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杜甫几岁写的 杜甫望岳的文学赏析(实用10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QJ墨客望岳杜甫几岁写的 杜甫望岳的文学赏析(实用10篇)

典礼是一种传统的仪式,通过特定的仪式和仪式动作来体现庄重和庆祝之意。针对不同类型的典礼,我们需要明确其目的和主题,确定仪式的整体氛围和风格。在阅读这些典礼总结范文的过程中,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望岳杜甫几岁写的篇一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一】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赏析二】

此诗是现存杜甫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是杜甫早期诗作的`代表。虽八句四韵,却不是律诗。律诗限押平声韵,而诗中“了”“晓”“鸟”“小”都是仄声。不是律诗,那是什么诗?曰:古体诗。因为是五言,也可说是五古。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以外的各种诗体,都属于古体诗。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此为第一首。自古以来,东岳乃五岳之首,被尊为岱宗,自然首咏。至于“中岳嵩高北岳恒”,何故未咏,却是不知。

此诗是杜甫二十四五岁漫游齐赵(今属山东、河北一带)期间的诗作。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36年),24岁的杜甫去京至兖州(今属山东)省亲。其父杜闲时任兖州司马。此后,杜甫以贵公子身份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踌躇满志的他站在泰山脚下,一想到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不由咏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由此可见。年轻的杜甫,他要攀登的不只是泰山的绝顶,更是人生的顶峰。

此诗历来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并刻于山石,与泰山共立于天地之间。李白也有《游泰山》诗六首,却不及杜甫此一首。前人评《望岳》可俯视李诗,并非大话。《望岳》之后,杜甫也曾到过泰山之巅,却未一骋诗才,再写几首,这是为何?大概杜甫也十分满意此诗,觉得无须再写了吧。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意思是泰山是什么样子呢?请看齐鲁大地上那绵绵不尽的青色。“夫”,常用于句首,无实在意义。为什么不说“夫岱宗如何”呢?不是不可,而是这不符合诗的节奏。春秋时,泰山以北属齐,以南属鲁。在诗人看来,齐鲁之“青”,是泰山的惠赠。没有泰山之“青”,何来齐鲁之“青”?齐鲁之地,何其广乎!如此广大的区域,其青未了,这不是泰山拔地而起掩映的结果吗?诗人别出心裁,以“齐鲁青未了”来烘托泰山的高大雄伟,虽未明言,而泰山高大雄伟的形象已见于人们脑海。一问一答之间,流露出诗人望岳时内心的激动和对泰山的仰慕赞美之情。谢灵运《泰山吟》中有“崔崒刺云天”的佳句,但与“齐鲁青未了”一比,就显得太一般了。刘辰翁评:“只五字雄盖一世。”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意思是大自然在泰山聚集了很多神奇和秀丽,山的阴阳两面就像刀割般被截然分成一昏一晓。“神”,“秀”,是诗人望岳产生的强烈感受。但泰山之神秀,岂是一言能尽?与其说“泰山何神秀”,不如说“造化钟神秀”,后者更见功力。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造化钟神秀”,我以为,也可理解为大自然钟情于泰山的神奇和秀丽。一个“钟”字,既赋予了“造化”人的思想感情,又包含了对泰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阴阳”分指山的北、南两面。由于泰山极高,故阳光照不到的背面昏暗,而受阳光照耀的南面则明亮。一个“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意思是那萦绕山间的层云使心胸摇荡,那渐渐消失的归鸟使眼角欲裂。“曾”,通“层”。诗人抓住层云生、归鸟入这两个细节,写自己望岳时“荡胸”“决眦”的感受,很真切。

全诗句句写“望”,却寻不着一个“望”字。“望”字何在?在诗题中。仇兆鳌《杜诗详注》评到:此诗“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望”,字里行间,横溢着杜甫这位年轻诗人的才华。

望岳杜甫几岁写的篇二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及注释

译文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简析

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最早的一首。大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第一次游齐赵时,诗人当时是二十五岁。这是一首气势宏大的写景诗,展示巍峨秀丽的泰山景观。诗中洋溢着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青年时代胸怀大志,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望岳杜甫几岁写的篇三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年少优游

杜甫因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在青年时代曾数次漫游。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他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杜甫遂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为梁宋之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四载秋,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仕途不顺

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甫入门即闻哭泣,原来稚子饿死。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立即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但因官小,未予囚禁。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凤翔)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诏三司推问,幸赖宰相张镐救免十二月肃宗召回杜甫复任左拾遗。

杜甫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六月至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两年后,离开奉节县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诗人病死在衡阳市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在他最后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间,他虽过着“生涯似众人”的生活,但却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岁晏行》等一千多首诗。

望岳杜甫几岁写的篇四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更多

望岳杜甫几岁写的篇五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望岳:遥望泰山。

3、岳:高峻的大山,这里指东岳泰山,为五岳之一。

5、夫:语气词。

6、齐鲁:泰山之北为古齐地,之南为古鲁地。

7、青未了:青翠的山色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8、了:尽。

9、造化神钟神秀:万物的主宰把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都集中在泰山。

10、造化:创造化育,指自然。

11、钟:赋予、集中、萃聚。

12、神秀:秀美而有灵气。

13、阴阳:山为北阴,山南为阳。

14、割:划分。

15、荡胸:使心胸动荡。

16、决眦:眼眶裂开、尽量睁大眼睛去看。

17、决:裂开。

18、眦:眼眶。

19、入:没。

20、入归鸟:极目远望,归林的飞鸟尽入眼底。

21、会当:终究要。表示将来终要登山。

22、凌:跃上。

23、一览众山小:这句本于《孟子·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

24、一览:一望。

25、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26、另注:“曾云”也作“层云”。

韵译一: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韵译二:

泰山啊你究竟是何等的`景象?从齐到鲁都看不尽郁郁苍苍。

你凝聚着大自然的神奇秀美,把山北山南分成昏暗和明亮。

看那云气迭起令人胸怀激荡,极目远望归去的飞鸟更辽旷。

我一定要登上那泰山的峰顶,把那些低矮渺小的众山环望。

评点:

本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是诗人现存诗中创作年代最早的一首。《望岳》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和西岳华山。本诗是诗人第一次游历齐赵登泰山时所作。当时诗人站在五岳之尊的泰山之巅,心中涌现出无限感慨,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传世佳作。全诗朝气蓬勃,意蕴深远。

诗的前六句实写泰山之景。

前两句紧扣一个“望”字。第一句以设问的形式,写出了诗人初见泰山时的兴奋、惊叹和仰慕之情。第二句是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泰山南面鲁,北面齐,但是远在齐鲁两国国境之外就能望见,可见其高。“青未了”意思是说苍翠山色绵延无际。这句诗既写出了泰山周围的地理风貌,也突出了泰山山脉绵延的特点。

三、四句描绘诗人从近处看到的泰山,具体展现了泰山的秀丽之色和巍峨之态。“造化钟神秀”是说大自然好像对泰山情有独钟。一个“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写得格外有情,好像大自然将灵秀之气全部赋予了泰山。“阴阳割昏晓”是写泰山极高,阳面和阴面判若晨昏。其中“割”字用得极妙,形象地刻画出泰山雄奇险峻的特点。

五、六句写诗人细望泰山所见之景。只见山中云雾弥漫,令人心怀激荡。由“归鸟投林”可知,当时已是傍晚,而诗人还在入神赏望。这两句从侧面体现出了泰山之美。

七、八句写诗人望泰山时的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诗,抒发了诗人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壮志,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诵,时至今日,依然具有普遍的激励意义。

全诗以“望”字统摄全篇,结构紧密,意境开阔,情景交融,形象鲜明,同时又不失雄浑的气势。

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望岳杜甫几岁写的篇六

泰山是如此雄伟,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

大自然将神奇与秀丽集中于泰山,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我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望岳杜甫几岁写的篇七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

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

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望岳杜甫几岁写的篇八

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宋四个角度望泰山,第一句:远望,第二句:近望,第三句:细望,第四句:俯视。

古诗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出自《望岳》这首诗。杜甫共写了三首《望岳》,下面把三首诗一并提供给大家欣赏。

望岳杜甫几岁写的篇九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望岳杜甫几岁写的篇十

知识目标

1、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

2、了解诗的内容,能准确地背诵这首诗。

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古诗朗诵的一些常识,逐步提高朗诵水平。

2、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意境,品味诗中美点。

3、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品的深层意蕴。

德育目标

感受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学习他敢于攀登的雄心和气概。

感受诗歌意境,品味诗中美点。

体会作品的深层意蕴。

1)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并且通过情景想象,把握诗的景与情。

2)诗歌情景教学法。通过对诗歌大意的疏通理解,解决重点词的理解问题,想象诗歌中构建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

多媒体课件、示范朗读音频

1、课题展示。

2、《望岳》书法作品。

3、泰山风光。

4、老师的随笔。

《教学结构》

这节课分两条线进行,

一是学生的诵读赏析吟诵仿写;

二是老师的引导、点拨。

整节课分为六大板块:

一、导课。

二、感悟诗意。

三、想象诗境。

四、品味诗情。

五、品析妙点。

六、课堂练笔及比较阅读。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古人,了解一个古人,我希望,通过认识和了解,我们能亲近这个古人并进而崇仰这个古人。这个人,就是诗圣杜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往往用来形容那些在某项学问或技艺方面的集大成者,例如“书圣”王羲之是书法成就最高的人,“画圣”吴道子是画画成就最高的人,那么“诗圣”,就是诗歌艺术成就最高的人了。中国诗坛群星璀璨,单单唐朝,就是大师云集,为什么“诗圣”的桂冠却单单落在了杜甫的头上呢。今天,我们通过杜甫的三首杰作,遥想杜甫的情怀,追寻圣人的踪迹,或许,能获得一些人生的启悟。

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师出去游览了名山,而且还带回了一组经典的照片,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欣赏一组泰山风景图片)

师:看出是哪儿吗?

生:(兴奋不已)是泰山,因为我看到了照片里面有一座石碑,上面写着“五岳独尊”!

师:果然好眼力。你们知道是哪“五岳”吗?

生: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北岳嵩山,西岳恒山,而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

师:(赞赏)学识渊博啊。现在说说泰山风光给你的第一印象吧!

生:高大。

生:树木繁茂,满山的郁郁葱葱。

生:险峻。

师:看来,个人眼中的泰山都不一样啊。泰山有着大家说的秀美,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不少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大诗人杜甫就曾经登临泰山,并写上了一首千古绝唱《望岳》(屏显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与诗圣同行,去感受中国书法名山的魅力吧!

(出示视频及音频材料)

1、听配乐朗诵,

2、试读,师生点评。

3、整体感知,疏通诗意。

4、师范读,学生轻吟。组内试读。

自由读诗,通过想象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先组内交流,再分组分句展示汇报。)

《春望》这首诗同样是诗圣的大作,带给你的感觉是否相同。聪明的你,在细心品读中是否发现了其异同。提示:诗人的这首诗是安史之乱时所作,抒发了当时怎样的感慨呢?(先独立思考5分钟后小组合作探讨,小结概括:忧国、伤时、念家。)

学生研讨后,分组进行展示汇报-------

师:一个苹果分开后,会变成半个苹果;一种思想交流后,就变成两种思想。思维要碰撞才会迸发出火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交流,让思维产生智慧的火花吧!

(各组同学进行汇报展示)

生:全诗围绕一个“望”字展开,诗人登临泰山,首先望到了满眼的苍翠,树木繁盛,绿色掩映着整个齐鲁大地。我从“齐鲁青未了”体会到的。

师:具体是哪个词?

生:“青未了”,就是绵绵不尽的绿色,放眼望去,就是满眼的绿色,真是生机盎然啊!

生:这是诗人远望泰山时看到的景象,因为刚到泰山,站的远,才看清泰山的全貌。

师:这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

生:齐答“宽广”。(屏幕显示“广”)

生:诗人越走近泰山,便看到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样的景象,所以这是诗人近望泰山,看到的泰山的高大秀美。

师:有见解!那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泰山的高大呢?

(屏幕显示“巍峨高大、神奇秀丽”)

生:“割”字。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现象。

生:从“割”字,我看到泰山的高与天齐。太阳的光线已经非不能投射到山的北面,才出现“山南易晓,山北犹昏”的奇景。

生:我知道,是“钟神秀”的“钟”字。因为“钟”是“聚集”之意,诗人觉得大自然也有情有义,把所有的神奇秀丽集中于泰山一身,足见其秀美。

生:这是一种拟人手法,大自然将精华集于泰山,仿佛是对泰山的偏爱。

生:虚实相生。前面是虚写,后面“阴阳割昏晓”是实写所见之景。

生:心胸坦荡。我从“荡胸”二字体会到的。

师:“荡”是什么意思?

生:“激荡”。诗人的胸怀随着泰山之云雾缭绕而激荡。

生:我们三、四小组同学交流后,觉得这应该是诗人登上半山腰细望时所见到的景象。因为山腰会有团团升起的云气,层出不穷,隐隐约约,诗人才有“决眦入归鸟”的举动。

生:眼界空阔,云雾缭绕,当时诗人一定是心潮澎湃,仿佛置身仙境。我登到桃花山,尤其是快到山顶时也曾有过这样的感受。

师:真好,你能身临其境的去感受那种美景,老师也很羡慕你能和诗圣有共鸣啊!

生:“决眦”还流露出诗人对泰山是情有独钟,特别想看清泰山的那种朦胧美,一刻也不想错过啊!

生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师:诗人终于登上了泰山的顶峰!(教师故意误解诗意)

生:没有啊,这只是诗人的一种愿望!

师:(惊喜)哦?你怎么知道的,能具体点说说吗?

生:从“会当”二字可以明确的感受到,“会当”是“一定要”的意思,诗人并没有登上去,是下决心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所以后面的“一览众山小”也是诗人的想象。

生:是一种征服泰山的快感。

生:就因为泰山很高,自己上去了,身边有众山围着,自己就象神仙一样。

生:我觉得是希望在明天,我登上泰山,想到我可以在这个世界创一番事业。

师:很好,有凌云壮志。这句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也是千古传诵的佳句。它的妙处究竟在哪里,谈谈你的体会!

生:我觉得诗人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慨,诗人不但是要登上泰山的顶峰,而且要登上人生的顶峰。

生:诗言志,诗人都是借诗来传情达意。我也认为这应该是诗人的一种人生追求,是一种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师:有深度,有思想。想想,诗人为什么会由登山而产生这样的人生感慨呢?

生:可能因为诗人当时很年轻,意气风发,对生活都是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所以看到美景,觉得一切都这么美,我的前途也应该是一片光明啊!

(教室内有骚动的声音,讨论越来越热烈了,但片刻之后马上就陷入了安静状态,全然没有先前各抒己见的轻松,还有不少学生埋着头,看出有些紧张。)

师:刚才老师发现大家表现得很不错!有些同学已经渐渐走入了诗圣的内心世界。如果你搜集到了这首诗的背景资料,就让我们资源共享啊!

(学生蠢蠢欲动,好像话匣子被我打开了)

生:老师,我在预习时曾找到过这方面的资料。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杜甫的十三世祖为西晋著名的大将军兼大学者杜预,官居镇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 在灭吴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当阳侯。杜预堪称中国儒将中的奇才,一生居将帅行列。

生:我也补充一点。杜预不仅是大军事家,同时是著作丰富的大学问家,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当过一段县尉,便入朝为官,为唐初著名大诗人,后官至宰相。杜甫的父亲杜闲声名不甚显著,但史书记载也是长期在京城长安附近做官,曾任武功县尉、终于奉天(今陕西乾县)令任上。

师:介绍得很全面,看来这两位同学平常学习很有心,这种态度值得老师借鉴,也值得所有的同学学习啊!(掌声响起)杜甫出生在官宦家庭,当时可以说是家世显赫。综上所述,诗人生活的时代太平,生活的家境富裕,又处于人生最有朝气的时期,所以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积极,充满向往的!

生:对,而且呈现在面前的又是如此神奇秀丽的名山美景,诗人的内心当然是激情澎湃,于是信誓旦旦:我一定要登上人生的顶峰,趁着大好年华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生:他立志要参加考试,做官,让自己的人生没有遗憾。于是便挥毫泼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诗人直抒胸臆。

(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也情不自禁得将大拇指高高竖起)

生点评:妙极了!我们都被感染了,不如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那种气势,也体会一下诗人当时的那种自信与豪迈吧!

(全班激情澎湃的吟诵诗歌)

师:看来诗圣的豪情感染了每一位同学,相信你们也能从中受到不少启发吧!

生:我感受到了诗人那种远大的抱负,对待生活的满腔热忱,对人生的执着追求。

生:做人要有远大的抱负,要有人生目标,并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充满信心。

生:学习也应该有目标,虽然不可能一时达到,但是循序渐进,就像登山一样,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最终目标。

师:你们真是不简单,小小的诗句会带给你这么多感悟,老师佩服。其实人生就像登山一样,需要不断攀登,一步步追求自己的最高目标。最后一句是诗人的心愿,更是包含人生哲理。

生:读到这里,我想到了一句带给我同样感慨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每次读到这句都会让我心情激荡,启发我不断进取,以求能看得更远!

生:还有那句“不到长城非好汉”

生:每次读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总会让我觉得内心很丰富。

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佳句,也让人们对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同样充满亲切感。

师:2008年,老师也有幸游览了泰山,亲眼目睹了中国书法名山的魅力,情不自禁的也写下了一点一点随想。虽然没有诗人这般豪迈事情,但也是心潮澎湃哦!

(学生欣赏大屏幕上的“游泰山随想”。有的学生在深情朗读,有的开始交头接耳,有的已经拿笔开始写写画画)

师:看来,大家也是按耐不住自己的诗情,也想像老师一样对不对?那好,既然大家这么有激情,就请你们把你的所见所思化成优美动情的文字,让泰山在新生代小作者的陛下熠熠生辉吧!

《望岳》,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首先布置了前置性作业,让学生搜集泰山和作者的资料,并利用工具书自学感悟诗意。充分的以学生为本,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然后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如何培养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克服困难。其次,我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并帮助老师完成板书。这样不仅充分的相信学生,而且给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真正体现了生本课堂。

通过这样的学习,从而达到了三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三是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通过这次的课堂教学,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是技术,在课堂上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