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元节日祝福语(八篇)

时间:2023-05-23 作者:储xy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元节祝福语篇一

中元节是什么意思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中元节——农历7月15日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亦称“鬼节”。也有说法中元节是在农历7月14日。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命令寺庙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中元节时,人们要焚烧大量的纸钱。

中元节意义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中元节祝福语篇二

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传说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阴间鬼门关大开众鬼可以到阳间自由游荡。至于鬼门所敞开的时间,各地说法不一。全国较普遍的说法是一天,也有说是几天的。因为农历的七月十五道家称之为“中元”,此节故得名为中元。在我的家乡,中元节算是一个较为盛大的节日,自然习俗也不少,只是其中有些过于细碎,难以一一列出,还有些我甚至未曾亲历,只是道听途说罢了,再次便不例举,以免贻笑大方。

“接老客”是中元节很重要的一项仪式,主要目的是祭祖祈福。一般每家每户都会在家门附近堆燃纸钱,以引导家中老去的先祖的魂灵回家。这项仪式一般是在傍晚阳气殆尽的时举行,以免灼伤魂灵。坪上一带多是七月初十进行,但两地送老客的时间相同,都是七月十五,即中元节。曾姓族人大都在七月十四日便完成了仪式,传说是曾氏老人们酷爱看戏,七月十五阴间唱戏,所以要提前回去过戏瘾。

将鬼魂接入家中进行接待的礼数也是极讲究的的。一般由家中辈分、最有威望的长者主持。首先,由长者筛茶斟酒,撒于地面,算是敬茶酒;接着,要请先祖上座,餐桌上的菜肴以肉食荤腥为主,碗筷应事先摆放好;先祖上座后再将筷子插在盛有饭的瓷碗上,以方便其取食。随即,将纸钱燃于火盆之中,将准备好的纸钱全部燃尽后,仪式才算结束,人们也才能上座进食。据说食用过供过先祖的供品的人能强壮筋骨,延年益寿。这是我从长辈那儿听到的,而这说法的出处已无从考证了。

斋粑是家乡中元节人们必须食用的一种传统美食。具体做法很简单,即将糯米粉与芝麻、白糖和匀,裹以桐叶,蒸熟即可。也有不放芝麻白糖的,虽失了几分香甜,但糯米的香气却显得愈发浓烈。这外裹的桐叶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这种粑也称为桐叶粑。我不知别处是否也有这粑,即使有也应该是少有的吧。在乡下这桐叶粑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些,有些地方还会请僧道进行斋醮、作法,超度孤魂野鬼,算是做好事,也不知这是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呢,还是鬼道主义精神?无法可想。斋醮完后,人们会哄抢被做过法的斋粑以求平安。不过这种做法如今是越来越少了。或许随着老人的离去,终有一天,这种风俗会被当做封建的代表而被彻底摒弃吧。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再看到这哄抢斋粑的场面了。或许就在下一个中元节,抑或再也不会了吧。

中元节祝福语篇三

姓名勿直呼晚上不要穿戴绣有自己姓名的衣物,以免元神被附身,另外最好避免连名带姓的直呼别人名字,否则一旦给好兄弟听到后,会趁机取走他的三魂六魄,同时若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时,也千万不要立刻回头或回应。

生理期的禁忌:民间认为妇女同胞在生理期间身体不洁,诸如动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场观看,以免触犯神灵,导致不幸,或使得工事无法顺利进行。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有无根据,但女性同胞在生理期间真的会因为身体状况导致自身磁场不稳定,容易受到其他强大磁场的影响,所以还是要多谨慎。

忌说鬼字:中元普渡这一天,鬼魂几乎倾巢而出,无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会的现场,肯定是「鬼」满为患。 所以在中元普渡时,最好谨言慎行,除了忌说「鬼」字之外,也别口不择言胡乱说话,小心鬼魂就在你身边!

忌乱踩冥纸: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在焚烧时,鬼魂们会聚集在旁边抢拾,如果你在焚烧冥纸的时候乱踩乱跳,难保不会阻碍到它们的行动,鬼魂们生气之余,自然会对你不利。

忌披头散发睡觉:鬼月时,到处都是在外游荡的孤魂野鬼,如果披头散发,小心被它们误认为同类,硬要叫你起来聊天。

忌乱踩冥纸或乱烧冥纸;

忌半夜庆生:七月生的人有点可怜,在晚上庆生时多半会出现一些不认识的「人」一起唱生日快乐歌,还是改到白天庆祝比较好。

忌捕捉蜻蜓及螽斯:民间认为这两种昆虫是鬼魂的化身,胡乱捕捉它们,小心引鬼上门。

晚上不可吹口哨,当心好兄弟喜欢你;

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

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与鬼争食,恐遭来厄运;

不要熬夜,人阳气最虚的时候是在深夜,鬼阴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在深夜,熬夜很容易致泄气入侵。

床头不挂风铃,因风铃会招阴;

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尽量避免出门。

夜晚,少去荒郊野外或偏僻的地方,八字轻的人怕会撞见好兄弟;何况,治安败坏有时人类的凶神恶煞比鬼还来得可怕!

别乱靠墙休息没事不要乱靠墙,因为好兄弟平时最喜欢依附在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鬼上身。

地上的零钱及红包袋,不要随便捡起来;

路经丧事场所,嘴里及心里不可有不敬的念头或言语;

收好衣服防鬼“借”晚上睡觉或天黑以前,要把晒在外头的衣服收回来,以免被鬼借去穿。半夜勿晒衣服;(半夜衣服的影子,很吓人的)

别乱照相夜游时最好不要乱照相,否则好兄弟会入镜与你合影,手电筒也不要往树上乱照,以免惊动喜欢附着于树梢上的好兄弟。

吃饭时不可以将筷子插在饭碗之上,其形状如同香插在香炉上,会招来好兄弟来与你分享食物;诸多禁忌,族繁不及备载。其实,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作息,倒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于许多人来说,不论灵验与否,至少也能求个心安。有人习惯随身带着开运避邪物品,像带着庙里求来的护身符、佛珠,或粗盐、糯米等避煞物;十字架或者具特殊能量的矿石等。

中元节祝福语篇四

;

古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中国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下面是编辑收集推荐的中元节的由来故事,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中元节的来源据考证应该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祀有关。中国传统教派的道教会在七月十五开盛大法会,纪念地官大帝的诞辰,同时也是为人间的孤鬼赦罪。这个七月十五祭鬼传统就一直流传下来了。儒家重孝道敬祖宗,古人中元节放水灯,普渡孤魂野鬼,同时是也奉上当年秋收的谷物与鲜果祭祀祖宗,向祖先禀告当年的收成,请祖先享用子孙的供奉。也是祈求先人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民间传说

相传农历的七月初一鬼门大开,阎罗王特许阴间的鬼魂会回到阳间接受后人的祭,而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就会飘荡在人间寻食物。民间信仰祖宗崇拜,相信在中元节期间祖先会返回阳间的家中看望子孙后代。因此,民间会在中元节,祭祀先人,超度亡魂,但也并不是局限在中元节当天。一些地区会在夜里将祖先接引回家中,一日三顿茶饭的供奉直到七月结束,人们在中元节这天,也会祈求祖宗保佑来年秋收能五谷丰登,驱病除灾保家宅平安。为了防止在阳间飘荡的孤魂野鬼伤害自己,也会在路边祭祀孤魂野鬼,免他们无人祭祀而危害人间。

佛教典故

根据《佛说盂兰盆经》的记载,“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为,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总众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生灵。

据记载,释迦牟尼有一个叫目连的弟子,他的母亲生前为恶,死后化成饿鬼受饥饿磨难。目连以神通看到自己的母亲受难十分难受,他就以神力化成食物送到母亲身边,但是他母亲心生贪念,食物就会化为火焰。目连向佛祖求教如何能拯救母亲的亡灵,佛祖就告诉他,必须在每年的七月十五这一天,集中僧人的力量将百味五果放在盆中,供养十万僧众,以这边功德才能普渡亡灵。目连变以此言行事,最终其母终得解脱了。

而盂兰盆节,在我国最早开坛举行法会是在梁武帝时期,自此以后,历代帝王都会在盂兰盆节举行法会,答谢先祖恩德。

道教经典

道教一年之中的三次盛会统称“三元”,分别是天官大帝、地官大帝和水官大帝的诞辰。

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天官大帝生辰,主赐福典礼。

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地官生日大帝生辰,主亡魂赦罪仪式。

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水官大帝生辰,主除人世厄运法会。

自宋朝以来,佛道教相融合的趋势更为明显,道教的中元祭鬼与原本儒家提倡的祭祖相互融合,人们不仅敬献供品祭祖同时也会放水灯祭鬼,让他们一路好走。

祭拜时间

祭拜亡魂,于下午14点以后,15点到17点为最佳(农历七月十五当天)。家里若有祖先牌位,同日正午11点到13点为祭拜时间。

祭拜地点

亡魂祭拜于自宅家门前或公寓的阳台。祭拜祖先于祖先牌位前。

准备供品

除脸盆以外,其余供品份量以六或六的倍数为佳。

1、脸盆一个,装八分满水。及毛巾、香皂等,供于供桌前的板凳给好兄弟清洁用。

2、煮熟的饭、面或糕饼,共六人份

3、煮熟的鸡、猪、鱼等。可用罐头代替

4、碗装的汤或杯装的饮料。

5、新鲜的水果及煮好的蔬菜。

仪式顺序

1、供桌上筷子

2、焚香祷告,香的数目为供品总数加三

3、第一次焚香后,每炷香各插一个供品,多出来的香,主食类的饭面或糕饼,可各插两柱

4、第一次的香燃剩一半时,焚第二次香,插法如上。

5、第二次的香燃剩一半时,重复上述动作

6、等香都燃尽后,将香脚收起,双手顶礼合拜,向过路好兄弟祝祷,宣告祭礼结束。


中元节的由来故事

中元节祝福语篇五

时值农历七月,当游客漫步在台湾各地的大街小巷,一定会发现一个共同现象——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不管是商户还是住家,门口都会摆出一张供桌,上面放满了各种糕点、水果和“纸钱”。

这是台湾同胞在过当地的传统民俗节日———中元节。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中元节在台湾还叫“中元普度”。

根据中国传统习俗,中元节是针对“上元节”和“下元节”而言的。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主要是用来庆元宵的;农历的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主要是为了祭祀先人;而农历的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是食寒食,纪念贤人。

大陆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部分在七月十四。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很多地方七月十五这一天和每年的清明节有些相似,家人是要去上坟扫墓,祭拜祖先的。

不过,和大陆不同,台湾的中元节不像大陆或是农历七月十五,或是农历七月十四,根据不同地方而选择的中元节日子不同。在台湾,中元节不是某一天,而是整个七月,从七月初一一直过到七月三十。

在台湾,普遍的传说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凌晨,地府开鬼门,让所有在阴间受苦的.鬼魂,能回到阳间探望生前的老家和后世子孙,阳间的人们则统一在七月十五,为所有鬼魂举行大拜拜。阳间从初一开始摆好食品水果等让鬼魂好好吃一个月好饭菜。到七月三十,阴间假期结束,这些鬼魂重返阴间,中元节则宣告结束。

据了解,台湾的中元普度分为公普和私普,公普是地方寺庙举行法会,聘请僧侣或道士作法施放焰口、普度孤魂野鬼。私普是指各行各业自行协调一天聚集普度,而民间在自家门口摆设祭品进行祭仪,则称为家普。公普形式接近佛教盂兰盆会,私普祭典则是道教中元节的形式。中元普度的对象是孤魂野鬼,因此仪式也与一般祭典不同,普度时供桌须摆设在门外,不可“请鬼入厝宅”,桌下放置一盆清水,盆上覆盖毛巾,并备发梳、镜子、春仔花等供好兄弟梳妆打扮。中元普度祭品之丰盛为所有年节之冠,祭礼时间也最长。

中元节祝福语篇六

中元节俗称亡人节、七月半,是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与清明节、寒衣节并称为三大鬼节。起于北魏的中元节迄今已千年有余,在这一天,放灯让鬼魂得以转世的习俗时代承袭,并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时代特色。

而在佛家的说法里,七月半这天要感恩报答父母的生长养育之恩。因此在中元节这天,一死一生,既可以寄托对逝去之人的哀思,又让人谨记父母的恩德。

中元节的由来是什么,中元节的习俗又有哪些,更多的精彩内容,尽在本期的中元节专题。

a >返回目录
>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烧街衣

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做茄饼

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不过,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馋。

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祭祀土地和庄稼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放天灯

鬼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a >返回目录
>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7月为“鬼月”。

佛教传入后,佛教中也有一种追荐祖先的超度仪式,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盆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且佛教也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超度法会,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a >返回目录
br/>

中元节祝福语篇七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中元节——农历7月15日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亦称“鬼节”。也有说法中元节是在农历7月14日。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命令寺庙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中元节时,人们要焚烧大量的纸钱。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中元节祝福语篇八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道教最主要的为修行记说中"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

佛教盂兰盆节起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经》(由印度传入的佛理)。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後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莲遵佛旨意,于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其母,其母亲终得食物。"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元旦的祝福短信(三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

    2023年元旦祝福语短信38条(三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2023年元旦祝福语 短信(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2022年大学迎新策划书(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2023年母亲节给母亲的祝福语30字(九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

    2023年中元节祝福短语(三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2022年肝胆相照造句子(十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2022年幼儿园家长寄语 幼儿园家长寄语(4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

    2022年贺卡祝福语格式(三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

    2022年贺卡祝福语短句(三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