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宝宝教案(优秀18篇)

时间:2023-12-15 作者:紫衣梦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的一项重要课程管理工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精心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范例。

糖宝宝教案(优秀18篇)篇一

喜欢参与集体活动,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和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ji妈妈图片2幅;蛋宝宝若干;熟ji蛋1个,生ji蛋1个;幼儿人手一个马甲袋;箩筐2个。

环节任务

操作要点

集中注意

激发情感

1、 教师出示ji妈妈的图片,问:小朋友,这是谁?这里有几个ji妈妈?

2、 今天两只ji妈妈好着急,她们的孩子蛋宝宝不见了,怎么办?

3、 我们帮她们找找吧!

1、 找寻ji蛋

教师分给每个幼儿一只带子。我们找到了要把蛋宝宝轻轻地放在袋子里。(幼儿分头找寻ji蛋)

3、 粉红色的是这只ji妈妈的孩子,绿的是那只ji妈妈的孩子。赶快把蛋宝宝送回家吧!

1、 丰富认知经验

ji妈妈很高兴找回了自己的宝宝,谢谢你们。ji妈妈要送我们礼物呢!

2、(教师出示生、熟ji蛋)这是什么?哪个能吃?为什么?

3、 我们要多吃ji蛋,ji蛋营养好。我们到教室里品尝一下ji蛋的美味吧!

1、根据主题《我们爱吃的食物》教师预设了这样一个活动。通过活动扩大幼儿的认知经验和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2、在活动中环节中设计了区分归类这一内容,初步融入粗浅的数学内容,做到学科的整和。

3、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说一说;找一找;看一看;尝一尝来丰富活动,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不同发展。

糖宝宝教案(优秀18篇)篇二

1、激发幼儿对蛋的兴趣。

2、知道鸡蛋和鹌鹑蛋的特征以及它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体验游戏的快乐。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鸡蛋、鹌鹑蛋若干,母鸡和鹌鹑图片各一幅,小花若干。

一、寻找蛋宝宝并与蛋宝宝做游戏。

三、游戏:给蛋宝宝送红花.提问:你喜欢哪一种蛋宝宝?为什么?

四、找出鸡蛋与鹌鹑蛋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提问:鸡蛋与鹌鹑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小结:鸡蛋与鹌鹑蛋的相同之处:都有蛋黄和蛋白、蛋壳,都是椭圆形,都有营养,都可以进行孵化。鸡蛋与鹌鹑蛋的不同之处:大小不同,蛋壳上的花纹不同,妈妈不同,孵化出来的宝宝不同。

五、自己剥蛋壳并品尝蛋宝宝。

区分熟蛋和生蛋。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糖宝宝教案(优秀18篇)篇三

1、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和同伴一起操作的快乐感受。

2、引导幼儿乐意在活动中数一数,摆一摆瓶宝宝,促进其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3、启发幼儿学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体验。

1、各式瓶子人手2——3个。

2、绿豆,赤豆若干。

1、引出课题,启发幼儿对操作内容和要求产生兴趣。

(1)、师:你们知道这里藏着什么吗?请你来猜猜看。(用布遮住三个筐)。

(2)、师:哇!是什么呀?瞧,这些瓶宝宝多调皮啊,它们把帽子扔的乱七八糟。不戴帽子怎么行呢。让我们一起帮它们找到合适的帽子戴上吧。

a、分三组进行操作,比比哪组又快又准。

b、引导同伴检验戴的是否正确。

c、小结:小朋友多能干呀,我们的瓶宝宝找到了合适的帽子可高兴啦!它们想和小朋友一起玩玩,你们愿意吗?好,待会儿别忘了告诉大家你和瓶宝宝玩了哪些好玩的游戏。

2、引导孩子和瓶宝宝一起玩,并尝试用短语表述操作体验。

(1)、分三组进行操作,鼓励孩子想出不同的玩法。(拼,搭,滚,排等)。

(2)、教师根据孩子的操作情况予以相应的指导。

3、教师师范用瓶宝宝玩,鼓励孩子每人动手制作两个小乐器,在韵律活动中结束。

糖宝宝教案(优秀18篇)篇四

2.能根据故事图片进行简单猜测、讲述;。

3.尝试大胆想象,简单续编故事。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出示故事封面猜猜今天故事的主人是谁?

(二)边出示故事图片边讲述故事,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第1页,幼儿观察故事第2页,讲述故事第3页。

(2)讲述故事第4页,第5页。

(3)讲述故事第6页,第7页。

剩下的圆宝宝遇到了发愁的小朋友,它会怎么帮助小朋友,小朋友又会怎么说,谁能用一句话说完整。

(4)讲述故事第8页,第9页。

剩下的圆宝宝遇到失落的女孩,会怎么帮助她,女孩又会怎么说,请小朋友说完整。

(三)完整讲述故事,引出续编。

(1)遇到困难的人圆宝宝都能帮助,为什么?

(2)还有什么东西身上有圆形?

(3)如果圆宝宝继续旅行,你猜它还会碰见谁需要帮助?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2、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水滴旅行记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水--水蒸气--水的变化过程。

2.根据故事内容,尝试用图片贴出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3.在参与小水滴旅行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水--水蒸气--水的变化过程。

活动难点:

根据故事内容,尝试用图片贴出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1.课件《小水滴旅行记》。

2.小水滴图片若干;4幅小水滴旅行图片若干份3.音乐《去郊游》《火车开了》。

(老师带幼儿到事先设计好的场地,有许多的小水滴。)师:小水滴你在这干什么?

幼:自由回答师:小朋友们真棒,都能开动小脑筋帮小水滴想办法。现在,王老师就请小朋友听听《小水滴旅行》的故事。

二、基本部分: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故事(播放课件、放静音)。

1.讲述故事师提问:

a小水滴的家在哪儿?

b太阳照着小水滴,小水滴觉得怎么样?它们的身体变的怎么样了?变成了什么?

c许多小水滴变成水蒸气升到天空后碰到了一起,变成了什么?

d飞到很高的天空,小水滴觉得很冷,它们怎么办?又变成了什么?

2.播放有声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师:小朋友回答得真棒,现在让小水滴自己讲讲它的旅行故事吧!(播放课件)师幼共同小结:小水滴旅行的故事听完了,我们一块说说,小水滴是怎样旅行的?(由水-水蒸气-云-雨-水)3.游戏(1)角色表演游戏a师:哎,这儿就是小水滴的家-小溪,有谁愿意做小水滴,和我这个水滴妈妈一块旅行去。

师模仿小水滴口吻:"我在旅行时拍了4张好看的照片,我想把这4张照片按照我旅行的先后顺序贴在这张贺卡的1.2.3.4框中,贴好后送给我们的好朋友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来分享这次和小水滴旅行的快乐好吗?请小朋友帮我一起贴。"(小朋友们搬上自己的小椅子有秩序地到桌子旁轻轻坐好。按小水滴旅行的先后顺序贴在标有1.2.3.4的贺卡框中)(幼儿自由贴,教师巡视指导)三、结束部分:听音乐,小朋友贴的真不错,(放《火车开了》的音乐)火车开来了,我们坐上火车,帮小水滴送贺卡给它的好朋友吧!

(带幼儿开火车随音乐出活动室)。

《小水滴旅行记》这个活动它即属于科学领域,有属于语言领域。孩子们从小就对水既熟悉又特别感兴趣,我们直接说自然界中的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状态,他们一定不感兴趣。大班的幼儿处于探索期,对水是熟悉的,但对水的三态变化却不能很好的'认识与理解,因此我设计了这堂课,主要是让幼儿在语言故事中掌握水与水蒸气互变的浅显的科学道理。

在这堂课中,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设计了形象的场景和许多图片,其次就是师幼互动。形象的场景和图片激发了幼儿幼儿活动探究的兴趣,同时师幼之间适时互动为幼儿的感情交流提供了平台,也有了经验的分享,更有不同观念的碰撞与提升。

作为中班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他们都希望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被他人所接受。如果我能在讲述故事中多多关注每个孩子的表现,并把游戏参与到故事中,多与他们建立互动的空间,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与鼓励。在提问中,多引发孩子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思考,孩子的积极性会更高,整节课上下来的效果也会更好。

从这堂课的教学当中,我深刻的领悟到了我们在教学中应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孩子,善于抓住孩子的心理,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那么孩子习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糖宝宝教案(优秀18篇)篇五

本次活动过程以情景为导向,让每名幼儿都粘上豆宝宝的图形扮演豆宝宝和妈妈一起游戏,大大增强了幼儿的兴趣,为积极参与活动打下了基础。利用游戏形式,再配以好听的儿歌做指令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在游戏中独立发现豆宝宝的不同,自主学习,建构经验,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按颜色,按大小分类的技能。活动过程中老师利用情境设计的方法引领孩子们进行一步一步的操作,使孩子们思维清晰,操作明确。在感知体会中掌握了按颜色、按大小分类的技能。这种策略既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又体现了老师的支架作用,这种师生的双边互动为本次活动目标的达成起了关键作用。

糖宝宝教案(优秀18篇)篇六

《鸡宝宝出生》是我根据《动物的秘密》这一主题活动中胎生和卵生的内容设计的。由于农村孩子的阅读量小,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如果枯燥地讲解,幼儿便会对这一内容失去兴趣。针对这些情况,我精心设计了此课,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情感目标:引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及乐于助人、爱护动物的情感

能力目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模仿力和想象力

知识目标:知道胎生动物与卵生动物的基本特征与差别、重点了解卵生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及乐于助人、爱护动物的情感

难点:胎生动物与卵生动物的基本特征与差别

公鸡、母鸡生蛋孵化小鸡图片动物卡片若干公鸡叫声音乐

伴随公鸡叫声做律动

(引发幼儿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活动)

1、情景导入——到大公鸡家看鸡宝宝出生

(通过亲眼看、亲手帮助小鸡宝宝出生,让幼儿直观了解小鸡的出生,为了解卵生动物做铺垫。)

2、引出问题——小鸡宝宝为什么不像鸡爸爸也不像鸡妈妈。

(通过帮助公鸡一家去“鸟博士”那里寻求答案,隐性地让幼儿知道乐于助人的快乐,并通过途中经过的丛林、小河与高山让幼儿动静结合,进一步引起积极参与的兴趣。)

3、解决问题——利用“鸟博士”讲解胎生与卵生的特点与不同

(通过“鸟博士”的讲解来交待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增加趣味性,使幼儿更容易接受并留给幼儿更深刻的印象。)

4、经验交流——说说你知道的胎生与卵生动物

(结合实际加深印象,完成知识目标)

游戏活动——开舞会邀请卵生动物参加小鸡出生舞会

(巩固知识,发挥想象模仿自己喜欢的卵生动物来参加舞会,培养幼儿模仿力与想象力,增加趣味性。)

出示鱼、青蛙和蝴蝶,请幼儿课后与伙伴、家长探究它们的繁殖方式

糖宝宝教案(优秀18篇)篇七

《纲要》中健康领域铭文指出:要求幼儿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班的幼儿有的害怕洗脚,不管父母怎样要求,他都不肯洗脚。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天气逐渐炎热,班中许多孩子脱去袜子睡午觉。由于部分孩子不爱洗脚,班中就会有很难闻的臭味。选择本活动既贴近孩子的实际,改变现状,又满足了家长的需要。同时还能使幼儿了解到不洗脚的种种弊端,变成自己主动讲卫生。从此解决了一个令妈妈头痛的大难题。

根据小班幼儿“认识很大程度依赖于行动”的特点,我在活动形式的安排中,着重幼儿的直接体验,注重他们的感受、探索。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通过看、听、摸、闻、等形式,让幼儿充分感知、观察、比较、体会事物的变化。从谈话、讨论中引申出我们常洗脚的好处,从根本上使幼儿正确认识讲卫生的重要作用。

1、通过欣赏儿歌,使幼儿认识的洗脚的好处与坏处。

2、通过玩儿游戏,感受和体验自己洗脚丫的乐趣。

1、向家长调查幼儿目前的洗脚情况,您的孩子在家主动洗脚吗?您的孩子一周洗几次脚?

2、课件、温热水盆每人一个、毛巾每人一条。

(一)看课件,激发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新朋友,可他现在遇到了麻烦,你们快去帮帮他吧!(看课件,先不放声音)。

(1)你们猜猜小宝宝遇到什么麻烦了?(他的'鞋丢了,他的头发被小鸟住了)。

(2)为什么他会遇到这样的麻烦?(他太脏了,不爱洗脚)。

2、你们听听小宝宝自己怎么说的。(再次看课件,放声音)。

(1)小朋友们,你们想想小宝宝的麻烦怎样解决的?(他讲卫生了,也爱洗脚了)。

(2)你们知道常洗脚有什么好处吗?(爱长个子,蚊子不咬,睡眠好)。

(3)你们知道不洗脚的坏处吗?(被子臭,爱生病)。

3、你们今后打算怎么做?(天天洗脚,常洗澡)。

(二)提问:我们来用自己的小脚丫玩个小游戏好吗?

1、要求:(1)和同伴一起看一看、比一比自己的小脚是什么样子的?(2)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2、小脚夹球比赛(用脚趾把地上的小球夹到篮子里,比比谁的多。)。

3、师小结:

小朋友的小脚可真有本领,把地上的球球全都收起来了,你们的小脚丫现在有什么感觉呀?(脚趾酸了,累了,脚上有土了)。

不错的。

(三)比赛洗脚。

1、比比谁的小脚洗的干净。(注意:水温适宜)。

2、交流洗脚后的感受。(舒服,轻松)。

(四)延伸。

继续向家长调查课后幼儿的洗脚状况。

自从我们班上完《宝宝鞋》一课,我们班不爱洗脚的小朋友情况有很大改善。以前经过调查:春天我们班幼儿自己天天爱洗脚的占全班总人数的45%,经过家长要求洗脚的占33%,其他的幼儿有的三天洗一次有的一星期洗一次。更胜者整个冬天不洗澡。现在经过调查有89%的幼儿每天主动洗脚洗澡,变成了讲卫生的好宝宝。

孩子们做的可开心了。

糖宝宝教案(优秀18篇)篇八

1.发展腿部力量的控制能力。

2.感知一个和许多。

3.能向指定的地方运球。

4.能大胆的说儿歌。

5.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6.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红、黄、蓝彩色皮球若干,红绿两色大嘴动物球筐5个,起点线和终点线相距5米。

双腿夹球行走。

(一)开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鸭妈妈选择了双腿夹球行走的方法。

教师提问:蛋蛋夹在腿的`什么地方不会掉?蛋蛋掉了怎么办?

1.幼儿集体练习,教师针对幼儿夹“蛋蛋”行走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2.玩游戏:鸭宝宝运蛋蛋。

(1)幼儿分成两组。

(2)请幼儿站在起点线上说儿歌:“鸭宝宝真能干,帮助妈妈运蛋蛋。蛋蛋蛋蛋圆又滑,轻轻把它送回家。”

(3)提问:草地上有多少“蛋蛋”?

(4)请每位幼儿从草地上拿一个球夹在两腿膝盖处,把蛋蛋运到前方的空筐里。如果在运送过程中蛋蛋掉在地上,鼓励幼儿继续完成任务。

(三)结束部分。

玩具找家:每位幼儿抱一个蛋蛋送进厨房(球筐)做菜吃。

活动规则。

1.口哨吹响时,幼儿出发运蛋蛋。

2.一组幼儿游戏时,另一组宝宝呐喊加油。

糖宝宝教案(优秀18篇)篇九

结合主题活动“我的好妈妈”来激发幼儿关心妈妈,爱妈妈的情感,通过活动让幼儿不光关心自己的妈妈,也关心小动物的妈妈,在找鸭宝宝,送鸭宝宝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练习持物走的能力,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和平衡。

每人一块泡沫板。鸭蛋(报纸捏成)是人数的4—5倍。鸭妈妈的头饰一个。肉骨头若干。场地布置鸭妈妈家、山洞。

1、幼儿扮演小狗,边听音乐活动身体,做小动物模仿操。

2、找鸭蛋。

(1)妈妈家的蛋宝宝不见了,不知道被谁偷去了,鸭妈妈急坏了,我们一起帮忙去找找吧。

(2)原来被大灰狼偷去了,藏在山洞里,我们把找到的鸭蛋宝宝快给鸭妈妈送回家吧。

3、送鸭蛋。

每人一块泡沫板,每次送一个鸭蛋,提醒小狗要小心,千万不要让鸭蛋宝宝摔下来,不然鸭妈妈要伤心的'。

4、找肉骨头。

鸭妈妈(配班老师)说:“谢谢小狗,请小狗吃肉骨头。不过,知道小狗是聪明的,请小狗自己去山洞里找,找到了就可以吃了。

用泡沫板运送其他东西,或者来比赛,看谁运得又快又好。

由于活动中的鸭蛋是报纸捏成,因此很容易被风吹走,教师可选择室内内或无风的日子。许多幼儿对放在板上运东西不是很习惯,会出现一手拿泡沫板,一手拿鸭蛋的情况,教师应该先让幼儿练习几次,再来运,也可以在运送第一遍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运送方法,让幼儿都模仿一下,选择一种最好的方法继续运鸭蛋,效果会更好。

糖宝宝教案(优秀18篇)篇十

1、在游戏中,发展宝宝走路的平稳性。

2、通过活动,让宝宝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1、录音机,《小猫、小鸡、小鸭走》磁带。

2、“五彩鸡蛋”若干、小鸡、小鸟头饰、,脚印垫子、方垫若干,箩筐幼儿人手一份。

导入:

鸡妈妈:“今天天气可真好呀,宝宝们,跟着妈妈一起去草地上去秋游吧。”

“一二一,一二一”

“呀!草地上可真美啊,有美丽的菊花姐姐,有红树叶,黄树叶,我们看了心里可真开心啊,来,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

(师幼共同做健身操)。

(1)蛋宝宝不见了。

跳完舞从一个角落里传来了鸟妈妈的哭声。

鸡妈妈:“咦!是谁哭得这么伤心呀,让我们去看看吧。”

“原来是鸟妈妈啊。鸟妈妈,鸟妈妈,你为什么哭啊?”

鸟妈妈:“我走路走得太急,把我的蛋宝宝给弄丢了,可怎么办啊?”

鸡妈妈:“鸟妈妈,您别着急。宝宝们,我们一起去帮鸟妈妈找蛋好吗?”

鸡妈妈:“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咦,这边没有,咦,这边也没有,蛋宝宝在哪儿呢?”

“哦,这边有这么多蛋宝宝呀,我们一起来装吧,宝宝们,我们动动脑筋看,把蛋宝宝装在哪里呢?”

“我们要轻轻地,一个一个地装,这样啊,蛋宝宝就不会碎了。

(师幼共同把蛋宝宝装入箩筐)。

鸡妈妈:“好了,宝宝们,我们快去把蛋宝宝送给鸡妈妈吧!”

“鸟妈妈,我们帮你找回了蛋宝宝,给你。”

鸟妈妈:“谢谢你们了,可这么多的蛋我拿不了呀,你们可以帮我送回家吗?”

鸡妈妈:“好啊,可你的家在什么地方啊?”

鸟妈妈:“我的家在一个美丽的地方,诺,就在那边,宝宝们要先走过一条小路,然后经过一片小池塘就到了。”

鸡妈妈:“宝宝们,那我们就请鸟妈妈给我们带路吧,我们看看她是怎么回家的。”

(鸟妈妈示范,鸡妈妈在旁边讲解)。

鸡妈妈:“宝宝们,跟在妈妈的后面,我们去送蛋啦!”

鸡妈妈:“孩子们可真能干,帮鸟妈妈找回了蛋宝宝,现在我们要回家了,记住,回去的时候还是要走原来的路。和鸟妈妈再见”

(鸡妈妈带着孩子们从原路返回)。

鸡妈妈:“来,宝宝们,我们继续出发,到别的地方去玩玩吧!”

(鸡妈妈带着孩子们离开活动场地)。

这是一节针对苗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的活动,我的'落脚点比较低,整个活动都是贯穿在一个“走”字上,从“鸡宝宝”们四散寻找蛋开始,层层递进,在送蛋过程中需要经过草地(小脚印),走过池塘(荷叶垫子),然后才到达目的地,在这一过程中宝宝们身上背着小箩筐,这主要训练了宝宝的负重和平衡能力。从整个活动上下来,幼儿首先被故事的情节吸引了,他们是跟着老师的过程一步步带动的,没有任何幼儿游离在活动之外,这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在于我应该在送蛋的过程中增加一些障碍物,以提高游戏的趣味性。这样孩子们的参与性更强!

糖宝宝教案(优秀18篇)篇十一

1、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

2、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并乐于和同伴、教师交流。

3、对科学活动赶兴趣,愿意参加观察、探索活动。

1、各式糖果若干放在玩具柜上:跳跳糖、橡皮糖、棉花糖各三盘。干净的手帕六块。

2、活动室布置成糖果王国。

3、幼儿洗净小手。

(一)引起兴趣:开着汽车到糖果王国:

1、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到糖果王国去玩,好吗?

2、看桌上的糖果宝宝都想和我们做好朋友,你愿意吗?

请你找一个糖果宝宝做你的好朋友,带着你的糖果宝宝到座位上吧。

(二)探索糖的特征:

1、小朋友找到了糖宝宝,谁能告诉我,你的`糖宝宝穿了一件什么样的衣服?

2、现在请你们摸一摸你们的糖宝宝,告诉我你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你看到了糖宝宝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4、(师做吸气状)每个糖宝宝都有不同的气味。你想知道你的糖宝宝的气味吗?

5、教师小结:糖宝宝的衣服是五颜六色不一样的,糖宝宝有圆圆的方方的、扁扁的,———————摸上去有的硬的、有的软的、闻闻他们都有不同的气味。

7、把糖宝宝放在嘴巴中会是什么味道?

品尝几种特殊的糖果:你想不想去看一看,尝一尝?

8、幼儿品尝几种特殊的糖宝宝,并讲讲自己的感觉。

(幼儿交流:糖宝宝在我口中跳呢;我的糖宝宝象棉花一样软;我的糖宝宝酸酸的——————————)。

三、结束部分:

下次我们再到糖宝宝王国来玩,好吗?我们都很喜欢糖宝宝,那多吃糖宝宝好吗?对,我们要爱护牙齿可不能多吃糖宝宝。今天,已经不早了,我们乘汽车回家吧。

糖宝宝教案(优秀18篇)篇十二

1、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2、会念儿歌《糖宝宝》。

3、知道要保护牙齿,不能吃太多糖。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幼儿自带几颗糖果。

一、念儿歌引出话题。

1、教师念儿歌: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2、教师请小朋友们猜猜儿歌说的是谁。幼儿自由发言。

3、教师请一个幼儿来吃颗奶糖,让大家现场感受糖宝宝变小的过程。

二、糖果点点名。

1、教师:你带的是什么糖?你能介绍一下你所带的.糖吗?

引导幼儿说出糖果的名称,比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椰子糖,奶糖,水果糖等。

2、教师:你的糖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从软硬、颜色、形状、包装等上面进行比较。

三、糖果尝一尝。

1、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2、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吗?(变小了)。

3、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糖宝宝》。

“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在区角活动中提供橡皮泥和彩纸,让幼儿自制糖果。

糖宝宝教案(优秀18篇)篇十三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

2、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乐意与教师、同伴交流分享。

3、初步学习使用重叠词,丰富幼儿词汇。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糖果,说出它们的不同。

教学难点:通过生活经验,对颜色进行迁移。

1、物质准备:颜色、手感、味道不一的糖果;糖果卡片挂饰。

2、用糖果布置成糖果王国、国王头饰一个。

3、认知准备:孩子已认识几种基本颜色。

一、开始环节:到糖果王国做客。

1、听音乐开汽车进入糖果王国:

2、找糖果。

教师:孩子们,糖果王国到了,你们看!好多糖果宝宝在欢迎你们,快去找一个糖果宝宝做朋友吧!(师提出要求:拿糖果时不抢,轻轻拿一个,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二、基本环节:感知糖果的特征。

1、幼儿自由地感知、探索糖果的特征,并与同伴交流。

师:你们都找到了糖宝宝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再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糖果宝宝是怎样的。

2、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感知糖果的特征,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1)看糖果、了解糖果的包装。

师:你的糖果宝宝穿了件什么样的衣服?

(2)摸糖果、捏糖果,感知糖果的质地。

师:请你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然后告诉老师或其它小朋友糖宝宝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学习重叠词:软软的、硬硬的)。

(3)剥糖果,了解糖果的外形、颜色。

师:现在请你把糖果宝宝的衣服脱掉,看看糖宝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4)闻糖果,感知糖果的气味。

师:老师闻到了好多糖果的气味,请你仔细地闻一闻你的糖果宝宝是什么味的?

3、尝糖果,了解糖果的味道。

师:请你尝一尝,你的糖宝宝味道怎样?(请幼儿谈一谈品尝的感受)。

4、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在糖果果园认识了许多糖宝宝,每个糖宝宝都有自己的漂亮衣服。糖宝宝有的很软,有的很硬。糖宝宝的颜色、形状也不同,有的圆圆的,有的方方的,有的扁扁的,颜色有红色的、黄色、绿色等。闻一闻还有不同的气味,吃到嘴巴甜甜的,有许多种味道。

5、健康教育:糖能多吃吗?什么时候不能吃糖?(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糖虽然很好吃,但小朋友要记住一次不能吃太多的糖。糖吃多了容易长蛀虫,还会使身体发胖,运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要少吃糖,而且吃完糖后一定要漱口,特别是睡觉前不要吃糖。

三、结束环节。

指令游戏:糖果宝宝真可爱。加强配对及分类能力的培养。

四、延伸环节。

开展活动区域活动,指导幼儿在生活区学习制作糖果。

糖宝宝教案(优秀18篇)篇十四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1—5,说出总数。

2)尝试按数取物,感受数与量的关系。

3)体验与同伴共同参与游戏的愉快情绪。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红、绿、黄糖若干

一、游戏:找宝贝(糖宝宝)

1)今天糖宝宝来和小朋友做游戏,它们都躲起来啦,大家去找找吧。

2)提醒幼儿要仔细地寻找,听到信号回到座位边。

二、集中数数:

1)你们找到了什么?让糖宝宝排排队,数一数有几颗?

2)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你有几颗糖宝宝?

幼儿介绍,教师展示教具,集体数数验证,要求能手口一致点数,说出总数。

3)区别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4)幼儿听信号按数取物,感受5以内数与量的关系,要求听清楚老师的信号。

三、请幼儿品尝糖果,给于成功的鼓励

四、游戏:

糖宝宝找朋友要求唱完〈找朋友〉的歌曲后,糖宝宝按老师的信号找到相应的朋友并拥抱在一起。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糖宝宝教案(优秀18篇)篇十五

1、感知、了解各种糖果的特征,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初步知道按形状分类摆放物品。

3、愿意参与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小糖果若干、糖果盒一个、圆形糖盘、方形糖盘各一个。

一、引入。

1、师:你吃过糖吗?(幼:吃过)嗯、那你吃过什么糖呢?(草莓糖,硬糖,软糖,巧克力,牛奶糖)2、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糖宝宝,来看看,你们认识他们吗二、出示幻灯片,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1、(点出ppt)师:这是糖果屋,糖果宝宝就住在这里面。

看好哦,这里面有许多许多的糖果宝宝,看谁先叫出它的名字哦。

(一边点ppt一边说)。

2、(出示糖果)师:那么多的糖果宝宝啊,今天都到我们这里来了,哈哈,我都喜欢,你呢。

师:那么多糖果宝宝都来了。哎呀!可是他们说啊:"哎呀!找不到家了。"糖果宝宝要回家,谁来帮忙呀?糖果宝宝要回家,谁来帮忙呀。"师:你愿意帮助他吗?(愿意)谢谢你哦!

(二)教师示范把宝宝送回家。

1、(点ppt)师:怎么回家呢?一个圆圆的家,一个方方的家,你们觉得圆圆的家里可能住着谁?方方的家里又该住着谁?(出示糖盒)师:是吗?!圆圆的房子不知道住着谁?方方的房子也不知道住着谁!我们就是找不到,你能不能告诉我。我现在就是找不到,是圆圆的还是方方的?(幼:我来,我来,我来帮帮你)哦,你来帮他啊,哦!谢谢你哦。哎呀,怎么回家啊!

2、师:圆圆的糖宝宝我送你到方方的家里哦,啊?不对啊?

那你来说!哦,我们一起来说。(圆圆的糖宝宝去圆圆的家里,方方的糖宝宝去方方的家里。)。

(三)幼儿动手操作。

1、师:送它回去的时候,要说圆圆的糖宝宝我送你到圆圆的家里去,方方的糖我送你到方方的家里去。

(幼儿分别将圆圆的糖和方方的糖分别送到圆圆的家里和方方的家里。)。

2、评价师:糖果宝宝,你有没有别人的家里去哦?(检查有没有放错)师:圆的、圆的、圆的,都是圆的。方的、方的,都是方方的。

师:圆圆的糖找到家了吗?方方的糖找到家了吗?

谢谢小朋友。小朋友应该说什么?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三、判断糖果的数量、软硬、形状1、判断糖果的数量和软硬。

(1)、(提要求)师:对了,太好了,我们都找到家了,原来糖果宝宝也有家的。

(出示布袋)就像布袋家里也有糖果宝宝哦,布袋家里的糖果宝宝可不一样哦。它说哦,

一、不能用眼睛看哦;

二、只能用手去摸哦。

(2)、师:你看,这里的糖果宝宝,什么颜色袋子里的多一点,什么颜色袋子里的少一点。

(幼:这个多、那个多)为什么?可能这个多,可能那个多。

好的,我请你们来摸一下。(请多个幼儿摸摸)师:你们觉得哪个袋子里的多一点,哪个袋子的少一点?(幼:红色的多,蓝色的少)。

2、判断糖果的软硬。

(1)、师:是吗?!我来摸一下,真的哦,有点猜对了哦。

师:哦,请你来。(幼儿上来摸)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2)、(拿出来)师:我来看一下,一边是1颗糖果,另一边是3颗糖果。

师:1个和3个摸出来了,还有什么不一样呢?只有神气的小朋友才能和糖果宝宝做好朋友的。

师:你觉得怎么样?你呢?(2人)幼:软软的,硬硬的。

(3)、小结:

师:一边是1个,一边是3个;一边是软软的,一边是硬硬的。

3、认识形状。

(1)提活动要求师:好多糖果宝宝啊,老师请你们吃糖,想不想吃?(要)今天的糖果宝宝呀都躲在糖果屋里,刚才那里有糖果屋,这里也有糖果屋。

(出示糖果屋)这个糖果屋说:"我要请你们吃糖,请他吃一颗糖。哎哎哎!记住是一颗糖,小朋友爸爸妈妈说不能多吃要蛀牙的。

师:吃几颗糖啊?(一颗)怎么才能吃到呢!糖果屋说请你到这里来摸一颗糖果,请谁来呢?!

(2)幼儿操作师:好,听清楚,摸一颗软软的糖!(请幼儿上来摸)师:好的,这次摸一颗这个样子的糖,什么形状?(幼:圆)师:终于找到了。这次找个长得像皮球,长得像太阳的糖果,圆圆的,硬硬的(多请几个小朋友)。

四、活动结束,退场师:好,你的是什么样的?你的呢?还有的小朋友没拿到呢,是不是啊,不急,我们回教室再去摸,好不好啊?!

糖宝宝教案(优秀18篇)篇十六

1、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2、会念儿歌《糖宝宝》。

3、知道要保护牙齿,不能吃太多糖。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幼儿自带几颗糖果。

一、念儿歌引出话题

1、教师念儿歌: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2、教师请小朋友们猜猜儿歌说的.是谁。幼儿自由发言。

3、教师请一个幼儿来吃颗奶糖,让大家现场感受糖宝宝变小的过程。

二、糖果点点名

1、教师:你带的是什么糖?你能介绍一下你所带的糖吗?

引导幼儿说出糖果的名称,比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椰子糖,奶糖,水果糖等。

2、教师:你的糖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从软硬、颜色、形状、包装等上面进行比较。

三、糖果尝一尝

1、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2、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吗? (变小了)

3、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糖宝宝》。

“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在区角活动中提供橡皮泥和彩纸,让幼儿自制糖果。

健康教育: 知道糖吃得太多容易得龋齿。不能吃太多糖,勤刷牙保护牙齿。

活动结束

附录

儿歌:

糖宝宝

花纸包里,

有个宝宝,

剥开尝尝,

宝宝变小。

糖宝宝教案(优秀18篇)篇十七

1、学习贴画小鸡的技能,体验贴画活动带来的快乐。

2、能按照数量进行匹配,体验5以内的数序。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1、美工区:圆片纸若干、箩筐、黑色蜡笔等。

2、数学区:夹子、动物卡片、果冻盒、彩色毛根、火车大卡片等。

3、音乐区:录音机、《下蛋了》磁带、“鸡窝”若干。

1、出示粘贴好的'小鸡,“这只小鸡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教师结合示意图讲解小鸡的贴画步骤。

第一步:贴圆、画小尖嘴“鸡妈妈在孵蛋,过了很长一会儿,听到“督督督”的声音,是小鸡在啄蛋壳呢,不一会儿,啄出一个小洞来,露出什么呀?(小尖嘴)。

第二步:贴眼睛“小鸡睁开圆圆的眼睛,东瞧瞧,西望望”

第三步:画小鸡的两只脚“可是小鸡站不起来呀?怎么办呢?。小朋友来帮助它,一、二、三、小鸡站起来;一、二、三、小鸡向前走。小鸡走进花园,开心得玩起来。”重点引导幼儿了解箭头表示的意思。

3、出示《小鸡吃毛毛虫》的操作材料,请幼儿介绍游戏玩法。

4、教师介绍音乐区的游戏,提醒幼儿活动时要坚持。

5、幼儿活动,教师加以适当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画、贴)来表现小鸡。

6、活动评价。

带领幼儿参观粘贴好的小鸡,让幼儿说说自己粘贴的小鸡在哪里,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后,我把孩子们的作品一一展示在走廊上,不管自己的作品如何,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也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得到了成功的喜悦。

糖宝宝教案(优秀18篇)篇十八

1.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并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乐于和同伴老师进行交流。

各式糖果、小毛巾、盘子

说糖盘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糖,它们一样吗?

有哪些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形状、软硬)

小结:糖宝宝的衣服是五颜六色的,有大、有小,形状不同,软硬不同

分糖我们把这些糖分在两个盘子里,一样的放在一起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你是怎么分的?给两个盘子里的糖取名字。

数糖给娃娃喂糖,边数边喂

吃糖你们想不想尝一尝糖宝宝是什么味道呢?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生边尝边交流)

小结:糖宝宝有各种各样的味道

品尝跳跳糖

有一种有趣的糖,吃在嘴里会怎么样?

你们在家里还吃过哪些有趣的糖,以后我们带来和大家一起品尝好吗?

相关范文推荐

    乡村学校推广普通话倡议书(汇总19篇)

    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学生在这里接触到各种知识和人际关系。以下是一些学习心得和体会,来自于一些优秀学生的分享。尊敬的家长们、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

    个人总结与个人工作总结(专业14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提升。在月工作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行业和职业的工作经验和心得分享。时间在不经意间从我们身边轻轻地滑过,同时

    五年级美好的回忆大全(21篇)

    优秀作文具有扎实的文采和准确的表达,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推荐大家多读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从中体会和理解优秀作文的特点和技巧。斑驳的院墙,长

    高中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热门23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对过去的经历进行回顾和反思,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这个经历让我明白了坚持不懈和毅力的重要性,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好的成果。

    健康与美活动方案(热门17篇)

    活动方案是指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或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规划和设计的一系列活动步骤。希望大家能够从以下这些活动方案范文中找到对自己活动策划的灵感和启示。一、设计思路:

    幼儿园小班简单课程教案范文(15篇)

    幼儿园小班是丰富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宝贵时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以下是一些幼儿园小班的优秀教学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1、听故事,理解故事

    寒假生活趣事小学寒假生活趣事范文(18篇)

    优秀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能够展现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接下来,小编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

    荡秋千教案(优秀13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任务进行具体方案和步骤的拟定,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请大家注意以下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中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思考如何应用到自己

    品质试用期心得报告(汇总16篇)

    报告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某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问题。最后,希望大家能够从下面的范文中找到写报告范文的灵感,并在自己的写作中不断提高和进步。不知不觉在财务部已

    第一次下海记事(通用19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精心构思、扣人心弦的文学作品,它能够打动读者的内心。接下来是一些写作方面的经验总结,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看着那一张张充满活力的照片,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