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

时间:2023-12-11 作者:紫薇儿

教学工作计划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教学环境的变化。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以下是一些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实用技巧和经验总结。

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篇一

1、学习用手指点画苹果,使用不同的方法绘画出大小不一,疏密不同的苹果。

2、让幼儿对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产生兴趣,体验点画活动的快乐。

1、准备"苹果"音乐磁带

2、印有苹果轮廓图一张人手一份。

3、黄、绿颜料、红颜料每桌一盘、抹布、围裙、棉棒、苹果。

重点:学习用手指点画出大小、疏密不同的苹果

难点:食指轻轻蘸上颜料点在纸上,不要左右移动,轻轻抬起手。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1、歌表演:摘苹果。

师:"老师在来上班的路上,发现了一片果园,果园里的苹果树上结满了苹果,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到果园里去摘苹果吧!看,老师摘的苹果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呢?"(出示苹果,让孩子观察其形状、颜色和大小)随即打开"苹果"音乐引导宝宝站起来一起边唱边做动作。(两遍)

2、师:"今天,苹果园里可热闹了,除了小朋友们,小熊也来果园里摘苹果了,可是他发现果园里的苹果都被你们摘光了,小熊伤心的都要哭了,怎么办呢?"(鼓励幼儿帮想办法)老师想了一个办法把苹果变出来,好吗?"

二、教师示范讲解。

1、师:"老师要请两个朋友来帮忙变苹果,一个是它。"随即伸出食指,问幼儿:"它是谁呀?"(食指),"还有一个是红颜料。"出示颜料盘。"这个颜料盘里面的颜料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教师:"我请的食指跟红颜料来帮我变苹果。"边说边用实物示意。

示范讲解:"现在我开始变苹果啦,看好了我是怎么变苹果的。"食指食指翘一翘,颜料盘里亲一亲,苹果树上变一变|,变、变、……"

2、师:"噢,原来老师变苹果还要念好听的儿歌呀!""宝贝也来学一学好听的儿歌吧!"引导幼儿伸出食指念二遍。

3、那你们看这里老师变的苹果一个是大的一个是有点小的,你们知道怎么变大苹果、怎么变小苹果吗?(老师再做一遍看了以后请幼儿说说--食指竖起来的时候是小的,食指躺下来点的时候是大的)

4、师:"老师刚才变了一些苹果,哪个小朋友也上来也变些苹果?"请一至两个幼儿示范作画。提醒边念儿歌边变,并请下面的宝宝帮他念好听的儿歌,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出。(苹果变的时候要分开一点,不重叠)

5、师:"果园里还有很多苹果树,上面的苹果都没有了,小朋友们你们愿不愿意给小熊变苹果呀?"

三、提出作画要求。

在变之前老师也变了好几颗苹果树,你们来看看这里有红苹果、黄苹果、青苹果。小朋友你们喜欢什么颜色就去找喜欢的颜色来变苹果。

1、提醒幼儿用食指轻轻蘸颜料,用力变变变。

2、注意手指在画纸上点一下就马上拿开,不要左右移动。

3、强调苹果变在苹果树上。

4、鼓励幼儿这边变变,那边变变,多变些苹果。

5、提醒幼儿及时用抹布擦干净手,不弄脏衣服。

四、幼儿开始点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注意保持画面干净。

五、发挥想象,鼓励幼儿添画作品。

师:"小朋友们,你们为苹果树变出了各种色彩的苹果,果园里不光有苹果树,还有绿绿的草地和芬芳的花朵,请你们为秋天的果园增添丰富的色彩吧。

六、教师讲评。

师:"小朋友们,你们把果园装扮的这么漂亮,小熊可高兴了,他想看一下你们为他变的苹果,谁变得好他就采摘谁苹果树上的苹果。"引导孩子放到旁边的美工板上(布置成树林),互相欣赏。

师:分别出示几张好的作品,讲评,告诉幼儿好在哪里的原因。

七、活动结束。

师:"宝贝们真能干,变了这么多的苹果,小熊说他要把自己采摘的苹果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不过,你们先要把物品好,并把小手洗干净。"

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篇二

1、阅读课文,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声音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写景中抒情的写作方法。

2、细细品味,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阅读课文,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2、 学习作者在写景中抒情的写作方法。

多媒体展示黄果树瀑布的形态与声音,填补学生经验的空白,让学生多感官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学生齐读课题)。

2、复习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

那么作者是通过哪两个方面的描写来表现出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和雄伟壮观的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态 声音)

(师过渡:说到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大家是否记起一首写瀑布的古诗来--学生接讲《望庐山瀑布》)

1、指名背诵古诗:谁来为大家朗诵这首诗?

2、师述: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真是气势磅礴,那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3、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用曲线划出写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句子。

指名交流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4、读悟句子,体会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

(1) 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思考:从哪儿感受到了瀑布的飞流直下的气势?

(2) 指名交流。(重点词:悬挂 宽幅白练 泻下来)(泻:很快地流)

那么你能从这些重点词语中体会到黄果树瀑布的特点吗?(不仅宽而且水流速度非常快)所以黄果树瀑布是气势非凡,雄伟壮观啊。

(3) 那你能通过朗读把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和雄伟壮观表现出来吗?学生练读句子:再读读句子,读出飞流直下的气势。

(4) 指名读句子。

(5) 现在我们一起欣赏一段录像,切身感受一下黄果树瀑布的飞流直下。(多媒体播放瀑布飞流直下的录像)

(6) 再指名读句子:有了直观的感知,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更好。谁愿意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把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画面再一次呈现给大家?愿意的同学就勇敢地站起来。

(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形态,而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撞击岩石后又会形成一种更为奇特的景观--学生接:银雨撒金街)

5、读悟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银雨撒金街的美。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有所感悟以及还没有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提出来进行全班交流。

(2)交流有所感悟的地方(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感受到黄果树瀑布是倾泻而下,速度非常快,撞击岩石的力度非常大,不然怎么会溅起数百米高的水花?黄果树瀑布的确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3)理解银雨与金街(银雨让学生自己说后追问:为什么称水珠为银雨?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景观的喜爱之情。金街教师讲解。黄果树小镇正对黄果树瀑布。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使小镇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中,这便是书中所讲的金街。)

(4)指名读课文:谁能通过朗读把大家带入银雨撒金街的境界。

(5)看来,大家的感受还不深,老师请大家欣赏一段录像,去感受以下那银雨飘飞的景象。(多媒体播放银雨飘飞的录像,师范读:瀑布跌落悬崖,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

(6)指名再读课文:现在谁能把大家带入那种境界?

(7)女生齐读,男生闭目感受。

(过渡:课文从形态和声音两个方面来写黄果树瀑布,我们领略了瀑布的形态美,接下来让我们去听听瀑布的声音。)

1、学生自学。要求:(1)读读课文。用直线划出自己喜爱的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

(2)读读划出的句子,想想感受到了什么?

2、 四人小组交流:把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组员听,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让组员出出主意,把句子读得更好。

3、 集体交流。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1)学生交流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瀑布声音的变化:由轻柔到喧嚣。根据学生交流点出重点词:哗哗 飘 微风拂过 涌 盖过 喧嚣。) (学生交流感受:水声大)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就能听到哗哗的瀑布声响足见黄果树瀑布的壮观。

走近了更是了不得,像潮水一般,而且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结合理解词语:人喧马嚣是一种怎样的声音?你觉得在什么地方会有这样的声音?繁华的大街,刚散场的影院门口。)

(2)指名朗读:那我们该怎样把这种变化把我们的体会读出来呢。

(3)齐读:女生读到就像微风拂过树梢时,男生加入一起读。

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1)学生交流感受。 (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足以让我们感受到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和雄伟壮观)

(2)指导朗读。

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学生交流体会。(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引导学生交流重点词语:直泻而下 雷声轰鸣 山回谷应 乐声奏鸣

(2)这瀑布是多么富有生命力呀,每一颗跳动的小水珠,就是一个欢快的音符,让人感觉到了它那无限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刚才的句子中说(引读: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3)我们一起来认真投入地读一读这句话。

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1)学生交流体会(作者已经全身心地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2)练习朗读。

1、我们欣赏了黄果树瀑布的形,聆听了黄果树瀑布的声,大家一定有许多感触,请你用一两句话来说说自己的感触。

2、学生交流。根据学生所讲板书:大自然的杰作。

3、师述:如此壮美的景象是人工无法雕琢的,只有大自然这位杰出的大师才能铸就。

4、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心中的感受,读出心中的赞美)

1、听全文录音,看瀑布录象,加深体会: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让人心胸开阔,难怪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塑像会沉醉。让我们再来一边观赏黄果树瀑布一边欣赏课文录音,也沉醉一回。

1、请大家欣赏一首小诗,师出示叶圣陶的《瀑布》,配乐范读。

瀑布

叶圣陶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2、匆匆地,四十分钟的时间就过去了,在这个课堂上,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内容也是有限的,但我们的沟通是无限的!此刻,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呢?就让我们在悠扬的旋律中,再次体会沟通的温馨吧!

气势非凡 声音

板书:黄果树瀑布 大自然的杰作

雄伟壮观 形态

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以及黄果树瀑布的相关知识;了解黄果树瀑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思路。

2、学习自由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3、品味语句,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黄果树瀑布的雄壮美,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重点:。

1、理解欲扬先抑的写法。

难点: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

时数: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赏析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导入。

三、释义并造句。

别无二致震耳欲聋干瘪千篇一律陈腔滥调。

四、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黄果树瀑布的特点。

五、合作探究:。

2、浏览全文,思考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认识有哪些变化采用了什么写法。

六、谈感受: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本文给你怎样的启发和感受。

七、品味语句: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

八、练习(二选一)。

(1)描写你观察或欣赏过的自然景物。

要求:描写集中,层次分明,顺序合理,手法恰当,200字左右。

(2)叙述一件你亲身经历过或亲眼目睹过的事,并写出切身感受。

要求:真实感人,条理清楚,200字左右。

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篇四

意图: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范画。

提问:这是一棵什么树?树上有什么?有几个苹果?为什么只有一个苹果呢?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理解内容。

3、教师小结:我们宝宝都愿意照顾苹果树,可以帮助小树捉虫子,清扫树下面的垃圾,为苹果树浇水、施肥、修剪枝叶等。

师幼示范了解画法。

意图:教师幼儿示范,了解苹果的画法。

1、第二年的秋天,苹果树上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苹果。教师用绕线的方法画苹果,边画边念:绕绕绕,绕圈圈,苹果长大啦。

2、请几个幼儿来模仿老师画苹果的方法来画苹果。同时纠正画法,要用绕圈的方法画苹果。

3、教师分发操作,请幼儿独立画画。要求:把白色的地方涂满,不留空白,绕圈不画到轮廓线以外。

展示作品体验快乐。

意图:展示作品,体验快乐。

1、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2、比比谁的苹果画的又大又圆。

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篇五

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有创意地进行感悟交流。

录音、幻灯片、导游员标示牌、导游旗。

1课时

1、创设情景: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很特别的礼物,请听(放录音:瀑布宏大的声音),同学们这是什么声音?(大海、瀑布),这声音究竟来自哪里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块到“快乐读书屋”中寻找吧。

2、感悟交流:

(1)请一名同学读提示

(2)生默读课文,读完说说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交流感冒。

(3)黄果树瀑布美丽壮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把相关语句画出来。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4)请你用赞美、惊叹的语气读一读(指名读,赛读)

(5)出示挂图,边放录像边读(集体读),再次感受它的美丽壮观。

(6)如果你此刻站在瀑布下会说什么?

3、角色表演

请你当一次小导游,用自己的话向“游客”介绍黄果树瀑布。

4、请同学在回到课文看看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或不认识的字。

5、拓展延伸练习:

你还知道我们祖国有哪些壮观的景色,搜集相关图片。

板书黄果树瀑布

排山倒海跌落

壮观

落差74米宽度81米

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篇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以游览的形式导读全文。

(2)、以读代讲,解读重点语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产生对白水河的赞美之情。感悟白水河的奉献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全文,感悟白水河的奉献精神。

难点:感悟白水河的伟大,学习这种奉献精神。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你们以前问我“为什么会知道那么多东西,为什么会知道祖国各地那么多有趣的事?”其实不是因为我去的地方多,而是因为我看的书比较多。有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未免太过功利,但读书确实可以开启人类智慧,增加我们的见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课本去看一下位于贵州省的黄果树瀑布。请同学们自读课文,通过字典把不会的字消灭掉,一会我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学生读文,教师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好,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黄果树瀑布,不过,想要看瀑布得先交门票。同学们看看,这些字,你们都认识吗?(教师出示课件)

生:识字

师:同学们看,这就是黄果树瀑布(出示照片),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这样说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想这首诗不光可以用在形容庐山瀑布也同样适用于咱们的黄果树瀑布。

3.细读课文,把握重点语句

师:同学们为什么作者真是太喜爱黄果树瀑布了,恨不得把所有的赞美都给了它,(出示课件)现在就请你读一读,然后说一说作者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随文指导学生读出文中的气势)

生:读文,讨论

师:同学们那就让我们再次看一看这,美丽的黄果树瀑布吧!(出示视频)

师:多么壮美的黄果树瀑布啊,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件瑰宝,那它的源头又在哪里呢?

生:白水河

师:那白水河又是怎样的一条河呢?

生:风平浪静;平静的小河;默默无闻

师:在文中作者是这样描写的(出示课件)请你读一读

生:读文

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白水河。同学们,是不是很难以想象那么大的瀑布竟然是这么平静的小河汇聚成的。那么让我们一起再读一遍,读出白水河的静,读出它的美。

生:读文

生:(教师总结:白水河成就看黄果树瀑布)板书“成就”

四、板书设计

8黄果树瀑布

瀑布

白水河

雄奇壮美 澄澈静美

白茆中心小学 张蕾

一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 通过具体地语言材料.影像资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 通过朗读体会文中优美词句蕴涵的意境,理解作者的语言和感受,并能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与雄伟壮观。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能使学生感悟到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黄果树瀑布真是太美太壮观了,有一位大朋友去游览了之后,就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下了这无限风光,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他,用我们的眼睛去看,用我们的耳朵去听,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黄果树瀑布的雄壮。

(二)新授

1. 教学2----4节

(单单放瀑声)

(出示第二节)

指名读,其他人找相应词句,之后指名回答

师: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就能听到“哗哗”的瀑布声响,足见黄果树瀑布的壮观,走近了更是了不得,像潮水一般,而且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结合理解词语:人喧马嘶是一种怎样的声音?你觉得在什么地方会有这样的声音。(繁华的大街 菜市场………)从而体现出瀑布声音之巨大。

师:作者为了更逼真地描写出瀑布声音的渐近渐响,他还用了四个传神的动词确切地表达了出来,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学生说,老师点击相应字变红)

师:你从这四个字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相互讨论)

师:现在,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瀑布的声音,体会这种变化吧。 (先练——指名——齐读 男女分层朗读)

过渡:我们还没有看到瀑布,就听到了具有如此震撼力的瀑布的声音,现在就让我们赶紧去看看它的'真面目吧!

师:越来越近了,我们通过树的缝隙终于看见了瀑布,

(先出示图片,再出示第三节)

指名回答第三节中描写瀑布形状的句子,随击点红。

师:现在作者离瀑布是更近了,那瀑布声音更是大的不得了,书上是如何描写的。

师:是啊,那声音就像是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足以让我们感受到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和雄伟壮观,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齐读)

师:当瀑布从高处落下来,撞击到岩壁上时,它溅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浮,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以至于形成了“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一边放录象,一边进行讲解)

师:多美的境界啊!这么美的意境怎能少了音乐呢。(放音乐)现在就让我们在优美的旋律中完整地读读2-4节,再次感受一下黄果树瀑布的雄伟与壮观。

2. 教学5—7节

师:黄果树瀑布铺天盖地似的,飞流直下,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现在我们就跟随着作者自西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走到谷地,和黄果树瀑布来个亲密接触吧!

(出示5---7学生默读)

之后播放录象,学生欣赏。

师:假如你和作者一起来到了谷地,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

(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讲解相应的段落。

a 第五节

学生回答 ,教师相机讲解。

动词撩:让学生联系实际,做动作。并让学生想象一下你在很热的时候,把水撩到脸上的那种感受。

师:这时的“我”已经来到了谷地,仿佛伸手就可以触摸到瀑布,和瀑布零距离接触的感觉是多么的舒服啊。此时此刻,让我们轻轻地捧起书本,用我们充满感情地朗读来感受水珠洒落到 的丝丝凉意,去体会那种舒服的感觉。

b 第6节

(学生回答)

出示两瀑布的图进行比较,突出黄果树瀑布的宽

师:这是因为黄果树瀑布是如此的宽大,所以显得那么气势非凡,雄

伟壮观,也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似乎每一个跳动的小水珠就是一个欢快的音符,让人感觉到了它那无限旺盛的生命力,就像文中所说的,引读(四周乐声……活力)

师:黄果树瀑布的气势是如此雄伟,作者的语言又是那么的生动贴切,所以,我们就更因该用心来读好这段优美的文字。(练——指) (配乐朗诵第六节)

c 第7节

如果学生没有讲到和这节相关的感受,可做如下的引导。

师:面对着如此雄伟、壮观的景象,作者是久久地坐着 ,不愿离去,任凉丝丝的……薄薄的衣衫。

问:同学们,假如你在平时被水打湿了衣服,你的感受会是怎样呢?(学生回答)

师:但是为何作者是任凭着水珠打湿衣衫呢?(同桌讨论,之后指名回答)

师:是啊,在这雄伟的大自然怀抱中,作者十分忘情。他陶醉与“訇然作响的瀑布声中“在大自然神奇的魅力的熏陶之下,作者抛开了尘 市间的烦恼,引读“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无限的生机”心胸顿时觉得开阔起来。

师:我们与大自然面对面,只有用心才能享受到大自然,就让我们也融入到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的不光是景之美丽,更给人的是心之灿烂,就让我们用心来读读这一节。(指名读---齐度)

(在音乐声中,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5----7)

师:从大家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同学们已经深深地爱上了黄果树瀑布了,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气势蓬勃的黄果树瀑布中去了。

3. 第1节

(学生答)

从而引出第一节“黄果树……的杰作。”(齐读)

4. 第8节

师:面对这大自然的杰作,作者沉醉了,我们也陶醉于其中,如痴如醉,就连徐霞客这位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名山大川的地理学家,仿佛都“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

(随即出示第8节内容 徐霞客图片及简介)

(齐读这一节)

师: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天地间悬挂着的歌,她从岩壁上飞泻而下,直扑山谷,她用动人的歌咙谱写了天地间的雄伟的乐章……我们赞美瀑布!我们赏析瀑布!让我们沉醉在瀑布的舞姿中。就连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在游览了黄果树瀑布后也不禁作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随着音乐教师朗读)

瀑布

叶圣陶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三):小结与指导

师:这节课我们在作者的带领下,去黄果树瀑布游览了一番,感受到了他的气势非凡与雄伟壮观。现在我们再一起来回顾一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为我们介绍黄果树瀑布的。

(从进入黄果树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看见了瀑布,水花-------来到谷地的感受。)

(四)作业超市

2. 以我们的虞山为主题,按照游记的顺序写一篇游记。

(五)板书设计

气势非凡

黄果树瀑布 杰作 雄伟壮观

以当地的一种常见的植物,黄果树而得名。以其雄奇壮阔的大瀑布、连环密布的瀑布群而闻名于海内外,十分壮丽。并享有中华第一瀑之盛誉。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西线旅游中心安顺市西南45公里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东北距贵州省会贵阳市150公里,有滇黔铁路、株六复线铁路、黄果树机场、320国道、贵(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贯通全境,新建的清(镇)黄(果树)高速路直达景区。景区以黄果树瀑布为中心,以瀑布、溶洞、地下湖为主体。

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景区内以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为中心,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科学手段,测得亚洲最大的瀑布———黄果树大瀑布的实际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基尼斯记录。黄果树大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有水帘洞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外听、观、摸的瀑布。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考察大瀑布赞叹道: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徐霞客简介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厦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崭新时尚。

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第二阶段为28岁(1613)至48岁(1633)的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至54岁(1639)为纪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9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讴歌名篇

《题黄果树瀑布观瀑亭联》——佚名

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

《黄果树瀑布》——翟培基

白水浩荡群山中,骤止断崖跌九重。

声若雷滚撼天地,势如江翻腾蛟龙。

万里晴空抛碧纱,飞雪喷珠耀彩虹。

水帘洞内观日落,云蒸霞蔚沐苍生。

《黄果树瀑布》——浩瀚秋水

总觉沾衣细雨浓

珍珠溅落百花丛

悟空不见黄果落

水帘洞里赞吴公

《黄果树瀑布》——岁月如歌

势如万马奔腾阵,

声似千山雷劈崩。

天上银河白虎踏,

镇宁潭水巨龙腾。

水帘洞里神仙化,

夜雨金街雾驾乘。

谁把银屏挂九汉,

任凭水画满天升。

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篇七

他折腾了好几年,却什么树也没有种成猴子正望着樱桃树苗抓耳挠腮时,一只美丽的百灵鸟从树枝上飞下来,对猴子说:“猴哥,猴哥,我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你没有吃到水果因为你没有耐心,没有主见,急于求成,所以什么树也没有种成,什么水果也没有吃到”

猴子听了百灵鸟的话,觉得百灵鸟讲得很有道理,于是立刻又种下了梨树。他这次改掉了上次的毛病,耐心地等待着树成活。谁对他说小学生作文大全”于是过了五年,梨树结果了。猴子摘了一大筐梨子。梨子黄澄澄的,大大的,看起来很诱人。猴子吃到了又香又甜的梨子,很高兴。他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比吃到了蜜还甜。他一边吃梨子一边想:“百灵鸟说的话是对的,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要急于求成才能办好事。我要记住了。”

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篇八

一、导入。

1、谈话。

师:同学们,“十一”黄金周才刚刚过去,大家都哪些地方呢?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吧。

(指名回答)。

师:(景点)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或者说它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

师:要是让你用一个词说说置身其中的感受,你会说什么?

2、了解徐霞客。

师:徐霞客是什么人?预习时了解的同学来介绍一下。

出示小贴示。

师:这样一个游历了名山大川的人,见过了各式奇景,为什么会为黄果树瀑布“沉醉”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黄果树瀑布。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字词。

出示:哗哗    人喧马嘶    喧嚣     缝隙。

三叠    撩过来      隔着     胸膛。

沉醉    雷声轰鸣    訇然作响。

师:通过朗读读出你对这些词的理解。

描红这两个字。

2、检查句子。

师:文中有许多长句子,要想读通顺不容易,谁来试试?

出示: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象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三、新授1—4自然段。

1、师:现在,我们就借作者的语言文字来听听黄果树瀑布对我们的深情呼唤,看一看黄果树瀑布给我们的震撼。(揭题)。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黄果树的什么特征让徐霞客那么沉醉?

3、请学生谈论自己的收获,并读读课文中给自己深刻感受的句段。

4、总结板书:声:响。

5、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这响声是一成不变的吗?(点出:渐近渐响)。

(3)、再请学生读一读,体会声音的渐近渐响。

(5)、师: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有几个动词尤其吸引了我,让感受更加真切,你发现了吗?(点出:飘、佛、涌、盖、)请学生再试着读读,体会动词的精妙。

(6)、师:动词用得多好呀!老师也想体会一下。(师范读)。

(7)、师:水声越来越大,都“涌”上来了,这一个字让你感觉到了什么?

换个词可以吗?比如“冒”?

(8)、练习:泉水咕嘟咕嘟从下面(   )上来。

可以填什么动词?说说你的理由。

(9)、师:这水声源源不断,气势磅礴地涌来,声音太大了,大到什么程度?(读书上的句子)大得盖过了一切声响,没有游客的交谈声,没有汽车的发动声,没有动物的鸣叫声……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只”剩下什么?(点出:只)。

(10)、师: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神奇,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竟然包含了如此丰富而震撼人心的内容,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请随着这瀑声好好的品位一下这优美的文字。(配乐朗诵第二段)。

6、师:我完全被吸引了,真想走近瀑布看看。

(1)、指明朗诵第三自然段,同时播放瀑布图片。

(2)、对哪句感受最为形象,读一读。

(3)、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师:恰当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可以展开联想的翅膀,使素未蒙面的景物更加鲜活,跃然纸上。再读一读。

“泻”用在这里给你什么感受?从读中去体会。

(5)、总结:这一段写了瀑布的形,如果也用一个字概括它的特点,你想到了什么?(板书:形  壮)。

(6)、学习重要的还要会灵活应用,你认为这里填什么动词比较合适,出示:

庐山瀑布的水从山上(  )下来。

7、师:瀑布的声音轰然作响,形态气势恢弘,那么它的水花呢?

(1)、师范读第四自然段。

(2)、对第四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朗读出这种美景,出示“小贴示”,补充了解,再读第四段。

(4)、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如何早就这种美景的?

“洒”用得好在哪?读出这种感觉。

8、总结: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瀑布先声夺人的吸引了我们的耳朵,他的声音震耳欲聋,摄人心魄。而当我们走近它又被它一泻千里的壮美所震撼。而它那“银雨洒金街”的奇景更是似真似幻。徐霞客还有我们怎能不沉醉于这瑰丽之景中,又怎能不感叹黄果树瀑布真是(出示:一部大自然的杰作。)读。

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篇九

2、了解绘画活动的.多种形式。

3、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识及审美能力。

了解绘画的多种形式。

锻炼幼儿的审美及生活常识的能力。

2、彩纸,泡泡泥,双面胶,油画棒,水彩笔。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小朋友都有没有见过苹果树,苹果树上都有什么,都是什么颜色的?

2、教师进行提问,幼儿讨论后回答,引出本次活动主题。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分组进行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及材料。

2、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醒幼儿,给予幼儿一定的提示给苹果树上的果实进行涂色或粘贴。

3、涂好,粘贴好苹果后,给苹果树涂上颜色。

三、结束部分:

让幼儿给已经完成的画涂上好看的背景色,向幼儿进行展示并作出简单介绍。

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篇十

1、品味酣畅的景物描写,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2、认识课文开头和结尾的表达作用。

3、培养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个别抒写情感体验的句子。

2课时。

诵读课文一遍,默读一遍。标出自己认为值得品味和觉有疑难的语句,试做批注。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学生观赏黄果树瀑布的图片,谈感受,引入课文。

(二)感知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讲评并作示范。

2、学生提出疑难语句,相互试行解读,教师做适当引导。

(三)阅读探究。

1、作者实地游览后,对黄果树瀑布产生了哪些独特的感受?(“阅读练习”二)

理解:作者实地游览有两个惊喜的发现:瀑布是有声的、潮湿的;瀑布是立体的,可以抵达它的后面。有声的瀑布令作者异常激动;潮湿的瀑布能把“我”淹没;立体的瀑布可与之亲密接触。从文中描写可见,作者沉浸在喜悦、欢乐和激动之中,感受到瀑布那具体的、强烈的生命,产生对瀑布的亲近感和崇高感。(可引导学生通过“抚摸”、“亲近”、“诞生”、“复活”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浓墨重彩的夸张描写去体会。)

2、开头两段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写?(“阅读练习”一)

理解:开头两段写自己看到黄果树的图片并不激动,看到旅游纪念品会产生无聊感。因为这些统一制作的东西只是一种公共的概念,没有个人的、独特的体验,干瘪而空洞。这样写与下文那有声有形有生命的、具体生动的、震撼人心的实景形成反差,突出了作者的独特感受。

3、结尾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阅读练习”四)

理解:结尾写自己在没有到实地游览之前对黄果树瀑布没有什么感受,无话可说,又不愿落入千篇一律的俗套,所以不肯姑妄下笔。我们应当学习作者这种不写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力求亲身体验,非写独特感受不肯下笔的写作态度和创新精神。

(四)揣摩品味。

学生汇报自己认为值得品味赏析的语句,教师加以整合之后,指导揣摩。如:

1、文中反复出现“潮湿”、“抚摸”两个词:“潮湿”强调黄果树瀑布的主要特征;四次出现“抚摸”一词,从触觉方面突出作者与瀑布的亲近感。(或者谈“震耳欲聋”、“魂飞魄散”所表现的听觉和心理上的震撼)

2、“像落汤鸡一样”全身湿透的感觉:所表现的并非大煞风景,而是亲近瀑布的惬意欢愉之感。

3、“它抚摸我,亲近我,拍打我,刺激我,使我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呼吸着水声,呼吸着潮湿。”几个动宾短句排比,突出表现亲近瀑布时痛快淋漓的感受;水声、潮湿本来是不能被“呼吸”的,但此时水声、水气太强烈了,使人感觉呼吸着的不是空气,而是水声和水气,这样表达更直接地显示作者对瀑布体验和感受,也更有诗意。

4、“这里是瀑布的声带,惟一的发言者是瀑布,除此之外,任何话都听不见,哪怕你在赞美,哪怕你像圣经那样说话。”想象奇特,比喻传神,瀑布的声音是从这里发出的,在这里声音比在外头更加强烈,因此用“声带”作譬十分准确形象;“惟一”、“任何”、“哪怕”等句突出了瀑布声音的宏大和美妙,也表现瀑布的鲜明“个性”:狂野任性,目中无人,纵情地唱着自己的歌。

5、“水和落水者的关系,这可能意味着死亡,也可能意味首得救。”“死亡”指的是现实中所面临的危险,即可能成为落水者;“得救”指的是与瀑布零距离接触而产生的对瀑布的真切体验,即心灵上得救了,感受到了瀑布那雄伟宏大的生命和力量。

6、“但我抚摸了黄果树瀑布,我周身湿透,我有湿透的话要说。”前一个“湿透”是通常意义的,物理性的;后一个“湿透”是夸张的比喻,形容情感和生命完成被瀑布所浸染,是心理性和抒情性的。

(五)课后作业。

1、文中写了几个黄果树瀑布?这些瀑布有什么不同?(“阅读练习”三)

2、阅读本教材《同步阅读文库》(八上)吕游的《站在黄果树瀑布上》一文。

第二课时:

(一)比较拓展。

1、讨论:《观第五泄记》中袁宏道对瀑布的观感与本文作者的观感有哪些相同之处?

两文都极力描写瀑布的声音之大(震耳欲聋;闻疾雷声)、姿态之伟(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巨手;水态愈伟)、水气之湿(呼吸着潮湿;以面受沫,乍若披丝)和心理之惧(魂飞魄散;心悸、撼山掉谷)、发现之喜(一阵激动、另一个瀑布在我生命里复活了;疾趋、犹不忍去)。(讨论中要引导学生找出原文句子加以说明。)

学生可各抒己见。于坚的集中表现个人的独特感受,表达更形象,更有感染力,在艺术性、创造性上更胜一筹;吕游的不少地方描写过于概括,如堆砌磅礴、大气、雄壮、神奇、壮观绝美等词,感染力较一般,但他另辟蹊径地写寻源所见,获得“平凡与伟大只差一瞬间”的人生感悟,这是可取之处。

(二)课后作业。

1、完成《伴你学语文》(八上)中《黄果树瀑布》的作业。

2、预习课文《绿》,要求做到流畅而有感情地朗读。标出自己认为值得品味的语句。

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篇十一

2、依次根据画面提问夏天、秋天的有关内容。(挂图变化)。

3、讲到冬天苹果树叶落光了时,利用挂图中苹果树的表情变化,从而加深幼儿对苹果树很寂寞的理解。让幼儿模仿苹果树说话:小鸟,小鸟,你们真是我的好朋友!让幼儿分享苹果树的快乐,感受浓浓的友情。

4、听故事录音完整欣赏故事。

5、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情景表演,加深对童话故事的理解,体味简洁优美的语言。

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篇十二

1、入情入境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的语言。

2、体会文章优美词句蕴涵的意境,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并能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3、联系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4、通过朗读感悟,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体会文章优美词句蕴涵的意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示瀑布,感受特点

2、板书课题,个性读题。

3、让我们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感受这大自然的杰作。

(二)口读心思,声声入耳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朗读把作者听到的展示出来。

2、闭眼听范读,用心感受。

3、全班交流。

(三)熟读成诵,历历在目

1、细读三、四自然段,用一个词形容“看”到的黄果树瀑布。

2、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图文并茂,诱发情感

1、观看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2、默读五、六、七自然段,找找作者的感受,说说自己的体会。

3、师生交流心得。

(五)创造朗读,升华体验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请大家欣赏一首小诗,出示叶圣陶的《瀑布》。

3、朗读、赏析。

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篇十三

1、阅读课文,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声音的特点。

2、细细品味,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阅读课文,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声音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黄果树瀑布的形态与声音,填补学生经验的空白,让学生多感官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学生齐读课题)。

2、同学们读过课文了吗?是不是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

出示: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

那么作者是通过哪两个方面的描写来表现出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和雄伟壮观的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态 声音)

(师过渡:说到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大家是否记起一首写瀑布的古诗来——学生接讲《望庐山瀑布》)

1、指名背诵古诗:谁来为大家朗诵这首诗?

2、师述: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真是气势磅礴,那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3、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用曲线划出写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句子。

指名交流

出示: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4、读悟句子,体会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思考:从哪儿感受到了瀑布的飞流直下的气势?

(2)指名交流。(重点词:悬挂 宽幅白练 泻下来)(泻:很快地流)

从这些重点词语中体会到黄果树瀑布的什么特点?(不仅宽而且水流速度非常快)所以黄果树瀑布是气势非凡,雄伟壮观啊。

(3)你能通过朗读把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和雄伟壮观表现出来吗?学生练读句子:再读读句子,读出飞流直下的气势。

(4)指名读句子。

(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形态,而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撞击岩石后又会形成一种更为奇特的景观——学生接:银雨撒金街)

5、读悟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银雨撒金街”的美。

(1) 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出示:第四自然段

(2) 交流感悟: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

(3)理解“银雨”与“金街”(“银雨”让学生自己说后追问:为什么称水珠为银雨?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景观的喜爱之情。“金街”教师讲解。黄果树小镇正对黄果树瀑布。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使小镇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中,这便是书中所讲的金街。)

(4)请一个小游客读,把大家带入“银雨撒金街”的境界。评价 在指名读

(5)女生齐读,男生闭目感受。

刚才我们领略了瀑布的形态美,接下来我们来感受瀑布的声音美。

1、学生自学。

要求

(1)读读课文。用直线划出自己喜爱的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

(2)读读划出的句子,想想感受到了什么?

2、集体交流。

出示: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1)学生交流感受。

刚进入时听到的瀑布声音很轻,越靠近瀑布声音越大。

(2)那你能把这种变化读出来呢。指名朗读

(3)齐读:女生读到“就像微风拂过树梢”时,男生加入一起读。

出示: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1)学生交流感受。 (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足以让我们感受到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和雄伟壮观)

(2)指导朗读。

出示: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学生交流体会。瀑布的声音大,而且充满活力

引导学生交流重点词语:直泻而下 雷声轰鸣 山回谷应 乐声奏鸣

(2)这瀑布是多么富有生命力呀,每一颗跳动的小水珠,就是一个欢快的音符,仿佛在冲击着游人的每一个细胞,你有没有感受到你的细胞在跳动呀?(引读: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3)我们一起投入地读一读这句话。

出示: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1)学生交流体会(作者觉得自己的胸腔已经打开来了,瀑布流到自己身体里来了,水和人,瀑布和人已经融为一体。)

(2)谁来读读,把这种奇妙的感觉读出来。指名朗读。

1、我们欣赏了黄果树瀑布的形,聆听了黄果树瀑布的声,大家一定有许多感触,请你用一两句话来说说自己的感触。

2、学生交流。根据学生所讲板书:大自然的杰作。

3、如此壮美的景象是人工无法雕琢的,只有大自然这位杰出的大师才能铸就。

4、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心中的感受,读出心中的赞美)

出示: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1、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让人心胸开阔,难怪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塑像会沉醉,我们也都沉醉了。

1、请大家欣赏一首小诗,师出示叶圣陶的《瀑布》,配乐范读。

出示

瀑布

叶圣陶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贵州黄果树瀑布旅游有限公司为了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旅游业务,现在向我们征集黄果树瀑布的广告词,以不断扩大黄果树瀑布在我们江南地区的知名度。请施展你的才能,为黄果树瀑布创作一则广告词。

气势非凡 声音

黄果树瀑布 大自然的杰作

雄伟壮观 形态

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篇十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复习以前学过的李白的一首《望庐山瀑布》,学生一起背诵这首古诗。

2、简介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和形成的原因。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

人喧马嘶、喧嚣、撩过来、聆听、胸膛、谛听。

(2)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住。

(3)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3、轻声读生字,想想主要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什么?

瀑布:声音、杨子、水花散落在黄果树小镇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底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4、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哪几段?

学生练习分段,教师进行评议总结。

第一段(1):具体写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2—8):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1、指名读,理解“杰作”。(超过一般的作品)

2、这一句话应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四)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比一比,再组词。

谛( ) 嘶( ) 聆( ) 膛( )

啼( ) 撕( ) 玲( ) 堂( )

3、造句。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的第二段。

谈话:课文的第二段具体写了作者在黄果树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1、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什么?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声音)

2、这是一种怎样的声音?逐句朗读体会。

“从远处飘来”是怎样一种声音?“像潮水般”又是怎样的声音?理解“人喧马嘶”、“喧嚣”。

3、你能把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这种渐近渐响的声音朗读出来吗?其他同学闭目侧耳倾听,用心去感受这种声响。

4、小结学法:整体感受——逐句朗读体会——感情朗读,想象。

(二)用上述的方法学习第3、4两段的内容。

1、各自读书,勾画。

2、分小组交流、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

第3自然段:

理解比喻句“一道瀑布悬挂……好像一匹宽幅白练……。”“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大合奏”。

第4自然段: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银雨撒金街”是怎样的情景?展开想象进行描述。

(三)学习课文的第5—7自然段。

轻声朗读课文的第5—7自然段,想想在谷底,你站在瀑布的脚下感觉如何?

学生自学,朗读体会。

1、各自谈谈自己的最大感受。

汇报程序:读相关的句子——说自己的理解——再感情朗读。着重理解下面的句子:

(3)“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2、在谷底欣赏瀑布,真让人激动,叫人陶醉,令人振奋。齐读第5—7自然段,读出这种感受。

(四)学习课文的第8段。

1、登上平台,我们又看到了什么?范读。

2、简介徐霞客。

3、指导读好“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这句话。

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篇十五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和孩子一起来到漂亮的苹果园里,绿色的大树,红色的苹果,在这画般美丽的果园里一起摘苹果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我们和孩子一起用画笔将这美丽的自然景色搬进我们的教室中。

在开展《大自然的语言》这个主题时,带着孩子一起散步,在学校旁边正好有一片果林,孩子们对这片果林产生了兴趣,大家讨论着这里有些什么树,这些树上长了哪些水果,秋天的果园里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水果,真漂亮。一个孩子说:“好想去摘一个吃吃呀。”孩子们已经被这美丽的自然风景吸引住了,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教育契机呀,在美术活动中,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题《秋天的苹果树》,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对这个绘画感兴趣呢。我把果林的照片和孩子一起散步的照片拍了下来,活动中回忆起这个画面一定会引起孩子的兴趣。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上也充分体现孩子的自主性,教得痕迹很少,主要让孩子运用自己累计的绘画经验进行画面的构图布局等。最后,我们一起欣赏苹果树的四季变化,让孩子感受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不同美感。

1.画一画苹果树,感受苹果树中红苹果与绿色大树的颜色对比美,感受点与面的组合美。

2.注意画面中苹果的布局,体验油墨分离的绘画方式带来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1.重点:用油墨分离的方式画一画苹果树,感受颜色对比,刷颜料的时候要朝着一个方向。

2.难点:画苹果时注意画面布局。

(一)回忆散步场景,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t:“看我带来了什么呀?”,你们喜欢吃苹果吗?秋天到了,果子都熟了,这个苹果是我去果园里摘的哦。”(教师播放前几天散步拍下来的照片)

t:“看看,这些照片是我前几天散步的时候拍的,还记得我们看到什么了吗?”(和幼儿一起回忆散步情景,一起讨论果园)

(二)欣赏苹果树,引起幼儿绘画兴趣

出示ppt秋季的.红苹果树,欣赏苹果树。

t:“这棵树是我去这片果园里拍下来的,谁来用美丽的语言描述一下这颗树?”

t:“这颗苹果树的树冠怎么样?(茂盛,很大,长满了树叶)

t:“树上有多少苹果呀?他们是什么样子的?(树上挂满了苹果,红色的大苹果)

t:“我很喜欢这颗苹果树,我想把它搬进了我们的教室里来怎么办?那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吧。

(三)和孩子一起画一画苹果树

t:“今天我们要来画画苹果树啦,想一想,首先,我们应该画什么?” (树干轮廓)

t:“然后画上什么呀?”(大大的树冠轮廓)

t:“接下来我们应该画什么呢?是苹果还是树叶呢?”(先画树叶的画我们要等干了才能画苹果,所以先画苹果)

t:“今天我有一种神奇的绘画方式与你们分享。老师用蜡笔在树冠上画上一些红色的大苹果,然后画上柄。”

t:“苹果画好了,苹果除了在树上,你觉得它还会在哪里?(有的熟透了掉下来,有的滚到了一边去,注意苹果的画面布局美。)画好苹果了还要画什么呀?”(树冠的颜色)

t:“我来刷一刷,咦,什么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呀?”(树冠变绿了,红苹果漏了出来。)

t:“请一个小朋友来刷一刷,刷的时候注意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朝着一个方向。”

t:“最后看看哪里没有上色画完就可以了。”

t:“教师出示画好的范例,让幼儿欣赏。”

t:“你们想来试一试吗?”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a.指导幼儿在绘画的时候注意画面的布局。

b.指导幼儿注意卫生好习惯。

(五)讲评

t:“把画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t:“小朋友们的苹果树画的真好呀,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苹果树,谁来说说,这么多的苹果树放在一起有什么感觉?”(很多,很漂亮,好像组成了一个苹果园,好像把果园搬进了教室啦,很想去果园里摘苹果等)

t:“很多小朋友都忍不住想去摘苹果啦,谁来说一说,你最想去摘哪棵树上的苹果呀?为什么?”(从树冠又大又茂密,颜色均匀,苹果又红又圆等方面进行讲评)

t:“谁的苹果树最特别呀?”(从幼儿的创造性发挥上进行点评)

t:“教师总结:“在茂盛的绿色苹果园子里,又圆又大的红苹果挂在树枝上,美丽的像一幅画,让人忍不住想去果园摘苹果。”

t:“我这里还有一些苹果树,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如果你们有兴趣,我们在区域游戏的时候来画画好吗?”

(六)延伸活动:教师播放ppt,欣赏苹果树一年四季变化。

幼儿与大自然有紧密的关系,亲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为幼儿带来了无尽的享受和乐趣。苹果是孩子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水果,选材贴切孩子的日常生活。这个活动中主要让孩子在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感受苹果树中绿色与红色的组合产生的画面美感,对比色对于视觉带来的美感。而且也让孩子欣赏到了点线面组合带来的美感。最后为幼儿设计欣赏苹果树的四季变化可以让孩子产生关注大自然的情感,也能感受到相近色、对比色等多方面颜色对比带来的视觉效果,最后通过活动也能激发孩子喜欢吃苹果的情感。

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篇十六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温暖快乐的故事氛围。

3.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描述苹果的特征。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5.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让幼儿学会与人分享的道理。

1.录音机1台,录音带1盒。

2.苹果,苹果脯,苹果酱若干。

3.每个幼儿主题活动图画书《开心果园》和《快乐手工》各1册。

1、倾听故事。

播放故事录音,让幼儿安静地倾听故事,教师提问:“故事叫什么名字?”

“有什么动物来摘苹果?”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

2、理解故事内容。

(2)启发幼儿说一说:“苹果树上的苹果看起来怎么样的?”让幼儿在苹果树上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苹果,说说它的样子。鼓励幼儿尝试右手或身体做一个又大又圆苹果的形状。

3、联想与分享。

(1)教师问:“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味道是怎么样的.?”你吃过苹果吗?“你喜欢吃苹果吗?”

(2)让幼儿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苹果、苹果脯和苹果酱,说说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4、手工和活动。

指导幼儿按照《快乐手工》的制作步骤撕贴出一个香甜的苹果。

5、简单点评幼儿的作品。

通过此活动,大部份幼儿能理解故事的内容,认识了苹果,了解了苹果的形状特征及其味道;在这个活动进行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大部份幼儿学会了与人分享的道理。

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篇十七

《黄果树听瀑》是新课标实验教材五上选读课文中的第一课。本文是一篇游记,文字优美,想像丰富,比喻生动。全文以“听”字为题眼,在文中多次调动听觉,对听到的声音作细致入微的描写,以此带动对瀑布形象的描述,并将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外形通过想像等形式融入到自身的情感体验中,仿佛自然与人融为了一体,难分难解,从而赞美了黄果树瀑布恢宏的气势、生生不息的活力,歌颂了自然的壮丽、伟大。

1.借助教师制作的“学习小提示”会读“遏、杼、寥”等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或调动生活体验,理解“人喧马啸、响遏行云”等重要词语的意思。

2.通过多读难读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黄果树瀑布及大自然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一、揭题质疑。

1.板书“瀑”,指什么?

学到过跟“瀑布”有关的古诗吗?齐背《望庐山瀑布》。

2.师:我们今天也随一位作家去游一处瀑布,叫“黄果树瀑布”。(板书黄果树)。

文章的题目叫——(读题)。

看到这一题目,心里有什么想法?(为什么说是听瀑布呢?)。

二、读通课文,找出关键句。

1.读通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请抬头看看老师的生字小提示,帮助你读通顺。

一边读,一边划难读的词语,在读通课文后同桌相互读一读。

2.默读,找音、形句。

快速默读全文,用波浪线划一划作者听瀑布的句子;用横线划一划作者看到瀑布的句子。

3.交流句子。

交流找到的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找到一处,读一处。

三、研读重点段,带动理解全文。

1.“车到黄果树瀑布风景区……”一处。

(1)这声音有什么变化?

(2)知道什么是“人喧马啸”吗?现在的'生活中很少有马啸,那么它又是指什么?

(3)感情朗读,读出作者离瀑布越来越近的声音变化。

(4)听着这样的声音,看到的又是怎样的瀑布样子呢?

(5)说说瀑布形状与声音的联系。

(抓织布机上布匹的形与瀑布的形,织布机的声与瀑布的声之间的联系)。

策略:介绍织布机上布匹成形后的样子,让生感觉瀑布与“白绢”的形似、色似;模仿织布机的“哗哗哗哗”声,体会与瀑布声音的相似。读好写瀑布形状的一处,再借助音形联系,反扣读好写声的一处。

(6)小结学法。

师:刚才,我们“未见瀑形先闻瀑声”,在感受到瀑布声音的气势后,见到了瀑布的样子,从而发现了瀑布声音和样子之间的联系。

2.“黄果树瀑布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一处。

(1)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处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想想有什么特点?再读读描写瀑布样子的句子,想想与瀑布的声音有什么联系?读了后同桌或四人小组交流交流,从哪些词语看到了瀑布的声和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联系。

(2)学生自读,交流。

抓住“低音提琴”和“跃入涧底”的联系开展交流。

“低音提琴”,“哗哗”声无规律,学生模仿。

“跃入涧底”,启发学生想像,会出现怎样的声音。举例跳水,水泡的“咕噜咕噜”声。

(3)感情朗读。指名读;女生读声部分,男生读形部分。

(4)这样的声,这样的形,徐霞客描写道——读。

3.“瀑布如雷轰鸣……”一处。

(1)听老师读5、6自然段,闭上眼睛想想:这里的瀑布声又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2)生自读,想想此处“哗哗”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全班情境体验。

(3)齐读6、7自然段。

四、小结全文。

听着这样的瀑布声,徐霞客完全________。

我们听着、读着这样的瀑布________。

五、安排练笔,回扣中心。

(1)你听着听着,听出什么来了?对黄果树瀑布有了什么认识?请写下自己的感受,可以是简短的两三句话。

(2)交流。

(3)怪不得,作者第一句话就说——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4)感情朗读中心句。

六、布置作业。

同学们,这篇课文有很多作者写听到的瀑布声的词语,请大家课后去找出来,把它们写在摘录本上。

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篇十八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中优美、传神的字、词、句,能够用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解决生字词   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沉醉。

声:大             形: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师:同学们,“十一”黄金周才刚刚过去,大家都哪些地方呢?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吧。

(指名回答)。

师:(景点)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或者说它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

师:要是让你用一个词说说置身其中的感受,你会说什么?

2、了解徐霞客。

师:徐霞客是什么人?预习时了解的同学来介绍一下。

出示小贴示。

师:这样一个游历了名山大川的人,见过了各式奇景,为什么会为黄果树瀑布“沉醉”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黄果树瀑布。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字词。

出示:哗哗    人喧马嘶    喧嚣     缝隙。

三叠    撩过来      隔着     胸膛。

沉醉    雷声轰鸣    訇然作响。

师:通过朗读读出你对这些词的理解。

描红这两个字。

2、检查句子。

师:文中有许多长句子,要想读通顺不容易,谁来试试?

出示: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象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三、新授1—4自然段。

1、师:现在,我们就借作者的语言文字来听听黄果树瀑布对我们的深情呼唤,看一看黄果树瀑布给我们的震撼。(揭题)。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黄果树的什么特征让徐霞客那么沉醉?

3、请学生谈论自己的收获,并读读课文中给自己深刻感受的句段。

4、总结板书:声:响。

5、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这响声是一成不变的吗?(点出:渐近渐响)。

(3)、再请学生读一读,体会声音的渐近渐响。

(5)、师: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有几个动词尤其吸引了我,让感受更加真切,你发现了吗?(点出:飘、佛、涌、盖、)请学生再试着读读,体会动词的精妙。

(6)、师:动词用得多好呀!老师也想体会一下。(师范读)。

(7)、师:水声越来越大,都“涌”上来了,这一个字让你感觉到了什么?

换个词可以吗?比如“冒”?

(8)、练习:泉水咕嘟咕嘟从下面(   )上来。

可以填什么动词?说说你的理由。

(9)、师:这水声源源不断,气势磅礴地涌来,声音太大了,大到什么程度?(读书上的句子)大得盖过了一切声响,没有游客的交谈声,没有汽车的发动声,没有动物的鸣叫声……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只”剩下什么?(点出:只)。

(10)、师: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神奇,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竟然包含了如此丰富而震撼人心的内容,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请随着这瀑声好好的品位一下这优美的文字。(配乐朗诵第二段)。

6、师:我完全被吸引了,真想走近瀑布看看。

(1)、指明朗诵第三自然段,同时播放瀑布图片。

(2)、对哪句感受最为形象,读一读。

(3)、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师:恰当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可以展开联想的翅膀,使素未蒙面的景物更加鲜活,跃然纸上。再读一读。

“泻”用在这里给你什么感受?从读中去体会。

(5)、总结:这一段写了瀑布的形,如果也用一个字概括它的特点,你想到了什么?(板书:形  壮)。

(6)、学习重要的还要会灵活应用,你认为这里填什么动词比较合适,出示:

庐山瀑布的水从山上(  )下来。

7、师:瀑布的声音轰然作响,形态气势恢弘,那么它的水花呢?

(1)、师范读第四自然段。

(2)、对第四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朗读出这种美景,出示“小贴示”,补充了解,再读第四段。

(4)、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如何早就这种美景的?

“洒”用得好在哪?读出这种感觉。

8、总结: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瀑布先声夺人的吸引了我们的耳朵,他的声音震耳欲聋,摄人心魄。而当我们走近它又被它一泻千里的壮美所震撼。而它那“银雨洒金街”的奇景更是似真似幻。徐霞客还有我们怎能不沉醉于这瑰丽之景中,又怎能不感叹黄果树瀑布真是(出示:一部大自然的杰作。)读。

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篇十九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多媒体课件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黄果树瀑布。(齐读课题)

2、课文结尾写道(课件出示文字):“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1)(点击课件中两个“沉醉”)从这两个“沉醉”中,你读懂了什么?

2、连徐霞客这样一位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名山大川的地理学家都陶醉了,可见这黄果树瀑布不同凡响啊!你知道黄果树瀑布的什么,让人沉醉其间,不能自拔呢?(声响、形态各具魅力)(板书:声响、形态)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黄果树风景区欣赏一番吧!

(备注:关于描写黄果树瀑布声响、形态的句子,第一课时已划好了。)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描写黄果树瀑布声响的句子,用心在字里行间聆听它的声响。(生默读)

2、你听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声音渐近渐响

——盖过人喧马嘶

——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

3、细心的同学发现了,在不同的位置所听到的声响也是不同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侧耳倾听,用心去感受这声响。(课件播放自制的瀑布渐近渐响的声音。)

4、睁开眼睛,刚才听到的声响感觉如何,谁来用上自己脑中积累的词语来形容?(如果学生说不出,课件显示相关积累成语)

(相机板书:气吞山河)

5、现在,你对文中描写瀑布声响的哪些词句感受更深了?

(随着学生回答,课件相机显示句子)

a、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1)谈感受。

——“从远处飘来”是怎样一种声音?

给人以轻柔、灵动的感觉,那飘过来的声音要细细听才清楚,令前往游玩的人惊喜,快要看到瀑布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引读——刚……树梢。

——渐近渐响,那“像潮水般”又是怎样的声音?

人喧马嘶的声音大吗?现在这潮水般涌过来的瀑布声都盖过了人喧马嘶,够大的声音。文中连用两个比喻,把瀑布比作 和 ,从中让我们体会到这瀑布声越来越响,这响声由 及 。

(2)指导朗读。

远听轻柔似借微风飘来,近听喧嚣像潮水涌过,黄果树瀑布的声响太美妙了!你能把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这种渐近渐响的美妙声音读出来吗?先练练。

指名读。

——你为什么这么读?

齐读。

b、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水声成了

——又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

——好热闹。

女同学齐读。

c、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1)从一个“泻”字中,你看到了这黄果树瀑布是怎样的?(瀑布很高,水从上往下流得很急,伴着震耳欲聋的水声)

——80多米宽的瀑布,从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直泻入犀牛潭中,发出震天巨响,10里之外就可以听到,就像雷声轰鸣,山谷都在回应了,难怪在附近讲话用再大的声音都听不见呢!这声响够令人难忘的,男同学齐读。

——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倾入崖下的犀牛潭中,势如翻江倒海水石相击。齐读。

1、黄果树瀑布气吞山河的声响震撼人心,令人沉醉。它的形态究竟又有什么特点?请自由读课文中描写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句子,会联想的人,应该会从字里行间看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生自由读)

2、刚才读书的过程中,你看到黄果树瀑布是什么样的?(生自由说)

——宽幅白练(相机板书)

——悬挂在岩壁上

……

3、这黄果树瀑布是白水河在黄果树地带形成的九级瀑布中最大的一级,是世界上唯一能够从前后左右上下多角度观看的瀑布,现在我们就从多个角度来欣赏一下。(师播放一组黄果树瀑布静止的图片,相机简介)(这组图片已被处理成视频文件)

4、看了图片之后,相信你们对文中描写黄果树瀑布形态的词句,感受肯定又多了一点。就把你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吧!先自己试读。

指导。

a、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1)又一个“泻”字,这瀑布是怎样泻下来的?

此刻的瀑布成了什么?多么巧妙的比喻,多么生动的形态。壮观哪,30多米宽的瀑布,我们教室最西面到五(3)班的最东面,仅十多米,黄果树瀑布要比这宽三倍!夏季河水暴涨,宽度会有80多米。比庐山瀑布宽多了。而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瀑布的全部都展现在了眼前,多么令人欣喜。

(2)齐读§3。

b、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1)“银雨洒金街”是怎样一种奇景?百闻不如一见,就让我们跟着摄象机镜头,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亲眼目睹黄果树瀑布灵动的模样?(播放一段黄果树瀑布的影片)

(2)现在,谁能不看书,用自己脑海中积累的词句来描述一下这“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从70多米高的悬崖绝笔直泻如犀牛潭中,雾珠升腾白米之高,古人曾写对联称赞它:(课件显示)

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

5、这境界如梦如幻,多美啊!这么美的境界怎能少了音乐呢?(播放一幅“群瀑图”伴音乐)听着优美的旋律,让我们读好三、四自然段。

1、过渡:到了这著名的瀑布前,不让这银雨去淋一番是遗憾,赶紧,顺着石阶往下走,来到黄果树瀑布泻落的谷地边,好好享受一番吧!读读5—7小节,从作者的感受中寻求自己的感受。找到喜欢的语句,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体会,呆会儿与同学交流。

2、现在是我们交流感受的时间了,交流没有唯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谁先来说?

——与瀑布隔得很近,仿佛——尽情享受“银雨”扑面的滋味,好舒服!

我们无法前往享受一番,那就想想夏天体育课后,你撩过不少冷水来洗脸,这会是怎样的感觉呢!(板书:凉丝丝)

——每个细胞怎么会灌满活力的你有怎样的感受?

想象自己端坐在谷底,与瀑布咫尺相望。壮观的瀑布直泻而下,瀑声盈耳,惊心动魄,山回谷应。我们人仿佛置身在圆形的、立体的音乐池中。

——四周的瀑布声好比奏鸣的乐声,自然、美妙,扣人心弦,思绪也自然地飘飞着,身子仿佛就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为之激动、为之兴奋、灌注了无穷的活力。

——原本在大自然面前十分渺小的人,现在在大自然神奇魅力的熏陶之下,耳濡目染,人的胸襟开阔了,人与景合而为一,人瀑相融,人仿佛也成了瀑布中的一分子。

——瀑布的壮美、生机的无限,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种陶冶,所以人们向往自然,都愿意去山水间走一走,看一看,汲取大自然的力量。

2、(反复引读)我们之所以久久……衣衫,是因为聆听……。/// 聆听……生机,所以我们久久……。好深刻的感受呀!作者早已陶醉于“訇然作响的瀑布声中”。

1、(出示最后一段文字)

(1)写。

(2)交流。

3、作者又是怎么赞美的?(出示第一节文字)

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在心底默默地赞叹——(齐读)

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赞叹——(齐读)

4、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天地间悬挂着的歌,她从岩壁上飞泻而下,直扑山谷,她用动人的歌咙谱写了了天地间的雄壮的乐章……我们欣赏瀑布!我们赞美瀑布!现在,我们就借宋祖英的《瀑布》一曲一表我们的赞叹!

1、把黄果树瀑布的美景介绍给家人听,注意用上文中的好词好句。

2、学用游览顺序,仿写一处景物,尽可能的用上文中的好词好句。

板书设计:

声响——气吞山河

黄果树瀑布 形态——宽如白练 大自然的杰作!

感受——人瀑相融

最新菜果树教案(优秀20篇)篇二十

1、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2、掌握儿歌《苹果树》,能根据水果的变换,进行表演。

3、利用声势训练,进行二声部节奏训练,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一、幼儿分排坐好。

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到“小猴爬上苹果树时”左上臂呈九十度上举,五指张开,右手食、中指做爬树的动作,“所有苹果吞下肚”时两手作抱状,并伴随一声响亮的饱嗝,“苹果布丁苹果派,什么水果你最爱”时,用手指逐个点幼儿,最后指到哪个幼儿,就让他说出他最喜欢的水果,然后继续念儿歌,只不过儿歌中的水果可以变成幼儿所说的水果。

二、让幼儿倾听儿歌,打出节奏。

1、老师念一句儿歌,幼儿用手拍一句节奏,儿歌共四句,每句的`节奏都是。

xxxx|xxx|的节奏。

2、要求幼儿用手拍出八分音符的节奏,而在四分音符时用拍腿来表现,也就是每句儿歌的最后一个音用拍腿来表现。

3、完整地把儿歌的节奏打出,要求教师可以用口型来表现儿歌的内容,而幼儿在心里念儿歌,把注意力集中在打节奏上。

三、二声部节奏训练。

1、教师打出xx|xxx|的节奏型,四分音符节奏用拍腿,八分音符节奏用拍手表现。

2、引导幼儿找出与教师所打节奏的不同,一般幼儿都能说出“老师的动作与小朋友是不同的,小朋友拍手时老师拍腿,而在最后,小朋友拍腿时老师拍了两下手”。

3、分成两组,进行二声部节奏训练。

四、表现儿歌。

要求幼儿有表情地朗诵儿歌,第一遍随老师做动作,第二遍分组进行二声部节奏展示,第三遍二组互换节奏型。

五、活动结束。

老师用xxxx|xx|和xxx|xxx|的节奏型与幼儿告别,而幼儿用相应的节奏型与教师告别。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社会暑期的实践报告(专业15篇)

    在撰写实践报告时,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实践的目的、方法和结果,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提升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编精选了一些实践报告的典型案例,希望能够为大家提

    2023年小学四年级课本第三单元(精选20篇)

    优秀作文要能够引人入胜,读者读完之后会被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文笔所折服。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摘录,希望能够给大家展示一些优秀的写作风采。大自然,你好!请问你们是否

    2023年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读后感(优秀21篇)

    读后感是一种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与书中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让思想从书本上升华到生活中。下面是一些经典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开学第一课是我非常喜

    2023年我的成长之路教师演讲稿(优质18篇)

    教师演讲稿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智慧,但同时也要保持独特的个人风格和观点。最后,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不可多得的教师演讲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2023年机床维修保养合同范文(16篇)

    有效的合同协议能够为双方提供法律保护和交易安全,增强合作关系的可信度和稳定性。以下是一些合同协议范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要。甲方:乙方:依据《中华人民

    最新大学上思想汇报大全(17篇)

    思想汇报可以帮助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也是培养个人品格和修养的一种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汇报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参考。敬爱的党组织:学

    2023年佛学院辞职报告(热门22篇)

    辞职报告应该简洁明了,提供必要的个人信息和离职日期等重要细节。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辞职报告范本,供大家阅读和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经过深思熟

    最新学生会卫生部的个人期末总结(汇总18篇)

    个人总结的目的不仅是反思过去的经历,更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想要写好个人总结的话,可以参考一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样例,希望对

    最新大班美术花瓶教案(优质16篇)

    在大班教案中,教师通常会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以便评估幼儿的学习成果。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大班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1、观察了解幼

    最新化学炭的教案(汇总16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一项对教师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教学活动的详细规划和安排。范文中的教学工作计划经过实际教学验证,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化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