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江上渔者教案(三篇)

时间:2023-08-02 作者:储xy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江上渔者教案江上渔者古诗教案篇一

1.理解诗句的思想内容,从中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培养通过诗句展开想象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背诵课文。默写《舟夜书所见》。

1.根据诗句想象《舟夜书所见》描绘的美丽景色。

2.从诗句的联系中体会《江上渔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词句的理解浮现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2课时。

投影片。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导言:我国古代诗人留给我们无数光辉的诗篇。许多诗在短短的几行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使人越读越有味道。这里的两首古诗就是这样,每首诗虽然只有四行,却写出了很美的景,很深的情。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舟夜书所见》。

1.介绍诗的作用,《舟夜书所见》的作者是清代诗人查慎行。他是浙江海宁人,早年从军西南,又遍游大江南北,所以他的许多诗是通过行旅见闻来描写山川风物的。

2.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加以理解。(理解“孤”、“簇”。)

3.检查朗读,同学们认真听,指出不足,给予纠正。

二、加深理解

(一)理解题目的意思。“舟”是什么意思?(船)“书”又是什么意思?(写,记)“所见”呢?(见到的东西)谁所见到的东西?(作者)所以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记作者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

(二)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舟夜书所见》讲的是诗人见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古诗。

(三)学生自学,然后汇报自己学懂的和不懂的词句。

(四)理解字词,体会句意。着重讲解学生不懂的词句。

1.作者在夜间看见了什么?(看图)

“月黑见渔灯”。

月黑:就是没有月亮,一片漆黑。

见:同“现”。渔灯:渔船上的灯火。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

“孤光一点萤。”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萤:萤火虫。

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

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是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2.这些景物是怎样的?

“微微风簇浪”。

簇:读cù,聚集、簇拥,这里是吹起的意思。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了层层细浪。

“散作满河星”。

散:散开。作:变作,变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

讨论这是为什么?

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3.这些景物之间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由“孤光一点萤”到“散作满河星”的景色变化。由“静”到“动”的神奇画面。

4.诗人所见到的景象给你什么感觉?(美)

5.怎么美?体会渔灯的变化。

诗人观察仔细,善于捕捉刹那间的景色变化,而且运用了“一点萤”、“满河星”这两个形象贴切的比喻。把他所见到的逼真地反映出来,我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五)小结,这首诗,前两行写了漆黑的夜晚,没有风的时候,河面上一盏渔灯那静态的美妙景象。后两行写了微风吹来时河面上由静变动,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画面。

三、指导朗读

这首诗是五言诗。它的读法是“二、三停顿法”即前面两个字和后面三个字中间要有停顿,第三个字要读重些,声音拉长些、逗号、句号要有区别。

(一)指导朗读,读出意境,读出情感,使学生受到感染。

(二)出示投影片,用自己的话说说加黑词语的意思,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舟夜书所见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三)背诵课文。(要求会默写。)

四、处理生字

(一)区分“鱼”、“渔”

(二)“孤”字左边是孑旁,三笔写成,第三笔是提。右边是“瓜”不是“爪”。

(三)“萤”下面是虫,要与“莹”、“荧”区别用法。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一)介绍诗的作者,《江上渔者》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他是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词散文都写得很好,许多著作为古今传诵。

(二)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加以理解。(理解“但”、“出没”。)

(三)检查朗读,同学们认真听,指出不足,给予纠正。

二、加深理解

(一)理解题目的意思。“渔者”是什么意思?(打鱼的人。)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江上打鱼的人。

(二)教师范读。学生思考:《江上渔者》前两句是什么意思?后两句讲的是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古诗。

(三)学生自学,然后汇报自己学懂的和不懂的词句。

(四)理解字词,体会句意。着重讲解学生不懂的词句。

1.理解诗中前两句是什么意思?(看图)

“江上往来人”。

往来:来来往往。

这句话是说江上来来往往的人,意思是在这一带走过的人。

“但爱鲈鱼美”。

但:只。鲈鱼;银灰色,是食用鱼类之一。

美:鲜美。

这句话是说,只喜欢鲈鱼的味道鲜美。

2.后两句讲的是什么景象?

“君看一叶舟”。

君:你。一叶舟:一只小船。

小船,远远看去像树叶一样,所以叫一叶舟。

这句话是说,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

“出没风波里”。

出没: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就是风浪。

这句话是说,在风浪中飘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

3.重点理解诗人在这首诗中讲了几种人?

(吃鱼的人。)(捕鱼的人。)

4.这两种人有什么不同?

(行人喜爱鲈鱼的鲜美。)

(捕鱼人的艰辛。)

5.从哪儿看出捕鱼人的艰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捕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出没风波里”的惊险场面,在头脑里展开想象,浮现出画面,我们就仿佛身临其境,亲身感受。(这样想才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捕鱼人随时都会有生命的危险。(作者同情劳动人民。)

(五)小结,这首诗,前两行讲江上行人喜爱鲈鱼的鲜美,后两行讲捕鱼的艰险。联系起来,是讲吃鱼的人要想想捕鱼人的艰苦。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三、指导朗读

这首诗仍然是五言诗,同第一首读法相同。

(一)指导朗读,读出意境,读出情感,使学生受到感染。

(二)出示投影片,用自己的话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江上渔者

但爱鲈鱼美

出没风波里

(三)背诵课文。

四、处理生字

本诗只有一个生字。

“君”字第二笔要出头。

板书设计

江上渔者教案江上渔者古诗教案篇二

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称赞范仲淹南来北往艰辛危险波涛汹涌酒楼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大诗人范仲淹曾写下《江上渔者》这首诗,谁还记得,试着背诵。(课件:《江上渔者》)我们一起来读读。

3.那么,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打开书52页,我们来继续学习《10.江上渔者》。

4.看老师写课题,同学们拿出小手来书空。

1、好,接下来我们先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诗句。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谁会读这首诗。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

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教师引导性的评价: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诗句读正确。你也很了不起,读得很有感情,但老师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出没这个词语的读音。请你再读一遍好吗?)

2、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把诗句中字的读音读正确。可以自己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学听。

谁愿意再来读这首古诗,并能将诗读正确。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帮助听听,如果同学有读错的地方,请帮助指出来,如果没有读错的地方,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他,好吗!)

学生朗读,评价。

学生齐读。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知道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读诗句,根据下面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然后可以和同学商量,当然也可以找身边的老师请教。

注释: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

美:鲜美。

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风浪。

(2)学生自由读,了解诗句意思。

(3)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内容。

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

4、齐读古诗。

1.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老师想请几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其它的同学仔细听,看他们是不是字音读的正确,句子读的流利了。

2.教师引读第一自然段宋朝大诗人范仲淹常常到各地游览。教师接着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有一天,范仲淹来到江边的一个酒楼,一边引学生接着读一边饮酒,一边观赏风景。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把范仲淹听到的和看到的情景画下来。听到的用横线、看到的用波浪线画下来。(指名学生根据课文描写回答)

3.指导着读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的肉嫩味鲜。这一句。

读了这个句子你知道了些什么?(从肉嫩味鲜这个词知道了鲈鱼的味道太美了。从南来北往知道了客人很多。)

那么,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番怎样的景象?(酒楼里坐满了客人,他们都不停地称赞鲜美的鲈鱼。)指名读句子,读出人们对鲈鱼的喜爱。

4、鲈鱼是非常好吃的,这些客人大老远地来吃鲈鱼,不住地称赞鲈鱼的鲜美。这时,范仲淹站起身来,向江面上望去,他又看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课文里的句子: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

师范读,你仿佛看到了江面上出现了怎样的情景?(江面上风浪很大,一只渔船在风浪里起伏。)从哪里知道风浪很大?(从波涛汹涌这个词知道的。)师画简笔画大波浪。

师:江面上风急浪高,一个浪头接着一个浪头,一浪追着一浪,一浪赶着一浪,一浪比一浪高。相机认读体会词卡:波涛汹涌。

师出示一只渔船做动作。师范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师边做动作边引读一会儿学生接着读被卷上浪尖,师边做动作边引读一会儿学生接着读又被打入浪谷。此时,当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何感受?(危险、害怕、紧张)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

全班合着音乐齐读这两句话。

指名学生回答。(范仲淹想,人们只知道鲈鱼好吃,不知道这些渔民是多么艰辛,捕鱼是多么危险啊!)从这句话里你又知道了什么?(渔民捕鱼是多么辛苦和危险啊!)师:艰辛就是指的`辛苦、艰苦。想象渔民如何艰辛,如何危险。指名说。

范仲淹和大家一样非常同情渔民,所以他想到引读人们只知道鲈鱼好吃,不知道这些渔民是多么艰辛,捕鱼是多么危险啊!指导读好这一句。

6、你们都是很有同情心的孩子。范仲淹看到这样的情景也和你们一样,对渔民产生了同情,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江上渔者》。

7、那么,同样到酒楼里吃鱼的客人,为什么只有范仲淹有这种感受呢?(因为范仲淹是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他心怀天下,同情劳动人民,同情人民的疾苦,所以他因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把你的感受都读出来吧。

师生一起满怀情感诵读全诗。

1、大家的课文读得这么有感情,字也一定写得很美,让我们一起来写字吧。

2、出示要求会写的田字格中的四个字:用学过的记字方法,自己试着记一记。

3、老师范写这四个字。

4、生练字。并提醒注意关键笔画的写法。如:酒:左窄右宽,右边的一笔压着竖中线写。

10、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南来北往

但爱鲈鱼美。肉嫩味鲜

君看一叶舟,波涛汹

江上渔者教案江上渔者古诗教案篇三

1、学会8个生字,会认8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3、通过学习课文和诵读古诗,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地理解诗意。

通过学习课文和反复诵读文中古诗,让学生在感受古代诗词的意境美、韵律美、情感美、哲理美的同时,也能了解诗人范仲淹创作古诗《江上渔者》的经历,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受到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游戏识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全班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词和会认字词。

2、同座互相认读课后生字,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3、全班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宝宝,认读生字。

2、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2、通过学习课文和诵读古诗,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地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生字,还知道鲈鱼味道鲜美,很多人都爱吃,但是古时候的渔民只能在江河里才能捕捞到。

2、今天我们将跟随着大诗人——范仲淹,继续了解“江上渔者”的劳动艰辛,一起感受这首诗创作的过程。

3、齐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二、自主体验,感悟诗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勾画有关句子。)

2、请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读一读。(指名学生读出自己勾画的句子: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

他听到了什么?(指名学生根据课文描写回答)

4、指导读“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这一句。想象酒楼里品尝鲈鱼的客人在称赞鲈鱼时会说些什么?(可以鼓励学生朗读或表演,体会“坐满”“不住地称赞”等词语。)

5、刚才大家读的这句话,老师数了数,有26个字,但你们瞧,作者范仲淹却只用了一句很简单的句子就描绘出当时的情景。(出示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谁想读?(引导学生读这句诗)

6、你们觉得这句写得怎么样呢?到底好在哪里?

(1)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2)你从诗中读懂什么了?(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指导学生说说客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体会“南来北往”这个词,从而理解“往来人”的意思。)

7、鲈鱼是非常好吃的,这些客人大老远地来吃鲈鱼,还“不住地”称赞鲈鱼的味道鲜美。这时,范仲淹站起身来.向江面望去。他看见了什么?(指名学生读课文这一句.相机运用评价和合作指导读出捕鱼危险的情景。)

8、江面上风浪这么大,如果不小心就有可能出危险。引导学生说出可能造成船毁人亡的后果,引导他们体会渔民的艰辛和危险。

9、可是这些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却不知道捕鱼的辛苦和危险。

10、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你从哪儿知道捕鱼的艰辛和危险,把描写的句子好好读读。

11、指名学生反馈。“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读得好,(出示课件:波涛汹涌的江面上,像树叶一样柔弱的小船被浪推着摇晃的情景)想想看,一片树叶在波涛汹涌的江水中哪里还看得见,谁知道会被江水冲到什么地方去。

12、再请学生读这一句:

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评价学生:在江上捕鱼真危险啊,老师听出你很同情那些渔民。还可以由同学来评价他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可以给小伙伴提意见。

13、出示诗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鼓励学生自读自悟)

(2)分四人小组充分地谈自己的观感,然后全班反馈。

14、教学至此,高潮出现。

这时,教师在哀婉的民乐声中用深沉而缓慢的语调小结,把学生的思绪引到更深更远:在茫茫的江面上,渔民随时会遭强风暴雨的袭击;江面上波浪起伏、波涛汹涌,一叶小舟行驶危险.随时都会有翻沉的危险,可这些渔民为了生活,不得不在风浪中捕鱼……这不由地又让老师想到一首我们学过的写农民种地艰辛的诗——《锄禾》,老师诵读《锄禾》,学生受到感染也会跟读。

15、你们都是很有同情心的好孩子。大诗人范仲淹看到这样的情景也和你们一样,对渔民产生了同情,于是他就写下了这首《江上渔者》。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把你的感受都读出来吧。

16、师生一起满怀情感诵读全诗。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大家的课文读得这么有情感,字也一定写得很美,让我们一起来写字吧。

2、出示要求会写的田字格中的8个字:用学过的记字方法,自己试着记一记。

3、把自己不会写的字在小组提出来.如果都会记就交流一下记字方法,用自己的好方法帮助不会的同学。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评价好的识字方法,如:比较识字(酒一渔、宋一客);自编儿歌;字形想象等。

4、教师挑选几个重点字在全班交流。

5、教师范写要注意的关键字。

6、播放舒缓的音乐:学生练习写字。并提醒学生注意关键笔画的写法。如:“酒”:左窄右宽,右边的“酉”压着竖中线写。“站”:左边的“立”横变提。“君”:中间一横要出头等。

四、拓展学习,开拓眼界

1、这一课的字,大家写得很好,让我们再一次回顾诗人写作这首诗时的经历吧,再读课文。

2、范仲淹写的这首诗和我们学的其他许多文章一样,不仅文字优美,而且很有思想。其实我们班也有很多小作家,只要你们注意积累好词好句,学会像范仲淹那样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加入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你也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

3、出示课件: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教师简要介绍:他的散文《岳阳楼记》也是一篇描写优美的美文,令人百读不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读读。

板书设计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吃鱼者) (鲜美)

渔民生活

苦难艰辛

江中: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打鱼人)

相关范文推荐

    江上渔者古诗教案(五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

    2023年彩虹桥教案(九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

    2023年小班台风安全教育教案及反思(五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

    2023年小班台风安全教育教案反思 小班台风来了安全教案(六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

    最新0~3亲子活动教案(七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2023年小学防鼠灭鼠工作总结(15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

    最新幼儿园中班各类教案 幼儿园中班轻与重教案(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最新幼儿园中班备课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案(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

    2023年水教案中班 三月桃花水教案(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

    节气雨水教案(七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