、坠堕、碰撞、用力举重、旋转闪挫等外伤较重,损及肢体内部组织和内脏而致。一般有伤气、伤血、伤脏腑之分。

a.伤处肿胀不明显痛无定处为伤气,用复元通气散加减治疗;

c.胸胁或腹中疼痛剧烈,伴有昏厥、吐血、便血等为伤脏腑,蒲黄散或桃仁承气汤加减治疗。

古人说的内伤:

内伤之论多矣,诸书统以七情赅之。喜盛伤心,怒盛伤肝,恐惧伤肾,忧思伤脾,悲哀伤肺,是就五脏之性情而论也。而余则统以一心括之。夫心者,神之主也。凡视听言动,及五劳等情,莫不由心感召。人若心体泰然,喜怒不能役其神,忧思不能夺其柄,心阳不亏。

中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篇七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中医的理论与方法,人们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过学习与实践中医,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平衡和调节身体的能力,强调“治未病”,让人们更好地保持健康。中医的内心体会是对人体的深入认识和独到的诊治方法,这也是我通过学习中医获得的重要体会。

第二段:对中医理论的体会

中医理论深入研究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提出了人体的经络、气血等重要理论。这些理论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中医强调人体经络的畅通与平衡,称之为“气血运行正常”。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可以调节和平衡人体经络的运行,促进气血的循环,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在实践中,我发现中医的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效果非常显著。

第三段:对中医医生的体会

中医医生在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西医相比,中医医生更注重临床经验和观察,借助病人的自述,四诊合参等方法进行综合判断。在诊疗过程中,中医医生注重患者的整体情况,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医生采用多种疗法,如草药、针灸、推拿等,以达到调理人体的目的。通过接触中医医生,我深刻认识到中医医生需要具备的良好的医德、医术与沟通技巧。

第四段:对中医治疗方法的体会

中医治疗注重疾病的根本原因,通过调整和改善人体内部的平衡,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与西医常用的化学药物不同,中医常用的是天然的草药,这些草药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和疗效。经过合理的组方与配伍,中医草药可以达到疾病的治疗目的,并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此外,中医还运用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以及按摩和拔罐等其他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的特定穴位和经络,调整人体的能量流通,以加速自愈能力。

第五段:对中医的未来与发展

中医作为一门源远流长的学科,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很大的潜力与发展空间。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医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方法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医作为他们治疗疾病的方法。未来,中医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中医的科学性和疗效,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

总结:通过学习中医,我深刻认识到中医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中医的理论和方法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贡献。中医教会我们关注整体健康,注重平衡和预防,从而保持健康。我对中医的体会使我更加珍惜健康,注重身心的平衡。同时,我对中医的未来发展也充满了信心,并期待中医能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篇八

骨科中医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主要针对骨骼系统各种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作为一名骨科中医师,我深知治疗骨科疾病的重要性和难度。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学习,我认为骨科中医的治疗方法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全面、细致、个体化、与现代医学疗效互补等方面。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骨科中医领域的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全面的治疗方法

在骨科疾病的治疗中,选用正确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骨科中医治疗方法不仅需要从身体感觉、体形、舌象、脉象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还需要全面地考虑众多因素,如年龄、职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全面的治疗方法是尤为重要的。

第三段:细致入微的治疗技巧

骨科疾病的治疗,尤其是运用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其治疗技巧需要极高的敏感度和细致性。治疗师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各种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根据病情改进药方。此外,细心的检查和仔细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若是治疗方案出现失误,骨科疾病可能会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因此,治疗师必须保持足够的细心和敏感度。

第四段: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每个人所面对的骨科疾病都是独特的,因此,治疗方案也必须根据个体特点和病情进行量身定制。骨科中医师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史、病灶位置等情况,以便在制定治疗方案和处理病情时更准确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使治疗更加精确细致,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第五段:与现代医学疗效互补的治疗方式

骨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传统中医治疗技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的思路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患者病情过于严重,单纯的中药治疗可能无法产生充分的疗效,而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可以增加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病程,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尾段: 总结

总之,骨科中医治疗方法需要全面、细致、个体化和与现代医学疗效互补。我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只有在多方面的措施下,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患者身体早日康复。

相关范文推荐

    交通安全感悟心得体会(通用5篇)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经历、学习或思考的总结和感悟。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下

    最新应届毕业生护理自荐信 护理应届毕业生自荐信(优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

    2023年一年级科学教学总要求(精选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2023年乡镇德能勤绩廉个人总结(汇总10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怎样写总结才更

    最新国庆节国旗下演讲 国旗下讲话演讲稿(大全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

    最新大班音乐教唱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

    2023年消防安全教案大班反思 幼儿园消防安全大班教案(通用9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

    最新花瓣飘香教学反思(精选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

    最新文艺汇演开幕致辞(大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文艺汇演开幕致辞篇一为了能让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报告(大全6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