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8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QJ墨客三年级数学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年级数学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一

倒数的认识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它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观察乘积是1的几组数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倒数,主要是为后面学习除法作准备的 , 在教学中,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以后学习分数除法扫清障碍,提高学习效率。

这节课我主要围绕“导入、探究、深讨、练习、小结”这几个环节进行。

在导入中通过一个小故事中的对联,借助语文学科与数学学习之间的联系为切入点,由文字构成规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倒”的意思。这样学生对马上接触到的“互为倒数”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在学生知道什么叫倒数后,让学生根据倒数的意义举例,通过学生的举例进一步理解“乘积是1的两个数是互为倒数”这句话。同时让学生说说你认为在“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句话中哪几个词比较重要。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互为”、“乘积是1”、“两个数”。对倒数的定义作深入的剖析。

最后通过适当的练习,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带分数、小数的倒数一般先变形,再换位。并且让学生小结出求倒数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小规律。在探讨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研究出: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综观全课下来, 觉得整节课教得比较扎实,该传授的时候做到了适当的传授,练习也有层次感, 对于两个特例“1”和“0”,教学中没有专门由老师提出,而是在学生的深入思考中得出的,这就是学生学习的成果。自我感觉处理得较好。

学生的积极性在家长听课当中也充分的得到了发挥, 平时不做声的孩子当天也敢积极举手发言了,充分的调动了孩子回答问题的欲望。

在设计中,感觉练习的设计还是缺少了难度,缺少了灵活性的题目,对“倒数”的运用练习设计不够丰富。

三年级数学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二

记得一位教授说过:假如说“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备课”的'智慧,那么,教师的“教学智慧”则主要显示为“上课”的智慧。上课的智慧在课堂上对待生成问题体现在以下三点:

1、宽容的接纳;

2、理智的筛选;

3、巧妙的利用。在今天的课堂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丰润区在这学期开展了名师仿课活动,我们学校的数学教研组模仿张齐华老师的课例《分数的认识》,准备了一段时间。5月23日,我们学校的8位教师参与了基地教研会,在会上我作为师徒结对的师傅,首先上了这堂课。课前,我们做了知识上充沛的教学预设,原以为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上课时我发现我忽略了一个问题:同学的预设。开始,对于“平均分”(二年级的知识)的引入,同学明显的不理解,教师在此多次引导,为后面学习分数铺垫。课中,同学展示自身所折的几分之一的作品,寥寥无几,两个小朋友之后没有举手的小朋友,课堂出现冷场,作为教师我马上拿出课中巡视时发现的问题出示:

1、这张纸有没有平均分?

2、一个圆形纸片和一个长方形纸片都表示了1/4,你发现什么?解决了这一个环节的重点问题,但是同学精彩的汇报却是蜻蜓点水。

两个地方的生成都是我没有预设到的,我在教学反思中想到以下两点:略。

三年级数学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三

分数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教学时,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以往我们在初次教学分数时,总是以单个的物体的进行平均分,然后“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优点是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缺点是这样以单个的物体入手,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受到局限,会导致到高段学习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单位“1”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一半”和“半个”是有区别的,只有“半个”才用分数表示是不全面的。因此,我在分数引入的时候,请学生说身边一些事物的一半,发现日光灯是11个,一半一下子无法说出来。同时一个圆的一半是多少也无法说清。然后,引出“所有事物的一半我们只用一个数表示出来”。从而引入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习,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平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回过头来再比谁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都笑了。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认识。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三年级数学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四

教材中《倒数的认识》这一节课的内容不多,首先是用两个数的乘积是1这样的几个算式来引出倒数的概念,然后观察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它们分子、分母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来总结出:求一个分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可以了。进而对一些特殊的数求倒数,比如整数的倒数(1的倒数,0有倒数吗?)。最后进行课堂练习,在练习中巩固求一个数的倒数,并且总结出:

(1)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大于1的假分数;

(2)大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

(3)分数单位的倒数都是自然数;

(4)非零整数的倒数都是几分之一。

以上的教学过程上课之前我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认为《倒数的认识》这一节课主要是为以后分数的除法做准备的,然而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效果超出了我预期的准备。一节40分钟的课,在20多分钟时学生已将上面的内容全部进行完成,而且掌握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由于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自己也是第一次教六年级,在题型的积累上很欠缺,使得在后面10多分钟的时间里只进行相同类型的练习就结束了这节课。

在课后我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反思,如果仅仅这样教这节课,那么浪费的时间太多了,虽然教材中这节课的内容就这么多,但是在考试中倒数知识方面的题却是很多形式,单凭上面老师教的东西学生来完成还是比较吃力的,有些题必须是老师引导才能完成的。所以说,如果在当初的新授课中我将这些题型进行渗透,那么,在以后的练习中、考试中学生就能很轻松的自己来完成,我也不用将它作为一个新知识点来讲而又花费时间。在课后的我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将与倒数的知识有关的题型全部整理出来,然后有进行了筛选,选择一些难易适中的题添补到这节课中来,题不能太难,因为毕竟这是一节新课,要考虑到学生的消化能力,但题必须有拓展性,对于以后的稍难的题一部分学生还是可以根据前面的知识有能力完成的,而对于差一点的学生也不至于遇到这样的题而无从下手。所以在选题上我比较慎重,题太难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会认为数学学习高不可攀,享受不到学习时收获的快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倒数的认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三年级数学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五

一、成功之处: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角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图形,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见到的角不尽相同。因此本节课的侧重点就放在帮助孩子建立起角的正确表象,从而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标号角以及画角。为此,我将整节课分为三个环节。

一是通过指一指活动,初步感知角的形状。

二是通过找一找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角中抽象出数学角,认识角的形状和各部分名称。

三是通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学会给角进行标号以及画角。

在认识角时,先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角,然后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充分利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通过两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而且指角逐渐渗透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边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然后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三角板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准确过渡出角的几何形象,从而介绍角各部分的名称,接着再回到生活中,找一找教室中的角,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最后再用一组判断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用充满了数学味。

画角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回顾刚才见到的角都是怎样画的?因为有了刚才画角的过程,学生纷纷叙说自己的画角的步骤,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看法,都比较喜欢先画点再画边的方法。因为学生对于画角都有了切身的体验,所以能够认同比较好的画法,所以,我觉得建立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正确的认识是很有好处的。

二、不足之处:

例如在每个环节结束之后,我的小结语不多,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环节与环节之间过于零碎。在动手实践之前要求提的也不够明确,使得某些同学不知道该干什么,标号角的时候,里面不应该加角的符号,应该多加强调。

还有在带学生指读、强调顶点和边的感觉这些地方花费的时间太多,导致后来拖堂,其实直接可以通过做题让孩子们自己说出来,只是语言会不太规范,但是这时候我再进行总结就不会显得这么啰嗦。

另外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比如在处理剪尖是不是角的时候有些仓促,应该在练习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就比较容易了。还有学完之后去指教室中的角的时候,应该提前加一句:能不能指一个大家都能看见的角?这样就不会显得特别乱。标号角的时候,让学生说一说谁知道怎么标号?没有人说,这时候应该让大家打开书自己先看看再说,落实每一步环节,不要着急。

三年级数学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六

成功之处:

1、角来源于生活,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在认识角时,我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导入,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充分利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而且这三次指角逐渐渗透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然后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准确过渡出角的.几何形象。再用一组判断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用充满了数学味。

2、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且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创造角的环节首先是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进一步巩固,而且让学生在拉动活动角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是关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仍然是无法确定的,因此我设计了比角的环节。当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角的边长不一样的角,大多数学生倾向于边长的角大,这时老师通过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这巧妙的一比,不单帮助学生感知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还让学生学会了怎么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随后的画角也是对知识的不断巩固画一个和第一个角大小不一样的角。

不足之处:

1、在每个环节结束之后,我的小结语不多,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环节与环节之间过于零碎。

2、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比如在钟表上找角时,有学生比划出了一个圆形,我预设时没有想到,因此我只是问了一句:这是角吗?然后让其他学生来找角。其实我可以在学生认识了角的特征后再回过头来看看,说说为什么圆形不是角,可以帮助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再比如在反馈用毛线创造角时,预设是同桌合作拉出一个角,让他们说说角的顶点和边分别在哪里,然后松开其中一条边,让学生判断这还是角吗,体会角的边必须是直直的。但实际反馈时,上来展示的第一组用毛线拉成了一个三角形,第二组用毛线和吸管拉成了一个t型,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我只是匆匆就走了个过场。后来在其他老师的指导下,我发现其实这是很好的生成资源,可以和练习中的数角联系起来。我没有好好利用,实在是可惜。

三年级数学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七

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上册的内容,由于需要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首先设计教案如下。

以“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与“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为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点是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将初步学会用尺画角设计为教学难点。同时准备好白板课件,教具、学具等。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首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用白板出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同时板书课题。接着情景导入,实践探究。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认识角。通过出示实物图,提问观察这几幅图,你能找到角吗?由学生观察图,并且交流信息。接着教师用线标出角。隐去实物,再让学生仔细观察,请学生说一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在教学时发现这一环节对白板的操作运用不足。用自己的身体摆出角。设计的第二个环节是活动角。请学生用学具制作出一个角。教师展示将角的两条边张开大和小的两个角。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在这一个环节中对学具的运用不足。设计的第三个环节是画角。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了一个角。学生练习画角。课后觉得可以让学生先画。

接下来是巩固练习,拓展延伸部分。衔接回顾环节。通过儿童歌谣回忆所学知识。最后找一找,和同桌说一说你周围哪些地方有角?由于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到最后一步时明显时间还有很多,还需改进。

这节课,比较成功的有:本节课我注意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认识角;在讨论中,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学会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和补充。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在不同观点、创造性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有所欠缺:在教学时,教师讲解稍多,学生的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能做到完全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学任务,害怕学生弄不懂,理解不了,导致我在课堂上学生在动手操作,而我在旁边不停地讲。今后,我尽量做到放手去锻炼学生,相信学生,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年级数学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通过用不同方法数数、摆、拨珠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

2、体会6、7的基数及序数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磁性教具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的教室可热闹了,来了许多的老师,她们都是来看看我们一(4)班的小朋友上课纪律好不好,谁的表现最棒,让我们都拿出最好的表现出来,好不好?那我们上课时小眼睛要――看清楚,小耳朵要――听仔细,回答问题要――先举手,我们开始上课吧!

二、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我们以前在数字王国里认识了一些数字宝宝,这些数字宝宝是谁?

师:看,数字宝宝也来看小朋友们了(出示课件:0、1、2、3、4、5)

咱们快跟他们打打招呼吧!师:你们可真是一群有礼貌的孩子!那你们想和更多的数字宝宝交朋友吗?昨天,数字国王悄悄的告诉我,有两个数字宝宝也想和你们交朋友,但是,他们有一个要求,就是和他们交朋友的小朋友要遵守纪律、讲卫生、爱劳动。

嗯,老师相信同学们都是个讲卫生,爱劳动的人。因为昨天放学后,就有几个同学主动和老师进行大扫除,咱们来看一看昨天大扫除的情景。

出示课件:(主题图)师:同学们看见了什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师:5个人又来了1个人是6个人,5添上1变成6。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师:现在老师也参与进来了,现在一共有几个人?

师:6个小朋友和1个老师是7个人,6添上1变成7。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想和同学们交朋友的两个数字宝宝就是6和7,咱们今天就来认识6和7并和它们俩交朋友。(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知

1、教学数数

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再找一找,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6或7来表示?

师:小朋友们真棒!个个都是火眼金精,找到了6和7这两个朋友。

2、教学认数

(1)画一画

师:认为自己都画正确的小朋友请举手。老师发现,小朋友们个个都很棒,咱们来表扬自己。

(2)摆一摆

师:小朋友们不但能找出6和7,而且会画出能用6和7表示的图形,那咱们现在一起来摆一摆。现在从文具盒里拿出小棒。从中取出6根小棒或7根小棒,同桌一起来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现在老师请2位小朋友上讲台来摆一摆。

(学生摆并进行评价)

师:小棒小棒要回家

生:我们把它送回家(生边说边把小棒放回文具盒里)

3、教学比较数的大小

师:5和6相比,谁大谁小?这中间填什么符号?

师:5为什么小于6,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那反过来,6和比5呢?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遍:5小于6,6大于5。

师:6和7比,谁大谁小?为什么?

师:你还能说出谁小于谁?谁大于谁?

4、教学数序

(1)拨珠子

师:6是怎么来的?

师:那小朋友看看,6去掉1是几?

师:小朋友,这里有几颗珠子?如果老师再添上1颗,那是几?

师:7是怎么来的?

师:那7去掉1又是几?

(2)直尺图

师:(课件出示直尺图)数字国王还送给了老师一样礼物(出示直尺的实物)这是什么?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大屏幕上也有一把直尺。我们一起把尺子上的数字宝宝读出来。

师:直尺上的起点用哪个数表示?5的后一个数填几?6的后一个数填几?

师:在这把直尺上的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3)游戏

数一数

师:小朋友可真棒!咱们一边拍手一边把这些数字宝宝从小到大数一遍,预备起。

师:小朋友们能从大到小数一遍吗?咱们一起来数数。

拍一拍

现在数字国王要和大家做一个游戏(出示课件)

师:拿出小手,躲在数字国王后面的数字宝宝是几,咱们就拍几下。

(第一个数字国王),要拍几下?

(第二个数字国王),小朋友用手来拍拍它是几?

(第三个数字国王),拍拍它是几?

四、巩固练习

1、做一做

数字国王非常喜欢金鱼。星期天,他买了一些金鱼回家。因为临时有事不能及时把金鱼放到鱼缸里,大家愿意帮帮忙,把金鱼放到指定的鱼缸里去吗?(教师在黑板上贴7张鱼缸的图片)

数字国王看见同学们给他把金鱼放回鱼缸里,非常高兴。(课件出示)数字国王:谢谢小朋友们,我来把金鱼缸摆整齐。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明白了第6和6个,第7和7个。

2、写一写

师:我们怎样来书写这两个数字宝宝?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了,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

师:小朋友们,抬起手书空,跟着老师一起书空。从右上往下,一笔写成666;头顶天脚立地,一笔写成777。

师:同学们能写一写这两个数字吗?比一比谁写得漂亮。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宝宝的身影。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数。(课件出示)

今天放学后,同学们回家注意观察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数字宝宝的身影,请同学们搜集数量是6或7的事物各3个。可以画,可以剪贴,也可以用实物表示。

五、总结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那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师:今天,你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你们可真棒!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