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优秀15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QJ墨客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能够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案例。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优秀15篇)篇一

《用除法解决问题》是二年级下学期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都涉及到了这方面的内容,我认为解决这一类型的应用题,首先要让学生通过认真读题后明白里面告了一些什么条件,紧接着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和问题理清所告条件之间的关系,这一步做好学生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然后学生确定第一步先计算什么,这时必须让学生说清楚第一步求的是什么,只有这样在写单位的时候就不会出错了,最后第二步就解决了人家的问题了。这些对于我大人来说看起来很容易,可是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下面就是我在教了这部分内容后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认真的审题,所以往往导致解题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我就利用课堂的时间,放慢讲解的速度,每道题都要求学生读两次,再找到相关的问题,根据问题想想需要那些信息,看看人家告了些什么条件,还缺什么条件,缺来的那个条件就是自己要求的第一步,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学生有所改观,对于一些极个别的学生做到稍稍一惩罚就做得很好,所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把握好尺寸,才能更好的驾驭学生。

二、其次学生存在的问题就是第一步算出来不明白写什么单位,比如王老师买7元一枝的钢笔花了63元,那么买5枝要花多少钱?学生知道第一步是63÷7=9(枝),而一部分学生却只看问题里的单位所以经常写成了“元”,针对这一问题我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第一步所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明白什么单位了,就如上例学生只要说出第一步是求:每支钢笔需要多少钱?就知道应该写“元”了。

三、最后就是大部分只能列分步算式,在列综合算式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得心应手了,尤其是有了的就往往丢了(),比如妈妈用100元买一件46元的上衣,和一条29元的裤子,应找回多少?学生分步是45+29=74元,100—74=26元,在写综合算式时就写成了100—45+29=26元,这是他忘了应该先算加法要加()了,不过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不必做硬性要求,所以我只是随时提醒学生应注意,或者就用分步。

总之这部分的内容很广泛,但只要让学生掌握了其中的道理,举一反三就容易多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优秀15篇)篇二

教学过程:

1.引入:刚才的游戏有意思吗?我们再来玩个游戏好吗?(课前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

2.要求:刚刚我们根据比划来猜测是什么事物,现在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题目的意思。

4.从图中你能求出什么?

二、初步感知

1.出示第二关:中山路小学原来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40米。在扩建校园时,长增加了20米,这样操场面积就增加了600平方米。原来操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审题激需:你能想个办法让大部分同学都能理解题意顺利闯关呢?(画图)

3.看谁能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都在图中表示出来?(1)学生画图, (2)对比交流:

4.现在图有了,你能根据图来求出原来操场的面积吗?

(1)学生尝试,教师巡视。(2)讨论交流:

5.小结:从开始审题我们觉得有点困难,至现在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出来,你有什么感受?(画图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画图能帮助我们思考……)

三、再次体验

2.审题后问:长方形操场是怎样变化的?(宽减少)你能把宽减少在图上表示出来吗?

3.学生画图,尝试解答后交流:把题意表示清楚了吗?能指着图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吗?(可能会有几种方法,重点指出宽减少了,长不变,减少的长方形的长就是现在长方形的长。)

4.小结揭题:我们顺利闯过了第三关,你能谈谈画图对我们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吗?(清楚地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画图(板书)。

四、深入体验

(一)第四关:

1.引入:应用画图的策略,我们来闯第四关。

2.分层出示:

(1)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40米,宽3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长增加了20米。这个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学生口答,再出图列式)

(2)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40米,宽3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宽增加了15米。这个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学生口答,再出图列式)

学生猜测。先独立画图,再讨论验证。(得出不是增加1200平方米,应该大于1200平方米)

到底增加了多少?学生解答后交流。(交流“整体”和“分块”两种思路)

3.反思小结:从用经验猜测,到画图验证,最后到解决问题,你有什么启发吗?

(二)第五关:

1.引入:第四关我们都闯过了,下面我们要挑战——第五关!

(1)审题后问:与第四关有什么区别?(一个是“同时”,一个是“或者”)

(2)学生画图解答后交流:(让学生指了图来说思路。重点交流长增加出来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宽增加出来的长方形的宽就是原来长方形的长)

五、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什么收获?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优秀15篇)篇三

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布置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布置,匠心不只在于加深同学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同学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同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同学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其逻辑顺序如下:

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同学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引导同学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同学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它遵循了同学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考虑,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本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3.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4.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只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同学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同学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同学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提高同学的探究能力。

5.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同学经历从实际问题中笼统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采取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同学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笼统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时,在同学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经历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同学初步懂得应如何考虑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置有关的信息,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同学体会生活中的许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

2.运用独立考虑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身的考虑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充沛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联系实际,复习旧知。

以本班同学参与课外活动的人数为例,我设计了三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复习题,如第1题:二年级三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同学说出答案后,讲一讲考虑过程。这时,教师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身的学习成果,教师向取得优异成果的同学表示祝贺。

复习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三,一是唤起同学对已有“倍”的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二是复习时密切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师生情感交融,使同学发生愉悦的学习心情。三是为同学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同学的学习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课的新授局部,我结合例2的电化教学,设计了一个让同学参与的用小棒摆飞机的游戏活动。主要过程是这样的:先以动画形式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三位同学在用小棒摆飞机)并演示5根小棒摆一架飞机的过程。这时老师问:“你们想参与这个游戏活动吗?”引导同学亲自参与到动手摆飞机的活动中来。同学在音乐声中摆完飞机以后,汇报结果,如“我用5根小棒摆了一架飞机”“我用15根小棒摆了3架飞机”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适时提出问题“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同学兴趣盎然,提出了诸如“我用10根小棒摆几架飞机”的问题,由此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为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奠定了基础。在同学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基础上,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请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动脑考虑、充沛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15÷5=3。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同学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倍概念的复习和例2的学习,同学已经理解了用除法计算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完全放手让同学自身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件首先出示例3情境图:35人唱歌、7人跳舞、5人看节目,请同学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如“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唱歌的是看节目的'几倍?”等等,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同学独立列式解答后,讲解题思路,这样不只使同学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体会合作交流给自身带来的收获。

此环节的优秀教案,摒弃了保守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的套路,把应用题和运算教学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同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同学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快速获得正确答案,而是着重探索和研究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求发明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开放练习等几个层次,目的是巩固新知,协助同学更进一步理清解题的思路,达到融会贯通。

(五)发展评价。

让同学畅谈自身在本课中的表示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同学充沛表示自身的机会。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优秀15篇)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初步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重点: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并解决用乘除两步运算的数学问题。

难点:初步分析用乘除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同学们,看今天的数学课,老师为你们带来了谁?

(课件出示一个导游姐姐)

今天我们就跟着她去春游,好不好?同学们,春游中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今天老师就与大家一起去研究,好吗?你们看,在去春游的车上,这个导游姐姐想出几道题考考我们,你们愿意吗?请同学们注意看题。

(课件出示题目:

1、今天我们有48个同学坐车,6人坐一排座位,需要几排座位?

2、参加春游的男同学今天打算分组活动,他们分成了7组,每组4人,参加春游的男同学共有几人?)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说信息。

(1)先观察两幅图,前、后两人互说信息。

(2)派代表在班上汇报图意。然后让学生思考:我们这么多人,是指哪些人呢?

(3)先独立思考再前、后两人讨论:要想知道需要几辆碰碰车?必须先求出什么呢?

(4)派代表交流讨论情况。那么我们可以从哪里知道他们有多少人呢?学生尝试解答整个问题并分别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然后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最后引导学生小结刚才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并揭示课题。

2、学习脱式以及运算顺序

(1)如果有学生列出了综合式:463=8(辆),则按下面步骤学习脱式写法:首先告诉学生这个式子的计算还有另一种书写格式,请大家看课本59页自学,然后问:谁愿意教老师怎么写?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板书时故意对着4写=,看学生是否有意见,等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可再强调一下:原来等号要往前写一格,再用彩笔板书如下:

463

=243从左到右

=8(辆)

(说明横线和箭头是告诉大家先算46的积得24,然后再除以3。强调乘除混合运算也象加减混合一样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并板书顺序。)

(2)如果没有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则引导:能将这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吗?接着再按(1)那样学习脱式写法。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1、小导游对大家刚才乐于帮助小朋友的表现相当的满意,接下来就带我们去玩游乐场所有的项目。

(课件出示整个游乐场的玩项并且每项都标有价钱)

(1)你最喜欢玩什么项目?你想玩几次?让学生尽情地说说。

(2)现在老师要聘请一位小当家,谁敢来试一试,敢进入小当家的面试挑战吗?出示第1题,让学生解答,然后叫个别学生说说思路。

(3)看来同学们都很棒,但是只解决一个问题是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小当家的。同学们还有信心再接受挑战吗?那你们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解决的问题吗?出示最后一题,两人一人提问题,一人解答,互相考考。然后把全班分成红、黄两队来出题互考展示刚才两人考的成果。

出示60页第2题。解完后让用不同方法的学生交流方法与思路。

四、总结升华

今天这节课,你们玩得开心吗?你们学到了什么呢?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优秀15篇)篇五

这《用除法解决问题》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把一个数每几个一份,看能分成几份”,这节课是整册教材的`重点,也是本册教材的难点,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在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如下:

成功的地方:首先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与把握。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有用性,要求教师恰如其分的把握教材,选择教材,利用教材,最大限度的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所以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发现问题,从中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再让学生独立解决每组有几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效果良好。

其次:本节课在教学时,注重学习方法的优化,让学生说,并呈现出不同的说的方式,比如:个别说、小组讨论说、和同学一起说等,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每几个一份,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不足的地方及对策:由于学生年龄小,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有限,有些学生遇到问题感到无从入手,这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慢慢消化吸收。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优秀15篇)篇六

1.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第19~20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例3主题图,“做一做”插图),奖品“智慧鸟”(不同颜色和大小)。

创设提问题的情境,体会提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存在。

2.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后,问学生:“你提的数学问题想请谁来回答?”(让学生合作解答所提问题)

1.教学例题,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

a.教师:春天来了,小树长出了新叶,花儿也开了,大自然里美极了!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到公园里游玩。瞧,他们玩得可开心了!(边说边演示主题图。)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b.小组讨论:根据公园里小朋友的活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答吗?(喜欢说哪个活动就说哪个。)

c.小组汇报,提问并解答问题。(引导学生既能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又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

2.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自主练习,巩固所学。

a.教师:小朋友们做完游戏后,准备去参观动物园,你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呢?看,动物园到了!(边说边演示“做一做”的插图。)

教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b.课件演示: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

教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c.课件演示:跑来了15只小鹿。

出示课件:有15只小鹿。

教师:你能根据这个条件提出问题吗?

学生:有15只小鹿,跑了9只,还剩几只?

有15只小鹿练习跑步,其中有6只在休息,请问跑走了几只小鹿?

……

d.教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有13条鱼,游走了7条,还剩几条?

左边有6条鱼,右边有7条鱼,一共有几条鱼?

……

e.教师从学生提的问题中选出若干个进行板演。

教师:你喜欢解答哪题就解答哪题,你也可以自己提个问题进行解答。

f.教师请个别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

1.教师:今天,哪位小朋友得到了“智慧鸟”,请你把它高高地举起来。

真能干,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得到了奖品。观察这些美丽的“智慧鸟”,你能不能也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从颜色、大小等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2.观察其中一个组的人数。提问:仔细观察,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1.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本领,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的生活实际问题。(边说边出示课题:解决问题)

提出课后建议,将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延伸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优秀15篇)篇七

1、列式计算。

2、看图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3、看图说题意,列式计算。

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15只蚕宝宝。

只只。

问题: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因为是平均分,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求每份是几,所以用除法计算。问题:解答正确吗?验证。

教师示范说思路,同桌之间互相说,指名说,全班齐说。

(二)解决“包含”问题。

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问题:你知道了什么?

引领学生会说:这道题相当于求15里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教师示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学生列式。

问题:解答正确吗?验证。

学生观察、思考。教师总结:

相同点:都用除法计算。不同点:第一题是平均分问题,第二题是包含问题。联系:不管是平均分问题还是包含问题都用除法解决。

三、闯关游戏。第一关:1、2筒茶叶,每个盒子放6筒,要用几个盒子?

2、把12筒茶叶平均放在2个盒子里,每个盒子放几筒?第二关:

1、每个花瓶插5根孔雀羽毛,4个花瓶可以插多少根?

2、每个花瓶插6根孔雀羽毛,24根孔雀羽毛可以插几个花瓶?

3、有10根孔雀羽毛,平均插在2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根?

4、有10根孔雀羽毛,插在2个花瓶里,一个花瓶插6根,另一个花瓶里插几根?第三关:

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以后,再对折,每段长几米?你有几种计算方法呢?

四、教师小结:我么生活中有很多实际问题都要用除法来解决,希望同学们能认真观察,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优秀15篇)篇八

师: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会了做小纸人,老师这里有小朋友的作品,咱们来欣赏一下吧。

(一)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

1、(出示剪好的小纸人)。

师:你看见了什么?

生:有4个小纸人。

2、师:还有一个小朋友剪得更多,剪了4个的2倍。猜猜有几个?

生:8个。

师:都猜8个,你是怎样想的?

生1:4的2倍是2个4,就是8。

生2:因为4乘2等于8。

生3:8里面有2个4,4+4=8。

3、师:究竟猜对了没有?大家来看看。(出示两副剪好的小纸人图)4的2倍就是8。

师:谁能把我们的`发现说一遍?

生:8里面有2个4。

师:大家一齐说一遍。(同时板书:8里面有2个4)4的2倍是8,也可以说8是4的2倍。

4、师:你能不能把两个发现连起来说?先自己轻轻说一遍。

生:8里面有2个4,8是4的2倍。

(二)探究“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方法。

生1:有28个。

生2;有24个。

师:现在黑板上有3条信息,谁能说说谁是谁的几倍?

同桌轻轻说,再指名说。

生3:第三行是第二行的3倍。

师;你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吗?

生4:她这样想:24里面有3个8,所以24是8的3倍。

师:是不是真有3个8?我们把两副图看成1个8。

生5:因为三八二十四。

生6:因为24除以3等于8。

师:谁还有发现?

生7:第二行是第一行的2倍。

师:谁和谁比?

生7;8和4比。

师:没比过的还有吗?

生8:第三行是第一行的6倍。24和4比。

师:24和4比,可以怎么想?

生9:24里面有4个6。

师:一起数一数。应该怎么说?

生10:24里面有6个4。

2、师:像24里面有6个4,除了看出来,还可以怎样表示?

生11:用除法表示,24除以6等于4。

师:你看懂了吗?什么意思?

生12:24里面有4个6。

生13:24里面有6个4。

生14:我还有补充,4乘6等于24。

师;把4个小人看成一份,有这样的几份就是4的几倍。

1、(课件出示:5只蜜蜂15只蝴蝶)。

师:你看出了什么?

生1:有5只蜜蜂。

生2:蝴蝶是蜜蜂的3倍。

师;你能不能提个问题?

生3:蜜蜂是蝴蝶的几倍?

生4:蝴蝶是蜜蜂的几倍?

生5;蝴蝶是蜜蜂的3倍。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5:15除以5等于3。

2、(课件出示:3朵黄花,12朵红花)。

师:你能根据这个信息提个倍的问题吗?

生6:红花是黄花的几倍?

生7:红花是黄花的4倍,12除以3等于4。

师:为什么列这个算式?“12除以3等于4”什么意思?

3、(课件出示:840)。

师:能不能找到倍数关系?

生8:40是8的5倍。40除以8等于5。

4、(课件出示:春光图18只燕子9只鸭子3只青蛙)。

师:你能不能找到谁是谁的几倍?用算式表示出来,写在本子上。

学生独立写,有困难可请小棒帮忙。

集体反馈,并说说算式的意思。

5、(课件出示:蝌蚪图)。

师:有多少只蝌蚪?

生:36只。

师:蝌蚪慢慢长大会变成青蛙,看,有4只蝌蚪变成了青蛙。(边说边继续演示课件)。

师:现在有几只蝌蚪?蝌蚪的只数是青蛙的几倍?

生:8倍。

师:再过几天,有6只青蛙了。(边说边继续演示课件)现在蝌蚪的只数是青蛙的几倍?

生:30除以6等于5。

生1:蝌蚪的只数是青蛙的1倍。

生2:青蛙的只数是蝌蚪的1倍。

师:谁说得对?

生:都对。

生:青蛙的只数是蝌蚪的3倍。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生:老师是小朋友的3倍。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优秀15篇)篇九

1、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讲解法、练习法

说一说、做一做、练一练

小黑板

一、铺垫练习,揭示课题(5分)

1、口算:

2+2+2= 3+3+3= 4+4+4=

5+5+5= 6+6+6= 7+7+7=

二、出示目标(1分)

1、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探索新知(14分)

出示主题图。

他们在做什么呢?

1、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板书。

3、怎样求一共折了多少个星星呢?讨论

汇报板书6+6+6=18(个)

口答:他们一共折了( 18)个小星星。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加解决问题”

4、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加的方法来解决呢?

学生发言,说自己的想法。

5、跟踪练习:

妈妈买了3盒铅笔,每盒10支,一共买了多少支铅笔?

四、巩固练习 (10分)

课本第77页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1分)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说一说今天的收获

六、堂清练习(9分)

练习十八第1、2题。

板书设计:

用连加解决问题

6+6+6=18(个)

口答:他们一共折了( 18)个小星星。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优秀15篇)篇十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题步骤,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体会画图、列表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觉“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替换策略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对替换前后数量关系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有谁带了钢笔吗?

老师真是健忘啊,今天忘了带钢笔,谁能借老师用一下?

要不这样吧,有谁愿意让老师用一枝铅笔来换你的钢笔?(学生困惑)。

(严肃,让学生觉得真换)。

怎么啦?(学生说说)。

是啊!

那你倒是说说看希望老师拿几枝铅笔,你才肯和我交换?

为什么?(老师:成交!)。

用铅笔换钢笔依据。

板书:十枝铅笔---------换(黄色粉笔写)---------一支钢笔(价格相当)。

那你说说看为什么非要老师用十支铅笔才肯换呢?

(引导学生说出价钱差不多)。

紧接板书:价格相当。

十枝铅笔和一支钢笔价格相当,这正是公平交换的前提和依据。

板书:依据。

二、温故知新:

课件打开到曹冲称象图片。

(他用什么替换了什么?)。

你能联系上面情节讲一讲它替换的依据是什么呢?

(鼓励性评价:真聪明)。

石头和大象的重量相同作为替换的依据。

那曹冲是怎样来保证石头和大象的重量相同呢?

板书:一堆石头---------替换----------一头大象(重量相同)。

曹冲称象的故事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替换确实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对,替换。

板书:添上----替换两字。

三、协作创新。

曹冲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谈到三国,大家一定都知道赤壁大战吧。这场著名的战斗主要是在水上进行的。

三国时期的水上兵器比较多,有走舸,艨艟,斗舰和楼船等等,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简略介绍其中的走舸和楼船。)。

题目看不清楚的话,可以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纸,上面也有。

生一起读题。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这道题目能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吗?

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题目下面的要求,来亲身体验一下替换。

同桌合作:

1用什么替换什么?(把题目中替换的双方圈一圈)。

2替换的依据是什么?(在题目关键句的下面画一画)。

3替换前后的数量关系各是什么?(分别把替换前后的数量关系写一写,也可以用图画或者线段图表示)。

小组交流:

知道怎么替换了的同学请举手。

你们在替换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替换有什么好处啊?

请你在四人小组里面和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同学们是不是想的都和你一样?

1替换有什么好处?

2你替换的方法和其他同学完全一样吗?

结合课件画面讲解,板书。

一艘楼船--替换--5艘走舸(每条走舸乘坐的士兵数量是楼船上士兵人数的1/5)。

课件展示:

替换前。

(10走舸与1楼船横排,出示数量关系:10艘走舸和1艘楼船上一共装了105名士兵)。

替换后。

(15走舸,出示数量关系:15艘走舸一共装了105名士兵)让学生计算。并讲一讲过程(数量关系)。

(注重:有什么不同的见解):还有其他的替换方法吗?(课件要可以在两种方法间自由切换)。

两种方法都讲解完后,让学生说说替换的好处。

四、巩固立新: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个问题还能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吗?

请学生说说如何替换?

板书:一条运粮船----------替换----------(一辆马车+15袋)。

让学生在自备本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

实物投影展示替换方法。(最好选文字和图画各一份)。

数学是需要简洁和凝练的,看赵老师怎么来做。。。

强调计算的时候是个倒推的过程,是先减还是先除,不能忘记什么?

课件演示思考过程。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替换前后的数量关系分别是什么?

学生自己列算式解答。

请学生说说替换的好处。

五、博古通今:

学校阅览室为了让大家能阅读三国的故事,进了3套《四大名著》和8本《三国演义》,一共花费了410.4元。每本《三国演义》比每套《四大名著》便宜31.2元。分别求《三国演义》和《四大名著》的单价。

学生独立完成。

让一学生上黑板进行板演(力求作出示意图)。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把四大名著换成三国演义。

并让学生体会把三国演义换成四大名著虽然也可以计算,但是比较繁琐。

六、自编自演:

大家家里都买过名著没有?小红她也想买些书来阅读,所以她就把平时的零花钱都放到储蓄罐里储存起来。

请大家开动脑筋,根据5角硬币1元硬币储蓄罐三个词语,抽象出一道可以用替换策略解决的应用题。(可适当加上数据条件)。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准备以后经常使用这个策略吗?说说原因。对于这个策略,你有什么要提醒在座的各位同学的呢?经验也可以。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优秀15篇)篇十一

1、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讲解法、练习法。

说一说、做一做、练一练。

小黑板。

一、铺垫练习,揭示课题(5分)。

1、口算:

2+2+2=3+3+3=4+4+4=。

5+5+5=6+6+6=7+7+7=。

二、出示目标(1分)。

1、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探索新知(14分)。

出示主题图。

他们在做什么呢?

1、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板书。

3、怎样求一共折了多少个星星呢?讨论。

汇报板书6+6+6=18(个)。

口答:他们一共折了(18)个小星星。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加解决问题”

4、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加的方法来解决呢?

学生发言,说自己的想法。

5、跟踪练习:

妈妈买了3盒铅笔,每盒10支,一共买了多少支铅笔?

四、巩固练习(10分)。

课本第77页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1分)。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学生说一说今天的收获。

六、堂清练习(9分)。

练习十八第1、2题。

板书设计:

6+6+6=18(个)。

口答:他们一共折了(18)个小星星。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优秀15篇)篇十二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31页。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我将课本中儿童商店里购物的情景替换成一群学生在公园游玩,以此为主线贯穿全课,并结合学生即将参与的春游活动,紧密联系学生喜爱的游乐活动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参与探究,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使学生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2.在学生会用分步列式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能列出综合算式进行解答,使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使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

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吧!(播放视频)。

在这美丽的季节里,你最想做什么?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活动,我也很喜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播放课件)。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

师:来听听他们说些什么?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他们要租6条船,10元钱可以租2条船)。

我们来帮他们算算要多少钱,请写在随堂本上。

在学生写完后,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生:10÷2=55×6=30)。

师: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还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吗?

(生:10÷2×6=30)。

(如果班上没有列综合算式解答的,教师可引导:“能将6×4=24,24÷3=8合并成一个算式吗?”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用整体的较为简洁的综合算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当然在这里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一定要列出综合算式来解。)。

123。

引导学生比较这二种列式:

师:像这种10÷2×6把两步运算合并到一个算式的式子,我们叫做综合算式。

师:这道题我们应该先算什么?象这样乘、除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从左往右依次来计算。

计算综合算式还有另一种格式,称为脱式计算,请大家注意看,老师是怎样做的。

边说边板书如下:

10÷2×6。

=5×6等号写在第二排算式的前一格,

这时再计算什么?

=30把乘号和6照写下来,计算5×6,所得的结果在下一行写等号及得数。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象这样列综合算式,用这样的格式算一算。

(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体会,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

2、师:我们的同学真聪明,帮助他们解决了租船的问题,看,他们玩得多开心!(播放课件)。

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有6条船,每条船上有4个同学)。

3、划完船后,他们还想去坐碰碰车。(播放课件:一群围在售票处前,门前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碰碰车,每辆坐3人。)。

让每一位学生先观察两幅图,然后在组里说图意。

知道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在小组说题意的基础上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在每一位学生对题意有清楚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在学生列式的过程中,老师可做适当地提示,让学生主动尝试用综合式来解答。)。

在巡视的基础上,指名一位学生上台列式。(在这个学生上台板演时,让其它的学生停下来,注意观察这个学生是如何列式解答的,特别是他的书写过程)。

1、师:精彩的木偶戏开始了!(播放课件:一个学生说:我们需要坐5排,另一个学生说:2排可以坐12个同学)。

你能算出他们一共又来了多少人吗?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让学生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做的?

互相检查你们的书写格式,如果不对,请你?他指出来。

1、师:这次出来,他们还准备了一些好吃的东西(播放课件)。

们带了些什么?(18根火腿,27根香蕉,36个苹果)。

123。

(课件中的小朋友说:我们每人能分几根火腿呢?)。

你能帮他算算吗?

学生列式,可能会有如下列式出现:

18÷9。

18÷3×3。

18÷3÷3。

18÷(3×3)。

无论怎样列式,都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对于18÷3×3这样列式的学生,让其明白在先算3×3的情况下,要加上小括号。

师: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能列式解答吗?

1、师:还有一部分同学,他们来到了快餐店(播放课件)。

师:他们选择了汉堡,如果是你,你想买什么?

师:如果让你来给小组的同学买另一种食品,需要多少钱?请你算一算。

(让学生自由选择,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说如何计算。)。

课堂练习:见教学过程中。

作业安排:结合生活实际,自找作业。

附录(教学资源及资料):教师教学用书,课本,课件。

根据《标准》(第一学段具体目标)要求,本单元教学,应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或用学生身边的实例),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获得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机会,应用已掌握的表内乘除的知识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我将课本中儿童商店里购物的情景替换成一群学生在公园游玩,以此为主线贯穿全课,并结合学生即将参与的春游活动,紧密联系学生喜爱的游乐活动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参与探究,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使学生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优秀15篇)篇十三

1、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

掌握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结合情境,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一)教学例1。

从题目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甲倒给乙40毫升后,什么不变?什么变了?怎么变的?我们可以用以前学过的什么相关策略我们解决呢?自己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在小组交流。先想好的同学可以帮助组里其他有困难的同学一下。根据小组的交流,发现你们有以下这么几种想法:

(1)示意图请画图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2)画线段图。

他这样做也是先求什么?然后再把甲倒给乙的40毫升还回去,求出原来甲。

乙各有多少毫升。

(3)表格。

刚才同学们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画线段图、画示意图、列表等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想一想,不管你用的是哪种方法,都是先从什么出发?然后再根据原来到现在的变化过程求出什么?这就是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8页把例1看一遍,再体验一下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教学例2。

这种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请看大屏幕例2。

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想个办法来信息,清晰地表明邮票变化情况吗?先自己试一试,再与同组同学交流。现在请小组汇报一下。你们是怎样信息与解答的呢。

箭头法教师板书。

原有?张收集24张送走30张还剩52张”

“原有?张去掉24张要回30张还剩52张”

线段图说出意思。

符号表示我刚才在下面发现有个同学也是用箭头表示,不过不象我们用文字叙述,而是用符合来表示的,请同学们看黑板,你们看得明白吗?来那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同时这掌声也是送给你们自己,你们的想法都不错,表现让我非常满意。

刚才在解答时同学们用了什么策略?现在大家有信心用这个策略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吗?

请看书上89页的练一练。甲、乙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做,其他同学在下面自己独立完成。

请黑板上板演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我刚才发现有两个同学是这样列式的,25*2+1,发现这种解法错在什么地方,做错的同学能不能自己主动站起来勇敢地说一说。同学们你看这位同学说得多好,我们不怕犯错误,关键是错了能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及时地改正过来,这是最珍贵的,我希望同学们在有错误时都能象这位同学一样,勇敢地承认自己错误,并改正过来,做一个诚实的人。掌声送给他,勇敢的人。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堂练习本,把书上90页的第1、2题做在本子上。

通过刚才的作业我发现同学们这节课掌握得不错,只有两个同学计算时粗心错了。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对用倒过来推想解决问题,这些问题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是已知结果,求原来。用这个策略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借助示意图、线段图、表格、箭头图等分析题意,如果对刚才课上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同学们下课与我交流,好,这节课就到这里,谢谢同学们的配合,下课。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优秀15篇)篇十四

1、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2——6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3、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得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多媒体课件等。

1、创设情境。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明明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明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明明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明明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玩具熊6元1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1个。汽车的价钱被遮住了。要帮助明明求出56元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

(小组交流汇报:需要知道地球仪的价钱,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个地球仪是8元钱)。

(1)请同学们思考,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

预设: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

这属于平均分问题,应该用除法计算。

如何列式计算呢?

56÷8,想七八五十六,商是7。

3、独立思考,验证结果。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那么我们做得正确吗?你怎么知道的?

(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78=56元,所以是对的。)。

师:很好,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4、想一想,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

师:谁愿意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小汽车辆数的?

预设:(1)24元钱可以买6辆车,就是将24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2)也是用除法计算。可以列式24÷6=4(元)。

(3)一辆4元,6辆就是46=24(元),计算正确。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小组内2人合作,一问一答,其他小组成员看一看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错误的相互改正,看谁提出的问题多,谁发现的问题多。

1、完成“练习九”第2题。

先组织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图中的数据信息,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指名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完成“练习九”第4题。

(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后说知道了哪些信息。

(2)独立思考解决第1、2小题分别需要哪些信息,应该如何解答。再在小组内探讨根据所知道的信息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完成“练习九”第6题。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图中的信息,分小组讨论,看能知道哪些信息。

能提出哪些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呢?说一说,算一算。

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里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也解决了这些问题,说明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6÷8=7(个)。

56=30(元)。

36÷9=4(个)。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优秀15篇)篇十五

1、能利用图形重复排列的变化规律,首尾兼顾地观察思考找出围成一圈的图形中缺少的图形。

2、能掌握收集信息和问题、思考解答方法和检验解答结果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找一找、圈一圈、画一画的活动中,初步发展观察、表达、逻辑思考等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

能按规律首尾兼顾观察找出围成一圈的图形中缺少的图形,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欣赏漂亮手链。

小朋友们,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找规律,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漂亮的图片(各种各样的手链)。

出示几个有规律的手链,让孩子找规律。

(2),导入:小朋友们,其实根据我们平常的这些规律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当中的很多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就利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主动探索,掌握方法。

1、呈现例题,解读题意。

(1)创设情境:明明过生日,小红用珠子穿好了手链,打算当生日礼物送给她,但是不小心手链…掉了2颗珠子,到底掉的是哪两颗呢?(先出示断了的手链,再出示题目)。

断了的手链图。

(2)学生读题,说说从题中知道了什么?

2、自主探索,互动交流。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在练习纸上圈一圈、画一画,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又简单地表示出来。(放手让学生探究,有意识巡视找出不同方法,个别给予指导)。

(2)择取展示,交流方法。

选取学生不同想法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说思考过程。

分别按顺序展示三种想法。

3、观察比较,发现方法。

(1)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讨论:三种不同想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进行引导,引出:找起点、圈一组)。

4、回顾反思,自主检查。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解题的过程:读……解……查。

(2)指名学生说检查方法:再做一次;将手链连成一圈检查(课件展示)。

小红的问题解决了,小英也碰到难题了,你们愿意帮她解决吗?

5、尝试运用,巩固方法。

(1)学生独立完成书p88做一做。

(2)反馈、

三、组织练习,发展能力。

1、我会圈:

(1)学生独立思考,完成p91t13。

(2)交流方法。

(3)追问:第15面是什么颜色的旗子?第20面呢?第100?

(4):

四欣赏生活中的规律。

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数学。请欣赏(珠帘,地毯)。

相关范文推荐

    中班教案好玩的纸(实用15篇)

    中班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量身定制教学目标和方法。以下是一些中班教案的精选范本,希望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1、利用袋子进行多种游戏,提高幼儿身体的

    说说那些事(模板17篇)

    优秀作文不仅要有独特的观点,还要有恰当的事例和引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1、人最大的悲哀:求而不得,舍

    节约用水教案节约用水教案小班(精选18篇)

    小班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小班教案是教师为小班学生设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安排,旨在帮助幼儿全面发展。如何编写一份优

    陶罐和铁罐语文教案(精选12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为了规划和安排教师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请大家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些精心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相信能够给大家带来

    格林话读后感(实用16篇)

    读后感是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个人观点的表达,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提炼和吸收书中的精华。以下是一些读者的读后感体会,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书籍的内容进行了精彩的总结

    小班美术美丽的小鱼教案(通用22篇)

    教案的编制需要附带教学资源,如参考书、教具等,以便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如果你正在为小班教案的编写苦恼,不妨来看看下面这些教案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

    绿色生态梦(优质17篇)

    一篇优秀作文常常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在阅读之后产生思考和反思。通过阅读优秀作文,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和欣赏水平。。生态环境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生态环境是

    以学会为话题的小学大全(19篇)

    优秀作文能够引发读者共鸣,让读者重新思考自己的经历和观念,并进一步拓宽眼界。天上的星星:星星在天上闪烁,它们就像是上天给我们的小小的祝福。在这个夏天,我们收获了

    个人参股协议书(实用24篇)

    合同协议可以根据特定的交易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以满足各方当事人的要求。通过阅读合同协议范例,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合同条款的要点和表达方式。甲方:乙方:1、甲方、

    活着初中生读后感范文(22篇)

    通过写读后感,初中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书中的知识,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初中生读后感范文,或许能为大家写作提供一些灵感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