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课文蒹葭教案(案例18篇)

时间:2023-11-05 作者:梦幻泡2023年课文蒹葭教案(案例18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提高教学效果而制定的具体方案。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编写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2023年课文蒹葭教案(案例18篇)篇一

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习《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 《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 《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xx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 《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 《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 《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 《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 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 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 《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 《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 《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结论。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a、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多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b、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2023年课文蒹葭教案(案例18篇)篇二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习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您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

2023年课文蒹葭教案(案例18篇)篇三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

2、掌握《蒹葭》中相关字词含义。

3、通过诵读、分析,掌握《蒹葭》中兴与赋的表现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美。

一课时。

1、导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

2、《诗经》知识介绍。

(2)介绍“诗六义”。重点解说赋、比、兴,与现代作品结合,使学生更好理解。

(3)《诗经》影响。

3、赏析《蒹葭》。

(1)学生散读,初步体会。

(2)指名朗读,再次感悟。

(3)重点欣赏第一章,掌握“蒹葭”等相关字词,分析表现手法的'运用。师生共同探讨“伊人”与“水”意象,以及“伊人”的魅力分析,穿插相关作品比较,如海伦形象描述和中国古诗词中的水意象。

(4)学习二、三两章,学生自己找出三章不同之处,具体分析。齐读,体会本诗的重章叠唱特点。

4、背诵全诗。

1、《硕人》,掌握其中“比”的手法运用。

2、《木瓜》赏析。

2023年课文蒹葭教案(案例18篇)篇四

高中课文蒹葭是高中语文的名篇,也是诗经中最优美的篇章,通过简单的诗词,反映出一个美好的故事,下面是高中课文蒹葭教案,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对这一课进行教学安排的吧!

教学目标。

1、调动多种朗读手段,了解《蒹葭》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关键词句的阅读体验,了解《蒹葭》的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3、通过学习《蒹葭》,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蒹葭》作为《诗经》名篇对于高中学生作诗歌鉴赏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进行阅读鉴赏之前教师要对《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介绍,在这基础上,通过充分诵读,对关键字词的反复咀嚼,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其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同时,调动画面、音乐等多种因素可营造和谐美妙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蒹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2、难点: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诗无达诂”,所以对本诗的主题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具体语言个性化的体验,教师鼓励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对于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学生较难把握,因此教师点拨和学生自己平时的阅读体验相结合来化解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资料准备:歌曲《在水一方》和蒹葭的画面。

提问:你所知道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交流自己所积累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从歌曲、画面和古诗句中感受秋的氛围,为课文的研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课文研习。

3、概括诗歌主题。朗读后学生找出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如蒹葭:苍苍—萋萋—采采(色彩)。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形态)。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初步感知诗歌主题。朗读为学生把握诗歌思想内容打下基础,并在找关键词和描绘诗中情景的过程中把握本诗思想内容——。一说,爱情诗;一说,明志诗;一说,人生哲理诗。各有其理,古人有言“诗无达诂”,我们可以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慕思见”之情,“执著追求”之意,“坚贞不渝”之志是不变的。

表现手法根据课前对《诗经》表现手法的了解和积累,分析《蒹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提示:从“兴”和“情景交融”的角度加以分析。自读诗歌,找出起兴和情景交融的句子做鉴赏,然后全班交流,互相补充,进一步体会《蒹葭》的意境。这部分的研习是本诗学习的难点,凭个人的能力不能全面掌握,所以互相的交流补充让学生较全面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并了解到学习中互助协作的重要性。

赏析诗歌立足于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赏析。

立足于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赏析学生自选角度对《蒹葭》进行赏析,小组讨论,推选一部分进行全班交流。

结束新课。

布置作业放歌曲《在水一方》,师生共同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边欣赏音乐,边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诗歌,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通过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进一步感受《蒹葭》的艺术魅力。

思路点拨。

本诗是先秦的诗歌,对于第一次接触《诗经》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以朗读为突破口,初读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再读以感受诗歌的画面美;精读以感受赋兴手法的韵味美。由读到品,带领学生走近《诗经》、赏析《诗经》进而学会研读《诗经》中的一些著名的篇目。

练习举隅。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研习和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请于课后自主研习和赏析《采薇》,并完成研习报告以及500字左右的赏析文。

2023年课文蒹葭教案(案例18篇)篇五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习《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xx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二、导入正课。

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结论。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a、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多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b、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2023年课文蒹葭教案(案例18篇)篇六

【教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习《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xx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 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 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导入正课。

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结论。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a、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多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b、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以下特点需要同学结合已经学过的《诗经》结构上“重章叠句”、“叠词”的特点和本诗所表达的感情,体会出这种形式上的特点在为内容、抒情服务时的作用。这种作用有“类属化阅读”价值,有举一反三之效,因篇而异,特别重要。

c、通过“重章叠句”的运用、押韵、叠词,一方面增加了句式的齐整、音律的优美,使之琅琅上口,收到一咏三叹之效;另一方面,通过三次重复“溯洄”、“溯游”、“宛在”、“所谓伊人,在水……”,以及“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都侧面刻画出了诗人等待时间之长、追求之坚持不懈,并通过这种复现增加了全诗惆怅凄迷的兴味。

最后,与本诗营造的“意象”有关,需要先介绍本诗意象,然后再介绍意象的概念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广泛运用:

d、本诗以“蒹葭”起兴,由看见河岸边芦苇的绵长细韧想到了对“伊人”的感情,使诗人如痴如醉之情与秋雾迷离之景浑然合一;结合下文的反复追寻而不得,非常成功地营造出一种萧疏清冷、彷徨凄切的意境,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创了蒹葭悲凄肃杀的意象,为后人所师法。

e、描写了河水的苍茫浩淼、飘忽不定,更写出了它把诗人与“伊人”隔绝造成的痛苦与无奈,结合《诗经》其他篇目(如《周南》的《汉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成功地创造了无情水阻隔有情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设天堑的意象,东汉之《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即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同时更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滥觞。

f、善于营造意象。所谓意象,指客观物象经创作主体独特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固化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示的主观情意。西方近现代艺术极其注重意象的营造:绘画、音乐都有“印象派”、诗歌有“意象派”,中国古代文学评论也有“兴象万千”之说。

请同学们讨论所知道的中国文学中的意象并解释。最后出示幻灯片:中国古典文学中亦不乏意象,岁寒三友、四君子、杜鹃、莲花、菊花、灞桥柳、月亮、香草美人、秋天、乌啼等等。(本部分大约20分钟)。

g、出示幻灯片进行总结、概括。(本部分大约5分钟)。

布置作业。

1、继续熟背《诗经·蒹葭》,尤其注意几个生僻字,准备默写。

2、比较《诗经·汉广》和本诗的艺术特点有何异同。

2023年课文蒹葭教案(案例18篇)篇七

no3~--4。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领悟《蒹葭》所要表达的主题。

2、能力目标: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重点:.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对伊人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

难点:1、对伊人的理解。2、赏析多主题的诗歌。

课型:预习课课时:1课时。

1.作者介绍。2解题3、介绍《诗经》4、熟读并背诵全文5、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6、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7、对伊人的理解。8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1、介绍作者。1、背诵赏析第一节。

2、解题。2、重点语句理解。

3、介绍《诗经》3、名句赏析。

4、接龙背诵全文4、归结第一节。

1、背诵赏析第二节1、背诵赏析第三节。

2、重点语句理解2、重点语句理解。

3、名句赏析3、名句赏析。

4、归结第二节4、归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默写全文。

预习小节: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课型:展示课课时:1课时。

环节。

具体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1.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1完成、明确预习目标及提纲内容,写出展示内容。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书写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完成四组题纲内容的展示。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1、接龙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窈窕()好逑()寤寐()溯洄()坻()荇菜()。

2023年课文蒹葭教案(案例18篇)篇八

文本。

译文。

原文。

文本。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023年课文蒹葭教案(案例18篇)篇九

教学时间。

课时安排:2课时。

序号:no3~--4。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领悟《蒹葭》所要表达的主题。

2、能力目标: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重点难点。

重点:.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对伊人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

难点:1、对伊人的理解。2、赏析多主题的诗歌。

课型:预习课课时:1课时。

预习目标。

1.作者介绍。2解题3、介绍《诗经》4、熟读并背诵全文5、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6、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7、对伊人的理解。8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导学提纲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第一组题第二组题。

1、介绍作者。1、背诵赏析第一节。

2、解题。2、重点语句理解。

3、介绍《诗经》3、名句赏析。

4、接龙背诵全文4、归结第一节。

第三组题。第四组题。

1、背诵赏析第二节1、背诵赏析第三节。

2、重点语句理解2、重点语句理解。

3、名句赏析3、名句赏析。

4、归结第二节4、归结全文。

预习反馈。

1、朗读课文,

2、默写全文。

预习小节: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课后反思。

课型:展示课课时:1课时。

环节。

具体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知识回顾。

1.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展示目标。

1完成、明确预习目标及提纲内容,写出展示内容。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书写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展示内容。

完成四组题纲内容的展示。

展示总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反馈检测。

1、接龙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窈窕()好逑寤寐()溯洄()坻()荇菜()。

2023年课文蒹葭教案(案例18篇)篇十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领悟《蒹葭》所要表达的主题。

2、能力目标: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重点难点。

重点:、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对伊人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

难点:1、对伊人的理解。2、赏析多主题的诗歌。

课型:

预习目标。

1、作者介绍。

2、解题。

3、介绍《诗经》。

4、熟读并背诵全文。

5、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6、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

7、对伊人的理解。

8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教法学法设计。

第一组题第二组题。

1、介绍作者。1、背诵赏析第一节。

2、解题。2、重点语句理解。

3、介绍《诗经》3、名句赏析。

4、接龙背诵全文4、归结第一节。

第三组题。第四组题。

1、背诵赏析第二节1、背诵赏析第三节。

2、重点语句理解2、重点语句理解。

3、名句赏析3、名句赏析。

4、归结第二节4、归结全文。

预习反馈。

1、朗读课文,

2、默写全文。

预习小节: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课后反思。

课型:展示课课时:1课时。

环节。

具体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知识回顾。

1、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展示目标。

1、完成、明确预习目标及提纲内容,写出展示内容。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书写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展示内容。

完成四组题纲内容的展示。

展示总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反馈检测。

1、接龙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窈窕()好逑()寤寐()溯洄()坻()荇菜()。

2023年课文蒹葭教案(案例18篇)篇十一

基础型课程。

1课时。

知识目标: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习《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复习旧知。

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00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导入正课。

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结论。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a、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多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b、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以下特点需要同学结合已经学过的《诗经》结构上“重章叠句”、“叠词”的特点和本诗所表达的感情,体会出这种形式上的特点在为内容、抒情服务时的作用。这种作用有“类属化阅读”价值,有举一反三之效,因篇而异,特别重要。

c、通过“重章叠句”的运用、押韵、叠词,一方面增加了句式的齐整、音律的优美,使之琅琅上口,收到一咏三叹之效;另一方面,通过三次重复“溯洄”、“溯游”、“宛在”、“所谓伊人,在水……”,以及“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都侧面刻画出了诗人等待时间之长、追求之坚持不懈,并通过这种复现增加了全诗惆怅凄迷的兴味。

最后,与本诗营造的“意象”有关,需要先介绍本诗意象,然后再介绍意象的概念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广泛运用:

d、本诗以“蒹葭”起兴,由看见河岸边芦苇的绵长细韧想到了对“伊人”的感情,使诗人如痴如醉之情与秋雾迷离之景浑然合一;结合下文的反复追寻而不得,非常成功地营造出一种萧疏清冷、彷徨凄切的意境,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创了蒹葭悲凄肃杀的意象,为后人所师法。

e、描写了河水的苍茫浩淼、飘忽不定,更写出了它把诗人与“伊人”隔绝造成的痛苦与无奈,结合《诗经》其他篇目(如《周南》的《汉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成功地创造了无情水阻隔有情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设天堑的意象,东汉之《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即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同时更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滥觞。

f、善于营造意象。所谓意象,指客观物象经创作主体独特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固化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示的主观情意。西方近现代艺术极其注重意象的营造:绘画、音乐都有“印象派”、诗歌有“意象派”,中国古代文学评论也有“兴象万千”之说。

请同学们讨论所知道的中国文学中的意象并解释。最后出示幻灯片:中国古典文学中亦不乏意象,岁寒三友、四君子、杜鹃、莲花、菊花、灞桥柳、月亮、香草美人、秋天、乌啼等等。(本部分大约20分钟)。

g、出示幻灯片进行总结、概括。(本部分大约5分钟)。

1、继续熟背《诗经·蒹葭》,尤其注意几个生僻字,准备默写。

2、比较《诗经·汉广》和本诗的艺术特点有何异同。

2023年课文蒹葭教案(案例18篇)篇十二

一、引入课题:(播放幻灯片2)。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的作品,是《诗经》中的另一篇佳作《蒹葭》。(播放幻灯片3)。

二、初读诗文:感受音韵美,感知诗歌内容。

(一)感受音韵美(播放幻灯片3)。

1.      全班齐读诗歌,要求学生结合上一课时介绍的关于《诗经》的艺术特点,体会《蒹葭》的音韵美。

3.      教师明确:《蒹葭》的音韵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

(2)      作品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

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

4.      请男女生交错进行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音韵美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二)(播放幻灯片4)感知内容。

1.      联系旧知识:我们知道诗歌有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咏物诗等类型,那么《蒹葭》属于哪一类的作品呢?(——抒情诗。)抒什么情?(——爱情)是不是这样?我们来看看原文吧。

2.      请学生结合注解,尽量用优美的语言翻译作品第一章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对比第二、三章的内容是否是第一章的重复?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明确:三章所写的内容是相同的,表现了一位痴情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恋、追求和求之不得的伤感。

三、(播放幻灯片5)听读诗文:现象诗歌的画意美。

1.      引导:

2.      教师配乐朗诵,学生闭目自由想象。

3.      小组自由讨论、沟通、交流。

4.      个学习小组选派一位同学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教师明确描绘时应达到的要求:有什么景物?有什么人物?他们的衣着打扮?各自的活动?而且发言时应该用一段话来描绘给大家欣赏。

5.      审美提升:

刚才大家精彩的描绘,再一次证明了“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咱们所想象的“伊人”,都有每个人的审美情趣,并不统一。之所以能让大家产生这么丰富的联想,应该归功于谁?——应归功于作品本身!因为它给我们读者留下了适当的艺术空白:“所谓伊人”,从头到尾都没有清晰过她的面容,从来都没有正对过读者;她似乎就在眼前,忽而又远在天边;她似乎无影无踪,又忽然出现在水中的小洲。这简直像镜中花、水中月,她如梦似幻,若隐若现。

这就是整首诗所表现的朦胧美、神秘美、含蓄美,而诗又贵在含蓄,将最浓烈的爱恋用最不抢眼的色调、最不华丽的辞章表现出来,得确是诗中的精品呵!

四、(播放幻灯片6)赏读:体味诗歌的情感美。

2.              学生讨论、交流后,发言。

3.              教师点评,明确:

深深爱恋——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痴痴守望。

执著追寻——道阻、长、跻、右,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不畏险阻。

失意伤感——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求而不得,可望而不可及。

4.              审美提升:

那么,除了追求美好的爱情时会出现这样的情感体验,对哪一些事物的追求也有相同的感受呢?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可贵的亲情、纯真的友情、美好的理想、心爱的事业等。

5.              全班再读诗歌,表现情感美,配乐。

五、(播放幻灯片7,点击超级链接)品读:欣赏flash歌曲《在水一方》,邓丽君演唱。要求学生将画面中的情境与刚才自己所想象的情境对照,全身心的体味诗歌各个角度的美。

六、(播放幻灯片8)创读:播放背景音乐,鼓励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要读出自己的个性美!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读比赛。

附板书设计:

音韵美               。

萋萋   。

爱情。

神秘美。

理想。

事业。

友情。

亲情。

重章:反复吟咏    。

2023年课文蒹葭教案(案例18篇)篇十三

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语文《蒹葭》教学反思,仅供参考!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和学生都被诗歌着优美的旋律所吸引,被他那反复咏叹的的深情和浓浓的愁思所感染。

今天上了《诗经》中一篇经典篇目《蒹葭》,下课很久了,我和学生们却沉浸在主人公愁肠百结,幽情难解的相思之中。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和学生都被诗歌着优美的旋律所吸引,被他那反复咏叹的的深情和浓浓的愁思所感染。

1、朗读过程贯穿整个课堂诗的韵律美感染学生。

一开始,教师配上音乐(有一点淡淡忧伤的轻音乐)朗读,触发学生情感;然后让学生多种方法反复读,以便理解诗歌内容,充分体会其中的情感。

3、充分发挥多媒体让学生感悟到各种美(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诗意美)。

4、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主人公形象,并根据主人公形象,引导学生扩充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主题。

1、同学们,朗读、自主学习、讨论积极主动,气氛好。

2、自学后,总结了本诗以晚秋凄凉之景起兴的好处。

3、通过反复朗读读,学生想到了一副绮丽的追求图,学生加深了对诗歌的感悟。

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让学生自学体会的时间安排不够,教师有关灌输嫌疑,以后当改进。

一首好的诗歌,恰当的教学方法,既能愉悦我们的心身,引起我们的共鸣,还能净化我们的灵魂,长久萦绕我们心头。

1.这堂课,我首先是注重了朗诵。诗歌教学就应该是以朗诵为主,不能作烦琐的分析,不能上成练习课。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意境,只有通过不断地朗诵,让学生细细品味,才能逐步走入诗歌的艺术之美。在教学时我努力使学生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

2.又用优美的《在水一方》设置情境,课堂气氛好,在课堂上努力做到了师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3.学生深入地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叹的手法学生教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4.教学方法上采用自读法、朗读法、探究法、提问法、练习法等综合方式,效果不错。

存在的问题:由于《蒹葭》诗歌文字较为古奥,教学中准备还不够充分,功底又浅,所以对诗歌意境挖掘不深,同时课堂也略显散乱。

今天讲了《诗经》中的《蒹葭》,看着孩子们被吸引了,很是高兴。现在大致回忆一下上课的过程:

一、同学读课文,注意要读准确。(先个别读,再齐读)。

二、我把一些重点字词写到黑板上,让学理解记忆(近义词或反义词放在一起,以便学生掌握词义。)。

苍苍萋萋采采未晞未已水之湄水之涘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跻右水中坻水中沚。

三、边读边口译课文,两人为一组交流。

四、通过读,我们想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用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描绘一下,并写写自己通过读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们在回答时加上了一些想象。紧接着我让他们谈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说到了主人对爱人追求中的可望而不可及,还谈到了他是惆怅的,对爱人感情是浓烈的,他是执着的。

紧接着我又问可望而不可及是喜还是悲?孩子们说是悲,我谈自己的观点这也许是一种喜吧,因为他一直在追求美好的路上。我让孩子们继续思考:这里的伊人仅仅是所爱的人吗?学生们能谈出这也许代表理想或者梦想。我说这又何尝不是很多人一生的写照呀。一生都在追求梦想的路上。

在本诗的重章叠句手法运用上,我以下面的文体形式引导:三小节的内容几乎是重复的,那能不能去掉两小节?学生说不行,那样感情就不强烈了。我说这样看似重复,实际又不是完全重复的写法就是“重章叠句”,它的表达效果就是渲染感情,增加诗歌的音乐美。

这时铃声响起,没有给学生们当堂成诵的时间了。本来觉得一节课处理这首诗时间会很宽松,结果时间很紧张。看得出孩子们是在逐步进入文章,没有当堂成诵实在是有些遗憾。

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也许多年之后,他们经历一些事后,再想起这首诗会会意去微笑吧。

2023年课文蒹葭教案(案例18篇)篇十四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

2、掌握《蒹葭》中相关字词含义。

3、通过诵读、分析,掌握《蒹葭》中兴与赋的表现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美。

一课时。

1、导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

2、《诗经》知识介绍。

(2)介绍“诗六义”。重点解说赋、比、兴,与现代作品结合,使学生更好理解。

(3)《诗经》影响。

(1)学生散读,初步体会。

(2)指名朗读,再次感悟。

(3)重点欣赏第一章,掌握“蒹葭”等相关字词,分析表现手法的运用。师生共同探讨“伊人”与“水”意象,以及“伊人”的魅力分析,穿插相关作品比较,如海伦形象描述和中国古诗词中的水意象。

(4)学习二、三两章,学生自己找出三章不同之处,具体分析。齐读,体会本诗的`重章叠唱特点。

4、背诵全诗。

1、《硕人》,掌握其中“比”的手法运用。

2、《木瓜》赏析。

2023年课文蒹葭教案(案例18篇)篇十五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

2、掌握《蒹葭》中相关字词含义。

3、通过诵读、分析,掌握《蒹葭》中兴与赋的表现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美。

一课时。

1、导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

2、《诗经》知识介绍。

(2)介绍“诗六义”。重点解说赋、比、兴,与现代作品结合,使学生更好理解。

(3)《诗经》影响。

(1)学生散读,初步体会。

(2)指名朗读,再次感悟。

(3)重点欣赏第一章,掌握“蒹葭”等相关字词,分析表现手法的运用。师生共同探讨“伊人”与“水”意象,以及“伊人”的魅力分析,穿插相关作品比较,如海伦形象描述和中国古诗词中的水意象。

(4)学习二、三两章,学生自己找出三章不同之处,具体分析。齐读,体会本诗的.重章叠唱特点。

4、背诵全诗。

1、《硕人》,掌握其中“比”的手法运用。

2、《木瓜》赏析。

2023年课文蒹葭教案(案例18篇)篇十六

一、读,正音。

雎鸠窈窕淑女好逑参差荇菜寤寐辗转反侧琴瑟芼。

二、节奏。

三、疏通文意。重点字词。

四、课文理解。

1、《诗经》介绍(注释)。

3、假设你就是那一往情深的小伙,看到一对雎鸠鸟在关关的叫,你作何感想?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我什么时候就会求得一位淑女跟我琴瑟和谐)(兴)。

4、假如你看到姑娘在船两边努力采摘荇菜,你作何感想?这种情感只写一句表达与反复表达区别是什么?(反复表达强烈的表达了青年男子的感情,重章叠句)。

5、归纳诗经写法:兴、重章叠句。

五、积累诗经名句。见《中学生必背古诗文》2页。

六、默写。

一、注音。

蒹葭溯洄萋萋白露未晞在水之湄道阻且跻在水之坻白露未已在水之涘宛在水中沚。

二、翻译。

三、诗文理解。

1、这首诗描写青年男子对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求之不得的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相关句子?作者为什么要重复三次的写?(追求的`艰难执着)。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假如你是那个痴情的小伙,看到芦苇茂盛,白露成霜的情景,心理想什么?作者为何反复写到这个情景?(凄凉,失望,焦急无奈)。

3、归纳写法烘托重章叠句。

四、默写。

2023年课文蒹葭教案(案例18篇)篇十七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教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导语: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交代学习方法: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二.吟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濉湄、b”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检查预习,为学习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提出吟读要求: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方法。

4.学生吟读。

5.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三.译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提出译读要求与方法: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2.教师示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3.学生小组译读练习。

4.学生译读交流。

5.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四.研读。

(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诗经》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是这一环节学习成功的基础。)《蒹葭》一诗玲珑剔透,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本环节的学习就是鉴赏诗歌的艺术美,感受古典文化的神韵。

1.方法介绍:回忆鉴赏《关雎》艺术美的方法,迁移到本诗的鉴赏。

3.学生分组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4.研读交流,教师相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点拨。五.美读。通过美读,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完美地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形象。

1.播放配乐朗读。

2.播放音乐,学生自由美读,互听互改。

3.学生配乐美读交流,全体鉴赏。

4.美读成诵。

六.作业:

1.制作《蒹葭》的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可以配乐。

2.任意选择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意境。

板书:

2023年课文蒹葭教案(案例18篇)篇十八

1.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一教时。

1.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导语: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交代学习方法: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涘、湄、沚”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检查预习,为学习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提出吟读要求: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方法。

4.学生吟读。

5.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提出译读要求与方法: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2.教师示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3.学生小组译读练习。

4.学生译读交流。

5.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诗经》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是这一环节学习成功的基础。)《蒹葭》一诗玲珑剔透,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本环节的学习就是鉴赏诗歌的艺术美,感受古典文化的神韵。

1.方法介绍:回忆鉴赏《关雎》艺术美的方法,迁移到本诗的鉴赏。

3.学生分组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4.研读交流,教师相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点拨。五.美读。通过美读,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完美地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形象。

1.播放配乐朗读。

2.播放音乐,学生自由美读,互听互改。

3.学生配乐美读交流,全体鉴赏。

4.美读成诵。

1.制作《蒹葭》的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可以配乐。

2.任意选择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意境。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银行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汇总16篇)

    心得体会是对独特经历的思考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找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以下是一些感慨万千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生活和成长的深思。

    专业交警工作作风心得体会(汇总18篇)

    通过写工作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和归纳自己在工作中所学到的经验和教训。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工作心得体会范文,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音乐党史课心得大全(17篇)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得出来的经验总结,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个人性质。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推荐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优秀文章,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党的历史是党员干部

    优秀我的母亲心得体会(案例19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如果你正在为写心得体会而纠结,不妨先来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或许可以给你一些

    最热保密概论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心得体会的书写过程是一个思考和整理的过程,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学习“概论”的一门课程,是

    热门教育文化的心得体会和方法范文(19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绪变化,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状态。下面是一些写作心得和技巧的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优质申请留部门的申请书(通用18篇)

    部门是企业内各个职能区域的划分,为组织提供明确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框架。以下是部门间沟通和协调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促进组织整体协同工作。公司领导:我是xx年x月进入公

    最热影视技术概论心得体会(案例18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经历和感悟的总结,有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案例,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影视艺术是一门充满艺术

    最优学生休假申请书(模板19篇)

    撰写申请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语气的得当以及结构的合理性,以确保信息的传达和接收的有效性。掌握一些更多申请书的范文可以帮助申请者更好地进行撰写。

    最优高中校长国旗下讲话稿了(汇总19篇)

    国旗下讲话稿是向广大师生传授爱国主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形式。接下来是一些引人深思的国旗下讲话稿,它们引发了大家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思考和讨论。