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8篇)

时间:2023-11-15 作者:紫薇儿北师大版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8篇)

教学计划是为了有效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而规划和安排的一份书面材料。推荐一些教学计划范文,供教师参考并提供不同思路的选择。

北师大版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一

教材首先提出了圆的面积概念,接着让学生尝试运用以前曾多次采用过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引导学生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再一次让学生熟悉运用“转化”这种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策略。

在学习本课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圆,会求圆的周长,在学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时,已经学会了用割、补、移等方式,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因此教学本课时,可以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提供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课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通过网上教学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应用网络工具获取知识,进行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接触并更能理解极限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

通过网络化学习,激发学生应用网络环境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感知圆的面积:(课件出示一大一小的圆)。

师: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板书:由半径决定)。

(选择两个面积不同的圆)。

师:大家看,这两个圆的面积一样大吗?说明:圆的面积有大有小。

师:那谁能说说什么叫做圆的面积?

(揭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想办法表示圆的面积和比较两个圆面积的大小,以及区分圆的周长和面积等途径,让学生充分感知圆面积的含义,为概括圆面积的意义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合作探索,交流操作经验。

1、初步感悟:

(1)课件出示:书103例7图。

师:图中每一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知道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么?

原来我们数方格的时候,不满一格算半格,这里有两格特别接近满格,(课件闪烁)我们数的时候安满格计算。

通过数圆的面积,得到整圆的面积,然后把表格填完整。

学生填表、计算,汇报。

小结: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我们得到了圆的面积是它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想知道圆的面积到底是多少,看来还需要知道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小组合作操作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找出求圆面积的方法。

3、师:同学们,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呢?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以平行四边形为例,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利用电脑课件的演示,达到通过对旧知的回忆,激起学生从旧知识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并明确思想方向,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板书: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对由直线图形过度到曲线图形有了初步的感知,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生动、愉悦、民主的学习气氛中开始新的学习。为学生开展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你想采用什么方法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研究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引导学生寻找用半径求圆面积的方法,并以此为主线展开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

师:请各小组先商量一下,你们想拼成什么图形,打算怎么剪拼,然后动手操作。

[注:在要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动手操作,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取经验,这一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个体发展的空间,每个人有着不同的收获和体验。

师:请大家把各自的拼图展示给大家(鼓励不同的拼法),并且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组拼成的是什么图形,是用什么方法剪拼的。(学生可能出现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近似长方形、近似三角形、近似梯形等方法。)。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圆剪拼成各种图形,鼓励不同拼法,引导发挥联想,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沿半径剪拼的方法是较为科学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指导,给学生提供了自行探究,创造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不仅会知法,而且会选法,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利用课件演示,呈现经验总结。

[注:由于学生的个体不同,收获也有不同,以往只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学生会在操作中出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如有的完成不了实验,有的误差很大等等,没有充分的说服力,不能帮助学生对圆的面积进行充分理解。直接影响了本堂课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几何知识的形成,感知的知识往往是片面的,零散的,不完整的,所以在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后,又为学生提供了教学软件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观察这一个实验的过程,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我们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空间观念,帮助学生建构。

北师大版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二

1、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电子白板的操作、探究、对边、交流,经历平行四边形的推导过程,初步认识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运用猜测、验证的方法,使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学时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电子白板课件、平行四边形模型、剪刀、初步探究学习卡

(教学内容呈现)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媒体 (白板功能)

一、课前引入、渗透转化。

1、课前通过同学们的谈话,轻松引入主题。师:同学们,你们都玩过七巧板吗?

2、播放制作七巧板的视频。

3、出示一组图形,学生观察,数方格算出面积。拉开幕布,学生们看到露出一点点的图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都跃跃欲试,学生动手逐个拖拽出想拖里面的美丽图案。在学时汇报平移的方法时,教师利用电子白板中的拖动图片平移的功能,直接在屏幕上操作演示,感知割补、平移,转化等学习方法。导出视频,拖动、平移等功能。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电子白板导出两个花坛,比一比,哪个大?

2、揭示课题。学生比一比,猜想这两个花坛的面积大小。让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导出两个花坛的课件。

三、对手操作,探究方法。

1、利用数方格,初步探究

四、白板演示,验证猜想。

1、探索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习过的图形。

2、观察拼出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4、引导学生用字母来表示:s表示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那么面积公式就是s=ah利用白板的拖动功能,根据学生反馈的转发方式,随机演示。白板演示、突出拖动、旋转等功能。

五、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例1

六、课堂小结,反思回顾。

北师大版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三

一、教材分析。

圆是小学阶段最后的一个平面图形,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圆的面积是在学生认识了圆的特征,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以及学过了直线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圆的面积有关知识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和绘制简单的扇形统计图打下基础。因此,使学生明确圆面积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由学习直线图形的面积到曲线图形的面积,无论内容本身还是空间观念都是一个新的领域。尽管学生在学习前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时,对转化的策略有所了解,但是学生对于化圆为方的方法思想,无论在理解上还是运用上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难点就是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四、教学策略。

为了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我将重点采取如下策略:一是合理利用方法策略的迁移,借助对转化思想的回忆,唤醒已有的转化意识,推导圆面积的计算方法;二是强化过程,自主探索,引导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五、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认识,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下面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圆的面积是在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周长和面积是圆的两个基本概念,学生必须明确区分。首先利用课件演示画圆,让学生直观感知,画圆留下的轨迹是条封闭的曲线。其次,演示填充颜色,并分离,让学生区别红色封闭的曲线长度是圆的周长,曲线围成的蓝色圆面的大小就是这个圆的面积。接着出示课题。

揭示课题后追问学生:针对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提出: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怎样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二环节,猜想验证,推导公式。

1、学习例7,提出猜想。首先出示例7,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明确第一幅图的重点是研究圆面积与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接着放手让学生观察、计算、填空,初步感知圆的面积大约是这个正方形的1/4。

2、学习例8,推导公式。

在提出猜想的基础上,出示例8,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拼图,并引导学生观察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在学生初步认识到拼成了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到随着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拼成的图形也越来越接近于长方形,为分析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圆的关系,推导公式奠定基础。在转化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圆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到3个必要的条件: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长方形的宽=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圆周长的一半。在弄清3个必要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并板书。

3、学习例9,应用公式。

在学生独立解答、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引导点拨运算顺序。

本环节的设计,注意设计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掌握圆面积公式,发展数学思考,体会数学方法。

第三环节,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引导学生分别独立完成练一练。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楚根据半径、直径、周长计算面积的方法。

第四环节,总结反思,梳理知识。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收获进行总结反思,帮助他们建立起科学的知识系统,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他们自觉建构知识的良好习惯。

各位评委、各位专家:圆的面积一节的教学设计坚持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以发展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为核心,以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为主线,着力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去推导、应用圆面积公式,努力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和谐发展,预期应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说课中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专家批评指正。

北师大版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四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的微型课题目为《xxx》。(0.5分钟)。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声音洪亮充满教室,有鞠躬动作,表情愉快,目视评委)。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分钟)。

大家在生活中经常观察到xx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xx》一课,开启今天的探究之旅。

第二环节:小组合作、探究新知(5分钟)。

大家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或请大家观看大屏幕),思考老师给出的问题,认真阅读课本xx页—xx页,从中你获取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进行归纳,(尽量有可以动手操作的小实验,要用手指示大屏幕)。

(教师提问)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表达的很好,请坐。还有哪位同学来补充一下,好的,那位男生你来说说,做的真好,大家鼓励一下。(拍拍手)。

(教师总结归纳,板书)归纳出四个知识点:(写在黑板的中间位置,左右两侧各两个,要对称工整,有一些特殊设计,最好画成思维导图形式)。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夯实基础(1.5分钟)。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是否掌握今天所学知识了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巩固练习,夯实基础的测试环节,请看大屏幕。

(教师提问)这位同学你来解释一下,不错,请坐。

那位男生同学你来说一下这道题目,很好,请坐。

由大家的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今天学习的内容掌握的不错。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进入今天的归纳总结,颗粒归仓环节。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颗粒归仓(1.5分钟)。

大家畅所欲言来谈一谈,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请坐;那边那位女同学你来说一下,很好,请坐。大家总结的都很好,希望大家在课下的时候能够将它们归纳总结为思维导图的形式。

第五环节:作业布置(1分钟)。

为了达到巩固在提升的目的,请大家看大屏幕,将以上作业完成。

俗话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愿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去点燃明天的辉煌,下课,同学们再见,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北师大版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五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以及学过几种常见直线几何面积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从学习关于平面图形的面积到学习曲线图形的面积,这是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学习掌握了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也为后面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打下基础。

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经验,知道运用转化的思想可以研究新的图形的面积。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实践,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具,结合多媒体课件,在观察、操作中将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发现圆的面积与半径、直径有关,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由于刚刚学习了圆的周长,学生容易把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混淆,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区分周长和面积,正确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

2.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圆片、课件。

北师大版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六

1、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理念,并渗透极限,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际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转化前后各部分间的对应关系。

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请大家画出羊活动范围的示意图,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画。(一位画的是周长,另一位画的是面积。)。

思考:

要求羊活动的范围就是求此圆的周长还是面积?谁画的正确,为什么?什么是圆的面积?(先说,再看书自学。)。

生读,教师板书:圆的面积。

二、探索新知:

(一)、先自学课本,小组探讨如下两个问题:(电脑出示)。

1、在推导的过程中你发现圆的什么变了?(板书:形状)。

2、在推导的过程中你发现圆的什么没变?(板书;面积)。

(二)、探讨第一问:

a:多媒体出示16等份圆。

1、多媒体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等份,拼成一个近似平行四边形。

2、学生小组操作。

3、你会把它变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吗?学生小组尝试操作。

4、多媒体演示:把等份的第一等份平均2份,移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

5、学生展示操作成果。

b:多媒体出示8等份圆。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媒体演示8等份。

c:多媒体出示32等份。

1、再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把同样一个圆平均分成32份,象上面这样拼,得到的图形谁更接近长方形。

2、眼睛微闭想一想。

3、媒体演示32等份。

d:多媒体演示三幅图综合画面。

1、让学生仔细观察后问:哪一等份更接近长方形?

2、为什么,等份的份数越多就能拼出越接近的长方形。

f:如果要想把圆变成长方形你觉得要分成多少份?学生把眼睛闭起想一想。

学生讨论。

(三)探讨第二问:

a:1、把圆在剪拼的过程中变成长方形,圆的面积为什么没有变化?

3、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我们知道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以宽。那么,圆的面积等于什么?(学生结合自己拼的图思考)。

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b:仔细观察多媒体演示问:

1、长方形的长就是圆的什么?怎么求?用字母怎么表示?(教师板书)。

2、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什么?怎么求?用字母怎么表示?(教师板书)。

c:推导出圆的面积并且用字母表示。(教师板书)。

d:再出示前面的导入题,问:我们现在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了吗?

三:课堂练习。

1、同座互增一个画好半径的圆,求其面积。

问:先要知道什么条件,再怎样求?

2、求一元硬币的面积。最好先量出硬币的直径还是半径?为什么?

3、实践题:每人准备一段绳子并求此绳围成最大圆的面积。学生讨论如何。

解决此问题?

4、根据下面条件,求出各圆的面积。

c=6。28米r=1分米d=20毫米。

5、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圆,求圆的面积。

课堂延伸。

练习:把一个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16。56厘米,求此圆的面积。

四、课堂小结。

北师大版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七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尝试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尝试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培养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带学生体会尝试学习的快感;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的图形。

学具准备:剪刀、平行四边形纸片。

一、 情境导入

1、 通过孙悟空和猪八戒玩拼图,提出数学问题:这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吗?怎样比较,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交换土地的想法揭示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剪一剪,拼一拼。

师:你能自己想办法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请同学们用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卡片和剪刀剪一剪、拼一拼。(学生动手操作,汇报演示操作成果)

2.探讨联系

(1) 学生自主动手操作,探索问题,自己动手把不认识的图形转化成认识的图形。

(2) 小组围绕问题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观察。让学生结合图形演示并说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3) 全班汇报交流结果。从中得出转换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分别与转换后的长方形的面积、长和宽相等。

3.推导公式

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这个公式?(引导学生说出用字母表示公式)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帮孙悟空和猪八戒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交换,因为交换是公平的,为了感谢我们,他们带来了几道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使学生回顾、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八

“圆的面积”说课设计教学重难点及教法说明说课内容是全日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圆的面积”。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直观、演示,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的面积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圆柱体,圆锥体等知识的基矗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是:

1.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转化数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察操作总结圆面积公式。难点是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关健是弄清圆与转化后的近似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本课教学,采用直观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等方法,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由圆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总结出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本节课分四个环节来设计教学。

第一个环节:复习导入新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的屏幕上显示出一个红颜色的圆,请同学看这圆一周的长度叫什么?这个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又叫什么?引出课题“圆的面积”。

第二个环节:新授教学中,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而且可以勾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鉴于此,新授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公式的推导。

1.准备题请同学们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再想想,三角形、梯形又都是转化成哪一种图形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本课就用这种转化的方法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推导圆面积公式。

第二层次运用转化方法让学生进行操作,再通过演示渗透极限思想。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6等份的圆,利用刚才的方法把它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观察一下,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与屏幕上8等份的比较一下,哪个更接近于长方形,为什么?如果我们把一个圆等分成32份,拼成的长方形会怎样呢?(屏幕上演示)这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刚才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如果再继续分下去,分的份数更多,拼成的图形你会发现什么?由此可得: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尽管形状发生了变化,但面积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

第三层次推导公式让学生再注意观察屏幕上显示的由圆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思考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相当圆的哪一部分?那么,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归纳得到圆的面积。(公式略)回顾学习过程:将圆平均分成8份,进行拼图,目的是教给学生由圆转化为近似长方形的方法,并初步感知圆的形状变了,但面积并没有变。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将圆平均分成16份拼图,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拼成的图形更接近于长方形。此时,经过学生的空间想象,他们在大脑中已经形成了由圆转化成长方形的'图像,这时在计算机上再显示将圆等分32份后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像,会使学生在视觉上得到证实,他们的思维结果是正确的:将圆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但面积始终是不变的。运用计算机显示由圆到近似长方形的图像的变换过程,揭示出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的科学美,并充分体现构图美和动态美的特点,它能刺激学生,强化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欲望,有助于解除学生视听疲劳,提高学习效率。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达到了预想的教学目的。

3.小结。

让学生回忆一下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要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这样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阶段性练习。

a.看标有半径的圆,求面积。

b.已知半径求面积。(练习时交待运算顺序。)。

(二)学习例1要求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注意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对于巩固练习,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意在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正确地掌握公式,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第一层次的练习是以文字题的形式给出直径求圆的面积。第二层次的练习给出半径和直径求圆的周长和面积。第三层次的练习是在两个圆(一个标有圆心,一个没标圆心)中量出所需条件求圆的面积。然后,对全课进行总结,质疑问难。

第四个环节:布置作业。(书中题)本节课可采用由计算机设计的三维动画,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直观的认识,富于启发地清晰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规律,再加上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老师的点拨解说、提问,使教学过程有机组合,充分显示了电化教学的优势,较之其它教学手段和方法更易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北师大版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九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69~70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与圆相关的组合图形的特征,掌握计算此类图形面积的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例题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体验图形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提升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对组合图形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1.师:古时候,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以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作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结合课件出示)虽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体现在建筑设计上。

2.课件展示:鸟巢和水立方等建筑,精美的雕窗。

【设计意图】由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导入课堂,自然地引出例题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实践操作(课件出示教材例3中的雕窗插图)。

师:谁能说说这两种设计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预设1:左边的雕窗外面是方的里面是圆的;右边的雕窗外面是圆的里面是方的。

师:我们可以将上述特征分别概括地称为外方内圆、外圆内方。

预设2:都是由圆和正方形这两个图形组成的。

师: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组合图形)你能用学具组合出这两个图形吗?

学生操作,作品展示。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使学生充分体会图形的组合与位置关系,理解组合图形面积的产生。与此同时,激活了原有的关于组合图形的认识,找到了新知的生长点。

2.解决问题。

(1)阅读与理解。

师:怎样计算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先想一想,再同桌交流。

预设1: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减去正方形的面积。

预设2:需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半径。

师:只告诉你这两个圆的半径都是1米,你能计算出这两部分的面积吗?

学生思考,尝试练习。

(2)分析与解答。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计算左图中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的?

预设:正方形的面积是2×2=4(m2),减去圆的面积(3.14m2),等于0.86m2。

师:你是怎么知道正方形的边长的?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展示:正方形的边长=圆的直径。

师:在右图中你能得出正方形的边长吗?(不能)该如何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呢?

预设1:可以把右图中的正方形看成两个三角形。

追问: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相当于什么?(底是2m,高是1m,相当于圆的直径和半径。)。

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展示。

预设2:也可以看成四个三角形。

师:这样一来,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呢?相当于什么?(底和高都是1m,相当于圆的半径。)。

师:那么,圆与正方形之间部分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学生练习,分析订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分析推理等学习活动,得出公共边以及图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自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达成问题的解决。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教师只用几个简单的设问,引出的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展示。

三、回顾反思,理解算法。

师:如果两个圆的半径都是,结果又是怎样的?结合左图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左图:。

师:像这样,你能计算出右图中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吗?

学生练习,反馈讲评。

右图:。

师:我们可以把题目中的条件=1m代入上述的两个结果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预设:和之前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发现一般的数学规律是本堂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层层深入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情境,利用知识内在的魅力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知识的发展过程中。

四、课堂练习,强化认识。

1.基础练习。

师:求不能喷灌到的草坪面积,就是求什么?

师:可以用怎样的方法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2.拓展练习。

在每个正方形中分别作一个最大的圆,并完成下表。

采用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汇报展示。

师: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正方形面积为,圆的面积为,面积之比为。

师:如果是在圆内作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这个问题就作为今天的课外作业。

【设计意图】基础练习的设计在于运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强调对结果进行验证的意识。拓展练习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解答,进一步揭示了圆与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谁来说一说。

北师大版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十

初步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以及学过几种常见直线几何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面积,到学习曲线图形的面积,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是一次质的飞跃。学生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不仅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打下基础。

学生已经有了平面几何图形的经验,知道运用转化的思想研究新的图形的面积,在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实践。在操作中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找到圆的面积与半径、直径的关系。

1、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渗透极限、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践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

4、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通过让学生观察曲与直的转化,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通过观察操作,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极限思想的渗透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2、圆的面积--含义: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活动二:猜想比较:

出示图。

活动三: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1、引导转化:

师:回忆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它们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分别怎么推导出来的?

2、动手操作:

(1)分小组动手操作,把圆剪拼转化成其他图形,看谁拼得好,拼出的图形多。

操作引导:a、剪--怎样剪?剪成几份?b、拼--怎样拼?拼成什么?

(2)展示交流并介绍,选出最合理的剪法。

(3)拼成后的近似长方形和标准长方形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能不能把边再变得直一点?

想象一下,平均分成64份、128份、256份。会是什么情形?(课件演示)。

(4)小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边越直,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

3、自主推导。

(1)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1~2个图形,尝试推导公式。

(2)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推导过程。

(3)教师板演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4、情景延续:

(1)如果绳长为5米,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

(2)将绳子加长为原来的2倍,那么羊能吃到草的面积也是原来的2倍。对吗?

5、小结:同学们通过大胆猜想和动手验证,终于得到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你们真了不起!那么,求圆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呢?(是否只有知道半径才能求圆的面积?)。

活动四:实践运用,体验生活。

1、量出自己带来的圆形物体的直径,并计算出面积。

2、社区公园有一个圆形水池(中有假山),请想办算出水面面积。

活动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十一

教学设想:

本节课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交流,学法迁移等形式,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主动探究圆面积公式推导的多种方法。并借助学生的想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得出圆面积的两种推导方法,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在练习设计时,选用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板书:圆的面积)。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怎样求圆的面积。

二、利用迁移,探究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答师板书)。

师:它们的面积公式分别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答略)。

师:除了长方形用“面积单位”去量之外,其它几个图形面积推导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是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来的。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圆形与以上几种图形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生:圆形是由曲线围成的。

师:能不能也用“面积单位”去量呢?

生:不能。

师:那我们该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生:也可以用转化的方法,把圆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图形。

师:那好,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书上是用什么方法得出圆面积公式的。

生(看书后),师指定一名学生借助教具介绍书上的推导方法,(师板书)从而得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借助想像,感悟“极限”

师:同学们,你们听了他的介绍后,心里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这个拼成的图形好像真的是长方形吗?

生:既然形状是近似的,那这个图形的计算结果也是近似的。这里的计算公式也不能用等号表示了。

师:那我们得想个办法,把它变直,谁有办法?

生:等分的份数多一点?

师:究竟能分多少份?16份?32份?64份?

生: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

生:拼成的图形就真的变成长方形,因为边越来越直了。

四、小组合作,拓展思路。

(学生回答,师板书)。

师:下面,请你们每四人组成一小组,选择其中的一种,拿出事先等分好的圆片,一边讨论,一边操作,写出推导过程。如果你们不选择以上的方法,想出与众不同的方法更好。

上来汇报的小组派出两位代表,一位拿出拼好的图形在投影仪上介绍推导过程,另一位在黑板上写出推导过程。

师:谁还有与众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们知道,如果把这个近似长方形无限等分下去,确实就是长方形,其中1份可以看作是三角形,只要算出这1份三角形的面积再乘以份数就是圆的面积了。

师:你真聪明,能不能以16等份为例写出推导过程呢?

(生写出推导过程)。

生:一个大三角形。

师:真棒,这个大三角形的底就是什么?高就是什么?

生:这个大三角形的底就是圆的周长,高就是圆的半径。

师:同学们真厉害,能不能写出推导过程呢?

(生写出推导过程)。

师:大家真了不起,竟然想出了那么多好办法。学习就应该这样,要敢于向书本挑战,要善于探究。

五、联系生活,应用知识。

师:现在你们会解决校门口花坛的草坪面积了吗?

生:条件不够,要知道半径是多少?

师:好,半径是5米。

学生计算,师提醒学生注意计算时r2不要算成2×r。

师:直径是10米行吗?(指名汇报)。

师:不管给你们什么条件,要求圆面积,只要先求出什么就可以了。

生:半径。

师出示深化题,学生练习。

2.半径是1米的圆,面积是3.14平方米,半径是2米的圆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圆和正方形哪个面积大?为什么?

北师大版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十二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估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合情推理的能力,培养空间观念,并渗透极限思想。

一、引导估计,初步感知。

2、估计圆面积大小与半径的关系。

二、动手操作,共同探索。

1、引发转化,形成方案。

(1)我们如何推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

(2)准备如何去推导圆的面积?

2、动手操作,共同探究。

(2)动手操作。同桌为一组,把课前准备的16份拼一拼,能否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3)比较:与刚才老师拼成的图形有何不同?

(4)想象:如果我们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拼成的图形有何变化呢?

如果一直这样分下去,拼成的图形会怎么样?

3、引导比较,推导公式。

圆与拼成的长方形之间有何联系?

引导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三个角度去思考。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追问:课始我们的估算正确吗?

三、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1、基本训练,练练应用公式,求圆的面积。

2、解决问题。

(1)出示例9,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要求喷水器旋转一周喷灌的面积就是求什么?喷水距离5米是指什么?

(2)学生计算。

(3)交流,突出5平方的计算。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1求课始出示的光盘的面积。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重点的。

地方有哪些?

引导学生回顾圆面积的推导过程,知道圆周长如何求面积?总结圆面积计算的方法)。

六、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51页2、3、4题。

拓展右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已知圆的直径如何求面积,已知圆的周长如何求面积。

1、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教材通过例7,用数方格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1/4圆的面积,再推出圆的面积,然后填写表格,通过观察数据,发现圆面积与它的半径的关系,整个过程费时又费力,教学时出示例7的图形,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估算圆的面积,从而发现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省时又省力,为本课重难点的掌握,赢得了时间。在推导出计算公式后,不急于进行例9的教学而让学生做练一练中的题目,在学生掌握了圆面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例9,解决实际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重视动手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当学生探究思维的火花被点燃时,教师巧妙地引导示范、演示,一步步深入挖掘学生的创造性,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在关键的“化圆为方”环节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促使学生的思维由量变到质变,同时操作活动中又巧妙地利用学生的想象把分割过程无限细化,渗透极限思想。

3、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喷水器喷水、光盘、羊吃草问题都是学生常见的生活情境,通过把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学生既体验到活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羊吃草问题,引发了学生对视而不见的生活现象的“数学思考”。同时羊吃草范围的圆,看不见摸不着,需要学生想象力的参与,在练习层次上加深了一步。过早地解决实际问题,不利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

北师大版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十三

圆是小学数学平面图形教学中唯一的曲线图形。本课是在学生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周长的计算以及学习过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时行教学的。教材将理解“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在活动之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将新数学思想纳入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从而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过程。学好这节课的知识,对今后进行探究“圆柱圆锥”的体积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发展到认识曲线图形,是一次飞跃,但是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六年级学生以抽象思维为主,已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空间图形等较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类比、推理的数学经验,并具有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联系现实生活,组织学生利用学具开展探究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感受数学的价值。

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的问题。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习推导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时所用的方法。

2、学生回答后老师让学生上前展示自己的方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引导观察,说说从中得到那些数学信息?

3、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圆的面积)。

三、探究思考,解决问题。

(1)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

(2)汇报,

(3)老师引导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1)学生操作。

(2)指名汇报。

(3)操作反思(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圆越接近长方形。)。

(4)转化思想: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那一部分?怎么用字母表示?

(5)观察汇报: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说出你的理由。

(6)总结:

2、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从小养成培养自己热爱数学,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良好习惯。

四:实践应用。

北师大版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十四

1、使学生熟练掌握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的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提问: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到和谁有关的知识?

2、这节课我们就对圆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1.自主整理。

说一说本单元你学习了有关圆的哪些知识?

(1)学生可翻阅课本,并简要记录各节要点。

(2)小组内交流。

(3)整理知识点:

内容。

知识要点。

举例。

圆的认识。

圆的周长。

2.小组汇报。

学生分组汇报整理结果,汇报时其他学生认真听,完善补充。

(1)圆是平面上的()线图形。()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

(2)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

(3)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4)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剪下一个最大圆的半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进一步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

(1)79页的4题:明确场地的直径是8+1+1=10m。

(2)79页的9题:仔细观察图,明确四个扇形合在一起正好是一个半径1m的圆。

(3)79页的10题:

提问:操场跑一圈是多少?

让学生明确圆的周长加上正方形两条边的长度,就是操场的周长。

(1)圆的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2)半径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一个圆的半径扩大4倍,它的面积扩大8倍。()。

(4)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中,圆的面积最大。()。

(5)半圆的面积就是圆面积的一半()。

(6)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练习十七的1、2、3、5题。

小组内评价。

北师大版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十五

初步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以及学过几种常见直线几何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面积,到学习曲线图形的面积,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是一次质的飞跃。学生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不仅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打下基础。

学生已经有了平面几何图形的经验,知道运用转化的思想研究新的图形的面积,在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实践。在操作中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找到圆的面积与半径、直径的关系。

1、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渗透极限、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践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

4、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通过让学生观察曲与直的转化,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通过观察操作,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极限思想的渗透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圆的面积--含义: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出示图。

1、引导转化:

师:回忆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它们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分别怎么推导出来的?

2、动手操作:

(1)分小组动手操作,把圆剪拼转化成其他图形,看谁拼得好,拼出的图形多。

操作引导:a、剪--怎样剪?剪成几份?b、拼--怎样拼?拼成什么?

(2)展示交流并介绍,选出最合理的剪法。

(3)拼成后的近似长方形和标准长方形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能不能把边再变得直一点?

想象一下,平均分成64份、128份、256份。.。.。.会是什么情形?(课件演示)。

(4)小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边越直,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

3、自主推导。

(1)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1~2个图形,尝试推导公式。

(2)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推导过程。

(3)教师板演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4、情景延续:

(1)如果绳长为5米,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

(2)将绳子加长为原来的2倍,那么羊能吃到草的面积也是原来的2倍。对吗?

5、小结:同学们通过大胆猜想和动手验证,终于得到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你们真了不起!那么,求圆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呢?(是否只有知道半径才能求圆的面积?)。

1、量出自己带来的圆形物体的直径,并计算出面积。

2、社区公园有一个圆形水池(中有假山),请想办算出水面面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北师大版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十六

国标本苏教版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3~105页“圆的面积”以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十九第1题。

圆的面积是学生认识了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以及学习过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以前所学图形的面积计算都是直线图形面积的计算,而像圆这样的曲边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所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教学关键之处在于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动手操作、计算验证,自主探索、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并能灵活应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课的教学应紧紧围绕“转化”思想,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知识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中分析、研究、归纳,从而完成对新知的建构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培养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小学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很大程度属于直观几何的学习阶段,而几何本身比较抽象的。本节内容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发展到认识曲线图形,又是一次飞跃,但从学生思维角度看,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一学段中的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空间图形等较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归纳、类比和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具有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所以在教学应注意联系现实生活,组织学生利用学具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过程,使学生感悟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感悟极限思想的价值,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圆的面积推导过程中,极限思想(化曲为直)的理解。

教具:多媒体课件、面积转化教具。

学具:书、计算器、16等份教具、作业纸。

(复习圆的相关特征)。

师:那马最多能吃多大面积的草呢?

师:圆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就叫做圆的面积。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圆的面积。(揭示课题)。

2、师:你想研究它的哪些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1、实验验证。

(1)师:猜一猜,圆的面积可能会和它的什么有关系?

师:你觉得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的几倍?

(2)师:对我们的估计需要进行?

生:验证。

师: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师:下面请大家先数数圆的面积是多少。

师:数起来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更简洁一点的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先数出个圆的方格数,再乘4就是圆的面积)。

(让学生在图1中数一数,用计算器算一算,填写表格里的第1行。)。

圆的半径。

(cm)。

(cm2)。

(cm2)。

(cm2)。

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

(精确到十分位)。

(3)师:只用一个圆,还不足以验证猜想,作业纸上老师还准备了两个圆,同桌合作,分别用同样的方法把研究成果填写在表格中。(课件出示图2和图3)。

(学生完成后交流汇报。)。

师: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三个圆的半径虽然不同,但是圆的面积都是它对应正方形面积的3倍多一些。

3、师:正方形面积可以用r2表示,那圆的面积和它半径平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圆的面积是它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

小结:我们经过猜测——数方格——验证,最终发现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也就是它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

1、感受转化,渗透方法。

(课件再次出示马吃草图)。

师:知道了3倍多一些,就能准确算出这匹马最多可以吃多大面积的草了吗?

(引导学生发现,3倍多一些到底多多少还不清楚,需要继续研究能准确计算圆面积的方法。)。

2、师:大家还记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吗?

(学生回忆后汇报,教师演示,激活转化思路)。

3、第一轮探究——明确思路,体会转化。

师:想想看,圆能不能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是否可以化曲为直呢?

生:剪圆。

师:怎么剪呢?沿着什么剪?

生:沿着直径或半径剪开。

(分别演示2等份、4等份、8等份,引导学生发现边越来越直,剪拼的图形越来越接近平行四边形)。

4、第二轮探究——明确方法,体验极限。

师:刚才我们将圆分别剪成4等份、8等份再拼成新的图形是想干什么呀?

生:想把圆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北师大版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十七

本节课是在学生充分认识了圆的各部分的特征和掌握了园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圆面积的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打下基础。本课的教学要求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能力。

本节课设计了三次探究活动,第一次探究活动,通过折一折和剪拼把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得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二次探究活动,围绕着“怎样使折出的图形更像三角形”、“使剪拼后的图形更像平行四边形”这些问题开展操作、想象活动,充分体验了“极限思想”。

第三次探究活动,学生借助数字、字母、符号等,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1、经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3、在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感受极限的思想。

圆形纸片、剪刀、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第一次探究,明确思路,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第二次探究,明确方法,体验“极限思想”

3、第三次探究,深化思维,推导公式。

4、解决问题。

5、小结。

三、知识应用(出示一个圆)大家看,这是什么图形?

师:你已经掌握圆的哪些知识?

师:关于圆你还想探讨什么?

师:谁能摸一摸这个圆片的面积。

师:那圆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圆纸片,先想一想,再动手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教师巡视[【评析】“圆”作为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图形,与学生头脑中熟悉的由直线段围成的图形(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差别比较大,因此当老师提出“怎么求圆的面积呢”,学生感到很茫然。此时,学生最渴望得到老师的指点。作为教师,如何施展自己的“点金”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

在这里,老师没有直截了当地讲“方法”,而是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入手,引导学生从头脑里检索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以前我们研究一个图形时,用到过哪些好的方法?”这样设计,既在学生迷茫时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和方法,又让学生把“圆”这个看似特殊的图形(用曲线围成的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图形(用直线段围成的图形)有机地联系起来了,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促成了迁移。

师:好,同学们停一停。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小组已经有想法了。我看你们小组的想法就很好,谁代表小组上来说一说?大家认真听,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

师:噢,你想把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三角形来求它的面积。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师:这像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

师:你想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求它的面积,是不是?

师:刚才同学们有了两种思路,可以把圆折一折,想转化成三角形,还可以通过剪拼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不论哪种方法,都是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求它的面积。(板书:转化[【评析】通过第一次探究,学生产生了两种很有价值的思路。即通过折一折,把圆转化成近似的三角形;通过剪拼把圆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教师设计了“你们发现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了吗”这一关键问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反思,达到渗透“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

师:同学们刚才也发现了,不管是折出的图形,还是剪拼出的图形,都不是很像三角形,怎样让它更接近这些图形呢?是不是得进一步研究。请每个小组在两种思路中选择一种继续研究。

师:各个小组都研究出结果了,谁想先来展示一下?请你们小组先说。

师:为什么要折这么多份?

师:你继续折给大家看看。(学生折起来很费劲)看来同学们再继续折纸有困难了,老师在电脑上给大家演示一下。这是同学们刚才把圆平均分成16份的形状(课件演示“正十六边形”),这一份看起来像是三角形了。现在我们再把它平均分成32份,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并突出其中一份的形状。)。

师: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用这个方法,成功地把求圆的面积转化成求三角形的面积,你们的方法真好。有不一样的方法吗?(一个小组迫不及待地举手想发言)请你们小组派个代表展示你们的成果。

师:能让拼成的图形更接近平行四边形吗?

师:哪个小组分的份数更多?

(教师让另一组展示自己平均分成16份后拼成的图形。)。

师:和前两次拼成的图形比,又有什么变化?

师:如果要让拼成的图形比它还接近平行四边形,怎么办?

师:我们让电脑来帮忙。大家看,老师在电脑上把这圆平均分了32份,看拼成新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呢?(课件演示。)。

师:把这圆平均分了64份,看拼成新的图形呢?

北师大版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8篇)篇十八

本节课是在学生充分认识了圆的各部分的特征和掌握了园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圆面积的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打下基础。本课的教学要求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能力。

本节课设计了三次探究活动,第一次探究活动,通过折一折和剪拼把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得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二次探究活动,围绕着“怎样使折出的图形更像三角形”、“使剪拼后的图形更像平行四边形”这些问题开展操作、想象活动,充分体验了“极限思想”。

第三次探究活动,学生借助数字、字母、符号等,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1.经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3.在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感受极限的思想。

圆形纸片、剪刀、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第一次探究,明确思路,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第二次探究,明确方法,体验“极限思想”

3、第三次探究,深化思维,推导公式。

4、解决问题。

5、小结。

三、知识应用(出示一个圆)大家看,这是什么图形?

师:你已经掌握圆的哪些知识?

师:关于圆你还想探讨什么?

(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师:谁能摸一摸这个圆片的面积。

师:那圆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圆纸片,先想一想,再动手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圆”作为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图形,与学生头脑中熟悉的由直线段围成的图形(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差别比较大,因此当老师提出“怎么求圆的面积呢”,学生感到很茫然。此时,学生最渴望得到老师的指点。作为教师,如何施展自己的“点金”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

在这里,老师没有直截了当地讲“方法”,而是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入手,引导学生从头脑里检索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以前我们研究一个图形时,用到过哪些好的方法?”这样设计,既在学生迷茫时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和方法,又让学生把“圆”这个看似特殊的图形(用曲线围成的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图形(用直线段围成的图形)有机地联系起来了,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促成了迁移。

师:好,同学们停一停。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小组已经有想法了。我看你们小组的想法就很好,谁代表小组上来说一说?大家认真听,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

师:噢,你想把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三角形来求它的面积。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师:这像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

师:你想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求它的面积,是不是?

师:刚才同学们有了两种思路,可以把圆折一折,想转化成三角形,还可以通过剪拼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不论哪种方法,都是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求它的面积。

师:同学们刚才也发现了,不管是折出的图形,还是剪拼出的图形,都不是很像三角形,怎样让它更接近这些图形呢?是不是得进一步研究。请每个小组在两种思路中选择一种继续研究。

师:各个小组都研究出结果了,谁想先来展示一下?请你们小组先说。

师:为什么要折这么多份?

师:你继续折给大家看看。(学生折起来很费劲)看来同学们再继续折纸有困难了,老师在电脑上给大家演示一下。这是同学们刚才把圆平均分成16份的形状(课件演示“正十六边形”),这一份看起来像是三角形了。现在我们再把它平均分成32份,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并突出其中一份的形状。)。

师: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用这个方法,成功地把求圆的面积转化成求三角形的面积,你们的方法真好。有不一样的方法吗?(一个小组迫不及待地举手想发言)请你们小组派个代表展示你们的成果。

师:能让拼成的图形更接近平行四边形吗?

师:哪个小组分的份数更多?

(教师让另一组展示自己平均分成16份后拼成的图形。)。

师:和前两次拼成的图形比,又有什么变化?

师:如果要让拼成的图形比它还接近平行四边形,怎么办?

师:我们让电脑来帮忙。大家看,老师在电脑上把这圆平均分了32份,看拼成新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呢?(课件演示。)。

师:把这圆平均分了64份,看拼成新的图形呢?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实习心得体会方法(通用15篇)

    实习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促使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梳理实习经历,提升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实习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能够有所启发和指导。

    法院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大全(20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规划。下面是一些真实的心得体会,记录了作者在工作和学习中的思考和体验。

    学校后勤个人年终工作总结大全(15篇)

    月工作总结是帮助团队和个人回顾过去一个月的工作进展、问题和成果的重要手段。接下来是一些关于月工作总结写作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人员安全责任承诺书(通用15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在学习和写作中常用的参考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写作形式。以下是一些范文范本的精选,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示和指

    父母分田协议书(实用20篇)

    在签署合同协议之前,双方应充分沟通,确保共识,避免合作过程中出现误解。希望能帮助大家完善合同协议的撰写能力,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合同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财务工作总结个人(专业18篇)

    幼儿园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下面是一份经过认真筛选和编辑的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20xx年即将过去,今

    小学班主任代表发言稿(汇总22篇)

    发言稿的结构应该清晰,包括引入、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以使我们的发言更具有条理和连贯性。请阅读以下发言稿范文,它们涵盖了各个领域和主题,或许会给您带来新的思考和启

    会计个人总结心得(汇总17篇)

    写个人总结时,我们应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表现。在下面给大家呈现的是一些常见的个人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珍惜粮食的建议书(热门19篇)

    意见建议的有效反馈和及时采纳能够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意见建议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

    保健工作计划汇编(实用20篇)

    通过编写工作计划书,我们可以清晰了解自己的任务和职责,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工作计划书的模板和示例,供大家参考和使用。按《xx县农村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