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元宵节的传统(优质16篇)

时间:2023-12-14 作者:温柔雨

元宵节是寓意团聚和团圆的节日,一家人可以一起欣赏灯笼和品尝汤圆。请看下面这篇元宵节活动总结范文,或许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初中元宵节的传统(优质16篇)篇一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融入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千言万语也还说不清,我今天就来说说我过的元宵节。

我们每年都要吃汤圆,而汤圆的寓意是团团圆圆一家欢,只要一家人在一起那幸福的感觉就像汤圆里的馅一样甜甜蜜蜜,让人永生难忘!只要一家人能团圆胜过千千万万的礼品,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聚杯共庆,消除了新年的寂寞,这比无数个祝福都要温暖!

忽然,“……”新年的钟声响起了,刹那间城市沸腾了!万支烟花直冲云霄,如银箭,如流星,更如一个个小火球冲向黑夜,它们划破黑夜,接着烟花交在一起,爆炸了,在天空中画出了一个个鲜艳的花朵,亮光交织在一起,为黑夜描绘出美丽的图画。然后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传入了我们的耳中,让来年的不顺在此时此刻消除,新年的到来从烟花的爆炸声中传递!

元宵节,融入了中华的情感的节日,让所有的人都永生难忘!

今晚,是个可喜可贺的夜晚,因为今晚是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一个让我们高兴的日子,是一个让我们兴奋的日子,是一个让我们期待不已的日子。

我们欢聚在一堂,逗别人笑,说别人的往事吃着奶奶搞得香香喷的汤圆,这个元宵节显得更浓情,更温馨。

我们一吃完汤圆,外面就传来轰轰地声音,紧接着飞下来无数像流星一样的东西。紧接着“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地又炸响了。声音震天响!火炮四溅!

初中元宵节的传统(优质16篇)篇二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身边洋溢着热闹的节日气氛,随处都能听见礼花炮竹声。

夜幕降临了,礼花炮竹声便炸开了元宵之夜看花观灯的景象,迎来了一片繁华的夜景。

突然,我的爸爸跑过来催促着我赶快下楼放烟花。听见这话,我便来了劲,赶快“飞奔”下了楼。只见我的爸爸妈妈接二连三地从车库里搬出许多烟花,还不时在车库里察看还有没有剩余的。天,这可是把咱家的“财产”全部都“扛”出来了呀!这时,我的爸爸拿出打火机,小心翼翼地点起了火,还用手在边上为打火机“掩护”着。“点着了!”我的爸爸在远处朝我们大喊着。我与妈妈此时都不约而同地仰望着天空。天空不时出现一个大礼花;不时出现红色、黄色、蓝色的流星雨;不时出现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小飞碟;不时又出现了一条条小鱼在天空中自由地遨游、玩耍……这些烟花使我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这些美妙的景色是已经不能再用语言来形容了。

不一会儿,我上了楼,仔细欣赏cctv元宵晚会的经典节目。这些节目中,小沈阳唱的《大海》令我开怀大笑;刘谦表演的魔术让我为他鼓掌,竖起了大拇指;他们都获得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的一等奖,让我也为他们而高兴与自豪吧!

将近十点时,我爬在窗台上欣赏那又大又圆又亮的月亮。虽然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只是昙花一现,但是我却明白了什么。

夜深了,我久久不愿离开那窗台,因为我想起了已经过世的太我的婆婆……。

文档为doc格式。

初中元宵节的传统(优质16篇)篇三

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这一天格外得热闹,街上人山人海,成群结队的人来来往往,多么隆重的元宵节呀!有许多人在街上摆摊,有的在买东西,有的走着去朋友家走亲,还有的在打电话说回家吃元宵……街上人头攒动,各干各的事。

与此同时,街上一辆车也没有,这天的天气也特别地好,过往的人群一拨接一拨,他们的动作显得那么协调有序。还有很多的孩子在街上蹦蹦跳跳。我看到一个套圈的游戏,于是就跑了过去,拿了几个圈就去套,竟然套到了一条小金鱼。

白天的元宵节热闹,晚上的元宵节更美。街边摆满了小吃,卖玩具的,套圈的,投球的……不计其数,他们在路灯和霓虹灯的照耀下别有一番景色。

过了一会儿,我们去姥姥家吃元宵,元宵既甜又好吃,让人吃了还想吃,妈妈说:“赶快吃,吃完了带你们去放孔明灯。”于是我加快了速度,为了充分感受灯节的氛围。

初中元宵节的传统(优质16篇)篇四

春节刚过,年味儿犹存,元宵节又到了,邻居们忙着去老字号买元宵走亲戚串门。老话元宵节之后,春节算是过完了,又恢复到平常的忙忙碌碌中去了。

记忆里的元宵节比春节还要热闹,不光是吃元宵,有花会、灯会。花会有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猜谜语等,灯会一般从正月初十开始,人人动手,家家户户扎花灯、点花灯,所以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又含着一个圆字的同音字,象征着团圆、美满、吉祥、和睦的家庭。

那时候一到农历正月十五,北京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来人往,看花会和赏灯会,使整个北京城洋溢在欢乐的气氛里。元宵节是小孩子最开心的了,那时候我们院子里的孩子灯笼都是各家做的,有的家长会扎老虎、公鸡、鱼、凤凰之类的,一般的家长,就扎成圆圆的或者方方正正的宫灯状,外面裱糊红纸、绿纸。作好后小孩子提着出去互相比,提着灯笼满街跑的情景还留存在我的记忆中。

那一天街上,胡同里到处张灯结彩犹如白昼。人们扶老携幼,拥向街头,观彩灯,猜灯谜,放烟火,看杂耍,无论你是达官显贵还是书生学士还是老人小孩,一概上街观灯。各个店铺均自发地挂出各种花灯,有的还挂出灯谜,猜中的奖赏一些鲜果、小吃等物。孩子们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逛玩耍,想起来都是乐的。

北京的元宵有稻香村、宫颐府、溢鑫府、聚庆斋、正明斋。都是手工摇制的。在店铺面前摆着几张桌子,桌子上面几个小笸箩,放着不同的,做好的,切的方方整整的元宵馅,几个大的笸箩里放着摇好的元宵。摇元宵的伙计白帽盔,白套袖,白围裙干净利索。不时的抖动的笸箩,方馅儿裹上了糯米面,用笊篱过水再摇,几遍下来就做好了。

现在自己动手制作元宵的越来越少,与之相比,速冻汤圆食用显得更加方便,到超市购买速冻汤圆的人越来越多。

正月十五吃元宵,一家人聚在一起,象征全家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祝愿家人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团团圆圆。那元宵的味道是幸福的,快乐的,欢乐中带着些喜庆!

现在传统节日的文化正在逐渐地被人们遗忘,传统文化在下一代孩子身上的积淀越来越少,一提到春节,就是吃饺子,一提到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一提到中秋节,就是吃月饼……再深入地追问这些节日的起源、民间习俗、文化内涵等等,能说上来的人便寥寥无几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过洋节,对于西方的文化兴趣更为浓厚。对亲情团聚等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被忽视了,对传统节日的观念渐渐变淡。年轻人认为过圣诞节、情人节更时尚,传统节日过不过都无所谓。

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会自然形成一个民族凝聚力。真的遗弃了,那么我们在精神上很难说是一个完整的中国人。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我们应当继承元宵节的内涵精髓,继续享受传统文化的乐趣,永远继承下去。

初中元宵节的传统(优质16篇)篇五

今天是正月十五,我和妈妈吃完元宵就一路小跑到了广场准备看灯会和烟花。

广场上人山人海,烟花还没有开始,我就先参观了灯会。哇!好壮观呀!我的一次看见这么漂亮的灯,有孔雀摇尾的,有老虎打滚的,还有好多奇形怪状的动物,这些灯里边有音乐播放器,里面播放的有一些古老的音乐,还有的一些里边播放的是一些流行音乐。旁边还有一些霓虹灯。

该会家了,我仍然呆呆的望着天空,还在回想刚才的烟花和花灯,妈妈叫我回家了,我才依依不舍的回了家。

初中元宵节的传统(优质16篇)篇六

才饮春节粮液,又食十五汤圆。

朗朗上元夜,月笑挂九天。小巷火树银花,长亭灯彩纷繁。千家流星花雨,撒花天女颜色秀;万户焰火迸射,引爆千秋红牡丹。满街灯笼高挂,游人趣味盎然。游走百病,登岗攀山,各个心旷神怡,人人喜笑欢颜。

光辐辏,霓虹闪,辽阔疆天狂披云锦;灯千柱,夜不眠,万人空巷盛宴排天。倩男靓女,相约成对,灯前树后,情意绵绵;老妪少妇,携手并肩,商场超市,喜地欢天;少小顽童,手舞足蹈,俏言娇笑,嗲声嗔言;成年男女,笑语翩翩,满面春风,各有洞天。皞月当空,人间睆然。美景良辰,阖家团圆。

鞭炮鸣,腾霞烟,火树银花浑如昼,回廊曲径飘金钱;起祥瑞,灯耀炫,飞珠溅玉龙送福,流光溢彩凤赐安。灯月交辉游人挤,焰火腾空趣欣然。彩袖舞,梅香含,风送陶然解春意,花落烟台醉红颜;红烛烁,盛世欢,十里长街灯似火,一轮明月秀芳年。

央视灯谜最娴,究句析字,条幅翩翩;古风时尚,人情使然。弘扬中华文明,不忘华夏祖先。乐融融举家欢愉,喜滋滋群书博览;更比元宵甜口,天天可以品味,日日都能尝鲜。

水饺汤圆红酒,九霄明月满昼。今宵天下共此时,一樽水酒伴汤圆。雪映流光美,人俦皓月欢;欢聚声绕亲情,流连岁月长相伴。刘伶与我同饮,把酒邀月卧荒丘,清辉满地火树妍,花灯通宵霓光耀,人间天上共团圆;太白流连迟步,宝马雕车香满路,莲花美鹿乐翩跹,温杯绿蚁笺边醉,自叹枉称是酒仙。迷玉月,会婵娟,几曲衷肠东坡调,一腔豪情河汉间;春枝绰,祥瑞添,天伦之乐升平夜,神州万里喜空前。抬望眼,电光射碧树,烟花耀满天。明月皎洁如昼,金蟾欢跳苍穹,玉兔轻歌游月面,嫦娥漫舞闹上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间。千门灯火夜如昼,一曲笙歌春满园。

趁东风得意,临屏诗赋这篇。诚祝愿:大中国,天人同乐,万民愉欢!

初中元宵节的传统(优质16篇)篇七

元宵节,又被叫做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划旱船

划旱船也被称为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都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就是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就好像是一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

走百病

元宵节除庆祝活动以外,还有一些其它的信仰性质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的人大多都是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者是走墙边,或者是过桥、或者是过走郊外,其目的就是为了驱病消灾。

随着历史的发展,元宵节的庆祝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踩高跷、耍狮子、扭秧歌、划旱船、打太平鼓等活动。

元宵节传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立的。传说中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说中,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

初中元宵节的传统(优质16篇)篇八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而为人所知。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

2、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3、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4、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5、放焰火

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烟火越来变得越美,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颜色越来越美越来越艳丽。

6、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7、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8、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9、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分有馅,无馅两种。无馅的个小,味甜,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有馅的个大,状如核桃。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沙、芝麻、山楂等类,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尤以宁波汤圆,贵阳吴家汤圆著称。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词》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节吃汤圆的习惯,并且当时已有以出售汤圆著称的字号。

元宵是灯节。在中国,唐朝遗留下来灯节观灯的习惯一直在民间流传着。另外,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也一直保留到现在,因为在上元节的晚上——元宵吃汤圆,人们也就习惯地把汤圆叫做“元宵”。

元宵佳节,北京的饮食、糕点铺,甚至连马路两边都设摊兜售汤圆,家家户户在正月十五这天都吃碗热气腾腾的汤圆,人们是多么留恋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风俗呀!

汤圆又叫汤团、粉果,因为熟了浮在水上,古代又叫它浮圆子。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实际上是思念亲人、渴望团圆的意思。宋代周必大写《元宵煮浮圆子诗》是我国最早描绘汤圆的诗: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周必大是南宋孝宗时大臣,平时整肃军政,励精图治。这首短诗里已经流露出他举碗盼望全国人民团聚的思念,连灶下生火的丫头都为大家煮食汤圆时浸沉在思念故乡那种深沉的情绪里感到诧异呢!吃汤圆,忆亲人,这个习惯就一直传到现在。

初中元宵节的传统(优质16篇)篇九

元宵节爸爸带我去豫园看灯会,晚上6点钟我们到了豫园。

豫园入口处,一幅用彩灯装饰的“2014年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会标展现在我的眼帘,真是宏伟又气派。进入园内,我目不转睛地观赏着各种各样造型的、五彩五彩缤纷的彩灯,让我眼花缭乱!

从灯会入口处开始,总共100只造型各异的“老虎”让人目不暇接,或憨态可掬,或雄壮威严,恭迎八方游客的到来。

接着我又看到一组灯竟然是:世博会的吉祥物——可爱的“海宝”灯展,形态可爱、各种姿态的“海宝灯”,向我频频招手!我也情不自禁地举起手,向它们招手,心里激动地说:“小海宝们我喜欢你们!我想和你们一起跳个舞……。”爸爸看透了我的心思,举起手机给我照几张了相,我可高兴了。

最后,我们来到豫园广场,看到一盏由几千只易拉罐组成的巨型虎灯,那一盏盏彩灯与易拉罐组合成威猛的老虎灯,别具一格、造型别致,赏灯的游客纷纷留影合照。

今晚的豫园,百虎迷人眼,海宝大拜年,彩灯如昼,烟火生辉,灯会里处处都是美景;古色古香的豫园商城今晚华灯高照,迎接着四面八方赏灯的游客,预示着虎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

我家的元宵节传统在马年的新春为你带来祝福的希翼,希望马年的你得到大大的幸福,大大的快乐!

初中元宵节的传统(优质16篇)篇十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可我最喜欢过元宵节,元宵节在正月十五日。

爸爸给我讲关于元宵节的神话故事:“很久以前一只神鸟,降落在人间,但给一个猎人射死了。天帝非常震怒,要天兵在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他的女儿不忍心看着无辜的百姓受难,把这件事告诉了人们。人们在正月十五日这天挂上灯笼、放烟花,天帝上了当,人们保住了自己的生命。”爸爸接着说:“在正月十五日家家户户挂上灯笼、放烟火的习俗就留下来了。”

妈妈早已把汤圆煮好了,在吃汤圆时爸爸告诉我:“吃汤圆可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分两种一种小的没馅,一种大的有馅,北方人在里面加甜的,南方人甜、咸、荤、素都有,它又名‘汤团、元宵’。”吃完汤园,我和小伙伴去放烟花,我以为我的烟花比他们好看,可一放像一条蛇似的飞上天一响就没了,但我仍很快乐。美丽的烟花迷漫了我家的后院。

初中元宵节的传统(优质16篇)篇十一

元宵节,南方人吃汤圆,主要祈求全家团团圆圆。做汤圆所用的糯米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有暖中、生津和润燥的功能。再者各类汤圆常规馅主要以果料和干果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再加上植物油,营养价值就“更上层楼”。水煮汤圆是最简单的做法,其实也是最健康的吃法。

2、元宵。

元宵节,北方人要吃元宵。说到元宵,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其实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上。做汤圆相对简单,一般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即成。而元宵在制作上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面和好,把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3、生菜。

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据说这种食品代表吉祥。广东人的性格平和实在,对节庆也最图一个好意头,平时最常用于新店开业等节庆场合的生菜,也是元宵节必备的节庆用品。经常成为南方饭桌上常见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财”谐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

4、元宵茶。

在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此茶增加了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么油腻,对于由于节日多食动物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营养更为全面。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国已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就已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元霄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美其名曰“元宝”。现在的“元宵”即“汤圆”,以白糖、豆沙、芝麻、黄桂、玫瑰、枣泥、果仁、核桃仁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球形,可素可荤,风味各异。可汤煮、蒸食、油炸,有团圆美满之寓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成的,而是在糯米粉中一层层“滚”成的,或煮或炸,预示着亲人们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2、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为明帝提倡佛法,正逢蔡愔自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年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圣佛舍利,是参佛的良辰吉日。于是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传令正月十五夜,宫中及寺院都“燃灯表佛”。从此,元宵观灯的习俗就由原来仅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年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平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挂灯的习俗,到唐代发展成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生活富庶。在皇帝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自然办得越来越豪华。时至中唐,已发展成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期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非常大,燃灯达五万盏,花灯式样繁多,皇帝令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二十间,高一百五十尺,金光璀璨,甚为壮观。

于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或灯饰的奇幻精美,皆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是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元宵灯会经过历代的发展,灯节的举办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十五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增加了两日,明代则又在前面加了五天,从初九到十八整整十天。

3、迎紫姑。

紫姑传说是民间一位善良的姑娘。某年正月十五,紫姑却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因此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于是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天夜晚,人们就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模样。妇女们纷纷站在紫姑常做活的厨房、猪圈和厕所旁边迎接她,象对待自己的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贴心话,并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非常生动,反映了劳苦人民忠厚、善良、同情弱者的真实的思想感情。

闹元宵的意义。

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此时一元复始,大地回春,同时国人历来重首尚新,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比如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同时,元宵节还突破了长安宵禁的限制,使得民众社会娱乐空间和时间大大拓展。与此相对应的,是女性这一历来为礼教所束缚的群体,也暂时获得自由,可以尽兴参与到元宵节狂欢中。在唐朝,不仅平常深锁宫闱的宫女们可以参加元宵节的盛装游乐,长安郊县的少女少妇们,也可以在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这狂欢喜庆的习俗,随着明清市民社会的发展,不仅日趋极盛,还增加了舞狮子、闹龙灯、猜灯谜等新的习俗。小说《镜花缘》里记载多九公在智佳国猜了一个出典于《孟子》、谜面为“万国咸宁”的灯谜,谜底为“天下之民举安”,可见元宵节还有祈求国泰民安的寓意。

说到祈福,这也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文化主题。清代苏北地区,元宵夜要引火烧田,祈求丰收,童谣唱:“灯笼亮,火把红,正月十五炸麻虫,场边田边都炸到,炸得害虫影无踪。”陕西一带还有挂灯笼“照黑角”的习俗,寓意把家里所有黑暗角落都照亮,以示驱邪纳福。另外,清代广东还有妇女元宵节祈子的习俗。

元宵节还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节日。有情人在元夕夜或初盟月下,或终成眷属。前者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里所载的“东风夜放花千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浪漫描写。后者有《太平广记》所记载的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其妻乐昌公主,饱经世乱而忠贞不渝,最终破镜重圆的温暖故事。这些,都为元宵节注入了温馨的文化气息。

元宵节是中国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蕴,鼓舞和温暖了我们千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精神家园,我们一定要把它珍惜好、传承好。

文档为doc格式。

初中元宵节的传统(优质16篇)篇十二

正月十五的晚上叫元宵节,古代称为上元,元宵节就是上元的晚上,含有本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汉朝时,朝廷在这一天祭祀道家的太乙天神,从黄昏直到天明,所以晚上能够破例不戒严,准许老百姓观看。张灯庆祝开始于唐朝,这是佛教徒从西方传来的习俗。

本来只是十五这一夜,以后增加十四、十六两夜。陈列的灯彩也越来越华巧,花样也越来越繁多。皇家办得更是豪华。唐睿宗时曾在长安宫城多架起一座高20丈得“灯轮”,上面缠着彩色丝绸,装饰金玉,悬挂5万盏灯。唐朝诗人苏味道曾作诗《正月十五夜》,描写当时灯烛通明的热闹场面: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宋代起人们把谜语写出来挂在灯上,猜中得奖。

元宵节的应食也叫“元宵”,或称“汤圆”。各地汤圆风味不同,但作为团员的象征却是一致的。正如台湾民谚所说:“吃了汤圆好团圆。”让我们期待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的那一天早日来到!

初中元宵节的传统(优质16篇)篇十三

一、吃元宵 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吃元宵自然是节日的一个重要的习俗。小小的元宵,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里面的馅料一般为甜,象征着人们的生活甜甜蜜蜜。十五元宵,全家齐聚一堂,欢欢喜喜的吃元宵。

二、猜灯谜 十五元宵节之前,古代的文人墨客喜在家做灯,灯的样式各种各样,在灯面上写上各种各样的灯谜,十五元宵的晚上,人们纷纷来到街上,看到喜欢的灯,猜出灯谜,这些文人墨客便会将灯送出。也就是十五元宵节的习俗猜灯谜,送彩灯。即使现在我们过节的时候也是在街上挂满了彩灯。

三、舞狮子、舞龙 狮子,龙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在在年节和喜庆的时候表演。

四、耍啦 耍啦也能被称为扭秧歌,这是十五闹元宵一种特殊的习俗。十五以前就开始排练,从十四开始演出,在十五那天正式演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表演,节目也是各种各样,有举花灯、百船、踩高跷等节目。

五、走百病 这个习俗主要是妇人和女子过得,这一天,妇女和孩子在桥边,河边走过,寓意将病祸都驱走,寓意平安吉祥。

初中元宵节的传统(优质16篇)篇十四

说起汤圆,近代史上还有一个掌故。话说袁世凯称帝遭到举国反对,手下逢迎者引《巴陵县志》说圆、元语同,又有完了义,说元宵谐音袁消,乃诅咒之词。袁听信其言下令元宵一律改叫汤圆。但这个传说一直未见文字依据。袁世凯垮台后,大部分地区又恢复了元宵的名称。

观 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猜灯谜

猜灯谜是一项妙趣横生的游艺活动。灯谜起源于西汉的隐语,后发展成为民间谜语,又叫打灯谜。

据记载,在南宋,猜灯谜就已经成为元宵节的一种游戏方式了。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云: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这藏头隐语,即是谜语。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称为灯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深受欢迎。

我国民间所产生的灯谜浩如烟海,千变万化。人们有时用像老虎一样难以射猎来形容谜语难猜,因而灯谜又称为灯虎,其中用文句作谜面的叫文虎,用诗句作谜面的叫诗虎,猜谜就叫射虎或打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灯谜文化至今风韵不绝,特别是到了元宵节,不少地方于街道闹市悬挂灯谜让人猜射,使

节日的气氛更加热烈。如今,民间猜谜已不限于元宵,有的地方平时朋友相聚也会猜上一阵子灯谜,猜谜已成为人们日常文化娱乐的一种形式。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有几种有趣的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元宵节的食俗:(吃元宵,还叫汤团、汤圆,最早叫浮元子)

元宵节各地的庆祝活动:

扭秧歌

舞龙

猜灯谜:

舞狮

观花灯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中国的情人节

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农历正月十五日,使我们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圆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小正月,元宵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今年的元宵节,妈妈让我独自购买汤圆,我从中精心挑选了一些和家人口味的汤圆。

回家,妈妈将汤圆煮熟了。我们一家人边吃汤圆,边欣赏中秋节的晚会。

团圆饭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爸爸妈妈带着我我出门看花灯。 我们来到楼区花园中心,抬头仰望天空。天空中接连不断的礼花给无边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我看的目不暇接,忽然,一个个灯彩在我眼前闪过,我仔细看,许多人家门口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元宵节为什么要张灯结彩呢?我感到疑惑。 回到家后,我在网上查阅了元宵节的相关资料。

以前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迫降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天地正怒,下令把人间的人畜财产统统烧掉,天地的女儿不忍心让无辜的百姓受难,就冒险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说了好久,有个老人想出了办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家每户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火炮,这样一来,天帝都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原来元宵节还有这么多习俗和传说呀!真令我大开眼界。元宵节天让我懂得了很多知识和文化习惯,中国是个文化古国,还有更多奥秘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它,探究它,把祖国的文明的文化习俗传承下去。

初中元宵节的传统(优质16篇)篇十五

餐桌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餐桌礼仪也是头等的社交经验。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中国传统文化餐桌礼仪,一起来看看吧!

(一)就座和离席。

1、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呼女士。

3、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4、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5、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

6、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二)酒水礼仪。

1、茶水应该倒七分满。当别人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2、白酒应该倒十分满,但要满而不溢。

3、红酒应该倒满杯子的三分之一。在自己的桌上,要时刻留意,红酒杯一定要放在水杯右边。

4、香槟应该倒满杯子的四分之三。

5、敬酒的顺序,如果和领导或长辈喝酒,就先从领导或长辈开始,一个一个来,一般朋友就比较随意,如果你讲究一点的就是按照顺时针方向来。碰杯时自己的酒杯应低于领导或者长辈。

6、敬酒词,敬酒一定要准备合适的敬酒词。会说、能说出一口好听的祝酒词,也是非常重要的。简单背熟几个常用的祝酒词,就可以随机应变,避免举杯尴尬场面。

(三)用餐礼仪。

1、用餐时,不可发出声音。也不可大声喧哗。

2、当你用筷子去取一块食物时,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有条件的话,用旁边的公筷和汤匙。

3、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

4、吃饭要端起碗。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是非常不雅观的。不能双手端起碗来进食;不能向碗里乱扔废弃物;不能将碗倒扣在桌上。

5、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6、女士用餐前应先将口红擦掉,以免在杯或餐具上留下唇印,予人不洁之感。

文档为doc格式。

初中元宵节的传统(优质16篇)篇十六

正月亦叫元月,十五之宵是月圆之夜,元宵就是元月月圆之宵,也是一年一度的首次月圆之夜,民俗中管它叫团圆节。

元宵节跟古代祭祀太乙神有关。太乙神就是天帝,主宰人间祸福,传说他指挥着16条龙替八方行云降雨。在农耕时代,雨水息息相关着作物命运,人们为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新年元月里首祭的就是太乙神。到了西汉武帝时,建《太初历》,在历法中正式规定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节日这天从朝廷到民间都要祭祀太乙神。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跟道教有关。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叫天师道,后世给他封号为张天师。道教尊奉“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天官生辰正月十五,称上元节;地官生辰七月十五,称中元节;水官生辰十月十五,称下元节。

天官最大,上元节又是传统的元宵节,道教又宣扬天官好乐,人们为求得“天官赐福”,就在这既是元宵节又是上元节的节日里大搞娱乐活动。元宵节大放花灯,迎神赛会,境庙上灯,演出百戏,因此元宵节又叫上灯节,直到二月初二上灯结束,叫落灯节。

元宵灯会当然是一大亮点。如走马灯,它按照某一戏剧情节制成角色,在灯中旋转,如同舞台演出一般。最吸引人的是舞龙灯,龙是中华民族威严和祥瑞的象征,宁海最常见的龙灯是布龙。布龙由单节构成,至少要有3节,多到有29节的。

舞龙的历史悠久,东汉张衡在他的《西京赋》里就有过描述。最雄健的是舞狮,宁海叫打狮子,舞狮在三国时就有,舞狮必须跟武术表演结合,用大锣大鼓配合,节奏感极强,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

元宵还是一个美食节,北方叫吃“浮圆子”,南方人叫“汤圆”,宁波汤圆更是名闻中外。它的原型来自“嫦娥奔月”神话,说嫦娥偷吃了不死药,飞上了天,奔进了月宫,下不来了,她捎信给丈夫后羿,叫他在正月十五之夜月圆时,吃上糯米粉做的“元宵”,夫妻就可以在天上相会。于是,“元宵吃汤圆”就成了习俗。

在宁海,除了“元宵吃汤圆”之外,民俗有吃用粳米粉裹红豆馅的“团子”,俚语是:冬至日吃圆,正月十四吃团。

天下元宵在十五,宁海正月十四闹元宵。宁海古属章安,章安就是台州。传说元朝末年,南方人民纷纷起来反抗元朝的残酷统治,台州地区约定在正月十四杀胡人。为了庆祝起义胜利,便把元宵节提前一天,定在正月十四。

十四之夜,家家户户上境庙高烧红烛,礼拜境主爷爷(白鹤大帝赵炳),家里有纱灯的,点起纱灯,没纱灯的,点起大灯笼,至少一对,挂在自家堂前廊上,上灯应节。村里或近村有龙灯会、狮子会组织的,更热闹了,挨家挨户打龙灯,打狮子。大村落还举行盛大灯会。孩子也拖着家制的毛兔灯之类凑热闹。

狂欢之后,每户人家都得做两件事过节:燀址界与喝胡辣汤。

史载元朝灭了南宋后,把南方人民定名为“南人”,列为最低民族,实施残酷的民族压迫。为防止南人反抗,在南部地区编连设界管治,每五户南人编为一个连,每个连与连之间立一块址界牌,禁止互相往来。

元朝统治者意想不到,最先起来反抗“杀胡人”的竟是这些被贬入底层的“南人”。台州地区是在正月十四杀胡人的,杀了胡人,人们便把封锁他们的“址界牌”烧了。燀址界就是烧址界。在那时,燀址界是一场反压迫壮举,到后来渐渐地演化为人们祈求发家致富的意愿了。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小蜜蜂教案范文(19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下面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部分。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教育学生爱护

    中的成长痕迹大全(15篇)

    优秀作文是立意高远和思想深邃的,它能够启发读者的思维和提升他们的人生观。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精选,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人们都羡慕梁祝化蝶般的唯美,可

    七年级写感恩(专业14篇)

    感恩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它能够让我们在困境中找到力量和勇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感恩总结的精选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一生,让我

    小学英语教师个人的学期述职报告(模板12篇)

    以诚实、客观的态度来书写述职报告,将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个人的进步与单位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述职报告范文,相信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一学年来,作为

    今天当教师读书心得(优质19篇)

    读书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们对书中情节和人物的细致观察和思考,这也是写好读书心得的关键

    紧张的数学考试的二年级(优秀18篇)

    优秀的作文需要充分准备,包括思路清晰、材料充足以及结构合理。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总共历时将近三个小时。那么如何计分呢?gresu

    老公个人年终总结(优质17篇)

    个人总结是一种重要的自我激励和自我反省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前进方向。以下是一些关于个人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给大家写总结提供一些

    赞美老师广播稿赞美老师(优质18篇)

    广播稿可以利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喻、引用等方式来增加语言的色彩和吸引力。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心策划的广播稿范文,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三:赞美教师(1067字

    国庆节国庆节快乐(热门15篇)

    国庆节是我国政府规定的节日假期,让人们有时间与家人团聚,享受欢乐的假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年国庆节庆典活动的精彩瞬间。又是一个金秋十月,迎来了祖国

    动物的秘密教案(优质20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实施需要教师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同时也需要适时地进行调整和改进。精选了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1、观察并了解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