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清明节(实用16篇)

时间:2023-12-05 作者:笔尘

优秀作文是通过深入挖掘和思考,使文章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生活性的结合体。每一篇优秀的作文都是作者用心和智慧的结晶,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传承清明节(实用16篇)篇一

“高高台,低低台,皤滩街,花灯来……”没错,此时我正与小伙伴们游走在这条有着千年历史的龙形古街上。

皤滩古街由鹅卵石铺砌而成,古街两边至今保留着唐、宋、元、明、清、民国时的古民居。沿街保存着很多店铺――当铺、钱庄、赌局、茶楼等。胡豆豆妈妈告诉我们来皤滩一定要看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中华第一灯”的针刺无骨花灯。嘿,可真神奇!刚与小伙伴们念叨着花灯,它便在不远处可爱地眨着眼睛。花灯的种类繁多,形态万千,有六边形、五边形、菱形……颜色五彩缤纷,看得我目不转睛,真不愧是“中华第一灯”啊!我和小伙伴们立即起了兴趣,于是我们约定去实践制作花灯。

星期六我和小伙伴们约好,去请教针刺无骨花灯的传承者方荷玉奶奶怎样制作花灯。方奶奶带我们来到了一个“秘密基地”。她拿来制作花灯的材料,一一为我们讲解着眼前这些玩意儿的用法。

介绍完了工具,奶奶来到我们身边手把地手教我们刺,虽听着简单,实际上却有着大学问呢!她在黑板上画下同图纸上相同的图样,教我们“三角刺”:每行插空刺,形成三角的形状,每针间都要隔两个针孔大小的位置,我惊叹到:可真讲究!紧接着,我和小伙伴便迫不及待地动手了,小心地一针针刺着,生怕出一点差错……忙活了好半天,美丽的图样才跃然纸上:几朵荷花在池中争艳,妖娆优美的姿态好不美丽!我们把刺好的材料纸交给奶奶,她通过道道工序制成了一个完整花灯,我们正惊叹着,奶奶开口了:“孩子们,其实这只是花灯中是最简单的一种呀!”我们纷纷瞪大了眼睛。

回到家后,我们对于针刺艺术的热爱却依然未停止,大家便约在一起又制作了针刺风筝和书签,真是有趣极了!针刺无骨花灯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能让我体会到千年文化的内涵。希望有更多人喜欢它,让这种民间技艺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传承清明节(实用16篇)篇二

一样海气晕成冰,天宇沉沉叩不应。

缺月因风如欲坠,疏星在水忽生棱。

闻歌自愧隅常向,读史微嫌泪易凝。

故国未须回首望,小舟深入浪千层。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面对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传承清明节(实用16篇)篇三

身上征衣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生合是忘家客,风雨登轮出国门。

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原本你在刻苦地念书,

原本你在辛勤地作工,

原本你在操持着生意,

原本你在困难地务农。

但当战火燃烧在家门,

你们一下全成了勇士,

为了挽救危难的祖国,

举起大刀向日寇冲锋!

难道你们从不怕死吗?

为何还哆嗦看着血红?

难道你们不要家了吗?

为何还念叨给娘送终?

可就是哆嗦着念叨着,

还打得鬼子逃西奔东。

钢铁再硬也不比意志,

你们死了也气贯长虹!

谁问过青山多少忠骨?

看满坡苍劲的竹和松。

谁问过绿水多少思念?

看满江奔腾的浪和涌。

一样念书一样地作工。

一样经商一样地务农,

不一样的是活着我们,

不朽的是那抗战英雄!

传承清明节(实用16篇)篇四

金色的余晖下,我坐在楼前的草坪中,精心地为我种的植物浇水。这时,邻居走了过来,对我说:“你的‘小菜园’可真整洁,植物长得茂盛,你为什么这么有种植天赋呢?”我笑了笑说:“可能是因为家庭的缘故吧。”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每天清晨,借着曙光,就开始打理菜地。但他和别的农民,又有些不一样。

我的父亲对泥土有着崇高的敬意。他每天都会到地里去捡拾垃圾,而且一捡就是一整天。很多人都觉得他着么做很怪,说他总是做一些无用功,父亲却笑笑说:“这些垃圾,就像是泥土身上的污垢,只有把它清理干净,作物才会愿意在其上生长。”别人听了,也就没什么话可说的了。

有的时候,父亲的脸上会有泥土留下的污垢,母亲会一边嘲笑父亲,一边准备为父亲擦去泥土,父亲却一脸严肃的样子,拒绝了母亲的好意,说道:“身为一个农民,脸上留有泥土的痕迹,怎能不为此而骄傲,泥土,就像是勤劳人民特有的勋章,是大地给予我的殊荣怎能被擦去呢!”父亲甩开母亲伸来的手,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每每秋收时节,父亲总不愿意动用自己的收割机,而是组织全家人,拿上镰刀,一个一个的去收割。家人都为此不解,父亲却认为动用收割机怕是惊扰了大地。只有用最绿色的方法去迎接大地对咱们一年辛勤的回报,才是对大地最好的尊重。

大地,我们脚下踩着的大地,孕育了多少人民,服务了多少人民!大地为我们提供食物,提供给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提供给我们美好的风景,提供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大地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能做的,只有用自己的一生去感谢大地,回报大地。

有时,父亲会到楼下看我的“菜地”,给我们指出一些毛病:“杂草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植物抢养份,所以必须除干净;你看,又不听我的话,薄荷要多浇水;土豆怎么能种在阳面。

传承清明节(实用16篇)篇五

春雨绵绵洒落人间,百花开放红艳艳。每逢3月,我们都会缅怀那位平凡之中不平凡的雷锋。

3月5日雷锋节当天,我们学习了一篇美雷锋的诗歌《你,浪花的一滴水》。这一首歌颂雷锋精神的现代诗,诗人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抒发了对雷锋同志的怀念与敬仰之情。我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了雷锋平凡而伟大,让我震憾。

诗歌的那话:“他啊,是一滴水,却能够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一滴水”意味着雷锋平凡微小而年轻,但就是这一滴鲜活的水,却能“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渗透亿万的心”。雷锋是一个平凡的运输兵,他不用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但他却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那次他帮一个外地来的老奶奶找儿子,把自己攒起来的200元分别损给党委办公室,剩余的就捐给遇洪水的辽阳人民,雷锋到沈阳火车站,看见一个背着小孩的妇女,原来她从山东去吉林,车票与钱都没了,雷锋立刻用自己的津贴来买了一张车票给妇女。看!这些事都非常平凡,却打动了无数的心。就如同诗歌中写道:“他啊,是刚展翅的鸟,却能够一心向着党飞!他啊,是才点亮的灯,只不过每一分光都没浪费……”

雷锋精神,人人扬。其实,生活上也有许多活雷锋。据新闻报道,在10月13日。两岁的小悦悦在佛山五金厂相继被两车碾过。7分钟内,18名路人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荒的陈贤妹上前小心翼翼地抱起小悦悦并找到家长。一个靠拾荒为生的陈奶奶可想而知身份是多么低微。然而她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处于平凡地位精神却是如些伟大。其实那18位路人不是冷漠而是前段时间新闻那“好人没好报”的心态逐渐渗透了他们的心,但陈奶奶那无私奉献的心已温暖了那十几位路人的冰冷的心。她是我们全人类的好榜样。

传承清明节(实用16篇)篇六

3月29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幼儿园举行以“传统文化进校园,五彩三月三”为主题的民俗风情进校园活动。孩子们身着节日盛装,参加民族服饰巡演、舞草龙、对山歌、抛绣球、双人板鞋等民俗文化活动,迎接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和传统清明节的到来。

“咚砌哐,咚砌哐……”伴随着一阵锣鼓声,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舞起了“草龙”和“春牛”。“舞草龙”和“舞春牛”在当地侗族“祭萨节”一直保留的传统表演节目。清明节前夕,当地侗族人民有“祭萨”的习俗,“萨玛”是侗语,意为“大祖母”,是侗族共同的祖先。

据了解,龙胜各族自治县主要有苗瑶侗壮汉等五个民族,共有17.2万人,其中有近5万人是侗族,占全县总人口的1/4。对于侗族人来说,清明节祭祀和大多民族一样,以怀念祖先,表达思念感情为主。侗族人民很注重清明节祭祀,往往是同一个寨子的同一个姓氏族人一起去往墓地园林祭祀。在清明节的前几天,族中有威望的老人便会占卜一卦,用来选定祭祀的日子。侗族人祭祀不一定在清明节那一天,祭祀的日子由占卜出来的为准,一般在清明节或者清明节前后一两天。

在当地民俗专家的引领下,记者来到素有“八百里侗乡南大门”之称的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乡宝赠村。这里是湘桂交界的地方,也是侗族的聚居地,至今还保留较为淳朴的民风民情。据介绍,当地侗族祭祀的物品一般有常见的香、冥纸、鞭炮和煮熟的鸡鸭鱼肉、糖果、酒等供品。有些家族也会牵羊、猪等牲口到墓地里宰杀祭祀,以表示祭祀的隆重。祭祀必不可少的美食是糍粑,以糯米粉为主要材料。也有的是艾叶粑,艾叶粑用的是一种特别的野菜切碎混合糯米粉蒸制而成,天然无害还特别香甜。

“其实,清明节除了纪念先祖,更重要的是传承好家风。”今年74岁的侗族老人黄功巨说,清明节期间,族人聚集在一起,交流感情,安排一年里家族里的大事。清明节期间,家族里每个家庭都会自带饭菜来到约定集合的地方,将本族人出嫁到外面的女人都叫回来,一起吃一餐饭。人口多的大家族甚至会摆合拢宴,几十人上百人同坐一桌吃饭。当然,这一餐饭菜是相当丰盛。除了鸡鸭鱼肉以外,“侗家三宝”是必不可少的。“侗家三宝”即:酸鱼、酸鸭、酸肉,是侗酸中的佳品。独特的腌制方式,让酒糟、糯米饭与鱼、鸭、猪肉发生了奇妙的反应,造就出了风味独特的少数民族美食。侗族最大的饮食特色是“侗不离酸”,而酸鱼、酸鸭、酸肉又是侗族酸菜系列中的精品,被誉为“侗家三宝”。

在广西桂林,侗家“三宝”传承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乐江一带侗族地区,地处越城岭山脉,是侗家酒席上必不可少的佳品。侗族居民用糯米酒糟煮熟后与冷糯饭和好,将鱼、鸭、猪肉剖开洗净搓盐,用和好的糟细抹,坛腌可保存十年左右,桶腌可保存二三十年。20xx年,“侗家三宝”入选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清明节和‘三月三’一共放假6天,我带着爱人和孩子一家三口都回来过清明节,回来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家风和淡淡的乡愁。”在广西首府南宁交通部门上班黄勇科说,“过年有很多家族兄弟都不一定回家,但是清明节大伙都是必须回家的,清明节即是纪念先祖的节气,更是一家人团聚的好时机。”

清明节期间,族人之间相互了解大家的生活状况,哪家是否特别困难,需要族人帮拉一把的,哪些家庭子女读大学生而没有能力供养读书的,都可以叫族人帮忙等等。侗族文化源远流长,人们的感情也很丰富,对族人、亲人都赤胆忠心,都愿意为本家族或亲戚帮忙,所以清明节除了挂念祖先之外,还架起了族人子孙聚集在一起交流感情、传承好家风的桥梁。

传承清明节(实用16篇)篇七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再过几天,就是传统节日清明节。

缅怀逝者,重在真诚;祭祀先辈,贵在“走心”。我们应该摒弃一些祭祀陋俗,选择更加环保、文明的方式。比如,送一朵花,植一棵树,让思念静静流淌,既寄托了哀思,又美化了环境;时下流行的网上祭祀,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为逝者献上鲜花、果品、香烛等虚拟祭品。只要发于心、出于情,就值得称赞。

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在怀念逝者的同时,我们也要珍惜当下,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只要条件允许,就多花些时间陪陪老人,哪怕只是跟他们说些再琐碎不过的家常。对老人多一份理解,少一点苛责,多一些亲切,少一点冷漠,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清明节还是一个丰富多样的人文节日,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时机。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丰富和传承后,清明节融合了上巳节、寒食节等传统节日的精髓,形成了冷食、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多种节日文化活动。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活动大多淹没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因此,我们应该深入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探索一条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

有民俗专家表示,清明节还有“清白做人、明理修身”的“励志节”意义,警醒人们做人做事要清清白白。从以往通报的案例看,清明节也是违规违纪问题的易发多发期,公车祭扫、公款旅游等时有发生。希望领导干部在这样的节日里,自觉强化党性观念,做文明祭祀的践行者和守护者,引领社会新风尚,过一个风清气正、勤俭节约的节日。

清明节不仅是一个节日,也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文化。如何让传统文化更好地照进现实,迸发出更多生机和活力,值得我们思考。

传承清明节(实用16篇)篇八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这地下的烈火将我比同这活棺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传承清明节(实用16篇)篇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倍思逝去的亲人和先烈们。

虽然坐在车上,大家嘻笑一团,可是一下了车,刚走进纪念馆区,迎面而来一对高大威严的石柱子就让气氛瞬间肃穆起来。一个大大的花园祭坛和:“浩气长存”的主题雕塑让我们肃然起敬,沿着层层叠叠的台阶依山拾级而上,革命烈士纪念碑、英名碑以及数不胜数的烈士群雕,挺拔巍峨。

我们人手一朵小白花,寄托了我们对革命英雄的无限崇敬景仰之情,站在纪念碑下,洁白的汉白玉象征着烈士的英魂,风帆大展,好似烈士们意味深长地嘱咐我们在乘风破浪,奋勇当先。

烈士英名碑上镌刻着数不清浙江省革命烈士的英名,他们或少年意气风发,或英年早逝,他们用鲜血,铺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路!

怎么能忘记?怎么可以忘记?青山埋忠骨,白玉铸英雄,主持人的发言很激励大家,目光凝视着英雄雕像,心中默默与他们对话:“亲爱的先辈英雄们,请放心吧,我们承继了光荣的革命精神,一定不负英雄所望,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一定让你们用鲜血染红的国旗永远屹立!

时间的长河川流不息,但什么也冲刷不了我们对革命先烈的怀念,当年英雄们浴血奋战的每一寸土地,今天都已经是,绿树成茵鲜花遍地,我们必须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更应该时刻牢记我们少年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安息吧,英雄们!

传承清明节(实用16篇)篇十

我校广大未成年人登陆中国文明网网站,开展“清明节—网上祭英烈”活动。现就对活动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领导重视,统一部署。

本次活动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认为此活动对学生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学校对本次活动进行统一部署,校长给活动作了很多指示,团委拟写了“尚文中学关于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确定活动主题为“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并组织各支部召开了安排部署会,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这次活动的一个特点就是把网络引入活动中,富有一定的新意。团员们可以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1、上网搜集信息,宣传英烈事迹。学校组织队员上网查找英烈的相关信息,在大量的网络信息面前,学生们对先烈们了解得更深更具体了。

2、参观相关网站,进行祭奠活动。我校利用信息课时间以及清明节假期,由班主任安排学生和家长一起参观访问中国文明网。学生们可以自由点击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并向烈士们献上鲜花、鞠躬,在留言栏上留言,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我校大部分学生在网上献了花,留了言。

三、延伸校外,整合资源。

我校在4月3日上午,由校团委组织初一年级50名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祭奠活动。通过实地活动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通过网络和实地活动的资源的整合,使学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效果明显,意义深远。

在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烈士们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先烈们那种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他们纷纷表示不能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向英烈们学习,沿着先烈足迹,接过先烈手中的接力棒,继承先烈的遗志,勤奋学习,奋勇拼搏,勇敢地挑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担,为使中华民族傲然立于世界之林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动是一次震撼学生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它带给学生的影响却是深刻而又长久的。此次活动使早已远离战争、身处和平的同学们重温了为国家独立、民族自强、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心里迸发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代少年更应感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培养全面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的和平稳定、富强、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前事不忘,后世之师,重温历史,警醒现在。“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使每名学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坚定了保卫祖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

传承清明节(实用16篇)篇十一

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旁,它无处不在,今天我要来寻找春天。

今天上午,我来到花园,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把我引进了花丛中。我看到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金黄的菜花。在暖暖的春风中花枝招展,争奇斗艳,山林中,竹林苍翠,树木茂盛,时而听到鸟儿清脆地啼叫,路边许多不知名的野花好奇地探出头来,像在欢迎我们地到来。好一幅春天的美景啊!

我仔细得看了又看,发现菜花的生命才很顽强,有些人会感到吃惊,那平日里最不引人注目的菜花,居然生命力会这么顽强?因为菜花如果连根拔起了,枝叶就枯萎了,但是花还是不会死,花朵还依然可以开放,而且开放得鲜艳美丽,真是令人佩服。

走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紫荆花的地盘,人人都知道紫荆花是紫色的,可是我看到的却不是这样,有几株紫荆花是粉红色的,为什么呢?妈妈告诉我,因为紫荆花一开始的时候,颜色很鲜艳,过了几天,颜色就渐渐淡下去,变成粉红色。

再往里走,又是另一种风景,一行行的杜鹃包含苞欲放,那可爱的花骨儿正用力地推开沉重的大衣,就好象蛋里的小鸡急着想出来,来为我们提供美丽的环境和新鲜的空气。

啊!春天你是多么的美丽,你是多么的优雅,我想让春天永驻人间。

传承清明节(实用16篇)篇十二

清明节是我们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之一,习俗也有很多,扫墓、拜祭祖先和英雄,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当然,如果说到吃,吃货们一定会优先选择青团了。

虽然我的爸爸妈妈都不是杭州本地人,不太明白杭州的风俗习惯,没有去参加扫墓活动。但身为杭州人的我,还是明白这个习俗的,我参与了网上祭英烈活动,还在网上搜集了很多传统节日风俗,更深一步地了解了每个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

最近,在四川凉山发生了一场大火灾,导致了30余名消防员战士为了灭大火而牺牲,这些牺牲的战士年纪轻轻,大多数是90后00后。

让人感动的是,在很多地方有很多人关心消防员、警察等行业的人,福建有个男孩子用自己积攒的压岁钱买来矿泉水、牛奶等各种吃的喝的,悄悄送到消防局那里,只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满了想对消防员叔叔说的话。男孩子把东西和纸条放下就默默离开了。其他地方,也有市民自发点牛奶、蛋糕、盒饭等外卖送给消防队,甚至还有人送车给他们呢。

这些可敬可爱的消防员、警察叔叔,不顾自己的安危,在危险地带不顾一切,勇往直前,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的人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就为了大家的平安。虽然我们不一定要这么做,但保护好自己是给那些人最大的帮助,我们也要学习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这个清明节,我真的学到了不少。

传承清明节(实用16篇)篇十三

这段时间,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一定有很多收获。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清明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这一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祭奠已故的先烈与亲人,在这一天往往会下起蒙蒙细雨,故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之说。

今天,为了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胸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怀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缅怀那些为了祖国人民的安全而英勇牺牲的战士们,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烈士陵园是那么的庄严肃穆,我们到了陵园门口,首先聆听校长讲话,然后是学校代表发言,接着班主任带我们宣誓,最后为革命先烈默哀三分钟。此时,周围安静得仿佛可以听到树叶在空中飞舞的声音,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我心中却感慨万千: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一定会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默哀完毕,老师带领我们有秩序的来到烈士墓前,行注目礼,献上鲜花。随后我们又来到了纪念馆,墙上的图片记录着革命烈士的伟大事迹,展柜里摆放着他们生前用过的物品,一一欣赏完越发能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伟大和崇高的奉献精神。参观结束后,我们所有学生齐读了一首诗歌,来赞美和歌颂伟大的革命烈士付出的努力。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清明节的扫墓之旅也结束了,但我会永远记得那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一切的先烈们!

传承清明节(实用16篇)篇十四

《清明》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日子,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日子,铲除杂草放上贡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放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清明,天湛蓝像是一枚蓝宝石,刚刚被清水洗透一般。空气中混杂着点草水的味道。我们一大家子已站在门口整装待发。因为有点远,每次都是二姑爷开着敞蓬车带着几家老老少少去给爷爷,奶奶祭拜。

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而我却被周遭的春光所迷醉。车子行走在一条羊肠小道上,满地都是春风带下来的花瓣,零零散散,洒酒落落。路旁杂草丛生,再过去就是一片稻田,稻谷挺直腰杆,豆子垂在大片叶子上,金黄色的油菜花散发着自已独特的气息,周边的山是那样青,小草也是刚刚苏醒过来,总觉得刚刚渲染的绿似乎绿得出奇,青翠剔透宛如翡翠一般、如诗如梦的境界是那么诱人一切都令人感到十分惬意!

到了目的地,我们几个小孩早已耐不住心中的激动,跳下汽车、在小道上左一蹦,右一跳,摘上些野花再一撒"祖宗们,我们來看您们啦!”放眼望去一座座坟墓座落在眼前,我们的祖先就长眠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我们一上去,上面长满了杂草,大人们分头除草添土,接着在坟墓上用些小泥块压上黄纸,点上香烛,焚化纸钱,口中还念念有词,大体是说一些保佑所有家庭平平安安,小孩学习进步之类的祈祷之语,然后挨过跪地膜拜,让长眠在地下的亲人也开心地收着钱保佑着我们。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相貌时心中总会有酸酸凉凉的感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声笑语,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一一清明。永不停歇、永垂不朽。

传承清明节(实用16篇)篇十五

一条路走几年才不会忘记,一段执念唯有牵挂才不会消亡。

我们家的祖坟在一个半山腰,依山傍水,还有一棵许久没开花的歪脖子树,虽然这里如世外桃源般的美好,但我最初的那份喜爱却早已被这年复一年的祭祖消磨干净。每次上山时我都愁眉苦脸的,在心里想着这日子苦啊,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完啊,每当这时爷爷都会看过来,刚开始几次还会严厉的劝戒几句,但后来虽想说,却只是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其实,让我真正有所改变的是那次,也不知未何,那天,一向铁骨硬汉的爷爷却像个小孩子一样在坟前嚎淘大哭。在这之后,虽还有些厌烦但却不像以前那样表现在脸上了。

前年1月,那是爷爷最后一次带着我们去那儿了。那天大风起兮云飞扬,大雪下兮霜满地。那天,爷爷和我在那棵歪脖子树下坐了很久,很久,久到风不刮了,雪不下了,心不乱了。那天爷爷对我说:满,我知道你不想来这儿,你可能也觉得我封建迷信,但我们这一生总该坚守着什么,也总该铭记着些什么,或许是信仰也或许是那斩不断的根。那天一向快性子我难得安静下来,耐心的听着这个老头讲一些以前的事,他慢慢地说,我静静地听。那天爷爷还说:“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记得将我埋在这颗歪脖子树下。”

腊月二十九,奶奶离开后的第八年,爷爷也离开了我们。我们依据爷爷的话将爷爷埋在了那颗歪脖子树下,奇怪的是那许多年没有开过花的歪脖子树竟然开花了,那朵朵红梅开在了雪地上,也开在了我的心中。

那天之后,我们又去过那里很多很次,没有什么变化,唯一变化的便是原来领路的那个老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我的父亲,但我总是分不清那究竟是谁,是父亲还是爷爷,那一样的挺拔的背影和一样坚实的脚步引领着我们继续前行。

那天之后,每次祭祖完我总是喜欢在那棵歪脖子树下静坐片刻,回想以前与爷爷在一起的时光,现在我终于明白了,那不是封建迷信是传承。

一句话说了一辈子,一段路走了一生。

传承清明节(实用16篇)篇十六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说起清明节,就不得不说清明果。

每年的清明节,我们一家人就会早早地起床,到野外踏青,折柳枝,顺便找一种叫“茗”的野草(鼠曲草)。回到家里,爸爸给我编了一个柳帽,又在门上插上杨柳枝,我感到很好奇,为什么要把柳条插在门上呢?爸爸说:“插柳和吃清明果都是为了纪念古代的一位贤人介子推。”

据说当年介子推为了明志守节,不肯出山,最后被焚身在大柳树下,第二年,一同被烧的柳树居然死而复生了。从此以后,家家户户在清明节都要戴柳帽、插柳条,以此纪念介子推。

要做清明果了,奶奶把摘来的“茗”清洗干净,和糯米粉揉成面团,妈妈在厨房剁肉馅,接下来就该爸爸和爷爷上场了。他两轮流上阵,不停地在石臼里舂打,直到糯米团变得翠绿翠绿的才停手。

这时候,妈妈把调好的馅料端了出来,全家人齐动手,包清明果……。

夕阳穿过窗前的大树,洒进斑斑点点的日影。一家人忙碌了一天,清明果终于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块,顿时烫得我龇牙咧嘴。爸爸笑着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晾凉了你再吃。”我可管不了那么多,一边吹气一边吃。清明果软软糯糯的,很弹牙,那种味道美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全家人一边吃着清明果,一边天南海北地聊着,其乐融融,沉浸在快乐的时光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想,叫人“断魂”的不该是酒,而是美味的清明果吧。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简史学习心得范文(17篇)

    通过写学习心得,我们可以对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有更清晰的认识,并寻找解决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学习心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启示。从"四史'中主要学

    可爱的鹦鹉小学范文(20篇)

    优秀作文应该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你的观点和论证过程。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以下这些优秀作文范文,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和亮点。我养过不少小动物,其

    顶岗实习月报告(模板14篇)

    通过撰写报告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在领域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报告范文进行借鉴。

    租赁的简单合同(精选17篇)

    租赁合同是租赁双方借助法律手段达成的一种合意,具备明确的法律效力。如果你对租赁合同的条款和内容有疑问,可以参考下面给出的一些典型样例。经充分协商,甲乙双方同意就

    大学生党员抗击疫情心得体会(优秀15篇)

    党员心得体会是党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对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工作成效等方面的总结和归纳。请大家参考以下精选的党员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动物乐园教案(通用18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对教师在一段时间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进行梳理和安排的重要文件。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样本,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安全教育小学生有哪些(优秀20篇)

    优秀学生对待挑战态度积极,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优异成绩。接下来是一些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起到一些帮助和指导。(2)要讲清什么东西着火,火

    医疗社区心得体会及感悟(优秀22篇)

    经验和教训都蕴含在我们的日常行动之中,总结是将这些经验和教训提炼成有价值的智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主题和领域,从

    育儿报心得体会及收获(汇总12篇)

    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指导。这里有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心得体会是对一段经历

    护生岗前培训心得(通用20篇)

    培训心得的撰写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培训内容的价值和实用性,为将来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