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猜灯迷的习俗(优质13篇)

时间:2023-12-17 作者:QJ墨客

元宵节是中国民间故事“神仙嫂”的主题,嘉宾菜是这个传说的原因之一。这里收集了一些元宵节庆祝活动的精选图片,让我们感受节日的热闹和欢乐。

元宵节猜灯迷的习俗(优质13篇)篇一

元宵节灯谜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观灯猜谜的习俗。自古以来就有元宵节猜灯谜的习俗,但很多有人知道其由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元宵节猜灯谜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

谜语。

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

《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

诗词。

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头尖身细白如银。称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哎,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

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所以就叫“灯谜”。以后相沿成习,猜灯谜、打灯虎成了元宵佳节的重要活动内容,《红楼梦》里有好几个章回都描绘了清人智猜灯谜的情景。灯谜活动,一直传至今天。春灯谜语,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无遗,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射;而其奥妙诙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启发性灵,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

灯谜是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即谜面、谜目和谜底。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谜面是告诉猜谜者的条件,也是猜谜者思考的依据,它好比几何学中的假设。而谜目是限定所猜的是哪类事物,是答案所属的范围,它就好比几何学中的求证。

谜底就是答案了,它就像几何学中证明的结果。举个例子说吧,书山有路勤为径(猜学科的名称),答案是应用力学。其中书山有路勤为径就是谜面,学科名就是谜目,应用力学就是谜底。再比如,花褪残红青杏小(猜一个科技术语),答案是最新成果。其中花褪残红青杏小是谜面,科技术语是限定的谜目,而最新成果则是此谜的谜底了。

写诗有写诗的规则,它讲究押韵。写。

对联。

有写对联法门,它讲究平仄和对仗。猜灯谜也有几条约定俗成的规则:

1、单纯的词汇解释或知识问答,不能算是灯谜,就算是谜语,也只能被看成低级的作品,例如:人人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若以山水甲天下猜中国地名桂林,这纯属一种文字解释,毫无谜味。如果以“山水”合成汕字,“甲天下”会意为头字,而猜汕头,底、面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文句,却能互相搭配,岂不趣味盎然。

2、谜面上的字,绝对不能在谜底出现,除非有标明露春格,否则,底、面不能相犯,例如:以普天同庆猜店招大家乐,很多人会猜全庆,但因谜底中有一个庆字,这个答案就肯定不能成立了。

3、有些灯谜,巧妙地借用了偏旁表义的造字规律,例如:加火才好煮熟饭,谜底是尧。

4、有些是一半描写字形,一半是影射字义,例如:因为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谜底是臭。

元宵节猜灯迷的习俗(优质13篇)篇二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习俗,在元宵节里猜灯谜是一件非常热闹且喜庆的节目,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猜灯谜习俗优秀。

作文。

500字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今年的正月十五日,也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我们班举行了一个既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元宵节猜灯谜的活动。

早在放假之前,老师就叮嘱我们开学一定要带灯谜。还必须要是拿彩纸来做的。

很快,一个寒假眨眼间就匆匆忙忙的过去了,就到了开学那天——刚好也就是元宵节。

才是早上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蠢蠢欲动了,着急想去猜灯谜。更是在吃午饭时,同学们心急如焚,不停去问老师:“什么时候猜灯谜啊?中午睡觉时,我猜同学们的心情肯定是十五个吊桶大水——七上八下的。

下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班门口,顿时就愣住了:几乎是全班的同学都围在墙边,你推我搡,却都没影响各自专注一心的态度。有的望着灯谜仔细思考,有的和同学在一起探讨,有的同学踱步思考极为苦恼……在这热闹的场面里,我庆幸我带了相机,第一时间把这热闹的时刻记录了下来。不过我也在猜灯谜,首先我看见了李思卓的灯谜:“石头旁边有块皮(打一字)”,我马上想到,这绝对是拼字的一个灯谜。我首先想,石头就是“石”,那么就是“石”字旁边有一个“皮”字,绝对就是“破”字了。我一问李思卓,果然没错!还有一个是邓紫荆的灯谜:“所有的甲鱼穿金衣(打一电影名)”,我想到,这绝对是用意思理解的灯谜。“甲鱼穿金衣?”那就是金颜色的啊,所以我立即想到:满城尽带黄金甲,一问邓紫荆,果然又对了!

可是,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活动快结束了,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地举着战利品回班了,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真是一次热闹的活动啊!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上街玩。

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张灯结彩。市中心周围四条宽阔的马路上灯火通明,使整个城市笼罩在灯的海洋里,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我们一家来到商之都门口,那里围着一群人,里三层外三层围的水泄不通。人群中还搭建了一个露天舞台,上面有8个小孩在吹气球看谁先吹炸。别看那些小孩十分瘦小,样子有些弱不禁风,但吹起气球来还是能露一手。在一旁的主持人手里拿着麦克风不停的呐喊加油,使全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我们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大厅内。大厅里的大牌子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凑上前一看原来是猜灯谜,猜到了就到总服务太兑现。我看了浑身都是精神,连忙拉着父母上二楼。到了二楼抬头看天花板,哇好多的灯笼,有些灯笼下面还挂着红色的纸条,那上面写的便是谜面。有的是打一个。

成语。

有的则是一个字有的则是一名球星的姓名有的还是一本书名、一道菜名。形式各种各样让人伤透脑筋。到了卖内衣的地方有一个谜面让我一看就知道谜底:水上健儿(打一成语)我猜的是如鱼得水因为这则。

谜语。

曾在电视上播过。正当我兴奋的准备到总服务台报谜底时,爸爸的一句话让我犹豫不决:“肯定不对,‘如鱼得水’和‘水上健儿’有什么关系?”我想是啊,可我明明记得是对的呀,对,要相信自己。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

诗词。

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元宵节猜灯迷的习俗(优质13篇)篇三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他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于是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十分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要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加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灯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头尖身细白如银,

称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

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着:“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哎,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

第二年元宵节,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以后相沿成习,猜灯谜、打灯虎成了元宵佳节的重要活动内容。

《红楼梦》里有好几个章回都描绘了清人制猜灯谜的情景。灯谜活动,一直传至今天。春灯谜语,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无遗,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射,而其奥妙诙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启发性灵,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

古代,元宵夜还有元宵照井的习俗,古谚语说:“照井水,面姣美。”俗传元宵夜去观井水会显得更美丽,所以古代少女常乘元宵夜明月当空、皎洁玲珑之际,去俯视井水,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可爱,显现出花容月貌来。

元宵节除了保留着许多有趣的游戏习俗外,还流传着许多逸闻趣事。“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成语,其趣事就是出于元宵节。相传,宋朝有一个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为了避官讳,他骄横跋扈,不许百姓言登,因登和灯同音,也就不许百姓说灯,点灯只能叫点火。这个州官在元宵节时,贴出告示写道:“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于他平日胡作非为,人们便针对他的告示,讥讽他是“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猜谜和制谜是一种启迪智慧、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和丰富文化生活的文艺活动。灯谜的特点也是熔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炉,所以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不单在中国境内盛行,远至美国的唐人街或近在东南亚各地每逢新年、元宵节或中秋节多有举办灯谜会,颇受人们喜爱。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元宵节猜灯迷的习俗(优质13篇)篇四

写诗有写诗的规则,它讲究押韵。写对联有写对联法门,它讲究平仄和对仗。猜灯谜也有几条约定俗成的规则:

1、单纯的词汇解释或知识问答,不能够算是灯谜,就算是谜语,也只能够被看成低级的作品,例如:人人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若以山水甲天下猜中国地名桂林,这纯属一种文字解释,毫无谜味。如果以“山水”合成汕字,“甲天下”会意为头字,而猜汕头,底、面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文句,却能够互相搭配,岂不趣味盎然。

2、谜面上的字,绝对不能够在谜底出现,除非有标明露春格,否则,底、面不能相犯,例如:以普天同庆猜店招大家乐,许多人会猜全庆,但因谜底中有一个庆字,这个答案就肯定不能够成立了。

3、有些灯谜,巧妙地借用了偏旁表义的造字规律,例如:加火才好煮熟饭,谜底是尧。

4、有些是一半描写字形,一半是影射字义,例如:因为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谜底是臭。

元宵节猜灯迷的习俗(优质13篇)篇五

21.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离合聚散,今宵月圆又圆,想你的心甜啊甜,佳节自有佳人伴,元宵夜唯君叫我最思念。

22.正月十五月儿圆那,祝福的话倍儿甜啊,愿你漂亮一年胜一年呀,好运好事常连连啊,元宵节快乐。

23.你和我伴着月亮灯,犹如大元宵;你是灯我是纸,犹如大灯笼。你情我愿度佳节,欢欢喜喜闹花灯!

24.正月里来是新春,十五花灯闹乾坤,汤圆味美香喷喷,祝你佳节福满身,好运和你不离分,万事如意永开心。

25.月亮,元宵,映衬你的欢笑,正月十五回荡你的歌调,金鼠年新春充盈你的热闹,此时我心久恋你的美妙。

26.圆圆圆圆的月亮的脸,甜甜甜甜的鲜灵的汤圆,满满满满的盛给你一碗,装上我美美美美的元宵祝愿。

27.用我如火的热情煮一碗汤圆,温暖你正月的心情;把我的思念串成串挂在你心空,点缀你元宵夜的美梦!

28.送你一碗汤圆,你将圆一场事业的美梦,圆出温暖如春的爱情,圆得家人幸福的团聚,圆来鼠年精彩的运程。

29.汤圆是圆的,包裹甜蜜浓缩着思念;月儿是圆的,有你一生不遗憾,真想梦也是圆的,陪你走过一年又一年。

30.元宵祝你心情如猴子吃汤圆般猴美猴美,心气象猴子捞月亮似猴蹦猴跳,心空好比猴子打灯笼猴亮猴亮。

31.风潇潇,雪寒寒,花好月圆圆圆团,花灯红火挂满街,元宵寄相思,来去心声和祝愿,愿缘亲友每个团“圆”梦。

32.你肥藤藤,我脚震震,我们买了猪肉去拜神,吃了猪肉变寿神,就说看短信息的——愿你元宵节吃嘛嘛香,工作愉快!

33.天上的月儿圆,地下蜜儿甜,吃饭的桌儿圆,碗儿筷儿把你等,你我的情更圆,好像元宵一样黏黏糊糊团团圆圆。

34.带着我最深的思念和情意,有我最深刻的思念。让云带去满心的祝福,点缀你甜蜜的梦,愿你我都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元宵节!

35.你不是饺子却有陷儿。你不是馄沌却也有汤。你不是糖果却也很甜。我已经迫不及待了!来吧我的汤圆!来吧我亲爱的元宵节!

36.元宵煮团圆,一家围成圈,鞭炮燃欢笑,老少乐陶陶,灯谜猜幸福,天伦乐逍遥。祝你元宵节合家幸福美满,吉祥安康。

37.思念道不尽,离愁理不清,不如庭中静坐,共享这温馨。好事迎来不断,笑声时时陪伴,更应来汤圆一晚,此生不再孤单。

38.你不是饺子却有陷儿。你不是馄沌却也有汤。你不是糖果却也很甜。我已经迫不及待了!来吧我的汤圆!来吧我亲爱的元宵节!

39.十五月亮圆,十五喜庆多,全家团圆幸福多,心情愉快朋友多,身体健康快乐多,财源滚滚来,钞票多多落,年年吉祥如意多,祝愿好事多多多!

40.春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元宵佳节,春风熏陶着沉醉的夜晚,我用心叠一只纸鹤,装上我满满的祝愿,飞翔在天边,飘落你身前,祝你元宵节愉快。

元宵节猜灯迷的习俗(优质13篇)篇六

2、十人九死(打一中药名)--独活。

3、威风扫地(打一中草药名)——虎力散。

4、低头思故乡(打一中草药名)——怀熟地。

5、红十字会(打一中草药名)——九一丹。

6、大开绿灯(打一中草药名)——路路通。

7、三省吾身(打一中草药名)——防己。

8、敲山震虎(打一中草药名)——驱风散。

9、方法论(打一中草药名)——白术。

10、滔滔不绝(打一中草药名)——长流水。

11、久别重逢(打一中草药名)——一见喜。

12、两个少女(打一中草药名)——二妙散。

13、一江春水向东流(打一中草药名)——通大海。

14、起宏图(打一中草药名)——远志。

15、金钿遍野(打一中草药名)——地黄。

16、踏花归来蝶绕膝(打一中草药名)——香附。

17、第四季度经费(中草药名)——款冬花。

18、妇女节前夕(打一中草药)——三七。

19、人间四月芳菲尽——春不见。

20、滔滔不绝(打一中草药名)——长流水。

21、偷梁换柱(打一中草药名)——木贼。

22、两横一竖(打一中草药名)——半夏。

23、不知道(打一中草药名)——生地。

24、窗前江水泛春色(打一中草药名)——空青。

25、忠诚老实(中草药名)——厚朴。

26、儿童节发假(打一中草药名)——六一散。

27、古城姐妹(打一中草药名)——金银花。

28、鲛人挥泪(打一中草药名)——珍珠散。

29、老谋深算(打一中草药名)——苍术。

1、高台对映月分明(打字一)谜底:昙。

2、层云隐去月当头(打字一)谜底:屑。

3、家家迎元宵(学校用语)谜底:第二节。

4、白糖梅子真稀奇(打一食物)谜底:元宵。

5、赶制元宵闲不住(五字口语)谜底:忙得团团转。

7、园外隐约闻猿啼,星月小桥听萧声(节日纪念日)谜底:元宵节。

8、此时此地(剧目)谜底:元宵谜。

9、一夜鱼龙舞(民俗风俗词语)谜底:元宵灯会。

10、新春佳节话元宵(报刊名)谜底:半月谈。

11、婚期定在元宵后(打一成语)谜底:喜出望外。

12、煤球和元宵一样(打一成语)谜底:混淆黑白。

13、元宵(打一成语)谜底:一朝一夕。

14、元宵节后捷报多(打一成语)谜底:喜出望外。

15、元宵同返家(打一成语)谜底:众望所归。

16、元宵之后柳吐芽(打一成语)谜底:节外生枝。

17、万家灯火闹元宵(电影名)谜底:不夜城、乡情。

18、灯谜会猜庆元宵(古文句)谜底:破题儿第一夜。

19、元宵莫来缠·上楼格(篇目)谜底:望勿纠正。

20、元宵灯火已阑珊(谦辞礼貌用语)谜底:望多关照。

21、观赏元宵灯谜(打人名二)谜底:张节、文虎。

元宵节猜灯迷的习俗(优质13篇)篇七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 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元宵节猜灯迷的习俗(优质13篇)篇八

元宵前后(书名)二月。

十分一个元宵(体育词语)角球。

元宵之后柳吐芽(成语)节外生枝。

元宵欢度迎佳客(词曲牌名)喜春来、集贤宾。

年年元宵有谜会(电影名)十五贯、赛虎。

万家灯火闹元宵(电影名)不夜城、乡情。

元宵谜会压魁(电影名)寒虎、胜利在望。

元宵前后回家乡(歌曲名)二月里来。

灯谜会猜庆元宵(古文句)破题儿第一夜。

元宵(古文句)破题儿第一夜。

灯会元宵初(化学词语)烷。

元宵佳节望满月(货币)十五张一美圆。

元宵回暖(篇目)十四寒。

谜面不着一字。(打一中草药名。)谜底:白芷(纸)。

谜面:前面来只船,舵手在上边,来时下小雨,走后路已干(打一日常用品)谜底:熨斗。

谜面:臭豆腐(打一歌手)谜底:莫文蔚。

谜面:索马里难民大战杨贵妃(打一成语)谜底:骨肉相残。

谜面:无边落木萧萧下。(打一个字)谜底:日。

元宵莫来缠上楼格(篇目)望勿纠正。

元宵灯火已阑珊(谦辞礼貌用语)望多关照。

观赏元宵灯谜(人名)张节、文虎。

元宵之夜遇徐娘(人名)胖妇人。

元宵已无州官讳(商品名)节能灯。

元宵节猜灯迷的习俗(优质13篇)篇九

此去泉台招旧部死亡率。

大马哈鱼广仔在内河长期外流。

大水冲击家门晃流动户口。

个个都是蒙脸人全面覆盖。

个体户所在单位。

工作繁忙不念经空挂户。

开窗放入大江来流动户口。

门对浙江湖流动户口。

门临清溪流动户口。

门前日日有潮头流动户口。

门前三包户口管理。

门前售货惹人眼注销户口。

门头沟流动户口。

门外千里雪,窗前百丈冰户口冻结。

门迎珠履三千客集体户口。

南望星星伴残月户主。

女娲为何要炼石不得有空漏。

女子游泳流动人口。

且休说暂住人口。

去京师万里迁出,边远地区入夜重门静黑户。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长期倒流。

闪开人户分离。

上海老记者申报人。

上穷碧落下黄泉认真访查。

史记来自何人迁出。

世居厦门常住户口。

先别发言暂住人口。

小姑居处本无郎纯女户。

元宵节猜灯迷的习俗(优质13篇)篇十

7.“积雪浮云端――地理名词一-” 谜底:高寒带

8.“还来就菊花――《红楼梦》菊花诗一句” 谜底:慰语重阳会有期

9.“阶前有鸟迹――成语一” 谜底:门可罗雀http://

10.“举手可近月――《水浒传》人物诨号一”谜底:摸着天

11.“余香乍入衣――《红楼梦》人名一” 谜底:花袭人

12.“山从人面起――《聊斋志异》篇目一” 谜底:成仙

13.“晓看红湿处――《水浒转》人名二” 谜底:郭盛 花荣

14.“十五始展眉――成语一” 谜底:喜出望外

15.“十觞亦不醉”猜唐诗篇目一” 谜底:长干行

16.“同是长干人――《聊斋志异》篇目”谜底:酒鬼

17 “千山鸟飞绝,打一电影片名”! 谜底:真空地带

18.“千秋万岁名――打一作家名!” 谜底:古龙

19.“白日依山尽,打一气象用语!” 谜底:傍晚多云

20.“白发诗无的。打一清代人名一” 谜底:李鸿章

21.“归时欲沾巾’孟浩然诗一句” 谜底:还将两行泪

22.“曲终人不见’电影片名二中有俺” 谜底:绝唱 潜影

23.“当春乃发生’《水浒转》人物诨号”谜底:及时雨

24.“举头邀明月’四字礼貌用语”谜底:敬请光临

25.“低头思故乡’猜一唐诗篇目!”谜底:望月怀远

26.“窗前明月光’猜一宋词人,卷帘格” 谜底:李清照

27.“明月松间照’,打一科学家名!” 谜底:林光达

28.“明日岁华新’,一个天文名词” 谜底:光年

29.“呼作白玉盘’打一字!”谜底:

30.“茶’张九龄诗的一句!” 谜底:草木有本心

31.“春眠不觉晓’,打一小说名吧!” 谜底:醉卧长安

32.“还是这句,是《诗品》的一句”。谜底:时闻啼鸟

33.“独钓寒江雪’调味品冠规格” 谜底:一等冷冻鱼

34.“莫教枝上啼’打一个卷帘格成语!” 谜底:梦寐以求

35.“昔日人已没’打一字!” 谜底:借

36.“春满大地’猜苏轼词一句” 谜底:天涯何处无芳草

37.一粒谷,占满屋。(打一物) 谜底:灯

38.恍然大悟(打一中草药名)——脑立清

39.十人九死(打一中药名)--独活

40.威风扫地(打一中草药名)——虎力散

41.低头思故乡(打一中草药名)——怀熟地

42.红十字会(打一中草药名)——九一丹

43.大开绿灯(打一中草药名)——网络生活网网络生活网通

44.三省吾身(打一中草药名)——防己

45.敲山震虎(打一中草药名)——驱风散

46.方法-论(打一中草药名)——白术

47.滔滔不绝(打一中草药名)——长流水

48.久别重逢(打一中草药名)——一见喜

49.两个少女(打一中草药名)——二妙散

50.一江春水向东流(打一中草药名)——通大海

51.起宏图(打一中草药名)——远志

52.金钿遍野(打一中草药名)——地黄

53.踏花归来蝶绕膝(打一中草药名)——香附

54.第四季度经费(中草药名)——款冬花

55.妇女节前一天(打一中草药)——三七

56.人间四酝缟钔菲尽(打一中草药)——春不见

57.滔滔不绝(打一中草药名)——长流水

58.偷梁换柱(打一中草药名)——木贼

59.两横一竖(打一中草药名)——半夏

60.不知道(打一中草药名)——生地

61.窗前江水泛春色(打一中草药名)——空青

62.忠诚老实(中草药名)——厚朴

63.儿童节发假(打一中草药名)——六一散

64.古城姐妹(打一中草药名)——金银花

65.鲛人挥泪(打一中草药名)——珍珠散

66.老谋深算(打一中草药名)——苍术

67.六王毕,四海一( 打《红楼梦》人名)——秦邦业

68.三八多面手(打《红楼梦》人名)——巧姐

69.女十八兮叹分离(打《红楼梦》人名)——杏奴

70.元前明后(打《水浒传》人名)——宋清

71.渐渐安定(打《水浒传》人名)——徐宁

72.赫赫小英雄(打《水浒传》人名)——童威

73.不许你发达(打《水浒传》人名)——杜兴

74.禁止调房(打《水浒传》人名)——杜迁

75.济人急难(打《水浒传》人名)——施恩

76.渐渐安定(打《水浒传》人名)——徐宁

77.众芳竞艳(打《水浒传》人名)——花荣

78.社会在发展(打《水浒传》人名)——史进

79.僧穿彩衣(打《水浒传》人物绰号)——花和尚

80.久旱逢甘露(打水浒传人物绰号)——及时雨

81.奥运射击冠军(打《水浒传》人物绰号)——金枪手

82.再三谦让(打《三国演义》人名)——陆逊

83.古代文化(打《三国演义》人名)——史迹

84.事事齐全说汉高(打《三国演义》人名)——刘备

85.逐渐繁荣(打《三国演义》人名)——徐盛

86.八骏日行三万里(打《三国演义》人名)——马良

87.轻骑飞跃(打《三国演义》人名)——马超

88.天不绝曹(打《三国演义》人名)——魏续

89.汉朝文书(打《三国演义》人名)——刘表

90.醒后得知一场梦(打《西游记》人名)——悟空

91.相声逗乐(打《西游记》人物)——眼看喜

92.各一方话鼠(打一画家名)——吴道子

一个小黑人,戴着个洗脸盆,给他摘下来,他说再戴会儿。 (果蔬)

谜底:黑枣

体圆似球,色红如血,皮亮如珠,汁甜赛蜜。 (水果)

谜底:樱桃

一棵小树不太高,小孩爬在半中腰,身穿小绿袄,头戴红缨帽。 (蔬菜名) 谜底:玉米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打一物)

谜底:画

稀奇稀奇真稀奇,拿人鼻子当马骑。 (物品)

谜底:眼镜

一张小方画,无脚走天下。四周是锯齿,佳音传天下。 (打一通讯用品) 谜底:邮票

会吼的马儿骑不得,会游的鞭子拿不得,地上的琵琶弹不得,倒挂的蓬蓬吃不得。(打四种动物)

谜底:斑马、蛇、螳螂、马蜂窝

是鸡不长毛,是牛不耕田,是猫不捕鼠,是虎不上山。 (打四种动物)

谜底:田鸡、蜗牛、熊猫、壁虎

有跟不着地,绿叶开白花,到处去流浪,四海处处家。 (植物)

谜底:浮萍

尖尖牙齿大大嘴,长长尾巴短短腿。捕捉猎物流眼泪,可惜那是假慈悲。

谜底:鳄鱼

小小玲珑一条船,来来往往在江边,风吹雨打都不怕,只见划桨不挂帆。

谜底:鸭子

身体是个半球形,背上背着七颗星。蚜虫见了最怕它,棉花丰收全靠它。

谜底:七星瓢虫

糖是皮来果是馅,一串一串红艳艳。冬天吃它不难买,夏天和它难见面。

谜底:糖葫芦

小时着黑衣,大时穿绿袍,水里过日子,岸上来睡觉。 (打一动物)

谜底:青蛙

甫入葡园枝累累,正临华苑草萋萋。 (花名)

谜底:菊花

青竹竿,挑铜盆,开黄花,结鱼鳞。 (打一植物)

谜底:向日葵 (打一动物)(打一动物)(打一动物)(打一食物)

小小铁瓜,睡在地下,谁敢踩它,脑袋搬家。 (武器)

谜底:地雷

红关公,白刘备,黑张飞,叁结义。 (果蔬)

谜底:荔枝

一物生来本领大,叫它说啥就说啥,说话就行走,行走就说话。 (文具)

谜底:毛笔

大姐天天逛花园,二哥弹琴夜黑天,三姐织布到天明,四妹做饭香又甜。 (打四种动物)

谜底:蝴蝶、蝈蝈、蜘蛛、蜜蜂

白天草里住,晚上空中游,金光闪闪动,见尾不见头。 (打一动物)

谜底:萤火虫

胸怀真宽大,江河容得下,潮涨暮就落,风起掀浪花。 (自然物) 谜底:海

拜年。 (打一作家名) 贺敬之

除夕守岁数钟声。 (打一商业用语) 年终盘点

年终岁尾,不缺鱼米。 (打一字) 鳞

除夕夜守岁。 (打一歇后语) 辞旧迎新

红公鸡,绿尾巴,身体钻到地底下,又甜又脆营养大。 —— 谜底 红萝卜

弟兄五六个,围着圆柱坐,大家一分手,衣服都扯破。 —— 谜底 大蒜

身体白又胖,常在泥中藏,浑身是蜂窝,生熟都能尝。 —— 谜底 藕

有洞不见虫,有巢不见峰,有丝不见蚕,撑伞不见人。 —— 谜底 藕

圆圆脸儿像苹果,又酸又甜营养多,既能做菜吃,又可当水果。 —— 谜底 蕃茄

一(打一成语)。 谜底:接二连三

无底洞(打一成语)。 谜底:深不可测

爬竹竿(打一成语)。 谜底:节节上升

纸老虎(打一成语)。 谜底:外强中干

飞行员(打一成语)。 谜底:有机可乘

打边鼓(打一成语)。 谜底:旁敲侧击

元宵节猜灯迷的习俗(优质13篇)篇十一

3、欢度春节。(打词牌名一)——快活年。

4、拜年。(打作家名一)——贺敬之。

5、恭禧发财。(打离合字一)——贺(加贝)。

6、春节三日守桥头(字谜)-----休。

7、寒随一夜去,春随五更来。(打时节俗称一)——除夕。

8、闲话除夕。(打成语一)——聊以卒岁。

9、不知今岁已除夕。(打成语一)——忘年之交。

10、新春伊始大团圆。(猜一字)——庆。

元宵节猜灯迷的习俗(优质13篇)篇十二

温州元宵节龙灯习俗开展得十分普及,在农村还有布龙、首饰龙、凳板龙、稻草龙、挡龙等各种龙灯,供观赏的称作“观赏龙”,舞动、滚动的称“狂龙”。

历史上,市区“南塘大头龙”很出名。因为这种龙的头特别大,是用竹篾版纸制作而成的。龙头高3米,宽5米,龙身10米。龙的背部设有华丽的宫殿庙宇,龙肚内有灯火,要十多个年轻力壮的后生儿互相抬着才游得动。

在“大头龙”游动的前面先是一支西乐号队,再是由一百多匹骏马组成的“马架”队伍,每匹马的背上都骑着一位“三国”、“封神”或者“水浒”的角色人物。一路上马嘶人喊,浩浩荡荡,阵容威武,活动通宵达旦。

温州有一首民俗竹枝词就是描写元宵节龙灯活动的,“元宵灯节闹融融,塘河两岸游干龙。文官武将齐出马,幼童扮作县令公”。

在过去的温州城,元宵节时还有一种活动叫做跑马灯。这种活动一般都是以小孩子为阵容。这些孩子个个都打扮得很漂亮,每个人腰部都挂有铜铃和用多层花纸剪贴起来的“马头”和“马尾”,马头挂在前身,马尾挂在后身,整个人跑起来时,这马头和马尾就会不停地前后摆动,铜铃也“叮铃铃”地响起,真好比马跑过一样。到了晚上,马头和马尾的里面还都点着灯,相当耀眼。

过去温州民间流传着这么一首打油诗,意思是讽刺一些住在偏僻的深山岙里的妇女没见过城底元宵跑马灯的可笑样子。“山里女子笑欣欣,赶到城底看马灯。三更半夜愁肚饿,番薯麻糍当点心,东门走底不惜吃,西门出来满嘴增”。

温州人有句俗语就叫作“百里坊,大灯光”。据讲,百里坊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曾利用灯谜来展示抗日口号。

每年元宵之夜,百里坊口(现百里东路口头而)悬挂有四盏特别大的红灯笼,里面点着灯。每盏灯光外面都写着一句醒目的灯谜。

第一句写着“像杭不是杭”,第二句写着“明月不在边”,第三句写着“求得书文会”,第四句写着“玉口方成章”,如果不仔细看,好比是描写元宵夜景文人云集的样子,但精细一看,是四条灯谜,而且把四条灯谜所猜中的谜底四个字连起来,正好是“抗日救国”的一句革命口号。

元宵节猜灯迷的习俗(优质13篇)篇十三

1、谜题:灯谜会猜庆元宵(古文句)。

3、超好牙刷(打一成语)——一毛不拔。

4、灯谜会猜庆元宵(古文句)——破题儿第一夜。

5、鲁迅逝世一世纪。(打一成语)谜底:百年树人。

6、元宵莫来缠·上楼格(篇目)——望勿纠正。

7、颗小红枣,一屋盛不了。只要一开门,枣儿往外跑打一日常用品)——油灯。

8、长相俊俏,爱舞爱跳,飞舞花丛,快乐逍遥。(打一动物)谜底:蝴蝶。

10、汪汪流水今犹在(打一字)——谜底:琴。

11、农产品(打一成语)——土生土长。

12、元宵春灯(网络电脑词语)——节点。

13、石头旁边有块皮。(打一字)谜底:破。

14、春节三日守桥头(字谜)-----休。

15、古代文化(打《三国演义》人名)——史迹。

16、奈何桥上等三年。(打一经济词语)谜底:合同期期满。

17、拍一个巴掌。(打一地名)谜底:五指山。

18、鲁达当和尚(打一成语)——半路出家。

19、日落西山(打一字)——谜底:岁。

20、谜题:小小的房子(猜数学名词)。

21、纵是布衣也流芳。(打一花卉)谜底:白丁香。

22、小时四只脚,大时两只脚,老时叁只脚。(打一种动物)人。

23、纸老虎(打一成语)——外强中干。

24、谜题:元宵前后共团圆(打字一)。

25、脱粒机(打一成语)——吞吞吐吐。

26、为数虽少,却在百万之上(打一字):一。

27、谜题:观赏元宵灯谜(打人名二)。

28、盲人摸象(打一成语)——不识大体。

29、间小药房,药品里面藏。房子涂白色,十字画中央(打一日常用品)——医药箱。

30、什么动物行也是坐,坐也是坐,睡也是坐?谜底青蛙。

31、谜题:元宵前后共相聚(打字一)。

32、谜题:新春佳节话元宵(报刊名)。

33、感冒通(打一成语)——有伤风化。

34、撇一竖一点(打一字)——谜底:压。

35、小小东西,放在腋底。有病没病,看它肚皮(打一日常用品)——温度计。

36、谜题:大家的样子(猜数学名词)。

37、谜题:欢欢喜喜做元宵(音乐词语)。

38、济人急难(打《水浒传》人名)——施恩。

39、谜题:十五的`月亮悬庭前(北京地名)。

40、谜题:万家灯火闹元宵(电影名)。

42、仙女嫁出去一个。(打一成语)谜底:六神无主。

43、春秋(二成语):一年半载,无冬无夏。

44、八多面手(打《红楼梦》人名)——巧姐。

相关范文推荐

    端午节幼儿园亲子活动方案(优秀20篇)

    活动方案中包括活动的主题、目的、参与人员、活动流程等详细信息,能够帮助组织者更好地了解活动的各项细节。在制定活动方案时,参考一些成功案例是很有帮助的,以下是一些

    实习护士年度工作总结(实用18篇)

    月工作总结不仅可以记录工作的进展和成果,还可以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法是否需要调整。如果你对写一份月工作总结感到困惑,可以看看以下几篇范文,或许能帮你理清思路。

    居民供热应急预案(优质21篇)

    在面临突发事件时,拥有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可以提高人们的抗风险能力,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应急预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学习。根据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

    消防大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专业18篇)

    应急预案的核心在于科学规划、合理制定和切实实施,它是应对危机的重要支撑。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应急预案的参考资料和指导文件,希望能够为你们的应急工作提供支持。

    思政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20篇)

    写总结范文是一个思考和总结过去的机会,是对自己的一种交代。在以下的总结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一些成功的总结经验和思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小学各类参考(通用19篇)

    优秀作文要注意平衡内容的丰富和结构的合理,通过布局合理和过渡自然,使整篇作文的内容流畅和连贯。请欣赏下面这些优秀作文的精彩片段,它们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独立思考的

    教育专业自我评价(优秀19篇)

    自我评价是一种客观分析自己学习和工作表现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我评价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通过学习他人的评价经验和方法,

    物业管理公司下半年工作计划(热门18篇)

    下半年的起伏与挑战,都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应该好好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下半年计划,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我们的大课间大全(20篇)

    优秀作文是在写作过程中以自己的观点和艺术技巧展示出来的一种作品。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以下优秀作文的片段,感受写作的魅力与力量。啊!大课间活动多么有趣,为我们紧张的学

    介绍河南商丘古城范文(20篇)

    河南素有“豫”之称,历史上曾是许多朝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河南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为防金木相克,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