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的故乡散文诗(优秀8篇)

时间:2023-10-14 作者:琴心月最新我的故乡散文诗(优秀8篇)

致辞致谢是一种艺术,准确地选择语言和表达方式,可以让我们的感激和喜悦更加深刻地传达给听众。最重要的是,写致辞致谢时要真诚,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激之情,使受众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和善意。致辞致谢是在公开场合或特定场合,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方式,对相关人员表示感谢和致意的一种礼仪行为。当你需要致辞致谢时,首先要确定对象和目的,明确感谢的原因和表达的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致辞致谢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故乡散文诗篇一

在光和水中,遗篇了荒凉的景象。

是啊,我的故乡就在远方、远方。

山旮旯里故事,浓着风风雨雨。

石板路上的传说,漫着悲欢离合。

和着一种原始的风情,在麦地和稻田里,定格了父老乡亲的身影,浓酽进了跌荡的情节和内容,梦呓着春华与秋实。

——足音所弹唱的那一首流浪者之歌。

故乡,感动了我一生的记忆。

故乡,更是让我吃惊了那段日子。

故乡,让我情愿了所有的苦辣酸甜。

在远方,走过的足印里,清晰,从容。

在远方,永恒生命所拥有的不屈不挠。

是的,我的故乡就在远方,啊,

——在阳光月色所亲切的山情水梦中。

我的故乡散文诗篇二

冬已深,秋迹灭,月圆月缺故事休;旧日远,世道更,我已为我魂之王。

在共和国斑斓的旗帜下,一席久远的辛酸故事已罢休。在西南,我围着一跃千年的幻变昂首阔步。现如今,那年的少年已近迟暮,那时的男人渐渐逝去,故事也已越发依稀。万千个荡然无存的躯壳,千万个亘古永存的灵魂,却依旧共同谱写着民族沧桑的生命篇章。

多少年梦寐以求的安详,多少次虔诚无比的期盼。他们在地主的'奴役下努力幻想自由的天国,他们在枷锁和皮鞭的暗影下不曾忘却憧憬幸福:“我亦将为王,只为人世的美好服役;只为纯洁的魂灵歌唱。”

民族解放,一轮旭日东升。我已然为王,是我生命里最大的王。我已自主、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无奈,春去秋来勤耕耘。

西部开发,阳光再度普照。我已然为王,是我灵魂里最大的王。我已纳妃、先有公主、后生太子、上有双亲,夜以继日享天伦。

我已然成了自己最大的王,自尊和自由成了我的左右手。

直到夕阳褪色,月光踏进眼角,我合上书,默默暗自庆幸。

我已然为王,我站在幸福的的巅峰,鸟瞰西南群山里我的族人快乐的生活,聆听一曲曲来自新生活的赞歌,从山间传来,飘过耳畔,一路顺风向北而去!

我已然为王,而我的子孙亦将万世为王!

我的故乡散文诗篇三

“走遍了山山水水,美不过辽阔草原,听遍了四海歌声,还是牧歌最动人……无论在哪里,我的根在草原…..”

每当听到父母深情的唱起这首《我的根在草原》的时候,我的心绪跟随着父母的哼唱而起伏跌宕,是啊,故乡的水,故乡的景,故乡的人,故乡的一切对我都充满了遐想。

二十八年前,年仅16岁的我仅此回过一次老家: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只有父母背井离乡来到了青海。虽然我生长生活在青海,但是故乡对于我来讲,永远是一个魂牵梦绕,遐想翩翩的地方,这份浓厚的思乡情因为血脉相承早已溶于心,浸于脑,流淌于血液里了。带着这份割舍不断的故乡情,8月,领着女儿,和兄弟姐们跟随年过七旬的父母一行9人踏上了开往故乡的列车,此行的目的`就是帮父母了结一个心愿:落叶归根!

在搜索对老家所有的记忆和浮想联翩中,在渴盼向往里经过两天多的行程,故乡渐渐映入了眼帘。

颠簸在泥泞弯曲的乡间小道,心情却是格外的舒畅,天,蓝的透彻,蓝天下,衬托着一望无际的庄稼地,汇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故乡的味道是如此的熟悉而陌生,清香的玉米地夹杂着牛粪味,飞舞的蚊虫和着盛夏泥土的气息,是的,这就是故乡,我们始终是农民的子孙,离开了城市的喧嚣,回归到“母亲”的怀抱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新奇,沁人心脾!

住宿在小舅家,农家小院里应有尽有:玉米、茄子、辣子、沙果、葡萄,豆角,构成了一幅充满美好生活的写意画,更透露着小舅一家对生活的热爱,把日子打点的有滋有味,这种忙时耕作,闲看庭前花落的惬意舒适的日子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的我们是用金钱也买不到的。

这里的一切都深深的吸引着我们,哪怕是夜幕降临后,知了声声,鸡犬声不断,围坐在小院中,被各种小虫争先恐后侵袭的遍体肿胀,在时不时大呼小叫中业幸福而陶醉的真正体验着农村生活,在乡音中诉说着故乡情,分享着彼此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每天早晨六点就开始了快乐的农村生活,每天都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穿梭在舅舅、堂哥,表妹等数不清的亲戚家中,在家家饭桌上都能品尝到家乡特色主打菜:猪肉炖豆角,酱茄子,土家鸡蛋。就这样在大碗菜里咀嚼着乡村的风味,在蒙古酒中畅饮亲人的热情,在家乡曲里高亢亲情的浓郁,每每都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怎能不醉?脉搏里流淌着相同的血,骨子里传承着同样的根。亲情在饭桌上,在酒盅里,在唠嗑中升华。二十八年了,再次踏上这片陌生而牵恋的故土,改变的是乡貌,不变的是亲情。

数不清的叔伯舅姨堂兄表姐妹亲戚中,不得不提的是小舅妈,年过50,虽然脸有风尘之色,却容颜娟好精神抖擞,做事干脆利落,性情豪爽热情,她是全村妇女中的核心人物,在闲暇时组织全村的女人成立了老年舞蹈队和青年舞蹈队,每天都带领大家跳广场舞,没有老师,她就跟着电脑,光盘学。一次,二次,多次揣摩学习,居然教会大家几十个舞。小舅妈还特意为我们的到来组织全村男女老少和我们一起观看分享她们的舞蹈,她们穿着村部统一发的舞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和自信,动听美妙的音乐响起,她们就踩着节奏翩翩起舞,每一支舞都那么深情,热烈!尤其是小舅妈,仿佛一枝独秀,虽然她的动作不是那么娴熟,但她的舞姿却是那么优雅美丽。看到这群普通的农村妇女组成的舞蹈队充满活力和热情,俨然成为村里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让我不由得赞叹,她们是那样的美,美在心,美了村庄,美出了新生活,新时尚,舞出了新农村新气象。

每天我都不停的用手机拍照发微信,记录下这里的一花一草,记录下这里的一饭一菜,记录下这里的一景一物,记住这里勤劳善良而朴实的每一个亲人,让朋友圈的所有人见证我对故乡的眷恋和热爱。

时间不会为谁而停留,带着故乡的记忆一切终将回归到属于自己生活轨迹,无论我身在何处,我的根在故乡。

我的故乡散文诗篇四

我出生在一个不富裕的县级市的农村,虽不富裕,但我无论身在哪里,也不能相忘生我养我的家乡。可自己梦想起航的地方,却也深深地铭记在我的心里。

现在,每听到“石家庄”,一种温暖,一种感动从脚底流进我的心田。我的热情,我的梦想,都放飞在这片天空,我的青春,我的情感都沉浸在了这片土地。“石家庄”三个字多少次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出现在了我的梦里。打拼十年的地方,这里承载了我太多的感情和梦想,使我深深地镌刻在心里,这里可谓我的第二故乡。

90年代初,我也像很多同龄人一样,带着自己的.梦,带着父母的期望,怀着激动与恐慌的心情,我一步步的远离家乡,步入自己新的旅程。我途径新河,宁晋,赵县,栾城来到全国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来到我的省会,来到梦想有一天实现自我价值地方。在这里我一待就是十年,在这里留下了我奔忙的足迹和辛勤的汗水,也洒下了我痛苦的眼泪与真挚的情感。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这里虽没能实现我的梦想,但却和我有着深厚的感情,有着割舍不断的绵绵情意。

在这里,可以说各个角落都留下了我的足迹。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做过建筑工,菜贩,卖过服装。做过很多行业的业务员,部门主管。我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个地方,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融入到了这个大都市。在这里可以说我得到很多本地人的帮助。有很多的同事,朋友,我们一起喝酒,聊天,散心。那时的生活让我开心,感动。这里虽没能实现自己的梦,但却学到了书本没有的东西,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善恶美丑,让我稚嫩的心灵走向成熟。我感谢这里,让我成长。

这里却也是我的伤心之地,我的初恋就在这个地方夭折了。那时我在武汉红桃k石家庄分公司宣传部上班。有一天,一个美丽的女孩儿走进了我的生活,我们朝夕相伴。公园,社区,大街都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可好景不长,不知是她母亲的阻挠,还是她根本心里就没有我,我们就这样分手了。那段时间我很是伤心,痛苦,让我不能自已。这里虽是我的伤心之地,但却让我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久久不能相忘。

这里成就了我的完美人生,我在这里收获了人生最大的幸福。我与我的老婆就是在这个城市认识,结合在了一起。我感谢我的老婆陪我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天。这里留下了我们的身影,打拼的汗水和永久的记忆。

由于工作原因我们离开了这个城市,转辗与全国很多的地方。一别就是十年,但这个使我成长,伤心,幸福的城市,久久的在心头荡漾。

我的故乡散文诗篇五

我的故乡在洞庭湖畔、长江之滨的一个小村庄,那里有十里橘林、百里荷花,更是湘北有名的梦里水乡。这个时候平原上应该早已是穗穗金黄,农车上满载着农人们的欢声笑语飘荡在田间、小路上。然而,使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我那伟岸的父母。

自从进高中后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一晃在外面已有近十年了,这也使我愈发思念我的父亲、母亲。我家是一个并不富裕的普通农家,一家五口倒也其乐融融,或许也不会有太多的奢望。

随着自己背井离乡,对家乡的青石板路渐渐淡忘,对那里的口音也不再那么熟悉,儿时的玩伴再也叫不出名字,还有那只小黄狗或许早已不在了吧。然而,我却对父母的思念越来越深,越来越浓。

终于,到了一家人可以团圆的日子,中秋到了。我早早的就买好了可以直达我们镇上的那趟列车。时间也并不是那么长,但真的是很煎熬。一路颠簸,一路的汽笛声,更让我的心里七上八下。

下车了,已是吃晚饭的时间,父母一直在等着我回来,我却也一直在等着看到父母的第一眼。父亲老了,皱纹多了;母亲老了,头发白了。时间也变了,回忆也淡了。门前的那棵大树却还在,那只大黄狗也还在,我对故乡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亲爱的我的故乡,我的父母,我的一切。

我的故乡散文诗篇六

(一)

我在飞,我就是那只蝴蝶静静地守候你的窗前,守候着童年那份纯真的快乐。

炊烟总是第一个迎接太阳,迎接新的梦想。我们招呼着蝈蝈,叫天子、榆花、秋蝉、雪地、麻雀和牛羊。

田野望着山,山映着村庄。出出进进的是满脸沧桑,一身厚道的短衣粗布。山花总是爬满窗口。守候幸福,简单生活。

我只是卧剥莲蓬的贪玩少年。

月亮来了,星星收了一滩野梦。

(二)

油灯不再点燃,历史怎敢遗忘!

我欲留住时光,让故事为我疗伤。

银针穿越时空,缝合着山村岁月温馨。心灵蘸着月光在星空里刻着祈祷-—父-母—。那是一双温馨的手,慰藉着贫瘠的春月与寒星。

他们用一生的时光写了一个懂字,你读懂了吗?放下那个充满狂妄自私虚伪的梦吧。

真的,最初的心守着温馨等着你返回。

(三)

阿-门-。

你每天重复地画着十字祈祷。你何曾把罪恶的灵魂洗涤。

佛前,你又在索取什么。而你许多的承诺依然空着。

虚伪的虔诚越走越痛,痛到你没有月光,没有梦想时。你才明白你的信仰。

岁月在成长,生命在轮回。

阳光从远古走来,温暖着你和我,但我们没有权利操纵它的自由。

月光如此温柔啊,她带着梦魇的你从黑暗走向黎明。

醒来拥抱着阳光才是真实的自己。

(四)

你听到了我在深情地呼呼了吗?

歌唱为你,我的生命里就流淌着你的向望。

为你而生的我,在你筑梦的路上,我将作无休的铺垫。

踏着露珠,我便是你手里的伞。山一程水一程,阳光作证,记着你的温馨。当我把晚霞披在你的微笑里时,星星来守护爱的甜蜜。

你一天不摘掉贫脊的帽子,我的.脚步就不会停留。

(五)

故乡,我深爱着的母亲。

你的晨光与晚风,你的春媚与冬情,你的怀抱与歌喉。我的成长的摇篮我的根。

我饱吸着风雨淘出的精灵,磨练那成长的心。为你梳妆,为美丽开拓。

我翱翔着翅膀,站在高高的白杨上。眼前挂着一幅美丽的壮锦啊。

我如何让我的生命不灿烂。

我们怎能让你的明天不辉煌。

(六)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守故乡啊!

星星在呼唤:

山河壮观

物华诗炫

守护一片纯洁,创造今生快乐。

2016.11.24修改

我的故乡散文诗篇七

故乡对于每个在外的游子而言都有着深远而又绵长的记忆,那里收藏着生命呱呱坠地的喜悦,流动着每个少年的青葱岁月..........

我的家乡在山西洪洞县,赵城镇是个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的地方,自己能够生养在这片土地上,很幸福也很荣幸。虽然身在千里之外,但每每回想起家乡的种种,心里都充满了久违的温情。

不仅仅是因为我是赵城人,更多的因为在我生命里的美好回忆都留在了这里。

那些小孩子们躺在别人家麦地里望着湛蓝的天空,幻想着长大以后的事情。风吹麦田,绿浪涛涛,过膝的麦子拂过膝盖,仿佛母亲的双手在抚摸自己的孩子一样温暖。田野里,不知名的鸟儿不时飞过头顶,早春的'播谷鸟的叫声是我听过最动听的声音了。记得在我们这里有个古老的有关播谷鸟的传说,很凄美。现在虽然也记不太清了,但它大致讲的就是亲情的伟大。

夕阳下,站在坡上,看着坡下成片成片的荷叶,不是江南却胜似江南。斜阳映照着每个归家的农人,被阳光拉长的身影匆忙的走过,仿佛早就嗅到自家的饭菜香。荷花的清香也不时随风飘来,那景那情那人那物,仿佛昨天一样不断地重现在脑海,温暖着我身体里的每一个情感细胞。

每每回忆至此,禁不住会被感动,被再次温暖。赵城我永远的家,在外的游子,永远都会铭记于心。

自小离家在外奔波也将近二十年,对于家乡的每个风吹草动我都会牵挂于心。

八十年代,我的家乡以煤产业为主,有那么几年看不到天空的颜色,灰色笼罩着整个三晋大地。正好那几年我正离开家乡去了石家庄求学,每次放假坐火车回家,只要看到了灰蒙蒙的地方那准是快到家了,有几个跟我一个回山西的同学无不调侃的说,我们这里才是“人间仙境。”作为山西的孩子,我们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在我上初中之前,那种蓝天白云,山间溪水神仙般的景色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黑烟滚滚的焦煤化产业在山西如火如荼的发展着,生活在汾河两岸的人们每天闻着烟煤味道,喝着被煤化工污染的地下水,环境一落千丈。

这样的日子,汾河的子孙们过了十多年有余,终于在我毕业五六年之后,三晋大地也终于意识到不能再如此的糟蹋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以及珍贵的自然环境。政府也最终下定决心整治治理汾河沿岸的自然生态环境,重腹山西的优美景色。

经过几年的环境治理,汾河沿岸的风景如画,回洪洞,跟家人一起去滨河森林公园游玩了一圈。看着自己的家乡如今变的这么美,我心里由衷的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一起留念拍照,记录下这幸福的一刻。

环境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相对提高很多,尽管山西近年来的gdp有所下滑,但为止带来的环境改善是有目共睹的,山西的发展有待转型,以煤为主产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新型的科技和旅游生态发展悄然升起,家乡会变得越来越好,我这个在外的游子也衷心祝愿三晋大地兴旺昌盛,人们幸福安康。

我的故乡散文诗篇八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话题?在很多人的眼中他是那么的陈旧,甚至都有些老掉牙了。

回到故乡已有一段日子了,还是那么的熟悉,故乡的音,故乡的味,当然,还有故乡的人。

我的故乡没什么特别,既没有什么灵山秀水值得去炫耀,也没什么达官显贵值得去颂扬,他很平凡,近处是密密麻麻的草垛村落,远方是无边无际的原野麦田,黄色的土地上栖息着善良诚恳的人们,蜿蜒的沂河弹奏着几百代人安居乐业的歌谣。如果有一位陌生人在这里路过,也许当他谈起自己对这里的感觉,或许他会说:这里没有太多的东西值得留恋,这里有太多东西让人无法释怀。

在过往的一段时间中,曾很多时候混淆了家与故乡的感觉,以为有家的地方就是故乡,有故乡的地方才会有家,可是后来我发现错了,当我走过了一些岁月年华,踏过了一些他乡异地,当我再回到这里,我才幡然醒悟,家可以无休止的移动,可是对于故乡,他永远都在那里,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到你离世的那一分钟仍在继续,他会给你一种别样的、无法复制的感觉,他能调动你的五官所有的一切神经,包括听觉、视觉、嗅觉以及触觉等一切感觉,让你无法在异处拥有同样感受,因为故乡对于你而言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故乡的声音很安静。自我有记忆以来,故乡一直就是祥和的安静,尤其午夜梦回,我总会披衣起身走到窗前,侧着耳朵享受这种安静。皎洁的月色透着水波的光泽,缓缓流淌在睡着的大地上,树叶沉睡在月光的怀中,闪耀着月的亮光,在大地上投射出绚烂的斑点。村庄睡熟了,连村头的大黄狗也销声匿迹了,只有远处的几盏路灯还在不眠不休的熬夜,为过往的行人指点迷津。徜徉在安静的夜里,犹如投身到另一个世界,没有工业革命造成的噪音污染,没有为名利争吵的喧哗,有的只是偶尔的风吹奏着树叶沙沙的旋律,如此的声音,如今的世界已经太少有了。

故乡的味道很清新。也许是在城市里生活久了,每每回到故乡,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故乡的“味”了。漫步在村间蜿蜒的小路上,清新干净的空气扑鼻,没有异味的烦扰,没有尘埃的刺鼻,不用担心各种空气污染带来的对人体的伤害,不用带上厚厚的口罩阻止呼吸的顺畅,可以大口大口的用鼻子,甚至用嘴直接吸气,因为空气不需要经过鼻腔的净化,就很干净、清新、健康。这在城市中是达不到的,无论你在城市的哪个角落,都会担忧和恐惧,什么有害气体,什么微小颗粒,在城市中,空气是个巨大的天然“垃圾桶”,所有的一切都被无休止地投入其中,混淆、搅拌。如果说工业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那么有一点也将毋庸置疑,工业革命也同样摧毁了人类的健康,空气里的味道不需要像酒里的酒精那样越浓越好,“味”,平平淡淡、干干净净,这才是健康的味道,世界需要的味道。

故乡的人很淳朴。曾读过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感觉阿q这个人很有趣,整天想些“人吃人”的愚蠢问题,老师说那是鲁迅先生在批判那个社会,当时我不懂,有些感觉过犹不及,终于有一天,当走出故乡,接触这个社会,我才终于明白,很多故事情节里的结局都太过于单调与理想化,不够真实,无法还原许多人的内心,在媒体渠道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让我们有机会接触更广的媒体新闻,许多许多的自己原本想不到的事,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到自己的内心,才发觉到社会上人心的险恶,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面,心怀鬼胎不只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社会人格的反应,尔虞我诈也不只适用于政客,社会上的每一个独立生存的人都是一名政客,我有些畏惧了。因为在故乡,我没有这种感觉,我不用畏惧丛林中会钻出一头恶狼,会咬断我的脖颈。故乡的人很淳朴厚道,同样会追求利益,但绝不会谋财害命,他们用的是自己最纯洁的手段去获取自己想要的利益,不用算计,他们是用心去收获,去换取。邻里街坊可以相互交换食物,可以彼此在匮乏时去蹭一些粮食,和他们说话不用太费心力和脑力,费的只是口水,不必担心尔虞我诈的做作行为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有的是心贴心的交际,人们用最淳朴的方式去回馈爱与责任,没有的是虚伪和算计。故乡里的人儿很祥和、淡然,和平与安稳就好,知足与快乐就好,可是对于这样的人,这个世界已经太过匮乏。

我的`故乡就是这样普通,没有过多非凡的经历,没有过多花哨的修饰,湮没在世界的浪潮中,他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无人问津,在外人的眼中,他是个不值得驻足的地方,但是在生长在这里的人的眼中,这里却是一片天堂,人来人往。喜欢这里的麦田、高粱地,喜欢这里的牛羊,喜欢这里的人和感觉,喜欢这里的一切,不是说这里有多么的美好,只因这里有许多的东西与外面的世界不同。

每当我深陷迷惘与恐惧,困难与无助,疲惫与辛酸的时候,我第一个想要到达的地方就是这里,虽然这里并没有好的条件,可是这里可以给你一片安静思考,坦然以对人生的境遇,生长在这里的人想着出去,出去的人却想着回来。也许我们曾对一次旅行的来去与否感觉到纠结,可是我相信没有人会对回到故乡做决定时感觉到犹豫,因为他就在那里,住在你的心里,灵魂深处,挥之不去。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调动着你的每一处神经,让你奔赴前行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的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