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实用16篇)

时间:2023-11-09 作者:雅蕊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实用16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个具体经历或事件中的领悟和感悟的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几篇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实用16篇)篇一

生本课堂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生本课堂教学。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学期我们开始尝试用生本教育的理念进行教学,反思授课情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生本教育突出的特点是以生为本,不但高度尊重学生,而且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如果课前没有做好深入研究,课堂上就很难对知识点进行准确理解,更不用说拓展延伸了。(2)讨论过程中少数学生参与意识差。生本教育的课堂中“讨论”是常规,学习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的讨论为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的,学习的讨论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的。在讨论中,如果仔细去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多数学生都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而少数学生似乎是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

(3)交流时不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生本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在交流、争执、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提高,而我们的学生可能是不自信吧,讨论时教师明明知道他的想法很好,交流时就是不发言。(4)教师总是受教学进度的制约。在进行生本教育教学的这些天里,仍是放不开,心中总有一个计划,计划着每个课时要让学生进行哪些学习活动,完成哪些学习任务。

在生本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既然存在这些问题,那就应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得自己的教学尽快与生本教学接轨。我主要采取了下列的教学对策:(1)认真备课,设计好问题。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问题。每个小问题我向学生提出的要求非常简单明确,只要是结合生活实际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并能说出原因,我都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认为这些事情自己还是能做到的,他们便愿意去做。(2)关注所有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我在学生学习小组讨论的时候,时常走到不爱发言学生的身旁,多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勇敢发言。(3)及时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在共同的全班性学习交流中,我更关注不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学生的参与度,如果哪个小组中的这些学生发言了,无论对与错,我都让全班同学用热情的、鼓励的掌声激励。使他们体会到被关注的快乐。(4)教师的“教”要灵活。生本教育在教学方法中提到要“以学定教”,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总是被所定的“计划”、“进度”所牵制,不去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随机应变,那么我们无形中又走回旧途,又在牵着学生走,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把教学进度放慢点儿,安排多些时间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保持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9月,我们有幸接触到了“生本教育”这一理念,随后,我们一起听了一场专家报告和一节生本数学示范课,初步感受了生本课,后来通过看观摩课、集体学习、个人阅读生本教育的书籍、上网查找资料,和其他老师一起开始学着上“生本课”,结合自己的实践,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学生们得到了释放。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以前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干巴巴的坐在那里听,只是在听老师讲,而他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其中,我们班的韩子健、韩世纪同学的变化就很明显,原来的时候他们俩在课堂上属于不主动积极回答问题的那类学生,对学习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但自从我们开始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并走向讲台当小老师为大家讲题之后,他们俩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积极性特别高,课下还动不动就问我问题,看到他们的变化,我特别高兴、特别激动,甚至都不敢相信。通过看他们两个的变化使我更加坚信“生本教育”能拯救每个孩子解放每个老师。

二、老师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以前的时候在课堂上总是像一个老大妈一样,唠唠叨叨,生怕孩子们听不懂,总是反反复复的讲个不停,自从接触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我才意识到,我这样的老师太强势,而且我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自己失败。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上了一段时间的“生本课”,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课堂上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了,一开始总感觉本节课的知识点应该由学生来生成,自己尽量不敢多说话,但是后来才知道,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努力学习。

三、生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通过看教学视频,发现生本课上的孩子们都是自信的、快乐的,现在我有时候体会到这一点,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悦。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憋着一股气,每次都在想:孩子们怎么这么不会合作?语言表达能力怎么这么欠缺?每次做总结时怎么总是说不在点子上,还那么啰嗦?实际上,他们的现状其实很正常,因为在前期,我们并没有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这些方面的好习惯,现在,我们刚刚开始接触生本教育,作为老师都是新手,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够,又何况是孩子们呢?但是,通过看他们的变化,发现他们在学习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很强,慢慢的有了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创新意识,我深切的意识到,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也要学着做一个魅力老师,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

通过假期观看生本课堂教学视频课,和网络学习,使我对生本课堂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有一点感悟。我认为前置性作业和小组合作是生本教学的两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前置性作业的设置和小组合作的安排和运用直接影响着生本教学的效果,做不好前置性作业和小组合作工作的课堂也不是真正的生本课堂。因此,本人结合英语课堂教学谈一谈生本教育理念下前置性作业和小组合作的一些感想。

已往的作业设置一般以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为主,而前置性作业则侧重巩固后的延伸,它是预习作业,但它是比以前更加科学、规范的预习,前置性作业的设置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特点,使学生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骤的自主探究式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作为是学习语言的学科有它自身的独特性。英语的前置作业除了笔头作业,还有口头表达等多种形式。根据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我大概分为词汇、对话、阅读。

词汇教学前置性作业:学生利用音标拼读单词,再跟读录音,力求读音准确、地道。划出感觉难记的单词,如何才能更好的记住这些难词,以备课堂讨论。

对话教学前置性作业:1.读对话,画出语篇中的生词,并了解其在对话中的意思。2.读对话,理解对话意思,尝试根据对话自编对话。

阅读理解前置性作业:1.读课文,理解文意,划出课文中带有新词的语句,或出现新语法用法的句型。找出不理解的单词、句子、语法内容,用来课上提问、讨论。2.有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把握不住重点,这时可以具体地指出几个知识点,学生思考、查阅解决,课上再分组讲解。3.做阅读理解性的题目。

在前置性作业的基础之上,生本课堂的又一个关键所在就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教学的重要一环。没有小组就没有生本。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极具交际功能,课堂中更是需要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习。

1.合作学习单词。

新版小学英语教材在编排上,词汇量比较集中,于三年级零开端的小学生来说,在一节课内从初步接触到熟练掌握,是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的。而通过4---6人的小组合作学习单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能达到加速共同巩固的效果。如:第一册unit1中学习动物单词时,在学生掌握发音的基础上,让学生跟着教师说“bird”等动物单词,边表演相应动物的动作。再采取分层教学的原则,让优等生或中等生上台发指令,其他学生跟读并做动作。接着让学生在小组中让优等生等会发令的学生轮流当小组长发令,其他成员做动物动作。成员间相互帮助,指点和提醒那些记不住或说不好指令的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共同学习的愉悦感。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展示比赛中,以发令的语音语调准确、动作整齐的为优胜组,给予表扬和鼓励,集体奖励,或组员在星星榜再各获得一颗星星,更使他们强烈地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感。

3.合作练习对话。

学习对话部分,为更好地落实提高口头熟练率,在起始阶段通常让优等生与后进生或中等生搭配组成两人小组(pairwork),轮换角色着重操练对话中的重点和难点句型的对话,熟练后让学生在安排的固定的小组(groupwork)中进行对话练习,综合表演。对话其间出现的小错误等问题时,小组成员都会热心地提醒帮助解决。不容置疑,在小组长的示范和带动下,通过组员的帮教和共同努力,进行角色综合表演是容易组织和进行的。而且后进生在同学的激励和帮助下,也能很好地参与和积极的学习。在民主平等合作的氛围下,更轻松地实现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既增进了学生间情感的交流,又培养了学生虚心向同学学习的良好素质。最后在以语音、语调及语言的流利程度为标准的评判中,评价出最优对话小组及对话中表现进步的学生,以激发学生进取的积极性。小组兼个人的激励性评价更促进了学生合作学习和编演英语对话的热情。

3.合作完成阅读。

第一次阅读(可作为前置性作业):学生自己默读整篇文章,找出生词;小组讨论生词的读音与意义,难懂的可查找资料,然后小组总结;最后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各自汇报自己小组所学到的生词及其学习方法,共享学习经验。

第二次阅读:根据阅读的内容给学生布置阅读的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再次通读全文,找出重点,小组先讨论然后汇报;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第三次阅读:针对第二次阅读所得重点内容,再精心地设计阅读的任务;学生带着任务进行第三遍通读并找出要点,或作答,小组先讨论然后汇报;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评点。

以上这些想法还很粗略,我会在以后的学习、实践、反思中不断完善。

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实用16篇)篇二

9月,我们有幸接触到了“生本教育”这一理念,随后,我们一起听了一场专家报告和一节生本数学示范课,初步感受了生本课,后来通过看观摩课、集体学习、个人阅读生本教育的书籍、上网查找资料,和其他老师一起开始学着上“生本课”,结合自己的实践,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学生们得到了释放。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以前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干巴巴的坐在那里听,只是在听老师讲,而他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其中,我们班的韩子健、韩世纪同学的变化就很明显,原来的时候他们俩在课堂上属于不主动积极回答问题的那类学生,对学习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但自从我们开始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并走向讲台当小老师为大家讲题之后,他们俩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积极性特别高,课下还动不动就问我问题,看到他们的变化,我特别高兴、特别激动,甚至都不敢相信。通过看他们两个的变化使我更加坚信“生本教育”能拯救每个孩子解放每个老师。

二、老师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以前的时候在课堂上总是像一个老大妈一样,唠唠叨叨,生怕孩子们听不懂,总是反反复复的讲个不停,自从接触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我才意识到,我这样的老师太强势,而且我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自己失败。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上了一段时间的“生本课”,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课堂上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了,一开始总感觉本节课的知识点应该由学生来生成,自己尽量不敢多说话,但是后来才知道,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努力学习。

三、生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通过看教学视频,发现生本课上的孩子们都是自信的、快乐的,现在我有时候体会到这一点,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悦。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憋着一股气,每次都在想:孩子们怎么这么不会合作?语言表达能力怎么这么欠缺?每次做总结时怎么总是说不在点子上,还那么啰嗦?实际上,他们的现状其实很正常,因为在前期,我们并没有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这些方面的好习惯,现在,我们刚刚开始接触生本教育,作为老师都是新手,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够,又何况是孩子们呢?但是,通过看他们的变化,发现他们在学习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很强,慢慢的有了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创新意识,我深切的意识到,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也要学着做一个魅力老师,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

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实用16篇)篇三

通过假期观看生本课堂教学视频课,和网络学习,使我对生本课堂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有一点感悟。我认为前置性作业和小组合作是生本教学的两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前置性作业的设置和小组合作的安排和运用直接影响着生本教学的效果,做不好前置性作业和小组合作工作的课堂也不是真正的生本课堂。因此,本人结合英语课堂教学谈一谈生本教育理念下前置性作业和小组合作的一些感想。

已往的作业设置一般以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为主,而前置性作业则侧重巩固后的延伸,它是预习作业,但它是比以前更加科学、规范的预习,前置性作业的设置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特点,使学生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骤的自主探究式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作为是学习语言的学科有它自身的独特性。英语的前置作业除了笔头作业,还有口头表达等多种形式。根据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我大概分为词汇、对话、阅读。

词汇教学前置性作业:学生利用音标拼读单词,再跟读录音,力求读音准确、地道。划出感觉难记的单词,如何才能更好的记住这些难词,以备课堂讨论。

对话教学前置性作业:1.读对话,画出语篇中的生词,并了解其在对话中的意思。2.读对话,理解对话意思,尝试根据对话自编对话。

阅读理解前置性作业:1.读课文,理解文意,划出课文中带有新词的语句,或出现新语法用法的句型。找出不理解的单词、句子、语法内容,用来课上提问、讨论。2.有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把握不住重点,这时可以具体地指出几个知识点,学生思考、查阅解决,课上再分组讲解。3.做阅读理解性的题目。

在前置性作业的基础之上,生本课堂的又一个关键所在就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教学的重要一环。没有小组就没有生本。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极具交际功能,课堂中更是需要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习。

1.合作学习单词。

新版小学英语教材在编排上,词汇量比较集中,于三年级零开端的小学生来说,在一节课内从初步接触到熟练掌握,是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的。而通过4---6人的小组合作学习单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能达到加速共同巩固的效果。如:第一册unit1中学习动物单词时,在学生掌握发音的基础上,让学生跟着教师说“bird”等动物单词,边表演相应动物的动作。再采取分层教学的原则,让优等生或中等生上台发指令,其他学生跟读并做动作。接着让学生在小组中让优等生等会发令的学生轮流当小组长发令,其他成员做动物动作。成员间相互帮助,指点和提醒那些记不住或说不好指令的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共同学习的愉悦感。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展示比赛中,以发令的语音语调准确、动作整齐的为优胜组,给予表扬和鼓励,集体奖励,或组员在星星榜再各获得一颗星星,更使他们强烈地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感。

3.合作练习对话。

学习对话部分,为更好地落实提高口头熟练率,在起始阶段通常让优等生与后进生或中等生搭配组成两人小组(pairwork),轮换角色着重操练对话中的重点和难点句型的对话,熟练后让学生在安排的固定的小组(groupwork)中进行对话练习,综合表演。对话其间出现的小错误等问题时,小组成员都会热心地提醒帮助解决。不容置疑,在小组长的示范和带动下,通过组员的帮教和共同努力,进行角色综合表演是容易组织和进行的。而且后进生在同学的激励和帮助下,也能很好地参与和积极的学习。在民主平等合作的氛围下,更轻松地实现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既增进了学生间情感的交流,又培养了学生虚心向同学学习的良好素质。最后在以语音、语调及语言的流利程度为标准的评判中,评价出最优对话小组及对话中表现进步的学生,以激发学生进取的积极性。小组兼个人的激励性评价更促进了学生合作学习和编演英语对话的热情。

3.合作完成阅读。

第一次阅读(可作为前置性作业):学生自己默读整篇文章,找出生词;小组讨论生词的读音与意义,难懂的可查找资料,然后小组总结;最后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各自汇报自己小组所学到的生词及其学习方法,共享学习经验。

第二次阅读:根据阅读的内容给学生布置阅读的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再次通读全文,找出重点,小组先讨论然后汇报;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第三次阅读:针对第二次阅读所得重点内容,再精心地设计阅读的任务;学生带着任务进行第三遍通读并找出要点,或作答,小组先讨论然后汇报;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评点。

以上这些想法还很粗略,我会在以后的学习、实践、反思中不断完善。

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实用16篇)篇四

语文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过程。在我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在分享给大家。

首先,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更是为了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而学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其次,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学科涉及到的内容很广泛,它不仅仅是文章的理解和背诵,更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在阅读、写作和表达中灵活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

第三,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语文学科最重要的就是表达能力,因为只有学生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够真正地掌握语文学科。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第四,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语言技能,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他们能够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文学科。

最后,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兴趣。语文学科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学生往往会感到无聊和疲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兴奋。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兴趣,让他们真正地掌握语文学科,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实用16篇)篇五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而生物学作为一门既抽象又有趣的学科,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最近,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一些心得和体会,以下将从课前准备、课堂渗透、课堂互动、课后反思、课外提升等五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课前准备是促成生物生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在进行生物学教学时,我发现生活中的每一处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在课前,我会积极搜集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资料,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并制作成教具。例如,课前我会抓住夏季的一颗果树来讲解树的构造以及生物的生长机制等。生活中的例子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因此积极采集生活中的实例是准备课堂的第一步。

其次,课堂渗透是进行生物生本教学的重要手段。课堂渗透是指将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和课堂中的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从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能够更好地渗透和应用到生活中。课堂中,我会鼓励学生提问,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并且教师应尽量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空间,让他们在探究中感受到生物学的奥妙。

再次,课堂互动也是一种促进生物生本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中,我会采取多种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例如,我会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通过组内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同时,我也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和总结。

接下来是课后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总结。我会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思考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同时,我也会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力求教学的质量不断提升。此外,我还会鼓励学生进行课后的复习和巩固,通过课后作业和小组合作学习来巩固所学内容。

最后是课外提升。除了课堂教学外,我还会提供一些课外提升活动,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例如,我会组织学生参加生物学术知识竞赛,让他们在竞赛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科技创新实验和研究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学。

综上所述,生物生本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的准备、课堂的渗透、课堂的互动、课后的反思和课外的提升等五个方面不断努力。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让生物生本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让生物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实用16篇)篇六

生物生本课堂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实践性地学习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作为一名生物老师,我有幸参与了这样一种教学实践,并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第二段: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生物生本课堂中,我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传统的生物课堂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通过听讲和笔记整理来掌握知识。但在生物生本课堂中,我引入了实践元素,通过组织生物实验、野外考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实验,使抽象的生物概念变得具体起来。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第三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物生本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堂中,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他们自己操作和观察,体验生物世界的奥妙。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技术,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这也为学生以后的科研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第四段: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在生物生本课堂中,我通过设计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生物是一个充满着无限奥妙的学科,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让学生对生物产生厌倦感。而生物生本课堂的实践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索来获得知识,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热爱。学生们变得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对课堂也更加投入,这无疑是生物生本课堂的一大优势。

通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生物生本课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然而,也要注意生物生本课堂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实践活动的增加,课堂时间有限,难以兼顾理论和实践,需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课堂实验的安全性也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未来,我们需要更好地对生物生本课堂进行改进和创新,既保留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又突破其局限性,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结。

生物生本课堂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在实践中,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感受到生物生本课堂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然而,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要。希望生物生本课堂能够越来越普及,为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生物学家作出积极贡献。

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实用16篇)篇七

从学生角度来讲,生本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本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生本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那么,如何构建生本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实用16篇)篇八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语言必然有自己的特点,好的提问能启发学生邀游知识的海洋,感悟知识的真谛具有内容美。不同的提问无不流露出教师美好的情感,寓情于理,寄情于景,巧设悬念的形式美,饱满、圆润、悦耳动听、善于激趣的音乐美。任何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总是少不了教师巧妙的提问,要使提问能引民导学生“善思、勤想”,积极探索,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中提问要讲究艺术性。

每篇文章只要教材认真挖掘总是可以揭示教材的内容美,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由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动力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如课文《小猫种鱼》,我发现这个课题十分新颖独特,且是动物对白,而小学生又特别爱猫和鱼,于是在导课时,抓住这个小学生喜欢小动物的特点,引趣提问:“世界上哪些东西可以种植?鱼可以种植吗?小猫会种地吗?”小学生经我一问兴趣大增,纷纷举起小手列举出许多可以种植的东西,又列举出小猫没见过种地,只会乱挖等习性,并一致认为鱼不可以种,借此揭示课题,请同学认真翻开课本先自学,学生们看完课文一个个瞪大好奇的眼睛,望着我,我抓住时机继续问道:“小猫为什么种鱼?它是怎样种的,结果又是怎样?”至此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

创设适合小学生思维的.气氛,诱发提问,可激发学生更深入的求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小猫种花》,借此诱发提问,我们学习《小猫种鱼》,又看了《小猫种花》,哪位同学能说出还有哪些小动物种植的小故事,经过这样提问,学生思维的火花纷纷开放,列举出许多小动物种植的故事,课后我问同学:“小动物会种东西吗?为什么它们种东西不能成功,请你们仔细思考后悄悄告诉我。”

聚合点是集中反映文章中心思想的词句、段落,围绕聚合点可以以一点突破,提挈全文,保证课文的整体性,抓住课文聚合点鼓励性提问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加强根底,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例《小猫种鱼》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模仿出《小鸡种瓜》、《小鸭种鱼》等,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小鸟能否种草、种树,学生们通过不同角度的思考,得出不同答案,课后小练笔中反映出同学们许多奇思妙想。

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角度都是十分有限的,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带有片面性,有时会出现偏差,例《小猫种鱼》这篇课文教学,当大局部同学在我出示多媒体课件《小猫种花》时,都能模仿想像出许多故事,全班有一位同学站起来问我:“老师既然小猫不能种鱼,哪你为什么还要说小猫种花呢?”面对学生的提问,我没有立即答复,而是组织小同学共同讨论,找出这位同学认识和观察的误区,澄清模湖认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俗话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的内容,巧设情景,选准提问点,充分展示课堂提问的艺术美,精心设问,鼓励学生善思、勤想,自己去发现问题。因为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学生把知识消化了,会用了,才是真正的成功,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课堂才会绽放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实用16篇)篇九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时间虽短,但我受益匪浅。通过此次培训,我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了更加新鲜和深刻的认识。我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的职责不仅仅是将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探索和领会知识的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把追求知识的信念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才能养成乐于求知、勤于求知的习惯,成为更有用的人才。下面我就此次培训,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体会。首先就教师角度来说,应该做到两点。

目前,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行多年,但是仍然有一些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被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偏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能力、智力、非智力因素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训练;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下足功夫,却没有认清教学的真正目的;认为教学活动只是课堂内的事情,讲好教材内容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忽视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其实这样的教学思想和方式是不利于学生提高能力和全面发展的,教师一定要掌握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做好全面完善的教案设计,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才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对新型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步伐,推动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例如我们应该走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平静”模式,而是模拟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现实环境,给学生制造或愉悦、或愤怒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下学习并感受教材想要表达的中心含义,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也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数有所作为的人从事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和领域。情感则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学生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教师来说,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兴趣和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案,无论在课上课下或是校内校外亲切和蔼地对待学生,让学生消除拘束感和恐惧感,把教师当成自己的亲人,如此一来,将会使课堂氛围变得融洽,学生思维也更加活跃。

第一,教会学生预习。因为他们大多没有预习的习惯,所以先讲述预习的意义和好处。学生们认识到重要性后,趁热打铁,传授具体的方法。结合练习册把每课的生词、词语解释全部抄到书上,并熟读课文三遍,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预习要素在上新课之前检查,没有完成的将受到小小的惩罚。经过三周的训练,他们基本上能够做到自觉完成。

能 “左耳进,右耳出”,不能 “傻听”,不能只听 “热闹”,不能只顾“欣赏”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而忽视了教学内容。并且学会圈点勾画,快速有效地做好笔记,避免走神。在学生练习的十分钟,我就巡视辅导,顺便检查他们的听讲情况。

第三,教会学生复习。通过做练习册,课后思考题,小测验,课前抽问的方式,都能够掌握他们的课后复习情况。

总而言之,教学关乎的教与学两个问题: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及学生学习的能力。每个学生因个性的差异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必须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自学方法。因此,教师要因人而异地教会他们各自的自学方法。教师营造学生积极学习氛围能将学生置于无忧无虑无压力的愉悦情境中,能使学生不知疲倦地投身到学习中,那么教师的课堂教学就能够顺利的进行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也就能提高自身课堂教学能力,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提高。

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实用16篇)篇十

今年3月中旬,我有幸阅读了《给教师一生的建议》,当我捧起这本书时,我才懂得“爱不释手”的真正含义。这本书为我们学习新课程.掌握新课程.感悟新课程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和可能。特别是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的《课堂提问,要问到点子上》深深触动了我的心。钱老师说:“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应该锻炼和掌握“善问.巧问.妙问”的技巧,让自己的提问给学生的思维指明前进的方向,为学生的成长树一座风雨航程中的灯塔。

是啊!“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善问的赞扬。其中“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精辟的指出提问是一门艺术,所以,课堂提问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有效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学习效果.增进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基本控制手段。

作为一线的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犹如响钟重重叩击我的心灵,“课堂提问要问到点子上”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迷茫的前程。下面结合培训会上的两节数学课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例如,观摩了张xx老师执教《平均数》的教学,感受最深的是张老师不断的追问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一开始张老师设计了“投篮比赛”的情景引入,引出数据3.7.2,学生凭直觉发现4可以表示小刚一分钟的投篮成绩,有孩子就说4是3.7.2这三个数的平均数,老师追问:“这里的平均数4能代表小刚第一次投中的成绩吗?”生答:“不能。”“能代表小刚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个数吗?”“也不能。”老师又问:“奇怪,这里的平均数4既不能代表小刚第一次投中的个数,也不能代表他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个数,那他究竟代表的是哪一次的个数呢?”生答:“这里的4代表的是小刚三次投篮的平均水平。”通过不断的追问,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有了较深入的思考和认识。像这样的追问贯穿整节课,而且问得巧妙,引导得当,有效的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又如一位老师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讲完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后,出示三个纸袋,里面装着三角形纸片,并且露出一个角问一“纸袋里面装着各是什么三角形”?同学们顺利地判断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露出的是直角.钝角),适时发问: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露出第三个纸袋的一个锐角,有的同答锐角三角形,有的同学犹豫不决。教师适时再问:能根据一个角是锐角,这一个条件来判断这个三角形吗?这样在学生的疑问点上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茅塞顿开。

“善者问,如攻坚木”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设问是师生交流的最主要的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只有问得巧,问得妙,才能让课堂提问更有效,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理应重视的问题。我们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地总结反思,形成独特的提问艺术,在师生之间一个一个的互问中探究,揭开一个个数学知识的面纱。

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实用16篇)篇十一

透视基层存在的问题,反思领导机关的工作,感到市局在抓基层工作上存在的“六重六轻”问题是导致基层工作不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重两头工作,轻中间环节。开头工作的布置周密认真,搞动员、订措施,发文件,抓试点,搞得轰轰烈烈;结尾验收也很细致,验收标准少则十几项多则上百条,验收工作组接连不断。从整个工作的过程看,有头、有尾,似乎工作落实了,但实际上,一些中间环节却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如基层落实《三基》问题,年初机关帮基层抓计划制定工作抓得很细,年终机关检查验收也很认真,但对基层平时各项工作按《三基》要求的落实却不重视,导致一些基层单位为迎合机关口味抓开头工作标新立异求轰动效应,抓结尾工作补添记录,拼凑尖子应付考核,而平时工作却松松垮垮,影响了工作的落实和基层建设的质量。

重考评结果,轻过程控制。对基层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检查评比的名次看得很重,记得很清,考得也很细,但对如何按《三基》的要求,把基层的主要精力引导到把工作干在平时、成绩出在平时、问题克服在平时却考虑得不多。致使基层抓工作把注意力集中在出“尖子”、争“第一”上,忽视了经常性工作的落实,出现了一年工作推着干、工作结束一起算、有了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的局面。

重发现问题,轻解决问题。有些机关部门的同志把本部门和自己看成是“检察专员”,下基层检查工作瞪大眼睛找问题,检查得很细致,问题找的也不少,回来后又是讲评又是通报,看起来工作很负责任,但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却拿不出意见建议,更不深入基层去指导帮助解决问题。造成基层类似问题常查常见,常讲常有,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重点上先行,轻面上推开。有些领导机关干部只热衷于抓点上工作,凡抓工作一律找个先进单位点上先行,经验一出,现场会一开,工作就算完了。对属于面上大多数单位的实际情况既不调查研究进行分类指导,也不注意把点上的经验在面上很好地贯彻落实。结果是工作经验连续不断,基层面貌依然不变。

重外部供血,轻内功提高。有些领导机关的同志热衷于为基层送“鱼”,把精力用在为基层送钱给物上,甚至一些本属于应该基层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也服务到门,对日常工作安排考虑的比基层干部还细,但对如何提高基层班子领导基层全面建设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却考虑的很少,更很少开展授之以“渔”的活动,却搞“保姆”式服务,结果造成一些基层干部存在依赖思想,养成惰性工作作风,离开机关的具体安排工作便不知如何运筹。

重有形工作,轻无形工作。对那些抓一抓就能出成效的工作舍得下大力气去抓,而对一些无形的、基础性的工作却并不热心。长此以往,导致基层单位工作急功近利,不注重做打基础的工作,造成单位建设基础不实,发展不均衡,影响基层单位全面建设和长远发展。

抓基层存在的“六重六轻”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一些领导机关的同志工作指导思想不对头,工作作风不深入,工作方法不得当。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市区局领导机关处在抓基层“一线指挥”的位置上,对基层实行的是面对面的领导,工作指导思想是否对头,对基层工作的落实至关重要。有些领导机关的同志片面地理解市区局机关和基层是决策与执行的关系,抓决策意识性强,抓执行意识淡漠。他们认为机关工作就是发文件、下批示至于抓落实则是基层的事。因此,必须教育机关干部认清自身的职责,纠正在抓基层的工作落实中存在的“我说你干”等错误思想,正确处理好决策与执行的关系,在抓正确决策的同时,协助基层抓好决策的落实,保证基层工作落到实处。对抓基层来说,存在着多个业务部门一齐抓的现象,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会造成政出多门、“乱捅炉子”的现象,使基层工作频于应付,自然难以落实。要解决这个问题,作为机关首先要树立大局观念,切忌为突出自己所分管的单项工作而忽视基层的全面建议。

转变领导机关作风,深入基层跟踪问效是解决基层工作不落实的有效方法。工作作风问题从根源上讲是思想问题,机关抓基层存在的飘浮作风,其根源在于名利思想在作怪。有些机关干部把主要精力用在出名挂号上,干工作生怕上级不知道,关起门来搞材料,逼着基层顺着自己设计的道路跑,搞一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在这种名利思想支配下,很难形成求真务实的作风。因此,转变领导作风必须破除名利思想。要教育机关干部牢固树立为基层建设负责的思想,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起来,杜绝抓基层工作“为我所需、为我服务”的倾向,要通过压担子、交任务,逼着机关干部下到基层去。规定下基层期间分3次向机关汇报,前期汇报基层自然情况,完成中心工作情况;中期汇报“班子队伍”建设和经常性工作的落实情况;后期汇报基层的主要特色,存在的主要问题。蹲点结束后听取基层干警对蹲点干部的反映,查看参加基层活动的记录,核实蹲点天数,进行蹲点工作讲评,表扬好的批评差的。

形式主义的存在,削弱了抓落实的力度。要根除形式主义这个“顽症”,提高抓工作落实的力度须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解决检查中的形式主义。坚决杜绝在检查基层建设情况时,习惯于看登记、查记录和翻本子,只要登记多、记得细和字写得好,就认为工作落实得好的表面化倾向。二是解决评比中的形式主义。努力克服在开展评比先进基层单位的过程中,轻平时考评、重年终总评和搞一锤子定音的问题。三是解决指导中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纠正在工作指导上存在靠会议推动工作以及口头布置多、参与帮助少,文件指导多、具体抓落实少等形式主义的做法。

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实用16篇)篇十二

“引悟结”课堂教学文化是我在道法课堂一直精心经营的探究式教学风格。特别是近几年来,在组长王义群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将其作为课题做了进一步的探究和拓新,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认为这种课堂教学文化有如下优势:

第一、激发了学习兴趣

“引悟结”探究逻辑比较自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喜欢。因为喜欢,所以兴趣很浓。他们往往对ppt上醒目的“引”、“悟”、“结”更加关注,受其引导,学生思绪方向感强,凝聚了探究力。引,需要素材作载体,所以,课堂上会有适合的有血有肉的鲜活素材,有时候是故事、视频、诗歌、名言、漫画等,有时候是一场小活动,一个小表演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进入了课堂,异彩纷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悟,是通过老师设计的问题来推进的,问题的切入很重要,起到对学生的引领和提升。高尚情操的培养由“悟”而开始、美好的理想由“悟”而奠基,科学的思维由“悟”而养成。所悟所得在学生的分析探究和老师的点拨引导之下,总是熠熠闪光,犹如茫茫大海的一盏明灯指明了学生探究真理的方向。

第二、促进了自主探究

教师借助素材提出探究问题,学生结合素材情境和已有经验思考探究,从而悟出结论。这种教学文化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素材针对目标而选,问题针对素材而定,感悟与探究必然线索清晰、情感凝聚。学生质疑推理的欲望被生动典型的素材情境所激发,在问题的引领下有理有据地思考,结论自然水到渠成、理所当然。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科核心素养必然有效达成。

第三、提高了学习效率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在发散中有所聚拢,在聚合中有所开放,所以“形散神不散”,使得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矫正与提升张弛有度,总能有机地达成教学预设的成果。这种文化形成习惯之后,学生分析社会问题也有了基本的经验和方法。“引悟结”文化犹如思维的纲,对学生一生认识与思考问题都是一种指引和预判。

第四、渲染了课堂氛围

以前有人说起“道法”学科,总是和枯燥空洞的“政治”相关联。但是这种“引悟结”课堂文化改变了师生的认识。使得“道法”不再苦涩,充满了人文和人性,变得生动、有趣。“引悟结”探究逻辑促使师生探究的思绪一会儿由理性向感性回归,一会儿又由感性向理性飞跃。内化了的习惯性的“引悟结”模式,有一种艺术之美和神奇之力,时隐时现,润物却无声;似有似无,引领方向明,强化了互动的思维魅力,也增添了课堂的文化内涵。

第五、促进教师学习与创新

教师要用活用好这种课堂文化,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平时多多读书,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经常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感悟;及时了解时事新闻,掌握社会动态和热点焦点。只有不断学习和研读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思想,才能使“引悟结”教学文化时刻焕发青春活力。

总之,“引悟结”课堂教学文化有很多妙处,更需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相信,这种教学文化会更加适应新时代的课堂教学,并且一定能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更多可能,也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收获更大的成绩。

20xx年10月

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实用16篇)篇十三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是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他丰富的教学经验、高超的教学艺术让人望其项背、赞叹不已。近日读他的著作《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中的《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卷》,其中收录了11篇口语交际课堂实录。一篇篇读来,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在笑眯眯地望着面前的小朋友,我的耳边似乎能聆听到孩子们爽朗欢快的笑声。一节节口语交际课不仅妙趣横生,让人感觉好玩开心,而且还能启发思维,培养学生言语表达的能力。

平时在课堂上,对于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口语交际,我也能够认真地带领学生去完成,我比较注重课堂交际环境的轻松及交际双方的互动,还曾经被王庆华老师亲点参加课堂展示活动,但是对于交际环节的设计与交际情境的创设,则过于简单了,所以,在口语交际课上,时常会有现场失控、学生表达不够满意的感觉。在阅读了于永正老师的一节节精彩的课例后,使我对口语交际课有了更深的认识。

口语交际课,怎样让学生愿意说?于老师善于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交际的材料,这些材料是学生熟悉的、了解的、喜闻乐见的,因此,不仅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也有话说,所以,交际课堂上学生愿意说、积极地表达、主动地参与。例如《说说,画画,写写》一课,学生说的是自己同班熟悉的同学,画的是自己想画的人物,自然课堂就充满了灵动。《听广播,打电话,写紧急通知》一课,教师就从学生明天要举行的爬山比赛引入,自然就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很多老师把口语交际做为可有可无的内容,而对于作文指导又一筹莫展,只好拼命让学生背范文,以求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眼中关注的都仅仅是分数而已,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没有具备语言表达的能力,仅靠背几篇范文侥幸取胜的学生不是真正的高素质学生。于老师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入手,从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出发,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他不仅自己选择交际的材料,而且还善于用心设计交际的环节。例如《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一课,一位陌生的老师走进教室要向于老师传达局长的通知,于老师不在请小朋友们转告。所以,当于老师一走进教室,学生就纷纷发言,趁此机会训练学生描述人物外貌与学习转述通知,当学生能够完成任务后内心的喜悦与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于老师的每一节口语交际课都是让学生在这样明确的交际目的中进行练习,学生的说、写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不是为了老师、家长而学,更不是被逼而学,而是为了生活实际的需要,是“我要学”,所以就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益。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常常会有听课老师的笑声与掌声来表达对学生精彩发言的表扬,但是,学生的精彩并非出自偶然,而是在老师的指导后产生的。例如在《观察蔬菜、水果,招待客人》一课中,教师挎着篮子走进教室解释说“中午要招待客人”,并让学生说说买了什么东西。学生的回答很简单,仅仅是把于老师买的这些东西罗列出来而已,但是,于老师并没有停留在学生这样较低层次的发言上,而是提出“把每样东西的数量也说出来”,于是,学生的发言就更进了一步,使用了数量词。之后,教师又继续引导:“不但说出各种东西的数量,还要说出它们的特点,比如,什么颜色啦,什么气味啦,什么形状啦……。”,学生在练习后表达更准确更生动了。那么,怎样招待客人呢?训练又提高了一步。于老师就是这样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语言表达的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顺理成章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引导,而毫无斧凿痕迹。而学生在教师这样一步步的引导中丝毫没有感觉到表达的难度,在积极参与中提高了言语表达的水平。

很多孩子往往说得头头是道,而写作却寥寥数语,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不仅说得好而且写得也很好,于老师是怎样指导的呢?例如在《说说,画画,写写》一课中,学生描述班里两个同学的样子,于老师根据学生的描述找出这两个小朋友。接着,老师提出如果我想念他们怎么办呢?可以读一读写他们的作文,接下来自然转入了写作的环节。可以写这两个同学,也可以写老师,还可以写想象的人物——猪九戒,宽泛的写作空间少了限制多了选择。教师还出示“习作例文”供学生借鉴。在写作时可以先写后画,也可以先画后写。

画画即使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喜欢的一件事,更别说三年级的小学生了,所以学生兴致满满地又写又画。因为有上一环节充分地“说”,所以学生在写时就很轻松。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困难,于老师也会及时地提醒,例如在学生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于老师在巡视、指导时插话“他画的猪九戒的耳朵是尖的,并且往上长,他想象的猪九戒脸很长……”老师这样貌似不经意的几句话就为其他的同学打开了思路,同时对于这位学生本人也是一种鼓励。写作完成后的点评是于老师课堂教学的常态,他以自己敏锐的语感、高超的文学功底指导学生随时发现不足之处,又及时表扬写得好的地方,学生在这样一篇篇的习作点评中也学习到了修改的方法。因此,在教师点评完后学生自己再次修改,抄写到作文本上。

仅仅从课堂实录中我就发现了诸多的美妙之处,在于老师的课堂上,肯定还有更多精彩的地方,值得我不断地学习,希望假期之中借助这本书的阅读能够提升一点我的口语交际教学的能力。

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实用16篇)篇十四

强化技能是对一类教学行为的概括。这类教学行为的行为方式特点是教师根据“操作性条反射”的心理学原理,对学生的反应采取各种肯定或奖励的做法,或采取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检验的方法,使教学材料的刺激与所希望的学生反应之间建立起稳固的联系,起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作用。

1在堂组织方面,能够促使学生集中注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堂上教师对认真听讲的学生予以表扬或对聚精会神地听的学生给以很高的评价等强化方式的运用,能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上,也可以防止或减少非教学因素的刺激所产生的干扰。教师对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给以鼓励。不仅能使他们本人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还能促使更多的学生投人其中,形成热烈、活跃的堂气氛。实践证明,运用强化技能塑造学生的行为是行之有效的。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遵守纪律、独立思考、前预习,后复习时,对做得好的和有进步的学生经常采用各种赞赏的方式,对学生形成并巩圆确的行为,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在学生的学习方面承认学生的努力和成绩,能促使学生将正确的反应行为巩圆下。研究还表明,强化不仅能改善学生的行为,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这是由于教而有目的地运用整化投能,而使学生的确为以较高的频率出现的结果。

从教师实际应用强化技能的具体形式看,强化技能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语言强化。教师用语言评论的方式对学生的反应或行为表明自己的判所和态度,成者引导其他学生给以鼓励。常用的强化问语有:对、好、很好、思路很清晰、很规范、大有进步等。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通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语言强化是使用最多、最普遍的强化方式。学生在听、回答问题、解答习题、进行实验等学习活动中的正确反应和行为,都可以用语言进行强化。

和情感。比如;微笑,表示赞许;点头,表示肯定;鼓掌,表示鼓励或赞同;接触学生,用拍肩膀、摸头等动作表示鼓励和赞赏对年龄小的学生更有效);接近学生,表示关注和兴趣等。有研究表明,在言语为全部效果中,体态语占%在堂教学中,教师的动作强化常伴随语言强化同时出现往往能获得更好的强化效果,这是由于学生能够更强烈地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

3标志强化。救师对学生的成續或行为给予象征的奖赏物,以表示鼓励和肯定。如,在作业上写“好”“有进步”等简短批语;加盖奖励性的图案印;发小奖品给学生留作纪念等。

4活动强化。教师给在教学活动中有贡献的学生安排一些特殊的活动,以示赞赏和鼓励。比如:让他向全班阐述自己的见解或把自己的解答写在黑板上;分派-一些学生代替教师的活动;布置新学习任务等。

1、要有明确的目的。在运用强化技能时应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强化。在堂教学中,教师不必对学生所有的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而应当对与达到教学目标有密切关系的正确反应予以强化。

3、要有区别和变化。由于学生在年龄、性别、生格等方的差异。学牛个人对强化方式的真好是应不同的,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有区别、灵活地采取适合每个学生的方法,注意变换方式。如果反复使用单一的强化物,对学生的鼓励作用就大大减弱了。

4要把握住时机。把握好强化的时机,对提高强化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作业完成的情况等成进行即时强化,这样可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理解。

实践证明,教师在堂教学中如果能够艺术地把握强化技巧,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扫纳、推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从而使教师顺利地落实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实用16篇)篇十五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

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

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首先要“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只有正确解读了文本才可以把课文的精要提炼出来。

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秉承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学素养更厚实,使孩子的人文素养更沉实。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实现了教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创设浓厚思考的氛围,让学生一直处在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中,让他们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加以适时点拨,无疑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大有好处。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

总之,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生本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实用16篇)篇十六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以下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次学习分享内容围绕的是南通的学导课堂模式,提到教学模式,我就想到了乡村小学英语培育站本月的阅读书目《教学模式》,此书的译者强调“没有一种教学模式在任何时候适合所有的学生,优秀的教学往往是由一系列的教学模式组合而成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人类思维和意识的变化,教育过程也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也就使得教与学的过程不断变化,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南通的学导课堂模式正是南通教育人顺应时代要求和当今学生特点而提出的新教学,它以“学导案”、“思维导图”和“小组学习”为中心串联课堂。看了《教学模式》一书后,我觉得与其说它是一个新的教学模式,不如说它几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如社会型教学模式(合作学习),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等。

《教学模式》认为“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在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思想、技能、价值观、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时,我们也在教他们如何学习。”请大家思考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是教给学生学习的内容还是要交给他们如何学习内容?《教学模式》认为是“培养高质量的学习者。”也就是后者。“教师要能够组织学生深入地进行认知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并教会他们如何有效地利用活动结果。”南通的学导课堂模式正体现了这一点。

南通的学导课堂模式突出“学导案”、“思维导图”和“小组学习”。学导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合作小组是教师所构建学习共同体,这些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共同体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学导案和思维导图的指引下以小组合作形式评价组内成员的作业情况,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充分体现了关注每个学生个体,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哪怕这个学生的作业只能得几分,这中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型教学模式的体现,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单纯地布置任务、划分小组,教师需要积极地训练学生更有效地合作和积极地相互依存,教学模式提到合作学习效率训练时说简单的手势能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南通的教师对小组合作中成员展示的基本动作做了规定,如斜向或正向面对报告者,手指题目关键处,声音洪亮,环视全体学生等,正是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南通学校对教师课堂做了规定,教师课堂讲授时间不超过20分钟,要将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教学模式一书中在非指导性教学说到“要琢磨出如何去教学就在于弄清什么时候应该闭上自己的嘴。”

通过对教学常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时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新时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认真领会区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会事半功倍。我们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我通过查阅教育教学文献资料,了解到有效的教学系指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变量促进学生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学。有效的教学总是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取得。也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智力学习的教学;有效的教学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地掌握知识以及团队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建立终身学习态度的教学与学习。还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功地达成了预定学习目标的教学。从本质上讲,有两个因素制约着有效教学:其一是教师必须明确促进什么样的学习;其二是教师必须安排和提供给学生获得这种学习的学习经验。不难看出,着眼于目标的定义,重点强调的是预期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之效,结果表现为质量。质量来自哪里?来自日积月累的功效。这日积月累,涉及面甚广。单就课堂教学而言,来自于每一节课,以及相关的课前深入研读教材以至有效备课、课后根据学情差异有效布置和批改作业、培优补差辅导、科学训练考试、深入教学反思和习惯总结提升……。

认真推敲起来,从一定义以上说,实现教学有效、高效,就是抓好抓实教学常规。说到教学常规,大家都有话可说。但是,说起来常常不外乎这样一些话语:备课,三次备课两次飞跃;上课,方式转变师生互动;作业,减轻负担;辅导,有的放矢;训练,讲究科学;反思,教后笔记;总结,撰写论文……。这些,都没错。

但是细加研究,又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备课,飞跃不易;上课,互动艰难;作业,负担难减;辅导,乱矢穿空;训练,机械重复;反思,鲜花朵朵而已;总结,论文拼凑罢了。要真的做到有效,照我的理解,就是要把教学的每一个常规环节做到精细。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苦苦追求的目标。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那就会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我下面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尊重教学条件与教学内容的实际。

开展课堂教学,应该以尊重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的实际为前提,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课堂上,我们在选用各种教学媒体时,应遵循“简单、实际、经济、易操作”这一基本方向,以是否适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课堂回归自然。

二、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我们还应充分重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时并未达到教师的期望,学过的东西学生并没有掌握好,有时又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课堂上,我们要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宁可不讲,让学生先放松一下,活动一下。学生没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一般也不能往下讲另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按照学生的实际状态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活动形式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而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作支撑。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感知鲜明、完整和深刻,但是有的课堂活动太过频繁,密度过大,学生忙于配合老师应付这些活动,忽略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而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一堂课并不是一堆或有趣或无趣的活动的无序集合,而应该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序列,这些活动相互强化和巩固,从而使学习朝着教师努力的方向发展。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都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有助于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学习与活动实现有机结合,使教学任务在活动中得以完成。

总而言之,“课堂活动是实际的、千变万化的;课堂是质朴的、创新的、激昂的;课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情不自禁地从灵魂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让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从“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从而真正持久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共同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是教育工作者永无止境的追求。有效的方法多样,途径多条,关键是——施教者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态度,要有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管理者要有科学的评价方法,要有宽容的态度激励的机制。引领者要有深入独到的研究,平等的态度,发挥有效促进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吸收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努力缩小与其他教师的差距,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越努力,越幸运!自开学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引领,任课老师们支持,家长们的配合,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下,1909班全体在课改环境下,受益颇丰。现将我在教学及班级管理等各方面的做法做简单介绍。

这个学期在上期的博学课堂基础上有所改进,但并不冲突。老师们必须领会课堂教学五环节: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展示点拨,总结提升,检测过关。在教学上,我严格按照博学课堂五环节设计好每堂课。并充分运用好小组积分制组织教学。

1。课前预习:学生提前在前一天晚自习完成预习,第二天课前由各小组长检查,课代表落实汇报。完成者每生加2分,未完成者扣2分。

2。课堂讨论:在小组合作环节,不再流于形式,讨论前必须留有2-3分钟时间独立思考。当然不同的课型灵活运用不同的讨论方式,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内成员互动,组间互动……其中,我发现最能检查讨论效果如何的是组间互动,在展示环节,采用挑战的方式进行,组间成员抽查,如果被抽查的组员没有回答出刚才大家讨论的问题,说明在小组讨论时是不认真的,就会被扣分,这样长此以往,小组长在讨论时就更有责任心,组员们也会更认真参与,而不是滥竽充数。(通常在挑战环节,被抽人员会是小组里基础较弱的同学),课堂重点如果学困生都掌握了,那么这堂课就更接近高效了。

3。课后巩固:要想学生学得扎实,学以致用,把握课后巩固是至关重要的。我要求学生每天上完课后,小组成员轮流出题(概括本堂课五个重点:可以是语法填空,选择题,翻译题等)给组员做,所有成员完成巩固题后必须给出题人检查,这中间既有合作,也有独立思考,更能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更能促进小组合作的高效。课后巩固题,必须每天晚读前上交课代表检查(按时上交的加组分2分,反之则扣分),课代表反馈具体情况给老师,老师不定期要求练习题互做。

抓好小组积分除了能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外,还能明显提升班级管理实效。上个月,我们班被评为了“课改先进班集体”。有老师问,你们班的班长李欣怡怎么那么厉害,流动红旗怎么在你们班能成为“不动”红旗……确实流动红旗基本上每周都花落在我们班。其实我想说,这也是课改推动我们班越来越团结,越来越优秀的关键所在。班级各项事务都与小组建设紧密相连。包括学生出勤,学生值日,寝室内务,活动参与,假期德育作业打卡等等,都是小组建设其中的一项考核标准。我们班的特色是石头画,每周日下午第一节课是班级特色课,按时完成作品的加2分,被评优秀的加3分,因此所有同学都非常积极,认真完成。包括手抄报,征文竞赛,运动会,周周乐活动等等,只要主动参与者都是能为小组争光出力,都能获取相应积分。对于每月的优秀小组,雅正达人,博学之星,都是大家的奋斗目标。因此大家也都有一个信念:“同是寒窗苦读,怎能甘拜下风”!当然这一切的竞争都朝着良性发展,大家团结一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也因此班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好。

总之,课改不仅让我在教学上收益匪浅,在班级管理上也收获颇多。当然,唯有做一个有思想的班主任,有智慧的教师!才能收获满满!继续加油!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搞好生物课堂教学,使生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活性、多样性、有效性呢?在这里谈一谈自己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指导学生做好生物课堂笔记。

做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有的同学作笔记不得要领,影响了教学效果。例如一些成绩不理想,不愿意动笔,能听懂就万事大吉的同学,他们根本不做笔记;还有的同学盲目做笔记,他们的笔记主次不清,祥略不明,象记流水帐;还有的同学是单一的答案式笔记,他们不是记录老师解答问题的方法,而是抄答案、抄结论。针对这些情况,指导好学生做好笔记显得是那样重要。如何指导学生做好笔记?本人结合教学实践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指导的方法。

1、质疑问难式。课前要指导学生认真预习,把疑难问题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并质疑问难,弄懂后再记笔记上。

2、重点式。要指导学生认真听讲,注重教师的非语言因素,语调,姿势,从中判断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并及时记下。

3、茅塞顿开处。有些问题,苦思不得其解,但经老师一点便豁然开朗,这就是千方寻找的答案。要及时记下从不知到知思路转化过程,寻求解疑求知的规律所在,以开阔自己的思路。

4、随意记录异见。对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学生持有意见之处随时记录,或者新的发现也要及时记下,特别是有疑而发的“灵感”,要善于捕捉,以供课后讨论,并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5、某些问题的矫正思路或答案的记录。有些知识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学生极易混淆,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辩错的练习,交待矫正的全过程,拨正思路,学生要及时把矫正的过程记下来,从而进一步明确是非。

总之,做好课堂笔记,对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大有裨益。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做好课堂笔记的指导工作。

二、教学的情境创设要积极、新颖。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和教学规律合理的选择情境创设的方式。结合本人的教学过程,认为情境创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过设问创设情境。就是要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问题可由教师提出,如提出相反的观点,故意设疑或设置障碍,有意出错,把学生中常见的错误认识提出等;也可以让学生设计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抢答或咨文自问自答等。

2、通过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这是生物课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师声关系有突破性变化,能有效的节约时间,增加教学质量,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经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创设情境。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组织学生有的方矢的展开定向式讨论;可以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自由讨论;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辩论或讨论;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做调研式讨论。在讨论中,讨论的主题要鲜明。学生唱主角,积极思考探究。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导演,有效的控制讨论的内容、方向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到有收有放、松而不散。

总之,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果教学过程不创设良好的氛围,不动之以情,不晓之以理,只满足于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讲述,就会堵死教育者通向学生心灵的大门,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好多同学进入中学后对生物的学习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去学,对此教师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针对农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入手,提高他们的成绩。

1、建立兴趣小组,培养学生能力。

我们建立了以学生为主的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每周集中活动一次,活动分两个阶段。一是开放实验室。大部分同学都能独立完成课本中的有关实验。二是教师利用小组活动时间带领同学到野外去采集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和图片(摄影小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生物知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制定学习计划,进行针对性辅导。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应不失时机的主动接近学生;()搞清知识上的差距,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利用课余时间补差纠错,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补习和落实,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注意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环节。

1、教师在课前备课要真正做到备教法、备教材、备学生,精选教法,潜心钻研教材。找准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注意每节课与前后知识的连贯性,精心设计练习题和每堂课的板书设计,在备课中体现出对后进生的转化,分析每一位同学的情况,看他们在本节课中可以回答哪些问题,真正做到顾及全部。

2、上课时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针对性的指导。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产生障碍时,教师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进程加快,语言表达流畅。让学生分组讨论,质疑问难,在讨论中把重点难点解决掉。

3、课后教师要做好每堂课的课后小结。课后小结是常规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上完一节课,都要把这节课的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在记录是要把课堂上的成功经验、失误之处以及教学感悟等及时地记录下来,并且要持之以恒,也就要及时、经常、全面的做好课后小结,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无处不在,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带来着人类社会群体或个人之间的交往空前加深与拓展,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从个人教学实践来看,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我有以下体会。

一、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课堂上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课堂教更易成为双向教学活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当然,这需要有丰富的可供教师使用的资源。具体来说,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发挥以下作用。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动并茂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信息技术将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真实地看到作者在文中所状之物,所写之景,如巍峨的泰山、壮丽的三峡、浩荡的长江、汹涌的泥石流、精美的景泰蓝等等,学生不仅得到欣赏的机会,获得审美的享受,而且还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揣摩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加以描绘的。这种对照学习,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形色共现,声情并茂,能取得比传统教学手段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北京》一课,一上课,我先让学生们观看一段从中央电视台剪录的有关北京的录像。“你从片中看到了哪些有关北京的美景呢?”随着我的提问,学生的眼里闪烁出兴奋的光彩,纷纷举手畅谈。“我看到了万里长城。”“我看到了雄伟壮丽的广场。”“我看到了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楼大厦和造型新颖的立交桥。”……声乐画同步的演示绘声绘色,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美丽的首都北京。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描绘。

二、利用计算机形象、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介入,在阅读教学中改变了逐段讲解的“段段清”,以及以“训练点”为中心忽视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的特点,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如教学《我们成功了》一课,课文中有一些词句如“不约而同”、“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等,学生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在课前,我组织学生观看北京申奥成功,人们欢庆的录像。学生很快就被画面中人们的情绪感染了,有的学生跟着一起欢呼,有的学生竟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在接下来课文的学习中,学生不需老师的讲解就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了。再如教学古诗《赠刘景文》,诗中有一些字词较深奥,如“荷尽”、“擎雨盖”、“菊残”、“傲霜枝”等,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困难。为解决这一难点,我制作了课件,学生通过看夏天池塘里荷花、荷叶茂盛的景象和秋天池塘里荷花谢了,荷叶枯了的景象,及菊花在秋风中傲然挺立的画面,较好地理解了古诗的意思。看图作文训练中,有不少图画展示的是一种瞬间的动势,尽管动感强烈,可毕竟无法展示过程。若学生对该内容缺乏直接经验,在表达时势必束手无策。我们设计了课件,将有些过程制成动画展示出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育效果。如《小白兔搬南瓜》是一个由三幅图组成的童话故事,小白兔看到小黑熊骑自行车,怎么就想到不用扛南瓜的办法而改用滚动的办法呢?"小黑熊骑车"的画面是静止的,对于大部分儿童来说,认识上述这一点是有困难的。我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便设计了"小黑熊骑车时,车轮在转动"的动画特写镜头以及"车轮滚动"与南瓜"滚动"的比较,使参与教学活动的儿童也和小白兔一样产生一个类似的思维过程——脑子里想到的"滚动"这一形象。无论从学生的参与面或者表达的流畅性看,都说明动画的运用为突破教学难点起了关键性作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地迈进作文门槛。

三、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一是可以克服学生生活范围狭小,视野不足的问题。让信息技术充当学生的眼睛,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写作素材,这些丰富的写作素材,解决了学生“无米下炊”的难题。同时,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真实情境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利用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象、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上的静止画面,让学生“看情境讲述”或“看情境写话”(写一段话或写一篇短文)。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情境比课本更生动更真实,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更容易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二是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和处理语文信息的能力。语文能力不单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对语言信息的查找、筛选、归纳、概括和删改、编辑等能力。学生为了写好作文,通过查看资料(图片、文字等),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整理,就可以使自己的查找、筛选、分析、归纳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作文评议时,通过网络的传送,使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主劫性,来为别人的文章进行评改,如文章好在哪里,哪些地方需要添加或删除,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等,而且评改后计算机上不留任何痕迹。

__年5月18至__年5月25日,我在浙江金华参加了区教体局组织的“校长信息技术领导力提高培训班”,聆听了教授和校长的讲座。19日上午,到金华环城小学参加了信息技术课堂观摩。三位信息技术教师分别为我们呈现了三节不同形式的信息技术课程。我认为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改革中除了要运用基本的教学模式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允许学生在犯错误中学习信息技术课,启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教材内容应从学生特点出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非常喜欢计算机课,特别是上机操作,因为上机操作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满足了人本性所特有的表现欲、为其创造了展示自我的空间。另外,有时上机操作经常出现错误,这种操作中的错误带给学生的是意想不到的结果(图形、动画、漂亮的界面等),而往往学生们就是想知道这意想不到的结果到底意味着什么,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养成了良好的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也是教材中应增加的内容,即让学生在不断犯错误中学会如何正确操作计算机、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

在课堂上,周老师将学生错误操作展示给每一个学生看,让学生们一起思考这样操作为什么小猫不动?应该怎么操作?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方法和规律。多次实验证明,后者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大有好处,后者注重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才是改革教材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根本。

二、注意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从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实际的简单有趣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后要注重学生兴趣的保持,适当变换问题的角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最后要注意学生潜力的挖掘,激发他们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教学中还可适当安排学生间的竞赛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上好操作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不动手是学不会的。学生通过手、眼、心、脑并用的上机操作而形成强烈的专注,会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并将知识高度化,同时,不断的实践成功,能刺激学生的成就感,在这样激昂的情绪氛围中,容易培养与塑造学生勇于进取的心理素质,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创新素质。所以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尽可能在让学生自己的联想、想象的思维,通过上机验证得以不断的修正和完善。这样,学生就会越学越轻松、越学越有兴趣,既动手又动脑,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无数科学家的成功之路无不显示出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学生是国家的主人,祖国的将来都寄托在他们的身上,他们的自学能力的强弱、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自学能力对于计算机学习尤为重要,原因就是计算机发展奇快,掌握了自学方法,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应付计算机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

五、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法后,布置了一个课堂作业。让学生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今天学过的方法让小猫完成2个或2个以上的动作。这一要求既让学生巩固了学到的信息技术操作方法,又充分地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在操作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完成任务后获得成就感。

总之,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应从提高自身素质、明确课程目的入手,处理好课堂中师生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尝试使用行进的教学法等。

去年暑假,参加郑州市骨干教师培训,“核心素养”一词贯穿整个培训的过程,让我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有了深刻的认识。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让我对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有了深刻的思考。

本书共分为三个篇章,分别从“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三个部分对教师进行了专业理论及实际操作上的指导,是一本非常有使用价值的书籍。

在《学科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一文讲道:“就没个学科不仅具有自己的符号表达、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也都有自己内含的价值性和道德意义。这同样是学科知识的一种内在属性,是与学科知识相伴随的内在特征,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成性因素。所以,学科教学最大的道德教育资源就是学科知识本身。”对此,我有深切体会,不管是哪一学科的教师,吃透教材,因材施教,都可以时时践行“立德树人”。

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又强调了几点:一、要充分挖掘学科知识特有的道德教育资源;二、学科教学要进入学生的生活和行为;三、学科教学要进入学生的道德和心灵世界;四、要结合学科教学有机地进行价值引导。于此,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受到很大启发:每门学科都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教师要对学科教学内容中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素材进行发掘,把德育渗透融合在课程教与学的活动中。课堂教学要转化为学生课外的成长行为,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步变成他们的成长自觉。真正的自由教育意味着对学生的整个生活发生重大的影响,他所学的东西将会影响他的行为、兴趣与选择;意味着他过去的一切都收到审视和重新估价。心灵是人之根本,更是教育教学之根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特点就在于使教育的整个过程成为教师过问人的精神生活的整个过程。”

唯有进入学生情感、生命、灵魂深处的教学,才能内化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把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将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德国教育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的瑰宝,二其它含混晦涩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而被理解。”

教育是及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诚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说人就不像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

聚焦课堂变革,深度挖掘教材,致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相关范文推荐

    外联部面试自我介绍特长(专业22篇)

    自我介绍可以通过书面材料、面试、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在本文的后面,我们会提供一些实用的自我介绍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敬爱的老师,学生会:我是艺

    食品销售心得(汇总21篇)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行业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提供更加健康、方便和多样化的产品。以下是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的案例,大家可以借鉴经验教训。

    销售自我评价总结(优质19篇)

    在写自我评价时,我们应该全面回顾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真实客观的分析。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自我评价能力,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方法,供你参考。岁月匆匆,弹指一挥间,逝去

    一年级下年级组工作总结(专业19篇)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状态的一种自我追踪,它可以帮助我们持续提升工作表现并实现个人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新接班班主任家长会发言稿中班(专业13篇)

    家长会是增进家校信任感、凝聚家庭力量的机会,有利于家校携手共同育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长会发言精彩范例,供大家学习参考。俗话说:好孩子人人都喜欢,我也不例

    不锈钢购销合同(精选24篇)

    购销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商品销售上,还体现在供应链的优化、市场开拓、品牌建设等方面,是企业整个运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接下来为大家分享一些购销总结的常见误区和避

    一岗双责报告材料(汇总16篇)

    报告范文常常需要包含背景介绍、目的和目标、方法和过程、结果和讨论等内容,以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所报道的事件或活动。如果你正在写报告范文,不妨参考一下这些范文,或许

    教师政治培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在培训中,我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进步的意义。在这里分享一些值得一读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和发展有所启示和帮助。xx年11月9日11日,

    初中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实用16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学生的需求。接下来是一份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我们可以从中获取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方法。深入贯彻xx市、xx县教育局

    创建卫生学校方案(模板23篇)

    学校是一个团结友爱、和谐进取的集体,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小编特意搜集了一些学校总结的范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结对共建、扶贫帮困,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努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