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汇总15篇)

时间:2023-11-02 作者:雨中梧优秀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汇总15篇)

教学计划不仅包括教学的内容和进度,还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方式。如果您正在编写教学计划,希望下面的范文能为您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优秀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汇总15篇)篇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白桦林是守林人的象征,没有守林人的牺牲,哪会有大森林的安静。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经年累月,默默奉献,甘做牺牲的问答精神。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平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出示《美丽的大兴安岭》一课中“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群,还穿着绣花鞋。……”

2、结合《美丽的大兴安岭》说说“白桦”是什么样的?

3、找找文中的段落哪些句子在描写“白桦”?指名读。

4、理解“低吟浅唱”

二、揭示课题:

三、学习课文。

(一)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

3、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二)深入理解文章。

2、“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

3、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2)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指生读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指导学生体会“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3)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利,在岗位上绝不抽烟、限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

(4)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

(5)指导朗读本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

(1)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

(2)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3)指导朗读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四、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

3.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有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搜集身边默默奉献、坚守岗位的人的事迹。

优秀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汇总15篇)篇二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白桦林是守林人的象征,没有守林人的牺牲,哪会有大森林的安静。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经年累月,默默奉献,甘做牺牲的问答精神。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平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

优秀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汇总15篇)篇三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用朴实的语言,赞扬了看林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2、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学习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实的林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儿的白桦林吧。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自读2-8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

三、讲读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按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为几段?

2、讨论。

四、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

“我”走进白桦林,样子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

2、第二、三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大兴安岭的景色,读一读,并展开联想。

3、齐读第二段。

五、讲读第三段。

1、自读这一段,思考:“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因为那里有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林木工人。)。

2、讨论交流。

3、自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林木工人为白桦林做出了哪些牺牲和奉献?

作业布置:

1、抄写好词、好句。(必做)。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选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讲读第三段。

1、自读第三段,思考:

为什么说林木工人那颗纯洁的心,?能够员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2、讨论交流。

(鼓励发言)。

3、朗读第三段。

4、归纳第三段的段意。

三、自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b生答)。

四、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

个人思考后讨论交流。(a、b生答)。

(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描写,边写景边抒情;借看了白桦林及林木工人所产生的想法,抒发感情在叙述中抒发喜爱之情。)。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必做)。

2、预习《杨震暮夜却金》。

板书设计:

优秀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汇总15篇)篇四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用朴实的语言,赞扬了看林人的美好品质。

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2、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1、我们学习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实的林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儿的白桦林吧。

2、读课文,正音。

3、读2—8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

4、按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为几段?

(1)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

(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课内练习:

(1)写近义词:纯洁()忽略()激励()

(2)写反义词:浮躁()异常()

5、讲读第二段。

思考:

“我”走进白桦林,样子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

第二、三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大兴安岭的景色,读一读,并展开联想。

齐读第二段。

6、讲读第三段。

自读这一段,思考:“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因为那里有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林木工人。)

思考:林木工人为白桦林作出了哪些牺牲和奉献?

讲读第三段。

归纳第三段的段意。

8、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

9、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

(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描写,边写景边抒情;借看了白桦林及林木工人所产生的想法,在叙述中抒发其喜爱之情。)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11、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的,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桦林低语吟唱呢?这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12、“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

13、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4、“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15、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体会“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16、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

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

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读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18、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

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其实是谁在低语?它在低语什么?

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19、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搜集并朗读郭小川的赞美林业工人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读。

优秀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汇总15篇)篇五

《白桦林的低语》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口吻,表达对一位无名看林工人无限思念的抒情散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感受守林人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精神。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守林人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精神。

1.查找郭小川赞美森林工人的诗。

2.查找大兴安岭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送往小木屋的信》吗?通过这封信我们了解了林业工人的艰辛生活,在美丽的大兴安岭上,同样也生活着这么一群人。听,白桦树是这样低语的。

二、检查预习。

1.在预习中,你遇到了那些不理解的词和不认识的字?出示词语,读一读。

蜿蜒曲折低吟浅唱瞭望狂妄。

絮絮低语倾诉衷肠摇曳一撮烟草。

(1)指名朗读齐读。

(2)说说那些字容易写错。

2.生字词语掌握了,相信课文读得会更流畅。读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你?(学生自学,要求在文中作批注。)。

3.学生交流。

4.这里的“你”指的是谁?

(板书:看林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细读课文。

1.出示:“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师: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作者为什么一直怀念着看林人?把从文找到的相关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也可以做一下批注。

2.学习第五自然段:具体是从课文的哪些内容看出的?

出示句子: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你也不能将他原谅!

(1)指名朗读这段话,。

(2)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绝没有决不违章不是必须除了等词语感受林业工人甘愿奉献的精神)。

生活细节:强忍烟瘾,严控酒量,时刻警惕,甚至拒听自己喜爱的歌曲……。

看林员为什么要这样做?

(3)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板书:坚守岗位默默奉献。

过渡:是啊!这些都是一些多么平凡的小事啊,在如此平凡的岗位上,守林人却认真地站好每一班岗,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3.同学们,假如没有这些看林人,后果会怎样?(发生火灾;偷伐林木;捕杀动物)。

出示多媒体。

火灾频繁发生,大量的树木被滥砍滥伐,鸟儿也失去了家园,飞不上蓝天,森林面积锐减,随之带来的水土流失、沙漠面积增大、各种物种灭绝,大自然正向人类发出警示!

小结:这些看似都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可正是这些小事真实地折射出看林人纯洁的心。

4.出示第六自然段。

师:你认为看林员寂寞吗?课文中并没有写他怎样回答的。

(1)从这一段中你读出了什么?

(2)你是从那些词句中感受到的?(感受林业工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3)有感情朗读第七自然段。

小结:从你爽朗豪迈的笑声中,我听到了责任,感到了希望。

5.出示:你对我说:森林是大地的绿毯,我们要把这厚厚的绿毯,一直铺到北京城的边上!

师:森林是大地的绿毯,这厚厚的绿毯,不仅会一直铺到北京城的边上,还会铺到哪儿?(学生交流)。

我想这浓浓的绿早已深深地融到了作者的血液中,再指导朗读。

6.读课文最后一段,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联想:白桦树该还在向你絮絮低语,你该还在用专注的神情同他们倾诉衷肠。

他们之间到底在说些什么?请你们分角色写下来!一组是看林人,一组是白桦林。

7.集体交流。

四、积累句段,总结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本文文辞优美,所以将重点放在积累背诵上)。

2.教师总结:什么是平凡而伟大,什么是淳朴而可爱,白桦树可以作证,白桦树的低语即是回答。这是怎样的品质啊!耐住寂寞。苛求自己,心系大地,缄言无语。这就是看林员的写照。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搜集并朗读郭小川的赞美林业工人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读。

坚守岗位。

看林人乐观豪迈纯洁的心。

热爱工作默默守候。

优秀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汇总15篇)篇六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课文在介绍看林人工作的阁楼时,一并写出了大兴安岭的美丽,林边怒放的野花,清澈的小溪,高高的山冈,茂密的层层叠叠的森林,风姿绰约的白桦。为了祖国这片美丽的森林,护林人经年累月强忍烟瘾、严控酒量,拒听心爱的歌曲,严格遵守职业规定,默默无闻、甘于寂寞,表现了护林工人一颗纯洁质朴的心。作者以“我的思念”贯穿全文,语句齐整,充满诗情画意。

1、学习课文,体会护林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对护林人深切的赞美之情。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感情。

3、理解部分饱含感情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增加语言积累。

分析理解课文,体会护林人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

2课时。

:教师准备大兴安岭的有关图像及文字资料,学生提前预习。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播放课件,了解大兴安岭。

1、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课题中的白桦林是指哪里的白桦林吗?

3、播放大兴安岭的课件。

4、问:大兴安岭告诉了我们什么?

5、总结过渡:是的,大兴安岭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还是我国丰富的木材基地,看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是林业工人的职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林业工人们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学习理解本课生字词语。

1、学生同桌互相检查阅读课文情况,要求能流利朗读课文。

2、教师出示词语:

3、指名学生认读词语。

读准“撮”、“吟”、“曳”、“涤”的字音。

注意“衷”“曳”和“吟”字不能多加一点。

4、联系课文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絮絮低语低吟浅唱涤荡倾诉衷肠等词语的大致意思。

5、抄写一遍词语。

三、再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情感基调。

1、教师谈话:这是一篇散文,散文也有很多形式。有以抒情为主的散文称为抒情散文,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称为记事散文。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呢?请再读课文。

2、学生读文后,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随机指导。

四、齐读课文。

一、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2、学生读句子,说一说句中的“你”“我”分别指的是谁?

3、抓住“一直”体会“我”对护林人深切的感情。

4、过渡:我的思念越过千山万水来到了美丽的大兴安岭。

二、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朗读2-3自然段理解课文。

读了这一部分你认为大兴安岭美吗?

抓住“……现在是什么样的野花在怒放?”

“蜿蜒的小溪,高高的岗峦,茫茫林海,层层叠叠浓浓淡淡的绿浪”等这些词句了解大兴安岭的美丽,感受护林人的工作位置,同时体会护林人责任艰巨。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三、学习课文4-7自然段。

1、默读课文,体会护林人严格遵守岗位职责、认真负责、甘于寂寞的精神。

2、抓住“有……绝没有”、“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不去收听……因为”这些句子体会护林人严格遵守岗位职责。

3、抓住第六自然段两句对话,体会护林人甘于寂寞,决心为祖国守好林的精神。

优秀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汇总15篇)篇七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用朴实的语言,赞扬了看林人的美好品质。

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2、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1、我们学习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实的林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儿的白桦林吧。

2、读课文,正音。

3、读2—8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

4、按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为几段?

(1)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

(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课内练习:

(1)写近义词:纯洁()忽略()激励()。

(2)写反义词:浮躁()异常()。

5、讲读第二段。

思考:

“我”走进白桦林,样子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

第二、三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大兴安岭的景色,读一读,并展开联想。

齐读第二段。

6、讲读第三段。

自读这一段,思考:“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因为那里有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林木工人。)。

思考:林木工人为白桦林作出了哪些牺牲和奉献?

讲读第三段。

归纳第三段的段意。

8、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

9、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

(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描写,边写景边抒情;借看了白桦林及林木工人所产生的想法,在叙述中抒发其喜爱之情。)。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11、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的,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桦林低语吟唱呢?这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12、“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

13、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4、“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15、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体会“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16、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

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

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读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18、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

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其实是谁在低语?它在低语什么?

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19、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搜集并朗读郭小川的赞美林业工人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读。

优秀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汇总15篇)篇八

《白桦林的低语》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口吻,表达对一位无名看林工人无限思念的抒情散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感受守林人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精神。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守林人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

1.查找郭小川赞美森林工人的诗。

2.查找大兴安岭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送往小木屋的信》吗?通过这封信我们了解了林业工人的艰辛生活,在美丽的大兴安岭上,同样也生活着这么一群人。听,白桦树是这样低语的。

二、检查预习。

1.在预习中,你遇到了那些不理解的词和不认识的字?出示词语,读一读。

蜿蜒曲折   低吟浅唱    瞭望   狂妄 。

絮絮低语   倾诉衷肠    摇曳   一撮烟草。

(1)指名朗读齐读。

(2)说说那些字容易写错。

2.生字词语掌握了,相信课文读得会更流畅。读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你?(学生自学,要求在文中作批注。)。

3.学生交流。

4.这里的“你”指的是谁?

(板书:看林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细读课文。

1.出示:“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师: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作者为什么一直怀念着看林人?把从文找到的相关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也可以做一下批注。

2.学习第五自然段:具体是从课文的哪些内容看出的?

出示句子: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你也不能将他原谅!

(1)指名朗读这段话,。

生活细节:强忍烟瘾,严控酒量,时刻警惕,甚至拒听自己喜爱的歌曲……。

看林员为什么要这样做?

(3)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板书:坚守岗位 默默奉献。

过渡:是啊!这些都是一些多么平凡的小事啊,在如此平凡的岗位上,守林人却认真地站好每一班岗,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3.同学们,假如没有这些看林人,后果会怎样?(发生火灾;偷伐林木;捕杀动物)。

出示多媒体。

4.出示第六自然段。

师:你认为看林员寂寞吗?课文中并没有写他怎样回答的。

(1)从这一段中你读出了什么?

(2)你是从那些词句中感受到的?(感受林业工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3)有感情朗读第七自然段。

小结:从你爽朗豪迈的笑声中,我听到了责任,感到了希望。

师:森林是大地的绿毯,这厚厚的绿毯,不仅会一直铺到北京城的边上,还会铺到哪儿?(学生交流)。

我想这浓浓的绿早已深深地融到了作者的血液中,再指导朗读。

6.读课文最后一段,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联想:白桦树该还在向你絮絮低语,你该还在用专注的神情同他们倾诉衷肠。

他们之间到底在说些什么?请你们分角色写下来!一组是看林人,一组是白桦林。

7.集体交流。

四、积累句段,总结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本文文辞优美,所以将重点放在积累背诵上)。

2.教师总结:什么是平凡而伟大,什么是淳朴而可爱,白桦树可以作证,白桦树的低语即是回答。这是怎样的品质啊!耐住寂寞。苛求自己,心系大地,缄言无语。这就是看林员的写照。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搜集并朗读郭小川的赞美林业工人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坚守岗位。

看林人    乐观豪迈        纯洁的心。

热爱工作        默默守候。

优秀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汇总15篇)篇九

美丽的白桦林,风景如画的地方,四季轮回的美,像一个朝气蓬勃而又多变的孩子,一会换一个样,样样都有自己的特色。

春天,万物复苏,家乡的大地恢复了生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小河叮叮咚咚的,演奏出大地的交响乐;鸟儿们叽叽喳喳的,畅谈着未来的美好生活;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暖暖的光束射过来,那样温柔地抚摸着我,像妈妈的手。

夏天,太阳火辣辣地射出它耀眼的光芒,炙烤着大地,地上尘土飞扬。静静的,只有河里的热浪涌出。瞧!树下有一群小孩,手里拿着自制的网子,正向花边悄悄地移动着呢!走近一看,原来他们在扑蝴蝶。

冬天,白雪像银珠、像粉屑、像杨花,纷纷扬扬为我们挂起了白茫茫的天幕雪帘。抬头透过稀疏的雪帘望去,那远处的高楼,隐隐约约,好像在雾里,宛如在云里,显得特别迷蒙。雪花在空中嬉戏飞舞。

啊,这一切多么美丽,白桦林给哈巴河增添了一道美景。

优秀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汇总15篇)篇十

《白桦林的低语》是一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口吻,表达对一名无名看林工人无限思念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白桦林,茫茫林海的缩影,白桦林,是守林人的象征。什么是平凡而伟大,什么是淳朴而可爱,白桦林可以做证。

所以,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感受白桦林的美丽与感人;其次,运用反复朗读,让学生从文中知道,守林人为了森林,强忍烟瘾,为了森林,瞪圆双眼;为了森林,拒听歌曲;为了森林,守林人只剩一颗纯洁的心。让学生感受到守林人耐住寂寞,苛求自己,心系大地。缄言无语的高尚,从而凸出单元立影。

教学设想与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理解一些重要的词语。

2、反复诵读,通过朗读,带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体会人物平凡中的伟大。

3、诵读时,要注意感情的抒发,特别是那些整齐的句式,要读出感情。

4、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摘抄在自己的积累本上。

教学准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体会看林人平凡的伟大,理解高尚的内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观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你有什么感受?出示大兴安岭图像资料,激发学生感受。

2、板书课题、揭题。

读了课题后,你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走进大兴安岭茫茫林海,感受一下白桦林的美丽,倾听一下白桦林的低语。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画出来先自己想办法解决。

1、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

2、通过刚才的读,白桦林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大意。

[从整体感受入手,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

三、品课文,体会景美。

1、白桦林到底美在哪?你从哪些句中感受到的,请自画出有关句子,想想自己是怎么从中感受到美的。

2、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白桦林的美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若学生谈到“我的思念越过蜿蜒曲折的小溪……”一句时,可相机点拨,“蜿蜒曲折,高高的冈峦,塔亭般的望楼,倚窗外望”的意思与样子,感受它的幽静、自然之美。

指导朗读,然后,接往下仿写几句。

若学生谈到“窗下是茫茫林海,随山峦……”引导学生边看多媒体课件,增加感性认识,边谈感受到的白桦林的美丽,让学生想象拟人句所描写的动作神态。反复朗读,然后说一说省略号的作用。

3、作者从大兴安岭回来后,一直怀念着白桦林的美丽与感人,让我们再轻轻地读,感受白桦林的美丽,引导学生整体感受、朗读。

四、自主阅读,感受人美。

1、作者从大兴安岭回来后,一直怀念着你。这个“你”是谁?为什么一直怀念着?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看林人平凡中的伟大?多读读。

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空白处,然后与大家交流。

3、让出时间,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感受。

在学生谈感受时,教师可跟着学生思路,相机点拨,看林人为了森林,强忍烟瘾,严控酒量,为了森林,瞪圆双眼;为了森林,拒听歌曲;为了森林,守林人只剩下一颗纯洁的心,这是怎样的奉献啊,这需要怎样的胸怀,更为可贵的是长年累月,默默无闻,甘作牺牲,这就是平凡中的伟大,这就是难能可贵的高尚,这深深地打动着作者的心,使作者难以忘怀。

[用谈感受和相机点拨,使学生理解高尚的内涵,突破本文的重难点]。

4、齐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理解“絮絮低语”、“倾诉衷肠”的意思,并说说自己从这些词语中所体会的深情。

5、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自己已忘怀的人。因为他的淳朴,因为他的高尚,因为他的平凡中的伟大,令作者在心中深情呼唤,现在让我们也用自己的深情,走进看林人的生活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指导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词句。

学了这课后,你有什么收获?

从文中的内容上谈,相机指导学生学习作者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的方法。

从表达上谈,相机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用第二人称来叙述,这样感觉更为亲切,学习作者在文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方法。

从语言的美来谈,相机指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段。摘抄在积累本上,然后反复朗读,背诵下来。

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七、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写一个自己身边高尚的人。

我在设计教学时,首先以读为主,在阅读中,使学生经历阅读的过程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从而加深对主要文字的使用把握,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得以实现;其次,抓住重点段落,理解人物的伟大,走进作者的心灵,更深地体会感情,同时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为己所用,凸观小学语文高学段的特点。

优秀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汇总15篇)篇十一

今天,我读完了《白桦林的低语》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动了。

林业工人怕森林着火,绝不抽烟,口袋里没有一丝烟草;规定自己每两小时喝一小口酒,绝不多喝,绝不违章……林业工人那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态度,使我想到了一个人——我们的老师。

老师是一位辛勤的园丁,栽种着我们这些小花小草,把我们修剪成最美的样子;老师是一根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老师是石阶,弯曲了自己的身体,让我们爬上知识的高峰。我的老师就是这么一位无私,负责,爱我们的人。

在我的记忆深处,我一直忘不了这一天、这件事,因为它使我刻苦铭心()。

今天的天气阴沉沉的,似乎在预示着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我走进教室,随即,上课铃响了。老师依旧准时地走进教室,我明明知道上课了,可还跟同桌窃窃私语起来。老师的双眼很快就发现了我,老师的双眼,像一把利剑,深深地刺入了我的内心深处。我一愣,望着老师那生气的脸,我不敢说话了。

到了下午,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想起上午的事情,我羞愧的不敢看老师一眼,把头埋到了桌子下。“咳咳咳”。我心头一震,怎么了,这声音不对劲,我担心的望向老师,望到的是老师那张极不舒服的脸——老师的眉头拧成了“王”字,鼻头上冒出了汗珠,嘴唇干燥了起来。是的,老师生病了!!此时,我多么想化作一阵清风,吹去老师脸上不舒服的表情;化作一丝手绢,擦去老师额头上的一滴滴汗珠,化作一股清泉,帮老师解渴。

老师尽力地帮我们上完这堂课,拖着沉重的脚步,摇摇欲坠地走向办公室。在后面的两节课里,我根本无心上,心中惦记着生病的老师,脑海里不断浮现着老师不舒服的脸。又想起上午我对老师的不尊重,我感到无比的惭愧。

终于熬到放学了,我急于地想看老师一眼,我奔到楼下,看向办公室,本以为早就老师走了,可没想到看到的是老师那弓着身子背。是的,老师生着病在帮我们批改作业,我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不知是惭愧还是感激,这不知的感觉,让我感到温暖,直冲我的心怀。

…………。

看着老师弯曲的背,看着许许多多无私奉献的人,我想:要是世界上都是这种人,那我们的世界会有多么美好啊!

优秀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汇总15篇)篇十二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用朴实的语言,赞扬了看林人的美好品质。

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2、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学习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实的林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儿的白桦林吧。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自读2-8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

三、讲读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按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为几段?

2、讨论。

四、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

“我”走进白桦林,样子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

2、第二、三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大兴安岭的景色,读一读,并展开联想。

3、齐读第二段。

五、讲读第三段。

1、自读这一段,思考:“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因为那里有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林木工人。)。

2、讨论交流。

3、自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林木工人为白桦林做出了哪些牺牲和奉献?

作业布置:

1、抄写好词、好句。(必做)。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选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讲读第三段。

1、自读第三段,思考:

为什么说林木工人那颗纯洁的心,?能够员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2、讨论交流。

(鼓励发言)。

3、朗读第三段。

4、归纳第三段的段意。

三、自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b生答)。

四、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

个人思考后讨论交流。(a、b生答)。

(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描写,边写景边抒情;借看了白桦林及林木工人所产生的想法,抒发感情在叙述中抒发喜爱之情。)。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1、完成课后练习。(必做)。

2、预习《杨震暮夜却金》。

看林人……坚守岗位。

无私奉献默默守候。

1、学习本课的重点并不只是让学生知道守林人,更重要的是了解还有更多的像守林人一样默默工作在各条工作战线上的劳动者们,课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我身边的“守林人”的主题队会,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2、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交流中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谈体会、感情读”,不仅体会作者对手林人的真情实感,而且掌握文中表达感情的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优秀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汇总15篇)篇十三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白桦林是守林人的象征,没有守林人的牺牲,哪会有大森林的安静。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经年累月,默默奉献,甘做牺牲的问答精神。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出示《美丽的大兴安岭》一课中“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群,还穿着绣花鞋。……”

2、结合《美丽的大兴安岭》说说“白桦”是什么样的?

3、找找文中的段落哪些句子在描写“白桦”?指名读。

4、理解“低吟浅唱”

二、揭示课题:

三、学习课文。

(一)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

3、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二)深入理解文章。

2、“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

3、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2)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指生读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指导学生体会“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3)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利,在岗位上绝不抽烟、限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

(4)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

(5)指导朗读本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

(1)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

(2)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3)指导朗读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四、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

3.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有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搜集身边默默奉献、坚守岗位的人的事迹。

坚守岗位。

看林人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

教学反思:

“精彩纷呈”的理解——“那样的目光”

今天在学校语文教研室——陈铁军主任的带领下,重温了小学语文新课标。其中,新课标第三段(5——6年级)有关阅读的标准中指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的效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进而突然联想到自己在上《白桦林的低语》这篇课文时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和调动自己平时日积月累的知识进行有关词句的理解、推想,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收获。

在《白桦林的低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那样的胸怀”不言而喻,学生很容易理解,结合本文作者要表达中心思想不难理解,那就是:无私奉献、对事业、工作坚定执着的信念和追求。而“那样的目光”完全需要学生透过字里行间去体会。当时在备课时,教参上也没有关于“那样的目光”是怎样的目光的理解。当时当学生轻松地理解了“那样的胸怀”后,该理解“那样的目光是怎样的目光”时,教室里静的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慢慢举起收来说“我认为应该是敏锐的目光,我联系课文中这句话:你不带书报,不是你不爱看,而是你的双眼必须随时注意四周的情况——哪怕是一缕淡淡的香烟,也不能忽略轻放”,话音刚落,同学们就报以热烈的掌声。紧接着有学生也受到了启发,也纷纷举起手来。有的说“我认为是坚定的目光,专注的目光,因为双眼必须随时注意四周的情况,也是他们目光坚定的原因”。有的说:“是长远的目光,联系看林人说的话‘森林是大地的绿毯,我们要把这厚厚的绿毯一直铺到北京城的边上!’他们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所以是长远的目光”。还有的说:“是慈祥的目光”刚开始,我和很多学生很诧异,怎么会是慈祥的目光,好像与文章的中心联系不起来,听完以后,不得不为学生丰富的积累和大胆的推想所震撼。他说“站在白桦林的角度,每天面对看林人这样的尽心尽责的看守,我认为对于白桦林来讲,看林人的目光是慈祥的”当我们听完,一下释然。

一个“什么样的目光?”学生就能有这么多不同的理解和这么精彩的回答,真为学生学习了六年的语文,已经养成了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已经掌握了比较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了而感到欣喜,甚至为学生时常在课堂中迸发的火花所感动而欣慰,也常常为学生能灵活自如的运用阅读方法与自己的日积月累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而惊叹。

我想,作为第一批新教材的老师在新课程新课标的理念下应该给孩子更长远的发展,继续重温新课标。

优秀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汇总15篇)篇十四

同学们讲得好。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就有茂密的白桦。(出示课件:白桦林)看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学生交流)。

2、揭示课题、审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那么,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打开,去读读吧!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

(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三、学生质疑问难。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的。

第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桦林低语吟唱呢?这正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自读课文2-7段,画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对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指名读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指导学生体会“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林,在岗位上绝不抽烟、限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此时,你想对这些淳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学生交流)。

指导朗读本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

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指导朗读6-8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三、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

1、叻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其实是谁在低语?他在低语什么?

2、总结启发想象。

优秀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汇总15篇)篇十五

它会说;。

感谢你啊!林业工人,

发芽、生根、长叶、开花,

你伴着我,

度过几个春秋冬夏。

我知道,你为了我,

放下被摸得滑滑的烟斗,

拿起了沉重的铁锹;。

放下了心中的浮躁,

拿起了寂寞的煎熬。

不!你并不是孤独的一人,

看!我张开手臂,为你跳舞。

听!小鸟聚集,为你合唱。

野牡丹和野百合吐露芬芳。

它一定说的是这样。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传播实务心得体会大全(24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第一段:引入弱传播的概念和重要性(约

    专业物流学实训心得大全(21篇)

    心得体会是在一段时间内对个人经历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下面是一些关于职场生活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职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三个月物流专业

    优秀联通工作计划范文(16篇)

    工作计划范文的撰写应该遵循清晰、简洁和逻辑性的原则,以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其中的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灵活运用组合营销

    最新职业素养修炼心得体会大全(22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某一经验或事件的内心感受和心路历程的表达。为了帮助大家写出优秀的心得体会,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最优我爱我的家小学生主持稿范文(22篇)

    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共同见证这一特殊时刻。我们整理了一些经典的主持词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大

    优秀烈士英雄心得体会一句话(模板17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英雄烈士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国家的

    优秀护士述职报告的格式(通用18篇)

    述职报告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表现,得到上级的认可和肯定。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述职报告,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众所周知,婴幼儿因其年龄小,不会或不能正

    热门社会实践收获体会(模板18篇)

    社会实践可以帮助我们培养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能力,在团队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看看以下几篇社会实践报告,或许能给你一些灵感和指导。暑假伊始,带着兴奋的心情,回到了我那

    最新空中乘务面试自我介绍大全(18篇)

    当我们参加社交活动或面试时,自我介绍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可以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里有一些关于自我介绍的示范,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优质大学生面试的自我介绍(通用16篇)

    自我介绍是我们融入社会和结交新朋友的必备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你正在为自我介绍感到困扰,不妨来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自我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