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

时间:2023-12-07 作者:GZ才子

优秀作文如同一朵盛开的花朵,它散发出的香气令人心醉神迷。为了帮助大家写好优秀作文,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借鉴。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一

今天,我们班上了一节介绍鸡蛋的公开课。

上课了,老师魔术般变出了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问我们:“猜猜里面有什么?”同学们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争先恐后地想要回答,但没猜对。老师打开了盒子,里面有个袋子,装着几只新鲜的、椭圆形的小鸡蛋。老师拿出了一只小鸡蛋,说让我们把鸡蛋放在掌心,五指合拢,每只手指均匀用力,看谁能把它抓破,就能给自己的小组争得100分。

老师先选出我们班的“小矮人”何韵桃,她用尽了全身力气,手抖动得非常厉害,结果没能把鸡蛋抓破。于是,老师请出了我们班高大威猛的大力士韦兆东,他也用尽全力,还是没能把鸡蛋抓破。老师又让劳蕴瑶在后面请一位老师帮忙,她千挑万选,终于找出了一位男老师,他是闻主任,他似乎不想输给小朋友,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尝试把鸡蛋抓破,可还是没有成功,他还说:“我这次用的力气比拔河时用的力气还要大!”老师问我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我们都疑惑不解。老师告诉我们:原来是因为蛋壳是椭圆的,我们手指用的力气,都会分散到鸡蛋壳的各个部分,所以每个位置只剩下一点点力量,所以抓不破。

我想:昨天,建筑师们从鸡蛋的结构中得到启示,建造了很多又坚固又节省材料的美观建筑,明天,我将从其他事物身上发现更多的奥秘,发明更多的东西为人们服务。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二

一天早上,小虫子、蚂蚁和蝴蝶一起出去玩。走着走着,他们看见了半个鸡蛋壳。小虫子问:“我们可以用鸡蛋壳做点什么呢?”蚂蚁说:“我们来玩跷跷板吧!”他们找来一根木条,和着鸡蛋壳做成了跷跷板玩来。

过了一会,他们不想玩跷跷板了。蝴蝶提议:“我们来玩热气球吧!”小虫子和蚂蚁答应了。于是,他们又找来一块布,把鸡蛋壳当作筐,再找来几根绳子,热气球就做好了。他们坐着热气球,向空中飞去,小虫子和蚂蚁对蝴蝶说:“哇,天空好美啊!真羡慕你每天都能飞到空中欣赏美景”。

到了下午,天上下起了大雨。他们躲在鸡蛋壳里,不时探出头来,看看雨停了没有。

天黑了,雨也停了。他们找来一大片叶子当作被子,躺在鸡蛋壳里看着布满钻石一样的星空,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小虫子、蚂蚁和蝴蝶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三

孙悟空会七十二变,鸡蛋壳也会七十二变,别急别急听我慢慢给你说。

故事是在一个大森林发生的。那天早上小蚂蚁和小虫子正在散步,走着走着它们看见一个蛋壳,它们想:“用它做什么呢?”它们想来想去,终于,它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上次他想玩跷跷板没有底座没玩成,鸡蛋壳可以代替底座。说做就做,它们拿上次做的放到草地上。对了,上次做的是座椅,它们又把鸡蛋壳倒扣过来了,它们坐上跷跷板,你对天我对地,我对天你对地,小虫子怕得大叫,但小蚂蚁却高兴极了。

过了一会儿,小蝴蝶飞了过来,说:“你们光玩跷跷板不觉得很无聊吗?你们到天上看看,天上可美呢”。小虫子和小蚂蚁一起说:“我们不会飞呀,怎么去看呢?”小蝴蝶说:“用几根毛线,破皮球和你们的鸡蛋壳”,鸡蛋壳又变成了热气球,小虫子和小蚂蚁做上了热气球。

下午,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一阵狂风把它们吹到地上,它们把鸡蛋壳倒扣过来,躲在里边,欣赏着美景。

天黑了,月亮爬上了天空,它们把鸡蛋壳变成了摇篮,用一片叶子当做了被子,睡的很甜很甜。

我早就说了吗,鸡蛋壳也会七十二变,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四

鸡蛋真的捏不碎吗?学完第七课,我的心中有个疙瘩越来越大。

“谁来捏鸡蛋?”老师的话犹如一颗石子激起了千层浪。有的同学像一颗挺拔的松树坐得端端正正;有的把小手举得高高;还有的不断叫嚷着:“选我,选我!”

“徐薛睿!”老师竟然选了“柔弱女将”,刚才斗志昂扬的男生立马像泄了气的皮球,都疑惑地看着老师,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徐薛睿一改往日的羞涩,紧紧握住鸡蛋,梗着脖子,目如铜铃,咬紧牙关。不停的调整姿势和角度:一会儿高举;一会儿低垂;一会儿侧摆,像一台升降机,手臂开始微微颤抖。那鸡蛋好似有金钟罩保护着,毫发无损。

“肯定是徐薛睿力气太小了。”有同学嚷道。老师问:“那你们说应该选谁?”“钱奕臻!”我们异口同声道。老师还真的叫了我们班有名的'“大力士”——钱奕臻。他的肚子圆圆的,手上的肌肉好多块。只见他大摇大摆,优哉游哉地走上了讲台,仿佛已经胜券在握了。开始了,只见他脸憋得通红,都股起了腮帮子,鼻翼一开一合,像一头被激怒的公牛一样。手上的青筋都暴了出来,指尖也开始泛白了,一副不把它捏碎不罢休的样子。同学们为他鼓起了掌,于是他重新发力,杏眼圆瞪着鸡蛋,仿佛要用眼神把它电碎。他头发直立,如同跟他有深仇大恨。但最终还是没能把它捏碎。

最后还是老师解开了谜团:“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五

星期三,我们班要举行一次公开课。

老师拿了一个盒子出来,叫我们猜一猜盒子里放的是什么东西。老师话音刚落,我立即举手,。老师叫我回答问题,我站直身子说道:“是鸡蛋,因为鸡蛋容易烂,所以你要用盒子保护它。”老师打开盒子,“啊,真的是鸡蛋!”我说。

接着,老师说:“我有一种方法能让鸡蛋挤不破。”我心里想:老师,你不要瞧不起我们,这只小小的鸡蛋我们怎么会挤不破?老师叫我们班最高大的“大力士”来试一试,“大力士”用了吃奶的力气去挤,可是鸡蛋还是毫无损伤,原封不动地在他的手心里。这时我的心非常急,在下面拿了块橡皮放在手掌心,然后五指用力按,连橡皮都变了形。老师见我这样不服气,就叫我请一位我认为最大力的教师来试一试。我请了闻教师,他呲着牙齿,扎着马步,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鸡蛋还是毫发未损,最后他失望地说:“我已经把吃奶的力气也用上了,比比昨天拔河比赛时用的力还大,还是挤不破。”这下我心服口才服了,眼呆呆地望着那个挤不破的鸡蛋,脑子里满是疑惑。这时,老师在电脑上打出了鸡蛋挤不破的原因,我目不转睛地望着投影,“啊,原来我们的力气是被蛋壳平均分配到各个部位了,各个部位所受到的力气就很小很小了。”我恍然大悟。

从这只普通的鸡蛋中,我的知识又增长了。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六

小虫子、蚂蚁和蝴蝶一起去草丛里玩耍。

蚂蚁发现半个鸡蛋壳躺在草丛里,它高兴地大叫起来:“快来看,这里有一个鸡蛋壳。”小虫子跑过来看了一眼,说:“一个鸡蛋壳有什么作用?”蝴蝶说:“当然有用!我们可以把木板放在鸡蛋壳上做一个跷跷板。”大家马上行动起来。过了一会儿,跷跷板做好了。朋友们轮流坐上跷跷板,一上一下,真刺激。大家开心地玩着,笑着。

到了下午,小虫子看见一个口袋,它激动地说:“我们可以坐热气球了!”大家找来几根线,用线把鸡蛋壳和口袋拴在一起。一眨眼的功夫,热气球就做好了。风来了,大家坐进热气球,随着气球飞上了蓝天,飞呀飞呀,越飞越高。

突然,天空乌云密布,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热气球落到了地上。小伙伴们把鸡蛋壳翻过来当伞,躲在“伞”里面,大家讲着故事。

晚上,月亮升起来。三个小伙伴又把鸡蛋壳翻回来,躺在里面,用一片树叶盖住身子,开始睡觉。很快,他们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七

今天早上我去上了作文课,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捏鸡蛋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让我们每一个人依次上来捏鸡蛋,哪位同学捏碎了谁就赢了。

首先老师让大家选一位胆子最大的同学来作为第一个游戏对象,我自告奋勇第一个上台,老师让我坐在椅子上,将鸡蛋拿在手中用最大的力气去捏那个鸡蛋。我心里祈祷鸡蛋你一定不能碎呀,不然我的头顶就开花了。最后鸡蛋还是真的没有碎哦,我虚惊一场。

接下来真正真正的比赛就开始了,第一个上上去的是马文博同学,他小心翼翼的拿起了鸡蛋,握在手里,使了全身力气去捏,我们听见一小声的咔嚓声以为鸡蛋碎了。然而只是我们想多了,鸡蛋依旧完好无损,他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接下来就由我们依次上台去捏这个鸡蛋,虽然大家都使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一个个牙齿咬得紧紧的,但是依旧没有把鸡蛋给捏碎,我们都很郁闷为什么平时那么容易碎的鸡蛋今天居然没有捏碎,老师最后看出了我们的疑惑和我们解释了,原来鸡蛋可以把收到的力均匀的分散到各个点,承受的力小了,就不容易碎啦。所以学习也是一样了,要各门学科全方面发展,不能偏科,只学自己喜欢的学科,这样我们才可以获得成功,最后考一个理想的学校。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八

今天,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大家想知道吗?让我告诉你们吧!这个实验叫做“神奇的鸡蛋。”咦?鸡蛋怎么能够“神奇”呢?做这个实验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呢?现在就请大家跟我一起完成这个实验吧!

这个实验需要准备一个或两个鸡蛋、敞口玻璃容器、食用盐、筷子和自来水。

材料准备就绪我们开始做实验。首先,将鸡蛋慢慢地放入水中,只见鸡蛋缓缓沉入容器底部,像一只沉重的铅球。我心里充满了疑惑:鸡蛋怎么可能浮起来呢?接着,将食用盐倒入水中,容器底部像在地面上铺了一层厚厚的积雪,可鸡蛋还是没有浮起来呀?我心里有些失落。然后,用筷子在水里快速搅动,再倒入盐,盐融化了,顿时水面一片浑浊,呈现出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像城市里起了大雾一般,我的心脏怦怦直跳,期待神奇的画面出现。最后,我看到鸡蛋慢慢地浮上了水面,这个实验成功了!我忍不住高兴地大声喊道:“鸡蛋浮起来了,鸡蛋真的浮起来了!”

那么,鸡蛋为什么会在盐水里浮起来呢?哦,原来鸡蛋是沉是浮取决于鸡蛋和浸泡的液体的密度,鸡蛋的密度比液体大就会沉下去,比液体小就会浮上来。在这个实验中,因为盐水的密度比鸡蛋大,所以鸡蛋就会浮起来了。

小小的鸡蛋可真神奇!现在你们知道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了吗?马上动手做一做吧!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九

记得上二年级的时候,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最深刻。那就是王老师让我们做了一次有趣的实验:谁能捏破鸡蛋。

“叮铃铃”,随着铃声响起,班里的同学都有序地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这时,老师神秘兮兮地从手里拿出一个鸡蛋,然后班里同学都自言自语地说,“哇,鸡蛋鸡蛋”,“臭鸡蛋,咯咯”,“鸡蛋有什么好惊奇的啊!”王老师见状,叫我们安静下来,说:“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个鸡蛋,它的力气可比在做的各位都要大,不信,你们可以来和它比比手劲。”

这下,我们可热闹起来,反驳说,“一个小鸡蛋我还比不上吗?”,“王老师吹牛不打草稿啊,哈哈哈!”,见我们一个个都不服气,王老师让我们来挑战了。

“我来,我来”,一双双的手举过头顶,生怕王老师看不到自己举手了。王老师先让寿春辉来一下,他既激动又紧张的上去了。王老师先问:“有信心吗?”,寿春辉扯开他的大嗓子喊道:“有!”,只见王老师小心翼翼地把鸡蛋一放在了他的右手心里,他就开始使劲,咬着牙,瞪着眼,力量都集中在右手上了,可是不管寿春辉怎么努力,怎么使劲,鸡蛋还是完好无损。最后,寿春辉只有灰溜溜的走下来了!

王老师笑了对大家说:“还有谁不服输的?”,“我,我,我”应卓杰的声音出奇的响亮。应卓杰比寿春辉要强壮高大,我想这是应卓杰要上去挑战的底气之一吧。“来吧”王老师一点不多言。应卓杰手握着鸡蛋,咬紧牙关,只见他的脸慢慢的变成了红色!“加油,加油。应卓杰,加油”底下的我们都像热锅里的蚂蚱,都跟着应卓杰咬紧牙关,右手使劲,真希望把自己的力气加到应卓杰的身上去。30秒过去了,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可是鸡蛋纹丝不动,而应卓杰和我们都没有了力气,渐渐败下阵了。最终,灰溜溜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接着,王老师又叫了好几个同学去尝试,可是都失败了。

此时,王老师说:“还有谁想试试的?”这时,几乎已经没有举手的同学了,同学们想试可是又不敢试了,因为寿春辉和应卓杰两个班里的大力士都不能把鸡蛋捏破,更何况自己呢?王老师笑着看着我们说:“这个鸡蛋啊,就算把全世界的人的力量加在一起来捏它,他都不会破的,因为啊,我们捏的时候鸡蛋是放在我们的手心的,此时的鸡蛋各个面受力都是均匀的,所以我们都捏不破的。呵呵。”大家似懂非懂!可是我们大家都觉得这个鸡蛋好神奇啊!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十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礼物,你们猜猜这是什么?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这是一枚鸡蛋,可它并不是一枚普通的鸡蛋。它会游泳!”冯老师得意地说,“你们信吗?”我们听了半信半疑。这时,只见老师拿了一个杯子,接满水,又轻轻地把圆溜溜的鸡蛋放在接满水的杯子里。结果,鸡蛋沉了下去,像一个潜水员似的在水底一动不动。“老师在说大话……”同学们议论纷纷。这时有的同学说:“把鸡蛋砸碎,把鸡蛋壳扔掉,鸡蛋黄就可以浮在水面了。”有的说:“盖上水杯的盖子,左右摇晃。”大家各抒己见。

冯老师摇摇头,接着拿了一个盒子,里面装着神奇的东西。老师先让我们观察,那神奇的物质晶莹剔透,像一片片雪花。接着,我们用手摸一摸,像细沙一样。我们又闻了闻,什么味道也没有。这时有一个同学很调皮,趁老师不注意抓了一大把,尝了一下,说道:“真咸!”原来是盐呀!这时老师也抓了大把的盐,我们以为老师也想尝一下,结果老师把盐放在杯子里,盐像雪花一样纷纷落下,铺在了杯子的底下。接着又用筷子搅拌。鸡蛋跟着筷子旋转好像生气地说:“别弄我啦!吵死了!”正在这时,我们发现鸡蛋慢慢地浮了起来,像害羞的小姑娘似的。

原来,加入盐的水,要比清水的浮力大,所以鸡蛋会浮上来。

真是太有趣了,我知道了鸡蛋怎么游泳,回家我也要试试。

冯老师说:当我读到“老师也抓了大把的盐,我们以为老师也想尝一下“时,冯老师不禁笑出了声,多可爱的孩子,多真实的想法,有时孩子的文章,不一定是用了多华丽的辞藻,但一句真实的话语,真实的情感更能打动人。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十一

上课铃响了,作文老师刘颖手拿两枚鸡蛋,面带微笑地走上了讲台。见到刘老师手中的“道具”,同学们立即小声地猜测起刘老师这次又会让我们写什么类型的作文来。

只见老师背过身去,一声不吭地在黑板上写下了“锤子锤蛋锤不破”7个字。写完后,刘老师神秘地说:“最近我学会了一种魔法,我能做到黑板上写的这点,你们信还是不信呢?请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话音刚落,就有不少人举起了自己的手型“抢答牌”。

同学们的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特别是相信刘老师的理由极其搞笑,有“拍马屁”型的:“因为刘老师的能耐比我们的能耐要大,没有刘老师做不到的事,我相信!”有“现学现卖”型的,竟然把前天刚学过的课文中的“文眼”给搬了出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有“推理”型的,把每位同学的心声吐了出来:“坚决相信,不然怎么会有作文内容可写呢?”……听了这些理由,同学们纷纷作出了吐血状。

接下来,就是见证刘老师创造奇迹的时刻了。刘老师将其中一个鸡蛋放在讲台上,将全班公认的“大力士”张成请上台,递给他一个“超级大锤子”——班牌。只见张成用“锤”奋力向鸡蛋一锤,鸡蛋立即被锤得“面目全非”、“粉身碎骨”。教室瞬间一片哗然,同学们纷纷指责起刘老师骗人。刘老师依然满面笑容,不急不忙地说:“我没有骗你们,锤子锤蛋锤不破嘛!锤子又没有破!”她还得意地举起班牌,并翻了个面,示意“锤子”真的`没破,同学们又是一片吐血状。

接着,刘老师拿出另一枚鸡蛋,问同学们:“谁能将这枚鸡蛋立在讲台上……”没等老师的话说完,教室里已站起来一片“绿树”(同学们的校服是绿色的)。老师请上了有“捣蛋鬼”之称的倪盖伊来完成这个艰难的任务。可是他费了半天劲,忙出了一头汗,怎么也不能让鸡蛋立在讲台上。他又气又急,眼珠骨碌一转,举起鸡蛋往讲台上一砸,鸡蛋又圆又尖的底部被砸成了“平地”,稳稳地立在了讲台上了!

在同学们的欢笑声中,刘老师的“醉翁之意”也揭晓了——围绕两枚鸡蛋事件写篇千字作文。

回家后,写完关于两枚鸡蛋的作文,我多了个心眼:狡黠的刘老师不会因为写一篇情景作文便弄出这么多的玄虚来吧?仔细琢磨,两个鸡蛋,一个不破,一个不立,合在一块寓意不就是不破不立吗?不破除旧的,就建立不起新的!刘老师用心真良苦,她不仅是在教我们写作文,还在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暗地里教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做人的道理呢!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十二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老师带来了两个鸡蛋和两个盘子,我还发现语文书下面压着面粉。

老师一进来,教室就炸开了锅,有的说:“老师是给我们吃鸡蛋吗?”还有人说:“是砸鸡蛋吗?”后来,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吹鸡蛋”比赛。我想:鸡蛋又不是气球,怎么吹呀?接着老师说了一下比赛规则,老师又说:“下面我们选两个选手来‘吹鸡蛋’。”这回教室又炸开了锅,有人说胡榕芳,有人说周微……,最后老师选了钟镇齐和胡榕芳。

老师用红领巾遮住了两人的眼睛,然后悄悄的把鸡蛋换成了面粉,大家在一旁偷笑。有的人忍不住了:“不要吹,那是面粉,不能吹!”

老师一声令下:“开始!”于是两人就鼓起了腮帮,活像两个鼓起腮的大青蛙。有的同学站起了准备跑开,随着“呼……”几声面粉飞了起来,像一朵朵白色的雪花在空中飘散,又像一朵大大的云朵,还像一个超级大的棉花糖,应该很好吃。黄庆莹和郭毅铭跑的挺快,他们的桌子都白了。再看吹面粉的'两人,脸上粘满了面粉,像戴着白色的面纱。黄月明用手粘了一点面粉尝了尝说:“好吃!”。同学们都大笑。

比赛结束了,因为钟镇齐吹的太卖力,头发都有些白了,像个小老头。老师大声宣布:“钟镇齐同学赢了!”同学们欢呼起来,再次炸开了锅了。胡榕芳虽然没有赢也很开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嘛。

暖暖的阳光射进教室,照的同学们的脸红彤彤的……。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十三

今天,在课上,徐老师拿了三个鸡蛋。

徐老师说鸡蛋可以握不碎,我当时就想,鸡蛋怎么握不碎呢,李政泽说:“握鸡蛋的奥秘是什么?”孙旭第一个走向讲台,他小心翼翼的把鸡蛋放在手心,他紧握鸡蛋,紧紧的往下压,孙旭没有把鸡蛋握碎。

握信心满满的走上讲台没有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居然握碎了,最后李政泽走上讲台,他紧紧地往下压,居然也没有压碎。

然后,徐老师说:“赵崔阳你再试一试能不能把这个鸡蛋握碎?居然最后一个鸡蛋又被我给握碎了,鸡蛋的表面是凸面,他能承受惊人的力量,人们用这个原理,制造了拱桥。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十四

鸡蛋,多么平常的一个东西,平常人们甚至忘了他。可是,在如此平凡的鸡蛋身上,我却看到了一种值得学习的精神。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鸡蛋十分的脆弱,只要轻轻一敲,鸡蛋壳就会马上破掉,蛋黄和蛋白也会流出来。如此脆弱的鸡蛋,有什么可贵的品质,你可能会这样问。可是,如果把鸡蛋放进锅里,加点水加热后,你再碰碰它,你就会感觉到鸡蛋壳的坚硬,如果把蛋壳弄碎,摸摸蛋白,就会惊奇地发现,蛋白竟变得十分有韧性。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难道是告诉我们煮熟的鸡蛋更硬吗?当然不是。鸡蛋是那么脆弱,可是经过高温,却变得十分坚硬。生活也不是这样?我们就是鸡蛋,高温就像生活中的失败与煎熬,面对这些,我们应该像鸡蛋一样,磨练自己,变得更坚强。如果我们在失败中一次次站起来,在跌倒中一次次爬起来,我们就会像鸡蛋一样,变得更硬、更强。让我们一起做生活的强者。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十五

人生有许多第一次:第一次说话,第一次学走路,第一次乘飞机……第一次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它是你前所未有的新鲜经历,它犹如初次绽放的花蕾,总会有甜蜜的芬芳萦绕在人们心间。

今天,我第一次煎鸡蛋,这次煎鸡蛋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感受到了只有经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成果,才是最好的。

开始煎鸡蛋了,我拿来平底锅和铁铲,放入水池,冲掉上面的浮土,把锅架上灶台,再开火……咦,怎么打不着?哦,对了,爸爸炒菜时,还要把那个“钮”向下按一下呢!我学着爸爸的样子:叉着腰,把钮按下去,再一拧就ok啦!

我刚要放油时,忽然想起水和油同时倒在锅里会“炸锅”的。我立即把油放到了桌子上,接着把铲子上挂的水珠擦干净了。

锅干了,我把油放入碗中,再一点一点地倒,以防遇到“不测”。一勺,两勺,三勺……呀!油都洒在外面了,没关系再补一勺吧!放完油后,我站在一旁等待油热。

油热了,我拿来鸡蛋往锅边一磕,鸡蛋便在那清脆的碰撞声中裂开了,我拨开鸡蛋皮,鸡蛋从空中落下,只听“哗啦,哗啦,哗啦,哗……咝……”,鸡蛋如雪花般散开,只见鸡蛋由透明变成白色,蛋黄由液体变成固体,“咝,咝”的声音不绝于耳。我熟练地拿出盐罐,把盐撒在摊好的鸡蛋上面,再把它用铲子从“a面”翻到“b面”,过了一会儿,我又把它翻回“a面”,再这样翻几次,煎鸡蛋就新鲜出炉啦!我故意把抹布搭在肩上,端着菜说:“小二上菜啦!”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十六

老师笑眯眯地看着我们,说:“想来试试的请举手。”老师请小明上去。小明自信满满地走上了讲台。他随便挑了一个鸡蛋,握在右手里,笑嘻嘻地开始用劲。老师拿着一个碗跟着小明的手在动,随时准备接着蛋液呢。我们睁大了眼睛,屏息凝视。一会儿,小明绷起了脸,咬紧牙关,使出了吃奶的力气,鸡蛋却安然无恙。小明不再握了,老师说:“再试试?”小明红着脸,小声说:“老师,我尽力了,握不破。”老师挥挥手,小明垂头丧气地走下了讲台。

小刚自告奋勇走了上来,拿起了最小的一个鸡蛋,用力握了起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的脸憋得通红,鸡蛋却毫发无损,只好放弃了。

后来又有几位同学去握,但都没有成功。同学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他们的力气太小了吧!”“怎么会这样呢?”“假鸡蛋吧?”“那是像鸡蛋的石头吧?”

老师清了清嗓子,同学们马上安静下来。“我们班谁的力气最大?”老师问。同学们都把目光投向了小辉,小辉比老师高半个头,膀大腰圆。他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上了讲台,小心翼翼地拿了一个鸡蛋,握了起来。一会儿,他那挺直的腰就向一旁歪了下去,手臂由于用力而微微颤抖,手指关节都变白了,可就是奈何不了这个鸡蛋。

老师说:“你们知道为什么握不破这个鸡蛋吗?”同学们都摇头晃脑起来。“大家猜猜看,一只手同时握两个鸡蛋,结果会如何呢?”老师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大家把头摇得像拨浪鼓:“绝对握不破啦!”老师叫了一个文文弱弱的女同学上台。她激动得满脸通红,拿起两个鸡蛋(我知道老师为什么特意挑小小的鸡蛋了),闭着眼睛一用力,“啪”,有一个鸡蛋竟然破了,蛋液不偏不倚地掉进了老师拿着的碗里。太奇怪了,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

老师不紧不慢地解释:“鸡蛋壳是一个薄壳结构,你握一个鸡蛋时所用的力气会均匀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从而无法把鸡蛋握破。”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如我国的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等。“可是两个鸡蛋一起握的时候,力气就不会均匀分散,而是大部分集中在了两个鸡蛋相接触的地方,所以很容易握破。”听了老师的话,我们恍然大悟。

原来,一个小小的鸡蛋壳,也有这么多奥秘!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十七

边看电脑边吃零食,一直到中午。

零食吃完了,肚子好饿。我望着那一大堆零食包装袋发愁。哎,可见,零食是填不饱肚子的……有了!我可以自己做饭。

我上网查了资料,发现最简单的就剩煎蛋了,也许,我能做的也只有煎蛋了……。

带着一点点好奇、兴奋和激动,我拿着印好的步骤来到厨房。

我慢慢地往里面倒了一点油,在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对准锅边狠狠地敲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掰开倒入锅里……

额,勉强能吃,可为什么一点味道都没有啊!

于是乎,倒。

晚上,羽灵回来了。

羽灵那家伙坏笑着一点一点向我走来,慢慢吐出一句差点让我咽气的话:“我可怜的哥哥在家饿了一天吧,好像又瘦了一圈呢!”

后来,我想起了一句话三个词:吸气、呼气、咽气。

山东临沂苍山县车庄中心小学二年级:李羽。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十八

一天早上,阳光明媚,小虫子、蚂蚁和蝴蝶在草地上捡到了一个破鸡蛋壳,蚂蚁说:“我们给鸡蛋壳做一个跷跷板玩吧。”三个小伙伴说干就干,它们找来了一个雪糕棒,把鸡蛋壳放在中间,做了一个跷跷板。三个小伙伴轮流玩了起来,跷跷板一上又一下,当当,当当当,绿油油的草地上传来了阵阵笑声。

过了一会儿,蝴蝶说:“今天的天空真蓝呀,我们飞上去看看吧。”小虫子和蚂蚁不好意思地说:“我们不会飞,怎么上去呀?”蝴蝶说:“这事好办,我们来做个热气球吧!”于是,它们又找来一块红布和几根绳子,做了一个漂亮的热气球。呼呼呼,哇!热气球升起来了,三个小伙伴坐上热气球,兴奋地大叫:“我们飞上天了,蓝天真美呀!”

到了下午,天空突然下起雨来了,三个小伙伴一起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它们把鸡蛋壳顶了起来,躲在里面避雨。

天黑了,月亮出来了,星星困得眨眼。三个小伙伴玩了一天也累了,它们找来了一片树叶,当被子盖在蛋壳上,不一会儿,它们就美美地睡着了。

就这样,它们度过了快乐而又美好的一天。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十九

今天,我有一个重大的发现!

星期日,我来到作文班,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让我们做一个实验:把鸡蛋握在手里,看看能不能握碎。我心想:这么脆弱的鸡蛋一握肯定碎了。第一个上台做实验的是小杨。小杨充满自信地走上了讲台,她把鸡蛋放手里用力一握,接下来的情景,真是让人下巴都惊掉了:鸡蛋安然无恙地握在小杨的手里。轮到我的时候,我想起了小杨上场时的情景,不由的紧张起来。

我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在手里,用尽吃奶的力气一握,这时鸡蛋像石头似的那么硬。一丝裂痕都没有,难道老师的鸡蛋里放进了石头?可是这不太可能啊。我感到很奇怪,带着疑问,上网一查,原来鸡蛋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把受到的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发现了这种薄壳结构建出了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如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它很多著名建筑物。

小小的鸡蛋居然隐藏了这么大的秘密,我要好好学习知识,发现大自然更多的秘密。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二十

“小小鸡蛋一颗,反映人生准则”。鸡蛋拥有着椭圆形的身躯,在数学中,它拥有着近乎完美的几何性;在生物学中,它代表着一个可爱的生命;在生活中,鸡蛋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食物,几乎每天在餐桌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然而就是这小小的鸡蛋,也很不平凡。从鸡蛋的挑选到最终的食用,处处体现了人生的准则,让我们认识到生活的准则。

在生活中,你知道怎样挑选鸡蛋吗?如果不知道,那就问问你的长辈吧!他们一定会告诉你,要挑选个头均匀、表面干净并具有一定光泽的鸡蛋。摇一摇,听鸡蛋内部是否成流动状态,以分辨鸡蛋的好坏。也许你会说:“这未免也太麻烦了!”可是在人生当中,人们在挑选你是否为一个有用的人才时,会比挑鸡蛋更麻烦、更严格。观察鸡蛋的外部,就像在观察你的外貌和言谈举止;而关注鸡蛋内部,正如在关注你的修养和内涵一样。只有合格的鸡蛋才会被发现并被购买。而人也是这样,只有优秀的可用人才,才会在机遇来临时,抓住机遇并且取得成功。正如那句话所说的“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有一个成语叫以卵击石,意思是用鸡蛋打石头,比喻自不量力、自取灭亡。它看似是一个贬义词,当在无谓的`事情上做出牺牲,是很愚蠢的。但孟子曾经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正如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就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关于鸡蛋的吃法有很多,例如煮鸡蛋。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两个人每天早餐都是一杯牛奶和一个鸡蛋。甲把鸡蛋往锅里一放,就去梳洗或干点儿别的事,等再回来时鸡蛋已经煮好了;而乙用一个差不多刚好装得下一个鸡蛋的专用容器,下面焊一个托盘,然后加满水,1分钟水就开了,3分钟就关火。关火后他利用余温再煮3分钟,把鸡蛋煮到刚刚达到营养价值最高的状态。接下来用凉水泡3分钟,使鸡蛋很好剥开。甲乙相比,乙节约了4/5的水和2/3的热,同时还让鸡蛋达到了最佳的营养状态。故事中说到的甲和乙,他们有着不同的态度,用不同的态度去对待同一件事,结果会是不一样的。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在人生中,也许会决定人一生的成败。

当你要剥开鸡蛋皮时,你看到的鸡蛋是什么样子的呢?此时,它一定是比生的时候硬了。鸡蛋原来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壳保护着它呈液体的内脏,但是经开水一煮,它的内脏变硬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原本内心脆弱,但在经历逆境之后逐渐变得坚强。

如果你不慎将生鸡蛋和熟鸡蛋混在一起,你又将怎样挑出熟鸡蛋呢?想必你会脱口而出:“用旋转法,让鸡蛋转起来,转快的是熟鸡蛋,而转几圈停下来的,就是生鸡蛋了。”没错,可你想过为什么吗?那是因为生鸡蛋的重心不在一个点上,所以不能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转不起来;熟鸡蛋则不同,它成为一个整体,能够快速地旋转。就像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一个人不能完成所有的事。那么人就要学会合作、学会团结。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将事情做完整、做完美。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就是这个道理了。

一枚普通的鸡蛋,它在生活中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事物,但只要你留心观察它,就会发现成功=准备+机遇,就会发现失意也可以转化为成功,就会发现人的一生应无畏地追求正义,就会发现不同的态度促成不同的结果,就会发现挫折也能使人成长,就会发现人们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就能发现其实鸡蛋是不平凡的,因为人们能通过它知道做人的准则,发现无处不在的生活准则。如果大家都能遵守上述的准则,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梁月阳指导老师:邱萍。

神奇的鸡蛋六年级(优秀21篇)篇二十一

我非常喜欢吃鸡蛋,炖鸡蛋,煮鸡蛋,鸡蛋汤等等凡是用鸡蛋做的食物我都爱吃。可是我发现生鸡蛋放到哪儿,总是懒洋洋地“躺着”,能不能把一个生鸡蛋立在桌面上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做了这个实验。也许有人认为这不可能,那就瞧瞧我的实验吧!

第一个:我从冰箱里拿了一个鸡蛋,轻轻放到桌上,小心翼翼地扶着,可是我的手刚一准备离开,他就往我手心躺,好象总想依靠我,一点也不想离开我自己独立。我耐心地扶了好一会儿,小心地在那里试来试去,鸡蛋还是立不起来,我急了一头汗,鸡蛋也急了“一身汗”!3分钟过去了,5分钟过去了,又坚持了一会儿,我用手扶正,慢慢地,慢慢地把手挪开。哇,鸡蛋神奇的站立起来了!

看!鸡蛋真的站在桌子上了!

第二个:有了成功的体验,我兴致越高了,又拿了一个鸡蛋,过了几分钟,第二个鸡蛋也不甘示弱,争气的站立起来了!实验再次成功,我高兴急了!做实验真是又好玩又神奇!

快看,第二个鸡蛋也很争气哦!

瞧,两个鸡蛋都竖起在台面上纹丝不动!

这个游戏的奥秘是什么呢?

实验揭秘:静止的'鸡蛋通常是“躺着的”,这是由于它的重心靠近这一侧的蛋壳。事实上,表面看起来十分光滑的鸡蛋,内部质量分布不均匀——蛋黄的密度比蛋清大,而且在鸡蛋大头的一端还有一个“小气囊”。鸡蛋的蛋黄被两条带状蛋白质牵引着固定在靠近蛋壳的一侧。

当用力摇晃鸡蛋后,蛋黄会因为脱离开带状蛋白质而下沉;如果摇晃得足够好,鸡蛋内的所有成分都会混在一起。这样,鸡蛋内部的成分都可以自由流动。

因此,当扶直鸡蛋的时候,鸡蛋的重心发生转移,就可以让鸡蛋大头向下平衡不动了。当然,鸡蛋里空气的上升、鸡蛋内部成分的下移及最后稳定下来都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实验经验:有什么方法能让实验成功率高呢?通过实验我发现:事先必须用力地将鸡蛋摇几分钟,把鸡蛋的内部搅乱,然后把它较大的一端向下放在桌面上,用手扶正,慢慢地、慢慢地把手移开就有可能站立。快!大家也来试一试!

我的实验感悟:通过做这个实验我发现做什么事都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失败了就轻易放弃。

妈妈的实验感悟:和孩子一起做实验,真是其乐融融,惊喜多多,即锻炼了孩子动手能力,创新意识,还增进了亲子的感情!太开心了!其实很多事情,在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时候,不是不可能,而是思维定势在作怪。只要我们突破常规别被所谓的常规所束缚,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只是一步之遥!

鸡蛋站岗!

自评:我以前也听说过哥伦布让鸡蛋站立起来,魔术师让鸡蛋站立起来,可他们都用了外力。今天我的实验可是不靠外力,最后鸡蛋自己站立的!我做第一个时,鸡蛋连摇都没有摇,最后鸡蛋站起来了!当过了一个小时再去看时,两个鸡蛋居然还端端地站在桌面上,象两个站岗的卫兵守卫着我家的厨房!

相关范文推荐

    一路上有你初二(汇总16篇)

    优秀作文能够体现作者的个性和思想深度,给人以启发和感受。小编整理了一些备受赞誉的优秀作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阳光倾斜而下,动听的旋律,喃喃的乡音,如一股清新的风

    五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小学(实用20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实施步骤,以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小编整理了一些与不同班级类型和特点相适应的班主任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述职述法述意报告(精选15篇)

    在撰写报告范文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目标读者、交流目的和要传达的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文档结构和内容。如果你正在准备写一份重要的报告,那么以下范文可以给你提供一些

    狐假虎威读书心得(优秀15篇)

    读书心得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总结自己的阅读历程,发现提升的空间和不足之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读书心得分享,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探讨所读书籍的价值和意义

    给小学老师的一封信(专业16篇)

    优秀作文需要有独特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通过阅读优秀作文片段,我们可以了解到优秀作文的写作风格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亲爱的王老师:您好!

    艾滋病宣传讲话稿(热门14篇)

    讲话稿的写作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特点、场合背景等因素,以确保能够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讲话稿片段,这些片段中包含了一些感人的故事和观点,相信

    社会实践经历报告(模板15篇)

    社会实践报告是对所参与的社会活动进行客观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被评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供大家参考学习。

    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五年级(实用19篇)

    优秀作文不仅在思想上具有独创性,而且在语言运用上也能够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随后,我们将会给大家分享一些优秀作文的典型范例,供大家参考借鉴。今天,我读了《365夜

    职工考核个人总结大全(20篇)

    个人总结是对自己在一定时期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的总结与归纳。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个人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的灵感。我将遵守医院和

    家庭教育读后感(优秀22篇)

    每一次读后感的撰写都是一次思维的升华和思考的总结,是对读书过程的盘点和反思。下面是一些读者写的读后感,他们通过文字描述了对书籍的思考和独特观点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