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邪教小报内容 三年级元宵节的手抄报内容(模板7篇)

时间:2023-10-08 作者:笔砚反邪教小报内容 三年级元宵节的手抄报内容(模板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反邪教小报内容篇一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传说一: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 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 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 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 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 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 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 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 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传说二:则和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的个性既善良又风趣。如果宫 里有谁得罪了汉武帝,总要靠东方朔来讲情。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汉武帝觉得有点无聊,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 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的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 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 她进宫以后,就再没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 加的思念家人。她想,既然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还不如一死了之,于是 才来投井。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非常的同情她,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 让她和家人团聚。这一天,东方朔出宫后,便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 。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 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个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 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你们若看到一个骑粉色银驴的红衣姑'娘,马上跪地哀求。那姑娘便说:“我是领旨来烧长安的。玉帝还要站在 南天门上观看。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一看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 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 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汤圆。万岁焚香上 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六晚 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六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 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六日长安城里张 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双亲、妹妹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 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 月十六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传说三: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有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 “橘灯 ”、 “绢灯 ”、 “五彩羊皮灯 ”、 “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一百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横生。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有香辣甜酸咸五味。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吃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 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猜灯谜

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赏花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

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

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

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

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反邪教小报内容篇二

1、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反邪教小报内容篇三

1、没有你的秋天,你会失去它。秋天,一朵白云,我不知道,你要走千里才能留下一片碧水。

2、金色的秋天来了。天空空就像一颗蓝宝石覆盖着大地。被秋风擦得干干净净,美不胜收。

3、飘落的枫叶像是思念。岁末我点一支蜡烛温暖秋天。

4、成功之路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只要我们坚持学习,就一定会达到目的。

5、轻轻轻轻吹来,是美丽的秋姑娘来了。

6、当我看着长河滚滚向前时,树叶像瀑布的水花一样飘落下来。停车爱上枫树晚,霜叶开二月。

7、落叶知秋,如酒,只为那难忘的牵手;向你眉目传情,蓦然回首,期待真情的永恒;亲爱的,让我在初秋写下我的爱。

8、秋天来了,天渐渐冷了,我们的友谊永远不会冷;距离很远,联系很浅,我永远想你。秋来的向往越来越明显了。她发了一条短信来表达她的关心。希望你能关注多变的气候,及时添加衣物和休息。愿秋来幸福舒适!

9、秋天,树叶落了,花儿没了,天气也变冷了。

10、我害怕每个人都以各种方式消失,我害怕各种失去。

11、在一个秋高气爽、果实累累的日子,我漫步在这乡村的林荫大道上。想起远方的朋友,你现在还好吗?送你一串紫葡萄和我对你的真情。

12、总是秋天,瓜果满院,苹果酸,一串串葡萄,圆圆的梨,弯弯的南瓜,馋嘴;在秋天,邮件祝愿幸福的家庭,繁荣的事业,开阔的胸怀和健康的加冕。记得想我!

13、一叶落,秋心斑驳,友情暖人心;一层秋雨,几许凉意,别忘了添衣;一句话,祝你一生金玉良言,身体健康。

14、雨落在我的心上,溅起我的思绪;秋云淡,关怀;阵阵秋风,敞开你的胸怀;秋高气爽,祝福多多。愿我的消息带给你快乐,愿你有一个美丽的秋天,美丽的人生!

15、秋来,送上祝福;秋天,问候。秋风带来关怀,秋雨带来真情,秋月带来浪漫,秋收带来喜悦。在秋叶纷飞的日子,祝大家幸福快乐。

16、有一种向往叫望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忘了穿秋裤。

17、等待雨,是一把伞一生的宿命;等你是我一生的追求。

18、秋天的枫叶好悲伤。枫叶好难过!

19、秋天到了,气候干燥,记得每天吃红枣;百合做菜润肺,枸杞精神好;上班多喝决明子,不要老看电脑;苹果是宝,秋天养生不可或缺!祝你好运!

20、秋天来了,秋雨来了,秋花开了,秋结果了;月圆了,秋景没了,秋心没了,秋收获了。再发一条祝福的短信,里面有一捆眼睛,两筐臭香,无数秋光。祝你赏心悦目,心情愉快,幸福无比。

21、秋雨淅淅沥沥,秋叶黄叶,凉爽保暖放心;温暖的问候,藏在心底,贴近我的身边;心态平和,睡眠酣畅,容光焕发,精力充沛;发个信息,关心和发送,祝你幸福健康。

22、秋天凉风习习,收获一次又一次传来喜讯,黄叶飘飘忧愁,秋雨缠绵,短信一次又一次祝福,嘴在笑,秋日添衣,心在触!

23、我的祝福汇聚了冬天的雪,沐浴了春雨的滋润,经历了夏阳的烹煮,凝结成秋天到来时祝福的结晶,只为在初秋送给你。祝你秋高气爽,心情舒畅。

24、愿秋天飘落的枫叶覆盖你所有的烦恼;凉爽的秋风,可以吹走你所有的忧愁和忧伤,让我深深的爱,在漫长的秋天里,带给你最贴心的温暖!

25、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中下“喜因”和“喜果”收获。《秋果大使》温馨提醒:幸福不是快乐,不是贫穷也不是富裕;不开心不在于钱的多少。祝你勤俭持家,幸福快乐!

26、一场秋雨一场寒,耳边一句劝诫,白天出门看天气,晚上适当添衣,让感冒发烧远离你,饮食合理,少感冒。祝你秋天一切顺利,身体健康,心情舒畅。

27、感受之深,雨蒙蒙,真情尽在文字!真诚又有意义,祝你快乐每一天!早祝福,晚祝福,一天没有祝福就难受。它是灰色的,荒凉的,寒冷的。记得加衣服!忙或闲,愿你做一只快乐的小鸟!

28、秋风始于白云飞,草木落黄于雁南飞。

29、当秋雨连绵不绝。秋雨愁人。

30、放手,不要回头。凉爽的半秋天。

31、金色的稻子在微风中跳舞,唱着秋天的歌。

32、如果有来生,我想看整个秋天的树,一片叶子的精神。

33、期待秋天。美好的事情总是发生在秋天。

34、二月霜叶红,我默默感受它的苍凉。

35、校园里的树有时会随风摇摆;有时站着不动;有时会有几片可怜的叶子从树枝上掉下来。不过这些都不影响深秋绿树的魅力。校园里所有的花都还在盛开,蜜蜂还在忙着采蜜。有很多蜜蜂围着花飞,寻找哪一个更好。

36、树梢上仅存的几片叶子,被秋风吹得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枝头,像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漫无目的地飘落下来。

37、淡淡的风,淡淡的云,淡淡的心情,秋天到了!

38、天气逐渐凉爽,到处都是秋天。

39、一声秋叶声,一点芭蕉声,一点哀愁,三点后一场梦。

40、秋天像晚归的渔船,带着喜悦的微笑。

41、秋叶像黄色的蝴蝶,振翅自由飞翔。

42、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到处都是金闪闪和黄澄澄,尤其是秋天的田野。

43、秋天,像一个成熟稳重的老人,从头到脚都是含蓄的。

44、秋叶婀娜多姿,像穿黄衫的少女一样翩翩起舞。

45、秋天,小草像个老奶奶,脸色发黄,皮肤消瘦。

46、连续几天的秋雨把人们带入了寒冷的深秋。

47、秋天是田野里金黄的稻子。它是秋天树上的果实。秋天是劳动人民的福利。人们对秋天美好未来的期待。

48、稻子熟了,谷穗重如狼尾;风在吹,所有人都在向我们鞠躬!

49、秋风萧瑟,层林尽染,金黄一片;在阳光下,走在这茂密的森林里,的确别有一番滋味。

50、稻穗沉甸甸的,挺着快要撑破的大肚子,稻秆压得喘不过气来。又是一个丰收年。

51、当秋风吹来时,树叶随之飘落。有黄的,有绿的,有半黄半绿的,像无数只不同颜色的蝴蝶。

52、校园花坛里有几片黄叶从树上落下,人的气息在空的空气中凝结成乳白色的热气。

53、秋天淡然,悄然而至。一片片秋叶带着希望翩翩起舞,花瓣落入尘埃。

54、过了一会儿,东方亮了,太阳冉冉升起来了。半张脸露了出来,而且越长越大。很快,整个红日像火球一样跳了出来,非常耀眼。

55、“秋风萧瑟天寒,草木成霜”“驻足坐爱晚枫,霜叶开二月”“自古以来,每逢秋,都是悲凉寂寞,我说秋胜春朝”“深秋,点点细雨洒庭轩。

56、一阵秋风吹来,山坡变红了。那是一片火红的枫叶;湖水清澈的时候,可以看到底部,像镜子一样闪闪发光。山里的菊花开了,如此艳丽娇嫩,真是绝了。

57、走在秋天的路上,凉风习习,时光流逝,夏天已经在成为回忆,身边的风景也会渐渐变得像秋天。

58、几场秋雨几场秋风过后,院子里的几朵菊花被推开了。白色黄色的花朵在风中摇曳,与粉红色的玫瑰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59、季节到了秋天,就像人生。它走过了青春的辉煌。经过时间的沉淀,生活只剩下一粥一饭的平淡,和酸甜苦辣相伴的温暖。

60、为什么夏天和秋天是唯一有悲伤的季节?

61、秋雨落下,留下遍地花的心;雨有泪的味道,拿着奖金落魄的命运,弥漫着不快。

62、秋天是枫叶的梦幻天堂,进入充满放飞思绪的季节。我每天像个疯子一样,在这个秋天拿着笔到处跑,在每一片枫叶上写下你的名字。

63、秋天的阳光不再像夏天那样刺骨。伸手挡住眼睛,然后慢慢伸直手臂,分开五指,在五指间的缝里静静地看阳光。独特的温暖,独特的感觉,独特的宠爱而不再苛刻。

64、不敢触碰眼前的季节,怕遇见你埋在风中的伤。于是我只好沉默,像秋天一样沉默,直到我的思念被秋雨冲刷成裸色,连叶儿也添了几分羞红。我只好把你藏在诗里,没想到诗里却把我留在了秋天,无处可寻。你是秋天,秋天是你。

65、当你跨过群山时,你会跨过一座洪峰,站在山的高坡上,看着秋风和树叶像片片时间一样飘落,看着云起的云朵像生命世界中的过客一样涌动。

66、秋风习习,秋云幽幽,一个人站在五颜六色燃烧的小径上。美丽的树叶随风飘落,在夕阳的映衬下,我感到非常孤独。就像我一个人在等待,我在这里静静地等你。

67、是生活的沉淀,是思想的静美。真想把这九月的浅秋写进诗行,融入我所有的感情。

68、就在我如痴如醉的时候,一阵微风吹来,枫叶慢慢飘了起来。哦,它在和微风玩耍。但枫叶毕竟太弱,赶不上微风。风突然消失在无边的世界里,而红枫则慢慢落下,落下。最后倒在了地上。

69、直到萧萧的秋天,一片片银杏叶开始从树上飘下来。偶尔,他们有点孤独。但是有一天银杏树生气了,刮起了大风,开始下起了无数的树叶。好像叶子不是从里面长出来的,但是别人坚持要贴。

70、下午阳光明媚,晚上有点冷。八月的天气就像一个人的心情,总是飘忽不定。

71、秋天到了,菊花开了。有红色、黄色、紫色和白色。太美了!

72、西南方有一片竹林,挡住了阳光,树木苍翠高大。一阵秋风吹过,树林沙沙作响。这是一首多么令人陶醉的音乐。这是大自然演奏的一首歌。

73、秋天,大部分叶子逐渐变黄,有些已经枯萎掉落。只有枫叶红红的,给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真是“霜叶红于二月”!

74、爬到山顶往下看。你面前是一片金黄。如果你仔细看,你会看到金色中的红色和绿色。红如玛瑙,绿如翡翠。还有山脚下如镜的池塘,倒映着眼前的美景,特别美。

75、落叶开始举办“林舞大会”。他们穿着明黄色、暗红色和浅紫色的薄纱,像几十只蝴蝶一样旋转起舞。

76、夏日的繁华正在褪去,天空清澈而遥远。我喜欢秋天的宁静和清澈,喜欢秋天的忧郁和成熟,喜欢秋天的韵味深刻。

77、当一片树叶落下时,你知道世界是秋天。

79、那些“红国光”和“黄元帅”蜷缩在树上,躲在树叶后面,露出可爱的胖脸,微笑着迎接秋姑娘的到来。

80、秋天可能藏在金黄的稻穗上,藏在滚烫的柿子里,也可能藏在绿色的菜地里。秋天,收获的季节,金色的季节——像春天一样可爱,像夏天一样温暖,像冬天一样迷人。

81、秋雨充满了邪灵。当天空和大地充满了悲伤般的雨时,一切都是沉默的,承受着它无情的洗涤。一个夏天的狂躁在缓慢的浸泡中被彻底清洗,清凉随着暑气的逸出成为主流。

82、公园里菊花盛开,五颜六色,争奇斗艳,黄如金,粉如霞,红如血,蓝如天,白如雪,美不胜收。金黄色的桂花绽放,散发出阵阵清香,引来成群的蜜蜂,给公园带来些许生机。

83、已经是秋天了,天气多变!我可爱的师大同学们,注意保暖!

84、一叶落知秋深,秋风秋雨让你苦不堪言。

85、秋高气爽,蓝天像擦亮的玻璃,连绵的云像牛奶一样白。

86、微风洗净你的心,天籁搅动你的心。一股溪水,一串丝竹,你就知道你该看秋天了。

87、秋天,美丽的季节,收获的季节,金色的季节,像百花盛开的春天一样令人向往,像烈日炎炎的夏天一样热情,像雪花飘飘的冬天一样迷人。

88、九月八日在秋来的时候,我的花正盛开;盛开的菊花盛开,长安的芬芳的香味,城市沐浴在菊花的芬芳-意大利,土地是金黄色的菊花一样的菊花。

89、走进芳香的果园,看那些树枝被果实压弯的果树。果实成熟了,中间那些勤劳的园丁付出了多少汗水。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浇灌果实,今天才能长得这么丰满。

90、秋天的早晨薄雾弥漫,一切都像纱笼;秋天的下午是忙碌的,人们把辛勤劳动的果实放进篮子里。秋夜是迷人的,像一个爱美的姑娘,穿着不同的衣服。

反邪教小报内容篇四

>一二三年级中秋节手抄报内容篇4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畲族把这天视为走亲访友的好日子,而陪客唱歌又是畲族的独特习俗。中秋歌节不但要陪客唱,还要集中到县城去对歌。对歌的时候,男女各站一边,女的还特别喜欢挤在一起,不参加唱歌的妇女,也要和歌者挤在一起,以壮声势。

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人员到齐后,大家互赠月饼、香糕、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盛大的对歌,未婚青年趁机寻找未来的伴侣。

每到中秋之夜,苗族全家团聚后,要到山林空地上载歌载舞,举行“跳月”活动。男女青年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心上人,吐露爱慕之情。

台湾高山族同胞每到中秋之夜,都要穿起美丽的民族服饰,齐聚在日月潭边的月光下,男男女女玩起“托球舞”的游戏。

瑶族在中秋之日举行“舞火狗节”,舞火狗意在驱邪避邪。是日,姑娘们叩拜完祖先,然后舞蹈,青年男子则在一旁燃放鞭炮。待姑娘们玩够后,男女开始对歌。按照当地习俗,姑娘必须参加三次以上的舞火狗活动,才能结婚。

虽然各民族的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向往,都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反邪教小报内容篇五

>一二三年级中秋节手抄报内容篇3

《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绮怀》(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 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中秋节佳句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4、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1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1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1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1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6、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17、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18、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9、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20、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反邪教小报内容篇六

在一个虚构的星球上只有一个飞机场,在北极点上。机场上有三架飞机和充足的油。飞机加满油正好可以飞到南极点,飞机之间还可以互相加油。

你的任务是让飞机绕着地球飞行(至少有一架飞机是在南极点上空)而且所有飞机最终要回到北极点。

把极点之间的路程分为三份(从北极到南极分三份,从南极到北极分三份)。

第一步—两架飞机飞完第一份,一架飞机向另一架飞机注入1/3油(另一架飞机现有2/3油)然后飞回机场。

第二步— 两架飞机从机场飞完第一份,一架飞机向另一架飞机注入1/3油(另一架飞机飞完第二份),然后飞回机场。

第三步— 现有两架飞机飞完第二份,每架飞机都有2/3的油。一架向另一架飞机注1/3油,然后飞回第一份,那里有机场飞来的飞机给它注入1/3油,然后一起飞回机场。与此同时,另一架飞机满油,可以飞过南极再飞向北极方向两份,(在离北极一份的`地方)。

第四步—剩下的就很清楚了—一架飞机从机场起飞,在一份的地方给从南极飞来的飞机注1/3油,然后再一起飞回北极。

反邪教小报内容篇七

1、大火小火都是火,千万不能小瞧我。

2、电脑且有防火墙,人脑更须防火心。

3、电脑有防火之墙,校园需防火之心。

4、多一点火灾常识,少一分生命危险。

5、师生有情火无情,校园防火不能停。

6、师生有情火无情,校园防火共安宁。

7、时时紧绷消防弦,生命财产置心间。

8、手捂口鼻弓着身,时时生命放第一。

9、人有情,火无情,防火知识要普及。

10、人有情,火无情,校园防火要记紧。

11、煤气泄漏别慌张,快关阀门快开窗。

12、莫与火口作斗争,争分夺秒快逃生。

13、今天学消防知识,明天做消防卫士。

14、绿叶底下防虫害,平安之中防火患。

15、平安校园我爱它,防火防灾靠大家。

16、玩火之心不可有防火之心不可无。

17、万树成荫十年功,星火燎原一瞬间。

18、我以我心爱校园,我以我行铸平安。

19、勿以烟小而弃之,勿以火小而离之。

20、消防安全记心间,平安就在我校园。

21、消防安全人人要,防火知识要知道。

22、消防工作家家防,人人有责户户安。

23、消防教育不能忘,构筑师生防护墙。

24、消防连着你我他,校园安全靠大家。

25、消防通道勿阻挡,生命之路要顺畅。

26、消防演习常实践,共建平安好校园。

27、消防意识不提高,危险系数必定高。

28、消防知识到我家,我们牢牢记住它。

29、消防知识多一点,平安校园每一天。

30、消防知识牢记它,火灾预防靠大家。

31、消防知识天天记,平安校园日日宁。

32、小小火星酿火灾,安全用火莫忘怀。

33、小心灯火莫贪玩,优良传统代代传。

34、校园安全责任大,消防意识别忘怀。

35、校园防火措施好,学生安全有保障。

36、注意防火别放松,免得大火一场空。

37、庄稼离不开阳光,消防少不了规章。

38、枝繁叶茂逾百年,化为灰烬一瞬间。

39、熊熊大火伴浓烟,夺走生命一瞬间。

40、学海难容无情火,平安易得智慧花。

41、英勇救火诚可爱,防火消灾价更高。

42、用火安全做加法,幸福生活用乘法。

43、用火防火不失火,为校为家也为我。

44、用火用电要注意,人人不可太大意。

45、用谨慎捆住火种,让危险远离一生。

46、灾字去火便是宝,人夸平安校园好。

47、学一分消防知识,多十分平安保障。

48、一拔二喷三扫射,消防知识要谨记。

49、多一些消防知识,少一分火灾威胁。

50、发现火灾莫心急,立刻寻找灭火器。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